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4508A -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4508A
CN1844508A CN 200610078783 CN200610078783A CN1844508A CN 1844508 A CN1844508 A CN 1844508A CN 200610078783 CN200610078783 CN 200610078783 CN 200610078783 A CN200610078783 A CN 200610078783A CN 1844508 A CN1844508 A CN 1844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protein
spinning
weight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787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开利
陈洪章
任玉枝
王国春
何成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liangye Yibin Co Ltd
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0787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44508A/zh
Publication of CN1844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45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在动物毛角蛋白原液中含有0.1-5重量%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本发明的产品均匀优异的抗菌抗静电性能和服用性能,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

Description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纺织材料,更特别的是关于一种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二、背景技术
人类对静电现象的观察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塔勒斯(Thales)已发现丝绸、法兰绒等纺织品摩擦琥珀之后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18世纪,诸多科学家从研究静电现象开始。陆续发现了电磁感应、化学电池和电流的力学、热学应用。此后约150年间,人们逐渐广泛应用电能,但并未重视静电的作用和危害。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电绝缘性高分子材料的迅速推广,以及轻质油品、电火工品、固态电子器件等静电敏感性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使静电的危害日益突出,因静电造成的事故日益增多,由此引起了各国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的重视。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静电安全技术的研究。自上一世纪40年代前后相继发明PVC、PA66、PA6、PAN、PET等合成纤维,并在60年代前后得到广泛应用,合成纤维在加工和使用中的静电问题促进了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从纺织材料抗静电加工的技术思路来看,一方面是降低摩擦程度,控制电荷的产生;另一方面是提高纤维的导电性能,以加快电荷的泄漏。由于在加工和使用中摩擦现象不可避免,故后者成为实际可执行的。目前抗静电纤维的主要分类有抗静电涤纶、抗静电睛纶、抗静电丙纶等。
静电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电现象,静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分离、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同时,静电所产生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石油、化工、纺织、橡胶、印刷、电子、制药以及粉体加工等行业由于静电造成的事故也很多。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静电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尤其是目前合成纤维的使用相当普遍,而合成纤维易产生静电,如何消除静电给人们生活及工作带来的不便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对纺织行业来讲,纺织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中易因摩擦和感应产生静电,静电电荷的积聚易引起灰尘附着,服装纠缠肢体产生桔附不适感;并可引起血液PH值上升,血液中钙含量降低,尿中钙含量增加,血糖升高,维生素C含量下降。较高的静电压可对人体产生电击,并引起电子元件损坏,甚至导致起火和爆炸,所以,开发出具有抗静电特性的织物是十分必要的。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应用。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和描述来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在动物毛角蛋白原液中含有0.1-5重量%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较好的,在动物毛角蛋白原液中含有0.5-3重量%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更好的,在动物毛角蛋白原液中含有1.0-2.5重量%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
在本发明中,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的重量比例为1∶1~3,较好的,其重量比例为1∶1。
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还可含有添加剂,添加剂的量占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总量的1-20重量%,所述的添加剂由聚异丁酯、六偏磷酸钠、钛酸脂偶联剂和甲基苯并三唑组成,其重量比例范围为0.5-3.0∶0.5-6.0∶0.1-5.0∶0.5-3.0。
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还可含有占总量20-75重量%的纤维素纤维,较好的,还含有占总量40-65重量%的纤维素纤维。
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纳米抗静电粉体和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再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均匀混合进行湿法纺丝,添加剂的量占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总量的1-20重量%,采用一次凝固成型,凝固浴配方为:
内酯类  2.0-5.5重量%
多元醇  1.0-6.5重量%
盐酸    4.0-9.2重量%
余量为水。
在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先将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纳米抗静电粉体和添加剂以5000-6000rpm的速度搅拌均匀使其完全分散,然后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时将粉体先与总量10-20wt%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50分钟,较好的是搅拌20-40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总量20-60wt%,较好的是30-50wt%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50分钟,较好的是20-40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余量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50分钟,较好的是20-40分钟,室温下静置6-10小时,较好的是静置7.5-8小时。
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纳米抗静电粉体与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再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和纤维素(竹浆、木浆或棉浆纤维素)均匀混合进行湿法纺丝,其中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量为总量的20-90重量%,较好的是30-70重量%,采用一次凝固成型,凝固浴除含有常规的硫酸钠、硫酸锌和硫酸之外,还含有:
内酯类   2.0-5.5重量%
多元醇   1.0-6.5重量%
盐酸   4.0-9.2重量%
余量为水。
在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先将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纳米抗静电粉体和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再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均匀混合,将得到的均匀混合物中加入占纤维素总量30-70重量%的纤维素,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4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中再加入剩余量的纤维素,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40分钟,室温下静置7-10小时后进行湿法纺丝。
在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当纺成长丝时,纺丝浴温度45-55℃,纺丝速度70-90米/分钟,牵伸度20-30%,纺丝温度20-35℃,相对湿度70-85%。较好的是当纺成长丝时,纺丝浴温度49-52℃,纺丝速度80-85米/分钟,牵伸度25%,纺丝温度25-30℃,相对湿度75-80%。
在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中,当纺成短纤时,纺丝浴温度45-55℃,纺丝速度60-75米/分钟,牵伸倍数:总牵伸1.9-2.3倍,纺丝泵到纺丝盘1.4-1.7倍,纺丝盘到第一集束1.0-1.3倍,第一集束到第二集束1.0-1.4倍,纺丝室温20-30℃,相对湿度65-70%。较好的是当纺成短纤时,纺丝浴温度50-52℃,纺丝速度68-72米/分钟,牵伸倍数:总牵伸2.0-2.2倍,纺丝泵到纺丝盘1.5-1.6倍,纺丝盘到第一集束1.0-1.2倍,第一集束到第二集束1.1-1.25倍,纺丝室温20-30℃,相对湿度65-70%。
在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内酯类为葡萄糖酸内酯和/或丁内酯。所述的多元醇为乙二醇和/或丙三醇。
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可以作为内衣、衬衫、裙装、T恤、西服、毛衣、毛裤、大衣、秋冬装、婴幼儿服装、运动服装、家庭和饭店床上用品、毛巾、袜子、浴巾、毛毯、地毯、长毛绒玩具、家纺、医用和/或产业用。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抗静电粉体,是浅灰色粉体,无毒,导电性能稳定、持久,平均粒径<100nm,水悬浮液pH值为6-8,比表面积≥70m2/g,耐热性>650℃,干燥失重<1.4%,灼烧失重<2.0%,其是一种市售产品,例如可以选择商品牌号为HTB系列、生产厂家为南京海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所有基于本发明基本思想的修改和变动,都属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量均为以总重量为基础的重量单位,所有的原料均可以从市场购得。
一、按以下方法制备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
实施例1:
在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抗静电粉体中加入0.5克聚异丁酯、0.6克六偏磷酸钠、0.2克钛酸脂偶联剂和0.6克甲基苯并三唑,以5000rpm的搅拌速度高速搅拌10分钟至完全分散,备用。
实施例2
在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抗静电粉体中加入2.8克聚异丁酯、5.6克六偏磷酸钠、4.0克钛酸脂偶联剂和2.8克甲基苯并三唑,以6000rpm的搅拌速度高速搅拌8分钟至完全分散,备用。
实施例3
在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抗静电粉体中加入1.5克聚异丁酯、3.0克六偏磷酸钠、2.0克钛酸脂偶联剂和1.8克甲基苯并三唑,以5500rpm的搅拌速度高速搅拌9分钟至完全分散,备用。
实施例4
在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抗静电粉体中加入2.0克聚异丁酯、2.0克六偏磷酸钠、2.0克钛酸脂偶联剂和1.0克甲基苯并三唑,以5500rpm的搅拌速度高速搅拌5分钟至完全分散,备用。
实施例5
在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50克、平均粒径为20nm的牌号为HTB系列的纳米抗静电粉体中加入1.0克聚异丁酯、2.3克六偏磷酸钠、1.5克钛酸脂偶联剂和1.5克甲基苯并三唑,以5500rpm的搅拌速度高速搅拌3分钟至完全分散,备用。
二、按以下方法制备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混合物
实施例6:
采用0.5公斤例1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100公斤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将0.5公斤的粉体与1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3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6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室温下静置7小时,备用。
实施例7:
采用1.5公斤例2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100公斤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将1.5公斤的粉体与2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5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5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3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室温下静置8小时,备用。
实施例8:
采用2.0公斤例3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100公斤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将2.0公斤的粉体与15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45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4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室温下静置10小时,备用。
实施例9:
采用3.0公斤例4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100公斤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将3.0公斤的粉体与2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4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40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4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50分钟,室温下静置8小时,备用。
实施例10:
采用4.0公斤例5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100公斤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将4.0公斤的粉体与2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50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3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40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5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50分钟,室温下静置8小时,备用。
实施例11:
采用5.0公斤例2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100公斤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将5.0公斤的粉体与2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50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3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35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5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45分钟,室温下静置9小时,备用。
实施例12:
采用1.8公斤例2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100公斤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将1.8公斤的粉体与2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5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5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30公斤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室温下静置8小时,备用。
三、按以下方法制备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和纤维素的混合物
实施例13:
采用例6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均匀混合物,加入到30公斤的竹浆纤维素(甲纤含量为9%)中,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到70公斤的竹浆纤维素中,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室温下静置7小时,备用。
实施例14:
采用例7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子粉体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均匀混合物,加入到10公斤的木浆纤维素中(甲纤含量为9%),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到10公斤的木浆纤维素中,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室温下静置7小时,备用。
实施例15:
采用例8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均匀混合物,加入到100公斤的棉浆纤维素中(甲纤含量为9%),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4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到50公斤的棉浆纤维素中,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室温下静置8小时,备用。
实施例16:
采用例9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均匀混合物,加入到200公斤的棉浆纤维素中(甲纤含量为9%),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4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到100公斤的棉浆纤维素中,以2000rpm的速度搅拌50分钟,室温下静置10小时,备用。
实施例17:
采用例12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均匀混合物,加入到60公斤的木浆纤维素中(甲纤含量为9%),以25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到60公斤的木浆纤维素中,以2500rpm的速度搅拌30分钟,室温下静置8小时,备用。
实施例18:
采用例7所制备的含添加剂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均匀混合物,加入到40公斤的棉浆纤维素中(甲纤含量为9%),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到75公斤的棉浆纤维素中,以3000rpm的速度搅拌20分钟,室温下静置8小时,备用。
四、按以下方法制备纳米抗菌抗静电生物蛋白纤维
实施例19
采用如例13所述的三组分混合液注入喷丝泵中,喷丝头规格133.3(120D)dtex/30f,凝固浴成分:约10Kg的葡萄糖酸内酯、约30Kg的乙二醇、约24Kg的盐酸、260±5克/升的硫酸钠、硫酸锌的10.5±0.5克/升、130±1克/升的硫酸,水1000升,调节纺丝浴温度50±1℃,纺丝速度80-82米/分钟,牵伸度25%,纺丝室温28-30℃,相对湿度75-80%进行湿法纺丝,产品为长丝,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
实施例20
采用如例13所述的三组分混合液注入喷丝泵中,喷丝头规格133.3(120D)dtex/30f,凝固浴成分:10公斤的丁内酯、5公斤的丙三醇、32公斤的盐酸、260±5克/升的硫酸钠、10.5±0.5克/升的硫酸锌、130±1克/升的硫酸,1000升水,调节纺丝浴温度50±1℃,纺丝速度80-82米/分钟,牵伸度25%,纺丝室温28-30℃,相对湿度75-80%进行湿法纺丝,产品为长丝,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
实施例21
采用如例14所述的三组分混合液注入喷丝泵中,喷丝头规格133.3(120D)dtex/30f,凝固浴成分:12公斤的丁内酯、8公斤的丙三醇、18公斤的盐酸、260±5克/升的硫酸钠、10.5±0.5克/升的硫酸锌、130±1克/升的硫酸,1000升水,调节纺丝浴温度51±1℃,纺丝速度70米/分钟,牵伸倍数:总牵伸2.11倍,纺丝泵到纺丝盘1.53倍,纺丝盘到第一集束1.13倍,第一集束到第二集束1.22倍,纺丝室温20-30℃,相对湿度65-70%进行湿法纺丝,产品为短纤,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
实施例22
采用如例15所述的三组分混合液注入喷丝泵中,喷丝头规格133.3(120D)dtex/30f,凝固浴成分:38公斤的葡萄糖酸内酯、25公斤的乙二醇、42公斤的盐酸、260±5克/升的硫酸钠、硫酸锌的10.5±0.5克/升、130±1克/升的硫酸,1000升水,调节纺丝浴温度51±1℃,纺丝速度70米/分钟,牵伸倍数:总牵伸2.11倍,纺丝泵到纺丝盘1.53倍,纺丝盘到第一集束1.13倍,第一集束到第二集束1.22倍,纺丝室温20-30℃,相对湿度65-70%进行湿法纺丝,产品为短纤,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
实施例23
采用如例12所述的双组分混合液注入喷丝泵中,喷丝头规格133.3(120D)dtex/30f,凝固浴成分:20公斤的葡萄糖酸内酯、65公斤的乙二醇、40公斤的盐酸,1000升水,调节纺丝浴温度50±1℃,纺丝速度80-82米/分钟,牵伸度25%,纺丝室温28-30℃,相对湿度75-80%进行湿法纺丝,产品为长丝,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
实施例24
采用如例13所述的双组分混合液注入喷丝泵中,喷丝头规格133.3(120D)dtex/30f,凝固浴成分:32公斤的丁内酯、10公斤的丙三醇、56公斤的盐酸,1000升水,调节纺丝浴温度50±1℃,纺丝速度80-82米/分钟,牵伸度25%,纺丝室温28-30℃,相对湿度75-80%进行湿法纺丝,产品为长丝,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
实施例25
采用如例14所述的双组分混合液注入喷丝泵中,喷丝头规格133.3(120D)dtex/30f,凝固浴成分:55公斤的葡萄糖酸内酯、32公斤的乙二醇、57公斤的盐酸,1000升水,调节纺丝浴温度51±1℃,纺丝速度70米/分钟,牵伸倍数:总牵伸2.11倍,纺丝泵到纺丝盘1.53倍,纺丝盘到第一集束1.13倍,第一集束到第二集束1.22倍,纺丝室温20-30℃,相对湿度65-70%进行湿法纺丝,产品为短纤,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
实施例26
采用如例17所述的双组分混合液注入喷丝泵中,喷丝头规格133.3(120D)dtex/30f,凝固浴成分:46公斤的丁内酯、53公斤的丙三醇、82公斤的盐酸,1000升水,调节纺丝浴温度51±1℃,纺丝速度70米/分钟,牵伸倍数:总牵伸2.11倍,纺丝泵到纺丝盘1.53倍,纺丝盘到第一集束1.13倍,第一集束到第二集束1.22倍,纺丝室温20-30℃,相对湿度65-70%进行湿法纺丝,产品为短纤,可作为生活如作为服装等或工业用途如医学上使用等。

Claims (25)

1、一种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其特征在于在动物毛角蛋白原液中含有0.1-5重量%的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的重量比例为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其中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的量占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0.5-3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其中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的量占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1.0-2.5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其中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的重量比例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其中还含有添加剂,添加剂的量占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总量的1-2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其中所述的添加剂由聚异丁酯、六偏磷酸钠、钛酸脂偶联剂和甲基苯并三唑组成,其重量比例范围为0.5-3.0∶0.5-6.0∶0.1-5.0∶0.5-3.0。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其特征在于还可进一步含有占总量20-75重量%的纤维素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其特征在于还可进一步含有占总量40-65重量%的纤维素纤维。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纳米抗静电粉体和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再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均匀混合进行湿法纺丝,其中添加剂的量占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和纳米抗静电粉体总量的1-20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次凝固成型,凝固浴配方为:
内酯类  2.0-5.5重量%
多元醇  1.0-6.5重量%
盐酸  4.0-9.2重量%
余量为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先按照上述比例将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纳米抗静电粉体和添加剂以5000-6000rpm的速度搅拌均匀使其完全分散,然后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共混,共混时将粉体先与总量10-20重量%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50分钟,然后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总量20-60重量%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50分钟,最后再将第二次得到的混合液与余量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50分钟,室温下静置6-10小时得到均匀混合物,然后进行湿法纺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三次共混过程中每次搅拌的时间为20-40分钟。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将第一次得到的混合液与总量30-50重量%的动物毛角蛋白原液混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最终得到的共混液在室温下静置7.5-8小时。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纳米抗静电粉体和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再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和纤维素均匀混合进行湿法纺丝。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的量为总量的20-90重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纳米银系无机抗菌粉体、纳米抗静电粉体和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再与动物毛角蛋白原液均匀混合,将得到的均匀混合物中加入占纤维素总量30-70重量%的纤维素,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40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液中再加入剩余量的纤维素,以2000-3000rpm的速度搅拌20-40分钟,室温下静置7-10小时后进行湿法纺丝。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凝固成型,凝固浴除含有常规的硫酸钠、硫酸锌和硫酸之外,还含有:
内酯类  2.0-5.5重量%
多元醇  1.0-6.5重量%
盐酸  4.0-9.2重量%
余量为水。
19、根据权利要求9或15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纺成长丝时,纺丝浴温度45-55℃,纺丝速度70-90米/分钟,牵伸度20-30%,纺丝温度20-35℃,相对湿度70-85%。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纺成长丝时,纺丝浴温度49-52℃,纺丝速度80-85米/分钟,牵伸度25%,纺丝温度25-30℃,相对湿度75-80%。
21、根据权利要求9或15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纺成短纤时,纺丝浴温度45-55℃,纺丝速度60-75米/分钟,牵伸倍数:总牵伸1.9-2.3倍,纺丝泵到纺丝盘1.4-1.7倍,纺丝盘到第一集束1.0-1.3倍,第一集束到第二集束1.0-1.4倍,纺丝室温20-30℃,相对湿度65-7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纺成短纤时,纺丝浴温度50-52℃,纺丝速度68-72米/分钟,牵伸倍数:总牵伸2.0-2.2倍,纺丝泵到纺丝盘1.5-1.6倍,纺丝盘到第一集束1.0-1.2倍,第一集束到第二集束1.1-1.25倍,纺丝室温20-30℃,相对湿度65-70%。
2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8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内酯类为葡萄糖酸内酯和/或丁内酯。
2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8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多元醇为乙二醇和/或丙三醇。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的应用,可以作为内衣、衬衫、裙装、T恤、西服、毛衣、毛裤、大衣、秋冬装、婴幼儿服装、运动服装、家庭和饭店床上用品、毛巾、袜子、浴巾、毛毯、地毯、长毛绒玩具、家纺、医用和/或产业用。
CN 200610078783 2006-05-12 2006-05-12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8445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78783 CN1844508A (zh) 2006-05-12 2006-05-12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78783 CN1844508A (zh) 2006-05-12 2006-05-12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4508A true CN1844508A (zh) 2006-10-11

Family

ID=37063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78783 Pending CN1844508A (zh) 2006-05-12 2006-05-12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445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5186A (zh) * 2011-08-02 2012-02-08 苏州东胜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大豆蛋白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1514A (zh) * 2013-03-06 2013-06-12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含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5186A (zh) * 2011-08-02 2012-02-08 苏州东胜化纤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大豆蛋白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1514A (zh) * 2013-03-06 2013-06-12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含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1514B (zh) * 2013-03-06 2015-05-13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含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5527B (zh) 抗菌抗静电多功能尼龙6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588894A (zh) 抗菌防螨防霉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195663B (zh) 一种丝麻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6244A (zh) 一种具有防蚊、抗紫外功能的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748503B (zh) 一种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甲壳素/腈纶复合纤维的方法
CN101589853A (zh) 艾叶油微胶囊抗菌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1588A (zh) 一种抗菌除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7944B (zh) 防晒抗菌纤维混纺纱
CN104562281A (zh) 一种纳米蚕丝蛋白竹浆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512299A (zh) 一种复合多功能蛋白质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7951A (zh) 一种纳米功能化的吸湿排汗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0507100C (zh) 炉甘石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58942A (zh) 一种制备磁性纳米复合纤维的方法
CN107955995B (zh) 一种多功能蛋白纤维
CN1763301A (zh) 一种织物功能整理助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9267163A (zh) 一种薰衣草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89C (zh) 罗布麻纤维,甲壳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483871A (zh) 多功能混纺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42075B (zh) 一种原花青素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2728A (zh) 一种含有石墨烯的植物蛋白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844508A (zh)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44650B (zh) 一种多功能珍珠聚乳酸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241627A (ja) 抗菌性繊維とその製法、並びに抗菌性繊維製品
CN107237017A (zh) 一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7332A (zh) 一种大豆纤维织边带的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