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9900A - 超导电缆 - Google Patents

超导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9900A
CN1809900A CNA2004800172939A CN200480017293A CN1809900A CN 1809900 A CN1809900 A CN 1809900A CN A2004800172939 A CNA2004800172939 A CN A2004800172939A CN 200480017293 A CN200480017293 A CN 200480017293A CN 1809900 A CN1809900 A CN 1809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perconducting
conductive metals
common conductiv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72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1060C (zh
Inventor
汤村洋康
西村政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9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9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10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106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2/00Superconductive or hyperconductive conductors, cables, 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B12/02Superconductive or hyperconductive conductors, cables, or transmission l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2/00Superconductive or hyperconductive conductors, cables, 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B12/02Superconductive or hyperconductive conductors, cables, or transmission l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2/08Stranded or braided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2/00Superconductive or hyperconductive conductors, cables, 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B12/16Superconductive or hyperconductive conductors, cables, or transmission lines characterised by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Abstract

超导电缆包括:骨架(2);在所述骨架(2)的外周上形成的超导导体层(3);围绕着导体层(3)的外周形成的电绝缘层(4);围绕着电绝缘层(4)的外周形成的屏蔽层(6);和形成在绝缘层(4)和屏蔽层(6)之间的普通导电金属层(5)。存在于屏蔽层(6)内部的普通导电金属层(5)具有大于屏蔽层(6)的感应系数,能够抑制在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时温度的升高,并且还能够减小由于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电流流过屏蔽层(6)而造成的AC损耗。

Description

超导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骨架、超导层和电绝缘层的超导电缆。更加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转移由短路事故之类造成的大电流以抑制超导层中发热并且还能够降低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的AC损耗的超导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上,公知的是包括由Bi基高温超导线之类材料形成的超导导体的超导电缆。附图2(A)是包括三个电缆芯的三芯型三相超导电缆的横截面图,而附图2(B)是表示芯的一种实例的立体图。超导电缆100构成为包括封装在绝热管101内的缆状的三个缆芯102。
参照附图2(A)和附图2(B),绝热管101具有这样的结构:包括由波纹外管101a和波纹内管101b构成的双管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绝热材料(未示出),双管的内部是真空的。各个缆芯102包括(按照从内向外的顺序)骨架200、超导导体201、电绝缘层202、屏蔽层203和裂纹保护层204。骨架200由诸如铜和铝之类的普通导电材料形成为空心形状和实心形状。超导导体201是通过在骨架200上并且围绕着骨架200螺旋缠绕超导线成多层而形成的。电绝缘层202是通过包裹诸如半合成绝缘纸之类的绝缘材料而形成的。屏蔽层203是通过在电绝缘层202上并且围绕着电绝缘层202类似于超导导体201那样螺旋缠绕超导线而形成的。在正常状态下,在屏蔽层203中会感生出与流经超导导体201的电流幅度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由这一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能够抵消由超导导体201产生的磁场,从而使从缆芯102泄漏到外部的磁场基本上为零。总体上,内管101b和各个缆芯102限定的空间103构成了制冷剂流动路径。此外,在波纹外管101a上,形成有由聚氯乙烯之类材料制成的加强层(保护性覆盖外皮)104。
如果在超导电缆所用的电力系统中发生了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或接地故障,将会在超导电缆中引起很大的电流。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抑制故障电流,比如安装限流装置,因为否则超过稳态电流的大电流会流过超导电缆。例如,当额定电压为350MV且额定电流为3kA时,如果发生短路事故,将会引发大约31.5kA/sec的短路电流(在实例线路中,大约31.5kA的电流会流动1秒钟)。当超过临界电流值的大电流流过超导导体时,将会使这个超导导体变化成(弱化成)普通导体,并且这种变化将会引发焦耳损耗(Joule losses)(热损耗)。同时,会在屏蔽层中感生出大电流,这会将屏蔽层变化成普通导体,因而造成焦耳损耗。尤其是,当引发严重的焦耳损耗时,可能会造成构成超导导体或屏蔽层的超导线燃烧,否则可能会突然升高其温度,以致使收集在线内空间中的制冷剂蒸发,造成超导线充气(氮充气),因而降低了临界电流值。此外,制冷剂的蒸发可能造成介质击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修复这些事故造成的破坏。
因此,已经知道了用来在超导导体和电绝缘层之间设置铜层(见专利文献1)或用来在保护层的外周上并且围绕着保护层的外周设置铜层(见专利文献2)的技术,以便在因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而出现大电流的时候,将电流转移到前面提到的金属层中,来抑制超导层中的发热。而且,专利文献3介绍了包括设置在电绝缘层的外周上的多个屏蔽层和多个铜层的结构,这些屏蔽层设置在铜层之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第2000-067663号(见权利要求和附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公开第2001-052542号(见权利要求和附图1)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公开第2002-008459号(见权利要求和附图1)
发明内容
不过,传统技术具有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增大AC损耗的缺点。
专利文献1到3中公开的技术设置了铜层,用来在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的时候,实现故障电流向铜层的转移,以保护超导层,并且还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降低涡流损耗。不过,这些技术采用了这样的结构:铜层设置在由超导线形成的超导层(超导导体或屏蔽层)的外周上,即铜层处于超导层外侧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具有这样的缺点: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电流有流过铜层而不是超导层的趋势,因而导致AC损耗增加,尤其是造成焦耳损耗增加。
在缆芯中,超导层之外的较内层和铜层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具有较大的感应系数,不管是否有短路之类的事故发生。因此,采用传统的结构,铜层将会具有小于超导层的感应系数。因而,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电流将会更加容易流过铜层,因此造成焦耳损耗增加。尤其是,在采用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的情况下,由于设置了比超导层多的铜层,因此流过铜层的电流将会造成相当大的AC损耗。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在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的时候抑制温度升高的能力以及具有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降低AC损耗的能力的超导电缆。
考虑到前面提到的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焦耳损耗明显大于涡流损耗。基于这一发现,本发明规定,将超导金属材料制成的保护层设置在超导层的内周上,尤其是第二超导层的内周上,以便减小稳态下的焦耳损耗。
即,本发明给出了这样一种超导电缆,它包括:由普通导电金属制成的骨架;围绕着骨架的外周形成的第一超导层;围绕着第一超导层的外周形成的电绝缘层;围绕着电绝缘层的外周形成的第二超导层;和形成在电绝缘层和第二超导层之间的普通导电金属层。
在下文中,将会详细介绍本发明。
本发明致力于这样一种超导电缆,它包括缆芯,该缆芯包括(按从内向外的顺序)骨架、第一超导层、电绝缘层和第二超导层。因此,超导电缆可以是包括单独一根如上所述的缆芯的单相电缆,也可以是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缆芯的多相电缆。这样的多相电缆可以是例如包括容纳在绝热管内的三根绞缠在一起的电缆的三芯型三相超导电缆。
第一超导层可以是例如一层超导导体,而第二超导层可以是例如屏蔽层。为了形成这些超导层,例如,使用了超导材料制成的线。超导线可以是例如通过管内粉末(powder-in-tube)工艺制造的线。例如,超导线可以通过下述过程来制造:将Bi基超导原料(比如Bi2223基或Bi2212基超导原料)填充到由银或银合金制成的金属管内,然后对其实施拉伸处理,以形成线,捆扎所得到的线,然后将它们插到单独一根管内,以形成多芯线。而且,前述超导线也可以是通过进一步对前述多芯线进行碾压而制造的带形线。即,前述超导线可以是各自由银制或银合金制的基材和包封在该基采内的超导材料构成的线。
在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电缆会将故障电流转移到骨架或设置在第二超导层的内周上的普通导电金属层中,并且还会将故障电流转移到超导层中。例如,当超导层是由前述基材和超导材料所过程的超导线形成的时,如果超导层因故障电流从中通过造成的温度升高而从超导状态转变成普通导电状态,则将会使超导材料变成绝缘体,因而致使电流流过基材。为了抑制因电流流经基材而造成的发热,需要超导线包含一定量的基材。另一方面,如果增大超导线中的基材比,则将使超导线的超导材料部分减少,从而降低了临界电流密度。因此,为了提高临界电流密度,必须增大超导线的直径,就是说必须将超导电缆自身做得更大。不过,当需要小型电缆结构时,这是很不理想的。因此,为了以平衡的方式使抑制发热和降低临界电流密度兼收并举,希望基材比处于1.5或更大与3.0或更小之间的范围内。属于“基材比”指的是基材的横截面积与超导材料的横截面积的比(基材的横截面积/超导材料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前述超导层是通过螺旋缠绕这样的超导材料线形成的,并且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最好,将其中超导线的用量设计成,当正常电流和最大电流从中通过时,能够使得超导层保持在工作温度下的超导状态下。当将超导层形成为单层时,希望类似于前面提到的线数设置那样设计其中的层数。此外,当将超导层形成为多层时,希望在各个层之间通过在它们之间缠绕牛皮纸设置层间绝缘层,因为设置这样的层间绝缘层将会减小AC损耗。此外,当将超导层形成为多层时,可以对超导线的缠绕方向和缠绕间距进行调节,以使各个层均一地分享电流,以减小超导层中引发的AC损耗。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由普通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保护层(普通导电金属层)设置在电绝缘层于第二超导层之间,即,设置在第二超导层的内侧上。此外,在超导层的外周上,尤其是,在第二超导层的外周上,没有用来从中通过电流的普通导电金属层。普通导电金属可以是具有低电阻率的金属(铜或铝在77K下的电阻率ρ是2×10-7Ω·cm),即使在用于超导电缆的制冷剂的温度附近的温度下电阻率也很低(在使用液氮作为制冷剂的情况下,液氮的温度)。例如,这种普通金属可以是铜、铝、银、铜合金、铝合金或银合金。普通导电金属层可以是通过使用由前述普通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管子来形成的。最好使用通过将相同的材料处理成带形形状而制造的带形线或通过对相同的材料实施拉伸处理来形成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形状而制造的圆形线,因为使用这样的线将会使普通导电金属层更加容易。例如,最好,围绕着电绝缘层的外周缠绕由多个普通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线来形成普通导电金属层。最好使用由普通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线来形成普通导电金属层,因为使用这样的线将会使该层的形成更加容易,并且还有助于制冷剂渗透过设置在普通导电金属层下面的电绝缘层、第一超导层和骨架。
此外,在使用由前述普通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多条线来形成普通导电金属层的情况下,最好各条线包括围绕着其外周的线绝缘层。流经超导导体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在普通导电金属层中感生涡流。为了抑制这样的涡流的出现,最好用绝缘材料包裹普通导电金属线的外周。线绝缘层可以例如通过搪瓷涂层来形成。
虽然前述的普通导电金属层可以是单独一层,但是构成为多层的普通导电金属层能够具有得到增加的横截面积,因而具有有效转移故障电流的能力。在使用由普通导电金属材料形成的线来形成普通导电金属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调节其中线的数量来任意调节这个层的横截面积。这样,使用线是最好的,因为与使用管子来形成普通导电金属层相比,线使得满足要求很容易。普通导电金属层的横截面积越大,就能经其转移越大的故障电流。不过,普通导电金属层具有过分增大的横截面积将会增大电缆的尺寸,因此,要求普通导电金属层具有刚好能够经其充分转移故障电流的横截面积。
此外,当普通导电金属层形成为多层结构时,最好构成同一金属层的各个层是相互电绝缘的。通过将它们相互电绝缘,能够减小构成普通导电金属层的各层之间引起的涡流损耗。用来将它们相互电绝缘的方法可以是,例如,缠绕牛皮纸、聚酯薄膜纸、Kapton(商标)带以形成层间绝缘层。
为了在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故障的时候将故障电流转移到普通导电金属层,需要将普通导电金属层与超导层电连接起来。按照本发明,普通导电金属层设置在第二超导层的内侧,因此最好将其与第二超导层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二超导层和普通导电金属层在超导电缆(缆芯)的整个长度上都是彼此电连接的,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电流可能会流经普通导电金属层以及流经超导层,这可能会造成AC损耗增加。因此,最好这两层仅仅在电缆的两个端部处彼此连接,而不是在其整个长度上连接。此外,最好这两层在电缆的中部是彼此电绝缘的,以便抑制AC损耗的增加。更加具体地讲,最好,在电缆的整个长度上,在第二超导层与普通导电金属层之间设置层间绝缘层,然后除掉电缆两个端部处的层间绝缘层部的一部分,然后通过接线柱使第二超导层和普通导电金属层彼此连接。层间绝缘层可以例如通过缠绕牛皮纸、聚酯薄膜纸、Kapton(商标)带来形成。
围绕着第一超导层的内周设置的骨架可以是由诸如铜或铝之类的在用于超导电缆的制冷剂的温度附近的温度下具有低电阻率的普通导电金属形成的。骨架可以具有例如空心管形状。不过,由于骨架将会在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故障的时候分担故障电流,因此骨架最好具有横截面积较大的实心形状,以便有助于将故障电流转移到骨架中。此外,当骨架具有实心形状时,可以将电缆结构制作得更加紧凑。这样的实心骨架可以例如通过捆扎多条普通导电金属线来形成。通过捆扎多条普通导电金属线,骨架的机械强度可以得到提高。最好构成骨架的各个普通导电金属线类似于构成普通导电金属层的普通导电金属线那样也包括围绕着其外周的线绝缘层,因为这样的线绝缘层将会减小涡流损耗。此外,优选地,对捆扎在一起的普通导电金属层进行压模处理,以将其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形状。通过压模处理,可以减小各个线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骨架的外径并且使电缆结构小型化。而且,通过压模处理,能够减小骨架外表面上的凹凸度,因而使其外表面平滑。这防止了第一超导层在围绕着骨架的外周形成的时候形成为不规则的形状,从而减小了它对第一超导层的形状的影响。
围绕着第一超导层的外周的电绝缘层可以例如通过缠绕诸如PPLP(商标)或牛皮纸之类的半合成绝缘纸来形成。优选地,根据施加在电缆线上的电压或所施加的脉冲电压适当设定电绝缘层的厚度。优选地,围绕着第二超导层的外周设置加强层。加强层可以例如通过缠绕牛皮纸或织物带来形成。
采用按照本发明的超导电缆,会产生特殊的效果,由于设置了普通导电金属层,因此将会把由诸如短路之类的事故造成的故障电流转移到普通导电金属层中,这样能够防止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超导层中因过大的故障电流从中流过而造成的过度温度升高或者因这样的温度增高造成的破坏。尤其是,按照本发明,将前述普通导电金属层放在超导层的内侧,具体来说,是屏蔽层的内侧,因而使得普通导电金属层的感应系数大于超导层。这能够抑制电流流到普通导电金属层中,从而致使电流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很难从中流过。因而,超导层中的AC损耗能够得到降低。
此外,当使用由普通导电金属形成的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形线或带形线来形成普通导电金属层时,可以使该层的形成更加容易,并且制冷剂可以很容易地穿过设置在普通导电金属层之下的超导层和骨架。此外,当各条线包括围绕着金属部分的外周的线绝缘层时,在普通导电金属层中感生的涡流损耗能够得到减小。
另一方面,将液氮用作高温超导电缆的制冷剂,并且,当构成电缆线时,通过该电缆循环输送前述液氮。因此,设置了用来使用制冷机械对通过冷却电缆的各个部分的过程中的热损耗加热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系统。当在配备有这样的系统的电缆线中使用按照本发明的超导电缆时,要求冷却机械仅仅具有较小的冷却能力,因而降低了冷却成本并且缩短了将其冷却到期望温度所需的时间,因为如前所述,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的热损耗是很小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超导电缆的缆芯的总体外观的立体图;
图2(A)是三芯型三相超导电缆的截面图,图2(B)是表示缆芯的总体外观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缆芯,2:骨架;3:超导导体,4:电绝缘层,5:普通导电金属层,6:屏蔽层,7:加强层,100:三相导电电缆,101:绝热管,101a:外管,101b:内管,102:缆芯,103:空心空间,104:加强层,200:骨架,201:超导导体,202:电绝缘层,203:屏蔽层,204:裂纹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会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介绍。
附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超导电缆的缆芯的总体外观的立体图。缆芯1包括(按照从内向外的顺序)骨架2、超导导体3、电绝缘层4、屏蔽层6和加强层7。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围绕着屏蔽层6的内周,即,在电绝缘层4和屏蔽层6之间,设置了铜层(普通导电金属层)5。在下文中,将会详细介绍各个结构。
(骨架)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实心型的骨架作为骨架2,并且该骨架是这样形成的:将多根普通导电金属线绞缠在一起,然后对它们实施压模,以将它们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其中各个前面提到的普通导电金属线包括铜线和由铜层表面上的搪瓷涂层形成的线绝缘层。由于骨架具有实心形状,因此该骨架具有比空心形状的骨架大的横截面积。因而,如果因短路之类的事故出现大电流,能够将大电流有效地转移到骨架中,并且电缆结构也能够得到小型化。此外,由于各线是相互绝缘的,因此涡流损耗能够得到降低。此外,由于多条线是绞合起来然后再经过压模,因此骨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并且很容易围绕着骨架2的外周形成同心的超导导体3。此外,骨架2在缆芯1的两个端部处与超导导体3电连接,这样如果发生短路之类的事故,能够将故障电流转移到骨架2中。
(超导导体和屏蔽层)
按照本实施方式,超导导体3和屏蔽层6是通过多次缠绕由管内粉末(powder-in-tube)工艺制造的超导线而形成的。更加具体地讲,超导导体3和屏蔽层6是通过多次缠绕超导线形成的,该超导线是由银或银合金基材和包封在该基材内的Bi2233基超导材料形成的。尤其是,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超导线具有调节成处于1.5或更大与3.0或更小之间的范围内的基材比。由于基材比满足前述范围,因此能够避免临界电流密度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在因短路之类的事故而发生向普通导电状态过渡的情况下转移到基材中的故障电流的通过而造成的发热。
超导导体3是通过围绕着骨架2并且在骨架2上缠绕前述的超导线而形成的,并且屏蔽层6是通过围绕着铜层5并且在铜层5上缠绕前述线而形成的。按照本实施方式,超导导体3和屏蔽层6都形成为多层结构。更加具体地讲,超导导体3形成为四层结构,而屏蔽层6形成为两层结构。此外,通过缠绕牛皮纸在构成超导导体3和屏蔽层6的各个层之间设置了层间绝缘层。此外,对各个层中的缠绕方向和缠绕间距进行了调节,以使各个层基本上同等地分享电流。上述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超导导体和屏蔽层中引发地AC损耗。
(电绝缘层)
按照本实施方式,电绝缘层4是通过在超导导体3上并且围绕着超导导体3缠绕半合成绝缘纸(PPLP(商标),由Sumitomo ElectricIndustries,Ltd.制造)而形成的。
(铜层)
铜层5设置在屏蔽层6内部,即,设置在电绝缘层4和屏蔽层6之间,而不是屏蔽层6外部,即,屏蔽层6和强化层7之间,为的是使铜层5的感应系数大于屏蔽层6。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减小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的AC损耗并且在发生短路事故的情况下将故障电流转移到铜层5和骨架2,以抑制超导导体3和屏蔽层6中的热损耗。按照本实施方式,铜层5是通过在电绝缘层4上和围绕着电绝缘层4缠绕铜带形线而形成的,该铜带形线包括在其外周上的由搪瓷涂层制成的线绝缘层。使用带形线有助于制冷剂通过处于铜层5之下的骨架2、超导导体3和电绝缘层4进行渗透。此外,使用包括线绝缘层的线能够减小由流过超导导体3的电流感生的磁场造成的铜层5中的涡流损耗。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为了在发生短路之类的事故的时候有效地将故障电流转移到铜层5中,将铜层5形成为横截面积较大的多层结构,该结构未示出。在构成铜层5的各个层之间,通过缠绕牛皮纸形成了层间绝缘层,为的是能够降低各层之间引发的涡流损耗。
而且,铜层5可以通过缠绕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线来形成,并且这样的线可以包括围绕着其外周形成的线绝缘层。而且,铜层5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并且可以使构成多层结构的各个层相互电绝缘。
在铜层5和屏蔽层6之间,通过在缆芯1的整个长度上缠绕牛皮纸形成有层间绝缘层(未示出)。此外,在缆芯1的两个端部,部分除掉了设置在铜层5和屏蔽层6之间的层间绝缘层,并且通过接线柱将屏蔽层6和铜层5彼此电连接起来。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在正常电流通过期间防止因电流流过铜层5造成的AC损耗增加,并且在发生短路之类的事故的时候将故障电流转移到铜层5中。
(加强层)
按照本实施方式,加强层7是通过在屏蔽层6上围绕着屏蔽层6缠绕牛皮纸而形成的。此外,通过围绕着加强层7缠绕织物带在加强层7上设置保护层。
而且,超导电缆可以是附图1中所示的采用单一缆芯的单相超导电缆,也可以是附图2中所示的采用三个芯1的三相超导电缆。
(测试实例)
通过将三根附图1所示的缆芯绞缠起来制造出附图2中所示的三芯型三相超导电缆,并且实施了短路测试。在下文中,将会介绍制造缆芯中各个层的条件进行介绍。
缆芯:直径为41mmφ
骨架:使用了37根直径为2.5mmφ的铜线。
进行了压模之后的压模制品具有15.6mm的直径。
围绕着压模制品的外周缠绕了三层牛皮纸(厚度为0.1mm),以减小其表面的凹凸度(缠完了牛皮纸之后的直径是16.2mmφ)。
超导导体和屏蔽层:采用了基材比为2.0的Bi2223基超导线。
线的用量(从内到外的顺序);
超导导体:13、14、15和14
屏蔽层:28和29
各层的间距(从内到外的顺序);
超导导体:170mm(Z形缠绕)、350mm(Z形缠绕)、550mm(S形缠绕)和150mm(S形缠绕)。
屏蔽层:350mm(Z形缠绕)和480mm(Z形缠绕)
层间绝缘层的厚度是0.15mm。
电绝缘层:厚度为7mm。
铜层:采用横截面积为1mm2的带形线。
两层结构。
线的用量(从内向外的顺序);27和28
层间绝缘层的厚度为0.15mm。
制冷剂:液氮。
使31.5kA的电流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超导电缆一秒钟。结果,超导导体和屏蔽层的温度分别为最大140K和120K。然后,超导导体和屏蔽层的温度恢复到它们在电流通过之前的值并且超导导体和屏蔽层没有遭到破坏。此外,测定了正常电流(1000A)通过期间的焦耳损耗。结果,总电流的3%流过铜层,并且焦耳损耗为0.03W/m。为了进行比较,制造了包含围绕着屏蔽层的外周设置而不是围绕着其内周设置的铜层的超导电缆,并且使相同的电流从其通过,以测定焦耳损耗。结果,总电流的6%流过铜层并且焦耳损耗为0.13W/m。故此,证明按照本发明包含围绕着屏蔽层的内周的铜层的超导电缆能够减小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的AC损耗。
虽然详细介绍和图解了本发明,但是应该清楚地明白,所做的介绍和图解仅作图解说明和举例之用,而不作限制之用,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词句限定。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抑制发生诸如短路之类的故障时超导体中的温度增高。此外,本发明能够减小正常电流通过期间的AC损耗。因而,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用在电力供应领域中。

Claims (10)

1.一种超导电缆,包括:
骨架(2),该骨架由普通导电金属制成;
第一超导层(3),该第一超导层围绕所述骨架(2)的外周形成;
电绝缘层(4),该电绝缘层围绕所述第一超导层(3)的外周形成;
第二超导层(6),其围绕所述电绝缘层(4)的外周形成;和
普通导电金属层(5),该普通导电金属层形成在所述电绝缘层(4)和所述第二超导层(6)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所述第二超导层(6)和所述普通导电金属层(5)在电缆的中间部分彼此电绝缘,并且在电缆的两个端部彼此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所述普通导电金属层(5)通过缠绕普通导电金属形成的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形线或带形线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所述线包括围绕它们的外周的线绝缘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所述普通导电金属层(5)具有多层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构成所述普通导电金属层(5)的各个层是相互电绝缘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所述超导层(3,6)是通过缠绕由银制或银合金制的基材和包封在该基材内的超导材料构成的超导线而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所述超导线具有介于1.5或更大与3.0或更小之间的范围内基材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所述骨架(2)是通过搓合多根普通导电金属线而形成的,并且所述普通导电金属线包括围绕着它们的外周的线绝缘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电缆,其中所述骨架(2)是通过绞合多根普通导电金属线并且对它们施加压模处理以将其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形状而形成的。
CNB2004800172939A 2003-09-24 2004-09-09 超导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0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32284A JP4300517B2 (ja) 2003-09-24 2003-09-24 超電導ケーブル
JP332284/2003 2003-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9900A true CN1809900A (zh) 2006-07-26
CN100431060C CN100431060C (zh) 2008-11-05

Family

ID=3437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72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060C (zh) 2003-09-24 2004-09-09 超导电缆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598458B2 (zh)
EP (1) EP1667171B1 (zh)
JP (1) JP4300517B2 (zh)
KR (1) KR101004203B1 (zh)
CN (1) CN100431060C (zh)
CA (1) CA2519887C (zh)
HK (1) HK1089869A1 (zh)
NO (1) NO20061770L (zh)
RU (1) RU2340969C2 (zh)
WO (1) WO2005029509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905B (zh) * 2009-12-18 2012-05-02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冷绝缘超导电缆主绝缘的消缺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结构
CN103442546A (zh) * 2013-09-14 2013-12-11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高温超导磁屏蔽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3313A (zh) * 2013-08-06 2016-03-0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超导线缆的连接结构、超导线缆、超导线缆的终端部的电流端子结构
CN106716558A (zh) * 2014-09-22 2017-05-24 Ls电线有限公司 超导电缆
CN109994282A (zh) * 2019-05-14 2019-07-09 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正负极同轴结构的冷绝缘高温超导直流电缆
CN110299228A (zh) * 2019-06-28 2019-10-01 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冷绝缘直流高温超导限流电缆
CN110401046A (zh) * 2019-07-16 2019-11-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降低cicc超导导体接头盒内超导缆交流损耗的方法
CN110462756A (zh) * 2017-04-04 2019-11-15 Ls电线有限公司 三相同轴超导电缆
CN111029035A (zh) * 2019-12-26 2020-04-1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超导电缆结构和高温超导电缆系统
CN113130131A (zh) * 2021-04-15 2021-07-16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冷绝缘低损耗高载流容量高温超导交流电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5271B2 (en) * 2003-12-31 2008-04-29 Superpower, Inc. Superconducting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nd using same
FR2874451B1 (fr) * 2004-08-17 2006-10-20 Nexans Sa Conducteur composite a brins multifilamentaires supraconducteurs
WO2007001383A2 (en) * 2004-09-22 2007-01-04 Superpower, Inc. Superconductor components
KR101296094B1 (ko) * 2005-04-21 2013-08-19 엔케이티 케이블스 울테라 에이/에스 초전도 다중-위상 케이블 시스템,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 사용
ES2374547T3 (es) * 2005-04-27 2012-02-17 Nexans Cable superconductor.
JP4662203B2 (ja) * 2005-05-26 2011-03-3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ケーブル
JP4671111B2 (ja) * 2005-05-26 2011-04-1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ケーブル
KR100706494B1 (ko) 2006-01-20 2007-04-10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초전도 케이블
KR100742499B1 (ko) 2006-02-10 2007-07-24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자기 차폐형 초전도 케이블 코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초전도케이블
ITMI20060257A1 (it) * 2006-02-13 2007-08-14 Tratos Cavi S P A Cavo superconduttore
JP2007287388A (ja) 2006-04-13 2007-11-0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超電導ケーブルコアおよび超電導ケーブル
US7718897B2 (en) * 2006-05-19 2010-05-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w AC loss superconductor for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S2307271T3 (es) 2006-08-08 2008-11-16 Nexans Sistema con un cable superconductor.
KR100766052B1 (ko) 2006-11-10 2007-10-12 학교법인 한국산업기술대학 필라멘트 타입용 고온초전도 선재의 제조방법
US20080191561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Folts Douglas C Parallel connected hts util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20080194411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Folts Douglas C HTS Wire
US20080190646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Folts Douglas C Parallel connected hts fcl device
JP5351642B2 (ja) * 2009-02-27 2013-11-27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
EP2487691A4 (en) * 2009-10-07 2014-10-22 Kyushu Inst Technology SUPERCONDUCTOR CABLE AND AC TRANSMISSION CABLE
JP4844856B2 (ja) * 2010-11-16 2011-12-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ケーブル
JP4883379B2 (ja) * 2010-11-16 2012-02-2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ケーブル
US8938278B2 (en) 2011-02-18 2015-01-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uperconducting cab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EP2801983B1 (en) 2012-02-29 2017-07-19 Fujikura Ltd. Superconducting wire and superconducting coil
RU2519598C1 (ru) * 2012-08-09 2014-06-20 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Иванушко Экранированный провод
US9449739B2 (en) * 2012-10-16 2016-09-20 The Boeing Company High power, high frequency power cable
CN102938268A (zh) * 2012-12-10 2013-02-20 苏州金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超导体输电电缆的实现方法
US9478351B2 (en) * 2013-05-24 2016-10-25 Keithley Instruments, Inc. Isolation transformer for use in isolated DC-to-DC switching power supply
RU168140U1 (ru) * 2016-08-17 2017-01-18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амский кабель" Гибкий обмоточный провод
US10971286B2 (en) * 2017-05-31 2021-04-06 Jfe Steel Corporation Thermal-insulated multi-walled pipe for superconducting power transmission
KR102621367B1 (ko) * 2020-11-06 2024-01-09 한국전력공사 초전도 케이블
US11363741B2 (en) 2020-11-18 2022-06-14 VEI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of superconducting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WO2022108818A1 (en) 2020-11-18 2022-05-27 VEIR, Inc. Suspended superconducting transmission lines
CA3198998A1 (en) 2020-11-18 2022-05-27 Stephen Paul Ashworth Conductor systems for suspended or underground transmission lines
CN114220601B (zh) * 2021-12-17 2023-06-2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超导电缆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40750B1 (de) 1967-12-20 1971-04-22 Siemens Ag Supraleitendes wechselstromkabel
US3612742A (en) * 1969-02-19 1971-10-12 Gulf Oil Corp Alternating current superconductive transmission system
SU1424609A1 (ru) 1986-12-02 1990-09-15 Объедин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Ядер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Сверхпровод щий кабель дл магнит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ускорителей
SU1537049A1 (ru) 1988-06-29 1996-03-20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абель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стабил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сверхпроводящего провода
US6262375B1 (en) * 1992-09-24 2001-07-17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Room temperature dielectric HTSC cable
RU2087956C1 (ru) 1993-08-24 1997-08-20 Александр Степанович Лещенко Сверхпроводящий кабель
JPH07169343A (ja) 1993-10-21 1995-07-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超電導ケーブル導体
JP4135184B2 (ja) 1998-08-21 2008-08-2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導体
US6596945B1 (en) * 1998-09-11 2003-07-22 Southwire Company Superconducting cable
NZ512544A (en) 1998-12-24 2003-08-29 Pirelli Cavi E Sistemi Spa Superconducting cable
JP4114120B2 (ja) * 1999-02-15 2008-07-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高温超電導導体
JP3691692B2 (ja) 1999-08-11 2005-09-0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ケーブル
JP2002008459A (ja) 2000-06-20 2002-01-1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超電導ケーブル
US7009104B2 (en) * 2000-12-27 2006-03-07 Pirelli Cavi E Sistemi S.P.A. Superconducting cable
MXPA02007435A (es) * 2002-08-01 2004-07-16 Servicios Condumex Sa Cable de energia superconductor con nucleo superconductor mejorado.
US6849580B2 (en) * 2003-06-09 2005-02-01 University Of Florida Method of producing biaxially textured buffer layers and related articles, devices and systems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905B (zh) * 2009-12-18 2012-05-02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冷绝缘超导电缆主绝缘的消缺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结构
CN105393313A (zh) * 2013-08-06 2016-03-0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超导线缆的连接结构、超导线缆、超导线缆的终端部的电流端子结构
CN105393313B (zh) * 2013-08-06 2017-04-1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超导线缆的连接结构、超导线缆、超导线缆的终端部的电流端子结构
US10291010B2 (en) 2013-08-06 2019-05-1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superconducting cables, superconducting cable, and electrical terminal structure of end portion of superconducting cable
CN103442546A (zh) * 2013-09-14 2013-12-11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高温超导磁屏蔽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2546B (zh) * 2013-09-14 2016-02-03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高温超导磁屏蔽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6558B (zh) * 2014-09-22 2019-03-01 Ls电线有限公司 超导电缆
CN106716558A (zh) * 2014-09-22 2017-05-24 Ls电线有限公司 超导电缆
CN110462756A (zh) * 2017-04-04 2019-11-15 Ls电线有限公司 三相同轴超导电缆
CN109994282A (zh) * 2019-05-14 2019-07-09 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正负极同轴结构的冷绝缘高温超导直流电缆
CN110299228A (zh) * 2019-06-28 2019-10-01 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冷绝缘直流高温超导限流电缆
CN110401046A (zh) * 2019-07-16 2019-11-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降低cicc超导导体接头盒内超导缆交流损耗的方法
CN110401046B (zh) * 2019-07-16 2020-10-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降低cicc超导导体接头盒内超导缆交流损耗的方法
CN111029035A (zh) * 2019-12-26 2020-04-1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超导电缆结构和高温超导电缆系统
CN113130131A (zh) * 2021-04-15 2021-07-16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冷绝缘低损耗高载流容量高温超导交流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67171A1 (en) 2006-06-07
EP1667171B1 (en) 2012-06-13
JP4300517B2 (ja) 2009-07-22
WO2005029509A1 (ja) 2005-03-31
EP1667171A4 (en) 2008-07-23
US7598458B2 (en) 2009-10-06
RU2005134005A (ru) 2006-03-20
CN100431060C (zh) 2008-11-05
NO20061770L (no) 2006-04-21
KR101004203B1 (ko) 2010-12-24
HK1089869A1 (en) 2006-12-08
RU2340969C2 (ru) 2008-12-10
CA2519887A1 (en) 2005-03-31
KR20060088111A (ko) 2006-08-03
US20060175078A1 (en) 2006-08-10
CA2519887C (en) 2012-04-17
JP2005100777A (ja) 2005-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9900A (zh) 超导电缆
US6596945B1 (en) Superconducting cable
CN101142637B (zh) 超导电缆
KR101156972B1 (ko) 자기적으로 분리된 초전도 전도체를 포함하는 전류 전송시스템
JP4174824B2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
CN100336138C (zh) 超导电缆以及使用该超导电缆的超导线路
US6864430B2 (en) Superconducting cable having a flexible former
CN101916620B (zh) 超导电缆和包含该超导电缆的dc传输系统
WO2021164379A1 (zh) 一种多层封装超导换位电缆及成缆方法
JP4135184B2 (ja) 超電導導体
CN1215488C (zh) 一种超导导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075127A1 (ja) NbTi超電導多芯線
Hong et al.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NbTi composite
WO2018197427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gleichstromübertragung mit hoher nennleistung
JPH08212847A (ja) 複合多芯超電導線
JP2011086514A (ja) 超電導ケーブル
CN1354483A (zh) 一种超导导线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NZ507578A (en) Powder in tube integrated superconducting tape
JPH1166980A (ja) 酸化物超電導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98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98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