CN1918653A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8653A
CN1918653A CNA2005800041373A CN200580004137A CN1918653A CN 1918653 A CN1918653 A CN 1918653A CN A2005800041373 A CNA2005800041373 A CN A2005800041373A CN 200580004137 A CN200580004137 A CN 200580004137A CN 1918653 A CN1918653 A CN 1918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orded
recording
carrier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4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7254C (zh
Inventor
黑田和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18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8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72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725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middle zone or outer guard area of a multilayer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5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session, i.e. a contiguous area having its own lead-in area, program area and lead-out are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8Physical format specifications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compliance with a specific standard, recording density, number of layers, start of data zone or lead-ou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88Formatting by padding empty spaces with dummy data, e.g. writing zeroes or random data when de-icing 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4Increase of the access speed
    • G11B2020/1297Increase of the access speed wherein the focus is on the write access spe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11B2220/237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having exactly two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100)具有: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L0层)和第二记录层(L1层),并且该介质包括多个块区域。该块区域包括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区(105a)的一部分以及第二记录层的记录区(115a)的一部分,并且是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单位。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DVD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诸如DVD播放器这样的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例如,在诸如象CD-ROM(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可记录压缩盘存储器)、DVD-ROM等等的光盘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已开发了多个记录层层压或叠压在相同衬底上的复层型、双层型或多层型光盘。更准确地说,双层型光盘具有作为第一层的第一记录层(必要时在该申请中被称为″L0层″),在信息记录装置进行记录中,从激光的照射侧来看该第一记录层位于最近侧(即位于最靠近光学拾取器的一侧)。此外,它具有位于第一记录层的后侧的半透明反射膜(即远离光学拾取器的一侧)。双层型光盘具有作为第二层的第二记录层(必要时在该申请中被称为″L1层″),该第二记录层通过诸如粘附层这样的层间而位于半透明反射膜的后侧。此外,它具有位于第二记录层的后侧的反射膜。此后,在制备这种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单独地形成了L0层和L1层并且最终将其彼此结合,从而以低成本制造了双层型光盘。
此后,在诸如CD记录器这样的用于将信息记录到双层型光盘上的信息记录装置上,通过使用于记录的激光聚焦(或照射)在L0层上,以通过加热等等的不可逆变记录加热执行的不可逆变记录方法或可重写方法,将信息记录到L0层中。此外,通过使激光聚焦在L1层上,以通过加热等等的不可逆变记录加热执行的不可逆变记录方法或可重写方法将信息记录到L1层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NO.2002-35246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双层型光盘中,通常,首先将数据记录到L0层中,并且在将数据记录到整个L0层中之后,继续将数据记录到L1层中。因此,存在这样的状况,即数据虽然被记录到整个L0层中,但数据只被记录到L1层的一部分中。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例如执行最终化处理以使现有CD-ROM播放器等等可对光盘上的信息进行重放,那么必须将虚拟数据记录到例如未记录有数据的L1层中。因此,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即与实际上记录的数据大小相比,最终化处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例如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更快速地执行最终化处理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使计算机起这种信息记录装置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解决该问题的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信息记录介质来实现,该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多个块区域,每个块区域是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单位并且每个块区域包括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信息记录装置来实现,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记录设备,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以及第一控制设备,用于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便以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所述块区域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信息记录方法来实现,该信息记录方法具有:记录处理,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以及第一控制处理,用于对记录处理进行控制以便以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所述块区域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用于记录控制以对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提供的计算机进行控制,以使计算机起记录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从以下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可更显而易见地得知本发明的这些效果及其他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与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示例的目标的信息记录介质相关的具有多个记录区的光盘的基本结构的基本平面图,以及光盘的示意性剖面视图和记录区结构在径向上的相应概念图。
图2从概念上给出了第一示例的一个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数据视图。
图3从概念上给出了第一示例的一个光盘中的盘片上的位置与预地址值之间的关系图示。
图4更详细地给出了第一示例的一个光盘的内边界区和外边界区的数据结构的示图。
图5从概念上给出了第一示例的另一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数据视图。
图6从概念上给出了第一示例的另一光盘中的盘片上的位置与预地址值之间的关系图示。
图7更详细地给出了第一示例的另一光盘的内边界区和外边界区的数据结构的示图。
图8从概念上给出了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示例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数据视图。
图9给出了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示例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方框图。
图10给出了在将数据记录到该示例的信息记录装置上的固定长度块区域中的情况下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11给出了该示例的信息记录装置上的记录操作结束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给出了在将数据记录到该示例的信息记录装置上的可变长度块区域中的情况下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13给出了在将数据记录到该示例的信息记录装置上的固定长度与可变长度的组合块区域中的情况下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14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一改进操作示例来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5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二改进操作示例来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6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三改进操作示例来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7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三改进操作示例来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18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第二改进操作示例来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参考代码的描述
100,100a,100b,100c,100d光盘
102,112导入区
103文件系统
104内边界区
105,115数据记录区
106,116层间缓冲区
117外边界区
108,118导出区
109,119中间区
300信息记录/重放装置
352光学拾取器
354 CPU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依次对作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进行讨论。
(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具有: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多个块区域,每个块区域是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单位并且每个块区域包括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能够将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例如,多个记录层形成于衬底的一侧的层状结构中。
尤其在该实施例中,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包括有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和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的块区域中。特别地,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和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彼此面对或相对。本发明中的术语″面对或相对″是广义的,其不但包括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与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相对应这样的情况,即,它们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地址这样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它们具有基本相同地址这样的情况,并且进一步包括如随后所描述的在考虑到偏心等等时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与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之间的关系。多个块区域包括在信息记录介质中。此后,以每个块区域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如果记录操作结束之后对记录信息进行附加地记录,那么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新的块区域中。因为如上所述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每个块区域中,那么可使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信息的大小以及记录在第二记录层中的记录信息的大小基本上一致。也就是说,可使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有记录信息的记录区的大小以及第二记录层中的记录有记录信息的大小基本上一致。因此,与在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整个第一记录层中之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层上的信息记录介质相比,可减少或消除要在最终化处理中将虚拟数据记录到其中所必需的区域的大小。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介质,可减少最终化所需的时间长度,这会导致高效的记录操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具有:管理信息区,用于将下述管理信息记录在其中,所述管理信息用于对记录在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中的记录信息进行管理;以及数据记录区,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
根据这个方面,即使在包括有多个块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与普通信息记录介质一样,可对记录信息进行适当地重放。
在如上所述的包括有管理信息区等等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一方面中,第一记录层的数据记录区的大小大于第二记录层的数据记录区的大小。或者,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的大小大于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的大小。
借助于这种结构,可消除信息记录介质的偏心等等的影响,并且可对记录信息进行适当地记录。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多个块区域当中的至少最后块区域处于未记录有记录信息的未记录状态。
根据这个方面,不必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所有多个块区域中。因此,不再需要在最终化处理中将虚拟数据等等记录到例如整个信息记录介质上,这允许实现快速的记录操作。此外,可将具有任意或预定大小(即数据量)的记录信息记录到该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介质上,并且还可得到上述各种益处。本发明的″最后块区域″在这里是这样的概念,该概念表示在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过程结束时记录有记录信息或者能够记录记录信息的块区域,并且如果将记录信息从信息记录介质的内圆周侧记录到外圆周侧,那么它是指位于最外圆周侧的块区域。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将虚拟数据记录到多个块区域当中的至少最后块区域中。
根据这个方面,即使包括有内容等等的记录信息记录没有被记录在所有多个块区域中,例如通过在最终化等等中记录虚拟数据,也可在仅重放型信息重放装置等等上对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信息进行适当地重放。本发明的″虚拟数据″在这里表示与用户最初希望记录的数据(例如各种内容数据等等)不同的数据,并且数据的内容不是目标。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要记录在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中的记录信息与用于将下述缓冲数据记录在其中的层间缓冲区相邻,所述缓冲数据用于缓冲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在第一记录层与第二记录层之间变化的变化操作。
根据这个方面,通过提供与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相邻(即与数据记录区相邻)的层间缓冲区,例如可有效地避免激光照射未记录有记录信息的记录区这样的缺点。也就是说,可有效地防止随后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失控这样的状况。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固定长度的。
根据这个方面,可适当地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其大小是固定的块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可变长度的。
根据这个方面,根据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可适当地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具有更适当大小的块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在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连续地给出了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的预记录地址,并且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被连续地记录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
根据这个方面,通过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将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的物理地址记录在块区域中,以便甚至可将记录信息适当地记录在具有多个块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上,并且还可对记录信息进行适当地重放。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具有:记录设备,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以及第一控制设备,用于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便以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所述块区域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通过记录设备的操作,可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记录层或第二记录层中。尤其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控制设备的操作,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便以包括有第一记录层的部分区和第二记录层的部分区的块区域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因此,可使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信息的大小和记录在第二记录层中的记录信息的大小基本上一致。因此,与在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整个第一记录层中之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二记录层中的情况相比,可减小或消除要在最终化处理中将虚拟数据记录在其中所需的区域的大小。由此,可降低最终化所需的时间长度,这会导致高效的记录操作。
此外,即使重复记录信息的附加记录,因为以块区域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所以也可保持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信息的大小等于记录在第二记录层中的记录信息的大小这种状况。因此,即使仅仅一次记录了记录信息,或者即使附加地记录了记录信息,在任何情况下,也可得到上述各种益处。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能够以块区域为单位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因此,可减小最终化所需的时间长度,这会导致高效且快速的记录操作。
顺便说一下,响应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各个方面,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可采用各个方面。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便为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提供管理信息区(例如随后所述的内边界区和外边界区等等),该信息管理区将用于对记录在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中的记录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记录在其中。
借助于这种结构,例如根据记录在为每个块区域提供的管理信息区中的管理信息,可适当地执行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具有多个块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上这样的记录操作。还可对记录的记录信息进行适当地重放。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当记录层从第一记录层变为第二记录层时,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通过将下述缓冲数据记录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来为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提供层间缓冲区,所述缓冲数据用于缓冲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变化的变化操作。
根据这个方面,通过提供层间缓冲区,可有效地避免例如在信息记录介质的重放中激光照射未记录有记录信息的记录区这样的缺点。
在如上所述的提供有层间缓冲区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一方面中,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弹出判断设备,用于判断是否从信息记录装置中弹出信息记录介质,并且如果弹出判断设备判断出信息记录介质被弹出,那么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提供层间缓冲区。
借助于这种结构,如果弹出信息记录介质,那么仅需提供层间缓冲区,因此可提高记录操作的效率。特别地,如果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多个块区域中直到弹出,那么每当块区域变化时不必提供层间缓冲区。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记录操作的效率。
在如上所述的提供有层间缓冲区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一方面中,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弹出判断设备,用于判断是否从信息记录装置中弹出信息记录介质,并且如果将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上,那么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便为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提供比层间缓冲区的预定大小要小的层间缓冲区,并且如果弹出判断设备判断出弹出信息记录介质,那么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通过将缓冲数据记录到具有较小大小的层间缓冲区之后的区域中,来提供具有预定大小的层间缓冲区。
借助于这种结构,如果不弹出信息记录介质,那么提供相对小的层间缓冲层。此后,如果弹出信息记录介质,那么通过将缓冲数据记录到相对小的层间缓冲区之后的区域中,可提供相对大的(即标准大小)层间缓冲区。由此,仅需在直到弹出之前的记录操作中提供具有最小所需大小的层间缓冲区,因此可进一步提高记录操作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固定长度的,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大小判断设备,该大小判断设备用于判断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是否大于至少一个块区域的大小,并且如果大小判断设备判断出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大于至少一个块区域的大小,那么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对要记录的记录信息进行划分和记录。
根据这个方面,能够以块区域为单位对记录信息进行适当地记录,不论固定长度块区域的大小如何。顺便说一下,存在记录信息的各个方面。例如,存在包括有一系列内容数据和单个文件等等的记录信息。在这里,如果一次记录的单个文件或一系列内容数据的大小比固定长度块区域的大小大,那么优选地对文件或内容进行划分和记录。
在如上所述的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固定长度块区域中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一方面中,可将其构造成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用于判断是否从信息记录装置中弹出信息记录介质的弹出判断设备,并且如果未将记录信息记录到至少一个固定长度块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那么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将虚拟数据记录到至少一个固定长度块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
借助于这种结构,即使对小于固定长度块区域的记录信息进行记录,也可消除未记录有记录信息的镜像部分,并且特别地,可防止随后所述的光学拾取器等等失控。因此,可确保适当的记录操作以及适当的重放操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可变长度的,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确定设备,该确定设备根据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来确定至少一个可变长度块区域的大小,并且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以把要记录的记录信息记录到具有确定设备确定的大小的至少一个可变长度块区域中。
根据这个方面,通过确定设备的操作,根据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来确定适合于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块区域的大小。因此,可有效地使用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多个块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长度块区域和至少一个可变长度块区域,并且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用于对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备,并且如果测量设备测量到的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等于或大于预定大小,那么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以将记录信息记录到至少一个可变长度块区域中,并且如果测量设备测量到的大小小于预定大小,那么第一控制设备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将记录信息记录到至少一个固定长度块区域中。
根据这个方面,必要时根据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可选择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固定长度块区域中还是记录到可变长度块区域中。因此,可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以最有效地或更有效地使用信息记录介质。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地址给出设备,该地址给出设备给出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使其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
根据这个方面,在信息记录介质上,预先给出预记录地址以使其在每个记录层中连续分布(例如单调增加或单调递减)。此后,通过地址给出设备的操作,在多个块区域每一个中给出通过信息记录装置的操作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物理地址以使其在块区域中连续分布。由此,即使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也可实现适当的记录操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该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地址给出设备,该地址给出设备用于给出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以便使其与预记录地址成正比。
根据这个方面,通过地址给出设备的操作,与预记录地址成正比地给出通过信息记录装置的操作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物理地址。例如,如果预记录地址分布成朝着外圆周侧单调地增加,那么也将物理地址给出成朝着外圆周侧单调地增加。由此,即使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也可实现适当的记录操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该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第二控制设备,该第二控制设备用于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将下述间断点信息记录到下述管理信息区中并且对记录信息和用于控制记录信息的重放的重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记录,以便逻辑地址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其中所述间断点信息表示当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执行记录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至少一个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和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之间的关系的间断点,所述管理信息区将用于对记录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记录在其中。
根据这个方面,在对记录信息进行重放中,对记录信息和/或该重放控制信息进行记录以便逻辑地址连续地分布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此外,通过将间断点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并且在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或重放操作时参考该间断点信息,可适当地提供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一致性。由此,即使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也可实现适当的重放操作(或记录操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信息记录介质具有预先记录的间断点信息,该间断点信息表示当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执行记录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至少一个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和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之间的关系的间断点,并且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具有第三控制设备,该第三控制设备用于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通过利用下述逻辑地址来对记录信息和用于控制记录信息的重放的重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记录,所述逻辑地址与和预记录地址成正比的物理地址具有固定关系。
根据这个方面,对记录信息或重放控制信息进行记录以便逻辑地址与预记录地址成正比。也就是说,对记录信息或重放控制信息进行记录以便逻辑地址与和预记录地址成正比的物理地址具有固定关系。此外,因为预先将间断点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因此通过在对记录信息的记录操作或重放操作时参考间断点信息,可适当地提供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一致性。由此,即使将记录信息记录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也可实现适当的重放操作(或记录操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四控制设备,该第四控制设备用于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对记录信息和用于控制记录信息的重放的重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记录,以便当执行记录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至少一个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
根据这个方面,即使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给出预记录地址以使其在单独的块区域中连续地分布,随此也可对记录信息或重放控制信息进行记录以便逻辑地址在单独的块区域中连续。由此,可实现适当的重放操作(或记录操作)。
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中,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的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五控制设备,第五控制设备用于对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对记录信息和用于控制记录信息的重放的重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记录,以便当执行记录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至少一个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与预记录地址成正比。
根据这个方面,即使在多个块区域每一个中给出了预记录地址以使其在单独的块区域中连续地分布,随此也可对记录信息或重放控制信息进行记录以便逻辑地址与预地址成正比。由此,可实现适当的重放操作(或记录操作)。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具有:记录处理,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以及第一控制处理,用于对记录处理进行控制,以便以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所述块区域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一样,可在记录处理中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此后,通过第一控制处理的控制,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每个块区域中。因此,可得到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上述实施例所拥有的各种益处。
顺便说一下,响应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各个方面,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可采用各个方面。
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是这样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记录/重放控制,以对信息记录装置的上述实施例中(包括其各个方面)的计算机进行控制,以使计算机起记录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当计算机从诸如ROM、CD-ROM、DVD-ROM、以及硬盘这样的程序存储器设备中读取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或者在经由通讯设备下载了程序之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相对容易地实现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上述实施例。
顺便说一下,响应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各个方面,本发明中的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采用各个方面。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切实地具体体现为可由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其各个方面)中的计算机执行的指令程序,以使计算机起记录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将计算机程序产品从诸如ROM(只读存储器)、CD-ROM(压缩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VD只读存储器)、硬盘等等这样的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记录介质加载到计算机中,或者通过经由通讯设备将可以是载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下载到计算机中,可相对容易地体现上述本发明的记录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更准确地说,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计算机可读指令),以使计算机起上述本发明的记录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从以下示例中可更显而易见地得知本发明的这些效果及其他优点。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包括多个块区域,每个块区域包括第一记录层的一部分和第二记录层的一部分。因此,可基本上一致地将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这会导致快速的最终化处理。
此外,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具有记录设备和第一控制设备,并且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的实施例具有记录处理和第一控制处理。因此,可减少最终化处理所需的时间长度,这会导致高效且快速的记录操作。
示例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进行说明。
(信息记录介质的示例)
首先,参考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示例进行说明。
(1)第一示例
参考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参考图1,对与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目标的第一示例中的信息记录介质相关的光盘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给出了与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目标的第一示例中的信息记录介质相关的具有多个记录区的光盘的基本结构的基本平面图,以及光盘的示意性剖面视图和记录区结构在径向上的相应概念图。
如图1(a)和图1(b)所示,光盘100具有直径约为12cm的盘片主体上的的记录表面,如DVD那样。在该记录表面上,光盘100具有:作为中心的中心孔101:导入区102(112);数据记录区105(115);以及导出区108(118)或中间区109(119)。此后,例如,记录层等等被层压在透明衬底200上。在记录层的每个记录区中,诸如凹槽轨道和岸台轨道这样的轨道或多个轨道以中心孔101为中心而呈螺线形或者同心地交替排列。此外,在轨道上,以ECC块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划分并对其进行记录。ECC块是下述预格式地址的数据管理单元,所述预格式地址中的记录信息是误差可校正的。
顺便说一下,本发明不特别局限于具有上述这三个区的光盘。例如,即使不存在导入区102(112)和导出区108(118)或中间区109(119),也可构造出下面所说明的数据结构等。此外,如随后所描述的,可进一步对导入区102(112)和导出区108(118)或中间区109(119)进行分段。
特别地,如图1(b)所示,该示例中的光盘100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构成了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记录层”的一个示例的L0层和L1层被层压在例如透明衬底上。在对这种两层型光盘100进行记录与重放时,根据哪一个记录层具有从图1(b)中的下侧照射到上侧的激光LB的聚焦位置,执行L0层或L1层中的记录/重放。此外,该示例中的光盘100并不局限于两层单面型,即双层型,而可以是两层双面型,即双层双面型。此外,该示例中的光盘100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有两个记录层的光盘,而可以是具有三层或多层的多层型光盘。
顺便说一下,随后对相反轨道路径方法和平行轨道路径方法的两层型光盘的记录或重放过程以及每个层的数据结构进行描述。
接下来,参考图2,对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一示例中的相反轨道路径光盘的数据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2从概念上给出了第一示例中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数据视图。
如图2所示,光盘100具有两个记录层(即L0层和L1层)。L0层具有导入区102和中间区109,并且L1层具有导出区118和中间区119。第一示例中的光盘100特别具有在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的数据记录区中的多个块区域。此后,以该块区域为单位对例如诸如电影数据和音频数据这样的各种内容数据以及其他各种数据等等进行记录。换句话说,例如将一些电影数据记录到块区域A中,并且例如将一些音乐数据记录到块区域B中,并且例如将PC的一些数据记录到块区域C中。
对块区域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每个块区域具有:内边界区104,该内边界区是本发明的″管理信息区″的一个特定示例;数据记录区105(115);层间缓冲区106(116);以及外边界区117,该外边界区是本发明的″管理信息区″的一个特定示例。然而,在与从导入区102来看的第一块区域相对应的块区域A中,未提供内边界区104,因为将管理信息记录在导入区102中(具体地说,提供了用于将管理信息记录在其中的控制数据区)。也就是说,块区域A包括:数据记录区105a和115a;层间缓冲区106a和116a;以及外边界区117a。块区域B包括:内边界区104b;数据记录区105b和115b;层间缓冲区106b和116b;以及外边界区117b。块区域C包括:内边界区104c;数据记录区105c和115c;层间缓冲区106c和116c;以及外边界区117c。
内边界区104是这样的区域,该区域将用于对记录在每个块区域中的数据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例如随后所描述的更新的物理格式信息等等)记录在其中,并且内边界区104从光盘100的内圆周起在外圆周方向上具有例如几个μm的尺寸或大小。随后对内边界区104进行详细地讨论(参见图4)。
数据记录区105(115)是用于将内容数据及其他各种数据记录在其中的区域。在第一示例中,可预先确定数据记录区105(115)的大小。包含在相同块区域之内的数据记录区105和数据记录区115优选地具有这样的关系,即从光学拾取器侧来观察它们布置在相同位置或基本相同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每一个优选地是具有相应地址的区域。
层间缓冲区106(116)是这样的区域,该区域布置在作为数据记录目标的记录层从L0层变为L1层的点处的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中。具体地说,在层间缓冲区106(116)中,未记录实际内容数据等等,并且记录了例如诸如″00h″数据这样的虚拟数据。层间缓冲区106(116)优选地在第一块区域A中的径向上具有大约0.5mm的大小,并且在随后的块区域(例如块区域B和C)中具有大约0.1mm的大小。然而,并不局限于这些大小,并且如随后所描述的,仅需具有足以防止光学拾取器透过的大小。
外边界区117是用于将下述各种控制信息记录在其中的区域,所述各种控制信息用于对当将数据记录在每个块区域中时的记录操作以及当对记录数据进行重放时的重放操作进行控制,并且它从光盘100的内圆周起在外圆周方向上具有例如大约100至500μm的大小。随后对外边界区117进行详细地讨论(参见图4)。
此后,从块区域A开始,然后到块区域B和块区域C,按顺序对内容数据和各种数据进行记录。此后,在每个块区域中,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从L0层中的数据记录区105的内圆周侧起执行记录,并且此后,从L 1层中的数据记录区115的外圆周侧起执行记录。
借助于将数据记录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的这种结构,可从L0层和L1层每一个中的内圆周侧起顺序地记录数据。由此,存在这样的优点,即在光盘的最终化处理中,该处理所需的时间长度相对很短。特别地,在具有下述方面光盘的情况下,所述方面是在将数据记录在整个L0层中之后将数据记录到L1层中,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即与记录在整个光盘上的数据量相比,最终化所需的时间长度相对很长,因为将数据记录在整个L0层中,而几乎不将数据记录在L1层中。这是因为它需要一时间长度,用于将虚拟数据记录到L1层中的其内未记录有数据的区域中。然而,根据这个示例,将各种数据记录到每个块区域中,因此可基本上一致地(或相等地)将数据记录到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中。换句话说,可使L0层的记录数据的记录区的大小与L1层的记录数据的记录区的大小基本上一致。因此,如上所述,在最终化时,无需将虚拟数据记录到L1层中。换句话说,在中间区108(118)的外圆周侧,能够保持未记录状态(即镜像状态)。由此,可降低最终化处理所需的时间长度,因此可有助于减少记录时间长度并且改善用户的舒适性等等。
此外,尤其通过为与每个块区域的边界相对应的区域提供层间缓冲区106(116),可防止例如用于搜索光盘100上的预定记录位置的光学拾取器(或从光学拾取器照射的激光)透过。″透过″在这里表示例如在光盘100上仅提供了块区域A的情况下,当搜索数据记录区105a时搜索目标越过数据记录区105a而到达数据未记录区(例如镜像区)。这种光学拾取器的透过可能导致随后的记录操作和重放操作失控,这是不可取的。然而,根据这个示例,因为在边界处提供了具有预定径向宽度(例如上述0.5mm和0.1mm)的层间缓冲区106(116),因此可适当地防止这种透过。此外,借助于层间缓冲区106(116),可防止当执行下述″层跳跃″时,由于两个记录层之间的结合偏移或偏心或者激光的照射位置的偏移而造成在层跳跃之后激光进入数据未记录区,所述″层跳跃″是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在L0层与L1层之间变化的变化操作。
此外,考虑到例如偏心等等的影响,可构造成使L0层的数据记录区105的大小大于L1层的数据记录区115的大小。这在每个块区域中是相同的。尤其在这种情况下,L1层的数据记录区115优选地仅布置在与L0层的数据记录区105相对的位置上。由此,如果将数据记录到L1层中,那么激光能够总是照射过记录有数据的L0层。由此,可改善记录特征。
顺便说一下,可直接提供中间区109(119),而无需布置在位于最外圆周上的块区域(即本发明的″最后块区域″的一个特定示例)中的层间缓冲区106c(116c)。此外,不必将各种内容数据等等记录在所有块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区可以布置在数据记录区的最外圆周侧上(即在中间区的外圆周侧上可以处于镜像状态),或者可将虚拟数据(例如″00h″数据等等)记录到数据未记录区中。现在,对于光盘100,参考图3对随后所述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所参考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3从概念上给出了第一示例的一个光盘中的盘片上的位置、预地址值、以及物理地址值之间的关系图示。顺便说一下,预地址表示预先给予光盘100的特有地址。物理地址表示将数据记录在光盘上的每个记录位置处的特有地址,并且表示当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驱动侧对数据进行记录或重放时所使用的地址。此外,逻辑地址表示当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主机侧对数据进行记录或重放时实际上所使用的地址。尤其在第一示例中,该逻辑地址是在一个块区域中连续的一系列值。
如图3(a)所示,对于第一示例中的光盘100的预地址,其地址值在L0层中随着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移动而增加,而其地址在L1层中随之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移动而递减。那么,相同径向位置上的L0层的地址值和L1层的地址值彼此具有补数关系。如上所述,如果预地址连续地分布在光盘100中,那么毫无疑问预地址连续地分布在单独的块区域中。顺便说一下,将其构造成预地址不是连续地分布在光盘100中,但预地址连续地分布在单独的块区域中。
此后,如图3(b)所示,可给出由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记录数据的物理地址以使其与预地址相同(或成正比)。或者,如3(c)所示,可以如此给出,使其在一个块区域中采用连续地址值。对图3(c)所示的物理地址进行补充说明,在一个块区域中的L0层中,首先物理地址随着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移动而单调增加。此后,在执行从L0层至L1层的激光跳跃的记录位置中,给出这样的物理地址以至于L0层的最后物理地址与L1层的第一物理地址连续。此后,在一个块区域中的L1层中,给出物理地址以使其随着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的移动而单调增加,并且保持与L0层的连续性。
如果通过物理地址来表示逻辑地址,那么例如在图3(b)中逻辑地址是通过从L0层中的一点处的扇区地址(即物理地址)中减去数据记录区的第一扇区地址获得的值。如果例如扇区地址是p0并且数据记录区的第一扇区地址是″30000″,那么通过l0=p0-30000来表示逻辑地址l0。
另一方面,在L1层中,逻辑地址是通过首先从一点处的扇区地址中减去L1层的末端扇区地址(即中间区116的末端扇区地址)并且此后加上L0层的末端逻辑地址(即中间区106的结束点处的逻辑地址)获得的值。如果扇区地址是p1并且中间区106和116的末端扇区地址分别是p0(最后的)和p1(最后的),那么逻辑地址l1是l1=p1-p1(最后的)+(p0(最后的)-30000)+1。通过按照这种方式来给出逻辑地址,可实现在一个块区域中连续分布的逻辑地址。
顺便说一下,甚至对于逻辑地址,可以不将其给出成在一个块区域中连续分布,但是例如与物理地址一样,可将其给出成与预地址成正比。
此外,可以将用于表示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间断点的信息(例如间断点的预地址和物理地址等等)记录在内边界区104和外边界区117中。例如,在图3中,每个块区域中的两个层间缓冲区的边界(即执行层跳跃的记录位置)与间断点相对应。此后,参考用于表示间断点的位置信息,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对数据进行记录或重放,同时保持预地址、物理地址、以及逻辑地址之间的关系的一致性。此外,可预先将这种间断点记录在光盘100中,或者通过随后所描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将其记录到光盘100上。
接下来,参考图4,对第一示例中的光盘的内边界区和外边界区的数据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图4更详细地给出了第一示例的光盘的内边界区和外边界区的数据结构的示图。
如图4所示,根据预定数据记录区105b(115b),包括有数据记录区105b(115b)的块区域(即图2中的块区域B)的内边界区104b和位于包括有数据记录区105b(115b)的上述块区域之前一个的块区域(即块区域A)的外边界区117a成对并且形成了一个边界区。
在内边界区104b中,对作为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的更新的物理格式信息进行记录。将更新的物理格式信息记录在导入区102中,并且它是用于表示数据记录区105(115)中的数据分布信息(例如映射信息等等)的信息。顺便说一下,记录到内边界区104b中的更新的物理格式信息可以不表示与整个数据记录区105(115)有关的数据分布信息,但是可以至少表示与相应数据记录区105b(115b)有关的数据分布信息。那么,更新的物理格式信息具有与5个ECC块相对应的大小;然而,并不局限于该大小。
外边界区117a具有第一外边界区117a-1和第二外边界区117a-2,其每一个具有相同大小。在第一外边界区117a-1中记录有RMD拷贝和停止块。
RMD拷贝是用于对数据记录进行管理的信息,并且包括与记录在导入区102中的RMD(记录管理数据)相同的信息。RMD拷贝可将用于对记录在每个块区域中的各种数据进行重放的信息(即RMD)提供给DVD-ROM专用驱动器,该DVD-ROM专用驱动器不会读取例如DVD-R的导入区102中的RM(记录管理)区。
停止块包括大小例如为2个ECC块的标志信息,并且表示是否将数据记录到外边界区117a之后。也就是说,如果根据该停止块判断出未记录数据,那么用于对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进行重放的信息重放装置不读取随后的区域。
在外边界区117a-2中,记录下一边界标记。例如,通过记录每一个均具有例如2个ECC块大小的3个数据来表示下一边界标记。下一边界标记是用于将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信息记录装置所使用的信息。具体地说,如果进一步将数据记录到外边界区117a之后,那么将预定数据(例如″00h″)记录为下一边界标记。另一方面,如果未进一步将数据记录到外边界区117a之后,那么外边界区117a-2处于镜像状态(即未记录状态)。
此外,不但可以采用上述相反轨道路径光盘而且还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平行轨道路径光盘。在下文中,参考图5和图7,作为第一示例中的光盘的改进示例,对平行轨道路径光盘进行说明。图5从概念上给出了改进示例中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数据视图。图6从概念上给出了第一示例的光盘中的盘片上的位置、预地址值、以及物理地址值之间的关系图示。图7更详细地给出了改进示例中的光盘的内边界区和外边界区的数据结构的示图。
如图5所示,甚至对于平行轨道路径光盘100a,也可与相反轨道路径光盘100一样,以块区域为单位来记录数据。此后,每个块区域的数据结构与相反轨道光盘100相同。此后,从L0层的数据记录区105a的内圆周侧起记录数据,并且此后从L1层的数据记录区115a的内圆周侧起记录数据,并且此后继续相同的记录方面。
如图6(a)所示,在平行轨道路径光盘100a中,预地址在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中随着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移动而增加。此后,如图6(b)所示,给出这样的物理地址以使其在每个记录层中随着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的移动而增加。当然,如图6(c)所示,给出这样的物理地址以使其在一个块区域中连续地分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与图3中的说明的情况一样,逻辑地址在一个块区域中采用连续的值。具体地说,逻辑地址随着图5中的箭头所示的移动而连续地增加,并且逻辑地址在层间缓冲区106的结束点和层间缓冲区116的第一点连续。
如图7所示,即使在平行轨道路径光盘100a中,内边界区104和外边界区117的数据结构与相反轨道路径光盘100相同。包括有一定数据记录区115b的管理信息的内边界区104b与在内边界区104b之前记录的外边界区117a成对并且形成了一个边界区。
因此,根据第一示例中的光盘100(此外,改进示例中的光盘L00a),将各种数据记录到每个块区域中,因此可基本上一致地将数据记录到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中。由此,可降低最终化处理所需的时间长度,因此可有助于减少记录时间长度并且改善用户的舒适性等等。
(2)第二示例
接下来,参考图8,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第二示例进行说明。图8从概念上给出了第二示例中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数据视图。
如图8所示,第二示例中的光盘100b也采用与第一示例中的光盘100相同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将数据记录区105(115)划分成多个块区域,并且每个块区域具有:内边界区104;数据记录区105(115):外边界区117;以及层间缓冲区106(116)。
特别地,在第二示例中的光盘100b中,每个块区域中的数据记录区105(115)是可变长度的。对其进行具体地说明,块区域A、块区域B、块区域C的每一个中的数据记录区105(115)的大小不同。
如随后所描述的,可以根据要记录到光盘100b上的数据的大小来确定每个块区域中的数据记录区105的大小,或者可以由使用光盘100b的用户来确定每个块区域中的数据记录区105的大小。
如上所描述的,通过将每个块区域中的数据记录区105(115)的大小设置成可变长度,能够根据要记录的数据大小,以具有最佳或适当大小的块区域为单位来记录数据。
因此,根据第二示例中的光盘,具有第一示例中的光盘所拥有的益处,并且还具有可有效使用光盘的记录容量这样的极好益处。
顺便说一下,很明显,甚至包括有可变长度块区域和固定长度块区域的光盘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信息记录/重放装置)
接下来,参考图9至图15,对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结构与操作进行说明。
(1)基本结构
首先,参考图9,对本发明的该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9给出了本发明的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方框图。顺便说一下,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具有将记录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功能以及对记录在光盘100上的记录数据进行重放的功能。
参考图9,对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是这样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在CPU 354的控制之下将信息记录到光盘100上并且读取记录在光盘100上的信息。
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具有:光盘100;主轴电机351;光学拾取器352;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CPU(驱动控制设备)354;存储器355;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6;操作按钮310;显示面板311;以及总线357。
主轴电机351用于使光盘100旋转和停止,并且在对光盘100存取中进行操作。更准确地说,将主轴电机351构造成在来自未示出的伺服单元等等的主轴伺服之下使光盘100以预定速度旋转和停止。
作为本发明的“记录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的光学拾取器352执行对光盘100的记录/重放,并且具有激光器、透镜等等。更准确地说,当重放时光学拾取器352使诸如激光束这样的光束照射在光盘100上以作为具有第一功率的读取光,并且当记录时使其作为具有第二功率的写入光,同时对其进行调制。
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对主轴电机351和光学拾取器352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对光盘100的记录/重放。
存储器355用在盘片驱动器300上的一般数据处理以及OPC处理等等中,该存储器包括有用于记录/重放数据的缓冲区、当将数据转换成在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上可使用的数据时用作中间缓冲的区域等等。此外,存储器355具有:ROM区,该ROM区中存储有作为记录设备执行操作的程序;缓冲器,该缓冲器用于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RAM区,该RAM区中存储有程序操作等等所需的参数;等等。
CPU(驱动控制设备)354通过总线357与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53以及存储器355相连,并且通过向每个控制设备发出指令来对整个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进行控制。通常,将用于操作CPU 354的软件存储在存储器355中。
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6对相对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而言来自外部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将其存储到存储器355上的数据缓冲器中并且使其从该数据缓冲器输出。如果数据的输入/输出是视频信号,那么当输入数据时,以MPEG格式对从外部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并且将其输出到存储器355。当输出数据时,对从存储器355接收到的MPEG格式的数据进行解压缩(解码)并将其输出到外部。
操作控制设备307接收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有关的操作指令且执行显示,并且将来自操作按钮310的诸如用于记录或重放的指令这样的指令传送到CPU 354。操作控制设备307在诸如记录期间和重放期间将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操作状态输出到诸如荧光管这样的显示面板311。
作为上述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一个特定示例的家用设备是用于对视频图像进行记录与重放的记录器装置。该记录器装置将来自广播接收调谐器和外部连接终端的视频信号记录到盘片上,并且将从盘片重放的视频信号输出到诸如电视这样的外部显示设备。在CPU 354上,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55中的程序来执行作为记录器设备的操作。
(2)操作原理
接下来,参考图10至图13对该示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300的基本操作原理进行说明。图10给出了在将数据记录到固定长度块区域中的情况下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图11给出了记录操作的结束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2给出了在将数据记录可变长度块区域中的情况下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图13给出了在将数据记录到固定长度与可变长度的组合块区域中的情况下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如图2或图5所示,对将数据记录到固定长度块区域中这样的方面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借助于作为本发明的″大小判断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的CPU 354,首先,判断在记录操作中要记录的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块区域的大小(步骤S101)。
作为该判断的结果,如果判断出块区域的大小较大(步骤S101:否),那么在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控制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的CPU 354的控制之下,把要记录的数据记录到块区域的一部分中(步骤S102)。此时,如果要记录的数据延伸过L0层和L1层,那么产生上述层间缓冲区106(116)。顺便说一下,此时,如果将数据记录到除了最内圆周块区域之外的块区域中(即块区域B和C),那么通过形成与内边界区104相对应的空间来对要记录的数据进行记录。
此后,执行边界闭合处理。具体地说,产生上述内边界区104和外边界区117,并且对必需的各种信息等等进行记录(步骤S103)。
此外,此时,在作为本发明的″地址给出设备″、″第二控制设备″、″第三控制设备″、″第四控制设备″、以及″第五控制设备″的至少一个的一个特定示例的CPU 354的控制之下,优选地记录各种数据以保持预地址、物理地址、以及逻辑地址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将数据记录到例如相反轨道路径光盘100上时,各种地址优选地例如如图3所示分布。在将数据记录到例如平行轨道路径光盘100上时,各种地址优选地例如如图6所示分布。
另一方面,作为步骤S101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出要记录的数据大小较大(步骤S101:是),那么在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控制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的CPU 354的控制之下,把要记录的数据的一部分记录到整个一个块区域中(例如图2中的整个块区域A)  (步骤S104)。此后,在一个块区域中执行边界闭合处理(步骤S105)。
此后,将还未记录的要记录的剩余数据记录到另一块区域的一部分中(例如图2中的块区域B)(步骤S106)。此后,在另一块区域中执行边界闭合处理(步骤S107)。
更具体地说,如果每个块区域的大小是2GB并且要记录的数据大小是3GB,那么将2GB数据记录到一个块区域中并且将1GB数据记录到另一块区域中。
当然,如果对其大小比两个块区域的总大小还要大的数据进行记录,那么将一部分数据记录到第一块区域和第二块区域的全部中,并且可以将剩余数据记录到第三块区域中(例如图2中的块区域C)。
此后,将虚拟数据记录到在记录操作中使用的块区域当中的未记录有数据的记录区中(步骤S108)。作为虚拟数据,例如可以记录″00h″数据。可以与步骤S107中的边界闭合处理同步地执行记录虚拟数据的处理。此外,可以继续记录数据而不是记录虚拟数据。
此后,通过例如CPU 354的操作,判断记录操作是否结束(步骤S109)。也就是说,判断在记录操作中对所有要记录的数据的记录是否结束。
作为该判断的结果,如果判断出记录操作未结束(步骤S109:否),那么操作流程再次回到步骤S101,并且进一步记录要记录的数据。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记录操作结束(步骤S109:是),那么执行记录操作结束处理(步骤S110)。
现在参考图11,对记录操作结束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通过例如CPU 354的操作,首先,判断是否执行最终化处理(步骤S201)。最终化处理是这样的处理,该处理可在诸如DVD-ROM播放器这样的信息重放装置上对通过诸如DVD-R/RW记录器这样的信息记录装置而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进行重放。
作为该判断的结果,如果判断出执行最终化处理(步骤S201:是),那么在CPU 354的控制之下执行最终化处理(步骤S202)。具体地说,将必需的各种管理信息等等记录到导入区102和导出区108中。此后,在记录有数据的区域的最外圆周侧产生中间区109和119。例如,将″00h″数据记录到中间区109和119中。
在这里,在将数据记录到整个L0层中之后将数据记录到L1层的情况下,必必需将虚拟数据记录到未记录有数据的区域中。这是要保持与DVD-ROM等等的仅重放型播放器相兼容所必需的处理。因此,如果将5GB数据记录到下述光盘上,那么将4GB数据记录到L0层中并且将1GB数据记录到L1层中,其中所述光盘包括每一个均具有4GB记录容量的L0层和L1层。在这种情况下,在最终化处理中,必需将虚拟数据记录到L1层中的与剩余的3GB相等的空白区中。这会导致最终化处理所需的时间长度增加。
然而,根据该示例,通过与图10中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7有关的操作,可基本上一致地将数据记录到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中。也就是说,将数据记录到直至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中的基本相同的径向位置上。例如,如果将5GB数据记录到下述光盘上,那么将2.5GB数据记录到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中,其中所述光盘包括每一个均具有4GB记录容量的L0层和L1层。因此,如果在记录有数据的最外圆周区中产生了中间区(或层间缓冲区),那么如上所述不必将虚拟数据记录到未记录区中。因此,存在可降低最终化处理所需的时间长度这样的极大优点。
顺便说一下,即使不执行最终化处理,也可通过将各种管理信息等等记录在内边界区104和外边界区117中而在可识别出光盘的多边界结构的DVD-ROM播放器上执行重放。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不执行最终化处理(步骤S201:否),那么在作为本发明的″弹出判断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的CPU 354的控制之下判断是否弹出光盘(步骤S203)。例如,如果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用户发出了弹出指令,那么判断出弹出光盘。
作为该判断的结果,如果判断出弹出光盘(步骤S203:是),那么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中弹出光盘(步骤S204)。
接下来,对如图8所示将数据记录到可变长度块区域中的方面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在CPU 354的控制之下,获得了在记录操作中要记录的数据的数据大小(步骤S301)。此后,通过作为本发明的″确定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的CPU 354的操作来确定数据记录所需的块区域的大小(步骤S302)。具体地说,所需块区域的大小是内边界区104和外边界区117的大小、数据记录所需的数据记录区105(115)的大小、以及层间缓冲区106(116)的大小之和。
此后,把要记录的数据记录到该块区域中(步骤S303),并且执行边界闭合处理(步骤S103)。
此后,与图10中的步骤S109和步骤S110中的操作一样,判断记录是否结束,并且执行记录操作结束处理。
通过按照这种方式将数据记录到每个块区域中,可基本上一致地将数据记录到L0层和L1层的每一个中。由此,如上所述,可减少最终化处理所需的时间长度,因此可有助于减少记录时间长度并且改善用户的舒适性等等。
此外,通过将数据记录到每个可变长度块区域中,可根据要记录的数据大小来适当地分配块区域。因此,可更有效地使用光盘的记录容量。
此外,参考图13,必要时,对利用选择可变长度块区域和固定长度块区域来记录数据这样的方面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作为本发明的″测量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的CPU354的控制之下,首先,获得要记录的数据大小(步骤S301)。此后,在CPU 354的控制之下,判断获得的数据大小是否大于预定大小(步骤S401)。该预定大小是用于判断是把要记录的数据记录到可变长度块区域还是记录到固定长度块区域中的准则参数。例如,在判断出如果数据大于5KB那么把要记录的数据记录到可变长度块区域中,并且如果数据等于或小于5KB那么把数据记录到固定长度块区域的情况下,该″5KB″是用于表示预定大小的参数并且是本发明的″预定大小″的一个特定示例。那么,可由信息记录装置1的制造商等等预先确定预定大小,或者在每次进行判断操作时或由信息记录装置1的用户预先确定预定大小。
作为该判断的结果,如果判断出要记录的数据大小大于预定大小(步骤S401:是),那么把要记录的数据记录到可变长度块区域(步骤S402)中。在这里按照与上述图12中所说明的记录操作相同的方式优选地执行可变长度块区域的记录操作。也就是说,优选地根据要记录的数据大小来确定块区域的大小。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出要记录的数据大小不大于预定大小(步骤S401:否),那么把要记录的数据记录到固定长度块区域中(步骤S403)。在这里按照与上述图10中所说明的记录操作相同的方式优选地执行固定长度块区域的记录操作。也就是说,必要时,优选地根据要记录的数据大小以及块区域的大小来对数据进行划分和记录。
此后,判断记录操作是否结束(步骤S109),并且继续记录操作或者执行记录操作结束处理(步骤S110)。
按照这种方式,通过根据要记录的数据大小将块区域设置为可变长度或固定长度,可更加有效地记录数据。也就是说,如果将相对小的数据记录到可变长度块区域中,那么因为产生了许多小的块区域而没有效率。另一方面,如果将相对大的数据记录到固定长度的块区域中,那么因为产生了许多划分数据而没有效率。由此,在通过利用图13所说明的操作示例中,可防止这种缺点,并且可实现高效的数据记录。
(i)第一修改操作示例
接下来,参考图14,对该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第一修改操作示例进行说明。图14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第一修改操作示例来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说明性示图。
在第一修改示例中,在图11中的步骤S204的弹出操作之前,产生了大小小于在图10和图12所示正常操作中产生的层间缓冲区的大小的层间缓冲区106(116)。例如,如果在正常操作中产生了长度例如为0.5mm的层间缓冲区,那么产生了长度比0.5mm短(即0.1mm,0.25mm等等的长度)的层间缓冲区106(116)。此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供预定空白区来对要记录的数据进行记录以便随后产生具有正常长度的层间缓冲区。
此后,如果执行弹出操作,那么产生附加层间缓冲区110(120),以使层间缓冲区具有正常长度(即0.5mm或0.1mm),如图14所示。
如上所述,仅需在记录操作中产生相对小的层间缓冲层,因此可减少记录操作所需的时间长度。此外,在弹出时产生具有正常长度的层间缓冲区,因此可适当地防止光学拾取器透过这样的上述缺点。
(ii)第二修改操作示例
接下来,参考图15,对该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第二修改操作示例进行说明。图15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第二修改操作示例来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说明性示图。
在第二修改操作示例中,在图11中的步骤S204的弹出操作之前,不产生层间缓冲区106(116)。也就是说,如图15(a)所示,最初要产生层间缓冲区106(116)的区域(图15(a)中的阴影部分)不具有上述所记录的″00h″数据并且保持未记录状态。此后,当执行弹出操作时,产生层间缓冲区106(116),具体地说,记录″00h″数据。
如上所述,在记录操作中不产生层间缓冲区,因此可减少记录操作所需的时间长度。此后,在弹出时,如图15(b)所示,产生层间缓冲区106(116),因此可适当地防止光学拾取器透过这样的上述缺点。
(iii)第三修改操作示例
接下来,参考图16至图18,对该示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第三修改操作示例进行说明。图16至图18从概念上给出了通过第三修改操作示例来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数据结构的说明性示图。
在第三修改操作示例中,如图16所示,最后块区域C处于未记录有数据的未记录状态。特别地,如果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是下述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其能够识别出光盘100e是该示例中的光盘(即具有多个块区域的光盘)并且可适当地将数据记录到多个块区域中,那么优选地如图16所示执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刚好位于块区域C之前的块区域B的层间缓冲区106b(116b)赋予起上述中间区作用的属性。或者,如图17所示,可以在刚好位于块区域C之前的块区域B之后最新地提供中间区109(119)。
例如,在预先记录L0层的最后扇区的地址(例如物理地址等等)的情况下,与第三修改操作示例一样,根据要记录的数据大小来提供未记录有数据的块区域这是极其有效的(即不将数据记录到整个数据记录区105中是极其有效的)。
顺便说一下,如图18所示,必要时,可以将诸如″00h″这样的虚拟数据记录到未记录有数据的区域中。借助于这种结构,可完全提供与仅重放型信息重放装置的兼容性,因此在数据重放时可使操作更加稳定。
在上述示例中,将光盘100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示例进行了说明,并且将与该光盘100有关的记录器或播放器作为信息记录装置的一个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光盘以及其记录器,而是可应用于其他各种高密度记录或高传送率的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记录器或播放器上。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如果希望的话,在不脱离从权利要求和整个说明书中所读出的本发明的本质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其做出各种变化。均涉及这种变化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用于记录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也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可使具有多个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最终化处理更快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等等;例如,诸如DVD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诸如DVD记录器这样的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使计算机起信息记录装置作用的计算机程序。此外,它们可应用于安装在用于消费用途或商业用途的各种计算机设备上的或能够与各种计算机设备相连的记录装置等等。

Claims (26)

1.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包括:
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多个块区域,每个块区域是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单位,并且每个块区域包括所述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所述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包括:管理信息区,用于将下述管理信息记录在其中,所述管理信息用于对记录在多个块区域的该至少一个中的记录信息进行管理;以及数据记录区,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数据记录区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记录层的数据记录区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多个块区域当中的至少最后块区域处于未记录有记录信息的未记录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虚拟数据被记录在多个块区域当中的至少最后块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记录在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中的记录信息与用于将下述缓冲数据记录在其中的层间缓冲区相邻,所述缓冲数据用于缓冲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与所述第二记录层之间变化的变化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固定长度的。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可变长度的。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
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中连续地给出了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的预记录地址,并且
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被连续地记录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
10.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设备,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以及
第一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便以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所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包括所述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所述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为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提供管理信息区,该管理信息区将用于对记录在多个块区域的该至少一个中的记录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记录在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当记录层从所述第一记录层变为所述第二记录层时,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通过将下述缓冲数据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来为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提供层间缓冲区,所述缓冲数据用于缓冲作为记录目标的记录层变化的变化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弹出判断设备,用于判断是否从所述信息记录装置中弹出所述信息记录介质,
如果所述弹出判断设备判断出弹出所述信息记录介质,那么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提供层间缓冲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弹出判断设备,用于判断是否从所述信息记录装置中弹出所述信息记录介质,
如果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上,那么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为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提供大小比层间缓冲区的预定大小小的层间缓冲区,
如果所述弹出判断设备判断出弹出所述信息记录介质,那么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通过将缓冲数据记录到具有较小大小的层间缓冲区之后的区域中来提供具有预定大小的层间缓冲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固定长度的,
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大小判断设备,该大小判断设备用于判断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是否大于该至少一个块区域的大小,并且
如果所述大小判断设备判断出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大于该至少一个块区域的大小,那么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对要记录的记录信息进行划分和记录。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判断是否从所述信息记录装置中弹出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弹出判断设备,并且
如果未将记录信息记录到该至少一个固定长度块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那么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将虚拟数据记录到该至少一个固定长度块区域的该至少一部分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多个块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可变长度的,
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确定设备,该确定设备根据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来确定该至少一个可变长度块区域的大小,并且
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以将要记录的记录信息记录到具有由所述确定设备确定的大小的该至少一个可变长度块区域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多个块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长度块区域和至少一个可变长度块区域,
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对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备,并且
如果由所述测量设备测量到的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大小等于或大于预定大小,那么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以将记录信息记录到该至少一个可变长度块区域中,并且如果由所述测量设备测量到的大小小于预定大小,那么所述第一控制设备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将记录信息记录到该至少一个固定长度块区域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该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
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地址给出设备,该地址给出设备用于给出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使其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
20.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该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
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地址给出设备,该地址给出设备用于给出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使其与预记录地址成正比。
21.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该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
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设备,该第二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将下述间断点信息记录到下述管理信息区中并且对记录信息和用于控制记录信息的重放的重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记录,以便逻辑地址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其中所述间断点信息表示当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执行记录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至少一个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和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之间的关系的间断点,所述管理信息区将用于对记录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记录在其中。
22.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该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预先记录的间断点信息,该间断点信息表示当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执行记录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至少一个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和将记录信息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物理地址之间的关系的间断点,并且
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控制设备,该第三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通过利用下述逻辑地址来对记录信息和用于控制记录信息的重放的重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记录,所述逻辑地址与和预记录地址成正比的物理地址具有固定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该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一步包括第四控制设备,该第四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对记录信息和用于控制记录信息的重放的重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记录,以便当执行记录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至少一个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
24.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有在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中连续给出的预记录地址,该预记录地址用于确定将记录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位置,并且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一步包括第五控制设备,该第五控制设备用于对所述记录设备进行控制,以对记录信息和用于控制记录信息的重放的重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记录,以便当执行记录信息的记录与重放的至少一个时所使用的逻辑地址与预记录地址成正比。
25.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括:
记录处理,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记录信息能够被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每一个中;以及
第一控制处理,用于对所述记录处理进行控制,以便以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为单位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所述多个块区域的每一个包括所述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面对的位置上的所述第二记录层的部分记录区。
26.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记录控制,以对为根据权利要求10的信息记录装置提供的计算机进行控制,以使计算机起所述记录设备和所述第一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CNB2005800041373A 2004-02-04 2005-01-28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Active CN1005272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8247 2004-02-04
JP028247/2004 2004-0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8653A true CN1918653A (zh) 2007-02-21
CN100527254C CN100527254C (zh) 2009-08-12

Family

ID=3483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41373A Active CN100527254C (zh) 2004-02-04 2005-01-28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01831B2 (zh)
EP (1) EP1722365B1 (zh)
JP (1) JP4406404B2 (zh)
KR (1) KR101041063B1 (zh)
CN (1) CN100527254C (zh)
WO (1) WO20050762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184B (zh) * 2004-10-04 2010-07-21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6112471A1 (ja) * 2005-04-19 2008-12-1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2層記録ディスクのため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WO2007046493A1 (ja) * 2005-10-20 2007-04-26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JP5148741B2 (ja) * 2011-12-08 2013-02-20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JP2014127076A (ja) 2012-12-27 2014-07-07 Nec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9197A (ja) 1993-10-21 1995-07-04 Sony Corp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のアクセス方法
US5729525A (en) * 1995-06-21 1998-03-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wo-layer optical disk
US6002655A (en) * 1996-07-10 1999-12-14 Hitachi, Lt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c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refor
JPH10124879A (ja) 1996-08-30 1998-05-15 Sharp Corp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並びに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1131357A (ja) * 1997-07-08 1999-02-02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データの記録方法
JPH11297005A (ja) 1998-04-07 1999-10-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EP1176586B1 (en) * 2000-07-26 2005-09-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ith index header
JP4185659B2 (ja) 2000-11-06 2008-11-2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JP4215405B2 (ja) 2001-01-22 2009-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JP2002260368A (ja) 2001-03-02 2002-09-13 Canon Inc 情報記録装置
KR20030096325A (ko) 2001-04-17 2003-12-24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디스크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정보 기록/재생 방법 및 정보기록/재생 장치
JP2002373423A (ja) 2001-06-15 2002-12-26 Hitachi Ltd データ記録方法
JP3797191B2 (ja) * 2001-10-25 2006-07-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装置
US6801494B2 (en) * 2001-10-31 2004-10-0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ple sections for dual-laye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3288759A (ja) 2002-01-22 2003-10-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3892729B2 (ja) 2002-01-25 2007-03-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3908967B2 (ja) * 2002-03-08 2007-04-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装置
AU2004267593A1 (en) * 2003-08-20 2005-03-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multi layer information carrier
KR20060076765A (ko) * 2003-08-21 2006-07-04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다층 기록매체에 정보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이용하는 기록매체
JP3710799B2 (ja) 2003-09-19 2005-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184B (zh) * 2004-10-04 2010-07-21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22365A4 (en) 2010-10-13
KR101041063B1 (ko) 2011-06-13
EP1722365A1 (en) 2006-11-15
EP1722365B1 (en) 2012-11-21
JP4406404B2 (ja) 2010-01-27
CN100527254C (zh) 2009-08-12
US7701831B2 (en) 2010-04-20
US20070128545A1 (en) 2007-06-07
KR20070007304A (ko) 2007-01-15
JPWO2005076274A1 (ja) 2007-10-18
WO2005076274A1 (ja) 2005-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9515C (zh) 在信息存储介质上存储信息的方法及其再现装置
CN1864206A (zh) 多层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643599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和记录方法
CN1879161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方法、数据结构、信息记录装置、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828759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
CN1553446A (zh) 光记录介质
CN1251189C (zh) 光盘控制器和使用该光盘控制器的光盘设备
CN1256483A (zh) 重放光盘的装置和方法
CN1910692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577579A (zh) 存储介质、记录/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CN1771554A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591625A (zh) 像差校正器件和光记录介质再现装置
CN1745420A (zh)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装置和系统
CN1725352A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记录装置、以及重放装置
CN1918653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506944A (zh)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重放设备、信息重放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299267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658315A (zh) 光学记录介质、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再现方法
CN1271625C (zh) 确定重放存储介质的存储介质主要参数值的设备和方法
CN101042915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875405A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CN1873793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装置
CN1926626A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303590C (zh) 光盘设备、光盘再现方法以及光盘
CN1902699A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1

Assignee: Shenzhen Maxmade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3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3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1

Assignee: China Hualu Group 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3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3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1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3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3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1

Assignee: TCL Kone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4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3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1

Assignee: Guangzhou Panyu Juda Car Audio Equipment Co., Ltd.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3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2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1

Assignee: Dongguan d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Kit

Assignor: Blue light United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99000023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614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