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9394A - 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9394A
CN1779394A CN 200410072762 CN200410072762A CN1779394A CN 1779394 A CN1779394 A CN 1779394A CN 200410072762 CN200410072762 CN 200410072762 CN 200410072762 A CN200410072762 A CN 200410072762A CN 1779394 A CN1779394 A CN 1779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frigerating chamber
evaporimeter
territory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727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9394B (zh
Inventor
沈在成
高永欢
申忠民
崔凤俊
黄峻险
郑英
河参铁
黄润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G Electronics Refrig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727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79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779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9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79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93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在本发明冰箱中,蒸发器的热交换区域分划为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并分别构成独立的循环流路,使通过各区域的冷气各自独立流入到冷冻室及冷藏室中,同时,各循环流路上分别设置有冷冻室风扇及冷藏室风扇,使其分别独立冷却冷冻室及冷藏室,并可有效控制各结构的运作,从而对冷冻室和冷藏室实现有效的冷却操作,并减少电力消耗。

Description

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冰箱是通过对冷媒反复进行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冷冻循环,使冷冻室或冷藏室处于低温状态,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食物新鲜状态的生活必需品中的一个。
上述冰箱包含有: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压缩机;将通过上述压缩机的冷媒冷凝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的冷凝器;将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媒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的膨胀阀;将通过上述膨胀阀的冷媒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同时吸收冷冻室或冷藏室内部的热量,使冷冻室或冷藏室内部的温度保持低温的蒸发器。上述冰箱通过上述结构构成冷冻循环。
参照图1及图2说明现有的冷冻室及冷藏室并排设置于两侧的双开门冰箱。由压缩机(12)、冷凝器(14)、膨胀阀(16)、蒸发器(18)构成的冷冻循环内置安装于内壁上,并通过上述蒸发器(18)生成冷气。在冰箱本体(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冷冻室(F)和冷藏室(R),其中,冷冻室(F)中流入有大部分冷气,使其保持约-18℃;冷藏室(R)中则流入有一部分冷气,使其保持约0~7℃。
当然,上述冷冻循环作为冰箱的基本结构,将省略其另外的说明。
其中,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通过隔壁(4)分隔,上述隔壁(4)的一部分连通形成,使在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之间流动有冷气。
此时,上述蒸发器(18)安装于上述冷冻室(F)侧内壁上,上述蒸发器(18)的上侧安装有另外的送风扇(22),用于将上述蒸发器(18)中生成的冷气吹送到上述冷冻室(F)或冷藏室(R)侧,通常使用有将冷气轴向吸入并轴向排出的轴类风扇。
并且,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构成既定的冷气循环结构,使上述蒸发器(18)周围的冷气通过上述送风扇(22)的作用,在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循环后,再向上述蒸发器(18)侧循环。
上述冰箱各结构部件的运作通过微机(图中未示)进行控制,上述微机用于控制各结构部件,使其达到用户设定的冷冻室及冷藏室的温度(Tf,Tr),或是自动设定的设定冷冻温度(Tf0)及设定冷藏温度(Tr0)。
在如上结构的现有的冰箱中,上述压缩机(12)通过上述微机的控制信号进行驱动,冷媒沿着上述压缩机(12)、冷凝器(14)、膨胀阀(16)、蒸发器(18)循环,冷却上述蒸发器(18)周围的空气,并生成冷气。
同时,上述送风扇(22)通过上述微机的控制信号进行驱动,使上述蒸发器(18)周围的大部分冷气流入到上述冷冻室(F),一部分则流入到上述冷藏室(R)中,在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循环而变为高温的空气,将再次流入到蒸发器(18)侧,并反复进行上述过程。
但是,如上结构的现有的冰箱,冷冻室(F)侧设置有一个蒸发器(18),通过上述蒸发器(18)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在上述冷冻室(F)侧流路上,部分分配流入到冷藏室(R)中,使冷冻室(F)或冷藏室(R)其中一个的内部温度没有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或设定冷藏温度(Tr0)时,为了降低上述室内的温度而驱动压缩机(12)及送风扇(22),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导致保存食品的过冷。
例如,即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满足上述设定冷冻温度(Tf0),在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不满足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时,上述压缩机(12)及送风扇(22)进行驱动,并降低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此时,冷气同时供给到上述冷冻室(F)中,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不必要的降低,并浪费消耗电力。
同时,即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满足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在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不满足上述设定冷冻温度(Tf0)时,上述压缩机(12)及送风扇(22)进行驱动,并降低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上述设定冷冻温度(Tf0)。此时,冷气同时供给到上述冷藏室(R)中,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不必要的降低,并导致保存食品过冷的现象。
并且,在现有的冰箱中,通过上述蒸发器(18)的冷气中只有一部分分配到上述冷藏室(R),使上述冷藏室(R)中分配的冷气量相对少于上述冷冻室(F)中分配的冷气量,从而降低上述冷藏室(R)的冷却速度,并由此引起压缩机(12)不必要的驱动。
作为一实施例,在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没有达到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时,上述压缩机(12)进行驱动,直到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由此,为使上述蒸发器的温度更低于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上述压缩机(12)将达到无需的超量负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冰箱在控制方面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以对冷冻室及冷藏室进行独立冷却,从而提高冷却效率并减少消耗的电力,使冰箱中冷藏室的冷却速度提高为等同于冷冻室的冷却速度,使冷藏室的温度迅速达到设定冷藏温度(Tr0),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压缩机的驱动;使其增大冷冻室或冷藏室内部的容积;使蒸发器的周围不易产生结霜,并可有效进行除霜操作。
本发明冰箱是:
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几部分: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压缩机;将上述压缩机中压缩的冷媒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的冷凝器;将上述冷凝器中冷凝的冷媒膨胀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的减压装置;将上述减压装置中膨胀的冷媒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并且热交换区域分为冷冻室侧区域和冷藏室侧区域的蒸发器;各连通安装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和冷藏室侧区域,将通过各区域的冷气各自吹送到冷冻室及冷藏室的送风装置。
前述的冰箱,其中冰箱中形成有独立的循环流路,使上述冷冻室及冷藏室中循环的冷媒将各流入到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中。
前述的冰箱,其中蒸发器安装于上述冷冻室的内壁,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通过另外的冷藏室用流路连通于上述冷藏室。
前述的冰箱,其中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通过另外的分划板进行分划。
前述的冰箱,其中为了针对上述蒸发器表面流动的冷气形成乱流层,上述分划板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
前述的冰箱,其中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通过上述分划冷冻室及冷藏室的隔壁而分划设置。
前述的冰箱,其中为了针对上述蒸发器表面流动的冷气形成乱流层,上述隔壁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
前述的冰箱,其中蒸发器是冷媒管中安装有多个冷却片的直线型薄型热交换器。
前述的冰箱,其中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的冷却片之间的间隔比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的冷却片之间的间隔较宽形成。
前述的冰箱,其中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比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具有更大的热交换面积。
前述的冰箱,其中蒸发器的下部还安装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除霜加热器,用于除去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中结成的冰霜。
前述的冰箱,其中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的下部安装有容量较大的冷冻室用除霜加热器;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的下部则安装有容量较小的冷藏室用除霜加热器。
前述的冰箱,其中除霜加热器是辐射热加热器。
前述的冰箱,其中压缩机是可对上述蒸发器中循环的冷媒的流量进行变化的容量可变型压缩机。
前述的冰箱,其中送风装置包含有:安装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的上侧,用于将冷气吹送到上述冷冻室的冷冻室风扇及电机;在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的上侧,与上述冷冻室风扇及电机并排安装,用于将冷气吹送到上述冷藏室的冷藏室风扇及电机。
前述的冰箱,其中冷冻室风扇及冷藏室风扇是将冷气轴方向吸入并圆周方向排出的多叶片式风扇。
前述的冰箱,其中各驱动上述冷冻室风扇及冷藏室风扇的电机是无刷直流电机。
前述的冰箱,其中减压装置在上述冷凝器的蒸发器之间,其前、后端侧冷媒管合并而并排安装容量各不相同的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
前述的冰箱,其中减压装置中还包含有辅助膨胀阀,其安装于上述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对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媒进行减压,并将其流入到上述压缩机中。
前述的冰箱,其中冷冻膨胀阀比上述冷藏膨胀阀具有相对较大的容量。
前述的冰箱,其中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是毛细管。
前述的冰箱,其中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是电子膨胀阀。
前述的冰箱,其中冰箱中包含有阀门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冷凝器和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之间,用于调节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媒选择性地供给到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中。
前述的冰箱,其中阀门装置是安装于上述冷凝器中分流为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的冷媒管中的三通阀。
前述的冰箱,其中阀门装置是各安装于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的前端侧冷媒管中,用于改变冷媒流路的第1,2电磁阀。
前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达到设定冷冻温度的冷冻模式中,上述阀门装置调节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上述冷冻室风扇进行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侧停止驱动。
前述的冰箱,其中在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达到设定冷藏温度的冷藏模式中,上述阀门装置调节冷媒通过上述冷藏膨胀阀,上述冷藏室风扇进行驱动,而上述冷冻室风扇侧停止驱动。
前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及冷藏室的温度各达到设定冷冻温度及设定冷藏温度的冷冻及冷藏模式中,上述阀门装置调节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上述冷冻室风扇继续驱动进行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则相隔予定的时间进行驱动及停止操作。
前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及冷藏室的温度各自达到除霜温度,从而可除去上述蒸发器表面冰霜的除霜模式中,上述压缩机调节为停止驱动,上述阀门装置调节为使冷媒不能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或冷藏膨胀阀,上述冷冻室风扇停止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则进行驱动。
前述的冰箱,其中即便进行上述除霜模式,若冷冻室的温度及冷藏室的温度未达到上述除霜温度时,上述阀门装置调节为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同时,安装于上述蒸发器下侧的除霜加热器进行加热。
前述的冰箱,其中用于分划上述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的隔壁上形成有连接流路,使上述冷冻室侧冷气流入到上述冷藏室侧,上述连接流路上形成有可开闭上述连接流路的调节风门。
前述的冰箱,其中在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达到设定冷冻温度的冷冻模式中,当上述冷藏室的温度高于设定冷藏温度时,上述调节风门将被开启,从而使上述冷冻室侧冷气供给到上述冷藏室中。
本发明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是:
一种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如下几个步骤:
第1步骤,通过冷冻室及冷藏室中作用的冷冻负载及冷藏负载,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
第2步骤,将上述第1步骤中压缩的冷媒通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
第3步骤,将上述第2步骤中冷凝的冷媒根据负载调节减压程度,使其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
第4步骤,将上述第3步骤中减压的冷媒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并生成冷气,同时根据负载将上述冷气选择性吹送到冷冻室、冷藏室,或是冷冻室和冷藏室。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步骤中,其包含有:为使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而设定冷冻负载的过程;为使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设定冷藏温度(Tr0)而设定冷藏负载的过程。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步骤中,调节为:负载的大小越大,冷媒的压缩流量则越大。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1步骤中,调节为:冷冻负载作用时的冷媒的压缩流量比冷藏负载作用时的冷媒的压缩流量更大。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3步骤中,调节为:冷冻负载作用时的冷媒的减压程度比冷藏负载作用时的冷媒的减压程度更大。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4步骤中,当冷冻负载及冷藏负载同时作用时,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中生成的冷气将通过冷冻室风扇吹送到冷冻室;同时,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中生成的冷气则通过冷藏室风扇吹送到冷藏室。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4步骤中,当只作用冷冻负载时,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中生成的冷气将通过冷冻室风扇只吹送到冷冻室;当只作用冷藏负载时,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中生成的冷气将通过冷藏室风扇只吹送到冷藏室。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4步骤中,当只作用冷冻负载而使冷气只吹送到冷冻室时,当再作用冷冻负载时,冷冻室及冷藏室之间连通的流路将被开启,使冷冻室侧的冷气流入到冷藏室侧。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4步骤中,当只作用冷藏负载而使冷气只吹送到冷藏室时,蒸发器的温度调节为高于上述冷冻室的温度,而低于上述冷藏室的温度。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第4步骤中,即便作用冷冻负载或冷藏负载而使冷气只吹送到冷冻室或冷藏室,若冷冻室的温度或冷藏室的温度达到除霜温度以上时,则还包含有除霜操作过程。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除霜操作中,冷媒停止流动的状态下,只使上述冷藏室风扇进行驱动。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除霜操作中,高温高压的冷凝的冷媒不进行减压而直接流入到蒸发器中,并使上述冷藏室风扇进行旋转驱动。
前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除霜操作还包含有:上述蒸发器下部侧安装的除霜加热器进行驱动并加热上述蒸发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开门冰箱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冰箱采用的冷冻循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开门冰箱第1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冰箱的横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双开门冰箱第2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冰箱的横截面图。
图7是图3及图5冰箱中的冷冻循环第1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8是图3及图5冰箱中的冷冻循环第2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9是图3及图5冰箱中的冷冻循环第3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0是图3及图5冰箱中的蒸发器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图3及图5冰箱中的蒸发器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3及图4说明本发明冰箱的第1实施例,冰箱的本体(52)内部以隔壁(54)为基准,两侧并排设置有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的一侧形成的机械室(图中未示)中设置有压缩机(图中未示)、冷凝器(图中未示)、膨胀装置(图中未示),上述冷冻室(F)中设置有蒸发器(68),使其通过与冷媒进行热交换,并生成冷气。
特别是,上述蒸发器(68)分划为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各区域中热交换的冷气将各自形成独立的循环流路,使冷气只在冷冻室(F)或冷藏室(R)中循环。此外,为了将通过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气各自吹送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在循环流路上安装有冷冻室风扇(72)和冷藏室风扇(74),及用于驱动上述风扇的电机(图中未示),使其连通于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
其中,上述压缩机最好使用反相压缩机或线性(linear)压缩机等容量可变型压缩机,使其可调节压缩机的压缩流量。上述膨胀装置最好使用比冷媒管的直径相对较小形成的毛细管,或是使用可调节开启量的电子膨胀阀等。
此外,上述蒸发器(68)的热交换区域通过另外的分划板(70),并排分划为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
在此,上述蒸发器(68)中使用直线型(straight type)薄型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中与冷媒管(68A)垂直的安装有多个冷却片(68B)。上述分划板(70)安装于上述冷却片(68B)之间,为了针对上述蒸发器表面流动的冷气形成乱流层,上述分划板(70)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groove),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特别是,如图10所示,在上述蒸发器(68)中,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具有相同的面积。但在一般情况下,冷冻室(F)中需要保持比冷藏室(R)更低的温度,所以冷冻室(F)中需要更低温的冷气。由此,如图11所示,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比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较大形成。
并且,在上述蒸发器(68)中,由于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保持比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更低的温度,所以在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比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更容易发生结霜现象,因此上述冷冻室侧区域的冷却片栅距(a)(pitch)比上述冷藏室侧区域的冷却片栅距(b)较宽形成,从而有效防止结霜现象。
同时,由于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比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较小形成,使其降低热交换效率。因此,使上述冷藏室侧区域的冷却片栅距(b)比上述冻室侧区域的冷却片栅距(a)较窄形成,从而在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单位面积上安装有更多的冷却片,并由此提高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中的热交换效率。
当然,上述蒸发器(68)下部侧最好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除霜加热器(图中未示),用于进行另外的除霜操作。为了除去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的冰霜,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的下部安装有冷冻室用除霜加热器(图中未示);为了除去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冰霜,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也安装有冷藏室用除霜加热器(图中未示)。
其中,上述冷冻室用除霜加热器及冷藏室用除霜加热器最好使用辐射热加热器,使其通过辐射向上述蒸发器侧传送热量。同时,上述冷冻室用除霜加热器比上述冷藏室用除霜加热器具有更大的容量,使其可迅速除去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中结成的冰霜。
此外,上述冷冻室风扇(72)及冷藏室风扇(74)各自并排安装于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的上侧,使通过上述蒸发器(68)的冷媒各吹送到冷冻室(F)及冷藏室(R)。其中,由于最近冰箱容量的不断增大而需要较大的送风量,同时为将薄型热交换器一种的蒸发器(68)有效安装于上侧有限的空间,最好使用有作为离心风扇一种的多叶片式风扇。
当然,由于上述冷冻室风扇(72)及冷藏室风扇(74)使用有轴方向吸入、半径方向排出的多叶片式风扇,将其轴方向并排位于上述蒸发器(68)的上侧,并安装于各自独立的循环流路上,使通过上述蒸发器(68)的冷气从上述冷冻室风扇(72)及冷藏室风扇(74)两侧流入,并向前面排出。
此外,用于驱动上述冷冻室风扇(72)及冷藏室风扇(74)的电机最好使用BLDC电机,上述BLDC电机在将交流转换为直流时,采用没有电刷的驱动回路,由于没有碳材质的电刷而不产生火花,具有较小的气体爆炸危险,同时在大部分的旋转数条件下稳定驱动,并可保持70~80%程度的高效率。
在如上结构的冰箱的第1实施例,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的冷气将排出到上述冷冻室(F)并进行循环后,再吸入到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而形成冷冻室用循环流路;同时,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气将排出到上述冷藏室(R)并进行循环后,再吸入到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而形成冷藏室用循环流路。
其中,由于上述蒸发器(68)安装于上述冷冻室(F)的内壁上,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和上述冷藏室(R)之间形成有冷藏室用吸入流路及冷藏室用排出流路构成的冷藏室用循环流路,其余区域则自动形成有冷冻室用循环流路。
由此,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独立循环有冷气,使其可对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进行有效地冷却。同时,即便上述冷冻室门或冷藏室门进行开闭操作,也可防止另一侧的冰箱门颠覆的现象。
此外,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之间的隔壁(54)中形成有冷气相互连通的连接流路(图中未示),上述连接流路上安装有可开闭的调节风门(damper),上述调节风门通过微机可进行开闭控制,使其调节上述冷冻室(F)的部分冷气供给到上述冷藏室(R)中。
下面参照图5及图6对本发明中的冰箱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冰箱的本体(52)内部以隔壁(54)为基准,两侧并排设置有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的一侧形成的机械室(图中未示)中设置有压缩机(图中未示)、冷凝器(图中未示)、膨胀装置(图中未示),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设置有蒸发器(68),使其通过与冷媒进行热交换,并生成冷气。
特别是,上述蒸发器(68)以上述隔壁(54)为基准,分划为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各区域中热交换的冷气将各自形成独立的循环流路,使冷气只在冷冻室(F)或冷藏室(R)中循环。此外,为了将通过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气各自吹送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在循环流路上安装有冷冻室风扇(72)和冷藏室风扇(74),及用于驱动上述风扇的电机(图中未示),使其连通于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
其中,上述压缩机及膨胀装置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
此外,上述蒸发器(68)的热交换区域通过上述隔壁(54)并排分划为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为了针对上述蒸发器表面流动的冷气形成乱流层,上述隔壁(54)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图中未示),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在此,上述蒸发器(68)中使用直线型薄型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中与冷媒管(68A)垂直的安装有多个冷却片(68B)。如图10所示,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具有相同的面积。但是,如图11所示,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也可比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较大形成。同时上述冷冻室侧区域的冷却片栅距(a)比上述冷藏室侧区域的冷却片栅距(b)较宽形成,从而有效防止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中发生的结霜现象,并提高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中的热交换效率。
当然,上述蒸发器(68)的下部侧可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除霜加热器(图中未示),用于进行另外的除霜操作,上述除霜加热器也与上述第1实施例具有相同的结构。
并且,上述冷冻室风扇(72)和冷藏室风扇(74),以及驱动上述风扇的电机,也与上述第1实施例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如上结构的冰箱的第2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的冷气将排出到上述冷冻室(F)并进行循环后,再吸入到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而形成冷冻室用循环流路;同时,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气将排出到上述冷藏室(R)并进行循环后,再吸入到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而形成冷藏室用循环流路。
此时,在上述蒸发器(68)中,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位于上述冷冻室(F)的内壁,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位于上述冷藏室(R)的内壁,各区域则通过上述隔壁(54)而分划安装,从而无需分划设置另外的冷冻室循环流路及冷藏室循环流路。
当然,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之间的隔壁(54)中形成有冷气相互连通的连接流路(图中未示),上述连接流路上安装有可开闭的调节风门,上述调节风门通过微机进行可开闭控制,使其调节上述冷冻室(F)的部分冷气供给到上述冷藏室(R)中。
下面对如上结构的冰箱第1、2实施例中的冷冻循环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冰箱包含有: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压缩机(62);将上述压缩机(62)中压缩的冷媒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的冷凝器(64);将上述冷凝器(64)中冷凝的冷媒根据负载调节减压程度,使其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的冷冻膨胀阀(66a)或冷藏膨胀阀(66b)构成的膨胀装置(66);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66a)或冷藏膨胀阀(66b),使上述冷凝器(64)中排出的冷媒选择性流入而调节的三通阀(82);将上述膨胀装置(66)中减压的冷媒与冷冻室(F)或冷藏室(R)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的同时生成冷气的蒸发器(68)。
当然,上述蒸发器(68)分为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为了使通过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的冷气只供给到上述冷冻室(F)侧,与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连通安装有冷冻室风扇(72)及电机;为了使通过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气只供给到上述冷藏室(R)侧,与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连通安装有冷藏室风扇(72)及电机。
具体说,上述压缩机(62)可使用定速型压缩机,但是最好使用容量可变型压缩机,使其可调节冷冻循环中循环的冷媒的流量,并同时可调节冷媒的压缩程度。作为一例,可使用旋转数可变的反相压缩机或是线性压缩机等。
此外,上述冷凝器(64)作为一种热交换器,其相近的位置上安装有另外的风扇(图中未示),使上述冷凝器(64)与外部空气有效地进行热交换作用。
此外,上述冷冻膨胀阀(66a)及冷藏膨胀阀(66b)并排设置,其各前、后端侧冷媒管将相互连接,并可使用比冷媒管的直径相对较小的毛细管,或是可调节开启量的电子膨胀阀。
其中,上述冷冻膨胀阀(66a)及冷藏膨胀阀(66b)具有相互不同的容量,上述冷冻膨胀阀(66a)比上述冷藏膨胀阀(66b)具有更大的减压容量,并可根据各负载而切换冷媒的流路。
此外,上述三通阀(82)用于调节将通过上述冷凝器(64)的冷媒,流入到上述冷冻膨胀阀(66a)或冷藏膨胀阀(66b)中的一个方向,并最好安装在分流上述冷冻膨胀阀(66a)及冷藏膨胀阀(66b)的冷媒管中。
此时,在上述三通阀(82)中,为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对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66a)的冷媒进行调节;为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设定冷藏温度(Tr0),对通过上述冷藏膨胀阀(66b)的冷媒进行调节。
此外,上述蒸发器(68)的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各自连通安装于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在各流路上则安装有冷冻室风扇(72)及冷藏室风扇(74),以及驱动上述各风扇的电机。
其中,上述蒸发器(68)最好使用直线型薄型热交换器;上述冷冻室风扇(72)及冷藏室风扇(74)使用多叶片式风扇;上述电机则使用BLDC电机。
当然,在上述压缩机(62)进行驱动时,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中循环有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上述蒸发器(68)根据上述冷冻室风扇(72)及冷藏室风扇(74)的驱动与否,调节上述冷气流入到上述冷冻室(F)或冷藏室(R)侧。
其中,为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上述冷冻室风扇(72)将通过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的冷气吹送到上述冷冻室(F);为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设定冷藏温度(Tr0),上述冷藏室风扇(74)则将通过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气吹送到上述冷藏室(R)。
当然,上述蒸发器(68)的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可各自独立连通于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并且,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各形成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循环流路结构。
上述结构部件的驱动将通过微机(图中未示)进行控制。
下面对如上结构的冷冻循环的第1实施例的运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为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的冷冻模式进行说明。通过上述微机对上述三通阀(82)进行调节,使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66a)。上述冷冻室风扇(72)进行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74)则停止驱动。
由此,冷媒通过压缩机(62)、冷凝器(64)、冷冻膨胀阀(66a)、蒸发器(68)进行循环,通过上述冷冻室风扇(72)的驱动,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中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将流入到上述冷冻室(F)侧,从而对上述冷冻室(F)进行冷却。
其次,对为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设定冷藏温度(Tr0)的冷藏模式进行说明。通过上述微机对上述三通阀(82)进行调节,使冷媒通过上述冷藏膨胀阀(66b)。上述冷藏室风扇(74)进行驱动,而上述冷冻室风扇(72)则停止驱动。
由此,冷媒通过压缩机(62)、冷凝器(64)、冷藏膨胀阀(66b)、蒸发器(68)进行循环,通过上述冷藏室风扇(74)的驱动,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中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将流入到上述冷藏室(R)侧,从而对上述冷藏室(R)进行冷却。
再其次,对为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各自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及设定冷藏温度(Tr0)的冷冻及冷藏模式进行说明。上述三通阀(82)调节为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66a),上述冷冻室风扇(72)继续进行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74)则相隔既定的时间进行驱动及停止操作。
由此,冷媒通过压缩机(62)、冷凝器(64)、冷冻膨胀阀(66a)、蒸发器(68)进行循环,通过上述冷冻室风扇(72)的驱动,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中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将流入到上述冷冻室(F)侧;通过上述冷藏室风扇(74)间断进行驱动,使其只在驱动时,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中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将流入到上述冷藏室(R)侧。从而可对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同时进行冷却。
此外,对为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除霜温度(Ti),从而可除去上述蒸发器(68)表面冰霜的除霜模式进行说明。上述压缩机(62)调节为停止驱动,上述冷冻室风扇(72)停止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74)则进行驱动。
由此,在冷媒不进行循环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冷藏室风扇(74)驱动时吹送的空气,在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中进行除霜操作,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中传送的热量,在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中将同时进行除霜操作。
此外,即便进行上述除霜模式,若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均未达到上述除霜温度(Ti)时,另外安装于上述蒸发器(68)下侧的除霜加热器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上述蒸发器(68)中进行除霜操作。
在如上所述的冷冻循环的第1实施例中,通过分别对冷冻室(F)及冷藏室(R)进行冷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冷冻循环,提高了冷藏室(R)的冷却速度。同时,即便冰箱的容量变大,也可进行充分有效地冷却操作。并且,可在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独立进行除霜操作,从而达到有效的除霜效果。
下面参照图8对适用于如上结构的冰箱第1、2实施例中的冷冻循环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冰箱与上述冷冻循环的第1实施例具有相同的结构,在上述冷冻室(F)和冷藏室(R)之间形成有用于冷气相互连通的连接流路(图中未示),上述连接流路上安装有可开闭的调节风门(76)。
由此,上述冷冻循环的第2实施例与上述冷冻循环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进行驱动。但在上述冷冻模式中,当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高于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时,上述调节风门(76)将被开启,使上述冷冻室(F)中的部分冷气流入到上述冷藏室(R),从而调节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
如上所述,在冷冻模式中,即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变高,通过相对低温的上述冷冻室(F)中的冷气流入到上述冷藏室(R),使其简单调节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故无需另外驱动上述冷藏室风扇(74),从而有效减小消耗的电力。
下面参照图9对适用于如上结构的冰箱第1、2实施例中的冷冻循环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冰箱包含有: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压缩机(62);将上述压缩机(62)中压缩的冷媒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的冷凝器(64);将上述冷凝器(64)中冷凝的冷媒根据负载调节减压程度,使其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的冷冻膨胀阀(66a)或冷藏膨胀阀(66b)构成的膨胀装置(66);各自安装于上述冷冻膨胀阀(66a)及冷藏膨胀阀(66b)的前端侧冷媒管中,用于调节上述冷媒管的开闭状态的第1,2电磁阀(84a,84b);将上述膨胀装置(66)中减压的冷媒与冷冻室(F)或冷藏室(R)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的同时生成冷气的蒸发器(68)。
当然,上述蒸发器(68)分为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为了使通过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的冷气只供给到上述冷冻室(F)侧,与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连通安装有冷冻室风扇(72)及电机;为了使通过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气只供给到上述冷藏室(R)侧,与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连通安装有冷藏室风扇(72)及电机。
具体说,上述压缩机(62)、冷凝器(64)、冷冻膨胀阀(66a)、冷藏膨胀阀(66b)、蒸发器(68)、冷冻室风扇(72)、冷藏室风扇(74)等,具有与上述冷冻循环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此外,上述膨胀装置(66)中还包含有辅助膨胀阀(66c),使对通过上述蒸发器(68)的冷媒进行中间冷却操作,并再流入到上述压缩机(62)中。由此,通过冷媒在上述蒸发器(68)和压缩机(62)之间进行中间冷却,从而可提高整个冷冻循环的效率。
此外,上述第1,2电磁阀(84a,84b)各安装于上述冷冻膨胀阀(66a)及冷藏膨胀阀(66b)前端侧的冷媒管,并调节开闭与否。由此,上述第1,2电磁阀(84a,84b)可将上述冷凝器(64)中排出的冷媒流入到冷冻膨胀阀(66a)及冷藏膨胀阀(66b)而进行调节。
上述结构部件的驱动将通过微机(图中未示)进行控制。
下面对如上结构的冷冻循环的第3实施例的运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为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的冷冻模式进行说明。通过上述微机调节为:上述第1电磁阀(84a)开启,而上述第2电磁阀(84b)则关闭,使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66a)。上述冷冻室风扇(72)进行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74)则停止驱动。
由此,冷媒通过压缩机(62)、冷凝器(64)、冷冻膨胀阀(66a)、蒸发器(68)、辅助膨胀阀(66c)进行循环,通过上述冷冻室风扇(72)的驱动,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中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将只流入到上述冷冻室(F)侧,从而对上述冷冻室(F)进行冷却。
其次,对为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设定冷藏温度(Tr0)的冷藏模式进行说明。通过上述微机调节为:上述第1电磁阀(84a)关闭,而上述第2电磁阀(84b)则开启,使冷媒通过上述冷藏膨胀阀(66b)。上述冷藏室风扇(74)进行驱动,而上述冷冻室风扇(72)则停止驱动。
由此,冷媒通过压缩机(62)、冷凝器(64)、冷藏膨胀阀(66b)、蒸发器(68)、辅助膨胀阀(66c)进行循环,通过上述冷藏室风扇(74)的驱动,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中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将只流入到上述冷藏室(R)侧,从而对上述冷藏室(R)进行冷却。
再其次,对为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各自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及设定冷藏温度(Tr0)的冷冻及冷藏模式进行说明。通过上述微机调节为:上述第1电磁阀(84a)开启,而上述第2电磁阀(84b)则关闭,使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66a)。上述冷冻室风扇(72)进行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74)则相隔既定的时间进行驱动及停止操作。
由此,冷媒通过压缩机(62)、冷凝器(64)、冷冻膨胀阀(66a)、蒸发器(68)、辅助膨胀阀(66c)进行循环,通过上述冷冻室风扇(72)的驱动,上述冷冻室侧区域(68a)中进行热交换的冷气将流入到上述冷冻室(F)侧,通过上述冷藏室风扇(74)间断进行驱动,使其只在驱动时,上述冷藏室侧区域(68b)中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将流入到上述冷藏室(R)侧。从而可对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同时进行冷却。
此外,对为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除霜温度(Ti),从而可除去上述蒸发器(68)表面冰霜的除霜模式进行说明。上述压缩机(62)调节为停止驱动,上述第1,2电磁阀(84a,84b)关闭,上述冷冻室风扇(72)停止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74)则进行驱动。
由此,在冷媒不进行循环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冷藏室风扇(74)驱动时吹送的空气,在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中进行除霜操作,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中传送的热量,在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中将同时进行除霜操作。
此外,即便进行上述除霜模式,若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未达到上述除霜温度(Ti)时,上述第1,2电磁阀(84a,84b)将被开启,使相对高温的冷媒沿着上述蒸发器(68)进行循环。同时,另外安装于上述蒸发器(68)下侧的除霜加热器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上述蒸发器(68)中进行除霜操作。
在如上所述的冷冻循环的第3实施例,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通过各自对冷冻室(F)及冷藏室(R)进行冷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冷冻循环,提高了冷藏室(R)的冷却速度。同时,即便冰箱的容量变大也可进行充分有效的冷却操作。并且,可在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独立进行除霜操作,从而达到有效的除霜效果。
以下,本发明中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将参照图12,并结合图7至图9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1步骤中,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各自与设定冷冻温度(Tf0)及设定冷藏温度(Tr0)进行比较,检测出相应的冷冻负载及冷藏负载,从而决定冰箱的工作模式。(参照S1、S2、S3、S5、S7、S8)
具体说,通过用户或是自动设置设定冷冻温度(Tf0)及设定冷藏温度(Tr0),在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各自检测到的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将各与上述设定冷冻温度(Tf0)及设定冷藏温度(Tr0)进行比较,从而决定冰箱的工作模式。
其中,在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为上述设定冷冻温度(Tf0)以上,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为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以上时,将选择冷藏及冷冻模式;在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为上述设定冷冻温度(Tf0)以上,而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为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以下时,将选择冷冻模式;在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为上述设定冷冻温度(Tf0)以下,而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为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以上时,将选择冷藏模式;在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为上述设定冷冻温度(Tf0)以下,而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为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以下时,则不选择冷却模式。
其次,在第2步骤中,根据上述第1步骤中设定的模式,将冷气各自吹送到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或是只吹送到上述冷冻室(F),或是只吹送到上述冷藏室(R),从而进行冷却作用。(参照S4、S6、S9)
其中,当选择上述冷冻及冷藏模式时,压缩流量及减压程度将最大调节,使冷却吹送到上述冷冻室(F)及冷藏室(R)中。
由此,冷媒依次通过压缩机(62)、冷凝器(64)、膨胀装置(66)、蒸发器(68)进行压缩、冷凝、膨胀、蒸发操作,从而冷却上述蒸发器(68)周围的空气,并通过压缩流量及减压程度调节为最大,使其迅速冷却周围的空气。同时,通过各安装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及冷藏室侧区域(68b)上侧的冷冻室风扇(72)及冷藏室风扇(74)进行驱动,使通过上述蒸发器冷冻室侧区域(68a)的冷媒循环于上述冷冻室(F)中,同时,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气将再循环于上述冷藏室(R)中。
此外,当选择上述冷冻模式时,调节的压缩流量及减压程度将较大,使冷气只吹送到上述冷冻室(F)中。
当然,由于只驱动上述冷冻室风扇(72),使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的冷媒循环于上述冷冻室(F)中。
并且,在进行上述冷冻模式时,若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高于上述设定冷藏温度(Tr0)时,可将上述冷冻室(F)侧的部分冷气流入到上述冷藏室(R)侧。
此外,当选择上述冷藏模式时,调节的压缩流量及减压程度将较小,使冷气只吹送到上述冷藏室(R)中。
当然,由于只驱动上述冷藏室风扇(74),使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的冷媒循环于上述冷藏室(R)中。
特别是,在上述冷藏模式中,最好调节为:上述蒸发器的温度高于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低于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
再其次,在第3步骤中,在上述第2步骤中按照各模式进行冷却作用时,将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或冷藏室的温度(Tr)与预先输入的除霜温度(Ti)进行比较,并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决定是否进行除霜模式。(参照S10、S11)
其中,在按照各模式进行冷却操作时,上述蒸发器(68)的表面可能发生结霜现象,上述蒸发器(68)表面生成的冰霜导致降低热交换效率,故应需要及时去除。
此时,上述蒸发器(68)由于冰霜等而不再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相对提高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或冷藏室的温度(Tr)。在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或冷藏室的温度(Tr)高于上述除霜温度(Ti)时,将进行除霜模式。
具体说,在冷媒不再流动而停止的状态下,上述除霜模式驱动上述冷藏室风扇(74),使相对高温的冷藏室(R)的空气进行吹送循环,从而除去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68b)中结成的冰霜,并在传热作用下,将同时除去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68a)中结成的冰霜。
并且,上述除霜模式将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直接流入到上述蒸发器(68),同时旋转驱动上述冷藏室风扇(74),从而达到有效的除霜效果。
并且,上述除霜模式对上述蒸发器(68)的下部侧安装的除霜加热器进行加热,从而进行更迅速的除霜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5)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几部分:
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的压缩机;将上述压缩机中压缩的冷媒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的冷凝器;将上述冷凝器中冷凝的冷媒膨胀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的减压装置;将上述减压装置中膨胀的冷媒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并且热交换区域分为冷冻室侧区域和冷藏室侧区域的蒸发器;各连通安装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和冷藏室侧区域,将通过各区域的冷气各自吹送到冷冻室及冷藏室的送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冰箱中形成有独立的循环流路,使上述冷冻室及冷藏室中循环的冷媒将各流入到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安装于上述冷冻室的内壁,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通过另外的冷藏室用流路连通于上述冷藏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通过另外的分划板进行分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为了针对上述蒸发器表面流动的冷气形成乱流层,上述分划板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通过上述分划冷冻室及冷藏室的隔壁而分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为了针对上述蒸发器表面流动的冷气形成乱流层,上述隔壁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是冷媒管中安装有多个冷却片的直线型薄型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的冷却片之间的间隔比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的冷却片之间的间隔较宽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比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具有更大的热交换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的下部还安装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除霜加热器,用于除去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及冷藏室侧区域中结成的冰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的下部安装有容量较大的冷冻室用除霜加热器;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的下部则安装有容量较小的冷藏室用除霜加热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除霜加热器是辐射热加热器。
14、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缩机是可对上述蒸发器中循环的冷媒的流量进行变化的容量可变型压缩机。
15、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装置包含有:安装于上述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的上侧,用于将冷气吹送到上述冷冻室的冷冻室风扇及电机;在上述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的上侧,与上述冷冻室风扇及电机并排安装,用于将冷气吹送到上述冷藏室的冷藏室风扇及电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冻室风扇及冷藏室风扇是将冷气轴方向吸入并圆周方向排出的多叶片式风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各驱动上述冷冻室风扇及冷藏室风扇的电机是无刷直流电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减压装置在上述冷凝器的蒸发器之间,其前、后端侧冷媒管合并而并排安装容量各不相同的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减压装置中还包含有辅助膨胀阀,其安装于上述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对通过上述蒸发器的冷媒进行减压,并将其流入到上述压缩机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冻膨胀阀比上述冷藏膨胀阀具有相对较大的容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是毛细管。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是电子膨胀阀。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冰箱中包含有阀门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冷凝器和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之间,用于调节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媒选择性地供给到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中。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阀门装置是安装于上述冷凝器中分流为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的冷媒管中的三通阀。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阀门装置是各安装于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的前端侧冷媒管中,用于改变冷媒流路的第1,2电磁阀。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的冷冻模式中,上述阀门装置调节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上述冷冻室风扇进行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侧停止驱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设定冷藏温度(Tr0)的冷藏模式中,上述阀门装置调节冷媒通过上述冷藏膨胀阀,上述冷藏室风扇进行驱动,而上述冷冻室风扇侧停止驱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各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及设定冷藏温度(Tr0)的冷冻及冷藏模式中,上述阀门装置调节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上述冷冻室风扇继续驱动进行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则相隔予定的时间进行驱动及停止操作。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各自达到除霜温度(Ti),从而可除去上述蒸发器(68)表面冰霜的除霜模式中,上述压缩机调节为停止驱动,上述阀门装置调节为使冷媒不能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或冷藏膨胀阀,上述冷冻室风扇停止驱动,而上述冷藏室风扇则进行驱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即便进行上述除霜模式,若冷冻室的温度(Tf)及冷藏室的温度(Tr)未达到上述除霜温度(Ti)时,上述阀门装置调节为冷媒通过上述冷冻膨胀阀及冷藏膨胀阀,同时,安装于上述蒸发器下侧的除霜加热器进行加热。
3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用于分划上述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的隔壁上形成有连接流路,使上述冷冻室侧冷气流入到上述冷藏室侧,上述连接流路上形成有可开闭上述连接流路的调节风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的冷冻模式中,当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高于设定冷藏温度(Tr0)时,上述调节风门将被开启,从而使上述冷冻室侧冷气供给到上述冷藏室中。
33、一种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如下几个步骤:
第1步骤,通过冷冻室及冷藏室中作用的冷冻负载及冷藏负载,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
第2步骤,将上述第1步骤中压缩的冷媒通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
第3步骤,将上述第2步骤中冷凝的冷媒根据负载调节减压程度,使其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
第4步骤,将上述第3步骤中减压的冷媒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并生成冷气,同时根据负载将上述冷气选择性吹送到冷冻室、冷藏室,或是冷冻室和冷藏室。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步骤中,其包含有:为使冷冻室的温度(Tf)达到设定冷冻温度(Tf0)而设定冷冻负载的过程;为使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设定冷藏温度(Tr0)而设定冷藏负载的过程。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步骤中,调节为:负载的大小越大,冷媒的压缩流量则越大。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步骤中,调节为:冷冻负载作用时的冷媒的压缩流量比冷藏负载作用时的冷媒的压缩流量更大。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步骤中,调节为:冷冻负载作用时的冷媒的减压程度比冷藏负载作用时的冷媒的减压程度更大。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步骤中,当冷冻负载及冷藏负载同时作用时,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中生成的冷气将通过冷冻室风扇吹送到冷冻室;同时,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中生成的冷气则通过冷藏室风扇吹送到冷藏室。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步骤中,当只作用冷冻负载时,蒸发器的冷冻室侧区域中生成的冷气将通过冷冻室风扇只吹送到冷冻室;当只作用冷藏负载时,蒸发器的冷藏室侧区域中生成的冷气将通过冷藏室风扇只吹送到冷藏室。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步骤中,当只作用冷冻负载而使冷气只吹送到冷冻室时,当再作用冷冻负载时,冷冻室及冷藏室之间连通的流路将被开启,使冷冻室侧的冷气流入到冷藏室侧。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步骤中,当只作用冷藏负载而使冷气只吹送到冷藏室时,蒸发器的温度调节为高于上述冷冻室的温度(Tf),而低于上述冷藏室的温度(Tr)。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4步骤中,即便作用冷冻负载或冷藏负载而使冷气只吹送到冷冻室或冷藏室,若冷冻室的温度(Tf)或冷藏室的温度(Tr)达到除霜温度(Ti)以上时,则还包含有除霜操作过程。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除霜操作中,冷媒停止流动的状态下,只使上述冷藏室风扇进行驱动。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除霜操作中,高温高压的冷凝的冷媒不进行减压而直接流入到蒸发器中,并使上述冷藏室风扇进行旋转驱动。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冰箱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除霜操作还包含有:上述蒸发器下部侧安装的除霜加热器进行驱动并加热上述蒸发器。
CN 200410072762 2004-11-18 2004-11-18 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9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2762 CN1779394B (zh) 2004-11-18 2004-11-18 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2762 CN1779394B (zh) 2004-11-18 2004-11-18 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9394A true CN1779394A (zh) 2006-05-31
CN1779394B CN1779394B (zh) 2010-04-28

Family

ID=36769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727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9394B (zh) 2004-11-18 2004-11-18 冰箱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7939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9231A (zh) * 2012-02-23 2012-07-18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单制冷系统冰箱
CN103913030A (zh) * 2014-04-22 2014-07-09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3968633A (zh) * 2013-01-30 2014-08-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其运转方法
CN107702405A (zh) * 2017-10-10 2018-02-16 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 一种可自动调温除味式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535436T2 (de) * 1994-11-11 2007-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uwon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Kühlschranks
DE19756861A1 (de) * 1997-12-19 1999-06-24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Kältegerät
US6109048A (en) * 1999-01-20 2000-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having a compressor with variable compression capacity
JP3906637B2 (ja) * 2000-12-26 2007-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
JP2002243339A (ja) * 2001-02-20 2002-08-28 Fujitsu General Ltd 冷蔵庫
CN1236262C (zh) * 2001-11-19 2006-01-1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独立致冷型电冰箱
KR100446778B1 (ko) * 2002-07-25 2004-09-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드 바이 사이드 타입 냉장고의 냉기공급장치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9231A (zh) * 2012-02-23 2012-07-18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单制冷系统冰箱
CN103968633A (zh) * 2013-01-30 2014-08-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其运转方法
CN103968633B (zh) * 2013-01-30 2017-05-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其运转方法
CN103913030A (zh) * 2014-04-22 2014-07-09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702405A (zh) * 2017-10-10 2018-02-16 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 一种可自动调温除味式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9394B (zh) 201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6667C (zh) 冷藏室和冷冻室均装有一冷却器的冰箱
CN1075192C (zh) 电冰箱的运行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281906C (zh) 冷冻装置
CN1162670C (zh) 电冰箱
CN1104608C (zh) 冰箱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212497C (zh) 冷冻装置
CN1120342C (zh) 电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55142A (zh) 中间压接收器
CN1291196C (zh) 具有多蒸发器的喷射循环
CN1607368A (zh) 用于冰箱的控制方法
CN1400444A (zh) 冰箱
CN1158505C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920421A (zh) 储热式空调机
CN1677017A (zh) 冷冻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906A (zh) 电冰箱除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98083A (zh) 冰箱
CN101059259A (zh) 蓄热空调器
CN1840988A (zh) 喷射器型制冷循环
CN1412509A (zh) 冰箱
CN1532494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976C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1038118A (zh) 冰箱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793759A (zh) 冰箱以及冰箱的制造方法
CN2762032Y (zh) 冰箱
CN1710353A (zh) 冷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AIZHOU LG ELECTRONICS FREEZ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NICS ( TIANJIN )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12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225

Address after: No. 2 Yingbin Road, Ta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25300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LG Electronics Refrigera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Beichen District, Tianjin Xing Dian Highway Code: 300402

Applicant before: Lejin Electronic 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Tianji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