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5891U -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5891U
CN209835891U CN201920336323.6U CN201920336323U CN209835891U CN 209835891 U CN209835891 U CN 209835891U CN 201920336323 U CN201920336323 U CN 201920336323U CN 209835891 U CN209835891 U CN 209835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gion
anoxic denitrification
area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63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芝
侯婷婷
马紫怡
解欣宇
费庆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3363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5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5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5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包括装置箱体、进水管、杂物收集框、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第三导流管、第四导流管、第五导流管、第一供气支管、第二供气支管、第三供气支管、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第一收集槽、第二收集槽、第三收集槽、紫外消毒装置、出水管、斜板和隔板,装置箱体被六个竖直布置的隔板依次分隔为杂物收集区、第一缺氧脱氮区、第一好氧生化区、第二缺氧脱氮区、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第二好氧生化区、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第三好氧生化区、斜板分离区和污泥收集区。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污水处理工艺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同时,达到高效、低耗、低成本、便于管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污水因管网覆盖率低和处理设备缺乏,而难做到统一收集处理,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需得到科学的解决,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乡村而言,污水收集困难,污水排放量较小,水质、水量波动大,村镇污水处理不能照搬大中城市的污水处理技术,针对家庭生活污水处理,除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外,还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发出一系列适应农村污水处理的装置,以便克服现有污水净化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净化装置,以使污水处理工艺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同时,达到高效、低耗、低成本、便于管理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包括装置箱体、进水管、杂物收集框、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第三导流管、第四导流管、第五导流管、第一供气支管、第二供气支管、第三供气支管、第一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第一收集槽、第二收集槽、第三收集槽、紫外消毒装置、出水管、斜板和隔板;所述装置箱体被六个竖直布置的所述隔板依次分隔为杂物收集区、第一缺氧脱氮区、第一好氧生化区、第二缺氧脱氮区、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第二好氧生化区、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第三好氧生化区、斜板分离区和污泥收集区,所述杂物收集区位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的上方,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位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的下方,所述斜板分离区位于所述污泥收集区的上方;所述杂物收集框设在所述杂物收集区中,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杂物收集框连接,用于接入生活污水,所述杂物收集区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上端连通,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中设有第一悬浮填料,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与所述第一好氧生化区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好氧生化区中设有组合生物填料,所述第一供气支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好氧生化区的下方,所述第一好氧生化区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导流管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连接,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中设有第二悬浮填料,所述第一曝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的下方,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中设有刨花铁填料,所述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收集槽与所述第二好氧生化区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好氧生化区中设有弹性填料,所述第二供气支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二好氧生化区的下方,所述第二好氧生化区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三导流管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中设有海绵铁填料,所述第二曝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的下方,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收集槽与所述第三好氧生化区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好氧生化区中设有软性纤维填料,所述第三供气支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三好氧生化区的下方,所述第三好氧生化区的下端通过所述第四导流管与所述污泥收集区的上部连接,所述斜板分离区中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分离区的上方设有第三收集槽,所述第三收集槽通过所述第五导流管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连接,由于排出净化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的上端设有穿孔挡板,所述杂物收集框设在所述穿孔挡板上,所述污泥收集区的上端设有斜板支架,所述斜板设在所述斜板支架上。
优选的,还包括填料框架,所述填料框架设在所述装置箱体内,所述组合生物填料、第二悬浮填料、刨花铁填料、弹性填料、海绵铁填料和软性纤维填料均设在所述填料框架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供气支管上设有第一供气调节阀,所述第二供气支管上设有第二供气调节阀,所述第三供气支管上设有第三供气调节阀,所述第一曝气管上设有第一曝气管调节阀,所述第二曝气管上设有第二曝气管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的出气口处均设有穿孔曝气管。
优选的,所述装置箱体的上端设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所述填料框架的下端设有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
优选的,还包括风机和供气主管,所述第一供气支管、第二供气支管、第三供气支管、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均通过所述供气主管与所述风机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回流水泵、回流进水管、回流水出水管和回流水调节阀,所述回流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的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流水泵连接,所述回流水调节阀设在所述回流进水管上,所述回流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杂物收集框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除磷药加入管、除磷药剂箱和除磷药控制阀,所述除磷药加入管的一端与所述除磷药剂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流进水管连接,所述除磷药控制阀设在所述除磷药加入管上。
优选的,还包括吸泥管,所述吸泥管设在所述装置箱体的下部且在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第二缺氧脱氮区、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和污泥收集区的下方分别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由于一体化于装置内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且占地面积小,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建造运行和维护费用以及设备故障率,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有利于模块化生产,现场安装方便,便于推广,具有投资小、节约能源、冲击能力强、集成化程度高、安装调试方便、全自动控制稳定、维护管理简单、出水能稳定达标等优点。可以在广大乡村家庭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发挥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杂物收集框;3:穿孔挡板;4:第一导流管;49:第一悬浮填料;5:填料框架;6:组合生物填料;7:第二导流管;8:刨花铁填料;81:第二悬浮填料;9:第一承托板;10:第一收集槽;11:弹性填料; 12:第三导流管;13:第二承托板;14:海绵铁填料;15:第二收集槽;16:软性纤维填料;17:第四导流管;18:斜板;19:斜板支架;20:第三收集槽;21:第五导流管;22:紫外消毒装置;23:出水管;24:回流水泵;25:回流进水管;251:除磷药加入管;252:除磷药剂箱;253:除磷药控制阀;26:回流水调节阀;27:回流水出水管;28:风机;29:供气主管;30:第一供气支管;31:第一供气调节阀;32:第二供气支管;33:第二供气调节阀;34:第三供气支管;35:第三供气调节阀;351:第一曝气管;352:第二曝气管调节阀;353:第二曝气管;354:第二曝气管调节阀;355:穿孔曝气管;36:装置箱体;37:隔板;38:第一盖板;39:第二盖板;40:第三盖板;41:吸泥管; 101:杂物收集区;102:第一缺氧脱氮区;103:第一好氧生化区;104:第二缺氧脱氮区;105: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6:第二好氧生化区;107: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8:第三好氧生化区;109:斜板分离区;110:污泥收集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包括:装置箱体36、进水管1、杂物收集框2、第一导流管4、第二导流管7、第三导流管12、第四导流管17、第五导流管21、第一供气支管30、第二供气支管32、第三供气支管34、第一曝气管351、第二曝气管353、第一收集槽10、第二收集槽15、第三收集槽20、紫外消毒装置22、出水管23、斜板18和隔板37;装置箱体36被六个竖直布置的隔板37依次分隔为杂物收集区101、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第三好氧生化区108、斜板分离区109和污泥收集区110,污水先后经过厌氧脱氮区、好氧生化区、厌氧脱氮除磷区等,即采用三级缺氧/ 好氧工艺间隔地循环净化,完成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除磷反应,再加上回流工艺,即可快速高效去除COD,并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而在缺氧脱氮除磷区中还能够有效地除磷,杂物收集区101位于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的上方,第二缺氧脱氮区104位于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的下方,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的顶部通过一个带孔的隔板与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的底部连通,厌氧脱氮区和缺氧脱氮除磷区的底部通过穿孔曝气管355产生气体促使污水和填料通过气提的动力向上运动,斜板分离区109位于污泥收集区110的上方;杂物收集框2设在杂物收集区101中,进水管1与杂物收集框2连接,用于接入生活污水,杂物收集区101的下端与第一缺氧脱氮区102上端连通,从而有效的分离污水中的杂物后进行生化处理,第一缺氧脱氮区102中设有第一悬浮填料49,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的下端通过第一导流管4与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的上部连接,第一好氧生化区103中设有组合生物填料6,第一供气支管30的出气口位于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的下方,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的下端通过第二导流管7 与第二缺氧脱氮区104连接,第二缺氧脱氮区104中设有第二悬浮填料81,第一曝气管351的出气口位于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的下方,第二缺氧脱氮区104 的上端与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的下端连通,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中设有刨花铁填料8,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的上端通过第一收集槽10与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的上端连接,第二好氧生化区106中设有弹性填料11,第二供气支管32的出气口位于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的下方,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的下端通过第三导流管12与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下端连接,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中设有海绵铁填料14,第二曝气管353的出气口位于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下方,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上端通过第二收集槽15与第三好氧生化区108的上端连接,第三好氧生化区108中设有软性纤维填料16,第三供气支管34的出气口位于第三好氧生化区108的下方,第三好氧生化区108的下端通过第四导流管17与污泥收集区110的上部连接,斜板分离区109中设有斜板18,斜板分离区109的上方设有第三收集槽20,第三收集槽20通过第五导流管21与紫外消毒装置22连接,出水管23与紫外消毒装置22连接,由于排出净化水。上述导流管和收集槽用于生化处理装置中污水的流通,无需设置水泵对污水进行提升,在重力和气提的作用下,污水能够自行流过生化处理装置中的净化填料,得以除污净化。
生化处理填料用于和污水中的待净化物质反应,在第一缺氧脱氮区1022中水解酸化,提高B/C比、降解部分COD;在第一好氧生化区103中完成大部分 COD的去除和硝化作用;在第二缺氧脱氮区104和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中对硝化液进行反硝化作用,完成总氮的去除;在第二好氧生化区106中还主要去除大量COD;除磷填料在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和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 中完成污水的除磷反应;斜板18在斜板分离区109可对生化后的污水起到沉降污泥净化水质的作用;紫外消毒装置在出水口中对污水进行最后的消毒,达到环保标准后排放。
第一缺氧脱氮区的上端设有穿孔挡板3,杂物收集框2设在穿孔挡板3上,污泥收集区110的上端设有斜板支架19,斜板18设在斜板支架19上。装置箱体36的上端设有第一盖板38、第二盖板39和第三盖板40,填料框架5的下端设有第一承托板9和第二承托板13。
第一供气支管30上设有第一供气调节阀31,第二供气支管32上设有第二供气调节阀33,第三供气支管34上设有第三供气调节阀35,第一曝气管351 上设有第一曝气管调节阀352,第二曝气管353上设有第二曝气管调节阀354。第一曝气管351和第二曝气管353的出气口处均设有穿孔曝气管355。
本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填料框架5,填料框架5设在装置箱体内,组合生物填料6、第二悬浮填料81、刨花铁填料8、弹性填料11、海绵铁填料14和软性纤维填料16均设在填料框架5内。
本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风机28和供气主管29,第一供气支管30、第二供气支管32、第三供气支管34、第一曝气管351和第二曝气管 353均通过供气主管29与风机28连接。
本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回流水泵24、回流进水管25、回流水出水管27和回流水调节阀26,回流进水管25的一端与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上部连接,另一端与回流水泵24连接,回流水调节阀26设在回流进水管25上,回流水出水管27的一端与回流水泵24连接,另一端与杂物收集框2连接。
本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除磷药加入管251、除磷药剂箱 252和除磷药控制阀253,除磷药加入管251的一端与除磷药剂箱252连接,另一端与回流进水管25连接,除磷药控制阀253设在除磷药加入管251上。
本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吸泥管41,吸泥管41设在装置箱体36的下部且在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和污泥收集区110的下方分别设有开口。
本实施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污水从进水管1流经杂物收集框2,进水管高于液面,在杂物收集框中过滤掉污水较大中的杂物,过滤后污水从杂物收集框2的底部流经穿孔挡板3后自上而下通过重力沉降流入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第一缺氧脱氮区102装有第一悬浮填料49,该填料使微生物在缺氧的状态下使将污染物进行水解酸化,完成大部分COD的去除和硝化脱氮的作用,悬浮填料网格孔大小适中,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生物膜抗酸碱、耐老化、不受水流影响,又有利于微生物挂膜快、易脱落又不致被脱落生物膜堵塞,剩余污泥极少;由于第一缺氧脱氮区102中间设有第一导流管4上端连通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经第一缺氧脱氮区102水解酸化后的水由第一导流管4的底部反水流到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的上部中,此区配置的填料为组合生物填料6,由填料框架5固定,生物填料和污染物通过好氧区底部的曝气作用发生好氧生化降低COD和氨氮,组合生物填料在污水中丝束分布均匀,能起到良好的布水、布气作用,接触传质条件好,氧的利用率高,并对污水浓度的适用性好,又有切割气泡作用,可有效的吸附微生物促使其新陈代谢去除污水中的COD;污水在第一好氧生化区103中经好氧生化后,由隔板37底部第二导流管7流到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的底部,第二缺氧脱氮区104下方设有穿孔曝气管355,上方与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之间用带孔隔板分开,使污水在第二缺氧脱氮区104 区进行缺氧脱氮反应后通过气提的作用向上进入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中进行除磷反应。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中为刨花铁填料,刨花铁填料结构蓬松与污水和气体的接触面积大利于反应,填料中的铁与厌氧微生物协同处理污水,发生反硝化反应,将硝氮转化为氮气达到脱氮的目的;污水在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中经脱氮除磷反应后进入到上端设置的第一收集槽10并导流入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的上端,进一步有氧生化去除剩余的有机物,此处第二好氧生化区106填料为弹性填料,由高分子聚合物,经特殊拉丝制成,兼有柔韧性和适度刚性,呈立体均匀辐射状态排列,多层次对氧的气泡进行有效切割,使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提高,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接触交换,引成紊流状态,提高了氧的转移率和充氧动力效率,促进了微生的新陈代谢,强化了废水的处理效率;经第二好氧生化区106处理后的污水又沿底部隔板37上的第三导流管12 进入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下部,也通过底部穿孔曝气的作用由下向上气提运动,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中采用海绵铁作为生物填料,由于海绵铁特殊的海绵状立体结构,为微生物的富集生长提供充足空间,为生化反应器中各种微生物的协同共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另,由于海绵铁的特殊化学成分,可以形成大量原电池,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的Fe2+和进一步氧化生成的Fe3+以及他们的水化物,在沉淀、絮凝、吸附和卷扫等作用下,使出水中的P指标大幅度降低;而且还兼具生物铁的作用,兼具化学除P和生物内电解作用的多功能微生物吸附载体,可以强化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加强污水中COD、NH3N 的去除效果。在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反应完成后由上端的第二收集槽15导流入第三好氧生化区108的上部中,在底部曝气的作用下污水在第三好氧生化区108的软性纤维填料中发生好氧生化反应,软性纤维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利用率高、空隙可变不堵塞,适应性强的特点,用做此处也可净化污水减少出泥量。污水再由重力作用向下流动经底部第四导流管17反水到斜板分离区109 中,水量均布后污水自下而上的流经斜板进行沉淀过滤净化处理,污泥被隔离在斜板区的下方污泥收集区110,通过吸泥管41排出装置外,同时在斜板上方空间设置回流水泵24和曝气风机28,回流水泵24连接回流进水管25,将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中的污泥提升后加入除磷药剂再回流至杂物收集区101中,回流可以提高系统的污泥浓度,并且将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起到脱氮除磷的作用;然后在斜板上方的净水溢流进收集槽20,收集槽水位低于第三好氧生化区108,收集槽20连接导流管521引流到紫消毒装置22中进行出水消毒。消毒后的水达到环保标准后经出水管23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由于一体化于装置内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且占地面积小,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建造运行和维护费用以及设备故障率,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有利于模块化生产,现场安装方便,便于推广,具有投资小、节约能源、冲击能力强、集成化程度高、安装调试方便、全自动控制稳定、维护管理简单、出水能稳定达标等优点。可以在广大乡村家庭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发挥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箱体(36)、进水管(1)、杂物收集框(2)、第一导流管(4)、第二导流管(7)、第三导流管(12)、第四导流管(17)、第五导流管(21)、第一供气支管(30)、第二供气支管(32)、第三供气支管(34)、第一曝气管(351)、第二曝气管(353)、第一收集槽(10)、第二收集槽(15)、第三收集槽(20)、紫外消毒装置(22)、出水管(23)、斜板(18)和隔板(37);所述装置箱体(36)被六个竖直布置的所述隔板(37)依次分隔为杂物收集区(101)、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第三好氧生化区(108)、斜板分离区(109)和污泥收集区(110),所述杂物收集区(101)位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的上方,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104)位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的下方,所述斜板分离区(109)位于所述污泥收集区(110)的上方;所述杂物收集框(2)设在所述杂物收集区(101)中,所述进水管(1)与所述杂物收集框(2)连接,用于接入生活污水,所述杂物收集区(10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102)上端连通,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102)中设有第一悬浮填料(49),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4)与所述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好氧生化区(103)中设有组合生物填料(6),所述第一供气支管(30)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的下方,所述第一好氧生化区(103)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导流管(7)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104)连接,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104)中设有第二悬浮填料(81),所述第一曝气管(351)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的下方,所述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中设有刨花铁填料(8),所述第一缺氧脱氮除磷区(105)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收集槽(10)与所述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好氧生化区(106)中设有弹性填料(11),所述第二供气支管(32)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的下方,所述第二好氧生化区(106)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三导流管(12)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中设有海绵铁填料(14),所述第二曝气管(353)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下方,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收集槽(15)与所述第三好氧生化区(108)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好氧生化区(108)中设有软性纤维填料(16),所述第三供气支管(34)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三好氧生化区(108)的下方,所述第三好氧生化区(108)的下端通过所述第四导流管(17)与所述污泥收集区(110)的上部连接,所述斜板分离区(109)中设有斜板(18),所述斜板分离区(109)的上方设有第三收集槽(20),所述第三收集槽(20)通过所述第五导流管(21)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22)连接,所述出水管(23)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22)连接,由于排出净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的上端设有穿孔挡板(3),所述杂物收集框(2)设在所述穿孔挡板(3)上,所述污泥收集区(110)的上端设有斜板支架(19),所述斜板(18)设在所述斜板支架(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料框架(5),所述填料框架(5)设在所述装置箱体内,所述组合生物填料(6)、第二悬浮填料(81)、刨花铁填料(8)、弹性填料(11)、海绵铁填料(14)和软性纤维填料(16)均设在所述填料框架(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支管(30)上设有第一供气调节阀(31),所述第二供气支管(32)上设有第二供气调节阀(33),所述第三供气支管(34)上设有第三供气调节阀(35),所述第一曝气管(351)上设有第一曝气管调节阀(352),所述第二曝气管(353)上设有第二曝气管调节阀(35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管(351)和第二曝气管(353)的出气口处均设有穿孔曝气管(35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体(36)的上端设有第一盖板(38)、第二盖板(39)和第三盖板(40),所述填料框架(5)的下端设有第一承托板(9)和第二承托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28)和供气主管(29),所述第一供气支管(30)、第二供气支管(32)、第三供气支管(34)、第一曝气管(351)和第二曝气管(353)均通过所述供气主管(29)与所述风机(2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水泵(24)、回流进水管(25)、回流水出水管(27)和回流水调节阀(26),所述回流进水管(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的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流水泵(24)连接,所述回流水调节阀(26)设在所述回流进水管(25)上,所述回流水出水管(27)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水泵(2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杂物收集框(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磷药加入管(251)、除磷药剂箱(252)和除磷药控制阀(253),所述除磷药加入管(251)的一端与所述除磷药剂箱(2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流进水管(25)连接,所述除磷药控制阀(253)设在所述除磷药加入管(25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泥管(41),所述吸泥管(41)设在所述装置箱体(36)的下部且在所述第一缺氧脱氮区(102)、第二缺氧脱氮区(104)、第二缺氧脱氮除磷区(107)和污泥收集区(110)的下方分别设有开口。
CN201920336323.6U 2019-03-18 2019-03-18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Active CN209835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6323.6U CN209835891U (zh) 2019-03-18 2019-03-18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6323.6U CN209835891U (zh) 2019-03-18 2019-03-18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5891U true CN209835891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6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6323.6U Active CN209835891U (zh) 2019-03-18 2019-03-18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58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4260A (zh) * 2019-03-18 2019-05-10 大连交通大学 生活污水处理组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4260A (zh) * 2019-03-18 2019-05-10 大连交通大学 生活污水处理组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0278U (zh) 一种海水养殖尾水外排装置
CN211644961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40933U (zh) 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净化装置
CN109734187A (zh) 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CN213266172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9835891U (zh)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211595374U (zh) 一种悬浮生物膜与深度过滤联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9481413U (zh) 一种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净化罐
CN217173529U (zh) 一种农村单户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8414137U (zh) 一种集厌氧、好氧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4360874U (zh) 一种适用于医院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0950489A (zh)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智能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工艺
CN213865815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0595459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940749U (zh)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组合系统
CN21079614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0394072U (zh)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智能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1367339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mbr膜集装箱
CN113666502A (zh) 一种碳中和的污水处理用太阳能聚热反应器
CN210855699U (zh) 一种组合式小型农村污水净化系统
CN208361986U (zh) 脱氮除磷生物净化污水处理高效回流系统
CN218931876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CN219079261U (zh) 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槽装置
CN219585930U (zh) 集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3771744U (zh)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