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9876A - 发泡剂喷洒器 - Google Patents

发泡剂喷洒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9876A
CN1819876A CN 200580000674 CN200580000674A CN1819876A CN 1819876 A CN1819876 A CN 1819876A CN 200580000674 CN200580000674 CN 200580000674 CN 200580000674 A CN200580000674 A CN 200580000674A CN 1819876 A CN1819876 A CN 1819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opening
mentioned
grid
conten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006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6760C (zh
Inventor
饭塚茂雄
水嵨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9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9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67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676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泡剂喷洒器,包括:分别对容器内的内容物质和外部空气进行汲取、加压、压送的双重压力泵(30);形成压力泵(30)的出口通道(P3、P4)汇合的汇合空间(R),同时具有连接空间(R)与通向外部喷射端的通道(42)的押压罩(40);设置于押压罩(40)的通道(42)内部的发泡构件(50)。发泡构件(50)具有:开口面积小于押压罩(40)的通道(42)开口面积的入侧开口(H);设置了连接具有大于该入侧开口(H)开口面积、与通道(42)相通的筒体(51b)的喷射环(51);面向开口(H)设置、从开口(H)进入的内容物质进行接触、并使其中部分内容物质通过、具有众多微细孔的网格(52a);网格(52a)的开口口径φ2等于喷射环入侧开口开口口径φ1的2.0~3.5倍。更理想的数值是2.2~3.2倍。

Description

发泡剂喷洒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将空气与液态内容物构成的泡沫混合物进行喷射的发泡剂喷洒器。
背景技术
在充填有洗面剂、头发定型剂等内容物的容器上,出于免除液态内容物发泡构件、更便于使用的角度考虑,通常在容器上安装发泡剂喷洒器。这种发泡剂喷洒器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使容器内的内容物直接发泡进行喷射。举例说明,这种发泡剂喷洒器一般作为支撑帽(base cap)被固定安装在容器的口颈部。支撑帽里装有汽缸。而汽缸内又有汲取内容物、对其加压、并进行压送的活塞;此外还有吸进外部空气、对其加压、并进行押送的活塞(空气活塞)。这两种活塞同心直列配置,形成双重压力泵。空气活塞上方顶端外侧安装的押压罩保持可以滑动的状态,通过对押压罩反复不断的挤压和其自身的归位动作,各个活塞在各自的汽缸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容器内的内容物和外部空气分别进行汲取、加压和压送。而内容物和空气在规定的内部空间混合之后,通过发泡构件,再经过内部管线从押压罩的喷射端以泡沫的形式喷出。
为此使用的发泡构件是:喷射环与网格。喷射环是由开口面积比按压罩的内部通路还要小,而使混合的内容物的喷射速度上升的狭小入侧开口,及具有比该入侧开口还四大的开口面积的筒体所构成。网格是在此喷射环的筒体内面向入侧开口而设置,以与从该入侧开口混合有外气的内容物接触,并供一部分内容物通过。藉此可以提供适合用途的大泡沫。这种技术已经付诸实际应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早期公开公报的特开平8-230961号公报)。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发现,即使使用基于上述发泡构件的发泡剂喷洒器,也会由于发泡内容物质性状的不同而使泡沫品质参差不齐,喷射出的泡沫物质中泡沫直径有大有小。本案的发明人认为还有可能进一步改善,使泡沫物质质地更细腻、更均匀、外观更漂亮、手感更莹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为了消除由于内容物差异而产生的泡沫品质参差不齐问题,提出不论内容物质性状如何、切实保证产生细腻、均匀泡沫的发泡剂喷洒器。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剂喷洒器包括:固定于容器口部的支撑帽;安装于该支撑帽上分别对外部空气和灌装于容器内部的液态内容物进行汲取、加压、压送的2个压力泵;押压罩,形成将这2个压力泵的出口通道汇合于一处的汇合空间,并具有内部通道,以连接该汇合空间与通向外部的喷射端,通过重复押压和复位动作,将与外部空气进行混合的内容物从喷射端喷出;设置于押压罩的内部通道内并使融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发泡的发泡构件。构成上述发泡构件的喷射环具有比押压罩内部通道口径要小的入侧开口,以及比该入侧开口口径要大、与押压罩内部通道相通的筒状部分。该喷射环的筒体内部还具有与上述入侧开口相向设置、由众多微细孔形成的网格部分。融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从该入侧开口处接触到网格部分,并有部分内容物得以通过。该网格口径为上述喷射环入侧开口口径的2.0~3.5倍。最佳数值为2.2~3.2倍的开口口径φ2。
在上述的发泡剂喷洒器中,网格开口口径φ2为喷射环入侧开口口径φ1的2.0~3.5倍,较佳的是2.2~3.2倍。在这个范围内,无论内容物形状如何,喷射出来的泡沫细腻、均匀,可以使使用者将泡沫放入掌中时有外观上乘、手感莹润的感觉。
根据本发明原理,喷射环的入侧开口与网格之间较佳的是,有一定坡度的圆锥面,或者是由倾斜角连续变化的弯曲面相衔接而构成。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喷射环内杂乱湍流对泡沫品质造成的不良影响。
上述的压力泵为双重泵,具有:汽缸,垂挂于支撑帽下面,在容器的口颈部内周之间连通至该口颈内侧,利用上述支撑帽密封形成环状间隙;2个活塞,在该汽缸内滑动,且呈串列配置,其中各个活塞分别对容器内的内容物和外部空气进行汲取、加压、压送。
本类双重压力泵对外部空气进行汲取、加压、压送的汽缸部分中,较佳的是设有空气导入孔,当活塞为静止不滑动的恒常状态时,利用该活塞而封锁,且当该活塞被推入时,则利用该活塞而开放,把外部空气导入该容器内。如果设置这样的空气导入孔,就可以取消传统使用的外部空气吸气阀门,从而达到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的目的。习知的外部空气吸气阀门通常是用来消除由于压力泵的作用而产生的容器内部负压。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发泡剂喷洒器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3显示的是本实施形态中发泡构件的放大截面图。
图4(a)~4(c)分别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态中发泡构件的俯视图、放大截面图、以及仰视图。
图5表示的是在图4(b)显示的发泡构件中离开押压罩一侧的喷射环,仅仅固定入侧开口一侧喷射环状态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6表示的是在图4(b)显示的发泡构件中离开入侧开口一侧的喷射环,仅仅固定押压罩一侧喷射环状态的主要部位截面图。
图7表示的是图5所示发泡构件中将网格环的网格与押压罩向相设置的重要部位截面图。
图8表示的是在图4(b)显示的发泡构件中,在喷射环上设置的肋部一侧嵌合网格环条沟方法的重要部位截面图。
图9表示的是在图4(b)显示的发泡构件中,在喷射环上设置的肋部另一侧嵌合网格环条沟方法的重要部位截面图。
图10(a)、10(b)分别表示的是传统发泡剂喷洒器和依据本发明原理制作的发泡剂喷洒器所产生的泡质概略图。
10:容器                      11:口颈部
20:支撑帽(base cap)          30:压力泵
31:汽缸                      31a:小口径筒状部分
31b:大口径筒状部分           31h:导入口
31p:管道                     32:活塞
33:提动阀                    33a:下方顶端
33b:上方顶端                 34:活塞导臂
34b:顶端                     35:空气活塞
35a:空气活塞                 35b:密封垫
35c:密封垫                   36:空气活塞阀门
40:押压罩                    40a:筒状部分
41:喷射端                    42:内部通道
50:发泡构件                  51:喷射环
51b:筒体                     52:网格环
52a:网格                     52b:筒体H入侧开口
h1:外部空气导入孔            h2:外部空气导入孔
O:密封构件                   P1:通道
P2:通道                      P3:通道
P4:出口通道                  T1:汽缸室
T2:汽缸室                    R:汇合空间
S:弹簧                    V:球型阀门(ball valve)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较佳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所示,支撑帽20可以通过螺纹固定在灌装了液态内容物的瓶状容器10的口颈部11,并且可以随时进行拆装。在支撑帽20内安装了可以对容器10内的内容物和外部空气分别进行汲取、加压、压送的双重压力泵30。
压力泵30具有与支撑帽20底切(undercut)嵌合、垂于支撑帽20下方的汽缸31,由小口径筒状部分31a和与小口径筒状部分串接为一体的大口径筒状部分31b组成。小口径筒状部分31a包括汲取容器10内部内容物的管道31p所连接的导入口31h。
小口径筒状部分31a包括:利用弹簧S弹性地支撑小口径筒状部分31a且在小口径筒状部分31a内部滑动的活塞32;在该活塞内部的通道P1内拆装自如地嵌合的提动阀33;以及活塞导臂34,具有通道P2以押压该活塞32及该提动阀,该提动阀33的顶端33b安装于活塞32的通道P1处或自通道P1处拆除以开合通道P2。活塞导臂34的顶端34b的内侧设置有利用球型阀连通被开闭的通道P2的内容物压力泵出口通道P3。藉由上述这些零部件完成对内容物的汲取、加压、压送工作。
大口径筒状部分31b装置着:在活塞导臂34的外侧周围安装着可以在大口径筒状部分31b内部自由滑动的空气活塞35;为容纳贯通空气活塞35的外部空气导入孔h1与大口径筒状部分31b之间进入的外部空气、同时起防止逆流作用的空气活塞阀门36。上述这些零部件完成对外部空气的汲取、加压、压送工作。
参照数字40表示的是装配有喷嘴的押压罩40。押压罩40是可滑动地支持着空气活塞35的上方顶部35a的外侧周围,同时还具有嵌合于活塞导臂34的上方顶端34b的筒状部分40a,从而使活塞导臂34以及空气活塞35为可押压。此外,押压罩40通过后述发泡构件50形成内容物压力泵的出口通道P3与外部空气压力泵出口通道P4汇合的汇合空间R;押压罩还具有内部通道42,连通该汇合空间R与通向外部的喷射端41。
构成发泡构件50的各个部分是:内嵌合于押压罩40筒状部分40a内部的喷射环51;嵌合于该喷射环51内的2个网格环52。构成喷射环51的各个部分有:比押压罩40的内部通道42口径狭窄、从而提高混合内容物喷射速度的入侧开口H;开口直径大于该入侧开口H,并与内部通道42相衔接(连通)的筒体51b。喷射环51与活塞导臂34的上方顶端34b的内侧周围共同构成汇合空间R。网格环52由具有多数微小孔、设置于中空的筒体52b一端的网格52a构成。该网格52a安装在喷射环51的筒体51b内部面对入侧开口H的位置上。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接触到网格52a上,其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微小的孔,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由此而产生泡沫。
为此,当手指等外力挤压押压罩40时,在小口径筒状部分31a中,提动阀33的下方顶端33a附着在导入口31h上,形成与活塞32之间的汽缸室T1。当活塞32压过来时汽缸室T1内的内容物受压,使得提动阀33的上方顶端33b离开活塞32的通道P1。如图1,2箭头D1所示,内容物由此被挤压向出口通道P 3。为此,球型阀门V(ball valve)打开,向汇合空间R供给内容物。与此同时,在大口径筒体部分31b,空气活塞35对本身与大口径筒体部分31b之间构成的汽缸室T2内的外部空气施压,汽缸室T2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以上时,空气活塞35在活塞导臂34上滑动、离开该活塞导臂,将外部空气压送向出口通道P4。如图1,2箭头D2所示。这样,汇合空间R得到外部空气的供给,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从喷射环51的入侧开口H处进入,通过网格环52的网格52a发泡,泡沫状的内容物从押压罩40的喷射端41喷出。
当手指离开押压罩时,小口径筒体部分31a中,弹簧S的力产生复位动作,活塞32上升,提动阀33的上方顶端33b嵌合于活塞32的通道P1,提动阀33与活塞32共同上升,离开导入口31h,内容物通过管道31p被汲取到汽缸室T1内。与此同时,大口径筒体部分31b,弹簧S产生的复位动作使得空气活塞35与活塞导臂34一起上升,在活塞导臂34上的滑动堵塞住出口通道P4,汽缸室T2内部由此产生负压,空气活塞阀门36打开,通过外部空气导入孔h1吸进外部空气。
通过对押压罩40的挤压以及复位动作的反复进行,发泡剂喷洒器将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以泡沫的形态从喷射断41喷射出来。
如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发泡剂喷洒器入侧开口H的口径ψ1与从这个入侧开口H处进入、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与其接触的网格52a口径ψ2的相互比例设定为满足:
φ1∶φ2=1∶2.0~3.5
也就是说:本实施形态的网格52a具有为入侧开口H口径面积S14.0~12.3倍的接触面积S 2。具体来说,如果入侧开口H的口径φ1为:φ1=2mm,口径面积S1为S1=3.14mm2。那么,从该入侧开口H进入的、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质所要接触的网格52a的口径φ2即为:φ2=5.6mm,接触面积S2即为:S2=24.6mm2
如图10(a)所示,无论内容物质形状如何,在上述结构中所喷射出来的泡沫F全部为小气泡B1,质地细腻、均整,对于使用者来说外观高雅、手感舒适。与此相对照,当入侧开口H的口径φ1与网格52a的口径φ2的相互比例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发泡剂喷洒器所喷出的泡沫会因内容物质的形状不同而产生小气泡B1与大气泡B2同在,很难形成泡沫外观高雅、手感舒适的效果。如图10(b)所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的喷射环51中,入侧开口H与网格52a由有一定坡度的圆锥面51c连接彼此。这种结构可以帮助质地细腻、均整的泡沫的产生。另,位于喷射环51的入侧开口H和网格52a之间的圆锥面51c可以用坡度连续变化的弯曲面替代。
再有,如图2所示,在本形态中空气活塞35与大口径筒体部分31b的滑动部分分为上下二股。在与大口径筒体31b的内壁之间与活塞臂34周围有形成环状密闭空间R的密封垫35b和35c。而且,大口径筒体31b通过容器10的口部11内壁相互间,进入该口部11内部,与密封构件(例如衬垫)O共同形成由支撑帽20密封的环状间隙C。这个大口径筒体(气缸部分)31b还装备有向容器10内导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孔h2。空气活塞35处于不在大口径筒体31b内部滑动的恒常状态时,被密闭空间r所密封,空气活塞35被押入时开放,外部空气通过外部空气导入孔进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压力泵的作用,不再需要传统上为了消除容器10内部发生的负压而设置的外部空气吸纳阀门。可以达到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本实施形态中,喷射环51上入侧开口H的截面形状、网格52的截面形状等部位可以作成三角形、四角形等多角形或圆形。当截面形状为以三角形、四角形等多角形为代表的非圆形形状时,上述的开口口径比例为与该非圆形截面有同一截面面积的相当圆形的直径比。
图4(a)~4(c)表示的是基于本发明的发泡剂喷洒器上发泡构件50的其它实施形态。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与图1~3所示内容相对应的组成构件采用同一参照数字表示,重复说明将被省略。
本实施形态的发泡构件50中,贯通喷射环51的内部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与此同时,如图4(a)所示,该喷射环51的入侧开口H的截面形状也为开口口径φ1的圆形。此外,网格环52的筒体52b的截面形状设定为环状。与此同时,如图4(a)所示,网格52a的截面形状也为开口口径φ2的圆形。
在这种构成中,入侧开口H的开口口径φ1和网格52a的开口口径φ2的比例设定为满足下列关系:
φ1∶φ2=1∶2.0~3.5
更为理想的设定比例是满足下列关系:
φ1∶φ2=1∶2.2~3.2
具体范例:喷射环51的入侧开口H的开口口径φ1设定为ψ1=1.0mm,开口面积设定为S1=0.79mm2,网格52a的开口口径φ2设定为ψ2=2.3mm。开口面积设定为S2=4.15mm2
在这种构成情况下,无论内容物质的性状如何,喷射出来的泡沫质地细腻、均整,可以提高使用者置入掌中时的高雅外观和良好手感。与喷射环51的入侧开口H和网格52a的形状为角形的情况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喷射出来的泡沫质地更为细腻、均整。这种效果的产生,可以考虑是因为喷射环51的入侧开口H和网格52a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从而减少了喷射环51内产生的混乱湍流造成的影响。
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喷射环51内部设置有把网格环52固定于押压罩40上的2个肋部53,以及为把网格环52固定于入侧开口H上的2个肋部54。各个网格环52分别以压入嵌合的方式固定于喷射环51内。这种构成设计可以使喷射环51上的肋部53、54将网格52装置于该喷射环51内部的任意位置上。
此外,图5表示的是:在图4(b)展示的发泡构件50上,将押压罩40一侧的网格环52分离开,仅将网格环52固定于入侧开口H一侧的状态。图6表示的是:在图4(b)展示的发泡构件50上,将入侧开口H一侧的网格环51分离开,仅将网格环52固定于押压罩40一侧的状态。图7表示的是:在图5展示的发泡构件50上,将网格52a设置于押压罩40相向位置的状态。此外,图8、9表示的是:在图4(b)展示的发泡构件50上,将网格环52嵌合于喷射环51的肋部53或肋部54的方法组合。
也就是说,依据本实施形态,喷射环51内部设置肋部53、54。这些肋部53、54决定网格环52的位置。如图5~9所示,如果是这种构成,可以根据内容物质的物性和用途等情况预先设定泡沫的希望值。根据这个希望值方便地变更入侧开口H到网格52a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仅以决定网格环52对喷射环51的位置的办法就可以满足内容物质的物性和理想泡沫品质的需要。而不必因内容物质的物性以及泡沫品质要求的改变而增加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的复杂程度。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也可以在网格环52的筒体52b的侧面安装可以拆、装于肋部53、54的条沟52c(无图示)。另外,肋部53、54可以不安装于喷射环51内,而装置于网格环52的外侧面。
本发明并不仅适用于上述的良好实施形态,还可以多种变形状态进行实施。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Claims (5)

1.一种发泡剂喷洒器,包括:
一支撑帽,固定并保持于容器口颈部;
2个压力泵,安装于这个支撑帽上,分别对外部空气和灌装于容器内部的液态内容物质进行汲取、加压、压送;
一押压罩,形成这些压力泵出口通道的汇合空间,并具有内部通道,以连接该汇合空间与连通至外部的喷射端,通过重复地押压和复位动作,将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质经喷射端喷射出去;
一发泡构件,设置于该押压罩内部通道里并使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发泡,
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泡构件包括:
一喷射环,具有一入侧开口及一筒体,其中该入侧开口比押压罩的内部通道开口面积还要狭窄,该筒体连通至该押压罩的内部通道且具有比该入侧开口面积还要大的开口面积;以及
一网格,具有多个微细孔,设置于该喷射环的筒体内,面向上述入侧开口,接触从该入侧开口进入并混合了外部空气的内容物,并供一部分该内容物通过,其中该网格的开口口径φ2为上述喷射环入侧开口的开口口径φ1的2.0~3.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网格具有的开口口径φ2为上述喷射环入侧开口的开口口径φ1的2.2~3.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射环是由入侧开口与网格之间相连接的圆锥面或弯曲面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泵包括:一汽缸,垂挂于支撑帽的下方,在与容器的口颈内周之间连通至该口颈内,利用上述支撑帽的密封形成环状间隙;2个活塞,在这个汽缸内自由滑动,且呈串列设,其中上述压力泵,其各活塞是对容器内的内容物及外气分别进行汲取、加压、压送的双重压力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剂喷洒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双重压力泵在构成压力泵对外部空气进行汲取、加压、压送的汽缸部分,设有空气导入孔,当活塞不滑动而处于恒常状态时被活塞所封闭,当活塞被押压时又被该活塞所开启,用于导入外部空气。
CNB2005800006740A 2004-02-20 2005-02-17 发泡剂喷洒器 Active CN1004967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4623/2004 2004-02-20
JP2004044623 2004-02-20
JP018173/2005 2005-0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9876A true CN1819876A (zh) 2006-08-16
CN100496760C CN100496760C (zh) 2009-06-10

Family

ID=3691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06740A Active CN100496760C (zh) 2004-02-20 2005-02-17 发泡剂喷洒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6760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2062A (zh) * 2011-12-28 2012-06-20 王雅灿 泡沫泵
CN105377710A (zh) * 2013-07-17 2016-03-02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发泡剂分配器以及带发泡剂分配器的容器
CN108392283A (zh) * 2017-02-07 2018-08-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口腔冲洗装置及其喷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39786C2 (en) * 2012-09-03 2014-03-04 Markus Franciscus Brouwer Foam dispens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2062A (zh) * 2011-12-28 2012-06-20 王雅灿 泡沫泵
CN105377710A (zh) * 2013-07-17 2016-03-02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发泡剂分配器以及带发泡剂分配器的容器
CN105377710B (zh) * 2013-07-17 2018-01-30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发泡剂分配器以及带发泡剂分配器的容器
US10144026B2 (en) 2013-07-17 2018-12-04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oamer dispenser, and container with foamer dispenser
US10758925B2 (en) 2013-07-17 2020-09-01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oamer dispenser, and container with foamer dispenser
CN108392283A (zh) * 2017-02-07 2018-08-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口腔冲洗装置及其喷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6760C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15130B2 (en) Container with pump for discharging bubbles
WO2005080003A1 (ja) フォーマーディスペンサ
CN1077813C (zh) 发送多成分材料的喷射器
JP5131456B2 (ja) スクイズフォーマー容器
CN105083730B (zh) 弹性囊泡沫泵
CN1819876A (zh) 发泡剂喷洒器
JP2013112411A (ja) 泡噴出容器
KR101697040B1 (ko) 포말 디스펜서
JPH0624394Y2 (ja) 泡噴出ポンプ容器
JP2018523620A (ja) 圧搾容器用泡発生器
CN106115062B (zh) 活塞泵喷头
JP2007253113A (ja) 泡噴出器
CN202624901U (zh) 泡沫泵
CN110053862A (zh) 喷雾泵头
CN1302968C (zh) 泵及装有该泵的容器
JP2007222733A (ja) 泡噴出器
JP2004057891A (ja) 泡噴出ポンプ容器
JP4489568B2 (ja) フォーマーディスペンサー
JP4318169B2 (ja) ポンプ
CN105197389B (zh) 泡沫泵
CN211870183U (zh) 一种泡沫泵
JPH0715558U (ja) 泡噴出ポンプ
CN201406131Y (zh) 一种喷头
CN205851164U (zh) 手扣式充气喷雾器
CN2855539Y (zh) 环保喷头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