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8212B - 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8212B
CN1878212B CN2006101054606A CN200610105460A CN1878212B CN 1878212 B CN1878212 B CN 1878212B CN 2006101054606 A CN2006101054606 A CN 2006101054606A CN 200610105460 A CN200610105460 A CN 200610105460A CN 1878212 B CN1878212 B CN 1878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network connection
connection service
address
joc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54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78212A (zh
Inventor
中岛和也
田幡胜
岩崎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en Corp filed Critical San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78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8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78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82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84Providing for device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04L69/085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rworking of IP-based networks with oth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连接装置(1),把作为第一通信设备(21)用的由上位装置(10)发送的数据,遵照规定的规则变换、通过、舍弃为适合第二通信设备(22)的形式,同时,把从第二通信设备(22)接收的数据,遵照规定的规则变换、通过、舍弃为适合上位装置(10)的形式。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售货机的销售信息收集等遥测(telemetring)的领域、或向移动体发送交通信息的电信息通信(telematics)的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将这些领域中使用的通信设备和使用该通信设备的上位装置进行连接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无线分组通信网进行信息收集或分发等的遥测或电信息通信正在普及。所谓遥测,本来是对使用通信线路读出计量器的计量值的结构的总称。但是,近年来,一般来说不仅是数据的读取、而也是在设备的动作监视或远程控制中使用的用语。作为遥测的代表的例子,可以举出自动售货机的销售管理系统,煤气管道、水管道等的使用量管理系统,无人停车场中的管理系统等。关于自动售货机的销售管理系统的一例可参照特开2003-51056号公报。另外,所谓电信息通信的意思是在汽车等移动体上组合通信系统并实时地提供信息服务。作为电信息通信的代表的例子,可以举出向汽车上设置的终端实时地提供交通信息或导航信息的车载信息系统等。
在这样的领域中,在远方,需要用于连接无线分组通信网的通信设备和使用该通信设备的上位装置。所述上位装置相当于数据终端装置(DTE:DataTerminal Equipment)。另外,所述通信设备相当于数据通信装置(DCE:Data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例如,在自动售货机的销售管理系统中,执行销售控制和库内温度控制的控制装置就相当于上位装置。
由于无线分组通信网依运营商(通信事业者)的不同而其标准、服务形式等也是各式各样,所以通信设备也依标准、动作不同而为各式各样。因此,在设计上位装置时,预先选定使用的运营商以及通信设备来进行设计,以使执行对应该通信设备的动作。
近年来,出现了在构建这样的系统后,想变更运营商的要求。其理由例如是“在上位装置的设置场所该运营商的电波状态不稳定或者不适合”。
但是,如果要变更运营商的话,与此相伴也需要变更通信设备,因此,对于上位装置也需要进行变更、改造等。因为就上位装置这种系统的性质,在远方被分散配置,所以上位装置已经在市场上大量被设置的情况下,上位装置的变更、改造工作量就变得膨大。另外,不仅只是运营商的变更,即使是同一运营商,可以想到伴随通信设备的设备类型的变更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于是,因为该问题在将来的运营商变更或者设备类型变更时也可能发生,所以在构建系统时需要慎重地选定运营商和设备类型。还有,在构建使用多个运营商或多种通信设备的系统时,因为需要对每一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准备对应的上位装置,所以存在构建系统费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它能够在上位装置中不加变更、改造而使用多种通信设备以及通信服务那样连接上位装置和通信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申请中,提出了连接作为数据终端装置的上位装置和作为数据通信装置的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这里,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由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用的数据通信装置组成。另外,所述上位装置设计为可连接作为数据通信装置的第二通信设备。再有,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由第二网络连接服务用的数据通信装置组成。然后,涉及本发明申请的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具有通信控制部,它把上位装置作为第二通信设备用发送的数据,使能够在第一通信设备中正常处理那样遵照规定的规则进行变换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或者原样不变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或者舍弃,同时,它把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数据,使能够在上位装置中正常处理那样遵照规定的规则进行变换,向上位装置发送或者原样不变发送或者舍弃。
根据本发明,连接装置的通信控制部,在把作为第二通信设备用的上位装置发送的数据变换为适合第一通信设备的形态、透过、舍弃的同时,把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数据变换为适合上位装置的形态、透过、舍弃。通过经由涉及本发明的连接装置,能够不变更、改造作为第二网络连接服务以及第二通信设备用设计的上位装置而连接第一通信设备接受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提供。作为各网络连接服务的形态,例如可以举出在第二网络连接服务中对于连接终端分配固定IP地址、在第一网络连接服务中对于连接终端动态赋予IP地址的情况。
但是,在运营商以网络连接服务构建的分组通信网中的地址体系或者认证处理方式随运营商或服务不同而各种各样。
因此,在涉及本发明申请的连接装置中,所述通信控制部,连接使用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网络,把在从上位装置侧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第二网络连接用服务中使用的IP地址变换为在第一网络连接用服务中使用的IP地址。另外,该通信控制部,把在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分组中包含的第一网络连接用服务中使用的IP地址变换为在第二网络连接用服务中使用的IP地址。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变更、改造为第二网络连接服务用而设计的上位装置,连接到以网络体系不同的第一网络连接服务提供的分组通信网。
另外,涉及本发明申请的连接装置具有线路控制部,它在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服务中,在仅在连接终端的IP地址以及电话号码的组与预先分配的固定IP地址以及电话号码的组一致的情况下许可来自该连接终端的通信的环境下,在从上位装置接收到向涉及第二网络连接服务的网络的连接请求后,使用第一通信设备、进行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连接认证处理、确立和涉及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网络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不变更、改造为第二网络连接服务用设计的上位装置,能够连接在连接认证体系不同的第一网络连接服务中提供的分组通信网。
本发明上述以外的目的、结构以及效果从以下详细的说明中可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的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图2是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主控制部的功能模块图。
图4是在变换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数据的一例。
图5是使用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的情况下上位装置侧呼出序列的说明图。
图6是使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的情况下上位装置侧呼出序列的说明图。
图7是地址变换处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通信设备用的连接装置。图1是使用涉及本实施形态的通信设备用的连接装置的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该连接装置1,是连接多种上位装置10和多种通信设备21、22、23的装置。涉及本实施形态的连接装置1,与PDC标准的通信模块21、CDMA标准的通信模块22、PHS标准的通信模块23对应。各通信模块21、22、23相当于数据通信装置。另外,各通信模块21、22、23是与分别对应的运营商构建的无线分组通信网31、32、33连接的通信设备,与各运营商独自定义的通信标准、通信协议服务对应。上位装置10相当于数据终端装置。该上位装置10设计为使与特定的运营商及该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对应。具体说,设计为在连接与该服务对应的通信模块的同时,使与该服务对应的连接协议、认证协议等对应。
在本实施形态中,设各无线分组通信网31、32、33是提供以下服务的网络。以下说明各种服务。
在第一以及第三无线分组通信网31、33中的网络连接服务中给通信模块21、23预先通过运营商分配电话号码。在各无线分组通信网31、33中设置执行线路控制或分组中继等的中继装置31a、33a。在中继装置31a、33a中,对应作为连接目的地的企业内LAN40分配电话号码。连接通信模块21、23的终端,向各无线分组通信网31、33内的中继装置31a、33a的电话号码目的地址呼叫时,则连接到企业内LAN40等规定的网络。对中继装置31a、33a的连接,仅许可来自预先分配有电话号码的通信模块21、23。可以由运营商分配规定范围的IP地址群,给连接通信模块21、23的各终端分配分别在该IP地址群中包含的固定IP地址。中继装置31a、33a仅中继在所述IP地址群内收发的分组。
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中的网络连接服务中,给通信模块22预先通过运营商分配电话号码。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中设置执行线路控制或分组中继等的中继装置32a。连接通信模块22的终端,通过指定预先规定的特别的号码进行呼叫,连接到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然后,该终端通过在和中继装置32a间进行使用作为认证协议一种的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的认证处理,可以连接到作为连接目的地网络的企业内LAN40。此外,在上述PAP认证中,通过使在用户名中包含指定连接目的地的信息,来指定连接目的地网络。另外,由运营商分配规定范围的IP地址群,通过IPCP(Internet ProtocolControl Protocol)给在通信模块22上连接的各终端动态地分配分别在各IP地址群中包含的IP地址。
设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上位装置10可以直接连接PDC标准的通信模块21以及PHS标准的通信模块23。于是,通过使用该通信模块21、23,可以经由各无线分组通信网31、33连接到企业内LAN40。设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无需改造、变更该上位装置10,使用CDMA标准的通信模块22,可以经由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连接到企业内LAN40。以下详述连接装置1。
首先,参照图2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的结构图。图2表示在连接装置1内内置上述三个通信模块21、22、23的状态。
连接装置1,在框架100内,具有主控制基板110、用于装载PDC标准的通信模块21的副控制基板200、用于装载CDMA标准的通信模块22的副控制基板300、和PHS标准的通信模块23。副控制基板200、300以及通信模块23对于主控制基板110可拆卸自如地设置。
另外,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为使能够连接多种主控制装置而具有和上位装置连接用的多种连接器。具体说,在主控制基板110上装备RS-232C标准中使用的连接器111、RS-485标准中使用的连接器112、和CAN(ControllerArea Network)标准中使用的连接器113。
主控制基板110,具有在作为PLD(Programmable Logie Device)的一种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y)中安装的主控制部120、RS-232C标准的接口电路131、RS-485标准的接口电路132、和CAN标准的接口电路133。各接口电路131、132、133,分别在对应的连接器111、112、113和主控制部120之间存在。由此,主控制部120经由各接口电路131、132、133可与在连接器111、112、113上连接的上位装置通信。
另外,在主控制基板110,具有用于连接副控制基板200的连接器141、用于连接副控制基板300的连接器142、用于连接PHS标准的通信模块23的连接器143。各连接器141、142、143和主控制部120连接。由此,主控制部120可通过副控制基板200与PDC标准的通信模块21进行通信。同样,主控制部120也可通过副控制基板300与CDMA标准的通信模块22进行通信。另外,主控制部120可直接与PHS标准的通信模块23通信。
进而,在主控制基板110上设置存储主控制部120的控制程序的EPROM151、和作为主控制部120的各种作业用区域而使用的RAM152。进而,在主控制基板110上,设置用于选择使用哪个通信模块21、22、23的模块选择开关160。主控制部120执行对应由该模块选择开关160选择的通信模块21、22、23的动作。主控制部120的结构及动作后述。
该主控制基板110,通过来自外部的直流电源的供给而动作。另外,主控制基板110通过连接器141给副控制基板200供给直流电源。另外,主控制基板110通过连接器142给副控制基板300供给直流电源。另外,主控制基板110通过连接器143给PHS标准的通信模块23供给直流电源。另外,主控制部120具有监视从外部来的直流电源的供给异常的电源监视电路170、备份电池171。电源监视电路170,在检测到从外部来的电源供给异常后,进行控制,以使从备份电池171向主控制基板110、副控制基板200、300以及PHS标准的通信模块23供给电源。另外,电源监视电路170在检测到从外部来的电源供给异常后,向主控制部120通知该异常。再有,电源监视电路170,在出现电源供给异常后检测到从外部来的电源供给复原时,将该复原通知给主控制部120。
另外,在主控制基板110中,设置电路初始化部180,该电路初始化部180用于初始化、生成由FPGA安装的主控制部120的内部电路。该电路初始化部180,内置用于初始化、生成主控制部120的内部电路的程序,在电源投入时检测到在FPGA内未生成电路的场合,或者通过来自外部连接的终端(省略图示)的指示,在FPGA内形成构成主控制部120的电路。
副控制基板200用于连接主控制基板110和PDC标准的通信模块21。副控制基板200具有用于连接主控制基板110的连接器201、用于连接PDC标准的通信模块21的端子21a的连接器202、和用于连接主控制基板110和通信模块21的接口电路210。接口电路210进行连接器202和连接器201之间的引线数的变换或者引线分配的变换或者波形成形。这里,涉及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21,除需要存储自身的电话号码信息等规定的存储器芯片外,还需要专用的备份电池。为了与此对应,在副控制基板200上,把所述存储器芯片220以及备份电池230通过连接器202连接在通信模块21上的方式来构成。另外,副控制基板200,如上述那样,通过从主控制基板110供给的直流电源而动作,同时通过连接器202向通信模块21供给直流电源。此外,通信模块21的天线连接用端子21b与附设在框架100上的天线连接用端子191连接。
副控制基板300用于连接主控制基板110和CDMA标准的通信模块22。副控制基板300具有用于连接主控制基板110的连接器301、用于连接CDMA标准的通信模块22的端子22a的连接器302、和用于连接主控制基板110和通信模块22的接口电路310。接口电路310进行连接器302和连接器301之间的引线数的变换或者引线分配的变换或者波形成形等。另外,副控制基板300,如上述那样,通过从主控制基板110供给的直流电源而动作,同时通过连接器302向通信模块22供给直流电源。此外,通信模块22的天线连接用端子22b与附设在框架100上的天线连接用端子192连接。
PHS标准的通信模块23的端子23a与主控制基板110的连接器143连接。另外,该通信模块23的天线连接用端子23b与附设在框架100上的天线连接用端子193连接。
下面参照图3说明主控制部120的结构及动作。图3是主控制部120的功能框图。此外,这里只记载涉及本发明的要件,其他的结构省略。
如图3所示,主控制部120,具有进行线路连接确立等线路控制的线路控制部121、在由线路控制部121确立的线路上的数据通信中进行地址变换的地址变换部122。线路控制部121执行根据AT命令的线路连接控制、和根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以及IPCP的IP层的连接控制。另外,在地址变换部122中执行在IP层的头中包含的IP地址的变换。
所述线路控制部121以及地址变换部122,对应由模块选择开关160选择的通信模块21、22、23而进行切换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位装置10以直接连接通信模块21、23并可使用的方式来设计。因此,线路控制部121以及地址变换部122,在通过模块选择开关160选择通信模块21或23的场合,对于上位装置10和通信模块21或23间的数据不进行处理使之通过。另一方面,在选择通信模块22的场合,线路控制部121以及地址变换部122,对于上位装置10和通信模块22间的数据,遵照规定的规则,执行变换、通过、舍弃等的处理。这些数据处理所需要的数据,在EEPROM151的变换数据存储部151a内存储。
参照图4说明在变换数据存储部151a内存储的数据。如图4所示,在变换数据存储部151a内,存储用于连接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的呼叫命令(含号码)、上位装置10的固定IP地址、连接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时必要的认证数据、和连接目的地路由器43的IP地址。这里,所谓连接目的地路由器43是与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和企业内LAN40的连接点相当的中继装置,是对应本连接装置1具有线路控制功能、地址变换功能的装置(参照图6)。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的动作。首先,参照图5的序列图说明通过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把上位装置10连接到企业内LAN40的情况。如上所述,因为上位装置10与PDC标准的通信模块21以及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对应,所以连接装置1对于上位装置10和通信模块21之间的数据不进行任何加工。此外,在通过第三无线分组通信网33把上位装置10连接到企业内LAN40的情况下也同样动作。
这里,以以下所示数据作为前提。亦即,给通信模块21由运营商分配“080AABB”这样的电话号码。由运营商分配192.168.0.0/28的IP地址,给使用该通信模块21连接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的上位装置10分配IP地址192.168.0.1。设上位装置10的通信伙伴目的地41位于企业内LAN40内,其IP地址为192.168.0.10。设通信模块21,通过对电话号码“080XXYY”用“ATDT”命令呼叫,连接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21的中继装置。
如图5所示,上位装置10,在对于连接装置1呼叫“ATDTO80XXYY”后(步骤S1),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就将该命令原样不变向通信模块21转发(步骤S2)。此外,作为该呼叫的时机,可以举出发送目的地192.168.0.10的IP分组产生时等。通过所述AT命令,通信模块21向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内的中继装置呼叫(步骤S3)。这里,中继装置,确认发送源的通信模块21的电话号码,拒绝来自合同外的终端的连接(步骤S4)。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通过通信模块21接收意思是在线路级上连接完成的应答“CONNECT”后(步骤S5),将该应答向上位装置10转发(步骤S6)。
接着,上位装置10,通过PPP经由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开始连接企业内LAN40的处理。具体说,通过LCP以及IPPC确立和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的中继装置的IP级的连接(步骤S7、S8)。这里,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对于涉及该LCP以及IPPC的分组使相互通过。通过上述处理,因为上位装置10和企业内LAN40可以进行IP级的通信(步骤S9),所以以后在两者之间可以进行使用TCP/UDP等上位协议的数据通信。此外,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的中继装置仅中继在192.168.0.0/28中包含发送目的地以及发送源IP地址的IP分组(步骤S10)。
接着,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对该上位装置10不加任何改造、变更、使用CDMA标准的通信模块22以及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连接到企业内LAN40的情况。
图6是使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的情况下的序列图,图7是说明在从上位装置发送的IP分组的头中记载的IP地址的变换过程的图。
这里以以下所示内容为前提。亦即,设给通信模块22从运营商分配“080QQRR”这样的电话号码。由运营商分配172.16.0.0/28的IP地址,使用该通信模块22给在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2上连接的上位装置10动态分配IP地址172.16.0.0/28内的一个。给相当于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和企业内LAN40的连接点的连接目的地路由器43分配172.26.0.9这样的地址。设上位装置10的通信伙伴目的地41位于企业内LAN40内,其IP地址为192.168.0.10。通信模块22,通过用“ATD9999”呼叫,连接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的中继装置。中继装置在通过PAP进行用户认证的同时,确定连接目的地(在本例中为企业内LAN40)。
如图6所示,上位装置10,对于连接装置1用“ATDT080XXYY”命令呼叫(步骤S21),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把该命令变换为“ATD999”向通信模块22转发(步骤S22)。此外,作为该呼叫的时机,可以举出如图7所示那样的发送目的地地址192.168.0.10的IP分组产生时等。通过所述AT命令,通信模块22向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内的中继装置呼叫(步骤S23)。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通过通信模块22接收意思是在线路级上连接完成的应答“CONNECT”后(步骤S24),将该应答向上位装置10转发(步骤S25)。
接着,上位装置10,通过PPP经由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开始连接企业内LAN40的处理。具体说,首先,在和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的中继装置之间开始LCP连接(步骤S26)。这里,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在上位装置10和中继装置之间的LCP分组中仅让在两装置中可处理的且进行LCP连接所需要的分组通过,舍弃其他的LCP分组(步骤S27)。由此完成LCP连接。
接着,在和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的中继装置之间开始IPCP连接(步骤S28)。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从上位装置10接收IPCP连接的最初的分组后,在连接装置1和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的中继装置之间进行PAP处理(步骤S29)。该PAP认证处理,在对于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用制作的上位装置10中未加考虑,但是在使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时是必要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1代替上位装置10进行认证处理。该认证处理结束后,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在上位装置10和中继装置之间的LCP分组中仅让在两装置中可处理的且进行IPCP连接所需要的分组通过,舍弃其他的IPCP分组(步骤S30)。由此完成IPCP连接。给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从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赋予动态IP地址:172.16.0.X。赋予的动态IP地址在EPROM151等存储模块中存储。
通过以上的处理在连接装置1和企业内LAN40的IP级的通信变得可能(步骤S31)。但是,在上位装置10以及企业内LAN40中使用由第一无线分组通信网31的运营商分配的192.16.0.0/28的地址体系的一方,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中使用172.16.0.0/28的地址体系。因此,在连接装置1的地址变换部122以及连接目的地路由器43中,变换在IP分组的头中记载的发送目的地IP地址以及发送源IP地址。
这里,在连接装置1的地址变换部122中的变换处理中,使用在上述变换数据存储部151a中存储的信息以及通过IPCP赋予的动态IP地址。另一方面,连接目的地路由器43中的变换处理,需要取得通过IPCP赋予连接装置1的动态IP地址等地址变换中需要的信息。因此,连接装置1的线路控制部121,在从上位装置10向企业内LAN40最初发送IP分组时,在该分组的发送前,对于连接目的地路由器43通知通信模块22的电话号码、上位装置10的固定IP地址、上位装置10的通信伙伴目的地41的IP地址(上位装置10发送的IP分组的头的发送目的地IP地址)(步骤S32)。
以后,在连接装置1的地址变换部122中,把通信伙伴目的地41的IP地址:192.168.0.9变换为连接目的地路由器43的IP地址:172.16.0.9,把上位装置10的IP地址:192.168.0.1变换为动态IP地址:172.16.0.X(步骤S33)。另一方面,在连接目的地路由器43中进行该变换的逆变换(步骤S34)。有关该变换处理的流程可参照图7。通过以上的处理,在上位装置10和企业内LAN40的通信伙伴目的地41之间,在两者之间可以进行使用TCP/UDP等上位协议的数据通信。
如上所述,在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中,因为像能够在各自的设备中正常处理在上位装置10和通信模块31、32、33之间流动的数据那样进行变换、舍弃、通过,所以能够吸收在各无线分组通信网31、32、33间的协议、服务、通信模块21、22、23等的种种差异。由此,可以不加改造、变更就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上连接上位装置10,该上位装置10为第一以及第三无线分组通信网31、33用而设计的。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通信模块,举例表示了PDC标准、CDMA标准、PHS标准的通信模块,但是即使是其他标准的通信模块也可以实施本发明。同样,关于上位装置侧的接口标准,也可以使用上述以外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在第一以及第三无线分组通信网31、33中的网络连接服务和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中的网络连接服务的差异点,举例表示出认证方法、地址体系、地址赋予方法(固定IP地址赋予或者动态IP地址赋予),但是在差异点是这些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再有,根据需要即使对于其他的差异点也可以使用连接装置吸收。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无线分组通信网32中进行PAP认证,但是例如在连接进行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认证的通信网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连接装置上安装CHAP。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连接装置1内内置三个通信模块21、22、23,可以任意使用各无线分组通信网31、32、33,但是,在运用时也可以仅内置、连接实际使用的任何一个通信模块21、22、23。

Claims (6)

1.一种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用于将作为数据终端装置的上位装置与作为数据通信装置的第一通信设备进行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由用于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数据通信装置构成,
所述上位装置被设计成用于与作为数据通信装置的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由用于第二网络连接服务的数据通信装置构成,
连接装置具有:通信控制部,
该连接装置将上位装置发送的作为第二通信设备用的数据,以在第一通信设备中能处理的方式根据预定的规则进行变换并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或者原样不变地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或者舍弃,同时,把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数据,以在上位装置中能处理的方式根据预定的规则进行变换并向上位装置发送或者原样不变地发送或者舍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服务中,对连接到第二网络的数据通信装置分配固定IP地址,在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服务中,对连接到第一网络的数据通信装置动态地赋予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当连接到基于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网络时,把包含在从上位装置侧接收的分组中的第二网络连接服务中使用的IP地址变换为第一网络连接服务中使用的IP地址,同时,把包含在从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分组中的第一网络连接服务中使用的IP地址变换为在第二网络连接服务中使用的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连接装置具有:线路控制部,
该连接装置在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服务中,仅在数据通信装置的IP地址以及电话号码的组与预先分配的固定IP地址以及电话号码的组一致的情况下,许可来自该数据通信装置的通信,
进而,当从上位装置接收到向涉及第二网络连接服务的网络的连接请求时,使用第一通信设备进行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连接认证处理,并确立与涉及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网络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连接认证处理是密码认证协议PAP。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连接服务的连接认证处理是挑战握手认证协议CHAP。
CN2006101054606A 2005-03-15 2006-03-15 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82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72788 2005-03-15
JP2005072788 2005-03-15
JP2005072788A JP4316522B2 (ja) 2005-03-15 2005-03-15 通信機器用の接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8212A CN1878212A (zh) 2006-12-13
CN1878212B true CN1878212B (zh) 2010-09-29

Family

ID=3628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546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8212B (zh) 2005-03-15 2006-03-15 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599387B2 (zh)
EP (1) EP1703696B1 (zh)
JP (1) JP4316522B2 (zh)
CN (1) CN1878212B (zh)
AT (1) ATE500681T1 (zh)
DE (1) DE602006020365D1 (zh)
ES (1) ES2361498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6398B2 (ja) * 2005-03-25 2011-12-28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CN1855891A (zh) * 2005-03-25 2006-11-01 三电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网络路由器、网络连接方法
JP4668815B2 (ja) * 2006-03-10 2011-04-13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用の接続装置。
US20080125101A1 (en) * 2006-08-03 2008-05-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ross Triggering and Detection of Platform Dependent Resources, Features, Actions and Events
JP2008301184A (ja) * 2007-05-31 2008-12-11 Sanden Corp 通信機器用の接続装置
JP2008306551A (ja) * 2007-06-08 2008-12-18 Sanden Corp 通信機器用の接続装置
US7793032B2 (en) 2007-07-11 2010-09-07 Commex Technologie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 handling of data traffic and processing within a processing device
JP4944716B2 (ja) * 2007-09-10 2012-06-06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モデム
US9210527B2 (en) * 2010-07-13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niform machine-to-machine address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8984A (en) * 1996-08-08 2000-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eamless network connection
CN1292534A (zh) * 1999-10-01 2001-04-25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在两种网络访问技术之间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US6418324B1 (en) * 1995-06-01 2002-07-09 Padco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emote device and hos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2819A (en) * 1995-06-05 1998-09-22 Shiva Corporation Remote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which allow dynamic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management
US5805820A (en) * 1996-07-15 1998-09-08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ricting access to private information in domain name systems by redirecting query requests
US6377574B1 (en) * 1997-10-24 2002-04-23 Hitachi, Ltd. Packet switch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management cells and data cells in a form of IP packet
US20020090001A1 (en) * 1999-01-25 2002-07-11 Beckwith Robert W.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hub with protocol conversion
US6996621B1 (en) * 1999-12-07 2006-02-07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upporting secondary address delivery on remote access servers
DE10133648A1 (de) * 2001-07-11 2003-01-3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Unterstützung von Dienstgütemerkmalen in heterogenen Kommunikationsnetzen
JP2003051056A (ja) 2001-08-06 2003-02-21 Sanden Corp 自動販売機管理システム
US7376767B1 (en) * 2002-01-04 2008-05-20 Xilinx, Inc. Distributed buffering system having programmable interconnecting logic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KR20040075962A (ko) * 2002-01-29 2004-08-30 코닌클리즈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클라이언트 디바이스와 이의 무선 동작 지원 방법,소프트웨어 제품 및 인터넷 프로토콜 기반 통신 시스템
CN100484054C (zh) * 2003-01-28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传送网上不同的数据帧接入和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US7215959B2 (en) * 2003-12-15 2007-05-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ellular to 802.11 voice roaming utilizing SIP signaling
US7177662B2 (en) * 2004-04-02 2007-02-13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293108B2 (ja) * 2004-10-14 2009-07-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及び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方法、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並びに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8324B1 (en) * 1995-06-01 2002-07-09 Padco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emote device and host system
US6028984A (en) * 1996-08-08 2000-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eamless network connection
CN1292534A (zh) * 1999-10-01 2001-04-25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在两种网络访问技术之间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2563A 2005.01.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16522B2 (ja) 2009-08-19
JP2006261757A (ja) 2006-09-28
US20060209804A1 (en) 2006-09-21
EP1703696B1 (en) 2011-03-02
DE602006020365D1 (de) 2011-04-14
CN1878212A (zh) 2006-12-13
US7599387B2 (en) 2009-10-06
EP1703696A1 (en) 2006-09-20
ATE500681T1 (de) 2011-03-15
ES2361498T3 (es) 201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8212B (zh) 通信设备用连接装置
CN104378752B (zh) 一种网络漫游系统及网络漫游方法
CN101141420B (zh) 私网与公网进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US749944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router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CN101981876B (zh) 数据通信终端
CN103052064B (zh) 一种访问运营商自有业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811357B (zh) 一种物联网系统
CN100461673C (zh) 一种数据包交互方法及个人域网络通信设备
CN103703717A (zh) 计数器检查、重新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88366A (zh) 基于SaaS接入企业信息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07148020A (zh) WiFi共享系统及其方法、无线网络设备及路由器
CN111431787A (zh)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887756A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nection adapter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etwork router
CN106161500A (zh) 一种远程无线控制电器设备的通讯模块及控制方法
CN106068039A (zh) 转发方法和对应的通信网络设备、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
CN101395870B (zh) 通信器具用连接装置
CN101150818A (zh) 一种访问用户识别卡内置www服务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796191A (zh) 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152232B (zh) 一种数据卡及基于数据卡的传输方法
US20070173285A1 (en) Cellular phone line replacement adapter
JP490390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2001136225A (ja) 送受信装置
CN101401409A (zh) 通信器具用连接装置
KR200229038Y1 (ko) 무선 신용카드 조회기
CN101401374A (zh) 通信器具用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