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6361A -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46361A CN1846361A CNA2004800249729A CN200480024972A CN1846361A CN 1846361 A CN1846361 A CN 1846361A CN A2004800249729 A CNA2004800249729 A CN A2004800249729A CN 200480024972 A CN200480024972 A CN 200480024972A CN 1846361 A CN1846361 A CN 18463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 access point
- terminal
- pattern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08 change reques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38—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using 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 [CFR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检测到要在接入状态下传送的数据时,使用根据基于竞争的方案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执行对接入点的、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在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失败的情况下,从接入点分配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以及在被分配了对于无竞争方案所需的资源的情况下,执行从接入状态到话务状态的状态转变,并且在话务状态下使用所接收的资源,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以高传输速率向用户提供具有各种服务质量(‘QoS’)的服务,正在积极地设计和研究作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第4代(‘4G’)通信系统。同时,无线局域网(‘LAN’)系统和无线城域网(‘MAN’)系统一般提供大约20Mbps到50Mbps的传输速度。因此,当前4G通信系统正在发展成保证无线LAN和MAN系统中的移动性和QoS的系统,这反过来保证相对高的传输速度。
在下面描述中,将参考图1对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一般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构造的视图。
在说明图1之前,应当注意,无线MAN系统是一种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其能够提供比无线LAN系统更宽广的服务覆盖区域和更高的传输速度。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6a通信系统将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应用于无线MAN系统的物理信道,以便支持宽带传输网络。由于IEEE 802.16a通信系统将OFDM/OFDMA方案应用于无线MAN系统,因此IEEE 802.16a通信系统通过使用多个副载波来传送物理信道信号,从而有可能传送高速数据。同时,IEEE 802.16e通信系统通过补充上述IEEE 802.16a通信系统以启用接入终端(AT)的移动性而实现。然而,当前,尚未详细地标准化IEEE 802.16e通信系统。
IEEE 802.16a和IEEE 802.16e通信系统都是使用OFDM/OFDMA方案的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为了便于说明,下面作为示例而将仅仅描述IEEE802.16a通信系统。IEEE 802.16a和IEEE 802.16e通信系统可以使用OFDM/OFDMA方案或单载波(SC)方案,但是将仅仅考虑OFDM/OFDMA方案而给出下面描述。
参考图1,IEEE 802.16a通信系统具有单小区结构,并且包括接入点(AP)100和由接入点100管理的多个接入终端110、120和130。接入点通过使用OFDM/OFDMA方案而与接入终端110、120和130进行信号通信。
无线MAN系统适于高速通信服务,因为其具有宽广的服务覆盖区域并且提供了高传输速度。然而,由于无线MAN系统不考虑用户的移动性,即接入终端的移动性,因此在无线MAN系统中也不考虑根据接入终端的高速移动性的管制移交(handoff)。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明确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层的操作方案,其最小化高速移动的接入终端的功耗,并且支持用于接入终端和接入点之间的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至少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MAC)层的操作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MAC层的操作状态,以便最小化接入终端的功耗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MAC)层的操作状态,以便根据服务级别支持上行链路接入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MAC)层的操作状态,以便支持快速接入的设备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传送唤醒信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符号重复器,用于接收唤醒指示符、构成唤醒信道的超帧的多个帧、以及帧周期,唤醒指示符表示处于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的接入终端是否被唤醒,唤醒信道包括唤醒指示符,帧周期表示在超帧中传送唤醒指示符的周期,并且用于根据唤醒信道的传送格式重复唤醒指示符的符号;唤醒信道信息映射器,用于根据预定的控制和唤醒指示符的开启/关闭设置信息而接收时隙索引信息,并且用于根据开启/关闭设置信息,在从符号重复器输出的信号之中,设置存在于与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时隙中的唤醒指示符;以及控制器,用于当存在要被传送的数据时或者当更新了系统信息时,确定向其传送数据或已更新的系统信息的接入终端,并且用于将时隙索引信息和第一设置信息输出到唤醒信道信息映射器,时隙索引信息由所确定的接入终端监控,第一信息表示必须将对应于时隙索引信息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在接入状态下检测到要被传送的数据时,使用根据基于竞争的方案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执行对接入点的、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在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失败的情况下,从接入点接收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以及在接收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的情况下,执行从接入状态到话务状态的状态转变。并且在话务状态下使用所接收的资源,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介质接入控制层具有:空状态,用于在重置之后执行初始操作;初始化状态,用于获取与接入点的同步并且执行对接入点的网络登录操作;休眠状态,用于通过接入点的控制,或者当存在要被传送到接入点的数据时,执行唤醒操作;接入状态,用于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以及话务状态,用于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或者从接入点接收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QoS(服务质量)等级,由接入点为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分配代码,并且由接入点为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分配代码;当生成了要在接入状态下通过上行链路传送的数据时,根据要被传送的数据的QoS等级,由接入终端从为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而分配的代码之中选择第一代码,并且使用第一代码执行对接入点的、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当未能响应于由接入终端执行的上行链路接入而为接入终端分配用于接入终端的数据传送的资源时,从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代码之中,由接入点将第二代码分配给接入终端,以便接入终端可以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以及当被分配了第二代码时,由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到话务状态的状态转变,并且在话务状态下使用第二代码,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初始化状态的系统检测模式下,获取与接入终端所属的接入点的同步,执行从系统检测模式到网络登录模式的模式改变,并且在网络登录模式下执行对接入点的网络登录操作;在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当不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或者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时,从网络登录模式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当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从网络登录模式进入接入状态,并且当存在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时,从网络登录模式进入话务状态;在休眠状态下,当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或者当从接入点请求唤醒时,进入休眠状态的唤醒模式,并且当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从唤醒模式进入接入状态;以及在唤醒模式下从接入点接收预定信息,并且根据预定信息从唤醒模式进入休眠模式或话务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接入点传送导频信道信号和广播信道信号,导频信道信号用于与接入终端的同步获取,广播信道信号包括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系统信息;在初始化状态的系统检测模式下使用导频信道信号,由接入终端获取与接入终端自身所属的接入点的同步,并且进入网络登录模式;在网络登录模式下,由接入终端接收广播信道信号并且将网络登录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响应于网络登录请求消息,由接入点将网络登录响应消息传送到接入终端,网络登录响应消息包括接入终端在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下监控的唤醒信道的时隙索引信息;以及由接入终端接收网络登录响应消息,并且当不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或者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时,进入休眠模式,从而监控与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唤醒信道的唤醒指示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传送唤醒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唤醒指示符、构成唤醒信道的超帧的多个帧、以及帧周期,唤醒指示符表示处于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的接入终端是否被唤醒,唤醒信道包括唤醒指示符,帧周期表示在超帧中传送唤醒指示符的周期,并且根据唤醒信道的传送格式而重复唤醒指示符的符号;当存在要被传送的数据时或者当更新了系统信息时,确定向其传送数据或已更新的系统信息的接入终端,并且确定所确定的接入终端监控的时隙索引信息;并且将与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并且传送唤醒信道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在初始化状态和休眠状态之一中存在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时,或者当在接入状态下根据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执行而分配了上行链路带宽时,进入话务状态的激活模式;在处于激活模式时,当在向接入点的数据传送或从接入点的数据接收期间,在预定时间周期内中断向接入点的数据传送或从接入点的数据接收时,进入持留模式;在持留模式下接收预定信道信号,以便监控是否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当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时,进入激活模式,并且在持留模式下,当生成了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进入快速接入模式;并且在快速接入模式下,使用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并且当作为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执行的结果而被分配了上行链路带宽时,进入激活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话务状态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激活模式下,由接入终端向接入点传送数据或者从接入点接收数据;2)当在预定时间周期期间,中断向处于激活模式的接入终端的数据传送或从该接入终端的数据接收时,由接入点请求接入终端执行从激活模式到持留模式的模式改变;3)在响应于步骤2)的模式改变请求而将响应传送到接入点之后,由接入终端进入持留模式,在持留模式下,接收被监控以便确定是否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的设置信道信号,当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时,进入激活模式,并且当生成了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进入快速接入模式;4)在快速接入模式下,使用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由接入终端请求将接入终端的模式从快速接入模式改变到激活模式;以及5)响应于步骤4)的模式改变请求,由接入点将响应传送到接入终端,从而使接入终端执行从快速接入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并且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话务状态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处于激活模式时,当在向/从接入点的数据传送/接收期间,在预定时间周期内中断数据传送或数据接收时,由接入终端请求接入点将接入终端自身的模式从激活模式改变到持留模式;2)由接入点将对步骤1)的模式改变请求的响应传送到接入终端,从而使接入终端进入持留模式;3)当检测到生成了要被传送到处于持留模式的接入终端的数据时,由接入点请求接入终端将接入终端的模式从持留模式改变到激活模式;以及4)根据步骤3)的模式改变请求,由接入终端执行从持留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从而从接入点接收数据。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般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构造的结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由MAC层支持的操作状态的状态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所示的初始化状态的操作模式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所示的休眠状态的操作模式的图。
图5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初始化状态下,在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休眠状态下,在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休眠状态下接入点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休眠状态下接入终端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L-WUCH发射机的构造的方框图;
图10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下接入终端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下,在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下接入点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图2所示的话务状态的操作模式的视图;
图14是示出用于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hold)模式的模式改变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的信号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过程的信号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用于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的模式改变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的信号流程图;
图17是示出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过程的信号流程图;
图18是示出用于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过程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的信号流程图;以及
图19是示出用于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过程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的信号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MAC)层的操作状态的设备和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下面描述中,当其可能会使本发明的主题内容变得模糊时,将省略在此并入的公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MAC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案。具体地说,本发明中提出的对MAC层的操作状态的控制方案支持接入终端(AT)的移动性,并且使得能够在最小化接入终端的功耗的同时进行快速接入。
首先,为了支持MAC层的操作状态,本发明提出了新的下行链路信道和新的上行链路信道,并且将参考表1描述新提出的下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
表1
信道名称 | 传送目的 | 信道种类 |
导频信道(DL-PICH) | 小区识别,同步获取 | 公共信道 |
广播信道(DL-BCCH) | 系统信息的传送 | 公共信道 |
调度信道(DL-USCCH) | UL-TCH调度信息的传送,上行链路传送控制信息的传送 | 公共信道 |
话务信道(DL-TCH) | 突发话务信道(突发话务数据传送) | 在分时/分频方案中共享 |
专用话务信道(固定分配) | 固定分配 | |
信令信道(信令消息传送) | 专用信道 |
话务控制信道(DL-TCCH) | 关于DL-TCCH的控制信息的传送 | 公共信道 |
唤醒信道(DL-WUCH) | 唤醒指示符的传送 | 公共信道 |
将对表1所示的每个下行链路信道进行描述。
(1)导频信道(‘DL-PICH’)
DL-PICH是用于小区识别和用于在接入点(AP)和接入终端之间的同步获取的信道。接入点可以管理多个小区或仅仅一个小区,但是在下面描述中,为了便于说明,假定一个接入点仅仅管理一个小区。因此,应当注意,术语“小区”将被用作具有与术语“接入点”相同的含义。在通电之后,接入终端接收从多个接入点传送的DL-PICH信号,并且从所接收的DL-PICH信号之中,确定哪个接入点传送最大功率电平的DL-PICH信号,例如具有最大载波与干扰和噪音比(‘CINR’)的DL-PICH信号,作为接入终端所属的接入点。在下面关于下行链路信道的描述中,应当注意,首字母缩写词‘DL’通常用来表示“下行链路信道”。
(2)广播信道(‘DL-BCCH’)
DL-BCCH是这样的信道,其用于传送与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相关的系统配置信息、相邻小区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配置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接入信息、表示存在到特定接入终端的呼叫的寻呼信息、唤醒信道(‘DL-WUCH’)的时隙索引信息。接入终端必须监控DL-WUCH,以便执行从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到唤醒模式的模式转变操作等。
休眠模式是用于以这样的方式最小化功耗的模式,即接入终端仅仅监控DL-WUCH,然后只有当分配到接入终端自身中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被开启时,才监控DL-BCCH。唤醒模式是这样的模式,其中接入终端监控从接入点传送的DL-BCCH,以便确定是否更新了系统信息或者接收到寻呼信息。休眠模式和唤醒模式的详细操作与本发明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且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当改变了系统配置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配置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接入信息等时,接入点更新所改变的信息,并且周期性地通过DL-BCCH将所更新的信息传送到接入终端。另外,还通过DL-BCCH传送对上行链路接入的响应。作为超帧单元建立DL-BCCH,并且以超帧单元周期性地并且重复性地传送信息。这里,超帧包括预定数目的帧。
当接入点确定了接入终端监控以执行从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到唤醒模式的模式转变操作的DL-WUCH的时隙索引时,接入点将DL-WUCH的特定时隙索引分配给由接入点管理的每个接入终端,并且维护所分配的DL-WUCH的时隙索引,直至接入终端被管制移交到新的接入点。由接入点分配的DL-WUCH的时隙索引的数目可以根据DL-WUCH的配置而改变,并且本发明不涉及DL-WUCH的配置,从而这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3)下行链路-上行链路调度信道(‘DL-USCCH’)
DL-USCCH是这样的信道,其传送用于上行链路话务信道(‘UL-TCH’)的传送的调度信息、以及与上行链路相关的控制信息如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方案。具体地说,通过DL-USCCH,响应于带宽分配请求消息,传送带宽分配响应消息。当接入终端需要通过上行链路传送话务时,接入终端通过上行链路接入信道(‘UL-ACH’)将用于上行链路话务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并且监控是否通过DL-USCCH从接入点接收到作为对带宽分配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的带宽分配响应消息。当通过DL-USCCH接收到带宽分配响应消息时,接入终端根据包括在带宽分配响应消息中的控制信息,通过上行链路传送话务。
当接入终端执行连接建立操作以便进行向接入点的话务传送时,如果存在预定惯例,则虽然接入终端没有通过上行链路传送附加的带宽分配请求消息,但是接入点可以将预定带宽连续分配给接入终端。接入终端可以通过所分配的带宽传送话务数据,并且可以在无竞争方案方法中通过UL-TCH传送用于要被传送的数据的带宽分配请求消息。然后,接入终端通过监控DL-USCCH确定上行链路的分配信息。为了通过UL-TCH将话务数据传送到接入点,接入终端还必须连续地监控DL-USCCH,以便监控关于由接入点执行的带宽分配的信息。
(4)话务信道(‘DL-TCH’)
DL-TCH是用于传送实际分组数据的信道。根据要被传送的分组数据的特征,可以如下所述将三个逻辑信道映射在DL-TCH中。
a.突发话务信道
突发话务信道是用于传送突发话务的逻辑信道,其中以分时方案传送突发话务,该分时方案基于动态调度方案而提供基于突发的动态分配方案。将参考表2对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服务等级即服务质量(‘QoS’)进行描述。
表2
服务等级(QoS) | 描述 |
主动提供的许可服务(UGS) | 在保持连接的同时需要连续分配相同带宽的服务,例如VoIP(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语音)服务、实时语音传送服务 |
实时服务 | 具有类似于UGS的实时服务的特征,但是导致可变带宽分配,因为所生成的数据量随帧而不同,并且遵循视频传送 |
非实时服务 | 没有实时服务特征的数据服务,没有类似于尽力而为型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的突发特征,遵循FTP(文件传输协议) |
尽力而为型服务 | 具有突发特征的服务,遵循万维网服务等,最低等级的服务,具有以非保证形式的带宽分配,仅仅针对每个请求分配带宽 |
通过突发话务信道,调度实时服务数据来传送,传送非实时服务数据,或者传送尽力而为型服务数据。
b.专用话务信道
专用话务信道是用于分配固定最小带宽的信道。通过专用话务信道传送数据,例如(被连续分配了最小带宽的UGS数据)。
c.信令信道
信令信道是用于传送作为控制信息的信令消息的信道。
(5)话务控制信道(‘DL-TCCH’)
DL-TCCH是这样的信道,其用于传送用于接入终端的控制信息,以便高效地处理通过DL-TCH传送的数据,即与DL-TCH相关的控制信息。DL-TCCH总是结合DL-TCH被传送。通过DL-TCH传送的控制信息包括应用到通过DL-TCH传送的数据的AMC方案信息、在数据解码中使用的信息如编码分组大小(‘EP’)信息、MAC控制消息等。另外,接入点可以通过DL-TCCH,将与通过上行链路传送的分组数据相关的AMC方案信息反馈到接入终端。
(6)唤醒信道(‘DL-WUCH’)
在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下,由接入终端监控DL-WUCH,其是用于最小化接入终端的功耗的信道。唤醒指示符存在于DL-WUCH的特定部分中,根据唤醒指示符是被开启还是被关闭,接入终端执行从休眠模式到唤醒模式的模式转变操作。唤醒指示符被开启表示唤醒指示符的值被设置成第一值,例如‘一’;相反,唤醒指示符被关闭表示唤醒指示符的值被设置成第二值,例如‘零’。另外,如同DL-BCCH一样,DL-WUCH作为超帧单元传送。
上面参考表2的描述定义了在本发明中提出的下行链路信道。将参考表3描述在本发明中提出的上行链路信道。
表3
信道名称 | 传送目的 | 信道种类 |
接入信道(UL-ACH) | 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 公共信道 |
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 公共信道 | |
话务信道(UL-TCH) | 突发话务信道(突发话务数据的传送) | 在分时方案中共享 |
专用话务信道(固定分配) | 固定分配 | |
信令信道(信令消息的传送) | 专用信道 |
现在将描述表3所示的每个上行链路信道。
(1)接入信道(‘UL-ACH’)
UL-ACH是当接入终端为了通过上行链路进行数据传送的目的,即为了上行链路接入的目的,传送带宽分配请求信号以请求带宽分配时,由接入终端使用的信道。根据接入终端的级别或通过上行链路要被传送的数据的特征,可以将如下所述的两个逻辑信道映射到UL-ACH。
a.接入信道
接入信道是用于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信道,并且当接入终端进入网络时或当接入终端请求带宽分配时被使用。通过接入信道,可以将非常小量的数据如TCP(传输控制协议)ACK/NACK信号,与上行链路接入请求信号一起传送(接入前同步码(preamble)+分组数据)。
b.快速接入信道
快速接入信道是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信道。将用于上行链路接入的正交码如伪随机噪声(PN)码、或时隙位置,从接入点分配到接入终端。然后,接入终端使用从接入点分配的正交码或时隙位置,通过快速接入信道执行上行链路接入。在下面描述中,用于通过UL-FACCH的上行链路接入,即用于快速接入的PN码被称为‘快速接入PN码’,并且用于快速接入的时隙被称为‘快速接入时隙’。后面将详细描述快速接入PN码和快速接入时隙。
(2)话务信道(‘UL-TCH’)
UL-TCH是当接入终端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时使用的信道。根据通过UL-TCH传送的数据的特征,如上所述,可以将三个逻辑信道映射在UL-TCH中。这里,如上所述,对于下行链路信道,也包括话务信道。为了便于描述,将上行链路的话务信道称作‘UL-TCH’。
a.突发话务信道
突发话务信道具有与映射到DL-TCH的突发话务信道相同的功能,并且只有一个区别在于,突发话务信道不是被映射到DL-TCH而是被映射到UL-TCH,从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b.专用话务信道
专用话务信道具有与映射到DL-TCH的专用话务信道相同的功能,并且只有一个区别在于,专用话务信道不是被映射到DL-TCH而是被映射在UL-TCH中,从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c.信令信道
信令信道具有与映射到DL-TCH的信令信道相同的功能,并且只有一个区别在于,信令信道不是被映射到DL-TCH而是被映射到UL-TCH,从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以下,将参考图2,使用如表1和3所述的在本发明中新提出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对用于执行实际操作的MAC操作状态进行描述。
图2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由MAC层支持的操作状态的状态图。
参考图2,在本发明中提出的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MAC层支持五种操作状态,即,空状态211、初始化状态213、休眠状态215、接入状态217、以及话务状态219。在本发明中提出的MAC层的操作状态支持接入终端(AT)的移动性,并且使得能够在最小化接入终端的功耗的同时进行快速接入。
现在将描述MAC层的每个操作状态。
第一,将对空状态211进行描述。空状态211是在接入终端被通电时或者在通过异常操作重置接入终端时执行初始操作的状态。有可能从初始化状态213、休眠状态215、接入状态217、以及话务状态219下的每个都可以执行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如上所述,当接入终端在接入终端的重置或通电之后正常执行初始操作时,接入终端执行从空状态211到初始化状态213的状态转变。
第二,将对初始化状态213进行描述。在初始化状态213下,当正常完成了重置或通电之后的初始操作时,接入终端执行与接入点的同步获取操作。为了执行与接入点的同步获取操作,接入终端监控在接入终端中预定的所有频段,并且检测具有最大强度,即具有最高CINR的DL-PICH信号。当将接入终端从接入终端自身所在的小区即先前接入点被管制移交到新小区即目标接入点时,接入终端还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执行与目标接入点的同步获取操作。在作为典型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6a通信系统中,由于没有考虑接入终端的移动性,因此仅仅考虑接入终端被通电或被重置的情况就足够。相反,在考虑了接入终端的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如IEEE 802.16e通信系统中,由于考虑了接入终端的移动性,因此不但必须考虑接入终端被通电或被重置的情况,还必须考虑接入终端被管制移交的情况。因此,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被构造成不但考虑了接入终端被通电或被重置的情况,而且考虑了接入终端被管制移交的情况。也就是,通过考虑管制移交状态,接入终端必须连续地监控是否存在第二接入点,其传送具有比从接入终端当前所属的第一接入点传送的DL-PICH更大的CINR的DL-PICH信号。在连续监控操作下,当存在具有比从接入终端当前所属的第一接入点传送的DL-PICH更大的CINR的DL-PICH信号的第二接入点时,接入终端执行小区重新选择操作。
获取了与接入点的同步的接入终端接收从接入点传送的DL-BCCH信号,以便接收系统信息(SI)。接下来,接入终端执行用于向接入点注册和认证的网络登录(entry)操作,以便执行用于向/从接入点传送/接收正常分组数据的操作,然后执行到休眠状态215、接入状态217、或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系统信息包括系统配置信息、相邻接入点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配置信息、以及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接入信息。
在初始化状态213下,当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失去了其与接入点的同步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从而再次执行初始操作。也就是,当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被重置时,需要接入终端在空状态211下开始其操作。在执行用于向接入点注册和认证的网络登录操作之后,当接入终端接收表示存在从接入终端传送到接入点的数据的寻呼信息时,接入终端还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
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接入终端的操作将被简化如下:
(1)DL-PICH监控以及与接入点的同步获取
(2)DL-BCCH监控操作
接收系统配置信息、相邻接入点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配置信息、以及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接入信息、表示存在到接入终端的呼叫的寻呼信息、以及接入终端必须监控以执行从休眠模式到唤醒模式的模式转变操作的DL-WUCH的时隙索引信息。
(3)用于向接入点注册和认证的网络登录操作
在网络登录操作中,当执行到接入点的上行链路接入时,接入终端使用UL-ACH。通过DL-BCCH接收涉及网络登录操作并且通过UL-ACH执行的上行链路接入的响应信号。
第三,将对休眠状态215进行描述。当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接入终端没有要向/从接入点传送/接收的数据时,发生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的情况。也就是,在接入终端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如果没有在接入终端和接入点之间传送/接收的数据,则接入终端执行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以便最小化功耗。
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终端根据接入点的控制而被唤醒,并且接入点通过DL-WUCH的唤醒指示符通知按照指示要被唤醒的接入终端。也就是,当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被开启时,则接入终端被唤醒。接入终端可以在初始化状态213下通过DL-BCCH识别被插入了DL-WUCH的指示符的位置的时隙索引。一个接入点将如上所述被插入了DL-WUCH的指示符的位置的特定时隙索引分配给每个接入终端,并且保持所分配的DL-WUCH的时隙索引直至接入终端被管制移交到新接入点。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终端不连续监控DL-BCCH,以便最小化功耗,而是仅仅监控DL-WUCH。然后,只有当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被开启时,接入终端被唤醒以监控DL-BCCH,从而最小化功耗。另外,当接入终端监控DL-BCCH时,接入终端不监控DL-WUCH。
另外,当在休眠状态215下监控DL-BCCH时,如果接入终端接收表示存在要由接入终端接收的寻呼的信息,则接入终端执行从休眠状态215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以便从接入点接收数据。在休眠状态215下,当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失去了其与接入点的同步时,接入终端执行从休眠状态215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从而再次执行初始操作。也就是,当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被重置时,需要接入终端在空状态211下重新开始其操作。
第四,将对接入状态217进行描述,当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接入终端具有要向/从接入点传送/接收的数据时,发生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接入状态217的状态转变的情况。在接入终端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如果存在要在接入终端和接入点之间传送/接收的数据,则接入终端执行到接入状态217的状态转变,以便接入该接入点。
在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终端执行到接入点的接入操作。基本上以基于竞争的方案执行在接入状态217下执行的到接入点的接入。接入终端向接入点请求带宽分配,以便将数据即话务传送到接入点。使用UL-ACH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到接入点的接入,即上行链路接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响应于带宽分配请求,接入点根据话务的QoS而将不同数目的PN码分配给上行链路接入。每个PN码具有正交特性。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通过以预定单元分割具有预定长度如‘215-1’比特的PN序列来创建PN码。当假定通过上述方案生成P个PN码时,从该P个PN码之中,分配K个PN码用于UGS数据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分配L个PN码用于实时服务数据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分配M个PN码用于非实时服务数据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分配N个PN码用于尽力而为型服务数据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并且分配S个PN码用于快速接入。这里,将被分配用于快速接入的PN码称作‘快速接入PN码’,并且可以以等式1定义P、K、L、M、N和S的关系。
P=K+L+M+N+S(其中,K>L>M>N)......(1)
例如,假定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能够用于带宽分配请求的PN码的数目是48。则接入点从48个PN码之中,分配17个PN码用于UGS数据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从剩余PN码之中分配13个PN码用于实时服务数据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从剩余PN码之中分配7个PN码用于非实时服务数据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从剩余PN码之中分配4个PN码用于尽力而为型服务数据传送的带宽分配请求,并且分配剩余PN码用作快速接入PN码。
与低优先级QoS等级相比较,接入点将更多PN码分配给用于具有高优先级QoS等级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带宽分配请求,从而使得能够在处理具有更低优先级QoS等级的数据之前,处理具有高优先级QoS等级的数据。因而可以实现快速接入,从而当接入终端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时,还有可能最小化接入终端的功耗。虽然上面对接入点分配用于快速接入的快速接入PN码的情况而进行了描述,但是接入点可以分配独立的用于快速接入的快速接入时隙。后面将详细描述快速接入、快速接入PN码、以及快速接入时隙。
接入终端通过经由UL-ACH传送带宽分配请求消息而尝试上行链路接入。当传送带宽分配请求消息时,接入终端仅仅使用根据要被传送的数据的QoS而分配的PN码,从而使得能够根据QoS提供接入优先级。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点可以确定哪个QoS等级对应于用于带宽分配请求消息的PN码。接入点将快速接入PN码仅仅分配给QoS等级之中的较高优先级QoS等级,例如仅分配给UGS和实时服务。也就是,当没有上行链路带宽分配时,对应于较低优先级QoS等级的数据被拒绝上行链路接入,并且被要求经历通常的上行链路恢复处理,即,经历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恢复处理。相反,假定接入终端执行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并且在之后有上行链路带宽分配时传送实际数据,则当没有上行链路带宽分配时,通过包括快速接入PN码信息来处理对应于较高优先级QoS等级的数据,以便实现上行链路接入。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快速接入时隙而非快速接入PN码。
根据接入终端的带宽分配请求,当存在当前可用带宽时,接入点将要由接入终端使用的带宽分配给接入终端,并且向接入终端通知所分配带宽信息。当然,如上所述,在没有带宽分配的状态下请求用于与较高优先级QoS等级相对应的数据的带宽分配的情况下,接入点必须向接入终端通知快速接入PN码信息。接入点通过DL-USCCH将所分配带宽信息或快速接入PN码信息传送到接入终端。
确定分配了带宽的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相反,当接入终端虽然请求了带宽但是没有从接入点接收到带宽分配时,即,当接入终端未能接入该接入点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当带宽分配失败时,接入终端可以再次请求带宽分配,并且只有当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没有完成带宽分配时,接入终端才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当然,当接入终端取消数据传送时,以及当接入终端未能接入该接入点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
当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时,接入终端以与在休眠状态215之前监控的DL-WUCH的时隙索引相同的时隙索引,监控DL-WUCH指示符。然而,当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时,有可能接入终端不监控DL-WUCH而是仅仅监控DL-BCCH。
同时,当接入终端在接入状态217下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时,如果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接入终端失去与接入点的同步,则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从而再次执行初始操作。也就是,当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重置接入终端时,需要接入终端在空状态211下重新开始其操作。
第五,将对话务状态219进行描述。在话务状态219下,接入终端向/从接入点传送/接收数据。另外,在话务状态219下,虽然接入终端没有直接向/从接入点传送/接收实际数据,但是向接入终端分配了资源,以便用于以后的数据传送/接收。也就是,在话务状态219下,由于虽然在接入终端和接入点之间没有要被传送/接收的实际数据,但是为了传送/接收数据而分配了资源,因此当生成了要被传送/接收地数据时,接入终端可以迅速地接入该接入点,并且可以正常地传送/接收数据。在话务状态219下执行使用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的上行链路接入。
在话务状态219下,当在接入终端和接入点之间没有要被传送/接收的数据时,或者当需要降低接入终端自身的功耗时,接入终端执行从话务状态219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另外,在话务状态219下,当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失去与接入点的同步时,接入终端执行从话务状态219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从而再次执行初始操作。当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被重置时,需要接入终端在空状态211下重新开始其操作。
上面参考图2的描述示出了在本发明中提出的MAC操作状态。以下,将参考图3描述初始化状态213。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所示的初始化状态213的操作模式的图。
参考图3,初始化状态213包括两个操作模式,即系统检测模式300和网络登录模式350。如参考图2所述,当接入终端在重置或通电之后正常地执行初始操作时,接入终端执行从空状态211到初始化状态213的状态转变(步骤311)。另外,如果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失去与接入点的同步时,则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从而再次执行初始操作(步骤313)。同时,当接入终端执行从空状态211到初始化状态213的状态转变时,接入终端进入初始化状态213的系统检测模式300。下面将描述系统检测模式300。
在系统检测模式300下,接入终端接收从多个接入点传送的DL-PICH信号,并且检测具有最大强度即具有最高CINR的DL-PICH信号。在这个状态下,当接入终端从接入终端所属的先前接入点被管制移交到目标接入点时,接入终端还执行与目标接入点的同步获取操作。因为接入终端必须考虑管制移交状态,因此接入终端必须连续监控是否存在第二接入点,其传送具有比从接入终端当前所属的第一接入点传送的DL-PICH更高的CINR的DL-PICH信号。在这样的连续监控操作下,当存在传送具有比从接入终端当前所属的第一接入点传送的DL-PICH更高的CINR的DL-PICH信号的第二接入点时,接入终端执行小区重新选择操作。
当如上所述检测到具有最高CINR的DL-PICH时,接入终端确定传送所检测的DL-PICH信号的接入点是接入终端所属的接入点,即服务接入点,并且接收从服务接入点传送的DL-BCCH信号。接入终端接收DL-BCCH信号,以便检测系统配置信息、相邻接入点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配置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接入信息等。当接入终端正常执行在系统检测模式300下所要求的操作,即与接入点的同步获取操作时,接入终端执行从系统检测模式300到网络登录模式350的模式改变,以便执行用于向/从接入点传送/接收数据的网络登录操作(步骤315)。
在网络登录模式350下,接入终端使用在系统检测模式300下接收的上行链路接入信息,执行用于网络登录的初始上行链路接入操作。这里,以基于竞争的方案执行用于网络登录的初始上行链路接入操作,接入终端通过UL-ACH执行初始上行链路接入操作,并且接入点将对初始上行链路接入的响应传送到接入终端。通过MAC消息传送/接收初始上行链路接入及其响应。在包括了对初始上行链路接入的响应的MAC消息中,还包括了接入终端在休眠状态215下监控的DL-WUCH的时隙索引信息。
在接入终端在网络登录模式350下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如果存在要被传送到接入点的数据,则接入终端执行到接入状态217的状态转变(步骤319)。另外,在接入终端在网络登录模式350下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如果接入终端接收到表示存在要通过DL-BCCH传送到接入终端的数据的寻呼信息,则接入终端执行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步骤321)。另外,当接入终端在网络登录模式350下没有要向/从接入点传送/接收的数据时,接入终端执行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步骤323)。最后,在网络登录模式350下,当由于系统错误等,接入终端没有执行正常操作时,接入终端执行到系统检测模式300的模式改变,并且在重置之后再次执行初始操作。
上面参考图3的描述示出了初始化状态213的操作模式。下面将参考图4描述休眠状态215。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所示的休眠状态215的操作模式的图。参考图4,休眠状态215包括两个操作模式,即休眠模式400和唤醒模式450。如参考图2所述,当接入终端正常地执行了网络登录操作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步骤411)。另外,如果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失去与接入点的同步,则接入终端执行从休眠状态215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从而再次执行初始操作(步骤413)。同时,当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时,接入终端进入休眠状态215下的休眠模式400或唤醒模式450。
首先,下面将描述休眠模式400。
在休眠模式400下,接入终端不连续地监控从接入点传送的DL-BCCH,而是仅仅监控DL-WUCH。因此,只有在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被开启的情况下,接入终端才执行从休眠模式400到唤醒模式450的模式改变,以便监控DL-BCCH。当系统信息被更新时,或者当接入点包含向接入终端通知数据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寻呼信息时,发生接入点将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的情况。接入终端在处于休眠模式400时仅仅监控DL-WUCH。只有当分配给接入终端本身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被开启时,接入终端才监控DL-BCCH,从而最小化功耗。在仅仅监控DL-WUCH的期间,当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被开启时,接入终端执行从休眠模式400到唤醒模式450的模式改变(步骤415)。
其次,下面将描述唤醒模式450。在唤醒模式450下,接入终端监控从接入点传送的DL-BCCH。如上所述,由于接入点唤醒接入终端以便更新系统信息或者传送用于向接入终端通知数据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寻呼信息,因此接入终端监控DL-BCCH并且可以检查是否更新了系统信息和是否从接入点接收到寻呼信息。作为监控DL-BCCH的结果,当更新了系统信息时,接入终端确认所更新的系统信息,并且执行从唤醒模式450到休眠模式400的模式改变(步骤417)。另外,作为监控DL-BCCH的结果,当存在目标为接入终端的寻呼信息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唤醒模式450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步骤425)。
同时,当接入终端具有要传送到接入点的数据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唤醒模式450到接入状态217的状态转变,从而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步骤419)。另外,当接入终端在接入状态217下尽管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但是在上行链路接入中失败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步骤421)。
另外,当接入终端取消数据传送时,以及当接入终端在上行链路接入中失败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另外,在话务状态219下,当接入终端没有数据要被传送到接入点时,或者当需要降低接入终端本身的功耗时,接入终端执行从话务状态219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步骤423)。
上面参考图4的描述示出了休眠状态215的操作模式。下面将参考图5描述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
图5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初始化状态213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参考图5,首先,当接入终端被通电(步骤511)时,接入终端在空状态211下执行初始操作。当正常地完成了初始操作时,接入终端执行到初始化状态213的系统检测模式300的状态转变。在系统检测模式300下,接入点通过DL-PICH传送导频信号(步骤513),并且通过DL-BCCH传送系统配置信息、相邻接入点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配置信息、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接入信息等(步骤515)。接入终端在系统检测模式300下使用通过DL-PICH接收的导频信号获取与接入点的同步,然后执行到网络登录模式350的模式改变。然后,接入终端在网络登录模式350下通过UL-ACH将与通过DL-BCCH接收的上行链路接入信息相对应的网络登录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步骤517)。当检测到接入终端的网络登录请求时,响应于接入终端的网络登录请求消息,接入点通过DL-BCCH传送网络登录响应消息(步骤519)。这里,如上所述,网络登录响应消息包括接入终端在休眠模式下监控的DL-WUCH的时隙索引信息。
上面参考图5的描述示出了在初始化状态213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下面将参考图6描述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
图6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参考图6,首先,当接入终端在初始化状态213下完成了络登录(步骤611)时,接入终端执行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这里,当在接入终端和接入点之间没有要被传送/接收的数据时,发生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的情况。如上所述,在初始化状态213下完成了网络登录之后,如果接入终端具有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则接入终端执行到接入状态217的状态转变,并且如果接入终端具有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则接入终端执行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由于接入终端处于休眠状态215的休眠模式400,因此接入点通过DL-WUCH将唤醒指示符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613)。
当唤醒指示符处于‘开启’状态时,接入终端执行从休眠模式400到唤醒模式450的模式改变,但是当唤醒指示符处于‘关闭’状态时,接入终端保持在休眠模式400下。在图6中,假定步骤613中从接入点传送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处于‘关闭’状态。当在步骤613中从接入点传送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省略下面步骤615。当DL-WUCH的唤醒指示符处于‘关闭’状态时,接入终端保持在休眠模式400下,并且接收从接入点传送的DL-WUCH信号(步骤615)。
同时,在步骤615中,当从接入点传送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处于‘开启’状态时,接入终端执行从休眠模式400到唤醒模式450的模式改变。当接入终端处于唤醒模式450时,接入点通过DL-BCCH传送已更新系统信息或寻呼信息(步骤617)。如上所述,当接入点具有要通过DL-BCCH传送的已更新系统信息时,或者当接入点期望将寻呼信息传送到接入终端时,接入终端首先传送处于‘开启’状态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然后通过DL-BCCH传送已更新系统信息或寻呼信息。
虽然结合休眠状态215执行这些步骤,但是这些步骤实际上不是在休眠状态215下执行的。
上面参考图6的描述示出了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下面将参考图7描述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点的操作处理。
图7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点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7,首先,接入点在步骤711中确定是否生成了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数据。结果,当没有生成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数据时,接入点进入步骤713。在步骤713中,由于不存在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数据,因此接入点将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关闭’,传送DL-WUCH的唤醒指示符,并且返回到步骤711。结果,当存在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数据时,接入点进入步骤715。在步骤715中,接入点确定接入点以其作为数据传送目标的接入终端,然后进入步骤717。
在步骤717中,由于存在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数据,因此接入点将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传送DL-WUCH的唤醒指示符,然后进入步骤719。此时,因为接入终端处于休眠状态215的休眠模式400,所以它仅仅监控DL-WUCH,并且只有当它接收被设置成‘开启’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时,接入终端才执行从休眠模式400到唤醒模式450的模式改变。在步骤719中,接入点通过DL-BCCH将表示存在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数据的寻呼信息传送到接入终端,然后进入步骤721。然后,接入终端通过DL-BCCH接收寻呼信息,并且执行从唤醒模式450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
在步骤721中,接入点通过DL-TCCH将用于传送DL-TCH的控制信息传送到接入终端,通过DL-TCH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终端,然后进入步骤723,其中DL-TCH用于传送数据。此处,要通过DL-TCCH传送的控制信息包括AMC方案信息、用于数据解码的信息如EP、MAC控制信息等。
在步骤723中,接入终端确定数据传送是否完成。可以根据在传送缓冲器中是否存在要被发送到接入点的任何剩余数据来确定数据传送是否完成。也就是,当存在存储在传送缓冲器中的数据时,接入点确定数据正在被传送,而当不存在存储在传送缓冲器中的数据时,接入点确定数据传送已完成。作为步骤723的结果,当没有完成数据传送时,接入点返回到步骤721。作为步骤723的结果,当数据传送已完成时,接入点返回到步骤711。
在参考图7的描述中,对于接入点将数据传送到处于休眠状态215的接入终端的情况,说明了接入点的操作。虽然在图7中没有给出单独的描述,但是也可以以与图7所述类似的操作来实现接入点传送已更新的系统信息。也就是,当接入点确定存在已更新的系统信息时,接入点将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传送DL-WUCH的唤醒指示符,然后通过DL-BCCH传送已更新的系统信息。接入终端接收被设置成‘开启’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并且执行从休眠模式400到唤醒模式450的模式改变,从而通过DL-BCCH接收已更新的系统信息。此后,接入终端执行从唤醒模式450到休眠模式400的模式改变。
上面参考图7的描述示出了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点的操作处理。下面将参考图8描述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终端的操作处理。
图8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终端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参考图8,首先,在步骤811,接入终端在休眠状态215的休眠模式400下仅仅监控DL-WUCH,然后进入步骤813。在步骤813中,接入终端确定DL-WUCH的唤醒指示符是否被设置成‘开启’。结果,当DL-WUCH的唤醒指示符未被设置成‘开启’时,也就是,当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被设置成‘关闭’时,接入终端返回到步骤811。作为步骤813的结果,当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被设置成‘开启’时,接入终端进入步骤815。在步骤815中,接入终端执行从休眠模式400到唤醒模式450的模式改变,在唤醒模式450下监控DL-BCCH,并且进入步骤817。通过DL-BCCH,传送更新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这里,与图7所示的接入点的操作相对应,作为示例,将参考图8,对通过DL-BCCH传送寻呼信息的情况进行描述。当接入终端通过DL-BCCH接收到寻呼信息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唤醒模式450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
在步骤817中,接入终端接收从接入点传送的DL-TCH信号和DL-TCCH信号,然后进入步骤819。在步骤819中,接入终端确定数据接收是否完成。当作为结果数据接收已完成时,接入终端返回到步骤811。相反,当作为结果数据接收没有完成时,接入终端返回到步骤817。
在参考图8的描述中,对于接入点将数据传送到处于休眠状态215的接入终端的情况,说明了接入终端的操作。虽然在图8中没有给出单独的描述,但是也可以以与图8所述类似的操作来实现由接入点传送已更新的系统信息。也就是,当接入点检测到存在已更新的系统信息时,接入点将DL-WUCH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传送DL-WUCH的唤醒指示符,然后通过DL-BCCH传送已更新的系统信息。此时,接入终端接收被设置成‘开启’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并且执行从休眠模式400到唤醒模式450的模式改变,从而通过DL-BCCH接收已更新的系统信息。此后,接入终端执行从唤醒模式450到休眠模式400的模式改变。
上面参考图8的描述示出了在休眠状态215下接入终端的操作处理。下面将参考图9描述DL-WUCH发射机的构造。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L-WUCH发射机的构造的方框图。参考图9,首先,当要通过DL-WUCH传送的唤醒指示符被输入到该发射机中时,将唤醒指示符传输到符号重复器911。不仅将唤醒指示符还将唤醒指示符率(rate)和标记率(marked rate)同时输入到符号重复器911。唤醒指示符率表示包括在超帧中的帧的数目,而标记率表示要被传送到接入终端的唤醒指示符的传送周期。例如,在四个帧构成一个超帧并且以一个帧为单元传送唤醒指示符的情况下,唤醒指示符率是‘四’,并且标记率是‘一’。符号重复器911重复所输入的唤醒指示符的符号,然后将唤醒指示符输出到DL-WUCH信息映射器913。根据符号重复器911的符号重复操作,确定DL-WUCH的传送速率。
同时,当生成了数据时,控制器917确定作为所生成数据的目标的接入终端,并且将要向其传送数据的接入终端的DL-WUCH时隙索引信息、以及表示唤醒指示符必须被设置成‘开启’的信息传送到DL-WUCH信息映射器913。DL-WUCH信息映射器913在与要向其传送数据的接入终端的DL-WUCH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时隙中,将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然后将唤醒指示符输出到信道增益乘法器915。当没有数据时,控制器917将相关接入终端的DL-WUCH时隙索引信息和表示唤醒指示符必须被设置成‘关闭’的信息传送到DL-WUCH信息映射器913。DL-WUCH信息映射器913在与相关接入终端的DL-WUCH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时隙中,将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关闭’,然后将唤醒指示符输出到信道增益乘法器915。信道增益乘法器915将从DL-WUCH信息映射器913输出的信号乘以预定信道增益值,然后输出结果。因此,将从信道增益乘法器915输出的信号传送到接入终端。
上面参考图9的描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L-WUCH发射机的构造。下面将参考图10描述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终端的操作。
图10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终端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在描述图10之前,应当注意,在本发明中提出的接入状态217是用于在接入终端期望传送话务时,将带宽分配请求消息从接入终端传送到接入点的状态,并且是用于接收作为对带宽分配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的带宽分配响应消息,从而执行上行链路接入的状态。另外,如上所述,应当注意,根据话务的QoS,接入点已经分配了在接入终端传送带宽分配请求消息时使用的PN码,并且当传送带宽分配请求消息时,接入终端使用根据所传送话务的QoS而不同地应用的PN码。
参考图10,首先,在步骤1011中,当生成要从接入终端传送的话务时,接入终端检测要被传送的话务的QoS,然后进入步骤1013。这里,如上所述,检测话务的QoS意味着检测话务的QoS等级。也就是,检测话务是UGS话务、实时服务话务、非实时服务话务、还是尽力而为型话务。在步骤1013中,接入终端根据所检测的QoS选择被应用到带宽分配请求消息的PN码,然后进入步骤1015。
这里,如上所述,选择与所检测的QoS相对应的PN码意味着:在QoS是UGS的情况下,从被分配以便应用于UGS话务的PN码之中选择某个PN码;在QoS是实时服务的情况下,从被分配以便应用于实时服务话务的PN码之中选择某个PN码;在QoS是非实时服务的情况下,从被分配以便应用于非实时服务话务的PN码之中选择某个PN码;而在QoS是尽力而为型的情况下,从被分配以便应用于尽力而为型话务的PN码之中选择某个PN码。因此,PN码被用作扰频代码。同时,接入终端可以在初始化状态213或休眠状态215下,也就是,在执行到接入状态217的状态转变之前的状态下,通过DL-BCCH接收关于根据话务的QoS而分配的PN码的信息。
在步骤1015中,接入终端尝试上行链路接入,也就是,接入终端使用所选PN码对带宽分配请求消息进行扰频,并且通过UL-ACH将经过扰频的带宽分配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然后进入步骤1017。在步骤1017中,接入终端通过监控从接入点传送的DL-USCCH,确定是否已完成上行链路接入,也就是,接入终端是否接收到响应于带宽分配请求消息的带宽分配响应消息。这里,接入终端可以使用通过DL-USCCH传送的带宽分配响应消息来更新PN码信息。也就是,由于接入点通过DL-USCCH向接入终端通知PN码,因此接入终端在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时,获取从接入点通过DL-BCCH传送的PN码信息,从而作为上行链路接入执行的结果,在接入终端没有被分配上行链路带宽时,接入终端可以执行快速接入。
作为步骤1017的结果,接入终端没有通过DL-USCCH接收到带宽分配响应消息,接入终端进入步骤1025。在步骤1025中,接入终端确定是否过去了用于接收带宽分配响应消息的等待时间Access_Try_Time。结果,当没有过去Access_Try_Time时,接入终端返回到步骤1017,并且继续监控接入终端是否通过DL-USCCH接收到带宽分配响应消息。相反,作为步骤1025的结果,当过去了Access_Try_Time时,接入终端进入步骤1027。在步骤1027中,由于接入终端在上行链路接入中失败,因此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并且结束上行链路接入处理。
作为步骤1017的结果,接入终端通过DL-USCCH接收带宽分配响应消息,接入终端进入步骤1019。在步骤1019中,由于接入终端接收带宽分配响应消息,因此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并且结束上行链路接入处理。下面将详细描述从接入状态217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过程。
带宽分配响应消息包括:上行链路带宽信息,接入点将其分配给接入终端,以便用于接入终端的上行链路话务传送;或者PN码信息,也就是,快速接入PN码信息,接入点将其分配给接入终端,以便在接入点当前没有可用上行链路带宽时,首先分配上行链路带宽给接入终端,也就是,以便允许接入终端的快速接入。在接入状态217下,虽然通过带宽分配响应消息仅仅将快速接入PN码分配给接入终端,但是接入终端确定已经完成了上行链路接入,从而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当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时,根据是为接入终端分配了上行链路带宽还是为接入终端分配了快速接入PN码,执行到话务状态219的不同模式的转变,后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另外,如参考图2所述,虽然在图3中未示出,但是在接入状态217下,当接入终端取消话务传送时,以及当接入终端在上行链路接入中失败时,接入终端也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同时,当接入终端在接入状态217下正在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时,如果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失去其与接入点的同步,则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从而再次执行初始操作。也就是,当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重置接入终端时,需要接入终端在空状态211下开始其操作。
上面参考图10的描述示出了在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终端的操作处理。下面将参考图11描述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
图11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参考图11,首先,当接入终端处于初始化状态213或休眠状态215(步骤1111)时,接入终端接收通过DL-BCCH从接入点传送的系统配置信息、开销信息等(步骤1113)。然后,在休眠状态215下或者在接入终端在初始化状态213下完成网络登录之后,当接入终端具有要被传送到接入点的话务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或从休眠状态215到接入状态217的状态转变。
在接入状态217下,由于接入终端具有要通过上行链路传送的话务,因此接入终端检测要被传送的话务的QoS,并且根据检测到的QoS而选择分配的PN码。接入终端使用所选PN码对带宽分配请求消息进行扰频,并且通过UL-ACH将经过扰频的带宽分配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步骤1115)。在传送带宽分配请求消息之后,接入终端监控DL-USCCH,并且接收作为对带宽分配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的带宽分配响应消息(步骤1117)。当接收到带宽分配响应消息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217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然后,在话务状态219下,接入终端通过与包括在带宽分配响应消息内的上行链路带宽分配信息相对应的UL-TCH,将话务传送到接入点(步骤1119)。当然,如上所述,当带宽分配响应消息仅仅包括快速接入PN码信息时,接入终端不在话务状态219下直接传送话务,而可以在接入点中存在可用的上行链路带宽时传送话务。
上面参考图11的描述示出了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执行的信号传送/接收处理。下面将参考图12描述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点的操作处理。
图12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点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参考图12,首先,在步骤1211中,接入点监控UL-ACH,然后进入步骤1213。在步骤1213中,作为监控UL-ACH的结果,接入点确定接入点是否从接入终端接收到带宽分配请求消息。结果,当接入点没有从接入终端接收到带宽分配请求消息时,接入点进入步骤1211继续监控UL-ACH。
相反,作为步骤1213的结果,接入点从接入终端接收到带宽分配请求消息,接入点进入步骤1215。在步骤1215中,接入点根据对带宽分配请求消息进行扰频所用的PN码,确定接入终端期望通过上行链路传送的话务的QoS,然后将用于话务的资源分配给接入终端。此后,接入点进入步骤1217。这里,‘资源’表示上行链路带宽或快速接入PN码。当接入点可以将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给接入终端时,上行链路带宽成为‘资源’。相反,在接入点由于没有可用的上行链路带宽而不能将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给接入终端的情况下,当要通过上行链路从接入终端传送的话务的QoS较高时,接入终端将快速接入PN码分配给接入终端,以便接入终端以后可以执行快速接入并且接收上行链路带宽。在这种情况下,快速接入PN码成为‘资源’。在步骤1217中,接入点使得关于所分配的资源的信息被包括在带宽分配响应消息中,并且通过DL-USCCH将带宽分配响应消息传送到接入终端。
在图12中,为了便于描述,虽然针对接入点将资源分配给一个接入终端的上行链路接入的情况,给出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接入点可以将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分配给该接入点向其提供服务的多个接入终端。
上面参考图12的描述示出了在图2所示的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点的操作处理。下面将参考图13描述话务状态219的操作模式。
图13是示出图2所示的话务状态219的操作模式的视图。参考图13,首先,话务状态219包括三个操作模式,即激活模式1300、快速接入模式1330、以及持留模式1360。如参考图2所述,在接入终端正常地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接入终端监控从接入点传送的DL-USCCH。在DL-USCCH的监控期间,当接入终端检测到存在要从接入点传送到接入终端的数据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步骤1311)。另外,在话务状态219下,如果接入终端由于诸如系统错误的问题而失去其与接入点的同步,则接入终端执行从话务状态219到空状态211的状态转变,从而执行初始操作(步骤1321)。同时,当接入终端执行从初始化状态213到话务状态219的状态转变时,接入终端进入话务状态219的激活模式1300。
另外,在休眠状态215下,在监控诸如DL-BCCH、DL-WUCH、DL-USCCH等信道的期间,当接入终端检测到存在要从接入点传送到接入终端本身的数据时,接入终端进入话务状态219的激活模式1300(步骤1313)。与此不同,当在话务状态219下完成了接入点和接入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接收时,接入终端执行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步骤1315)。这里,如参考图2所述,执行了到休眠状态215的状态转变的接入终端监控从接入点分配的DL-WUCH的唤醒指示符,从而最小化功耗。
另外,当在接入状态217下接入终端完成了上行链路接入时,接入终端进入话务状态219的激活模式1300或快速接入模式1330(步骤1317)。现在,针对接入终端从接入状态217进入话务状态219的激活模式1300或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情况,将给出详细描述。
首先,当在接入状态217下根据上行链路接入从接入点将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给接入终端时,发生接入终端从接入状态217进入话务状态219的激活模式1300的情况。其次,当作为在接入状态217下执行上行链路接入的结果,接入终端未被分配上行链路带宽,而被分配了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时,发生接入终端从接入状态217进入话务状态219的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情况。
现在将描述激活模式1300。首先,激活模式1300是可以传送全部QoS等级的数据的模式。在激活模式1300下接入终端和接入点之间传送/接收数据的期间,当临时中断数据的传送/接收时,接入终端进入持留模式1360(步骤1329)。然而,对于UGS数据和实时服务数据,不支持持留模式1360。也就是,在传送/接收数据时,UGS数据和实时服务数据由于数据的固有特性而对延迟时间具有严格的限制。因此,虽然当在激活模式1300下向/从接入点传送/接收UGS数据或实时服务数据时,临时中断数据的传送/接收,但是接入终端不进入持留模式1360,而是保持在激活模式1300下,从而迅速地支持稍后要被再生成的数据的传送/接收。当接入点或接入终端传送模式改变请求消息时,实现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后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接下来,将对快速接入模式1330进行描述。如上所述,快速接入模式1330是这样的模式,其中当接入终端在其上行链路接入尝试中未被分配实际的上行链路带宽,而是被分配了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时,接入终端执行对接入点的快速接入。当接入终端使用所分配的快速接入PN码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时,使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时的竞争概率最小化,从而接入终端可以执行快速接入。另外,接入终端使用所分配的快速接入时隙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接入终端以无竞争方案执行快速接入。结果,当在快速接入模式1330中接入点完成了上行链路接入时,接入终端进入激活模式1300以便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步骤1323)。
接下来,将对持留模式1360进行描述。如上所述,持留模式1360是临时中断接入终端和接入点之间的传送/接收的模式。当在持留模式1360中生成要被传送到接入点的数据时,接入终端执行对接入点的上行链路接入。另外,由于持留模式1360不是用于数据传送/接收的连接本身被结束的状态,因此可能发生接入终端必须传送对从接入点传送的数据的响应消息、或者对应于响应消息的不同消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入终端必须执行比在接入状态217下执行的正常上行链路接入更快的上行链路接入,因此接入终端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模式改变(步骤1325)。
同时,在持留模式1360中,接入终端不连续监控DL-BCCH,而是监控DL-WUCH,从而最小化功耗。在如上所述在持留模式1360中监控DL-WUCH的期间,当唤醒指示符被开启时,接入终端进入激活模式1300,从而从接入点接收数据(步骤1327)。
上面参考图13的描述示出了话务状态219的操作模式。下面将参考图14描述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所执行的、在话务状态219下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过程。
图14是示出用于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的信号流程图。参考图14,首先,当接入点确定了接入终端必须执行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时,接入点通过DL-TCH将模式改变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1411)。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点可以通过模式改变请求消息来传送接入终端在快速接入模式1330下使用的快速接入PN码信息或快速接入时隙信息。也就是,当处于持留模式1360的接入终端必须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时,接入终端不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而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是合理的,从而接入点使接入终端在快速接入模式1330下使用的快速接入PN码信息或快速接入时隙信息被包括在模式改变请求消息中。这里,接入点传送快速接入PN码信息或快速接入时隙信息的原因是在持留模式1360下接入终端不监控DL-BCCH。
当在激活模式1300下接入终端通过DL-TCH接收模式改变请求消息时,接入终端通过UL-TCH将作为对模式改变模式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的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传送到接入点。另外,在传送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之后,接入终端执行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步骤1413)。在持留模式1360下,接入终端监控DL-WUCH,并且周期性地检查唤醒指示符是否被开启或关闭(步骤1415)。
上面参考图14的描述示出了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的、在话务状态219下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过程。下面将参考图15描述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的、在话务状态219下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
图15是示出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的信号流程图。首先,如参考图14所述,接入终端根据从接入点生成的请求而执行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步骤1511和1513)。接下来,当处于持留模式1360的接入终端检测到生成了要被传送到接入点的数据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模式改变。此后,在快速接入模式1330下,接入终端使用在激活模式1300下从接入点分配的快速接入PN码,通过UL-FACCH将模式改变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步骤1515)。当接入点通过UL-FACCH从接入终端接收模式改变请求消息时,接入点为接入终端分配资源,并且通过DL-USCCH将包括所分配资源信息的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1517)。
这里,‘资源’表示上行链路带宽或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当接入点可以将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给接入终端时,上行链路带宽成为‘资源’。相反,如上所述,当接入点由于没有当前可用的上行链路带宽而不能分配上行链路带宽给接入终端时,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成为‘资源’。同时,虽然针对接入终端接收响应于模式改变请求消息的模式改变响应消息的情况,给出了上面描述,但是在接入终端不接收模式改变响应消息本身而是仅仅接收DL-USCCH的情况下,接入终端也可以判断接入终端接收到模式改变响应消息。当假定包括在模式改变响应消息内的资源信息是图15中的上行链路带宽信息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快速接入模式133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并且使用所分配的上行链路带宽通过UL-TCH传送数据(步骤1519)。
上面参考图15的描述示出了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的、在话务状态219下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下面将参考图16描述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的、在话务状态219下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过程。
图16是示出用于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的信号流程图。参考图16,首先,当接入终端确定执行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时,接入终端通过UL-TCH将模式改变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步骤1611)。当接入点通过UL-TCH从接入终端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消息时,接入点使得接入终端在快速接入模式1330中使用的快速接入PN码信息或快速接入时隙信息被包括在作为对模式改变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的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中,从而通过DL-TCH将快速接入PN码信息或快速接入时隙信息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1613)。接入点将快速接入PN码信息或快速接入时隙信息传送到接入终端的原因是,当持留模式1360下的接入终端必须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时,接入终端不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正常上行链路接入,而执行无竞争方案的快速上行链路接入。因此,接入点通过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传送快速接入PN码信息或快速接入时隙信息。另外,接入点传送快速接入PN码信息或快速接入时隙信息的原因是在持留模式1360下接入终端不监控DL-BCCH。
当在激活模式1300下接入终端通过DL-TCH接收到模式改变响应消息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此后,在持留模式1360下,接入终端监控DL-WUCH,并且周期性地确定唤醒指示符是否被开启或关闭(步骤1615)。
上面参考图16的描述示出了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的、在话务状态219下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过程。下面将参考图17描述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的、在话务状态219下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
图17是示出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的信号流程图。首先,如参考图16所述,接入终端根据从接入终端生成的请求而执行从激活模式1300到持留模式1360的模式改变(步骤1711和1713)。接下来,当接入点检测到生成了要被传送到处于持留模式1360的接入终端的数据时,接入点将对应于接入终端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并且将DL-WUCH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1715)。接入终端接收包括被设置成‘开启’的对应唤醒指示符的DL-WUCH,并且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模式改变。此后,在快速接入模式1330下,接入终端使用在激活模式1300下从接入点分配的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通过UL-FACCH将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传送到接入点(步骤1717)。当接入点通过UL-FACCH从接入终端接收到模式改变响应消息时,接入点通过DL-TCH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1719)。虽然针对下述情况给出了上面的描述,其中当接收到对应的唤醒指示符被设置成‘开启’的DL-WUCH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模式改变,并且传送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但是应当理解,当接收到对应的唤醒指示符被设置成‘开启’的DL-WUCH时,接入终端可以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并且将数据直接传送到接入点。
上面参考图17的描述示出了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下面将参考图18描述用于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的、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
图18是示出用于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的信号流程图。参考图18,首先,如参考图17所述,当接入点检测到生成了要被传送到处于持留模式1360的接入终端的数据时,接入点将对应于接入终端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并且将DL-WUCH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1811)。接入终端接收包括被设置成‘开启’的对应唤醒指示符的DL-WUCH,并且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模式改变。此后,在快速接入模式1330下,接入终端使用在激活模式1300下从接入点分配的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通过UL-FACCH将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传送到接入点。接下来,接入终端执行从快速接入模式133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步骤1813)。然后,接入点通过UL-FACCH从接入终端接收模式改变响应消息,并且通过DL-TCH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1815)。虽然针对下述情况给出了上面的描述,其中当接收到对应的唤醒指示符被设置成‘开启’的DL-WUCH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模式改变,并且传送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但是应当理解,当接收到对应的唤醒指示符被设置成‘开启’的DL-WUCH时,接入终端可以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并且将数据直接传送到接入点。
上面参考图18的描述示出了用于在从接入点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下面将参考图19描述用于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的、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
图19是示出用于在从接入终端请求时执行并且在图13中示出的,从持留模式136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过程的消息传送/接收处理的信号流程图。参考图19,如参考图13所述,当处于持留模式1360的接入终端检测到生成了要被传送到接入点的数据时,接入终端执行从持留模式1360到快速接入模式1330的模式改变。此后,在快速接入模式1330下,接入终端使用在激活模式1300下从接入点分配的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通过UL-FACCH将模式改变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步骤1911)。当接入点通过UL-FACCH从接入终端接收到模式改变请求消息时,接入点为接入终端分配资源,并且通过DL-USCCH将包括所分配资源信息的模式改变响应消息传送到接入终端(步骤1913)。
这里,‘资源’表示上行链路带宽或快速接入PN码或者快速接入时隙。当接入点可以将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给接入终端时,上行链路带宽成为‘资源’。相反,如上所述,当接入点由于没有当前可用的上行链路带宽而不能分配上行链路带宽给接入终端时,快速接入PN码或快速接入时隙成为‘资源’。同时,虽然针对接入终端接收响应于模式改变请求消息的模式改变响应消息的情况,给出了上面描述,但是在接入终端不接收模式改变响应消息本身而是仅仅接收DL-USCCH的情况下,接入终端也可以确定接入终端接收到模式改变响应消息。当假定包括在模式改变响应消息内的资源信息是图19中的上行链路带宽信息时,接入终端执行从快速接入模式1330到激活模式1300的模式改变,并且使用所分配的上行链路带宽通过UL-TCH传送数据(步骤1919)。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提供了适于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MAC层的新操作状态,从而具有有可能支持快速数据传送和接入终端的移动性的优点。另外,提供了适于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MAC层的新操作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具有接入终端在最小化功率损耗的同时可以实现快速接入的优点。另外,提供了适于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MAC层的新操作状态的、根据本发明设备和方法的一个优点在于,有可能在临时中断数据传送/接收时,最小化接入终端的功耗,同时有可能在恢复数据传送/接收时,通过执行快速接入而最大化数据传送效率。
虽然参考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39)
1.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接入状态下检测到要被传送的数据时,使用根据基于竞争的方案执行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执行对接入点的、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在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失败的情况下,从接入点接收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以及
在接收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的情况下,执行从接入状态到话务状态的状态转变,并且在话务状态下使用所接收的资源,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成功时,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数据的QoS(服务质量)等级,确定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数据具有大于或等于预定优先级的QoS(服务质量)等级时,分配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包括根据QoS等级而分类的代码,并且QoS等级的优先级越高,分类到该QoS等级的代码就越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所需的资源包括时隙。
7.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介质接入控制层具有:空状态,用于在重置之后执行初始操作;初始化状态,用于获取与接入点的同步并且执行对接入点的网络登录操作;休眠状态,用于通过接入点的控制,或者当存在要被传送到接入点的数据时,执行唤醒操作;接入状态,用于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以及话务状态,用于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或者从接入点接收数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QoS(服务质量)等级,由接入点为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分配代码,并且由接入点为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分配代码;
当生成了要在接入状态下通过上行链路传送的数据时,根据要被传送的数据的QoS等级,由接入终端从为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而分配的代码之中选择第一代码,并且使用第一代码执行对接入点的、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当未能响应于由接入终端执行的上行链路接入而为接入终端分配用于接入终端的数据传送的资源时,从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代码之中,由接入点将第二代码分配给接入终端,以便接入终端可以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以及
当被分配了第二代码时,由接入终端执行从接入状态到话务状态的状态转变,并且在话务状态下使用第二代码,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之后,当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成功时,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数据具有大于或等于预定参考优先级的QoS等级时,分配第二代码。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QoS等级的优先级越高,分类到该QoS等级的代码就越多。
11.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初始化状态的系统检测模式下,获取与接入终端所属的接入点的同步,执行从系统检测模式到网络登录模式的模式改变,并且在网络登录模式下执行对接入点的网络登录操作;
在执行网络登录操作之后,当不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或者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时,从网络登录模式进入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当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从网络登录模式进入接入状态,而当存在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时,从网络登录模式进入话务状态;
在休眠状态下,当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或者当从接入点请求唤醒时,进入休眠状态的唤醒模式,而当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从唤醒模式进入接入状态;以及
在唤醒模式下从接入点接收预定信息,并且根据预定信息从唤醒模式进入休眠模式或话务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对接入点的网络登录操作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与预定上行链路接入信息相对应的接入信道,将网络登录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以及
响应于网络登录请求消息,从接入点接收网络登录响应消息,网络登录响应消息包括接入终端在休眠状态下监控以便检测是否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的唤醒信道的时隙索引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休眠模式下仅仅监控唤醒信道。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接入终端监控的唤醒信道的时隙索引被确定为接入点中的特定值并且连续地保持在接入点中。
15.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接入点传送导频信道信号和广播信道信号,导频信道信号用于与接入终端的同步获取,广播信道信号包括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的系统信息;
在初始化状态的系统检测模式下使用导频信道信号,由接入终端获取与接入终端自身所属的接入点的同步,并且进入网络登录模式;
在网络登录模式下,由接入终端接收广播信道信号并且将网络登录请求消息传送到接入点;
响应于网络登录请求消息,由接入点将网络登录响应消息传送到接入终端,网络登录响应消息包括接入终端在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下监控的唤醒信道的时隙索引信息;以及
由接入终端接收网络登录响应消息,并且当不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或者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时,进入休眠模式,从而监控与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唤醒信道的唤醒指示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传送网络登录响应消息之后,当存在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或者当更新了系统信息时,由接入点将与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并且传送唤醒信道信号;
当与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唤醒信道的唤醒指示符被设置成‘开启’时,由接入终端从休眠模式进入休眠状态的唤醒模式;
由接入点传送广播信道信号,其包括表示已更新的系统信息或表示存在要向接入终端传送的数据的寻呼信息;以及
由接入终端接收广播信道信号,当广播信道信号包括已更新的系统信息时,在应用已更新的系统信息之后进入休眠模式,并且当广播信道信号包括寻呼信息时,进入话务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传送网络登录响应消息之后,当不存在要向接入终端传送的数据时,并且当没有更新系统信息时,由接入点将与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关闭’,并且传送唤醒信道信号;以及
当与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唤醒信道的唤醒指示符被设置成‘关闭’时,由接入终端保持休眠模式。
18.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传送唤醒信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符号重复器,用于接收唤醒指示符、构成唤醒信道的超帧的多个帧、以及帧周期,唤醒指示符表示处于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的接入终端是否被唤醒,唤醒信道包括唤醒指示符,帧周期表示在超帧中传送唤醒指示符的周期,并且用于根据唤醒信道的传送格式重复唤醒指示符的符号;
唤醒信道信息映射器,用于根据预定的控制和唤醒指示符的开启/关闭设置信息而接收时隙索引信息,并且用于根据开启/关闭设置信息,在从符号重复器输出的信号之中,设置存在于与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时隙中的唤醒指示符;以及
控制器,用于当存在要被传送的数据时或者当更新了系统信息时,确定向其传送数据或已更新的系统信息的接入终端,并且用于将时隙索引信息和第一设置信息输出到唤醒信道信息映射器,时隙索引信息由所确定的接入终端监控,第一信息表示必须将对应于时隙索引信息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当不存在要被传送的数据时及当没有更新系统信息时,控制器将第二信息输出到唤醒信道信息映射器,其中第二信息表示唤醒指示符必须被设置成‘关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信道增益乘法器,其将从唤醒信道信息映射器输出的信号乘以预定信道增益,并且输出结果。
21.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传送唤醒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唤醒指示符、构成唤醒信道的超帧的多个帧、以及帧周期,唤醒指示符表示处于休眠状态的休眠模式的接入终端是否被唤醒,唤醒信道包括唤醒指示符,帧周期表示在超帧中传送唤醒指示符的周期,并且根据唤醒信道的传送格式而重复唤醒指示符的符号;
当存在要被传送的数据时或者当更新了系统信息时,确定向其传送数据或已更新的系统信息的接入终端,并且确定所确定的接入终端监控的时隙索引信息;以及
将与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相对应的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开启’,并且传送唤醒信道信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不存在要被传送的数据时及当没有更新系统信息时,将唤醒指示符设置成‘关闭’,并且传送唤醒信道信号。
23.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初始化状态和休眠状态之一中存在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时,或者当在接入状态下根据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执行而分配了上行链路带宽时,进入话务状态的激活模式;
在处于激活模式时,当在向接入点的数据传送或从接入点的数据接收期间,向接入点的数据传送或从接入点的数据接收中断预定时间周期时,进入持留模式;
在持留模式下接收预定信道信号,以便监控是否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当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时,进入激活模式,并且在持留模式下,当生成了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进入快速接入模式;以及
在快速接入模式下,使用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执行对接入点的、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并且当作为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执行的结果而被分配了上行链路带宽时,进入激活模式。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处于接入状态时,当在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期间被分配了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时,进入话务状态的快速接入模式。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包括当在快速接入模式下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时使用的代码和时隙,其不同于当执行基于竞争的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时使用的代码和时隙。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在激活模式下要向接入点传送或者要从接入点接收的数据的QoS(服务质量)等级等于或大于预定参考优先级时,虽然在预定时间周期期间中断数据传送或数据接收,但是也保持激活模式。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信道包括唤醒信道。
28.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话务状态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激活模式下,由接入终端向接入点传送数据或者从接入点接收数据;
2)当在预定时间周期期间,中断向处于激活模式的接入终端的数据传送或从该接入终端的数据接收时,由接入点请求接入终端执行从激活模式到持留模式的模式改变;
3)在响应于步骤2)的模式改变请求而将响应传送到接入点之后,接入终端进入持留模式,在持留模式下,接收被监控以便确定是否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的设置信道信号,当从接入点生成了唤醒请求时,进入激活模式,而当生成了要向接入点传送的数据时,进入快速接入模式;
4)在快速接入模式下,使用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由接入终端请求将接入终端的模式从快速接入模式改变到激活模式;以及
5)响应于步骤4)的模式改变请求,由接入点将响应传送到接入终端,从而使接入终端执行从快速接入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并且将数据传送到接入点。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预定时间周期期间中断向处于激活模式的接入终端的数据传送或者从该接入终端的数据接收时,由接入点确定将接入终端的模式从激活模式改变到持留模式;以及
在确定模式改变之后,由接入点确定接入终端在快速接入模式下使用的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并且通过包括所确定的、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的信号的传送,请求接入终端执行从激活模式到持留模式的模式改变。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在进入持留模式之前,在激活模式下,接入终端使用所接收的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请求必须将接入终端的模式从快速接入模式改变到激活模式。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包括当在快速接入模式下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时使用的代码和时隙。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信道包括唤醒信道。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下行链路话务信道传送步骤2)的模式改变请求,通过上行链路话务信道传送对步骤2)的模式改变请求的响应,通过快速接入信道传送步骤4)的模式改变请求,并且通过调度信道传送对步骤4)的模式改变请求的响应。
34.一种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话务状态的操作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处于激活模式时,当在向/从接入点的数据传送/接收期间,数据传送或数据接收中断预定时间周期时,由接入终端请求接入点将接入终端自身的模式从激活模式改变到持留模式;
2)由接入点将对步骤1)的模式改变请求的响应传送到接入终端,从而使接入终端进入持留模式;
3)当检测到生成了要被传送到处于持留模式的接入终端的数据时,由接入点请求接入终端将接入终端的模式从持留模式改变到激活模式;以及
4)根据步骤3)的模式改变请求,由接入终端执行从持留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从而从接入点接收数据。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5):根据步骤3)的模式改变请求,由接入终端执行从持留模式到激活模式的模式改变,并且传送对步骤3)的模式改变请求的响应。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接入点检测步骤1)的模式改变请求,确定接入终端在快速接入模式下使用的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并且响应于步骤1)的模式改变请求,将包括所确定的、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的响应传送到接入终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5)中,在接入终端进入持留模式之前,在激活模式下,接入终端使用所接收的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将对步骤3)的模式改变请求的响应传送到接入点。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的资源包括当在快速接入模式下执行无竞争方案的上行链路接入时使用的代码和时隙。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上行链路话务信道传送步骤1)的模式改变请求,通过下行链路话务信道传送对步骤1)的模式改变请求的响应,通过唤醒信道传送步骤3)的模式改变请求,并且通过快速接入信道传送对步骤3)的模式改变请求的响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030060289 | 2003-08-29 | ||
KR1020030060289 | 2003-08-29 | ||
KR1020030065398 | 2003-09-20 | ||
KR20030065396 | 2003-09-20 | ||
KR20030065398 | 2003-09-20 | ||
KR20030065394 | 2003-09-20 | ||
KR1020030065396 | 2003-09-20 | ||
KR1020030065394 | 2003-09-20 | ||
PCT/KR2004/002176 WO2005022772A1 (en) | 2003-08-29 | 2004-08-30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al states of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46361A true CN1846361A (zh) | 2006-10-11 |
Family
ID=3612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249729A Pending CN1846361A (zh) | 2003-08-29 | 2004-08-30 |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00642B2 (zh) |
EP (3) | EP1768443A3 (zh) |
JP (1) | JP2007504708A (zh) |
KR (1) | KR100657093B1 (zh) |
CN (1) | CN1846361A (zh) |
AU (1) | AU2004302745B2 (zh) |
CA (1) | CA2534279A1 (zh) |
RU (1) | RU2333603C2 (zh) |
WO (1) | WO200502277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7772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业务处理的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65144B2 (en) * | 2003-08-27 | 2006-06-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requency-independent spatial processing for wideband MISO and MIMO systems |
US7321749B2 (en) * | 2003-10-09 | 2008-0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ll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
US7620029B2 (en) * | 2003-10-09 | 2009-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rallel cell ID acquisition i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
US8233462B2 (en) | 2003-10-15 | 2012-07-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and direct link protocol |
US8483105B2 (en) * | 2003-10-15 | 2013-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
US8472473B2 (en) | 2003-10-15 | 2013-06-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LAN protocol stack |
US8842657B2 (en) | 2003-10-15 | 2014-09-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with legacy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
US9226308B2 (en) | 2003-10-15 | 2015-12-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
US8284752B2 (en) | 2003-10-15 | 2012-10-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
US8462817B2 (en) | 2003-10-15 | 2013-06-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protocol data units |
US8903440B2 (en) | 2004-01-29 | 2014-1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chedul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
US7818018B2 (en) * | 2004-01-29 | 2010-10-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chedul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
US8315271B2 (en) * | 2004-03-26 | 2012-11-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ho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564814B2 (en) * | 2004-05-07 | 2009-07-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mode and rate selec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01018B2 (en) * | 2004-06-02 | 2013-03-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7882412B2 (en) | 2004-10-05 | 2011-02-01 | Sanjiv Nanda | Enhanced block acknowledgement |
KR100684318B1 (ko) * | 2004-11-30 | 2007-02-1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휴대단말의 슬립모드 구동방법 및 휴대단말의 슬립모드를위한 기지국의 통신방법 |
KR101075625B1 (ko) * | 2005-03-24 | 2011-10-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이동단말 관리 방법 |
US7653085B2 (en) * | 2005-04-08 | 2010-0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delivery of content over data network |
US7974193B2 (en) * | 2005-04-08 | 2011-07-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sizing multimedia content based on quality and rate information |
US20060239239A1 (en) * | 2005-04-26 | 2006-10-26 | Navini Networks, Inc. |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KR100754733B1 (ko) * | 2005-07-19 | 2007-09-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
CA2619382A1 (en) * | 2005-09-01 | 2007-03-08 | Peter El Kwan Chow | Media access control architecture |
US8600336B2 (en) * | 2005-09-12 | 2013-12-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with reverse direction gra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070115826A1 (en) * | 2005-10-14 | 2007-05-24 | Optimal Licensing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reasing capacity in collision-based data networks |
KR100921458B1 (ko) * | 2005-10-31 | 2009-10-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
KR20070047720A (ko) | 2005-11-02 | 2007-05-0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패킷 스케줄링 방법, 그리고 그 장치 |
CN1996806A (zh) * | 2006-01-06 | 2007-07-1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竞争资源中传输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US8792555B2 (en) | 2006-01-31 | 2014-07-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sizing multimedia content |
TWI451774B (zh) * | 2006-01-31 | 2014-09-0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無線通信系統中提供及利用非競爭基礎頻道方法及裝置 |
JP4992263B2 (ja) * | 2006-03-27 | 2012-08-0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管理装置及びサービス要求処理方法 |
US7738480B2 (en) * | 2006-03-31 | 2010-06-15 | Sony Corporation | Hybrid access to a contention-free period channel |
JP4641973B2 (ja) * | 2006-05-10 | 2011-03-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片方向通信方法、移動局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
US8619651B2 (en) * | 2006-05-12 | 2013-12-31 | Telsima Corporation | Customer facing interface power cycling of wireless terminals |
EP2036272A1 (en) * | 2006-06-21 | 2009-03-18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Method for maintaining synchronis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FI20065449A0 (fi) * | 2006-06-29 | 2006-06-29 | Nokia Corp | Tehonkulutuksen valvontamenetelmä, tehonkulutuksen valvontalaite, tietokoneohjelmatuote, tietokoneohjelman jakeluväline ja kommunikaatioväline |
US7792137B2 (en) * | 2006-07-05 | 2010-09-07 | Abidanet, Llc | Self-organized and self-managed ad ho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EP1876768B1 (en) | 2006-07-07 | 2019-06-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volum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message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869421B2 (en) | 2006-07-14 | 2011-01-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access request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US8432852B2 (en) | 2006-07-14 | 2013-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timing control signal |
CN101123785B (zh) * | 2006-08-11 | 2013-0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中管理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
US8259688B2 (en) | 2006-09-01 | 2012-09-04 | Wi-Lan Inc. | Pre-allocated random access identifiers |
KR100925436B1 (ko) | 2006-10-02 | 2009-11-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효율적인 다중화를 이용한 제어 신호 전송 방법 |
MX2009003608A (es) | 2006-10-02 | 2009-04-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odo para transmitir una señal de control de enlace descendente. |
US20080170558A1 (en) * | 2007-01-15 | 2008-07-17 | Nokia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
TW201538014A (zh) | 2007-02-05 | 2015-10-0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高訴下鏈共享頻道呼叫 |
JP2008211371A (ja) * | 2007-02-23 | 2008-09-11 | Kyocera Corp |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HUE037913T2 (hu) | 2007-03-19 | 2018-09-28 | Lg Electronics Inc |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erõforrás-lefoglalás információ adására/vételére mobil kommunikációs rendszerben |
KR101049138B1 (ko) | 2007-03-19 | 2011-07-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확인신호 수신 방법 |
US8064390B2 (en) | 2007-04-27 | 2011-11-2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Uplink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fast indication |
KR100913090B1 (ko) | 2007-06-13 | 2009-08-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확산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
KR100908063B1 (ko) | 2007-06-13 | 2009-07-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확산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
EP2168288A4 (en) | 2007-06-15 | 2014-01-08 | Blackberry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ROUTE ADJUSTMENT OVERHEAD |
EP2538614B1 (en) | 2007-06-15 | 2014-06-11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persistent and dynamic scheduling an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trol |
KR100900289B1 (ko) | 2007-06-21 | 2009-05-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
WO2009022294A2 (en) * | 2007-08-14 | 2009-02-19 | Nokia Corporation | Power saving for uplink scheduling grant signaling and decoding |
US20090067377A1 (en) * | 2007-08-15 | 2009-03-12 | Motorola, Inc. | Medium access control frame stru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144679B2 (en) | 2007-08-20 | 2012-03-27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Inactivity timer in a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figured system |
WO2009033253A1 (en) | 2007-09-14 | 2009-03-1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trol start time |
EP2728960A1 (en) * | 2007-09-28 | 2014-05-07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service quality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with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request |
CN102752868B (zh) * | 2007-09-28 | 2015-02-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资源的分配方法以及无线终端和无线基站 |
US9215669B2 (en) | 2007-11-16 | 2015-12-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eamble design for a wireless signal |
US9264976B2 (en) | 2007-11-16 | 2016-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eamble design for a wireless signal |
US8068871B2 (en) * | 2007-12-21 | 2011-11-2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me optimization for silencing wireless devices in coexistence networks |
US20090170500A1 (en) * | 2007-12-26 | 2009-07-0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Radio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1981990B (zh) * | 2008-01-24 | 2015-09-23 | 发尔泰公司 | 用于无线接入网络的信道分配 |
US9801188B2 (en) * | 2008-02-01 | 2017-10-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ackhaul signaling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
US8649353B2 (en) | 2008-03-04 | 2014-02-1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by selectively using dedicated or contention-based preambles during handover |
KR100963876B1 (ko) * | 2008-03-14 | 2010-06-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수신 서비스에 따른 휴대단말의 모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US8606336B2 (en) | 2008-03-20 | 2013-12-10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AU2012261509B8 (en) * | 2008-03-20 | 2014-10-02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EP2266230A1 (en) * | 2008-04-11 | 2010-12-29 | Xg Technology, Inc. | Improved heterogeneous mac protocol for multiple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
CN101291348B (zh) * | 2008-06-12 | 2011-11-30 | 巴别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隧道唤醒通知方法 |
EP2294888B1 (en) | 2008-06-19 | 2011-10-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2335432B1 (en) * | 2008-09-19 | 2014-06-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088180B1 (ko) * | 2009-02-16 | 2011-12-02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IEEE 802.16e 시스템에서의 스케줄된 절전 방법 |
US9025519B2 (en) * | 2009-03-06 | 2015-05-05 | Lg Electronics Inc. | Bandwidth request preamble sequence selection method and random access method |
US8902800B2 (en) * | 2009-04-22 | 2014-1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
US9198157B2 (en) * | 2009-05-08 | 2015-1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ging for local IP access packets |
US8885456B2 (en) * | 2009-07-10 | 2014-11-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emodulator and fra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
US8977213B2 (en) | 2009-08-12 | 2015-03-10 | Apple Inc. | Receiving a message identifying neighbor cells |
WO2011029797A1 (en) | 2009-09-09 | 2011-03-17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Transmission concept for an access unit stream |
US8533760B1 (en) * | 2009-10-20 | 2013-09-10 | Arris Enterprises, Inc. | Reduced latency channel switching for IPTV |
CN102088775B (zh) * | 2009-12-08 | 2014-04-0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竞争资源的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
EP2804340B1 (en) * | 2010-09-16 | 2017-03-08 | Sun Patent Trust | Terminal device and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
GB2513312B (en) * | 2013-04-22 | 2020-01-29 | Sony Corp |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
US9392487B2 (en) * | 2013-05-06 | 2016-07-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ffic-aware medium access selection |
CN106465361B (zh) | 2014-11-19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系统 |
US10129858B2 (en) * | 2014-11-25 | 2018-11-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w latency physical layer design for contention-based uplink channels |
US20160270018A1 (en) * | 2015-03-13 | 2016-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nchronous low-latency media access control |
KR20160123149A (ko) * | 2015-04-15 | 2016-10-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그 전자 장치를 턴-온시키기 위한 웨이크 업 장치, 웨이크 업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
JP2018098699A (ja) * | 2016-12-15 | 2018-06-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US11432242B2 (en) | 2018-02-01 | 2022-08-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10113805B (zh) * | 2018-02-01 | 2021-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消息更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KR102435725B1 (ko) * | 2018-02-13 | 2022-08-2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용 프리앰블에 기초한 연결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637660B1 (ko) * | 2018-06-29 | 2024-02-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375452B2 (en) * | 2019-02-15 | 2022-06-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akeup group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77909A (en) | 1994-05-11 | 1997-10-14 | Spectrix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data between a central station and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remote stations on a time divided commnication channel |
US5577022A (en) | 1994-11-22 | 1996-1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ilot signal searching technique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5819177A (en) * | 1996-03-20 | 1998-10-06 | Dynami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Fixed wireless terminals with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5937019A (en) * | 1996-08-07 | 1999-08-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intersystem handoff in a CDMA system |
CN1134937C (zh) * | 1998-07-21 | 2004-01-14 | 塔奇昂公司 | 通信系统内用于多址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EP0993211B1 (en) | 1998-10-05 | 2005-01-12 |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 Random access channel partitioning scheme for CDMA system |
US6532225B1 (en) * | 1999-07-27 | 2003-03-11 | At&T Corp |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for packetized wireless systems |
GB9925896D0 (en) * | 1999-11-03 | 1999-12-29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795428B1 (en) * | 2000-01-07 | 2004-09-21 | Ericsson Inc. | Fast notification access channel for realtime users in EGPRS networks |
ATE353366T1 (de) * | 2000-08-22 | 2007-02-15 | Agensys Inc | Nukleinsäure und protein, genannt 158p1d7, für die behandlung und erkennung von blasenkrebs und anderen krebsarten |
AU2000267038A1 (en) * | 2000-08-25 | 2002-03-04 | Nokia Corporation | Fast random access scheme |
US20020159418A1 (en) * | 2000-11-02 | 2002-10-31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Quality of service using wireless lan |
KR100353862B1 (ko) * | 2000-11-14 | 2002-09-2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 통신망에서의 연결 수락 제어방법 |
US7136361B2 (en) * | 2001-07-05 | 2006-11-14 | At&T Corp. | Hybrid coordination function (HCF) access through tiered contention and overlapped wireless cell mitigation |
US7180905B2 (en) * | 2001-11-02 | 2007-02-20 | At & T Corp. | Access method for periodic contention-free sessions |
US7269145B2 (en) * | 2001-12-20 | 2007-09-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ode transi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service in a mobile station |
US20040047319A1 (en) | 2002-09-06 | 2004-03-11 | Johannes Elg | Contention-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d hoc wireless piconets |
KR100594009B1 (ko) * | 2003-09-26 | 2006-06-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슬립 구간 설정 방법 |
AU2005219898B2 (en) * | 2004-03-04 | 2008-07-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al mode of a mac layer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4
- 2004-08-30 CN CNA2004800249729A patent/CN1846361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8-30 US US10/929,662 patent/US740064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30 EP EP07000465A patent/EP1768443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8-30 CA CA002534279A patent/CA253427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8-30 EP EP04020567A patent/EP1511246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8-30 RU RU2006106196/09A patent/RU2333603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8-30 AU AU2004302745A patent/AU2004302745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4-08-30 JP JP2006524586A patent/JP2007504708A/ja active Pending
- 2004-08-30 EP EP07000464A patent/EP1768442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8-30 WO PCT/KR2004/002176 patent/WO200502277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8-30 KR KR1020040068469A patent/KR10065709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7772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业务处理的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400642B2 (en) | 2008-07-15 |
EP1511246A2 (en) | 2005-03-02 |
CA2534279A1 (en) | 2005-03-10 |
EP1768443A2 (en) | 2007-03-28 |
EP1511246A3 (en) | 2006-05-17 |
EP1768443A3 (en) | 2007-08-08 |
RU2333603C2 (ru) | 2008-09-10 |
RU2006106196A (ru) | 2007-09-10 |
AU2004302745A1 (en) | 2005-03-10 |
JP2007504708A (ja) | 2007-03-01 |
EP1768442A2 (en) | 2007-03-28 |
WO2005022772A1 (en) | 2005-03-10 |
EP1768442A3 (en) | 2007-08-08 |
AU2004302745B2 (en) | 2008-02-07 |
KR100657093B1 (ko) | 2006-12-12 |
KR20050021965A (ko) | 2005-03-07 |
US20050047429A1 (en) | 2005-03-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46361A (zh) |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控制介质接入控制层的操作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45284C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组数据业务的调度装置和方法 | |
CN1232139C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 |
CN1781270A (zh) | 在宽带无线访问通信系统中设置休眠间隔的方法 | |
CN1297161C (zh) | 在前向链路上调度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 |
CN1284390C (zh) | 具有逻辑信道和传送信道的网络 | |
CN100347969C (zh) |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73492C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设备和方法 | |
CN1320779C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优化调制和编码方案及多代码的方法 | |
CN1602013A (zh) | 控制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睡眠间隔的方法 | |
CN1905738A (zh) |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 |
CN1729709A (zh) | 无线通信网络及流量控制方法 | |
CN1754396A (zh) | 用于移动通信的系统以及方法 | |
CN1773888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度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750431A (zh) |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 |
CN1812288A (zh) | 多天线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中重选天线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46376A (zh) |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根据移动用户站的掉线来选择服务基站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064577A (zh) | 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633788A (zh) | 数据传送方法 | |
CN1386388A (zh) | 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360805A (zh) | 选择编码方法的方法 | |
CN1254122C (zh) | 蜂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87690A (zh) | 蜂窝式系统中用于模式切换和频带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
CN1941671A (zh) | 传输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 |
CN1408157A (zh) | 用于在特设网络中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6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