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951A - 异常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异常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0951A
CN1880951A CN 200610082774 CN200610082774A CN1880951A CN 1880951 A CN1880951 A CN 1880951A CN 200610082774 CN200610082774 CN 200610082774 CN 200610082774 A CN200610082774 A CN 200610082774A CN 1880951 A CN1880951 A CN 1880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late
electroconductive member
member pattern
abnormal detector
detec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827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萩原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sei Laminator Co Ltd JP
Original Assignee
Taisei Laminator Co Ltd J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ei Laminator Co Ltd JP filed Critical Taisei Laminator Co Ltd JP
Publication of CN1880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在小偷、盗贼破坏玻璃窗的玻璃板而要侵入时,可靠地检测出该情况而进行警报动作,或进一步联络警备公司。在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的表面上,通过导电性薄膜形成规定形状的导电性图形(50),并且在该导电性图形(50)的切断部位上连接检测器(51),在玻璃板(47)被破坏而导电性图形(50)断线的情况下,检测器(51)进行检测动作,并且以无线方式向中继器(74)发出异常检测信号,从该中继器(74)进一步向集中监控单元(84)发送异常检测信号。

Description

异常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一种异常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伴随玻璃板破损而发生异常情况的异常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治安的恶化,确保房屋、公司、其他建筑物的安全成为重要课题。特别是小偷、盗贼从作为生活场所的房屋的门、窗户侵入时,妨碍平稳的生活,根据情况,财产被抢夺或身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为此,在以往,特别在门、窗户部分设置防盗装置,在盗贼想要从外部侵入的情况下,检测出该情况,发出警报,或报告给警备公司,从而防止小偷、盗贼的侵入。
普通的防盗装置,在门或玻璃窗开闭时进行移动的可动部分上安装磁铁,并且在门框或窗框上设置非接触方式的非接触式开关,在门或窗户被撬开的情况下,上述磁铁分离而非接触式开关进行检测动作。响应该检测动作,检测电路进行检测动作,警报器进行工作,或向警备公司发送异常信号。
这种现有的防盗装置的缺点在于,即使盗贼破坏或切断主要部分由玻璃板构成的玻璃窗、玻璃门的玻璃板后形成一定大小的开口部,通过这个开口部侵入室内,上述非接触方式的检测开关也不进行工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警报器也不工作,或不向警备公司发送通报。从而现有的这种防盗装置,对于破坏玻璃板后想要侵入室内的盗窃,处于不防备状态。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667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在玻璃窗、玻璃门等玻璃板被破坏或切断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检测到该情况而报告发生异常情况。
本申请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在切断玻璃窗、玻璃门等玻璃板的情况下,通过设在玻璃板上的导电性图形的断线(断線)来检测发生异常情况。
本申请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装置,通过用于加强玻璃板的薄膜来进行防盗。
本申请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装置,不会阻碍光的透射,即使施行用于防盗的对策,也不会破坏透明性。
本申请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安装简单,不需要特别的工艺。
本申请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在应用于玻璃窗的情况下,不妨碍开闭动作,不会由于开闭动作而引起错误动作。
本申请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检测装置,不需要更换电池,并且不需要从外部供给电源。
可通过以下描述的本申请发明的技术思想及其实施方式明确本申请发明的上述课题和其他课题。
本申请的主要发明涉及一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形成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导电性图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粘贴到玻璃窗、玻璃门等玻璃板上,将上述导电性图形连接到检测电路,在玻璃板破损而上述导电性图形断线时,上述检测电路进行检测动作。其中,防盗用薄膜也兼用作加强玻璃板。并且上述导电性图形也可以是透明导电膜。并且,上述导电性图形可以是氧化铟(In2O3、ITO Indium tri oxcide)、氧化锡(SnO2)或氧化锌(ZnO)。并且上述导电性图形也可以在框体附近连接到端子上。并且上述薄膜也可以粘贴在玻璃板上,以使上述导电性图形与玻璃板的表面接触。
本申请的另一主要发明涉及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包括:沿玻璃板的表面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导电性图形;和检测器,其具有与上述导电性图形相连的电极,用于检测伴随上述玻璃板破损而发生的上述导电性图形的断线。其中,上述导电性图形可以直接形成在上述玻璃板的表面上。或者,上述导电性图形也可以形成在与上述玻璃板接合的薄膜的表面上,并且与上述玻璃板的表面接触。并且上述导电性图形也可以是透明导电膜。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检测器安装在玻璃板的表面上,并且该检测器的玻璃板厚度方向的尺寸与从安装该玻璃板的框体的玻璃板表面突出的量相比更小。并且上述检测器也可以具有无线发送装置,在检测到上述导电性图形的断线的情况下,以无线方式发送异常检测信号。并且也可以具有包括接收来自上述检测器的基于无线方式的异常检测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中继器或警报器,上述中继器或警报器向其他控制单元发送异常检测信号或进行警报动作。并且上述检测器的驱动源可以由太阳能电池构成,用通过上述玻璃板而入射的光进行发电。
本申请的另一主要发明涉及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其包括:沿玻璃板的表面形成的规定形状的导电性图形;和检测器,具有与上述导电性图形相连的电极,用于检测伴随上述玻璃板破损的上述导电性图形的断线。
在此,上述导电性图形可以是不透明的,可以配置在上述玻璃板的边缘部分上,以通过保持上述玻璃板的框体而隐藏。并且上述导电性图形可以是不透明的,且是金属膜、包含导电性粉末的导电模、金属箔或碳石墨薄片。并且上述导电性图形可以兼用作发热装置,通过通电产生的摩尔热对上述玻璃板进行加温。
发明效果
本申请的主要发明,将形成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导电性图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粘贴到玻璃窗、玻璃门等玻璃板上,将导电性图形连接到检测电路,玻璃板破损而导电性图形断线时,检测电路进行检测动作。
因此,根据这种异常检测装置,即使小偷、盗贼破坏或切断玻璃窗、玻璃门等玻璃板后形成开口部,并想要从其中进入室内时,也能够在破坏或切断玻璃板时,粘贴在该玻璃板上的薄膜上的导电性图形断线,检测电路检测到该情况而进行检测动作,由此能够检测到异常,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防盗。
本申请的另一主要发明涉及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包括:沿玻璃板的表面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导电性图形;和检测器,具有与导电性图形相连的电极,用于检测伴随玻璃板的破损的导电性图形的断线。
因此,根据这种异常检测装置,在因任何原因而破坏玻璃板的情况下,沿其表面形成的导电性图形会断线。因而可以通过检测器检测该导电性图形的断线,从而产生异常检测信号。
在此,根据导电性图形直接形成在玻璃板表面上的结构,玻璃板被破坏或切断而导电性图形断线时,可以通过检测器检测出该导电性图形的断线。
根据导电性图形形成在与玻璃板接合的薄膜表面上,并且与玻璃板的表面接触的结构时,伴随玻璃板的破损,与该玻璃板接合的薄膜表面的导电性图形断线,检测器进行异常检测的动作。并且玻璃板通过上述薄膜得到加强,即使在破损的情况下也防止其碎片飞散。
附图说明
图1是形成透明金属薄膜的基板的平面图。
图2是涂敷脱模性溶剂的基板的平面图。
图3是接合透明高分子薄膜的基板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从基板剥离透明高分子薄膜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5是粘贴透明高分子薄膜的窗玻璃的主视图。
图6是粘贴透明高分子薄膜的玻璃板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7是构成防盗装置的检测电路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透明导电性图形的透明高分子薄膜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另一变形例的透明导电性图形的透明高分子薄膜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另一变形例的透明导电性图形的透明高分子薄膜的平面图。
图11是变形例的防盗用电路的电路图。
图12是另一变形例的防盗用电路的电路图。
图13是具有异常检测装置的玻璃窗的主视图。
图14是用于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的基底薄膜的平面图。
图15是涂敷脱模性溶剂的基底薄膜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基于加热辊的转印动作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导电性薄膜的玻璃转印的动作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检测器相对于玻璃板的安装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9是检测器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检测器相对于玻璃板的安装的横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检测器的电路结构的框图和电路图。
图22是大楼中的使用异常检测装置的安全系统的框图。
图23是表示中继器和集中监控单元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24是在加强薄膜侧形成导电性图形的异常检测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5是粘贴该加强薄膜的玻璃板的主视图。
图26是表示用于连接玻璃板上的检测器和导电性图形的构成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
图27是安装检测器后将弹簧接点连接到铜箔上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8是将太阳能电池作为驱动源的检测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9是具有弯曲的图形形状的导电性图形的玻璃窗的平面图。
图30是在玻璃板的边缘部分形成不透明的导电性图形的玻璃窗的主视图。
图31是在玻璃板的边缘部分形成不透明的导电性图形的玻璃窗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32是兼具防止结露和污点功能的异常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申请发明。首先,通过图1至图4对具有导电性图形的防盗用薄膜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准备规定形状和尺寸的基板10。基板10是由合成树脂、金属、陶瓷等适当的材料构成的板状体,并且其表面必须平滑。在这种基板10的表面上形成导电性薄膜11。作为导电性薄膜11,形成氧化铟(In2O3、ITO)、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等透明金属薄膜11。金属薄膜11的形成方法一般通过蒸镀来进行,此外,也能够任意地选择等离子体CVD、溅射等所谓的形成薄膜的以往公知的方法。
如图2所示,形成这种薄膜11后,在其表面上除了形成有导电性图形的部分以外涂敷脱模性溶剂12。作为脱模性溶剂,使用不附着于高分子薄膜上的脱模性墨水、硅液、丝网印刷用墨水等。并在此,留下与导电性图形对应的部分后,通过印刷等方法在薄膜11的表面附着上述脱模性溶剂。然后使脱模性溶剂12干燥。
此后,如图3所示,在上述基板10的表面接合用于加强玻璃板的透明高分子薄膜13。作为透明高分子薄膜13,在要求高透明性的情况下,选择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氯乙烯树脂等材料。在透明度低也可以的情况下,使用聚酯树脂、聚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并且其厚度在50~300μm的范围内。并且在这种树脂的表面涂敷聚乙烯类、热溶类、尼龙类、聚酯类等比较容易与金属粘接的合成树脂的乳胶,由此提高与上述透明金属薄膜11粘接的粘接性。
将上述透明高分子薄膜13接合到薄膜11上时,在该状态下相对于高分子薄膜13,以50~300℃的范围内的适当温度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加压。由此,通过涂敷在该高分子薄膜13的表面的上述合成树脂的乳胶,将未涂敷有脱模性溶剂12的区域的透明金属薄膜11转印至透明高分子薄膜13的表面上。并如图4所示,从基板10的表面轻轻地剥离透明高分子薄膜13。因此,在该透明高分子薄膜13的表面上,转印有未涂敷上述脱模性溶剂12的部分的透明金属薄膜11,由此得到在表面上形成有透明导电性图形14的透明高分子薄膜13。即,通过加热转印法,能够将预先形成于基板10表面上的透明金属薄膜11选择性地转印到透明高分子薄膜13上,而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14。
接着对使用这种透明高分子薄膜13的防盗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在玻璃板17的表面接合形成了上述透明导电性图形14的透明高分子薄膜13。窗玻璃17,其周缘部预先通过框体18进行保持。然后接合透明高分子薄膜13,以覆盖这种窗玻璃17表面的大致全部区域。此时,如图6A所示,透明导电性图形14介于该薄膜13和玻璃板17之间。由此达成导电性图形14的绝缘。并且,将该导电性图形14的接头部分连接到端子19上。端子19由铜箔、薄铜板构成,保持在窗框18的规定位置上。并且在该端子19上连接有安装在框体18上的连接器20。
并且,如图6B所示,上述透明高分子薄膜13可以介于2张玻璃板17之间而进行粘贴。或者在构成双层玻璃的2张玻璃板17内的一方玻璃板17的内表面上,如图6C所示地进行粘贴。即,在通过双层玻璃而构成窗玻璃的情况下,使高分子薄膜13位于内部密闭空间内、接合到一方窗玻璃17的表面上。
接着,通过图7对检测电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玻璃板17上的上述透明导电性图形14介于端子19和连接器20而与检测电路24相连。检测电路24进一步与警报电路25相连。警报电路25与警报器26相连。
因此,根据这种结构,例如窗玻璃17被破坏,被玻璃刀等特殊的刃具切断而形成开口部的情况下,与此同时,与窗玻璃17的表面接合的导电性高分子薄膜13表面的透明导电性图形14的至少一部分被切断。因此,图7所示的导电性图形14从形成闭合电路的状态变化为开放状态。由此可通过检测电路24检测出该情况。检测电路24检测到导电性图形14的断裂时,对其响应而警报电路25对警报器26进行驱动。从而警报器26进行警报动作。因此,通过检测到窗玻璃17被破坏的情况而警报器进行工作,能够知道小偷、盗贼的侵入。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防盗用薄膜13和使用该防盗用薄膜13的防盗装置,不是在窗玻璃17的框体18上安装磁铁,通过非接触型检测开关检测该情况的结构,而是检测与窗玻璃17接合的透明高分子薄膜13的导电性图形14断线的结构。因此,在窗玻璃17本身关闭,盗贼破坏该窗玻璃17的玻璃板而形成能够进入人的大小的孔,并要从该孔侵入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检测出该情况。因此,能够事先防止以往不能实现的、伴随窗玻璃17的破损或损伤的盗贼从外部侵入的情况。
形成有导电性图形14的透明高分子薄膜13兼用做加强薄膜。即,构成得到加强而防止该窗玻璃17破损的加强薄膜。并且在被破损的情况下,还起到防止使玻璃片粉碎而飞散的防止飞散的功能。由此,玻璃本身通过高分子薄膜13得到加强,并且能够防止破损时的飞散。因此,不会有特别大的成本上升,并且能够同时达成加强和防盗。
并且,通过在上述导电性图形14的组成中添加杂质,上述导电性图形14具有电阻值。对具有电阻值的导电性图形14通电时,透明高分子薄膜13进行发热。通过这种发热,窗玻璃17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防止结露。此外,紧密地形成导电性图形14,并且其方向为纵向或横向时,能够隔绝水平偏振的电磁波或垂直偏振的电磁波,通过具有导电性图形14的透明高分子薄膜13可进行电波密封。
对于在上述透明高分子薄膜13的表面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14的形成方法,不限定于上述加热转印方法,能够采用各种方法。即,也可以直接通过丝网印刷等方法,在高分子薄膜13上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14。或者也可以采用在透明高分子薄膜13的表面施行屏蔽而直接形成薄膜的方法,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即,也可以通过溅射等方法,在透明高分子薄膜13上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或者,也可以通过导电性墨水的丝网印刷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
并且,形成在与窗玻璃17接合且兼用作加强的透明高分子薄膜13上的透明导电性图形14的图形形状,不一定是由上述实施方式限定的形状,如图8、图9、图10所示,可进行各种变更。即,可以是在形成能够进入人的大小的开口、或者能够进入手的大小的开口的情况下,一部分导电性图形肯定被切断,由此产生断线状态的图形。
并且,构成防盗装置的电路区块也不限定于图7所示的构成。即,如图11所示,代替警报电路25,可以使发送器27连接到检测电路24,通过该发送器27直接向警备公司等发送异常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异常信号的警备公司直接出动,掌握异常的原因后采取与其对应的合适的措施。
图12表示另一变形例。在此,与检测电路24相连的发送电路28构成无线发送电路,可通过天线29以无线方式向外部发送警报信号。因此,根据这种构成,不必将信号传送用缆线连接到防盗装置上,由此具有该设备的安装变得容易的优点。
并且图12所示的变形例可适当应用于汽车的防盗装置。即,通过在汽车的例如驾驶座或副驾驶座侧方的门的窗玻璃上接合形成有透明导电性图形14的透明高分子薄膜13,可用作汽车的防盗装置。并在此,窗玻璃被破坏的情况下,由于可通过天线29以无线方式向外部发送警报信号,因而可用作停车中的汽车的盗窃的警报发送装置。
实施例2
接着对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表示具有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装置的建筑物窗户部分,在建筑物的壁面40上,在其规定位置上形成有横向矩形的开口41。在该开口41的周围安装有例如由窗框构成的框体42。
在安装了上述框体42的开口41的部分上安装有玻璃窗45。在此,以双槽推拉式相互安装2张玻璃窗45。各窗户45具有窗框46,该窗框46在框体42内,以轨道方式可摆动地得到支撑。并且,在窗框46内安装有玻璃板47。并且,双槽推拉式的玻璃窗45在这些交叉位置上,被锁定装置48锁定,由此进行上锁。
这种窗玻璃45的特征在于,是沿着构成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的表面形成的导电性图形50。导电性图形50沿着上述窗框46的内侧连续形成,并且在上边的大致中央部被切断。跨越所切断的两侧的导电性图形50而安装有用于检测异常的检测器51,通过该检测器51检测伴随导电性图形50断线的异常。
接着,对在上述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上形成导电性图形5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准备大致矩形状且与上述玻璃板47相比小一圈的基底薄膜53。基底薄膜53可例如由聚酯等合成树脂薄膜构成。在这种基底薄膜53的表面上形成导电性薄膜54。作为导电性薄膜54,形成氧化铟(In2O3、ITO)、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等透明金属薄膜54。金属薄膜54的形成方法一般通过蒸镀来进行,此外,也能够任意地选择等离子体CVD、溅射等所谓的用于形成薄膜的以往公知的方法。并且,可以在基底薄膜53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导电性薄膜54,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导电性薄膜形成材料的消耗量增加,因而优选的是,在与要形成的导电性图形50对应的位置上,与其宽度相比稍微扩大而局部地形成。
如图15所示,形成这种导电性薄膜54后,在其表面上除了形成有导电性图形50的部分以外涂敷脱模性溶剂55。作为脱模性溶剂,使用不附着于玻璃板47上的脱模性墨水、硅液、丝网印刷用墨水等。并在此,留下与导电性图形50对应的部分后,通过印刷等方法在导电性薄膜54的表面附着上述脱模性溶剂55。然后对脱模性溶剂55进行干燥固化。
此后,如图16所示,在玻璃板47的表面接合基底薄膜53。此时,涂敷上述导电性薄膜54和脱模性溶剂55的表面与玻璃板47接触。并且,此时优选的是,预先在基底薄膜53的接合面侧的表面涂敷聚乙烯类、热溶类、尼龙类、聚酯类等比较容易与金属粘接的合成树脂的乳胶,由此提高上述导电性薄膜54进行转印时的接合性。
将基底薄膜53接合到玻璃板47上时,在该状态下相对于基底薄膜53,用加热辊56挤压,以50~300℃的范围内的适当温度对基底薄膜53进行加热的同时相对于玻璃板47进行加压。由此,通过涂敷在该基底薄膜53的表面的上述合成树脂的乳胶,未涂敷脱模性溶剂55的区域的上述导电性薄膜54转印至玻璃板47的表面上。并如图17所示,从玻璃板47的表面轻轻地剥离上述基底薄膜53。因此,从该基底薄膜53的表面,在玻璃板47剥离转印有未涂敷上述脱模性溶剂55的部分的导电性薄膜54,由此得到在表面上形成有规定形状的透明导电性图形50的玻璃板47。即,通过加热转印法,能够将预先形成于基底薄膜53表面上的导电性薄膜54选择性地转印到玻璃板47上而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50。另外,向玻璃板47形成透明导电性图形50的形成方法,不一定根据上述剥离转印法,也可以使用其他各种薄膜形成法之内的任意一个来形成。
接着,对在形成有这种透明导电性图形50的玻璃板47上安装检测器51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8至图20所示,检测器51被收容在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的外壳内,在其背面侧的与玻璃板47接合的表面上形成有稍微突出的安装座60,在该安装座60部分,通过双面粘接带61粘接而固定在玻璃板47的表面上。并且在该检测器51的背面侧形成有一对开口62,在各开口62上安装有弯曲成U字形的弹簧接点63,由此构成电极。将所述弹簧接点63连接到导电性图形51上。
检测器51,在上述玻璃板47的导电性图形50的上边缘部分,跨越其中央切断的部分而安装有检测器51。此时,如图20所示,与上述检测器51的开口62面对而设置的弹簧接点63分别与导电性图形50进行接触。由此,设在内部的检测电路介于一对弹簧接点63与导电性图形50的被切断的端部相连。
在此,在玻璃板47的表面上安装了检测器51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该检测器51的玻璃板47的厚度方向的突出量A与窗框46的厚度方向的突出量B相比更小。即,成为A<B的关系。沿玻璃窗45的窗框46的整个圆周维持该关系。因此,即使安装检测器51,双槽推拉式的玻璃窗45也不会因而检测器51而妨碍开闭动作,能够没有任何阻碍地应用于开闭式的玻璃窗45。
检测器51的电路结构表示在图21A。即,检测器51将干电池67作为驱动源,通过该干电池67对电源电路68进行驱动。并且检测器51包括检测电路69和发送电路70。在此,检测电路69检测上述导电性图形50的断线,其一对输入端子分别与导电性图形50的被切断的端部相连。对此,发送电路70,在检测电路69进行检测动作的情况下,相对应地发送异常检测信号,并通过天线71以无线方式进行发送。
检测电路69的具体的构成例表示在图21B。该检测电路由pnp晶体管72和下拉电阻73构成,在电源端子和晶体管72的基极之间连接有上述导电性图形50,并且晶体管72的基极介于下拉电阻73进行接地。即,晶体管72的基极与导电性图形50和下拉电阻73的串联电路的连接点相连。
在此,在导电性图形50的电阻非常小的情况、能够忽视的情况下,在导电性图形50未断线的情况下,在该晶体管72的基极,由于施加有与电源电压V0大致相等的电压,因而晶体管72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成为隔绝状态,发送电路70不工作。相反,当导电性图形50断线时,通过下拉电阻73,晶体管72的基极成为0电位。由此晶体管72导通,发送电路70进行驱动。因此,发送电路70通过天线71发送异常检测信号。
图22表示基于这种在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安装检测器51的异常检测装置的防盗系统的构成例,在此,在大楼的各层的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上分别安装有检测器51,并且在各层的天花板部分安装有中继器74。中继器74以无线方式接收来自安装在上述各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上的检测器51的异常检测信号,并且例如在设置于1层的管理室中的集中管理单元84发送该异常检测信号。并且在该例子中,对从中继器74至集中监控单元84发送异常检测信号使用电缆,代替电缆,在此还可以使用无线方式。
由于检测器51如上所述地以无线方式向中继器74发送异常检测信号来报告异常,因而相对于安装在玻璃板47上的检测器51不需要设置任何配线。因此,在玻璃板47的表面,特别是在导电性图形50的切断部位仅仅通过双面粘接带61安装检测器51,完成安装动作,从而具有安装动作非常简单,不需要附带工艺的优点。
图23表示上述中继器74和集中管理单元84的电路结构。中继器74包括电源电路77。电源电路77例如通过商用电源进行驱动。并且,该中继器74包括与天线78相连的接收电路79,通过该接收电路79,以无线方式接收来自上述检测器51的异常检测信号。在上述接收电路79上连接有警报驱动电路80,并且在警报驱动电路80上连接有警报器81。并且上述接收电路79通过信号缆线与设在1层管理室中的集中监控单元84相连。该集中监控单元84进一步包括发送器85,并且该发送器85通过天线86向外部发送异常检测信号。
因此,在任一层的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由于任意理由破损,由此导电性图形50断线的情况下,图21所示的检测器51的检测电路69进行检测该情况的动作。与该检测动作同步,检测电路69向发送电路70发送异常检测信号。因此,发送电路70通过天线71以无线方式向中继器74发送异常检测信号。由此,中继器74的接收电路79通过天线78接收上述异常检测信号,与其同步而通过警报驱动电路80使警报器81进行工作。由此进行警报动作。
并且,上述中继器74的接收电路79向警报驱动电路80发送异常检测信号的同时,向1层的管理室的集中监控单元84发送异常检测信号。由此通过该集中监控单元84,管理者能够知道异常的检测。该集中监控单元84可通过发送器85和天线86,向外部的警备公司等发送异常检测信号。另外,在此,通过发送器85以无线方式向外部机关发送异常检测信号,对从集中监控单元84向外部机关传递信号而言,可通过专用的信号缆线、电话线路或因特网通信网等进行。特别是利用便携电话或PHS的电子邮件功能,通过发送器85发送异常检测信号时,能够减少用于进行发送的系统成本。
接着,通过图25和图26对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直接在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的表面上形成导电性图形50,代替这种结构,如图24所示,可以预先在加强薄膜90上形成导电性图形50,并将这种加强薄膜90接合到玻璃板47的表面。作为加强薄膜90,优选使用透明的高分子薄膜,可任意选择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氯乙烯树脂等材料。另外,在透明度低也可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聚酯树脂、聚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并且这种加强薄膜的厚度优选采用50~300μm范围内的尺寸。在这种加强薄膜90的表面,可利用上述剥离转印法、蒸镀、等离子体CVD、溅射等各种薄膜形成方法内的任意方法而形成。
将这种加强薄膜90接合到玻璃板47上时,形成在上述加强薄膜90表面的导电性图形50与玻璃板47的表面接触而进行接合。并且在该加强薄膜90的上边缘侧,特别是在导电性图形50的切断位置的上侧,如图25所示地形成切口91,在该切口91上,在加强薄膜90和玻璃板47之间接合有铜箔92,以与上述导电性图形50的端部相连。
另外,代替在加强薄膜90的上边缘形成切口91,如图26所示,也可以在检测器51的安装位置上形成横向开口93,并且在加强薄膜90和玻璃板47之间接合铜箔92,以使其端部露出在该开口93。其中,铜箔92与上述导电性图形50的被切断的端部相连。因此,在其上面安装检测器51时,如图27所示,该检测器51的弹簧接点66会与上述开口93露出的铜箔92进行接触。
根据这种结构,玻璃板47本身通过加强薄膜90得到加强。并且在玻璃板47破损的情况下,通过加强薄膜90能够防止该玻璃板47飞散的情况。并且玻璃板47破损时,由于加强薄膜90上的导电性图形50受到异常的力而破裂,因而检测器51进行检测动作,并产生异常检测信号。
接着通过图28对另一变形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方式,如图21所示,检测器51的电源电路68例如通过干电池67进行驱动。但是,该变形例,代替干电池67,通过太阳能电池96进行该检测器51的驱动。即,在安装座60的下侧,沿横向露出而配置矩形太阳能电池96,通过该太阳能电池96的发电对电源电路68进行驱动。
通过双面粘接带61将检测器51安装到玻璃板47的表面时,户外阳光通过该玻璃板47入射进来,通过该户外阳光对太阳能电池96进行驱动。因此不需要像使用干电池67的情况一样,在进行放电的情况下更换电池,能够半永久性地原封不动地使用。
接着通过图29对另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9是对形成在玻璃板47上的导电性图形50的形状,代替如图13所示的大致矩形的形状,在玻璃板47的中央部附近延伸,并沿着整个表面形成弯曲的形状,由此即使在玻璃板47的任一部位产生破损,都能够可靠地使导电性图形50断线。
通常,在相对于玻璃板47用锤子等施加打击,由此使玻璃板47破损的情况下,由于至少一处裂缝到达玻璃板47的周缘部,因而可通过图13所示的形状进行异常检测。但是,在用玻璃刀等切断玻璃板47的情况下,能够在周缘部上不产生裂缝而在玻璃板47的大致中央部上形成开口。并且,这种开口不涉及导电性图形50时,有可能不能检测到用玻璃刀形成开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9所示,通过将图形50的形状形成沿玻璃板47的整个表面弯曲的形状,即使在中央部用玻璃刀形成开口而想要侵入时,由于通过导电性图形50的断线检测到该情况,因而能够检测到异常。另外,图29所示的图形形状不限定于例示情况,能够任意地采用其他各种图形形状。
接着通过图30和图31对另一变形例进行说明。该变形例,在玻璃板47的周缘部即边缘部分形成导电性图形50。并且,该导电性图形59只要具有导电性即可,不需要一定是透明或不透明。即,在此,也可以是不透明的金属膜、包含导电性粉末的导电膜、铝箔、铜箔等导电性图形。或也可以由将碳石墨制成薄片状后修整为带子形状的碳石墨薄片构成。
这种形成在玻璃板47的边缘部分的不透明的导电性图形,通过介于框体46和玻璃板47之间而安装的缓冲橡胶进行绝缘(参照图31)。因此,通过将这种导电性图形50的上边切断端部分连接到检测器51,能够进行检测动作。形成这种结构时,不在玻璃板47的表面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导电性图形,而是通过仅在周缘部形成导电性的不透明的图形50,从而能够进行异常检测。由此能够形成价格低廉的导电性图形。
接着通过图32对另一变形例进行说明。该变形例,在通过框体46保持的玻璃板47的表面粘贴规定图形形状的碳石墨薄片105,并将该碳石墨薄片105的上边的被切断的两端连接到检测/驱动单元106。在此,碳石墨105,形成用于检测异常的导电性图形,并且兼用作对该玻璃板47进行加温的发热装置。
通常的异常检测动作,在由碳石墨薄片105构成的图形的一部分破裂的情况下,通过检测/驱动单元106的检测电路部分检测出该情况。并且防止玻璃板47结露、污点时,相对于碳石墨薄片105,介于插座107和检测/驱动单元106用商用电源进行通电,由此以焦耳热对玻璃板47进行加温。因此,通过这种加温动作,能够防止上述结露、污点。并且,利用这种碳石墨薄片105的发热或加温效果,能够实现室内的供暖效果、可通过远红外线的产生增进内部人员的健康状态。另外,虽然碳石墨薄片105通常是黑色,但是由于能够在其表面施行印刷,因而通过进行规定的印刷,可向窗玻璃47赋予装饰性,或能够形成具有时尚性的窗玻璃。
以上通过实施方式说明了本申请发明,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申请所包含的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形成用于检测伴随安装在建筑物窗户部分上的玻璃窗45的玻璃板47的破损而发生的异常的异常检测装置,本申请发明例如能够用于玻璃制的门、透明的玻璃制的陈列窗、汽车的窗玻璃等。并且对于形成在玻璃板47上的图形50的形状,也能够任意地变更为各种形状。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申请发明能够广泛地用于防盗装置中。

Claims (18)

1.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形成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导电性图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粘贴到玻璃窗、玻璃门等玻璃板上;
将所述导电性图形连接到检测电路,玻璃板破损而所述导电性图形断线时,所述检测电路进行检测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兼用作加强玻璃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图形是透明导电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图形可以是氧化铟In2O3、ITO、氧化锡SnO2或氧化锌ZnO。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图形也可以在框体附近连接到端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也可以粘贴在玻璃板上,以使所述导电性图形与玻璃板的表面接触。
7.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沿玻璃板的表面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导电性图形;和
检测器,具有与所述导电性图形相连的电极,用于检测伴随所述玻璃板破损的所述导电性图形的断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图形可以直接形成在所述玻璃板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图形形成在与所述玻璃板接合的薄膜的表面上,并且与所述玻璃板的表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并且所述导电性图形是透明导电膜。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安装在玻璃板的表面上,并且该检测器的玻璃板厚度方向的尺寸与从安装该玻璃板的框体的玻璃板表面突出的量相比更小。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具有无线发送装置,在检测到所述导电性图形的断线的情况下,以无线方式发送异常检测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接收来自所述检测器的基于无线方式的异常检测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中继器或警报器,所述中继器或警报器向其他控制单元发送异常检测信号或进行警报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的驱动源由太阳能电池构成,用通过所述玻璃板而入射的光进行发电。
15.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沿玻璃板的表面形成的规定形状的导电性图形;和
检测器,具有与所述导电性图形相连的电极,用于检测伴随所述玻璃板破损的所述导电性图形的断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图形是不透明的,配置在所述玻璃板的边缘部分上,以通过保持所述玻璃板的框体而隐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图形可以是不透明的,且是金属膜、包含导电性粉末的导电模、金属箔或碳石墨薄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图形可以兼用作发热装置,通过通电产生的摩尔热对所述玻璃板进行加温。
CN 200610082774 2005-06-03 2006-05-25 异常检测装置 Pending CN18809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64879 2005-06-03
JP2005164879 2005-06-03
JP2005322947 2005-11-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951A true CN1880951A (zh) 2006-12-20

Family

ID=37519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82774 Pending CN1880951A (zh) 2005-06-03 2006-05-25 异常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8095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0838A (zh) * 2012-08-31 2015-02-25 株式会社美铃工业 加热器以及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加热装置
CN107003260A (zh) * 2014-10-21 2017-08-01 亩部建设株式会社 构造物监视装置以及构造物监视方法
CN110018200A (zh) * 2019-04-01 2019-07-16 黑凤梨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破损检测结构
CN110988660A (zh) * 2019-10-21 2020-04-10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to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0838A (zh) * 2012-08-31 2015-02-25 株式会社美铃工业 加热器以及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加热装置
CN104380838B (zh) * 2012-08-31 2016-06-22 株式会社美铃工业 加热器以及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加热装置
TWI587731B (zh) * 2012-08-31 2017-06-11 Misuzu Industry Co Ltd A heater, and a fixture,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a heating device
CN107003260A (zh) * 2014-10-21 2017-08-01 亩部建设株式会社 构造物监视装置以及构造物监视方法
CN107003260B (zh) * 2014-10-21 2019-12-03 亩部建设株式会社 构造物监视装置以及构造物监视方法
CN110018200A (zh) * 2019-04-01 2019-07-16 黑凤梨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破损检测结构
CN110988660A (zh) * 2019-10-21 2020-04-10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to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988660B (zh) * 2019-10-21 2022-05-0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to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9404B2 (ja) 安全機能を備えた加熱可能な合わせガラス
US8405901B2 (en) Switchable glazings
JP6538858B2 (ja) 容量スイッチゾーンを備えた合わせガラス
CN1880951A (zh) 异常检测装置
US7641357B2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light-emitting system
US10743375B2 (en) Pane assembly having a heatable composite pane having a capacitive switching region
US9099588B2 (en) Thin-film component on glass,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the use thereof
JP2010513111A (ja) 機能性グレージング
CN107209432A (zh) 减少电致变色装置中汇流条下方的缺陷
CN1225514A (zh) 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模件以及将其拆卸的方法
US11506623B2 (en) Systems for detecting cracks in windows
JP2009516924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有する積層集成体
CN218038445U (zh) 一种基于夹胶法的led智能玻璃显示器
CN111710116B (zh) 报警系统及防盗门
CN112519544B (zh) 一种基于双面显示功能的透明显示车窗及其时序控制方法
KR20190037282A (ko) 경보 판유리 조립체
US11791533B2 (en) Antenna pane
CN1739010A (zh) 压敏传感器和物体探测器
CN1190694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321948A (ja) 樹脂挿入合わせガラス
CN205375713U (zh) 一种电力警示器
CN205743538U (zh) 一种紧急情况下具有自毁功能的门
CN202180533U (zh) 搅拌配料系统保护装置
CN206478577U (zh) 一种有效制止室内犯罪的爆闪灯具装置
TW201702703A (zh) 高分子分散液晶調光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