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189B - 折叠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折叠集装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80189B CN1880189B CN2005100789051A CN200510078905A CN1880189B CN 1880189 B CN1880189 B CN 1880189B CN 2005100789051 A CN2005100789051 A CN 2005100789051A CN 200510078905 A CN200510078905 A CN 200510078905A CN 1880189 B CN1880189 B CN 18801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wall
- long
- innovation
- pair
- long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集装箱,其构成在局部相互重合的侧壁(2)倒向底部(1)方向时,形成于局部相互重合的侧壁(2)上的阳铰接部件(H2)可在与该阳铰接部件(H2)对应的、形成于所述底部(1)的垱部(1a)的阴铰接部件(H1)的缺口凹部(h2)内移动。所以,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集装箱的高度比一对侧壁以倾斜状态重叠的现有折叠集装箱低。从而可以提高在层叠放置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集装箱时的放置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底部和用铰接连接在底部的侧壁构成的可以折叠的折叠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在,下述一种折叠集装箱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该折叠集装箱通过合适的铰接部件把一对相对的侧壁铰接连接在形成于底部的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同时同样通过合适的铰接部件把另一对相对的侧壁铰接连接在形成于底部的另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
(专利文献1)实公平7-241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折叠集装箱,从组装成箱形状态,首先把一对相对的侧壁倒向底部方向并与底部重叠,接着把另一对相对的侧壁同样倒向底部方向,与重叠在底部的一对相对的侧壁重叠,从而构成可折叠。
上述现有的折叠集装箱在把相对的侧壁倒向底部方向时,有时侧壁之间相互重叠。这样,若侧壁之间相互重叠,则位于上面的侧壁倾斜,存在折叠集装箱的折叠高度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的折叠集装箱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其构成把一对相对的侧壁铰接连接在形成于底部的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把另一对相对的侧壁铰接连接在形成于底部的另一对相对的边部的垱部,同时,通过从组装成箱形的状态把所述侧部倒向底部方向而折叠。其中,在局部相互重合的侧壁倒向底部方向时,形成于局部相互重合的侧壁上的阳铰接部件可在与该阳铰接部件对应的、形成于所述底部的垱部的阴铰接部件的缺口凹部内移动。
本发明由于有上述结构,从而有以下所述的效果。
在局部相互重合的侧壁倒向底部方向时,形成于局部相互重合的侧壁上的阳铰接部件可在与该阳铰接对应的、形成于所述底部的垱部的阴铰接部件的缺口凹部内移动。由于使局部相互重合放倒的一对侧壁放倒成大体水平状态,所以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集装箱的高度比一对侧壁以倾斜状态重叠的现有折叠集装箱低。从而可以提高层叠放置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集装箱的放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组装或折叠中途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铰接连接长侧壁和底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铰接连接长侧壁和底部的铰接连接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6同样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铰接连接长侧壁和底部的铰接连接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7同样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铰接连接长侧壁和底部的铰接连接部分的垂直剖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铰接连接短侧壁和底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短侧壁重叠在底部的垂直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不限定于本实施例。
首先,使用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折叠集装箱的整体结构。
1是平面形状大体为长方形的底部。底部1具有形成于相对的长边侧的垱部1a(以下称长边侧垱部)和形成于相对的短边侧的垱部1b(以下称短边侧垱部)。在本实施例,形成长边侧垱部1a的高度比短边侧垱部1b高。另外,在长边侧垱部1a和短边侧垱部1b隔规定间隔设置适当数量后述的阴铰接部件H1。
2是长侧壁。在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的背面,与设在底部1的长侧边垱部1a的阴铰接部件H1对应,设置后述的阳铰接部件H2。3是短侧壁。在短侧壁3的下部边缘3a的背面,与设在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的阴铰接部件H1对应,设置后述的阳铰接部件H2。
通过连接在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配置的阳铰接部件H2和在底部1的长侧边垱部1a配置的阴铰接部件H1,长侧壁2与底部1铰接连接;另外,通过连接在短侧壁3的下部边缘3a配置的阳铰接部件H2和在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配置的阴铰接部件H1,短侧壁3与底部1铰接连接,构成折叠集装箱。
在长侧壁2的横向长的大体长方形的板状部2b的两端形成在大体垂直于板状部2b方向延伸的纵向长的卡合框4,在卡合框4设置适当数量的通孔4a。另外,在位于卡合框4附近的板状部2b,通过形成コ字形的缝隙5形成在自由端形成卡合框4侧的弹性舌片6。弹性舌片6的前端与卡合框4相对,形成固定凸部6a。
在长侧壁3的横向长的大体长方形的板状部3b的两端通过延长板状部3b形成纵向长的卡合框7,在卡合框7中形成与设在长侧壁2的卡合框4的通孔4a嵌合的嵌合突起7a。
为从如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组装成图1所示的箱形,首先把大体水平状态的长侧壁2竖立成大体垂直,接着把短侧壁3转向大体垂直竖立的长侧壁2方向,随着在短侧壁3的卡合框7上形成的嵌合突起7a与在长侧壁2的卡合框4上设置的通孔4a的嵌合,使短侧壁3的卡合框7与形成于长侧壁2弹性舌片6的卡合凸部6a接触,使弹性舌片6向外侧变形。然后,短侧壁3的卡合框7在通过形成于长侧壁2的弹性舌片6的卡合凸部6a的时刻,由短侧壁3的卡合框7压向外侧的弹性舌片6由其恢复力返回,弹性舌片6的卡合凸部6a与大体垂直竖立的短侧壁3卡合框7接触,可阻止短侧壁3向底部1的方向转动。
在折叠已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时,首先,把长侧壁2的弹性舌片6压向外侧,使该卡合凸部6a从短侧壁3的卡合框7脱开,然后通过把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转动使形成于短侧壁3的卡合框7的嵌合突起7a从设在长侧壁2的卡合框4的通孔4a中排出,使短侧壁3倒向底部1上。其后,通过把大体垂直的长侧壁2倒向底部1方向,把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折叠。
如上所述,在已折叠的状态,从大体垂直状态先倒下的短侧壁3在与底部1重叠时,短侧壁3不相互重合,在短侧壁3的上部边缘3c间形成规定的间隔。另外,以后要倒下的长侧壁2在从大体垂直状态倒下时长侧壁2相互局部重合。
以下,使用图4~图7,以设在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阴铰接部件H1为例说明阴铰接部件H1。同时,以设在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的阳铰接部件H2为例说明阳铰接部件H2。
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由从底部1的底板1c的边缘向上方垂直延伸的内侧垂直部1a1、从该内侧垂直部1a1的上端大体水平向外延伸设置的水平部1a2和从该水平部1a2的边缘向与内侧垂直部1a1大体平行向下延伸设置的外侧垂直部1a3构成,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大体呈倒U字形。
在长边侧垱部1a的水平部1a2设置平面形状长方形的纵孔h1。另外,在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向上敞开的同时,形成在底板1c方向延伸的方形缺口凹部h2。缺口凹部h2的横宽(长边侧垱部1a沿长度方向的长度)W1比纵孔h1的长边长度(长边侧垱部1a沿长度方向的长度)W2a短,而且缺口凹部h2位于纵孔h1的长边大体中央部。
在位于缺口凹部h2两侧的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位于外侧垂直部1a3侧的面)的上端部突出设置钩h3。钩h3由从长边侧垱部1a的水平部1a2向着外侧垂直部1a3倾斜的、以逐步接近外侧垂直部1a3的的上部倾斜面h3a和大体水平的沿部h3b构成。
通过上述形成于长边侧垱部1a的纵孔h1、缺口凹部h2和钩h3构成阴铰接部件H1。
另外,在垂直于长侧壁2的板状部2b的下部边缘2a的背面形成阳铰接部件H2。阳铰接部件H2隔开一定间隔且设有与下部边缘2a的长度方向垂直设在下部边缘2a背面的板状支持片h10,一对支持片h10由连接片h11连接。一对支持片h10的外侧面(与一对支持片h10相对的面的相反面)间的宽度W3比缺口凹部h2的宽度W1窄一些,一对支持片h10构成可插入缺口凹部h2中。另外,在一对支持片h10的外侧面的下端部安装铰接块h12,与铰接块h12的下部边缘2a相对的面(以下,称上面)h12a形成大体平行于下部边缘2a的平坦面,进而在位于上述上面h12a的板状部2b侧的端部设置大体立方体的接触块h12b。
垂直于铰接块h12的下部边缘2a方向的宽度(由铰接块h12的底面h12c到接触块h12b上面的高度)W4形成比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与在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设置的钩h3的前端间的间隙W5要宽一些。
通过上述的具有一对支持片h10、连接片h11和具有接触块h12b的铰接块h12构成阳铰接部件H2。
阳铰接部件H2沿长侧壁2的板状部2b的宽度(一对铰接块h12的垂直侧面h12d间的间隔)W6比构成阴铰接部件H1的纵孔h1的长边长度W2a短一些;另外,一对支持片h10的厚度(垂直于长侧壁2的板状部2b方向的长度)W7比构成阴铰接部件H1的纵孔h1的短边长度W2b(垂直于长边侧垱部1a长度方向的长度)短一些。从而,形成于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背面的阳铰接部件H2构成可插入形成于长边侧垱部1a的形成阴铰接部件H1的纵孔h1中。
为用铰接连接底部1和长侧壁2,如图5所示,把长侧壁2设置成与底部1大体平行的水平状态,然后保持在该状态使长侧壁2向底部1下降,把在长侧壁2形成的设有铰接块h12的支持片h10插入形成于长边侧垱部1a的缺口凹部h2,同时,把铰接块h12插入形成于长边侧垱部1a的纵孔h1中;由于垂直于铰接块h12的下部边缘2a方向的宽度W4比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与在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设置的钩h3的前端之间的间隙W5宽一些,所以如图5所示,铰接块h12置于钩h3的上部倾斜面h3a上,该钩h3设在位于形成于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的缺口凹部h2两侧的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然后,保持着长侧壁2和底部1的大体水平状态,再把长侧壁2向底部1强制下降,此时铰接块h12使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或/和外侧垂直部1a3弯曲变形,通过扩大形成于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与在内侧垂直部1a1内面设置的钩h3之间的间隙W5而穿过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与在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设置的钩h3的间隙,如图6所示,置于底部1形成的长边侧垱部1a的外侧垂直部1a3与内侧垂直部1a1之间。这样,设于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阴铰接部件H1和设于长侧壁2上的阳铰接部件H2实现铰接连接。
若从折叠集装箱已折叠的状态把大体水平状态的长侧壁2垂直竖立,则如图7所示,把铰接块h12的接触块h12b送入钩h3的沿部h3b下面,该钩h3设于形成于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上,同时把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放在底部1的长边侧垱部1a的水平部1a2上。然后,放入钩h3的沿部h3b下面的铰接块h12的接触块h12b与钩h3的沿部h3b接触或位于与沿部h3b接近的位置。从而,折叠集装箱在处于组装成箱形状态使长侧壁2在上下方向不晃动。
如图8所示,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只是比长边侧垱部1a高度低,实际其结构相同。由从底部1的底板1c的边缘向上方垂直延伸的内侧垂直部1b1、从该内侧垂直部1b1的上端大体水平向外延伸设置的水平部1b2和从该水平部1b2的边缘与内侧垂直部1b1大体水平向下延伸设置的外侧垂直部1b3构成,在短边侧垱部1b还形成上述阴铰接部件H1。另外,在短侧壁3的下部边缘3a的背面还对应设在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的阴铰接部件H1形成所述阳铰接部件H2。然后,设于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的阴铰接部件H1和设于短侧壁3上的阳铰接部件H2实现铰接连接。
在底部1的短边侧垱部1b上形成的构成阴铰接部件H1的缺口凹部h2设在直到底部1的底板1c或底板1c的附近。即缺口凹部h2的下端h2a与底部1的底板1c在同一平面或位于底板1c附近。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图2所示,把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放倒时设在短侧壁3上的阳铰接部件H2的支持片h10不与在短边侧垱部1b上形成的、构成阴铰接部件H1的缺口凹部h2的下端h2a接触,如图9所示,使短侧壁3与底部1的底板1c重叠,以使短侧壁3的板状部3b的大体全部实际与底部1的底板1c接触。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表示缺口凹部h2的下端h2a与底部1的底板1c在同一平面的情况。
钩h3位于形成于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的缺口凹部h2两侧,设在内侧垂直部1a1的内面上端部,位于其沿部h3b下部的缺口凹部h2的高度,即从钩h3的沿部h3b到缺口凹部h2的下端h2a的高度W8大体或等于构成阳铰接部件H2的支持片h10的厚度W7的两倍。另外,形成在长边侧垱部1a的内侧垂直部1a1的缺口凹部h2的下端h2a与底部1的底板1c大体整个面接触,与重叠在底部1的底板1c的状态下的短侧壁3的上面位置大体相同或位于其下边。
为折叠组装成箱型的折叠集装箱,如上所述,首先把大体垂直的相对的短侧壁3向底部1方向放倒与底部1重叠。这样,大体水平状态重叠在底部1上的相对的短侧壁3就不会使短侧壁3彼此部分重叠。然后,把大体垂直的相对的长侧壁2中的一个长侧壁2倒向底部1方向,重叠在重叠于底部1的短侧壁3上。在大体垂直状态的一个长侧壁2向底部1方向转动中途,放置在长边侧垱部1a的水平部1a2的一个长侧壁2的下部边缘2a从水平部1a2脱开。然后,在使一个长侧壁2保持在大体水平状态,使设置在一个长侧壁2的阳铰接部件H2的支持片h10沿着形成于长边侧垱部1a的构成阴铰接部件H1的缺口凹部h2向下移动,把一个长侧壁2在大体水平状态重叠到先前与底部1重叠倒下的短侧壁3上,以使一个长侧壁2的板状部2b的大体整体与重叠到底部1的短侧壁3接触。
接着,把相对的大体垂直的长侧壁2中的又一个长侧壁2倒向底部1方向,重叠在先前大体水平状态重叠在短侧壁3的一个长侧壁2上。如上所述,相对的大体垂直的长侧壁2中的先倒下的长侧壁2以大体水平状态重叠在先前倒下与底部1重叠的短侧壁3上,所以后倒下的长侧壁2局部与先倒下大体水平状态的长侧壁2面接触,大体水平状态重叠在先倒下的大体水平状态的长侧壁2上。
如上所述,如图3和图6所示,由于使局部相互重合放倒的一对长侧壁2以大体水平状态重叠在先前倒下与底部1重叠的大体水平状态的短侧壁3上,所以与一对长侧壁2以倾斜状态重叠的现有折叠集装箱相比,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集装箱的高度低。从而可以提高在层叠放置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集装箱时的放置效率。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表示这样的例子,即,为折叠在高度高的长边侧垱部1a铰接连接长侧壁2、在高度低的短边侧垱部1b铰接连接短侧壁3而组装成箱形的折叠集装箱,首先把相对的短侧壁3重叠到底部1,然后把相对的长侧壁2中一个长侧壁2呈大体水平状态倒下与短侧壁3重叠,然后,把相对的长侧壁2中的另一个长侧壁2呈水平状态倒下与一个长侧壁2重叠。也可以构成以下的方式,即,通过使短边侧垱部1b的高度比长边侧垱部1a的高度高,开始把相对的长侧壁2的一个长侧壁2大体水平状态倒下与底部1重叠,然后再把另一个长侧壁2呈水平状态倒下与一个长侧壁2重叠,然后,再把相对的短侧壁3放倒与另一个长侧壁2重叠。
Claims (1)
1.一种折叠集装箱,由底部、一对长侧壁、一对短侧壁构成,所述底部具有相对的长边侧垱部和高度比该长边侧垱部低的相对的短边侧垱部;所述一对长侧壁铰接在所述长边侧垱部上;所述一对短侧壁铰接在上述短边侧垱部上;从组装成箱形的状态开始,首先,最初将短侧壁向底部方向放倒,然后,将长侧壁向底部方向放倒,由此能够进行折叠,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边侧垱部由从所述底部的底板的边缘向上方垂直延伸的内侧垂直部、从该内侧垂直部的上端大体水平向外侧延伸设置的水平部、和从该水平部的边缘与上述内侧垂直部大体平行地向下延伸设置的外侧垂直部构成,在所述长边侧垱部的水平部设置有平面形状为长方形的纵孔(h1),在所述长边侧垱部的内侧垂直部形成有向上敞开的同时、在底板方向延伸的方形的缺口凹部(h2),在位于所述缺口凹部的两侧的内侧垂直部的内面、即位于上述外侧垂直部侧的面的上端部突出设置有钩(h3),通过所述纵孔(h1)、缺口凹部(h2)和钩(h3)构成阴铰接部件(H1);
相对于所述长侧壁的板状部的下部边缘的长度方向垂直地在下部边缘的背面设有一对支持片(h10),该一对支持片由连接片(h11)连接,在该一对支持片(h10)的外侧面的下端部安装有铰接块(h12),通过所述一对支持片(h10)、连接片(h11)和铰接块(h12)构成阳铰接部件(H2);
从所述缺口凹部的下端到所述钩的水平沿部的高度,为上述一对支持片的相对于长侧壁的板状部垂直的方向的厚度的大体两倍,由此,所述阳铰接部件,在所述长侧壁倒向底部方向、局部相互重合时,能够在所述缺口凹部内移动,另外,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下,在所述铰接块中,在位于大体平行于所述下部边缘(2a)的作为平坦面的上面的板状部侧的端部突出设置大致立方体状的接触块部,该接触块部与所述钩的沿部接触或者位于接近沿部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0789051A CN1880189B (zh) | 2005-06-16 | 2005-06-16 | 折叠集装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100789051A CN1880189B (zh) | 2005-06-16 | 2005-06-16 | 折叠集装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80189A CN1880189A (zh) | 2006-12-20 |
CN1880189B true CN1880189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37518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0789051A Active CN1880189B (zh) | 2005-06-16 | 2005-06-16 | 折叠集装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88018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74647A (en) * | 1985-06-21 | 1987-06-23 | Xytec Plastics, Inc. | Collapsible storage bin |
US6145682A (en) * | 1999-08-27 | 2000-11-14 | Tri-Tech Engineering Group | Modifying structures for a foldable storage crat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CN2419173Y (zh) * | 2000-04-06 | 2001-02-14 | 刘庆隆 | 折叠式的置物箱 |
CN1065494C (zh) * | 1995-03-22 | 2001-05-09 | L·S·卡尔皮塞克 | 利用连杆将侧壁铰接到底座上的可折叠托板 |
CN2509095Y (zh) * | 2001-12-07 | 2002-09-04 | 纳雄耐尔塑料株式会社 | 折叠式箱 |
-
2005
- 2005-06-16 CN CN2005100789051A patent/CN18801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74647A (en) * | 1985-06-21 | 1987-06-23 | Xytec Plastics, Inc. | Collapsible storage bin |
CN1065494C (zh) * | 1995-03-22 | 2001-05-09 | L·S·卡尔皮塞克 | 利用连杆将侧壁铰接到底座上的可折叠托板 |
US6145682A (en) * | 1999-08-27 | 2000-11-14 | Tri-Tech Engineering Group | Modifying structures for a foldable storage crat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CN2419173Y (zh) * | 2000-04-06 | 2001-02-14 | 刘庆隆 | 折叠式的置物箱 |
CN2509095Y (zh) * | 2001-12-07 | 2002-09-04 | 纳雄耐尔塑料株式会社 | 折叠式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80189A (zh) | 2006-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359905A1 (en) | Toy building set with interconnection by means of tenons with snap | |
EP1084957A1 (en) | Stackable cardboard box and blank | |
WO2006033754A3 (en) | Foldable/collapsible structure | |
CN1880189B (zh) | 折叠集装箱 | |
RU2509699C2 (ru) | Контейнер со складывающейся боковой стенкой | |
CN101841140B (zh) | 电接线盒 | |
JP2010202272A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JP4663157B2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JP2009091005A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CN1880186B (zh) | 折叠集装箱 | |
JP4652036B2 (ja) | 蓋付き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CN108204064A (zh) | 一种单元体幕墙系统 | |
CN208596927U (zh) | 拼接式组合接线盒 | |
CN1880190B (zh) | 折叠集装箱 | |
JP4328258B2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CN100478257C (zh) | 折叠容器 | |
JP3790427B2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JP4250567B2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JP4167962B2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CN218113341U (zh) | 一种可折叠变形的新型餐饮纸盒 | |
JP4051257B2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KR200310025Y1 (ko) | 플렉시블 기판 커넥터 | |
JP4944729B2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JP2006096377A (ja) | 折り畳みコンテナー | |
CN209958527U (zh) | 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5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945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