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5529A - 用户线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线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35529A CN1835529A CN 200510085348 CN200510085348A CN1835529A CN 1835529 A CN1835529 A CN 1835529A CN 200510085348 CN200510085348 CN 200510085348 CN 200510085348 A CN200510085348 A CN 200510085348A CN 1835529 A CN1835529 A CN 18355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
- interface
- port
- mentioned
- b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虽然由维护人员来设定用于识别V5.2接口的E1链路的链路ID和安装E1链路的端口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信息,但有时会发生设定错误和连接错误,确定该错误成为困难的作业,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线传输装置,确认现状的E1链路的对应状态,根据确认后的对应信息进行运用。该用户线传输装置具有:系统控制部,其具有临时设定V5.2接口的多个E1链路ID和该E1链路的端口号的对应信息的临时设定表和设定用于运用V5.2接口的该对应信息的运用设定表;V5.2协议处理部,其实施该E1链路的启动过程、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控制部,其使用通过该启动过程建立的E1链路,根据该临时设定表的信息,建立该V5.2接口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线传输装置,特别涉及在具有V5.2接口的用户线传输装置中,自动识别V5.2接口的E1链路ID和接口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信息并进行设定的用户线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V5.2接口在国际电信联盟的电信标准化部(ITU-T: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Sector)的G.965中规定,E1链路是构成V5.2接口的2.048Mbit/sec的链路。
作为收容用户交换机(LE:local exchange)和用户终端的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间的接口,规定了V5.1接口和V5.2接口。
图7是说明V5.2接口的图,图8是说明V5.2接口应用结构的图。1是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10是用户线传输装置(AN:access node),20是用户交换机(LE:local exchange)。下面,把用户线传输装置简称为AN,把用户交换机简称为LE。
V5.2接口由作为最大16条物理链路的E1链路构成(作为链路号,设为LINK ID=100~LINK ID=115)。该E1链路是2.048Mbit/sec的时分复用链路,具有64kbit/sec的32个时隙(TS0~TS31)。时隙TS0和TS16被用作为用于实施该E1链路的状态控制等的通信控制协议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C-path)。该通信控制协议路径中具有:进行模拟呼叫的连接控制的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协议;对系统启动等的AN 10和LE 20的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协议;对AN 10和LE 20间的E1链路的状态进行控制的链路控制协议;控制通话路线的连接的BCC(bearer channel control:承载信道控制)协议;对AN 10和LE 20间的控制信道的切换进行控制的保护协议。
有如下两种情况:AN 10和LE 20设置于同一建筑物内;如图8所示,采用通过由具有V5.2接口的SONET/SDH/PDH(synchronous opticalnetwork/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lesiochronous digitalhierarchy: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体系/准同步数字体系)传输装置构成的SONET/SDH/PDH传输网,来连接相隔很远的AN 10和LE 20的结构。作为其应用例,在用户位于距离设置有LE 20的主站很远的成为用户线传输的规定以外的地点的情况下,考虑在该主站中复用相应的远隔地的用户的呼叫信号,并通过SONET/SDH/PDH传输网传输至远隔地的子站的CT-RT方式,或使用基站装置作为AN,使用移动交换机作为LE,使AN-LE之间成为隔着SONET/SDH/PDH传输网的移动通信网的结构。
在上述V5.2接口的该通信控制协议的链路控制协议中包括链路ID验证过程。该链路ID验证过程通过在AN 10和LE 20之间收发预定的控制信号来确认E1链路的物理连接状态的正常性。
图9是说明链路ID验证过程的图。该图示出了从AN 10对LE 20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的情况。
AN 10首先把E1链路物理地连接到V5.2接口的端口,通过E1链路的启动过程中的E1链路标志信号、错误检测信号,判断是否已经建立了基于上述TS0和TS16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未图示)。
(1)接着,为了针对LINK ID=100验证AN 10和LE 20两者的链路ID的识别是否一致,AN 1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LE 20发送FE-IDReq:LINK ID=100。
(2)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q:LINK ID=100时,把与LINK ID=100对应的链路所要发送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从“1”设成“0”,发送给AN 10。
(3)LE 2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AN 10返回FE-ID Ack:LINK ID=100。这意味着关于LINK ID=100向AN 10通知上述预定动作的开始。
(4)AN 10等待针对在上述(1)中发送的FE-ID Req:LINK ID=100的响应,当从LE 20接收到上述(3)的FE-ID Ack:LINK ID=100时,确认LINK ID=100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如果是“0”,则判断为对应的LINK ID=100的E1链路即使在LE 20侧也被识别为LINKID=100。作为该链路的链路ID验证过程的结束处理,AN 1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l:LINK ID=100。
(5)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l:LINK ID=100时,把对应于LINKID=100的链路所要发送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还原为“1”。
如果在AN 10中没有检测出上述(2)的Sa7比特的值“0”,则判断为对应的E1链路的连接不正常。
这样,对V5.2接口的E1链路的连接进行确认,在检测出连接异常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实施该E1链路的连接替换等,以使AN 10和LE 20的链路ID一致。
并且,如果因上述的AN 10和LE 20构成的系统的某种原因,使得在上述的链路ID验证过程的(2)中检测出的Sa7比特总是为“0”,则在上述的链路ID验证过程中该链路被判断为正常。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公开有如下技术:在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之前检测Sa7比特,判断链路的正常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85482
在AN 10中,用于识别V5.2接口的E1链路的链路ID和物理地安装有该E1链路的端口号的设定是根据LE 20的链路ID和端口号来进行设定的。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发生因维护人员的连接错误、设定错误而引起不能正确连接的情况。并且,在上述情况下,虽然在上述的链路ID验证过程中检测出存在连接错误,但如上述图8所示,如果在AN 10和LE 20间隔着SDH网等,则有时难以确定连接错误的发生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线传输装置,在该链路ID验证过程中,在E1链路的连接中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识别E1链路的连接状态,变更并运用所设定的链路ID和端口号的对应信息。
本发明是一种用户线传输装置,具有设定V5.2接口的链路ID和该E1链路的端口号的V5.2接口,其特征在于,具有:系统控制部,其具有临时设定V5.2接口的多个链路ID和该E1链路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信息的临时设定表和设定用于运用V5.2接口的该对应信息的运用设定表;V5.2协议处理部,其实施该E1链路的启动过程、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控制部,其使用通过该启动过程建立的E1链路,根据该临时设定表的信息,建立该V5.2接口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
根据本发明,可以确认构成V5.2接口的多个链路ID和连接端口之间的对应状态,可以根据能够确认的对应信息来运用V5.2接口。
本发明的用户线传输装置可以通过V5.2接口的链路ID验证过程,确认构成V5.2接口的多个E1链路中设定的链路ID和连接端口之间的对应状态,可以根据能够确认的对应信息,变更链路ID和端口号的对应信息,运用V5.2接口,从而维护人员可以高效地进行该E1链路的连接替换和基于该连接替换的由AN 10和LE 20构成的系统的启动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用户线传输装置(AN)的结构的图。
图2是说明链路ID和端口号的对应信息的图(1)。
图3是说明控制序列的图(1)。
图4是说明链路ID和端口号的对应信息的图(2)。
图5是说明控制序列的图(2)。
图6是说明用户线传输装置中的链路设定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7是说明V5.2接口的图。
图8是说明V5.2接口应用结构的图。
图9是说明链路ID验证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情况。在附图中对于同一部分或类似的部分记载相同的标号。
在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中使用的链路ID的号码、V5接口ID的号码以及端口的号码是在说明本发明时为了方便起见而设定的号码,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图1是说明用户线传输装置(AN)的结构的图。10是用户线传输装置(AN),20是用户交换机(LE),30是用户终端,40是操作台,11是E1链路接口部,12是V5.2协议处理部,13是V5.2协议控制部,14是系统控制部,15是集线部,16是用户线路。LE 20中也具有E1接口部和V5.2协议处理部等但省略说明。
V5.2接口的E1链路在E1接口部11处终结。E1接口部11对应于与LE 20连接的E1链路的数目而具有E1接口电路。在E1链路接口部11处终结的E1链路的TS0、TS16信号被连接到V5.2协议处理部12。E1链路的TS1-15、TS17-31语音信号被连接到集线部15。
V5.2协议处理部12处理上述的PSTN协议、控制协议、链路控制协议、BCC协议、保护协议。V5.2协议处理部12也处理E1链路的启动过程和上述的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控制部13使用通过该启动过程建立的E1链路,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14的信息,控制V5.2协议处理部,以建立V5.2接口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系统控制部14具有临时设定V5.2接口的多个链路ID和该E1链路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信息的临时设定表、和设定用于运用V5.2接口的该对应信息的运用设定表,在上述链路ID验证过程中,把该临时设定表的对应信息提供给V5.2协议控制部13等,在该链路ID验证过程结束后把该链路ID验证过程能够确认的对应信息反映到运用设定表的对应信息中,把该所反映的运用设定表的对应信息提供给V5.2协议控制部13。并且,系统控制部14进行E1接口部11、用户线路16的状态的监视和控制、警报的监视和控制。操作台40进行向上述的临时设定表的输入、AN 10的状态监视。
集线部15根据BCC协议的控制,通过随时进行E1链路的TS1-15和TS17-31的语音信号和用户线路间连接,实施用户终端的语音信号等的集线处理。用户线路16在用户终端30处终结。用户终端30是设置在用户住宅内的模拟电话终端或数字电话终端等。
图2是说明链路ID和端口号的对应信息的图(1)。41是临时设定表,42是运用设定表。临时设定表41是存储根据LE 20的V5.2接口的链路ID,临时把AN 10的链路ID和端口号对应起来的对应信息的表。运用设定表42是存储通过实施图3中说明的控制序列而确认的AN 10的对应信息的表。V5接口ID是用于识别以维护区域为单位设定的V5.1接口或V5.2接口的号码。所谓1次链路是在构成V5.2接口的多个E1链路中设定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现用链路,1次链路ID是该1次链路的识别记号。所谓2次链路是在构成V5.2接口的多个E1链路中设定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预备链路,2次链路ID是该2次链路的识别记号。所谓3次链路是在构成V5.2接口的多个E1链路中除了1次链路、2次链路之外的E1链路,3次链路ID是该3次链路的识别记号。在该临时设定表中,表示分别连接1次链路ID、2次链路ID、3次链路ID的端口的端口号被对应起来。V5链路条数是在V5.2接口中使用的E1链路数。
图3是说明控制序列的图(1)。操作者根据LE 20的E1链路的数目和链路ID从操作台40向AN 10的系统控制部14输入临时设定表41的信息(未图示)。
输入到临时设定表41中的对应信息是如下的内容。V5接口ID是654321。把端口号和预先设定的各链路ID临时对应起来,以在该V5接口ID中使用。这里,1次链路是ID=100,被对应到端口1。2次链路是ID=101,被对应到端口2。3次链路是ID=102、103的2条链路,被分别对应到端口3、4。V5链路条数是以上示出的4条链路。
序列(11)(以后记为S(11)):把E1链路连接到各自的端口。这意味着通过电缆等把AN 10和LE 20的各端口物理地连接起来。
S(12):假设在端口1的E1链路接口部11中检测出了E1链路标志。这里,E1链路标志是表示可以通过E1接口与相对装置进行通信的标志,被转送给1次链路~3次链路中的任意一个。
S(13):根据该E1链路标志的检测,V5.2协议控制部13通过系统控制部14对V5.2协议处理部12进行控制,对该端口1的1次链路ID=100实施启动过程。然而假设不能建立通信控制协议路径。这意味着对应于端口1的E1链路不是在LE 20中被用作为通信协议路径的1次链路。
S(14):按照检测E1链路标志的顺序实施对应的端口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启动过程。
S(15):假设在端口4的E1链路接口部11中检测出E1链路标志。
S(16):根据该E1链路标志的检测,V5.2协议控制部13通过系统控制部14对V5.2协议处理部12进行控制,使用该端口4,开始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启动过程。假设能够建立通信控制协议路径。这意味着该链路是LE 20侧的1次链路。
S(17):系统控制部14根据临时设定表41的信息,控制V5.2协议控制部13,以对1次链路的链路ID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处理部12使用建立了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端口4,对1次链路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即,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q:LINK ID=100。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q:LINK ID=100时,把与在LE 20中设定的LINK ID=100对应的链路的待发送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0”。在具有其它链路ID的链路上,TS0的Sa7比特的值是“1”。然后LE 2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AN 10返回FE-ID Ack:LINK ID=100。AN 10等待对上述发送的FE-ID Req:LINK ID=100的响应,当从LE 20接收到上述FE-ID Ack:LINK ID=100时,监视所有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检测为“0”的E1链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端口4的链路的TS0的Sa7比特中检测出“0”,确认出该链路是LINK ID=100的1次链路。然后,作为链路ID检测步骤的结束处理,AN 1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l:LINK ID=100。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l:LINK ID=100时,把对应于LINK ID=100的链路所要发送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定成“1”。(S(17)的步骤和图9中说明的步骤相同。)
S(18):系统控制部14识别出该TS0的Sa7比特为“0”,为“1”的E1链路是端口4的E1链路,把运用设定表42的与1次链路ID=100对应的端口号确定为端口4,并写入。
S(19):系统控制部14根据临时设定表41的信息,控制V5.2协议控制部13,以对2次链路的链路ID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处理部12使用建立了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端口4,对2次链路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即,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q:LINK ID=101。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q:LINK ID=101时,把与LE 20中设定的LINK ID=101对应的链路的待发送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0”。在具有其它链路ID的链路中TS0的Sa7比特的值为“1”。然后LE 2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AN 10返回FE-ID Ack:LINK ID=101。AN 10等待对上述发送的FE-ID Req:LINK ID=101的响应,当从LE 20接收到上述FE-ID Ack:LINK ID=101时,监视所有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检测为“0”的E1链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端口3的链路的Sa7比特中检测出“0”,确认出该链路是LINK ID=101的2次链路。然后,作为链路ID检测步骤的结束处理,AN 1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l:LINK ID=101。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l:LINK ID=101时,把对应于LINK ID=101的链路所要发送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1”。(S(19)的步骤和图9中说明的步骤相同。)
S(20):系统控制部14识别出该TS0的Sa7比特为“0”,为“1”的E1链路是端口3的E1链路,把运用设定表42的与2次链路ID=101对应的端口号确定为端口3,并写入。
同样,对于3次链路,同样实施上述的S(17)、S(18)或S(19)、S(20)。
S(21):系统控制部14根据临时设定表41的信息,控制V5.2协议控制部13,以对3次链路的链路ID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处理部12使用建立了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端口4,对3次链路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即,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q:LINK ID=102。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q:LINKID=102时,把与LE 20中设定的LINK ID=102对应的链路的待发送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0”。在具有其它链路ID的链路中TS0的Sa7比特值为“1”。然后LE 2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AN 10返回FE-ID Ack:LINK ID=102。AN 10等待对上述发送的FE-ID Req:LINK ID=102的响应,当从LE 20接收到上述FE-ID Ack:LINK ID=102时,监视所有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检测为“0”的E1链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端口2的链路的Sa7比特中检测出“0”,确认出该链路是LINK ID=102的3次链路。然后,作为链路ID检测步骤的结束处理,AN 1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l:LINK ID=102。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l:LINK ID=102时,把对应于LINK ID=102的链路所要发送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1”。(S(21)的步骤和图9中说明的步骤相同。)
S(22):系统控制部14识别出该TS0的Sa7比特为“0”,为“1”的E1链路是端口2的E1链路,把运用设定表42的与3次链路ID=102对应的端口号确定为端口2,并写入。
S(23):系统控制部14根据临时设定表41的信息,控制V5.2协议控制部13,以对3次链路的下一个链路的链路ID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处理部12使用建立了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端口4,对下一个链路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即,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q:LINK ID=103。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q:LINKID=103时,把与LE 20中设定的LINK ID=103对应的链路的待发送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定成“0”。在具有其它链路ID的链路中TS0的Sa7比特的值为“1”。然后LE 2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AN 10返回FE-ID Ack:LINK ID=103。AN 10等待对上述发送的FE-ID Req:LINK ID=103的响应,当从LE 20接收到上述FE-ID Ack:LINK ID=103时,监视所有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检测为“0”的E1链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端口1的链路的Sa7比特中检测出“0”,确认出该链路是LINK ID=103的3次链路。然后,作为链路ID检测步骤的结束处理,AN 1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l:LINK ID=103。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l:LINK ID=103时,把对应于LINK ID=103的链路所要发送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1”。(S(23)的步骤和图9中说明的步骤相同。)
S(24):系统控制部14识别出该TS0的Sa7比特为“0”,为“1”的E1链路是端口1的E1链路,把运用设定表42的与3次链路ID=103对应的端口号确定为端口1,并写入。
通过以上控制序列,运用设定表42成为如图2所示的反映了现状的连接状态的对应信息。因此,可以进行基于运用设定表42的对应信息的集线等控制。
[实施例2]
说明在链路ID验证过程中发生了问题的情况。
图4是说明链路ID和端口号的对应信息的图(2)。43是存储根据LE 20的V5.2接口的链路ID,把AN 10的链路ID和端口号临时对应起来的对应信息的临时设定表。44是存储通过实施图5中所说明的控制序列而确认的AN 10的对应信息的运用设定表。
图5是说明控制序列的图(2)。操作者根据LE 20的E1链路的数目和链路ID从操作台40向AN 10的系统控制部14输入临时设定表43的信息(未图示)。
输入到临时设定表43中的对应信息是如下的内容。V5接口ID是78910。把端口号与预先设定的各链路ID临时对应起来,以在该V5接口ID中使用。这里,1次链路是ID=200,被对应到端口1。2次链路是ID=201,被对应到端口2。3次链路是ID=202的1条链路,被对应到端口3。V5链路条数是以上示出的3条链路。
S(31):把E1链路连接到各自的端口。这意味着通过电缆等把AN 10和LE 20的各端口物理地连接起来。
S(32):假设在端口1的E1链路接口部11中检测出了E1链路标志。这里,E1链路标志是表示可以通过E1接口与相对装置通信的标志。
S(33):根据该E1链路标志的检测,V5.2协议控制部13通过系统控制部14控制V5.2协议处理部12,对该端口1的1次链路ID=200开始启动过程。假设能够建立通信控制协议路径。这意味着该链路是LE 20侧的1次链路。
S(34):系统控制部14根据临时设定表41的信息,控制V5.2协议控制部13,以对1次链路的链路ID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处理部12使用建立了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端口1,对1次链路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即,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q:LINK ID=200。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q:LINK ID=200时,把与LE 20中设定的LINK ID=200对应的链路的待发送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为“0”。在具有其它链路ID的链路上TS0的Sa7比特的值是“1”。然后LE 2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AN 10返回FE-ID Ack:LINKID=200。AN 10等待对上述发送的FE-ID Req:LINK ID=200的响应,当从LE 20接收到上述FE-ID Ack:LINK ID=200时,监视所有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检测为“0”的E1链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端口1的链路的Sa7比特中检测出“0”,确认出该链路是LINK ID=200的1次链路。然后,作为链路ID检测步骤的结束处理,AN 1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l:LINKID=200。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l:LINK ID=200时,把对应于LINK ID=200的链路所要发送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1”。(S(34)的步骤和图9中说明的步骤相同。)
S(35):系统控制部14识别出该TS0的Sa7比特为“0”,为“1”的E1链路是端口1的E1链路,把运用设定表42的与1次链路ID=200对应的端口号确定为端口1,并写入。
S(36):系统控制部14根据临时设定表41的信息,控制V5.2协议控制部13,以对2次链路的链路ID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处理部12使用建立了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端口1,对2次链路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即,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q:LINK ID=201。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q:LINK ID=201时,把与LE 20中设定的LINK ID=101对应的链路的待发送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0”。在具有其它链路ID的链路中TS0的Sa7比特值为“1”。然后LE 2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AN 10返回FE-ID Ack:LINK ID=201。AN 10等待对上述发送的FE-ID Req:LINK ID=201的响应,当从LE 20接收到上述FE-ID Ack:LINK ID=201时,监视所有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检测为“0”的E1链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端口3的链路的Sa7比特中检测出“0”,确认出该链路是LINK ID=201的2次链路。然后,作为链路ID检测步骤的结束处理,AN 1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l:LINKID=201。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l:LINK ID=201时,把对应于LINK ID=201的链路所要发送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1”。(S(36)的步骤和图9中说明的步骤相同。)
S(37):系统控制部14识别出该TS0的Sa7比特为“0”,为“1”的E1链路是端口3的E1链路,把运用设定表42的与2次链路ID=201对应的端口号确定为端口3,并写入。
S(38):系统控制部14根据临时设定表41的信息,控制V5.2协议控制部13,以对3次链路的链路ID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V5.2协议处理部12使用建立了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端口1,对3次链路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即,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发送FE-ID Req:LINK ID=202。当LE 20接收到该FE-ID Req:LINK ID=202时,把与LE 20中设定的LINK ID=202对应的链路的待发送的TS0的Sa7比特的值设成“0”。在具有其它链路ID的链路中TS0的Sa7比特的值为“1”。然后LE 20通过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向AN 10返回FE-ID Ack:LINK ID=202。AN 10等待对上述发送的FE-ID Req:LINK ID=202的响应,当从LE 20接收到上述FE-ID Ack:LINK ID=202时,监视所有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检测为“0”的E1链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端口3的链路的Sa7比特中检测出“0”。
S(39):在其它的所有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中没能检测出“0”。这意味着与LE 20中设定的LINK ID=202对应的链路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连接。系统控制部14确定运用设定表42的3次链路ID=202为链路不良,并写入。
通过以上的序列,运用设定表42成为如图4所示的反映了现状的连接状态的对应信息。因此,可以进行基于运用设定表42的对应信息的集线等控制。
对基于以上实施例1、实施例2中说明的用户线传输装置的控制序列的用户线传输装置的链路设定动作流程进行说明。
图6是说明用户线传输装置中的链路设定的动作流程的图。
步骤10(下面记为ST10):根据在V5.2接口中相对的用户交换机(LE20)的链路ID和端口号的对应信息,从操作台40输入被临时对应起来的用户线传输装置(AN 10)的该对应信息,并存储到系统控制部14的临时设定表中。并且,V5.2接口的E1链路被连接到对应的端口。
ST11:在实施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启动过程时,检测E1链路标志。
ST12:如果在上述ST11中没有检测出E1链路标志,或者在ST14中不能使用对应的E1链路建立1次链路,则转移到下一条E1链路。
ST13:如果在上述ST11中检测出了E1链路标志,则实施对应的E1链路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的启动过程。
ST14:判断该启动过程的结果,是否建立了通信控制协议路径作为1次链路。
ST15:如果在上述ST14中建立了1次链路,则从1次链路开始依次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ST151-ST156)。
ST151:通过该1次链路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对相应的E1链路实施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中说明的FE-ID Req发送、FE-ID Ack检测、FE-ID Rel发送等的一系列过程。
ST152:在上述ST151的链路ID验证过程的实施过程中,检测所有的E1链路的TS0的Sa7比特的变化(从“1”变化为“0”)。
ST153:如果在上述ST152中在对应的V5.2接口的任意一个E1链路中都没有检测出该Sa7比特的变化,则关于上述ST151的对应的E1链路,判断为链路不良。然后,返回并实施下一个链路的链路ID验证过程。
ST154:判断在上述ST152中检测出了该Sa7比特的该变化的端口的端口号和链路ID之间的对应关系与上述ST10的存储在临时设定表中的链路ID和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相同。
ST155:如果在上述ST154中判断为相同,则把与相应链路ID相关的存储在临时设定表中的对应信息保存到运用设定表中。然后,返回并实施下一个链路的链路ID验证过程。
ST156:如果在上述ST154中判断为不相同,则把在上述ST152中检测出了Sa7比特的变化的端口的端口号和本步骤的对应的链路ID之间的对应信息保存到运用设定表中。然后,返回并实施下一个链路的链路ID验证过程。
Claims (5)
1.一种用户线传输装置,具有设定V5.2接口的链路ID和该E1链路的端口号的V5.2接口,其特征在于,具有:
系统控制部,其具有临时设定V5.2接口的多个链路ID和该E1链路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信息的临时设定表、和设定用于运用V5.2接口的该对应信息的运用设定表;
V5.2协议处理部,其实施该E1链路的启动过程、链路ID验证过程;
V5.2协议控制部,其使用通过该启动过程建立的E1链路,根据该临时设定表的信息,建立该V5.2接口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建立的通信控制协议路径,对对应的V5.2接口的所有E1链路实施链路ID验证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的链路ID验证过程中检测对应的V5.2接口的所有E1链路的Sa7比特的变化,确认该链路ID验证单元的对应的链路ID和端口的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运用设定表中设定上述确认的链路ID和端口号的对应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链路ID验证过程后,根据存储在上述运用设定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运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75587A JP2006261972A (ja) | 2005-03-16 | 2005-03-16 | 加入者線伝送装置 |
JP2005075587 | 2005-03-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5529A true CN1835529A (zh) | 2006-09-20 |
Family
ID=3700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85348 Pending CN1835529A (zh) | 2005-03-16 | 2005-07-22 | 用户线传输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6261972A (zh) |
CN (1) | CN183552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3377A (zh) * | 2010-06-24 | 2010-11-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E1线或t1线错接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基站 |
CN105577465A (zh) * | 2014-10-17 | 2016-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端口号的确定处理、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6416303A (zh) * | 2014-05-26 | 2017-02-15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连接确认系统、连接确认程序、连接确认方法和连接检测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28322B2 (ja) * | 2015-02-02 | 2018-11-28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交換装置及び交換装置の制御方法 |
-
2005
- 2005-03-16 JP JP2005075587A patent/JP2006261972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7-22 CN CN 200510085348 patent/CN183552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3377A (zh) * | 2010-06-24 | 2010-11-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E1线或t1线错接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基站 |
WO2011160493A1 (zh) * | 2010-06-24 | 2011-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E1线或t1线错接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基站 |
CN101883377B (zh) * | 2010-06-24 | 2015-06-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E1线或t1线错接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基站 |
CN106416303A (zh) * | 2014-05-26 | 2017-02-15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连接确认系统、连接确认程序、连接确认方法和连接检测设备 |
CN105577465A (zh) * | 2014-10-17 | 2016-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端口号的确定处理、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5577465B (zh) * | 2014-10-17 | 2019-11-05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端口号的确定处理、确定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261972A (ja) | 2006-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7932C (zh) | 具有媒体网关控制器冗余结构的网关系统 | |
CN1192094A (zh) | 可扩展电信系统的冗余度、交换容量扩展和故障隔离设备 | |
CN101043666A (zh) | 一种基站的维护系统、维护接入装置及维护方法 | |
CN1859221A (zh) | E1/t1连接错误检测方法 | |
CN1835529A (zh) | 用户线传输装置 | |
CN1125544C (zh) | 光监视传输信号控制设备 | |
CN1738258A (zh) | 用户单元冗余系统和用户单元冗余方法 | |
CN101035075A (zh) | 异步传输模式反向复用组重新激活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1092884C (zh) | 用于交换系统的主叫用户信息通知系统 | |
CN1812362A (zh) | 网关单元 | |
CN1917675A (zh) | 一种提高Iub口信令链路可靠性的方法 | |
CN1848824A (zh) | 用于从异步传输模式到以太网转换互联网协议数据的设备 | |
CN1941758A (zh) | 调制解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70713A (zh) | 级联组网的寻址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94511C (zh) | 用户卡、用户连接单元、及可汇集因特网帧的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机 | |
CN101035325A (zh) | 无线网络及基站的传输控制方法 | |
CN1561041A (zh) | 一种以太网接口热备份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1051932A (zh) | 对多级通信设备实现管理的方法 | |
CN1747348A (zh) | 自动保护切换系统及其方法 | |
CN1859434A (zh) | 基于一次群的多业务设备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94707C (zh) | 网络同步装置 | |
CN1852352A (zh) | 一种线路测试系统以及实现线路测试的方法 | |
CN101047885A (zh) | 一种信息交互系统以及实现方法 | |
CN101242393B (zh) | 提高用户板带宽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 |
CN1110172C (zh) | 智能化数字复接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