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3478A - 采用频率分集的系统的数据信道过程 - Google Patents

采用频率分集的系统的数据信道过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3478A
CN1823478A CNA2004800000913A CN200480000091A CN1823478A CN 1823478 A CN1823478 A CN 1823478A CN A2004800000913 A CNA2004800000913 A CN A2004800000913A CN 200480000091 A CN200480000091 A CN 200480000091A CN 1823478 A CN1823478 A CN 1823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requency
message
frequencies
diver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00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布雷德利·J·雷恩博尔特
安托尼·罗德里格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Inc
Publication of CN1823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34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用于简化在使用频率分集的设备之间进行的双向数据传输的方法。这通常适于通过跳频扩频操作实现频率分集的单元。本发明的所述基本单元是独立的数据帧,帧的可靠性是通过对冗余误差校正编码、时间和频率分集的独特组合来增强的。本发明还将所述独立的数据帧扩展成包括呼叫建立阶段和业务阶段的完整异步数据报文。所述业务阶段对所述基本数据进行扩展以封装完整的数据报文。已经包含了对所述基本数据帧的所述增强的报文通过在发射中尽可能多地重复自己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了能够进行异步操作,用已知的频率序列发送所述呼叫建立阶段,而所述业务阶段以将整个发射呈现为伪随机的形式的方式伪随机地排列,并且平均起来对所有频率的使用是相同的。

Description

采用频率分集的系统的数据信道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便于在使用跳频(frequency hopping)的数字设备之间进行的通信传输的数据信道过程。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中无线工业有了快速的发展。无线通信已经成了每日生活的一个标准部分。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使用各种形式的无线通信,诸如全球数字移动电话系统(GS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DMA)和802.11。
通常,无线系统是为某个覆盖范围或覆盖区(footprint)设计的。通常将这些区域称为小区。小区可以让多个源重复使用类似的频率从而为相距一定距离的大城市区域提供服务。在给定的区域内小区的地理大小不必保持一致,它们可以根据频率和功率等级、区域的地势、一天中的时间等等因素而变化。小区中的通信利用了按需指定多址(Demand Assigned Multiple Access)(DAMA)的概念。DAMA可以让多个设备根据需要以共享的方式访问网络。基本上,设备对网络的访问是基于先到先服务的原则的。在无线网络中,有许多为最终用户提供多路访问的方法。最基本的层次上,有频分多址(FDMA)方法(它实际上是所有无线通信的出发点),每个小区必须按频率进行分隔以避免无线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另一种相对较新并源于扩频无线电技术的通信方法是码分多址(CDMA)。扩频无线电技术在射频频谱上扩展所发射的信号的带宽。射频的合并频谱通常要比为窄带信号发射提供支持所需要的带宽宽得多。扩频使用了两种技术,它们是直接序列(DS)和跳频(FH)。简单地说,DS扩频是分组无线技术,在这种技术中将窄带信号在载波频带上展开。换言之,将信号信息组成分组,每个分组在较宽的载波频率上以冗余的方式(即,不止一次地发射分组)发射。这样就可以支持多重发射。用唯一的代码(诸如在每个数据分组前面的10位代码)来标识来自特定终端的发射信息。大多数较新的技术(诸如CDMA、802.11和无线应用)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然而,蓝牙和本发明使用跳频扩频(FHSS)。在一些802.11的应用中使用FH模式。FHSS包括在一个频率范围上的宽带载波中发射分组的短脉冲。实质上,发射器和接收器按照编排好的顺序从一个频率跳到另一个频率并在每个频率上发射一定数量的分组。在诸如蜂窝系统的陆上移动中继系统中,跳频是由集中基站天线控制的。在蜂窝系统由于小区忙或在指定区域因缺少覆盖而不可用的时候可能需要使用变通的通信模式。这个模式通常是指“脱网功能(talk-around)”或“直接模式”,它可以让两个无线设备相互之间直接进行通信,这类似于普通的双向无线通信。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就是关于脱网功能模式的操作的。
当在未被许可但是由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管理的900兆赫和2.4千兆赫频段中高功率地工作的时候,需要防止与相同频段的其他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例如,无线电话使用900MHz频段和IEEE 802.11或蓝牙无线设备使用2.4GHz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ISM)。通过使用在前面讨论过的包括DS技术或FH技术的扩频技术可以实现互不干扰。
出于多种原因使用FH发射语音信息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限。所需要的是用功能和应用来处理数据,诸如文本报文、多人游戏和GPS定位信息。此外,由于可以将数据发射的范围设计成超出语音发射的,因而就可能在语音功能不工作的时候发送文本报文。例如,在蜂窝电话或其它语音个人通信设备中,即使语音呼叫是听不见的,接收单元也至少可以接收呼叫者的标识。至少,这样用户就能够识别出进行联系尝试的用户。
我们需要能够可靠地发射数据块的系统和方法的可靠性。例如,需要可靠地发射发信移动设备的私有标识。在实现可靠地发射私有标识的尝试中,产生了关于信号检测、发射报文长度、通信范围和跳频集中正在使用的频率的问题。这些缺点与数据通信的局限性、以及满足(在U.S.47CFR第15.247-15.247部分和其它国家的类似规则中提出的)FCC的准则的需要相关。因此,所需要的是一种用于解决对数据信道的跳频的使用问题的系统和方法。同样需要的是提供数据传输中的性能增益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系统中使用的通信系统和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便于在使用跳频扩频编码的数字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本发明的核心是开发跳频数据帧,这种帧可靠地传送满足给定的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最小数据大小的信号数据单元。例如,这种数据单元可能是设备的标识号。通过使用前向误差校正和重复分集,就可以实现可靠性和性能增益。此外,如同在跳频(FH)系统中所需要的那样,通过在多个频率上重复经过编码的和重复的数据,就实现了频率分集带来的额外好处。频率分集带来了避免相互干扰和不关联的信道衰减这样的增益。可以使用基本的数据帧来将数据(诸如设备标识)嵌入到其它应用中,诸如数字FH语音发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可以将基本数据帧与其它帧相连接从而在FH设备之间提供完整的数据发射协议。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在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之外进行离线工作的能力,这种方法使用加权的伪随机发生器来不强调在发射分组中对已知呼叫建立频率的选择,并用伪随机顺序的频率发射数据业务分组,从而实现频率分集。这种方法用于让两个或多个FH设备在不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相互之间直接通信,例如数字双向数据/语音无线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1B是说明在网络外处于脱网功能模式下进行直接通信的远端单元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示例远端单元的电气方框图;
图3是用于实现基本的跳频数据帧的代表性数字信道规程的方框图;
图4A说明了完整数据发射协议帧,帧中用零来填充,而没有报文的重复;和
图4B说明了本发明的改进情形,其中描绘了数字信道过程发射信号中的帧,帧中用零填充并有整个报文的重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远程移动单元之间处理和发射数据的独特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无线系统中的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便于在使用扩频编码来发射数据的数字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先参看图1,这个方框图说明了在可以应用本发明的环境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也可以在不在图示的系统中工作的设备之间直接应用,这种情况将会参考图1B来讨论。如图1所示,固定部分108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106,它们为多个远程用户设备102提供通信服务。基站106由通信链路耦合,优选地与使用传统射频技术的用户设备102进行通信。一个或多个天线104提供从基站106到远程用户设备102的通信。优选地,基站106还经天线104从多个远程用户设备102接收RF信号。
通信网络100的固定部分108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10相连以从类似电话112和计算机114的其它类型的设备接收和向它们发射报文。诸如电话112和计算机114的设备可以接收或发起由远程用户设备102发起或接收的呼叫或信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网络(诸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因特网)来从无线网络100接收或向其发送有选择的呼叫信息。诸如计算机114的计算机也可以作为由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各种应用和信息的中央存储库来使用。
应进一步认识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调度系统、蜂窝电话系统和语音和/或数据报文通信系统的其它类型的系统中。
图1B说明了脱网功能变通通信模式。在脱网功能模式下,两个或多个远程用户设备102在网络之外相互之间直接进行通信。本发明对用户设备102之间的无网络通信特别有用。具有地说,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诸如数字步话机这样的与任何网络都不关联的远程设备提供了直接通信的能力。我们将参看图2来讨论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典型远程用户设备102。
图2说明了示例的远程用户设备102和它的各种组件。远程用户设备102包括用于接收入站报文和发射出站报文的天线202。天线202与发射器204和接收器206相连。发射器204和接收器206都与处理器216相连,处理器216用于处理与出站和入站报文相关的信息并控制本发明中的远程用户设备102。用户界面210与处理器216或操作地连接以提供用户交互和反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户界面包括显示器212和键盘214。显示器212为用户提供来自处理器216的操作信息和反馈。键盘214可以让用户进行输入和对处理器216进行响应。为实现本发明的目标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或系统来提供用户交互和反馈。石英震荡器208为处理器216和远程用户设备102的其它组件提供传统的计时功能。处理过程由处理器216和存储器218共同执行。存储器218包括用于编程和操作本发明的远程用户设备102的软件指令和数据。远程用户设备102进行工作以与基站106或其它远程用户设备102进行通信。不管目的是什么,高度可靠地发射一组数据都是很必要的,这样即使听不见语音时也可以让呼叫的接收者识别出呼叫者。
将参看图3来讨论可靠的数据发射。具体地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讨论可靠的发射数据的基本单元(诸如始发移动设备的私有标识)。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同等地应用于其它数据项目,诸如文本报文。通常,与移动用户设备的标识相关的数据应当可以在信噪比(SNR)非常低的情况下接收。换言之,在SNR不够高以用于好的语音质量时,有某种类型的通信起作用。如果用户在数字语音工作期间不能清晰地听到呼叫者的声音,被呼的用户至少应当知道是谁在呼叫。此外,在语音通信不可行的时候,用户可以选择用短文本报文进行通信,并且本发明可以让这种报文的传送更可靠。
为了实现可靠传送的目标,要使用数据信道过程(DCP),其中要对数据信息信号施加总开销。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机制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前向误差校正(FEC)、重复分集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码。
图3说明了为系统设计的DCP、为发射数据而实现频率分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调制方法是在3200码元每秒的速度下,带不相干检测的正交移频键控(8-FSK)。码元是对来自要发射的数据的各位进行调制编码的结果。在图示的实施例300中,使用具有50KHz的调频载波间隔的、902-928MHz ISM频段中的工作频率。每个调频集包括50个载波并且由于FCC准则必须一致地使用这些频段中的每一个。
在典型的DCP 300中,在步骤302处,要发射34位的数据块√。这个数据可以是发信者的PID、文本报文或其它一些数据。为了帮助说明本发明,在讨论中要使用各种符号和记号。例如,用 表示的向量是位向量,而用“▲”表示的向量是指8-FSK码元向量。还用向量的下标来表示对向量执行过的方法。例如下标‘S’表示相关向量的数据位已经加入了停止位,‘C’表示执行了CRC,‘F’表示已经加入了溢出位和‘R’表示已经执行了一次或多次重复。
转到图示的DCP300,在步骤304处将停止位加入到34位的数据√中,其结果是35位的数据√S。紧跟着,在步骤306处用生成多项式
g(x)=1+x+x2+x3+x11+x12执行12位的CRC来产生47位的块√SC
由于要使用带四个存储器元件的卷积编码器,所以需要附加四个零溢出位来让卷积编码器在已知的状态下完成。在步骤308处将四个溢出位附加到47位的块√SC后以得到长度为五十一的块√SCF。在步骤310处,块√SCF以1/3比率通过卷积编码器。编码器实际上用8-FSK变换(mapping)来将位转换成码元。在示例的DCP300中,用的是每个码元三位的变换,但是,由于进行的是1/3编码,所以在8-FSK变换之后每个位最终还是由一个码元表示,因此结果是五十一个码元“▲”。
DCP中的下一个需求就是时间分集,这可以创建多个信息块的实例。为了创建时间分集,步骤310的51个码元就重复五次,在步骤312产生255个码元▲R。在步骤314处加入信号码元以创建256个码元长的向量▲RS。在步骤316处使用交织8x32块以获得长为256的向量▲RSI。8x32时间交织器块提供了对码元扰频(scrambling)并帮助克服解相关性、衰减和其它类似的问题。实际上,时间交织器通过对信号重新排序来对报文进行扰频。下一个步骤是频率分集的应用。
频率分集可以实现提高成功传送报文块的机会的能力,同时在重复的块之间提供差别。为了创建频率分集,长度为256的向量▲RSI可以在任意数量的脉冲上进行重复。重复▲RSI的脉冲数N是灵活的。每次重复都可以提供分集增益并提高性能。尽管每次重复也会减缓所支持的数据速率,但是为了实现所希望的范围和性能这种减缓实际上是需要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步骤318处选择N值为三。这个N个脉冲的帧创建了基本数据单元。由于在FH系统中每个脉冲都是在不同的频率上的,所以就实现了频率分集。可以将这个数据单元插入到其它FH流(诸如,语音)中。
本发明的下一个方面是将基本数据单元扩展成完整的数据发射协议。将参照参看图4A来讨论这个过程的具体内容。
在特定的应用中发送短报文会产生特定的问题,这是FCC准则的要求造成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要平等地分配和使用扩频中的每个频率的要求。在900MHz ISM频段的特定应用中的每个跳频集都包括五十个频率或信道。FFC规则要求要最小地、一致地使用五十个频率中的每一个来发射。为了以不过分地消耗能量的方式来同步移动设备,在每次发射开始的时候都发送跳频集中的五十个频率中的六(6)个来完成呼叫建立。转到图4A,用带报头402和同步404的固定模式来发送频率。在语音或数据业务通信期间,伪随机发生器不强调对这些固定模式频率的选择从而使整个频率分配保持均衡。例如,在语音发射中,为了均衡地使用所有的频率,在发射的整个过程中不强调使用六个频率。长时间的发射实际上对平衡频率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数据的原因,报文可以很短并且发射也相应地很短。这限制了平衡地使用频率的能力。一种解决的办法是填充和/或重复数据报文,从而实现了固定发射长度的方式。
由于有诸如文本的短报文,典型的报文就很可能严重地破坏频率使用的平衡。例如,设想二十个字符的报文,这是典型的报文长度。由于在前面讲过的原因,每个DCP帧可以装4.25个字符。因此这二十个字符的报文将需要五个DCP帧。一个DCP帧在三个跳频上发射,那么这五个DCP帧将需要十五个跳频。出于同步的目的典型的报文要使用跳频集中的五十个频率。这就是说不能平衡地使用这五十个频率。
通常,为了平衡频率分配,在业务部分发射期间,伪随机发生器不强调对六个报头和同步频率的选择,这样就不太可能选择它们作为发射报文的频率。换言之,每个报头和同步(五十个频率中的总共六个用于发射报文的频率)将只发送一次。在没有此类不强调的频率的情况下,来自这个报文剩余的四十四个频率将平均发送15/44=0.34次。因此这消除了平衡频率的机会。
如同参看图4A所图解说明和讨论的那样本发明阐述了频率平衡的问题。如图所示,不论报文的实际长度是多少,任何报文都将扩展成19个DCP帧。换言之,每个报文都将置于五十七个频率(19DCP*3个跳频每DCP)上。实际上,每个报文将扩展成4.25*19=80.75个字符的报文。报头402具有三个频率,同步404也具有三个频率,在进行业务通信期间,不强调对它们的选择。在业务频率上,选中它们的可能性要比典型的五十个频率的报文的剩余四十四个频率低。通过查看使用频率的平均次数来得到不强调的量。在业务通信期间,伪随机发生器为发射报文选择一个频率的可能性可以由下式表示:
Figure A20048000009100121
在发射期间,有六个报头和同步脉冲加上五十七个业务脉冲,在经过修改的报文中总共有六十三个脉冲。利用上面的等式表示的业务频率的权值,跳频集中的五十个信道中的每一个都得到了使用。平均使用率是63/50=1.26次,其结果是均衡地使用了频率。
如图4B所示,对于足够短的报文,相对于简单地用零填充而言,用附加的报文重复来填充将会带来好处。当报文重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DCP帧上的CRC来判断是否正确地对重复内容解码了。图4B的发射信号410包括三个脉冲的报头402,三个脉冲的同步404,同样重复的文本报文块406、410、412,和填充414。如图所示,使用了十九个DCP帧的信号来尽可能多地重复文本报文,并在结尾用零填充。
如同在前面讨论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选择的数据重复脉冲数是三。这样就和报文410和412一样重复报文406。本发明对DCP的应用的结果就是可以可靠性高地发射报文数据块。
典型的模拟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的DCP的好处。模拟实验的环境是使用3MPH速率的移动单元的瑞利(Rayleigh)衰减信道。每个跳频上的衰减是独立发生的。接收器使用一组匹配滤波器(分别用于八个FSK频率中的每一个的)来在每个码元间隔生成一组八个复杂统计(complex statics)。按平方律合并与在跳频中重复并在不同的跳频上的码元相对应的统计组。
然后将码元的合并统计输入到维特比解码器。解码器使用合并分枝量度(metric)的平方律来生成路径量度。
在前面所说的环境中,得到了关于接收发信移动设备的私有标识(PID)的下列结果。模拟实验的一个原则是如果PID的任何位有错误,那么就拒绝整个PID。所观察到的是在非常低的3dB的ES/N0(这里ES表示码元能量,N0表示噪音频谱密度)时在99%情况下都接收到PID。6dB时,在超过99.9%情况下都接收到PID。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好处和操作,使用新发明的DCP设计在前面所讨论的,模拟环境中还对发射可变字符长度的报文进行了评估。
具体地说,考虑了在报文长度为十七、三十四、五十一和六十八个字符的情况下没有正确地对整个报文进行解码的可能性。这里将在超过99%的情况下都对整个报文正确解码的ES/N0值作为量度。
如同前面所讨论,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十九个DCP帧来发射报文,每个DCP4.25个字符。这样,在19个DCP报文长度中将发射四次需要4个DCP(17/4.25)的十七个字符的报文。十七个字符的报文所需要的ES/N0大约为-1dB,这个值远远低于正确接收报头和同步的所需值。三十四个字符的报文将发射两次,需要的ES/N0大约为2dB,这个值仍然低于正确接收报头和同步的所需的等级。通常,在SNR为2dB的情况下,文本报文的大片段将在34个字节的范围之内。
在19个DCP报文期间,更长的五十一和六十八个字符的报文将只发送一次。这所需要的ES/N0值在6dB和7dB之间,这大约是可靠地接收报头和同步所需要的值。即使在ES/N0值为4dB时,也可以在超过90%的情况下对报文正确地解码。
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可以可靠性非常高地检测到报文,由于可靠性足够高所以文本报文通信的限制因素将是在ES/N0值非常低的时候对报头和同步的检测。
这里已经结合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这个实施例完全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限制的目的的。这项技术中的一般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将看到变通的实施例。
从前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本发明是非常适于实现前面提出的全部目标和目的,以及系统和方法的显而易见的和固有的优点。应当理解可以使用某些功能和子集并且在不涉及其它功能和子集的情况下使用它们。这通过权利要求书并在其的范围内提了出来。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便于在使用频率分集的设备之间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位长度足够长的基本数据帧来为给定的应用承载最少量的信息;
通过冗余前向误差校正编码对所述基本数据帧进行编码;
重复所述编码数据帧以提供时间分集;和
在多个频率上进一步重复所述经过编码的数据以提供频率分集并增强跳频扩频能力。
2.如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方法,其中,通过冗余前向误差校正编码对所述基本数据帧进行编码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
3.如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方法,其中,所述重复所述编码数据帧以提供时间分集进一步提高了性能。
4.如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基本数据帧进行分组以应用到非数据跳频应用中。
5.一种用于数据报文的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基本数据帧来封装所述数据报文;
在整个发射中尽可能多地配置所述数据报文的副本;和
为实现均衡的发射长度用值填充所述整个发射的剩余部分。
6.如权利要求5中的所述方法,其中,用于填充的所述值是零。
7.一种用于在使用跳频扩频操作的设备之间进行异步无线数据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呼叫建立阶段,其中所述呼叫建立阶段使用已知的频率序列;
业务阶段;和
用于提供对所述已知频率序列的选择的伪随机发生器;
其中,所述伪随机发生器在所述业务阶段不强调对所述已知频率序列的所述选择,这样平均起来对所有所选的已知频率的使用是相等的。
8.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中发射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数据发射报文的所述业务部分扩展到可以均衡地使用多个频率的发射信号长度;
在数据业务通信期间不强调对所述多个频率的初始子集的选择;和
在所述发射信号长度内在剩余的频率上多次重复更短报文。
9.如权利要求8中的所述方法,其中,通过使用伪随机发生器来实现不强调对所述多个频率的所述初始子集的选择。
10.如权利要求8中的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频率的所述初始子集被在所述发射信号长度的第一部分中表示,并且包括诸如报头和同步脉冲的一致性控制信号。
CNA2004800000913A 2003-01-31 2004-01-29 采用频率分集的系统的数据信道过程 Pending CN18234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355,336 US20040152479A1 (en) 2003-01-31 2003-01-31 Data channel procedure for systems employing frequency diversity
US10/355,336 2003-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3478A true CN1823478A (zh) 2006-08-23

Family

ID=32770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000913A Pending CN1823478A (zh) 2003-01-31 2004-01-29 采用频率分集的系统的数据信道过程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52479A1 (zh)
EP (1) EP1588503A2 (zh)
JP (1) JP2006519555A (zh)
KR (1) KR20040111460A (zh)
CN (1) CN1823478A (zh)
MX (1) MXPA04009441A (zh)
WO (1) WO2004070992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01B (zh) * 2007-03-20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群跳频的方法及其信令传输方法
CN105353363A (zh) * 2015-11-25 2016-02-24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时间分集和频率分集提高目标分辨力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82106C (en) 2004-10-15 2015-04-28 Aware, Inc. Dmt symbol repet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impulse noise
EP1720265A1 (en) * 2005-05-04 2006-11-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iversity system with only one receive antenna
US7680202B2 (en) * 2005-11-08 2010-03-16 Freesystems Pte Ltd Digital wireless au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time diversity
TWI324451B (en) * 2005-11-08 2010-05-01 Free Systems Pte Ltd Time diversity algorithm for digital wireless audio transmission
DE102006042453A1 (de) * 2006-09-09 2008-03-27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besserten Funkübertragung in einem Fahrzeug
CN101232484B (zh) * 2007-01-26 2011-08-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DE102007020100A1 (de) * 2007-04-26 2008-10-30 Braun Gmbh Zahnbürste sowie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unidirektionalen Datenübertragung
EP2257067A1 (en) * 2009-05-29 2010-12-01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inserting watermark assistance data in a bitstream, method of watermarking said bitstream,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of watermarking and bitstream comprising the watermark assistance data
DE102010047828A1 (de) 2010-10-04 2012-04-05 Eppendorf Ag Laborgerät zum Behandeln von Flüssigkeiten
DE102010047126A1 (de) 2010-10-04 2012-04-05 Eppendorf Ag Pipette
DE102010047829A1 (de) 2010-10-04 2012-04-05 Eppendorf Ag Mechanische Pipette
DE102010047826A1 (de) 2010-10-04 2012-04-05 Eppendorf Ag Elektronische Pipette
KR102047959B1 (ko) * 2012-01-10 2019-11-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동기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동기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DE102012102918A1 (de) 2012-04-03 2013-10-10 Eppendorf Ag Laborgerätesystem und Laborgerät zum Behandeln von Fluiden und Feststoffen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Laborgerätes
JP6003992B2 (ja) * 2012-08-27 2016-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04754585B (zh) * 2013-12-30 2018-07-20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频率分配方法和系统
US9456405B2 (en) * 2014-01-30 2016-09-27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in coverage enhancement mode wit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US20160269979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650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during bluetooth discovery pha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4116A (en) * 1992-02-14 1996-06-04 At&T Corp. Packet framer
US5491741A (en) * 1992-10-23 1996-02-13 At&T Corp. Prioritizing a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in a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US5802068A (en) * 1995-06-30 1998-09-01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Multiplexing apparatus of a plurality of data having different bit rates
US5784597A (en) * 1995-09-22 1998-07-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ystem including acknowledgement indicating successful receipt of request for reserved communication slots and start time for said reserved communication slots
US6373831B1 (en) * 1997-03-26 2002-04-16 Nortel Network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hannel coding and inverse-multiplexing for multi-carrier CDMA systems
EP0938208A1 (en) * 1998-02-22 1999-08-25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compatible with the existing GSM system
US6421357B1 (en) * 1998-06-24 2002-07-16 Ericsson Inc. High-penetration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compact character set
US6496706B1 (en) * 1999-07-23 2002-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 g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94286B2 (en) * 1999-08-12 2003-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herent demodul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a potentially gated pilot signal
GB2374771B (en) * 2000-12-29 2004-07-07 Vtech Communications Ltd Frame structure with diversit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01B (zh) * 2007-03-20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群跳频的方法及其信令传输方法
CN105353363A (zh) * 2015-11-25 2016-02-24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时间分集和频率分集提高目标分辨力的方法
CN105353363B (zh) * 2015-11-25 2017-06-09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时间分集和频率分集提高目标分辨力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70992A2 (en) 2004-08-19
JP2006519555A (ja) 2006-08-24
US20040152479A1 (en) 2004-08-05
WO2004070992A3 (en) 2005-05-06
MXPA04009441A (es) 2005-01-25
EP1588503A2 (en) 2005-10-26
KR20040111460A (ko) 200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3478A (zh) 采用频率分集的系统的数据信道过程
US10231199B2 (en)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book for E-UTRAN
CN1160895C (zh) 测试数字通信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JP3442787B2 (ja) 統計的合波を利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の中で可変レートデータ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US6198775B1 (en) Transmit diversity method, systems, and terminals using scramble coding
CN1065995C (zh) 提供速率可变的数据通信链路的方法
CN1112829C (zh) 在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传输高速率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380763A (zh) 产生合成波形的方法和装置
KR2004002849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들을 위한 mimo harq방식들에서의 신호 및 제어 메카니즘들
AU1329201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hybrid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361956A (zh) Fh/tdd系统中的时间和频率分集
IL17197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hance audio quality for digitized voice transmitted over a channel employing frequency diversity
JPH11511607A (ja) 繰り返されるデータワードを使用した順方向誤り訂正方法
CN1145304C (zh) 产生信道编码和用户编码的信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218544C (zh) 用帧能量度改进速率测定的方法与设备
CN100361428C (zh) 编码信息分集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2758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前同步信道的系统及方法
WO2009023670A2 (en)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book for e-utran
Chowdhury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WO2000077963A1 (en) Interleaving in a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Ali FCMA/DSM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77894A (zh) 移动站无线电通信网接口单元
WO20000087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tating modulation symbol indices
JPH1028095A (ja) 無線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