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0295A - 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0295A
CN1900295A CN 200510087013 CN200510087013A CN1900295A CN 1900295 A CN1900295 A CN 1900295A CN 200510087013 CN200510087013 CN 200510087013 CN 200510087013 A CN200510087013 A CN 200510087013A CN 1900295 A CN1900295 A CN 1900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um
fermentation
fermenting
lyeopene
producing nat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70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佳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0870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00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900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0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包括培养基的制备、菌种培养、发酵、提取结晶和干燥的工艺过程,本方法采用了优化培养基和添加三孢布拉霉的性激素等发酵促进剂,刺激番茄红素的生成和接合枝的形成以及选择了一种天然植物材料代替有毒化合物作为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环化阻断剂,确立了以豆类蛋白质、植物淀粉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配方,培养72~120小时,生物量达到90~150克/公斤,无需采用发酵罐即可完成发酵过程,提高了产率、产量,番茄红素产量达到1.5~2.0克/公斤。

Description

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胡萝卜素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三孢布拉霉进行发酵制备番茄红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红素是一种功能优越的类胡萝卜素,由于它对人体的卓越生理功能,从而成为当前医药保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自然界中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番石榴及西瓜等水果蔬菜中,尤其在番茄中,番茄红素占类胡萝卜素总量的80%左右。长期以来,由于番茄红素不是维生素A(VA)源,因而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行业;但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最强的单线态氧淬灭剂,它的抗氧化功能也优于其他类胡萝卜(如a-、β-胡萝卜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
番茄红素的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针状深红色晶体(从二氧化碳和乙醇混合液中的析出物);熔点为174℃,可燃;易溶于二硫化碳(1g/50ml)、沸腾乙醚(1g/3L)、正己烷(1g/14L,0℃),溶于氯仿和苯,微溶于乙醇和甲醇,不溶于水,无毒。
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与β-胡萝卜素相比,虽然它不是VA的前体,但在几十年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对人体具有更优越的生理特点。首先,在所有的类胡萝卜素中,番茄红素具有最强的淬灭单线态氧的功能;其次,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质也优于其他类胡萝卜素;最后,番茄红素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a-、β-胡萝卜素。
大量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对肺癌、胃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癌症均有抑制作用。美国哈佛药物学校和哈佛公众健康学校经过六年分别对47894名男性作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46中水果和蔬菜中,只有番茄产品对前列腺癌具有可度量的抑制作用。有实验表明每日服用6.5mg番茄红素可有效防治前列腺癌。动物细胞培养实验证明番茄红素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动物实验表明经注射番茄红素的小白鼠患乳腺癌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经注射的小白鼠)。
我国番茄红素工业起步较晚,最近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总体来说,国内对番茄红素的研究开发还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番茄产量达1000多万吨,现在全国许多地方正在进行农作物结构调整,压缩粮食用地,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因此,开发番茄红素大有可为,前景可观。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有以番茄为原料的溶剂提取法,其原料含量低(通常每吨西红柿中仅含有20克番茄红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还有番茄溶剂法提取、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生产。
由于番茄红素在天然产物中的含量较低,提取代价较高,各国学者又相继在生物及化学合成领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Gavilou等在三孢布拉霉的生长介质中加入工业番茄废水,发现抑制了β-胡萝卜素的生产并刺激番茄红素的合成。Obata等通过对蜂房芽孢杆菌DC-1在6~7klx光照下培养生产番茄红素。Mats mural等开发了能积聚番茄红素螺旋藻的生产方法,通过发酵并在培养基中加入尼古丁200~500mmol/L生产番茄红素。
申请号为03135074.7,发明名称为一种发酵制备天然番茄红素的工艺,采用丝状真菌三孢布拉霉进行发酵制备天然番茄红素的工艺,包括:a.一级种培养;b.二级种培养;c.发酵;d.提取,一级种培养时,将保藏在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斜面上能代谢产生番茄红素的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分别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在24~30℃、160~180转/分钟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44~48小时;在二级种的培养时,将分别培养好的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的一级种按1∶1的比例混合后,接入发酵罐进行扩大培养,作为发酵用的种子,培养条件为温度24~30℃,通风量1∶1,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目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由于培养基为液体,限制了发酵设备,这样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产率不高,而且操作复杂,对设备要求高,有一定安装难度。
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上述缺点,采用了优化培养基和添加三孢布拉霉的性激素等发酵促进剂,无需采用发酵罐即可完成发酵过程,提高了产率、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包括培养基的制备、菌种培养、发酵、提取结晶和干燥的工艺过程。
所述培养基的制备:
(1)将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果实或种子在25~30℃下浸泡32~56小时,加入水研磨形成白色浆状液体后,按浆状液体总量的0.02~0.1%添加消泡剂消泡,加热沸腾15~20分钟后过滤,制成乳浊液;
(2)然后将上述的乳浊液加热,添加乳浊液总量的0.02~0.1%的凝固剂,形成凝胶;
(3)将上述凝胶捣碎、挤压滤水,再捣碎,然后以滤水后的凝胶体积为基准,加入复合维生素粉1~3毫克/升,混合均匀,制成培养基膏体;
(4)再将培养基膏体平摊在筛网上,摊成0.5~1厘米的厚度,待用;
然后对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进行一级种培养,再进行发酵:将分别培养好的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按1∶1的比例加入发酵母液中,混合均匀后,接种到筛网上的培养基膏体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72~120小时,在发酵6~10小时喷洒加入助进剂;发酵完成后进行提取、干燥、结晶,得成品。
其中,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所述的豆类果实或种子为黄豆、绿豆、红豆、蚕豆、豌豆或花生中的一种或多种。对其进行浸泡,以其表皮涨起脆软为佳。这些富含高蛋白的产品由于其营养成分丰富,可满足菌种的需要,无需再次配制各种成分,简便了步骤。
对于经过滤所得滤渣经干燥可作为饲料原料出售。
所述的消泡剂可为食品、医药类消泡剂,有效成分为氢化植物油、碳酸钙、单甘酯、乳化剂等,比如市售的THIX-298、THIX-228等;所述的凝固剂为食品、医药类添加剂,比如MgCl2,KCl,NaCl或CaCl2配置成10~100g/L。
将乳浊液加热时,以轻微沸腾为佳。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粉为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混合,也可直接采用市售的21金维它、善存片等产品,粉碎到小于1000目的粉末。
培养基的保存条件及发酵所需环境为:温度为24~30℃,湿度为80~98%、空气含氧量18~22%。
所述的发酵母液为:将培养基膏体与水以1∶1体积混合,并以200~500转/分的高速搅拌,所得的乳状液体。
发酵母液和菌种的一级种的混合可在低于40转/分的低速下进行。
发酵过程中,所述的助进剂为三孢酸,三孢酸的浓度为1~100克/升,加入量为0.001~500毫克/克(以培养基为总量)。三孢酸是三孢布拉霉的性激素,能刺激番茄红素的生成和接合枝的形成。
发酵过程中在发酵至48小时时,在发酵液中加入阻断剂阻断番茄红素向β-胡萝卜素的转化,引起番茄红素的积累。其中所述的阻断剂为天然植物材料氨甲基吡啶和烟草残渣,加入量是培养基量的0.01~0.05%。
所述菌种的培养过程为:
(1)选育三孢不拉霉两性菌种,在24~30℃下,按1∶1重量比加水稀释,在培养液中进行震荡分别培养,4d为一个周期,再保藏在培养基斜面上。当然,本发明的三孢不拉霉两性菌种选用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优良品种。
(2)将保藏在培养基斜面上能代谢产生番茄红素的三孢不拉霉两性菌种,分别接入有培养液的三角烧瓶中,在24~30℃、160~180转/分钟的条件下,进行震荡培养44~48小时。
以上两步的共同条件是:培养基环境湿度为80~95%、空气含氧量18~22%。
所述的培养液采用先将培养基膏体以每升加入1~2毫克的量加入复合维生素粉,再与水以1∶1体积混合,高速搅拌而成。
所述的培养基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而成,即培养基膏体。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干燥、结晶过程为:
把发酵完成后的培养基用70~120℃闪蒸干燥,获得富含番茄红素的干菌粉及很少量的干培养基,干菌粉用萃取剂进行萃取,萃取剂与干菌粉的比例为10∶1进行回流萃取,进行真空浓缩回收溶剂后,然后结晶得番茄红素的粗品,还可进一步进行提纯,纯度可以达到95%。
所述的萃取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或环己烷等有机溶剂。
所述的提纯过程为:将粗结晶品,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的番茄红素结晶粗品经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洗涤,最后加蒸馏水进行洗涤过滤,可得到番茄红素湿结晶。再经真空干燥后即得成品番茄红素。
本发明在提取、结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等,经溶剂回收塔蒸馏回收溶剂后,可循环使用。
提取番茄红素后的菌丝体及干培养基经干燥作为饲料原料出售。
本发明还可将湿结晶体进一步经过重结晶、干燥、洗涤,达到提纯,以获得纯度95%以上的番茄红素。
本发明的提取、干燥、结晶等后处理过程采用本领域常用技术工艺即可完成。
本发明所述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三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正、负菌株发酵生产番茄红素,通过优化培养基和添加三孢布拉霉的性激素等发酵促进剂,确立了以豆类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配方,简便了培养基的制备,培养72~120小时,生物量达到90~150克/公斤,番茄红素产量达到1.5~2.0克/公斤。
(2)本发明充分利用我国豆类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消化大量的农产品,并提供了较大规模的饲料原料。
(3)本发明番茄红素生产采用先进的发酵、提取工艺,根除了传统工艺对环境造成的重大污染,同时工业废渣得以更合理的利用,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
(4)本发明克服了其它工艺的必须使用发酵罐,其产量受到发酵罐大小、空气循环的限制,搅拌会打断生成的菌丝和形成的接合枝的缺点。
(5)本发明的培养基为膏体在筛网上进行发酵,既减少了工业生产时发酵罐的庞大、可操作点少的缺陷又减小了安装的难度,对生产厂房的结构和要求不高,可节省投资资金。
(6)本发明利用凝胶法制备培养基,充分而简单地提取出蛋白质和淀粉作为培养基,为发酵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达到了对培养基进行杀菌的目的;植物纤维素和其它物质可直接作为饲料而不带入反应过程,节约了生产成本。
(7)本发明采用生物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具备了工业化开发的条件,生产工艺成熟,发酵全部采用微机控制,精制、提取选用先进设备,产品质量稳定。
(8)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番茄红素,可加工成油溶剂作为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其产品结晶番茄红素纯度高可作为药品;菌丝体、菌渣用溶剂浸提,萃取浸提液浓缩后,可加工多种剂型产品(饲料、食品、医药等);萃取溶剂可回收反复使用,发酵后的剩余物和菌丝体安全无毒、可开发成为食品添加剂或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采取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新工艺,番茄红素的产率大于1500毫克/公斤培养基,采用溶剂萃取法从发酵菌丝体中提取番茄红素总收率高于国外同类水平。在发酵时加入三孢布拉霉的性激素,刺激番茄红素的生成和接合枝的形成以及选择了一种天然植物材料代替有毒化合物作为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环化阻断剂,通过代谢调控使番茄红素产量大于1500毫克/公斤培养基,产品质量稳定。从而使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
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由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以便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工艺过程包括:培养基的制备、菌种培养、发酵、提取结晶和干燥包装及溶剂回收五大工序。
1、培养基的制备:
(1)将黄豆在25℃水中浸泡48小时,使其表皮涨起脆软,加入水研磨形成白色浆状液体后,按浆状液体总量的0.04%添加消泡剂THIX-298消泡,加热使之轻微沸腾15分钟然后滤渣,制成乳浊液;滤渣经干燥作为饲料原料出售。
(2)将上述的乳浊液加热至轻微沸腾,添加乳浊液总量的0.05%的凝固剂MgCl2(20g/L),形成凝胶。
(3)将上述凝胶捣碎、挤压滤水,再捣碎然后加入市售的二十一金维它1.5毫克/升(粉碎到小于1000目的粉末),混合均匀,制成培养基膏体。
(4)把培养基膏体平摊在筛网上,摊成0.6厘米的厚度,放置于温度为26±2℃,湿度为90%、空气含氧量21%的环境中待用。
2、菌种的培养:
(1)选育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优良三孢不拉霉两性菌种,在26±2℃下,加水1∶1(培养基:水、重量比)稀释后,在培养液中进行震荡分别培养,4d为一个周期,再保藏在预制的培养基斜面上。其中培养液采用先将培养基膏体以每升加入1.5毫克的量加入复合维生素粉(善存片,粉碎到小于1000目的粉末),再与水以1∶1体积混合,400转/分的高速搅拌而成。
(2)将保藏在培养基斜面上能代谢产生番茄红素的三孢不拉霉两性菌种,分别接入有培养液的三角烧瓶中,在26±2℃、180转/分钟的条件下,进行震荡培养44小时。
以上两步的共同条件是:培养基环境湿度为85±3%、空气含氧量20%。
3、发酵:
先将1公斤培养基膏体和1升水以400转/分的高速搅拌,直至成乳状液体-发酵母液,再将分别培养好的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的一级种按1∶1的比例加入其中,以低于40转/分的低速混合均匀后,使用雾化器均匀的接种到筛网上的培养基膏体100公斤上进行发酵,通入26±2℃的饱和水蒸气以保持发酵的温度和湿度。
发酵所需要的条件为:温度为26±2℃,环境湿度为86±2%、空气含氧量19%,发酵时间为90小时。
在发酵6小时时向发酵用培养基喷洒2升浓度为50克/升三孢酸。
在发酵至48小时时在发酵液中加入250毫升浓度为0.5%的氨甲基吡啶和20克烟草残渣阻断番茄红素向β-胡萝卜素的转化,引起番茄红素的积累。
4、提取、干燥、结晶
把发酵完成后的培养基用80℃闪蒸干燥,获得富含番茄红素的干菌粉及很少量的干培养基,干菌粉用石油醚进行萃取,萃取剂与干菌粉的比例为10∶1进行回流萃取,进行真空浓缩回收溶剂后,然后结晶得含番茄红素90%的粗品173.64克。
5、提纯、检验、包装、溶剂回收
(1)、提纯、检验、包装
提取、结晶工序来的粗结晶品,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的番茄红素结晶粗品经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洗涤,最后加蒸馏水进行洗涤过滤,可得到番茄红素湿结晶。湿结晶体再经过重结晶、干燥、洗涤再经真空干燥后即得成品番茄红素(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进行检验后包装可作为产品出售。
(2)、溶剂回收
提取、结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石油醚、无水乙醇,经溶剂回收塔蒸馏回收溶剂后,可循环使用。
提取番茄红素后的菌丝体及干培养基经干燥作为饲料原料出售。
                             实施例2
工艺过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
培养基的制备:
(1)将绿豆和豌豆在28℃水中浸泡32小时,使其表皮涨起脆软,加入水研磨形成白色浆状液体后,按浆状液体总量的0.1%添加消泡剂THIX-228消泡,加热使之轻微沸腾20分钟然后滤渣,制成乳浊液;
(2)将上述的乳浊液加热至轻微沸腾,添加乳浊液总量的0.03%的凝固剂CaCl2(50g/L),形成凝胶。
(3)将上述凝胶捣碎、挤压滤水,再捣碎然后加入市售的善存片1毫克/升(粉碎到小于1000目的粉末),混合均匀,制成培养基膏体。
(4)把培养基膏体平摊在筛网上,摊成1.0厘米的厚度,放置于温度为28±2℃,湿度为80%、空气含氧量22%的环境中待用。
菌种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环境湿度为90±2%、空气含氧量22%,接种的条件为在28±1℃、160转/分钟的条件下,进行震荡培养48小时;培养液采用先将培养基膏体以每升加入2毫克的量加入复合维生素粉(二十一金维它,粉碎到小于1000目的粉末),再与水以1∶1体积混合,500转/分的高速搅拌而成。
发酵过程:
先将3公斤培养基膏体和3升水以200转/分的高速搅拌,直至成乳状液体-发酵母液,再将分别培养好的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按1∶1的比例加入其中,以低于40转/分的低速混合均匀后,使用雾化器均匀的接种到筛网上的培养基膏体400公斤上进行发酵,通入26±2℃的饱和水蒸气以保持发酵的温度和湿度。
发酵所需要的条件为:温度为27±1℃,环境湿度为90±2%、空气含氧量21%,发酵时间为120小时。
在发酵10小时时向发酵用培养基喷洒6升浓度为80克/升三孢酸。
在发酵至48小时时在发酵液中加入1000毫升浓度为0.5%的氨甲基吡啶和60克烟草残渣阻断番茄红素向β-胡萝卜素的转化,引起番茄红素的积累。
经过提取、干燥、结晶,得含番茄红素90%的粗品786.56克。最终经进一步提纯,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
                         实施例3
工艺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
培养基的制备:
(1)将黄豆、绿豆、红豆、蚕豆混合,在30℃水中浸泡56小时,使其表皮涨起脆软,加入水研磨形成白色浆状液体后,按浆状液体总量的0.02%添加食品类消泡剂(有效成分为氢化植物油、碳酸钙、单甘酯、乳化剂等)消泡,加热使之轻微沸腾18分钟然后滤渣,制成乳浊液;
(2)将上述的乳浊液加热至轻微沸腾,添加乳浊液总量的0.1%的凝固剂KCl(100g/L),形成凝胶。
(3)将上述凝胶捣碎、挤压滤水,再捣碎然后加入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混合,量为3毫克/升(粉碎到小于1000目的粉末),混合均匀,制成培养基膏体。
(4)把培养基膏体平摊在筛网上,摊成0.5厘米的厚度,放置于温度为25±1℃,湿度为98%、空气含氧量19%的环境中待用。
菌种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环境湿度为95±2%、空气含氧量19%,接种的条件为在29±1℃、170转/分钟的条件下,进行震荡培养46小时;培养液采用先将培养基膏体以每升加入1毫克的量加入复合维生素粉(二十一金维它,粉碎到小于1000目的粉末),再与水以1∶1体积混合,300转/分的高速搅拌而成。
发酵过程中:
先将5公斤培养基膏体和5升水以500转/分的高速搅拌,直至成乳状液体-发酵母液,再将分别培养好的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按1∶1的比例加入其中,以低于40转/分的低速混合均匀后,使用雾化器均匀的接种到筛网上的培养基膏体500公斤上进行发酵,通入27±2℃的饱和水蒸气以保持发酵的温度和湿度。
发酵所需要的条件为:温度为28±1℃,环境湿度为96±2%、空气含氧量20%,发酵时间为72小时。
在发酵8小时时向发酵用培养基喷洒14升浓度为100克/升三孢酸。
在发酵至48小时时在发酵液中加入1500毫升浓度为0.5%的氨甲基吡啶和100克烟草残渣阻断番茄红素向β-胡萝卜素的转化,引起番茄红素的积累。
经过提取、干燥、结晶,得含番茄红素90%的粗品879.66克。最终经进一步提纯,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特征及精神所为均是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包括培养基的制备、菌种培养、发酵、提取结晶和干燥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制备:
(1)将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果实或种子在25~30℃下浸泡32~56小时,加入水研磨形成白色浆状液体后,按浆状液体总量的0.02~0.1%添加消泡剂消泡,加热沸腾15~20分钟后过滤,制成乳浊液;
(2)然后将上述的乳浊液加热,添加乳浊液总量的0.02~0.1%的凝固剂,形成凝胶;
(3)将上述凝胶捣碎、挤压滤水,再捣碎,然后以滤水后的凝胶体积为基准,加入复合维生素粉1~3毫克/升,混合均匀,制成培养基膏体;
(4)再将培养基膏体平摊在筛网上,摊成0.5~1厘米的厚度,待用;
然后对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进行一级种培养,再进行发酵:将分别培养好的三孢布拉霉两性菌种按1∶1的比例加入发酵母液中,混合均匀后,接种到筛网上的培养基膏体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72~120小时,在发酵6~10小时喷洒加入助进剂;发酵完成后进行提取、干燥、结晶,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豆类果实或种子为黄豆、绿豆、红豆、蚕豆、豌豆或花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可为食品、医药类消泡剂;所述的凝固剂为MgCl2,KCl,NaCl或CaCl2配置成10~10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粉为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混合,也可直接采用市售的21金维它或善存片产品,粉碎到小于1000目的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母液为:将培养基膏体与水以1∶1体积混合,并以200~500转/分的高速搅拌,所得的乳状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进剂为三孢酸,三孢酸的浓度为1~100克/升,加入量为0.001~500毫克/克,以培养基为总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在发酵至48小时时,在发酵液中加入阻断剂,所述的阻断剂为天然植物材料氨甲基吡啶和烟草残渣,加入量是培养基量的0.01~0.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的保存条件及发酵所需环境为:温度为24~30℃,湿度为80~98%、空气含氧量18~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的培养过程为:
(1)选育三孢不拉霉两性菌种,在24~30℃下,按1∶1重量比加水稀释,在培养液中进行震荡分别培养,4d为一个周期,再保藏在培养基斜面上,当然,本发明的三孢不拉霉两性菌种选用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优良品种,
(2)将保藏在培养基斜面上能代谢产生番茄红素的三孢不拉霉两性菌种,分别接入有培养液的三角烧瓶中,在24~30℃、160~180转/分钟的条件下,进行震荡培养44~48小时,
以上两步的共同条件是:培养基环境湿度为80~95%、空气含氧量18~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液采用先将培养基膏体以每升加入1~2毫克的量加入复合维生素粉,再与水以1∶1体积混合,高速搅拌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干燥、结晶过程为:
把发酵完成后的培养基用70~120℃闪蒸干燥,获得富含番茄红素的干菌粉及很少量的干培养基,干菌粉用萃取剂进行萃取,萃取剂与干菌粉的比例为10∶1进行回流萃取,进行真空浓缩回收溶剂后,然后结晶得番茄红素的粗品;所述的萃取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或环己烷有机溶剂。
CN 200510087013 2005-07-22 2005-07-22 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Pending CN1900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87013 CN1900295A (zh) 2005-07-22 2005-07-22 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87013 CN1900295A (zh) 2005-07-22 2005-07-22 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0295A true CN1900295A (zh) 2007-01-24

Family

ID=37656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87013 Pending CN1900295A (zh) 2005-07-22 2005-07-22 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0029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989B (zh) * 2007-07-10 2010-06-0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利用细菌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方法
CN103039437A (zh) * 2012-12-11 2013-04-17 新疆红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番茄皮渣的储存方法
CN103504461A (zh) * 2012-06-25 2014-01-15 朱大恒 一种烟草制品的生物增色增香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989B (zh) * 2007-07-10 2010-06-0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利用细菌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方法
CN103504461A (zh) * 2012-06-25 2014-01-15 朱大恒 一种烟草制品的生物增色增香方法
CN103504461B (zh) * 2012-06-25 2015-11-25 朱大恒 一种烟草制品的生物增色增香方法
CN103039437A (zh) * 2012-12-11 2013-04-17 新疆红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番茄皮渣的储存方法
CN103039437B (zh) * 2012-12-11 2014-11-19 新疆红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番茄皮渣的储存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6057B (zh) 一种利用酒精废液和作物秸秆制备饲料蛋白的方法
CN1291947C (zh) 酵素菌生物有机肥的制造方法
CN103102203B (zh) 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408C (zh) 高效复合菌肥
CN105110900A (zh) 一种发酵液制备的抗虫害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928098A (zh) 一种精制番茄红素的方法
CN1283778C (zh) N6-(2-羟乙基)腺苷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06718021A (zh) 一种产量高的草菇栽培方法
CN101054559A (zh) 以玉米皮水解液为原料制备饲料酵母的方法
CN1320099C (zh) 利用北里孢菌PL6-3制备ε-聚赖氨酸及其盐的方法
CN1900295A (zh) 一种发酵法制取天然番茄红素的方法
CN105925493A (zh) 一株竹黄菌及其在发酵生产竹红菌素中的应用
CN1171539C (zh) 畜禽生物饲料营养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3304308A (zh) 赖氨酸生物解盐菌混合物、其有机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05152805A (zh) 一种果树适用的矿质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799561A (zh) 樟芝菌丝体发酵提取物在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724643A (zh) 一种新的菌株及应用该菌株生产紫杉醇的方法
CN101054558A (zh) 以提取木糖后的玉米皮水解糖液为原料制备饲料酵母的方法
CN108796027B (zh) 一种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CN1908184A (zh) 以木质纤维素类物质发酵制取高光学纯度l-乳酸的方法
CN102732463B (zh) 枯草芽孢杆菌rb及其应用
CN105237283A (zh) 一种土壤改性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2710A (zh) 一种牛奶发酵制备粉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87100250A (zh) 新抗生素金核霉素的制备方法和农用杀菌剂
CN1456540A (zh) 无公害高效生物复合颗粒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