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0774A - 用于远程地关联通信装置与计算机终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远程地关联通信装置与计算机终端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0774A CN1860774A CNA2004800282657A CN200480028265A CN1860774A CN 1860774 A CN1860774 A CN 1860774A CN A2004800282657 A CNA2004800282657 A CN A2004800282657A CN 200480028265 A CN200480028265 A CN 200480028265A CN 1860774 A CN1860774 A CN 18607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telephone terminal
- computer
- user
- tele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779 in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30 addi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14—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H04M3/42323—PBX's with CTI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183—Call or contact centers with computer-telephony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6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security aspects in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M2203/6018—Subscriber or terminal logon/log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Abstract
在计算机电话集成环境中,为了降低对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与错误的电话(即,与相邻于该计算机终端的电话或用户的移动电话不同的电话)之间的关联的无意或欺诈注册的风险,主机通过屏面显示指示用户呼叫具有CTI功能的通信交换系统的特定分机。当检测到对该分机的呼叫时,该通信交换系统将该呼叫报告给主机,该主机存储有主叫电话终端的包括唯一终端标识符在内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组。然后通过与被检测为已拨打第一号码的电话终端相关联的计算机终端向用户提供第二电话号码。用户接着拨打该第二目的地电话号码,当通信交换系统检测到对该号码的连接的请求时,将该请求报告给主机。然后主机对所存储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组与主叫电话终端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等同组进行比较。该处理可以重复预定次数,直到满足安全标准。一旦在预定次数之后确定相匹配,则将该电话注册为与该计算机终端相关联。为了防范欺诈注册的更高安全性提供了大量的变型和改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通信装置与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多种方法用于通过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如计算机电话集成(CTI)环境)对诸如电话终端的通信装置与计算机终端的关联进行注册,使得远程主机可以将特定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关联。例如,这些方法用于使得用户可以对它们对特定计算机终端和电话终端的操作进行注册,从而远程主机可以将远程站点处的来话通信重定向到用户。
本发明试图简化注册处理并通过消除对设置用来帮助进行关联处理的交互式语音应答(IVR)系统的需求使得可以利用更节省成本的技术来实现关联。设置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的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的一种已知用途是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电话系统对电话终端与在该计算机系统内由该用户正在操作的计算机终端之间的关联进行远程注册。这里使用术语“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分布式计算机环境”来表示客户机/服务器型计算机系统,例如其中各客户机可以均包括能够与至少一个电话终端相关联的计算机终端。
CTI在呼叫中心中特别有用,申请人为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public limited company(BT)的申请号为PCT/GB96/00727(公开号WO96/31044)的国际申请公开了一种在呼叫中心中的自动呼叫分配(ACD)套件,如BT的国家电话账户管理操作,通过引用并入该申请的内容。申请号为PCT/GB96/00727(公开号WO 96/31044)的国际申请公开了一种已知的呼叫中心中的ACD套件,下面参照附图的图1对其组成部分和相关操作特性进行简要描述。
在图1中,公知的ACD套件包括构成本发明的交换系统的PABX 10。PABX 10与ACD系统12相关联,并通过具有30个64kbit/s信道的基群速率ISDN链路16连接到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4。
由电话终端18表示的客户可以通过拨打呼叫中心的已公布电话簿号码(也称为国内号码或目的地终端号码)来呼叫呼叫中心。在PABX 10处接收这些来话呼叫,并由ACD系统12将它们放入队列中。ACD系统12按公知的方式将位于该队列头部的呼叫分配给从多个呼叫中心代理位置20(也称为工作站)中的选定的一个,各个呼叫中心代理位置20均包括电话终端22(也称为ACD塔)和相关联的计算机终端24。由图1中的虚界线表示各代理的工作站与该代理的电话终端的关联。
其终端22被选择来回答呼叫的代理通常是位于空闲代理队列的头部处的代理。该队列包含这些代理的标识,但是另选地可以包含与这些代理相关联的电话簿号码。类似地,由远程工作站21表示的远程工作代理(其包括电话终端36和相关联的计算机终端38)可以通过电话链路40拨打呼叫中心的已公布电话簿号码来呼叫呼叫中心。电话链路40能够支持基于不同信道(如ISDN链路)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然而,呼叫中心的号码的公布意味着可能使将特定代理与计算机终端和电话终端关联起来的注册系统被滥用。
考虑如下情况:各个计算机终端24均由个人计算机(通常称为PC)构成,并连接到主机26,该主机26具有相关联的数据库28并通过CTI链路30连接到PABX 10。在现有技术中,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32连接到PABX 10的一端口并连接到主机26,并被设置成从客户和远程工作代理获得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递给主机26以进行合适的处理。按此方式,可以注册远程工作代理,并将客户连接到呼叫中心中的代理或合适的远程工作代理。
为了支持远程工作,ACD系统12仍然必须将远程工作代理的标识与在呼叫中心中被认为要成为激活终端22的标识关联起来,下面对实现该关联的方式进行描述。
在第一种情况下,远程工作代理将激活他或她的计算机终端38,该计算机终端38将自动拨打主机26的电话簿号码。当通过ISDN链路16建立了连接(使用多个B信道中的一个)时,远程工作代理将利用标识协议登录到主机26,并将由该远程工作代理当前使用的电话簿号码通知给主机26,并且该主机26将该远程工作代理的电话簿号码与该远程工作代理的标识相关联地存储起来。如果该远程工作代理具有指定的位置,或者,例如如果在没有公司的预先同意的情况下不许可改变该代理的位置,则该远程工作代理不将远程终端的标识通知给主机26,而主机26将查询它的记录并检索出合适的数据。
主机26此时将从其虚拟塔列表中选择可用终端34,将所述远程工作代理的标识与该选定终端34的标识关联起来,并通过CTI链路30将它们发送给ACD系统12。主机26此时具有将代理的标识、远程终端38的标识以及选定终端34的标识关联起来的记录,并可以在询问后通过终端34的标识检索到对应的远程终端38的标识。然后ACD系统可以按许多方式进行操作,如在申请号为PCT/GB96/00727(公开号WO 96/31044)的国际申请中详细描述的方式。
美国专利US6594 357号“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描述了图2所示的将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关联起来的另一种已知方法,通过引用将其内容并入于此。在图2中,PABX 10具有另一终端34′,该终端34′与终端34相同,但是不形成如上所述的与远程工作代理的标识相关联地由主机26使用的多个虚拟终端34的集合的一部分。
根据现有技术的第二示例的对电话终端/计算机终端的安全注册是如下实现的。首先考虑本地代理的情况,即,在其电话直接连接到PABX 10的端口的工作站20处工作的本地代理。将主机26配置成对代理方在其工作站20处通过计算机终端24的键盘启动的登录过程进行响应,以向该计算机终端24发送用于含有文本消息“请拨打分机XXXX。当呼叫有应答时,请通过您的电话键区输入码字YYYY。”的屏面显示的数据。
该代理方此时通过在他的电话22上拨打分机XXXX(其为与虚拟终端34′相对应的分机号码)(这里称为进行注册呼叫)对该消息作出响应,并且PABX 10按通常方式通过将振铃电流连接到对应的端口来进行响应。主机26通过CTI链路30知道虚拟终端34′正在“振铃”,并指示PABX 10通过将对应的线路电路记录为正处于“摘机”状况来将该呼叫处理为被应答,并报告针对该呼叫在PABX 10处接收的任何数字。
按公知的方式将PABX 10配置成收集在呼叫过程中拨打的数字。在一变型例中,PABX 10将未示出的数字收集器连接到虚拟终端34′。当接收到来自PABX 10的含有从代理方接收到的数字的消息以及电话22(从该电话22发送了该消息)的分机号码时,主机26对这些接收到的数字与在屏面显示信息中发送的码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它们相匹配,则将分机号码与计算机终端24的标识相关联地存储起来,并向计算机终端24发送含有文本消息“请挂断电话。”的另一屏面显示。此时已将代理方与其电话终端22和其计算机终端24相关联地注册在主机26处。
例如申请号为PCT/GB96/00727号(公开号WO 96/31044)的国际申请和美国专利US6594 357号描述的公知的CTI系统存在的局限性在于:用于将计算机终端与语音终端关联起来的方法需要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该IVR连接到PABX 10(其通过计算机电话集成链路连接到主机)的端口,并配置成从客户和远程工作代理获得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递给主机26以进行合适的处理。
然而,设置IVR单元代价高并且昂贵。在诸如以上现有技术描述的系统中的每个PABX均需要相关联的IVR。这意味着具有多个PABX的分布式ACD套件对于每个PABX都需要IVR单元,这增加了实现这种系统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试图提供一种用于将计算机终端与诸如电话终端的通信装置关联起来的方法,其无需在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中(尤其但是不排他地,在CTI环境中)为每个PABX安装IVR。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试图提供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内将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与可由用户操作的通信装置关联起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生成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将该标识符通知给所述通信装置;使用所述通信装置启动与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通信;当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内的其他设备接收到由所述通信装置产生的对到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连接的请求时,记录所述通信装置的标识符;以及检查是否已将所述装置标识符与先前通知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通信线路端点的至少一个其他标识符相关联,在相匹配的情况下,将该用户的通信装置与该用户的计算机终端相关联。
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电话终端。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可以包括数字序列。该数字序列可以包括可拨打号码。可以通过所述计算机将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通知给所述用户来将所述标识符通知给所述通信装置。该计算机可以通过将所述标识符显示给用产来通知所述标识符。此外或另选地,所述计算机可以通过将所述标识符通过听觉方式播告给用户来通知所述标识符。可以将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自动通知给所述通信装置。该计算机可以向用户显示图标,通过激活该图标该计算机可以将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自动通知给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在所述计算机与所述通信装置之间使用无线通信链路来自动通知所述标识符。该通信链路可以是短程的。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未获得匹配的情况下,至少一次重复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在该方法步骤的第二次重复中,可以只响应于与所述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通信装置的先前的标识符向所述计算机终端通知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所述其他设备可以包括通信交换系统。该通信交换系统可以包括PABX。可以将所述计算机终端配置成在请求到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连接时提示用户执行至少一个附加动作。用户执行的该附加动作可以是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按预定时间回复到挂机状态。用户执行的该附加动作可以是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按预定时间变成摘机状态。用户执行的该附加动作可以是在所述计算机终端上输入表示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线路可以听到的信号的信息,该信息用于请求到所述通信端点的标识符的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试图提供一种用于经由通信网络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将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相关联的方法,该计算机终端与唯一计算机标识相关联,该电话终端与唯一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用户提供与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的可拨打号码;使用所述电话终端请求到该号码的连接;检测在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处是否已接收到对所述号码的连接请求;如果是,则确定生成了所述连接请求的电话终端的电话终端标识,并向主机提供表示该电话终端标识和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号码的信息;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已与另一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并在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未与所述主机提供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另一号码相关联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的不同的随后可拨打号码,并重复所述请求、确定以及处理步骤;以及在所述电话终端标识已与所述主机提供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其他号码相关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满足用于将已请求连接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与向其提供了至少一个其他可拨打号码的所述计算机终端标识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联标准,并且在满足该至少一个关联标准的情况下:将所接收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与所述计算机终端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
优选地,由所述计算机终端显示所述电话终端首先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可拨打号码。优选地,由所述主机向所述计算机终端提供所述电话终端首先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可拨打号码。优选地,由所述主机随机生成至少一个可拨打号码,并将其与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
优选地,所述通信交换系统通过检测所述电话终端是否已调用了进行呼叫命令,来检测是否已请求到所述多个可拨打号码中的一个的连接。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试图提供一种被配置成经由通信网络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将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相关联的系统,该计算机终端与唯一计算机标识相关联,该电话终端与唯一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该系统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与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的可拨打号码的装置;用于使用所述电话终端请求到该号码的连接的装置;用于检测在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处是否已接收到对所述号码的连接请求的装置;用于在已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确定生成了所述连接请求的电话终端的电话终端标识并向主机提供表示该电话终端标识和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号码的信息的装置;用于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已与另一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的装置;和用于在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未与所述主机提供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另一号码相关联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的待提供给所述用户的不同的随后可拨打号码的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电话终端标识已与所述主机提供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其他号码相关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满足用于将已请求连接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与向其提供了至少一个其他可拨打号码的所述计算机终端标识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联标准的装置;和用于在满足该至少一个关联标准的情况下将所接收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与所述计算机终端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的装置。
优选地,由所述计算机终端显示所述电话终端首先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可拨打号码。优选地,由所述主机向所述计算机终端提供所述电话终端首先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可拨打号码。优选地,由所述主机随机地生成至少一个可拨打号码,并将其与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
优选地,所述通信交换系统通过检测所述电话终端是否已调用了进行呼叫命令来检测是否已请求到所述多个可拨打号码中的一个的连接。优选地,所述用于提供的装置、所述用于生成的装置、所述用于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满足至少一个关联标准的装置、所述用于处理的装置以及所述用于注册的装置共同构成子系统。优选地,所述用于检测是否已接收到连接请求的装置、所述用于确定请求所述连接的电话终端的标识的装置构成分立子系统。
优选地,所述通信交换系统上的端口与可拨打号码相关联,并且对于每个可拨打号码只针对由所述主机确定的预定时间量来激活相关联的端口。
优选地,在已接收到对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的一端口的连接请求之后使该端口失活。
优选地,一次激活与可拨打号码相关联的一个端口。
优选地,将向所述计算机终端对可拨打号码的提供与激活所述端口的所述预定量的时间的起始相关联。
优选地,所述可拨打号码是由所述主机分配的随机目的地号码。
优选地,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包括PABX。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试图提供一种将电话终端的标识与计算机终端的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该计算机终端向该计算机终端的用户提供预定目的地终端号码的标识;检测是否已请求对该预定目的地终端号码的呼叫;接收进行了该呼叫的电话终端的标识;存储该电话终端的标识的至少一个特征;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向所述用户提供第二目的地电话号码;检测是否已请求对该第二目的地终端号码的呼叫;接收进行了第二呼叫的电话终端的标识;存储用于拨打第二目的地号码的所述电话终端的标识的至少一个特征;对用于拨打第二目的地号码的电话号码的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特征与用于拨打第一目的地电话号码的电话号码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进行比较;以及执行比较核对以确定在第一话终端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组与第二电话终端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组之间是否存在匹配,以将所接收的所述电话终端的标识与所述计算机终端的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
优选地,当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检测到进行呼叫命令时执行提供第一预定目的地终端号码的标识的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试图提供一种用于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内将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与该用户的电话终端相关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复地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可拨打号码,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将该可拨打号码通知给所述用户;
使用所述电话终端拨打所述可拨打号码;以及
当由所述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内的其它设备接收了到所述可拨打号码的连接的请求时,记录所述电话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
检查是否存在含有与通知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其他可拨打号码相关联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的先前记录,并在相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的电话终端与所述用户的计算机终端相关联。
优选地,在所述多个方法步骤的第二次和随后的重复中,只响应于与所述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先前的电话终端标识向所述计算机终端通知所述可拨打号码。
优选地,所述设备包括通信交换系统。
优选地,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包括PABX。
具有优势的是,本发明试图提供一种用于将电话终端标识与计算机终端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不再需要提供CTI环境下的IVR组件。
具有优势的是,本发明试图提高在由主机通过通信网络将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相关联时的安全级别。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陈述了其他方面和优选特征。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见的,可以将如所附从属权利要求陈述的本发明的多个优选特征适当地相互组合或者将它们与如所附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本发明的任何不同方面适当地组合。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进行描述,这些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已知ACD套件的示例的第一现有技术;
图2示出了一种已知ACD套件的示例的第二现有技术;而且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最佳模式进行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只能描述有限数量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应当与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相符。
附图的图3示出了与由附图中的与现有技术的ACD套件环境相关的图1和2表示的组成部分相似的组成部分。在附图中由相同的标号表示相似的组成部分。然而,本发明略去了对等效于交互式语音识别单元32的表示,因为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在不需要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下将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相关联的方法,消除了在ACD套件环境中将IVR与各PABX相关联的必要性。具有优势的是,本发明试图提供一种用于将电话终端的标识与计算机终端的标识相关联的改进的并且可能更安全的方法。
下面参照附图的图3,ACD套件包括提供了交换系统的通信系统10。将通信系统10配置成使得用户能够在没有操作员协助的情况下在自动呼叫分配套件中连接到电话终端,并使得电话终端可以自动连接到公共网络。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包括专用自动电话交换机(PABX),该专用自动电话交换机包括如图3示出的电话交换台设备。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包括其他自动交换机制,如Connex等。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因此包括PABX作为本发明的交换系统。通信系统10与ACD系统12相关联,并通过能够同时支持至少一个语音信道和至少一个数据信道的合适的通信链路16连接到通信网络14,例如,可以通过宽带通信链路连接该通信网络,或者,如果该通信网络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则通过具有30个64kbit/s信道的基群速率ISDN链路连接该通信网络。
由电话终端18表示的客户可以呼叫呼叫中心,由ACD系统按与参照图1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处理该呼叫。例如,ACD系统12按已知的方式将位于所述队列头部处的呼叫分配给多个呼叫中心代理位置20中的选定的一个,每个呼叫中心代理位置20都包括电话终端22和相关联的计算机终端24。该选定的终端22通常是在空闲代理队列的头部处的终端。该队列包含这些代理的标识,但是另选地可以包含与这些代理相关联的电话簿号码。
类似地,由远程工作站21表示的远程工作代理(其包括电话终端36和相关联的计算机终端38)可以通过如上所述地拨打呼叫中心的已公布电话簿号码来呼叫呼叫中心。
每个计算机终端24均由个人计算机(通常称为PC)构成,并连接到具有主机26,其与数据库28相关联并通过CTI链路30连接到PABX 10。将该系统配置成处理位于通过相应的通信链路40连接到通信网络14的各远程工作站21处的多个远程工作代理。通信链路40提供了能够支持语音通信的至少一个信道和能够支持数据通信的至少一个信道。由此可以从终端36和38中的每一个独立地进行呼叫并对它们进行收费。主机26通过具有合适的带宽的另一通信链路42连接到通信网络14,以例如进行语音和/或数据通信。
当代理方在工作站20或远程工作站21处启动工作周期时,他或她使用合适的系统(例如,电话终端22、36的TouchTone(注册商标)键区)登录到ACD系统12。另选地,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24、主机26以及CTI链路30或者通过计算机终端38、通信网络14、链路42、主机26以及CTI链路30执行该登录过程。
如下所述,对构成本发明的呼叫控制装置的主机26进行编程,使其监测PABX 10的呼叫控制处理器(未示出)的活动并向呼叫控制处理器发送命令消息。
主机26含有一定数量的终端34(例如10个终端)的标识的列表,将这些终端34指定为只用于远程工作的虚拟塔,并且不将它们放置在桌上以供代理方使用。由于这些终端34不打算由实际的代理方来操纵,因此它们不必是功能终端,也不必具有相关联的计算机终端24,这是因为它们是虚拟塔并且不是操作工作站20的一部分。尽管终端34可以与终端22相同,但是如果希望那么它们可以是在PABX 10看来是挂机电话的简单装置。另选地,可以将PABX 10配置成使得它具有用于与远程工作代理相关联的一组端口标识,这些端口标识不与PABX 10的任何物理端口相关联并且仅仅是虚拟端口。换句话说,呼叫控制处理器在ACD 12的控制下将命令将振铃电流发生器连接到选定的虚拟端口,并在主机26的控制下停止该连接,但是PABX 10不会知道这些虚拟端口在物理上并不存在。
为了支持远程工作,ACD系统12仍然必须将远程工作代理的标识与在呼叫中心中被认为要成为激活终端22的标识相关联,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执行该关联的方法。
如下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电话终端/计算机终端的安全注册。
远程工作代理位于计算机终端38处。向远程工作代理提供了用以使用电话终端36拨入PABX 10的端口的第一电话号码。PABX 10向主机26通知远程工作代理已拨打第一电话号码的事实。主机26将该第一电话号码与远程工作代理的标识相关联,接着主机26将用于拨打第一电话号码的电话终端36的电话簿号码与该远程工作代理的标识相关联地存储起来。主机26将查询它的记录并检索出合适的数据。接着主机通过向远程终端38发送第二电话号码来确认该远程工作代理与远程终端38的标识相关联。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应当指出,当远程工作者拨打第一电话号码时,对所呼叫的号码没有“回答”,该来话呼叫到“哑号码”的连接用于触发主机以向呼叫者提供第二号码。因此呼叫者不一定知道呼叫已完成,直到通过远程终端38将第二号码传送给呼叫者。
然后远程终端38通过合适的方法(例如通过对第二电话号码的音频和/或视频显示,但是该方法不必与用于显示第一电话号码的第一方法相同)将该第二号码再次发送给远程工作代理。然后远程工作者(通常使用同一电话终端36,或者另选地使用可以具有同一标识或共享该同一线路标识的另一终端)呼叫第二电话号码。PABX 10接着向主机26通知第二电话终端36标识。
同样,该第二号码不要求呼叫者一定知道它们已连接到未端终端,尽管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指示。该连接实际上是虚拟的,因为将对特定号码的连接请求的存在性用于提醒主机;即,当PABX 10接收到对第二号码的连接请求的存在性时提醒主机26。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PABX 10接着可以完成到哑虚拟终端的连接。
PABX 10可以将对已接收的第二号码的连接请求连同请求到第二号码的连接的第二电话终端的标识通知给主机26,或者另选地对被传递给主机的针对第二号码的连接请求的接收可以触发主机以请求进行请求连接的电话终端的标识。主机26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检索出将该电话终端标识与拨打的第一号码相关联的信息。如果与该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的所述两个被拨打的号码符合主机26已为计算机终端标识生成的注册标准,那么主机26完成了注册处理,并将计算机终端38与电话终端36相关联。
在本发明的其他另选实施例中,主机26可以要求重复该过程一次或更多次,例如,通知第三电话号码以由远程工作代理通过计算机终端38来拨打。接着由PABX 10将用于拨打第三号码的电话终端标识传递给主机26。主机26对所接收的将电话终端标识与拨打的号码相关联的信息进行处理,以确认同一电话终端标识是否根据通过主机26实现的注册方案拨打了第一和第二号码。如果该电话终端标识满足该注册标准,那么主机26可以完成注册处理并将电话终端36与计算机终端38相关联。
在本发明一另选实施例中,在已通过PABX 10将第一电话号码连接到合适的“哑”终端(例如,334A)之后,使第一电话号码被分配到的PABX端口失活。PABX 10接着激活第二端口,被分配到该第二端口的第二电话号码将连接到第二“哑”终端(例如334B)。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中一旦已接收到对到特定号码的连接的请求则PABX 10就将已拨打了被分配给一PABX端口的号码的电话终端36的标识通知给主机26),允许主机26对PABX 10进行配置,使得按合适的随机方式将电话号码分配给PABX上的不同端口。这进一步降低了某个人通过拨打一个号码然后重新拨打类似号码而错误登录的机会。
尽管以上描述是针对呼叫中心的,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应用于涉及连接到主机的计算机终端的任何CTI环境。被设置成拨入的电话终端36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装置,例如,包括与用户的计算机终端38集成在一起的电话型装置,其能够拨打提供给该计算机终端38的可拨打号码。在注册处理中不必使用电话终端传送语音信号。因此,可以使该服务自动化,从而提供自动记入计算机终端的位置的方法。在这种实施例中,向位于第一目的地处的计算机终端传送电话号码,然后将该电话号码例如通过合适的(通常是短程的)通信链路通知给电话终端。例如可以使用蓝牙提供无线通信链路,其可以是音频链路(即,将电话接收器放置在计算机终端的扬声器附近)、红外链路或另一短程无线通信链路。可以将该电话终端配置成自动呼叫通过这种方式传送的(即,始发自该计算机终端的)电话号码。这使得用户只需激活电话终端和计算机终端而不必执行任何动作就可以对电话终端进行操作,以自动将其与计算机终端注册在一起。
用户呼叫的电话号码(在本发明者当前构思的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下)是PABX 10(其可以是本地PABX或远程PABX)上的分机。在主机26与用户的计算机终端38之间通知第二电话号码的数据链路可以是经由数据网络或调制解调器以及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专用链路。当用户拨打了号码时不必回答该呼叫,因为对该连接的请求生成了从PABX到计算机终端的对已呼叫与PABX上的端口相关联的号码的电话终端的标识的通知就足够了。
在呼叫中心中,呼叫控制设备对请求呼叫的电话终端36的标识进行注册。而在本发明的可能的某些实施例中,在常规意义下不必连接所进行的呼叫。
对预定目的地“哑”电话终端号码(例如,可通过PABX上的端口访问的交换系统的分机)的连接请求(这里也称为注册呼叫)启动了随后生成可拨打号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请求了连接之后可以执行一些附加的处理,并且实际上可以将这些处理用于启动与主机的通信,但是根据本发明仍然不必回答用户进行的呼叫。由此不必设置连接到主机26的IVR以回答呼叫(在ACD环境下由远程代理进行的呼叫中,当然可以设置IVR以处理客户查询)。相反,将通信系统交换机(即,PABX10)对针对该号码的呼叫的接收用作启动电话终端36(已将其用于进行该呼叫)与计算机终端38(向其提供了所拨打的号码)之间的关联处理的触发。
因此,通过主机26提供给计算机终端38的号码可以是任何可拨打号码,例如,它们不必对应于通常使用的目的地电话号码。主机26能够将这些可拨打号码与PABX上的特定端口相关联,使得该PABX在已接收到对特定号码的连接请求时可以通知主机26。
在与注册处理的连接中,并非通信系统交换机(即,PABX)上的所有端口都可使用。在大多数实施例中,将可用端口的子集用于注册一个或更多个远程工作者,并将其余端口用于按常规ACD方式的来话呼叫。
在计算机终端通过数据链路耦合到另一这种计算机终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之间的关联进行注册的方法的某些实施例。一个示例如下:多个计算机终端相连以用于访问互连网,第一用户发现关于第二用户的网页,该网页含有“呼叫我”的链接,这里的“我”是指第一用户。
在美国专利US 6,594,357号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帮助进行“呼叫我”处理的已知处理,该专利US 6,594,357号描述了:第一用户如何点击“呼叫我”链接,该点击使得他的计算机终端(称为第一计算机)向他的网络服务器(称为第一服务器)发送含有已注册的关联电话号码的标识的“呼叫我”消息。第一服务器知道与该网页相关联的计算机(称为第二计算机)的标识(即,网络地址),并通过与第二计算机相关联的网络服务器(称为第二服务器)将该“呼叫我”消息转发给第二计算机。
当第二计算机处接收到该“呼叫我”消息时,生成屏面显示以通知第二用户:已请求了对所显示的电话号码的电话呼叫。第二用户此时可以通过他的电话终端对该号码进行常规呼叫。另选地,如果第二用户与具有CTI功能的交换系统相关联,他可以在第二计算机处输入进行呼叫的命令,以实现对该显示的电话号码的呼叫。
CTI环境的除呼叫中心以外的另一示例是传统的办公室型环境(或者配备有电话终端和计算机终端的任何环境,即,不应将系统的用户局限为具有任何特定职业或隐含的工作实践)。该计算机终端具有可由用户检索的电话簿号码程序,当找到了希望的电话号码时,用户将在该号码上点击他的鼠标按钮。这将使得从该计算机终端(或者从依据于该配置的主机)向服务于该办公室的PABX发送与所显示的号码相关的数字数据。该PABX此时进行动作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注册处理,并从由该主机记录为与该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号码对所请求的号码进行呼叫。
在本文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用户的期望的计算机终端处的屏面显示向用户提供了注册过程(即,可拨打号码)。相反,当具有用于传送音频信息的合适的装置的计算机终端具有声卡和扬声器时,可以使用语音合成器来生成“口头”指令。因此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任何合适的介质传送可拨打号码。
根据本发明的对电话终端与计算机终端的安全注册在多个方面具有优点。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使用计算机来向用户通知第一电话号码,通常通过显示该电话号码来实现该通知。然而,第一号码可以是分配给该用户的特定号码,并使用对关联处理的随后的重复(例如,然后可以将三个号码用于确认该关联)来提高安全性。在此情况下,第一号码仅仅用于触发随后生成针对用户计算机终端的其他可拨打号码。
将所通知的可拨打号码提供为主机根据合适的号码生成算法生成的编码号码。因此通常只有通过计算机终端接收该电话号码的人才能(例如,从屏面显示)看到或被通知到(例如,听到)该电话号码。然后这个人可以从他选择的终端(其可以是在工作站处的分机,或者是他的移动电话)进行注册呼叫。除非构想了其中从具有与应当与所述电话号码被传送到的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电话终端不同标识的电话终端对预定分机进行注册呼叫的情况,否则所注册的电话终端将与正确的用户相关联,使得可以由代理方按通常的方式来回答待远程地传送给远程代理方的呼叫。由此,该方法减小了呼叫控制装置注册与计算机终端和用户标识相关联的不正确的电话终端号码的可能性。
通过将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相关联,用户可以使用他的计算机终端请求去话呼叫,并且CTI控制器可以命令相关联的PABX(例如,服务于该办公室的PABX)从与该计算机终端相关联地注册的分机进行呼叫。本发明可以促进在ACD环境下呼叫者的更负责的行为,因此注册处理更安全。
本发明还使得可以更安全地接收来话呼叫。例如,远程呼叫始发者可以从用户的计算机终端请求注册信息,或者可以未经请求地发送该消息。然后他们对该注册信息(即,与该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电话终端的标识)的电话号码进行呼叫。根据用于信号发送协议中的具体命令,该电话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在发送给远程始发者的消息中的唯一信息,或者该标识可以与其他信息相关联。
可以将该注册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终端中,或者可以从该计算机终端将其远程地存储到例如与该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主机中。
当检测到通过该计算机终端进行的进行呼叫命令时,可以执行提供预定目的地终端号码的标识的步骤。
将本发明配置成采用任何合适的形式来提供,例如,本发明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组件,该至少一个组件包括被配置成执行本发明的方法中的某些步骤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的套件。可以按分布式方式实现本方法,其中通过彼此远程操作的不同装置来执行各个步骤。
本发明不应局限于ACD环境,而是可以扩展到任何这样的环境:其中重要的是,确保由指定计算机设备操作员通过指定电话链路进行通信。在此背景下,本发明可应用于软件操作员领域,并保障了互连网银行业务,这是因为本发明使得可以将用户正在操作的计算机设备的标识与电话终端的标识相关联,以确保该软件或该银行业务应用正在由位于指定电话终端处的人员操作。
在本发明人当前构思的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下,注册处理的入站呼叫方面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方面使得用户可以使用该系统对位置进行注册,然后可以使呼叫指向该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册方法可以具有多于一个的安全级,这可以基于呼叫通过呼叫实现。例如,一般用户只需要拨打两个号码,而管理人员必须拨打三次以增加安全性。生成的可拨打号码可以与分机号码、PCID、登录ID、计算机操作系统、日期时间、本地/远程用户等相关联。
通过在常规专用电话交换(PBX)系统上的操作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可以等效地应用于Centrex(集中式用户交换机)系统、公众网、基于IP的系统、全部基于计算机的通信系统,实际上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何通信系统。
在现有技术的注册方法中,由于IVR单元的成本,在PBX的网络中可能只有一个PBX(连接有IVR)。这种注册方法要求在多个PBX之间传递主叫线路识别(CLI),即,通过诸如数字专用网络信号发送系统(DPNSS)的PBX间信号发送协议来连接这些PBX,或者另选地,该CLI必须是发布在PSTN上的CLI。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如果没有发布CLI则注册处理不会起作用。
由于本发明的成本节省方面,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其可以具有每PBX一个注册服务,即,本地注册服务将始终看到主叫线路识别(CLI)起始分机用户电话簿号码(DN)。这在集中管理注册业务(即,以BT为主机)并将多个PBX放在本地的情况下尤其有用。客户可能不希望发布CLI,或者不希望为用于注册业务的PSTN呼叫付费,这可以由本发明的实施例来支持。还可以将本发明用于带有增值接口的公共电话网络。在本实施例中,IVR是很昂贵的资源。本发明消除了对该IVR的需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可以在通信网络内通过软件与/或分布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型设备中的硬件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另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计算机终端执行计算机终端注册,即,当用户正在操作已拨打了可拨打号码的电话终端时,该计算机终端提示用户表示他是否认出了(例如表示特定线路状态的)可听声音。在这种示例中,不提供语音识别功能。相反,PBX可以使得将繁忙信号或特定拨号音中继给用户。接着计算机终端向用户提供如下提示:如果可以听到特定声音,那么应当执行特定动作。可能的动作的示例例如包括:在随后的重复注册处理的过程中或者在用户挂断的电话时,应当拨打某个随后的号码,等等。另选地,可以将计算机配置成向用户指示用户何时应当(例如,通过挂断)清除到主机PBX的线路。例如,可以通过提供显示给用户的“现在挂断”的消息,或者可以通过按特定时间(例如可以通过倒计时器传送该特定时间)提供挂断消息,来执行该清除。该计算机也可以提示用户何时拨打所述可拨打号码,或者何时拨打可拨打号码的一个或更多个号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里使用术语可拨打或可拨电话号码。然而,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该术语用于表示带有通信端点的某些通信装置的标识符。典型地,该标识符包括可拨打号码,但是并非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都必须如此。
在此将以下重复的摘要文本并入说明书中。
在计算机电话集成环境中,为了降低对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与错误的电话(即,与相邻于该计算机终端的电话或用户的移动电话不同的电话)之间的关联的无意或欺诈注册的风险,主机通过屏面显示指示用户呼叫具有CTI功能的通信交换系统的特定分机。当检测到对该分机的呼叫时,该通信交换系统将该呼叫报告给主机,该主机存储有主叫电话终端的包括唯一终端标识符在内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组。然后通过与被检测为已拨打第一号码的电话终端相关联的计算机终端向用户提供第二电话号码。用户接着拨打该第二目的地电话号码,当通信交换系统检测到对该号码的连接的请求时,将该请求报告给主机。然后主机对所存储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组与主叫电话终端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等同组进行比较。该处理可以重复预定次数,直到满足安全标准。一旦在预定次数之后确定相匹配,则将该电话注册为与该计算机终端相关联。为了防范欺诈注册的更高安全性提供了大量的变型和改进。
Claims (50)
1、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内将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与可由该用户操作的通信装置相关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
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将该标识符通知给所述通信装置;
使用所述通信装置启动与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通信;
当由所述计算机系统内的其他设备接收到由所述通信装置产生的到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连接请求时,记录所述通信装置的标识符;以及
检查是否已将所述装置标识符与先前通知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通信线路端点的至少一个其他标识符相关联,在相匹配的情况下,将该用户的通信装置与该用户的计算机终端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是电话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包括数字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字序列包括可拨打号码。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计算机将所述标识符通知给所述通信装置来将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通知给所述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通过将所述标识符显示给所述用户来通知所述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通过以听觉方式将所述标识符播告给所述用户来通知所述标识符。
8、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自动地通知给所述通信装置。
9、根据8所述的方法,当权利要求8从属于权利要求5或6时,其中,通过所述计算机向用户显示图标,并且所述计算机通过激活该图标将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自动地通知给所述通信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计算机与所述通信装置之间使用无线通信链路来自动地发送所述标识符。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链路是短程的。
12、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未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至少一次重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方法步骤的至少第二次重复中,只响应于与所述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通信装置标识的先前标识符向所述计算机终端通知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标识符。
1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其他设备包括通信交换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包括专用自动电话交换机。
1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计算机终端配置成在请求到所述通信线路端点的连接时提示用户执行至少一个附加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户执行的附加动作是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在预定时间回复到挂机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到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户执行的附加动作是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在预定时间变成摘机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户执行的附加动作是在所述计算机终端上输入表示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线路可以听到的信号的信息,该信息用于请求到所述通信端点的标识符的连接。
20、一种用于经由通信网络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将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相关联的方法,该计算机终端与唯一计算机标识相关联,该电话终端与唯一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用户提供与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的可拨打号码;
使用所述电话终端请求到该号码的连接;
检测在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处是否已接收到对所述号码的连接请求;并且如果接收到,
则确定生成了所述连接请求的电话终端的电话终端标识,并向主机提供表示该电话终端标识和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号码的信息;
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已与另一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并且
在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未与所述主机提供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另一号码相关联的情况下,生成与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的不同的随后可拨打号码,并重复所述请求、确定以及处理步骤;以及
在所述电话终端标识已与所述主机提供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其他号码相关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满足用于将已请求连接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与向其提供了至少一个其他可拨打号码的所述计算机终端标识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联标准,并且在满足该至少一个关联标准的情况下:
将所接收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与所述计算机终端的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计算机终端显示所述电话终端首先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可拨打号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主机向所述计算机终端提供所述电话终端首先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可拨打号码。
23、根据权利要求20到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主机随机地生成至少一个可拨打号码,并将所述可拨打号码与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
24、根据权利要求20到2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交换系统通过检测所述电话终端是否已调用了进行呼叫命令来检测是否已请求到所述多个可拨打号码中的一个的连接。
25、一种被配置成经由通信网络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将计算机终端与电话终端相关联的系统,所述计算机终端与唯一计算机标识相关联,所述电话终端与唯一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所述系统包括:
用于向用户提供与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的可拨打号码的装置;
用于使用所述电话终端来请求到所述号码的连接的装置;
用于检测在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处是否已接收到对所述号码的连接请求的装置;
用于在已接收到连接请求的情况下,确定生成了所述连接请求的电话终端的电话终端标识并向主机提供表示所述电话终端标识和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所述号码的信息的装置;
用于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已与另一电话终端标识相关联的装置,和
用于在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未与由所述主机提供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另一号码相关联的情况下,生成待提供给所述用户的与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的不同的随后可拨打号码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电话终端标识已与所述主机提供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其他号码相关联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满足用于将已请求连接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与向其提供了至少一个其他可拨打号码的所述计算机终端标识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联标准的装置,和
用于在该至少一个关联标准被满足的情况下将所接收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与所述计算机终端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的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中,由所述计算机终端显示所述电话终端首先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可拨打号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中,由所述主机向所述计算机终端提供所述电话终端首先请求了到其的连接的可拨打号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5到2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由所述主机随机地生成至少一个可拨打号码,并将所述可拨打号码与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相关联。
29、根据权利要求25到2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通信交换系统通过检测所述电话终端是否已调用了进行呼叫命令来检测是否已请求了到所述多个可拨打号码中的一个的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提供的装置、所述用于生成的装置、所述用于确定所述电话终端标识是否满足至少一个关联标准的装置、所述用于处理的装置以及所述用于注册的装置共同构成子系统。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用于检测是否已接收到连接请求的装置、所述用于确定请求所述连接的电话终端的标识的装置构成了分立的子系统。
32、根据权利要求25到3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通信交换系统上的端口与可拨打号码相关联,并且对于各个可拨打号码只在由所述主机确定的预定量的时间内激活相关联的端口。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已接收到对所述通信交换系统的端口的连接请求之后使该端口失活。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中,一次只激活与可拨打号码相关联的一个端口。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系统,其中,将向所述计算机终端对可拨打号码的提供与激活所述端口的所述预定量的时间的起始相关联。
36、根据权利要求25到3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可拨打号码是由所述主机分配的随机目的地号码。
37、一种将电话终端的标识与计算机终端的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向所述计算机终端的用户提供预定目的地终端号码的标识;
检测是否已请求了对所述预定目的地终端号码的呼叫;
接收进行了该呼叫的电话终端的标识;
存储所述电话终端的标识的至少一个特征;
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向所述用户提供第二目的地电话号码;
检测是否已请求了对该第二目的地终端号码的呼叫;
接收进行了第二呼叫的电话终端的标识;
存储用于拨打第二目的地号码的所述电话终端的标识的至少一个特征;
将用于拨打第二目的地号码的电话号码的所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特征与用于拨打第一目的地电话号码的电话号码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进行比较;以及
执行比较核对以确定在所述第一电话终端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的组与所述第二电话终端的所述至少一个特征的组之间是否存在匹配,以将所接收的所述电话终端的标识与所述计算机终端的标识相关联地进行注册。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检测到进行呼叫命令时执行提供第一预定目的地终端号码的标识的所述步骤。
39、根据权利要求25到3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包括专用自动电话交换机。
40、一种计算机终端,其包括被配置成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到2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合适步骤的多个组件。
41、一种设备,其包括被配置成接收连接请求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到2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合适步骤的多个组件。
42、一种计算机系统,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计算机终端;和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
43、被配置成用于安装在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计算机终端上的计算机软件,将该软件被配置成在被加载时使得所述计算机终端执行在根据权利要求1到2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合适步骤。
44、被配置成用于安装在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上的计算机软件,所述软件被配置成在被加载时使得所述计算机终端执行在根据权利要求1到2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合适步骤。
45、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内将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与该用户的电话终端自动地相关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被通知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可拨打号码;
所述计算机终端使用通信链路将所述可拨打号码通知给电话终端;
所述电话终端自动地拨打所述可拨打号码;并且
当所述计算机系统内由其他设备接收到对所述可拨打号码的连接的请求时,记录所述电话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
检查是否存在含有与通知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其他可拨打号码相关联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的先前记录,并在相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的电话终端与所述用户的计算机终端相关联。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链路是短程无线通信链路。
47、一种用于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内将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与该用户的电话终端相关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重复地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可拨打号码,通过所述计算机终端将该可拨打号码通知给所述用户;
使用所述电话终端拨打所述可拨打号码;以及
当由所述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内的其它设备接收到对所述可拨打号码的连接的请求时,记录所述电话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
检查是否存在含有与通知给所述计算机终端的至少一个其他可拨打号码相关联的所述电话终端标识的先前记录,并在相匹配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的电话终端与所述用户的计算机终端相关联。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多个方法步骤的第二次和随后的重复中,只响应于与所述计算机终端相关联的先前电话终端标识向所述计算机终端通知所述可拨打号码。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其他设备包括通信交换系统。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交换系统包括专用自动电话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GB0322895.4A GB0322895D0 (en) | 2003-09-30 | 2003-09-30 | 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 |
GB0322895.4 | 2003-09-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0774A true CN1860774A (zh) | 2006-11-08 |
CN100568897C CN100568897C (zh) | 2009-12-09 |
Family
ID=2928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2826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897C (zh) | 2003-09-30 | 2004-09-29 | 用于远程地关联通信装置与计算机终端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42461B2 (zh) |
EP (1) | EP1668881B1 (zh) |
JP (1) | JP4440932B2 (zh) |
CN (1) | CN100568897C (zh) |
AT (1) | ATE503342T1 (zh) |
AU (1) | AU2004306228B2 (zh) |
CA (1) | CA2539290C (zh) |
DE (1) | DE602004031961D1 (zh) |
GB (1) | GB0322895D0 (zh) |
WO (1) | WO2005034496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68897C (zh) * | 2003-09-30 | 2009-12-09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用于远程地关联通信装置与计算机终端的方法 |
CN102263864A (zh) * | 2011-08-11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话务台系统及其链路切换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64408B2 (ja) * | 2005-05-31 | 2010-10-20 | 株式会社東芝 | サーバ装置 |
CN101645800B (zh) * | 2009-08-20 | 2011-09-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计算机电信集成设备的升级方法及系统 |
FR2988875A1 (fr) * | 2012-03-29 | 2013-10-04 | France Telecom | Procede de configuration d'un logiciel de cti |
JP5494786B2 (ja) * | 2012-12-03 | 2014-05-21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CN103327468B (zh) * | 2013-06-28 | 2016-05-18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为同一个手机号码提供主副sim卡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
US10320974B2 (en) * | 2015-11-13 | 2019-06-11 | Ale International | Presence systems, presence servers and presence agents |
JP6927614B2 (ja) * | 2017-04-07 | 2021-09-01 | 株式会社Widsley | 通話システム、通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10021245B1 (en) * | 2017-05-01 | 2018-07-10 | Noble Systems Corportion | Aural communication status indications provided to an agent in a contact cen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506290D0 (en) | 1995-03-28 | 1995-05-17 | British Telecomm | Teleworking arrangements |
US5619557A (en) | 1995-07-10 | 1997-04-08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coming telephone calls to remote agents and for collecting and providing call data |
ES2192685T3 (es) * | 1996-06-17 | 2003-10-16 | British Telecomm | Sistema de acceso basado en red. |
US5907547A (en) * | 1996-10-24 | 1999-05-25 | At&T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links |
AUPO899697A0 (en) * | 1997-09-05 | 1997-10-02 | Bardell, Norman John Charles |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 for computer networks |
EP1068717B1 (en) * | 1998-03-31 | 2011-03-02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
EP1371218A1 (en) | 2001-03-20 | 2003-12-17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
GB0322895D0 (en) * | 2003-09-30 | 2003-10-29 | British Telecomm | 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 |
-
2003
- 2003-09-30 GB GBGB0322895.4A patent/GB0322895D0/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4
- 2004-09-29 CA CA2539290A patent/CA2539290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29 WO PCT/GB2004/004166 patent/WO200503449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9-29 EP EP04768709A patent/EP166888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29 CN CNB2004800282657A patent/CN10056889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29 DE DE602004031961T patent/DE60200403196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29 US US10/573,265 patent/US7742461B2/en active Active
- 2004-09-29 AU AU2004306228A patent/AU2004306228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4-09-29 AT AT04768709T patent/ATE503342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29 JP JP2006530574A patent/JP444093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68897C (zh) * | 2003-09-30 | 2009-12-09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用于远程地关联通信装置与计算机终端的方法 |
CN102263864A (zh) * | 2011-08-11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话务台系统及其链路切换方法 |
CN102263864B (zh) * | 2011-08-11 | 2018-08-28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移动话务台系统及其链路切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668881B1 (en) | 2011-03-23 |
GB0322895D0 (en) | 2003-10-29 |
EP1668881A1 (en) | 2006-06-14 |
US7742461B2 (en) | 2010-06-22 |
DE602004031961D1 (de) | 2011-05-05 |
CA2539290C (en) | 2014-08-12 |
CN100568897C (zh) | 2009-12-09 |
WO2005034496A1 (en) | 2005-04-14 |
JP2007507946A (ja) | 2007-03-29 |
CA2539290A1 (en) | 2005-04-14 |
AU2004306228B2 (en) | 2009-04-23 |
AU2004306228A1 (en) | 2005-04-14 |
US20070081517A1 (en) | 2007-04-12 |
ATE503342T1 (de) | 2011-04-15 |
JP4440932B2 (ja) | 2010-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118864A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on a wide area network | |
US6993355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family members | |
EP1856900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screening | |
US6122357A (en) | Providing enhanced services through double SIV and personal dial tone | |
US7194080B2 (en) | Automatically sequentially ringing alternative telephone numbers | |
US2015004372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telephone services | |
US6594357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registering the identity of a telephone terminal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identity of a computer terminal | |
EP1266514A1 (en) | Wireless telephone call manager | |
CN1257388A (zh) | 移动智能网中执行业务的方法 | |
EP093588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one voice gateway from multitude of voice gateways, which shall serve a remote application | |
US6813347B2 (en) | Selective call waiting | |
US20050243988A1 (en) |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erting for priority calls | |
CN100568897C (zh) | 用于远程地关联通信装置与计算机终端的方法 | |
US8971513B2 (en) | Originating locator service | |
US8229097B2 (en) | Originating simultaneous ring services | |
US7194079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facsimiles by phone and/or E-mail | |
EP1388250B1 (en) | Services in a telephony system | |
CN1813466A (zh) | 在电信系统的呼叫建立过程中提供定制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 |
US2005027640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STN calls via an IP request | |
CA2218231C (en) | Method to provide voice call notification and control messaging over a data pat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