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2849A - 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2849A
CN1892849A CN 200610100725 CN200610100725A CN1892849A CN 1892849 A CN1892849 A CN 1892849A CN 200610100725 CN200610100725 CN 200610100725 CN 200610100725 A CN200610100725 A CN 200610100725A CN 1892849 A CN1892849 A CN 1892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optical head
stent
head
abut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007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7781C (zh
Inventor
春日恭二
吉泽明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92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2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77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778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头,包括保持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器支架、以及保持该激光器支架的支架支撑台,用于将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激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在该光学头中,所述激光器支架是固定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框体,具有突设在该框体底部的抵接部,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抵接支撑所述抵接部的支撑面以及使所述激光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面是与所述光学头的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所述抵接部是具有通过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且与所述光轴垂直的中心轴的圆弧面。

Description

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本申请要求2005年6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5-192412的优先权。通过进行此项说明,从而将其全部内容引用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进行激光光轴调整的结构的光学头及使用这种光学头的光学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拾取装置构成为,使从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通过准直镜、光束整形棱镜、物镜等后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将由信息记录介质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利用光检测器作为光信号读取。
激光由准直镜形成为平行光,由光束整形棱镜整形成圆形光束,并在通过分光器后由物镜聚焦,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由信息记录介质反射的反射光通过物镜在分光器中沿直角方向反射,并由光检测器接收。这样,为了使激光通过一定的光路而将各光学元件以光轴一致的形态配置。
发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配置成使激光的光轴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一致,但由于各种产品不同故激光二极管的光轴存在偏差,因此需要逐个产品地调整激光二极管的安装角度和位置。
因此,在固定有激光二极管的光学头上设置用于调整激光光轴的结构。
参照图9至图11对现有技术中光学拾取装置的光学头的光轴调整相关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现有技术例1的光学头的概略图。图10是现有技术例2的光学头的概略图。图11是现有技术例3的光学头的概略图。
例如,现有技术例1的光学头101包括激光二极管111、保持激光二极管111的支架121、以及将支架121固定在外壳141上的转接器131,支架121通过支架固定螺钉171固定在转接器131上,转接器131通过转接器固定螺钉181固定在外壳141上。通过旋出或旋入该支架固定螺钉171使支架121倾斜,从而调整激光二极管111的斜度,另外,通过调整转接器固定螺钉181,使支架121和转接器131移动来调整激光二极管111的位置(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2-294949号公报)。
现有技术例2中的光学头201包括:激光二极管211、调整激光二极管211的斜度的调整板221、以及将激光二极管211固定在调整板221上的固定板291。调整板221的平板形成为U字状,一方平坦部固定在外壳231上,在两方平坦部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开口部223,并嵌入固定有激光二极管211。在U字状调整板221的端部上设置有调整螺钉271,通过旋出或旋入该调整螺钉271可加大或缩小U字的间隔,调整U字的平行度,从而可调整激光二极管211的斜度。另外,开口部223的直径比激光二极管211的直径稍大,因此可调整激光二极管211的位置(参照日本专利特许第2835778号公报)。
现有技术例3中的光学头301包括:激光二极管311、保持激光二极管311的保持架381、以及对保持架381予以保持的固定座321。在保持架381的中心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激光二极管311的开口部383,固定有激光二极管311,在保持架381的外缘通过球面加工形成有球面部385。另一方面,对保持架381予以保持的固定座321在其中央部设置有用于对保持架381予以保持的固定座开口部323,在该固定座开口部323上设置有与保持架381的球面部385抵接的加工成球面的球面支撑部325。由此,光学头301的球面部385和球面支撑部325一边滑接一边转动,从而进行斜度调整。另外,由于将激光二极管311的发光点配置在球面的中心位置,故即使斜度改变,发光点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5-81693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技术例中,光轴调整都很烦琐,需要耗费调整时间。
具体而言,在现有技术例1中,在进行光轴调整时,需要旋出或旋入各螺钉171、181,故会耗费时间。另外,通过旋出或旋入支架固定螺钉171使支架121倾斜,进而使激光二极管111倾斜,但此时会导致激光二极管111的发光点位置发生改变。即,因为支架121以一方的支架固定螺钉171为支点倾斜,故固定在支架121上的激光二极管111的发光点会以支点为中心移动。因此,即使在仅需调整激光斜度时也必须要同时进行位置调整。
在现有技术例2中,在调整激光二极管211的斜度时,具有可用一个调整螺钉271进行调整的优点,但由于调整板221以与调整螺钉272所处位置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为支点倾斜,故存在固定在调整板221上的激光二极管211的发光点位置发生变化的问题。另外,在进行位置调整时,仍然需要旋出或旋入固定板291的螺钉,故会耗费时间。
在现有技术例3中,虽然激光二极管311的发光点位置不会变化,但在进行激光二极管311的位置调整时,需要解除与固定有固定座321的外壳的连接后才能进行位置调整,故会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这种状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发光点位置相对光学头的光轴方向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光轴调整的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头,包括保持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器支架、以及保持该激光器支架的支架支撑台,用于将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激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支架是固定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框体,具有突设在该框体底部的抵接部,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抵接支撑所述抵接部的支撑面以及使所述激光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面是与所述光学头的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所述抵接部是具有通过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且与所述光轴垂直的中心轴的圆弧面。
采用该构成,即使因激光光轴调整而使激光器支架倾斜,激光器支架也相对中心轴转动,故发光点的位置在光学头的光轴方向上不会变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改变激光器支架角度时,发光点的位置在光学头的光轴方向上变化,故每次角度改变时都需要进行发光点的位置调整,但本发明可简化这种作业。
因支撑面是与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故即使激光器支架的抵接部与支撑面抵接地进行移动,发光点的位置在光学头的光轴方向上也不会变化。即,即使进行角度调整和位置调整,发光点在光学头的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因此,可同时进行角度调整和位置调整,从而可圆滑地进行调整作业。
由于激光器支架没有通过螺钉等连接构件固定在支架支撑台上,故可减少构成部件。另外,在进行角度调整或位置调整时,不需旋入或旋出螺钉等,故可缩短调整作业时间。
因为支架支撑台的支撑面是平面,故可容易地进行高精度加工,将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在所述框体的相对的两个部位上分别形成为一对。
采用该构成,由于激光器支架利用在相对的两个部位上分开并列设置的抵接部与支撑面抵接,因此可稳定地支撑在支架支撑台上。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支架在与所述底部相对的头部上具有与所述抵接部对应的头顶部,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向使所述抵接部按压所述支撑面的方向按压所述头顶部的按压装置。
采用该构成,由于激光器支架被按压装置按压支撑在支架支撑台上,故可始终将激光器支架的姿势保持为一定,易于进行激光器支架的位置调整和角度调整,且也易于进行调整后的作业。即,若采用不能保持激光器支架姿势的结构,则需要利用夹具等临时固定调整后的状态,但本发明不需要进行这种临时固定。
由于激光器支架没有被按压装置从除光学头的光轴方向以外的方向(相对光学头光轴垂直的方向)进行按压,故可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容易地移动,且可容易地使激光器支架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顶部是由具有所述中心轴的圆弧面构成的突起,所述按压装置构成为利用具有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状按压面的按压构件按压所述头顶部。
采用该构成,由于抵接部及头顶部由具有通过发光点且垂直于光轴的中心轴的圆弧面构成,故即使使激光器支架倾斜,激光器支架也相对中心轴转动,因此,抵接部与支撑面相抵接的抵接点和中心轴的距离、以及头顶部与按压面相接触的按压接点和中心轴的距离不会变化。即,抵接点和按压接点的距离一定,故按压构件按压头顶部的力不会变化,能以始终稳定的状态按压支撑激光器支架。
由于抵接部及头顶部由具有通过发光点且垂直于光轴的中心轴的圆弧面构成,支撑面和按压面是相对光轴垂直的平面,且互相平行,故即使激光器支架倾斜而相对中心轴转动,按压面的按压方向也始终为光轴方向,从而能以稳定的姿势按压支撑激光器支架。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中心轴到所述抵接部的圆弧面的距离比从所述中心轴到所述头顶部的圆弧面的距离小。
采用该构成,由于由圆弧面构成的抵接部的半径较小,故可减小半径的偏差,抑制从发光点到支撑面的距离变动。
即,由于激光器支架倾斜,抵接部和支撑面的抵接点发生变化,从而在由圆弧面构成的抵接部的半径存在偏差时,从发光点到支撑面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但本发明可抑制这种距离变动。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具有与圆弧面连续地外接的锥面。
采用该构成,通过在激光器支架上设置抵接部,可减小激光器支架和支架支撑台的间隙,由此,激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通过激光器支架向支架支撑台传导,可提高光学头的散热性。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包括保持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器支架、以及保持该激光器支架的支架支撑台,用于将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激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支架是固定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框体,在该框体的底部设置突设有由两个平面交叉形成的棱线部的抵接部,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抵接支撑所述抵接部的支撑面以及使所述激光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面是与所述光学头的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所述棱线部与通过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且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直线一致。
采用该构成,棱线部通过发光点且与承受面抵接,即使因激光光轴调整而使激光器支架倾斜,激光器支架也相对棱线部转动,故发光点的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不会变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改变激光器支架的斜度时,发光点的位置在光轴方向上变化,故每次斜度改变时都需要进行发光点的位置调整,但本发明可简化这种作业。
因支撑面是与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故即使激光器支架的抵接部与支撑面抵接地进行移动,发光点的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也不会变化。即,即使进行角度调整或位置调整,发光点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因此,可同时进行角度调整和位置调整,从而可圆滑地进行调整作业。
由于与支撑面抵接的部分是激光器支架的棱线部,即使激光器支架倾斜,激光器支架与支撑面抵接的部分也不会改变,因此,发光点始终与支撑面在同一平面上,可将光轴方向上的偏离抑制在最小限度。
由于激光器支架没有通过螺钉等连接构件固定在支架支撑台上,故可减少构成部件。另外,在进行角度调整或位置调整时,不需旋入或旋出螺钉等,故可缩短调整作业时间。
由于支架支撑台的支撑面是平面,故可容易地进行高精度加工,而且,由于不设置调整用螺孔等,故可抑制制造成本。
由于抵接部由两个平面构成,故可容易且高精度地加工形成抵接部。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在所述框体的相对的两个部位上分别形成为一对。
采用该构成,由于激光器支架利用在相对的两个部位上分开并列设置的棱线部与支撑面抵接,因此可稳定地支撑在支架支撑台上。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支架在与所述底部相对的头部上具有与所述抵接部对应的头顶部,该头顶部是由以所述棱线部为中心轴的圆弧面构成的突起,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利用包含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状按压面的按压构件按压所述头顶部的装置。
采用该构成,由于激光器支架被按压装置按压支撑在支架支撑台上,故可始终将激光器支架的姿势保持为一定,易于进行激光器支架的位置调整和角度调整,且也易于进行调整后的作业。即,若采用不能保持激光器支架姿势的结构,则需要利用夹具等临时固定调整后的状态,但本发明不需要进行这种临时固定。
由于激光器支架没有被按压装置从除光学头的光轴方向以外的方向(相对光轴垂直的方向)进行按压,故可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容易地移动,且可容易地使激光器支架倾斜。
头顶部由具有与棱线部一致的中心轴的圆弧面构成,即使使激光器支架倾斜,激光器支架也相对棱线部转动,因此,棱线部与支撑面相抵接的抵接点和头顶部与按压面相接触的按压接点的距离不会变化。即,抵接点和按压接点的距离一定,故按压构件按压头顶部的力不会变化,能以始终稳定的状态按压支撑激光器支架。
由于头顶部由具有与棱线部一致的中心轴的圆弧面构成,支撑面和按压面是相对光轴垂直的平面,且互相平行,故即使激光器支架倾斜而转动,按压面的按压方向也始终为光轴方向,从而能以稳定的姿势按压支撑激光器支架。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台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形成为一体。
采用该构成,由于激光器支架不通过支架支撑台地直接装设在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上,故可省去作为支架支撑台的零件,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装置,用于将来自光学头的激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头采用本发明的光学头。
采用该构成,由于可容易地进行光学拾取装置的激光光轴的光轴调整,故可提高光轴调整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光学头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光学头的激光器支架和支架支承座分开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激光器支架中心轴和光学头中心轴一致的状态下沿图1的箭头A-A观察到的光学头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在激光器支架中心轴相对光学头中心轴倾斜的状态下沿图1的箭头A-A观察到的光学头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在激光器支架中心轴相对光学头中心轴倾斜并沿Y方向移动后的状态下沿图1的箭头A-A观察到的光学头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对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光学头在与图1的箭头A-A相同的部位进行剖切得到的概略剖视图,是表示激光器支架中心轴和光学头光轴一致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对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光学头在与图1的箭头A-A相同的部位进行剖切得到的概略剖视图,是表示激光器支架中心轴和光学头光轴一致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光学头的立体图。
图9是现有技术例1的光学头的概略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例2的光学头的概略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例3的光学头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光学头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光学头的立体图。图2是将本说明实施例1中的光学头的激光器支架和支架支承座分开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在激光器支架中心轴和光学头中心轴一致的状态下沿图1的箭头A-A观察到的光学头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在激光器支架中心轴相对光学头中心轴倾斜的状态下沿图1的箭头A-A观察到的光学头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在激光器支架中心轴相对光学头中心轴倾斜并沿Y方向移动后的状态下沿图1的箭头A-A观察到的光学头的概略剖视图。
在图2中作为构成部件的按压构件41省略图示。
在光学拾取装置中,从光学头1的激光二极管11射出的激光由准直镜形成为平行光,由光束整形棱镜整形成圆形光束,并在通过分光器后由物镜聚光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由信息记录介质反射的反射光由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而读取信息。这些光学元件各自的光轴配置成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一致。由此,在该光学拾取装置中,激光以适当的状态聚光到信息记录介质上,故聚光的位置不会从信息记录介质的轨道偏离。结果是,不会产生追踪错误等,可稳定地检测信息。
这样,激光二极管11配置成激光光轴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一致,但激光二极管11的激光光轴因各种产品不同而存在偏差。因此,为了调整激光光轴,在固定支撑激光二极管11的光学头1上设置用于调整激光的出射角度、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位置的结构。下面对光学头1的结构进行说明。
光学头1包括:激光二极管11、保持激光二极管11的激光器支架21、以及抵接支撑激光器支架21的支架支撑台31。这些各构成部件是以光学头1的光轴P为基准配置的。
激光器支架21是由四个面的侧壁构成的筒状框体,通过该框体中心的激光器支架中心轴CH配置成与光学头1的光轴P一致。另外,激光二极管11固定在激光器支架21的框体内侧,使激光二极管中心轴CL和激光器支架中心轴CH一致。通过使光学头1的光轴P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一致,从而激光二极管中心轴CL和激光器支架中心轴CH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一致(参照图2)。
另外,从激光二极管11发出的激光的光轴因产品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基本与激光二极管中心轴CL一致,故基本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一致。因此,激光光轴调整是用于使基本一致的光轴进一步达到最佳状态的调整作业。
在激光器支架21的相对两个侧壁的底部21b上隔着激光出射口突设有一对抵接部23。各抵接部23由具有通过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且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中心轴C的半径为r的圆弧面构成。因此,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位于离开与两个抵接部23、23接触的支撑面32一定距离H1的位置(参照图3)。
另外,抵接部23也可在任意侧壁的底部只形成一处。
在激光器支架21框体的与底部21b相对的头部21a上与各抵接部23对应地突设有头顶部24。两个头顶部24、24由具有通过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且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中心轴C的半径为R的圆弧面构成。因此,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位于离开与两个头顶部24、24接触的按压面43一定距离H2的位置(参照图3)。
另外,从中心轴C到构成抵接部23的圆弧面的距离(半径r)形成为比从中心轴C到构成头顶部24的圆弧面的距离(半径R)小。由于圆弧面的半径r的偏差在半径r较小时变小,故通过将构成抵接部23的圆弧面的半径设定得比较小,可减小从中心轴C到构成抵接部23的圆弧面的距离偏差。因此,在进行激光光轴调整时使激光二极管11倾斜的场合,抵接部23和支撑面32的抵接点发生变化,但由于从中心轴C到构成抵接部23的圆弧面的距离偏差小,故从发光点EP到支撑面32的距离几乎不变。
支架支撑台31抵接支撑激光器支架21,并装设在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未图示)上。即,激光器支架21通过支架支撑台31固定在外壳上。
支架支撑台31具有与激光二极管21的一对抵接部23、23抵接的平面状的支撑面32。在支撑面32上设置有供激光通过的通孔33,通孔33的中心轴与光学头1的光轴P一致。支撑面32形成为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由此,即使激光器支架21沿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方向(XY方向)移动,发光点EP的位置也不会相对光轴方向(Z方向)产生变化。
另外,在支架支撑台31上设置有将激光器支架21压向支撑面32的按压装置(34、41)。由此,激光器支架21被压向支架支撑台31,激光器支架21的姿势得到保持。
具体而言,按压装置由相对激光器支架21并列设置在两侧的一对导向部34和设置在导向头部34a上的按压构件41构成(参照图1)。导向部34与激光器支架21隔开一定间隔地并列设置在支架支撑台31上。之所以设置该间隔是由于在进行激光光轴调整时,有时要使激光器支架21沿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方向(XY方向)位移。
在导向头部34a上设置有与按压构件41卡合的卡合槽37、以及供将按压构件41固定在导向部34上的螺钉51旋入的螺孔36,按压构件41利用螺钉51固定在导向头部34a上。
按压构件41的按压面43形成为平面状,按压面43以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状态按压头顶部24(参照图3)。
抵接部23及头顶部24均由具有通过发光点EP且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中心轴C的圆弧面构成,因此,即使使激光器支架21倾斜,激光器支架21也相对中心轴C转动,抵接部23与支撑面32相抵接的抵接点和中心轴C的距离、以及头顶部24与按压面43相接触的按压接点和中心轴C的距离不会变化。即,抵接点和按压接点的距离一定,故按压构件41按压头顶部24的力不会变化,能以始终稳定的状态按压支撑激光器支架21。
由于支撑面32和按压面43是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平面,且互相平行,故即使激光器支架21倾斜而相对中心轴C转动,按压面43的按压方向也始终为光轴方向,从而能以稳定的姿势按压支撑激光器支架21。
按压构件41例如是由铁、铜、铝等金属或塑料等构成的板簧。
由导向部34和按压构件41构成的按压装置也可将导向部34和按压构件41一体化后作为金属零件与激光器支架21并列设置。这样,形成为可卸下按压装置的导向零件,仅需通过更换即可对应具有各种高度的激光器支架。
另外,也可从导向部34延伸形成按压构件41,将按压构件41、导向部34和支架支撑台31构成为一体。由此,可减少零件数。
下面对为使激光光轴和光学头1的光轴P一致而进行的激光器支架21的角度调整和位置调整进行说明。
首先,光学头1由光学头调整工具(未图示)保持,相对支架支撑台31调整激光器支架21的角度、位置。例如,通过光学头调整工具的调整臂来使激光器支架21倾斜、移动。
具体而言,在激光光轴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偏离角度θ时,使激光器支架21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倾斜角度-θ(参照图4)。角度调整是通过一边使激光器支架21的抵接部23抵接在支撑面32上一边使激光器支架21倾斜来进行的。
这样,即使因激光光轴调整而激光器支架21倾斜,支撑面32也是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大致垂直的平面,由于与支撑面32抵接的抵接部23是由具有通过发光点EP且与支撑面32平行的中心轴C的圆弧面构成的,激光器支架21相对中心轴C转动,故发光点EP的位置在光轴方向(Z方向)上没有变化(参照图4)。
另外,在由于激光二极管芯片的装设位置偏离,而发光点EP相对规定位置偏离距离y、且激光光轴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偏离角度θ时,使激光器支架21一边在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距离-y,一边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倾斜角度-θ。角度调整及位置调整是通过一边使抵接部23抵接在支撑面32上一边使激光器支架21移动来进行的。
这样,即使激光器支架21的抵接部23与支撑面32抵接地平行移动,支撑面32也是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大致垂直的平面,故发光点EP的位置在光轴方向(Z方向)上没有变化(参照图5)。
由此,由于在光学头1的光轴方向(即发光点和准直镜的距离方向)上的位置没有变化,故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与准直镜的距离没有变化,焦距也没有变化,从而通过进行光轴调整,经由准直镜成为平行光的激光的平行度没有变化,因此,使激光焦点缩小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光点的形状没有变化。即,在进行激光光轴调整时,不需考虑经由准直镜成为平行光的激光的平行度变化,故可容易地进行激光光轴调整。
另外,也可同时进行激光器支架21的角度调整和位置调整。即,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改变激光器支架21的角度时,发光点EP的位置会在光轴方向上变化,故每次角度改变时都需进行发光点的位置调整,但在本发明中,由于不需进行这种角度调整引起的位置修正,故即使同时进行角度调整和位置调整也可将角度和位置都调整成最佳状态。另外,能同时进行的话,可相应缩短调整时间。
由于不利用按压构件从光学头1的光轴方向以外的方向(XY方向)按压激光器支架21,故激光器支架21可在垂直于光学头1的光轴P的方向(XY方向)上自由移动,可容易地在垂直于光学头1的光轴P的方向(XY方向)上进行调整。即,由于没有利用螺钉等连接构件将激光器支架21固定在支架支撑台31等上,故在进行角度调整或位置调整时,不需临时松开螺钉等连接构件后进行位置调整然后再将螺钉等连接构件拧上,可缩短调整作业时间。
光轴调整后,为了防止调整后的状态破坏,将光学头1从光学头调整工具上卸下后对激光器支架21利用粘接剂进行固定。
即使将光学头1从光学头调整工具上卸下,激光器支架21也由按压装置按压支撑在支架支撑台31上,始终保持着激光器支架21的姿势,故也可容易地进行光轴调整后的作业。即,若采用不能保持激光器支架21姿势的结构,则需要预先利用夹具等临时固定调整后的状态,但本发明不需要进行这种临时固定。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光学头进行说明。
图6是对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光学头在与图1的箭头A-A相同的部位进行剖切得到的概略剖视图,是表示激光器支架中心轴和光学头光轴一致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构成基本相同。即,光学头1包括:激光二极管11、保持激光二极管11的激光器支架21、以及抵接支撑激光器支架21的支架支撑台31,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仅在于抵接部23的结构,下面对这点进行说明。
设置在激光器支架21上的抵接部23与实施例1相同地在激光器支架21框体的底部21b上隔着激光出射口突设有一对抵接部23。两个抵接部23、23由具有通过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且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中心轴C的半径为r的圆弧面构成。因此,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位于离开与两个抵接部23、23接触的支撑面32一定距离的位置。
在各抵接部23上形成有与圆弧面连续地以规定角度外接的锥面27、27。即,通过在激光器支架21上设置这种抵接部23,可减小激光器支架21和支架支撑台31的间隙。由此,激光二极管11产生的热量通过激光器支架21向支架支撑台31传导,故可提高光学头1的散热性。
另外,也可使用铁、铜等导热率高的材料构成支架支撑台31的按压构件41,从而可提高光学头1的散热性。
再者,也可加大支架支撑台31的头顶部24和按压构件41的抵接面积,从而提高光学头1的散热性。即,可以将构成头顶部24的圆弧面的半径加大,从而头顶部24和按压构件41的抵接面积加大,散热性提高。
由此,可延长激光二极管11的寿命。
<实施例3>
下面参照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光学头进行说明。
图7是对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光学头在与图1的箭头A-A相同的部位进行剖切得到的概略剖视图,是表示激光器支架中心轴和光学头光轴一致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头1包括:激光二极管11、保持激光二极管11的激光器支架21、以及抵接支撑激光器支架21的支架支撑台31。各构成部件是以光学头1的光轴P为基准配置的。
激光器支架21是由四个面的侧壁构成的筒状框体,通过框体中心的激光器支架中心轴CH配置成与光学头1的光轴P一致。激光二极管11固定在激光器支架21的框体内侧,使激光二极管中心轴CL和激光器支架中心轴CH一致。由于使光学头1的光轴P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一致,故激光二极管中心轴CL和激光器支架中心轴CH配置成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一致。
在激光器支架21框体的底部21b上隔着激光出射口突设有一对抵接部23。各抵接部23是具有使两个平面29、29交叉而形成的棱线部25的突起,两个棱线部25、25与通过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且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直线一致。因此,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与两个棱线部25、25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抵接于棱线部25的支撑面32在同一平面上。
在激光器支架21框体的与底部21b相对的头部21a上与各抵接部23、23对应地突设有头顶部24。两个头顶部24、24由具有通过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且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中心轴C(即通过棱线部25的直线)的圆弧面构成。因此,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EP位于离开与两个头顶部24、24接触的按压面43一定距离H3的位置。
支架支撑台31抵接支撑激光器支架21,并装设在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未图示)上。即,激光器支架21通过支架支撑台31固定在外壳上。
支架支撑台31具有与激光二极管21的一对棱线部25、25抵接的平面状的支撑面32。在支撑面32上设置有供激光通过的通孔33,通孔33的中心轴与光学头1的光轴P一致。支撑面32形成为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
采用这种构成,可容易地进行光学头1的角度调整及位置调整。即,棱线部25与通过发光点EP的直线一致并与支撑面32抵接,即使因激光光轴调整而使激光器支架21倾斜,激光器支架21也相对棱线部25转动,从而发光点EP的位置在光学头1的光轴方向上不会变化。另外,因为支撑面32是与光学头1的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故即使激光器支架21的棱线部25与支撑面32抵接地进行移动,发光点EP的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也不会变化。
由此,可同时进行激光照射角度的角度调整和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位置调整。
另外,在支架支撑台31上设置有将激光器支架21压向支撑面32的按压装置。由此,激光器支架21被压向支架支撑台31,激光器支架21的姿势得到保持。
具体的按压装置与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另外,激光器支架21的角度调整及位置调整与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实施例4>
下面参照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光学头进行说明。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光学头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架支撑台31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61形成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光学头1包括:激光二极管11、保持激光二极管11的激光器支架21、以及与抵接支撑激光器支架21的支架支撑台31一体形成的外壳61。由此,光学头1直接装设在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61上,不需单独设置作为支架支撑台31的零件,从而可降低产品成本。
激光器支架21可选用实施例1至3中使用的任意一种。即,在激光器支架21上固定有激光二极管11,在激光器支架21框体的底部21b上形成有与形成在外壳61上的支撑面32抵接的抵接部23。
外壳61是装设激光器支架21及其他构成光学拾取装置的零件、例如准直镜、棱镜、物镜、光检测器等的框体。
在外壳61上设置有与激光器支架21的一对抵接部23、23抵接的平面状的支撑面32。在支撑面32上设置有供激光通过的通孔33,通孔33的中心轴与光学头1的光轴P一致。支撑面32形成为相对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
采用这种构成,可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即,即使因激光光轴调整而使激光器支架21倾斜,激光器支架21也相对通过发光点EP且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中心轴C转动,从而发光点EP的位置在光轴方向上不会变化。另外,即使在与光学头1的光轴P垂直的方向(XY方向)上调整激光器支架21的位置以调整激光发光点EP的位置,发光点EP的位置在光轴方向(Z方向)上也不会变化。另外,由于即使进行角度调整或位置调整,发光点EP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因此,可同时进行角度调整和位置调整。
另外,在外壳61上设置有将激光器支架21压向支撑面32的按压装置。由此,激光器支架21被压向支撑面32,激光器支架21的姿势得到保持。
具体的按压装置与实施例1所示的结构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下面对光学头1的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当在将光学元件装设在外壳61上之前对光学头1的光轴P进行调整时,与实施例1相同,利用光学头调整工具保持光学头1,对激光器支架21的角度、位置进行调整。
当在将光学元件装设在外壳61上之后对光学头1的光轴P进行调整时,由于作为光学拾取装置发挥作用,故可直接一边测定光检测器的输出一边调整光学头1的光轴。此时,可消除光学头1装设时的光轴偏差,故可更好地进行光轴调整。
<实施例5>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光学拾取装置(未图示)进行说明。
光学拾取装置包括:实施例1至4中说明的光学头1、使从激光二极管11射出的激光成为平行光的准直镜、将成为平行光的激光整形成圆形的整形棱镜、使整形后的激光焦点缩小后进行照射的物镜、以及接收由信息记录介质反射的光并对该光信号进行检测的检测器等。
采用这种构成,即使因激光二极管11的激光光轴调整而使激光器支架21倾斜,也由于在光学头1的光轴方向(即发光点和准直镜的距离方向)上的位置没有变化,故激光二极管11的发光点与准直镜的距离没有变化,焦距也没有变化。即,通过进行光轴调整,经由准直镜成为平行光的激光的平行度没有变化,因此,使激光焦点缩小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光点的形状也没有变化,由此,故可容易地进行光学拾取装置的光轴调整。因此,可提高光学拾取装置的生产率。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范围内能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各个方面都仅仅是例示,并不能作限定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叙述,不受本说明书的任何限制。再者,属于与权利要求书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光学头,包括保持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器支架、以及保持该激光器支架的支架支撑台,用于将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激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器支架是固定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框体,具有突设在该框体底部的抵接部,
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抵接支撑所述抵接部的支撑面以及使所述激光通过的通孔,
所述支撑面是与所述光学头的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所述抵接部是具有通过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且与所述光轴垂直的中心轴的圆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在所述框体的相对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为一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支架在与所述底部相对的头部上具有与所述抵接部对应的头顶部,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向使所述抵接部按压所述支撑面的方向按压所述头顶部的按压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顶部是由具有所述中心轴的圆弧面构成的突起,
所述按压装置构成为利用具有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状按压面的按压构件按压所述头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中心轴到所述抵接部的圆弧面的距离比从所述中心轴到所述头顶部的圆弧面的距离小。
6、如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具有与圆弧面连续地外接的锥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具有与圆弧面连续地外接的锥面。
8、一种光学头,包括保持激光二极管的激光器支架、以及保持该激光器支架的支架支撑台,用于将来自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激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器支架是固定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框体,在该框体的底部设置突设有由两个平面交叉形成的棱线部的抵接部,
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抵接支撑所述抵接部的支撑面以及使所述激光通过的通孔,
所述支撑面是与所述光学头的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所述棱线部与通过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且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直线一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在所述框体的相对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为一对。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支架在与所述底部相对的头部上具有与所述抵接部对应的头顶部,该头顶部是由以所述棱线部为中心轴的圆弧面构成的突起,
所述支架支撑台具有利用包含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状按压面的按压构件按压所述头顶部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2、4、5、7、8、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台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形成为一体。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台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形成为一体。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台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形成为一体。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支撑台与光学拾取装置的外壳形成为一体。
15、一种光学拾取装置,用于将来自光学头的激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头是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头。
CNB2006101007253A 2005-06-30 2006-06-29 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7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2412 2005-06-30
JP2005192412A JP3999240B2 (ja) 2005-06-30 2005-06-30 光ヘッド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2849A true CN1892849A (zh) 2007-01-10
CN100437781C CN100437781C (zh) 2008-11-26

Family

ID=37597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07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781C (zh) 2005-06-30 2006-06-29 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99240B2 (zh)
CN (1) CN100437781C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94949A (ja) * 1989-05-10 1990-12-05 Seiko Epson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
JP2835778B2 (ja) * 1990-09-28 1998-1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学ヘッドとその調整方法
JPH0581693A (ja) * 1991-09-25 1993-04-02 Fuji Electric Co Ltd 光ヘツド
KR100329933B1 (ko) * 1998-10-02 2002-06-20 윤종용 광기록/재생기의 광픽업장치
JP3985562B2 (ja) * 2002-02-25 2007-10-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ヘッド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854588B2 (ja) * 2003-05-15 2006-12-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12184A (ja) 2007-01-18
CN100437781C (zh) 2008-11-26
JP3999240B2 (ja) 200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5322A (zh) 光学头、用于装配透镜的设备和方法
CN1264149C (zh) 盘驱动器
CN1180408C (zh) 光学摄像管设备
CN1652225A (zh) 光学拾取装置
CN1292136A (zh) 距离变化检测方法及距离变化检测装置、聚焦控制方法及聚焦控制装置、以及全反射光检测方法
CN1117419C (zh) 半导体激光器及使用该激光器的光盘装置
CN1110802C (zh) 光波拾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5957C (zh) 光传感装置
CN1127725C (zh) 光学读取器和光盘播放器
CN1750145A (zh) 拾光装置
CN1258251C (zh) 半导体激光装置和光学读写装置
CN1741152A (zh) 光拾取器
CN1892849A (zh) 光学头及光学拾取装置
CN1910669A (zh) 具有全息元件的光集成单元及光拾取装置
CN1467715A (zh) 使用两个波长光源组件的光学拾取器和校正位置差的方法
CN1705988A (zh) 光头及具有光头的光盘装置
CN1941117A (zh) 光集成单元及其调整方法、以及光拾取装置
CN1831964A (zh)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251210C (zh) 光读取装置及生产光读取装置的方法
CN1275244C (zh) 光学拾取装置和装配该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523587A (zh) 光学头
CN1291394C (zh) 光拾取装置和光盘设备
CN1725328A (zh) 光学拾取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39899C (zh) 光学头装置及光学头装置的调整方法
CN1806283A (zh) 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