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1744U -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1744U
CN213771744U CN202022341130.5U CN202022341130U CN213771744U CN 213771744 U CN213771744 U CN 213771744U CN 202022341130 U CN202022341130 U CN 202022341130U CN 213771744 U CN213771744 U CN 213771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zone
zone
sewage treatment
treatment plant
stri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11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斌
曹良松
袁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zh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zh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zh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zh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411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1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1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1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分为由水管依次连通的前置亚硝化反应区、厌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沉淀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主机上设有与所述前置亚硝化反应区连通的进水口、与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深度处理区连通的排空口、气提器以及与所述气提器控制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前置亚硝化反应区和所述好氧反应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一回流通道,所述厌氧反应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二回流通道,所述缺氧反应区和所述好氧反应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三回流通道。该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成本低,占地空间小,污水处理能力强,且适合各规模生活污水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防治是国家及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不仅核心指标递增,同时排放标准值也越来越严格。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目前市场上采用各类污水处理设备,有些尽管出水效果可达到相应标准,但其噪音大、能耗高、投资大,给业主和运营单位造成很大困扰和不便;还有一些在氮磷处理上不能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造成当地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当地水生态环境。急需要一种既能满足排放标准,同时投资较低、运营费用较低的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提高其实用性、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至少解决了部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分为由水管依次连通的前置亚硝化反应区、厌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沉淀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主机上设有与所述前置亚硝化反应区连通的进水口、与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深度处理区连通的排空口、气提器以及与所述气提器控制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前置亚硝化反应区和所述好氧反应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一回流通道,所述厌氧反应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二回流通道,所述缺氧反应区和所述好氧反应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三回流通道。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设有多根曝气管,多根所述曝气管在水平方向上呈渐进式分布。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竖板和自所述竖板向上延伸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曝气管的上方,且其上面设有多个穿孔。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沉淀区中设有多根可更换的水平管。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深度处理区之间还设有中间水箱,所述沉淀区中的水通过水管先进入到所述中间水箱,再进入到所述深度处理区中。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深度处理区中设有脱氮除磷过滤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脱氮除磷过滤器所述脱氮除磷过滤器包括上盖、下盖以及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过滤组件,所述上盖设有入水口,所述下盖设有出水口,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套筒、膜组件和脱氮除磷填料,所述膜组件包括多个陶瓷膜管,所述陶瓷膜管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通过上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脱氮除磷填料分别位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陶瓷膜管之间,以及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入水口之间。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滤孔且上方放置有所述脱氮除磷填料,所述滤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陶瓷膜管靠近所述下盖的一端通过下固定板固定,所述陶瓷膜管穿过所述下固定板,以使所述过滤组件中的污水只能通过所述陶瓷膜管向下流入到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主机的机壳由格栅板焊接围成,所述格栅板采用碳钢、不锈钢、玻璃钢、PP中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所需要的投资运行及维护费用低,成本得到极大降低,并且能够有效处理好生活污水,满足排放标准;设备整体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适用于各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和原有设施的改造,设备处理产生污泥量少、污泥密实度高。通过三个回流通道的设计,使得该设备的污水处理有效且高效,每个污水处理区完成每个阶段的污水处理目的;特别地,曝气管采用渐进式曝气方式,沿污水流动反方向进行曝气量递增,结合挡板的设计,其一是加强其内部填料环流动力,其二是随着污水沿设备方向流动,污染物逐渐降低,后端溶解氧需求较前端减少,降低曝气量可有效节约动力;其三是使填料在好氧与缺氧状态流动,加强系统脱氮能力;脱氮除磷过滤器,设计了陶瓷膜管,过滤精度(0.5μm-50μm)根据出水要求可选,过滤器内填充专用脱氮除磷填料,在去除SS的同时加强脱氮除磷效果;陶瓷膜管具有抗污染能力强、不需更换、永不堵塞和老化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脱氮除磷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脱氮除磷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中脱氮除磷过滤器的内部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00、主机;10、格栅板;11、前置亚硝化反应区;12、厌氧反应区;13、缺氧反应区;14、好氧反应区;15、沉淀区;16、深度处理区;17、中间水箱;18、控制器;19、脱氮除磷过滤器;20、进水口;30、排空口;40、水管;41、第一回流通道;42、第二回流通道;43、第三回流通道;50、气提器;121、曝气管;122、挡板;1221、竖板;1222、弧形板;151、水平管;191、过滤组件;192、上盖;193、下盖;1911、套筒;1912、膜组件;1913、脱氮除磷填料;19121、陶瓷膜管;1914、上固定板;19141、通孔;1915、隔板;19151、滤孔;1916、下固定板;1917、卡箍套件;1921、入水口;1922、安全阀;1923、压力表;193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提供了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机100,主机100分为由水管40依次连通的前置亚硝化反应区11、厌氧反应区12、缺氧反应区13、好氧反应区14、沉淀区15和深度处理区16;主机100上设有与前置亚硝化反应区11连通的进水口20、与沉淀区15和深度处理区16连通的排空口30、气提器50以及与气提器50控制连接的控制器18;前置亚硝化反应区11和好氧反应区14之间通过水管40和气提器50形成第一回流通道41,厌氧反应区12和沉淀区15之间通过水管40和气提器50形成第二回流通道42,缺氧反应区13和好氧反应区14之间通过水管40和气提器50形成第三回流通道43。通过三个回流通道的设计,充分提高该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地:好氧反应区14内设有多根曝气管121,多根曝气管121在水平方向上呈渐进式分布,优选地,在污水流动方向上,曝气管121之间的距离增加。好氧反应区14内还设有挡板122,挡板122包括竖板1221和自竖板1221向上延伸的弧形板1222,弧形板1222位于曝气管121的上方,且其上面设有多个穿孔。渐进式曝气方式,沿污水流动反方向进行曝气量递增,其一是加强其内部的填料环流动力,其二是随着污水沿设备方向流动,污染物逐渐降低,后端溶解氧需求较前端减少,降低曝气量可有效节约动力;其三是使填料在好氧与缺氧状态流动,加强系统脱氮能力。
可选地:沉淀区15中设有多根可更换的水平管151。采用水平管装置作为沉淀核心,构建多层浅层沉淀池,即每一根水平管为一个单独沉淀部件,根据水量安装不同数量的水平管。根据理想沉淀原理,水平管长度与进水水量无关,只与水平管的管径有关,本装置水平管管径分为两个型号,低处理量(100m3/d及以下)采用DN32PVC管(或钢管、不锈钢管等),高处理量(100m3/d以上)采用直径DN40PVC(或钢管、不锈钢管等)。水平管长度分别对应1.8m、2.5m,相比传统的平流式、斜管式等沉淀池,大大降低了沉淀面积和提高了沉淀效率;并设置水平管在线自动清洗装置,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沉淀区15和深度处理区16之间还设有中间水箱17,沉淀区15中的水通过水管40先进入到中间水箱17,再进入到深度处理区16中。深度处理区16中设有脱氮除磷过滤器19。沉淀区15出水进入中间水箱17,短暂水力停留。中间水箱17的水经提升泵泵入脱氮除磷过滤器19,该过滤器内填充脱氮除磷填料,吸附尾水中残余的氮、磷等,过滤器核心过滤组建采用陶瓷膜管19121,根据出水SS要求选择不同的孔径,达到去除SS的目标,确保出水各项指标达标。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脱氮除磷过滤器19具体的结构,参考图4至图6,包括上盖192、下盖193以及位于上盖192和下盖193之间的过滤组件,上盖192设有入水口1921,下盖193设有出水口1931,过滤组件包括套筒1911、膜组件1912和脱氮除磷填料1913,膜组件1912包括多个陶瓷膜管19121,陶瓷膜管19121强度高,耐酸碱,耐腐蚀,永不老化。陶瓷膜管19121靠近上盖192的一端通过上固定板1914固定在套筒1911内,脱氮除磷填料1913分别位于套筒1911与陶瓷膜管19121之间,以及位于上固定板1914和入水口1921之间。上固定板1914上设有多个通孔19141,上固定板1914与上盖192之间还设置有隔板1915,隔板1915上设有滤孔19151且上方放置有脱氮除磷填料1913,滤孔19151的孔径小于通孔19141的孔径。陶瓷膜管19121靠近下盖193的一端通过下固定板1916固定,陶瓷膜管19121穿过下固定板1916,以使过滤组件中的污水只能通过陶瓷膜管19121向下流入到出水口1931。脱氮除磷填料1913为多孔状、高强度、含钙和铁离子,利用多孔性进行氮吸附;利用铁、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反应生产稳定沉淀。污水由入水口1921进入脱氮除磷过滤器19,污水在穿透隔板1915上方的脱氮除磷填料1913,充分接触,其中氮被吸附,磷形成沉淀。污水到达套筒1911中的陶瓷膜管19121处,陶瓷膜管将沉淀、悬浮物进行过滤,而水则通过孔隙进入陶瓷膜管19121中间。陶瓷膜管19121中间的水经过汇聚达到出水口1931,最终从深度处理区16排出到水管40中,再进入到排空口30。
主机100的机壳由格栅板10焊接围成,格栅板10采用碳钢、不锈钢、玻璃钢、PP中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格栅板10可以起到截留大颗粒杂物的作用。
具体地,污水由设备进水口20进入前置亚反硝化区11,主要功能为脱氮。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前置亚硝化反应区11中,其内部主要微生物种群为亚硝化菌、亚反硝化菌,填充悬浮球微生物载体,提高反应区微生物数量。NH4 +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O2 -,NO2 -又在亚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2。含亚硝态氮的混合液由好氧反应区14末端经气提器50气提回流至该反应区,回流的混合液一般为0.5Q-1Q(Q为原污水流量),原污水同步进入,由于原污水含有足够的碳源和磷等营养物质,有利于亚反硝化细菌繁殖生长,可确保亚反硝化的顺利进行,水体中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前置亚反硝化区11出水进入厌氧反应区12,本反应区主要功能是释磷菌释放磷,并进行CODcr水解。在厌氧反应区12:主要微生物种群为产酸菌、产甲烷菌、聚磷菌,填充悬浮球微生物载体,提高反应区微生物数量。CODcr在产酸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水,乙酸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4 +和CO2控制pH6.8-7.2,其中聚磷菌释放有机磷,处于饥饿状态。沉淀区15的含磷沉淀污泥经气提器50气提回流至该反应区,回流的含磷沉淀污泥一般为0.2Q-0.5Q(Q为原污水流量),释磷菌在厌氧环境下释磷。厌氧反应区12出水进入缺氧反应区13,首要功能是脱氮,在缺氧反应区13中,其内部主要微生物种群为亚反硝化菌、反硝化菌,填充悬浮球微生物载体,提高反应区微生物数量。NO2 -在亚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2;NO3 -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2。含亚硝态氮的混合液由好氧反应区14末端经气提器50气提回流至该反应区,与前端进入的污水混合,回流的混合液一般为1Q-2Q(Q为原污水流量),在亚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进一步进行脱氮,水体中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缺氧反应区13出水进入好氧反应区12,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亚硝化和聚磷菌吸磷等均在此处进行。在好氧反应区14中主要微生物种群为聚磷菌、菌胶团、原生动物、硝化菌、亚硝化菌等,在好氧条件下,其中菌胶团主要分解有机物;原生动物吃浮游菌种和颗粒有机物;聚磷菌过量摄入磷,并通过排泥进行磷的去除。其主要反应为:CODcr在菌胶团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 +和水,PO4 -在聚磷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有机磷;NH4 +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O2 -,NH4 +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O3 -;内部填充MBBR悬浮填料,构建不同的微生物环境,供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在启动阶段,为维持亚硝化菌的种群优势,添加氯系化合物抑制硝化菌繁殖,控制溶解氧1.5mg/L左右,节约曝气动力费用。流量为1.5-3Q的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前置亚反硝化区11和缺氧反应区13。好氧反应区14出水进入沉淀区15,采用水平管151理想沉淀替代传统二沉池,出水SS更低,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并通过定期排放含聚磷菌污泥达到除磷目的。沉淀区15设置气体回流,将0.2Q-0.5Q的含磷污泥回流至前端厌氧反应区12。可选地其中沉淀区15、脱氮除磷过滤器19均设置自动反洗装置,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其中好氧反应区14内布置有斜悬式多孔悬浮填料,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由于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使得整个反应区活性生物量远远大于普通活性污泥法,具有很高的污染物去除负荷,同时在水力、气体的搅动下,填料整体缓慢移动,形成环流,具有流化床功能,避免出现死角,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好氧反应区14的斜悬式多孔悬浮填料在环流过程中经历高氧、低氧环境,逐步形成兼具好氧和缺氧功能的微生物大型载体,污水接触填料后污染物被附着的菌胶团捕获其中的污染物质,填料外部进行硝化、CODcr降解,填料内部进行反硝化,同步去除氨氮和CODcr。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工艺原理为:结合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同步脱氮除磷技术、深度脱氮除磷过滤技术,在污水进入本处理装置后,去除污水中CODcr、氨氮、总磷、悬浮物,达到排放要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分为由水管依次连通的前置亚硝化反应区、厌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沉淀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主机上设有与所述前置亚硝化反应区连通的进水口、与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深度处理区连通的排空口、气提器以及与所述气提器控制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前置亚硝化反应区和所述好氧反应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一回流通道,所述厌氧反应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二回流通道,所述缺氧反应区和所述好氧反应区之间通过水管和所述气提器形成第三回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设有多根曝气管,多根所述曝气管在水平方向上呈渐进式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竖板和自所述竖板向上延伸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曝气管的上方,且其上面设有多个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中设有多根可更换的水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深度处理区之间还设有中间水箱,所述沉淀区中的水通过水管先进入到所述中间水箱,再进入到所述深度处理区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处理区中设有脱氮除磷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除磷过滤器所述脱氮除磷过滤器包括上盖、下盖以及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过滤组件,所述上盖设有入水口,所述下盖设有出水口,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套筒、膜组件和脱氮除磷填料,所述膜组件包括多个陶瓷膜管,所述陶瓷膜管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通过上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脱氮除磷填料分别位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陶瓷膜管之间,以及位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入水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滤孔且上方放置有所述脱氮除磷填料,所述滤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管靠近所述下盖的一端通过下固定板固定,所述陶瓷膜管穿过所述下固定板,以使所述过滤组件中的污水只能通过所述陶瓷膜管向下流入到所述出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机壳由格栅板焊接围成。
CN202022341130.5U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771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1130.5U CN213771744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1130.5U CN213771744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1744U true CN213771744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1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1130.5U Active CN213771744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1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3269B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及工艺
CN102627353B (zh) 双污泥串联曝气生物滤池硝化反硝化及过滤的方法与装置
CN109160670B (zh)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城市污水反硝化滤池脱氮方法
CN210122541U (zh) 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智能化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CN111039521A (zh) 一种污水处理再生回用系统及用其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CN111056698A (zh) 一种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废水处理工艺
CN105668943A (zh) 用于水质净化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净化工艺
CN211595374U (zh) 一种悬浮生物膜与深度过滤联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1559837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1106004Y (zh) 一种组合式曝气生物滤池
CN210117318U (zh) 智能化深度水处理集成系统
CN209835881U (zh) 一种适合农村分散式户用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2964037A (zh) 一种新型轻质滤料与重质滤料曝气生物滤池联合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03238141U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膜过滤系统
CN213771744U (zh)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1546258U (zh)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9835892U (zh)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111908603A (zh) 一种新型厌氧生物滤池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CN203307185U (zh) 一种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
CN111960541B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01914974U (zh)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CN109775936A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1317709Y (zh) 膜生物反应器
CN114988632B (zh) 一种生活污水污泥同步生态处理一体化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10803767B (zh) 一种连续交替式d-a2mbbr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