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1147A -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及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及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1147A
CN1841147A CNA2006100716712A CN200610071671A CN1841147A CN 1841147 A CN1841147 A CN 1841147A CN A2006100716712 A CNA2006100716712 A CN A2006100716712A CN 200610071671 A CN200610071671 A CN 200610071671A CN 1841147 A CN1841147 A CN 1841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eristome
lcd panel
corresponding region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16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2786C (zh
Inventor
舛本好史
中村贞夫
曾根竹彦
三木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uropean and southern European Refco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4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1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27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278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和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在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的任一个下,都能得到高亮度且色再现性优良的彩色显示。形成了使从第2基板(5)侧入射的光反射的反射膜(9),并具备:半透射反射层(10),在此反射膜(9)的一部分形成了使从第1基板(4)侧入射的光透射的透射用开口部(9a);滤色器层(13),在被黑矩阵层(12)划分的半透射反射层(10)的点对应区域(11)嵌入形成了不同色的滤色器(13R、13G、13B);而且,在滤色器层(13)设置着使反射膜(9)的一部分露出的反射用开口部(22)。

Description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及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透射功能和反射功能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以及使用这样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进行彩色显示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电池的驱动时间对使用方便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显示部使用可抑制其消耗电力的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该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明亮的场所,在关闭配置于液晶显示板的背面侧的背照灯的状态下,以反射模式进行显示;在暗的场所,点亮液晶显示板的背面侧的背照灯,以透射模式进行显示。在这样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中使用如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即,例如在显示板内形成反射从正面入射的光的反射膜,并且在该反射膜的一部分形成了使从背面侧入射的来自背照灯的光投射的开口部。而且,在此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对应彩色显示的结构是,由设置了红、绿、蓝的滤色器的三点(子像点)构成了一个单位像素(像点)。
但是,在半透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反射模式时,光两次通过显示板内,相对于此,在透射模式时,光只通过一次显示板内。因此,在将如上所述的红、绿、蓝的滤色器的膜厚和着色度设为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要在反射模式下进行清楚的彩色显示,则会发生在透射模式下颜色变淡、色再现性差的问题。相反,如果要在透射模式下进行清楚的彩色显示,则会发生在反射模式下颜色变淡、亮度不足的问题。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即像素区域由滤色器所对应的周围区域和滤色器非对应的中央区域构成,利用作为来自周围区域的射出光的着色光和作为来自中央区域的射出光的非着色光,进行高亮度的彩色显示。但是,在此专利文献1中,反射板隔着偏光片被配置在基板的背面侧,因此难以得到亮的反射特性。而且,在像素区域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滤色器的开口部,因此该开口部在扫描线间以相同周期重复。其结果,根据显示的图案,邻接的扫描线上的开口部的排列在视觉上偏离一行而表现为条纹状,可能发生所谓格网效果。
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即在与透射区域部对应的位置形成的滤色器的透射率,设定成比在与像素区域内的反射区域部对应的位置形成的滤色器的透射率低,以谋求透射区域部的高色度化。但是,在此专利文献2中,使滤色器的光学浓度(包含吸收性或膜厚)在反色区域部变淡,由此在反射和透射的任一个模式下都能得到期望的色再现性,对于与此组合的反色膜的反射-视场角特性有可能得不到希望的特性。即,该反射膜虽然配置在显示板内,但其表面形状在保护膜层的熔融状态下形成,因此几乎不能控制其截面形状。因此,此时的反射-视场角特性,只能得到表示以某一正反射方向为对称轴的高斯分布型的特性。假设要得到期望的反射-视场角特性,则需要进行极其严密的工序条件。其理由是,该反射-视场角特性是通过按设计控制反射膜表面的截面倾斜角分布,而首次得到期望特性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838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002-1228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及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在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的任一个中都能得到高亮度且色再现性优良的彩色显示,并且,能够以简单的制造工序来制造,还可以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具备:第1基板及第2基板,相互相对着配置;液晶层,被封入在第1基板和第2基板之间;半透射反射层,在第1基板的与液晶层相对的面上形成使从第2基板侧入射的光反射的反射膜,并且,在该反射膜的一部分形成使从第1基板侧入射的光透射的透射用开口部;黑矩阵层,在半透射反射层上,为了划分与各点对应的点对应区域,至少在面内的一个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以及滤色器层,在被黑矩阵层划分的半透射反射层的点对应区域配置不同色的滤色器,并且这些滤色器周期性地排列;滤色器层具有使反射膜的一部分露出的反射用开口部。
而且,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可以使用由与红、绿、蓝三原色对应的三个点构成了一个单位像素的结构。
而且,也可以是,反射膜在其表面具有多个细微的凹部或凸部的结构。
而且,最好是,上述黑矩阵层在沿各点的边的方向上形成。
而且,最好是,反射用开口部被设置在沿上述点对应区域内的黑矩阵层的位置。
再者,最好是,在沿夹着点对应区域而对置的黑矩阵层的位置设置了一对反射用开口部。
再进一步,最好是,一对反射用开口部在点对应区域的纵长方向上被设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而且,最好是,透射用开口部比点对应区域内的上述反射用开口部更位于内侧而设置。
再者,最好是,透射用开口部位于点对应区域内的上述一对反射用开口部之间而设置。
而且,可以是,反射用开口部在点对应区域内设有多个。
而且,可以是,透射用开口部在点对应区域内设有多个。
而且,可以是,滤色器层中,点对应区域中的反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对上述不同色的每个滤色器各不相同。具体地说,最好是,在滤色器层具有周期性地排列了红、绿、蓝的滤色器的结构的情况下,形成有绿的滤色器的点对应区域中的反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最高,形成有红的滤色器的点对应区域中的反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最低。
而且,可以是,半透射反射层中,点对应区域中的透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对不同色的每个滤色器各不相同。具体地说,最好是,在滤色器层具有周期性地排列了红、绿、蓝的滤色器的结构的情况下,形成有绿的滤色器的点对应区域中的透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最高,形成有红的滤色器的点对应区域中的透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最低。
而且,也可以是,半透射反射层中,在形成于反射膜之下的有机膜的表面,内面成为球面一部分的细微的凹部相互不规则地邻接而形成,由此,在形成于其上方的反射膜的表面形成了多个细微的凹部。
而且,本发明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具备:上述某一构成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和从此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的第1基板侧照射光的背照灯。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反射膜的一部分形成透射用开口部,并且,通过在滤色器层中设置了使反射膜的一部分露出的反射用开口部,在透射模式下可得到高亮度且色再现性良好的彩色显示,另一方面,在滤色器的膜厚及着色度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在反射模式下得到高亮度且色再现性良好的彩色显示。进一步,在本发明中,通过按设计控制反射膜的截面形状,可以得到期望的反射-视场角特性,在反射模式下可以得到更高亮度且色再现性更良好的彩色显示。
而且,在本发明中,滤色器层的反射用开口部被设置在沿点对应区域的黑矩阵层的位置,由此,可以使覆盖形成有这些黑矩阵层及滤色器层的半透射反射层上方的外敷层等的表面更平坦化。由此,可以减小液晶层的形成有透射用开口部的部分和形成有反射用开口部的部分的厚度差,可以降低透射模式时和反射模式时的驱动电压之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扩大表示图1所示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所具有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的像素组的平面图。
图3是扩大表示在与构成各像素的三点对应的点对应区域的反射膜上形成的透射用开口部、和在滤色器上形成的反射用开口部的平面图。
图4是扩大表示半透射反射层的一个点对应区域的立体图。
图5是模式地表示在图4所示的反射膜上形成的凹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凹部的特定纵截面X中的内面形状的截面图。
图7是模式地表示在反射膜上形成的凸部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反射-视场角特性的测定方法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图4所示的反射膜的方位角φ=0°时的反射-视场角特性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图4所示的反射膜的方位角φ=90°时的反射-视场角特性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图4所示的反射膜的方位角φ=270°时的反射-视场角特性的曲线图。
图12是扩大表示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板的点对应区域的反射膜上形成的透射用开口部和在滤色器形成的反射用开口部的方框图。
图13是扩大表示在作为比较例表示的液晶显示板的点对应区域的反射膜上形成的透射用开口部、和在滤色器上形成的反射用开口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造图详细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和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并且,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其特征,从方便角度考虑有时扩大表示特征部分,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与实际并不一定相同。
如图1所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1,具备使用了本发明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以下,称为液晶显示板)2、和在此液晶显示板2的背面侧配置的背照灯3而构成,该背照灯3包括平板状的由透明的丙烯树脂等构成的导光板3a和由阴极管或LED等构成的光源3b而构成,一边在导光板3a使该光源3b所发出的光进行面发光,一边照射到液晶显示板2的背面侧。
如图1及图2所示,液晶显示板2是由对应红、绿、蓝的三原色的三个点(子像点)sp来构成一个单位像素(像点)P的彩色液晶显示板。具体地说,此液晶显示板2具备相互对置而配置的由透明玻璃等构成的第1基板(背面侧的基板)4及第2基板(前面侧的基板)5,和被封入在这些第1基板4与第2基板5之间的液晶层6,并具有这些一对基板4、5的周边部由密封材密封的接合成一体的结构。
而且,在与第1基板4的液晶层6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在表面形成了多个细微的凹部8a的透明的有机膜8、和在其上反射从第2基板5侧入射的光的反射膜9,并且,在于反射膜9的一部分形成了使从第1基板4侧入射的光透射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半透射反射层10、和划分对应了各点sp的点对应区域11的遮光性的黑矩阵层12、和由该黑矩阵层12划分的半透射反射层10的点对应区域11,嵌入形成了红(R)、绿(G)、蓝(B)的滤色器13R、13G、13B,并且依次层叠形成了:周期性地排列了这些滤色器13R、13G、13B的滤色器层13,用于使形成了这些黑矩阵层12及滤色器层13的表面平坦化的透明的外敷层14,用于驱动液晶层6的透明的第1电极层15,以及用于控制液晶层6中的液晶分子取向的取向膜16。另一方面,在与第2基板5的液晶层6相对的面上,按顺序层叠形成了:用于驱动液晶层6的透明的第2电极层17,用于使形成了该第2电极层17的表面平坦化的透明的外敷层18,以及用于控制液晶层6中的液晶分子取向的取向膜19。
而且,在液晶显示板2的背面侧、即与第1基板4的液晶层6相对的面的相反侧面上,按顺序层叠设置了相位差板20a和偏振片21a。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板2的正面侧、即与第2基板5的液晶层6相对的面的相反侧面上,按顺序层叠设置了相位差板20b和偏振片21b。然后,上述背照灯3被配置在背面侧的偏振片21a的外侧。
而且,此液晶显示板2采用了所谓无源矩阵驱动方式,其具有如下结构:多个第1电极层15和第2电极层17分别按规定间隔被排列成条状,并且在第1基板4和第2基板5之间相互垂直地排列。由此,在第1电极层15和第2电极层17交叉的位置,分别形成了上述点sp。而且,由与红、绿、蓝的三原色对应的邻接的三个点sp构成上述像素P,通过这些像素P被排列成矩阵状,作为整体构成了液晶显示板2的显示区域。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半透射反射层10中,在反射膜9上形成的透射用开口部9a,形成使从第1基板4入射的光透射的透射区域;形成有透射用开口部9a的周围的反射膜9,形成使从第2基板5侧入射的光反射的反射区域。而且,反射膜9由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例如铝或银、这些的合金等构成,为了使光有效地散乱反射,在其表面形成着控制了后述的截面形状的多个微细的凹部9b。
具体地说,通过在该反射膜9的表面转印在其下形成的有机膜8的凹部8a的形状,内面成为球面一部分的微细的凹部9b相互不规则地邻接而形成着。
因此,如图5及图6中模式地表示的那样,在凹部9b的特定纵截面X的内面形状包括从凹部9b的一个周边部S1到最深点D的第1曲线A、和接着该第1曲线A从凹部9b的最深点D到其它周边部S2的第2曲线B。这些第1及第2曲线A、B,在最深点D处相对于表面S的倾斜角都成为零,相互连接着。而且,第1曲线A相对于表面S的倾斜角,比第2曲线B的倾斜角陡,最深点D位于从凹部9b的中心O向x方向偏移的位置。即,第1曲线A相对于表面S的倾斜角绝对值的平均值,比第2曲线B相对于表面S的倾斜角绝对值的平均值大。再者,凹部9b是,其第1曲线A相对于表面S的倾斜角绝对值的平均值在1~89°的范围内不规则地散乱分布着,其第2曲线B相对于表面S的倾斜角绝对值的平均值在0.5~88°的范围内不规则地散乱分布着。
第1及第2曲线A、B的倾斜角都平稳地变化,因此第1曲线A的最大倾斜角δmax(绝对值),比第2曲线B的最大倾斜角(绝对值)δb大。而且,连接第1曲线A和第2曲线B的最深点D对于表面S的倾斜角成为零,倾斜角为负值的第1曲线A和倾斜角为正值的第2曲线B平稳地连续着。再者,凹部9b是,第1及第2曲线A、B的最大倾斜角δmax和δb分别在2~90°的范围内不规则地散乱分布着。但是,较多的凹部9b是,其最大倾斜角δmax在4°~35°的范围内不规则地散乱分布着。
而且,凹部9b是,其凹面具有单一的极小点(倾斜角成为0的曲面上的点)D,当此极小点D和表面S的距离作为该凹部9b的深度d时,此深度d在0.1μm~3μm范围内不规则地散乱分布着。并且,各凹部9b的特定纵截面X都成为相同方向。即,任何凹部9b都形成为图5及图6所示的x方向相同。
并且,在上述半透射反射层10中,成为在反射膜9上形成多个细微的凹部9b的结构,但并不一定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例如在反射膜9的表面形成图7所示的细微的多个凸部9c的结构。
然后,在此半透射反射层10上,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由条状的黑矩阵层12被划分为格子状,由此黑矩阵层12划分的一个个矩形区域形成着上述点对应区域11。黑矩阵层12是用于防止各滤色器13R、13G、13B间的光的混色的遮光壁,在沿各点对应区域11的边的纵向和横向上延伸形成。然后,在由此黑矩阵层12划分的各点对应区域11内,嵌入形成了红(R)、绿(G)、蓝(B)的滤色器13R、13G、13B中的某一个。而且,在滤色器层13周期性地按条状排列着这些滤色器13R、13G、13B。
并且,上述黑矩阵层12是在半透射反射层10上的面内沿纵向和横向延伸形成的结构,但是,并不一定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各点对应区域11的边中,仅在纵向和横向的某一方向上延伸形成的结构。
并且,对应各像素P的像素对应区域,由设置了红(R)、绿(G)、蓝(B)的滤色器13R、13G、13B的邻接的三个点对应区域11R、11G、11B成为大致正方形。而且,在上述滤色器层13中,是将各滤色器13R、13G、13B按条状周期地排列的结构,但并不一定局限于这样的结构,可以是将各滤色器13R、13G、13B例如按马赛克形或三角形等各种形状周期地排列的结构。
但是,在滤色器层13中,形成了露出上述反射膜9的一部分的反射用开口部22。即,在各点对应区域11,通过在滤色器13R、13G、13B的一部分形成反射用开口部22,上述的反射区域内的反射膜9一部分露出着。由此,可以提高反射区域内的反射膜9的反射效率。
而且,此反射用开口部22被设置在沿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黑矩阵层12的位置。具体地说,此反射用开口部22在沿夹着点对应区域11对置的黑矩阵层12的位置设置了一对,这些一对的反射用开口部22、22呈矩形状,设置成在点对应区域11的纵长方向上并列在几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反射膜9上形成的透射用开口部9a,在点对应区域11内比反射用开口部22更位于内侧而设置。具体地说,此透射用开口部9a呈矩形状,位于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一对反射用开口部22、22之间,即在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大致中央部而设置。
在此,如图2所示,各点对应区域11的有效开口率可以用点对应区域11的黑矩阵层12的内侧面积(a×b)与点对应区域11的面积(A×B)的比例(a×b)/(A×B)表示,大概是75%。而且,在各点对应区域11中的透射用开口部9a和反射用开口部22的透射率,如图2所示,可以用该开口部的合计面积与点对应区域11的面积(A×B)的比率来表示。
各点对应区域11中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开口率,希望是15~50%的范围,更希望是25~40%的范围。而且,在半透射反射层10中,可以是对于每个红(R)、绿(G)、蓝(B)的滤色器13R、13G、13B,点对应区域11中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开口率不同的结构。
在此,人对颜色的可见度有对绿色光的灵敏度高、对红色光的灵敏度低的倾向。因此,希望按以下方式设定与滤色器13R、13G、13B对应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开口率,即形成了绿(G)的滤色器13G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开口率最高,形成了红(R)的滤色器13R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开口率最低。具体地说,形成了红(R)的滤色器13R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开口率,希望是15~40%的范围,更希望是20~35%的范围。形成了绿(G)的滤色器13G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开口率,希望是25~50%的范围,更希望是30~45%的范围。形成了蓝(B)的滤色器13B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透射用开口部9a的开口率,希望是16~45%的范围,更希望是25~40%的范围。由此,可以进行与人对颜色的视见度对应的亮度补偿,可以在透射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色再现性良好的彩色显示。
同样,在滤色器层13中,可以是对于每个红(R)、绿(G)、蓝(B)的滤色器13R、13G、13B,点对应区域11中的反射用开口部22的开口率不同的结构。在此,希望利用人对颜色的视见度将与各滤色器13R、13G、13B对应的反射用开口部22的开口率设定成如下,即形成了绿(G)的滤色器13G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反射用开口部22的开口率最高,形成了红(R)的滤色器13R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反射用开口部22的开口率最低。具体地说,形成了红(R)的滤色器13R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反射用开口部22的开口率,希望是2~10%的范围,更希望是5%的范围。形成了绿(G)的滤色器13G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反射用开口部22的开口率,希望是0~20%的范围,更希望是15~17%的范围。形成了蓝(B)的滤色器13B的点对应区域11中的反射用开口部22的开口率,希望是5~20%的范围,更希望是7~12%的范围。由此,可以进行与人对颜色的视见度对应的亮度补偿,可以在透射模式下以高亮度进行色再现性良好的彩色显示。
在具备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液晶显示板2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1中,例如在白天的屋外等明亮的环境下,在关掉背照灯3的状态下按反射模式进行液晶显示板2的显示。在此,从液晶显示板2的第2基板5侧入射的光N,在半透射反射层10的反射区域、即反射膜9被反射,照亮液晶显示板2。另一方面,例如在夜间或暗的室内等黑暗环境下,点亮背照灯3,以透射模式进行液晶显示板2的显示。在此,从液晶显示板2的第1基板4侧入射的来自后照光3的照明光B,透过半透射反射层10的透射区域、即透射用开口部9a,照亮液晶显示板2。然后,在这些反射模式及透射模式下,对与各像素P的红、绿、蓝三点(子像点)sp的每个,控制被施加在第1电极层15和第2电极层17之间的驱动电压,由此控制各像素P的显示色。由此,可以进行液晶显示板2的彩色显示。
但是,在液晶显示板2中,通过在滤色器13R、13G、13B中形成使反射膜9的一部分露出的反射用开口部22,可以提高反射区域内的反射膜9的反射效率。因此,在具备这样的液晶显示板2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1中,在反射膜9的一部分形成透射用开口部9a,并且,通过在滤色器层13设置使反射膜9的一部分露出的反射用开口部22,可以在透摸模式下得到高亮度且色再现性良好的彩色显示,另一方面,在使滤色器的膜厚和着色度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反射模式下得到高亮度且色再现性良好的彩色显示。
而且,在此彩色液晶显示装置1中,通过按设计来控制反射膜9的截面形状,可以得到期望的反射-视场角特性,可以在反射模式下得到高亮度且色再现性优良的彩色显示。
在此,如图8中模式地表示的那样,测定了上述液晶显示板2的反射-视场角特性。即,对上述液晶显示板2的显示画面,以入射角30°照射外光N,在将对于显示画面的正反射方向设为方位角φ=0°时,将此方位角φ=0°、90°、270°为中心时,测定了相对于各垂线位置(0°)从-20°到70°移动视场时的受光角θ和反射率的关系。
如图9所示的方位角φ=0°时,比对显示画面S的正反射角度30°小的受光角时的反射率的积分值,大于比该正反射角度大的受光角时的反射率的积分值。即,反射光可以在受光角15°附近得到更大的反射强度。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的方位角φ=90°时,反射率在以正反射方向即反射角30°的位置为中心在±20°的范围内大致恒定,在此范围内可以得到均匀的明亮的显示。同样,如图11所示的方位角φ=270°时,反射率在以正反射方向即反射角30°的位置为中心在±20°的范围内大致恒定,在此范围内可以得到均一的明亮的显示。因此,在此液晶显示板2中,成为在特定方向适度集中反射光的反射-视场角特性。
而且,在上述液晶显示板2中,如图12所示,反射用开口部22被设置在沿点对应区域11内的黑矩阵层12的位置,因此,可以使覆盖这些形成了黑矩阵层12及滤色器层13的半透射反射层10之上的外敷层14的表面更平坦化。
具体地说,在此液晶显示板2中,在沿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黑矩阵层12的位置,在点对应区域11的纵长方向并排设置了一对反射用开口部22、22,透射用开口部9a位于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大致中央部而设置。此时,在液晶显示板2中,可以减小液晶层6的形成了透射用开口部9a的部分和形成了反射用开口部22的部分的厚度差,可以降低透射模式时和反射模式时的驱动电压之差。
另一方面,作为对上述液晶显示板2的比较例,在图13所示的液晶显示板中,在沿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黑矩阵层12的位置,在点对应区域11的纵长方向并排设置了一对透射用开口部9a、9a,反射用开口部22位于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大致中央部而设置。此时,液晶层6的形成了透射用开口部9a的部分和形成了反射用开口部22的部分的厚度差变大。
因此,在上述液晶显示板2中,通过减小液晶层6的形成了透射用开口部9a的部分和形成了反射用开口部22的部分的厚度差,可以减小其板间隙,其结果,可以减小驱动电压之差,因此,可以提高在上述反射模式及透射模式下的对比度和辉度、色再现性等。
并且,在上述半透射反射层10中,是在一个点对应区域11内形成了一个透射用开口部9a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在一个点对应区域11内形成了多个透射用开口部9a的结构。而且,透射用开口部9a不局限于上述的矩形形状,可以任意变更其形状。
并且,在上述滤色器层13,是在一个点对应区域11内形成了一对反射用开口部22、22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一个点对应区域11内形成一个或三个以上的透射用开口部22的结构。而且,反射用开口部22不局限于上述的矩形形状,可以任意变更其形状。再者,在上述滤色器层13中,是在沿各点对应区域11内的黑矩阵层12的位置,在点对应区域11的纵长方向并排设置了一对反射用开口部22、22的结构,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在点对应区域11的宽度方向或对角线方向并排设置的结构。并且,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液晶层6的形成了透射用开口部9a的部分和形成了反射用开口部22的部分的厚度差,因此可以降低透射模式时和反射模式时的驱动电压之差。
并且,在上述液晶显示板2中,是由对应红、绿、蓝三原色的三个点构成了一个单位像素的结构,但是,只要是由对应不同色的多个点构成一个单位像素的结构即可,例如,使一个像素内的各滤色器的比例不同,或者周期性地排列不同色的四个以上的滤色器,或者根据情况,也可以是周期性地排列与上述的红、绿、蓝的补色对应的青(C)、品红(M)、黄(Y)等滤色器。
并且,本发明不局限于适用于上述的无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板2,例如将薄膜晶体管或薄膜二极管等用于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板,也可以得到期望的结果。

Claims (17)

1.一种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基板及第2基板,相互相对着配置;
液晶层,被封入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
半透射反射层,在上述第1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对的面上形成使从上述第2基板侧入射的光反射的反射膜,并且,在该反射膜的一部分形成使从上述第1基板侧入射的光透射的透射用开口部;
黑矩阵层,在上述半透射反射层上,为了划分与各点对应的点对应区域,至少在面内的一个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以及
滤色器层,在被上述黑矩阵层划分的上述半透射反射层的点对应区域配置不同色的滤色器,并且这些滤色器周期性地排列;
上述滤色器层具有使上述反射膜的一部分露出的反射用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由与红、绿、蓝三原色对应的三个点构成了一个单位像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射膜在其表面具有多个细微的凹部或凸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黑矩阵层在沿各点的边的方向上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射用开口部被设置在沿上述点对应区域内的上述黑矩阵层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在沿夹着上述点对应区域而对置的上述黑矩阵层的位置设置了一对上述反射用开口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反射用开口部在上述点对应区域的纵长方向上被设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射用开口部比上述点对应区域内的上述反射用开口部更位于内侧而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射用开口部位于上述点对应区域内的上述一对反射用开口部之间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射用开口部在上述点对应区域内设有多个。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射用开口部在上述点对应区域内设有多个。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色器层中,上述点对应区域中的上述反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对上述不同色的每个滤色器各不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色器层具有周期性地排列了红、绿、蓝的滤色器的结构;
上述滤色器层被设定成,形成有上述绿的滤色器的上述点对应区域中的上述反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最高,形成有上述红的滤色器的上述点对应区域中的上述反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最低。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透射反射层中,上述点对应区域中的上述透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对上述不同色的每个滤色器各不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色器层具有周期性地排列了红、绿、蓝的滤色器的结构;
上述半透射反射层被设定成,形成有上述绿的滤色器的上述点对应区域中的上述透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最高,形成有上述红的滤色器的上述点对应区域中的上述透射用开口部的开口率最低。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透射反射层中,在形成于上述反射膜之下的有机膜的表面,内面形成球面一部分的细微的凹部相互不规则地邻接而形成,由此,在形成于其上方的上述反射膜的表面形成了多个细微的凹部。
17.一种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以及
从上述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的上述第1基板侧照射光的背照灯。
CNB2006100716712A 2005-03-31 2006-03-30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及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27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0277A JP2006284611A (ja) 2005-03-31 2005-03-31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100277/2005 2005-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1147A true CN1841147A (zh) 2006-10-04
CN100462786C CN100462786C (zh) 2009-02-18

Family

ID=3703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167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2786C (zh) 2005-03-31 2006-03-30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及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21276A1 (zh)
JP (1) JP2006284611A (zh)
CN (1) CN100462786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6432B2 (en) 2006-10-16 2010-06-29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evice having color filter on thin film transistor structure
CN101165564B (zh) * 2006-10-20 2010-12-2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40306A (zh) * 2010-12-31 2012-07-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栅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光栅片、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6469536A (zh) * 2015-08-19 2017-03-0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信息处理装置
CN108345140A (zh) * 2017-01-23 2018-07-3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颜色转换面板和包括该颜色转换面板的显示设备
CN113589579A (zh) * 2021-07-23 2021-11-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半透半反显示装置
CN115167029A (zh) * 2022-07-01 2022-10-1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0662B (zh) 2012-12-12 2014-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000641B (zh) * 2012-12-12 2015-10-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TWI582744B (zh) * 2014-05-08 2017-05-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半穿反式顯示裝置之操作方法以及半穿反式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1481B2 (ja) * 2000-12-22 2007-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2328365A (ja) * 2001-04-26 2002-11-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JP3610967B2 (ja) * 2001-07-27 2005-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JP3941548B2 (ja) * 2002-03-06 2007-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パネル用基板および電子機器
EP1533631A4 (en) * 2002-06-04 2006-01-11 Toray Industries COLOR FILTE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QUID SEMI-TRANSMISSION CRYSTAL DISPLAY
JP2004126045A (ja) * 2002-09-30 2004-04-22 Optrex Corp 半透過型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
JP2004126062A (ja) * 2002-09-30 2004-04-22 Optrex Corp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252572C (zh) * 2003-03-21 2006-04-19 李布尔 密码键盘
JP4181905B2 (ja) * 2003-03-25 2008-11-1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12494B1 (ko) * 2003-04-04 2011-02-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JP3918765B2 (ja) * 2003-04-21 2007-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0524621B1 (ko) * 2003-05-23 2005-10-2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494455B1 (ko) * 2003-06-11 2005-06-1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202925B2 (en) * 2003-07-31 2007-04-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shee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4241265B2 (ja) * 2003-08-25 2009-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3607277B2 (ja) * 2003-10-14 2005-01-05 島根県 ディスプレイの支持体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6432B2 (en) 2006-10-16 2010-06-29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evice having color filter on thin film transistor structure
CN101165564B (zh) * 2006-10-20 2010-12-2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40306A (zh) * 2010-12-31 2012-07-0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栅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光栅片、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
US8902380B2 (en) 2010-12-31 2014-12-02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rating sheet, LCD device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grating sheet and LCD panel
US9423540B2 (en) 2010-12-31 2016-08-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grating sheet and LCD panel
US11348537B2 (en) 2015-08-19 2022-05-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06469536A (zh) * 2015-08-19 2017-03-0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信息处理装置
US10854145B2 (en) 2015-08-19 2020-12-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06469536B (zh) * 2015-08-19 2021-08-24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信息处理装置
CN108345140A (zh) * 2017-01-23 2018-07-3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颜色转换面板和包括该颜色转换面板的显示设备
CN108345140B (zh) * 2017-01-23 2022-06-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颜色转换面板和包括该颜色转换面板的显示设备
CN113589579A (zh) * 2021-07-23 2021-11-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半透半反显示装置
CN115167029A (zh) * 2022-07-01 2022-10-1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5167029B (zh) * 2022-07-01 2023-11-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2786C (zh) 2009-02-18
JP2006284611A (ja) 2006-10-19
US20060221276A1 (en) 200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1147A (zh)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板及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JP4162900B2 (ja)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64278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89777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它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721942A (zh) 半透射反射型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US7245339B2 (en) Transflective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1385042A2 (en) A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201192C (zh) 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215359C (zh) 光学构件、反射板以及使用这些光学构件的设备
US7312842B2 (en) Reflecto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80180602A1 (en) Semi-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414683B2 (en) Transflective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890987Y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073634A1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940665A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TWI294058B (zh)
JP200505564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28071A (ja) 半透過反射膜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28070A (ja) 半透過反射膜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 SOUN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LPS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2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METROPOLITAN, JAPAN TO: LONDON, THE U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215

Address after: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after: S. Sander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OUNAN OUWEICHI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 SOUND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7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LONDON, THE UK TO: WASHINGTON, THE US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14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USA

Patentee after: European and southern European Refco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before: S. Sander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