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5434A -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及其电流侧移相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及其电流侧移相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5434A
CN1845434A CNA2006100119092A CN200610011909A CN1845434A CN 1845434 A CN1845434 A CN 1845434A CN A2006100119092 A CNA2006100119092 A CN A2006100119092A CN 200610011909 A CN200610011909 A CN 200610011909A CN 1845434 A CN1845434 A CN 1845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links
diode
voltage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119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1006C (zh
Inventor
郭文勇
赵彩宏
欧阳羿
辛理夫
李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B2006100119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1006C/zh
Publication of CN1845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5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10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100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由电压单元、变压器单元和电流单元组成。电压单元为带中点箝位二极管的两个三电平半桥,三电平半桥的每个开关管上都并联电容,或都不并联电容,通过其寄生电容实现软开关。两个三电平半桥的中点和箝位二极管的中点都与两个分压电容器的中点相连。电流单元的结构根据变压器单元而定,若为普通变压器,副边为全桥形式的电流源逆变器,若为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副边为半桥形式的电流源逆变器。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流单元的移相角,控制能量的流动方向和大小。同时,通过控制三电平桥臂输出的正负向电压脉宽的相对大小,解决三电平桥臂中点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Description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及其电流侧移相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导储能用的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超导材料技术的发展,超导材料在电力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世界各国纷纷开展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其中超导储能技术由于能实现脉冲能量调节、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等多方面的功能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成为目前唯一商业化的超导电力技术。超导储能技术一般分为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两种类型,其中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相比,技术更为成熟,从而成为超导储能系统的主流选择。在电压源型超导储能装置中,需要用DC/DC对超导磁体进行充放电。目前常用的DC/DC技术要么是需要充放电设备各一套,如美国专利US005159261“采用充电和放电DC/DC的超导储能稳定装置”;要么采用一套装置同时实现充放电的功能,如美国专利US005661646“采用不同相角的多重化DC/DC斩波器”和美国专利US004695932“超导储能电路”。这些专利虽然采用的拓扑结构不一样,但是都没有解决两个关键的问题:1、开关管的软开关问题。这些DC/DC都是通过硬开关来实现超导磁体的充放电,开关管开关应力大,损耗大,不仅大大缩短了开关管的寿命,而且降低了系统的工作效率。2、直流电压端电压低,且只有一个直流端电压接口,无法与先进的多电平电压源逆变器相连。图1为美国专利US004695932“超导储能电路”的拓扑结构图,其中10为用于超导磁体充放电的DC/DC斩波器。它通过开关管17a和17b的硬开关来实现对超导磁体的充放电,开关管的应力大,损耗也大;同时,它只有一个直流端电压接口,如图中所示的电容9两端所提供的直流电压接口,为了减小谐波,它只能通过采用多重化的形式的电压源换流器与高压电力系统相连。而多重化的电压源换流器需要使用多个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工频变压器。不仅大大增大了系统的体积,还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工频变压器的体积和成本都占到整个系统的40%以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三电平DC/DC,它能实现电流单元全部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电压单元全部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且,通过采用变压器降压,使电流单元可以采用电压容量低而电流容量大的开关器件,提高了电流单元的通流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超导磁体的储能量。由于它的电压侧有两个独立的直流电压端口,所以可以和三电平的逆变器直接相连,而三电平逆变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能够广泛适应于中高压电力系统,从而避免了使用多个工频变压器与高压电力系统相连,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和体积。
本发明的拓扑结构由电压单元、变压器单元和电流单元三部分组成。电压单元为带中点箝位二极管的两个三电平半桥组成,三电平半桥的每个开关管都并联电容,或都不并联电容,通过其寄生电容实现软开关。电容的取值可视软开关的需要而定。两个三电平半桥的中点和箝位二极管的中点都与两个分压电容器的中点相连。电流单元的结构根据变压器单元而定。若为普通变压器,副边为全桥形式的电流源逆变器,若为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副边为半桥形式的电流源逆变器。为了提高功率密度,变压器可用高频变压器。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流单元的移相角,控制能量的流动方向和大小。控制方法简单,充放电转化速度快。同时,通过控制变压器原边三电平桥臂输出的正负向电压脉宽的相对大小,还可以解决三电平桥臂中点电压不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现有技术美国专利US004695932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拓扑结构原理图。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开关管,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2为电流只能单相流动的开关或者是双向流动的开关与二极管相串联的组合,L超导磁体。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IGBT,D9、D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2为晶闸管,L为超导磁体。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IGBT,D9、D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4为晶闸管,L为超导磁体。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IGBT,D9、D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2为IGBT,D1、D2为二极管,L为超导磁体。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IGBT,D9、D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4为IGBT,D1-D4为二极管,L为超导磁体。
图7为一个开关周期的时序图。
图8为电流单元半控型开关与全控型开关触发脉冲对比图。
图9为分压电容电压不平衡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拓扑结构原理图。它由电压单元、变压器单元和电流单元三部分组成。其电压单元由两个三电平桥臂组成。开关管Q1-Q4和钳位二极管D9、D10组成其中一个三电平桥臂。开关管Q1-Q4头尾相连,开关管Q1反并联二极管D1,并与电容器C1并联;开关管Q2反并联二极管D2,并与电容器C2并联;开关管Q3反并联二极管D3,并与电容器C3并联;开关管Q4反并联二极管D4,并与电容器C4并联。开关管Q1、Q2的中点与钳位二极管D9的阴极相连,开关管Q3、Q4的中点与钳位二极管D10的阳极相连。D9的阳极与D10的阴极相连,其中点与分压电容Cd1、Cd2的中点相连。开关管Q5-Q8和钳位二极管D11、D12组成其中另一个三电平桥臂。开关管Q5-Q8头尾相连,开关管Q5反并联二极管D5,并与电容器C5并联;开关管Q6反并联二极管D6,并与电容器C6并联;开关管Q7反并联二极管D7,并与电容器C7并联;开关管Q8反并联二极管D8,并与电容器C8并联。开关管Q5、Q6的中点与钳位二极管D11的阴极相连,开关管Q7、Q8的中点与钳位二极管D12的阳极相连。D11的阳极与D12的阴极相连,其中点与分压电容Cd1、Cd2的中点相连。两个三电平桥臂与两个串联分压电容Cd1、Cd2并联。两个三电平桥臂的中点A、B与变压器原边绕组的两端相连。变压器单元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其电流单元为由开关T1、T2组成的电流源换流器。T1、T2的一端与变压器副边的两端相连,另一端相互连接,并与超导磁体L的一端相连,超导磁体L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中间抽头相连。其中C1-C8根据需要也可以取消,通过其寄生电容来实现软开关。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IGBT,D9、D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2为晶闸管,L为超导磁体。其连接方式与图2完全相同,只是用相应的实际开关代替理想开关。其中IGBT可为1MBI600PX-120,晶闸管可以为KA1200。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IGBT,D9、P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4为晶闸管,L为超导磁体。其电压单元的连接方式与图2完全相同。其变压器单元为普通变压器,变压器的原边与三电平桥臂的两个中点相连,变压器的副边与电流单元的交流电流端相连。其电流单元为由晶闸管T1-T4组成的电流源换流器。T1的阳极与T3的阴极相连,构成其中一个桥臂,T2的阳极与T4的阴极相连,构成其中另一个桥臂,两个桥臂相互并联,并与超导磁体L并联。两个桥臂的中点与变压器副边的两端相连。其中IGBT可为1MBI600PX-120,晶闸管可以为KA1200。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IGBT,D9、D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2为IGBT,D1、D2为二极管,L为超导磁体。其连接方式与图3完全相同。它用IGBT与二极管相互连接作为一个整体,来代替图3中的一个晶闸管。其中IGBT可为1MBI600PX-120,二极管可为MDN 600C20。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图中Q1、Q2、Q3、Q4、Q5、Q6、Q7、Q8为IGBT,D9、D10、D11、D12为二极管,C1、C2、C3、C4、C5、C6、C7、C8为相应开关管上的并联电容器,Cd1、Cd2为两个分压电容,Llk为变压器的漏感或外接的谐振电感,Tr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1-T4为IGBT,D1-D4为二极管,L为超导磁体。其连接方式与图4完全相同。它用IGBT与二极管相互连接作为一个整体,来代替图4中的一个晶闸管。其中IGBT可为1MBI600PX-120,二极管可为MDN 600C20。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本发明变换器在一个开关周期共有10种开关模态,分别对应于[t0,t1]、[t1,t2]、[t2,t3]、[t3,t4]、[t4,t5]、[t5,t6]、[t6,t7]、[t7,t8]、[t8,t9]、[t9,t10],如图7所示。其中[t0,t5]为前半周期,[t5,t10]为后半周期。下面结合图2(设其中电流单元的开关器件为晶闸管等半控型开关),详细描述其工作过程,其中UA0为第一个三电平桥臂的输出端A对两个分压电容器中点0的电压,UB0为第二个三电平桥臂的输出端B对两个分压电容器中点0的电压。UAB为两个桥臂输出端的电压。IP为流过变压器原边的电流。另设变压器的变比为n(Np/Ns),Uo为副边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
开关模态1(对应于[t0,t1])。t0时刻之前,UAB为正,IP为负,T1关断,T2导通,加载副边滤波电感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方向相反,电流的绝对值呈下降的趋势,此时原边电流的流向为:D8-D7-B-A-D2-D1。t0时刻,给T1施加触发脉冲,由于T1两端承受正电压,在触发脉冲的作用下,T1开通,由于变压器存在漏感,流过T1的电流逐渐增加,T1实现了零电流开通。而此时,T2承受反向电压,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流过T2的电流逐渐减少到零,T2过零关断,从而实现了零电流关断。T2关断后,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o正向加在超导磁体上。超导磁体上的电流增加。此时原边电流的流向为Q1-Q2-A-B-Q7-Q8。
开关模态2(对应于[t1,t2])。t1时刻,Q1、Q8关断,由于C1、C8上的电压为零,所以是零电压关断。IP给C1、C8充电,C3、C4、C5、C6放电,当A点电位低于0点时,二极管D9导通,此时C1两端的电压等于Cd1两端的电压。同理B点的电位高于0点时,二极管D12导通,此时C8两端的电压等于分压电容Cd2两端的电压,而C5两端的电压等于分压电容Cd1两端的电压。充放电过程结束后,忽略开关管和线路压降,UAB和Uo均为零。此时原边电流的流向为:0-D9-Q2-A-B-Q7-D12-0。
开关模态3(对应于[t2,t3])。t2时刻,Q2、Q7关断,由于C2、C7上的电压为零,所以是零电压关断。IP给C2、C7充电,C3、C4、C5、C6放电。充放电过程结束后,D3、D4、D5、D6导通,C3、C4、C5、C6上的电压为零,此时原边电流的流向为:D4-D3-A-B-D6-D5。
开关模态4(对应于[t3,t4])。t3时刻,Q3、Q6导通,由于其反并联二级管已导通,C3、C6上的电压为零,所以是零电压开通。
开关模态5(对应于[t4,t5])。t4时刻,Q4、Q5导通,由于其反并联二级管已导通,C4、C5上的电压为零,所以是零电压开通。
由于下半周期的工作原理与上半周期完全相同,这里不在赘述。
以上为电流单元采用半控型器件如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电流单元采用全控型开关与二极管串联的形式,其控制方法几乎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电流单元的触发脉冲,两者脉冲对比如图8所示。其中T1、T2为半控型开关的触发脉冲,S1、S2为全控型开关的触发脉冲。对于半控型开关,t0时刻,给T1触发脉冲,此时加在T1上的电压大于零,由于变压器有漏感,流过T1的电流逐渐增加,T1零电流开通,而加在T2上的电压小于零,流过T2的电流逐渐减小,T2过零关断,实现零电流关断。对于全控型开关,t0时刻,给S1触发脉冲,此时加在S1上的电压大于零,由于变压器有漏感,流过S1的电流逐渐增加,S1零电流开通,而加在S2上的电压小于零,流过S2的电流逐渐减小到零,当S2减小到零后,t1时刻,关断S2,从而实现零电流关断。
需要另外说明的是,开关模态4和开关模态5可以合并。其原因如下:
若省略开关模态5,t4、t5时刻合并,Q3、Q4、Q5、Q6同时开通,由于此时它们的反并联二级管都已导通,所以它们开通的先后并不影响其零电压开通,因此这两个开关模态可以合并。
以上分析是在分压电容Cd1、Cd2上电压平衡的情况下做出的,若Cd1和Cd2上电压不平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控制其中点电压的平衡。设电容Cd1上的电压大于Cd2上的电压。如图9所示,缩小UA0和UB0负向电压的脉宽,则变压器原边两个三电平桥臂上半部分的工作时间大于下半部分,流出两个分压电容Cd1、Cd2中点的电流Io不为零,流进Cd1的电流Icd1小于零,流进Cd2的电流Icd2大于零,Cd1上的电压Ucd1下降,Ucd2上的电压上升。同理,缩小UA0和UB0正向电压的脉宽,则可以使Cd1上的电压Ucd1上升,Ucd2上的电压下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点不平衡的控制并不局限于缩短正向或负向脉宽,也可以通过增加脉宽的方式,总而言之,就是通过控制正负向电压脉宽的相对大小来控制中点电压的不平衡。通过这种方式,中点不平衡的问题即得以解决。

Claims (2)

1、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其特征在于它由电压单元、变压器单元和电流单元三部分组成;电压单元由两个三电平桥臂组成;开关管[Q1-Q4]和钳位二极管[D9]、[D10]组成其中一个三电平桥臂;开关管[Q1-Q4]头尾相连;开关管[Q1]反并联二极管[D1],并与电容器[C1]并联;开关管[Q2]反并联二极管[D2],并与电容器[C2]并联;开关管[Q3]反并联二极管[D3],并与电容器[C3]并联;开关管[Q4]反并联二极管[D4],并与电容器[C4]并联;开关管[Q1]、[Q2]、[Q3]、[Q4]也可都不并联电容,通过其寄生电容实现软开关;开关管[Q1]、[Q2]的中点与钳位二极管[D9]的阴极相连,开关管[Q3]、[Q4]的中点与钳位二极管[D10]的阳极相连;[D9]的阳极与[D10]的阴极相连,其中点与分压电容[Cd1]、[Cd2]的中点相连;开关管[Q5-Q8]和钳位二极管[D11]、[D12]组成其中另一个三电平桥臂;开关管[Q5-Q8]头尾相连,开关管[Q5]反并联二极管[D5],并与电容器[C5]并联;开关管[Q6]反并联二极管[D6],并与电容器[C6]并联;开关管[Q7]反并联二极管[D7],并与电容器[C7]并联;开关管[Q8]反并联二极管[D8],并与电容器[C8]并联;开关管[Q5]、[Q6]、[Q7]、[Q8]也可都不并联电容,通过其寄生电容实现软开关;开关管[Q5]、[Q6]的中点与钳位二极管[D11]的阴极相连,开关管[Q7]、[Q8]的中点与钳位二极管[D12]的阳极相连;钳位二极管[D11]的阳极与[D12]的阴极相连,其中点与分压电容[Cd1]、[Cd2]的中点相连;两个三电平桥臂与两个串联分压电容[Cd1]、[Cd2]并联;两个三电平桥臂的中点A、B与变压器原边绕组的两端相连;变压器单元若为副边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其电流单元为由开关[T1]、[T2]组成的电流源换流器;开关[T1]、[T2]的一端与变压器副边的两端相连,另一端相互连接,并与超导磁体[L]的一端相连,超导磁体[L]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中间抽头相连;其中[C1-C8]也可以取消,通过其寄生电容来实现软开关。
2、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电流侧移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电流单元的移相角,控制变换器能量的流动方向和大小;通过控制三电平桥臂输出正负向电压脉宽的相对大小来控制中点电压的不平衡。
CNB2006100119092A 2006-05-16 2006-05-16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00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19092A CN100571006C (zh) 2006-05-16 2006-05-16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119092A CN100571006C (zh) 2006-05-16 2006-05-16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5434A true CN1845434A (zh) 2006-10-11
CN100571006C CN100571006C (zh) 2009-12-16

Family

ID=37064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1190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006C (zh) 2006-05-16 2006-05-16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1006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880A (zh) * 2010-11-05 2011-02-16 深圳市华意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半桥软开关逆变式焊割机
CN102013825A (zh) * 2010-11-30 2011-04-1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电压源换流器损耗分析方法
CN102427303A (zh) * 2011-12-29 2012-04-25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逆变器
CN103283115A (zh) * 2010-11-05 2013-09-04 施耐德电气It公司 用于双向dc—ac电力转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70231A (zh) * 2012-03-14 2014-11-26 亚琛工业大学 用于dc-dc转换器的电流调整
WO2024074187A1 (en) * 2022-10-03 2024-04-11 Hitachi Energy Ltd Arc fault suppression in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51034B2 (en) * 1992-04-24 1994-07-07 Hitachi Limited Power converter for converting DC voltage into AC phase voltage having three levels of positive, zero and negative voltage
US6147886A (en) * 1999-05-15 2000-11-14 Technical Witts, Inc. Dual opposed interleaved coupled inductor soft switching converters
US6353547B1 (en) * 2000-08-31 2002-03-05 Delta Electronics, Inc. Three-level soft-switched converters
CN1109399C (zh) * 2000-10-19 2003-0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带钳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CN1120561C (zh) * 2001-09-07 2003-09-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混合型全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880A (zh) * 2010-11-05 2011-02-16 深圳市华意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半桥软开关逆变式焊割机
CN101972880B (zh) * 2010-11-05 2012-07-11 深圳华意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桥软开关逆变式焊割机
CN103283115A (zh) * 2010-11-05 2013-09-04 施耐德电气It公司 用于双向dc—ac电力转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83115B (zh) * 2010-11-05 2016-01-20 施耐德电气It公司 用于双向dc—ac电力转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13825A (zh) * 2010-11-30 2011-04-1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电压源换流器损耗分析方法
CN102013825B (zh) * 2010-11-30 2014-04-1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电压源换流器损耗分析方法
CN102427303A (zh) * 2011-12-29 2012-04-25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逆变器
CN104170231A (zh) * 2012-03-14 2014-11-26 亚琛工业大学 用于dc-dc转换器的电流调整
CN104170231B (zh) * 2012-03-14 2017-03-08 柔性电气网络分公司 Dc‑dc转换器及其操作方法
WO2024074187A1 (en) * 2022-10-03 2024-04-11 Hitachi Energy Ltd Arc fault suppression in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1006C (zh)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1993C (zh)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
CN1866713B (zh) 一种三电平零电压开关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13248U (zh) 一种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10504852B (zh) 一种带电压解耦的单相软开关充电器拓扑及其调制方法
CN112234838A (zh) 一种高频链互联的三端口mmc-sst拓扑及控制策略
CN100405727C (zh)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pwm组合型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CN105846696B (zh) 一种两级式a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399C (zh) 带钳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CN100571006C (zh) 超导储能用双向三电平软开关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20165A (zh) 一种隔离型三相交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31600A (zh) 应用于弧焊逆变电源的新型全桥软开关电路
CN1866704A (zh) 双管双正激升压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10233575A (zh) 一种五元件谐振网络及变换器
CN1224160C (zh) 三级软切换变换器
CN101604916A (zh) 基于π型辅助网络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9194164A (zh) 一种双输出交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561C (zh)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混合型全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CN206023611U (zh) 高频隔离式五电平逆变器
CN2415540Y (zh)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的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CN100571007C (zh) 超导储能用双向多电平软开关dc/dc及其电压侧移相控制方法
CN1866669B (zh) 超导储能用双向多电平软开关dc/dc及其电流侧移相控制方法
CN100346564C (zh) 零电压开关推挽正激三电平直流变换器主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09639169A (zh) 一种适用于电压型准z源逆变器的软开关电路
CN205646960U (zh) 一种整流充电装置
CN202127364U (zh) 一种谐振电容加变压器原边箝位的三电平谐振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