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6916A - 用于环形夹机构的控制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环形夹机构的控制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6916A
CN1836916A CN 200510129444 CN200510129444A CN1836916A CN 1836916 A CN1836916 A CN 1836916A CN 200510129444 CN200510129444 CN 200510129444 CN 200510129444 A CN200510129444 A CN 200510129444A CN 1836916 A CN1836916 A CN 1836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ed slab
circular clip
clip mechanism
ring
r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294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0060C (zh
Inventor
林春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rld Wide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rld Wide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rld Wide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rld Wide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6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6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00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006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包括:壳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部件,环部件可相对于壳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致动系统移动环部件,并且包括枢转地安装在壳体上的铰接板以及导致铰接板在至少一个方向枢转运动(例如,移动铰接板和环部件到打开位置)的控制柄。控制柄连接到移动杆,移动杆沿着壳体纵向在阻挡铰接板枢转运动的位置与允许铰接板枢转运动的位置之间移动。当控制柄移动时,控制柄和铰接板中的至少一个变形,以延迟铰接板的枢转运动,使得控制柄可以使移动杆移动,从而不阻碍铰接板的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环形夹机构的控制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尤其涉及用于打开和闭合环部件、并用于将闭合的环部件锁在一起的改进机构。
背景技术
环形夹机构将诸如穿孔纸的活页纸保持在文件夹或笔记本中。它具有多个用于保持纸页的环部件。环部件能够有选择地打开以增加或取出纸页、或闭合以保持纸页并使纸页沿着环部件移动。环部件安装在两个相邻铰接板上,铰接板绕着枢转轴线结合在一起。细长壳体松动地将铰接板支撑在壳体中并将铰接板保持在一起,以便铰接板可相对于壳体枢转。
当铰接板在共面位置(180°)时,无形变的壳体比结合的铰接板稍窄。为了使铰接板枢转通过该位置,它们使弹性壳体变形并在壳体中产生弹力,促使铰接板枢转离开共面位置以打开或闭合环部件。这样,当环部件闭合时,弹力阻碍铰接板移动并将环部件夹在一起。类似地,当环部件打开时,弹力使得它们保持分离。操作员可通过手动拉开环部件或将它们推在一起来克服弹力。也可以在壳体一端或两端设置控制柄,用于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环部件。这些公知环形夹机构的一个缺点是,当环部件闭合时,它们不能可靠地锁在一起。如果该机构意外地掉落,环部件可能会无意地打开。
一些环形夹机构已被改进以包括锁紧结构,以便当环部件闭合时阻止铰接板枢转。如果环形夹机构意外地掉落,阻挡结构可靠地将闭合环部件锁紧在一起,防止它们无意地打开。阻挡结构也使壳体弹力减小,因为不需要强弹力将闭合环部件夹在一起。因此,与传统环形夹机构相比,只需要较小操作力来打开和闭合这些机构的环部件。
这些环形夹机构的一些将锁紧结构包括在连接到控制柄的控制滑块上。控制柄移动控制滑块(和它的锁紧结构)以阻挡铰接板枢转运动或者允许其枢转运动。这些环形夹机构的缺点是,在闭合环部件之后操作员必须可靠地移动控制柄,以定位锁紧结构来阻挡铰接板并锁住闭合环部件。如果没有这么做可能导致铰接板意外地枢转并打开环部件,尤其当机构意外地掉落时。
当环部件闭合时,一些锁紧环形夹机构使用弹簧将锁紧结构移动到阻挡铰接板的位置。示例显示在共有的美国专利申请Nos.10/870,801(Chenget al.)、10/905,606(Cheng)、11/027,550(Cheng)中。这些环形夹机构采用单独弹簧来帮助锁紧环形夹机构。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简单的环形夹机构,它可以在环形夹机构闭合时易于将环部件锁紧在一起,而不需要另外的弹簧元件。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包括壳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一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至少一个环部件可相对于壳体以及另一环部件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大体上连续的闭合环,以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纸沿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至另一环部件。在打开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以增加或从环取出活页纸。该机构的致动系统包括由壳体支撑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运动的第一和第二铰接板、以及被安装在壳体上以相对于壳体移动而导致铰接板枢转运动的致动器。至少一个环部件被安装在第一铰接板上以便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致动系统适合于在致动器移动时变形,以延迟由于致动器的移动而导致的铰接板的枢转运动。
在另一方面,环形夹机构包括壳体和由壳体支撑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运动的铰接板。环保持机构上的活页纸。每一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一环部件被安装在第一铰接板上,以随着该铰接板相对于第二环部件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大体上连续的闭合环,以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纸沿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至另一环部件。在打开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以增加或从环取出活页纸。机构还包括被安装在壳体上以相对于壳体移动的致动器。致动器适合于在操作环形夹机构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环部件的过程中改变自身外形。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部分地是明显的,部分地在以下指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夹机构的笔记本的立体图;
图2是环形夹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环形夹机构的控制柄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环形夹机构处于闭合锁紧位置的顶侧立体图,控制柄处于第一松弛位置;
图5是其底侧立体图;
图6是环形夹机构的放大局部立体图,其中一部分壳体被切开并且一个环部被取走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7是其侧视图,壳体与环部件被取走;
图8是环形夹机构处于闭合未锁紧位置的顶侧立体图,控制柄处于变形位置;
图9是其底侧立体图;
图10是其放大局部侧视图,壳体与环部件被取走;
图11是环形夹机构处于打开位置的顶侧立体图,控制柄处于第二松弛位置;
图12是其底侧立体图;
图13是其放大局部立体图,壳体与环部件被取走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环形夹机构处于闭合锁紧位置的顶侧立体图;
图15是其控制柄的放大侧视图;
图16是环形夹机构的侧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环形夹机构处于闭合锁紧位置的底侧立体图;
图18是其控制柄的放大侧视图;
图19是环形夹机构的放大局部侧视图,壳体与环部件被取走;
图20是与图19类似的放大局部侧视图,环形夹机构处于闭合未锁紧位置;以及
图21是与图19类似的放大局部侧视图,环形夹机构处于打开位置。
在所有附图中,对应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图1-1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环形夹机构1。在图1中,机构1显示为安装在笔记本3上。具体地,机构1显示为安装在笔记本3的脊5上,位于铰接地安装到脊5上的封面7和封底9。封面7和封底9移动以有选择地盖住或露出由机构1保持在笔记本3中的纸页。但是,安装在除笔记本之外的表面上的环形夹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如图1所示,壳体11支撑着三个环13和控制柄(广义地,“致动器”)15。环13将活页纸保持在笔记本3中的环形夹机构1上,而控制柄15操作以打开和闭合环,从而可增加或取走纸页。参照图2,壳体11成细长矩形形状,并具有一个均匀的、大体上成弧形形状的横截面,其中心处具有一个平顶部17。壳体11的第一纵向端(图1的左侧,图2的右侧)大体上是敞开的,而相对的第二纵向端大体上是封闭的。一对安装臂19(图2和4)在敞开端从壳体平顶部17向下延伸,而弯折底边21(图2和5)沿着壳体11的两个纵向边缘从壳体的第一纵向端向第二纵向端纵向地延伸。具有包括非规则形状的其它形状的壳体或者与笔记本或文件夹成一体的壳体的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环形夹机构的三个环13大体上是相同的并且分别是大体上的圆形形状(图1、4和5)。如图1和2所示,环13分别包括两个大体上半圆形环部件23a、23b,它们由合适材料(例如钢)的现有圆柱形杆构成。环部件23a、23b分别包括自由端25a、25b,自由端25a、25b形成为当它们在一起时(例如图1、4和5)防止环部件(相对于环部件的纵向轴线)横向移位。现有技术中公知的D形环13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具有不同材料形成或具有不同横截面例如椭圆形的环部件的环形夹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如图2所示,环形夹机构1包括两个大体上相同的铰接板27a、27b,分别支撑着环部件23a、23b。铰接板27a、27b分别为细长的、平坦的矩形形状,并且在长度上比壳体11稍短。四个对应的切口29a-29d沿着铰接板的内边缘形成在每个铰接板27a、27b上。向下弯折的指状部31远离每个铰接板27a、27b的第一端(向着图2右侧)纵向延伸。指状部31在宽度上分别比相应铰接板27a、27b稍窄,并且定位成使它们的内纵向边缘大体上与铰接板的内纵向边缘对齐。切口29a-29d和指状部31的用途将在以下描述。
如图2和3所示,控制柄15包括具有倒“L”形状的抓握部33、安装到抓握部的本体(第一部分)35、以及安装到本体的舌部(第二部分)37。抓握部33比本体35和舌部37稍宽(图2),并且有助于抓握控制柄15以及施加力来移动控制柄。在所示环形夹机构1中,本体35与抓握部33形成一体,以便与抓握部大体上一起移动。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本体35可以与抓握部33分开地形成并安装到抓握部上。
如图3所示,控制柄15的舌部37通过与本体和舌部一体形成的柔性桥部(或“活铰链”)39安装到本体35上。具有其中桥部与本体和/或舌部分开形成而连接到本体和舌部的控制柄的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桥部39大体上是弧形形状、并且形成有在舌部37与本体35之间的敞开通道41。舌部37在与本体上唇缘35a平行对齐的桥部39和通道41处大体上远离本体35延伸、并且在本体与舌部之间(在桥部上方)形成C形空间。可以想象,控制柄15由弹性塑料通过例如模制工艺形成。但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柄15可以由其它材料或者其它工艺形成。具有不同于所示和所述形状的控制柄的环形夹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如图3所示,控制柄15包括朝向舌部37与桥部39相对一端设置的枢转隆起部43。隆起部43可以与舌部37分开地形成、并且由通过舌部上的开口(未示出)插入的突片(未示出)可拆卸地安装到舌部上。作为另一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隆起部43可以与舌部37形成为一体。
如图2所示,环形夹机构1包括细长的、大体上扁平的矩形移动杆45。移动杆45包括在其第一端(图2的右侧)的矩形安装凹槽47和沿着底表面的三个块形锁紧元件49。锁紧元件49沿着移动杆45纵向地间隔开,使一个锁紧元件邻近移动杆的每个纵向端,一个锁紧元件朝向移动杆的中心设置。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移动杆45可以具有其它形状、或者多于或少于三个锁紧元件49。移动杆45可以形成为没有锁紧元件49,替代地带有例如移动铰接板27a、27b的楔形部。
所示移动杆45的锁紧元件49形状分别大体上相同。如图7、10、12和13所示,每个锁紧元件49包括窄的平坦底部53以及大体上垂直的侧部55a-d。远离控制柄15的侧部55a是倾斜的,横向侧部55b、55d朝着它们的底部会聚形成窄的平坦底部53。在所示实施例中,锁紧元件49与移动杆45通过例如模制工艺形成为一体。但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锁紧元件49可以与移动杆45分开地形成并且安装到移动杆45上。此外,具有不同形状例如块状(即,没有倾斜侧部或者会聚侧部)的锁紧元件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现在将参照图4-7描述组装形式的环形夹机构1,其中环形夹机构被显示为环部件23a、23b处于闭合位置并且控制柄15处于直立位置。控制柄15在壳体的安装臂19处枢转地安装在壳体11的敞开的第一端(图4-6)。在每个安装臂19上的铰链销59与控制柄15的通道41对齐。铰链销59穿过对齐的开口57和通道41,以便枢转地将控制柄安装在壳体11上。可以想象,安装臂19与壳体11是一体的,但安装臂19可以与壳体11分开地形成并安装到壳体上,而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如图6所示,移动杆45设置在壳体11中位于壳体的平顶部17后面。它沿着壳体11纵向延伸并与壳体的纵向轴线LA大体上平行地定向(图2),使锁紧元件49远离壳体。穿过移动杆45的两个细长开口61(图6中仅显示一个,也可参看图2)与壳体平顶部17的两个铆钉开口63(图6中仅显示一个,也可参看图2)对齐。开槽铆钉65(图6中仅显示一个,也可参看图2)在铆钉开口63处固定到壳体11上并穿过移动杆45的相应细长开口61,以便将移动杆垂直地支撑在壳体中。移动杆45装在铆钉65的槽中,使得它可以沿壳体11的轴向相对于铆钉滑动平移。
如图6和7所示,移动杆45通过中间连接器67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柄15。在所示实施例中,中间连接器67是弯曲成细长的大体上矩形的金属丝(图2)。中间连接器67可以具有其它形状或者由其它材料形成,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中间连接器67的第一端是敞开的、并且包括装在控制柄15的本体35上的开口71a、71b(图3中仅开口71b可见)中以形成枢转连接的两个自由端69a、69b。中间连接器67的闭合第二端变窄、并且包括装在移动杆45的安装槽47中的弯曲端73(图2)。弯曲端73将中间连接器67在安装槽47处固定到移动杆45上,以推动或拉动移动杆。弯曲端73允许中间连接器67相对于移动杆45枢转,以适应控制柄15枢转时出现的中间连接器的小的垂直移动。没有中间连接器(即,其中移动杆枢转地直接连接到控制柄)的环形夹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如图5和6所示,铰接板27a、27b沿着它们的内纵向边缘平行布置地相互连接,形成具有枢转轴线的中心铰链75。这以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方式实现。如下所述,铰接板27a、27b可以绕着铰链75上下枢转。在两个铰接板27a、27b每个上的四个切口29a-d(图2)对齐,以在相互连接的铰接板上形成四个开口29a-29d(图5)。壳体11将相互连接的铰接板27a、27b支撑在壳体中位于移动杆45下方。铰接板27a、27b的外纵向边缘松动地装配在壳体11的弯折底边21的后面,以便在铰接板枢转时它们能够在弯折底边中移动。如图7所示,铰接板27a、27b(仅显示了一个铰接板27a)的指状部31延伸到舌部37与本体35的上唇缘35a之间的控制柄15的C形空间中,使得铰接板的下表面与控制柄隆起部43配合。
环部件23a、23b以相对形式分别装在铰接板27a、27b中相应一个的上表面上,使自由端25a、25b相互相向(参看图2)。环部件23a、23b穿过沿着壳体11侧部的相应开口77,使得环部件的自由端25a、25b在壳体上方配合(参看图4)。环部件23a、23b以公知方式刚性地连接到铰接板27a、27b上,并且在铰接板27a、27b枢转时随它们一起移动。尽管在所示环形夹机构1中,每个环13的环部件23a、23b分别装在两个铰接板27a、27b的一个上并且随着铰接板的枢转运动一起移动,其中每个环具有一个可动环部件和一个固定环部件的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范围(例如,每个环仅一个环部件被安装在铰接板上,而另一个环部件安装在例如壳体上的机构)。
如图5所示,两个安装柱79a、79b固定到所示环形夹机构1上,以将环形夹机构以公知方式安装在例如笔记本3(例如,图1)上。安装柱79a、79b在位于壳体纵向端部的平顶部17的安装柱开口81a、81b处安装到壳体11上(图2)。第一安装柱79a(图5右侧)穿过中间连接器67并且穿过相互连接的铰接板27a、27b的安装柱开口29d。
以下参照图4-13描述环形夹机构1的运行。正如所知,铰接板27a、27b相对于壳体11上下枢转、并且在闭合位置(图1、4-10)与打开位置(图11-13)之间移动安装在其上的环部件23a、23b。当铰接板27a、27b在共面位置(180°)时比壳体稍宽,为了使铰接板枢转通过共面位置,它们使壳体变形并在壳体中产生小弹力。壳体弹力偏压铰接板27a、27b以向上或向下枢转离开共面位置。当铰接板27a、27b向下枢转(即,铰链75移离壳体11(例如图5))时,环部件23a、23b闭合。当铰接板27a、27b向上枢转(即,铰链75移向壳体11(例如图12))时,环部件23a、23b打开。
在图4-7中,环形夹机构1处于闭合锁紧位置。铰接板27a、27b被向下远离壳体11铰接,使得每个环13的环部件23a、23b在一起形成能够保持活页纸的连续圆形环。控制柄15相对于壳体11是垂直的并处于第一松弛位置(在图3中控制柄也显示处于这个位置),使控制柄隆起部43与铰接板27a、27b的下表面配合。移动杆45的锁紧元件49位于铰接板27a、27b上方大体上与铰链75对齐,使它们的窄的平坦底部53与铰接板的上表面接触。如图5所示,锁紧元件49邻近相应的锁紧元件开口29a-29c,但大体上不与这些开口对齐。(由开槽铆钉65垂直支撑的)移动杆45和锁紧元件49一起克服趋于使铰接板27a、27b向上枢转以打开环部件23a、23b的任何力(即,它们锁紧闭合的环部件)。
为了解锁环形夹机构1并打开环部件23a、23b,操作员施加力到控制柄15的抓握部33并使它逆时针枢转(如图4、6和7所示)。如图8-10所示,控制柄15的抓握部33和本体35相对于舌部37移动,舌部37通过在壳体11的弹力作用下的铰接板27a、27b保持静止。中间连接器67随着本体35同时移动并将控制柄15绕着安装柱79a的枢转运动传递到移动杆45。移动杆45滑向控制柄15并将锁紧元件49移动到与铰接板27a、27b的相应锁紧元件开口29a-29c对齐的位置。当敞开通道41闭合时,本体35与舌部37之间的桥部39弯折并且拉伸,本体移动到与舌部接触(图10)。如果在铰接板27a、27b向上枢转通过共面位置之前(即,在环部件23a、23b打开之前)释放控制柄15,桥部39中的张力使抓握部33和本体35自动退回(并推)到垂直位置,将移动杆45和锁紧元件49移动到锁紧位置。
现在已经闭合的控制柄通道41不再阻止舌部37与抓握部33和本体35一起枢转移动。控制柄15的连续打开移动导致本体35一起地枢转舌部37。控制柄隆起部43导致相互连接的铰接板27a、27b在锁紧元件开口29a-29c处的锁紧元件49上并且相对于安装柱开口29d处的79a向上枢转。一旦铰接板27a、27b通过共面位置,壳体弹力向上推动它们,打开环部件23a、23b(图11-13)。控制柄15可以被释放。桥部39中的张力退回(并推动)抓握部33和本体35远离舌部37,舌部37通过与铰接板下表面配合的控制柄隆起部43紧靠铰接板27a、27b保持静止。通道41打开并且移动杆45稍微移离控制柄15。控制柄再次松弛,处于与第一松弛位置大体上相同的第二松弛位置(图3),锁紧元件49处于相应的铰接板锁紧元件开口29a-29c中,而没有趋于使它们相对于壳体11移动的任何力。
为了闭合环部件23a、23b并将机构1返回到锁紧位置,操作员手动地将环部件23a、23b的自由端25a、25b推到一起。铰接板27a、27b向下枢转并且顺时针旋转控制柄舌部37(如图11和13所示)。舌部37移动抓握部33和本体35,使锁紧元件49紧靠铰接板27a、27b的锁紧元件开口29a-29c的边缘的突出部83就位(突出部是倾斜的以有助于锁紧元件49移出开口)。舌部37随后相对于由紧靠突出部83的锁紧元件49保持静止的抓握部33和本体35移动。控制柄通道41闭合(并且控制柄桥部39弯折),使铰接板27a、27b枢转到并通过共面位置、并且经过锁紧元件49的窄的底部53。当铰接板27a、27b向下移动时,锁紧元件49的倾斜侧部55a使锁紧元件迅速移离控制柄15并且从相应开口29a-29c移出。这使得在控制柄通道41闭合时控制柄15随着舌部37稍微枢转。但锁紧元件的倾斜侧部对于操作不是必须的。
一旦铰接板27a、27b离开锁紧元件49的底部53,舌部37推动抓握部33和本体35到垂直位置,移动杆45和锁紧元件移动到锁紧位置。环形夹机构1的环部件23a、23b能够通过与铰接板27a、27b配合并且使它们向下枢转的改进控制柄闭合,而不脱离本发明范围。
显然,控制柄桥部39的挠性使控制柄15的抓握部33和本体35相对于舌部37移动。这使控制柄15在松弛位置(图3-7和11-13)与变形(广义地,“改变外形”)位置(图8-10)之间移动。控制柄15的变形位置是不稳定的中间位置,其中桥部39被拉伸以总是移动抓握部33、本体35和舌部37到松弛位置(即,改变控制柄外形)。
当控制柄15枢转以打开环部件23a、23b时,移动杆45和锁紧元件立即并且在舌部37和隆起部43向上枢转铰接板27a、27b之前移动。由敞开通道41导致的这种空动使得锁紧元件49在铰接板27a、27b枢转之前移动到与铰接板27a、27b的锁紧元件开口29a-29c对齐。它们不影响铰接板27a、27b的所需枢转运动。在锁紧元件49移动到与相应锁紧元件开口29a-29c对齐之后,通道41闭合,抓握部33、本体35和舌部37一起枢转以向上移动铰接板27a、27b。
除了当环部件23a、23b打开以及控制柄15松弛时,锁紧元件49和移动杆45没有受到趋于将它们移动到锁紧位置的力。因此,当操作员装载或者从环部件23a、23b取出纸页时,对于打开的环部件23a、23b不会趋于在控制柄15、锁紧元件49或移动杆45的作用下无意地闭合。
类似地,当环部件23a、23b被移动到闭合位置时,控制柄通道41使铰接板27a、27b在控制柄15的抓握部33和本体35将移动杆45和锁紧元件49推到锁紧位置之前在锁紧元件49上向下枢转。这里,由敞开通道41导致的这种空动(通过控制柄隆起部43)保持控制柄舌部37与铰接板27a、27b之间的连续配合,而不会有机构在打开位置阻塞的危险(例如,如果由于锁紧元件49楔入铰接板的锁紧元件开口29a-29c的边缘使得控制柄舌部不能随着铰接板向下移动,阻止铰接板进一步向下枢转)。在控制柄舌部37与铰接板27a、27b下表面之间(通过控制柄隆起部43)的连续配合确保,当铰接板27a、27b被向下枢转(并且环部件23a、23b被闭合)时,控制柄15的本体35和抓握部33充分移动到它们的垂直位置,将移动杆45和锁紧元件49充分移动到锁紧位置。
这样,当环部件23a、23b闭合时,环形夹机构1有效地保持活页纸,并且可靠地防止环部件23a、23b无意地打开。当环部件23a、23b闭合时,控制柄15将移动杆45和它的锁紧元件49定位在锁紧位置,消除了手动移动控制柄15以可靠地锁紧机构1的必要性。包括控制柄15的环形夹机构1不需要执行锁紧操作的附加偏压元件(例如,弹簧),并且不需要特别形成的部分来容纳这种偏压元件。
图14-16示出了本发明的环形夹机构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机构以标号101表示。该实施例的机构101与上述参照图1-13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机构1大体上类似,第二实施例的机构101中与第一实施例机构1相对应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加上“100”表示。但是,在环形夹机构101中,控制柄115具有低的轮廓,因为它包括大体上平坦的抓握部133。控制柄115如上述对于图1-13的环形夹机构1的描述一样安装在壳体111上(图14和16),平坦的抓握部133定位成与壳体117的平顶部大体上对齐(即,大体上共面)。在其它方面,包括操作,环形夹机构101与图1-13的环形夹机构1相同。
图17-21示出了本发明的环形夹机构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机构以标号201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机构201中与图1-13的第一实施例机构1相对应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加上“200”表示。该实施例的机构201与上述参照图1-13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机构1大体上类似,除了控制柄215没有形成桥部以及没有位于本体235与舌部237之间的通道。环形夹机构201的其它元件以及元件的组装与图1-13的环形夹机构1大体上相同。
以下将参照图19-21的放大局部图描述环形夹机构201的操作。在图19中,环形夹机构201处于闭合锁紧位置(类似于图1-13的环形夹机构1的闭合位置)。为了解锁环形夹机构201并打开环部件223a、223b,操作员向外并且向下枢转控制柄215(从图19看是逆时针)。控制柄本体235将移动杆245和锁紧元件249拉向控制柄215,而控制柄隆起部243同时向上推在铰接板227a、227b上(只显示了铰接板227a)。但仍然位于铰接板227a、227b后面的锁紧元件249阻挡它们向上移动。当控制柄215继续枢转时,控制柄隆起部243弯折(并且张紧)邻近指状部231的铰接板227a、227b(图20)。一旦锁紧元件249(仅显示一个)移动到与铰接板227a、227b的锁紧元件开口229a-229c(仅显示开口229c)对齐,张紧的铰接板立即向上枢转通过共面位置(图21)以打开环部件223a、223b(未示出)。如果控制柄215在铰接板枢转通过共面位置之前被释放,张紧的铰接板将向下推在控制柄隆起部243上并使控制柄215回到垂直位置,将移动杆245和锁紧元件249移动到锁紧位置。铰接板227a、227b中的张力消除并且控制柄215可被释放。舌部237的隆起部243保持与铰接板227a、227b的下表面配合,壳体211的弹力保持铰接板227a、227b向上铰接。锁紧元件249处于相应的铰接板锁紧元件切口开口29a-29c中,而没有趋于将它们移动到锁紧位置的任何力。
如在图1-13的环形夹机构1中一样,为了闭合环形夹机构201的环部件223a、223b并将机构返回到锁紧位置(图19),操作员手动地将环部件的自由端225a、225b推到一起。在该实施例中,铰接板227a、227b向下枢转并且导致控制柄隆起部243和舌部237顺时针旋转(从图21所看到的)。舌部237推动抓握部233和本体235,使锁紧元件249紧靠铰接板227a、227b的锁紧元件开口229a-229c的边缘的突出部283就位(该配合对于操作不是必须的)。锁紧元件249立即阻止控制柄215的移动,因而阻止铰接板227a、227b的向下移动,导致铰接板227a、227b在它们的指状部131附近稍微弯折。铰接板227a、227b向下弯曲,同时控制柄215和指状部231相对保持静止。当铰接板227a、227b弯曲时,锁紧元件249的倾斜侧部255a使锁紧元件远离控制柄215少量移动,使得控制柄稍微枢转。一旦铰接板227a、227b离开锁紧元件249的窄的底部253,弯折的铰接板中的张力立即将控制柄215枢转到其垂直位置,将移动杆245和锁紧元件249推到锁紧位置。
在该环形夹机构201中,在控制柄215、铰接板227a、227b、以及锁紧元件249之间的独特配合使该机构在闭合锁紧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操作。当打开环部件223a、223b时,铰接板227a、227b简单地向上弯折以使控制柄215枢转,将锁紧元件249移动到与铰接板的锁紧元件开口229a-229c对齐。控制柄215与来自弯折的铰接板227a、227b的张力以及壳体211的弹力随后使铰接板在锁紧元件249上枢转,以打开环部件223a、223b。当闭合环部件223a、223b时,铰接板227a、227b再次弯折以使铰接板在锁紧元件249上向下枢转(锁紧元件249的倾斜侧部255a也有助于这种操作,但对于这种操作来说不是必须的)。
这里所述和所示实施例的环形夹机构的元件由诸如金属(例如钢)的合适刚性材料制成。但是由非金属材料特别是塑料制成的机构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在介绍本发明或最佳实施例的元件时,冠词“一个”、“该”和“所述”意味着有一个或多个元件。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指包含并意味着除了所列部件之外还可能有其它部件。此外,在此所使用的“上”、“下”以及这些术语的变形只是为了方便,而无需元件的任意具体定位。
由于上述的各种变形均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下作出,因此上面文字以及附图所示的所有内容均应看作是一种示意性的而不应看作是一种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所述机构包括:
壳体;
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一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至少一个环部件可相对于壳体以及另一环部件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大体上连续的闭合环,以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纸沿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至另一环部件,而在打开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以增加或从环取出活页纸;
用于在打开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至少所述一个环部件的致动系统,所述致动系统包括由壳体支撑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运动的第一和第二铰接板,所述一个环部件被安装在第一铰接板上,致动器被安装在壳体上以相对于壳体移动而导致铰接板枢转运动,所述致动系统适合于在致动器移动时变形,以延迟由于致动器的移动而导致的铰接板的枢转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致动器适合于在操作环形夹机构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环部件的过程中改变自身外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致动器包括铰接地连接到第二部分的第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当环部件在所述闭合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对彼此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壳体移动时,致动器变形以导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相对移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到致动器的第一部分以便随着其一起移动的移动杆,移动杆影响铰接板的枢转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移动杆包括阻挡元件,当环部件处于闭合位置时,移动杆和阻挡元件阻挡铰接板的枢转运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致动器的第二部分与铰接板配合,以驱动铰接板将环部件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致动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活铰链连接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致动器包括位于致动器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通道,通道具有敞开构形和封闭构形,当环部件处于打开位置以及闭合位置时,通道呈现所述敞开构形,当环部件处于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的过渡位置时,通道呈现所述封闭构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当致动器导致铰接板枢转运动将环部件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铰接板适合于在由致动器配合时变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由致动器在阻挡铰接板枢转运动的锁紧位置与允许铰接板枢转运动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杆,铰接板变形以延迟铰接板的枢转运动,使得致动器可将移动杆移动到解锁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到移动杆以便一起移动来阻挡铰接板枢转运动或者允许铰接板枢转运动的锁紧元件,所述铰接板通过致动器在锁紧元件周围被变形,直到锁紧元件移动到解锁位置并且铰接板枢转以打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铰接板分别包括主要部分以及从铰接板邻近致动器的一端延伸的指状部,指状部具有比主要部分小的宽度。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致动器包括当环部件处于闭合位置时与铰接板配合、以及当环部件处于打开位置时与铰接板配合的隆起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由致动器在阻挡铰接板枢转运动的锁紧位置与允许铰接板枢转运动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锁紧元件,锁紧元件没有趋于将锁紧元件从锁紧位置移向解锁位置的力、以及没有趋于将锁紧元件从解锁位置移向锁紧位置的力。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致动器是控制柄。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夹机构,其特征在于,与一个封盖组合,环形夹机构被安装在所述封盖上,所述封盖被铰接以便移动,从而选择性地盖住或露出保持在环形夹机构上的活页纸。
20、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所述机构包括:
壳体;
由壳体支撑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枢转运动的铰接板;
用于保持活页纸的多个环,每一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第一环部件被安装在第一铰接板上、并可随着第一铰接板的枢转运动相对于第二环部件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大体上连续的闭合环,以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纸沿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至另一环部件,而在打开位置,两个环部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环,以增加或从环取出活页纸;
被安装在壳体上以相对于壳体移动而导致铰接板枢转运动的致动器,致动器适合于在操作环形夹机构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环部件的过程中改变自身外形。
CNB2005101294446A 2005-03-22 2005-12-08 用于环形夹机构的控制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0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6412505P 2005-03-22 2005-03-22
US60/664,125 2005-03-22
US11/190,328 2005-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6916A true CN1836916A (zh) 2006-09-27
CN100480060C CN100480060C (zh) 2009-04-22

Family

ID=370144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32171 Expired - Lifetime CN2910600Y (zh) 2005-03-22 2005-12-08 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
CNB20051012944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0060C (zh) 2005-03-22 2005-12-08 用于环形夹机构的控制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32171 Expired - Lifetime CN2910600Y (zh) 2005-03-22 2005-12-08 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910600Y (zh)
ZA (1) ZA20050958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7160B2 (en) 2007-10-31 2012-04-03 World Wide Stationery Mfg. Co., Ltd. Ring binder mechanism with polymeric housing and actuator
CN101450562B (zh) * 2007-10-31 2012-04-18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具有聚合物托架和致动件的环形装订夹机构及其与封皮的组合
CN106739636A (zh) * 2015-11-25 2017-05-31 叶秀锋 单手掣锁夹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200509584B (en) * 2005-03-22 2006-09-27 World Wide Stationery Mfg Co A lever for a ring binder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3803A (en) * 1987-10-05 1989-03-21 Wilson Jones Company Trigger mechanism for ring binder
KR0150737B1 (ko) * 1994-03-23 1998-10-15 구로다 아키히로 링과 지그
US5476335A (en) * 1995-03-31 1995-12-19 U.S. Ring Binder Corp.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ring binder
US6276862B1 (en) * 1999-09-15 2001-08-21 Acco Brands, Inc. Binder mechanism
US7296946B2 (en) * 2001-11-30 2007-11-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Ring binder mechanism
ZA200509584B (en) * 2005-03-22 2006-09-27 World Wide Stationery Mfg Co A lever for a ring binder mechanis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7160B2 (en) 2007-10-31 2012-04-03 World Wide Stationery Mfg. Co., Ltd. Ring binder mechanism with polymeric housing and actuator
CN101450562B (zh) * 2007-10-31 2012-04-18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具有聚合物托架和致动件的环形装订夹机构及其与封皮的组合
CN102529498B (zh) * 2007-10-31 2014-09-24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具有聚合物托架和致动件的环形装订夹机构
CN106739636A (zh) * 2015-11-25 2017-05-31 叶秀锋 单手掣锁夹
CN106739636B (zh) * 2015-11-25 2018-12-11 叶秀锋 一种单手掣锁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10600Y (zh) 2007-06-13
ZA200509584B (en) 2006-09-27
CN100480060C (zh) 2009-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7706Y (zh) 环形夹机构
US10173458B2 (en) Lever for a ring binder mechanism
CN1278871C (zh) 圆环活页夹机构
CN2789034Y (zh) 环形活页夹机构
CN2806157Y (zh) 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
CN2878073Y (zh) 环形夹机构
US8038361B2 (en) Ready lock ring binder mechanism
TWI487630B (zh) 活頁夾機構
CN1154577C (zh) 装订夹机构
CN2873511Y (zh) 用于保持活页纸的环形夹机构
CN1857927A (zh) 用于环形夹机构的移动杆
EP1908605A2 (en) Ring binder mechanism
CN1836916A (zh) 用于环形夹机构的控制柄
CN1669823A (zh) 具有加强移动杆的轻缓闭合环形夹机构
CN101152811B (zh) 环形夹机构
CN2813307Y (zh) 用于固定活页纸张的圆环活页夹机构
EP1832441B1 (en) A lever for a ring binder mechanism
CN2878074Y (zh) 环形夹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