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1349A -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和记录媒体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和记录媒体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1349A
CN1751349A CNA2004800042282A CN200480004228A CN1751349A CN 1751349 A CN1751349 A CN 1751349A CN A2004800042282 A CNA2004800042282 A CN A2004800042282A CN 200480004228 A CN200480004228 A CN 200480004228A CN 1751349 A CN1751349 A CN 1751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eletric watermark
control information
duplicating
cop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42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木健司
金秋哲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1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13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14Protection against unauthorised use of memory or access to memor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88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watermark, i.e. a barely perceptibl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which can nevertheless be recognised by an algorith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3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3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 H04N2005/91307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adding a copy protection signal to the video signal
    • H04N2005/91335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adding a copy protection signal to the video signal the copy protection signal being a waterma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使用电子水印的复制控制中,每一应用控制规范不同而进行相同处理时,存在由于控制规范包含多余处理而有时效率差的问题。本发明是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控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的记录装置,具有从叠加表示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以及根据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内容进行记录的记录单元(104)。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和记录媒体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照埋入内容中的电子水印进行内容的记录控制或再现控制的记录装置、再现装置、复合机、记录方法、再现方法、记录再现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声像(AV)设备的数字化,可复制成不使内容质量劣化。然而,具有著作权的内容受到无限制复制,可能侵害著作权保持者的权利。作为声像设备也希望具有适当的著作权保护功能。
作为数字音响设备的复制控制,从198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串行复制管理系统(下文简称为SCMS)。SCMS预先将复制控制信息与复制内容一起记录到CD、MD和广播无线信号等媒体中,并且在同一机框内或通过数字接口使不同设备之间连接后复制内容时,按照被复制的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是否可复制的控制。SCMS在MD等民用录音设备中使控制效果得到一定提高。
然而,SCMS中,以独立于内容的数字数据的方式具有复制控制信息。因此,模拟传输的情况下不能传送复制控制信息,也不能进行复制控制。而且,使用个人计算机等的情况下,能容易使复制控制信息无效。
根据上述SCMS的问题,作为DVD和SD存储卡(保安数字存储卡)用的音响规范(下文简称为SD音响)的著作权保护系统的预记录媒体内容保护(ContentProtection for Prerecorded Media)标准和可记录媒体内容保护(ContentProtection for Recordable Media)标准(下文简称为CPPM、CPRM)中,采用利用电子水印的复制控制方式。音乐界、计算机界、民用电子设备界等参加决定的SDMI(Secure Digital Music Initiative:保安数字音乐倡议)标准中也提出用电子水印的复制控制、再现控制方式。
电子水印不损害内容的质量,即使再现埋有该水印的信号,通常的收视收听也不能认出与原信号的差别。由于将电子水印直接埋入内容,用模拟传输也能传输复制控制信息。而且,具有耐用度,即使经过通常的音频压缩扩展(MP3等),也能保持复制控制信息。又与内容本身的加密组合,不用专门的埋入和专门的解读装置就不能读出,从而能实现强于SCMS的复制控制。
CPPM、CPRM、SDMI用的电子水印技术能在PCM形式的数字音频数据中埋入12位信息作为电子水印。其中用于复制控制的是2位,它们表示3种状态:“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因为是2位,能表示4种状态,剩下的1位为禁止使用。
通过对规定时间长度(SDMI、CPRM、CPPM时为15秒)的线性PCM形式的数字音频信号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检测出电子水印。按MP3等压缩内容时,在译码成线性PCM后,进行电子水印检测。模拟信号用AD(模拟—数字)变换器变换成线性PCM,则也能检测出电子水印。
首先,电子水印检测存在检测出和未检测出电子水印的2种结果。而且,在检测出电子水印时,识别3种状态:“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
作为已有的利用电子水印的再现控制,例如有日本国专利公开2001-229612号公报“数字数据的复制控制方法和光盘再现装置”(第7~第13页,图6、图12)中所述的光盘再现装置。下面,作为第1已有技术,说明该光盘再现装置。此光盘再现装置是遵照CPPM控制方式的装置。
专利公开2001-229612号公报的文献,其全部揭示通过完全参考引用综合到本说明中。
下面的再现控制说明中,将用电子水印埋入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称为水印CCI。与此相对应,将作为与内容独立的数字数据记录到光盘的复制控制信息称为数字CCI。光盘中,数字CCI、水印CCI要求图7所示的再现控制。
图7中,加密的内容中添加数字CCI,播放机根据该数字CCI的值进行再现控制如下。自由复制的内容(即数字CCI为00的内容)禁止记录密码。因此,将又加密又数字CCI为00的内容当作非法内容,限制再现。在数字CCI为10时,即在带有限制的复制(仅可复制一代)时,播放机进行常规再现。数字CCI为11时,即禁止复制时,播放机进行常规再现。
另一方面,不对内容加密时,播放机根据水印CCI的值进行再现控制如下。首先,水印CCI为00时,即自由复制时,播放机进行常规再现。又,水印CCI为10时,即带有限制的复制(仅可复制一代)时,播放机限制再现。又,水印CCI为11时,即禁止复制时,播放机也限制再现。
图8是使用已有的复制控制方法的光盘播放机的框图。光盘播放机174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轴电机161、拾光器162、机构控制部163、信号处理部164、解密装置165、数字CCI译码装置166、AV(声像)译码装置167、水印CCI译码装置169、DA(数字—模拟)变换器168、数字信号输出控制部170、模拟信号输出控制部171、显示部172和系统控制部173。
主轴电机161是使光盘160旋转的单元。拾光器162是读取光盘160记录的信号的单元。机构控制部163是驱动并控制主轴电机161和拾光器162的单元。信号处理部164是进行从拾光器162的输出取出数据和纠错并提取系统流以对机构控制部163供给控制信号的单元。信号处理部164还解析系统流,提取再现单位的开头、末尾、整个光盘再现的末尾等再现形态信息,送到系统控制部173。解密部165是检查是否对所述系统流加密并且在加密时将密码解密的单元。解密装置165还将表示是否对系统流加密的加密状态信息送到系统控制部173。数字CCI译码装置166是从解密装置165输出的没有加密的系统流检测出数字CCI的单元。AV译码装置167是从解密装置165输出的没有加密的系统流提取数字音频信号或数字视频信号并进行译码的单元。水印CCI译码装置169是从AV译码装置167输出的数字音频信号或数字视频信号检测出水印CCI数据的单元。DA译码器168是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或数字视频信号变换成模拟音频信号或模拟视频信号的单元。数字信号输出控制部170是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或数字视频信号变换成规定的输出格式(例如IEC60958、IEEE1394等)并进行输出控制的单元。模拟信号输出控制部171是进行DA变换器168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或模拟视频信号的输出控制的单元。显示部172是显示运作状态的单元。系统控制部173是读入所述水印CCI数据和所述数字CCI数据、从信号处理部164取得的再现状态信息、以及从解密部165取得的系统流加密状态信息以控制数字信号输出控制部170和模拟信号输出控制部171而且还控制显示部172和机构控制部163的单元。
说明以上那样组成的光盘播放机174的数字再现运作。下面说明的数字再现运作是在光盘160记录DVD音响并再现光盘160记录的DVD音响时的运作。
用拾光器162读取光盘160记录的信号。信号处理部164一面将控制信号供给机构控制部163,一面进行数据取出和纠错,并提取系统流。解密装置165检查是否对所述系统流加密,并且在加密时进行解密后,将没有加密的系统流传送到CCI译码装置166和AV译码装置167。
AV译码装置167从所述系统流提取数字音频信息和数字商品信息,进行译码后,传送到水印CCI译码装置169和数字信号输出装置170。能使DVD音响以附属于DVD音响的方式具有静止图像等视频数据,因而AV译码装置167等处理数字音频信号或数字视频信号。
数字信号输出控制部170将所述数字音频信号或数字视频信号变换成规定的输出格式(例如IEC60958、IEEE1394等)。
数字CCI译码装置166从所述系统流将数字CCI数据译码后,传送到系统控制部173。水印CCI译码装置169从所述数字音频信号检测出水印CCI数据,并传送到系统控制部173。
系统控制部173读入所述数字CCI数据和水印CCI数据,按照该数据控制数字信号输出控制部170和机构控制部163。又将运作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部172。
用图9说明一例系统控制部173在以上那样组成的已有光盘中进行的再现时的复制控制流程。
首先,系统控制部173检查从解密装置165获得的系统流是否加密(步骤1)。加密时,系统控制部173检查是否有数字CCI数据(步骤2)。有数字CCI数据时,系统控制部173检查所述数字CCI数据是否“自由复制”(步骤3)。如图7所示,仅允许加密的音频数据或视频数据的数字CCI为“可复制一代”或“禁止复制”,不允许“自由复制”。因此,数字CCI数据是“自由复制”时,判断为非法复制。结果,系统控制部173控制数字信号输出控制部170和模拟信号输出控制部171两者,使数字信号输出和模拟信号输出都受到抑制(步骤4)。
另一方面,步骤3中判断为数字CCI数据不是“自由复制”时,系统控制部173进行常规再现(步骤8)。
又,步骤1中判断为未对系统流加密时和即使加密,步骤2中也判断为没有数字CCI时,系统控制部173读出是否有从水印CCI译码装置169获得的水印CCI(步骤9)。接着,有水印CCI数据时,系统控制部173检查水印CCI数据是否“自由复制”(步骤10)。如图7所示,仅在水印CCI数据为“自由复制”时,可进行常规再现(步骤12),为其它的“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时,判断为非法复制。结果,系统控制部173控制数字信号输出控制部170和模拟信号输出控制部171两者,使数字信号输出和模拟信号输出都受到抑制(步骤11)。
然后,系统控制部173判断再现单位(1首音乐等)的末尾(步骤5),如果不是末尾,返回步骤1;是末尾,则判断是否整个光盘再现的末尾(步骤6)。系统控制部173在不是整个光盘再现的末尾时,将数字信号输出控制部170和模拟信号输出控制部171重新设定成常规输出状态后,返回步骤1。另一方面,在是整个光盘再现的末尾时,系统控制部173结束再现。
至此,第1已有技术在光盘再现时完成著作权保护。
接着,作为第2已有技术,说明利用保安数字音乐倡议(SECURE DIGITALMUSIC INITIATIVE)发布的“SDMI便携设备规范修改3,第I部分,版本1.0(Amendment 3 to SDMI Portable Device Specification,Part I,Version1.0)”(2001年6月5日修订版)中所述的SDMI制式的电子水印的记录控制。存储棒(登记商标)和SD音响遵照该SDMI控制方式。
保安数字音乐倡议(SECURE DIGITAL MUSIC INITIATIVE)发布的“SDMI便携设备规范修改3,第I部分,版本1.0(Amendment 3 to SDMI Portable DeviceSpecification,Part I,Version 1.0)”(2001年6月5日修订版),此文献的全部揭示通过完全原样参考引用,综合到本说明。
SD音响的记录大体分为记录对象是SDMI保护内容和非SDMI保护内容2种。SDMI保护内容利用SDMI标准允许的密码,包含复制控制信息,对该内容进行保护。因此,对SDMI保护内容进行SD音响记录时,遵照加密的复制控制信息。另一方面,在SDMI保护内容以外的内容(即非SDMI保护内容)的情况下,即使有附属于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也有可能被窜改,因而需要调查埋入内容中的电子水印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
SD音响将记录的内容压缩编码后,当作SDMI保护内容。又使其与SD音响设备的设备固有标识号和媒体固有标识号关联,以限制作为SDMI保护内容的复制数。还基本上禁止数字输出,使得不能从SD音响设备对上述限制不波及的一般数字媒体(例如MD、CD-R等)作数字复制(第二代复制)。即,在SD音响设备的范围之外,处理成禁止复制。因此,进行SD音响记录时,仅判别输入内容的复制信息是否禁止复制即可,不必区分可复制一代和自由复制。
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这种SDMI控制方式。
SDMI控制方式是指对存储棒和SD存储卡记录和再现音频信息时的控制方式。
图10示出SDMI控制方式的梗概。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音响设备将输入信号分为4种:分配输入、保护输入、非保护输入和非密码内容输入,进行各自不同的输入处理。
首先,分配输入是指输入经互联网等分配来的内容。但是,由分配输入进行输入的内容,其处理是SDMI控制方式范围以外的处理。受到分配输入的内容通常用每一提供者不同的加密结构加密后将其分配。例如,也能用该加密结构设定内容可复制达3次。还可进行收费处理等。因此,输入受到分配输入的内容时,进行内容输入处理之际,使用与提供者对应的加密数据包进行内容的输入处理,同时还进行内容的购入处理。然后,以提供者连同内容一起加密后送来的应用规则优先于内容中用的应用规则的方式,即按照每一提供者规定的加密结构中设定的规则,将分配输入的内容记录到HDD和SD卡。
保护输入是指输入以IEEE1394-DTCP(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Protection:数字传输内容保护)制式传送来的内容。
这里,IEEE1394是进行高速传输的总线系统,因而可实时传输声像数据等。以家用数字声像设备为首,许多数字声像设备中,都装载这种IEEE1394作为外部接口。根据IEEE1394-DTCP制式,在IEEE1394总线传送数据时,具有认证功能和键无效功能,可通过将保护声像数据等著作权所需的数据加密后传输,实现著作权保护。这样,IEEE1394-DTCP制式在传送内容时需要对内容保护著作权的情况下,将该内容加密后传送,因而能保护内容的著作权。
保护输入所输入的内容以IEEE1394-DTCP制式进行传送,因而难以窜改有关内容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即,能使有关内容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可靠,因而输入内容时,用数字CCI(Digital Copy Control Information:数字复制控制信息)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检测出利用保护输入进行输入的内容的数字CCI,并按照检测出的数字CCI决定是否在媒体上记录该输入内容。
具体而言,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音响设备在利用保护输入进行输入的内容的数字CCI为“禁止复制”时,不将该内容记录到媒体上。反之,所输入的内容的数字CCI为“自由复制”或“可复制一代”时,将该内容加密后记录到媒体上,同时还如图10中记载为DCCI(数字CCI)更新那样,将该内容的数字CCI更新成“禁止复制”,并进行CPRM密码记录。CPPM密码记录的含义为:根据CPPM规定的加密规则进行密码记录。
在所输入的内容的数字CCI为“自由复制”时,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音响设备也将其数字CCI更新成“禁止复制”后进行记录。其原因在于,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音响设备禁止数字输出,不设数字输出端子。
将这样记录的内容当作SDMI保护内容进行处理。
又,非保护输入是指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音响设备用使用光缆传输CD等记录的内容的IEC958标准进行输入或用模拟信号进行输入。在非保护输入的情况下,有可能窜改数字CCI,因而检测出水印CCI,以判断是否可记录。即,利用非保护输入对内容进行输入时,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音响设备首先如图10中记载成WM(水印)检测那样,进行水印CCI检测。然后,检测出的水印CCI为“禁止复制”时,不记录经非保护输入进行输入的内容。检测出的水印CCI为“自由复制”或“可复制一代”时,对该内容进行CPRM加密后,将其记录到媒体上,并将所记录的内容的数字CCI设定成“禁止复制”。从媒体再现这样记录的在媒体上的内容时,将该内容作为SDMI保护内容处理。按照应用对CD等非保护输入和没有应用规则的分配内容预先决定的规则的默认应用规则,即按照检出次数为3次以下等预先决定的规则,将这样加以保护输入的内容和加以非保护输入的内容记录到HDD和SD卡。
上述SDMI保护内容是指以利用密码等进行保护的形式送来并根据数字CCI判断是否可记录后加以CPRM密码记录的内容,或指在传送的某一阶段根据水印CCI判断是否可复制并通过基于该水印的筛选后加以CPRM密码记录的内容。
又,非密码内容输入是指如普通不加密的MP3(MPEG Audio Layer III)等那样,内容不加密地进行输入。在媒体的非保安区记录这种内容。但是,非密码内容输入在SDMI控制方式的范围之外。非密码内容输入能例如用PC(个人计算机)进行。即,PC能输入普通不加密的MP3等的内容,并记录到SD存储卡的非保安区。这样记录的内容不进行基于水印CCI的是否可复制的判断,因而称为SDMI非保护内容。SDMI非保护内容在从SD音响设备输出时,按照SDMI控制方式,利用水印CCI检测进行再现控制。后文阐述这点。
接着,说明SDMI控制方式的输出处理。
作为SDMI控制方式,具有对SD存储卡的输出处理和模拟输出处理。作为SDMI控制方式,通常禁止数字输出处理。
利用检入检出管理对SD存储卡的输出处理。检入检出是指例如使记录在PC的硬盘的SDMI保护内容记录到SD存储卡时,管理在SD存储卡上将一个SDMI保护内容检出(记录)几次的处理。例如,允许在SD存储卡上检出多达3次SDMI保护内容时,在3个SD存储卡上检出SDMI保护内容后,不能再在其它SD存储卡上检出SDMI保护内容。然而,将已检出此SDMI保护内容的SD存储卡插入PC,利用PC从插入的SD存储卡将该SDMI保护内容检入到PC时,能在又一个SD存储卡上检出该SMDI保护内容。从SD存储卡检入到PC时,从该SD存储卡擦除该SDMI保护内容。这样,能利用检入检出管理可将SDMI保护内容输出到几个SD存储卡。
又,模拟输出处理是对耳机和扬声器等进行模拟输出的处理。通常以1.5倍速的速度输出模拟输出处理输出的内容。
在SDMI保护内容的情况下,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音响设备不拘数字CCI和水印CCI的值,能作模拟输出。即,SDMI保护内容受到记录时,按照数字CCI和水印CCI等复制控制信息加以记录,因而进行再现时,不必再次根据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再现控制。反之,记录在SD存储卡的非保安区的非密码内容(即SDMI非保护内容)不是进行记录时根据水印CCI和数字CCI加以记录的,因而进行再现时,检测出水印CCI,并根据检测出的水印CCI进行再现控制。根据水印CCI进行再现控制,其原因在于有可能窜改水印CCI。
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音响设备再现SDMI保护内容和非SDMI保护内容时,如上文所述,不设数字输出端子,使其不能进行数字输出。例如,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音响设备不能在IEC958等上进行数字输出。
下面的说明中,作为例子,说明SD音响的保安数字音乐倡议(SECUREDIGITAL MUSIC INITIATIVE)发布的“SDMI便携设备规范修改3,第I部分,版本1.0(Amendment 3 to SDMI Portable Device Specification,Part I,Version 1.0)”(2001年6月5日修订版)记述的记录控制方式。即,说明对经非保护输入的内容进行SD音响记录的情况。下面的说明如图10中记载为非保护输入那样,对应于图10中将利用非保护输入进行输入的非SDMI保护内容记录到SD存储卡时的运作。
图11是示出第2已有技术中的电子水印检测定时的图。为了检测出电子水印,必须处理15秒的音频数据,并称之为电子水印检测窗。
图12是利用第2已有技术的电子水印的记录装置的框图。记录装置由内容输入端子801、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和记录单元803组成。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是从内容检测出电子水印的单元。记录单元803是记录内容的单元。
记录单元803将内容压缩后,进行密码记录。从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送来表示禁止复制的控制信号时,擦除该内容,其中包括在那以前记录的部分。
图13是示出图12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中根据内容的电子水印发送控制信号用的步骤的流程图。下面,按照图13进行说明。
首先,接收内容开始指示时,为了从开头起,在15秒以内第1次检测出电子水印,由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启动第1电子水印检测窗,从开头起,在30秒以内完成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步骤1)。第1电子水印的检测启动位置可与内容启动在时间上相同,也可从内容启动后15秒以内的适当时间点开始。SD音响的记录中,将输入内容压缩,进而加密后,加以记录。在图2的记录单元803中与电子水印检测处理同时进行此压缩加密处理(图12中未示出)。
第1电子水印检测窗结束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确认是否发现电子水印,即确认电子水印检测标记是否“1”(步骤2)。
如果步骤2中电子水印检测标记是“1”,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就确认所发现的电子水印是否表示禁止复制,即确认电子水印是否“11”(步骤3)。
如果步骤3中电子水印不是“11”,则可复制该内容。因此,这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结束电子水印检测,对记录单元803发送允许复制的控制信号(步骤8)。记录单元803仍然继续进行内容的压缩加密。
反之,如果步骤3中电子水印表示禁止复制,由于该内容禁止复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对记录单元803发送禁止复制的控制信号(步骤9)。记录单元803停止压缩、加密,删除那以前压缩加密的内容。又,例如记录装置在与CD播放机同一的机框内进行SD音响记录时,可控制成将CD的再现转移到下一内容,或停止再现。从外部输入内容时,由于不能停止内容输入,也可进入原样保持等待的状态。
如果步骤2中未检测出电子水印,则等待到45秒以后的任意位置为止(步骤4)。然后,进行第2次电子水印检测,即进行第2电子水印检测(步骤5)。
进行第2次电子水印检测,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即,在音频信号的开头附近的部分进行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这样,音频信号开头附近的部分由于乐曲演奏还刚开始,音频信号电平低的情况不少。音频信号电平这样低,就难以检测出电子水印。即,音频信号电平低时,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失败的情况不少。因此,通过从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隔开某种程度的时间,进行第2次电子水印检测,即使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失败,在第2次电子水印检测中音频信号电平变高的可能性大。这种情况下,能较可靠地检测出电子水印。即,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中检测出电子水印时,使该检测值有效。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中未检测出电子水印时,可存在实际未埋入电子水印的情况和电子水印检测产生失败的情况。因此,为了减小电子水印检测产生失败的危险性,空开某种程度的间隔实施第2次电子水印检测。
第2电子水印检测窗结束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确认是否发现电子水印,即确认电子水印检测标记是否“1”(步骤6)。
如果步骤6中电子水印检测标记是“1”,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就确认所发现的电子水印是否表示禁止复制,即确认电子水印是否“11”(步骤7)。
如果步骤7中电子水印不是“11”,则可复制该内容。因此,这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结束电子水印检测,对记录单元803发送允许复制的控制信号(步骤8)。
反之,如果步骤7中电子水印表示禁止复制,由于该内容禁止复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对记录单元803发送禁止复制的控制信号(步骤9)。
如果步骤6中未检测出电子水印,可考虑该内容中未埋入电子水印,可进行复制。因此,电子水印检测单元802对记录单元803发送允许复制的控制信号(步骤8)。记录单元803继续进行压缩、加密,直到内容的末尾。
至此,利用SD音响的保安数字音乐倡议(SECURE DIGITAL MUSICINITIATIVE)发布的“SDMI便携设备规范修改3,第I部分,版本1.0(Amendment3 to SDMI Portable Device Specification,Part I,Version 1.0)”(2001年6月5日修订版)记述的记录控制方式,完成著作权保护。
然而,上述已有组成结构中,第1已有技术中说明的光盘再现控制和第2已有技术中说明的SD音响记录控制都进行同样的电子水印检测。也就是说,第1已有技术中说明的光盘再现控制必须检测出电子水印的全部状态,但第2已有技术中说明的SD音响记录控制不必检测出电子水印的全部状态。虽然这样,但第2已有技术中说明的SD音响记录控制仍检测出电子水印的全部状态。这样,有的控制规范包含多余的处理,存在有时效率差的问题。
即,已有的SD音响记录控制中,SDMI保护内容在SD音响设备的范围之外,处理成禁止复制。因此,进行SD音响记录时,仅判别输入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是否为禁止复制即可。尽管这样,输入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仍检测出全部复制控制方法:禁止复制、仅可复制一代、自由复制。因此,SD音响记录控制包含多余的处理,效率变差。SD音响以外的记录控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例如,遵照CPPM控制方式或CPRM控制方式,对音响进行记录时,也产生同样的问题。
SD音响再现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说也有同样的问题。即,再现非SDMI保护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复制控制信息为禁止复制时形成不进行再现,并且复制控制信息为仅可复制一代、自由复制时实施再现。即,可控制成仅判别输入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是否为禁止复制,并且在禁止复制时停止再现,不禁止复制时实施再现。然而,尽管这样,输入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仍检测出全部复制控制方法:禁止复制、仅可复制一代、自由复制。
总之,已有的记录控制或再现控制中,由于检测出复制控制信息的全部控制方法,存在包含多余处理,使效率变差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已有课题,其目的为:提供一种能进行效率良好的电子水印检测的记录装置、再现装置、复合机、记录方法、再现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本发明是一种记录装置,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控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控制,其中具有
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单元。
第2本发明是第1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中该记录装置是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装置,
所述复制控制信息有3种: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
所述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是指禁止复制。
第3本发明是第1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中该记录装置是遵照CPPM控制方式或CPRM控制方式的记录装置,
所述复制控制信息有3种: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
所述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是指禁止复制。
第4本发明是第2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不记录所述内容;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未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记录所述内容。
第5本发明是第3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不记录所述内容;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未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记录所述内容。
第6本发明是第2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记录单元对所述内容加密,并进行记录。
第7本发明是第1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内容是音频内容。
第8本发明是一种再现装置,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再现控制,其中具有
在对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装置记录的SDMI保护数据进行再现时,不从控制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并且在再现作为所述SDMI保护内容的内容以外的非SDMI保护内容时,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所述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
对所述SDMI保护内容进行再现时,再现所述内容,并且在再现所述非SDMI保护内容时,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再现所述内容的再现单元。
第9本发明是第8本发明的再现装置,其中所述复制控制信息有3种: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
所述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是指禁止复制。
第10本发明是第9本发明的再现装置,其中在再现所述非SDMI保护内容的情况下,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再现单元不再现所述内容,并且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未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再现单元再现所述内容。
第11本发明是第8本发明的再现装置,所述内容是音频内容。
第12本发明是一种复合机,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控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控制,其中具有
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再现所述内容的再现单元;
记录所述内容时,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
再现所述内容时,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全部所述复制控制信息。
第13本发明是一种记录方法,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控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控制,其中具有
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步骤。
第14本发明是一种再现方法,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再现控制,其中具有
在对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装置记录的SDMI保护数据进行再现时,不从控制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并且在再现作为所述SDMI保护内容的内容以外的非SDMI保护内容时,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所述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步骤、以及
对所述SDMI保护内容进行再现时,再现所述内容,并且在再现所述非SDMI保护内容时,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再现所述内容的再现步骤。
第15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控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控制的复合机的记录再现方法,其中具有
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步骤、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再现所述内容的再现步骤;
记录所述内容时,所述电子水印检测步骤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
再现所述内容时,所述电子水印检测步骤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全部所述复制控制信息。
第16本发明是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单元的一部分起作用:
第1本发明中所述的记录装置的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单元。
第17本发明是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单元的一部分起作用:
第8本发明中所述的在对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装置记录的SDMI保护数据进行再现时,不从控制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并且在再现作为所述SDMI保护内容的内容以外的非SDMI保护内容时,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所述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
对所述SDMI保护内容进行再现时,再现所述内容,并且在再现所述非SDMI保护内容时,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再现所述内容的再现单元。
第18本发明是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单元的一部分起作用:
第12本发明中所述的复合机的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再现所述内容的再现单元。
第19本发明是一种记录媒体,可由计算机处理,其中承载第16本发明中所述的程序。
第20本发明是一种记录媒体,可由计算机处理,其中承载第17本发明中所述的程序。
第21本发明是一种记录媒体,可由计算机处理,其中承载第18本发明中所述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的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根据内容的电子水印发送控制信号用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复合机的组成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复合机的处理梗概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DVD记录机的处理梗概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变换检测出预先指定的状态的电子水印的模式或检测出全部状态的电子水印的模式并进行检测时的状况的图。
图7是示出复制控制管理信息与播放机再现控制的关系的图。
图8是使用已有复制方法的光盘播放机的框图。
图9是使用已有复制方法的光盘播放机再现时的复制控制流程图。
图10是示出SDMI控制方式梗概的图。
图11是示出第2已有技术中的电子水印检测定时的图。
图12是利用第2已有技术的电子水印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2已有技术的电子水印发送控制信号用的步骤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1是记录内容输入端子,102是内容切换单元,103是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4是记录单元,105是再现单元,106是再现内容输出端子。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的组成的框图。
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由记录内容输入端子101、内容切换单元102、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记录单元104、再现单元105和再现内容输出端子106组成。
记录内容输入端子101是输入记录用的内容的单元。内容切换单元102是选择记录内容输入端子101和再现单元105中的哪一个的内容送给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的单元。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是从来自内容切换单元102的输入检测出电子水印并将控制信号发送到记录单元104和再现单元105的单元。记录单元104是将记录用的内容压缩并加密后记录到SD存储卡(未示出)的单元。再现单元105是将SD存储卡(未示出)记录的内容解密并扩展的单元。再现输出端子106是输出再现单元105的再现内容的单元。
首先,说明记录运作。下面说明的记录运作对应于图10中将按非保护输入进行输入的内容记录到SD存储卡时的运作。记录时,将内容切换单元102控制成选择记录内容输入端子101方的内容。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如已有技术中说明的那样,基本上禁止数字输出,使得不能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SD音响设备)对普通数字媒体(例如MD、CD-R等)作数字复制。也即,SDMI保护内容在SD音响设备的范围之外,处理成禁止复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在记录SD音响时,仅判别输入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是否为禁止复制,不区分可复制一代和自由复制。SDMI保护内容已在已有技术中说明,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图2是示出图1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中根据内容的电子水印发送控制信号用的步骤的流程图。下面按照图2进行说明。
首先,接收内容开始指示时,为了从开头起,在15秒以内第1次检测出电子水印,由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启动第1电子水印检测窗,从开头起,在30秒以内完成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步骤1)。第1电子水印的检测启动位置可与内容启动在时间上相同,也可从内容启动后15秒以内的适当时间点开始。与电子水印检测处理同时,记录单元104中还进行SD音响的压缩加密处理。
第1电子水印检测窗结束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确认电子水印是否表示禁止复制(步骤2)。复制信息中,用2位数值11表示禁止复制,用2位数值10表示可复制一代,用2位数值00表示自由复制。因此,电子水印的LSB(最低有效位)为“1”,是检测出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的情况。于是,可调查电子水印的LSB是否“1”,以判断是否检测出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
如果步骤2中电子水印表示禁止复制,则由于禁止复制该内容,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将禁止复制的控制信号发送给记录单元104(步骤7)。记录单元107停止压缩、加密,并删除在那以前已压缩加密的内容。这时,如果是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就能对用户显示因电子水印为禁止复制而不能记录该内容的信息。
反之,如果步骤2中没有表示禁止复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进行等待,直到45秒以后的任意位置(步骤3)。然后,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进行第2次电子水印检测,即进行第2电子水印检测(步骤4)。
第2电子水印检测窗结束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确认电子水印是否表示禁止复制(步骤5)。与步骤2相同,也通过调查电子水印的LSB是否“1”,在步骤5中进行是否检测出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的判断。
如果步骤5中电子水印表示禁止复制,则由于禁止复制该内容,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将禁止复制的控制信号发送给记录单元104(步骤7)。
如果步骤5中电子水印没有表示禁止复制,则该内容中埋入自由复制或可复制一代的电子水印或者未埋入电子水印。因此,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将允许复制的控制信号发送给记录单元104(步骤8)。记录单元104继续进行压缩、加密,直到内容的末尾。
如上所述,一面遵照电子水印的复制控制,一面记录SDMI保护内容。
接着,说明再现。
SD音响再现与其记录相同,也大体上分成SDMI保护内容和非SDMI保护内容两种。SDMI保护内容和非SDMI保护内容与已有技术中说明的相同,下面归纳其要点。
SDMI保护内容在确认是记录时已用密码等保护著作权还是进行电子水印检测从而允许复制的内容后,加以CPRM加密,形成遵照SDMI标准的著作权保护。因此,用SD音响再现装置再现SDMI保护内容时,能保持其原样进行再现,不作电子水印检测。再现SDMI保护内容的运作对应于图10的再现按保护输入或非保护输入进行输入并加以记录的内容时的运作。
另一方面,非SDMI保护内容不能确认其组成。不保证已作适应复制控制信息的著作权保护。因此,用SD音响再现装置再现非SD保护内容时,需要重新调查埋入内容中的电子水印包含的复制控制信息。再现非SDMI保护内容时的电子水印检查由于再现时实施原内容记录时应执行的规则,与记录时相同,也可仅判别再现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是否为禁止复制,不必区分可复制一代和自由复制。
再现时,将图1的内容切换单元102控制成选择再现内容输出端子方的内容。下面说明的再现时的运作对应于图10中再现按非密码内容输入进行输入并记录到SD存储卡的非SDMI保护内容并且作模拟输出时的运作。
再现时的步骤也基本上与图2所示的根据内容的电子水印发送控制信号用的步骤相同。
首先,接收内容开始指示时,为了从开头起,在15秒以内第1次检测出电子水印,由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启动第1电子水印检测窗,从开头起,在30秒以内完成第1次电子水印检测(步骤1)。与电子水印检测处理同时,再现单元105中也进行SD音响的解密和扩展处理。
第1电子水印检测窗结束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确认电子水印是否表示禁止复制(步骤2)。这里,与记录时的运作中说明的相同,也可调查电子水印的LSB是否“1”,以判断是否检测出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
如果步骤2中电子水印表示禁止复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就将该内容当作本来禁止复制的内容,并对再现单元105发送禁止复制的控制信号(步骤7)。再现单元105停止解密、扩展,从而也停止内容再现。这时,如果是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就能对用户显示因电子水印为禁止复制而不能再现的信息。
反之,如果步骤2中没有表示禁止复制,则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进行等待,直到45秒以后的任意位置(步骤3)。然后,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进行第2次电子水印检测,即进行第2电子水印检测(步骤4)。
第2电子水印检测窗结束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确认电子水印是否表示禁止复制(步骤5)。这里,与记录时的运作中说明的相同,也可调查电子水印的LSB是否“1”,以判断是否检测出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
如果步骤5中电子水印表示禁止复制,则由于该内容禁止复制,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对再现单元105发送禁止复制的控制信号(步骤7)。
如果步骤5电子水印没有表示禁止复制,则该内容埋入自由复制或可复制一代的电子水印或者未埋入电子水印。因此,电子水印检测单元103对记录单元104发送允许复制的控制信号(步骤8)。根据此控制,再现单元105继续进行再现,直到内容的末尾。
如上所述,一面遵照电子水印的控制,一面再现非SDMI保护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再现装置从叠加能表示多种状态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预先指定的状态的电子水印,因而用比检测出全部状态(即全部复制控制方法)的电子水印时简单的处理就能解决,取得能减少处理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阐述仅有SD音响的设备,但作为DVD和SD的商品,也能有复合机。
图3示出这种复合机201的组成。复合机201具有DVD音响播放机202、SD音响装置203、开关204、开关205、模拟输出端子206、数字输出端子207和数字输入端子208。
DVD音响播放机202是第1已有技术中所示的图8的光盘播放机17。SD音响装置203是本实施方式中图1的记录再现装置。
复合机201在DVD音响播放机202再现DVD音响时,进行第1已有技术中说明的运作。DVD音响播放机202再现DVD音响时,切换开关204,使DVD音响播放机202与模拟输出端子206相连。因此,DVD音响播放机202再现DVD音响时,从模拟输出端子206输出与再现的DVD音响对应的模拟信号。而且,从数字输出端子207输出与再现的DVD音响对应的数字信号。
SD音响装置203将DVD音响播放机202再现的DVD音响记录到SD卡存储器时,切换开关205,使DVD音响播放机202与SD音响装置203相连。用户收听这时再现的DVD音响的情况下,切换开关204,使DVD音响播放机202与模拟输出端子206相连,从模拟输出端子206输出与再现的DVD音响对应的模拟信号。后面阐述SD音响装置203将DVD音响播放机202再现的DVD音响记录到SD存储卡的情况。SD音响装置203将从数字输入端子208输入的内容记录到存储卡时,SD音响装置203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同样地运作。
SD音响装置203再现SD存储卡中记录的内容时,切换开关204,使SD音响装置203与模拟输出端子206相连,将SD音响装置203再现的内容作为模拟信号从模拟输出端子206输出。这时,SD音响装置203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同样地运作。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201的DVD音响播放机202是本发明的复合机的再现单元的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201的SD音响装置203是本发明的复合机的记录单元的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201的DVD音响播放机202和SD音响装置203是本发明复合机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例子。
在这种复合机201的情况下用DVD音响播放机202对DVD进行再现时,要求电子水印检测出第1已有技术中所示复制控制信息的全部状态(即全部复制控制方法)。另一方面,SD音响装置203记录从数字输入端子208输入的内容时,如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可在复制控制信息中仅检测出禁止复制。因此,在这种复合机201的情况下,便于根据媒体切换仅检测出预先指定的状态(即预先指定所复制控制方法)的电子水印或检测出全部状态(即全部复制控制方法)的电子水印。
SD音响装置203经内部连接记录DVD音响播放机202再现的DVD音响的内容时,执行相当于图10所示的分配输入的处理。即,利用CPRM密码保护DVD音响内容,使DVD音响包含的数字CCI不能窜改。因此,由这些数字CCI决定是否可记录、记录条件等。这时,不必进行电子水印检测。
在DVD音响的数字CCI中定义(1)是否可作音响复制、(2)音响复制数、(3)音响质量、(4)是否可复制关联信息、(5)已有设备用CCI等。将(1)是否可作音响复制与(2)音响复制数一起使用,以表示“可自由复制”、“可复制到音响复制数允许的次数为止”、“可用规定的压缩形式复制到音响复制数允许的次数为止”等。对各内容授给称为ISRC(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Code:国际标准记录码)的每一商用内容固有的标识码,设备必须使该ISRC与复制次数关联,并且对该内容的复制次数进行计数。(3)音响质量规定复制通道数(5.1通道等多通道、双通道等)、取样频率、位长、压缩音响时的位速率等。(4)是否可复制关联信息表示是否可复制与音响内容关联的静止图像等。(5)已有设备用CCI表示MD、CD-R、DAT等中经内部连接作数字复制时的规则。
SD音响装置203经内部连接记录DVD音响播放机202再现的DVD音响的内容时,按照所述数字CCI的(1)是否可作音响复制、(2)音响复制数、(3)音响质量等,将该内容作为SDMI保护内容进行记录。
复合机在具有遵照CPPM控制方式的DVD的功能,同时还具有CD-DA(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数字音频光盘)的再现功能,又具有CD-R、MD和HDD(硬盘)等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功能的情况下,对CD-DA、CD-R、MD和HDD都决定以CPPM控制方式进行处理。在再现这种复合机的CD-DA记录的内容并经复合机内部连接记录到复合机的CD-R或MD或者内置于复合机的HDD时,还使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的媒体从SD存储卡换成CD-R或MD或者内置于复合机的HDD,从而能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可取得于本实施方式等同的效果。但是,对CD-R、MD或内置HDD记录内容时,不进行CPRM密码记录。从这些媒体进行再现时,也不进行电子水印的再现控制。
也就是说,这种遵照CPPM控制方式的复合机中,再现CD-DA记录的内容并经内部连接记录到复合机的CD-R或MD或者内置于复合机的HDD时,决定是否进行记录的音响内容的电子水印检测,以检测出电子水印,又根据检测出的电子水印的复制控制信息决定是否记录音响内容。
因此,输入CD-DA记录的内容并经复合机的内部连接记录到复合机的CD-R或MD或者内置于复合机的HDD时,能进行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运作相同的运作。图4示出将CD-DA记录的内容经复合机的内部连接记录到复合机的CD-R或MD或者内置于复合机的HDD时,进行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的记录运作相同的运作的复合机211的处理梗概。
即,此情况下,复合机211首先再现CD-DA中记录的音响内容。然后,复合机211检测出再现的音响内容的电子水印,如图4中记为AWM(音频水印)筛选那样,进行基于埋入音响内容的电子水印的判断。即,复合机211在如图4中记为No More Copy(禁止复制)那样,该电子水印表示禁止复制时,不记录到复合机211的CD-R或MD或者复合机211内置的HDD,而在不表示禁止复制时或不能检测出电子水印时,将再现的音响内容记录到这些媒体。
这里,将再现的音响内容记录到复合机211的CD-R或MD或者内置于复合机211HDD时,在记录媒体上反映CD-DA存放的SCMS信息。也就是说,将SCMS在媒体上记录成:SCMS为自由复制时保持其原样,SCMS为可复制一代时更新为禁止复制。不必在这些媒体上反映埋入电子水印中的复制控制信息。因此,复合机211检测出CD-DA记录的音响内容的电子水印时,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相同,仅检测出禁止复制即可,不必区分自由复制和可复制一代。于是,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的媒体从SD存储卡换成CA-R或MD或者内置于复合机的HDD,可将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用于这种复合机211。
遵照CPRM控制方式的DVD记录机中也能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图5示出这种DVD记录机221的处理梗概。DVD记录机221将DVD-R、DVD-RW、DVD-RAM等当作对象,并且作为处理的内容,是活动图像和声音构成的视像等AV内容。
关于DVD记录机221的输入,具有保护输入和非保护输入。保护输入是输入IEEE1394-DTCP传送的内容的情况和从DVD记录机221内置的数字广播调谐器输入以B-CAS制式保护的内容的情况。如图5中记为“根据发送源的规则记录”那样,根据发送源的规则记录保护输入的内容。非保护输入是将内容作为模拟信号输入的情况。
关于DVD记录机221的输出,具有保护数字输出和模拟输出以及非保护数字音响输出。保护数字输出利用IEEE1394-DTCP和HDCP(High-bandwidthContent Protection:大带宽数字内容保护)等进行输出。这里,HDCP是指连接源设备和显示装置的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的内容保护技术。模拟输出将内容作为模拟信号进行输出,并且按照再现的内容的数字CCI添加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和CGMS-A(Copy Gen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复制世代管理系统)后,输出内容。这里,AGC是指MACROVISION公司的模拟视频信号复制保护技术。CGMS-A是指视像等AV内容的复制控制机构,A表示模拟。即,在视频模拟信号垂直回扫周期添加CGMS-A。非保护数字音响输出是IEC60958和IEC61937。这里,IEC60958和IEC61937是数字音响接口,是CD、MD等带有的光缆的接口规范。IEC60958采用线性PCM。IEC61937采用AC3等压缩音响。
图5的DVD记录机221中,将非保护输入的内容记录到DVD-R、DVD-RW、DVD-RAM等记录媒体时,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将SD存储卡换成DVD-R、DVD-RW、DVD-RAM等记录媒体,并改变一些密码记录时的运作,从而能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
也就是说,DVD记录机221将非保护输入的内容(即当作模拟信号输入的AV内容的内容)记录到DVD-R、DVD-RW、DVD-RAM等记录媒体时,DVD记录机221首先检测出端子模拟信号输入的内容的电子水印,如图5中记为AWM(音频水印)筛选那样,进行用电子水印的判断。即,在检测出电子水印,并且检测出的电子水印表示禁止复制时,DVD记录机221不记录当作模拟信号输入的内容。而且,在未检测出电子水印或检测出电子水印并且检测出的电子水印为禁止复制以外时,如图5记为“根据AGC、CGSM-A记录”那样,根据当作模拟信号输入的内容的AGC和CGSM-A,记录到DVD-R、DVD-RW、DVD-RAM等记录媒体。例如,CGSM-A为可复制一代(Copy one generation)时,将CGSM-A更新成不可再多复制(No more copy),并根据CPRM控制方式对当作模拟信号输入的内容进行密码记录。又,CGMS-A为自由复制(Copy free)时,对当作模拟信号输入的内容进行非密码记录。未检测出电子水印时,也进行非密码记录。
DVD记录机221检测出电子水印,并判断电子水印是否为禁止复制时,进行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相同的运作,从而能取得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相同的效果。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再现装置在记录内容时,对全部内容作密码记录,与此相反,DVD记录机221的不同点是:根据是否检测出电子水印或AGC和CGMS-A,对内容进行密码记录。
根据发送源的规则记录按保护输入进行输入的AV内容等内容。
这样,能使DVD记录机221记录非保护输入的内容时,进行与本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运作。
又,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着眼于电子水印的LSB是否“1”来判断是否检测出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方法。例如,也可考虑以省略电子水印检测标记和电子水印的MSB(最高有效位)处理部分的方式实施本发明。此情况下,当然本发明的处理照旧可用。
图6示出对各状态的电子水印变换仅检测出预先指定的状态(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的模式或检测出全部状态的电子水印的模式进行检测时的检测状况。
图6中,检测模式表示为仅检测禁止复制的模式是无埋入的电子水印、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禁止复制等4种情况中仅检测埋入的电子水印是否为禁止复制的模式。反之,检测模式表示为全部的模式是无埋入的电子水印、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禁止复制等4种情况中检测出全部情况的模式。第1次检测结果示出图2和图11中利用第1电子水印检测检测出埋入的电子水印的结果,第2次检测结果示出图2和图11中利用第2电子水印检测检测出埋入的电子水印的结果。
哪一种情况下,最后是否禁止复制均仅在埋入“禁止复制”的电子水印时为否,不因模式而变。然而,埋入“自由复制”和“可复制一代”的电子水印时,仅检测出禁止复制的模式中进行2次检测,2次均未检测出,但检测全部的模式中第1次检测就检测出埋入的电子水印,确定是否可复制。着眼于此情况,则在CD等一般埋入电子水印的可能性小的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做成仅检测出禁止复制的模式的控制,效率高。以模拟方式记录DVD音响等情况下,内容中埋入电子水印的可能性大。这时,通过进行检测出全部的模式的控制,在内容的复制控制信息为可复制一代和自由复制的情况下,可仅检测一次埋入的电子水印,因而检测电子水印的处理量少就能解决。
还可进行控制:在想用SD记录对DVD音响作高倍速记录时,做成仅检测出禁止复制的模式,减轻电子水印检测的负载,加快处理速度;在非SD保护内容的SD再现时,不像高倍速记录时那样要求高速处理,因而做成检测出全部电子水印的模式,减少电子水印检测次数。
本实施方式中,设复制控制信息表示禁止复制、仅可复制一代、自由复制等3种复制控制方法,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时复制控制信息表示5种或4种等等复制控制方法。例如有时表示4种复制控制方法:禁止复制、仅可复制一代、自由复制、禁止再多复制。这里,禁止复制、仅可复制一代、自由复制的含义与上文中说明的相同。禁止再多复制是表示在复制一次仅可复制一代的内容后再现该复制的情况的复制控制方法,意味着禁止此范围以上的复制。对具有这种复制控制信息的非SDMI保护内容进行SD音响记录时,作为电子水印,可检测禁止复制和禁止再多复制等2种复制控制方法。存在n(n为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种复制信息的复制控制方法的情况下,也在记录这种非SDMI保护内容时,一般从n种复制控制方法检测出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从而能取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非SDMI保护内容再现时也与记录时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对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装置记录的SMDI保护内容和SDMI保护内容以外的内容(即非SDMI保护内容)说明了进行记录或再现的情况,但记录或再现遵照SDMI控制方式以外的其它控制方式的内容和遵照其它控制方式的内容以外的内容时,也相同。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再现装置具有从叠加能表示多种状态的电子水印的内容仅检测出预先指定的状态的电子水印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内容进行记录的记录单元或进行再现的再现单元,由于从叠加能表示多种状态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预先指定的状态的电子水印,用比检测出全部状态的电子水印时简单的处理就能解决,从而取得能减少处理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本发明记录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单元(或装置、元件等)的功能,并且与计算机协同运作。
本发明的程序还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本发明再现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单元(或装置、元件等)的功能,并且与计算机协同运作。
本发明的记录媒体承载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本发明记录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单元(或装置、元件等)的功能的程序,该记录媒体可由计算机读取,并且读取的所述程序与计算机协同执行所述功能。
本发明的记录媒体承载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本发明再现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单元(或装置、元件等)的功能的程序,该记录媒体可由计算机读取,并且读取的所述程序与计算机协同执行所述功能。
再者,本发明的程序或记录媒体中的上述“部分单元(或装置、元件等)”,其含义指这些多个单元内的一个或几个单元;本发明的上述“部分步骤(或工序、运作、作用等)”,其含义指这些多个步骤内的一个或几个步骤。
本发明的程序或记录媒体中的上述“单元(或装置、元件等)的功能”,其含义指所述单元的全部或部分功能;本发明的上述“步骤(或工序、运作、作用等)的动作”,其含义指所述步骤的全部或部分动作。
本发明的程序的一种利用形态可以是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中并且与计算机相同运作的形态。
本发明的程序的一种利用形态又可以是在传输媒体中传输并且由计算机读取后与计算机相同运作的形态。
又,作为记录媒体,包含ROM等;作为传输媒体,包含互联网等传输媒体、光、电波、声波等。
上述本发明的计算机不限于CPU等纯硬件,也可包含固件、OS甚至外围设备。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组成可用软件方式实现,也可用硬件方式实现。
工业上的实用性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能提供可进行效率良好的电子水印检测的记录装置、再现装置、复合机、记录方法、再现方法、记录再现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19条修改)一种记录装置,利用由多个二进制位数字数据组成并且表示多种复制控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部分二进制位数字数据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单元。
2、(19条修改)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是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装置,
所述复制控制信息有3种: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所述规定的部分二进制位数字数据表示禁止复制。
3、(19条修改)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是遵照CPPM控制方式或CPRM控制方式的记录装置,
所述复制控制信息有3种: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所述规定的部分二进制位数字数据表示禁止复制。
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不记录所述内容;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未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记录所述内容。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不记录所述内容;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未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记录所述内容。
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对所述内容加密,并进行记录。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是音频内容。
8、(19条修改)一种记录方法,利用由多个二进制位数字数据组成并且表示多种复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部分二进制位数字数据的电子水印检测步骤、以及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步骤。
9、(19条修改)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单元的一部分起作用:
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记录装置的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部分二进制位数据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单元。
10、一种记录媒体,可由计算机处理,其特征在于,承载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程序。

Claims (10)

1、一种记录装置,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控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单元。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遵照SDMI控制方式的SD装置,
所述复制控制信息有3种: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
所述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是指禁止复制。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遵照CPPM控制方式或CPRM控制方式的记录装置,
所述复制控制信息有3种:自由复制、可复制一代和禁止复制,
所述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是指禁止复制。
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不记录所述内容;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未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记录所述内容。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不记录所述内容;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表示未检测出所述禁止复制时,所述记录单元记录所述内容。
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单元对所述内容加密,并进行记录。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是音频内容。
8、一种记录方法,利用表示多种复制控制方法的复制控制信息进行复制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步骤。
9、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的单元的一部分起作用:
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记录装置的、从叠加表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的内容,检测出所述复制控制信息中的规定的一部分复制控制信息的电子水印检测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水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记录所述内容的记录单元。
10、一种记录媒体,可由计算机处理,其特征在于,
承载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程序。
CNA2004800042282A 2003-01-14 2004-01-14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和记录媒体以及程序 Withdrawn CN17513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06068 2003-01-14
JP006068/2003 2003-0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1349A true CN1751349A (zh) 2006-03-22

Family

ID=3270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042282A Withdrawn CN1751349A (zh) 2003-01-14 2004-01-14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和记录媒体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02311B2 (zh)
EP (1) EP1605461A1 (zh)
JP (1) JP4087409B2 (zh)
KR (1) KR20050101171A (zh)
CN (1) CN1751349A (zh)
WO (1) WO20040640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9232A1 (en) * 2003-08-26 2007-01-11 Kenji Muraki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executed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JP2005229156A (ja) * 2004-02-10 2005-08-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復号記録装置
JP2006145866A (ja) * 2004-11-19 2006-06-08 Nagase & Co Ltd 音声データ処理装置
US20070255433A1 (en) * 2006-04-25 2007-11-01 Choo Eugene K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digital audio format based on sink device
US20080271153A1 (en) * 2007-04-27 2008-10-30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of Content that includes a Mix of CCI Segments
JP5558419B2 (ja) 2011-06-08 2014-07-23 株式会社東芝 銅回収装置
JP4996762B1 (ja) * 2011-08-31 2012-08-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コンテンツ転送方法
US8958097B2 (en) * 2012-01-17 2015-02-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160540B2 (en) * 2013-07-25 2015-10-13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Preventing playback of streaming video if ads are removed
US11537690B2 (en) * 2019-05-07 2022-12-27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End-point media watermark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4819B2 (en) * 1995-05-08 2007-05-29 Digimarc Corporation Integrating digital watermarks in multimedia content
US5896454A (en) 1996-03-08 1999-04-20 Time Warner Entertainment Co.,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pying and playing of digital programs
JP4003096B2 (ja) 1997-09-01 2007-1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への付加情報の重畳方法および重畳装置
EP1088450A1 (en) * 1999-04-14 2001-04-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of copy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US6522769B1 (en) * 1999-05-19 2003-02-18 Digimarc Corporation Reconfiguring a watermark detector
JP3728621B2 (ja) 2000-02-10 2005-12-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データのコピー制御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JP2001344894A (ja) 2000-05-31 2001-12-14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WO2002011140A1 (fr) 2000-07-31 2002-02-07 Sony Corporation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de donnees,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donnees et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et / ou reproduction de donnees
JP2002074831A (ja) * 2000-08-31 2002-03-15 Sony Corp データ出力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データ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135713A (ja) * 2000-10-26 2002-05-10 Nec Corp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
US7310819B2 (en) * 2001-02-13 2007-12-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ocessing copy protection sign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101171A (ko) 2005-10-20
US20060146604A1 (en) 2006-07-06
JPWO2004064062A1 (ja) 2006-05-18
WO2004064062A1 (ja) 2004-07-29
EP1605461A1 (en) 2005-12-14
US7802311B2 (en) 2010-09-21
JP4087409B2 (ja) 2008-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244C (zh) 著作权保护系统、记录设备及解密设备
CN1188857C (zh) 根据作为电子水印埋入在著作物中的复制属性,在记录媒体上记录著作物的复制品的记录装置,进行对记录的复制
CN1208727C (zh) 相互鉴别的方法、记录装置、重放装置和记录媒体
CN1210708C (zh) 记录和再现系统、有拷贝保护功能的记录设备和再现设备
CN1130716C (zh) 信息再现方法及信息再现装置
CN1192381C (zh) 数据管理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CN1193368C (zh) 记录和再现加密音频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388967A (zh) 数据记录和/或复制方法和装置和记录介质
CN1357992A (zh) 数据传输系统、装置和方法及数据记录装置和记录介质
CN1410992A (zh) 包括秘密信息的信息的记录方法和设备及重现方法和设备
CN1692599A (zh) 信号处理系统、记录方法、程序、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706148A (zh) 相互验证方法、程序、记录介质、信号处理系统、再现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393079A (zh) 具有编辑装置和记录媒体的音频数据重放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262948C (zh) 音乐声音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811954A (zh) 内容管理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210952C (zh) 再生记录装置
CN1637921A (zh) 记录媒体及其写入、读取装置和写入、读取方法
CN1620780A (zh) 密钥管理装置
CN1266699C (zh) 数据再现装置和方法、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电路元件
CN1215952A (zh)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和程序记录媒体
CN1957417A (zh) 再现方法和再现设备
CN1751349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和记录媒体以及程序
CN1229740C (zh) 再现装置和复制控制方法
CN1745580A (zh) 加密装置、解密装置及数据重放装置
CN1992036A (zh)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源装置以及数据传送目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