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7804A - 辅助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辅助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7804A
CN1897804A CN 200510084411 CN200510084411A CN1897804A CN 1897804 A CN1897804 A CN 1897804A CN 200510084411 CN200510084411 CN 200510084411 CN 200510084411 A CN200510084411 A CN 200510084411A CN 1897804 A CN1897804 A CN 1897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housing
port
backboard
radi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44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6894C (zh
Inventor
彭成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x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x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x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x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844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66894C/zh
Publication of CN1897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7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68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689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包含一扩充背板,具有复数个通风孔并于二侧纵长边缘形成滑轨:一第一壳体,定位于该扩充背板的滑轨,该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且该第一端口对准该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一第二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该第二壳体的第一端口套接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端口;以及一风扇模组,配置于该第一壳体内,该风扇模组在该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口间驱动对流。

Description

辅助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尤指一种可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调整出风口位置的辅助散热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近代的电子产业持续地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尤其是电脑产业随着工作速度不断地向上攀升,因此容易造成电子元件温度过高(如:中央处理器、硬盘、显示卡…等),因此散热风扇已俨然成为极为普遍的散热器而被广泛使用着;然而,其散热问题经常困扰着使用者,一般来说,电子元件在运作时温度的升高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及寿命,由于大多数的使用者在使用电脑时通常是长时间操作且有时于操作完毕后也未关闭该电脑,故电脑机壳内部经常会累积大量的热量,而当这些热量滞留于机壳内部时,主机板的中央处理器、硬盘、显示卡、晶片组……等电子元件将达到极高的温度而导致电脑当机或甚至烧毁,因此散热问题对于相关的电脑产品实为一相当重要的议题。
目前市面上所贩售的散热风扇模组有些是针对某一特定元件(如:电脑的中央处理器)的固定尺寸而配置的,故该散热风扇亦只能针对该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发挥单一用途的散热功能,且无法再适用于其他电子元件上,故实用性并不广泛。
另外,尚有其他散热风扇的用途也单单只著重于使电脑机壳内温度的降低,而无法兼具有对电子元件散热的功能,其功能的扩充性亦有待商榷,故已知的散热风扇仍存有缺点而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其是利用风扇模组将机壳外的冷空气导引至该机壳内(或是该风扇模组将该机壳内的热空气导引至该机壳外),甚至是将冷空气直接导引至欲散热的元件上,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散热方法,该方法是用以散热一扩充卡的一发热体。
达到上述目的的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扩充背板,具有复数个通风孔;
一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前述第一壳体内配置一风扇模组;以及
一定位装置,用以界定前述第一壳体相对于前述扩充背板滑动,且定位前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口对准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前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口套接于前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口。
其中前述风扇模组在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与前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口间驱动对流。
其中前述第二壳体相对于前述扩充背板可在第二方向上位移且被定位于前述第一壳体上。
其中前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前述扩充背板的纵长方向。
其中前述第一壳体相对于前述扩充背板可在第一方向上位移且被前述定位装置固定。
其中前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前述扩充背板的纵长方向。
其中前述风扇模组的出风方向对准前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口。
本发明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扩充背板,具有通风孔并于二侧纵长边缘形成滑轨;
一第一壳体,定位于前述扩充背板的滑轨,前述第一壳体界定一第一通道,且前述第一通道对准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以及
一第二壳体,界定一第二通道,前述第二壳体可滑动地耦合至前述第一壳体,使该第二通道连通该第一通道。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风扇模组,配置于前述第一壳体内,前述风扇模组在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与前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口间驱动对流。
本发明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扩充背板,具有通风孔;
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以及
一定位装置,用以在第一方向上滑动且定位前述壳体的第一端口对准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
其中前述壳体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在第二方向延伸定位第二端口的位置。
其中前述定位装置包含一对滑轨,是延伸自前述扩充背板的两侧纵长边缘,该等滑轨界定前述第一方向;以及一对锁定单元,将前述壳体定位于前述滑轨。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风扇模组,配置于前述壳体内,前述风扇模组在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与前述第二端口间驱动对流。
附图说明
虽然本发明将参阅含有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附图予以充份描述,但在此描述的前应了解熟悉本行的人士可修改在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同时获致本发明的功效。因此,须了解以下的描述对熟悉本行技术的人士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是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5A是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图5B是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配合一扩充卡的俯视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三实施例配合一扩充卡的俯视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及组合立体图。在此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包含一扩充背板1,具有复数个通风孔2并于二侧纵长边缘形成滑轨3;一第一壳体4,定位于该扩充背板1的滑轨3,该第一壳体4具有第一端口41与第二端口42,且该第一端口41对准该扩充背板1的通风孔2;以及一风扇模组5,配置于该第一壳体4内,该风扇模组5在该扩充背板1的通风孔2与该第一壳体4的第二端口42间驱动对流。
该第一壳体4经由螺丝6而定位于该扩充背板1的滑轨3,并与该风扇模组5结合成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
当第一壳体4定位于该滑轨3时,该第一壳体4将相对于该扩充背板1而在第一方向上位移(请配合参阅图5A,第一方向即为平行于该扩充背板的纵长方向,如图中箭头符号a所示的方向)。
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及组合立体图。在此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包含一扩充背板1,具有复数个通风孔2并于二侧纵长边缘形成滑轨3;一第一壳体4,定位于该扩充背板1的滑轨3,该第一壳体4具有第一端口41与第二端口42,且该第一端口41对准该扩充背板1的通风孔2;一第二壳体7,具有第一端口71与第二端口72;以及一风扇模组5,配置于该第一壳体4内,该风扇模组5在该扩充背板1的通风孔2与该第二壳体7的第二端口72间驱动对流。
该第一壳体4经由螺丝6而定位于该扩充背板1的滑轨3,该第二壳体7的第一端口71套接于该第一壳体4的第二端口42,并与该风扇模组5结合成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
当第一壳体4定位于该滑轨3时,该第一壳体4将相对于该扩充背板1而在第一方向上位移;当第二壳体7的第一端口71套接于该第一壳体4的第二端口42时,该第二壳体7相对于该扩充背板1在第二方向上位移(请配合参阅图5B,第二方向即为垂直于该扩充背板1的纵长方向,如图中箭头符号b所示的方向)。
请参阅图5A,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当该风扇模组5运作以驱动对流,风的流向如图中粗黑箭头符号所示,是由该扩充背板1的外部依序流经该通风孔2、该第一端口41、该风扇模组5、该第二端口42,最后由该第二壳体7的第二端口72流出。
请参阅图5B,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配合一扩充卡的俯视图。当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与一扩充卡8(该扩充卡8可为影像显示卡或电视卡或主机板)相邻配置于一电脑壳体(图未示)并且运作时,该扩充卡8的处理器集成电路9便会发热,而设置于该处理器集成电路9上的散热器10是用以辅助散热该处理器集成电路9所产生的热量,其中因该第一壳体4相对于该扩充背板1在第一方向上位移,且该第二壳体7相对于该扩充背板1在第二方向上位移,以使该第二壳体7的第二端口72可随该扩充卡8的处理器集成电路9的所在位置而进行调整,而当该第二壳体7的第二端口72对准该处理器集成电路9上的散热器10,且启动该风扇模组5(请配合参阅图5A)以驱动对流时(风的流向如图5B中粗黑箭头符号所示),该第二端口72的送风便可有效地冷却该处理器集成电路9的温度以确保其工作效能。
请参阅图6并配合图3及图4,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三实施例配合一扩充卡的俯视图,其中,扩充卡8的处理器集成电路9使用风扇模组11与散热器10。在此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包含一扩充背板1,具有复数个通风孔2并于二侧纵长边缘形成滑轨3;一第一壳体4,定位于该扩充背板1的滑轨3,该第一壳体4具有第一端口41与第二端口42,且该第一端口41对准该扩充背板1的通风孔2;一第二壳体7,具有第一端口71与第二端口72。
当第一壳体4定位于该滑轨3时,该第一壳体4将相对于该扩充背板1而在第一方向上位移;当第二壳体7的第一端口71套接于该第一壳体4的第二端口42时,该第二壳体7相对于该扩充背板1在第二方向上位移。
该处理器集成电路9所产生的热量先是传导至该散热器10,当该风扇模组11启动且驱动风的对流方向如图中粗黑箭头符号所示,是由该扩充背板1的外部依序流经该通风孔2、该第一壳体4、及该第二壳体7,最后由该第二壳体7的第二端口72流出,且该风扇模组11对该散热器10进行散热,以有效地冷却该处理器集成电路9的温度而确保其工作效能。
另外,使用者将可选择该风扇模组11的种类型式,无论该风扇模组11是为抽风型式或送风型式或抽风送风二合一型式,均可达到有效冷却该处理器集成电路9的温度而确保其工作效能的目的。
请参阅图7,显示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其中该风扇模组5是选择抽风型式的风扇模组5。当该风扇模组5启动且驱动风的对流方向如7图中粗黑箭头符号所示,将电脑壳体(图未示)中所产生的热量(或热风)依序由该第二端口42、该第一壳体4、该通风孔2而引导至该扩充背板1的外部,以有效地冷却该电脑壳体内部的温度,而确保配置于该电脑壳体内部的扩充卡的工作效能。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下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且本发明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如本发明辅助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包含:一扩充背板,具有通风孔;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一定位装置,用以在第一方向上滑动且定位该壳体的第一端口对准该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且该壳体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在第二方向(即为垂直于该扩充背板的纵长方向)延伸定位该第二端口的位置;以及一风扇模组,配置于该壳体内,该风扇模组在该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与该第二端口间驱动对流,其中该定位装置包含一对滑轨,是延伸自该扩充背板的两侧纵长边缘,该等滑轨界定该第一方向(即为平行于该扩充背板的纵长方向),一对锁定单元,将该壳体定位于该滑轨。

Claims (14)

1.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扩充背板,具有复数个通风孔;
一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前述第一壳体内配置一风扇模组;以及
一定位装置,用以界定前述第一壳体相对于前述扩充背板滑动,且定位前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口对准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前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口套接于前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风扇模组在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与前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口间驱动对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第二壳体相对于前述扩充背板可在第二方向上位移且被定位于前述第一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前述扩充背板的纵长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第一壳体相对于前述扩充背板可在第一方向上位移且被前述定位装置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前述扩充背板的纵长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风扇模组的出风方向对准前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口。
9.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扩充背板,具有通风孔并于二侧纵长边缘形成滑轨;
一第一壳体,定位于前述扩充背板的滑轨,前述第一壳体界定一第一通道,且前述第一通道对准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以及
一第二壳体,界定一第二通道,前述第二壳体可滑动地耦合至前述第一壳体,使该第二通道连通该第一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包含:一风扇模组,配置于前述第一壳体内,前述风扇模组在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与前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口间驱动对流。
11.一种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扩充背板,具有通风孔;
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以及
一定位装置,用以在第一方向上滑动且定位前述壳体的第一端口对准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壳体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在第二方向延伸定位第二端口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定位装置包含一对滑轨,是延伸自前述扩充背板的两侧纵长边缘,该等滑轨界定前述第一方向;以及一对锁定单元,将前述壳体定位于前述滑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包含:一风扇模组,配置于前述壳体内,前述风扇模组在前述扩充背板的通风孔与前述第二端口间驱动对流。
CNB2005100844114A 2005-07-15 2005-07-15 辅助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89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44114A CN100466894C (zh) 2005-07-15 2005-07-15 辅助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44114A CN100466894C (zh) 2005-07-15 2005-07-15 辅助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7804A true CN1897804A (zh) 2007-01-17
CN100466894C CN100466894C (zh) 2009-03-04

Family

ID=37610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441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6894C (zh) 2005-07-15 2005-07-15 辅助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6894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2444B (zh) * 2010-05-13 2013-04-01 Wistron Corp 散熱系統
CN109275309A (zh) * 2017-07-18 2019-01-25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及包含其的主机板组件
CN110829795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浙江天毅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变频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3094Y (zh) * 1995-05-24 1996-12-18 刘镇锋 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CN1412645A (zh) * 2002-11-14 2003-04-23 圣桑股份有限公司 微小化电脑及其散热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2444B (zh) * 2010-05-13 2013-04-01 Wistron Corp 散熱系統
CN109275309A (zh) * 2017-07-18 2019-01-25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及包含其的主机板组件
CN109275309B (zh) * 2017-07-18 2020-09-08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及包含其的主机板组件
CN110829795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浙江天毅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变频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6894C (zh) 2009-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4338B1 (en)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of a computer system
CN1201213C (zh) 具有用于冷却发热件的散热器的电子器械
US7495906B2 (en) Multiple hard disk drive assembly cooling
CN201138463Y (zh) 具有导风罩的电脑系统
US7180747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a computer mother board
CN1848039A (zh) 电子设备
CN1330300A (zh) 电子设备、和用来扩展该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扩展设备
CN2720626Y (zh) 散热器
TW201228579A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hereof
CN2840166Y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散热系统
CN102375510A (zh) 电脑机箱散热系统
CN1215393C (zh) 计算机主机冷却系统
CN1707395A (zh) 一种四路机架服务器的散热系统
CN1897804A (zh) 辅助散热装置
TWI421025B (zh) 散熱裝置
CN101916135B (zh) 电子设备
CN1704614A (zh) 冷却风扇
CN102375505B (zh) 散热装置
CN2731542Y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内部散热装置
CN2833702Y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导风罩
CN102270026B (zh) 具有独立风流通道的多风扇散热装置
TWM317734U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airflow guiding shield
CN2791733Y (zh) 主机的散热模块
CN101907912B (zh) 电子设备
JP2006032697A (ja) 電子機器のファン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