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2792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2792A
CN1782792A CNA2005101287599A CN200510128759A CN1782792A CN 1782792 A CN1782792 A CN 1782792A CN A2005101287599 A CNA2005101287599 A CN A2005101287599A CN 200510128759 A CN200510128759 A CN 200510128759A CN 1782792 A CN1782792 A CN 1782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quid crystal
line
crystal pane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87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4047C (zh
Inventor
斋藤玲彦
大河内克哲
木村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2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40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404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66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the matrix divided into sec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double-sid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为了方便液晶面板中电极的连接工作,一种液晶显示屏(2)包括:连接于第一液晶面板(1)中N块电极的N块电极;连接于N块电极的NN(大于N)条信号线,该信号线选择电路(22)以时分方式从NN条信号线中选择每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N块电极,其中N等于NN/n(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这样,与相应地为第二液晶面板(2)的信号线提供电极的情况相比,电极的数量可减少到1/n。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建立在提交于2004年12月2日的第2004-349794号日本专利申请的基础上并要求该申请的权益;该申请通篇内容通过引用方式结合于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时下的蜂窝电话终端中所用的是所谓的折叠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通过柔性印刷电路(FPC)彼此相连。第一液晶面板例如显示电子邮件句子、图片图像之类。而第二液晶面板显示当前时间、剩余电池量之类。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数量小于第一液晶面板的信号线数量。
在第一液晶面板的信号线的端接处设置电极,另外在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的头端也设有电极。FPC被连接在第一液晶面板的电极和第二液晶面板的电极之间。
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当第二液晶面板的分辨率被提高以能显示图片图像等时,信号线及其电极数量增加,并且在第二液晶面板的诸电极之间的间隔不可避免地变窄。因此难以使诸电极和FPC彼此相连,这会导致在制造第二液晶面板时的产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便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诸电极的连接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特征为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液晶面板,包括可连接于被配置成输出视频信号的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节点的多个信号线以及连接于N条信号线的N块电极;第二液晶面板,包括连接于电极的N块电极、可连接于N块电极的NN条信号线(NN大于N)以及被配置成以时分方式从NN条信号线中选择每N条信号线的信号线选择电路,并将N条信号线链接到N块电极上,其中N等于NN/n(其中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当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中以时分方式从NN条信号线中选择每N条信号线时并将每N条信号线连接于N块电极时,N被设置成等于NN/n(其中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这样,相比于为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对应地提供电极的情况,电极数量可减少到1/n。这样可加长电极间隔,而且在信号线数量小的这种液晶面板中的电极的连接工作是方便的。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特征是第一液晶面板包括:信号线连接电路,信号线连接电路在将视频信号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以及在将视频信号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供以选择信号线的信号线选择信号,信号线连接电路被配置成以时分方式切换信号线并在周期内将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输出节点;信号选择电路在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以及在将视频信号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供以供以信号线选择信号,在这些在周期内,信号线选择电路被配置成以时分方式选择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并连接于N块电极的N条信号线,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选择电路在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一液晶面板以及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供以信号线选择信号,并在这些周期内,信号选择电路以时分方式选择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N块电极。
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中,将信号线连接于输出节点的信号线连接电路同样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时被提供到第一液晶面板中。另外,当视频信号被写入至第二液晶面板时以时分方式选择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N块电极的信号线选择电路被提供到第二液晶面板中。这样,可将视频信号提供给第二液晶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特征是在第一液晶面板中事先将N条信号线和N块电极彼此连接,第一液晶面板包括:信号线连接电路被配置成当选择信号线的信号线选择信号被提供时以时分方式选择信号线并将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节点,并当信号线选择信号不被提供时保持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输出节点;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时将信号线选择信号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并当视频信号被写入至第二液晶面板时停止提供信号线选择信号至信号线连接电路,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选择电路当信号线选择信号被提供时以时分方式选择信号线并将所选信号线连接于电极,第二液晶面板包括: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当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时将信号线选择信号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并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时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
在本发明第三特征中,在第一液晶面板中的N条信号线和N块电极被事先彼此连接,当视频信号被写入至第二液晶面板时,第一液晶面板中的N条信号线保持与N个输出节点相连,这样可将视频信号提供给第二液晶面板,另外可减少信号线选择电路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四特征为第一液晶面板包括:红、绿和蓝像素,其中视频信号从第一液晶面板的信号线中被写入至红、绿和蓝像素,且与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输出节点保持连接的N条信号线是毗邻于蓝色像素的左或右信号线。
在本发明第四特征中,对保持与输出节点相连的信号线设置有毗邻于蓝色像素的右或左信号线。由于来自电位波动的影响在蓝色像素中不易于从视觉上察觉,这样能改善图像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五特征为,当可连接于输出节点的信号线数量为MM,而连接于输出节点的信号线的数量为M,MM/M等于n。
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使信号线的数量与被连接的信号线数量的比n在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之间变得相同,这样能够使用两个液晶面板之间共同的信号线选择信号。这样可抑制信号线选择信号数量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图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液晶显示装置是有源矩阵型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它通过FPC3将第一液晶面板1和第二液晶面板2彼此连接以形成折叠式。第一液晶面板1是具有320行和240列的所谓的QVGA面板。第二液晶面板2具有120行和120列。每列包括红(R)、绿(G)、蓝(B)三条信号线。
具有320行的第一液晶面板1和具有120行的第二液晶面板2被看作具有440行的一个液晶面板并因此执行控制以使减少开销以及形成控制序列的时间变得可能。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驱动设置在第一液晶面板1中的信号线的信号线驱动电路10通过例如“玻璃上的芯片(COG)”方式被安装在第一液晶面板1上。驱动扫描线的扫描驱动电路分别置于第一液晶面板1和第二液晶面板2。因此扫描线驱动电路无需以COG方式安装在第一液晶面板1上。
尽管未图示,第一和第二液晶面板1、2中的每个包括阵列基板,它们中数量等于行数的扫描线和数量为列数三倍的信号线彼此交叉,而诸像素被配置在各交叉点上。另外,每个像素包括:诸如薄膜晶体管的开关元件,它们在驱动信号线时导通;以及像素电极,来自信号线的每个视频信号通过导通的开关元件而予以写入像素电极中。
在每个液晶面板中,液晶层被形成在阵列基板和与之对向的对向基板之间,并在与每个像素电极对向的对向基板的每个位置上形成红、绿和蓝中的任何一种颜色层。这样形成红、绿和蓝像素。
第一液晶面板1和第二液晶面板2中的信号线、扫描线、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例如通过采用多晶硅的制造工序而形成。这样,可以小型化每个开关元件并提高每个像素的孔径比。
再有,可将信号线驱动电路10与第一液晶面板1的信号线、扫描线、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一体地形成在第一液晶面板1上。这样可减少将电路彼此连接的电极数量。
再有,例如当液晶显示装置被折叠时,在由第一液晶面板1和第二液晶面板2所包夹的位置上设置背光装置(未图示)。
图2是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图。安装在第一液晶面板1上的信号线驱动电路10通过输出节点O1-O240将用于显示视频图像的视频信号输出到第一液晶面板1和第二液晶面板2上,并输出用于选择信号线的信号线选择信号S。
信号线选择信号S由选择信号SR、选择信号SG、选择信号SB组成。选择信号SR表示选择将视频信号写入到红色(R)像素的各信号线(R1、R2……)的时序。选择信号SG表示选择将视频信号写入到绿色(G)像素的各信号线(G1、G2……)的时序。选择信号SB表示选择将视频信号写入到蓝色(B)像素的各信号线(B1、B2……)的时序。
第一液晶面板1包括:信号线R1、G1、B1……R240、G240、B240;以及信号线驱动电路10,用于驱动各信号线、信号线连接电路12以及信号线选择电路13。信号线连接电路12在由提供于此的各选择信号SR、SG和SB所指定的时序上从信号线R1、G1、B1……R240、G240、B240中选择信号线并将所选择的信号线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各输出节点。信号线选择电路13在由提供于此的各选择信号SR、SG和SB所指定的时序上从信号线R61、G61、B61……R180、G180、B180中选择信号线并将所选择的信号线连接于N(假设等于120)块电极P1、……P120。
信号线连接电路12和信号线选择挡路13与第一液晶面板1的信号线、扫描线、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或与包括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这些电路一体地形成在第一液晶面板1上。
在第一液晶面板1中的毗邻像素之间的间隔(像素间隔)大约为50μm。同时电极P1……P120例如被设置在信号线G61、G62、G180的延伸段上,并因此,在毗邻电极之间的间隔(电极间隔)大约为150μm。
第二液晶面板2包括通过FPC3连接于第一液晶面板1的N块电极P1……P120的N块电极PP1……PP120,NN(假设等于360)条信号线RR1、GG1、BB1……RR120、GG120、BB120选择地连接于电极PP1……PP120以及信号线选择电路22。信号线选择电路22在由通过FPC提供的各选择信号SR、SG、SB指示的时序上从信号线RR1、GG1、BB1……RR120、GG120、BB120选择信号线并将所选择的信号线连接至N块电极PP1……PP120。
信号线选择电路22与第二液晶面板2的信号线、扫描线、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一体地被形成在第二液晶面板2上。
在第二液晶面板2中的像素间隔大约为50μm。同时当电极PP1……PP120被设置于信号线GG61、GG62……GG180的延伸段时,电极间隔变成大约150μm。
[当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一液晶面板1的操作]
接着,参照图3的时序图对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当消隐周期后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一液晶面板1时,信号线驱动电路10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第一液晶面板1的信号线连接电路12和信号线选择电路13,并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通过FP3提供给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选择电路22。
在这个阶段,首先对应于第一液晶面板1第一行的各开关元件导通。在导通阶段,信号线连接电路12在由信号线选择信号S中的选择信号SR指定的时序上首先选择信号线R1、R2……R240,并将这些信号线分别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R1、R2……R240各交叉点的红色(R)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红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在该时序,第一液晶面板的信号线选择电路13选择信号线R61、R62……R180,并将信号线R61、R62……R18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1……P120。
另外在该时序,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选择电路22选择信号线RR1、RR2……RR120,并将信号线RR1、RR2……RR12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在第一行的导通期间,信号线连接电路12随后在由选择信号SG指定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G1、G2、……G240并将G1、G2、……G240分别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到设置于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G1、G2……G240各交叉点的绿色(G)像素中。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绿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13选择信号线G61、G62……G180,并将信号线G61、G62……G18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1……P120。
另外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22选择信号线GG1、GG2……GG120,并将信号线GG1、GG2……GG12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在第一行的导通期间,信号线连接电路12随后在由选择信号SB指定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B1、B2、……B240并将B1、B2、……B240分别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到设置于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B1、B2……B240各交叉点的蓝色(B)像素中。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蓝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13选择信号线B61、B62……B180,并将信号线B61、B62……B18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1……P120。
另外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22选择信号线BB1、BB2……BB120,并将信号线BB1、BB2……BB12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从第2行至第320行顺序地执行与上述类似的操作。这样,视频图像被显示在第一液晶面板1上。
[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2的操作]
在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1的周期后,消隐周期再次到来,此后将视频信号写入第二液晶面板2的周期开始。
同样当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时,信号线驱动电路10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12和信号线选择电路13,并通过FPC3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22。这时,对应于第二液晶面板2第一行的各开关元件被导通。
处于导通阶段的信号线连接电路12首先在由选择信号SR指定的时序上首先选择信号线R1、R2……R240,并将这些信号线分别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13选择信号线R61、R62……R180,并将信号线R61、R62……R18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1……P120。
另外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22选择信号线RR1、RR2……RR120,并将信号线RR1、RR2……RR12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二液晶面板2的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RR1、RR2……RR120各交叉点的红色(R)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红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在第二液晶面板2的第一行的导通阶段,信号线连接电路12接着在由选择信号SG指示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G1、G2……G240,并将信号线G1、G2……G240分别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13选择信号线R61、R62……R180,并将信号线R61、R62……R18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1……P120。
另外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22选择信号线GG1、GG2……GG120,并将信号线GG1、GG2……GG12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二液晶面板2的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GG1、GG2……GG120各交叉点的绿色(G)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振幅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绿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在第二液晶面板2的第一行的导通阶段,信号线连接电路12随后在由选择信号SB指示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B1、B2……B240,并将信号线B1、B2……B240分别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13选择信号线B61、B62……B180,并将信号线B61、B62……B18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1……P120。
另外在该时序,信号线选择电路22选择信号线BB1、BB2……BB120,并将信号线BB1、BB2……BB12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二液晶面板2的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BB1、BB2……BB120各交叉点的蓝色(B)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振幅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蓝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从第2行至第120行顺序地执行与上述类似的操作。这样,视频图像被显示在第二液晶面板2上。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N块电极的第一液晶面板1;具有N块电极和连接于N块电极的NN条信号线(NN大于N)的第二面板;以及以时分方式从NN条信号线中选择每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有关的N块电极的信号线选择电路22,其中N等于NN/n(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这样,与逐个地为第二液晶面板2的信号线提供电极的情况相比,电极的数量可减少到1/n,并能够加长电极的间隔。因此,将第二液晶面板2连接到FPC3的工作变得方便。
特别地,在图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液晶面板1包括信号线连接电路12和信号线选择电路13。信号线选择信号S还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2时被提供给对信号线连接电路12,并在有关周期,信号线连接电路12以时分方式选择信号线并将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在有关周期,信号线选择电路13以时分方式选择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N块电极。第二液晶面板2包括信号线选择电路22,它在上述二种周期内供以信号线选择信号S并在上述各有关周期内以时分方式选择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N块电极。这样,在第一液晶面板1中,诸信号线连接至输出节点,同时食品信号被写入于第二液晶面板,又以时分方式选择N条信号线,并连接至N块电极。因此,可将视频信号提供给第二液晶面板2。
另外,假设可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的信号线数量为MM,而被连接的信号线数量为M。则如图2所示,由于MM等于720而M等于240,MM/M等于3。明确地说,MM/M和NN/N均等于n。因此,可由信号线连接电路12和信号线选择电路22共享信号线选择信号S。这样可防止信号线选择信号S的数量增加。另外可减少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数量,并能提高对信号线选择信号S的布线设计中的自由度。
第二实施例
图4是第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图。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类似于图1中的结构。另外,由于该电路的基本配置类似于图2,因而将相同的标号赋予图2中相同的组成部件,并省去重复的说明。在图2和图4之间的差异主要说明如下。
如图4所示,液晶面板1不包括信号线选择电路,而代替以彼此事先相互固定地连接的信号线R61、R62……R180和N块电极P1……P120。
另外,第一液晶面板1包括控制电路11。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1时,控制电路11将来自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12并在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2时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12。
第二液晶面板2还包括控制电路21。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2时,控制电路21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22并在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一液晶面板1时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22。
[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1的操作]
当视频信号在图3中的消隐周期后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1时,第一液晶面板1的控制电路11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控制电路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22。
在该周期,首先与液晶面板1的第一行对应的各开关元件导通。
在导通周期,信号线连接电路12首先在由信号线选择信号S中的选择信号SR指定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R1、R2……R240并将信号线R1、R2……R240分别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R1、R2……R240各交叉点的红色(R)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红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要注意未提供选择信号SR的信号线选择电路22保持将上次选择的信号线BB1、BB2……BB120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在相同的导通周期,信号线连接电路12接着在由选择信号SG指定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G1、G2……G240并将信号线G1、G2……G240分别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G1、G2……G240各交叉点的绿色(G)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绿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要注意未提供选择信号SG的信号线选择电路22保持将上次选择的信号线BB1、BB2……BB120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在相同的导通周期,信号线连接电路12随后在由选择信号SB指定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B1、B2……B240并将信号线B1、B2……B240分别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B1、B2……B240各交叉点的蓝色(B)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蓝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要注意未提供选择信号SB的信号线选择电路22保持将上次选择的信号线BB1、BB2……BB120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从第2行至第320行顺序地执行与上述类似的操作。这样,视频图像被显示在第一液晶面板1上。
[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2的操作]
然后,消隐周期再次来到,并在后面周期中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2时,第一液晶面板1的控制电路11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12,而第二液晶面板2的控制电路21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22。
在该周期,首先与液晶面板2的第一行对应的各开关元件导通。
在该导通周期,信号线连接电路12选择事先连接于N块电极的信号线R1、R2……R240并将信号线R1、R2……R240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
另外,信号线选择信号22在导通周期中由选择信号SR指定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R1、R2……R120,并将信号线RR1……RR120连接于FPC侧的电极PP1……PP12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二液晶显示屏2的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RR1、RR2……RR120各交叉点的红色(R)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红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在相同的导通周期,信号线连接电路12保持一种状态,即信号线R1、R2……R240分别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即使由选择信号S指示的时序到来。
同时,信号线选择电路22在由选择信号SG指定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GG1、GG2……GG120,并将信号线GG1、GG2……GG12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二液晶显示屏2的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GG1、GG2……GG120各交叉点的绿色(G)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绿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在相同的导通周期,信号线连接电路12保持一种状态,即信号线R1、R2……R240分别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O1……O240,即使由选择信号S指示的时序到来。
同时,信号线选择电路22在由选择信号SB指定的时序上选择信号线BB1、BB2……BB120,并将信号线BB1、BB2……BB120分别连接于FPC3侧的电极PP1……PP120。
这样,各视频信号被写入设置于第二液晶显示屏2的第一行扫描线与信号线BB1、BB2……BB120各交叉点的蓝色(B)像素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像素输出具有与视频信号的电压对应的颜色再现性的绿光,直到下个写入时序。
从第2行至第120行顺序地执行与上述类似的操作。这样,视频图像被显示在第二液晶面板2上。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事先彼此连接的N条信号线和N块电极,还包括信号线连接电路12以及控制电路11。信号线连接电路12以时分方式选择信号线并在提供信号线选择信号S时将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另外在信号线选择信号S未被提供的情况下,信号线连接电路12保持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10的输出节点。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1时,控制电路11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12。同时,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2时,控制电路11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12。另外,第二液晶面板2包括当提供有信号线选择信号S的情况下以时分方式选择信号线并将信号线连接于电极的信号线选择电路22并且还包括控制电路21。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2时,控制电路21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22。同时,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1时,控制电路21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S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22。
明确地说,第一液晶面板1中的N条信号线和N块电极事先被彼此连接,并且当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2时,N条信号线保持与液晶显示面板1的N个输出节点相连的状态。这样可将视频信号提供给第二液晶面板,另外可减少信号线选择电路的数量。
要注意的是,如同图4中的第一液晶面板1,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的同时N条信号线最好是保持与N个输出节点的连接状态时,第一液晶面板1由于可能在信号线和毗邻于有关信号线的像素之间具有寄生电容,有关像素电位会产生波动,另外这种波动可出乎意料地从视觉上察觉到。
在该连接中,由于蓝色像素的电位波动较难从视觉上察觉,因此保持连接于输出节点的信号线是毗邻于蓝色像素的左右信号线中的一条。明确地说,将视频信号写入蓝色像素的信号线或虽然不将视频信号写入蓝色像素但毗邻于有关像素的信号线均应为与输出节点保持连接的信号线。这样,由于像素电位波动影响导致图像质量劣化得以抑制。
要注意的是,尽管在上述各实施例中N设置为120,但可以根据第二液晶面板2的列数量增加或减少N。
还有,电极P1……P120也可连接于处于完全偏离于连接于图2中电极的信号线左右的位置的信号线。而且还可将信号线布线成更稀疏的连接。
还有,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视频图像被适配成由红(R)、绿(G)和蓝(B)像素进行显示。然而,在以两种、四种或更多的颜色显示图像的情况下,仅需采纳与颜色数量对应的配置即可。

Claims (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液晶面板,包括可连接于被配置成输出视频信号的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节点的多个信号线以及连接于N条信号线的N块电极;
第二液晶面板,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极的N块电极、可连接于N块电极的NN条信号线(NN大于N),以及被配置成以时分方式从NN条信号线中选择每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链接到N块电极上的信号线选择电路;
其中N等于NN/n(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液晶面板包括:信号线连接电路,所述信号线连接电路在将视频信号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以及在将视频信号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供以以选择信号线的信号线选择信号,信号线连接电路被配置成以时分方式切换信号线并在周期内将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输出节点;以及
信号线选择电路,所述信号线选择电路在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以及在将视频信号写入到第二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供以供以信号线选择信号,在这些在周期内,信号线选择电路被配置成以时分方式选择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N块电极;以及
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选择电路在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一液晶面板以及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的周期内供以供以信号线选择信号,并在这些周期内,信号选择电路以时分方式选择N条信号线,并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N块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第一液晶面板中事先将N条信号线和N块电极彼此连接,并包括:
信号线连接电路,所述信号线连接电路被配置成当选择信号线的信号线选择信号被提供时以时分方式选择信号线并将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输路输出节点,并当信号线选择信号不被提供时保持将N条信号线连接于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输出节点;以及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时将信号线选择信号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并当视频信号被写入至第二液晶面板时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提供给信号线连接电路,
第二液晶面板的信号线选择电路当信号线选择信号被提供时以时分方式选择信号线并将所选信号线连接于电极,以及
第二液晶面板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成当视频信号被写入第二液晶面板时将信号线选择信号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并当视频信号被写入到第一液晶面板时停止将信号线选择信号提供给信号线选择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第一液晶面板包括:红、绿和蓝像素,来自第一液晶面板信号线的视频信号被入到所述红、绿和蓝像素,而且
与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输出节点保持连接的N条信号线是毗邻于蓝色像素的左或右信号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当可连接于输出节点的信号线数量为MM,而连接于输出节点的信号线的数量为M,MM/M等于n。
CNB2005101287599A 2004-12-02 2005-12-02 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0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49794 2004-12-02
JP2004349794A JP4761761B2 (ja) 2004-12-02 2004-12-02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2792A true CN1782792A (zh) 2006-06-07
CN100474047C CN100474047C (zh) 2009-04-01

Family

ID=36664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875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047C (zh) 2004-12-02 2005-12-02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08995A1 (zh)
JP (1) JP4761761B2 (zh)
KR (1) KR100730270B1 (zh)
CN (1) CN100474047C (zh)
TW (1) TWI3195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3909A (zh) * 2014-11-05 2015-03-0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碳包覆的钒酸铋颗粒/石墨烯复合物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10853589A (zh) * 2019-04-02 2020-02-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调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28907B2 (ja) * 2005-10-03 2011-11-30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834372B2 (ja) * 2005-10-21 2011-12-14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37258B1 (ko) 2007-02-21 2013-1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422218B2 (ja) * 2009-02-09 2014-02-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5153011B2 (ja) 2010-07-30 2013-02-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2713A (ja) * 1991-10-29 1993-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投写型液晶画像表示装置
JP2822911B2 (ja) * 1995-03-23 1998-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
JPH09146499A (ja) * 1995-11-22 1997-06-06 Toshiba Corp 情報機器
US5841431A (en) * 1996-11-15 1998-11-24 Intel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of split- and dual-screen LCD panel design in cellular phones
KR200225264Y1 (ko) * 1997-10-01 2001-06-01 김순택 휴대용 표시장치
JP2000029441A (ja) * 1998-07-15 2000-01-28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697039B1 (en) * 1999-02-24 2004-02-24 Minolta Co., Ltd. Information displaying apparatus
JP3730886B2 (ja) * 2001-07-06 2006-0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77684A (ja) * 2001-09-21 2003-06-27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パネル、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323164A (ja) * 2002-05-08 2003-11-14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JP3854905B2 (ja) * 2002-07-30 2006-12-0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4794801B2 (ja) * 2002-10-03 2011-10-19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の表示装置
JP4145637B2 (ja) * 2002-11-25 2008-09-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JP4283575B2 (ja) * 2003-03-24 2009-06-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
US7385598B2 (en) * 2003-06-27 2008-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river for operating multiple display devices
JP4703955B2 (ja) * 2003-09-10 2011-06-15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KR100957574B1 (ko) * 2003-09-17 2010-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4139786B2 (ja) * 2004-02-17 2008-08-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0454371C (zh) * 2004-03-10 2009-01-21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el显示器件
US7400306B2 (en) * 2004-06-02 2008-07-15 Au Optronics Corp. Driving method for dual panel displa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3909A (zh) * 2014-11-05 2015-03-0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碳包覆的钒酸铋颗粒/石墨烯复合物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10853589A (zh) * 2019-04-02 2020-02-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调整方法
CN110853589B (zh) * 2019-04-02 2021-10-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19555B (en) 2010-01-11
KR20060061904A (ko) 2006-06-08
KR100730270B1 (ko) 2007-06-20
JP4761761B2 (ja) 2011-08-31
US20060208995A1 (en) 2006-09-21
JP2006162664A (ja) 2006-06-22
CN100474047C (zh) 2009-04-01
TW200632827A (en) 2006-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1806C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JP4573703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そ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制御用デマルチプレクサ
CN1742305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175389C (zh) 光电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显示驱动集成电路
CN1801311A (zh) 驱动显示设备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显示设备
CN1808250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870111A (zh) 发光装置、其驱动方法及驱动电路、以及电子仪器
CN1165883C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885378A (zh) 选通驱动器
CN1746961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CN149065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KR101501501B1 (ko) 광원 구동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광원 장치 및 이 광원장치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740858A (zh) 包含栅极驱动器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453757A (zh) 发光装置
CN149065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驱动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78279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924651A (zh) 用于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CN1479270A (zh) 有机电致发光设备及其驱动方法和装置
CN1601596A (zh) 扫描驱动器、具有该扫描驱动器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75398A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所用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744190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601585A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617206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667686A (zh) 显示装置
CN1729499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LTD.

Owner name: JAPAN DISPLAY MIDDLE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