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6733A - 车辆的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6733A
CN1796733A CNA2005101340656A CN200510134065A CN1796733A CN 1796733 A CN1796733 A CN 1796733A CN A2005101340656 A CNA2005101340656 A CN A2005101340656A CN 200510134065 A CN200510134065 A CN 200510134065A CN 1796733 A CN1796733 A CN 1796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tic exhaust
gas converter
exhaust
vehicl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340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9124C (zh
Inventor
高田康弘
宫田博明
大久保克纪
岛田信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6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6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91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912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使连接在排气管上的消声器大型化并可促进冷车状态的催化剂活化的车辆的排气装置。该车辆的排气装置,将消声器(25)连接在从发动机(6)延伸出来的排气管(23)上,在内置多个催化剂的机构中,位于发动机(6)附近,并在与消声器(25)连接的排气管(23)的一部分上,形成弯曲部(31),该弯曲部(31),配置有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5)以及串接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的弯曲管(37)。

Description

车辆的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备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车辆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从发动机延伸出来的排气管以及与此连接的消声器内配置催化剂的车辆的排气装置是广为人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车辆的排气装置中,提出了将排气管的后部导入到消声器的内部,并且,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而将其排气管后部形成为向后方扩大直径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平6-1065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排气装置中,如果为了净化排气而在消声器内设置催化剂,就产生了因其配置而使消声器大型化等课题。
另外,在消声器内设置催化剂的装置中,更加需要在刚刚开始行驶的冷车状态下催化剂的活化。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课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连接在排气管上消声器大型化并在冷车状态下可促进催化剂的活化的车辆的排气装置。
本发明的车辆的排气装置,是将消声器与从发动机延伸出来的排气管连接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置多个催化剂的机构中,在连接所述消声器的排气管的一部分上,位于所述发动机的附近,形成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和将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串接的弯曲管。
在本发明中,由于构成排气管一部分的弯曲部,由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以及将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串接的弯曲管构成,所以,通过在消声器内放置容量大的催化剂,可抑制消声器的大型化。
另外,由于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紧凑地组合在构成排气管一部分的弯曲部上,所以,可简单地将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设置在例如机动二轮车发动机附近狭窄的空间内。而且,在构成消声器上游的弯曲部的排气管上,设置有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由于是设置在发动机的附近,所以即使是刚刚开始行驶之后的冷车状态,也能靠附近发动机的热而促进催化剂的活化。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构成所述弯曲部的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横向并列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正下方。这个构成,可有效利用发动机正下方的空间来配置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在可提高配置空间效率的同时,由于是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附近配置催化剂,所以可使车辆的重量平衡良好。
进而,也可以将构成所述弯曲部的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配置在驾驶者的踏脚板前方。据此,可使驾驶者踏脚板前方的空间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并且车辆的重量平衡也会更好。
而且,也可以将构成所述弯曲部的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配置在护腿板的车宽方向内侧。以该构成,在发动机的启动后、开始行驶前的状态下,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护腿板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温度上升,所以,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更易于活化。另外,可使护腿板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并且车辆的重量平衡也会更好。
也可以在构成所述弯曲部的排气管的开放侧,配置排气管保护部件。以该构成,由于排气管的开放侧由保护部件覆盖,所以外观上是优选的。
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以及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在单一的外筒材料内,沿该外筒材料的轴大体上平行地配置各个催化剂载体,并通过挤压外筒材料的外面,使该外筒材料变形,从而使其内面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面在规定的范围贴紧,并至少对一部分进行钎焊。以该构成,由于可将多个催化剂载体用一个外筒保持,所以,能消减零部件数。另外,因为在催化剂载体的规定范围以外不需要钎焊,所以能减少焊料。
本发明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是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配置在连接发动机与消声器的排气管的一部分上,并将多个催化剂载体大体上平行配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单一的外筒材料上,沿着该外筒材料的轴,使其流路大体平行地构成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具有:配置多个催化剂载体的工序;通过挤压所述外筒材料的外面,使所述外筒材料的内面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面贴紧,从而将所述催化剂载体保持在所述外筒材料的内面的工序;以将所述催化剂载体保持在所述外筒材料上的状态,使所述催化剂载体担载催化剂的工序。
以该构成,即使是使多个催化剂载体担载催化剂,由于以一次担载工序就可完成,所以能减少工序。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构成排气管一部分的弯曲部,由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以及将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串接的弯曲管构成,所以,通过在消声器内放置容量大的催化剂,能抑制消声器的大型化。
另外,由于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紧凑地组合在构成排气管一部分的弯曲部上的结构,所以,可简单地将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设置在例如机动二轮车发动机附近狭窄的空间内。
而且,在构成消声器上游的弯曲部的排气管上,设置有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由于这些是设置在发动机的附近,所以,即使是刚刚开始行驶之后的冷车状态,也能靠附近发动机的热而促进催化剂的活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车辆的仰视图。
图3是其侧视图。
图4是表示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5是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构造图。
图6同样是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构造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10是表示复合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排气净化部的成形顺序图,(a)是表示外筒材料变形前的图,(b)是表示外筒材料变形后的X-X剖面图。
图11是复合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4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中:6-发动机,15-护腿板,23-排气管,25-消声器,31-弯曲部,33、133、233、333、433-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5、135、235、335、435-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7、137、237、337、437-弯曲管,38-外筒,38c-外筒材料,39-车底防护部件,43-踏脚板,47-第一排气管保护器,49-第二排气管保护器,83-蜂窝构造体(催化剂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中,1是机动二轮车(车辆),该机动二轮车1,以护罩2覆盖冲压车架7的前部而构成。在该冲压车架前部的头管3上,支撑着支撑前车轮4的前叉5。
另外,在护罩2的中间下部,装配有发动机6,在护罩2的后方,内侧具有燃料箱等(未图示),上述冲压车架7外观上连续,并在其上面延伸设置座位8。在冲压车架7的下部,可自由摆动地支撑着用于支撑后车轮9的后叉10,在该后叉10与车架后部之间,设有后缓冲装置11。在向头管3延伸的转向轴杆的上部,附设车把12,在该车把12的中央部,附设前照灯装置13,在该车把12的左右,安装着转向指示灯14。
在机动二轮车1前部的左右,设置有构成护罩2前部的护腿板15,该护腿板15,从驾驶者脚下的左右到头管3上边部的左右,围成一体而形成。在该护腿板15的中间部,包围头管3的后部而向后方弯曲,在该位置的头管3的前部,配置有纵条状的顶盖16,该顶盖16,固定在护腿板15的中间部。
在该实施例中,发动机6,如图3所示,通过2根悬挂螺栓21被支撑在冲压车架7下部7a上。在该发动机6的气缸盖6a的排气口6b上,通过连接法兰22,连接着排气管23的一端23a。该排气管23,向发动机6的下方导出,在发动机6的正下方,在大体的水平面内曲折,在该曲折部,形成了弯曲部31,之后,经过向车体的后方导出的导出部23b,在该排气管23的后端部23c,连接着作为所谓消音的消声器25。
该弯曲部31,构成排气管23的一部分,并如上所述在发动机6的正下方,处于收纳在该发动机6的宽度内的位置上,还设有:轴线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配置的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轴线向同车辆宽度方向延伸配置的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5、将各排气净化器33、35串接而从俯视呈U字形的弯曲管37。
在本实施例中,该机动二轮车的催化剂布置具有特征,上述弯曲部31,整体也呈U字形,并配置在发动机6的附近且正下方。
在这里,弯曲部31的整体形状,不局限于大体呈U字形,例如,也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133、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135和大体上呈V字形的弯曲管137,并将整体排列为呈V字形,或者,也可以用3个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排列为呈N字形,而且,还可以用4个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排列为大体上呈M字形等。
在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中,使用三元催化剂。该三元催化剂,将发动机6废气中的烃、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除去。对其构成,有以下的提案:例如,如图5所示,在排气净化器主体81内,收容有用白金、钯、铑等进行涂层的蜂窝构造体83,以及如图6所示,在排气净化器主体85内,插入与排气管23相连的冲孔管87,在该冲孔管87中担载有白金、钯、铑等。
这些构成只是一个例子,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构成。另外,在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内,例如,也可以在一方的排气净化器上采用图5的构成的排气净化器,在另一方的排气净化器上采用图6的构成的排气净化器,其组合是任意的。
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弯曲管37的底部,粘贴担载催化剂的冲孔板,进行辅助性净化。
该三元催化剂,一般来说,到达活化温度(约300℃)为止,烃的反应净化能力较小,一旦达到其温度其能力就会很高。
在本构成中,由于将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配置在发动机6的附近,通过该发动机6的热,三元催化剂的温度容易达到活化温度,例如,即使是在刚刚开始行驶之后的冷车状态,接受发动机6的散热,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升温,三元催化剂可迅速活化。
在本构成中,由于构成上述排气管23的一部分的弯曲部31,具有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及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5,所以,通过在消声器25内放置容量大的催化剂,可抑制消声器25的大型化。
另外,由于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与构成排气管23的一部分的弯曲部31紧凑地组合,所以,在充分确保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的催化剂容量的同时,例如,还能在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附近的狭窄空间内简单紧凑地设置。
在该构成中,在发动机6的正下方,由于配置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所以,使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不扩大车辆整体的宽度也可进行其配置,而且,由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是不容易向外面露出的配置,因此不会影响到车身设计。另外,由于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配置在发动机的正下方,重心位置较低,且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分附近,所以,可获得车辆重量平衡的合理化。
在这种情况下,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的正下方,如图3所示,以从下方覆盖包括各排气净化器33、35的弯曲部31的几乎整体的方式来设置车底防护部件39。该车底防护部件39,通过螺栓39a,分别固定在凸台33a、35a上,这些凸台33a、35a,分别焊接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的外壁上。在该车底防护部件39上,形成有容纳螺栓39a的头部的容纳槽39b,该螺栓39a的头部,不会从车底防护部件39的下面突出。以这个构成,在能保护弯曲部31的同时,更容易使催化剂达到活化温度。
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横向排列配置在发动机6的正下方,同时,大体水平地配置其轴线。
在发动机6的下面,如图2所示,由螺钉固定踏脚板轴41,在该踏脚板轴41的两端部,配置有驾驶者的踏脚板43。
然后,在本构成中,包括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的弯曲部31,配置在比驾驶者的踏脚板43靠前方的位置上。
据此,可以避免碰到驾驶者的脚,在将对驾驶者的热度的影响抑制得比较小的同时,可有效利用踏脚板43前方的空间,并可取得车辆重量平衡的合理化。
另外,包括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的弯曲部31,被配置在护罩2前部的护腿板15的车宽方向内侧。
在该护腿板15的车宽方向内侧,环境温度比较容易上升。因此,护腿板1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空气温度,即使是在发动机6启动后、开始行驶前的状态,也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上升。
在本构成中,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由这个短时间内的温度上升的空气而被加热,所以即使是在发动机6启动后、开始行驶前的状态,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5也容易活化。
另外,护腿板1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空间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并可取得车辆重量平衡的合理化。
在本构成中,弯曲部31呈U字形,如图2所示,在弯曲管37的对向位置上,出现排气管23的不连续部分(开放侧45),在该开放侧45上,设置有覆盖该不连续部分的第一排气管保护器47。该排气管保护器47,通过螺栓47a固定在凸台23d上,这些凸台23d,分别被焊接在排气管23的外壁上。在该排气管保护器47上,形成有容纳螺栓47a头部的容纳槽47b,使得该螺栓47a的头部,不会从排气管保护器47的表面突出。
以该构成,因为排气管23的开放侧45由排气管保护器47覆盖,所以,可保护排气管23并隔热,同时,在外观上,由于遮盖了排气管23的不连续部分,所以从车辆外部看,排气管23看起来好象是连续的,从而提高了美观性,在外观上是优选的。
另外,在弯曲管37的一侧,配置有覆盖该弯曲管37的第二排气管保护器49。该排气管保护器49,通过螺栓49a被固定在托架23e上,托架23e,被焊接在弯曲管37的外壁上。在该排气管保护器49上,形成有容纳螺栓49a的头部的容纳槽49b,该螺栓49a的头部,不会从其表面突出。
以这个构成,弯曲管37的弯曲部,由第二排气管保护器49覆盖,所以可保护弯曲管37并隔热,同时,在外观上可遮挡住弯曲部,从外观上是优选的。
(实施例2)
图7及图8表示实施例2。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弯曲部231,构成排气管23的一部分,在发动机6的正下方,出于收纳在该发动机6的宽度内,还设有: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配置的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同样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配置的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5、将各排气净化器233、235串接的从俯视呈U字形的弯曲管237。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235够与其轴线大体上水平,并在发动机6的正下方横向排列配置,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位于比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5还稍微靠上的位置,串接这些装置的弯曲管237,与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的连接点A靠上,以大体上的U字形延伸后,在比连接点A靠下的连接点B,连接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5上。
该弯曲部231,如图7所示,整体上从俯视呈O字形,被配置在发动机6的附近且正下方。39是车底防护部件。在这里,弯曲部231的整体形状不局限于大体上呈U字形,例如,也可以是大体上呈V字形,如果是3个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可以是大体上的N字形,如果是4个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可以是大体上的M字形。
再者,在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235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使用三元催化剂。其以外的构成,由于与上述实施例的构成大体上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通过这个实施例,由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235被配置在发动机6的附近,所以,例如,即使是在冷车状态,在接受发动机6的散热时,也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升温,使三元催化剂迅速活化。
另外,由于构成上述排气管23的一部分的弯曲部231具有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以及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5,所以,通过在消声器25内放置容量大的催化剂,可抑制消声器25的大型化。
另外,由于将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235向构成排气管23的一部分的弯曲部231紧凑地组合,所以,在充分确保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235的催化剂容量的同时,例如,可以简单紧凑地设置在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附近的狭隘空间里。
(实施例3)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构成,还可实施以下的变形。
图9表示实施例3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图。
在实施例3中,在发动机6的正下方,弯曲部331,设有: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5、将各排气净化器串接并从俯视呈U字形的弯曲管337。在本构成中,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与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5形成一体,从而形成复合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6。该复合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6,在外观上,由排气净化部36c和在其两端设置的连接部36j构成。排气净化部36c,是作为催化剂而起作用的部分,连接部36j是与排气管23和弯曲部331的接合部。
图10(a)、(b)表示排气净化部36c的形成顺序。
排气净化部36c,如图10(b)所示,将担载三元催化剂的一对蜂窝构造体83,由例如不锈钢板制的外筒38覆盖而形成。再者,图示的只是蜂窝构造体83的蜂窝部的一部分。
在制造排气净化部36c时,首先,如图10(a)所示,准备外筒材料38c,在该外筒材料38c内侧,一对蜂窝构造体83被配置为沿外筒材料38c的轴大体上平行。该外筒材料38c的长径部的内径W,比蜂窝构造体83的直径总和稍微大一些,与此同时,外筒材料38c的内侧周长,比在其内部配置的一对蜂窝构造体83的外周长的总和短。
在一对蜂窝构造体83被配置在外筒材料38c的内侧后,如箭头P所示,由规定的荷重从外部挤压。该挤压位置最好是位于蜂窝构造体83之间接触点T的切线上附近的外筒材料38c的壁部38d。通过该挤压,如图10(b)所示,外筒材料38c变形,其内面贴紧在蜂窝构造体83的外面,该贴紧部,由钎焊结合。
在外筒材料38c的内面与蜂窝构造体83的外面不紧贴的范围,即,图10(b)所示的非钎焊范围D,如图11所示,设置有隔开上游、下游的分离器84。该分离器84的一端,到达排气净化部36c的开口端,但另一端不到达蜂窝构造体83,而设置有间隙δ。这是为了在发动机6运转时,防止因热膨胀而使分离器84与蜂窝构造体83接触。在本构成中,因为外筒38比蜂窝构造体83沿流路方向长,所以,设置分离器84,但如果将外筒38与蜂窝构造体83的长度以大体上相同的尺寸实施,就不需要设置分离器84了。
钎焊结合范围的轴方向范围,也可以对将轴方向的整个范围进行钎焊,但如图11的斜线所示,也可以对一部分范围,即,仅仅对在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及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5上分别配置的蜂窝构造体83上的排气流路出口一侧(f1及f2的各个下游侧)的轴方向结合范围L实行钎焊。
这种排气净化部36c,废气入口一侧比出口一侧温度上升高。这样将一部分范围结合的原因是,与入口一侧实行钎焊相比,将出口一侧钎焊,发生在钎焊部的热应力低,可提高排气净化部36c的耐久性。
蜂窝构造体83,是金属制的构造体,例如,通过将厚度为20~50μm的不锈钢制的平板与波形板重叠并从一端卷成筒状,可形成瓦楞纸板状的多个单元,是平板与波形板交替层叠的圆柱状的结构。卷好的蜂窝构造体83,在其两端面的平板与波形板之间涂敷或添加焊料。然后,通过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将平板与波形板固定。钎焊的位置,可以只在蜂窝构造体83的排气流路的出口一侧(f1及f2的各个下游侧),或者也可以是轴方向的整个范围。这些构成是蜂窝构造体83的一个例子,但不受此限制,例如,作为催化剂载体,也可以采用冲孔管87或陶瓷蜂窝等其他的构成。
蜂窝构造体83及分离器84被保持在外筒38内,在蜂窝构造体83上有白金、钯、铑等涂层(载体)。然后,在外筒38上连接着连接部36j,在该连接部36j上,连接弯曲管337及排气管23,作为复合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6而组合在弯曲部331内。
如果将复合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6组合到弯曲部331,从发动机6延伸的排气管23,通过弯曲部331连通到消声器25。从排气管23流入弯曲部331的排气,如图11的箭头f所示,流过排气净化部36c的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当流过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时,从排气管23流入的排气,通过构成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的蜂窝构造体83而被净化。在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净化的排气,通过连通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与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5的弯曲管337,如图11的箭头f2所示,流过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5。当流过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5时,从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3流入的排气,通过构成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35的蜂窝构造体83而被进一步净化。
如上所述,在弯曲部331净化的排气,流向导出部23b,并从消声器25排放到大气。
(实施例4)
图12是表示实施例4的车辆的排气装置的图。
在实施例4中,弯曲部431,具有由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433与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435一体形成的复合催化式排气净化器36。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433与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435和实施例2的相同,与车辆前后方向轴线平行延伸而形成。流过弯曲部431的各排气净化器的排气的流动方向,保持实施例2的流动方向,与串接的各排气净化器的俯视呈U字形的弯曲管437一起构成弯曲部431。
根据实施例3及实施例4,由于能以一个外筒38保持多个蜂窝构造体83,所以,不需要在上游侧及下游侧蜂窝构造体83上设置的各个外筒,能减少弯曲部331(431)的零部件数。
另外,由于在上述蜂窝构造体83与外筒38贴紧的规定范围外(非钎焊范围D)不需要钎焊,所以,可减少钎焊量。而且,由于多个蜂窝构造体83被配置在外筒38上,所以,当在蜂窝构造体83上涂布催化剂时,不是将各个蜂窝构造体83在分别的担体工序中进行涂层,而是在一次担载工序中就能完成涂层。由此,能减少一部分担载工序。
在本构成中,在称为发动机6的正下方、即在所谓死区中配置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所以,可有效地利用空间,同时,不扩大车辆的整体宽度就可进行其配置,而且,由于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233、235配置成难以外露,所以不会影响车身设计,又由于重心位置较低,并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附近,所以可取得重量平衡的合理化。
以上,根据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显而易见,本发明不受此限制。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针对机动二轮车的催化剂布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除此之外的分类在ATV(不平整地行驶车辆)中的三轮车与四轮车的催化剂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个蜂窝构造体,但可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3个以上的蜂窝构造体。
在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将上游侧及下游侧的蜂窝构造体连接在一起配置,但可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用比配置蜂窝构造体的外筒材料的内周长更长的材料,使上游侧蜂窝构造体与下游侧蜂窝构造体的间隔离开而构成。

Claims (7)

1.一种车辆的排气装置,是将消声器与从发动机延伸出来的排气管连接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内置多个催化剂的机构中,在连接所述消声器的排气管的一部分上,位于所述发动机的附近,形成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和将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串接的弯曲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构成所述弯曲部的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横向并列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构成所述弯曲部的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配置在驾驶者的踏脚板前方。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构成所述弯曲部的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配置在护腿板的车宽方向内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弯曲部的排气管的开放侧,配置排气管保护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以及下游侧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在单一的外筒材料内,沿该外筒材料的轴大体上平行地配置各个催化剂载体,并通过挤压外筒材料的外面,使该外筒材料变形,从而使其内面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面在规定的范围贴紧,并至少对一部分进行钎焊。
7.一种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配置在连接发动机与消声器的排气管的一部分上,并将多个催化剂载体大体上平行配置;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单一的外筒材料上,沿着该外筒材料的轴,使其流路大体平行地构成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具有:配置多个催化剂载体的工序;通过挤压所述外筒材料的外面,使所述外筒材料的内面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面贴紧,从而将所述催化剂载体保持在所述外筒材料的内面的工序;以将所述催化剂载体保持在所述外筒材料上的状态,使所述催化剂载体担载催化剂的工序。
CNB2005101340656A 2004-12-28 2005-12-23 车辆的排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1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80853 2004-12-28
JP2004380853 2004-12-28
JP2005173217 2005-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6733A true CN1796733A (zh) 2006-07-05
CN100449124C CN100449124C (zh) 2009-01-07

Family

ID=3681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406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124C (zh) 2004-12-28 2005-12-23 车辆的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9124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6200A (zh) * 2009-06-26 2011-01-05 铃木株式会社 消音器装置及摩托车
CN101314390B (zh) * 2007-06-01 2013-1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排气系统
CN106536885A (zh) * 2014-07-04 2017-03-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和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单元
CN106661981A (zh) * 2014-07-04 2017-05-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辆和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单元
CN109563760A (zh) * 2016-08-05 2019-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CN113769579A (zh) * 2021-10-08 2021-12-10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光热复合催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89A (zh) * 1992-06-30 1994-0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用消声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H08177466A (ja) * 1994-12-27 1996-07-09 Cosmo Sogo Kenkyusho:Kk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用熱交換型脱硝装置
JPH094439A (ja) * 1995-06-16 1997-01-07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排気浄化装置
CN2327789Y (zh) * 1997-03-26 1999-07-07 朱纪伍 金属载体内燃机尾气净化装置
JPH11280458A (ja) * 1998-03-31 1999-10-12 Nissan Motor Co Ltd 直列4気筒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CN2537824Y (zh) * 2002-04-24 2003-02-26 华南理工大学 摩托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4390B (zh) * 2007-06-01 2013-1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排气系统
CN101936200A (zh) * 2009-06-26 2011-01-05 铃木株式会社 消音器装置及摩托车
CN101936200B (zh) * 2009-06-26 2013-04-10 铃木株式会社 消音器装置及摩托车
CN106536885A (zh) * 2014-07-04 2017-03-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和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单元
CN106661981A (zh) * 2014-07-04 2017-05-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辆和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单元
CN106536885B (zh) * 2014-07-04 2019-06-1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和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单元
CN109563760A (zh) * 2016-08-05 2019-04-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CN109563760B (zh) * 2016-08-05 2022-03-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排气结构
CN113769579A (zh) * 2021-10-08 2021-12-10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光热复合催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9124C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6733A (zh) 车辆的排气装置
CN1077646C (zh) 减少汽车废气内碳氢化合物的催化剂
US20060251548A1 (en) Exhaust aftertreatment device
TWI286182B (en) Exhaust device for vehicl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catalyst converter
CN1578872A (zh) 过滤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06784B (zh) 用于排气后处理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755071A (zh) 废气净化装置
EP2031200B1 (en) An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for a motorcycle, a motorcycle comprising an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CN101067393A (zh) 排气装置和配备有排气装置的车辆
CN1304750C (zh) 机动两轮车的空气滤清器
CN103244244A (zh) 排气消音器装置
CN1027828C (zh) 臭氧-催化剂法汽车尾气净化器
CN200985818Y (zh) 三元催化转换器
CN205908345U (zh) 一种分体式尾气净化消声的内燃叉车
JP2009091983A (ja) 排気浄化装置
CN110735702B (zh)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发动机排气系统及摩托车
CN1865673A (zh) 以金属为载体的旋绕式结构发动机尾气处理器
CN1157531C (zh) 含催化装置的用于二冲程发动机的消音器及其催化装置
CN1811140A (zh) 车辆的排放装置
CN205315095U (zh) 一种可拆卸式汽车排气管口的尾气净化器
KR101969969B1 (ko) 콤바인의 배기가스 후처리장치 취부구조
CN101033705A (zh) 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101245725B (zh) 内燃机废气净化处理及消声装置
CN1278029C (zh) 机动二轮车的排气装置
US9828898B2 (en) Optimized structure for integrated catalytic muff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