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2651A - 空调过滤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过滤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52651A CN1752651A CN 200410072111 CN200410072111A CN1752651A CN 1752651 A CN1752651 A CN 1752651A CN 200410072111 CN200410072111 CN 200410072111 CN 200410072111 A CN200410072111 A CN 200410072111A CN 1752651 A CN1752651 A CN 17526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air
- compressor
- filter
- out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过滤器结构,包括有:构成过滤器外观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用于滤除冷媒中异物的过滤部件;还设有设置在过滤部件一侧的,用于支撑过滤部件的支撑盘。所述的支撑盘成双设置在过滤部件的两侧。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具有丝网结构的网筛构成。所述的支撑盘设有冷媒可以流动的贯通孔。本发明,在外壳的内部设有网筛,以及支撑网筛的支撑盘。对流动在配管中的冷媒进行过滤时,即使网筛上挂上异物,因支撑盘的支撑,也不会使网筛下沉。由此可以防止出现网筛的下沉,堵塞过滤器出口的现象。可以确保经过过滤器的冷媒循环顺畅,提高电磁阀、单向阀等各部件的作业效率。进而提高各部件的作业效率的空调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作为过滤部件的网筛和支撑盘,对流动在配管内的冷媒,进行过滤作业的空调过滤器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吸入室内的热空气后用低温冷媒与之进行热交换,把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向室内的设备。空调通过反复进行过程对室内进行制冷,或者通过进行与过程相反的作业加热室内空气。空调由压缩机一冷凝器一膨胀阀-蒸发器组成,形成一种回路。
最近,市场上还出现了具有空气过滤功能和除湿功能等多种附加功能的空调。这种空调可以从室外吸入室内空气后,进行过滤,排出干净的空气。也可以吸入潮湿空气后,进行除湿,排出干燥的空气。
众所周知,空调大体上可分为分体形空调和一体形空调。分体形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相互独立,并分别设置于室内和室外。一体形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形成一体。
在一个家庭中需要设置两台以上的空调或在具有多间办公室的建筑物中每间办公室都需要设置空调时,通常都设置中央空调。这种中央空调在一个室外机上连接数个室内机,其效果与设置数个室内机的效果相同。
图1是传统的中央空调设置状态示意图;图2是传统中央空调结构以及冷媒流动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室外机1由压缩机10、储液罐20、以及室外热交换器组成。室内机50由室内热交换器60、以及膨胀阀70等组成。
这种中央空调中,一个室外机1上连接有数台室内机50。室外机1和室内机50之间设有内部压力比较高的高压管80和内部压力比较低的低压管90。
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进行制冷作业时,室外机1的室外热交换器30作为冷凝器工作,让压缩机10供应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发生冷凝。冷凝的冷媒流经膨胀阀70时,被膨胀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流向室内热交换器60。
随着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流入室内热交换器60的冷媒,逐渐变换成低温低压的气液并存的冷媒。这种冷媒流过储液罐20被分离后,重新流进压缩机10。由此完成冷媒的1次制冷循环。
下面,对空调的制热作用进行说明。制热时,冷媒的流动方向和热交换器的作用与制冷时的情况相反。即,压缩机10压缩的冷媒按储液罐20→室内热交换器60→膨胀阀70→室外热交换器30的顺序流动。
这里,室内热交换器60让流过其内部的高温高压冷媒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起冷凝器的作用。室外热交换器30让其内部的低温低压冷媒和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起蒸发器的作用。
图3是传统空调室外机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传统空调室外机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所示,其下方形成有底盘2。底盘2上安装有多个部件。底盘2的前端,设有形成正面外观的正面面板4。正面面板4由上侧正面的上部面板4′和下侧正面的下部面板4″组成。
正面下部面板4″上,设有配管支架4″a。即,正面下部面板4″的下端部被切开一部分,并用配管支架4″a封闭切开的部分。配管支架4″a导向高压管80和低压管90的设置,让它们与室内机50连通。
正面上部面板4′和正面下部面板4″之间设有中央支架6,用于上部面板4′和下部面板4″的安装。正面上部面板4′的上端还设有上部支架6′。上部支架6′上,组装电机座48′的前端。
正面面板4的左右侧端,即底盘2的前端左右侧角部,设有前方框架8。前方框架8按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用于支撑正面面板4和侧面格栅34。
底盘2上,设有压缩机10。压缩机10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分别设置在底盘2的左右侧。即,右侧的压缩机为定速压缩机10′,左侧的压缩机为变速压缩机10″。
压缩机10的一侧分别设有分油器12。分油器12从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分离润滑油,再送回到压缩机10。
在底盘2的左侧后端部,按一定高度设置阀门支撑台14。阀门支撑台14的上端,分别设有充冷阀16。
底盘2的中央部,即,定速压缩机10′和变速压缩机10″之间,设有储液罐20。储液罐20截留液态冷媒,只让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0。
压缩机10的上侧,设有控制箱22。虽然没有图示,控制箱22中,设有变压器和电容等控制部件和电路板。控制箱22具有前方开放的长方体箱的形状,其正面设有控制部罩22′,封闭控制箱22的内部空间。
底盘2的侧端部和后端部,设有室外热交换器30。室外热交换器30让流动在其内部的冷媒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成双设在左右侧。
即左侧设有“”状(俯视时)的左侧室外热交换器30′,右侧设有“”状(俯视时)的右侧热交换器30″。室外热交换器30的入口,设有导流冷媒流入的管体组合体32,出口处设有接收器33。
管体组合体32的一侧各设有过滤器35。各过滤器35,对流动在管体组合体32中的冷媒,进行过滤,滤除异物,使冷媒顺畅的流动,由此保护电磁阀37及各组成部件。
图5是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过滤器35具有圆筒形外壳35a。外壳35a内部,设有作为过滤部件的网筛35b。从外壳35a的入口流入的冷媒,通过网筛35b滤除异物,滤除异物后的冷媒从外壳35a的排出口排出。
底盘2的左侧端和右侧端设有侧面格栅34,后端设有背面格栅36。背面格栅36的数量为一双,与室外热交换器30对应。即,背面格栅36由设置在左侧室外热交换器30′后方的左侧背面格栅36′和右侧热交换器30″后方的右侧背面格栅36″组成。
左侧背面格栅36′和右侧背面格栅36″之间设有固定背面格栅36的背面框架38。底座2的后端左右侧角部,分别形成有后方框架38′。
室外机1的顶面外观由顶面面板40形成。顶面面板40具有与底盘2对应的矩形平板形状,在其中心的左右侧形成有一双通气孔40′。
通气孔40′的顶面设有导流口42。导流口42的形状为向上突出的圆筒形状,导流经送风扇46排出的空气流动。导流口42的顶端设有排出格栅44。
导流口42的内侧设有送风扇46。送风扇46在下部的扇电机48作用下进行旋转,起排出空气的作用。扇电机48设置在电机座48′上。
图6是过滤器的过滤作业示意图。
如图6所示,传统技术的空调过滤器35具有如下问题。过滤器35内的异物被网筛35b过滤时,过多的异物挂在网筛35b上时,使网筛35b承受过多的冷媒流动力,进而使网筛35b向外壳35a出口方向下沉。最终导致网筛35b脱离原位,堵塞外壳35a的出口。
进而使空调内部冷媒不能顺畅地流动,由此降低制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出现因异物使网筛脱离原位,堵塞过滤器出口的现象,确保冷媒循环顺畅的空调过滤器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过滤器结构,包括有:构成过滤器外观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用于滤除冷媒中异物的过滤部件;还设有设置在过滤部件一侧的,用于支撑过滤部件的支撑盘。
所述的支撑盘成双设置在过滤部件的两侧。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具有丝网结构的网筛构成。所述的支撑盘设有冷媒可以流动的贯通孔。
具有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空调过滤器,可以防止出现因异物使网筛脱离原位,堵塞过滤器出口的现象,可以确保冷媒循环顺畅。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过滤器结构中,外壳的内部设有网筛,以及支撑网筛的支撑盘。
对流动在配管中的冷媒进行过滤时,即使网筛上挂上异物,因支撑盘的支撑,也不会使网筛下沉。由此可以防止出现网筛的下沉,堵塞过滤器出口的现象。
进而可以使经过过滤器的冷媒,更加顺畅,由此提高电磁阀,单向阀等各部件的作业效率。
不仅如此,冷媒的顺畅流动,可以提高各部件的作业效率,进而可以提高空调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中央空调设置状态示意图;
图2是传统中央空调结构以及冷媒流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传统空调室外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传统空调室外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过滤器的过滤作业示意图;
图7是拆下传统室外机的中央空调正面面板时,内部正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中央空调设置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央空调结构以及冷媒流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更详细的构成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外观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空调分油器结构的一实施例部分切开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支撑盘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3的I-I′部断面图;
图16是拆下本发明的中央空调正面面板时,内部正面示意图。
其中:
100:室外机 102:室外电磁阀
110:底盘 112:正面面板
114:正面格栅 116:正面上部支架
120:定速压缩机 120′:变速压缩机
120a:冷媒喷射器 121:均油管
121′:均油管温度传感器 122:分油器
123:回油管 124:四通阀
126:阀门支撑台 128:充冷阀
130:过冷却机 130′:回送管
130′a:过冷却膨胀阀 132:储液罐
134、134′:正面框架 136:中央框架
140:左侧控制箱 140′:右侧控制箱
142:变压器 144:电容
146:发热元件板 146′:放热部
150:挡板 152:空气导流孔
154:空气导流罩 160:顶面面板
162:通气孔 164:导流口
166:排出格栅 170:送风扇
172:电机 174:电机座
180:室外热交换器 182:正面热交换器
184:背面热交换器 185:过滤器
185a:外壳 185b:网筛
185c:支撑盘 185d:贯通孔
186:排水盘 188:侧面面板
190:背面格栅 192:背面面板
194:背面上部支架 196:后方框架
200:室内机 202:室内热交换器
210:共同液管 210′:分支液管
210″:室外液管 212:共同气管
212′:分支气管 212″:室外气管
214:高低压共同管 148:散热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8为本发明的中央空调设置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央空调结构的框图。
如图所示,室外机100由定速压缩机120、变速压缩机120′、储液罐132、室外热交换器180、以及室外电磁阀102等组成。室内机200由室内热交换器202、膨胀阀204等组成。
中央空调中,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室外机100上,连接着多个室内机200。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之间设有作为单一配管的共同液管210以及作为单一配管的共同气管212。共同液管210内流通着液态冷媒,而共同气管220内部流通着气态冷媒。为了保持冷媒的均衡,两个以上的室外机100之间,设有连通各室外机的高低压共同管214。
高低压共同管214连通多台室外机100的各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入口,可以保持室外机100相互之间的冷媒均衡。从而让冷媒同样流入多台室外机100中的不使用的室外机100的热交换器180,可以提高整体热交换效率。高低压共同管214内部,按制冷或制热,流通高压或低压冷媒。
室内机200上,分别设有流通液态冷媒的分支液管210′和流通气态冷媒的分支气管212′。这种分支液管210′和分支气管212′与共同液管210和共同气管212连通。
多条分支液管210′和分支气管212′的直径,按连接的室内机200容量各不相同。通过室内电磁阀,调节供应到各室内机200的冷媒量。
室外机100分别形成有流通液态冷媒的室外液管210″和流通气态冷媒的室外气管212″。这种室外液管210″和室外气管212″与共同液管210和共同气管212连通。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更详细的构成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外观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空调分油器结构的一实施例部分切开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支撑盘的示意图;图15是图13的I-I′部断面图;图16是拆下本发明的中央空调正面面板时,内部正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形成底面的底盘110设置在最下端,支撑各种部件。这种底盘110的前端,设有形成正面下部外观的正面面板112。
正面面板112的上侧设有正面格栅114。通过正面格栅114吸入外部空气,并让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80。正面格栅114的上侧还设有正面上部支架116。而正面上部支架116的下方,设有组装电机座174的前端部。
底盘110的顶面,设有压缩机120、120′。分别设置在底盘110的左右两侧的压缩机120、120′把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即,右侧设有转速不变的定速压缩机120,左侧设有作为可变速热泵的变速压缩机120′。
压缩机120、120′的入口侧,设有冷媒喷射器120a。冷媒喷射器120a,按压缩机120、120′的运行状况,如果出现过热现象,则通过供应冷媒防止压缩机的损伤。这里使用的冷媒是从下面的室外热交换器180排出的冷媒。
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之间,设有均油管121,连通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如果某一侧压缩机出现供油缺乏现象,则可以通过均油管121补充进来自其他压缩机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缺乏带来的压缩机120、120′损伤。
作为压缩机120、120′通常使用噪音低效率高的涡轮压缩机。变速压缩机120′是按负载功率,调节其转速的变速涡轮压缩机。使用少数室内机200,负载功率低的状态下,首先会启动变速压缩机120′。如果负载功率逐渐增加,无法用变速压缩机120′进行所需作业,则启动定速压缩机120。
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的出口侧,分别设有压缩机排出温度传感器120b、120′b和分油器122。压缩机排出温度传感器120b、120′b用于检测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冷媒温度。分油器122从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冷媒中,分离润滑油,让压缩机120、120′回收。
分油器122的出口侧,还设有单向阀122′,防止冷媒的倒流。即,只有定速压缩机120或变速压缩机120′中的某一个进行工作时,防止冷媒倒灌到处于停止状态的压缩机120、120′内部。
分油器122通过配管与四通阀124连通。四通阀124根据制冷或制热作业,转换冷媒的流动方向,其各通口分别连接在压缩机120、120′的出口(或分油器)、压缩机120、120′的入口(或储液罐)、室外热交换器180、以及室内机200上。
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排出的冷媒汇流到一个部位后,流进四通阀124。这种四通阀124的入口,设有高压传感器124′。高压传感器124′用于检测压缩机120、120′排出的冷媒压力。
另外,横穿四通阀124,设有热气管125。在热气管125的作用下,从分油器122流入四通阀124的冷媒,有一部分直接流入储液罐132。
空调进行工作时,如果需要提高流入储液罐132的低压冷媒压力,则通过热气管125把压缩机120、120′排出口侧的高压冷媒,直接供向压缩机120、120′。热气管125上设有热气阀125′。
底盘110的上面前半部中央,设有阀门支撑台126。阀门支撑台126用于支撑室外液管210″、室外气管212″、高低压共同管214。充冷阀128也设在阀门支撑台126上。另外,被阀门支撑台126支撑的配管210、212、214通过侧面面板188的配管出入口188′穿出,与室外机100连接。
底盘110的上面左侧后端部上,形成有过冷却机130。过冷却机130把热交换器180中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媒,进一步冷却,设置在室外液管210″的任意位置。室外液管210″连接在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出口侧。
过冷却机130由双重管形成。即,室外液管210″位于内侧,其外侧形成有回送管130′。回送管130′从过冷却机130的出口分支而成。回送管130′上设有通过膨胀冷却冷媒的过冷却膨胀阀130′a。
这时,从过冷却机130排出的冷媒,有一部分流入回送管130′,并流过过冷却膨胀阀130′a时被冷却。冷却的冷媒回流过冷却机130时,让内侧的冷媒得到进一步冷却。从过冷却机130流出的回流冷媒,重新流进储液罐132,进行循环。
过冷却机130的出口,设有液管温度传感器130a。液管温度传感器130a对室外机100排出的冷媒,进行温度检测。过冷却膨胀阀130′a的出口,设有过冷却入口传感器130′b,对流入过冷却机130的回流冷媒,进行温度检测。流通着过冷却机130排出的回流冷媒的冷媒管上,设有过冷却出口传感器130′c。
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冷媒,通过中央部流通,其外部反向流通着被膨胀阀(图略)膨胀的低温冷媒,让冷媒温度更加降低。
过冷却机130的一侧,即把室外热交换器180排出的冷媒导向室内机200的室外液管210″的一侧,设有干燥机131。干燥机131除去流通在室外液管210″的冷媒中含有的水分。
底盘110的中央部,即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之间,设有储液罐132。储液罐132截留液态冷媒,只让气态冷媒流进压缩机120、120′。
即,从室内机200流出的冷媒中,没能蒸发成气态的液态冷媒,如果直接流入到压缩机120、120′,则会增加压缩机120、120′的负载有可能带来压缩机120、120′的损坏。
流入储液罐132内部的冷媒中,没有蒸发成气态的液态冷媒,其比重会大于气态冷媒。因此液态冷媒会储存在储液罐132的底部,只有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120、120′内部。另外,储液罐132的入口侧分别设有对吸入的冷媒检测温度的吸入配管温度传感器132′和检测冷媒压力的低压传感器132″。
底盘110的前端两侧,分别形成有前方框架134、134′。前方框架134、134′,按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在底盘110的前端。被分为设在左侧端的前方左侧框架134和设在右侧端的前方右侧框架134′。
前方框架134、134′用于支撑正面上部框架116、正面格栅114、以及控制箱140、140′。前方左侧框架134和前方右侧框架134′的中央部,形成有左右方向上的长形中央框架136。
中央框架136的下部,设有控制箱140、140′。控制箱140、140′成双设置在左右侧。即,控制箱140、140′是设置在左侧的左侧控制箱140和设置在右侧的右侧控制箱140′。左侧控制箱140通过合叶140a固定在前方左侧框架134上,右侧控制箱140′通过合叶140′a固定在前方右侧框架134′上。
各控制箱140、140′具有前方开口的长方体箱的形状,其前方被正面面板112封闭。另外左侧控制箱140内设有变压器142、电容144的控制部件和发热元件板146。
发热元件板146的背面,形成有散热部146′。散热部146′由散热片组成。左侧控制箱140的背面上端,设有散热扇148。散热扇148由横流扇构成。散热扇148吸入空气后向上排出,加快散热部146′的热交换,冷却发热元件板146。
控制箱140、140′的侧端通过合叶140a、140′a被分别安装在前方框架134、134′上,合叶140a、140′a可以以转轴为中心向前进行旋转。当需要进行内部各部件的检修时,把控制箱140、140′向前转动后,进行作业即可。
中央框架136上,设有挡板150。挡板150把室外机100内部空间划分成上侧空间和下侧空间。即,设置压缩机120、120′和控制箱140、140′等的下侧空间和设置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上侧空间。
与控制箱140、140′相同,挡板150也分别设置在左右侧。挡板150由水平部150′和倾斜部150″组成。水平部150′形成在中央框架136的后方。倾斜部150″从水平部150′的后方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形成。
挡板150中,左侧挡板150的水平部150′上,形成有空气导流孔152,而空气导流孔152的上侧,设有空气导流罩154。空气导流罩154的前方和上方处于封闭状态,其后方处于开放状态,把底部的散热扇148吹送的空气,导流到后方。
室外机100的顶面外观由顶面面板160形成。顶面面板160具有矩形平板结构,成双形成在左右侧。顶面面板160上,形成有通气孔162。通气孔162的边缘部位向下延伸后,形成圆筒状导流口164。导流口164一体形成在顶面面板160上,由塑料材质制成为宜。
导流口164具有圆筒形形状,把送风扇170吹送的空气,向外导流。导流口164的上侧,即通气孔162上,形成有与通气孔162对应的圆形排出格栅166。
导流口164的内侧,设有送风扇170。送风扇170被其下方的扇电机172驱动,用于把空气排向上方。扇电机172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进行旋转时,驱动固定在扇电机172转轴一端的送风扇170进行旋转,把空气排向上方。
扇电机172被电机座174固定。电机座174由矩形平板状固定板174′和支撑固定板174′的支撑台174″构成。支撑台174″成双形成在左右侧。一双支撑台174″的中央部,安装有固定板174′。支撑台174″的前端和后端向上弯曲,分别固定在正面上部支架116和背面上部支架194上。
顶面面板160的下部设有室外热交换器180,并成双设置在前后方。室外热交换器180,让流过内部的冷媒与外部空气产生热交换。即,室外热交换器180由设置在顶面面板160前端部下侧的正面热交换器182和设置在顶面面板160后端部下侧的背面热交换器184构成。
正面热交换器182的下半部向后弯曲。即,正面热交换器182由从正面面板112的前端部向下延伸一定长度的垂直部182′和从垂直部182′的下端向后弯曲,按一定角度倾斜的倾斜部182″构成。
倾斜部182″的下端和背面热交换器184的下端处于相邻位置。热交换器180的下端与底盘110相隔一定距离。热交换器180的侧面,还形成有管体组合体180′。管体组合体180′把压缩机120、120′供应的冷媒分配到各部分。
管体组合体180′的一端设有过滤冷媒的过滤器,过滤器下端设有室外电磁阀102,室外电磁阀102对在室外热交换器180冷凝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
过滤器185的两端与配管连接,冷媒可以流过,过滤器的直径大于配管的直径,两端形成倾斜。
过滤器185的外观由圆桶形外壳185a构成,外壳185内部具有作为过滤部件的网筛185b,网筛185b的前后两面各设有支撑盘185c,支撑盘185c支撑网筛185b。
支撑盘185c的中央部向下凹陷,支撑盘185c的外缘上,形成有多个特定的贯通孔185d。
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内部,设有检测热交换器温度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80a。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外部,设有检测外部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180b。
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下端下侧,设有排水盘186。排水盘186,长长地形成在左右方向上,把室外热交换器180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后,向侧方排出。
底盘110的顶面左侧端和右侧端,设有侧面面板188。侧面面板188形成室外机100的侧面外观。其下端部的前后方分别形成有配管出入口188′。
底盘110的后端,设有背面格栅190。背面格栅190的大小与背面热交换器184相对应。背面格栅190的下侧,设有背面面板192。
背面格栅190的上端,按左右方向长长地形成有背面上部支架194。背面上部支架194设置在背面格栅190的上端正面,支撑电机座174的支撑台174″后端。
底盘110的后端角部,设有后方框架196。后方框架196长长地形成在上下方向上,支撑背面格栅190、背面面板192、以及顶面面板160。
下面,参照附图9到16,对本发明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空调中,在一个室外机100上,连接多台室内机200,可以按使用者的选择让一部分或全部室内机200进行工作。
空调进行工作(制冷作业)时,室外的室外电磁阀102开放,冷媒在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之间,进行流动。这时,通过室内电磁阀调节冷媒量,关闭不使用的室内机200的室内电磁阀。
首先,说明室外机100中的冷媒流动。流入室外机200的气态冷媒流过四通阀124后,流进储液罐132。储液罐132排出的气态冷媒,流进压缩机120、120′。供向压缩机120、120′的冷媒不足或压缩机120、120′过热时,由冷媒喷射器120a供应冷媒。
压缩机120、120′压缩的冷媒,被排出到排除口,流过分油器122。分油器122分离冷媒中的润滑油,让压缩机120、120′通过回油管123回收。
另外,在连接定速压缩机120和变速压缩机120′的均油管121的作用下,两侧压缩机120、120′的内部润滑油可以保持平衡。
流过分油器122的冷媒,流经四通阀124后,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80。室外热交换器180作为冷凝器(制冷时)工作,让冷媒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成液态冷媒。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80的冷媒,流入过滤器。
流入过滤器185的冷媒通过网筛185b滤除异物,过滤后的冷媒,经过室外电磁阀102后,通过过冷却器130时,进一步被冷却。
流过过冷却机130的冷媒,流经用于除去冷媒水分的干燥机131,通过共同液管210,流入室内机200。另外,流过压缩机120、120′的冷媒中,有一部分通过高低压共同管214,也可以流入其他室外机100。
供应到其他室外机100的冷媒,通过高低压共同管214流进停止中的室外机100室外热交换器180,让整体冷媒保持压力均衡,并让停止中的室外机100热交换器180也进行一定程度的热交换。
通过共同液管210把冷媒供向室内机200时,冷媒通过从共同液管210分支的各分支液管210′,分别供应到各室内机200。冷媒在膨胀阀204的作用下减压,并在室内热交换器202中进行热交换。这里,室内热交换器202起蒸发器的作用,让冷媒通过热交换变成低压气体。
从室内热交换器202排出的冷媒,流经分支气管212′,汇集在共同气管212,流入室外机100。共同气管212和室外气管212″流入到室外机100的冷媒,通过四通阀124流进储液罐132。
储液罐132截留未蒸发的冷媒,只让气态冷媒流向压缩机120、120′。通过上述过程,结束一回制冷循环。
进行制热作业时,冷媒按与制冷过程中的循环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循环,室外机的室外电磁阀102中调节冷媒量。
下面,对室外机100的空气流动状态,进行说明。随着接通电源,扇电机172进行工作,驱动送风扇170。送风扇170旋转时,外部空气通过正面格栅114和背面格栅190流入。
流入到室外机100内部的空气,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80时,进行热交换。这里,空调作为制冷机工作时,外部空气从室外热交换器180吸收热量,变成高温空气。相反,空调作为制热机工作时,外部空气被室外热交换器180吸收热量,变成低温空气。
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80的空气被送风扇170向上吹出。这时,导流口164导流空气的排出。
下面,参照附图13、14、15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过滤器,进行说明。在室外热交换器180进行完热交换的冷媒,通过过滤器185的入口进入过滤器,冷媒经过网筛185b和支撑盘185c时,被过滤,过滤后的冷媒由过滤器185的排出口排出。
这时,支撑盘185c支撑网筛185b,可以防止出现因异物使网筛185b下沉的现象。并且支撑盘185c密封过滤器185外壳185a的内部。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附图和方法,只是为了具体表述本发明技术思想而举的一例。不容置疑,在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范围内,还会存在很多位置,形状,材料等方面的改进方法。
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虽然过滤器185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80的一端,适用本发明时,也可以不分管内冷媒的状态,设置在内部流有冷媒的配管的任意处。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虽然过滤器185内部的过滤部件采用网筛185b,采用网筛185b以外的其它过滤部件,也是可以的。
Claims (4)
1.一种空调过滤器结构,包括有:构成过滤器外观的外壳(185a);设置在外壳(185a)内部的,用于滤除冷媒中异物的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设置在过滤部件一侧的,用于支撑过滤部件的支撑盘(185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过滤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盘(185c)成双设置在过滤部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过滤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部件由具有丝网结构的网筛(185b)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过滤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盘(185c)设有冷媒可以流动的贯通孔(185d)。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72111 CN1752651A (zh) | 2004-09-24 | 2004-09-24 | 空调过滤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72111 CN1752651A (zh) | 2004-09-24 | 2004-09-24 | 空调过滤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52651A true CN1752651A (zh) | 2006-03-29 |
Family
ID=36679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72111 Pending CN1752651A (zh) | 2004-09-24 | 2004-09-24 | 空调过滤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5265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7865A (zh) * | 2008-11-24 | 2010-06-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多联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
-
2004
- 2004-09-24 CN CN 200410072111 patent/CN175265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37865A (zh) * | 2008-11-24 | 2010-06-1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多联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4818C (zh) | 空调器 | |
CN1766427A (zh) | 具有空气集流罩系统的空调抽油烟机 | |
CN1890508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131458A (zh) | 冷冻装置 | |
CN1318145A (zh) | 制冷装置 | |
CN2694155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 |
CN1752629A (zh) | 中央空调 | |
CN1752612A (zh) | 空调器 | |
CN1752670A (zh) | 空调器分油器 | |
CN1752651A (zh) | 空调过滤器结构 | |
CN1752610A (zh) | 空调的过冷却结构 | |
CN1752671A (zh) | 空调的分油器结构 | |
CN1782576A (zh) | 一拖多空气调节器 | |
CN2725760Y (zh) |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 |
CN1752667A (zh) | 空调的压缩机供油结构 | |
CN1782551A (zh) | 一拖多空调器的室外机 | |
CN1782555A (zh) | 一拖多吸顶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 |
CN1752672A (zh) | 空调的分油器结构 | |
CN1782597A (zh) | 一拖多吸顶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 |
CN1888585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734218A (zh) | 空调存储器 | |
CN1782547A (zh) | 一拖多空调器 | |
CN1782559A (zh) | 空调器室外机系统 | |
CN1815096A (zh) | 多级型空调器 | |
CN1782554A (zh) | 空调器的室外机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