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1263A - 用于非接触式设备的具有有源和无源发送模式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非接触式设备的具有有源和无源发送模式的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81263A CN1781263A CN200480011327.3A CN200480011327A CN1781263A CN 1781263 A CN1781263 A CN 1781263A CN 200480011327 A CN200480011327 A CN 200480011327A CN 1781263 A CN1781263 A CN 17812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 energy
- sending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被设计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的具有两个可启动的发送模式(ABM,PBM)的电路(2)中设有一个确定级(15),所述发送模式(ABM,PBM)在它们的能量需求方面是互相不同的,所述确定级被设计来确定第一能源信息(SI1),所述第一能源信息(SI1)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来给电路供电的能源(11,12)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还附加地设有一个判决级(26),所述判决级被设计来在考虑通过确定级(15)确定的第一能源信息(SI1)的情况下形成判决结果,该判决结果影响在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要启动哪种发送模式(ABM,PBM)。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被设计成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该第一通信伙伴设备属于一个包括至少第二个这样的通信伙伴设备的通信系统,在该电路中可以启动有源发送模式或无源发送模式。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通信伙伴设备,该通信伙伴设备包括如以上在第一段中描述的电路。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对于它的发送模式来控制电路的方法,该电路被提供来用于被设计成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通信伙伴设备,该第一通信伙伴设备属于一个包括至少第二个这样的通信伙伴设备的通信系统,以及在该电路中可以启动有源发送模式或无源发送模式。
从2002年12月公布的版本中的ECMA-340标准可以获知以上在第一段中阐述的那种类型的电路和以上在第二段中阐述的包括那样的电路的那种类型的通信伙伴设备,通过这样的电路可以实施以上在第三段中阐述的那种类型的方法。
已知的通信伙伴设备是遵从ECMA-340标准的所谓的“近场通信(NFC)设备”。这个通信伙伴设备包括借助于其中可以启动有源发送模式或无源发送模式的电路实施的通信信号处理装置。在有源发送模式,可借助于通信信号处理装置生成的载波信号可用来发送通信。为了在启动有源发送模式时提供用于电路的足够的电能,电池被连接到该电路,该电池提供用来给该电路供电的第一能源。在无源发送模式,通过第二通信伙伴设备生成的载波信号可用来借助于通信信号处理装置发送通信。为了在启动无源发送模式时提供用于电路的足够的电能,该电路包括电源电压生成装置,该电源电压生成装置被设计来通过使用由第二通信伙伴设备生成的载波信号生成用于电路的电源电压,以及该电源电压生成装置提供用来给该电路供电的第二能源。
在已知的通信伙伴设备的情形下或在它的已知的电路的情形下或在已知的方法的情形下,出现的问题是:对于按照ECMA-340标准发送通信,在通信开始时启动两种发送模式中的一种发送模式,由此,电路的能量消耗被规定为对于整个通信程序实际上是不变的。然而,这可能导致这样的通信程序过早地并且尤其是意外地终结,因为对于分别启动的通信模式在各自的能源处不能得到足够的电能,这是由于电路的两种发送模式中的每种发送模式引起独自的能量消耗,该独自的能量消耗必须由各自的能源负担。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由以上在第一段中阐述的那种类型的电路和以上在第二段中阐述的那种类型的通信伙伴设备和以上在第三段中阐述的那种类型的方法所引起的上述问题,并提供改进的电路和改进的通信伙伴设备以及改进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特性被提供给按照本发明的电路,以使得按照本发明的电路的特征为如下,即:
一种用于被设计用来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该第一通信伙伴设备属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个这样的通信伙伴设备的通信系统,在该电路中可以启动有源发送模式或无源发送模式,以及其中该电路包括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被提供来发送可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载波信号,以及其中该电路包括通信信号处理装置,通过该通信信号处理装置,当启动有源发送模式时,由通信信号处理装置生成的载波信号可用来发送通信,以及通过该通信信号处理装置,当启动无源发送模式时,由第二通信伙伴设备生成并由该电路经由终端装置接收的载波信号可用来发送通信,以及其中该电路包括确定装置,该确定装置被设计来确定第一能源信息,该第一能源信息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来给电路供电的能源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其中该电路包括判决装置,该判决装置被设计成在考虑到通过使用确定装置所确定的第一能源信息的情况下形成判决结果,该判决结果影响在第一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中要启动哪种发送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通信伙伴设备配备有按照本发明的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特性被提供给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以使得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为如下,即:
一种按照其发送模式来控制电路的方法,该电路被提供来用于一个被设计用于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通信伙伴设备,该第一通信伙伴设备属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个这样的通信伙伴设备的通信系统,以及该电路包括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被提供来发送可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载波信号,以及在该电路中可以启动有源发送模式或无源发送模式,在该有源发送模式下,由通信信号处理装置生成的载波信号可用来通过通信信号处理装置发送通信,以及在该无源发送模式下,由该电路接收的载波信号可用来发送通信,其中第一能源信息被确定,该第一能源信息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来给电路供给电能的能源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其中通过考虑所确定的第一能源信息而形成判决结果,所述判决结果影响在第一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中要启动哪种发送模式。
通过提供按照本发明的措施,对于电路和对于通信伙伴设备以及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实现的优点是: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的发送模式可以在两个这样的通信伙伴设备之间的通信序列开始以后作为用于该电路的能量供给条件的函数进行选择,这样,作为对于给电路供电的能源的至少一个参数的函数,可以启动在特定的情形下最有利的发送模式。这样,可以实现用于发送通信的有利的模式管理,由此在发送通信的情形下大大地提高工作可靠性。
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对于附加提供的如在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12中要求的特性也证明是有利的。这样实现以下的优点:对于电路可得到的实际的能量值被包括在涉及要启动的发送模式的判决结果中。
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对于附加提供的如在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13中要求的特性也证明是有利的。这样实现以下的优点:对于电路可得到的实际的能源的类型或与其不可分的涉及供电类型的可得到的信息被包括在判决结果中,所述供电类型举例来说比如是电力线供电、或借助于第二通信伙伴设备的载波信号的分开的源供电、或借助于电池的自主供电。这样实现以下的附加优点:涉及用于第一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的能量的将来可用性的相对可靠的预测也被包括在通过考虑能源的类型而得到的判决结果中。
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对于附加提供的如在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14中要求的特性也证明是有利的。这样实现以下的优点:来自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存在的所有能源的参数可被包括在判决结果中,由此得到在发送通信期间对于工作可靠性的进一步的积极的贡献,因为对于电路的运行模式管理是基于系统范围的能源信息。
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对于附加提供的如在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15中要求的特性也证明是有利的。这样实现以下的优点:对于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伙伴设备可得到的实际能量值被包括在判决结果中。
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对于附加提供的如在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16中要求的特性也证明是有利的。这样实现以下的优点:对于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伙伴设备实际上可得到的能源的类型或与其不可分的涉及供电类型的可得到的信息被包括在判决结果中,所述供电类型举例来说比如是电力线供电、或借助于第二通信伙伴设备的载波信号的分开的源供电、或借助于电池的自主供电。这样实现以下的附加优点:涉及用于第二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的能量的将来可用性的相对可靠的预测也被包括在通过考虑能源的类型而得到的判决结果中。
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例如可以对于电路完全自主地得到关于要被启动的发送模式的判决结果。然而,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对于附加提供的如在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17中要求的特性也证明是有利的。这样实现以下的优点:至少一个第二通信伙伴设备被告知按照第一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中的判决结果要被启动的发送模式,以及该第二通信伙伴设备也可以可选地根据这个信息调整它的发送模式。这样,例如如果在两个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中的每种情形下启动有源发送模式,则有可能把例如供电不太好的通信伙伴设备从它的有源发送模式改变到它的无源发送模式。这样,例如如果一个通信伙伴设备处在有源发送模式而另一个通信伙伴设备处在无源发送模式,则还有可能使得例如两个通信伙伴设备改变它们的发送模式,以及因此在对于发送通信所需要的载波信号的生成方面发生角色颠倒。
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例如有可能由于判决结果而直接地改变发送模式,即不用终结和随后重新启动通信协议。这在另一个通信伙伴设备中借助于通信协议或通信协议的命令考虑发送模式的这种改变时是特别有利的。这在两个通信设备或它们的电路被设计成使得这样的改变以无错误的方式进行处理时可能也是有利的。然而,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对于附加提供的如在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18中要求的特性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这样实现以下的优点:发送模式的改变可以可靠地和以定义明确的方式尤其还使用诸如遵循ECMA-340标准之类的通信协议而被实施,对于这个标准,在用这个通信协议的通信序列期间“正在进行的(on the fly)”发送模式的改变将是不成功的。
在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对于附加提供的如在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9中要求的特性也证明是有利的。这样实现以下的优点:即使在一个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中不需要改变发送模式而在另一个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中必须改变发送模式时,也可以执行通信协议的终结和随后的重新开始,正如在遵从ECMA-340标准的通信协议的情形下必须发生的,以便一旦在另一个通信伙伴设备的电路中进行发送模式改变,就能够继续成功地进行通信序列。
在按照本发明的通信伙伴设备的情形下,同样实现了以上对于按照本发明的电路阐述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及其进一步的方面将根据以下描述的实施例的例子而呈现,并且参考这个实施例例子对其进行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例子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子。
图1是在通信伙伴设备中按照本发明的电路的框图形式的示意性表示。
图2显示按照本发明应用的第一例在两个通信伙伴设备之间通信期间的两个时间点处在两个通信伙伴设备中所启动的发送模式,每个通信伙伴设备包括图1所说明的按照本发明的电路。
图3像图2那样显示按照本发明应用的第二例在两个通信伙伴设备之间通信期间的两个时间点处在两个通信伙伴设备中所启动的发送模式,每个通信伙伴设备包括图1所说明的按照本发明的电路。
图4像图2和3那样显示按照本发明应用的第三例在两个通信伙伴设备之间通信期间的两个时间点处在两个通信伙伴设备中所启动的发送模式,每个通信伙伴设备包括图1所说明的按照本发明的电路。
图1显示通信伙伴设备1,此后它被简称为第一设备1。第一设备1被设计用于与至少一个第二个这样的设备进行非接触式通信,因此属于包括至少两个这样的设备的通信系统,其中第二设备在图1上未示出。第一设备1包括电路2,在该电路中可以启动有源发送模式或无源发送模式,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电路2还包括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这些端子3和4形成用于电路2的终端装置,它们被提供来传输可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载波信号TS1和TS2,其中载波信号TS1可借助于电路2被生成,以及其中载波信号TS2可借助于第二设备的电路被生成并可以被第一设备1和从而被它的电路2接收。
第一设备1还包括发送线圈5,它以其绕线末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电路2还包括电容6,该电容6被连接到端子3和4,与发送线圈5并联。第一端子3还被连接到电路2的参考电位GND。发送线圈5和电容6形成振荡电路,该振荡电路形成第一设备1的发送装置7,借助于该发送装置,接收的载波信号TS2可被发送到电路2,用于信息传送和/或电路2的供电。借助于发送装置7,可在电路2中生成的第一载波信号TS1也可以从电路2被发送到第一设备1,这样,它可与第二设备一起使用以用于信息传送和/或第二设备的电路的供电。
电路2还包括第三端子8和第四端子9以及第五端子10,这三个端子8、9和10被设计成把电路2连接到被安排在电路2外部的第一能源。在本例中,第一能源形成第一设备1的部件。然而,应当指出,该能源也可被安排在设备1外面。
第一设备1包括电池装置11作为它的第一能源,该电池11采用两个所谓的钮扣电池的形式。电池装置11的正极端子被连接到第四端子9。电池装置11的负极端子被连接到第三端子8,这样,第一电源电压V1可以在电路2的两个端子8和9之间被取出。第三端子8还被连接到电路2的参考电位GND。电池装置11还包括在图1上未示出的识别装置,该装置允许识别电池装置的类型—在本例中是两个特定类型的钮扣电池。电池装置11的识别装置与第五终端装置10相接触,并被设计成把第一类型信号MS1输出到电路2,该第一类型信号MS1表示电池装置11的类型,即第一能源。
电路2还包括被连接到第二端子4的电压源级12。电压源级12被设计成通过使用借助于发送装置7可传输到电路2的第二载波信号TS2来生成相对于电路2的参考电位GND的第二电源电压V2。电压源级12和发送装置7提供用于电路2的第二能源。电压源级12被设计成生成和输出第二类型信号MS2,该第二类型信号MS2代表第二能源类型,即借助于由电路2外部生成的第二载波信号TS2的分开的电源。
电路2还包括类型确定级13,该类型确定级13被设计来接收第一类型信号MS1和第二类型信号MS2。类型确定级13还被设计来估计两个接收的信号MS1和MS2,以及作为估计的结果,生成和输出第一类型信息MI1,该第一类型信息MI1的特征在于用来给电路2供电的两个能源的类型。
电路2还包括数值确定级14,该数值确定级14被设计来接收在电路2中通过第一能源产生的第一电源电压V1以及接收在电路2中通过第二能源产生的第二电源电压V2。数值确定级14还被设计来检测电源电压V1或V2的相应数值,以及借助于检测的数值,确定并输出第一数值信息VI1,该第一数值信息VI1的特征在于借助于各个能源给电路供电的可得到的能量的数值。
第一数值信息VI1和第一类型信息MI1形成第一能源信息SI1。第一能源信息SI1的特征在于两个参数,即第一能源的类型和从用来给电路2供给电能的第一能源中可得到的能量的数值。第一能源信息SI1的特征还在于两个参数,即第二能源的类型和从用来给电路2供给电能的第二能源中可得到的能量的数值。类型确定级13和数值确定级14形成电路2的确定装置15,它们被设计来确定第一能源信息SI1。
此时应当指出,在本例中,可得到的能量数值仅仅是根据电源电压V1或V2的各个数值而被确定的。然而,可得到的能量的数值也可以借助于电源电压数值与电流数值的组合而被确定,该电流与能源之一有关或在各自的能源处产生,正如例如在电压控制电路或限流电路的情况下的情形。同样地,可以给出仅仅根据在能源之一处产生的电流的电流值确定的能量的数值。另外可以给出数值确定级14,它被设计来接收第一类型信息MI1或接收形成第一类型信息MI1的基础的信号MS1和MS2;以及给出数值信息VI,它是通过考虑能源类型和在能源处瞬时取得的电源电压V1和V2而被确定的。
在本例中,第一类型信号MS1由在明确标识电池装置11的电阻处的电压降即由模拟信号形成,该电阻形成电池装置11的识别装置。然而,应当看到,第一类型信号MS1也可由数据信号形成,该数据信号例如可以从适合于电池装置或被包含在其中的存储器芯片中读出,其中在本例中,第五终端装置10有利地借助于接触区被提供。
电路2还包括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借助于该处理装置,当有源发送模式被启动时,通过该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生成的第一载波信号TS1可用于发送通信,以及借助于该处理装置,当无源发送模式被启动时,由第二设备生成并由电路2分别经过终端装置3或4接收的第二载波信号TS2可用于发送通信。
为了发送通信,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包括编码级17,该编码级被设计来接收发送数据BD和编码发送数据BD,以及输出代表发送数据BD的编码的发送数据BD’。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还包括数据分配级18,该数据分配级被设计来接收编码的发送数据BD’和接收发送模式规定信号SMDS。数据分配级18被设计来把作为发送模式规定信号SMDS的函数的编码的发送数据BD’输出到有源发送级19或无源发送级20。
有源发送级19被设计来生成和输出第一载波信号TS1到发送装置7,其中第一载波信号TS1包括作为编码的发送数据BD’的函数的调幅信号部分和未调制的信号部分。
无源发送级20可以把通过第二设备生成并在电路2的发送装置7处产生的第二载波信号TS2馈送给它。无源发送级20还被设计成作为编码的发送信号BD’的函数,以造成载波信号TS2的负载调制,所述负载调制是在第二设备中可处理的,即产生第二载波信号TS2中的负载调制的信号部分和未负载调制的信号部分。
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还包括解调级21,该解调级可被馈送以第一载波信号TS1和第二载波信号TS2。解调级21被设计成生成接收数据RD,以及通过使用在各个载波信号TS1或TS2中包含的调幅信号部分和未调制的信号部分而输出这些接收数据RD。
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还包括译码级22,该译码级被设计成接收该接收数据RD并译码接收数据RD,以及输出代表接收数据RD的译码的接收数据RD’。通信信号处理级16还包括信息/命令识别级23,该信息/命令识别级被设计成接收译码的接收数据RD’,以及用于识别在译码的接收数据RD’或命令数据CD中包含的信息数据ID。信息/命令识别级23还被设计成输出在通信期间接收的信息数据ID或命令数据CD。
电路2还包括序列控制级24,该序列控制级被设计成接收信息数据ID和命令数据CD,以及按照它的命令表处理这些数据ID和CD。序列控制级24还被设计成接收在通信期间接收的判决结果信息DI,该信息DI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序列控制级24还被设计成通过使用遵从ECMA-340标准的通信协议来控制通信操作序列。序列控制级24还被设计成生成和输出作为判决结果信息DI的函数的发送模式规定信号SMDS。
电路2还包括存储器装置25,该存储器装置被提供来存储在通信操作过程产生或需要的处理信息PI。
序列控制级24还被设计来存储或读出接入到在存储器装置25中存储的处理信息PI,以及作为由通信操作采取的过程的函数来改变处理信息PI。
通过使用通信协议,电路2被设计成借助于发送装置7和通信装置16接收电路2外部生成的第二能源信息SI2,该信息SI2可以分别借助于两个载波信号TS1或TS2之一从第二设备被传送到电路2。像第一能源信息SI1一样,第二能源信息SI2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来给第二设备的电路供电的能源的至少一个参数。为了识别外部能源信息SI2,通信处理装置16包括外部能源信息识别级23’,该外部能源信息识别级被设计成识别在译码的接收数据RD’中的外部能源信息SI2,并把识别的外部能源信息SI2输出到序列控制级24。序列控制级24还被设计成转发外部能源信息SI2。根据第二设备的电路的设计和根据第二设备的电路可得到的能源,第二能源信息SI2可以包含第二数值信息VI2和/或第二类型信息MI2。
电路2还包括判决装置26,该判决装置被设计成考虑利用确定装置15确定的第一能源信息SI1,以及可选地如果第二能源信息SI2是可得到的则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设备的电路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产生判决结果,该第二信息SI2因此在与第二设备通信的过程中被第一设备1接收,并通过序列控制级24被转发到判决装置26,该判决结果影响在第一设备1的电路2中要启动哪个发送模式。判决装置26还被设计来生成代表判决结果的判决结果信息DI并把它输出到序列控制级24。因此,判决装置26还被设计成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设备的电路中确定的第二数值信息VI2和/或第二类型信息MI2而产生判决结果。
判决装置26还被设计来通过使用序列控制级24和借助于通信处理装置16与发送装置7把判决结果输出作为发送数据BD的一个部分传送到第二设备的序列控制级24,这样,在第二设备中也可以考虑该判决结果。
序列控制级24还提供控制装置27,该控制装置被设计成接收具有判决结果信息DI的形式的判决结果,以及如果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与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不同的发送模式,则该控制装置被设计成终结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所以终结它为此所使用的通信协议以及启动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的发送模式,从而重新启动所述的通信协议,其中通过存储器装置25,通信状态可以以处理信息PI的形式被存储,该通信状态使得有可能在重新启动所述的通信协议后在以前中断的点处继续进行通信,其中借助于该发送模式规定信号SMDS,在数据分配级18处,数据BD’的分配在通信中断期间可任选地改变。
控制装置27还被设计成如果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与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相同的发送模式,则保持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从而终结和重新启动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其中还是在这种情形下,借助于存储器装置25,通信状态也以处理信息PI的形式被存储,这样,在重新启动通信协议后,可以从以前中断的点处继续进行通信,其中借助于该发送模式规定信号SMDS,在数据分发级18处,在通信中断后保持数据BD’的分配,如同它在通信中断以前一样。
因此,关于要启动哪种发送模式的影响意味着也考虑了其它情形。在本例中,这些情形由按照所述通信协议的通信操作的过程确定,其中在第一设备1或第二设备中发送模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引起通信协议的终结和重新启动,这样,发送模式不能在任意时间改变。
按照以上说明,一种按照其发送模式来控制电路2的方法可以通过电路2来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一能源信息SI1一开始通过确定装置15来确定,其中在第一能源信息SI1中包含的第一数值信息VI1通过数值确定级14来确定,以及第一类型信息MI1通过类型确定级13来确定。
按照该方法,然后通过考虑第一确定的能源信息SI1和可选地还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设备的电路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而形成判决结果,该判决结果对于在第一设备1的电路2中启动哪种发送模式有影响。如果第二能源信息是可得到的,则还通过考虑第二数值信息VI2和/或考虑第二类型信息MI2而形成判决结果,该第二数值信息VI2被包含在第二设备的电路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中,该第二类型信息MI2被包含在第二设备的电路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中。
判决结果以判决结果信息DT的形式被输出到序列控制级24,该判决结果在序列控制级24的控制下和借助于通信处理装置16和发送装置7被传送到第二设备,这样,在第二设备处也可以考虑判决结果。
另外,如果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与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不同的发送模式,则按照本方法和借助于电路2的控制装置27,通过终结它为此所使用的通信协议而终结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以及通过重新启动所述的通信协议,启动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的发送模式。另外,如果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与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相同的发送模式,则按照本方法和借助于控制装置27,通过终结和随后重新启动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来保持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
现在借助于图2并参考按照图1的设备的第一应用例在下面讨论设备1或在设备1中包含的电路2的操作。
按照这个应用例,应当假设第一设备被安排在第二设备1’附近由ECMA-340标准规定的仅仅几厘米大小的通信区域内,该第一设备即所谓的“个人数字助理”,此后简称为PDA,该第二设备采取蜂窝电话的形式。第一设备1包括电路2。第二设备1’包括与电路2相同的电路2’,其中在设备1’中使用的电路2’的所有的部件在下面通过在它们的标注数字上加撇号来标识。为了避免不清楚,此时应当指出,蜂窝电话和PDA还包括另外的电路,这些电路在相应产品的基本操作方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且被设计来与在各个设备1或1’内的各个电路2或2’进行有线通信。电路2’的说明将不包括对于这些电路的探讨,因为它们不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第一设备1的电路2被连接到电池装置11,其中假设原先可贮存在电池装置11中能量的最大量的一半已被用完。第二设备1’的电路2’被连接到电池装置11’,其中假设可贮存的能量的最大量仍旧被包含在这个电池装置11’中。
另外,应当假设在两个电路2与2’之间的通信初始地在时间T0开始,这样,在电路2和电路2’中都处在有源发送模式,正如按照ECMA-340标准的第4.1章被提供用于其中所规定的有源通信模式。在图2上这由两个箭头表示,它们用标注数字ABM表示。第一设备1形成按照ECMA-340标准的第4.6章的所谓的“启动器”,它启动通信。第二设备1’形成按照ECMA-340标准的第4.22章的所谓的“目标”。
当接收到通信时,首先在第一电路2中生成第一能源信息SI1以及在第二电路2’中生成第二能源信息SI2。这两项信息SI1和SI2通过使用通信协议在两个电路2和2’之间进行交换。
在电路2的情形下借助于它的判决装置26并考虑两项能源信息SI1和SI2作出具有判决结果形式的判决:从能量供给的观点看,从有源发送模式ABM改变到无源发送模式PBM更有利,因为第二能源信息SI2表示对于电路2’的比对于电路2由第一能源信息SI1表示的更好的能量供给情形。
大约同时地,在电路2’的情形下借助于判决装置26并考虑两项能源信息SI1和SI2作出具有判决结果形式的判决:从能量供给的观点看,保持有源发送模式ABM更有利,因为第一能源信息SI1表示对于电路2的比对于电路2’由第二能源信息SI2表示的不太有利的能量供给情形。
然后同意在电路2与2’之间的改变,以及因此通过使用按照ECMA-340标准的第4.16章规定的从有源通信模式到无源通信模式的通信协议借助于它们的相应序列控制级24或24’来实施该改变,在该无源通信模式下,电路2呈现无源发送模式PBM,以及电路2’保持有源发送模式ABM。在这个过程期间,通信协议一开始被终结,并且各个通信状态被存储在各个存储器装置25或25’。然后改变第一电路2的发送模式以及随后重新启动通信协议,其中就新的角色分配而言,在两个设备1和1’之间发生角色颠倒,设备1’承担启动器的角色,而设备1承担目标的角色。
在时间T1,考虑存储的通信状态和角色颠倒,于是继续进行以前中断的通信。
此时应当指出,根据在每种情形下使用的通信协议或通信方法,没有角色颠倒也行。
此时应当指出,也可以连续不断地生成各个能源信息SI1或SI2。这在诸如其中能量是借助于电池供给的情形下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本例中,用来给电路2’供电的电池11’比用来给电路2供电的电池11受到强得多的放电。在此上下文中,例如有可能把从各个电路2或2’得到的能源信息SI2或SI1缓冲到相应另一个电路2’或2中,以及通过使用在相应电路2或2’中不断生成的能源信息SI1或SI2而生成判决结果。如果判决结果随时间而改变,正如在本例中在第二电路2’中预期的,因为它的电池11’比第一电路2的电池有更重的负荷,在两个电路2或2’可以发生发送模式的改变,而同时保持无源通信模式,这个改变考虑在某个运行时间间隔后存在的电池11’的改变的充电状态。
现在借助于图3并参考按照图1的设备1的第二应用例在下面讨论设备1的操作。
与以上讨论的应用例相反,现在应当假设,第二设备1’的第二电路2’被连接到设备1’的电力线能源级,它被简称为电源11”,其中这个电源11”在电路2’的标称能量要求方面在存在与电源网28的连接时,使得对于电路2’所需要的能量基本上是可得到的而没有时间限制。
与第一应用例一样,应当假设在通信开始时在时间T0,与第一应用例相同的在设备1和1’之间的角色分配出现在有源通信模式。
假如设备1’的电源被连接到电源网28,正如在以上讨论的应用例中以及按照相对于它所作的说明那样,在本例中也发生在时间T1出现的从有源通信模式到无源通信模式的改变,以便使得在本例中也发生在设备1和1’之间的角色颠倒,从而改变电路2的发送模式而保持电路2’的发送模式。
现在借助于图4并参考按照图1的设备1的第三应用例在下面讨论设备1的操作。
与以上讨论的应用例相反,现在应当假设设备1’的电源11’一开始没有连接到电源网28,以及因此通信是在无源通信模式下开始,其中电路2呈现它的有源发送模式ABM而电路2’呈现它的无源发送模式PBM,这样,在时间T0,电路2’借助于由电路2生成的载波信号而被供给能量。
然而在确定和交换两项能源信息SI1和SI2以及随后形成相应判决结果后,在本例中,在时间T1,在两个设备1和1’之间保持无源通信模式,因为第二设备1’没有独立供电的可能性,以及它的目的在于借助于载波信号由第一设备1提供能量。
然而,只要第二设备1’被连接到电源网28,作为在两个设备1和1’之间的通信的结果,就进行相应能源信息SI1和SI2的新的确定和交换。此后,在形成相应判决结果后和在根据改变的能量供给情形而交换判决结果后,无源通信模式被保持,其中第一电路2从它的有源发送模式ABM改变到它的无源发送模式PBM,以及第二电路2’从它的无源发送模式PBM改变到它的有源发送模式ABM,这样,发生角色颠倒,这从能量供给的观点看来是优选的,并且这最终在时间T2呈现。
应当指出,在电路2中可以生成另一个所谓的“副载波信号”的载波信号以用于编码,以及将其提供给编码级;然而,这不是用于发送通信而是用于编码的载波信号。
应当指出,在电路2中没有数据分配级18也行,以及编码级17可以把编码的发送数据BD’直接输出到有源发送级19和无源发送级20。在此上下文中,还应当指出,有源发送级19和无源发送级20可被设计成接收该发送模式规定信号SMDS,其中相应的发送级19或20可以借助于发送模式规定信号SMDS而被启动或被关断。
还应当指出,当使用其中不用中断通信协议而可以执行发送模式的“正在进行的”改变的通信协议时,代替由序列控制级24生成的发送模式规定信号SMDS,判决结果信息DI可以从判决装置26直接馈送到数据分配级18,因为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存在判决结果,所以可以直接改变发送模式,而不用考虑通信协议的序列的控制,即不用考虑另外的环境条件。在此上下文中,还应当指出,如果数据分配级18被省略,则判决结果信息DI也可以直接馈送到两个发送级19和20。
应当指出,代替幅度调制,也可以提供相位调制或任何其它类型的调制以用于通信的目的。
应当指出,存储器装置25也可包括类型信息存储器区域29,在其中可以存储第一类型信息MI1和第二类型信息MI2,以及在这样的情形下,类型确定级13可以借助于序列控制级24被提供,其中在存储器区域29中存储的信息MI1和MI2通过序列控制级24被访问,以及从其中读出的信息MI1和MI2被输出到判决装置26。
在本例中,确定装置15和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和判决装置26和序列控制级24采取硬连线逻辑电路的形式。还应当指出,装置15、16和26与序列控制级24也可以采取所谓的微控制器的形式。在这样的情形下,存储器装置25也可以形成微控制器的部件。
虽然在本例中只探讨在两个通信伙伴设备之间的通信,但应当指出,在这样的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存在每个配备有电路2的两个以上的这样的通信伙伴设备。
虽然在本例中所看到的总是两个能源,但应当指出,也可以提供单个能源或两个以上的能源,其中确定装置15和判决装置26相应地被设计来处理这个数目。
还应当指出,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也可以呈现发送模式转换命令识别级,该发送模式转换命令识别级被设计来识别在译码的接收数据RD’中的发送模式转换命令。在这方面,还应当指出,电路2也可被设计来生成这样的发送模式转换命令,并借助于发送数据BD输出这样的发送模式转换命令。如果例如如图3所示借助于电池11供电的电路2与借助于电源11’供电的电路2’进行通信,则这可能是有用的。对于电路2和2’,在这种情形下考虑到由相应另一个电路2’或2生成的能源信息SI2或SI1形成各个判决结果是方便的。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电路2’在它的判决结果生成以后直接发送用于电路2的发送模式转换命令,则判决结果的交换和以后对于电路2的发送模式的改变的约定可被省略。这是有利的,因为电路2的发送模式由此可被更快速地改变,以及电池11的使用期限由此被增加。同样地,电路2’也有可能达到它的判决结果而不用考虑在电路2中生成的能量源信息SI1,以及仅仅考虑由它本身生成的能源信息SI2,因为在本例中,毫无疑问电源11”提供足够能量到电路2’。
还应当指出,在电路2中也可以省略电压源级12。
还应当指出,发送装置7也可以整个被提供在电路2的外面。在此上下文中,还应当指出,为了把发送装置7连接到电路2,在电路中还提供两个以上的端子。这在发送线圈5例如包括四个端子时是必须的,其中第一端子即中心抽头被连接到电路2的参考电位GND,以及其中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用来生成载波信号,以及其中第四端子被用作接收端。还应当指出,所谓的适配器装置可被包含在发送装置7中。
应当指出,发送装置7也可以采取诸如例如偶极子天线之类的天线结构的形式。
Claims (19)
1.一种用于被设计用来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
所述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属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个这样的通信伙伴设备(1’)的通信系统,
在所述电路(2)中可以启动有源发送模式(ABM)或无源发送模式(PBM),以及
其中该电路包括终端装置(3,4),该终端装置被提供来发送可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载波信号(TS1,TS2),以及
其中该电路(2)包括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利用所述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当启动有源发送模式(ABM)时,由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生成的载波信号(TS1)可用来发送通信,以及
利用所述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当启动无源发送模式(PBM)时,利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生成并由该电路(2)经由终端装置(3,4)接收的载波信号(TS2)可用来发送通信,以及
其中该电路包括确定装置(15),所述确定装置被设计来确定第一能源信息(SI1),所述第一能源信息(SI1)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来给该电路供电的能源(11,12)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
其中该电路(2)包括判决装置(26),所述判决装置被设计成考虑通过使用确定装置(15)所确定的第一能源信息(SI1)来形成判决结果,该判决结果影响在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要启动哪种发送模式。
2.如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电路(2),其中确定装置(15)被设计来确定第一数值信息(VI1),所述第一数值信息(VI1)的特征在于对于为电路(2)供电可得到的能量数值以及所述第一数值信息(VI1)被包含在第一能源信息(SI1)中。
3.如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电路(2),其中确定装置(15)被设计来确定第一类型信息(MI1),所述第一类型信息(MI1)的特征在于用来为电路(2)供电的能源(11,12)的类型以及所述第一类型信息(MI1)被包含在第一能源信息(SI1)中。
4.如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电路(2),其中判决装置(26)还被设计成通过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来形成判决结果,所述第二能源信息(SI2)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来给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供电的能源(11’,12’,11”,12”)的至少一个参数,所述判决结果影响在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要启动哪种发送模式。
5.如权利要求4中要求的电路(2),其中判决装置(26)还被设计成通过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数值信息(VI2)来形成判决结果,所述第二数值信息(VI2)被包含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中。
6.如权利要求4中要求的电路(2),其中判决装置(26)还被设计成通过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类型信息(MI2)来形成判决结果,所述第二类型信息(MI2)被包含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中。
7.如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电路(2),其中判决装置(26)被设计来借助于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把判决结果传送到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
8.如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或如权利要求4中要求的电路(2),其中提供控制装置(27),所述控制装置被设计来接收判决结果,以及如果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不同于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的发送模式,则所述控制装置被设计来终结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因此终结它为此所使用的通信协议,以及启动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的发送模式,从而重新启动所述的通信协议。
9.如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或如权利要求4中要求的电路(2),其中提供控制装置(27),所述控制装置被设计来接收判决结果,以及如果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与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相同的发送模式,则所述控制装置被设计来通过终结和随后重新启动所使用的通信协议而保持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
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到9的任一项中要求的电路(2)的通信伙伴设备(1)。
11.一种按照其发送模式来控制电路(2)的方法,所述电路(2)被提供来用于被设计来进行非接触式通信的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所述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属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个这样的通信伙伴设备(1’)的通信系统,以及所述电路(2)包括终端装置(3,4),该终端装置被提供来发送可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载波信号(TS1,TS2),以及在所述电路(2)中可以启动有源发送模式(ABM)或无源发送模式(PBM),以及在所述有源发送模式(ABM)下,可由电路(2)的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生成的载波信号(TS1)可借助于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用来发送通信,以及在无源发送模式(PBM)下,由电路(2)接收的载波信号(TS2)可用来发送通信,
其中确定第一能源信息(SI1),所述第一能源信息(SI1)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来给电路(2)供电的能源(11,12)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
其中通过考虑所确定的第一能源信息(SI1)而形成判决结果,该判决结果影响在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要启动哪种发送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中要求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数值信息(VI1),所述第一数值信息(VI1)的特征在于用来为电路(2)供电可得到的能量数值以及所述第一数值信息(VI1)被包含在第一能源信息(SI1)中。
13.如权利要求11中要求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类型信息(MI1),所述第一类型信息(MI1)的特征在于用来为电路(2)供电的能源(11,12)的类型以及所述第一类型信息(MI1)被包含在第一能源信息(SI1)中。
14.如权利要求11中要求的方法,其中还通过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而形成判决结果,所述第二能源信息(SI2)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用来给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供电的能源(11’,12’,11”,12”)的至少一个参数,所述判决结果影响在第一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要启动哪种发送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4中要求的方法,其中还通过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数值信息(VI2)而形成判决结果,所述第二数值信息(VI2)被包含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中。
16.如权利要求14中要求的方法,其中还通过考虑在电路(2)中可得到但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类型信息(MI2)形成判决结果,所述第二类型信息(MI2)被包含在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的电路(2’)中确定的第二能源信息(SI2)中。
17.如权利要求11中要求的方法,其中借助于通信信号处理装置(16)把判决结果传送到第二通信伙伴设备(1’)。
18.如权利要求11中要求的或如权利要求14中要求的方法,其中如果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不同于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的发送模式,则被设计来接收判决结果的电路(2)的控制装置(27)通过终结它为此所使用的通信协议而终结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以及通过重新启动所述的通信协议而启动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的发送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1中要求的或如权利要求14中要求的方法,其中如果按照判决结果要启动与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相同的发送模式,则被设计来接收判决结果的电路(2)的控制装置通过终结和随后重新启动所使用的通信协议而保持以前启动的发送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3101168.7 | 2003-04-29 | ||
EP03101168 | 2003-04-29 | ||
PCT/IB2004/050475 WO2004098089A1 (en) | 2003-04-29 | 2004-04-21 | Circuit for contractless device having active and passive send mod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81263A true CN1781263A (zh) | 2006-05-31 |
CN1781263B CN1781263B (zh) | 2010-04-14 |
Family
ID=33395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11327.3A Expired - Lifetime CN1781263B (zh) | 2003-04-29 | 2004-04-21 | 用于非接触式设备的具有有源和无源发送模式的电路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03090B2 (zh) |
EP (1) | EP1620956B1 (zh) |
JP (1) | JP4579233B2 (zh) |
CN (1) | CN1781263B (zh) |
AT (1) | ATE463891T1 (zh) |
DE (1) | DE602004026433D1 (zh) |
WO (1) | WO200409808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2501A (zh) * | 2008-08-26 | 2011-07-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同时无线功率发射与近场通信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362070B (en) | 2000-05-05 | 2004-06-16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
WO2005008575A1 (en) | 2003-07-22 | 2005-01-27 | Nokia Corporation | Reader device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ansponder with transponder functionality |
DE602004007830T2 (de) | 2004-01-23 | 2008-04-17 | Nokia Corp. | Verfahren, einrichtung und system zur automatisierten, auf kontextinformationen basierenden selektiven datenbereitstellung durch identifikationsmittel |
WO2005093643A1 (en) | 2004-03-17 | 2005-10-06 | Nokia Corporation | Continuous data provision b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ransponders |
ATE428994T1 (de) | 2004-03-19 | 2009-05-15 | Nokia Corp | Detektorlogik und funkidentifikation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s terminal- betriebs |
US8249500B2 (en) | 2005-02-24 | 2012-08-21 | Innovision Research & Technology Plc | Tuneable NFC device |
GB0505060D0 (en) * | 2005-03-11 | 2005-04-20 | Innovision Res & Tech Plc | Gain controlled impedance |
FR2890207B1 (fr) † | 2005-08-23 | 2007-11-02 | Inside Contactless Sa | Lecteur a couplage inductif comprenant des moyens d'extraction d'une tension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
JP5040539B2 (ja) * | 2007-09-07 | 2012-10-0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Rfタグシステム,rfタグ及びタグリーダ |
JP4599449B2 (ja) * | 2009-04-15 | 2010-12-15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04184500B (zh) * | 2014-08-14 | 2017-01-25 | 北京橙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名片信息交换方法和装置 |
US11496191B2 (en) * | 2016-06-29 | 2022-11-08 |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ower-proportional communic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323530A1 (de) * | 1993-07-14 | 1995-01-19 |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 Datenaustauschanordnung |
JP3568714B2 (ja) * | 1996-12-10 | 2004-09-22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非接触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質問器 |
WO1999034325A1 (fr) * | 1997-12-23 | 1999-07-08 | Em Microelectronic-Marin S.A. | Transpondeur actif commutable en transpondeur passif |
ATE242517T1 (de) * | 1998-11-03 | 2003-06-15 | Em Microelectronic Marin Sa | Wiederladbarer aktiver transponder |
US6982747B2 (en) * | 2000-05-18 | 2006-0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Notification of operating status in image sensing system |
JP4822588B2 (ja) * | 2001-02-08 | 2011-11-24 |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デバイス |
CN1292382C (zh) * | 2001-03-02 | 2006-12-27 | 索尼公司 | 具有电源管理功能的读/写用芯片 |
JP2003036427A (ja) * | 2001-03-02 | 2003-02-07 | Sony Corp |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決済方法 |
US20040201539A1 (en) * | 2003-04-09 | 2004-10-14 | Yewen Robert G.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antenna system |
-
2004
- 2004-04-21 EP EP04728620A patent/EP162095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4-21 WO PCT/IB2004/050475 patent/WO200409808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4-21 CN CN200480011327.3A patent/CN178126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4-21 AT AT04728620T patent/ATE463891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4-21 DE DE602004026433T patent/DE602004026433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4-21 US US10/554,382 patent/US7603090B2/en active Active
- 2004-04-21 JP JP2006506869A patent/JP457923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2501A (zh) * | 2008-08-26 | 2011-07-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同时无线功率发射与近场通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525580A (ja) | 2006-11-09 |
EP1620956A1 (en) | 2006-02-01 |
US7603090B2 (en) | 2009-10-13 |
CN1781263B (zh) | 2010-04-14 |
US20080096499A1 (en) | 2008-04-24 |
DE602004026433D1 (de) | 2010-05-20 |
ATE463891T1 (de) | 2010-04-15 |
WO2004098089A1 (en) | 2004-11-11 |
JP4579233B2 (ja) | 2010-11-10 |
EP1620956B1 (en) | 2010-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9497C (zh) | 移动通信设备、电源设备及其供电方法和调制解调器卡 | |
CN1781263A (zh) | 用于非接触式设备的具有有源和无源发送模式的电路 | |
KR101701712B1 (ko) | 무선으로 전력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들, 전송 장치들 및 전송 제어 시스템 | |
US9408155B2 (en) | Coordin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delivery | |
KR102013688B1 (ko) | 무선 전력 공급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9035601B2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s | |
CN1768463A (zh) | 适配器 | |
CN1871617A (zh) | 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 | |
US20150171931A1 (en) |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768462A (zh) | 具有通信能力的自适应感应电源 | |
KR20160145554A (ko) |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무선 전력 송신 방법 | |
TW201246742A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charging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harging method | |
JP2013546255A (ja) | 無線デバイス検出ならびに通信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 |
MX2015001258A (es) | Transferencia de energia inductiva inalambrica. | |
EP2713677A1 (en) |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LED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452846A (zh) | 便携式无线电话的管理 | |
JP2008539690A (ja) | 電源を充電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8989659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ower transmitter, and IC card device | |
CN1182510A (zh) | 移动通信系统 | |
EP3289661A1 (en) | Induc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ith time slotted communication | |
CN1659066A (zh) | 在子网运行和总网运行之间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6900101A (zh) | 向无线调光器提供直流电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和系统 | |
CN100342394C (zh) | 用于无接触通信的数据载波装置及其温度检测装置 | |
US20240072574A1 (en) |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KR20170008438A (ko) |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NX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ffective date: 20071012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1012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after: NXP B.V.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befor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1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