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9444A -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9444A
CN1879444A CNA2004800329988A CN200480032998A CN1879444A CN 1879444 A CN1879444 A CN 1879444A CN A2004800329988 A CNA2004800329988 A CN A2004800329988A CN 200480032998 A CN200480032998 A CN 200480032998A CN 1879444 A CN1879444 A CN 1879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scrambler
information
signa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29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9444B (zh
Inventor
孙礼
贾群力
张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to CN2004800329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79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879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9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9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94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一种由一个网络系统执行的用于消除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欲建立P2P(点到点)链接的两个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确定冗余码组信息;检测两个用户终端与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中的其他正处于通信状态的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若根据该相对位置,两个用户终端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该至少一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会产生无线干扰,则进一步确定该用户终端与该激活用户终端是否分配在同一时隙;若该用户终端与该激活用户终端分配在同一时隙中,则从该冗余码组信息中选择一个扰码分配给该两个用户终端,以使得该两个用户终端使用该扰码对在这两个用户终端之间传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Description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 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TDD CDMA(时分双工码分多址)通信体系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背景
在常规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不管进行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远近如何,用户终端必须通过基站的中继才能和另外一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图1显示了这种常规的通信模式,用户终端UE1和UE2通过由基站收发信机(节点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构成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交互信息,这种通信模式也称为上行-基站-下行(UP-UTRAN-DOWN)模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当位于同一小区的两个用户相距很近时,它们进行直接通信而不用基站中继/转发应当是一种更合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点到点对等通信,简称P2P。
图2显示了一种P2P通信模式。如图2所示,虚线表示信令链接,实线表示数据链接,箭头表示信息流动的方向。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和用户终端(移动终端)之间只存在信令链接,而在两个正在通信的用户终端之间只存在数据链接。假设只需要资源来维持基本的通信,把一个直接链接作为一种无线资源单元(具有固定频率、时隙以及扩频码),很容易推断出P2P通信模式仅需两个无线资源单元就能维持基本的通信。如果忽略一些额外的监控信令开销,与常规的通信模式相比,P2P通信能节省几乎50%的无线资源;同时,由于UTRAN仍然能够保持对P2P通信的控制,特别是保持对无线资源使用的控制,从而使得网络运营商,能够方便地对P2P通信所使用的无线资源进行计费。
时分双工(TDD)空中接口是在通信领域中被普遍认为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上行和下行链路不同业务要求的一种通信标准。在采用TDD通信模式的第三代通信体系中,TD-SCDMA通信体系,由于在上行和下行链路通信中使用同样载频所带来的用户终端射频模块的简化,成为更适合将P2P通信与常规通信模式相结合的一种理想的通信体系。
在2003年3月7日递交的申请人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为03119892.9的题目为“无线通信网络中建立点到点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建立点到点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适用于包括TD-SCDMA系统在内的任何TDD CDMA通信系统,在此以插入的方式,加入该申请披露的内容。
在2003年3月7日递交的申请人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为03119895.3的题目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无线链接建立和保持的方法与装置”的另一件专利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建立和保持点到点对等通信无线链接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适用于包括TD-SCDMA系统在内的任何无线通信系统,在此以插入的方式,加入该申请披露的内容。
当用户终端以与现有TD-SCDMA相同的随机接入过程,与UTRAN建立上行链路同步后,可以按照上述申请号为03119892.9的申请案中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在该用户终端与另一用户终端之间建立P2P的直接链接,即:对进行P2P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分配相应的专用资源;然后,按照上述申请号为03119895.3的申请中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建立和保持在这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P2P链接,以使两个用户终端能够在其分配的时隙中分别接收和发送P2P信号,从而实现在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P2P通信。
然而,由于P2P通信的引入,改变了常规TD-SCDMA通信体系中的UP-UTRAN-DOWN通信模式,因此,当常规链接与P2P链接共享相同的时隙时,常规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通信将会与P2P链路中的通信产生相互干扰,这将严重地降低采用P2P通信模式的TDDCDMA通信体系的性能。
图3示出了在TD-SCDMA体系中,由于引入P2P通信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干扰。如图中所示,由于从用户终端A发送到用户终端B的信号S2与从用户终端C发送到基站B的信号S1共享相同的上行时隙,因此,若用户终端B位于用户终端C的无线范围之内,当用户终端B在该上行时隙中接收信号时,用户终端B不仅可以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A的P2P信号,而且还可以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C的无线信号,此时用户终端C发送的信号S1对于用户终端B而言就变成了干扰信号I1,用户终端A发送的信号S2对于基站而言就变成了干扰信号I2。同理,若用户终端C位于用户终端B的P2P无线范围之内,则当用户终端B发送到用户终端A的信号S4与从基站B发送到用户终端C的信号S3共享相同的下行时隙时,信号S4对于用户终端C而言变成了干扰信号I4,信号S3对于用户终端A而言变成了的干扰信号I3。此外,当进行P2P通信的用户终端A和/或用户终端B与另一对正在进行P2P通信的用户终端D和/或用户终端E之间由于共享同一时隙而产生相互无线干扰时,还存在着干扰信号I5和I6。
关于上述干扰信号I2,在2003年3月7日递交的申请人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为03119894.5的题目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申请中,以及2003年5月19日递交的申请人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为03123738.X的题目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点到点对等通信的上行链路同步保持的方法和装置”的另一份专利申请中,分别详细地描述了两种消除干扰信号I2的方法和装置,在此以插入的方式,加入这两份申请披露的内容。
关于上述干扰信号I3,在2003年4月11日递交的申请人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为03110415.0的题目为“在TDD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的另一件专利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消除干扰信号I3的方法和装置,在此以插入的方式,加入该申请披露的内容。
关于上述干扰信号I1、I4、I5和I6,在2003年5月19日递交的申请人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为03123740.1的题目为“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的另一件专利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消除干扰信号I1、I4、I5和I6的智能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和装置,在此以插入的方式,加入该申请披露的内容。
这种智能动态信道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当经由P2P链路进行P2P通信的用户终端位于其它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内或其它用户终端位于经由P2P链路进行P2P通信的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内时,使用智能动态信道分配方法为这些用户终端分配不同的时隙,以避免由于共享同一时隙带来的上述干扰信号I1、I4、I5和I6。
然而,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在一个TD-SCDMA子帧中只有7个时隙,而且这7个时隙中还有一个时隙必须用于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因此每个子帧实际可用的时隙只有6个。假设当两个用户终端进行P2P通信时,它们的P2P链路需要占用两个不同的时隙,则按照上述智能动态信道分配的方法,在进行P2P通信的两个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内,只能再有两对P2P用户终端建立两对P2P链路(使用4个不同的时隙)。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在热点地区(hot spots),上述的智能动态信道分配方法,有可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尤其当P2P无线范围扩大时,采用上述智能动态信道分配方法还有可能使得P2P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利用该方法和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在TDDCDMA通信体系中引入P2P通信模式所带来的上述干扰信号I1、I4、I5和I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利用该方法和装置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引入P2P通信模式所带来的上述干扰信号I2和I3。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由一个网络系统执行的用于消除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欲建立P2P(点到点)链接的两个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确定冗余码组信息;检测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与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中的其他正处于通信状态的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若根据该相对位置,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该至少一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会产生无线干扰,则进一步确定该用户终端与该激活用户终端是否分配在同一时隙;若该用户终端与该激活用户终端分配在同一时隙中,则从该冗余码组信息中选择一个扰码分配给该两个用户终端,以使得该两个用户终端使用该扰码对在这两个用户终端之间传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由一个用户终端执行的用于消除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包括步骤:通过小区搜索过程,得到该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通过邻近小区搜索过程,读取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将该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发送给网络系统;接收所述网络系统分配的一个扰码,该扰码是所述网络系统根据所述码组使用信息、从该网络系统确定的冗余码组信息中选出而分配给该用户终端的;并利用该扰码对欲发送的P2P信号或接收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附图简述
图1是在常规通信模式中两个用户终端经由基站的中继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2是在两个用户终端之间采用P2P通信模式的示意图;
图3是在TD-SCDMA系统中,引入P2P通信模式带来的各种干扰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TD-SCDMA体系中码组分配的示意图;
图5是TD-SCDMA体系中扰码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利用扰码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在两个用户终端UE1、UE2与UTRAN之间执行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利用扰码消除P2P干扰的用户终端UE1、UE2和UTRAN的硬件组成。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利用了P2P用户终端驻留的小区及其邻近小区未使用的扰码(Scrambling Code),对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加扰,以通过扰码的良好的自相关特性(auto-correlation)和互相关特性(cross-correlation),消除引入P2P通信所带来的干扰信号。
在下文中,将以TD-SCDMA系统为例,首先对本发明所采用的扰码及其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作一简单介绍。
扰码,是一组长度固定的数字序列(如TD-SCDMA系统中采用的长度为16的扰码序列)。对数据进行扰码处理,是在数据符号经过扩频处理之后,将扰码序列与扩频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逐码片的乘法运算。与扩频处理不同的是,扩频处理(也作信道化操作)扩展了信号的带宽,用于区分不同的用户(码分信道);而扰码处理不会影响信号的带宽,对数据进行扰码处理是为了标识信号的小区属性。
在TD-SCDMA系统中,共定义了128个扰码,这些扰码与32个SYNC-DL码(下行链路同步码)、256个SYNC-UL码(上行链路同步码)和128个Midamble码(训练序列码)一起,被分成32个码组,每个码组由1个SYNC-DL码、8个SYNC-UL码、4个Midamble码和4个扰码组成,如附图4所示。不同的邻近小区将使用不同的码组。对于一个用户终端来说,只要确定了小区使用的SYNC-DL码,也就知道了该小区使用哪些SYNC-UL码、Midamble码和扰码。
在TD-SCDMA系统中,用户终端是通过小区搜索过程得到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的。首先,用户终端利用匹配滤波器在DwPTS(下行导频时隙)时隙搜索下行同步码SYNC-DL;然后,根据SYNC-DL码,用户终端确定该小区使用的码组,即:该小区分配到的8个SYNC-UL码、4个Midamble码和4个扰码。
在小区搜索阶段,用户终端不仅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获取该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而且通过读取广播信道BCH上的系统信息广播,用户终端还可以得到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
由于每个小区中基站和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有限,所以驻留在一个小区中的用户终端最多只能收到所驻留小区和邻近小区中传送的无线信号,因此,若使用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所分配的码组以外的冗余码组中的扰码,对用户终端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则不会给驻留小区或邻近小区的通信带来太大影响。
本发明采用除了用户终端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分配的码组以外的冗余码组中的扰码,对用户终端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从而有效地消除上述的干扰信号I1、I4、I5和I6。
扰码之所以能够用于区分不同小区的信号,并用于本发明的识别用于终端所发送的P2P信号,缘于扰码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在附图5中,以TD-SCDMA体系中的扰码0(属于码组1)和扰码4(属于码组2)为例,示出了隶属不同码组的扰码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从图中可以看到,除了信道化码的扩频增益外,扰码在降低不期望信号的数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以同步精度范围从-1码片到1码片、同步精度步长0.125码片为例,经过扰码处理的信号在用户终端的相关器中的自相关输出如表1所示。从该表1中可以看出,当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完全同步到达用户终端时,该期望信号自相关输出的增益为16,而当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到达用户终端的同步精度为1/4(0.25)码片时,该期望信号自相关输出的增益为10.75。
而经过扰码处理的信号在用户终端的相关器中的互相关输出如表2所示。从该表2中可以看出,当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完全同步到达用户终端时,该干扰信号互相关输出的增益为0,而当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到达用户终端的同步精度为1/4(0.25)码片时,该干扰信号互相关输出的增益为0.25-0.75。
表1:经过扰码处理的信号在相关器中的自相关输出
  同步偏移量(码片)   自相关输出的增益
  -0.875   -2.3750
  -0.75   0.2500
  -0.625   2.8750
  -0.5   5.5000
  -0.375   8.1250
  -0.25   10.7500
  -0.125   13.3750
  0   16.0000
  0.125   13.3750
  0.25   10.7500
  0.375   8.1250
  0.5   5.5000
  0.625   2.8750
  0.75   0.2500
  0.875   -2.3750
表2:经过扰码处理的信号在相关器中的互相关输出
  同步偏移量(码片)   自相关输出的增益
  -0.875   0.8750
  -0.75   0.7500
  -0.625   0.6250
  -0.5   0.5000
  -0.375   0.3750
  -0.25   0.2500
  -0.125   0.1250
  0   0
  0.125   0.3750
  0.25   0.7500
  0.375   1.1250
  0.5   1.5000
  0.625   1.8750
  0.75   2.2500
  0.875   2.6250
从上述的分析看出,在一定的同步精度范围内,扰码确实具有很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
采用本发明的利用冗余码组中的扰码降低信号干扰的方法,需要具有P2P通信能力的通信体系满足以下3个条件,以使得本发明在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1)适当地调整P2P通信的无线范围,以便用户终端采用冗余码组中的扰码进行处理后的信号,只能在该用户终端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中传输,不会传送到更远的小区中,从而该用户终端可以使用除了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使用的扰码以外的冗余码组中的扰码,对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2)设计通信体系中的同步方案,使得干扰信号和所期望的信号在一定的同步精度范围内(例如从-1/4码片到1/4码片)到达该用户终端,从而利用上述扰码在一定同步精度范围内体现出的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降低干扰信号对系统的影响。(3)针对上述干扰信号I1、I4、I5和I6所影响到的不同信道,分配不同冗余码组中的不同扰码,从而处于接收方的用户终端可以准确识别出期望的业务数据。当通信体系满足上述3个条件时,即:只要干扰信号和期望信号同步到达用户终端的精度足够,处于P2P无线范围内的不期望的业务数据在接收方用户终端中就是混乱(scrambled)的信号,会被接收方用户终端当作白噪声处理,从而消除了不期望数据对通信链路的干扰。
下面结合附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在具有P2P通信能力的移动通信体系中,利用扰码消除信号干扰的方法在两个用户终端UE1、UE2与UTRAN之间执行的示意图。
用户终端UE1和UE2在开机后进行小区搜索过程。在小区搜索过程中,由于建立P2P链接的用户终端UE1和UE2一般距离较近,因此,用户终端UE1与UE2搜索到的驻留小区应是相同的。如前所述,用户终端UE1和UE2在小区搜索过程中可以获得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中的码组使用信息(步骤S10)。在得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后,用户终端UE1和UE2将该码组使用信息发送给UTRAN(步骤S20)。UTRAN根据收到的该码组使用信息,基于网络规划时的所有的码组信息,确定冗余码组信息,即:用户终端UE1和UE2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不使用的码组的信息(步骤S30)。
这里,UTRAN可以通过接收来自用户终端UE1和UE2的报告而获知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也可以根据网络规划时预分配给该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信息而确定该码组使用信息。并且,冗余码组信息可以由UTRAN根据码组使用信息来确定,也可以由用户终端UE1和UE2在确定了各自的码组使用信息后、再进一步确定各自的冗余码组信息,并分别将冗余码组信息报告给UTRAN(由于用户终端UE1和UE2距离较近,因此UE1和UE2所报告的冗余码组信息是相同的)。
UTRAN在确定了该冗余码组信息后,建立一个冗余扰码资源池,用于存储该冗余码组信息中的扰码(步骤S40)。
用户终端UE1和UE2按照上述申请号为03119895.3的申请中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尝试着建立P2P链接(步骤S50)。
UTRAN检测用户终端UE1和UE2与该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中正在处于通信中的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步骤S60),并根据用户终端UE1和UE2的P2P无线范围和各个激活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确定用户终端UE1和UE2与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是否会产生无线干扰,即:检测用户终端UE1和/或UE2是否位于各个激活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之内,和各个激活用户终端是否位于用户终端UE1和/或UE2的P2P无线范围之内(步骤S70)。
若用户终端UE1和UE2与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不会产生无线干扰,则UTRAN按照正常方式为用户终端UE1和UE2分配进行P2P通信的无线资源(步骤S80)。
若用户终端UE1和UE2与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会产生无线干扰,则若用户终端UE1和/或UE2位于某一个激活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之内,则UTRAN对该激活用户终端进行标记,例如将相关的记录标志设置为1;若某一激活用户终端位于用户终端UE1和/或UE2的P2P无线范围之内,则UTRAN也对该激活用户终端进行标记(步骤S90),例如将相关的记录标志也设置为1。
UTRAN检测上述被标记的各个激活用户终端的时隙使用信息(步骤S100)。然后,UTRAN确定各个激活用户终端是否与用户终端UE1和UE2共享同一时隙(步骤S110)。若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与用户终端UE1和UE2分配在不同时隙中,则UTRAN按照正常方式为用户终端UE1和UE2分配进行P2P通信的无线资源(步骤S80),即:用户终端UE1和UE2共同使用驻留小区所属码组中的一个扰码,对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反之,若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与用户终端UE1和/或UE2分配在同一时隙中,则UTRAN从上述冗余扰码资源池中选择一个冗余扰码,并将该冗余扰码与时隙、信道码等无线资源一起分配给用户终端UE1和UE2(步骤S120)。在从冗余扰码资源池中选择该扰码并将该扰码分配给用户终端UE1和UE2之后,UTRAN更新冗余扰码资源池中的扰码记录(步骤S130)。
用户终端UE1和UE2利用上述UTRAN所分配的包括扰码在内的无线资源,对在UE1和UE2之间传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从而经由P2P链路进行P2P通信(步骤S140)。在P2P通信过程中,UTRAN一直监视着分配给该P2P链路的无线资源是否发生变化(步骤S150)。只要分配给该P2P链路的无线资源没有变化,则用户终端UE1和UE2就一直使用上述分配的扰码。而若分配给该P2P链路的无线资源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分配给用户终端UE1和UE2的时隙发生变化时,UTRAN将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60到步骤S150,以判断是否需要为用户终端UE1和UE2分配一个新的扰码。
当P2P通信结束时,用户终端UE1和UE2释放所使用的包括扰码在内的无线资源(步骤S160),UTRAN回收用户终端UE1和UE2所释放的无线资源,并更新上述冗余扰码资源池中的扰码记录(步骤S170)。
上述结合附图4、5、6描述的本发明的在TD-SCDMA系统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也可以采用计算机硬件实现,或采用计算机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
附图7是当采用硬件方式实现时,用于消除P2P通信干扰的用户终端UE1、UE2和UTRAN的组成。在用户终端UE1 200中,获取单元220通过小区搜索过程,得到该用户终端UE1所驻留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读取单元230,通过邻近小区搜索过程,读取UE1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发送单元210,将该用户终端UE1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发送给UTRAN100。同理,在用户终端UE2 300中,获取单元320通过小区搜索过程,得到该用户终端UE2所驻留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读取单元330,通过邻近小区搜索过程,读取UE2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发送单元310,将该用户终端UE2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发送给UTRAN100。UTRAN 100中的接收单元110,接收由两个用户终端UE1和UE2发送的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第一确定单元120,根据该码组使用信息,确定冗余码组信息。其中,第一确定单元120,也可以根据预先分配给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确定该冗余码组信息。
检测单元140,检测两个用户终端UE1、UE2与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中的其他正处于通信状态的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确定单元150,根据该相对位置,当用户终端UE1和/或UE2与多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会产生无线干扰时,即:当用户终端UE1和/或UE2位于多个激活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之内,或多个激活用户终端位于用户终端UE1和/或UE2的无线范围之内时,进一步确定UE1和/或UE2与该多个激活用户终端是否分配在同一时隙;若该第二确定单元150确定用户终端UE1和/或UE2与其中一个激活用户终端分配在同一时隙中,则选择单元130,从该冗余码组信息中选择一个扰码分配给该两个用户终端UE1和UE2,以使得两个用户终端使用该扰码对在这两个用户终端之间传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用户终端UE1和UE2中的接收单元240和340,分别接收UTRAN分配的上述扰码,假定用户终端UE1向UE2发送P2P信号,则用户终端UE1中的加扰单元250,使用该扰码对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并经由发送单元210,将该经扰码处理后的P2P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UE2。而用户终端UE2中的接收单元340,接收该经过扰码处理的P2P信号,并通过解扰单元360,利用分配到的上述扰码,对所收到的该经过扰码处理的P2P信号进行解扰,以获取来自用户终端UE1的信息。反之,若用户终端UE2向UE1发送P2P信号,则用户终端UE2和UE1分别利用加扰单元350和解扰单元260对它们之间传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采用除了用户终端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分配的码组以外的冗余码组中的扰码,对用户终端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从而有效地消除上述的干扰信号I1、I4、I5和I6。并且采用该扰码对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也可以有效地消除上述干扰信号I2和I3。
本发明虽然以TD-SCDMA为例,描述了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其应当不限于应用在TD-SCDMA系统中,该通信方法和装置还适用于其他CDMA系统的多跳通信以及ad hoc(临时网络)通信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所公开的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19)

1、一种由一个网络系统执行的用于消除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包括步骤:
(a)根据欲建立P2P(点到点)链接的两个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确定冗余码组信息;
(b)从该冗余码组信息中选择一个扰码分配给该两个用户终端,以使得该两个用户终端使用该扰码对在这两个用户终端之间传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i)检测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与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中的其他正处于通信状态的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
(ii)若根据该相对位置,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该至少一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会产生无线干扰,则进一步确定该用户终端与该激活用户终端是否分配在同一时隙;
其中,若该用户终端与该激活用户终端分配在同一时隙中,则执行所述步骤(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
(a1)接收由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
(a2)根据所述码组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冗余码组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
根据预先分配给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确定冗余码组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i)包括:
检测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位于所述各个激活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之内;
检测所述各个激活用户终端是否位于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之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c)当P2P通信结束时,回收所述扰码。
7、一种由一个用户终端执行的用于消除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包括步骤:
(A)通过小区搜索过程,得到该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
(B)通过邻近小区搜索过程,读取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
(C)将该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发送给网络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D)接收所述网络系统分配的一个扰码,该扰码是所述网络系统根据所述码组使用信息、从该网络系统确定的冗余码组信息中选出而分配给该用户终端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E1)使用该扰码对该用户终端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F1)向一个与该用户终端建立了P2P链接的另一用户终端,发送该经扰码处理后的P2P信号。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E2)接收来自一个与该用户终端建立了P2P链接的另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经过扰码处理的P2P信号,其中该经过扰码处理的P2P信号是该另一用户终端使用所述网络系统分配的一个扰码进行加扰的;
(F2)利用该用户终端分配到的所述扰码,对所收到的该经过扰码处理的P2P信号进行解扰,以获取来自所述另一用户终端的信息。
11、一种能够消除P2P通信干扰的网络系统,包括:
一个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欲建立P2P(点到点)链接的两个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确定冗余码组信息;
一个选择单元,用于从该冗余码组信息中选择一个扰码分配给该两个用户终端,以使得该两个用户终端使用该扰码对在这两个用户终端之间传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系统,还包括:
一个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与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中的其他正处于通信状态的各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个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相对位置,当所述两个用户终端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该至少一个激活用户终端之间会产生无线干扰时,进一步确定该用户终端与该激活用户终端是否分配在同一时隙;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当该第二确定单元确定该用户终端与该激活用户终端分配在同一时隙中时,从该冗余码组信息中选择所述扰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系统,还包括:
一个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两个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码组使用信息,确定所述冗余码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根据预先分配给所述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确定冗余码组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两个用户终端是否位于所述各个激活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之内,和检测所述各个激活用户终端是否位于所述两个用户终端的无线范围之内。
16、一利用户终端,包括:
一个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小区搜索过程,得到该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
一个读取单元,用于通过邻近小区搜索过程,读取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
一个发送单元,用于将该用户终端所驻留小区及其邻近小区的码组使用信息发送给网络系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终端,还包括:
一个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系统分配的一个扰码,该扰码是所述网络系统根据所述码组使用信息、从该网络系统确定的冗余码组信息中选出而分配给该用户终端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终端,还包括:
一个加扰单元,用于使用该扰码对该用户终端欲发送的P2P信号进行扰码处理;
所述发送单元,向一个与该用户终端建立了P2P链接的另一用户终端,发送该经扰码处理后的P2P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一个与该用户终端建立了P2P链接的另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经过扰码处理的P2P信号,该经过扰码处理的P2P信号是该另一用户终端使用所述网络系统分配的一个扰码进行加扰的,该用户终端还包括:
一个解扰单元,用于利用该用户终端分配到的所述扰码,对所收到的该经过扰码处理的P2P信号进行解扰,以获取来自所述另一用户终端的信息。
CN2004800329988A 2003-11-10 2004-11-05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9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800329988A CN1879444B (zh) 2003-11-10 2004-11-05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310115658.9 2003-11-10
CN200310115658.9A CN1617473A (zh) 2003-11-10 2003-11-10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2004800329988A CN1879444B (zh) 2003-11-10 2004-11-05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9444A true CN1879444A (zh) 2006-12-13
CN1879444B CN1879444B (zh) 2010-09-29

Family

ID=3455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10115658.9A Pending CN1617473A (zh) 2003-11-10 2003-11-10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20048003299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9444B (zh) 2003-11-10 2004-11-05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10115658.9A Pending CN1617473A (zh) 2003-11-10 2003-11-10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310329A1 (zh)
EP (1) EP1685736A2 (zh)
JP (1) JP2007512734A (zh)
KR (1) KR20060111503A (zh)
CN (2) CN1617473A (zh)
WO (1) WO2005046259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490A (zh) * 2020-07-13 2022-01-1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点对点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0079A1 (fr) * 2005-06-28 2007-01-04 Zte Corporation Procédé de configuration et de démodulation de codes brouillés multiples dans un système cdma
US8315633B2 (en) * 2005-08-26 2012-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soft handoff support in UMTS TDD systems for efficient uplink power and rate control
JP2009514325A (ja) * 2005-10-26 2009-04-02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946578B1 (en) * 2005-11-11 2013-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mit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JP2008017318A (ja) * 2006-07-07 2008-01-24 Fujitsu Ltd 移動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433357B2 (en) 2007-01-04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other sector interference (OSI) indication
US8681749B2 (en) 2007-01-04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resource mapp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0407B2 (en) 2007-01-0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of subpackets to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57315B2 (en) 2007-01-05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47439B (en) * 2007-02-02 2012-01-25 Ubiquisys Ltd Access point power control
KR100934264B1 (ko) * 2007-07-20 2009-12-28 한국과학기술원 셀룰러시스템에서의 피투피통신그룹 설정시스템 및 방법과,피투피통신그룹을 이용한 피투피 통신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803421B (zh) * 2007-09-26 2013-06-19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蜂窝系统中改进的上行链路调度
US8705506B2 (en) 2007-11-16 2014-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reservation for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90310570A1 (en) * 2008-06-16 2009-12-17 Rivada Networks Llc Method and Systems Providing Peer-to-Peer Direct-Mode-Only Communications on CDMA Mobile Devices
US8817702B2 (en) * 2009-07-22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due to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GB2472597B (en) 2009-08-11 2012-05-16 Ubiquisys Ltd Power setting
US9119215B2 (en) 2009-08-31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packet traffic arbitration
US8811345B2 (en) * 2009-11-10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user equipment backoff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WO2011063854A1 (en) * 2009-11-30 2011-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downlink signal communication to a mobile terminal
US20110223953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KR20140006094A (ko) * 2010-07-19 2014-01-15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향상된 패킷 트래픽 중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319189B2 (en) 2011-06-29 2016-04-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5690B2 (en) * 2012-02-29 2015-11-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llocating and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link
US8914055B2 (en) * 2012-03-21 2014-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resource selection to reduce interference that results from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8914054B2 (en) 2012-03-21 2014-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resource selection to reduce interference resulting from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8913530B2 (en) 2012-05-07 2014-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band selection for interference minimization in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EP2853129A1 (en) * 2012-05-22 2015-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9622279B2 (en) 2012-08-22 2017-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spectrum band selec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S9031612B2 (en) 2013-03-13 2015-05-12 Intel Corporation Spatial alignment for D2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9451466B2 (en) * 2013-03-15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employing shared resources among antenna units
CN104753838B (zh) * 2013-12-26 202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网络控制单元及终端
US9392057B2 (en) * 2014-04-11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ly exchanging data between P2P-capable client devices via a ser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37379B1 (fr) * 1995-07-27 1997-08-29 Alcatel Mobile Comm France Dispositif de selection de canal pour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irecte entre mobiles, a acces multiple
JPH1032878A (ja) * 1996-07-18 1998-02-03 Brother Ind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996718B2 (ja) * 1999-01-07 2007-10-24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端末間通信方法
US6577671B1 (en) * 1999-12-29 2003-06-10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Enhanced code allocation method for CDMA systems
JP3465228B2 (ja) * 2000-02-24 2003-11-10 日本電気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直接通話方法
DE10036898A1 (de) * 2000-07-28 2002-02-07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Nachbarzellenbeobachtung in einem Mobilfunksystem sowie entsprechendes Mobilfunksystem
JP2002159050A (ja) * 2000-11-16 2002-05-31 Yamatake Corp 無線装置
US20020085520A1 (en) * 2001-01-04 2002-07-04 Uwe Sydon Cord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optimum spectral usage for wireless networks
KR20030032875A (ko) * 2001-10-19 2003-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순방향 데이터 채널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는장치 및 방법
US6792032B2 (en) * 2001-12-28 2004-09-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DMA system transmission matrix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JP2003219478A (ja) * 2002-01-22 2003-07-31 Nec Corp W−cdma携帯電話システム及び下りスクランブリングコード自動割当方法
US7162675B2 (en) * 2002-04-05 2007-01-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rror detection method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0531458C (zh) * 2002-05-13 2009-08-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无线接入技术间测量的方法
US20040116122A1 (en) * 2002-09-20 2004-06-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nhancing reception using intercellula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20060215611A1 (en) * 2003-06-05 2006-09-28 Masao Nakagawa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channel assigning method and assigning apparatus
US20050111408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490A (zh) * 2020-07-13 2022-01-1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点对点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938490B (zh) * 2020-07-13 2023-04-07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点对点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85736A2 (en) 2006-08-02
CN1617473A (zh) 2005-05-18
WO2005046259A3 (en) 2005-06-30
CN1879444B (zh) 2010-09-29
US20080310329A1 (en) 2008-12-18
KR20060111503A (ko) 2006-10-27
JP2007512734A (ja) 2007-05-17
WO2005046259A2 (en) 2005-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9444B (zh)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消除p2p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258944C (zh) 向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分配辅助同步码的方法
CN1136754C (zh) 在cdma通信系统中发送公用信道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549474A (zh)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735256A (zh) 一种动态频率重用方法及装置
CN1735224A (zh) 用于限制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788515A (zh) 物理通信信道的快速建立
CN1536925A (zh)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486578A (zh) 蜂窝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网络中的无冲突访问调度方法
CN1887015A (zh) 在支持p2p模式的通信体系中用于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28480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不同长度信道码的方法
CN103227819B (zh) 机器类通信中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基站和ue
CN1237836C (zh) 在无线电信系统的导频信道上传送寻呼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260999C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720758A (zh) 传输过程的自适应控制
CN1317833C (zh) 执行蓝牙高速监测器切换的方法
US20020061757A1 (en) Variable mobile address lengths for efficient mobile paging and standby
EP1881615A1 (en) A distribution method of multi basic midamble and joint detection method
CN1356836A (zh) 移动站、基站和通信方法
CN153551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步基站的方法
CN1270464C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识别移动信号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731749A (zh) 多载频系统接入的方法
CN1241878A (zh) 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业务提供方法
CN1236279A (zh) 基站装置和越区切换方法
CN101616371B (zh) 一种采用信道化码的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