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6971B - 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6971B
CN1866971B CN2006100772159A CN200610077215A CN1866971B CN 1866971 B CN1866971 B CN 1866971B CN 2006100772159 A CN2006100772159 A CN 2006100772159A CN 200610077215 A CN200610077215 A CN 200610077215A CN 1866971 B CN1866971 B CN 1866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nit
protocol data
servo
protocol
servo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772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6971A (zh
Inventor
江孝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vative S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tive S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tive Sonic Ltd filed Critical Innovative Sonic Ltd
Publication of CN186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6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6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6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其包含有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最后数据分段(Segment)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该伺服数据单元的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不是可恰好填满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长度指示字段的值为一特定值,以指示有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

Description

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于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时,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标记的值为一第一值的方法,以节省所需的协议数据单元,增加传输效率,避免系统资源浪费。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所制定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标准规范的无线链接控制层中,定义了透通模式(Transparent Mode,T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及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等三种传输模式,用以根据不同传输品质要求,进行封包的切割分封处理。其中,在非确认模式中,除了切割分封外,在每个封包前另加适当的表头,以协助接收端进行封包次序的检查与错误封包的丢弃,其适用于对实时传输及封包次序皆有要求的服务,如网络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met Protocol,VoIP)通讯、视讯电话(Video Phone)等。
请参考图1,图1为已知非确认模式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100的格式示意图。协议数据单元100包含有一序号字段102、多个长度指示字段104、多个延伸位字段110、一数据域位106及一填充字段108。在协议数据单元100中,序号字段102表示协议数据单元100的序号,接收端可根据序号字段102中的序号,对收到的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排序。延伸位字段110的位长度为一位,用以储存延伸位。在已知技术中,当延伸位字段110中的延伸位值为1时,表示下一字段为长度指示字段及另一延伸位字段;相反地,当延伸位值为0时,表示下一字段为数据域位或填充字段(在确认模式中,另可为夹带式状态回报单元)。长度指示字段104用以指示协议数据单元100中,每一伺服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的最后八字节(Octet)数据的结束地址。长度指示字段104的位长度(或大小)可以是7位或15位;其中,已知技术保留了数个默认值以应付某些特定的要求。此外,数据域位106用以储存多个完整伺服数据单元或其部分段落(Segment)。填充字段108用以填补协议数据单元100中未使用的空间,使协议数据单元100的总位长度符合一默认值。
如前所述,非确认模式适用于对实时传输及封包次序皆有要求的服务,如网络协议语音通讯、视讯电话等。以网络协议语音通讯的服务为例,较佳的语音通讯为连续无断续以贴近真实情况,所以语音编码(每20毫秒)产生的语音讯框(Voice Frame)应立即且无断续地传输至接收端以维持语音讯号的连续。因此,对于网络协议语音通讯的服务而言,已知技术可将一语音讯框映像至一协议数据单元,亦即每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Segmented)、连结(Concatenated)及填充(Padded)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或语音讯框)。对于此类固定数据长度的服务而言,如果采用上述延伸位的用法,每一服务数据单位均需加上长度指示,则显然没有效率,且会因而降低传输的频宽效率(Bandwidth Efficiency).因此,为了增加这类服务的频宽效率,已知技术另将一协议数据单元中的第一个延伸位设定为一1位的标记,用以指示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域位中是否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为了分辨作为标记的延伸位与一般用途的延伸位,系统中可设定一延伸位另类解译(Alternate E-bit Interpretation)变量,以指示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是否被用来指示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域位中是否包含有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换句话说,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用来指示下一字段是否为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或为一长度指示字段及另一延伸位字段。相反地,当延伸位另类解译未被启动时,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用来指示下一字段是否为长度指示字段及另一延伸位字段,或为数据域位。
因此,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若一伺服数据单元的大小不符合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域位的大小,则需要一长度指示字段以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结束地址,因此该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会被设定用来指示下一字段为长度指示字段及另一延伸位字段。另外,若一伺服数据单元的大小大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域位的大小,则该伺服数据单元会被分段。在此情形下,为了尽可能维持每一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皆包含一完整的伺服数据单元,会导致传输效率降低,而浪费系统资源,请见以下说明。
首先,根据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的技术规范,当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最后分段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无任何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地址时,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长度指示字段的值会被设定为0。因此,若长度指示字段的长度为7位,则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长度指示字段会被设定为(000 0000),若长度指示字段的长度为15位,则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长度指示字段会被设定为(000 00000000 0000)。
请参考图2,图2为已知一操作于非确认模式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中,于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传输一序列伺服数据单元的示意图.在图2中,该序列伺服数据单元包含有伺服数据单元210、212、214、216,其大小分别为16、10、14、14个八字节.在经过无线链接控制层各子层(传输缓冲、分段及连结、加入表头、编码等)的处理后,依序输出协议数据单元200、202、204、206、208(其序号SN分别等于0、1、2、3、4).协议数据单元200、202、204、206、208的大小皆为15个八字节,使得伺服数据单元210被分为部分段落2100、2102,其大小分别为13及3个八字节.如前所述,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用来指示下一字段是否为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或为一长度指示字段及另一延伸位字段.因此,协议数据单元200的第一个延伸位被设定为1,其后为一长度指示字段LI=1111100,为一特定值,用以指示伺服数据单元210的开始;同样的,协议数据单元202的第一个延伸位被设定为1,其后为一长度指示字段LI=3,用以指示伺服数据单元210的结束地址.特别注意的是,在协议数据单元202中,伺服数据单元212恰可填满协议数据单元202所余的空间.也就是说,伺服数据单元212的末端结束于协议数据单元202的末端.由于协议数据单元202中无任何空间容纳另一长度指示字段指示伺服数据单元212的末端的地址,因此协议数据单元204的第一个长度指示字段的值会被设定为0,以指示此一状况.接下来,由于伺服数据单元214、216皆可填满协议数据单元206、208的数据域位,因此为了达到每一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皆包含一完整的伺服数据单元的要求,协议数据单元204的第二个长度指示字段会被设定为(1111111),表示协议数据单元204所剩空间为填充区PAD.换句话说,由于伺服数据单元212的末端结束于协议数据单元202的末端,使得协议数据单元204中必须包含两个长度指示字段,用以指示伺服数据单元212的结束,以及指示所余空间为填充区PAD,以达到后续每一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包含完整的伺服数据单元的目的.然而,实际上,协议数据单元204中无任何接收端需处理的数据(输出给使用者的讯号).因此,协议数据单元204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导致传输效率降低.
简言之,由于伺服数据单元210的大小大于协议数据单元200的数据域位的大小,因此伺服数据单元210会被分为两个部分段落2100、2102。由于接续于伺服数据单元210的最后部分段落2102的伺服数据单元212恰可填满协议数据单元202的数据域位,使得协议数据单元202中无多余空间可容纳另一长度指示字段以指示伺服数据单元212的结束地址。因此,已知技术通过(外加的)协议数据单元204携带一值为0的长度指示字段以指示伺服数据单元212的结束。由于接续伺服数据单元212的伺服数据单元214、216皆可符合(填满)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域位,因此为达到每一协议数据单元皆包含一伺服数据单元的目的,协议数据单元204的剩余空间会被填充区PAD填满,导致协议数据单元204中无任何「有用的」数据,浪费系统资源,降低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披露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其包含有: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一伺服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的最后数据分段(Segment)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的末端;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该伺服数据单元的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不是可恰好填满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长度指示字段的值为一特定值,以指示有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
本发明还披露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其包含有: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一伺服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的最后数据分段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的末端;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该伺服数据单元的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恰好可填满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以及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为一特定值,以指示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
本发明还披露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接收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其包含有: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接收一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Unit);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第一伺服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的数据分段(Segment),且不包含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结束地址;接收一第二协议数据单元;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是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标记的值为一第一值时,判断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第二伺服数据单元;将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以及将该第二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
本发明还披露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设备,包含有:启动装置,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以及设定装置,当一伺服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的最后数据分段(Segment)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的末端,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并且该伺服数据单元的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不是可恰好填满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时,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长度指示字段的值为一特定值,以指示有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
本发明还披露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设备,包含有:启动装置,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以及设定装置,当一伺服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的最后数据分段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的末端,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并且该伺服数据单元的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恰好可填满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时,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为一特定值,以指示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
本发明还披露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接收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设备,包含有:启动装置,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接收装置,接收一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第一伺服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的数据分段(Segment),且不包含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结束地址,并接收一第二协议数据单元,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是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判定装置,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标记的值为一第一值时,判断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第二伺服数据单元;以及传送装置,将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且将该第二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操作于非确认模式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格式示意图。
图2为已知操作于非确认模式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中,于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传输一序列伺服数据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接收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于非确认模式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中,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传输一序列伺服数据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一移动通讯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8为图7中程序代码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  协议数据单元
102  序号字段
104  长度指示字段
110  延伸位字段
106  数据域位
108  填充字段
200、202、204、206、208、700、702、706、708  协议数据单元
210、212、214、216、710、712、714、716  伺服数据单元
2100、2102、7100、7102  部分段落
PAD  填充区
30、40、60  流程
300、301、302、304、306、308、310、400、401、402、404、406、408、410、600、601、602、603、604、606、608、610、612、614  步骤
800  移动通讯装置
802  输入装置
804  输出装置
806  控制电路
808  中央处理器
810  储存装置
812  程序代码
814  收发器
900  应用程序层
902  第三层界面
906  第二层界面
908  伺服数据单元
912  缓冲器
914  协议数据单元
918  第一层界面
911  数据分段程序代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改善已知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移动通讯系统中数据分段的方法及其装置,以避免系统资源浪费,并增加传输效率。其中,该移动通讯系统较佳地操作于非确认模式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其可设定一延伸位另类解译变量,用以指示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是否被用来指示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域位中是否包含有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
首先,请参考图7,图7为一移动通讯装置800的功能方块图.为求简洁,图7仅绘出移动通讯装置800的一输入装置802、一输出装置804、一控制电路806、一中央处理器808、一储存装置810、一程序代码812、及一收发器814.在移动通讯装置800中,控制电路806通过中央处理器808执行储存于储存装置810中的程序代码812,从而控制移动通讯装置800的运作,其可通过输入装置802(如键盘)接收使用者输入的讯号,或通过输出装置804(如屏幕、喇叭等)输出画面、声音等讯号.收发器814用以接收无线讯号并将所接收的讯号传送至控制电路806,或由控制电路806接收讯号后以无线电方式输出.换言之,以通讯协议的架构而言,收发器814可视为第一层的一部分,而控制电路806则用来实现第二层及第三层.
请继续参考图8,图8为图7中程序代码812的示意图。程序代码812包含有一应用程序层900、一第三层界面902、一第二层界面906、及一第一层界面918。当发射讯号时,第二层接口906根据第三层接口902输出的数据,形成多个伺服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908存于一缓冲器912中。然后,根据存于缓冲器912中的伺服数据单元908,第二层接口906产生多个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914,并将所产生的协议数据单元914通过第一层接口918输出至目地端。相反的,当接收无线讯号时,通过第一层接口918接收讯号,并将所接收的讯号以协议数据单元914输出至第二层接口906。第二层接口906则将协议数据单元914还原为伺服数据单元908并存于缓冲器912中。最后,第二层接口906将存于缓冲器912的伺服数据单元908传送至第三层接口902。
当操作于非确认模式时,为了有效处理数据分段,程序代码812的第二层接口906中还包含一数据分段程序代码911,用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流程30的流程图。流程30可被编译至数据分段程序代码911中,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1: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
步骤302:判断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最后部分段落的末端是否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进行步骤310。
步骤304:判断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是否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进行步骤310。
步骤306:判断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是否恰好可填满下一协议数据单元。若否,则进行下一步骤,若是,则进行步骤310。
步骤308: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长度指示字段的值为一特定值,以指示有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
步骤310:结束。
因此,根据流程30,于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后,当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时,只要下一个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不是恰好可填满下一个协议数据单元,也就是说,该协议数据单元的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为1,亦即该延伸位不是用来表示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时,其下一字段为一长度指示字段及另一延伸位;在此情形下,将该长度指示字段设为一特定值,以指示有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相反地,若该第一个延伸位用来表示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则本发明另提供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流程40的流程图。流程40可被编译至数据分段程序代码911中,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1: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
步骤402:判断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最后部分段落的末端是否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进行步骤410。
步骤404:判断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是否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进行步骤410。
步骤406:判断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是否恰好可填满下一协议数据单元。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进行步骤410。
步骤408: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的值为0,以指示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
步骤410:结束。
因此,根据流程40,于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后,若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时,若下一个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恰好可填满下一个协议数据单元,则将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的值设为0,以表示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也就是说,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中不需包含任何用来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的长度指示字段。换句话说,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若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等于0,表示该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且进一步表示:在该协议数据单元的前一协议数据单元中,如包含有尚未被标示结束地址的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数据时,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该前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
请继续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接收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流程60的流程图。流程60可被编译至数据分段程序代码911中,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1: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
步骤602:接收一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603:判断该协议数据单元是否包含一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分段,且不包含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结束地址。若是,则进行步骤604,若否,则进行步骤614。
步骤604:接收下一协议数据单元。
步骤606:判断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的值是否等于0。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若否,则进行步骤614。
步骤608: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第二伺服数据单元。
步骤610:将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
步骤612:将该第二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
步骤614:结束。
根据流程60,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在接收端中,若所接收的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的值为0,表示该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且在该协议数据单元的前一协议数据单元中,如包含一未标明结束地址的伺服数据单元时,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该前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接下来,接收端会依序将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
因此,在本发明中,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若传输端侦测到一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第二伺服数据单元,则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的值为0,不需另外传送指示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地址的长度指示;对应地,若接收端所接收的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的值为0,则判断该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且在该协议数据单元的前一协议数据单元中,如包含一未标明结束地址的伺服数据单元时,不需长度指示字段即可判知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该前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如此一来,可避免系统资源的浪费,增加传输效率。
举例来说,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于非确认模式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中,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传输一序列伺服数据单元的示意图。在图6中,所需传输的序列伺服数据单元包含有伺服数据单元710、712、714、716,其大小分别为16、10、14、14个八字节。在经过无线链接控制层各子层(传输缓冲、分段及连结、加入表头、编码)的处理后,依序输出协议数据单元700、702、706、708(其序号SN分别等于0、1、2、3)。由于协议数据单元700、702、706、708的大小皆为15个八字节,使得伺服数据单元710被分为部分段落7100、7102,其大小分别为13及3个八字节。由图7可知,接续于部分段落7102的伺服数据单元712恰可填满协议数据单元702所余空间,亦即伺服数据单元712的末端结束于协议数据单元702的末端。同时,伺服数据单元714亦恰可填满协议数据单元706的数据域位,亦即协议数据单元706的数据域位所承载的伺服数据单元714是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因此,在本发明中,协议数据单元706的第一个延伸位被设定为0。换句话说,当协议数据单元706的第一个延伸位被设定为0时,即表示伺服数据单元712的末端结束于协议数据单元702的末端,因此协议数据单元706中不需要任何的长度指示字段来指示伺服数据单元712的末端结束于协议数据单元702的末端,因而可节省一协议数据单元,增加传输效率。
简言之,由于伺服数据单元710的大小大于协议数据单元700的数据域位的大小,使得伺服数据单元710被分为两个部分段落7100、7102。此外,接续于伺服数据单元710的最后部分段落7102的伺服数据单元712恰可填满协议数据单元702的数据域位,而接续于伺服数据单元712的伺服数据单元714符合(恰填满)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域位,因此本发明将承载伺服数据单元714的协议数据单元706的第一个延伸位设为0,表示伺服数据单元712结束于协议数据单元702的末端,且协议数据单元706包含完整的伺服数据单元714。如此一来,每一协议数据单元皆包含「有用的」数据,因此可节省系统资源,增加传输效率。相较之下,在此情形下,已知技术必须外加一协议数据单元用来容纳一长度指示字段以指示伺服数据单元712的末端结束于协议数据单元702的末端,而该外加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所剩空间必须以填补区填充以达到每一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包含完整的伺服数据单元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是于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定义当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的值(较佳地)为0时,表示该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且该协议数据单元的前一协议数据单元中,如包含一未标明结束地址的伺服数据单元时,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该前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当然,若该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的值为1,则表示下一字段为一长度指示字段及另一延伸位.综上所述,当延伸位另类解译被启动时,本发明可达到每一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包含完整的伺服数据单元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当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且该协议数据单元的前一协议数据单元中,如包含一未标明结束地址的伺服数据单元时,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结束于该前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时,本发明不需外加的协议数据单元即可描述上述情形,因此可节省协议数据单元,增加传输效率,避免系统资源浪费,改善已知技术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其包含有:
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
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最后数据分段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
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
该伺服数据单元的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恰好可填满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以及
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为一特定值,以指示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特定值为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移动通讯系统操作于非确认模式。
4.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接收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其包含有:
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
接收一第一协议数据单元;
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数据分段,且不包含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结束地址;
接收一第二协议数据单元;
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是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
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标记的值为一第一值时,判断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第二伺服数据单元;
将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以及
将该第二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不包含用来指示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位置的长度指示字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值为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标记为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移动通讯系统操作于非确认模式。
9.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传输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设备,包含有:
启动装置,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以及
设定装置,当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最后数据分段的末端结束于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该协议数据单元中无长度指示字段指示该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的位置,并且该伺服数据单元的下一伺服数据单元的长度恰好可填满该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时,设定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为一特定值,以指示该下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伺服数据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该特定值为0。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该移动通讯系统操作于非确认模式。
12.一种用于一移动通讯系统的接收端中处理数据分段的设备,包含有:
启动装置,启动延伸位另类解译;
接收装置,接收一第一协议数据单元,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包含一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数据分段,且不包含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结束地址,并接收一第二协议数据单元,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是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的下一协议数据单元;
判定装置,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的一标记的值为一第一值时,判断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结束于该第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末端,且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一未被分割、连结及填充的完整第二伺服数据单元;以及
传送装置,将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且将该第二伺服数据单元往上层传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不包含用来指示该第一伺服数据单元的末端位置的长度指示字段。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该第一值为0。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该标记为该第二协议数据单元的第一个延伸位。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该移动通讯系统操作于非确认模式。
CN2006100772159A 2005-05-18 2006-04-30 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8669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9492105P 2005-05-18 2005-05-18
US60/594,921 2005-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6971A CN1866971A (zh) 2006-11-22
CN1866971B true CN1866971B (zh) 2010-05-12

Family

ID=3672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72159A Active CN1866971B (zh) 2005-05-18 2006-04-30 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646791B2 (zh)
EP (1) EP1724977B1 (zh)
JP (1) JP4283285B2 (zh)
KR (1) KR100769228B1 (zh)
CN (1) CN1866971B (zh)
AT (1) ATE532363T1 (zh)
ES (1) ES2376630T3 (zh)
TW (1) TWI3075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7162B1 (ko) * 2000-08-19 2004-09-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래디오 링크 콘트롤(rlc)에서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pdu) 정보의 길이 지시자(li) 처리방법
JP4875084B2 (ja) 2005-08-23 2012-02-15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無線リンク制御非確認モードヘッダの最適化
KR101265643B1 (ko) 2006-08-22 2013-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수행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0752496B1 (ko) * 2006-09-27 2007-08-27 김창모 확산 또는 비확산 무선 통신에서 데이터의 랜덤 전송순서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WO2008041295A1 (fr) * 2006-09-29 2008-04-10 Fujitsu Limited Appareil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US8619685B2 (en) 2006-10-02 2013-12-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38754B1 (ko) 2006-10-30 2010-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연속 수신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수신 및 전송 방법
WO2008054119A2 (en) 2006-10-30 2008-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ccess channel message and response messag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EP2084928B1 (en) 2006-10-30 2017-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092676A4 (en) * 2006-12-15 2013-06-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ingle-SEGMENTATION INDICATOR
EP2124467B1 (en) * 2006-12-28 2017-05-17 NTT DoCoMo, Inc. Transmitter, receiver, mobile station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JP2008172296A (ja) * 2007-01-05 2008-07-24 Ntt Docomo Inc 送信機
JP4879029B2 (ja) * 2007-01-05 2012-02-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機及び受信機
US8503423B2 (en) * 2007-02-02 2013-08-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satile MAC multiplexing in evolved HSPA
KR101464748B1 (ko) * 2007-04-30 2014-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단말의 측정보고 기동방식
WO2008133481A1 (en) * 2007-04-30 200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during establishment of wireless call connection
US8184570B2 (en) 2007-04-30 2012-05-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WO2008133480A1 (en) * 2007-04-30 200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unit using header field existence indicator
US8081662B2 (en) 2007-04-30 2011-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data bloc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80097338A (ko) * 2007-05-01 2008-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불연속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US20080273482A1 (en) * 2007-05-02 200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access method for receiving a point-to-multipoint service
KR100917205B1 (ko) 2007-05-02 2009-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블록 구성 방법
ES2652668T3 (es) 2007-06-18 2018-02-05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imiento y equipamiento de usuario para realizar una sincronizac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N101589566B (zh) * 2007-06-18 2013-06-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同步的方法
KR101387537B1 (ko) 2007-09-20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성공적으로 수신했으나 헤더 압축 복원에 실패한 패킷의 처리 방법
US7949013B2 (en) * 2007-09-28 2011-05-2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flexible length indicators
JP4975868B2 (ja) * 2007-10-09 2012-07-11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macpduの生成・解析装置及び方法
KR100924833B1 (ko) 2007-12-18 2009-11-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주파수 채널 동시 접속 단말기 및 그 프로토콜 데이터유닛 순서 정렬 방법
EP2117278B1 (en) * 2008-05-09 2011-08-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network layer data units
KR100972166B1 (ko) * 2008-10-13 2010-07-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프로토콜데이터유닛 순서정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CN101778476B (zh) * 2009-01-08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指配方法及移动终端
TWI386809B (zh) * 2009-03-20 2013-02-21 Aten Int Co Ltd 記憶體整合裝置及方法
KR101413029B1 (ko) * 2009-06-22 2014-08-06 알까뗄 루슨트 Embms 송신에서 다운링크 데이터 동기화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59384A (zh) 2012-11-16 2018-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0045254B2 (en) * 2015-01-12 2018-08-07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705622B2 (en) 2015-03-06 2017-07-11 Newracom, Inc. Support for additional decoding processing time in wireless LAN systems
US10104579B1 (en) 2017-04-13 2018-10-16 Mediatek Inc. User equipment and flexible protocol data unit packaging method thereof
CN109728876B (zh) * 2017-10-31 2023-04-18 夏普株式会社 更新发送状态变量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903A (zh) * 2000-08-19 2002-03-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电链路控制的协议数据单元中插入长度指示符的方法
EP1276282A1 (en) * 2001-06-27 2003-01-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system and Radio Link Control data block for delimiting Logical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s
WO2004068807A1 (en) * 2002-10-25 2004-08-12 Asustek Computer Inc. Determination of acceptable sequence number ranges in 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5800B2 (ja) 1994-03-16 2003-05-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Atmによる可変長セルの転送方式,atmによる可変長セルのスイッチ及びatmによる可変長セルの交換機
JPH1188301A (ja) 1997-09-02 1999-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低ビットレート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方法
FI106504B (fi) 1998-10-06 2001-02-15 Nokia Networks Oy Datan segmentointimenetelmä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US6947394B1 (en) * 1999-04-09 2005-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US6557030B1 (en) 2000-05-31 2003-04-29 Prediwave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video-on-demand services for broadcasting systems
KR100344981B1 (ko) * 2000-10-07 2002-07-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시간 기반 서비스 데이터 유닛의 디스카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0547842B1 (ko) 2002-07-29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패킷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데이터 유형들을 전송하는 장치
US7460473B1 (en) * 2003-02-14 2008-12-02 Istor Networks, Inc. Network receive interface for high bandwidth hardware-accelerated packet processing
KR20050095419A (ko) * 2004-03-26 2005-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망을 이용하여 음성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을 효율적으로 사용하는 방법
US7391758B2 (en) * 2004-09-29 2008-06-24 Intel Corporation UMTS radio link control with full concatenation
US7768988B2 (en) * 2005-02-22 2010-08-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network medium reserv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0913900B1 (ko) * 2005-05-04 2009-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리 정의된 길이 지시자를 이용해서 패킷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903A (zh) * 2000-08-19 2002-03-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电链路控制的协议数据单元中插入长度指示符的方法
EP1276282A1 (en) * 2001-06-27 2003-01-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system and Radio Link Control data block for delimiting Logical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s
WO2004068807A1 (en) * 2002-10-25 2004-08-12 Asustek Computer Inc. Determination of acceptable sequence number ranges in 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07589B (en) 2009-03-11
TW200642374A (en) 2006-12-01
JP4283285B2 (ja) 2009-06-24
JP2006325212A (ja) 2006-11-30
ATE532363T1 (de) 2011-11-15
ES2376630T3 (es) 2012-03-15
EP1724977A3 (en) 2010-09-01
KR100769228B1 (ko) 2007-10-22
US7646791B2 (en) 2010-01-12
EP1724977A2 (en) 2006-11-22
EP1724977B1 (en) 2011-11-02
CN1866971A (zh) 2006-11-22
KR20060119824A (ko) 2006-11-24
US20060262811A1 (en) 200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6971B (zh) 移动通讯系统处理数据分段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88227B (zh) 执行缓存器状态回报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1478777B (zh) 执行寄存器状态回报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1309210B (zh) 无线通信系统设定分组表头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0525289C (zh) 用于voip无线终端的系统和方法
CN1695354B (zh) 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969506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选择保证QoS的传送格式组合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0527738C (zh) 删除服务数据单元序列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1094448A (zh) 无线通讯系统分帧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KR101091471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선 제어를 위한 패킷 압축/해제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60115289A (ko) 패킷망을 통해 음성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미리 정의된 길이 지시자 정보를 이용해서 무선 자원을효율적으로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267278A (zh) 无线通讯系统设定一传输区块尺寸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213802A (zh) 用于控制经由分组网络支持语音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语音业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34519B (zh) 显示无线通信网络的分组交换拥塞状态的方法
CN101162923A (zh) 超长蓝牙短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超长蓝牙短消息的接收装置
CN100396126C (zh) 一种基站控制器向基站传输数据的方法
US20040252671A1 (en) TCP/IP header compression format over wireless network
CN108809502A (zh) 混合自动重传的反馈信息生成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507495A (zh) 上行授权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227257A (zh) 无线通讯系统提供语音通讯服务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13207194A (zh) 一种基于麒麟移动操作系统的多模通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3141520B (zh) 视频流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094034A (zh) 无线通讯系统的媒体存取控制层构建分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99756A (zh)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分组删除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1572716A (zh) 传输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包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NOVATIVE SONIC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SHUO COMPU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709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914

Address after: Virgin Islands (British)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Sonic Ltd.

Address before: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ASUSTEK COMPUTER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auritius eibner

Patentee after: Innovative Sonic Ltd.

Address before: Mauritius Port Louis

Patentee before: Innovative Sonic Ltd.

Address after: Mauritius Port Louis

Patentee after: Innovative Sonic Ltd.

Address before: Virgin Islands (British)

Patentee before: Innovative Sonic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