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4461A - 密闭型压缩机及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密闭型压缩机及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4461A
CN1834461A CNA2006100574923A CN200610057492A CN1834461A CN 1834461 A CN1834461 A CN 1834461A CN A2006100574923 A CNA2006100574923 A CN A2006100574923A CN 200610057492 A CN200610057492 A CN 200610057492A CN 1834461 A CN1834461 A CN 1834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il
cylinder
pressing chamber
oi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74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4461B (zh
Inventor
小笠原弘丞
西川刚弘
小暮吉久
�原正之
泽边浩幸
比留间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772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328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012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28358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012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4503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4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4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34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44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及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在密闭容器(1)收容旋转压缩部件(4)和电动部件(2);该旋转压缩部件(4)具有气缸(41A、41B)和可自由偏心旋转地分别设置在上述气缸(41A、41B)内的滚筒(45);该电动部件(2)对上述滚筒(45)进行驱动;在上述密闭容器(1)内储存油(8);其中:当向上述气缸(41A、41B)内的各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时,上述密闭容器(1)内的油(8)注入到上述压缩室(43)。

Description

密闭型压缩机及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冷或用于空调的密闭型压缩机,特别是涉及用于提高密闭型压缩机的COP(性能系数:制冷能力/输入功率)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这样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该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收容电动部件和由该电动部件驱动、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旋转压缩部件。在这种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中,例如如日本特开平6-323276号公报所示,进行偏心旋转运动的滚筒与气缸保持规定间隙地内设于气缸内,在该气缸内形成月牙状的空间(所谓压缩室),并且设置滑动接触于上述滚筒的叶片,由该叶片将上述月牙状的空间按压力分隔成吸入制冷剂的低压室侧和压缩制冷剂的高压室侧。
然而,在以往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中,上述月牙状的空间的密封性不充分,存在导致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冷却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滚筒与气缸间的密封性从而可提高冷却效率的密闭型压缩机。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制造可提高滚筒与气缸间的密封性从而可提高冷却效率的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构成的纵截面图。
图2为放大表示旋转压缩部件的纵截面图。
图3为表示气缸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4为放大表示油注入部的纵截面图。
图5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另一形态的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构成的纵截面图。
图7为放大表示旋转压缩部件的纵截面图。
图8为表示气缸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9为放大表示油注入部的纵截面图。
图10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形态的图。
图11为放大表示油注入部的纵截面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构成的纵截面图。
图13为放大表示旋转压缩部件的纵截面图。
图14为表示气缸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5为放大表示油路的纵截面图。
图16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另一形态的图。
图17为放大表示油路的纵截面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构成的纵截面图。
图19为放大表示旋转压缩部件的纵截面图。
图20为表示气缸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1为放大表示间隙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的一形态的纵截面图,图2为放大表示旋转压缩部件的纵截面图。该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用配管连接到制冷剂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构成冷冻机装置,如图1所示,具有密闭容器1,在该密闭容器1的上侧收容电动部件2,在密闭容器1的下侧收容旋转压缩部件4,该旋转压缩部件4由该电动部件2的曲轴3驱动,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密闭容器1具有筒状的壳部10和通过电弧焊等固定于该壳部10上的端盖11,在该端盖11上设有成为向电动部件2供电用的中继端子的接线端子12和将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机外的排出管13。另外,在壳部10的底部附近例如通过焊接固定有从储液器5将制冷剂引导至旋转压缩部件4的吸入管6A、6B。
电动部件2由所谓的直流无电刷电动机等直流电动机构成,具有转子31和固定于壳部10的定子32,在转子31固定有曲轴3,并且该曲轴3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旋转压缩部件4具有的主轴承7A和副轴承7B,将转子31的转矩传递到旋转压缩部件4。
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压缩部件4具有呈圆筒形状的两个气缸41A、41B,在主轴承7A与副轴承7B之间夹着分隔板42上下配置这些气缸41A、41B。上层的气缸41A的上侧开口面由主轴承7A闭塞,并且下侧开口面由分隔板42闭塞,在气缸41A内形成有压缩室43,同样,下层的气缸41B的下侧开口面由副轴承7B闭塞,并且上侧开口面由分隔板42闭塞,在气缸41B内形成有压缩室43。
在各压缩室43中,内设滚筒45A、45B,该滚筒45A、45B与具有约180度的相位差地一体成形于曲轴3上的上偏心部44A、下偏心部44B配合,与曲轴3的旋转成一体地进行偏心旋转。
在以下说明中,两个气缸41A、41B相互具有大致相同构造,所以,主要说明上层的气缸41A。
图3为气缸41A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在气缸41A形成有制冷剂的吸入口48和排出口40。在吸入口48与排出口40间配置沿气缸41A的径向延伸的叶片槽47,在该叶片槽47中可自由滑动地设有叶片46。该叶片46被弹簧等施力构件经常推压到滚筒45A上,当滚筒45A进行偏心旋转时,该叶片46一边滑动接触于滚筒45A的外周面,一边在叶片槽47内往复移动,起到将压缩室43的内部按压力分隔成低压室侧43A和高压室侧43B的作用。
更详细地说,气缸41内的圆柱状的空间即制冷剂的压缩室43通过在该气缸41内偏心配置滚筒45A,从而形成为月牙状。并且通过将叶片46抵接于滚筒45A的周面,从而将月牙状的压缩室43分隔成制冷剂的吸入口48侧的低压室侧43A和制冷剂的排出口40侧的高压室侧43B。
如上述图1所示,在各气缸41A、41B的吸入口48分别插入配合吸入管6A、6B,另外,在图3所示上述排出口40设有排出阀,当高压室侧43B的制冷剂压力达到由排出阀规定的排出压力时,制冷剂从排出口40排出到密闭容器1内。
即,在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中,通过电动部件2驱动曲轴3旋转,从而使滚筒45A、45B在压缩室43内进行偏心旋转,这样,通过储液器5从机外供给来的制冷剂通过吸入管6A、6B被吸入到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该制冷剂一边向高压室侧43B移动,一边被压缩,从排出口40排出到密闭容器1内,从排出管13排出到机外。
如上述图1和图2所示,在密闭容器1的底部,将油8储存到油8液面到达上层的气缸41A的下表面(由图中A-A′线表示)的程度,将该油8供给到主轴承7A、副轴承7B及旋转压缩部件4与曲轴3间的滑动摩擦部分或旋转压缩部件4的滑动部分的作为供油装置的吸油器50设于曲轴3的下端部3A。
详细地说,曲轴3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下端部3A压入有圆筒状的吸油器50。如图2所示,在吸油器50的内部一体形成有构成螺旋形油流路的桨51。当曲轴3旋转时,随着桨51的旋转,储存于密闭容器1的油8由离心力从吸油器50的下端50A被吸上,经过穿设于吸油器50的上端侧的供油孔52,作为润滑油供给到主轴承7A、副轴承7B及旋转压缩部件4与曲轴3的各滑动摩擦部分。
可是,为了防止在偏心旋转时滚筒45A、45B与气缸41A、41B的磨损,构成为该滚筒45A、45B在其与气缸41A、41B的内侧面49接触的部位,在其与气缸41A、41B的内侧面49之间保持规定间隙。然而,该间隙使压缩室43的密封性特别是低压室侧43A与高压室侧43B间的密封性不充分,如不采取任何对策,则导致冷却效率下降。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具有油注入部60,该油注入部60在将制冷剂向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吸入时将储存于密闭容器1的油8注入到压缩室43,通过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从而在滚筒45A与气缸41A、滚筒45B与气缸41B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密封性。下面详细说明该油注入部60。
如图4所示,油注入部60具有储存油8的油储存部61和用于将储存于该油储存部61中的油8引导至气缸41A、41B各自的压缩室43的油路62。
油储存部61在分隔板42与曲轴3的滑动摩擦面设有沿该曲轴3的外周面的环状空间。因此,当上述吸油器50将油8供给到旋转压缩部件4与曲轴3之间的各滑动摩擦部分时,该油8的一部分储存于油储存部61中。
油路62从油储存部61延伸出,与气缸41A、41B各自的压缩室43连通,在制冷剂的吸入步骤期间,油储存部61的油8被引导至压缩室43。
详细地说,油路62由形成于分隔板42的副油路63和与该副油路63连通地分别形成于气缸41A、41B上的主油路64构成。
副油路63具有第1油路65和第2油路66;该第1油路65从分隔板42的外周面贯通到油储存部61,分隔板42的外周面开口由塞子67闭塞;该第2油路66沿上下方向(厚度方向)贯通分隔板42,并且与第1油路65连通;通过这些第1油路65和第2油路66,将储存于油储存部61中的油8引导至气缸41A、41B各自的主油路64。
主油路64分别设于上层的气缸41A的下表面和下层气缸41B的上表面上,形成为延伸的细槽,各主油路64的一端与形成于分隔板42的第2油路66的上下的开口端连通,而另一端连通到压缩室43,从副油路63引导的油8经主油路54被引导至压缩室43。
并且,为了随着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将储存于油储存部61的油8注入到压缩室43,如图3所示,主油路64的一端64A在低压室侧43A的气缸内侧面49开口。另外,下层的气缸41B侧的主油路64也与上层的气缸41A侧的主油路64同样地形成。
即,由于对密闭容器1内的油8作用制冷剂的排出压力(例如3MPa),所以,通过使主油路64的一端64A在低压室侧43A的气缸内侧面49开口,从而在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储存于油储存部61的高压的油8借助其与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的内压(例如1.1MPa)的压差,经过由副油路63和主油路64构成的油路62被注入到各气缸41A、41B的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
结果,随着制冷剂的吸入,油8被注入到压缩室43,因此,由该油8在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A、45B之间形成足够的油膜,提高了密封性。
由此,在各气缸41A、41B的压缩室43中,低压室侧43A与高压室侧43B更确实地分离,所以,在吸入到低压室侧43A的制冷剂移动到高压室侧43B而被压缩的过程(压缩步骤)中,可防止压缩制冷剂向低压室侧43A的泄漏,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因此,提高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冷却效率。
另外,如图3所示,形成主油路64的一端64A,使其以连接吸入口48与气缸41A的中心点O的基准线L为基准、在规定角度θ1~θ2(θ1:0°,θ2:170°,更理想的情形为θ1:125°,θ2:165°)的范围开口,从而可更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在图3所示例中,约125°)。
在此,在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的量可通过调整在气缸41A、41B的内侧面49开口的主油路64的截面积(开口面积)D而进行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的量为最佳量,使主油路64的截面积D与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的比率R(=D/V)处于规定范围内地决定截面积D。
详细地说,在上述比率R过小时,主油路64变得过窄,油8不能注入到压缩室43内,与此相反,在上述比例R过大时,油8过度地注入到压缩室43内,产生液体压缩。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比率R控制在0.004~0.03(mm2/cc)的范围,通过根据该比例R决定主油路64的截面积D,从而可防止油8的过度注入导致的液体压缩,并提高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A之间的密封性。
按照本实施方式,通过做成随着向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油8注入到压缩室43的构成,从而由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在气缸41A与滚筒45A、气缸41B与滚筒45B间形成充分的油膜,提高密封性。由此,可防止压缩步骤中的制冷剂漏到低压室侧43A,因此,提高压缩效率,从而可提高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冷却效率。
另外,按照该实施方式,使构成油路62的主油路64的截面积D与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的比率在规定范围内,所以,可防止油8的过度注入导致的液体压缩,并可提高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A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有两个气缸41A、41B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但不限于此,也可将本发明适用于气缸为1个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主轴承7A与副轴承7B间配置1个气缸41而构成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时,这样构成即可,即,在主轴承7A与曲轴3之间设置油储存部61′,在主轴承7A形成用于将储存于该油储存部61′的油引导至气缸41的上面的副油路63′,并且在气缸41的上表面形成与副油路63′连通、将油8引导至气缸41的压缩室43的主油路64′。另外,在将副油路63′形成于主轴承7A时,只要形成从主轴承7A的外周面贯通到油储存部61′贯通的第1油路65′,从主轴承7A的下表面连通到第1油路65′地设置第2油路66′,用塞子67′闭塞第1油路65′的一端即可。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图6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A的一形态的纵截面图,图7为放大表示旋转压缩部件的纵截面图。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A中,旋转压缩部件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差别较大,其它部分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所以,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部件。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旋转压缩部件4A与图1和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压缩部件4不同,具有1个气缸41。详细地说,气缸41被主轴承7A(支承构件)和副轴承7B夹持,用螺栓等一体固定于这些主轴承7A和副轴承7B。
主轴承7A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侧面,由该主轴承7A在密闭容器1内支承气缸41。另外,气缸41的上侧开口由主轴承7A闭塞,并且下侧开口由副轴承7B闭塞,由此,在气缸41内形成压缩室43。
如图8所示,在压缩室43内设有滚筒45,并且配置叶片46,由该叶片46将月牙状的压缩室43分隔成低压室侧43A与高压室侧43B。另外,如上述图6所示,在气缸41的吸入口48嵌合插入吸入管6,在上述排出口40设有排出阀,当高压室侧43B的制冷剂压力达到由排出阀规定的排出压力时,制冷剂从排出口40被排出到密闭容器1内。
因此,在电动部件2驱动曲轴3旋转时,滚筒45在压缩室43内进行偏心旋转,由此,通过储液器5从机外供给来的制冷剂通过吸入管6被吸入到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并且,其制冷剂一边向高压室侧43B移动,一边被压缩,从排出口40排出到密闭容器1内,从排出管13排出到机外。
另外,如上述图6和图7所示,在密闭容器1的底部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将油8填充到其液面到达主轴承7A的下表面(由图中A-A′线表示),另外,在曲轴3的下端部3A设有作为供油装置的吸油器50,该吸油器50将该油8供给到主轴承7A、副轴承7B及旋转压缩部件4与曲轴3之间的滑动摩擦部分或旋转压缩部件4的滑动部分。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A为了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具有油注入部70,该油注入部70在将制冷剂吸入到压缩室43时,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如图7和图9所示,该油注入部70具有油储存部71和油路72;该油储存部71设于主轴承7A上,用于储存油8;该油路72用于将储存于该油储存部71的油8注入到压缩室43。
油储存部71通过在主轴承7A的与曲轴3的滑动摩擦面设置沿该曲轴3的外周面的环状空间而形成。由此,当上述吸油器50将油8供给到旋转压缩部件4与曲轴3之间的各滑动摩擦部分时,该油8的一部分储存于油储存部71。
油路72由形成于主轴承7A上的副油路73和与该副油路73连通地形成于气缸41上的主油路74构成。详细地说,副油路73具有从主轴承7A的外周面贯通到油储存部71的第1油路75(贯通孔)、和从主轴承7A的下表面朝上方向(厚度方向)穿过而与第1油路75连通的第2油路76,由此,通过第1油路75和第2油路76将储存于油储存部71中的油8引导至气缸41的主油路74。
主油路74设于气缸41的上表面,形成为其一端与上述第2油路76的开口端连通、另一端与压缩室43连通地延伸的细槽,从副油路73引导的油8经主油路74被引导至压缩室43。如图8所示,该主油路74的一端74A在低压室侧43A的气缸内侧面49开口地形成,以随着制冷剂向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的吸入,将储存于油储存部71的油8注入到压缩室43。
即,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由于在密闭容器1内的油8作用制冷剂的排出压力(例如3MPa),所以,通过使主油路74的一端74A在低压室侧43A的气缸内侧面49开口,从而在制冷剂向压缩室43的吸入步骤中,储存于油储存部71的高压的油8借助其与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的内压(例如1.1MPa)的压差,经由副油路73和主油路74构成的油路72被注入到气缸41的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
结果,随着制冷剂向压缩室43的吸入,油8注入到压缩室43,所以,由该油8在内侧面49与滚筒45之间形成充分的油膜提高密封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主油路74的一端74A形成为以连接吸入口48与气缸41的中心点O的基准线L为基准,在规定角度θ1~θ2(θ1:0°,θ2:170°(更理想的情形为θ1:125°,θ2:165°))的范围开口(在图示例中,为约12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使主油路74的截面积(开口面积)D与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的比率R(=D/V)处于规定范围,例如0.004~0.03(mm2/cc)的范围,从而可防止油8的过度注入导致的液体压缩,并提高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油注入部70具有的油路72设于主轴承7A上,该油路72具有从主轴承7A的外周面贯通到油储存部71的第1油路75。因此,为了防止油8从第1油路75的主轴承7A外周面侧的开口端75A泄漏,需要闭塞该开口端75A。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A的组装步骤中,当将旋转压缩部件4A固定于密闭容器1时,也同时闭塞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
关于该组装步骤,具体地说,先在气缸41的上下用螺栓等固定主轴承7A和副轴承7B组装旋转压缩部件4A。然后,将该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内进行定位后,从密闭容器1的外侧对沿密闭容器1外周的多个部位进行点焊(TUCK焊接),从而将主轴承7A固定于密闭容器1。当进行该点焊时,如图7和图9所示,对与上述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对应的部位P即开口端75A抵接于密闭容器1的内侧面的部位P进行点焊,通过该点焊,将旋转压缩部件4A固定到密闭容器1,并且将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紧密接触于密闭容器1的内侧面来进行闭塞。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旋转压缩部件4A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同时,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被闭塞,所以,不需要用塞子等闭塞第1油路75(贯通孔)。由此,可实现低成本化,并且减少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A的组装作业步骤,可提高生产率。
另外,如上所述,在通过点焊从密闭容器1的外侧固定旋转压缩部件4A时,点焊部位有可能从与上述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对应的位置偏移。因此,在组装步骤中,在将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之前,进行定位使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位于点焊部位P,另外,为了保持该定位,当将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时,把持着作为非可动构件的主轴承7A(支承构件)将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对点焊部位P进行点焊。由此,当将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时定位不会被破坏,可确实地对与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对应的部位P进行点焊,闭塞该开口端75A。
另外,也可不是在将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之前进行该旋转压缩部件4A的定位,而是分别在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和旋转压缩部件4A的主轴承7A的外周面上设置使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位于点焊部位P地进行定位的定位用构件,可以使用该定位用构件在插入旋转压缩部件4A时进行定位。该定位构件可这样实施,即,在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和旋转压缩部件4A的主轴承7A的外周面上的任一方设置凸部,在另一方设置当插入旋转压缩部件4A时对凸部进行引导的导向槽,另外,也可这样实施,即,设置卡合构件,在将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内后,当使旋转压缩部件4A绕曲轴3的轴旋转时,该卡合构件在规定位置卡定而进行定位。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形成为在向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的构成,所以,由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在气缸41与滚筒45之间形成充分的油膜提高密封性。由此,可防止压缩步骤中的制冷剂漏到低压室侧43A,因此,提高压缩效率,所以,可提高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A的冷却效率。
另外,按照该实施方式,由于使构成油路72的主油路74的截面积D与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的比率在规定范围内,所以,可防止油8的过度注入导致的液体压缩,并可提高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构成上述油路72具有在密闭容器1内支承气缸41的主轴承7A上从曲轴3贯通到外周面的第1油路75,并且当从密闭容器1的外侧进行焊接、将主轴承7A固定于密闭容器1时,对与上述第1油路75的外周面侧的开口端75A对应的部位P进行点焊,闭塞该开口端75A,所以,不需要使用塞子等闭塞第1油路75,可减少成本。另外,通过在将旋转压缩部件4A固定于密闭容器1时的焊接作业,对第1油路75进行闭塞,所以,减少组装作业步骤,可提高生产率。
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在将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之前,使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处于点焊部位P地进行定位后,当将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时,把持作为非可动构件的主轴承7A,所以,可防止在插入旋转压缩部件4A时旋转压缩部件4A的定位被破坏,由此,可确实地通过点焊闭塞开口端75A。
另外,分别在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和旋转压缩部件4A的主轴承7A的外周面上设置使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位于点焊部位P地进行定位的定位用构件,即使在插入旋转压缩部件4A时进行定位,也可确实地焊接与开口端75A对应的部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具有1个气缸41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A,但不限于此,在气缸为两个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也可适用本发明。
详细地说,在具有两个气缸的构成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旋转压缩部件4A′在主轴承7A与副轴承7B之间上下配置气缸41A、41B,而该气缸41A、41B之间间隔着分隔板42,上层的气缸41A的上侧的开口面由主轴承7A闭塞,下侧的开口面由分隔板42闭塞,另外,下层的气缸41B的下侧的开口面由副轴承7B闭塞,上侧的开口面由分隔板42闭塞,在气缸41A、41B内形成压缩室43。
在该旋转压缩部件4A′中,油注入部70′的油储存部71′及具有第1油路75′(贯通孔)和第2油路76′的副油路73′形成于主轴承7A。另外,沿上下贯通上层的气缸41A和分隔板42地设置与副油路73′的第2油路76′连通的纵油路77,与该纵油路77连通、将油8引导至压缩室43的主油路74′分别形成于气缸41A、41B各自的上表面。由此,在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储存于油储存部71′的油8通过第1油路75′引导至上层的气缸41A的主油路74′,并且从第1油路75′进一步通过纵油路77引导至下层的气缸41B的主油路74′。
当将这样构成的旋转压缩部件4A′焊接到密闭容器1时,将气缸41A、分隔板42及气缸41B配置到主轴承7A和副轴承7B之间,并用螺栓等固定后,将包含气缸41A、分隔板42及气缸41B、主轴承7A和副轴承7B的旋转压缩部件4A′插入到密闭容器1内,对与设于主轴承7A的第1油路75′的开口端75A′对应的部位P′进行点焊,使开口端75A′紧密接触于密闭容器1的内侧面地进行闭塞。
(第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图1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B的一形态的纵截面图,图13为放大表示旋转压缩部件的纵截面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B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构成为旋转压缩部件4B具有1个气缸41,其基本构成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所以,对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B为了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当向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时,油8注入到压缩室43。下面,具体地说明该构成。
如图15所示,在气缸41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台阶部100A、100B,该台阶部100A、100B用于在主轴承7A和副轴承7B的接触面内提高密接性。
另外,在下侧的台阶部100B、即与副轴承7B接触的气缸41的下表面,通过切削加工形成沿径向延伸的槽81,在使台阶部100B与副轴承7B紧密接触时,由该槽81形成一端80A在气缸41的内侧面49开口、另一端80B在储存于密闭容器1内的油8中开口的油路80。另外,当油8在密闭容器1内储存到使主轴承7A浸入油8的程度时,也可在上侧的台阶部100A、即与主轴承7A接触的气缸41的上表面上形成上述槽81,构成油路80。
该油路80的一端80A在低压室侧43A的气缸内侧面49开口,以随着制冷剂吸入到压缩室43而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特别是如图14所示,油路80的一端80A以连接吸入口48与气缸41的中心点O的基准线L为基准,在规定角度θ1~θ2(θ1:0°,θ2:170°(更理想的情形为θ1:125°,θ2:165°))的范围开口(在图示例中,为约125°)。
即,由于对密闭容器1内的油8作用制冷剂的排出压力(例如3MPa),所以,通过使油路80的一端80A在低压室侧43A的气缸内侧面49开口,从而在向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该高压的油8借助其与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的内压(例如1.1MPa)的压差,经油路80被注入到气缸41的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
由此,在吸入制冷剂时,由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在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之间形成充分的油膜,由该油膜提高密封性。结果,在气缸41的压缩室43中,更确实地分离低压室侧43A与高压室侧43B,所以,在吸入到低压室侧43A的制冷剂朝高压室侧43B移动而被压缩的过程(压缩步骤)中,可防止压缩制冷剂漏到低压室侧43A,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因而,可提高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B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在气缸内侧面49开口的油路80截面积D(即槽81的截面积),来调整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量,此时,使油路80的截面积D与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的比率R(=D/V)处于规定范围内地决定油路80的截面积D。详细地说,在上述比率R过小时,油路80变得过窄,油8不能注入到压缩室43内,与此相反,在上述比率R过大时,油8过度地注入到压缩室43内,产生液体压缩。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好将上述比率R控制在0.004~0.03(mm2/cc)的范围,由此,可防止油8的过度注入导致的液体压缩,并提高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之间的密封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形成为在向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的步骤中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的构成,所以,由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在气缸41与滚筒45间形成充分的油膜提高密封性。由此,可在压缩室43内防止压缩步骤中的制冷剂漏到低压室侧43A,提高压缩效率,所以,可提高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B的冷却效率。
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使用于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路80的截面积D与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的比率处于规定范围内,所以,可在防止因油8的过度的注入导致的液体压缩,并可提高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将上述油路80的槽81设于与副轴承7B接触的气缸41的下表面(更正确地说为台阶部100B),所以,当固定副轴承7B和气缸41时,即使副轴承7B与气缸41多少偏移一些,也不受该偏移影响,可将设计的油量注入到压缩室43。
具体地说,在将上述油路80的槽81设置到与气缸41接触的副轴承7B的上表面时产生以下那样的问题。这时的油路80形成为设于副轴承7B的上表面的槽81从上侧被气缸41密闭,所以,油路80的压缩室43侧的一端80A的开口作为上述槽81中的延伸到压缩室43的部分(未由气缸41密闭的部分)形成于压缩室43的内侧面49的底面。在此,当用螺栓等将副轴承7B固定于气缸41时产生了位置偏移时,油路80的压缩室43侧的开口面积偏离设计值,油8的注入量偏离设计值。
然而,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形成为在气缸41侧设置槽81的构成,所以,即使在用螺栓等将副轴承7B固定于气缸41时产生位置偏移,也可将油路80的压缩室43侧的开口面积维持为恒定,因此,可使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量为设计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具有1个气缸41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B,但不限于此,也可在气缸为两个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适用本发明。
详细地说,在具有两个气缸的构成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旋转压缩部件4B′在主轴承7A与副轴承7B之间夹着板状的分隔板42上下配置气缸41A、41B,上层的气缸41A的上侧的开口面由主轴承7A闭塞,下侧的开口面由分隔板42闭塞,另外,下层的气缸41B的下侧的开口面由副轴承7B闭塞,上侧的开口面由分隔板42闭塞,在气缸41A、41B内形成压缩室43。该旋转压缩部件4B′由将主轴承7A或上层的气缸41A(在图示例中为气缸41A)焊接固定于密闭容器1,浸入到储存于密闭容器1的油8中。
如图17所示那样,在该旋转压缩部件4B′中,在上层的气缸41A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台阶部101A,该台阶部101A用于在与主轴承7A和分隔板42的接触面内提高密接性,另外,在下层的气缸41B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台阶部101B,该台阶部101B用于在与副轴承7B和分隔板42的接触面内提高密接性。
并且,在上层的气缸41A中,在与分隔板42接触的气缸41A的下表面即下侧的台阶部101A,形成有用于构成油路80′的槽81′,另外,在下层的气缸41B中,在与分隔板42接触的气缸41B的上表面即上侧的台阶部101B形成有用于构成油路80′的槽81′。按照该构成,在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油8经各油路80′注入到各气缸41A、41B的压缩室43,提高滚筒45与气缸41A、41B间的密封性。
(第4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图18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C的构成的纵截面图,图19为放大表示旋转压缩部件的纵截面图。如图18和图19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C与第2和第3实施方式同样,旋转压缩部件4C具有1个气缸41,其基本构成与第2和第3实施方式同样,所以,对与第2和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C为了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具有当向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时用于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注入部90。下面,具体地说明该油注入部90的构成。
如图19所示,油注入部90具有设于主轴承7A、储存油8的油储存部91和用于将储存于该油储存部91中的油8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路92。
油储存部91在主轴承7A的与曲轴3的滑动摩擦面设有沿该曲轴3的外周面的环状空间而形成。由此,当上述吸油器50将油8供给到旋转压缩部件4C与曲轴3之间的各滑动摩擦部分时,该油8的一部分储存于油储存部91。
油路92由形成于主轴承7A的副油路93和与该副油路93连通地形成于气缸41的主油路94构成。详细地说,副油路93具有第1油路95(贯通孔)和第2油路96;该第1油路95从主轴承7A的外周面贯通到油储存部91;该第2油路96从主轴承7A的下表面朝上方向(厚度方向)穿设,与第1油路95连通;由此,通过第1油路95和第2油路96,将储存于油储存部91的油8引导至气缸41的主油路94。
另外,在从密闭容器1的外侧进行点焊、将主轴承7A固定于密闭容器1时,通过从密闭容器1的外侧对与主轴承7A的外周面侧的第1油路95的开口端95A对应的部位P进行点焊,从而在固定主轴承7A的同时,可使开口端95A紧密接触于密闭容器1的内侧面地闭塞该开口端95A。由此,不使用另外的用于闭塞的构件即可闭塞开口端95A,所以,可实现低成本化和组装作业步骤的简化。另外,在不是将主轴承7A而是将气缸41固定于密闭容器1时,使用塞子等闭塞第1油路95的开口端95A。
另外,上述主油路94具有纵孔97和注入口98;该纵孔97在上下方向(厚度方向)贯通气缸41,为直径约4~5mm的圆柱状;该注入口98与该纵孔97连通,并在气缸41的内侧面49开口。在上述纵孔97中动配合比该纵孔97的直径稍小的圆柱状的嵌入体99,如图21所示,在纵孔97的周面97A与嵌入体99的外周面99A之间形成规定间隙110。
即,通过副油路93从油储存部91引导至主油路94的油8在间隙110流动,从注入口98被引导至压缩室43。
在此,形成上述注入口98在低压室侧43A的气缸内侧面49开口,以在将制冷剂向压缩室43吸入的吸入步骤中,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
由此,由于对密闭容器1内的油8作用着制冷剂的排出压力(例如3MPa),所以,在向压缩室43吸入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储存于油储存部91的高压的油8借助其与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的内压(例如1.1MPa)的压差,经由副油路93和主油路94构成的油路92被注入到气缸41的压缩室43的低压室侧43A。
这样,在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因此,由该油8在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间形成足够的油膜提高密封性。结果,在气缸41的压缩室43中,更确实地分离低压室侧43A与高压室侧43B,所以,在吸入到低压室侧43A的制冷剂在高压室侧43B被压缩的过程(压缩步骤)中,可防止压缩制冷剂向低压室侧43A的泄漏,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因此,提高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冷却效率。
另外,如图20所示,形成注入口98,使其以连接吸入口48与气缸41的中心点O的基准线L为基准,在规定角度θ1~θ2(θ1:0°,θ2:170°,更理想的情形为θ1:125°,θ2:165°)的范围开口(在示例中,为约125°)。
在此,在制冷剂的吸入步骤中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的量可通过调整纵孔97与嵌入体99间的间隙110的大小而进行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的量为最佳的量,使间隙110的大小与与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的比率R处于规定范围内地决定间隙110的大小。
详细地说,在上述比率R过小时,间隙110变得过窄,油8不能注入到压缩室43内,与此相反,在上述比例R过大时,油8过度地注入到压缩室43内,产生液体压缩。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为约5~5.5cc时,设间隙110为约10μm~30μm,由此,防止油8的过度注入导致的液体压缩,并提高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之间的密封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与第1~第3实施方式同样,形成为在制冷剂吸入到压缩室43的吸入步骤中将油8注入到压缩室43的构成,所以,由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8在气缸41与滚筒45之间形成充分的油膜提高密封性。由此,可防止压缩步骤中的制冷剂漏到低压室侧43A,从而提高压缩效率,所以,可提高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C的冷却效率。
另外,按照该实施方式,构成油路92具有纵孔97和注入口98;该纵孔97沿上下方向贯通气缸41,与副油路93连通;该注入口98与该纵孔97连通地在气缸41的内侧面49处开口;并且在纵孔97动配合嵌入体99,在纵孔97与嵌入体99之间形成间隙,根据该间隙的大小可调整注入到压缩室43的油量,所以,仅改变嵌入体99的大小,即可简单地调整油量。
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可相应于压缩室43的排除容积V调整间隙110,所以,可向压缩室43内仅注入可防止油8的过度注入导致的液体压缩、提高气缸内侧面49与滚筒45A间的密封性的油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表示具有1个气缸41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100C,但不限于此,当然在气缸为两个的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也可适用本发明。

Claims (13)

1.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收容旋转压缩部件和电动部件;该旋转压缩部件具有气缸和可自由偏心旋转地设于上述气缸内的滚筒;该电动部件驱动上述滚筒;在上述密闭容器内储存油;其特征在于,
当向上述气缸内的压缩室吸入制冷剂时,上述密闭容器内的油被注入到上述压缩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油装置,其用于将储存于上述密闭容器内的油供给到上述电动部件与上述旋转压缩部件的滑动摩擦部位;
油路,其随着向上述气缸内的压缩室吸入制冷剂,将由上述供油装置供给的油引导至上述压缩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油储存部,该油储存部配置于上述滑动摩擦部位,储存由上述供油装置供给的油,并将油供给到上述油路;
随着向上述气缸内的压缩室吸入制冷剂,储存于上述油储存部的油通过上述油路被引导至上述压缩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轴承构件,该轴承构件配置在上述密闭容器内,支承上述气缸,并支承从上述电动部件伸出的旋转轴;
上述油路包含从上述旋转轴侧朝外周面贯通上述轴承构件的贯通孔而形成,并且,
在从上述密闭容器的外侧焊接固定了上述轴承构件时,上述贯通孔的上述外周面侧的开口端通过该焊接而被闭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上述气缸并支承从上述电动部件伸出的旋转轴的主轴承构件和副轴承构件,及
将储存于上述密闭容器内的油引导至上述压缩室的油路;
上述油路由设于上述气缸与上述主轴承构件的接触面内、或设于上述气缸与上述副轴承构件的接触面内的槽形成,随着向上述气缸内的压缩室吸入制冷剂,储存于上述密闭容器内的油通过上述油路被引导至上述压缩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形成于气缸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被两个上述气缸夹持的板状构件、和
将储存于上述密闭容器内的油引导至上述压缩室的油路;
上述油路由设于任一个上述气缸与上述板状构件的接触面内的槽形成,随着向上述气缸内的压缩室吸入制冷剂,储存于上述密闭容器内的油通过上述油路被引导至上述压缩室。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油路的截面积根据其与上述压缩室的排除容积的比例决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动配合于上述油路的路径上的嵌入体;
可根据上述油路的路径与上述嵌入体的间隙的大小调整注入到上述压缩室的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油路具有:将供给到上述滑动摩擦部位的油引导至上述气缸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副油路,
沿上下方向贯通上述气缸、并与上述副油路连通的纵孔,及
与上述纵孔连通并在上述气缸的内侧面开口的注入口;
在上述纵孔动配合有上述嵌入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隙的大小根据上述压缩室的排除容积决定。
12.一种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该密闭型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收容电动部件和由上述电动部件的旋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轴承构件上设置从旋转轴侧朝外周面贯通的贯通孔,该轴承构件配置在上述密闭容器内并支承上述气缸,而且支承从上述电动部件伸出的旋转轴,在该贯通孔形成在向上述气缸内的压缩室吸入制冷剂时将供给到上述电动部件与上述旋转压缩部件的滑动摩擦部位的上述油引导至上述压缩室的油路后,
将轴承构件插入到上述密闭容器内,当从上述密闭容器的外侧进行焊接来固定上述轴承构件时,
将上述贯通孔的上述外周面侧的开口端定位在与焊接部位对应的位置,然后,把持上述轴承部将其插入到上述密闭容器中,
从上述密闭容器的外侧焊接上述焊接部位,闭塞上述开口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有定位用构件,该定位用构件将上述贯通孔的上述外周面侧的开口端定位于与焊接部位对应的位置。
CN2006100574923A 2005-03-17 2006-03-17 密闭型压缩机及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44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77277 2005-03-17
JP2005077277 2005-03-17
JP2005076284A JP2006257960A (ja) 2005-03-17 2005-03-17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5077277A JP4632822B2 (ja) 2005-03-17 2005-03-17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5-076284 2005-03-17
JP2005076284 2005-03-17
JP2005101231A JP2006283581A (ja) 2005-03-31 2005-03-31 密閉型圧縮機
JP2005-101231 2005-03-31
JP2005-101230 2005-03-31
JP2005101231 2005-03-31
JP2005101230 2005-03-31
JP2005101230A JP4545030B2 (ja) 2005-03-31 2005-03-31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4461A true CN1834461A (zh) 2006-09-20
CN1834461B CN1834461B (zh) 2011-01-12

Family

ID=3700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749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4461B (zh) 2005-03-17 2006-03-17 密闭型压缩机及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257960A (zh)
CN (1) CN18344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8504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CN104895907A (zh) * 2014-03-07 2015-09-09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曲轴及压缩机
CN105114322A (zh) * 2015-08-18 2015-12-02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上法兰及旋转式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68262A (ja) * 2013-09-30 2015-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60816A (zh) * 1974-06-18 1975-12-26
CN1009479B (zh) * 1985-04-15 1990-09-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回转活塞式压气机中的压差润滑系统
US5545021A (en) * 1993-12-21 1996-08-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rmetically sealed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an oil supply capillary passage
JP3413916B2 (ja) * 1993-12-21 2003-06-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密閉型回転式圧縮機
JPH08114191A (ja) * 1994-10-17 1996-05-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圧縮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8504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CN104895907A (zh) * 2014-03-07 2015-09-09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曲轴及压缩机
CN104895907B (zh) * 2014-03-07 2018-02-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曲轴及压缩机
CN105114322A (zh) * 2015-08-18 2015-12-02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上法兰及旋转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4461B (zh) 2011-01-12
JP2006257960A (ja) 200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5600C (zh) 制冷剂回路的除霜装置和制冷剂回路用回转压缩机
CN1961154A (zh) 旋转式流体机械
CN1233940C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670374A (zh)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和具备它的压缩系统以及制冷装置
CN1205412C (zh) 涡卷型压缩机
CN1821576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592820A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661238A (zh) 两级旋转压缩机
CN1771395A (zh) 流体机械
CN1354325A (zh) 可变容压缩机
CN1950608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492970A (zh) 双容量压缩机中的曲轴
CN1272549C (zh) 压缩机
CN1975168A (zh) 涡卷压缩机
CN1143061C (zh) 小型压缩机
CN1834461A (zh) 密闭型压缩机及密闭型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CN1509378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777753A (zh) 封闭式压缩机
CN1757920A (zh) 密封型轨道运动叶片式压缩机
CN1757923A (zh) 旋转叶片式压缩机的压缩部件
CN1837619A (zh) 转子式密闭压缩机
CN1470767A (zh) 电动压缩机
CN1834462A (zh) 密闭型压缩机
CN1519474A (zh) 卧式压缩机
CN1670375A (zh) 多段旋转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