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5114A - 平型荧光灯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平型荧光灯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5114A
CN1805114A CNA2006100048824A CN200610004882A CN1805114A CN 1805114 A CN1805114 A CN 1805114A CN A2006100048824 A CNA2006100048824 A CN A2006100048824A CN 200610004882 A CN200610004882 A CN 200610004882A CN 1805114 A CN1805114 A CN 1805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fluorescent lamp
type fluorescent
conductive clip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48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湧雨
李在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05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5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7/00Toy aircraft; Other flying toys
    • A63H27/008Propelled by flapping of w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50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 H01J5/52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tube or lamp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it directly appli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vess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9/00Drive mechanisms for toys in general
    • A63H29/22Electric dr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1/00Gearing for toys
    • A63H31/08Gear-control mechanisms; Gears for imparting a reciprocating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3/00Ornithopters
    • B64C33/02Wings; Actuating mechanisms therefor
    • B64C33/025Wings; Actuating mechanisms therefor the entire wing moving either up or dow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0Vessels; Containers
    • H01J61/305Flat vessels or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70Lamps with low-pressure unconstricted discharge having a cold pressure < 400 Tor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92Lamps with more than one main discharge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型荧光灯和具有该平型荧光灯的液晶显示设备。所述平型荧光灯包括:具有多个发光的放电空间的灯体、分别形成于所述灯体的上和下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的导电夹片以及覆盖并绝缘所述导电夹片的绝缘构件。所述导电夹片包括接触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二接触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的体部分。所述绝缘构件包括凹入,所述体部分插入其中。因此,可以防止例如所述接收容器和所述外部导体之间的电弧放电的电缺陷。

Description

平型荧光灯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型荧光灯和具有该平型荧光灯的液晶显示(“LCD”)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地连接分别形成于灯体上和下面上的外部电极的平型荧光灯以及具有该平型荧光灯的LCD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LCD”)设备利用液晶的光学和电气性质,例如各向异性折射率和各向异性介电常数来显示图像。与例如阴极射线管、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显示设备相比,LCD设备具有比如重量结构轻、功率消耗低、驱动电压低等特征。
LCD设备需要光源,因为其显示面板不是自发光的。经常使用管形冷阴极荧光灯作为LCD设备的光源。不过,对于大尺寸LCD设备而言,已经开发出了具有均匀的亮度和低制造成本的平型荧光灯。
平型荧光灯包括被分成多个放电空间的灯体和将放电电压施加到灯体的电极。电极形成于灯体之内或之外,且考虑到其制造效率和放电效率,将电极形成于灯体的上和下面上。平型荧光灯响应于从平型荧光灯施加到电极的放电电压在放电空间中进行等离子体放电。灯体内的荧光层响应于放电空间的等离子体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而被激励,发出可见光。
当电极形成于灯体的上和下面上时,平型荧光灯需要独立的导电夹片以便将电极彼此电连接。然而,由于将高电压的放电电压施加到导电夹片,在导电夹片和容纳灯体的接收容器之间产生电弧放电。此外,导电夹片由于其变形不能正常地耦接到平型荧光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型荧光灯,它能够稳定地连接分别形成于灯体的上和下面上的外部电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平型荧光灯的液晶显示(“LCD”)设备。
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平型荧光灯包括灯体、外部电极、导电夹片和绝缘构件。所述灯体包括多个发光的放电空间。所述外部电极形成于所述灯体的上面和下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所述导电夹片电连接到所述外部电极。所述绝缘构件覆盖所述导电夹片并绝缘所述导电夹片。
所述外部电极包括形成于所述灯体的上面上的第一外部电极和形成于所述灯体的下面上的第二外部电极。所述导电夹片包括接触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第一接触部分、接触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二接触部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的体部分。所述绝缘构件覆盖所述体部分。
所述绝缘构件包括所述体部分插入其中的凹入。所述绝缘构件可以具有一体的结构。所述绝缘构件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灯体和所述体部分之间的第一绝缘部分、以及耦接到所述第一绝缘部分以覆盖所述体部分的第二绝缘部分,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部分可以分开。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部分可以通过固定凹入和固定突出部耦接。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可以包括凹口,其尺寸可以接收所述体部分。
所述绝缘构件可以从所述导电夹片分开,且所述绝缘构件保护所述导电夹片免受变形并防止在所述导电夹片和导电构件之间发生电弧放电,所述导电构件例如平型荧光灯的外部的接收容器。
在本发明其它的示范性实施例中,LCD设备包括平型荧光灯、变换器和LCD面板。所述平型荧光灯包括发光的灯体、形成于所述灯体的上面和下面的至少一个上的外部电极、电连接到所述外部电极的导电夹片以及覆盖所述导电夹片并绝缘所述导电夹片的绝缘构件。变换器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平型荧光灯的导电夹片。LCD面板利用从所述平型荧光灯施加的光显示图像。
根据本发明,绝缘构件可以防止导电构件变形,从而导电夹片可以具有提高的组装效率,并防止例如导电夹片和接收容器之间的电弧放电的电缺陷。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优点将变得易于显见,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平型荧光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沿图2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4为示出图2中的示范性导电夹片和示范性绝缘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绝缘构件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6为示出图1中的示范性灯体的沿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D设备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可能夸大了某些层、膜、区域和元件的厚度。通篇中类似的数字表示类似的元件。应当理解,当称一元件,例如层、膜、区域或基板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能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中间元件。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平型荧光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参考图1和2,平型荧光灯100包括灯体200、第一外部电极310、第二外部电极320、导电夹片400和绝缘构件500。
灯体200被分为多个放电空间以发光,如同以下将参考图6所述的。为了发出作为平面光的光,灯体200从平面图上看具有基本矩形的形状。灯体200可以具有彼此基本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边,第一方向基本平行于放电空间的纵向,以及彼此基本平行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和第四边,第二方向基本垂直于放电空间的纵向。灯体200响应于从变换器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的放电电压而在放电空间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如以下将要参考图7所进一步描述的。灯体200将由于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紫外线转换成可见光并通过灯体200的上表面发出可见光。灯体200具有被分成放电空间的较宽的发光区域,使得灯体200可以改善发光效率并发出均匀的光线。灯体200包括第一基板210以及耦接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220,以形成放电空间。光通过第一基板210发出。
第一外部电极310形成于第一基板210的外面上。第一外部电极310形成于第一基板210的两端,相邻灯体200的第三和第四边,使得第一外部电极310与每个放电空间相交。第一基板210包括外面和内面,其中内面面对放电空间,且第一外部电极310位于第一基板210的外面上。第一外部电极310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中第一外部电极310的内表面接触第一基板210的外面。第二外部电极320形成于第二基板220的外面上。第二外部电极320形成于第二基板220的两端,相邻灯体200的第三和第四边且对应于第一外部电极310,使得第二外部电极320也与每个放电空间相交。第二基板220包括外面和内面,其中内面面对放电空间,且第二外部电极320位于第二基板220的外面上。第二基板220的内面面对第一基板210的内面。第二外部电极320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中第二外部电极320的内表面接触第二基板220的外面。
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包括导电材料,以便将来自变换器的放电电压施加到灯体200。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可以利用具有银(Ag)和氧化硅(SiO2)的银膏进行涂布。可替换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可以利用金属粉末的喷涂方法形成,该金属粉末具有金属或金属组成。虽然图1和2未示出,但是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的外面上进一步形成绝缘层,以保护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绝缘层可以通过对应于导电夹片400的区域局部地敞开,以暴露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用于确保导电夹片400和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之间的电接触。
可以从灯体200除去第一外部电极310和第二外部电极320。
导电夹片400电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以便将来自变换器的放电电压施加到灯体200。导电夹片400将形成于灯体200的上面和下面上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彼此电连接。更具体地,导电夹片400接触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的外表面。导电夹片400耦接到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的灯体200。导电夹片400可以焊接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可替换地,可以使用例如各向异性导电薄膜(“ACF”)或银膏的导电粘合剂将导电夹片400电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导电夹片400将来自变换器的放电电压基本同时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夹片400可以具有等于或小于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之一的宽度的宽度。这样,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可以被导电夹片400全部或部分地覆盖。
绝缘构件500包封导电夹片400,以将导电夹片400与平型荧光灯100的元件绝缘,除了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之外。亦即,绝缘构件500如此覆盖导电夹片400,使得除导电夹片400接触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的区域之外的导电夹片400的部分不被暴露。绝缘构件500包括绝缘材料,例如但不限于聚碳酸酯。
绝缘构件500防止导电夹片400被暴露,从而可以防止例如导电夹片400和容纳平型荧光灯的接收容器之间的电弧放电的电缺陷。此外,绝缘构件500可以防止导电夹片400的变形。
如图1和2所示,绝缘构件500与导电夹片400在基本垂直于每个放电空间的纵向的方向上组合。换言之,绝缘构件500和导电夹片400沿着基本平行于灯体200的第三和第四边的方向上位于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上。可替换地,绝缘构件500可以在基本平行于每个放电空间的纵向的方向上,例如在基本平行于灯体200的第一和第二边的方向上与导电夹片400组合。
图3为沿图2的线截取I-I′的横截面图。图4为示出图2中的示范性导电夹片和示范性绝缘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3和4,导电夹片400和绝缘构件500耦接到对应于第一外部电极310和第二外部电极320的灯体200。导电夹片400电连接第一外部电极310和第二外部电极320,且导电夹片400除了导电夹片400接触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的区域之外通过绝缘构件500被绝缘。
导电夹片400包括导电金属,以电连接第一外部电极310和第二外部电极320。导电夹片400包括接触第一外部电极310的第一接触部分410、接触第二外部电极320的第二接触部分420、以及将第一接触部分410连接到第二接触部分420的体部分430。导电夹片400可以是实心一体的结构。如所示,第一接触部分410基本平行于第二接触部分420,但是可替换地,第一接触部分410可以位于沿着第一基板210的不规则表面的不同位置上。
为了将导电夹片400稳定耦接到灯体200,在导电夹片400耦接到灯体200之后,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410和420被分别焊接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的外表面。为了获得焊接的高可靠性,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410和420包括通过其形成的至少一个孔412。但孔或诸孔412是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410和420形成时,来自焊料的热仅被施加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410和420的焊接区域。亦即,具有孔412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410和420可以防止热传导到邻近焊接区域的区域,使得仅焊接区域的温度升高,以获得焊接的高可靠性。孔412可以具有多种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孔412可以包括三个独立的基本为矩形的孔,用于实现焊接的高可靠性。可替换地,导电夹片400可以包括镀覆于其表面上的锡(Sn),由此增大焊接效率并防止导电夹片400的氧化。
体部分430连接第一接触部分410和第二接触部分420,同时覆盖灯体200的一部分的边部分,例如部分的灯体200的第一边。体部分430具有对应于灯体200被导电夹片覆盖的部分的形状的形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体部分430包括覆盖第一基板210的放电空间部分的一部分的有角的或曲线部分、覆盖第一基板210的密封部分的第一平坦部分、基本垂直于第一平坦部分且邻近灯体200的一边(例如第一边)延伸的第二平坦部分、以及用于下方的第二基板220的基本垂直于第二平坦部分的第三平坦部分。当然,对应于灯体200的可替换的形状的体部分430的可替换的形状也在这些实施例的范围之内。体部分430还包括固定部分440,以便接收从变换器施加的放电电压。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固定部分440从体部分430的第二平坦部分延伸。固定部分440耦接到来自变换器的电源线,放电电压施加到其上。固定部分440被部分地敞开,以具有基本U形的截面,以容纳电源线。当在将电源线插入部分敞开的部分之后将固定部分440施压,例如捏、挤或施力闭合时,可以将电源线固定到体部分430的固定部分440。
绝缘构件500覆盖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430,使得体部分430不被暴露。绝缘构件500包括绝缘材料,以便允许导电夹片400与导体绝缘,所述导体比如是容纳平型荧光灯100的接收容器。绝缘构件500具有对应于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的形状以容纳体部分430。此外,绝缘构件500具有对应于灯体200的形状,使得绝缘构件500可以粘合到灯体200,由此防止绝缘构件500移动。绝缘构件500可以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中内表面接触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320的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基板210、220的边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构件500包括绝缘构件500的内外表面之间的凹入510,体部分430被插入其中。凹入510的深度足以完全容纳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430。这样,当将体部分430插入绝缘构件500的凹入510时,绝缘构件500覆盖体部分430的内面和外面。为了防止导电夹片400移动和变形,凹入510具有和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430基本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在将导电夹片400插入绝缘构件500的凹入510中之后,将绝缘构件500耦接到灯体200。不过,可以在将绝缘构件500耦接到灯体200之后将导电夹片400插入绝缘构件500的凹入510中。
绝缘构件500保护导电夹片400免受变形,因此导电夹片400与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320以及灯壳200有着稳定的连接。而且,绝缘构件500防止了例如容纳灯体200的接收容器和导电夹片400之间的电弧放电的电缺陷。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绝缘构件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在图5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与图4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去相同元件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5,绝缘构件包括覆盖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430的内面的第一绝缘部分610以及覆盖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430的外面的第二绝缘部分620。第一绝缘部分610被耦接到第二绝缘部分620。
第一绝缘部分610设置在灯体200和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430之间。第一绝缘部分610将灯体200与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430隔离开,由此防止形成于灯体200中的玻璃料结晶,其中玻璃料可以形成于第一和第二基板210、220之间,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基板210、220粘合到一起。第一绝缘部分610包括位于第一绝缘部分610的外面上的凹入、沟槽或凹口,其形状和尺寸基本对应于体部分430的内面,从而使导电夹片400稳定耦接到第一绝缘部分610。第一绝缘部分610在其内面上具有对应于灯体200的边部分的一部分的形状,使得第一绝缘部分610可以粘合到灯体200。第一绝缘部分610包括形成于第一绝缘部分610的上面和/或下面上的固定凹入612,以便将第一绝缘部分610稳定耦接到第二绝缘部分620。
在导电夹片400耦接到第一绝缘部分610之后,将第二绝缘部分620耦接到第一绝缘部分610,以覆盖导电夹片400的体部分430的外面。第二绝缘部分620包括开口622,通过它引出连接到导电夹片400的固定部分440的电源线。第二绝缘部分620包括对应于固定凹入612的固定突出部624,从而可以将第一和第二绝缘部分610和620彼此固定。可替换地,固定突出部624和固定凹入612可以分别形成于第一绝缘部分610和第二绝缘部分620处。而且,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绝缘部分610、620组合到一起的其它元件、结构和器件也在这些实施例的范围内。由于耦接到第二绝缘部分620的第一绝缘部分,导电夹片400可以稳定固定到灯体200并与外部导体绝缘。
在将第一绝缘部分610、导电夹片400和第二绝缘部分620彼此完全耦接之后,将包括第一和第二绝缘部分610、620的绝缘构件耦接到灯体200。可替换地,可以在将第一绝缘部分610耦接到灯壳200之后将导电夹片400和第二绝缘部分620依次耦接到第一绝缘部分610。
图5的绝缘构件500保护导电夹片400免受变形,因此导电夹片400与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320以及灯壳200有着稳定的连接。而且,绝缘构件防止了例如容纳灯体200的接收容器和导电夹片400之间的电弧放电的电缺陷。
图6为示出图1中的示范性灯体的沿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1和6,灯体200包括第一基板210和第二基板220,在第一基板210上形成有第一外部电极310,在第二基板220上形成有第二外部电极320。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彼此耦接,以便形成多个放电空间230。
第一基板210包括透明材料,通过其可以透射在放电空间230中产生的可见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10可以包括玻璃。第一基板210还可以包括阻挡紫外线的材料,从而使放电空间230中产生的紫外线不被泄漏出去。
第一基板210包括多个放电空间部分212、多个空间分隔部分214、以及密封部分216,它们都可以一体地形成于第一基板210之内。在灯体200被组装的情况下,放电空间部分212与第二基板220隔开以提供放电空间230。空间分隔部分214设置在相邻的放电空间部分212之间并接触第二基板220,以将第一和第二基板210、220分隔成放电空间230。密封部分216沿着第一基板210的端部形成且耦接到第二基板220。密封部分216可以与灯体200的第一和第二边相邻并与灯体200的第三和第四边相邻形成。换言之,密封部分216可以沿着第一基板210的外围形成。
在模制工艺中形成第一基板210。亦即,当将具有板状形状的基底基板在预定温度下加热并通过模具成型时,可以形成具有放电空间部分212、空间分隔部分214和密封部分216的第一基板210。第一基板210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加热基底基板并将空气注入被加热的基底基板中。
如图6所示,第一基板210具有一个接一个设置的多个半弧的截面形状。然而,可以允许第一基板210具有放电空间部分212的多种其它截面形状,例如半圆形、正方形等。
第一基板210具有如图1所示的连接路径240,以将相邻的放电空间230彼此连接。通过至少一个连接路径240将每个放电空间230和与其相邻的放电空间230连接。注入放电空间230的放电气体可以通过连接路径240流到另一放电空间230,使得放电气体可以均匀分布到所有放电空间230中。
当通过模制工艺形成第一基板210时,就基本且同时形成了连接路径240。连接路径240可以具有多种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路径的例子可以具有“S”形。当连接路径240具有“S”形时,可以防止因放电空间230之间的干扰造成的沟流现象,因为放电气体流动通过的流动路径延长了。
第二基板220具有板状形状和预定厚度,且可以基本是平面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20可以包括玻璃,尽管也可以使用具有适当性质的其它材料。第二基板220还可以包括阻挡紫外线的材料,使得第一和第二基板210、220之间的内部空间中产生的紫外线不被泄漏出去。
通过粘合剂250将第一基板210耦接到第二基板220,该粘合剂250比如是熔点低于玻璃的玻璃料。亦即,粘合剂250对应于第二基板220的外围和密封部分216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之间,然后加热粘合剂250,由此将第一基板210与第二基板220组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之间的组合是在从约400摄氏度到约60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的。
由于灯体200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的压强差,第一基板210的空间分隔部分214被粘合到第二基板220。
具体地,当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彼此耦接且排出放电空间230内的空气时,灯体200的放电空间230保持其内部空间在真空状态中。将多种放电气体注入放电空间230中,用于等离子体放电。放电气体的例子可以包括汞(Hg)、氖(Ne)、氩(Ar)等。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空间230的气压保持在大约50Torr到大约70Torr的范围中,低于大约760Torr的大气压。由于放电空间230和大气压之间的气压的压强差,灯体200被施以向着放电空间230的力,使得空间分隔部分214可以粘合到第二基板220。这样,放电空间230彼此分开且除了通过连接路径240之外彼此不相通。
灯体200还包括第一荧光层260和第二荧光层270。第一和第二荧光层260和270形成于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上和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荧光层260和270彼此面对。第一和第二荧光层260和270被放电空间230中的等离子体放电所导致的紫外光所激励,发射出可见光。
灯体200还包括形成于第二基板220和第二荧光层270之间的反射层280。反射层280反射从第一和第二荧光层260和270发出的可见光,由此防止可见光通过第二基板220泄漏。因此,可见光只能通过第一基板210离开灯体200。为了提高反射率并减小彩色座标的变化,反射层280包括例如氧化铝(Al2O3)的金属氧化物、硫酸钡(BaSO4)等。
可以在将第一基板210耦接到第二基板220之前将第一荧光层260、第二荧光层270和反射层280喷涂到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上。第一荧光层260、第二荧光层270和反射层280形成于除了其上形成密封部分216的区域之外的、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的内表面上方。可替换地,第一荧光层260、第二荧光层270和反射层280可以不形成于对应于空间分隔部分214的区域上。
虽然未在图6中示出,但是灯体200还可以包括形成于第一基板210和第一荧光层260之间和/或第二基板220和反射层280之间的钝化层。钝化层阻碍第一和第二基板210和220与例如汞(Hg)的放电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由此防止汞的损失和灯壳200变黑。
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D设备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7,LCD设备800包括发光的平型荧光灯100、输出用于平型荧光灯100的放电电压的变换器810以及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700。
在本实施例中,平型荧光灯100具有与图1到6中的任何平型荧光灯的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将省去平型荧光灯100的任何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变换器810产生用于平型荧光灯100的放电电压。变换器810将低电压水平的交流电电压提高,以输出高电压水平的交流电电压作为放电电压。变换器810通过第一电源线812和第二电源线814电连接到平型荧光灯100。如图3到5所示,第一和第二电源线812和814的末端电连接到导电夹片400的固定部分440。这样,从变换器810产生的放电电压通过导电夹片400和第一和第二电源线812和814被施加到平型荧光灯100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310和320。
显示单元700包括LCD面板710和驱动电路720,LCD面板710利用来自平型荧光灯100的光显示图像,驱动电路720驱动LCD面板710。
LCD面板710包括第一基板712、面对第一基板712的第二基板714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712和714之间的液晶层716。
第一基板712为TFT基板,TFT在其上形成矩阵结构。第一基板712包括玻璃或其它适当的透明绝缘层作为基底。每个TFT都具有连接到数据线的源极、连接到栅极线的栅极以及连接到像素电极的漏极,像素电极由透明且导电的材料形成。
第二基板714是滤色器基板,通过薄膜工艺在其上形成红、绿和蓝(“RGB”)像素。第二基板714也包括玻璃或其它适当的透明绝缘层作为基底。第二基板714包括形成于其上的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当将功率加到TFT的栅极且TFT被开启时,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电场。电场改变夹置在第一基板712和第二基板714之间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配向角。这样,液晶层716的透光率随着液晶配向角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期望的图像。
驱动电路720包括将数据驱动信号施加到LCD面板710的数据印刷电路板(“PCB”)722、将栅极驱动信号施加到LCD面板710的栅极PCB724、将数据PCB722电连接到LCD面板710的数据柔性印刷电路膜726以及将栅极PCB724电连接到LCD面板710的栅极柔性印刷电路(“FPC”)膜728。数据和栅极FPC膜726和728包括带载封装(“TCP”)或膜上芯片(“COF”)。
可以通过分别弯曲数据和栅极FPC膜726和728将数据和栅极PCB 722和724设置在接收容器840的侧面或背面上。如果在LCD面板710和栅极FPC膜728上形成有分开的信号线,那么可以除去栅极PCB 724。
该LCD设备800还包括漫射板820和光学片830。
漫射板820设置在平型荧光灯100上方,在平型荧光灯100和LCD面板710之间且与平型荧光灯100隔开。漫射板820具有板状形状。漫射板820漫射发自平型荧光灯100的光以改善光的亮度均匀性。漫射板820包括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透明材料。而且,漫射板820还可以包括用于光的光漫射剂。
光学片830设置在漫射板820上且位于漫射板820和LCD面板710之间。光学片830可以包括例如棱镜片和/或漫射片的多种片。棱镜片会聚由漫射板820漫射的光以便提高前视图处的亮度,而漫射片再次漫射由漫射板820漫射的光。此外,LCD设备800可以根据所需的亮度特征包括独立的光学片。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光学片或诸光学片830中引入这里没有描述的额外的片,而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片830可以不包括在LCD设备800之中。
LCD设备800还包括其中容纳平型荧光灯100的接收容器840。接收容器840包括底部分842和从底部分842延伸的侧部分844,为平型荧光灯100提供接收空间。底部分842可以大致为矩形,以在其上接收荧光灯100。侧部分844弯折两次,成倒U形,以便为LCD设备800的其它元件(未示出)提供耦接空间和耦接强度。接收容器840包括具有优良强度的金属材料,以避免其变形。
LCD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接收容器840和平型荧光灯100之间的缓冲构件850,以支撑平型荧光灯100。缓冲构件850设置在平型荧光灯100的端部。缓冲构件850将平型荧光灯100与接收容器840隔离预定距离,使得平型荧光灯100不电连接到接收容器840。为了使平型荧光灯100与接收容器840电绝缘,缓冲构件850包括绝缘材料。而且,缓冲构件850具有例如硅胶的弹性材料,以便吸收外部施加到平型荧光灯100的冲击,保护平型荧光灯100不破损。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构件850包括基本具有U形的两件。不过,缓冲构件850可以包括分别对应于平型荧光灯100的侧面或角部的四件。四件缓冲构件850可以一体地形成为一件。
LCD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平型荧光灯100和漫射板820之间的第一模860。第一模860固定平型荧光灯100的端部并支撑漫射板820的端部。如图7所示,第一模860可以是一体地形成为一件的框架。然而,第一模860可以包括基本为U形的两件或者分别对应于平型荧光灯100四边的四件。
此外,LCD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光学片830和LCD面板710之间的第二模870。第二模870固定光学片830和漫射板820的端部并支撑LCD面板710的端部。类似地,第二模870可以是一体地形成为一件的框架。然而,第二模870可以包括基本为U形的两件或者分别对应于平型荧光灯100四边的四件。
LCD设备800还可以包括顶机架880,以便固定显示单元700。顶机架880耦接到接收容器840,以将LCD面板710的端部固定到接收容器840。利用数据FPC膜726弯折数据PCB 722,使数据PCB 722固定到接收容器840的侧部分或后部分。顶机架880包括具有优良强度的金属。
根据该平型荧光灯和具有该平型荧光灯的LCD设备,绝缘构件防止了其上施加有高电压的导电夹片暴露,由此防止了例如接收容器和外部导体之间的电弧放电的电缺陷。
而且,绝缘构件可以防止导电构件变形,使得导电夹片可以具有提高的组装效率。这样,外部电极就通过导电夹片更加稳定地彼此连接了。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应受限于这些示范性实施例,而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使用并不表明任何次序或重要性,而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此外,术语一、一个等的使用并不表明对数量的限制,而是表明存在至少一个所述项目。

Claims (35)

1.一种平型荧光灯,包括:
发光的灯体,所述灯体被分成多个放电空间;
外部电极,形成于所述灯体的上面和下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
导电夹片,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灯体,所述导电夹片电连接到所述外部电极;以及
绝缘构件,覆盖所述导电夹片并绝缘所述导电夹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
形成于所述灯体的所述上面上的第一外部电极;以及
形成于所述灯体的所述下面上的第二外部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导电夹片包括:
接触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第一接触部分;
接触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二接触部分;以及
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体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绝缘构件覆盖所述体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凹入,所述体部分插入所述凹入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具有一体的结构,所述结构的第一部分围绕所述体部分的内表面,第二部分围绕所述体部分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凹入隔开。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
设置于所述灯体和所述体部分之间的第一绝缘部分;以及
耦接到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并覆盖所述体部分的第二绝缘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和所述第二绝缘部分之一包括固定凹入,且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和所述第二绝缘部分的另一个包括固定突出部,所述固定突出部与所述固定凹入组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包括接收所述体部分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凹口,所述凹口具有与所述体部分的宽度基本相同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体部分还包括固定部分,以便将电源线连接到所述体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接收所述固定部分的开口。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的每一个均包括至少一个通过其形成的孔。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导电夹片具有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之一的宽度的宽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灯体包括:
第一基板;以及
耦接到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所述放电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与所述第二基板隔开的多个放电空间部分,所述放电空间形成于所述放电空间部分内;
多个空间分隔部分,设置于所述放电空间部分之间并接触所述第二基板,以分割所述放电空间部分;以及
密封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端部并耦接到所述第二基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将相邻放电空间彼此连接的连接路径。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在基本垂直于所述放电空间部分的纵向的方向延伸,使得所述外部电极与所述放电空间相交。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导电夹片可以插入所述绝缘构件之内。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可与所述导电夹片分开。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平型荧光灯,其中所述绝缘构件保护所述导电夹片免受变形并防止在所述导电夹片和所述平型荧光灯外部的导电构件之间发生电弧放电。
22.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一种平型荧光灯,包括:
发光的灯体,所述灯体被分成多个放电空间;
外部电极,形成于所述灯体的上面和下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
导电夹片,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灯体,所述导电夹片电连接到所述外部电极;以及
绝缘构件,覆盖所述导电夹片并绝缘所述导电夹片;
变换器,将放电电压施加到用于所述平型荧光灯的所述导电夹片;以及
液晶显示面板,利用从所述平型荧光灯施加的光显示图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凹入,所述导电夹片插入所述凹入中。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
设置于所述灯体和所述导电夹片之间的第一绝缘部分;以及
耦接到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并覆盖所述导电夹片的第二绝缘部分。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
形成于所述灯体的所述上面上的第一外部电极;以及
形成于所述灯体的所述下面上的第二外部电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电夹片包括:
接触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第一接触部分;
接触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二接触部分;以及
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的体部分,所述体部分由于所述绝缘构件而保持在绝缘状态。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体部分还包括将来自所述变换器的电源线连接到所述体部分的固定部分。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包括接收所述固定部分的开口。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电极。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的每个均包括至少一个通过其形成的孔。
3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电夹片具有等于或小于所述外部电极的宽度的宽度。
3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灯体包括:
第一基板;以及
耦接到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与所述第二基板隔开的多个放电空间部分,所述放电空间形成于所述放电空间部分之中;
多个空间分隔部分,设置于所述放电空间部分之间并接触所述第二基板,以分割所述放电空间部分;以及
密封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端部并耦接到所述第二基板。
3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
漫射板,漫射来自所述平型荧光灯的光,所述漫射板设置于所述平型荧光灯上;以及
至少一个光学片,设置于所述漫射板上。
3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绝缘构件可以从所述导电夹片分开并保护所述导电夹片免受变形。
3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接收容器,容纳所述平型荧光灯,所述接收容器由导电材料形成,其中所述绝缘构件防止在所述导电夹片和所述接收容器之间发生电弧放电。
CNA2006100048824A 2005-01-10 2006-01-10 平型荧光灯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Pending CN18051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234/05 2005-01-10
KR1020050002234A KR20060081817A (ko) 2005-01-10 2005-01-10 평판형광램프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5114A true CN1805114A (zh) 2006-07-19

Family

ID=3675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048824A Pending CN1805114A (zh) 2005-01-10 2006-01-10 平型荧光灯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70321A1 (zh)
JP (1) JP2006196460A (zh)
KR (1) KR20060081817A (zh)
CN (1) CN1805114A (zh)
TW (1) TW20062893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2281B1 (ko) * 2004-12-07 2011-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판형광램프용 클립, 이를 갖는 평판형광램프,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111700B (zh) * 2009-12-28 2014-01-15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模组及使用该发声模组的发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3181B1 (ko) * 2002-04-19 2008-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2005174926A (ja) * 2003-12-05 2005-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8934A (en) 2006-08-16
KR20060081817A (ko) 2006-07-13
US20060170321A1 (en) 2006-08-03
JP2006196460A (ja) 200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9527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58103A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607895A (zh) 挠性印刷电路板和具有该电路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773666A (zh) 平荧光灯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881523A (zh) 冷阴极荧光灯及其制造方法及背光组件和显示设备
CN1854856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7334928B2 (en) Flat light-emitting lamp,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656412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722359A (zh) 平板型荧光灯及包括该平板型荧光灯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060085449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743921A (zh) 扁平型光源和具有该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02509A (zh) 面光源装置及具有该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CN1912710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811560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624540A (zh) 表面光源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86782A (zh) 夹具、具有其的平面荧光灯和液晶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752821A (zh) 平板型荧光灯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913095A (zh) 平型荧光灯、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背光组件和显示器
CN1917137A (zh) 平板荧光灯、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805114A (zh) 平型荧光灯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727962A (zh) 平面型光源装置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811561A (zh) 背光组件、制作该组件的方法及具有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7768186B2 (en) Fluorescent lamp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backlight unit
KR101002312B1 (ko) 외부전극 형광램프의 외부전극 형성방법
CN1702518A (zh) 平面光产生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