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5325A - 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5325A
CN1815325A CN 200510007221 CN200510007221A CN1815325A CN 1815325 A CN1815325 A CN 1815325A CN 200510007221 CN200510007221 CN 200510007221 CN 200510007221 A CN200510007221 A CN 200510007221A CN 1815325 A CN1815325 A CN 1815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reflex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072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0200C (zh
Inventor
萧至君
廖正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PT DISPLAY TECHNOLOGY (SHENZHEN)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072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0200C/zh
Publication of CN1815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5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02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020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由塑料框架、反射罩、导光板、线光源及挡板所构成,其中反射罩设置于塑料框架内,而导光板具有入光侧,且导光板之入光侧嵌入反射罩。此外,线光源设置于导光板之入光侧与反射罩之间。另外,挡板设置于线光源与导光板之间,且挡板连接于反射罩及塑料框架。当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时,可通过此挡板吸收导光板在冲击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以避免线光源因导光板之冲击而损坏,进而提高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进行冲击试验过程中避免线光源受到导光板冲击而损坏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量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已逐渐由个人计算机(PC)朝向小型的笔记本型计算机(Portable Computerof Note Book)发展。笔记本型计算机由于具有容易携带性与信息存取的便利性,因此,对于外出工作之使用者、上班族及学生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制造商也根据使用者的爱好而发展出不同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机种,以使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应用更为广泛与多元化。
一般来说,制造商为了使笔记本型计算机之整体质量提升,笔记本型计算机在出厂前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冲击试验来说,一般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过程中,最常发生的就是线光源受导光板冲击而损坏,或者是灯管反射罩于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的过程中无法固定住导光板,进而造成导光板跳脱。公知的解决方法是在导光板131上设计耳部131a,并在塑料框架110上设计凸出部110a(如图1A所示),而在冲击试验中导光板131之耳部131a将与塑料框架110之凸出部110a接触,进而抵挡导光板131往线光源(图中未表示出)方向冲击。
然而,为了增进导光板的效能,目前多在导光板之入光截面上形成多个V形沟槽(V-cut),以增加导光板的出光效率。但由于这种导光板并不适合设计有耳部,因此上述方法并不适用于具有V形沟槽的导光板。
为此,公知技术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请同时参照图1B及图1C,其中图1B为公知之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图,而图1C为公知的以双面胶将导光板定位至塑料框架之示意图。公知之背光模块100由塑料框架110、反射罩120、导光板130、线光源(图中未表示出)所构成,其中反射罩120设置于塑料框架110内。此外,导光板130具有入光侧132,而导光板130之入光侧132嵌入反射罩120。线光源(图中未表示出)则设置于导光板130之入光侧132与反射罩120之间。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之过程中,其内部之导光板130从反射罩120跳脱出去或者是线光源受到导光板130冲击而损坏,通常会将导光板130之入光侧132嵌入于反射罩120。换言之,即利用反射罩120来夹持导光板130,并以双面胶140将导光板130贴附于塑料框架110上(如图1C所示),用以防止导光板130从反射罩120跳脱出去。然而,仅利用反射罩120来夹持导光板130以及使用双面胶140来将反射罩120贴附于塑料框架110上仍略显不足,在进行冲击试验时,导光板130很容易在反射罩120夹持力不够或者是导光板上130之双面胶140与塑料框架110间粘结力不足的情况下,而从反射罩120中跳脱出来或者是使线光源遭受到导光板130之冲击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中挡板可吸收导光板在冲击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量,以避免线光源因导光板冲击而损坏,进而相对地提高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可靠性。
为实现本发明之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由塑料框架、反射罩、导光板、线光源及挡板所构成,其中反射罩设置于塑料框架内,而导光板具有入光侧,且导光板之入光侧嵌入反射罩。此外,线光源设置于导光板之入光侧与反射罩之间。另外,挡板设置于线光源与导光板之间,并连接于反射罩及塑料框架。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挡板例如是具有第一转折以及第二转折而呈Z形,且挡板之第一转折承靠于反射罩,而挡板之第二转折则承靠于塑料框架。此外,背光模块还包括双面胶,挡板通过双面胶而相对固定于塑料框架及/或反射罩。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挡板例如是具有第一转折而呈L形,且挡板之第一转折承靠于塑料框架。在实施例中,挡板之第一转折承靠于反射罩。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挡板之材质是高热传导材料,而此高热传导材料包括金属。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挡板之材质是塑性材料,而此塑性材料包括塑料。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塑料框架具有一个开口,且挡板穿设于开口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反射罩具有一个开口,且挡板穿设于开口中。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其还包括反射膜,设置于挡板上而与导光板及线光源中之至少一个相邻。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其还包括吸光层,设置于挡板上而与导光板及线光源中之至少一个相邻。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由塑料框架、反射罩、导光板及线光源所构成,其中塑料框架具有挡板,而反射罩其设置于塑料框架内。此外,导光板具有入光侧,而导光板之入光侧嵌入反射罩。另外,线光源设置于导光板之入光侧与反射罩之间,而挡板位于线光源与导光板之间,并连接至反射罩。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反射罩具有个一开口,且挡板穿设于开口中。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其中挡板之材质是塑性材料,而此塑性材料包括塑料。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其还包括反射膜,设置于挡板上而与导光板及线光源中之至少一个相邻。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之背光模块,其还包括吸光层,设置于挡板上而与导光板及线光源中之至少一个相邻。
基于上述说明,本发明之背光模块乃是将挡板设置于线光源与导光板之间,故当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时,可通过此挡板来吸收导光板在冲击试验之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量,以避免线光源因导光板之冲击而损坏。而且,本发明之Z形挡板具有第一转折,而且此第一转折承靠于反射罩上,此举将可有效地提高反射罩对导光板之夹持力,进而相对地提高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可靠性。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请依序参照图2A、图2B及图2C,其中图2A为本发明之一种挡板连接于塑料框架的背光模块的局部分解图,图2B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将具有挡板的塑料框架组装至具有开口的反射罩的背光模块局部立体图,而图2C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将具有挡板的塑料框架组装至具有开口的反射罩的背光模块局部剖面图。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之背光模块200可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本实施例将以应用在笔记本型计算机中的背光模块200为例做说明。
背光模块200由塑料框架210、反射罩220、导光板230、线光源240及挡板250所构成,其中反射罩220设置于塑料框架210内。此外,导光板230具有入光侧232,而且此入光侧232嵌入反射罩220。另外,线光源240设置于反射罩220与导光板230之入光侧232之间,且线光源240所发出之光线经由反射罩220之反射与集中后,从导光板230之入光侧232进入导光板230内,再经导光板230之作用而转换为面光源,并从导光板230之出光截面234射出。
在本实施例中,线光源240可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阵列或其它适当的线光源,而导光板230例如楔形导光板。
特别是挡板250位于线光源240与导光板230之间,且不会阻挡进入导光板230之光线的位置。而且,挡板250连接于塑料框架210及反射罩220,在本实施例中,档板250之一端以双面胶或其它黏着剂黏附于塑料框架210上,而槽板250之另一端则穿设于反射罩220之开口222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降低制作挡板250之成本,其可与塑料框架210一体成形。举例来说,是以射出成型法来同时形成塑料框架210与档板250。
当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时,其内部的导光板230将会对线光源240产生冲击力量,而此冲击力量若是大于线光源240所能够承受范围,将损坏线光源240。由于本发明之背光模块200具有挡板250,且此挡板250固定于线光源240与导光板230之间,因此可通过挡板250吸收导光板230在冲击试验之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量,以避免线光源240因导光板230之冲击而损坏。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挡板250与塑料框架210及反射罩220的连接方式,其也可以将挡板250之一端粘附于反射罩220上,并使档板250之另一端穿设于塑料框架210之开口212中,如图2D所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挡板250之材质可以是高热传导材料,例如是金属,其目的在于使挡板250具有较高的散热性。此外,挡板250之材质也可以是塑性材料,例如塑料,其目的在于使挡板250具有较高耐冲击性,以承受导光板230在冲击试验的过程中所产生之冲击力量。
请依序参照图3A、3B及3C,其中图3A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图,图3B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一种挡板的示意图,而图3C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一种Z形挡板连接于反射罩及塑料框架的局部背光模块剖面图。图3A至图3C中元件标号与图2A至图2D中元件标号相同者,其代表之元件均与第一实施例所述之元件相似或相同,故本实施例仅针对挡板350做说明。
请再参照图3C,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挡板350之耐冲击性,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50可具有第一转折352以及第二转折354而呈Z形(如图3B所示),且挡板350之第一转折352承靠于反射罩220,以防止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的过程中,其内部之反射罩220向外翻,而挡板350之第二转折354则承靠于塑料框架210。此外,为了使挡板350能够更佳稳固地固定至塑料框架210及/或反射罩220上,本发明可以在挡板350与塑料框架210及/或反射罩220之接触面上设置双面胶260或其它粘结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V-cut型态的导光板容易在导光板之边缘处产生聚光的现象,因而影响其出光均匀性,因此本实施例之背光模块200在挡板350上设置用以吸收光线的吸光层252(如图3D所示)或是用以反射光线的反射膜254(如图3E所示),以将聚集在此处的光线吸收或反射。其中,吸光层252的材质是黑色胶带或是其它黑色或灰色的材料,反射膜254则是白反射片。
承上所述,吸光层252/反射膜254可以设置于挡板350邻近线光源240之表面上(如图3D所示),也可以设置于挡板350邻近导光板230之表面上(如图3E所示)。当然,吸光层252/反射膜254还可以同时设置于挡板350邻近线光源240之表面以及邻近导光板230之表面上,本发明并未对其加以限定。
当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时,由于本发明之背光模块200具有挡板350,且此挡板350固定于线光源240与导光板230之间,因此可通过挡板350吸收导光板230在冲击试验之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量,以避免线光源240因导光板230之冲击而损坏。再者,由于挡板350之第一转折352承靠于反射罩220上,因此还能够避免反射罩220向外翻。
值得一提的是,挡板350并不局限于图3B中所示之Z形,其亦可以如图3F或图3G所示之L形。其中,图3F所示之挡板350具有第一转折352而呈L形,而挡板350之第一转折352承靠于塑料框架210,且此挡板350亦可以通过双面胶260而固定至塑料框架210。此外,图3G所示之挡板350亦具有第一转折352而呈L形,而挡板350之第一转折352则承靠于反射罩220上。当然,在此亦可以通过双面胶260而将档板350固定至反射罩220。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50之材质可以是高热传导材料,例如是金属,其目的在于使挡板350具有较高的散热性。此外,挡板350之材质也可以是塑性材料,例如是塑料,其目的在于使挡板350具有较高耐冲击性,以承受导光板230在冲击试验的过程中所产生之冲击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上述之挡板是何种设计,其设计思想在于通过挡板来吸收导光板在冲击试验之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量,以避免线光源因导光板之冲击而损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背光模块是在线光源与导光板之间设计有挡板,故当笔记本型计算机在进行冲击试验时,将可通过挡板来吸收导光板在冲击试验之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量,以避免线光源因导光板之冲击而损坏。此外,本发明之Z形挡板具有第一转折,而且此第一转折承靠于反射罩上,此举将可有效地提高反射罩对导光板之夹持力,进而相对地提高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信赖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布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附图说明
图1A为公知之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图。
图1B为另一种公知的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图。
图1C为公知的以双面胶将导光板定位至塑料框架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一种挡板连接于塑料框架的背光模块的局部分解图。
图2B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将具有挡板的塑料框架组装至具有开口的反射罩的背光模块局部立体图。
图2C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将具有挡板的塑料框架组装至具有开口的反射罩的背光模块局部剖面图。
图2D为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之将具有挡板的反射罩组装至具有开口的塑料框架的背光模块局部分解图。
图3A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图。
图3B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之一种挡板的示意图。
图3C至图3G分别为本发明之多个实施例之一的局部背光模块剖面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100:背光模块
110:塑料框架
110a:凸出部
120:反射罩
130、131:导光板
131a:耳部
132:入光侧
134:出光侧
140:双面胶
200:背光模块
210:塑料框架
212:开口
220:反射罩
222:开口
230:导光板
232:入光侧
234:出光截面
240:线光源
250:挡板
252:吸光层
254:反射膜
260:双面胶
350:挡板
352:第一转折
354:第二转折

Claims (21)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是包括:
塑料框架;
反射罩,设置于该塑料框架内;
导光板,具有入光侧,该导光板之该入光侧嵌入该反射罩;
线光源,设置于该导光板之该入光侧与该反射罩之间;以及
挡板,设置于该线光源与该导光板之间,且该挡板连接于该反射罩及该塑料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挡板具有第一转折以及第二转折而呈Z形,且该挡板之该第一转折承靠于该反射罩,而该挡板之该第二转折则承靠于该塑料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双面胶,该挡板通过该双面胶而相对固定于该塑料框架及/或该反射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挡板具有第一转折而呈L形,且该挡板之该第一转折承靠于该塑料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双面胶,该挡板通过该双面胶而固定至该塑料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挡板具有第一转折而呈L形,且该挡板之该第一转折承靠于该反射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双面胶,该挡板通过该双面胶而固定至该反射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挡板之材质包括高热传导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高热传导材料包括金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挡板之材质包括塑性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塑性材料包括塑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塑料框架具有开口,且该挡板穿设于该开口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反射罩具有开口,且该挡板穿设于该开口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反射膜,设置于该挡板上而与该导光板及该线光源中之至少一个相邻。
15.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吸光层,设置于该挡板上而与该导光板及该线光源中之至少一个相邻。
16.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是包括:
塑料框架,具有挡板;
反射罩,设置于该塑料框架内;
导光板,具有入光侧,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嵌入该反射罩;以及线光源,设置于该导光板之该入光侧与该反射罩之间,
其中该挡板位于该线光源与该导光板之间,且该挡板连接至该反射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反射罩具有开口,且该挡板穿设于该开口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挡板之材质包括塑性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该塑性材料包括塑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反射膜,设置于该挡板上而与该导光板及该线光源中之至少一个相邻。
21.根据权利要求16项所述之背光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吸光层,设置于该挡板上而与该导光板及该线光源中之至少一个相邻。
CNB2005100072212A 2005-02-05 2005-02-05 背光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020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072212A CN100380200C (zh) 2005-02-05 2005-02-05 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072212A CN100380200C (zh) 2005-02-05 2005-02-05 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5325A true CN1815325A (zh) 2006-08-09
CN100380200C CN100380200C (zh) 2008-04-09

Family

ID=36907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722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0200C (zh) 2005-02-05 2005-02-05 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0200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693B (zh) * 2007-06-13 2010-06-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框架组件及其支架
CN101840083A (zh) * 2010-05-11 2010-09-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形显示器
CN102401300A (zh) * 2011-11-10 2012-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494287A (zh) * 2011-12-22 2012-06-13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TWI426326B (zh) * 2010-04-29 2014-02-11 Au Optronics Corp 薄形顯示器
CN104880859A (zh) * 2014-02-27 2015-09-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最小化边框的液晶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10503C2 (de) * 1991-03-30 1994-12-22 Triumph Adler Ag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Displays von Datenverarbeitungseinrichtungen
JP2000331521A (ja) * 1999-05-19 2000-11-30 Enplas Corp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179982B2 (ja) * 2003-01-24 2008-1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693B (zh) * 2007-06-13 2010-06-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框架组件及其支架
TWI426326B (zh) * 2010-04-29 2014-02-11 Au Optronics Corp 薄形顯示器
CN101840083A (zh) * 2010-05-11 2010-09-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形显示器
CN101840083B (zh) * 2010-05-11 2011-09-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形显示器
CN102401300A (zh) * 2011-11-10 2012-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US8899816B2 (en) 2011-11-10 2014-12-02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CN102494287A (zh) * 2011-12-22 2012-06-13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4880859A (zh) * 2014-02-27 2015-09-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最小化边框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4880859B (zh) * 2014-02-27 2018-04-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最小化边框的液晶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80200C (zh) 2008-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7417A (zh) 侧端入光型背光模块
CN1303462C (zh) 光学薄片以及应用该光学薄片的lcd装置
CN1815325A (zh) 背光模块
TWI222543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LCM)
CN1287200C (zh) 两面发光式液晶显示模块
CN101046581A (zh) 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896777A (zh) 双向光传输反射-透射棱镜片、双向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器
CN1585921A (zh) 触板总成
CN1716035A (zh) 背光单元
CN1530730A (zh) 闪光组件、摄影装置及便携终端
CN1661446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605908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892336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239950C (zh) 用于显示器的照明板
CN1873492A (zh) 显示装置
CN1782790A (zh) 显示装置、便携式机器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265277C (zh) 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TW200411277A (en) Surface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776506A (zh) 发光组件封装结构、应用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US9091796B2 (en) Optical coupling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854865A (zh) 面状光源装置
CN1536413A (zh) 发光装置以及减轻发光装置的灯管影像的方法
CN1306324C (zh) 液晶显示模组
JP2008226701A (ja) 導光板、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781035A (zh) 用于液晶显示的反射板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源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P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PROJECTION TUB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AIWAN, CHINA TO: 350000 FUZHOU, FUJIA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8

Address after: 350000, No. 1, building 6, building No. third, fourth, Confucian Road West, Mawei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after: CPT DISPLAY TECHNOLOGY (SHENZHEN)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Taipei, China Zhongshan North Road 3 paragraph 22

Patentee befor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