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6829A - 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6829A
CN1836829A CN 200510033853 CN200510033853A CN1836829A CN 1836829 A CN1836829 A CN 1836829A CN 200510033853 CN200510033853 CN 200510033853 CN 200510033853 A CN200510033853 A CN 200510033853A CN 1836829 A CN1836829 A CN 1836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edestal
sputter
radiating fin
heat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38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士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338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36829A/zh
Publication of CN1836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68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的制备方法。该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金属基座,该基座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在基座第一表面上溅镀一导热金属层;在基座第二表面上形成散热鳍片。该制备方法采用溅镀制程降低散热装置基座底面的粗糙度,生产效率高,且形成粗糙度小的热界面,从而增加散热装置与电子器件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散热装置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器件散热、散热效率高的散热装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器件的高频、高速以及集成电路的密集及微型化,使得单位容积电子器件发热量剧增,因此于电子器件上贴附一散热装置,将电子器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空气中,以确保电子器件能稳定运转。
现有用来协助电子器件散发热量的相关散热装置构造,是在基座顶面上凸设若干散热鳍片,工作时,该基座贴附在电子器件表面将热量导出,再经散热鳍片将热量散出。
该散热装置的形成方法通常包括:基座与散热鳍片一体成型或分别成型基座及散热鳍片,然后将散热鳍片通过焊接、冲压等方式接合于基座上。
其中基座底部用于贴合发热电子器件的界面,由于其粗糙度越大,其与电子器件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导热效率越低,因此,该界面通常需要做研磨或抛光处理。
但是,研磨或抛光等过程费时耗工,无法有效降低基座底面粗糙度,解决热传效率降低的问题。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使散热装置基座底面光滑、散热效率提高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以若干实施例说明一种生产效率高、使散热装置基座底面光滑、散热效率提高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该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金属基座,该基座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在基座第一表面上溅镀一导热金属层;在基座第二表面上形成散热鳍片。
溅镀前进一步包括研磨,使基座表面的粗糙度初步降低,有利于导热金属层的形成。
其中导热金属包括铜、铝、银等。
所述溅镀包括直流溅镀、射频溅镀及雷射溅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溅镀制程生产效率高,且形成粗糙度小的热界面,从而增加散热装置与电子器件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采用的溅镀装置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种溅镀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散热装置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上述散热装置制备方法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该散热装置制备方法第一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提供一金属基材,该金属基材一般为铜或铝,也可以为不锈钢等导热性能好的金属。
步骤2,将该金属基材成型一基座及散热鳍片,该散热鳍片形成于该基座一表面上;可使基座与散热鳍片通过挤压或冲压等方式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成型基座及散热鳍片,然后通过焊接等方式将散热鳍片与基座接合一体。通常情况下基座为一长方或正方体,散热鳍片从基座一表面或多个表面上垂直于该表面延伸。其中该散热鳍片可通过挤压或冲压一体成型,亦可通过切割等方法形成单片鳍片。
步骤3,在基座未形成有散热鳍片的表面溅镀一导热金属层,优选为在与延伸有散热鳍片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溅镀导热金属层。该导热金属通常包括铜、铝或银等。
另外在步骤3之前可对基座表面进行研磨,使基座表面的粗糙度初步降低,有利于导热金属层的形成。
该方法也可省略步骤1,直接提供一包括基底及从基底一表面延伸出散热鳍片的散热器,然后在散热器的基座未形成有散热鳍片的表面溅镀一导热金属层,优选为在与延伸有散热鳍片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溅镀导热金属层。
其中溅镀方法包括直流溅镀、射频溅镀或雷射溅镀等方式,基本原理是在真空中利用辉光放电(glow discharge)或雷射将氩气(Ar)离子撞击靶材(target)表面,等离子体中阳离子会加速冲向作为被溅镀材的负电极表面,该冲击将使靶材物质飞出而沉积于负电极基板上而形成薄膜。
本实施例采用直流溅镀方式,请参阅图2,直流溅镀装置20的示意图。该直流溅镀装置20包括一真空腔室25,该腔室25由绝缘材料形成,其具有一溅镀气体入口21以及一抽真空口22,腔室25内部设置一靶材电极23及一接地电极24,该接地电极24与散热装置10电连接,散热装置10的表面122与靶材电极23相对。该靶材电极23由镀层金属组成,如铜、铝或银等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工作时腔室25内部抽成真空,靶材电极23接外部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地电极24接地,靶材电极23被离子轰击而溅射出金属原子,沉积于散热装置10的表面122上,形成导热金属层13。
请参阅图3,该直流溅镀装置30包括一真空腔室35,该腔室35由绝缘材料形成,其具有一溅镀气体入口31以及一抽真空口32,腔室35内部设置一靶材电极33、一接地电极34以及一对磁铁36、37。多个散热装置10与接地电极34电连接,散热装置10的表面122与靶材电极33相对。该靶材电极33面积可设置适当大小,接地电极34上可连接多个散热装置10,提高生产效率。同理,该靶材电极33由镀层金属组成,如铜、铝或银等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工作时腔室35内部抽成真空,靶材电极33接外部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地电极34接地,靶材电极33被离子轰击而溅射出金属原子,沉积于散热装置10的表面122上,形成导热金属层13。在腔室35内部设置磁铁36、37,形成一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的磁场,电浆中阳离子在加速冲向负电极表面时,其运动轨迹则由于磁场影响而呈螺旋形,从而其运动路径加长,其与气体碰撞次数增多,从而提高沉积效率,改善溅镀膜均匀性,降低导热金属层13的粗糙度。
该散热装置制备方法第二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金属基座,其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于基座一第一表面溅镀一导热金属层;于基座第二表面上形成散热鳍片。
其中溅镀导热金属层及形成散热鳍片两个步骤无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若首先于基座表面形成散热鳍片,则溅镀步骤与第一实施例的图示相同,溅镀装置中接地电极24或34直接与形成有散热鳍片的散热装置电连接。若首先溅镀导热金属,则溅镀过程中,金属基座12与接地电极24或34直接电连接,先形成导热金属层13,然后再形成散热鳍片11。溅镀方法同样包括直流溅镀、射频溅镀或雷射溅镀等方式,必要时可增加磁控手段,提高沉积效率,改善溅镀膜均匀性,降低镀膜粗糙度。
优选地,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此时溅镀有导热金属层的表面用于贴合发热半导体器件,其相对表面上形成有散热鳍片,有利于热量径直传导,从而散热装置热导效率较高。
所述金属基座、散热鳍片以及导热金属层的材质与第一实施例中无本质区别。
上述方法制备的散热装置如第一图所示,散热装置10包括一基座12及基座12的第二表面121上延伸的散热鳍片11及形成于第一表面122上的导热金属层13。其中该第一表面122可以如图中所示,与第二表面121相对,亦可不限于此,例如该第一表面设置于基座12的侧面。该形成有导热金属层13的表面用于贴覆电子器件,其与延伸或接合有散热鳍片11的表面相对时,有利于热量径直传导,从而散热装置热导效率较高。
溅镀方法能使该导热金属层表面粗糙度可达到小于10纳米。由于该导热金属层降低吸热面粗糙度,从而增加散热装置与电子器件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且溅镀工艺生产效率高。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金属基座,其包括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在基座的第一表面上溅镀一导热金属层;
在基座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散热鳍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溅镀前进一步包括研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基座材质包括铜、铝及不锈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热金属包括铜、铝及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溅镀方法包括直流溅镀、射频溅镀及雷射溅镀。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溅镀过程中增加磁控手段。
7.一种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金属基材;
将该金属基材成型一基座及多个散热鳍片,该多个散热鳍片形成于该基座一表面上;
在基座未形成有散热鳍片的表面溅镀一导热金属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与散热鳍片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及散热鳍片分别成型,该散热鳍片通过焊接形成在基座表面。
10.一种散热装置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散热器,其包括一基座及形成于基座一表面上的多个散热鳍片;
在与形成有散热鳍片的表面相对的基座表面上溅镀一导热金属层。
CN 200510033853 2005-03-25 2005-03-25 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Pending CN18368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3853 CN1836829A (zh) 2005-03-25 2005-03-25 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3853 CN1836829A (zh) 2005-03-25 2005-03-25 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6829A true CN1836829A (zh) 2006-09-27

Family

ID=3701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33853 Pending CN1836829A (zh) 2005-03-25 2005-03-25 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3682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7581A (zh) * 2010-12-06 2011-06-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压电变压器散热装置及压电变压器
CN101307432B (zh) * 2007-05-15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溅镀承载装置
CN111527342A (zh) * 2018-06-26 2020-08-11 株式会社基尔特规划办公室 照明装置
CN111870120A (zh) * 2020-06-29 2020-11-03 福建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玻璃加热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WO2024045737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光模块和光通信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7432B (zh) * 2007-05-15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溅镀承载装置
CN102097581A (zh) * 2010-12-06 2011-06-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压电变压器散热装置及压电变压器
CN102097581B (zh) * 2010-12-06 2015-07-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压电变压器散热装置及压电变压器
CN111527342A (zh) * 2018-06-26 2020-08-11 株式会社基尔特规划办公室 照明装置
CN111870120A (zh) * 2020-06-29 2020-11-03 福建辉伦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玻璃加热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WO2024045737A1 (zh) * 2022-08-31 2024-03-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光模块和光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6829A (zh) 散热装置制备方法
EP1592059A2 (en) Heat sink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urfaces thereof
CN102378547B (zh) 均热板
CN101030537A (zh) 等离子体蚀刻的装置与方法
CN103114276B (zh) 一种快速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装置
CN112071817A (zh) 浸没冷却散热结构、散热器、散热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00446649C (zh) 散热装置
CN205443442U (zh) 一种用于hit太阳能电池镀膜的载板
US2005022355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igh-efficiency thermal conductive base board
CN212587492U (zh) 浸没冷却散热器及浸没冷却散热系统
JP2004211202A (ja) スパッタリング用ターゲットとこれを含むスパッタチャンバー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CN105420679A (zh) 一种孪生对靶磁控溅射制备覆铜陶瓷基板的装置及方法
CN110527964A (zh) 一种类金刚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igbt模块散热基板
WO2019204979A1 (zh) 表面强化涂层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02051497A (zh) 金银镶嵌靶材及其薄膜的制备方法
JPH09330890A (ja) 金属薄膜形成方法
US866375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rbon coated aluminum foil as cathode of solid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N1548575A (zh) 溅镀装置及其使用此装置的金属层/金属化合物层的制造方法
CN200981892Y (zh) 一种低熔点金属与背板的结构
CN109643651A (zh) 蚀刻停止层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230044C (zh)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CN209974873U (zh) 一种高场强高靶材利用率的阴极
JP2807061B2 (ja) メッキ方法、メッキ装置及びメッキ用カソード電極装置
JP5364173B2 (ja)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JPH11350123A (ja) 薄膜製造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基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