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0489A -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0489A
CN1840489A CNA2006100025589A CN200610002558A CN1840489A CN 1840489 A CN1840489 A CN 1840489A CN A2006100025589 A CNA2006100025589 A CN A2006100025589A CN 200610002558 A CN200610002558 A CN 200610002558A CN 1840489 A CN1840489 A CN 1840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minated fluids
fiber assembly
block
fiber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2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6618C (zh
Inventor
胡衍荣
陈玺聿
吕文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NAXIANG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NAXIA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A20051000377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803666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NAXIA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NAXIA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02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96618C/zh
Publication of CN1840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0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66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661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受污染流体的净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块状纤维集合体放置在受污染流体中,所述纤维集合体与受污染流体接触并净化该受污染流体,其中,每块纤维集合体选自于以下组中:无纺布、束状纤维、蓬松状纤维、织物以及编织带,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净化系统,其包含:用于容纳受污染流体的槽体以及多个放置于该槽体内的纤维集合体,本发明所使用的块状纤维集合体可经由微生物植种而成为生物载体,从而分解受污染流体内的有机物,或直接过滤悬浮固体物,以有效降低该受污染流体的污染程度。

Description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污染流体的净化方法及其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多个以固定方式或随着该受污染流体移动的块状纤维集合体来净化该受污染流体的方法,此外,也涉及一种受污染流体净化系统、适用于处理该受污染流体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无纺布生物载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受污染流体(如废水或废气)的处理方法大多采用化学或物理处理方式进行,例如利用过滤或添加化学品,而随着生物技术的提升,除了以现有过滤方式处理受污染流体之外,已有许多利用微生物分解方式来处理流体的方法。由于微生物的数量及存活时间较难以掌控,在实际使用时,大多会提供一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而为了更有利地控制微生物数量,目前最常采用的方式为提供适于微生物生长的生物载体(biomass carrier)。
可提供微生物生长及分解污染物的生物载体可分为包埋式及附着式(fixed-film)两大类。包埋式生物载体,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32750Y所揭示的一种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和酶的膜状载体,该载体是由网状织物支撑层及附着于该织物两侧且包埋有微生物细胞和酶的两凝胶层所构成,此外,中国发明专利CN 1298018A揭示了一种表面固定生物物质的基芯包衣载体,其制作方法为:先选用不溶性材料作为基芯,再将基芯用包衣剂包衣,最后用活化剂将基芯包衣载体表面活化后,再与要固定的生物物质结合,以制得该基芯包衣载体。但是,制作包埋式生物载体时,必须先依据欲处理的污染物的特性来选择培养特定的微生物细胞,才可进一步将其包埋于生物载体中,因而让整体制造成本增加且制作流程繁复,所以目前较少使用。
附着式生物载体,例如欧洲专利EP 0433139揭示一种利用生物颗粒床进行流出物的需氧型生物硝化方法。该生物颗粒床是以碳酸酯颗粒作为负载颗粒,并于该负载颗粒上附着硝化的微生物而制得。但是此专利的缺点在于:利用生物颗粒床作为生物载体时,在放流阶段,其生物载体颗粒必须经沉淀或过滤,然后再将生物载体颗粒送回生物池,所以处理流程较为繁复。加拿大专利CA 1217581提及以聚氨酯海绵作为生物载体,虽然聚氨酯海绵具有较大的面积可供微生物附着,但是因为聚氨酯海绵的孔隙彼此并未完全相通,所以可利用的孔隙有限,且于实际使用时,该聚氨酯海绵不易沉入水中,必须经历较长的时间才会慢慢沉入水中,如此也会影响处理效率。
台湾专利公告第513449号揭示了一种嵌入有活性炭粉末的聚乙烯醇共聚发泡体的制备方法,该发泡体可用作为生物载体,但是其制备方法必须包括先配制预聚物(含有15-20重量%的聚乙烯醇、1-2重量%的壳聚糖以及多异氰酸酯),再将对该预聚物进行发泡的步骤。此专利的生物载体在实际应用时制备过程过于繁复,会增加制作成本。
还有,台湾专利公告第593168号揭示了一种使用固定于多孔性载体上的微生物的废水/水处理方法,该多孔性载体包含高分子发泡体及附着于该发泡体的孔隙内吸附剂微粒。而在此专利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该高分子发泡体为聚氨酯,而该吸附剂微粒为活性炭、硅藻土或沸石。由于此专利所使用的载体为发泡体形式的,所以可利用的孔隙率范围在30%-100%之间,其虽具有较多孔隙,但是容易发生无法沉入水中的现象,因此必须在该多孔性载体中必须另外进行亲水处理,才可让该载体顺利沉入水中。因为该多孔性载体的制作方式还是过于繁杂,所以容易局限其应用范围。
针对现有生物载体的制作过程繁杂以及无法发挥挣化效率等缺点,如能将具备制作简单且可发挥净化效率等优点的生物载体用于流体净化方法及系统,将可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的问题,且对于目前业界而言,仍存在极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多个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受污染流体的净化方法,所述纤维集合体具备制作简单、可发挥净化效率、可作为生物载体并具有大表面积供微生物附着,以及能重复使用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流体净化系统。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处理受污染流体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生物载体。
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包含的步骤为:将多个块状纤维集合体放置在受污染流体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会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并净化该受污染流体,其中,每块状纤维集合体选自以下组中:无纺布、束状纤维、蓬松状纤维(textured fibers)、织物以及编织带。
还有,本发明的流体净化系统是用以净化受污染流体,该系统包括:用于容纳该受污染流体的槽体,以及多个放置于该槽体且会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的块状纤维集合体,每块状纤维集合体选自以下组中:无纺布、束状纤维、蓬松状纤维、织物以及编织带。
本发明利用制作步骤简单的块状纤维集合体来作为生物载体,或直接将其用于过滤,以应用于流体净化方法及净化系统中,由于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具备较大的表面积及多个相连通的孔隙,所以当将其放置于受污染流体中时,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孔隙将会过滤该受污染流体的悬浮性固体污染物,从而有效降低该受污染流体的浊度,也就是该纤维集合体具有生物处理功能以及过滤的功效。
在本发明的净化方法及系统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可选择性地先进行微生物植种过程,使微生物预先附着于其上,再进行净化过程,同样因为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具备较大的表面积及较多的孔隙,所以也可增加微生物的附着量,以有效分解该受污染流体内的生物可分解性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而达成净化功效。此外,当将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放入如废水或水的流体时,因为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本身具备较佳的亲水性质,所以只需极短的时间便可沉入废水或水中,以进行净化过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所使用的块状纤维集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用块状纤维集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用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用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用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用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制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用纤维集合体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裁切方式。
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使用的纤维集合体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固着及裁切方式。
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使用的纤维集合体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另一固着及裁切方式。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所使用的纤维集合体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另一固着及裁切方式。
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流体净化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结构。
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流体净化系统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块状纤维集合体放置在受污染流体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并净化该受污染流体,其中,每块状纤维集合体选自以下组中:无纺布、束状纤维、蓬松状纤维、织物以及编织带。
上述术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表示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可被收集固定在一起或是随着该受污染流体移动。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可运用各种现有的固定方式来固定在一起,从而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而术语“随该受污染流体移动”则表示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并未被固定,而是自由分散于该受污染流体中并随着该受污染流体移动,其具体做法是将所述纤维集合体放入槽体内,接着直接将该受污染流体导入该槽体中。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随着该受污染流体移动。
上述术语“受污染流体”表示具有污染物的流体,一般而言,该流体可为气体(如废气)及液体(如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
优选地,该受污染流体为废水或废气。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该受污染流体为废水。
本发明所使用的块状纤维集合体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形状及大小的变化,例如依据该受污流体所放置的槽体尺寸来改变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大小及形状,当该槽体较大时,可使用较大尺寸的块状纤维集合体;相反地,当该槽体较小时,则必须适当控制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大小,以使块状纤维集合体与该受污染流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例如可随着该受污染流体自由移动),而不影响净化效率。
在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块状纤维集合体中,该无纺布是借由将纤维进行开棉、清棉、梳棉处理后以形成纤维网层、将该纤维网层经叠棉至所需厚度、再经过固着步骤所制成,而为了便于使用,所制成的无纺布会依据实际所需进行裁切步骤,以制成具有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块状无纺布,其形状包括但是不限于圆柱体或多面体(例如:五角柱体、六角柱体)等。此外,该块状无纺布可在裁切步骤前再进行固着步骤,致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例如制作为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该束状纤维是借由将纤维进行集束、固着及裁切步骤所制成;如图3所示,该蓬松状纤维是借助于将该纤维进行鬈曲蓬松状、集束、固着及裁切步骤所制成。如图4所示,该织物是将纤维进行编织所制成。该编织带是将纤维进行编织及裁切步骤所制成,且可根据实际所需制作为不同形状,例如:中空圆柱状(如图5所示)。
优选地,每块状纤维集合体为块状无纺布;更优选地,每块状纤维集合体为呈现圆柱体或多面体形状的块状无纺布;又更优选地,每块状纤维集合体为呈现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多面体形状的块状无纺布,且由该中央固着线向两侧形成渐高蓬松状的构造,在蓬松状区域的纤维间具有众多相通的孔隙。
应当指出,上述特殊形状的块状无纺布在市面上未曾被提及,而为便于实际使用,详细叙述其制作方法将如下(如图6所示):步骤一,将一纤维经过开棉、清棉、梳棉处理后,以制成纤维网层;步骤二,将该纤维网层经过重叠至所需厚度,并经过第一固着处理,以形成无纺布卷;步骤三,将该无纺布卷经过第二固着处理,以形成具有一道平行或垂直于纵长向中心线的固着线的无纺布卷,其中,在固着线位置的纤维紧密接合在一起,而除了固着线位置之外的其余部份的纤维是呈蓬松状;以及步骤四,将该具有固着线的无纺布卷裁切成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
于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二的第一固着处理可采用化学粘合、热粘合、水针法(water-jet entangling)或针轧法等任何一种或多种的方式,例如可采用135℃的温度,将该纤维网层的纤维热粘合约6秒而形成无纺布卷。所述步骤三的第二固着处理则可采用线缝合、热粘合或超声波粘合等任何一种或多种的方式,例如图7中所示,需沿着该无纺布卷1的纵长向中心线M进行第二固着处理,以使该无纺布卷1具有至少一道平行于该纵长向中心线M的固着线11,致使在该无纺布卷1的固着线11位置的纤维紧密接合在一起,而除了该固着线11位置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纤维则呈蓬松状,此蓬松状部分用于供微生物及污染固体物附着。图7中所示为二道平行于该纵长向中心线M的固着线11,优选两固着线11之间的距离为0.5-5厘米。
所述步骤四的裁切方式可采用只作横向裁切,或是先作纵长向裁切,再进行横向裁切。如图7所示,在经过步骤三的第二固着处理后,已让该无纺布卷1具有二道平行于该纵长向中心线M的固着线11,当进行裁切步骤时,先沿着该纵长向中心线M作纵长向裁切(如图7所示的L位置,一般称为“分条(slitting)”),接着沿线W所示位置作横向裁切,由此制成数个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该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的大小可依实际需要进行变动,优选该块状无纺布为长、宽、高分别为1.5厘米的多面体。如图8所示,如果该无纺布卷1只形成一道平行于该纵长向中心线M的固着线11,即该固着线11与该纵长向中心线M重迭,则只需沿着线W所示位置作横向裁切。如图9所示,当步骤三的第二固着处理是沿着垂直于该无纺布卷1的横向(一般是指机械行走方向)进行时,首先必须使该无纺布卷1具有至少一道垂直于纵长向中心线M的固着线12(在图9中只显示二道固着线12),且每两固着线12之间的距离优选为0.5-5厘米,再沿着该线W所示位置进行横向裁切,将可制得该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2。当该无纺布卷1的横向宽度为过宽时,如图10所示该无纺布卷1的横向宽度约为该块状无纺布2宽度的两倍时,则先沿着纵长向中心线M作一道纵长向裁切,然后再沿着该线W所示位置进行横向裁切,可获得该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2。
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块状纤维集合体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制,而优选地,每块状纤维集合体是由高分子材料所构成,该高分子材料选自以下组中: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烯烃、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polyethylene chloride)、聚氟乙烯(polyethylenefluoride)、聚苯乙烯(polystylene)及它们的组合;更优选地,该高分子选自以下组中: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及它们的组合。
更优选地,该块状纤维集合体是采用双组分的芯鞘型或并列型的复合纤维,其双组分是采用熔点相差10度左右的第一高分子与第二高分子所构成。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高分子是聚乙烯及聚丙烯的组合,特别地,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是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芯鞘型双组分纤维作为原料而制成的。
在本发明的净化方法中,该受污染流体将导入放置有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槽体,且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使用量依据该槽体(如污水槽)所容纳的受污染流体的体积进行选择及变化。另需考虑的是,由于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本身具有许多相通的孔隙,整体构造呈现蓬松状,在计算其使用量时,优选以每块状纤维集合体的表观体积进行计算。更优选地,以每块状纤维集合体的表观体积计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使用量为该槽体所含受污染流体体积的10%-90%;更优选地,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使用量为该槽体所含受污染流体体积的50%-80%。
在本发明的受污染流体的净化方法中,对将要处理的受污染流体的性质、受污染流体的流量、净化时间等条件需随着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改变及控制,这些条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发明所使用的块状纤维集合体具有多个相连通的孔隙,这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及过滤固体污染物,有利地是该受污染流体含选自以下组中的物质:生物可分解性污染物、悬浮固体物以及它们的组合。当该受污染流体含有悬浮性固体物并采用本发明的净化方法进行处理时,主要是利用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将该受污染流体予以过滤,此时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多个相连通的孔隙将会截留该悬浮性固体物,从而实现该受污染流体的净化。
当该受污染流体含有生物可分解性污染物并采用本发明的净化方法进行处理时,则可先将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进行微生物植种处理,再将其运用于本发明的净化方法中。该微生物植种过程的步骤为:收集与将要处理的流体同性质的活性污泥(优选为产生将要处理流体的工厂的废水池中的污泥),接着在有氧环境或无氧环境下,同时将该污泥及适量水放入槽中,然后再将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放入该槽内进行植种约4至8小时,将可获得附着有微生物的块状纤维集合体;如后续将进行流体净化,则直接将欲处理流体导入该槽内就可进行流体净化过程。当微生物植种过程在有氧环境进行时,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将附着有好氧菌;而当微生物植种过程在无氧环境进行时,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将附着有厌氧菌。
应当指出,在本发明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中,还可包含加入用于净化该受污染流体的添加剂(例如化学试剂或光触媒等)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流体净化系统是用于净化受污染流体,该流体净化系统包括:用于容纳该受污染流体的槽体,以及多个放置在该槽体内且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的块状纤维集合体,每块状纤维集合体选自以下组中:无纺布、束状纤维、蓬松状纤维、织物以及编织带。
优选地,该受污染流体为废水或废气。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该受污染流体为废水。
优选地,以每块状纤维集合体的表观体积计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用量为该槽体内所容纳的受污染流体体积的10%-90%;更优选地,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用量为该槽体内所容纳的受污染流体体积的50%-80%。
优选地,每块状纤维集合体为块状无纺布,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每块状纤维集合体为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多面体形状的块状无纺布,其具体形状是由该中央固着线向两侧形成渐高蓬松状构造,在蓬松状区域的纤维间具有众多相通的孔隙。
关于构成每块状纤维集合体的高分子同样地如上所述,所以在此不多加赘述。而同样地在实际使用时,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可选择性地先进行微生物植种过程,以使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预先附着有微生物,再将其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净化系统中。
优选地,该流体净化系统还包含隔离装置,该隔离装置放置在该槽体内以防止所述纤维集合体流出该槽体。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该隔离装置由至少一个多孔板所构成。
在本发明的流体净化系统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如固定方式或随着该流体移动),而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随着该受污染流体自由移动而分散于该槽体内。该净化系统的构造设计可依据实际需要改变,以使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随着该受污染流体自由移动而分散于该槽体内,例如图11中所示的,该流体净化系统3包括槽体31、多个块状纤维集合体32以及隔离装置33。该槽体31具有流体入口311,以及与该流体入口311相反且错开设置的流体溢流口312。该隔离装置33设置于该槽体31内、且由上多孔隔板331及下多孔隔板332所构成。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32设置在该上多孔隔板331及该下多孔隔板332之间,该上多孔隔板331设置于接近该流体溢流口312处,该下多孔隔板332则设置于该流体入口311的上方。当受污染流体由流体入口311进入槽体31时,由于该流体入口311及该流体溢流口312是彼此错开设置的,所以导入的受污染流体并不会直接顺着流动方向而由该流体溢流口312流出,反而会冲击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32,并使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32与其充分反应,从而达成净化目的。
优选地,该流体净化系统还包含至少设置在该槽体内且让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与该流体充分混合的扩散装置(diffuser)。该扩散装置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另外也可使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与受污染流体充分混合,更可具有清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功能,也就是净化过程中的反向洗涤步骤,当该净化系统运作一段时间后,一部份的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孔隙附着大量固体物,使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净化能力减低,此时可借由控制该扩散装置使流体快速冲击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孔隙,从而使孔隙间的污染物释放出,使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可继续重复使用。反向洗涤步骤除了可利用扩散装置外,也可使用其它可增加流体冲击力的装置。
应当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流体净化系统中,同样可另外添加用于净化该受污染流体的添加剂,例如化学试剂或光触媒等等。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示的三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实施例>
[实施例1]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的制作
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芯鞘型复合纤维(由台湾远东纺织公司所制造,品名为SP-2650EP,纤维细度为6旦,长度为5.1厘米)作为原料,将此复合纤维经开棉、清棉、梳棉及叠棉处理后形成纤维网层,再将该纤维网层经过针轧加工及热风加工的第一固着处理,使该纤维网层内的纤维形成三维空间的粘合,以形成基重为500千克/平方米、宽度为1.8米的无纺布卷。再将该无纺布卷裁切为宽度0.6米的无纺布卷,接着将该无纺布卷以机械方向(也就是该无纺布卷的纵长向)输送,并经过第二固着处理的超声波粘合步骤,以在纵长向形成多道彼此间隔为3厘米且平行于该纵长向中心线M的固着线11(如图7所示的方式进行,但是图7只显示了二道固着线),且在该固着线11位置的纤维是紧密接合的,而除了该固着线11之外的其余部份的纤维是呈蓬松状。在该固着线与固着线的中央同时进行多道纵长向的裁切,接着在垂直于该纵长向中心线M方向上以间隔1.5厘米进行横向裁切,如此可获得长、宽、高各自为1.5厘米的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
[实施例2]利用该实施例1的块状无纺布的废水净化系统
如图12所示,该废水净化系统4是处理废水的系统,该废水净化系统4是包含用于容纳废水且体积为500升的槽体41、放置于该槽体41内且由该实施例1所得的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块状无纺布42、隔离装置43以及二个扩散装置44。该槽体41具有废水出口411以及与该废水出口411相反且错开设置的废水入口412。该隔离装置43设置在该槽体41内并接近该废水入口412,且由多孔性板体所构成。该二个扩散装置44分别设置在槽体41的两侧且具有多个供气体逸出的孔洞441,以使所述块状无纺布42与该废水充分混合。
该槽体41所容纳的废水浊度为11800 NTU,废水量固定为300升,该块状无纺布42的表观体积为1.5×1.5×1.5=3.375立方厘米,于本实施例2中,该块状无纺布的用量为废水体积的80%,也就是为240升。
利用本实施例2的废水净化系统4进行净化处理,并在该废水入口412处装设具有流量阀的流量计(图未示),接着控制废水的流量速度,测量经净化水的浊度,并利用下式计算浊度去除率,而所得结果将如下表1所示。
Figure A20061000255800181
                           表1
  试验编号   流量速度(m3/m2/天)   净化后的水浊度(NTU)   浊度去除率(%)
  1   22   1100   90.7
  2   35   2500   78.8
[实施例3]利用经活性污泥植种的块状无纺布的废水净化系统
将实施例1所制得的块状无纺布进行以下活性污泥植种过程:收集洗衣工厂的废水回收槽内的污泥,此污泥就是所称的“活性污泥”,接着将该污泥及适量水放入处理槽中,然后将欲使用量的该实施例1的块状无纺布放入该处理槽内约8小时,以获得该经活性污泥植种的块状无纺布。
利用实施例2的废水净化系统,并依据该实施例2的相同方法进行净化,但是将该实施例2的块状无纺布42更换为该经活性污泥植种的块状无纺布,最后同样经历12小时,再分别在废水入口处及出口处取水样,以测量经净化水的化学需氧量及悬浮固体的含量,所得的结果如下表2中所示。
                            表2
废水来源   水停留时间(小时)  化学需氧量(COD)(mg/L)   悬浮固体(SS)含量(mg/L)
  入口412   12  210   168
  出口411   12  72   15
由表1及2的结果可知,运用本发明的净化方法及净化系统确实可获得不错的净化效果(台湾排放标准为:COD小于300,SS小于30),可以看出利用该块状无纺布确实可将该受污染流体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
本发明借助于利用制作步骤简单的块状纤维集合体作为生物载体,并应用于流体净化方法及净化系统中,由于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具备较大的表面积及多个相连通的孔隙,所以可用于吸附固体污染物或附着较多数量的微生物,而当将其放置在受污染流体中时,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孔隙将会吸附受污染流体的悬浮固体物等固体污染物,有效降低受污染流体的浊度,同时证明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具备过滤的功效。此外,在本发明的净化方法及净化系统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在使用前可先进行活性污泥植种步骤,以使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孔隙附着有微生物,再进行流体净化处理。
只是,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发明的较好的实施例,不应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也就是所有依据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属于本发明专利所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多个块状纤维集合体放置在受污染流体中,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并净化该受污染流体,其中,每块状纤维集合体选自以下组中:无纺布、束状纤维、蓬松状纤维、织物以及编织带。
2.权利要求1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借助于随着该受污染流体移动而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并净化该受污染流体。
3.权利要求1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块状纤维集合体为具有圆柱体或多面体形状的块状无纺布。
4.权利要求1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无纺布的形状为具有中央固着线的多面体,由该中央固着线向两侧形成渐高蓬松状构造,在所述蓬松区域的纤维之间具有众多相通的孔隙。
5.权利要求1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污染流体在进行净化前先放置在具有固定空间的槽体内,而以每块状纤维集合体的表观体积计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用量为该槽体所含受污染流体体积的10%-90%。
6.权利要求5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块状纤维集合体的表观体积计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用量为该槽体所含受污染流体体积的50%-80%。
7.权利要求1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块状纤维集合体是由高分子所构成的,所述高分子选自以下组中: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烯烃、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氟乙烯、聚苯乙烯以及它们的组合。
8.权利要求1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选自以下组中: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以及它们的组合。
9.权利要求1的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放置在受污染流体之前,先将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预先经过活性污泥植种步骤,以使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附着微生物。
10.一种用于净化受污染流体的流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
用于容纳该受污染流体的槽体;和
多个放置在该槽体内且与该受污染流体接触的块状纤维集合体,而每块状纤维集合体选自以下组中:无纺布、束状纤维、蓬松状纤维、织物以及编织带。
11.权利要求10的流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每块状纤维集合体的表观体积计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用量为该槽体内所容纳的受污染流体体积的10%-90%。
12.权利要求11的流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每块状纤维集合体的表观体积计算,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的用量为该槽体内所容纳的受污染流体体积的50%-80%。
13.权利要求10的流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放置在所述槽体之前,先将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预先经过活性污泥植种步骤,以使所述块状纤维集合体附着有微生物。
14.一种用于处理受污染流体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步骤一,将纤维经过开棉、清棉及梳棉处理后制成纤维网层;
步骤二,将该纤维网层经叠棉至所需的厚度,并经过第一固着处理而形成无纺布卷;
步骤三,所述无纺布卷经过第二固着处理,使该无纺布卷具有至少一道平行或垂直于纵长向中心线的固着线,且在该固着线位置的纤维紧密结合在一起,除该固着线位置以外的纤维是呈蓬松状;和
步骤四,将该具有至少一道固着线的无纺布卷裁切成块状生物载体成品。
15.权利要求14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着线为至少两道时,固着线与固着线之间的距离为0.5-5厘米。
16.权利要求14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的第二固着处理中,只形成有一道平行于纵长向的固着线,而在步骤四只作横向裁切即可形成块状生物载体成品。
17.权利要求14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的第二固着处理中形成有二道以上平行于纵长向的固着线,在步骤四的裁切中,先作至少一道纵长向裁切,再作横向裁切成块状生物载体成品,该纵长向裁切是裁切于固着线与固着线之间的。
18.权利要求14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纤维是由高分子所制成,所述高分子选自以下组中: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烯烃、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氟乙烯、聚苯乙烯以及它们的组合。
19.权利要求14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纤维是由高分子所制成,所述高分子选自以下组中: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以及它们的组合。
20.权利要求14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纤维采用双组分的芯鞘型或并列型的复合纤维,该双组分纤维由熔点相差10度左右的第一高分子与第二高分子所构成。
21.权利要求20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分子为聚丙烯,所述第二高分子为聚乙烯。
22.权利要求14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第一固着处理利用选自以下组中的方式进行:化学粘合、热粘合、水针法、针轧法以及它们的组合。
23.权利要求14的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第二固着处理采用线缝、热粘合或是超声波粘合中的任何一种方式作固着形成固着线。
24.一种无纺布生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为一块状无纺布,该块状无纺布具有中央固着线,由该中央固着线向两侧形成渐高蓬松状构造,在蓬松区域的纤维间具有众多相通的间隙。
CNB2006100025589A 2005-01-11 2006-01-09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Active CN10039661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25589A CN100396618C (zh) 2005-01-11 2006-01-09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03779.3 2005-01-11
CNA2005100037793A CN1803666A (zh) 2005-01-11 2005-01-11 无纺布生物载体的制法及其成品
CNB2006100025589A CN100396618C (zh) 2005-01-11 2006-01-09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0489A true CN1840489A (zh) 2006-10-04
CN100396618C CN100396618C (zh) 2008-06-25

Family

ID=37029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25589A Active CN100396618C (zh) 2005-01-11 2006-01-09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96618C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6920A (zh) * 2012-04-01 2012-08-01 河北益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软性生物填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93760A (zh) * 2014-01-21 2014-04-02 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1046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网状聚乙烯醇纤维厌氧氨氧化细菌颗粒状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2390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硫酸盐还原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2391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立体三维网状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74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反硝化细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47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网状载体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固定化直筒状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77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氨氧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状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86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硫氧化细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5585157A (zh) * 2015-09-22 2016-05-1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直立浸没式水质原位净化帷屏
CN108002616A (zh) * 2018-01-16 2018-05-08 戴东序 一种废水净化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9195B2 (zh) * 1972-04-13 1977-05-26
CN1157183A (zh) * 1996-02-16 1997-08-20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极化无纺布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532069Y (zh) * 2002-03-14 2003-01-22 程中和 纤维布块过滤器
JP4493275B2 (ja) * 2003-01-29 2010-06-30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透明性に優れた長繊維不織布
JP2004277953A (ja) * 2003-03-18 2004-10-07 Toray Ind Inc 多孔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6920A (zh) * 2012-04-01 2012-08-01 河北益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软性生物填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93760A (zh) * 2014-01-21 2014-04-02 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3760B (zh) * 2014-01-21 2016-05-04 威士邦(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2391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立体三维网状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77B (zh) * 2014-04-04 2016-04-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氨氧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状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74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反硝化细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47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网状载体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固定化直筒状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77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氨氧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状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86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硫氧化细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86B (zh) * 2014-04-04 2016-03-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硫氧化细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2390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硫酸盐还原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47B (zh) * 2014-04-04 2016-04-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网状载体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固定化直筒状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46A (zh) * 2014-04-04 2014-07-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网状聚乙烯醇纤维厌氧氨氧化细菌颗粒状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2390B (zh) * 2014-04-04 2018-05-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硫酸盐还原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74B (zh) * 2014-04-04 2016-06-0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以聚乙烯醇纤维为骨架材料的颗粒状反硝化细菌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3951046B (zh) * 2014-04-04 2016-06-0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网状聚乙烯醇纤维厌氧氨氧化细菌颗粒状固定化生物活性填料制备及应用
CN105585157A (zh) * 2015-09-22 2016-05-18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直立浸没式水质原位净化帷屏
CN108002616A (zh) * 2018-01-16 2018-05-08 戴东序 一种废水净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96618C (zh) 2008-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6618C (zh) 受污染流体净化方法及流体净化系统
TWI302905B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contaminated fluid and system for purifying fluid
CN100558659C (zh) 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的方法
CN101514047B (zh) 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及其系统
CN108271730A (zh) 一种基于厌氧反硝化的低碳零排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6336091A (zh) 一种基于蚝壳‑碳纤维‑人工湿地的水体净化系统和方法
CN108911145A (zh) 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106115928A (zh)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结构系统
CN109879528A (zh) 农村生活污水自驱动景观生态化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13865815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09368812A (zh)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固定化微生物净化循环装置及净化方法
CN105884029B (zh) Aao型流化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6957109A (zh) 兼具缓释碱度和碳源功能的水平流生物膜反应装置
CN106115927A (zh) 一种水平流人工湿地基质结构系统
CN106698677A (zh) 一种水处理净化装置及其水处理方法
CN105540825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纤维束生物反应装置
CN206467114U (zh) 一种循环水喷泉装置
CN213803395U (zh) 一种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槽装置
CN20532869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纤维束生物反应装置
CN211311017U (zh) 基于活性炭技术的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CN212403856U (zh) 一种小型村镇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113233697A (zh) 一种基于微藻培养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9835893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CN109665621B (zh) 一种便捷高效节能模块一体化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209835891U (zh)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