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3231A - 使用非对称调制的记录载体识别 - Google Patents

使用非对称调制的记录载体识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3231A
CN1853231A CNA200480026463XA CN200480026463A CN1853231A CN 1853231 A CN1853231 A CN 1853231A CN A200480026463X A CNA200480026463X A CN A200480026463XA CN 200480026463 A CN200480026463 A CN 200480026463A CN 1853231 A CN1853231 A CN 1853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carrier
channel bit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group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64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A·H·M·卡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853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3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572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5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5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wherein the shape of recording marks is altered, e.g. the depth, width, or length of p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0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572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11B20/005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change the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said format change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6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binary codes
    • H04L25/4915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binary codes using pattern i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用非对称调制存储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参见图1、2和3)。这防止了通过播放装置(60)的正常数据通路(65)访问信息。由于在播放装置中进行固有的数据限制(参见图4)和解码,因此播放装置能自动消除非对称信息。

Description

使用非对称调制的记录载体识别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记录在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的记录载体,其中一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一种记录识别信息记录在记录载体上的方法,记录载体包括记录在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其中一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从记录载体获取记录识别信息的方法,记录载体包括记录在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其中一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一种存储在记录载体上的信息的版权控制方法,记录载体包括记录在记录载体的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其中一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一种包括寻址装置和数据获取装置的光盘的播放装置,和一种用于包括寻址装置和数据记录装置的记录载体的记录设备。
采用CD和DVD记录载体形式的这种记录载体是已知的,在CD和DVD记录载体中制造商在记录载体上提供了一个条目,该条目使得播放装置能够确定谁制造了该记录载体。
而且,这种记录载体与其上记录了版权标记的可记录和可重写记录载体也不同。
这种记录载体与PC游戏也不同,对于PC游戏制造商在记录载体的原版中引入缺陷以便使得播放装置能够通过验证是否所有的缺陷都在预期的位置来识别记录载体。
这些记录载体的缺点是,访问记录载体的任何人很容易获得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不容易被访问记录载体的任何人获得的识别信息的记录载体。
为了达到该目的,记录载体的特征是,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中。
由于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不容易通过播放装置访问,即使任何人访问记录载体,以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调制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也会被隐藏和不能被访问。播放装置包括在消除任何非对称性的数据获取路径中的数据限制器,因此,可以防止访问非对称信息。
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非对称调制是凹坑宽度调制。
凹坑越宽反射越小,有效地局部干扰DC电平,因此,引入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通过调制,这些信道比特的DC电平干扰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表示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在用播放装置处理数据之前,用数据限制器消除关于反射量的信息。如果没有播放装置中的特殊装置,不可能访问有关DC内容信息从而访问反射量。
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所述非对称调制是连续数字和(runningdigital sum)调制。
信道代码通常努力使代码字的连续数字和尽可能接近零。对连续数字和的控制例如可以通过置换代码字实现,其中在给定实例中,如果这对于连续数字和有利,在代码字流中一个代码字可以由另一个唯一的代码字(其产生比较小的连续数字和)替换。如果置换代码字引起较高的连续数字和,那么就不能用置换代码字代替该代码字。为了在记录载体上存储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如果产生较高的连续数字和,则通过用置换代码字来替换代码字来改变这个方案。因而使用这种与预期方案的偏差来调制记录载体信息,并且这是有效的非对称调制,因为代码字局部显示出比期望高的DC内容。
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所述非对称调制是信道比特转换(transition)位置调制。
通过改变信道比特的转换,可以实现DC内容的调制和非对称性。由于随后的PLL利用提取的时钟重新排列了所述转换,故而不影响数据流,同时可以在信道比特HF流的谱中引入接近DC的低频内容。
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用奇偶保护代码(parity preservingcode)编码信道比特。
用奇偶保护代码允许DC内容的极严密控制,因此允许对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的极严密控制。因而用包括非对称性检测装置的播放装置更容易检测到与该信道比特的这种严密非对称性的偏离。
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预定的位置。
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预定的位置使得播放装置能够在那个位置快速获得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并且确定所存储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而不必搜索部分或全部记录载体以查找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
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在记录载体上存储指向所述预定位置的指针。
为了防止信息存储在各个记录载体上相同的位置,在各个记录载体上存储指针(或者是加密的即有良好保护形式的指针,或者是无保护的指针)。
当记录载体包括指针时,播放装置能迅速找到各个记录载体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记录载体包括PIC带,预定位置的地址存储在PIC带中。PIC带由蓝光盘片标准定义,适合于存储加密形式或无保护形式的指针。
按照本发明的将记录识别信息记录在记录载体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调制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中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在记录载体上存储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
通过执行该方法,产生记录载体,该记录载体允许播放装置从记录载体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并通过将识别信息以不可能通过播放装置的标准数据通路直接提取的方式放到记录载体上来防止准确复制记录载体。
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调制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中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调制信道比特的连续数字和的步骤。
通过在连续数字和中插入调制,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只能在播放装置内部存取,而不能通过播放装置的标准数据通路存取,防止了普通用户提取识别信息。
对连续数字和的控制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置换代码字实现,在给定实例中,如果这对于连续数字和有利的话,在代码字流中一个代码字可以由另一个唯一的代码字(其产生较小的连续数字和)替换。如果置换代码字引起较高的连续数字和,则不用置换代码字代替该代码字。为了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记录载体上,如果导致连续数字和较大,则通过用置换代码字代替代码字来改变该方案。因而使用这种与预期方案的偏差来调制记录载体信息,并且这是有效的非对称调制,因为代码字局部显示出比期望高的DC内容。
可替换地,按照扩频技术应用水印。
优选按加密形式将检测所要求的密钥编码到光盘中。
另一种替换方案是按模拟信号形式引入水印,例如,按正弦波,或调制后的正弦波(AM,FM,PM等)形式引入水印。
用信道比特转换调制时,通过观察对于用PLL和数据限制器(具有较快的阈值确定)所获得的检测瞬间的转换位置来进行检测。在该实施例中水印的带宽可以较高。
载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用奇偶保护代码编码信道比特。
用奇偶保护代码使得能够极严密地控制DC内容和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因此,用包括非对称检测器的播放装置能更容易地检测与信道比特的严格非对称性的任何差别。
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在记录载体上存储非对称调制一组信道比特的步骤包括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预定位置中。
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预定的位置使得播放装置能够在那个位置快速获得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并且确定所存储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而不必搜索部分或全部记录载体以查找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
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在记录载体上存储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的步骤。
为了防止将识别信息存储在各个记录载体的相同位置,在各个记录载体上存储指针(或者是加密的即有良好保护形式的指针,或者是无保护的指针)。
记录载体包括指针时,播放装置能迅速找到各个记录载体上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记录载体包括PIC带,所述预定位置的指针存储在PIC带中。
PIC带由蓝光盘标准定义,适合于按加密或不保护形式存储指针。
按照本发明的从记录载体获得记录识别信息的方法包括步骤:
从记录载体获得具有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
从获得的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解调制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非对称调制防止用户通过正常数据通路访问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因为,在播放装置中对此没有规定(provision)。
由于播放装置中用了数据限制器,所以,可以在从代码字提取数据之前除去非对称调制。
或者,如果在编码成代码字过程中实现的非对称调制,那么就要在从代码字获取数据的过程中执行对非对称调制的除去。
通过在数据限制器之前的位置或在代码字解码之前的位置设置解调装置(这样给非对称解调装置提供的是从记录载体中获得的仍然包含非对称调制的信号),也能很容易地在播放装置中实现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获取和检验。
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从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解调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解调信道比特的连续数字和的步骤。
当用编码实现非对称调制时,也可以在数据限制器之后实现对非对称调制的获取。数据限制器之后,用于控制DC内容的置换代码字仍然存在,在这些代码字的解码过程中,用非对称调制存储的信息变成可用的。无论何时遇到代码字,无论代码字是置换代码字或者可能由置换代码字替换的代码字,对DC控制而言,可以将替换或不替换的判定与预期的最优判定做对比。与最佳判断的不一致形成非对称调制的基础,因此能实现解调。
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从记录载体获取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的步骤包括从预定位置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由于知道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地址,所以,可以提高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获取速度而降低获取的复杂性。
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从记录载体获取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的步骤和从指针指示的预定位置获取具有非对称调制的信道比特。
为了能够从生产过程到生成过程或从制造商到制造商改变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位置,可以提供指针。指针告诉播放装置记录载体上能够找到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准确地址或区域。因此能减少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检索时间和检索的复杂性,同时,在产生记录载体的过程中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
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记录载体包括PIC带,从PIC带中获取预定位置的指针。PIC带由蓝光盘的标准定义,适合按加密或无保护方式存储指针。
一种用于对存储在记录载体上的信息进行版权控制的方法,所述记录载体包括记录在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该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版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记录载体获取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
从所获取的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解调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处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以便建立记录载体的版权资格(copyright status)。
由于在播放装置中没有规定访问非对称调制后的数据,所以,非对称调制防止用户通过正常数据通路访问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由于在播放装置中使用了数据限制器,所以在从代码字中提取数据之前消除了非对称调制。
可替换地,如果是在编码成代码字的过程中实现的非对称调制,那么消除非对称调制在从代码字获取数据的过程中进行。
通过在数据限制器之前的位置或在代码字解码之前设置解调装置(这样给非对称解调装置提供的是从记录载体获取的仍然包含非对称调制的信号),也能很容易地在播放装置中实现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获取和检验。
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后,播放装置能确定记录载体上的资料的版权资格。如果版权指示记录载体上的资料可以复制,记录器可以释放资料,例如,通过指示一个允许由记录播放装置所提供的资料的记录设备。
如果版权指示,记录载体上的资料或部分资料不能复制,那么,播放装置拒绝来自记录装置复制资料的要求,或向记录装置表明复制是不合法的。
这种阻止非法复制的机构可以位于播放装置或记录器中。
或者,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可以用于阻止对非法记录载体的任何播放。由于如上所述的复制过程中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丢失,所以,这些非法记录载体不具有正确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不论何时只要正确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被丢失或者记录载体识别信息是不正确的,播放装置将拒绝访问该记录载体上的资料。
对记录载体上所存储的信息进行版权控制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从记录载体获取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的步骤包括从预定位置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从预定位置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比从随机位置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快。
对记录载体上所存储的信息进行版权控制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从记录载体获取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的步骤和从指针所指示的预定位置获取非对称调制的信道比特。
通过在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之前获取指针,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位置可以从记录载体到记录载体,从生产过程到生产过程,从制造商到制造商,或从记录器到记录器发生改变。这就能防止版权控制被容易地规避。
对记录载体上所存储的信息进行版权控制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记录载体包括PIC带,从PIC频段中获取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
通过将指针存储在PIC带中,记录装置能够很容易地访问所述信息和其他与盘相关的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包括寻址装置和数据获取装置的光盘播放装置的特征是,播放装置还包括DC内容获取装置,设置DC内容获取装置的目的是,通过解调从记录载体上寻址装置指示的位置获取的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从记录载体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播放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播放装置还包括版权控制装置,其被安排检索寻址装置获取记录载体上一个位置的地址,以便处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从而建立记录载体的版权资格,所述寻址装置被安排从记录载体获取指向一个位置的指针并且将该位置指示给DC内容获取装置。
播放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是,记录装置还包括非对称调制器,设置非对称调制器用于通过调制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到记录载体上,非对称调制器连接到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装置用于在寻址装置指示的记录载体的地址上记录非对称调制器所提供的一组信道比特。
现在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
图1显示出通过凹坑宽度调制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
图2显示出通过编码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
图3显示出通过转换调制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
图4显示出数据限制器对非对称性的影响;
图5显示出具有非对称性的记录载体;
图6显示出包括非对称检测器的播放装置;和
图7显示出用非对称性作水印的版权控制系统。
应注意到,尽管说明使用的是局部DC内容干扰,但是将干扰分布在多组信道比特之上的更偏向统计学的方案也是可行的。
图1显示出通过凹坑宽度调制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图中示出了一组正常的没有调制的信道比特1。高电平指示记录载体即平面(land)的光反射,而低电平指示低反射,即标记的反射。
图1还显示出DC内容曲线2,4。信号的DC内容通过集成不同位的贡献而确定。
为了说明的目的,正常的没有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1包括,一系列短小的交替的平面和标记。一组信道比特对DC内容的平均贡献为零,用DC内容曲线2的对应部分中的恒定值指示。当更长的平面1a导致更长的反射持续时间时,通过提供正贡献,DC内容曲线2增加到第一电平2a。随后,具有低反射率的同等长度的标记1b通过提供负贡献从而降低DC内容,平衡DC内容曲线2回到零。
凹坑宽度增加时,标记的反射也比上述的正常状态降低。
已经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3包括这样一个较宽的凹坑,以长标记3b的低反射表示。较长的标记3b产生比较长的平面3a更大的负贡献。因此,当DC内容曲线达到第一电平4a(等于正常状态的第一电平2a)时,更长的标记3a的负贡献导致DC内容达到负值4b,代替正好将DC内容曲线返回到零。
期望的信号特性是没有DC内容。因此将DC内容保持为低电平,并且在信道比特组、代码字,或代码字组的末端DC内容返回到零。
因此在一组信道比特末端4c处与零的偏差作为不正常状态被检测到,能够如所述调制DC内容以表示数据或标记或水印。,
图2显示出通过编码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
图中示出了一组正常的没有调制的信道比特20。高电平也指示记录载体即平面的光反射,而低电平也指示低反射,即标记的反射。
为了说明的目的,所述一组正常的没有调制的信道比特20包括,一系列短的交替的平面和标记。所述一组信道比特对DC内容的平均贡献为零,用DC内容曲线21的对应部分中的恒定值指示。当较长的平面20a导致反射持续时间较长时,通过提供正贡献,DC内容曲线21增加到第一电平21a。随后,具有低反射率的同等长度的标记20b通过提供负贡献从而降低DC内容,平衡DC内容曲线21回到零21b。
当用编码在一组信道比特中引入非对称时,会产生与上述常规状态不同的比特模式。
调制过的一组信道比特22包括这样一种不同的比特模式,由较短的持续标记22b(与相应的较长的标记20b相比)和较长的持续平面22(与相应的较短的平面20c相比)表示。较短的标记22b与较长的平面20b相比提供更短的负贡献。因此,当DC内容曲线23达到第一电平23a(等于正常状态的第一电平21a)时,较长的标记22b的负贡献导致DC内容降低到正值23b,而不是令DC内容曲线正好返回到零。
接下来,较长的平面22c提供DC内容正贡献,引起DC内容曲线23的更大的正终端值23d。期望的信号的特性是无DC内容。因此DC内容保持低电平,在信道比特组的末端、代码字的末端或代码字组的末端的DC内容返回到零。
一组信道比特的末端23d与零电平的偏差可以作为不正常状态被检测到,因此,能够如上所述调制DC内容来表示出数据或标记或水印。
图3显示出通过转换调制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调制信道比特的转换的情况与图2所述状态类似。对平面和标记持续时间的修改干扰了对称性,使信道比特的末端的DC内容不是零。但是在图3中这不是通过应用与图2不同的编码实现的,而是移位转换本身的结果。要想获取数据,就要限制移位转换,因为时钟恢复后的检测必须产生与转换不发生位移的情况获取的相同的数据。
图3显示出正常的没有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30。高电平也指示记录载体即平面的光反射,低电平也指示低反射,即标记的反射。
为了说明的目的,正常的没有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30包括一系列短的交替的平面和标记。一组信道比特对DC内容的平均贡献为零,用DC内容曲线31的对应部分中的恒定值指示。当较长的平面30a导致较长的反射持续时间时,通过提供正贡献,DC内容曲线31增加到第一电平31b。随后,具有低反射率的同等长度的标记30b通过提供负贡献从而减小DC内容,平衡DC内容曲线31回到零31c。
当转换移位用于引起一组信道比特中的非对称时,平面和标记的宽度变化。移动平面与标记之间的单个转换不改变总长度,但是改变标记与平面之比。
调制后的一组信道比特32包括该移位后的转换。延长了的平面32a为DC内容提供了更长时间的正贡献,引起比正常状态下所达到的电平31b更高的电平33a。随后被缩短的标记32b提供时间更短的负贡献,结果,DC内容33在一组信道比特的末端33c不再返回到零。
期望的信号的特性是没有DC内容。因此DC内容保持低电平,并且在信道比特组的末端、代码字末端,或代码字组末端DC内容返回到零。
一组信道比特在末端23d与零的偏差作为异常情况被检测到,因此,能够如上所述调制DC内容以表示数据或标记或水印。
在盘上的特定位置,调制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该措施在光盘上产生不能复制的水印。播放时,可以从DC内容恢复该非对称性。如果水印的内容和位置不正确,播放器拒绝播放该盘。
由于实际的所有盘复制方法都能恢复信道比特的定时,所以在盘复制后水印会消失。只有无定时恢复的完全模拟复制会保留水印,但是,这会增加复制的定时抖动。这会使复制件不能播放,或者,至少可以看成是抖动增加了的复制件。
图4显示出数据限制器对非对称性的作用。
用包括更低反射(由于较宽的凹坑)的一组信道比特说明限制器的作用。
一组信道比特40包括较长平面40a和较长的标记40b。
为了说明的目的,其他平面和标记的长度保持较短,不必反射实际存在的一组信道比特或可能的一组信道比特。它们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设置的不同于平面和标记的尺寸的尺寸。
经输入44将该一组信道比特输入常规的数据限制器42,其包括比较器42a和建立合适的检测阈值47的装置42b。
装置42b给比较器42a提供合适的阈值47,使得比较器能够提供输出信号41,该输出信号41包括一组信道比特40的全部定时信息而除去任何幅度变化,例如,标记40b的更低的电平。较长的平面41a和较长的标记41b的持续时间等于信道比特的长平面40a和长标记40b的持续时间。数据限制器提供输出信号41,表示在输出45处的信道比特,但是,更长的标记41b的电平等于其他标记的电平。
因此,通过调制在信道比特中存储的信息在输出信号41中丢失。
除了将信道比特40提供给数据限制器42之外,信道比特40也提供给DC内容装置43,例如,按积分器形式实现的DC内容装置43。然后,DC内容装置43在输出46处提供确定的DC内容。这样提供的DC内容与所希望的DC内容有偏差。由于来自数据限制器的输出信号41(如DC内容曲线48所示)没有DC内容,所以这种偏差容易确定。
对数据限制器前后的DC内容的简单比较将揭示差别,使得能够检测并解调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注意,图4显示出用反射变化干扰DC内容的情况。在定时变化的情况下,诸如移位转换或使用编码,数据限制器都不能消除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但是,在用原始代码字代替置换代码字,或者进行时钟恢复并接着取样的解码步骤中,数据限制器将会消除DC内容的干扰。
在移位转换的情况下,由于转换移位将在PLL的相位比较器处显示错误信号,所以,用于从信道比特恢复时钟的锁相环路(PLL)能提供解调。
在盘的特定位置,调制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性。这个措施在盘上产生不能复制的水印。在播放装置可以恢复该非对称性。如果水印的内容和位置不正确,播放器拒绝播放该盘。
由于实际的所有盘复制方法都能恢复信道比特的定时,所以在盘复制后水印会消失。只有无定时恢复的完全模拟复制会保留水印,但是,这会增加复制的定时抖动。这会使复制件不能播放。
图5显示出具有非对称性的记录载体。
在蓝光盘-ROM盘50上,一组信道比特52的非对称性由水印比特组调制。具有非对称性的一组信道比特52的地址和指示一组水印比特的数值存储在预定的位置,例如,存储在PIC带51中。
存储一组信道比特52的地址,或存储多组信道比特的地址,使得能够快速访问和获取一组信道比特52,同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由于当使用加密而信息不可用时,需要对记录载体的完全搜索,这很浪费时间。
图6显示出包括非对称检测器的播放装置。
播放装置60从记录载体61获取数据。
如图5所述,首先从记录载体的特定区域获取有关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位于何处的信息,在蓝光盘的情况下,从PIC带获取该信息。
一旦获取了包括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图6的框图变为有效。从PIC带获取地址是不必说明的正常播放器的功能。而且,在PIC带中寻址信息和解密(如果施加了密钥的话)由处理装置66完成。
为了从记录载体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播放器60包括基本引擎62,基本引擎62从处理装置66提供给基本引擎62的地址获取信道比特。然后,所获取的信道比特被提供给数据限制器63和DC内容确定装置64。作为数据限制的侧边效应,在将信道比特提供给数据通路进行进一步解码之前,数据限制器63从信道比特有效地消除非对称性。此外,另一个DC内容确定装置67在数据限制器63之后确定信道比特的DC内容。由于例如通过编码在信道比特上放置了类型约束,如果在处理之前已经知道了信道比特的DC内容,那么,就不需要另一个DC内容确定装置67。然后,处理器基于在DC内容确定装置64的输出解调是否在期望的位置使用在获取的信道比特的DC内容中检测到的信道比特的不对称性调制期望的数据。
处理器接下来能锁定或允许进一步解码数据通路65中的信道比特,或者,指示外部装置该资料是有版权的,不能用其他装置复制。
一旦记录载体被识别出来可以用已知的版权控制系统。
由于在将信道比特提供给数据通路65处理之前数据限制器63消除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所以,用户无法访问记录载体识别信息。数据限制器63、DC内容确定装置64和67和处理器66可以集成为单个装置,以防止用户访问。因此,对密钥的解密、一组信道比特的地址、和一组信道比特的实际内容被良好地保护起来阻止访问。
水印出现在数据谱的低频区域中,而且可以通过观察检测电平,或者,通过简单的低通或带通过滤播放信号而恢复。由于许诺的17PPDC-抑制,所以,本发明特别适用于BD。通过应用以编码将信道比特的DC内容最小化以便限制低频代码谱的方法能进一步增强水印检测SNR。后面的方法对于降低非对称调制的幅度也有用。
通过从盘到盘改变水印的位置和内容增强了该方法的安全性。
在蓝光盘片驱动器的信号处理中,从CA和PP信号检测到密钥和水印。
积分器的输出(检测阈值)遵循HF信号的平均值非对称。这是公知原理,而且已经用在CD播放器中。由于信道代码的DC抑制特性,所以,它有用。
本实施例中,假设水印的带宽在阈值控制回路的带宽范围内。因为限制器调整它的阈值以补偿非对称调制,因此,水印不会增加抖动。
在限制器的控制带宽之上,在阈值检测器的输出处非对称调制仍然存在,而且抖动增强。
播放之前,播放器检查特定位置处的水印内容。水印的内容和位置被编码进盘片上特定的地址中,例如,PIC带中(蓝光盘标准)。
图7显示出用非对称性作为水印的版权控制系统。
记录器70包括数据通路75,它的一部分功能是将数据编码成信道比特。然后,数据通路向调制器73提供信道比特。
如图1、2和3所示的,调制可以采用几种形式:
信道比特的转换移位;
给某些标记指定要记录的较宽的凹坑,以降低反射。
编码后使用置换代码字,通过利用通常不会出现在任何数据流中的代码字替换代码字来控制DC内容。
因此,调制器73最终可以实现为转换调制器、代码字替换器或激光束功率调制器。
处理器76从数据通路75接收信息,并控制在信道比特中插入非对称调制。处理器76还控制在哪里存储信道比特并且控制基本引擎72进行这样的操作。
因此处理后的信道比特被提供给基本引擎,以在记录载体61上进行记录。
显然,在调制器73是激光束调制器的情况下,基本引擎必须能改变记录信道比特用的激光束的功率。在其他两个调制器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标准的基本引擎就足够了。
记录器还在记录载体的特定区域,例如,PIC带中,记录非对称调制的信道比特的位置。
记录器的常规结构适合于这部分记录,不需要再进行讨论。这同样适应于密钥的加密,因为这是由处理器76依照标准模式处理的。
本发明不限于专业的激光束记录器,为了保密,本发明也可以用于能记录的盘驱动器,例如,CD-RW,DVD-RW,BD-RE。

Claims (26)

1.记录载体,包括记录在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该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其特征是,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中。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记录载体,其特征是,所述非对称调制是凹坑宽度调制。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记录载体,其特征是,所述非对称调制是连续数字和调制。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记录载体,其特征是,所述非对称调制是信道比特侧面位置调制。
5.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的记录载体,其特征是,信道比特用奇偶保护代码来编码。
6.按照权利要求1、2、3、4或5的记录载体,其特征是,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预定位置中。
7.按照权利要求6的记录载体,其特征是,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存储在记录载体上。
8.按照权利要求7的记录载体,其特征是,记录载体包括PIC带,预定位置的地址存储在PIC带中。
9.一种用于将记录识别信息记录在记录载体上的方法,所述记录载体包括记录在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该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调制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中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将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存储在记录载体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是,调制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中的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调制信道比特的连续数字和的步骤。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特征是,信道比特用奇偶保护代码来编码。
12.按照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存储在记录载体上的步骤包括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存储在预定位置。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在记录载体上存储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的步骤。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是,记录载体包括PIC带,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存储在PIC带中。
15.从记录载体中获取记录识别信息的方法,所述记录载体包括记录在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该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记录载体获取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
从获取的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解调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是,从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解调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步骤包括解调信道比特的连续数字和的步骤。
17.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的方法,其特征是,从记录载体获取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的步骤包括从预定位置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还包括从记录载体获取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的步骤和从指针所指示的预定位置获取非对称调制的信道比特。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是,记录载体包括PIC带和从PIC带获取预定位置的指针。
20.用于对记录载体上存储的信息进行版权控制的方法,所述记录载体包括记录在记录载体的轨道中的一组信道比特,该组信道比特包括记录载体识别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记录载体获取非对称调制的一组信道比特;
从获取的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解调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处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以建立记录载体的版权资格。
21.按照权利要求20的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是,从记录载体获取非对称调制的该组信道比特的步骤包括从预定位置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从记录载体获取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的步骤和从指针指示的预定位置获取非对称调制的信道比特。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的方法,其特征是,记录载体包括PIC带和从PIC带获取指向预定位置的指针。
24.包括寻址装置和数据获取装置的光盘播放装置,其特征是,播放装置还包括DC内容获取装置,该装置用于通过解调按照寻址装置指示的地址从记录载体获取的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从记录载体获取记录载体识别信息。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播放装置,其特征是,播放装置还包括版权控制装置,其被安排检索寻址装置获取记录载体上一个位置的地址,以便处理记录载体识别信息,从而建立记录载体的版权资格,所述寻址装置被安排从记录载体获取指向一个位置的指针并且将该位置指示给DC内容获取装置。
26.用于包括寻址装置和数据记录装置的记录载体的记录设备,其特征是,记录设备还包括非对称调制装置,设置非对称调制装置用于通过调制一组信道比特的非对称在记录载体上存储记录载体识别信息,其中非对称调制装置耦合到数据记录装置,设置数据记录装置用于在寻址装置指示的记录载体的位置上记录非对称调制装置提供的该组信道比特。
CNA200480026463XA 2003-09-15 2004-08-31 使用非对称调制的记录载体识别 Pending CN18532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103390 2003-09-15
EP03103390.5 2003-09-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3231A true CN1853231A (zh) 2006-10-25

Family

ID=3430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26463XA Pending CN1853231A (zh) 2003-09-15 2004-08-31 使用非对称调制的记录载体识别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28102A1 (zh)
EP (1) EP1665257A1 (zh)
JP (1) JP2007506206A (zh)
KR (1) KR20060078602A (zh)
CN (1) CN1853231A (zh)
TW (1) TW200519891A (zh)
WO (1) WO20050271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533791A (ja) * 2006-04-11 2009-09-17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識別コードを有する光ディスク
EP3079676A1 (en) * 2013-12-11 2016-10-19 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 Crush-resistant solid oral dosage for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431713T2 (de) * 1993-12-28 2003-07-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gerät zur wiedergabe von einer optischen platte, verfahren zur wiedergabe von einer optischen platt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iner originalplatte und verfahren zum halten von illegalem programmablauf
TW309612B (zh) * 1994-09-22 1997-07-01 Nippon Bickter Kk
EP0918326B1 (en) * 1997-10-21 2001-09-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hibiting copying of digital data
JP2003323761A (ja) * 2002-05-02 2003-11-14 Sony Corp デジタルデータの記録媒体、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再生方法、再生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送信装置
JP3863059B2 (ja) * 2002-05-02 2006-1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データの記録媒体、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再生方法、再生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送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28102A1 (en) 2007-02-01
JP2007506206A (ja) 2007-03-15
KR20060078602A (ko) 2006-07-05
WO2005027116A1 (en) 2005-03-24
EP1665257A1 (en) 2006-06-07
TW200519891A (en) 2005-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856C (zh) 制作信息记录介质的设备、信息记录介质/设备/方法
CN1297959C (zh) 再现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的装置
CN1240067C (zh) 数据重放装置和方法
US20060198268A1 (en) Discrimination method of optical storage medium
JP2009016036A (ja) アクセス情報及びダミー情報を有する情報担体
US6487155B1 (en) Optical disc authentication using alternate data modulation encoding schemes
CN1922678A (zh) 利用不对称调制的记录载体标识
CN1283845A (zh) 光学信息记录装置、方法及媒体、处理装置、访问方法
JP4142091B2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853231A (zh) 使用非对称调制的记录载体识别
AU2004206485A1 (en) Method of managing cop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of a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p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for contents recorded thereon, and reproducing method for the recording medium
CN1145954C (zh) 数据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
CN1336638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记录重放装置
CN1222935C (zh) 光盘、重放设备、以及盘标识符选择装置
CN1564983A (zh) 记录介质、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设备和记录方法
EP1687823B1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urst cutting areas
JP2001357536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識別子選別装置
RU2408090C2 (ru)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с информацией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копирования и способ записи и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носителя записи
CN101297365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US8611195B2 (en) Detection of data in burst cutting area of optical disk
JP4446865B2 (ja) 情報記録媒体,同期信号生成方法,情報再生方法,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
CN1577581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重放装置及方法
WO2009122566A1 (ja) 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5293803A (ja) アドレス再生回路及びこのアドレス再生回路を有する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WO2004044912A1 (en) Optical disc authentication using alternate data modulation encoding schem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