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0065B - 光扩散部件、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扩散部件、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0065B
CN1790065B CN2005101314469A CN200510131446A CN1790065B CN 1790065 B CN1790065 B CN 1790065B CN 2005101314469 A CN2005101314469 A CN 2005101314469A CN 200510131446 A CN200510131446 A CN 200510131446A CN 1790065 B CN1790065 B CN 1790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ng member
light diffusing
light
thickness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314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0065A (zh
Inventor
崔盛植
申东烈
李斗远
崔贵镛
河周和
朱炳润
白晶旭
崔震成
金喜坤
李相勋
全在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500052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6008456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500109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6009042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0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0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90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00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having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5Assembl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02F2201/465Snap -f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扩散部件,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光扩散部分,该光扩散部分包括交替设置的至少一个谷和至少一个脊。光扩散部件的脊和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光扩散部件的谷和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大约1.15至大约1.85倍。

Description

光扩散部件、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扩散部件、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和具有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LCD)设备。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光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的光扩散部件、一种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和一种具有背光装置的LCD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基于通过信息处理装置处理的数据显示图像。LCD装置是包括液晶(LC)层、控制LC层的LC控制部分和提供光至LC层的光提供部分的一种类型的显示装置。
LC层具有电特性,例如通过电场改变的LC分子的排列,以及光学特性,例如根据LC分子的排列改变的光透射率。
光控制部分包括一对衬底,并且对衬底的每一个提供多个电极。在衬底之间设置LC层。将电场施加至LC层,以改变LC层中LC分子的排列。
光提供部分提供光至LC层。光提供部分包括光源,例如发射光的灯,以及提高光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的光扩散部件。灯可以是具有管状形状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光扩散部件包括通过去除由CCFL产生的辉线而提高光的亮度的扩散板。
然而,由于传统的扩散板不能完全去除负面影响显示质量的辉线,出现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去除由光源产生的辉线而提高光的亮度的光扩散部件。
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阐述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并将从说明书中部分显而易见,或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学习到。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扩散部件,该光扩散部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光扩散部分,其包括与脊交替设置的谷,其中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大约1.15至大约1.80倍。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装置,其包括光源,扩散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的光扩散部件,所述光扩散部件包括面向所述光源的表面,并具有沿着所述光源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锯齿形结构,以及基本上水平的部分;以及利用光扩散部件支持所述光扩散部件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的固定部件。
本发明也公开一种背光装置,其包括产生具有第一亮度的第一光和具有不同于第一亮度的第二亮度的第二光的光源;以及设置在光源之上的第一光学部件,以提供具有均匀性的第一光和第二光,所述第一光学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和具有不同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
可以理解前面的总体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范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提供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结合进说明书中,并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部件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如图1中的线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光扩散部件的亮度分布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了利用统计分析分析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的图表;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背光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在图8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在图9中示出的部分“A”的放大透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了在图11中示出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在图13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部分分解透视底视图;
图15是示出了在图14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透视图;
图16是沿着在图15中示出的线II-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背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8是示出了在图17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透视图;
图19是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透视图;
图21是沿着在图20中示出的线IV-IV′获得的横截面图;
图22A、图22B和图22C是说明了从在图21中示出的光源单元产生的亮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以及
图23是示出了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多个不同的形式体现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于此阐述的实施例。而是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其公开的内容彻底,并对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以被放大。
应当理解,当部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部件或层上”、“连接至”、“耦合至”另一部件或层时,该部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另一部件或层上、连接或耦合至另一部件或层,或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部件或层。与之相对,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直接耦合至”另一部件或层时,不存在插入部件或层。在全文中,类似的数字指示类似的部件。
空间相关的术语,例如“在....之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上”、“上面的”的类似术语于此可以用于简化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或特征对另外部件或特征的关系的描述。可以理解,空间相关的术语试图包括除在附图中所示的定向之外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将附图中的装置翻转过来,如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之下”、“下面”所述的部件然后将被定向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之上”。
图1是说明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扩散部件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如图1中所示的线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和图2,光扩散部件100包括第一表面110和与第一表面110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20。光扩散部件110可以具有类似矩形的板形状。光扩散部件100可以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acrylate)(PMMA)。光扩散部件110导引入射至第二表面120的光线至第一表面110。例如,离开第一表面110的光线可以包括扩散光线。
第一表面110具有基本上水平的表面。在第二表面120上配备光学结构130。该光学结构130包括交替设置和彼此隔开的谷132和脊134。谷132的每一个具有大约0.5mm至1mm的曲率半径r。
在谷132之间定位脊134,并形成具有谷132的波状结构。脊134的每一个具有大约0.5mm至1mm的曲率半径R。脊134的平面图是类似半圆柱形的形状。
光扩散部件100具有在第一表面110与脊134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T和在第一表面110与谷132的底部深度之间的第二厚度t。为了提高光线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合适调节第一和第二厚度T和t。第二厚度t可以是大约1.5mm至2.0mm。
图3是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光扩散部件的亮度分布的曲线图。X轴表示光扩散部件的第一厚度T,Y轴表示从光扩散部件的第一表面离开的光线的亮度。
为了测量根据第一厚度T和第二厚度t之间的差的亮度变化,准备了多个光扩散部件100。光扩散部件100的每一个具有彼此不同的第一厚度T和彼此不同的第二厚度t。第一厚度T是第二厚度t的大约1.0至大约1.8倍。
为了测量从光扩散部件100的每一个的第一表面110离开的光线的亮度,利用PMMA形成光扩散部件100。光扩散部件100的每一个的谷132和脊134分别具有大约0.5mm和大约1mm的曲率半径。在谷132的每一个之下定位提供光线至光扩散部件100的多个灯。光扩散部件100和灯之间的距离是大约11.8mm,并且邻近多个灯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大约20.0mm。此外,从光扩散部件100的第一表面110离开的光线的亮度对应于在第一表面110上的九个点处测量的亮度的平均值。
如图3中所示,当第一厚度T为第二厚度t的大约1.15至大约1.7倍时,光线的亮度实质上增大。准备光扩散部件
比较例
光扩散部件具有基本上与第二厚度相同的第一厚度。
例1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15倍的第一厚度。
例2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25倍的第一厚度。
例3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30倍的第一厚度。
例4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35倍的第一厚度。
例5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40倍的第一厚度。
例6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45倍的第一厚度。
例7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50倍的第一厚度。
例8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55倍的第一厚度。
例9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60倍的第一厚度。
例10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67倍的第一厚度。
例11
光扩散部件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75倍的第一厚度。
测量离开光扩散部件的光线的亮度
测量从比较例的第一表面和例1到10的第一表面离开的光线的亮度。下面在表1中示出测量的亮度。
表1
  第一厚度相对于第二厚度的放大率   亮度(nit=cd/m<sup>2</sup>)
  比较例   1.00   11,500
  例1   1.15   12,140
  例2   1.25   13,476
  例3   1.30   13,720
  例4   1.35   13,980
  例5   1.40   14,050
  例6   1.45   14,080
  例7   1.50   14,130
  例8   1.55   14,220
  例9   1.60   14,440
  第一厚度相对于第二厚度的放大率   亮度(nit=cd/m<sup>2</sup>)
  例10   1.67   14,500
  例11   1.75   13,400
如表1中所示,具有基本上彼此相等的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的比较例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1,500/nit的亮度的光线。
相比较,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15倍的第一厚度的例1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2,14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25倍的第一厚度的例2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3,476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30倍的第一厚度的例3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3,72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35倍的第一厚度的例4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3,98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第二厚度的大约1.40倍的第一厚度的例5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4,05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45倍的第一厚度的例6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4,08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50倍的第一厚度的例7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4,13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55倍的第一厚度的例8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4,22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60倍的第一厚度的例9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4,40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67倍的第一厚度的例10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4,50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大于从比较例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因此,例1到10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与第一厚度的增大基本上成比例的亮度的光线。
然而,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75倍的第一厚度的例11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大约13,400nit的亮度的光线,其小于从例10中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因此,当第一厚度超过第二厚度的1.70倍时,亮度逐渐减小。上面的实验表明:具有为第二厚度的大约1.15至大约1.80倍的第一厚度的光扩散部件发射具有比从其中第一厚度基本上等于第二厚度的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高的亮度的光线。特别地,该试验表明:当光扩散部件的第一厚度是第二厚度的大约1.67倍时,光线具有最高的亮度。
利用下面讨论的公式1和公式2可以计算从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确定公式1和公式2的参数包括灯之间的间隔D、灯和光扩散部件之间的距离H、脊的曲率半径R、谷的曲率半径r、光扩散部件脊和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T等。下面在表2中示出该参数。
表2
  No.  D(mm)   H(mm)  R(mm)  r(mm)  T(mm)   亮度(nit)   亮度均匀性(%)
  1   20   11.8   0.5   0.5   2   14,200   77
  2   30   11.8   0.5   0.5   1   13,200   69
  3   20   17.6   0.5   0.5   1   13,420   78
  4   30   17.6   0.5   0.5   2   12,800   76
  5   20   11.8   1.0   0.5   1   12,980   87
  6   30   11.8   1.0   0.5   2   13,200   92
  7   20   17.6   1.0   0.5   2   12,600   90
  8   30   17.6   1.0   0.5   1   12,900   85
  9   20   11.8   0.5   1.0   1   13,600   88
  10   30   11.8   0.5   1.0   2   13,100   81
  11   20   17.6   0.5   1.0   2   13,000   86
  12   30   17.6   0.5   1.0   1   13,300   84
  13   20   11.8   1.0   1.0   2   13,350   81
  14   30   11.8   1.0   1.0   1   13,450   72
  15   20   17.6   1.0   1.0   1   12,700   77
  16   30   17.6   1.0   1.0   2   12,300   79
利用统计分析程序分析表2中的参数,以预测从光扩散部件发射的光线的亮度。例如美国Minitab公司的MinitabTM可被用作用于统计分析程序的软件。光线的预测亮度是至少大约95%的精确度。
利用统计分析程序获得总系数、间隔D的系数、距离H的系数、曲率半径R和r的系数以及厚度T的系数。获得的总系数是大约15,787.5,获得的间隔D的系数是大约-20.0,获得的距离H的系数是大约-87.5,获得的曲率半径R的系数是大约-785.0,获得的曲率半径r的系数是大约-125.0,获得的厚度T的系数是大约-125。这样,如下面示出的表示公式1。
公式1
亮度(nit)=15787.5-20D-87.5H-785R-125r-125T
利用公式1计算具有至少为大约95%的精确度的从光扩散部件的第一表面发射的光线的亮度。
如上面讨论的,利用统计分析程序分析表2中的参数。
利用统计分析程序获得总系数、间隔D的系数、距离H的系数、曲率半径R和r的系数以及厚度T的系数。获得的总系数是大约43.47,获得的间隔D的系数是大约-0.325,获得的距离H的系数是大约-0.172,获得的曲率半径R的系数是大约54,获得的曲率半径r的系数是大约61.5,获得的厚度T的系数是大约-4.75。这样,如下面示出的表示公式2。
公式2
亮度均匀性(%)=43.47-0.325D+0.172H+54R+61.5r-4.75T
利用公式2计算具有大于或等于大约95%的精确度的从光扩散部件的第一表面发射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
图4是描述了利用统计分析程序分析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的示图。
参照表2和图4,当灯之间的间隔是大约20mm、光扩散部件和灯的每一个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大约11.8mm、脊的曲率半径是大约1.0mm、谷的曲率半径r是大约0.5mm、光扩散部件脊和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大约2.0mm时,提高了亮度和亮度均匀性,亮度是大约13,260nit,并且亮度均匀性是大约92.25%。
图5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部件的横截面图。
光扩散部件包括基本上等于图2中的光扩散部件的那些部件的部件,除了固定槽。因此,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必要性,省略关于该部件的任何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5,连接光扩散部件100至期望位置会是困难的,因为光学结构130包括交替设置的脊134和谷132。
可以在第二表面120的表面部分处形成至少一个固定槽122,以使光扩散部件100可被连接至期望位置。面向光扩散部件100的部件(未示出)的固定突出(未示出)可被插进固定槽122,以使光扩散部件100可被固定至部件的期望位置。
图6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部件的横截面图。
光扩散部件包括基本上与图2中的光扩散部件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除了固定突出。因此,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方便,省略关于该部件的任何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6,连接光扩散部件100至期望位置会是困难的,因为光学结构130包括交替设置的脊134和谷132。
至少一个固定突出124从第二表面120伸出,以使光扩散部件100可被连接至光扩散部件。固定突出124(未示出)可被插进面向光扩散部件100的部件的固定槽(未示出),以使光扩散部件100可被固定至部件的期望位置。
图7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扩散部件的横截面图。
光扩散部件包括基本上与图2中的光扩散部件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除了固定突出。因此,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方便,省略关于该部件的任何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7,光扩散部件100进一步包括形成于第一表面110之上的光扩散层140。光扩散层140包括具有第一反射性的粘合物142和粘合物142中的光扩散球144。光扩散球144具有不同于第一反射性的第二反射性。
粘合物142固定光扩散球144与第一表面110一起。光扩散球144可以具有类似球形的形状。光扩散球144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
包括粘合物142和光扩散球144的光扩散层140再次扩散通过光扩散部件100的第一表面110的光线,以提高光线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
图8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背光装置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8,背光装置500包括光扩散部件200和提供光线至光扩散部件200的光源300。
光扩散部件200面向光源300,并扩散从光源300发射的光线。光扩散部件200包括光线通过其离开的第一表面210和与第一表面210相对的第二表面220。第一表面210具有基本上水平的表面。第二表面220包括形成于其上的光学结构230。光学结构230具有波状形的结构,所述波状形的结构具有交替设置的谷232和脊234。谷232的每一个具有大约0.5mm至大约1mm的曲率半径r。脊234的每一个具有大约0.5mm至大约1mm的曲率半径R。脊234的平面图是类似半球形的形状。
光扩散部件200具有在第一表面210与脊234之间的第一厚度T和在第一表面210与谷232之间的第二厚度t。为了提高光线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合适地调节第一和第二厚度T和t。
为了提高从光源300发射的光线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第一厚度T可以是第二厚度t的大约1.15至大约1.80倍。特别地,第一厚度T可以是第二厚度的大约1.15至大约1.35倍、大约1.35至大约1.55倍,是第二厚度的大约1.55至大约1.67倍或是第二厚度t的大约1.67至大约1.75倍。优选地,第一厚度T是第二厚度t的大约1.67倍。
光源300可以具有类似圆柱形的形状、类似U形的形状、类似C形的形状等。光源300可以对应于内部CCFL或外部CCFL。
图9是示出了在图8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示出了在图9中示出的一部分“A”的放大的透视图。
参照图9和图10,背光装置500进一步包括其中接收光扩散部件200和光源300的容器320。
容器320具有底表面321和从底表面321的边缘部分延伸的侧壁323。底表面321和侧壁323一起限定了其中接收光扩散部件200和光源300的接收空间。
背光装置500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用于传送来自光源300的光线的驱动功率至光源300的变换器400。变换器400可以设置在容器320的底表面321之下。
在容器320的底表面321设置屏蔽壳420以覆盖变换器400。屏蔽壳420消除通过变换器400产生的有害的电磁波。
在容器320的底表面321和光源300之间设置反射板330。可以在容器320的底表面321之下设置该反射板330。反射板330反射光线至光扩散部件200,其增大入射至光扩散部件200的第二表面220之上的光的数量。
光源支架350将光源300与容器320连接。例如,与光源300连接的光源支架350被固定或连接至容器300。
固定框架360覆盖光源300的相对侧,并且与光扩散部件200连接。为了避免或显著减小光扩散部件200从容器320的运动,光扩散部件200可以包括固定槽280,并且固定框架360具有紧固地被插进固定槽280的固定突出366。可替代地,固定突出366可以从光扩散部件200延伸,并且固定框架360可以包括固定槽280。
可以在光扩散部件200上设置光学部件。可以在固定突出366上形成固定凸出367。固定凸出367可被插进光学部件,从而使光学部件被充分地固定至固定框架360上。
光学部件可以包括设置于光扩散部件200之上的扩散片370。扩散片370再次扩散通过光扩散部件200的第一表面210的光线。可以在扩散片370上设置棱镜片380。棱镜片380增大通过扩散片370的光线的前亮度。此外,可以在棱镜片380上设置反射性的偏振片390。反射性的偏振片390提高通过棱镜片380的光线。
背光装置500也可以包括中间铸模框架430,所述中间铸模框架与容器320结合,以避免或显著减小光扩散部件200的运动。中间铸模框架430的数量可以根据显示设备的尺寸改变。例如,中间铸模框架43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框架。
也可以在中间铸模框架430的边缘部分处设置面板导引部件440,以导引LCD面板的边缘的位置。面板导引部件440可以具有类似L形的形状,并且其可以由弹性塑料形成。
图11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1,显示设备1000包括背光装置700和显示面板800。
背光装置700包括光扩散部件710和提供光线至光扩散部件710的光源720。
光扩散部件710面向光源720,并扩散从光源720发射的光线。光扩散部件710包括光线通过其离开的第一表面711和光线照射至其上的第二表面712。与第一表面711相对地设置第二表面712。
第一表面711具有基本上水平的表面。第二表面712包括形成于其上的光学结构。光学结构具有交替设置的谷713和脊714的波状形的结构。谷713的每一个具有大约0.5mm至1mm的曲率半径r。脊714的每一个具有大约0.5mm至1mm的曲率半径R。脊714的平面图是类似半圆柱形的形状。
光扩散部件710具有在第一表面711与脊714之间的第一厚度T和在第一表面711与谷713之间的第二厚度t。为了提高光线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合适地调节第一和第二厚度T和t。
为了提高从光源720发射的光线的亮度和亮度均匀性。第一厚度T可以是第二厚度t的大约1.15至大约1.80倍。具体地,第一厚度T可以是第二厚度的大约1.15至大约1.35倍、大约1.35至大约1.55倍,是第二厚度的大约1.55至大约1.67倍或是第二厚度t的大约1.67至大约1.75倍。优选地,第一厚度T是第二厚度t的大约1.67倍。
光源720可以具有类似圆柱形的形状、类似U形的形状、类似C形的形状等。此外,光源720可以对应于内部CCFL或外部CCFL。光源720面向光扩散部件710的第二表面712。
显示面板800面向光扩散部件710的第一表面711。利用通过光扩散部件710的第一表面711的光线,显示面板800显示图像。
图12是示出了在图11中示出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2,背光部分700进一步包括其中接收光扩散部件710和光源720的容器730。
容器730具有底表面731和从底表面731的边缘部分延伸的侧壁732。底表面731和侧壁732一起限定其中接收光扩散部件710和光源720的接收空间。
背光装置700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用于传送来自光源720的光线的驱动功率至光源720的变换器740。变换器740可以安装在容器730的底表面731之下。
屏蔽壳750与容器730的底表面731结合,以覆盖变换器740,并消除通过变换器740产生的有害的电磁波。
在容器730的底表面731和光源720之间设置反射板760。可以在容器730的底表面731之下设置该反射板760。反射板760反射光线至光扩散部件710,其增大入射至光扩散部件710的第二表面712之上的光的数量。
通过光源支架730,光源720连接至容器730。例如,与光源720连接的光源支架770被固定或连接至容器730上。
固定框架780覆盖光源720的相对侧,并且光扩散部件710被固定或连接到其上。为了避免或显著减小容器730中光扩散部件710的运动,光扩散部件710可以具有固定槽715,并且固定框架780具有紧密地被插进固定槽715的固定突出785。可替代地,固定突出785可以从光扩散部件710和固定框架780延伸,并且固定槽715可以配备到固定框架780。
可以在光扩散部件710上设置光学部件。可以在以被插进光学部件的固定突出785上设置固定凸出787,以使光学部件连接至固定框架780上。
光学部件包括设置于光扩散部件710之上的扩散片790。扩散片790再次扩散通过光扩散部件710的第一表面711的光线。可以在扩散片790上设置棱镜片792。棱镜片792增大通过扩散片790的光线的前亮度。此外,可以在棱镜片792上设置反射性的偏振片794,以增大通过棱镜片792的光线的数量。
背光装置700可以进一步包括中间铸模框架796。中间铸模框架796可以与容器730结合,以避免或显著减小光扩散部件710的运动。也可以在中间铸模框架796的边缘部分处设置面板导引部件798,以导引显示面板800的边缘的位置。面板导引部件798可以包括弹性塑料。
在中间铸模框架796之上设置显示面板800,并且可以通过面板导引部件798对显示面板800进行导引。显示面板800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FT)衬底810和/或滤色器衬底820和/或LC层830。
TFT衬底810包括以矩阵状图案设置的像素电极,并且TFTs与像素电极的每一个电连接,例如与像素电极的每一个耦合,以提供驱动电压至像素电极的每一个。像素电极可以由包括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无定形的铟锡氧化物(a-ITO)等的材料形成。
滤色器衬底820面向TFT衬底810。滤色器衬底820包括面向像素电极的每一个的公共电极。可以在滤色器衬底82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可以由包括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无定形的铟锡氧化物(a-ITO)等的材料形成。
可以在TFT衬底810和滤色器衬底820之间设置LC层830。根据在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的区域中产生的电场的强度重新排列LC层830中的LC分子。根据LC分子的重新排列,LC层830改变通过光扩散部件710的光线的透射率。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3,背光装置1070对应于直接照明类型的背光装置。背光装置1070包括光源1076,所述光源具有可以在X方向上设置并基本上彼此平行的多个灯。背光装置1070可以用于具有例如LCD电视的大尺寸的LCD设备。具有不同于背光装置1070的结构的其它结构的背光装置也可以用于本发明。
背光装置1070包括锯齿形的光扩散部件1074、光源1076和侧面框架1078。从光源1076发射的光线通过光扩散部件1074,以使光线扩散。根据在图13中示出的实施例,扩散光线在Z方向上离开,例如向上方向。在底部底盘1075中可以接收光源1076、光源支持器1077(见图16)、侧面铸模框架1078和反射片1079。在光扩散部件1074上设置的铸模框架1071与底部底盘1075连接。
如图13所示,光源1076可以包括多个灯。然而,本发明的光源不局限于灯。可替代地,光源1076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ED)、线性光源等。
光源1076与底部底盘1075固定或连接。可以在底部底盘1075的底表面上设置反射片1079。反射片1079反射从光源1076发射的光线。当通过反射片1074时,从光源1076发射的光线扩散。通过反射片1074的光线通过光学部件1072,以具有增大的亮度。
当灯被用作光源1076时,灯可以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等。光源支持器1077可以用于支持光源1076。侧面框架1078,例如铸模框架可以用于覆盖光源支持器1077。
可以在底部底盘1075的底表面之下连接如用于提供功率至光源1076的印刷电路板的变换器1073。变换器1073施加电压至光源1076,以驱动光源1076。这样光源1076可与变换器1073电连接,例如经由导线1761(见图14)和插座1763与变换器1073耦合。
在光扩散部件1074的侧面处设置固定槽7411。在侧面框架1078上设置的固定突出1781与固定槽7411结合。
通过利用PMMA树脂的注射铸模工艺可以形成光扩散部件1074。可以部分切割光扩散部件1074,以形成固定槽7411。可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面所述和示出的固定槽7411的结构、定位和数量,并且可以由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对其改变。
可以在侧面框架1078上设置固定槽7411,并且可以在光扩散部件1074上设置固定突出1781。
可替代地,光扩散部件1074可以底部与底盘1075连接,而不是侧面铸模框架1078。可以理解,利用其它固定部件可以固定光扩散部件1074。
固定凹槽1721可以在光学部件1072的两个侧面处形成。可以在侧面框架1078上形成被插进固定凹槽1721的固定凸出1783。可替代地,可以在底部底盘1075上形成固定凸出1783。
图14是示出了在图13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部分分解透视底视图。具体地说,图14示出了背光装置的光扩散部件1074的底表面。
参照图14,在光扩散部件1074的底表面处设置锯齿形结构1743,例如脊状结构,其面向光源1075,例如在X方向上。也就是说,锯齿形结构1743包括交替设置的脊和谷。锯齿形结构1743的脊避免光源1074的辉线的形成,从而提高了亮度。
面向侧面铸模框架1078的光扩散部件1074的边缘具有基本上水平、例如平坦的表面1741。光扩散部件1074的基本上水平的表面1741设置成邻近所述铸模框架1078或与所述铸模框架1078接触。
图15是示出了在图14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透视图。
参照15,光扩散部件1074的基本上水平的表面1741与所述侧面铸模框架1078连接。例如,在X方向上设置光源1076的每一行。
光扩散部件1074的固定槽7411与所述铸模框架1078的固定突起1781对应。在固定突起1781和固定槽74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G1、第二间隙G2、第三间隙G3,以将它们彼此隔开。根据光扩散部件1074的热膨胀可以确定第一间隙G1、第二间隙G2、第三间隙G3。可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三个间隙。
特别地,在固定槽7411的侧面和固定突出1781的侧面之间设置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当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分别具有小于或等于大约0.5mm的宽度W1和W2时,其中光扩散部件1074充分地与所述铸模框架1078结合的空间形成。然而,当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具有大于大约0.5mm的宽度W1和W2时,光扩散部件1074可以在侧面铸模框架1078中移动。因此,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可以分别具有小于或等于大约0.5mm的宽度W1和W2。
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的宽度W1和W2中任何一个都不大于大约0.1mm。
当背光装置用于直立位置时,所述侧面铸模框架1078的固定突起1781支持光扩散部件1074的固定槽7411,以避免光扩散部件的偏移。也就是说,当背光装置1070直立时,固定突起1781的侧面的任何一个接触固定槽7411的侧面的任何一个。因此,为了充分避免光扩散部件1074的偏移,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的宽度W1和W2的任何一个优选小于或等于仅仅大约0.1mm。
在固定槽7411的前表面和固定突起1781的前表面之间形成第三间隙G3。当第三间隙G3具有小于1.6mm的宽度W3时,其中光扩散部件1074充分与侧面铸模框架1078结合的空间不能被保证,以致于由于光扩散部件1074的热膨胀,使光扩散部件1074会扭曲或变形。可替代地,当第三间隙G3具有小于3.2mm的宽度W3时,其中光扩散部件1074与侧面铸模框架1078结合的空间太大,以使光扩散部件1074可以在侧面铸模框架1078中移动。因此,当考虑光扩散部件1074的热膨胀时,宽度W3优选是大约1.6mm至3.2mm。
图16是沿着在图15中示出的线II-II′获得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16,光扩散部件1074包括锯齿形结构1743和基本上水平的表面1741。基本上水平的表面1741包括面向侧面铸模框架1078的第一基本上水平的部分1741a和设置在第一基本上水平的部分1741a与锯齿形结构1743之间的第二基本上水平的部分1741b。也就是说,第二基本上水平的部分1741b从第一基本上水平的部分1741a延伸至锯齿形结构1743,例如沿着X方向。第二基本上水平的部分1741b延伸平坦表面1741的长度。因此,尽管背光装置1070可以移动,但锯齿形结构1743不在所述铸模框架1078上移动,从而使光扩散部件1074稳固地与所述侧面铸模框架1078连接。
当第二基本上水平的部分1741b具有大于大约1.0mm的长度时,锯齿形结构1743的长度减小。因此,第二基本上水平的部分1741b的长度优选小于或等于大约1.0mm。
根据本发明,光扩散部件1074增大光线的扩散效率。此外,光扩散部件1074充分稳固地被连接,以使背光装置1070更经久耐用。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背光装置1080包括基本上与图13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除了光扩散部件1084和侧面铸模框架1088。因此,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便利,省略关于相同部件的任何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7,在面向光源1076的光扩散部件1084的整个表面之下设置锯齿形结构1841,例如类似脊的结构。例如,可以在光扩散部件1084的整个表面之下,沿着单个方向设置锯齿形结构1841,例如X方向。因此,所述铸模框架1088具有与锯齿形结构1841结合的锯齿形的表面1881。通过在侧面铸模框架1088上的注射模塑工艺可以形成锯齿形的表面1881。锯齿形的表面1881和锯齿形结构1841可以被结合,以避免光源1076的辉线。
可替代地,锯齿形结构1841可以与在底座1075上形成的锯齿形的表面结合。此外,锯齿形结构1841可以利用其它固定部件与底座连接。
图18是描述了在图17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透视图。放大的圆是沿着线III-IIII′获得的横截面图,所述线III-III’沿着侧面框架1088和光源支持器1077延伸。
参照图18,在光源1076之上设置光扩散部件1084的脊,以显著减小或避免形成光源1076的辉线。
光扩散部件1084的锯齿形结构1841可以与所述铸模框架1088的锯齿形的表面1881接合,以使光扩散部件1084没有任何移动地与侧面铸模框架1088连接。结果,可以显著减小或避免通过在光扩散部件1084和光源1076之间的错对准引起的辉线。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在图17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9,显示设备1100包括背光装置1070和LCD面板装置1040。可替代地,其它基本上水平的显示面板也可以用于显示设备1100。上部底盘1060覆盖LCD面板1050,以使LCD面板装置1040可以与背光装置1070装配,从而完成显示设备1100。
LCD面板装置1040包括LCD面板1050、提供驱动信号至LCD面板1050的驱动器集成电路封装1043和1044和印刷电路板(PCB)1041和1042。驱动器集成电路封装1043和1044可以包括薄膜上芯片(COF)、卷带式封装(tape carrier package)(TCP)等。所述PCBs1041和1042接收在上部底盘1060的侧面空间中。
LCD面板1050包括具有多个TFTs、设置于TFT衬底1051之上的滤色器衬底1053的薄膜晶体管(TFT)衬底1051,以及设置于TFT衬底1051和滤色器衬底1053之间的LC层。此外,可以在滤色器衬底1053之上和在TFT衬底1051之下连接用于偏振通过LCD面板1050的光线的偏振板(未示出)。
TFT衬底1051包括在其上以矩阵状图案设置TFTs的玻璃衬底。TFT衬底1051包括与数据线电连接的源极端子,例如与数据线耦合,并包括与栅极线电连接的栅极端子,例如与栅极线耦合。包括透明ITO的像素电极设置在漏极端子上。
当将电信号从PCBs1041和1042通过LCD面板1050的栅极线和数据线输入进入栅极端子和TFT衬底1051的源极端子时,根据电信号接通和断开TFTs,以输出用于形成来自漏极端子的像素的电信号。
其间,面向TFT衬底1051设置滤色器衬底1053。在TFT衬底1051上设置滤色器衬底1053,并且其包括具有红色像素部分、绿色像素部分和蓝色像素部分的至少一个彩色像素部件。当光线通过彩色像素部件时,可以改变光的颜色。通过薄膜工艺,可以在滤色器衬底1053中形成彩色像素部件。滤色器衬底1053的前表面覆盖包括例如ITO的透明传导性材料的公共电极。当接通薄膜晶体管时,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电场。电场可以改变包括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校准,以使液晶层的光透明度可以改变。因此,通过改变透射率,液晶显示面板1050显示期望的图像。
第一PCB1041和第二PCB1042分别与第一驱动集成电路封装1043和第二驱动器集成电路封装1044连接,例如分别与第一驱动集成电路封装1043和第二驱动器集成电路封装1044耦合。第一PCB1041和第二PCB1042可以接收外部图像信号,并且然后对栅极线和数据线供给驱动信号。为了操作基本上水平的面板显示装置1100,第一PCB1041和第二PCB1042分别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和数据驱动信号。此外,第一PCB1041和第二PCB1042产生允许栅极驱动信号和数据驱动信号在期望的定时处被施加至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多个定时信号。该栅极驱动信号和数据驱动信号可被通过第一驱动器集成电路封装1043和第二驱动器集成电路封装1044分别施加至栅极线和数据线。第一驱动器集成电路封装1043和第二驱动器集成电路封装1044分别包括第一集成芯片1431和第二集成芯片1441。控制板(未示出)设置在背光装置1070之下。控制板与第二印刷电路板1042连接,例如与第二印刷电路板1042耦合,以将模拟数据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信号。控制板然后对液晶显示面板1050提供数字数据信号。
在液晶显示面板装置1040上设置上部底座1060。上部底座1060可以朝向背光装置1070的侧面折叠第一集成电路封装1043和第二集成电路封装1044。此外,上部底座1060可以避免或显著预防液晶显示面板装置1040与背光装置1070分开。
尽管没有在图19中具体示出,但前表面壳和后表面壳分别设置在上部底盘1060之上和下部底盘1075之下。可以结合前表面壳和后表面,以制造基本上水平的面板显示装置1100。
根据本发明,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1070对液晶显示面板1050提供具有相对高的亮度和相对高的亮度均匀性的光。因此,基本上水平的面板显示装置1100可以有效地显示图像。
图20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背光装置的透视图。图21是沿着在图20中示出的线IV-IV′获得的横截面图。
参照图20和图21,背光装置2000包括光源1140、变换器1150、接收容器1200、第一光学部件1300、第二光学部件1400、光学片部件1500、第一固定部件1600和第二固定部件1650。
光源1140可以是产生平面光的表面光源。光源1140可以包括主体和外部电极1130。主体可以具有多个放电空间1122。外部电极1130可以覆盖主体的多个端部。主体包括第一衬底1110和第二衬底1120。第一衬底1110和第二衬底1120结合,以限定在其之间的放电空间。放电空间1122可以具有大约14.15mm的宽度。可以在第二方向上测量该宽度。此外,放电空间1122彼此连接,例如经由包括在第二衬底1120中的连接管1124彼此耦合。
第一衬底1110可以具有类似四边形板的形状,该类似四边形板的形状具有预定厚度。第一衬底1110可以由玻璃材料形成。第一衬底1110可以由能够阻塞从放电空间1122产生的紫外线的材料形成。
第二衬底1120可以由透明材料形成,以使从放电空间1122产生的可见光线可以通过第二衬底1120。例如,第二衬底1120可以由玻璃材料形成。第一衬底1110可以由能够阻塞从放电空间1122产生的紫外线的材料形成。
第二衬底1120包括放电空间部分1120a、空间分离器1120b和密封部分1120c。放电空间部分1120a与第一衬底1110隔开,并限定了放电空间部分1120a和第一衬底1110之间的放电空间1122。空间分离部分1120b设置定位成彼此邻近的放电空间部分1120a之间。此外,空间分离部分1120b可以接触第一衬底1110。密封部分1120c定位在第二衬底1120的边缘部分处。密封部分1120c接触第一衬底1110,以密封放电空间1122。
如图21中所示,在第二方向上设置放电空间部分1120a。空间分离部分1120b连接在彼此邻近的放电空间部分1120a之间。
此外,如图21中所示,放电空间部分1120a的纵向截面具有基本上拱状的形状。然而,纵向截面的多种明显变化是可能的。例如,放电空间部分1120的纵向截面具有类似半圆形的形状。根据另一实施例,放电空间部分1120的纵向截面可以具有类似四边形的形状。根据再一实施例,放电空间部分1120的纵向截面可以具有类似不规则四边形的形状。
利用铸模工序可以形成第二衬底1120,例如注射模塑工艺和挤压模塑工艺。
连接管1124可以同时由第二衬底1120形成。也就是,连接管1124可以与第二衬底1120集成形成。从放电空间1122通过连接管1124排出空气和/或放电气体,或导引空气和/或放电气体通过连接管1124至放电空间1122中。
主体包括反射层(未示出)、第一荧光层(未示出)和第二荧光层(未示出)。可以在第一衬底1110的上表面上设置反射层,第一衬底1110的上表面面向第二衬底1120的下表面。可以在反射层上设置第一荧光层。可以在第二衬底1120的下表面之下设置第二荧光层,第二衬底的下表面面向反射层。
反射层反射从第一荧光层和第二荧光层产生的可见光线朝向第一光学部件1300,以减小可见光线通过第一荧光层1110的可见光线的泄漏。
通过利用入射于其上的紫外线,第一荧光层和第二荧光层可以产生可见光线。通过放电空间1122中的等离子放电可以产生紫外线。
沿着第二方向,在第一衬底1110之上和第二衬底1120之下设置外部电极1130。外部电极1130对应于放电空间1122的多个端部,以使外部电极可以至少部分地重叠放电空间1122。外部电极1130可以传导性材料形成,以使从变换器1150供给至外部电极1130的放电电压可被有效地转移至部分与外部电极1130重叠的放电空间1122中。
变换器1150可以产生用于产生等离子放电的放电电压。当将相对低的交变电流电压施加至变换器1150时,变换器可将相对低的交变电流电压转换成被用作放电电压的相对高的交变电流。可以在接受容器1200之下设置变换器1150。从变换器1150产生的放电电压可经由电线1152被传送至光源1140的外部电极1130。
接收容器1200包括底部部分1210和侧面部分1220。侧面部分1220从底部部分1210的边缘部分延伸。底部部分1210和侧面部分1220一起限定其中接收光源1140的接收区域。接收容器1200的侧面部分1220可以具有基本上类似U的形状。接收容器1200可以由相对高强度的金属形成。
在光源1140之上设置第一光学部件1300。详细地说,通过在第三方向上的大约13mm的距离,第一光学部件1300可以与光源1140隔开。从光源1140产生的光入射于第一光学部件1300之上。第一光学部件1300可以分散光,以提高亮度均匀性。第一光学部件1300可以由具有相对高的光透明度的透明材料形成。因此,优选地,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透明度不小于大约90%。
入射于第一光学部件1300之上的光的量根据光源1140的放电空间1122的位置改变。
例如,定位在空间分离部分1120之上的光学部件1300的第一部分可以基本上薄于定位在光源1140的放电空间1122之上的光学部件1300的第二部分。
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下表面部分包括形成波状的形状的多个脊1310和多个谷1320。通过例如挤压铸模工艺或注射铸模工艺的铸模工艺可以形成下表面部分。具体地说,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脊1310对应于光源1140的放电空间1122,并且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脊1310定位在具有拱状的形状的放电空间部分1120a之上,例如直接位于具有拱状的形状的放电空间部分1120a之上。
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厚度是大约2.0mm,第一部分是形成谷1320的地方。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厚度是大约2.9mm,第二部分是形成脊1310的地方。
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第一部分的第一曲率半径R1是大约14.12mm。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第二部分的第二曲率半径R2是大约14.12mm。
由于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下表面的波状的形状,可以从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上表面均匀照射不规则地入射到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下表面的光。因此可以提高亮度均匀性。此外,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波形状可以避免第一光学部件1300在例如外部压力、湿度和/或温度等的环境下容易弯曲。
在光源1140的放电空间1122中产生等离子放电。等离子放电可以产生允许第一和第二荧光层产生可见光线的紫外线。该可见光线包括第一可见光线VR1、第二可见光线VR2和第三可见光线VR3。
在第三方向上从放电空间1122照射第一可见光线VR1,以使第一可见光线VR1在第三方向上直接入射于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脊1310之上。第一可见光线VR1可以在第三方向上没有折射地通过光学部件1300的第二部分。当第一可见光线VR1通过光学部件1300的第二部分时,由于光学部件1300的第二部分的相对厚度,在第一光的强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减小。
在相对第一可见光线VR1水平倾斜第一角度的方向上,从放电空间1122照射第二可见光线VR2。第二可见光线VR2可以入射至第一光学部件的中间部分上,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中间部分。当第二可见光线VR2通过第一光学部件时,第二可见光线VR2可被折射。此外,当第二可见光线VR2通过光学部件的中间部分时,由于中间部分基本上薄于第二部分,第二光的强度的减小率基本上小于第一光的强度的减小率。
在相对第一可见光线VR1水平倾斜第二角度的方向上,从放电空间1122照射第三可见光线VR3。在这里第二角度基本上大于第一角度。第三可见光线VR3可以入射于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第一部分之上,第一部分是形成谷1320的地方。当第三可见光线VR3通过第一光学部件1320时,第三可见光线VR3可被折射。此外,当第三可见光线VR3通过光学部件1300的第一部分时,由于第一部分基本上薄于中间部分,第三光的强度的减小率基本上小于第二光的强度的减小率。
如上面所述,可以在第一光学部件1320中折射从光源1140产生的可见光线。此外,当可见光通过第一光学部件1300时,可以改变可见光线的强度。因此,可以提高亮度均匀性。
如图23中所示,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下部表面具有波形状。这是因为脊1310的纵向截面具有半圆柱形形状。然而,纵向截面的形状的多种明显变化是可能的。作为举例,脊1310的纵向截面具有三角形形状。作为另一举例,脊1310的纵向截面具有拱形形状。作为另一举例,脊1310的纵向截面具有不规则四边形形状。
在第一光学部件1300上定位第二光学部件1400。第二光学部件1400可以分散从第一光学部件1300照射的光,以提高亮度均匀性。第二光学部件1400可以是具有预定厚度的类似板的形状,第二光学部件1400可以由透明材料形成。例如第二光学部件1400可以是大约70%至80%透明的。第二光学部件1400可以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分散光的分散部件(未示出)。
可以在第二光学部件1400上设置第三光学部件1500。从第二光学部件1400照射的光可被入射于第三光学部件1500之上。第三光学片部件1500可以改变经这里通过的光的路径,以提高亮度。第三光学片部件1500可以包括允许入射至第三光学片部件1500的光从第三光学片部件1500在第三方向上被照射的浓缩片,其提高了光的亮度。第三光学片部件150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分散入射于其上的光的分散片。
在光源1140和第一光学部件1300之间设置第一固定部件1600。第一固定部件1600可以与光源1140连接。第一固定部件1600可以进一步支持第一光学部件1300、第二光学部件1400和第三光学片部件1500。可以在光源1140上设置第一固定部件1600,并且可以与接收容器1200的侧面部分结合。第一固定部件1600可以部分地覆盖光源1140的上部边缘部分。如图20中所示,第一固定部件1600可以具有单片式类似框架的形状。然而,第一固定部件1600不局限于这种形状。例如,第一固定部件1600可以具有两部分或四部分。
在光源1140和接收容器1200的底部部分1210之间设置第二固定部分1650,以支持光源1140。第二固定部分1650部分覆盖光源1140的边缘。在光源1140和接收容器1200的底部部分1210之间设置第二固定部分1650,以使光源1140和接收容器1200可以彼此电绝缘。第二固定部分1650可以包括绝缘材料。
此外,第二固定部分1650具有充分的弹性,以使第二固定部分1650可以吸收外部冲击。第二固定部分1650可以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可以以类似L形的形状形成第一固定部分和第二固定部分的每一个。
然而,可以多样地成形第二固定部分1650。例如,第二固定部分1650可被分成覆盖光源1140的侧壁的四部分,或第二固定部分1650可被分成覆盖光源的角部的四部分,或可以作为单体形成第二固定部分1650。
图22A、图22B和图22C是示出了亮度的变化的曲线图。具体地,在图22A中,曲线图示出了从图21中的光源照射的光的亮度的变化。在图22B中,曲线图示出了从图21中的第一光学部件照射的光的亮度的变化。在图22C中,曲线图示出了从图21中的第二光学部件照射的光的亮度的变化。
参照图21和图22A,从光源1140照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可以根据位置以实质上大的振幅改变。
从光源1140照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可以根据光源1140的放电空间1122的位置以实质上大的第一振幅变化。也就是说,从放电空间1122照射的光的亮度可以是相对高的。此外,在彼此邻近的放电空间1122之间照射的光的亮度可以是相对低的。
参照图21和图22B,从第一光学部件1300照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可以根据光源1140的放电空间1122的位置以实质上小于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改变。
在通过第一光学部件1300之前,从光源1400照射的光可被入射至第一光学部件1300之上。从第一光学部件1300照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可以根据光源1140的放电空间1122的位置以实质上小于第一振幅的第二振幅改变。
参照图21和图22C,从第二光学部件1400照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可以以实质上小于第二振幅的第三振幅改变。
在通过第一光学部件1300之前,从光源1400照射的光可被入射至第一光学部件1300之上。从第一光学部件1300照射光,以使光可被入射至第二光学部件1400之上。光然后通过第二光学部件1400。从第二光学部件1400照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可以以实质上小于第二振幅的第三振幅改变。如图22C所示,第三振幅是小的,并且从第二光学部件1400照射的光的亮度分布可以基本上与光源1140的放电空间1122的位置无关。
根据本发明,第一光学部件1300的厚度是无规则的,其提高了光的亮度。
如图21所示,背光装置2000包括具有放电空间1122的表面光源。可替代地,背光装置2000可以具有取代表面光源的具有棒状形状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可替代地,背光装置2000可以具有取代表面光源的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可替代地,背光装置2000可以包括取代表面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
图2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包括在显示装置中的背光装置基本上与在图21中示出的背光装置相同。因此,相同的参考数字用于指示如已经在图21中示出的那些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并如必要地省略其重复性的解释。
参照图23,显示装置3000包括背光装置2000、显示面板1700、第三固定部件1800和第四固定部件1900。
在背光装置2000上设置显示面板1700。显示面板1700可以利用从背光装置2000照射的光,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700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1710、滤色器衬底1720、液晶层1730、印刷电路板174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1750。
薄膜晶体管1710包括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TFT和信号线。以类似矩阵的形状设置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提供驱动电压至像素电极。信号线用于操作薄膜晶体管。
像素电极包括透明传导性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无定形的铟锡氧化物(a-ITO)等。通过例如平版印刷工艺的图案形成工艺可以形成像素电极。
与薄膜晶体管1710相对地设置滤色器衬底1720。滤色器衬底1720包括公共电极和滤色器。在滤色器衬底1720的前表面上设置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相对地设置滤色器。
滤色器包括红色过滤器、绿色过滤器和蓝色过滤器。当白光入射于红色过滤器上时,从红色过滤器照射出红色光。当白光入射于绿色过滤器上时,从绿色过滤器照射出绿色光。当白光入射于蓝色过滤器上时,从蓝色过滤器照射出蓝色光。
在薄膜晶体管1710和滤色器衬底1720之间设置液晶层1730。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可以排列液晶层1730中的液晶分子。因此,液晶层的光透射率改变,从而使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图像。
包括驱动电路单元的印刷电路板1740将外部图像信号变换成驱动信号,以控制薄膜晶体管TFT。印刷电路板1740包括数据印刷电路板和栅极印刷电路板。连接至数据印刷电路板的柔性电路板1750弯曲,以在接受容器1200的侧面或后面上设置数据印刷电路板。此外,与栅极印刷电路板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750弯曲,以便栅极印刷电路板可以定位在接受容器1200的侧面或后面上。信号线形成可以在薄膜晶体管衬底171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1750中,而不是在栅极印刷电路板中形成。
柔性印刷电路板1750可以使印刷电路板1740与薄膜晶体管衬底1710电连接,例如使印刷电路板1740与薄膜晶体管衬底1710耦合,从而可将从印刷电路板1740产生的驱动信号供给至薄膜晶体管衬底1710。柔性印刷电路板1750可以是带型运载包(TCP)或薄膜上芯片(COF)。
在第三光学片部件1500和显示面板1700之间设置第三固定部件1800。第三固定部件1800可以固定第一光学部件1300、第二光学部件1400和第三光学片部件1500。第三固定部件也可以支持显示面板1700。如图23中所示,可以作为一体形成第三固定部件1800。然而,第三固定部件1800的多种明显的变形是可能的。例如,第三固定部件1800可以包括彼此分离的两部分,或可以包括彼此分离的四部分。
第四固定部件1900封装显示面板1700的边缘,并与接收容器1200的侧面部分结合,以使显示面板1700与背光装置2000的上部部分固定。
第四固定部件1900避免或显著阻止具有相对低脆度的显示面板1700被外部冲击和/或外部振动损坏。第四固定部件1900也可以避免或者显著阻止显示面板1700被接收容器损坏。
根据本发明,光扩散部件具有无规则的厚度,以提高亮度和亮度均匀性。此外,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具有相对高显示质量的图像。
背光装置可以不包括双亮度提高薄膜。结果,可以显著减小需用于制造背光装置的成本。
前面是本发明的说明性的描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可以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上述修改和变形,只要其落入附属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的范围中。

Claims (51)

1.一种光扩散部件,其包括:
第一表面;
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锯齿形结构,所述锯齿形结构包括与脊交替设置的谷,
其中,基本上水平的部分邻近所述锯齿形结构的两端形成,
且其中,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15至1.8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15至1.3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35至1.5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55至1.67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67至1.7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67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是1.5mm至2.0mm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脊是半圆柱形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锯齿形结构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沿着第二表面的边缘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固定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沿着第二表面的边缘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固定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脊包括0.5mm至1.0mm的曲率半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谷包括0.5mm至1.0mm的曲率半径。
14.权利要求1的光扩散部件,进一步包括:
光扩散层,该光扩散层包括扩散通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光线的多个光扩散球,以及用于使光扩散球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的粘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扩散部件,其中:
所述光扩散球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并且所述粘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6.一种背光装置,其包括:
光扩散部件,该光扩散元件包括:
第一表面;
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光扩散部分,所述光扩散部分包括与
脊交替设置的谷;以及
面向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第二表面以发射光线的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脊下且设置成与所述脊基本平行,其中所述光线入射于所述第二表面之上,然后从所述第一表面离开,
其中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15至1.80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15至1.35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35至1.55倍。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55至1.67倍。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67至1.75倍。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67倍。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是1.5mm至2.0mm厚。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脊是半圆柱形的形状。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分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包括具有管状形状的冷阴极荧光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冷阴极荧光灯与所述光扩散部分基本上平行地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扩散片。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光扩散层,该光扩散层包括扩散通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光线的多个光扩散球,以及将所述光扩散球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的粘合物。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球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并且所述粘合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装置,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光扩散部件和所述光源的容器;
其中所述容器包括将所述光扩散部件与所述容器相固定的固定框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固定框架上配备固定突出,并在所述光扩散部件处配备与所述固定突出对应的固定槽。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光扩散部件上配备固定突出,并在所述固定框架处配备与所述固定突出对应的固定槽。
33.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
权利要求16中的背光装置;以及
利用通过所述第一表面的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光扩散部件和所述光源的容器;
其中所述容器包括将所述光扩散部件与所述容器固定的固定框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与所述光扩散部件对应的固定部分。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固定部分包括槽。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固定部分包括突出。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在所述固定框架上配备固定凸出,并在所述光扩散部件处配备在此插入固定凸出的固定槽。
39.一种背光装置,其包括:
光源;
扩散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的光扩散部件,所述光扩散部件包括面向所述光源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沿着所述光源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锯齿形结构,以及邻近所述锯齿形结构的两端设置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其中所述锯齿形结构包括与脊交替设置的谷;以及
与所述光扩散部件一起支持光扩散部件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的一部分的固定部件,
其中,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脊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一厚度是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谷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厚度的1.15至1.8倍。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光扩散部件的侧表面处设置对应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固定槽。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突出,其中在所述固定突出和所述固定槽之间存在间隙。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间隙包括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定位在所述固定突出和所述固定槽的侧面之间,所述第三间隙定位在所述固定突出和所述固定槽的前表面之间,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间隙中的每个在沿着光源的宽度方向上小于或等于0.5mm。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在沿着所述光源的宽度方向上大于或等于0.1mm。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间隙具有在沿着所述光源的纵向方向上的为1.6mm至3.2mm的宽度。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光扩散部件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包括被固定部件支撑的第一基本上水平的部分和在第一基本上水平的部分和所述锯齿形结构之间形成的第二基本上水平的部分。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第二基本上水平的部分在沿着光源的纵向方向上具有为小于或等于1.0mm的长度。
47.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与所述光扩散部件的所述锯齿形结构对应的锯齿形部分。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背光装置,进一步包括:
支持所述光源的两端的光源支持器,所述光源支持器由所述固定部件覆盖。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背光装置,其中,光源是灯。
50.一种平面显示设备,其包括:
权利要求39中的背光装置;以及
显示图像的基本上水平的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背光装置提供光至基本上水平的显示面板上。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平面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基本上水平的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CN2005101314469A 2004-12-16 2005-12-16 光扩散部件、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00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4-0106760 2004-12-16
KR20040106760 2004-12-16
KR1020040106760A KR20060068156A (ko) 2004-12-16 2004-12-16 광 확산 부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표시장치
KR20050005261 2005-01-20
KR2005-0005261 2005-01-20
KR1020050005261A KR20060084560A (ko) 2005-01-20 2005-01-20 굴곡형 확산판의 고정 구조를 개선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및 이를 구비한 평판표시장치
KR20050010930 2005-02-05
KR1020050010930A KR20060090421A (ko) 2005-02-05 2005-02-05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2005-0010930 2005-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0065A CN1790065A (zh) 2006-06-21
CN1790065B true CN1790065B (zh) 2010-05-26

Family

ID=36788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144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0065B (zh) 2004-12-16 2005-12-16 光扩散部件、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60068156A (zh)
CN (1) CN17900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8020B1 (ko) 2006-11-20 2013-1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851373A (zh) * 2012-12-04 2014-06-11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CN108351437B (zh) * 2015-10-29 2021-12-21 迪睿合株式会社 扩散板、扩散板的设计方法、扩散板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投影装置和照明装置
JP6884518B2 (ja) 2015-10-29 2021-06-0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拡散板、拡散板の設計方法、拡散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投影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08292091A (zh) * 2015-12-01 2018-07-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屏幕片、透明屏幕以及影像显示系统
CN109358387A (zh) * 2018-12-02 2019-02-19 深圳市天诺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U型结构高透ps扩散板及其制作工艺和应用
KR102612785B1 (ko) 2018-12-20 2023-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1446A (zh) * 2000-12-25 2002-07-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
US6666569B2 (en) * 2000-07-31 2003-12-23 Nippon Seiki Co., Ltd. Backlight device
CN1504770A (zh) * 2002-11-28 2004-06-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6569B2 (en) * 2000-07-31 2003-12-23 Nippon Seiki Co., Ltd. Backlight device
CN1361446A (zh) * 2000-12-25 2002-07-3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
CN1504770A (zh) * 2002-11-28 2004-06-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0065A (zh) 2006-06-21
KR20060068156A (ko) 200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36344B1 (ko) 광학 렌즈, 이를 갖는 광학 모듈,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US7746565B2 (en) Optical lens, optical package having the same,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478188B (zh) 背光单元和使用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TWI396013B (zh) 背光組件及具有背光組件之顯示裝置
US7581845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790065B (zh) 光扩散部件、具有光扩散部件的背光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EP3121645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60256580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8066394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112552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용 렌즈, 발광 다이오드,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RU248066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светк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KR100766623B1 (ko) 면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312520C (zh) 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61119B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模块
CN100555042C (zh) 背光组件
US20060181867A1 (en) Light-diffusing member,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light-diffusing memb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backlight assembly
EP2453161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7255453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200037912A (ko)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021378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6841930B2 (en) Flat lamp for emitting lights to a surface area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KR20150046513A (ko) 광학 시트와 그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946623A (zh) 照明装置、吸顶灯、背光源、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KR101278940B1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장치
JP2004219838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