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6716A - 表面光源装置及具有该表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表面光源装置及具有该表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6716A
CN1766716A CNA2005101025219A CN200510102521A CN1766716A CN 1766716 A CN1766716 A CN 1766716A CN A2005101025219 A CNA2005101025219 A CN A2005101025219A CN 200510102521 A CN200510102521 A CN 200510102521A CN 1766716 A CN1766716 A CN 1766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source
source device
suface light
hollow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25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海日
李相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6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6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04Electrodes; Screens; Shields
    • H01J61/06Main electrodes
    • H01J61/067Main electrodes for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672Main electrodes for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04Electrodes; Screens; Shields
    • H01J61/06Main electrodes
    • H01J61/09Hollow 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0Vessels; Containers
    • H01J61/305Flat vessels or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92Lamps with more than one main discharge pa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3Arrangements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sho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表面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中空电极。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结合以形成多个放电空间。第二基板包括多个凹槽。中空电极在第二基板的凹槽之下分别位于每个放电空间中。表面光源装置还包括对应于中空电极位于第一基板的下表面上的外部电极。外部电极在灯体的外表面上,并与放电空间部分地交迭。中空电极可具有矩形管或其它适当的形状。作为前述构造的结果,可延长表面光源装置的寿命,同样可提高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表面光源装置及具有该表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光源装置和具有该表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LCD)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表面光以显示图像的表面光源装置和具有该表面光源装置的LCD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多种平板显示装置而液晶显示(LCD)装置代表平板显示装置的某一种类型。LCD装置利用液晶来显示图像。LCD装置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厚度薄、重量轻、驱动电压低、功耗低等。因此,LCD装置已经用于各个领域。
LCD装置是非发射型显示装置,所以LCD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光的背光模组。
通常,背光模组使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作为光源。当LCD装置的尺寸变大时,LCD装置所需的CCFL的数量增加。由于LCD装置的尺寸增加,制造成本也增加,并且光学性质比如亮度均匀性将下降,即,变得劣化。
已经开发出表面光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表面光源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放电空间的灯体和用于向灯体施加放电电压的外部电极。
当变流器(inverter)向表面光源装置的外部电极施加放电电压时,表面光源装置通过每个放电空间中的放电气体来产生紫外光。通过形成在灯体内表面上的荧光层,紫外光被转换为可见光。
当表面光源装置仅通过外部电极而运行时,相关的发光效率降低。因此,为了提高发光效率,已开发出还包括位于灯体中的中空电极(hollow electrode)的表面光源装置。
虽然具有中空电极的表面光源装置具有比传统表面光源装置相对更高的发光效率,但是被放电电压加速的离子与中空电极碰撞。因此,中空电极的寿命缩短并且电极的部分变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延长中空电极的寿命并提高发光效率的表面光源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表面光源装置的LCD装置。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表面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中空电极。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结合以形成多个放电空间。第二基板包括多个凹槽。中空电极在第二基板的凹槽之下分别位于每个放电空间中。
第二基板包括多个放电空间部分、多个空间划分部分和密封部分。放电空间部分与第一基板分隔以形成放电空间。每个空间划分部分位于相邻的放电空间部分之间。空间划分部分与第一基板接触。密封部分对应于第二基板的外围部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通过密封部分彼此结合。一对凹槽分别形成在每个放电空间部分的两端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空电极的截面可具有U形的形状。或者,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空电极可具有含一个开口面的箱形、圆管形等形状。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包括表面光源装置、变流器和LCD面板。表面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中空电极。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结合以形成多个放电空间。第二基板包括多个凹槽。中空电极在第二基板的凹槽之下分别位于每个放电空间中。变流器产生用于运行表面光源装置的放电电压。LCD面板通过利用由表面光源装置提供的光来显示图像。
根据本发明,被等离子体加速的离子在中空电极中将不引起溅射。因此,可延长中空电极的寿命并可提高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当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时,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点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表面光源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如图1中所示的中空电极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如图1中所示的中空电极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如图1中所示的中空电极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示出图7的LCD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理解,在不脱离这里公开的发明原则的情况下,可对以下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许多不同方式的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这些特定的实施例。当然,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得说明书完整和完全,并将通过示例的方式而不是限制的方式将本发明的构思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表面光源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表面光源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和多个中空电极200,每个中空电极包括放电空间130。
第一基板110可具有矩形板形状。第一基板110可包括比如玻璃。第一基板110还可包括防止由放电空间130中的放电气体产生的紫外光泄漏的材料。
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结合以形成放电空间130。第二基板120包括光学透明材料。第二基板120也可包括比如玻璃。第二基板120还可包括防止放电空间130中产生的紫外光泄漏的材料。
第二基板120包括多个放电空间部分122、多个空间划分部分124和密封部分126。放电空间部分122与第一基板110分隔以形成放电空间130。每个空间划分部分124位于彼此相邻的放电空间部分122之间,每个空间划分部分124限定两个相邻的放电空间部分122的边界。优选地,空间划分部分124与第一基板110接触。沿着并对应于第二基板120的边缘部分提供密封部分126。第二基板120具有向中空电极200凹进以位于中空电极200之上的凹槽128。凹槽128对应于中空电极200形成在每个放电空间部分122的两纵向端部上。
例如,第二基板120可利用制模工艺形成。具体地将,将板形底基板加热,然后通过模挤压板形底基板以形成放电空间部分122、空间划分部分124、密封部分126和凹槽128。第二基板120也可利用其它各种方法形成。例如,可加热底基板,然后利用抽气(或真空压力)处理,从而获得期望的形状。
如图2中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放电空间部分122具有比如有圆抹角的梯形形状。或者,每个放电空间部分122可具有其它各种合适的形状,比如半圆形、矩形等。
第二基板120还可包括多个连接通道140。连接通道140位于空间划分部分124上。每个连接通道140使相邻的放电空间130相互连接。
或者,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超过一个的连接通道140可形成在每个空间划分部分124上。当抽空放电空间130中容纳的空气或将放电气体注入到放电空间时,空气或放电气体可通过连接通道140在放电空间130之间流通。连接通道140可利用上述用于形成第二基板120的制模工艺来形成。连接通道140可以以各种适当的形状形成,以将相邻的放电空间130彼此连接。用于连接通道140的一种适当形状的例子为比如S形。
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通过粘结构件比如玻璃料结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玻璃料是玻璃和金属的混合物,并具有比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中存在的玻璃低的熔点。为了将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结合,将玻璃料置于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玻璃料位于密封部分126上。然后将玻璃料加热以将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结合。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粘结构件150在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仅位于密封部分126上。换句话说,粘结构件150不位于与第一基板110接触的空间划分部分124上。由于表面光源装置100的内部和外部的压差而导致空间划分部分124接触第一基板110。更具体地讲,在将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结合之后,抽空放电空间130中容纳的空气,然后将用于等离子体放电的放电气体注入放电空间130。放电气体可包括比如汞(Hg)、氖(Ne)氩(Ar)、氙(Xe)、氪(Kr)、其混合物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大气压为760Torr时,放电空间130中放电气体的压力为大约50Torr至大约70Torr。结果是在表面光源装置1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形成了压差,使得空间划分部分124与第一基板110接触。
中空电极200对应于放电空间130分别形成在第一基板110的上表面上。即,中空电极200形成在面对第二基板120的表面上。中空电极200的间隔行分别位于放电空间130的两端部上(如图1中所示最优)。每个中空电极200通过粘结构件比如玻璃料附于第一基板110。中空电极200可由比如镍(Ni)、铬(Cr)、钼(Mo)、钨(W)或者至少两种金属比如镍(Ni)、铬(Cr)、铁(Fe)等的合金制成。
表面光源装置100还包括一对第一外部电极300。每个第一外部电极300对应于中空电极200的位置形成在第一基板100的下表面上。第一外部电极300基本上垂直于放电空间部分122的纵向方向,第一外部电极300分别与放电空间130的两端部交迭。
优选地,第一外部电极300由易于制模并具有相对高的导电率的材料组成。比如,将银膏涂敷在第一基板110的下表面上以形成第一外部电极300。银膏对应于银(Ag)和氧化硅(SiOx)的混合物。或者,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金属粉末比如铜(Cu)、镍(Ni)、银(Ag)、金(Au)、铝(Al)、铬(Cr)、其混合物等喷涂在第一基板110的下表面上以形成第一外部电极300。将来自变流器(未示出)的放电电压施加到第一外部电极300。另外,为了保护第一外部电极300并使第一外部电极300与表面光源装置100的外部绝缘,第一外部电极300还可包括涂敷在其上的绝缘层(未示出),。
在表面光源装置100中,由第一外部电极300、中空电极200和位于第一外部电极300和中空电极200之间的第一基板110形成的电容作为镇流器,使得所有放电空间130可同时并联工作。结果,可降低放电电压并提高放电效率。
可选地,表面光源装置100包括形成在第二基板120上表面上以位于第一外部电极300之上的一对第二外部电极(未示出)。利用与第一外部电极300相同的材料和相同的形成方法,第二外部电极可形成在第二基板120的上表面上。
表面光源装置100还可包括反射层160、第一荧光层170和第二荧光层180。
反射层160位于第一基板110的上表面上。第一荧光层170位于反射层160上。第二荧光层180位于第二基板120的下表面上。
反射层160将由第一荧光层170和第二荧光层180产生的可见光向第二基板120反射,所以可防止光向第一基板110的泄漏。反射层160可包括金属氧化物以增加光学反射率并减少光的色彩坐标的变化。例如,反射层160可包括氧化铝或硫酸钡。
第一荧光层170形成在反射层160上。第二荧光层180形成在第二基板120的下表面上。当由放电气体产生的紫外光进入第一荧光层170和第二荧光层180时,第一荧光层170和第二荧光层180将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
在将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结合以前,反射层160、第一荧光层170和第二荧光层180通过利用比如喷涂法分别形成为薄膜。反射层160和第一荧光层170仅形成在对应于第一基板110的放电空间部分122的区域上。换句话说,反射层160和第一荧光层170不形成在第一基板110的密封部分126和空间划分部分124上。或者,反射层160和第一荧光层170可形成在对应于第一基板110的放电空间部分122和空间划分部分124的区域上。第二荧光层180可形成在对应于第二基板120的放电空间部分122的区域上。或者,第二荧光层180可形成在对应于第二基板120的放电空间部分122和空间划分部分124的区域上。
另外,表面光源装置100还可包括保护层(未示出)。保护层可位于第二基板120和第二荧光层180之间和/或第一基板110和反射层160之间。保护层用作防止在放电气体中存在的汞和第一基板110之间或在这样一种汞和第二基板130之间的化学反应,所以防止了汞的损耗和表面光源装置100的变黑。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如图1中描述的中空电极的透视图。
参照图3和图4,多个中空电极200附于第一基板1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中空电极200具有U形的形状。中空电极200分别位于放电空间130的两侧以位于外部电极300之上。一对中空电极200分别位于每个放电空间130的两端部,中空电极200的凹部彼此面对。
优选地,中空电极200的高度可满足以下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device”,vol.41,no 4,p504中公开的等式1。
<等式1>
P×H=10(Torr×cm)
其中,“P”表示在放电空间130内的放电气体的气压,“H”表示中空电极200的高度。
例如,放电气体的气压范围为大约50Torr至大约70Torr。因此,为了满足等式1,中空电极200的高度H的范围为大约1.4mm至大约2mm。
当中空电极200的宽度增加时,中空电极200的电特性提高。然而,中空电极200的宽度会比相邻的放电空间130之间的距离短。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的放电空间130之间的距离为大约10mm,从而中空电极的宽度W不大于8mm。同样,中空电极200的长度L会比第一外部电极300的电极宽度(EW)短。例如,第一外部电极300的电极宽度为大约15mm,从而中空电极200的长度L为大约10mm。
第二基板120包括凹槽128。每个凹槽128对应于每个中空电极200。优选地,每个放电空间部分122的两端部凹进,以形成位于中空电极200之上的凹槽128,使得中空电极200的上表面和第二基板12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d”减小。结果,由等离子体加速的离子和中空电极200之间的碰撞也减少。更具体地讲,中空电极200和凹槽128之间的距离“d”等于或小于大约0.4mm。例如,当中空电极200的高度“H”为大约1.4mm并且放电空间130的空间高度SH为大约2.4mm时,凹槽128向中空电极200凹进大约0.6mm至大约1.0mm。中空电极200的厚度“D”为大约0.5mm。
与中空电极200相邻的凹槽128减少由等离子体加速的离子和中空电极200之间的碰撞。因此,可降低中空电极200的有害的离子溅射。
图5是示出如图1中所示的另一个示例性的中空电极的透视图。
参照图1和图5,中空电极210具有矩形管形状,且具有矩形管形状的一对中空电极210沿着中空电极210的纵向方向可分别位于每个放电空间的两端部。或者,中空电极210可具有含一个开口面的箱形,且具有含一个开口面的箱形的一对中空电极210可分别位于每个放电空间的两端部,使得中空电极210的开口面彼此面对。中空电极210通过粘结构件比如玻璃料而附于第一基板110。
例如,中空电极210具有大约1.4mm至大约2mm的高度H、不大于大约8mm的宽度W和不大于大约5mm的长度L。
图6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中空电极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参照图1和图6,中空电极220具有圆管形,且具有圆管形的一对中空电极220沿着中空电极220的纵向方向分别位于每个放电空间的两端部。或者,中空电极220可具有含一个上开口面的圆管形,且具有含一个上开口面的圆管形的一对中空电极220分别位于每个放电空间的两端部,使得成对的中空电极220的开口面彼此面对。中空电极220通过粘结构件比如玻璃料而附于第一基板110。例如,中空电极220具有大约1.4mm至大约2mm的高度“H”、不大于大约15mm的长度“L”。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LCD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示出图7中的LCD装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图7和图8的表面光源装置与图1中所示的表面光源装置大致相同。因此,将采用同样的参考标号来表示与图1中所示的部件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并将省略任何进一步的解释。
参照图7和图8,液晶显示装置500包括表面光源装置100、变流器600和显示单元700。
变流器600产生用于运行表面光源装置100的放电电压。变流器600将从LCD装置500的外部产生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用于运行表面光源装置100的放电电压。变流器600位于容纳容器830的背部。通过第一输电线610和第二输电线620向外部电极300施加由变流器600产生的放电电压。
显示单元700包括LCD面板710、数据印刷电路板(数据PCB)720和栅极印刷电路板(栅极PCB)730。LCD面板通过利用由表面光源装置100产生的光来显示图像。数据PCB720和栅极PCB730产生用于驱动LCD面板710的驱动信号。
通过数据柔性电路膜740和栅极柔性电路膜750向LCD面板710施加由数据PCB720和栅极PCB730产生的驱动信号。例如,载带封装(TCP)或薄膜上芯片(COF)可用作数据柔性电路膜740和栅极柔性电路膜750。同样,数据柔性电路膜740和栅极柔性电路膜750还分别包括控制驱动信号的数据驱动芯片742和栅极驱动芯片752,以在适当的时间向LCD面板710施加驱动信号。
通过弯曲数据柔性电路膜740,数据PCB720位于容纳容器830的侧面或背面。通过弯曲栅极柔性电路膜750,栅极PCB730位于容纳容器830的侧面或背面上。当附加的信号线(未示出)形成在LCD面板710和栅极柔性电路膜750上时,LCD装置500可不需要栅极PCB730。
LCD面板710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基板712、彩色滤光基板714和液晶层716。彩色滤光基板714面对TFT基板712。液晶层716位于TFT基板712和彩色滤光基板714之间。
TFT基板712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和多个形成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开关装置。开关装置按矩阵形状排列。TFT(未示出)可用于形成每个开关装置。TFT的源电极(未示出)电连接到形成在透明玻璃板上的数据线。TFT的栅电极电连接到形成在透明玻璃板上的栅极线。TFT的漏电极(未示出)电连接到形成在透明玻璃板上的象素电极(未示出)。
彩色滤光基板714包括第二透明基板、红色滤光片(未示出)、绿色滤光片(未示出)和蓝色滤光片(未示出)。通过沉积工艺、涂敷工艺、光学工艺等,红色、绿色和蓝色滤光片(未示出)形成在第二透明基板上。公共电极(未示出)形成在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滤光片(未示出)的彩色滤光基板714上。公共电极包括透光且导电的材料。
当将栅极电压施加到TFT的栅电极时,TFT导通使得数据电压通过TFT被施加到象素电极。当将数据电压施加到象素电极时,在TFT基板712的象素电极和彩色滤光基板714的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电场,以改变液晶层116的液晶分子的排列。当液晶分子的排列改变时,液晶层116的光学透过率被用于显示图像的象素单元改变。
液晶显示装置500还可包括漫射板810和光学片820。漫射板810位于表面光源装置100和LCD面板710之间。光学片820位于漫射板810上。
当由表面光源装置100产生的光通过漫射板810时,亮度的均匀性增加。漫射板具有厚度均匀的板形。漫射板810与表面光源装置100分隔开。漫射板810由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组成。
当被漫射板810漫射的光通过光学片820时,亮度的均匀性进一步增加。光学片820可包括棱镜片(未示出)。光学片820将离开漫射板810的漫射光聚集,并将聚集的光导向LCD装置500的前表面,以增加前视亮度。光学片820可包括用于进一步漫射由漫射板810漫射的光的漫射片。或者,液晶显示装置500可包括辅助光学片。漫射液晶显示装置500可包括辅助光学片。可选地,LCD装置500包括漫射板810、漫射片和棱镜片等。
液晶显示装置500还可包括容纳容器830。容纳容器830容纳表面光源装置100。容纳容器830包括底板832和多个侧壁834。例如,每个侧壁834具有反相的U形形状,使得容纳容器与其它元件比如光学片820、支撑构件840、第一模850和顶部框架870安全地结合。容纳容器830可包括具有高强度、相对低变形的金属。
液晶显示装置500还可包括支撑构件840。支撑构件840位于表面光源装置100和容纳容器830之间。支撑构件840位于表面光源装置100的外围部分。支撑构件840允许表面光源装置100与容纳容器830分隔,以防止表面光源装置100和容纳容器830之间的电接触。支撑构件840可由绝缘材料制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缓冲由液晶显示装置500的外部带来的冲击,支撑构件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支撑构件840可由硅氧烷(silicone)组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40由具有U形形状的两片组成。或者,支撑构件840可由具有L形形状的四片组成。或者,支撑构件840可由每片对应于表面光源装置100的每个边缘的四片组成。或者,支撑构件840可一体地形成。
LCD装置500还可包括第一模850。第一模850位于表面光源装置100和漫射板810之间。第一模850将表面光源装置100固定到容纳容器830,并支撑漫射板810。第一模850位于表面光源装置100上。第一模850与容纳容器830的侧壁834结合,并将表面光源装置的外围部分固定到容纳容器830。如图7中所示,第一模850可一体地形成并具有框架形。或者,第一模850可被分为具有L形或U形形状的两片。
液晶显示装置500还包括第二模860。第二模860位于光学片820和LCD面板71之间。第二模860将光学片820和漫射板81固定到第一模850,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710。第二模860可一体地形成并具有与第一模850基本相同的框架形。或者,第二模860可分为具有L形或U形的两片。
液晶显示装置500还包括用于防止LCD面板710移动的顶部框架870。即,顶部框架870将LCD面板710对于容纳容器830固定。顶部框架870与容纳容器830结合以将LCD面板710固定到第二模860。顶部框架870可保护LCD面板710免受外部的冲击。
根据本发明,表面光源装置和包括该表面光源装置的LCD装置包括形成在第二基板上以与中空电极相邻的凹槽,所以可防止由等离子体加速的离子对中空电极的溅射。因此,可增加中空电极的寿命并可同样增加发光效率。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在如权利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等被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此外,术语本身不是表示一种限制或数量,而应当表示至少存在一个引用项。

Claims (30)

1、一种表面光源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组装在一起以形成多个放电空间,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个凹槽;
中空电极,位于每个所述放电空间中,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凹槽之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
多个放电空间部分,与所述第一基板分隔以形成所述放电空间;
多个空间划分部分,每个所述空间划分部分位于相邻的所述放电空间部分之间;
密封部分,沿着所述第二基板的外围部分,所述密封部分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空间划分部分接触所述第一基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空间部分分别具有相对的端部,且凹槽形成在每个放电空间部分的每个端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的横截面具有U形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矩形管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含一个开口面的箱形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圆管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含上开口面的矩形的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的上表面和所述凹槽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大约0.4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大约2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下表面的第一外部电极,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位于所述中空电极下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的第二外部电极,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位于所述中空电极上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还包括:
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
第一荧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上;
第二荧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空间部分具有从包括梯形、半圆形和矩形的组中选取的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还包括多个连接通道,其中,至少一个连接通道将相邻的所述放电空间相互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光源装置,其中,利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组装在一起。
1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表面光源装置,产生光,所述表面光源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组装在一起以形成多个放电空间,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多个凹槽;
中空电极,位于每个所述放电空间中,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凹槽之下;
变流器,产生用于运行所述表面光源装置的放电电压;
液晶显示面板,利用由所述表面光源装置产生的光来显示图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
多个放电空间部分,与所述第一基板分隔以形成所述放电空间;
多个空间划分部分,每个所述空间划分部分位于相邻的所述放电空间部分之间;
密封部分,沿着所述第二基板的外围部分,所述密封部分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互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空间划分部分接触所述第一基板。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的上表面和所述凹槽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大约0.4mm。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表面光源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外部电极,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位于所述中空电极下面。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漫射板,位于所述表面光源装置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以漫射由所述表面光源装置产生的光;
光学片,位于所述漫射板上。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容纳容器,容纳所述表面光源装置;
支撑构件,位于所述表面光源装置和所述容纳容器之间以支撑所述表面光源装置;
第一模,位于所述表面光源装置和所述漫射板之间以将所述表面光源装置固定到所述容纳容器并支撑所述漫射板;
第二模,位于所述光学片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以将所述漫射板和所述光学片固定到所述第一模并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U形的形状。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矩形管的形状。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含一个开口面的箱形的形状。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圆管形的形状。
2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电极具有含一个上开口面的矩形的形状。
3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
第一荧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上;
第二荧光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上。
CNA2005101025219A 2004-10-28 2005-09-08 表面光源装置及具有该表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Pending CN17667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86719 2004-10-28
KR1020040086719A KR101016575B1 (ko) 2004-10-28 2004-10-28 평판형광램프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6716A true CN1766716A (zh) 2006-05-03

Family

ID=3626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025219A Pending CN1766716A (zh) 2004-10-28 2005-09-08 表面光源装置及具有该表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71541B2 (zh)
JP (1) JP2006128059A (zh)
KR (1) KR101016575B1 (zh)
CN (1) CN1766716A (zh)
TW (1) TW2006175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92178A (ko) * 2004-03-15 2005-09-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면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60105368A (ko) * 2005-04-04 2006-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발생 유닛, 이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US20080143667A1 (en) * 2006-12-11 2008-06-19 Samsung Corning Co., Ltd.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9154A (ja) * 1984-03-07 1985-09-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平面型螢光灯
US4767965A (en) * 1985-11-08 1988-08-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Flat luminescent lamp for liquid crystalline display
JPH0212749A (ja) * 1988-06-30 1990-01-1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面状蛍光ランプ
US5461279A (en) * 1992-09-10 1995-10-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Flat fluorescent lamp having a luminescent surface with a diffusion groove
KR19990065362A (ko) * 1998-01-12 1999-08-05 구자홍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022525A (ko) * 2003-09-02 2005-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면광원 장치,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50117029A (ko) * 2004-06-09 2005-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면광원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091774A1 (en) 2006-05-04
JP2006128059A (ja) 2006-05-18
TW200617529A (en) 2006-06-01
KR101016575B1 (ko) 2011-02-22
US7271541B2 (en) 2007-09-18
KR20060037686A (ko) 2006-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3666A (zh) 平荧光灯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779527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34325A (zh) 背光组件、液晶显示设备、支撑构件和方法
KR20060128139A (ko) 광학 부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60238093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591130A (zh) 表面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采用该装置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743921A (zh) 扁平型光源和具有该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060164829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776502A (zh) 平面荧光灯以及采用平面荧光灯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66716A (zh) 表面光源装置及具有该表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6210319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CN1752821A (zh) 平板型荧光灯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913095A (zh) 平型荧光灯、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背光组件和显示器
CN1786782A (zh) 夹具、具有其的平面荧光灯和液晶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727962A (zh) 平面型光源装置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02518A (zh) 平面光产生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862762A (zh) 平面荧光灯和具有该荧光灯的背光照明单元
CN1790132A (zh) 平板荧光灯和具有该平板荧光灯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184666A1 (en) Flat fluorescent lamp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CN1808685A (zh) 平板型荧光灯和具有该平板型荧光灯的液晶显示器
CN1746748A (zh) 面光源单元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070077250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EP1916698A1 (en) Flat fluorescent lamp
US6559599B1 (en) Internally channeled glass envelope with molded edge for affixing attachments
CN1805114A (zh) 平型荧光灯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