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1570A -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1570A
CN1831570A CN 200610074888 CN200610074888A CN1831570A CN 1831570 A CN1831570 A CN 1831570A CN 200610074888 CN200610074888 CN 200610074888 CN 200610074888 A CN200610074888 A CN 200610074888A CN 1831570 A CN1831570 A CN 1831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backlight
optical diffusing
diffusing plate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748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9065C (zh
Inventor
蔡佳璋
吴志刚
施锦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6100748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99065C/zh
Publication of CN1831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1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90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906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与液晶显示面板配合使用的光学扩散板及背光模块,其中背光模块主要包括背光壳体、反射板、发光装置、光学扩散板及膜片。光学扩散片主要包括扩散板本体、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扩散板本体上具有出光面;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于扩散板本体的二侧边,且分别朝远离出光面的方向延伸。膜片设置于扩散板本体上,并位于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之间。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抵接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 的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扩散板,以及使用此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供与液晶显示面板配合使用的光学扩散板及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广泛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计算机键盘、行动电话按键、广告看板及其它需要光源的装置上,以提供此类装置所需的平面光源。特别是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市场需求大幅度成长,为配合液晶显示装置在功能上及外观上的要求,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背光模块设计也日趋多元化。
图1所示为传统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块30主要包括下壳体31、反射板32、发光装置33、扩散板50、膜片35及上壳体37。发光装置33容纳于下壳体31内,而反射板32则置于下壳体31及发光装置33之间。发光装置33之上依序设置有扩散板50及膜片35。如图1所示,扩散板50及膜片35均为单纯的片状结构,依序叠放于发光装置33之上。上壳体37则覆盖并定位膜片35及扩散板50,并与下壳体31接合。
液晶显示面板10设置于背光模块30上,并由上壳体37所支撑。外框15则罩于液晶显示面板10之上,并同时覆盖上壳体37及下壳体31。此传统的设计以上壳体37与液晶显示面板10抵接,并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0所需的支撑。然而在此一设计中,由于上壳体37本身即具有厚度,因此上壳体37的设置会造成背光模块30整体厚度的增加。此外,由于上壳体37需待扩散板50及膜片35设置完成后方能进行组装,故上壳体37上设置也会增加组装的流程及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板,具有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板,具有定位其上膜片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板,可减少背光模块组合组件的数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板,可节省背光模块组装的流程及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具有较少的组合组件数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可节省组装的流程及时间。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主要包括背光壳体、反射板、发光装置、光学扩散板及膜片。反射板及发光装置依序设置于背光壳体内,其中发光装置较佳地包括多根灯管。光学扩散板设置于发光装置上,并与背光壳体连接。膜片设置于光学扩散板上方。背光模块之上设置有液晶显示面板,并由光学扩散板加以支撑。
光学扩散板主要包括扩散板本体、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扩散板本体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位于第一端及第二端间的出光面。出光面并具有一出光区域。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于扩散板本体相应于第一端及第二端的侧边,且分别朝远离出光面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较佳分别沿出光区域的边缘延伸。膜片设置于扩散板本体上,并位于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之间。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抵接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分别向外延伸有背光壳体连接部。背光壳体连接部连接背光壳体侧壁的上表面。此外,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分别向外延伸一膜片定位部。设置于出光面上的膜片伸入膜片定位部与扩散板本体之间,由此膜片定位部得以限制膜片的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光模块与配合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光学扩散板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光学扩散板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背光模块与配合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a为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7b为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8a为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8b为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8c为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9为光学扩散板包括膜片定位部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光学扩散板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液晶显示面板
15外框
30背光模块
31下壳体
32反射板
33发光装置
50扩散板
35膜片
37上壳体
100液晶显示面板
150液晶显示面板外框
300背光模块
310背光壳体
311侧壁
317外侧壁
319突出部
320反射板
330发光装置
350膜片
500光学扩散板
510第一支撑部
520第二支撑部
530第三支撑部
540第四支撑部
550扩散板本体
551第一端
552第二端
553第三端
554第四端
570出光面
575出光区域
590间隔部
600外框阻挡结构
800缓冲材
900背光壳体连接部
910弯折部
911破孔
950膜片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扩散板,以及使用此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以较佳实施例而言,此背光模块供液晶显示面板使用。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此背光模块也可供计算机键盘、移动电话按键、看板及其它需要平面光源的装置使用。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供与液晶显示面板配合使用,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背光光源。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00主要包括背光壳体310、反射板320、发光装置330、光学扩散板500及膜片350。背光壳体310供作为背光模块300的底座。在较佳实施例中,背光壳体310由金属制成。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背光壳体310也可由强度较高的塑料所制成。
如图2所示,背光壳体310具有侧壁311,而反射板320及发光装置330则依序设置于背光壳体310内,并位于侧壁311之间。其中发光装置330较佳地包括多根灯管,并以并列方式排列。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发光装置330也可包括设置于一侧的单一直线灯管或L形的灯管。此处所言的灯管较佳为冷阴极射线管,然而也可为例如外部电极灯管(EEFL)等的线光源或是为例如发光二极管等的点光源或是其它不同类型的各式发光光源。
光学扩散板500设置于发光装置330上,并与背光壳体310连接。在较佳实施例中,光学扩散板500连接背光壳体310侧壁311的上表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光学扩散板500也可连接背光壳体310的外侧壁。其连接方式可包括螺接、胶接、卡接或其它不同连接方式。膜片350设置于光学扩散板500上方。此处所言的膜片350较佳为光学薄膜,其可例如为:增亮膜、偏光膜等。
背光模块300之上设置有液晶显示面板100及液晶显示面板外框150。光线自发光装置330向上射出,经光学扩散板500及膜片350,而至液晶显示面板100。液晶显示面板100较佳为彩色液晶显示面板。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100也可包括单色的液晶面板。
图3所示为光学扩散板500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光学扩散板500主要包括扩散板本体550、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光学扩散板500主要将发光装置330射出的光线予以扩散及均匀。在较佳实施例中,光学扩散板500也可具有提高正面亮度的功能。
扩散板本体550较佳为内含粒子的透光板体。此外,在较佳实施例中,扩散板本体550也可于表面具有光学微结构,以增加扩散或增亮的效果。如图3所示,扩散板本体550包括第一端551、第二端552及位于第一端551及第二端552间的出光面570。出光面570较佳即为扩散板本体550面对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一面,亦即面向发光装置330的反面。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端551及第二端552为对向设置,且较佳为矩形扩散板本体550的二对应长边。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分别设置于扩散板本体550相应于第一端551及第二端552的侧边。由图4的剖视图可见,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分别朝远离出光面570的方向延伸。在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分别为长条片状结构,并由扩散板本体550垂直向上延伸。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也可为具有其它剖面形状之结构,且其延伸方向也可与扩散板本体夹不同的角度。此外,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较佳与扩散板本体550一体成型制成。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也可单独制成后再与扩散板本体550连接。必需说明的是,第一支撑部510较佳具有与第二支撑部520相同的形成及设置方式。然而在不同设计的考虑下,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也可有不同的形成及设置方式。
如图3所示,出光面570同时包括一出光区域575,进入光学扩散板500的光线即由出光区域575向外射出。出光区域575介于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之间。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分别沿出光区域575的边缘延伸。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的各别长度可等于或小于扩散板本体550的边长;第一支撑部510以及第二支撑部520可以各别为连续的单一支撑部构件所形成(例如图3所示),或是为不连续的多个支撑部构件所形成(例如图5所示)。此外,在图3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较佳的是采用对称设置。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也可采交错等不对称的设置。
如图6所示,膜片350设置于扩散板本体550上,并位于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之间。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抵接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00。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之上设有缓冲材800,亦即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通过缓冲材800与液晶显示面100接触。当背光模块300或液晶显示面板100受外力时,缓冲材800可减少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对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伤害。缓冲材800较佳是由吸震橡胶、泡棉等具弹性的材质所制成。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分别向外延伸有背光壳体连接部900。如图6所示,背光壳体连接部900自第一支撑部510的中段部分向外延伸,并与扩散板本体550平行。背光壳体连接部900较佳与扩散板本体550及第一支撑部510一体成型。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背光壳体连接部900也可另行与第一支撑部510连接。
如图6所示,背光壳体连接部900连接背光壳体310侧壁311的上表面。其连接方式较佳的是采用螺丝锁接,然而也可为胶接或卡接等方式。在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背光壳体连接部900自第一支撑部510向外延伸,并进而向下弯折以形成弯折部910。弯折部910连接背光壳体310的外侧壁317。其连接方式较佳的是在弯折部910上设一破孔911,而于外侧壁317的外表面上设置与破孔相卡合的突出部319,以形成弯折部910与外侧壁317的卡接状态。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破孔911及突出部319的设置方式也可对调,亦即,在弯折部910上形成突出部,而于外侧壁上则形成对应的破孔;另外,也可采用螺丝锁合或胶接等不同连接方式。在如图7b所示的实施例中,弯折部910是由背光壳体连接部900向上弯折而成。此时弯折部910可作为外框阻挡结构,供抵抗液晶显示面板外框150向内的压力。
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直接与第一端551相接。然而在图8a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510与第一端551间具有一间隔部590。换言之,此一间隔部590可视为自第一支撑部510的底端向外延伸而成。在此实施例中,间隔部590可作为与背光壳体310连接的连接部。在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551也可沿垂直出光面570方向朝上延伸外框阻挡结构600,供抵抗液晶显示面板外框150向内的压力。
图8c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撑部510直接与第一端551相接时,也可直接以扩散板本体550的底面直接与背光壳体310侧壁311的上表面相接。在此实施例中,扩散板本体550与背光壳体310侧壁311上表面的较佳连接方式为使用双面胶接合。
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光学扩散板500进一步包括膜片定位部950。膜片定位部950分别自第一支撑部510及第二支撑部520向内延伸。设置于出光面570上的膜片350边缘可伸入膜片定位部950与扩散板本体550之间,由此膜片定位部950得以限制膜片350的位移。此外,膜片350的边缘也可对应膜片定位部950的凹凸分布而设计,以形成凹凸间隔的边缘。膜片定位部950较佳的是平行于出光面570;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膜片定位部950也可与出光面570夹不同的角度。
如图9所示,膜片定位部950较佳的是由第一支撑部510或第二支撑部520向内弯折而成;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膜片定位部950也可自第一支撑部510或第二支撑部520的中段部分向内延伸而成。膜片定位部950较佳的是与第一支撑部510或第二支撑部520一体成型;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膜片定位部950也可以外接方式连接于第一支撑部510或第二支撑部520。
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扩散板本体550为矩形板体,第一端551与第二端552为对向设置的长边,而第三端553与第四端554为对向设置的短边。第一端551、第二端552、第三端553及第四端554形成扩散板本体550的四端缘。
如图10所示,光学扩散板500进一步包括第三支撑部530及第四支撑部540。第三支撑部530及第四支撑部540分别设置于扩散板本体550相应于第三端553及第四端554的侧边。第三支撑部530及第四支撑部540分别朝远离出光面570的方向延伸。出光区域575则位于第一支撑部510、第二支撑部520、第三支撑部530及第四支撑部540之间。
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530与第四支撑部540为对称设置;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530与第四支撑部540也可采用交错等不对称的设置方式。此外,第三支撑部530与第四支撑部540较佳的是与第一支撑部510或第二支撑部520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及剖面构造;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530与第四支撑部540也可采用与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520不同的设计。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括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光学扩散板,供一背光模块使用,该光学扩散板包括:
一扩散板本体,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位于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间的一出光面;
至少一第一支撑部,设置于该扩散板本体相应于该第一端的一侧边,并朝远离该出光面的方向延伸;以及
至少一第二支撑部,设置于该扩散板本体相应于该第二端的一侧边,并朝远离该出光面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至少该第一支撑部包括不连续的多个支撑部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一端相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一端间具有一间隔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该扩散板本体自该第一端沿垂直该出光面方向延伸一外框阻挡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该第一支撑部向外延伸一背光壳体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该背光壳体连接部包括一弯折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该第一支撑部的顶端设置有一缓冲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板,进一步包括一膜片定位部,该膜片定位部是自该第一支撑部向内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该膜片定位部由第一支撑部向内弯折而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扩散板,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是对向设置,并进一步包括:
一第三支撑部;以及
一第四支撑部;
其中该扩散板本体包括对向设置的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该第三支撑部及该第四支撑部分别设置于该扩散板本体相应于该第三端及该第四端的侧边,并朝远离该出光面的方向延伸。
12.一种背光模块,供与一液晶显示面板配合使用,包括:
一背光壳体;
一发光装置,设置于该背光壳体内;
一光学扩散板,设置于该发光装置上,并与该背光壳体连接,该光学扩散板包括:
一扩散板本体,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位于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间的一出光面;
一第一支撑部,设置于该扩散板本体相应于该第一端的一侧边,并朝远离该出光面的方向延伸;以及
一第二支撑部,设置于该扩散板本体相应于该第二端的一侧边,并朝远离该出光面的方向延伸;以及
至少一膜片,设置于该光学扩散板上,并位于该第一支撑部及该第二支撑部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至少该第一支撑部包括不连续的多个支撑部构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一端相接。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一端间具有一间隔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扩散板本体自该第一端沿垂直该出光面方向延伸一外框阻挡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支撑部向外延伸一背光壳体连接部,该背光壳体连接部与该背光壳体的一上表面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光壳体连接部包括一弯折部,该弯折部与该背光壳体的一外侧壁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支撑部的顶端设置有一缓冲材。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扩散板包括一膜片定位部,该膜片定位部自该第一支撑部向内延伸,该膜片伸入该膜片定位部及该扩散板本体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膜片定位部由第一支撑部向内弯折而成。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是对向设置,而该光学扩散板包括:
一第三支撑部;以及
一第四支撑部;
其中该扩散板本体包括对向设置的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该第三支撑部及该第四支撑部分别设置于该扩散板本体相应于该第三端及该第四端的侧边,并朝远离该出光面的方向延伸。
CNB2006100748889A 2006-04-25 2006-04-25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Active CN10039906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748889A CN100399065C (zh) 2006-04-25 2006-04-25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748889A CN100399065C (zh) 2006-04-25 2006-04-25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570A true CN1831570A (zh) 2006-09-13
CN100399065C CN100399065C (zh) 2008-07-02

Family

ID=3699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48889A Active CN100399065C (zh) 2006-04-25 2006-04-25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99065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588B (zh) * 2007-08-27 2012-06-2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和应用其的平面显示器
CN102518997A (zh) * 2011-12-01 2012-06-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TWI403799B (zh) * 2007-03-20 2013-08-0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
CN108254972A (zh) * 2018-01-31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08254971A (zh) * 2018-01-31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09031744A (zh) * 2018-08-30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36527A (ja) * 1991-05-14 1992-11-24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H05257128A (ja) * 1992-03-12 1993-10-08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075490A (ja) * 1999-09-02 2001-03-23 Sharp Corp 液晶パネル用ホルダ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186080A (ja) * 2002-12-05 2004-07-02 Tama Electric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TWI227351B (en) * 2003-08-20 2005-02-01 Au Optronics Corp Back light module
CN1299156C (zh) * 2003-09-01 2007-02-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扩散板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3799B (zh) * 2007-03-20 2013-08-0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
CN101377588B (zh) * 2007-08-27 2012-06-2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扩散板和应用其的平面显示器
CN102518997A (zh) * 2011-12-01 2012-06-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108254972A (zh) * 2018-01-31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08254971A (zh) * 2018-01-31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08254972B (zh) * 2018-01-31 2020-07-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08254971B (zh) * 2018-01-31 2020-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CN109031744A (zh) * 2018-08-30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99065C (zh) 2008-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9413B1 (ko) 광학 렌즈, 이를 구비하는 광학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백라이트 유닛
CN1831570A (zh)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CN1904691A (zh) 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504975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661439A (zh) 微透镜阵列背光板模组液晶显示器和微透镜阵列制造方法
CN1651987A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及其支撑结构
CN1862344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所述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40864A (zh) 液晶显示器的棱镜片及使用其的背光单元
CN1920644A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16027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棱镜片及使用其的背光单元
WO2010003273A1 (zh)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CN1900775A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CN101075605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和导光管及其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
CN1940603A (zh) 光学元件、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811559A (zh) 光学透镜系统、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105113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21648A (zh) 显示面板及其使用的光源装置
CN1847890A (zh) 导光板、背光组件、显示装置及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WO2016019596A1 (zh) 背光模组结构
CN1873492A (zh) 显示装置
CN102661535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1034170A (zh) 多段式集光的光学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776506A (zh) 发光组件封装结构、应用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794055A (zh) 扩散聚光部件及面光源装置
CN1306324C (zh) 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