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3778A - 动态技术的拓展应用 - Google Patents

动态技术的拓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3778A
CN1743778A CNA2005100886437A CN200510088643A CN1743778A CN 1743778 A CN1743778 A CN 1743778A CN A2005100886437 A CNA2005100886437 A CN A2005100886437A CN 200510088643 A CN200510088643 A CN 200510088643A CN 1743778 A CN1743778 A CN 1743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namic
link
art
prio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886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学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5100886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43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743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3778A/zh
Priority to CA002617407A priority patent/CA2617407A1/en
Priority to EA200800492A priority patent/EA200800492A1/ru
Priority to BRPI0615953-2A priority patent/BRPI0615953A2/pt
Priority to SM200800016T priority patent/SMP200800016B/it
Priority to AU2006275236A priority patent/AU2006275236A1/en
Priority to JP2008524343A priority patent/JP2009503425A/ja
Priority to MX2008001469A priority patent/MX2008001469A/es
Priority to US11/997,445 priority patent/US20080206698A1/en
Priority to EP06775233A priority patent/EP191649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06/001883 priority patent/WO2007014519A1/zh
Priority to KR1020087005230A priority patent/KR20080036215A/ko
Priority to TNP2008000047A priority patent/TNSN08047A1/en
Priority to IL189232A priority patent/IL189232A0/en
Priority to ZA200801961A priority patent/ZA200801961B/xx
Priority to NO20081069A priority patent/NO20081069L/no
Priority to MA30695A priority patent/MA29703B1/fr
Priority to EC2008008235A priority patent/ECSP088235A/es
Priority to CR9789A priority patent/CR9789A/es
Priority to US12/381,148 priority patent/US20090206616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7/00Heating by electric discharge
    • H05B7/02Details
    • H05B7/06Electr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3/00Hearth-type furnaces, e.g. of reverberatory type; Tank furnaces
    • F27B3/10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hearth-type furnaces
    • F27B3/20Arrangements of hea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1/00Arrangement of elements for electric heating in or on furnaces
    • F27D11/08Heating by electric discharge, e.g. arc discharge
    • F27D11/10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oating By Spraying Or Cast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较广泛技术领域的拓展应用技术。将现有技术的难点环节或薄弱环节的材质、结构、参数以及相关工作过程和制造过程,应用本发明的动态技术选择组合给予适当改造,实现质量、功能、性能、精度、纯度、高温、高压、高能流密度、强化超强化、轻量化、成本、效益、收益、节能、减少资源消耗、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条件、文明生产条件、生产水平、自动化、智能化等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的超常规,甚至显著超常规改善。典型选择组合应用实例如动态电极、动态容器、动态喷枪、喷嘴、动态高能束枪、动态工业炉、动态材料制取、动态赋形赋性、动态高能电池、动态强电光源、动态激光器、动态核反应器等。

Description

动态技术的拓展应用
一、发明背景
所有技术通常都包括工艺和工装两大部分,或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技术发展初期,多半都是相对静态的,即工艺过程之间,每一过程的各个组元及其参数之间、工装的总体状态、工装各组元之间,通常都是相对静态的:即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动力、传动、执行机构),往往都是固定的,比较简单的机械运动状态(多半为相对静止或相对作简单匀速运动),才易于构成再现性高的技术体系关系。静态关系比较明确、直观、单一,技术易于实现和推广应用(易于工业化)。静态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将受到局限,动态技术多半能打破这些局限,开拓广阔得多的领域。
例如:关于成型技术,相对静态的是利用模具成型的范成法,动态成型则是利用刀具(工具)和工件之间的运动成型(展成法),展成法开拓了范成法难于或不可能应用的广阔得多的成型领域。
再如:一般电极工作时,正负极是相对静态的,电火花加工的电极工作时,正负电极是动态的,通常电火花加工的负极(工具)相对于正极(工件)是运动的,解决了静态电极很易消耗甚至烧毁的难题,细铜丝也能切割硬钢。
现有动态技术存在下列不足:
1.1理论上全面深入研究很不够,现有技术的理论基础往往是相对静态的,给广大习惯于现有技术体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思想造成巨大盲区,使他们很少想到或难于自觉运用改变现有技术体系的运动状态来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1.2动态器件结构比较单一,功能也比较单一,应用范围很小,比如前述的展成法的刀具,往往只局限于机械切削刀具,没有使用电火花加工的电热“切削”在广大的展成刀具上,没有将电火花加工采用动态电极解决了静态电极易于损耗甚至烧毁难题的宝贵优点拓展应用于冶金、建筑、石化、发电(含电池)、照明、能源、海洋、交通、空间、生物工程、核反应等更广泛的先进制造领域和材料领域。
1.3现有动态器件多半工作温度不高,超过器件材料熔点的往往被视为不可能,冷却方式多半是外冷,冷却强度较低。
1.4现有动态器件的结构、形式、造价、材质、电源都难于大面积拓展应用,主要原因是它们基本上都是在存在上述3条不足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多半功率较小,造价较高,一般只局限于小范围的特种加工应用。
1.5动态器件局限于刚体。
二、发明目的和实现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动态技术的不足,使其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应用。
本发明目的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
2.1向提高工作温度的领域拓展应用,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增加冷却强度,如:增加内冷;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速和传热面积;增加冷却介质的导热系数(选取导热系数高的冷却介质);增加需强化冷却器件的导热系数(选取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制作)。
②提高与高温区接触器件的运动速度V,使其在高温区中的相对停留时间减少到许用范围。如本发明的动态电极V选用3-30米/秒,必要时选用50-200米/秒,甚至更高。
③转移高温区,使高温区运动(连续或断续),避免集中“威胁”(加热)某些工作点。
④对于冶金炉和其它高温反应容器,当温度超过容器本身的熔点时,在容器和高温反应物之间增加“过渡环节”,利用“过渡环节”的传热惯性保持(约束)高温反应物在适度空间范围。如冶金炉中的“凝壳炉”和核反应中的惯性约束环节。
⑤改变动态器件的结构、材质等相关参数,使之有利于实现上述改进措施。
2.2向提高精度领域拓展应用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使制约传感环节大幅度提高精度的结构和选材得到突破。
②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改变传输环节的传输机理、传输结构及其选材,大幅度提高传输精度。
③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加大频谱宽度,实施多元多路“谐振一共振激发”,大幅度提高分析处理环节精度。
④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增加随机自动(自适应)修正误差系统,提高精度。
⑤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增多动态成型环节,减小每一环节的成型修正量或切削量或压下量——将“拉削”原理应用于轧压,提高精度。
⑥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移植超精加工环节代替常规精加工,提高精度。
⑦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使动态成型元件产生“聚焦”功能并多级“聚焦”,形成精度足够高的“高能束”刀具,取代普通成型工具,由于高能束切削切削力极小,极易于大幅度提高成型精度,如图9,图中转辊聚焦多级动态电报体系产生高能束并使它多级聚焦。
2.3向扩大工作压力范围领域拓展应用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减小必需扩大压力范围——提高压力或真空度范围的有效容积,如将冶金炉腔中的自由空间(熔池和渣池以外的炉腔空间)减至最小,如图2、图3中上、下炉体或结晶器的相对运动。
②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减小工作系统的尺度到易于实现全密封。
③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制造耐压性能大幅度提高的无焊缝高压容器。
2.4向扩大功能领域拓展应用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增多功能:如将冷却功能动态环节(循环水冷系统的水流)同时增加为动力传输功能的传输动力环节,如图7(5);在动态电极的传电功能过程中增加搅拌功能和破碎阻挡物功能,如图1<B>,图2,图7,在动态转轮电极的转轮园周上开斜槽。
②突破临界点:改变动态环节的相关参数(如转速、尺度、电压、电流等)及动态环节件数、工位数,或改变结构和选材,或同时选择组合,突破原有功能临界点。
③创造新的功能:将静态环节改为动态环节(尤其是带电环节产生的新的电磁场的动态过程)将产生原有静态环节没有的若干新效应,新功能可供选择利用。
2.5向组合化、综合化、复合化、大型化、微型化、重型化、轻量化、强化、超强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更深远广大领域拓展应用,可采取下列措施:
将本发明的相关技术与现有相关技术:
①选择组合,相互移植(照搬,转移);
②选择综合,相互嫁接(增加特殊接口);
③选择复合,相互渗透(增加特殊界面处理);
④选择结合,相互反应——相互作用(增加创新效应)。
三、本发明的动态器件的形式、结构、设计要点、参数选择
3.1形式、结构
直接照搬现有动态器件的形式和结构,难于或不可能满足本发明的拓展要求,需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和发展,本发明采用的动态器件的形式和结构主要有:(以动态电极为基础典型实例代表)
3.1.1转管式:如图1(A),图2(12),图3(6、14),图4(9),图5(2),图8(8),图9(2、3)。含旋转运动和轴向运动。尺寸较小,造价较低,一般多用于温度不太高场合。含转辊式,转锥体式等轴向尺寸较大的旋转体。
3.1.2转轮式,如图1(B),图2(1),图4(4),图5(8),图6(1),图7(5),图8(7),图9(6)。图6为转轮式动态电极系统。型式:马达传动,内支承管喷水冷却式。应用:ST-CPC一步熔敷;ST喷涂;ST结晶器导电系统等。图中
1-转轮式动态电极;            2-导电(输电)环支承;
3-绝缘传动带;                4-支承座夹管侧(夹紧内支承喷管侧);
5-内支承喷管;                6-进水软管接头;
7-密封圈;                    8-绝缘瓦;
9-塞头;                      9.1-喷水孔;
9.2喷水内冷腔;               10-密封垫;
11-支承座出水腔侧;           11.1-出水汇集腔;
12-出水管接口;               13-马达;
上述结构可作两类绝缘设计:
①半绝缘(小系统绝缘):转轮电极系统(动态电极系统)绝缘,使用绝缘带传动,非动态电极系统(马达座架系统不带电,冷却系统(水液冷)未完全绝缘(弱带电,通过水液传电)。
②全绝缘(大系统动态电极头箱体绝缘)。包括水液冷却系统(含水箱、马达、机座、传动系统等都带电,但与其它系统绝缘。
含光轮、齿轮、带枟轮、一般只有旋转运动和径向运动,尺寸较大,造价较高,适用于各种温度,含转环式、转盘式等径向尺寸较大的旋转体。
3.1.3条状动态端头式:包括转轮动态端头式:如图7(5),图1(C)。
履带动态端头式:如图1(D)
条状可作成园柱状,直接取代现有技术的石墨电极,一般用于较小电流,温度不太高场合,转轮可兼有传动、传电、冷却多种功能如图1(C)(b)
图7为端头转轮式动态电极(A型)
图中:
1、进水接口;2、进气接口(必要时使用);3、出水接口;
4、电极体;5、转轮电极;6、轴流式水轮桨;7、紧固螺钉。
设计要点:
1、必要时使用气压密封;
2、转轮传动形式:
A型——水力;
B型——气动;
C型——马达(传动件布置在组件4内)。
3.1.4子弹式、叠弹式、组合弹式,如图1(I)。
适用于动态脉冲电极,制造较复杂,能用于各种温度。
3.1.5飞标式、叠标式、组合标式、连续重叠压接射杆式,如图1(J)。
适用于脉冲或连续动态电极、制造较复杂,能用于各种温度。上述是3.1.4、3.1.5是转管动态电极的发展,轴向运动演变为高速发射运动,短转管段演变为“弹”式,长转管段演变成为“标”式或“杆”式,制造和冷却机理较复杂,适用于3.1.1、3.1.2、3.1.3不能满足要求的某些特殊场合,炉腔尺寸很紧凑,3.1.1、3.1.2、3.1.3必需的若干相关系统可以省去。
3.1.6跳针组合式(群针组合式)(缝纫机针组合式)动态元件类似于缝纫机针群,组合形式可密排,也可较疏分布,适用于调控较大空间范围的温度场或其它参量场。如图1(H)。
3.1.7传动带式,如图1(G)。含传动丝式,传动线式。
3.1.8轮休式:多动态元件组合、轮流换休。
3.1.9综合式;上述多种形式的组合或综合。
3.2设计要点:
采用本发明的拓展动态技术,通常都要解决好上述动态器件(尤其是动态电极)的如下问题:
3.2.1密封问题。主要是新增冷却系统或原有密封系统因动态改造产生的动态密封问题。通常需增设多重密封和高温密封环节。必要时增设压力密封环节(液压或气压)(利用反向压力,堵死渗漏通道或使渗漏体反行),动态密封环节(如动态相变密封,利用密封环节或密封剂的液固相自适应变化等动态平衡关系建立的动态密封环节)。
3.2.2绝缘问题。尤其是使用高电压时,通常需按高温、高压、大电流、较高电压提高一个绝缘等级设计。
3.2.3运行安全问题,尤其是涉及高温、爆炸、喷溅、高腐蚀和有毒等可能危及安全的环节。通常按全密闭设计,可分步实施。
3.2.4阻力问题。减少动态能耗,防止动态失效。通常将冷却和润滑结合考虑。上述问题的解决,一般都只需要直接移植现有技术的相关部分,实测摸拟动态器件的排阻力效应后(包括开斜枟,利用气流排开或清除或粉碎阻挡物等简易有效手段),进行若干轮跟踪调试设计即可圆满完成任务(达到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任务)。若要求更优效果,本发明人可以另行提供相关技术方案,比如直接应用本发明思路拓展动态技术解决上述问题,能产生超常规的更优效果。
3.3参数选择:
3.3.1选择原则:尽可能满足高速度、高电压、大电流、小尺度、强冷却、全密闭、超高温、超强化、轻量化、低能耗、低资源消耗、低成本、高效益、零污染、零废弃、零排放、改善环境、倍增新兴市场。
3.3.2选择步骤:①按现有技术选用,预留优化环节。②正式生产后按本发明优化调整。
③必要时本发明人另行提供更优方案。
四、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4.1可实现大幅度提高性能:应用本发明将更有利于
①采用更高性能材料;
②采用复合材料;
③采用复合结构;
④采用三维压应力成型(最佳成型应力状态);
⑤采用复合强化。尤其是通过本发明的动态热喷涂实现高应力区的局部复合强化。
4.2可实现大幅度减轻重量(如果需要的话)。
4.3可实现大幅度降低成本:应用本发明将更有利于实现:
①一步净终成型;
②一步成材:如一步练钢——连铸连轧;
③使修复翻新的局部强化超强化效果成倍提高。
4.4可实现大幅度节能和开辟新能源:应用本发明最有利于实现:
①减少中间环节节能;
②减少或改善电极效应节能;
③为创新能源的大面积采用提供突破条件,如各种高能电池(尤其是燃料电池)的升级换代;太阳能、氢能、核能的工业化应用;
4.5可实现大幅度节省资源和开辟新资源,应用本发明最有利于实现:
①超高温特冶一步全离解,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输入,一步输出各种目标产物,趋零废弃物。
②超高温超高压人工合成各种新资源。
4.6可实现从根本上彻底改善环保、改变恶劣环境:应用本发明最有利于实现:
①取消石墨电极(含碳电极和碳素电极糊)根除由此产生的CO2污染。
②减少碳还原,实现CO还原的全密闭循环,趋零排放。
③其它生产全密闭循环,实现趋零污染、趋零排放。本发明设备的空间尺度大幅度减小,甚至可能比对应的现有技术减小1-2个数量级,体积减小3-6个数量级。
④为积极环保:改造恶劣环境成优良环境提供根本性的技术经济支撑。
4.7可实现大面积不断开拓新兴市场。
五、本发明实施例:
5.1第一方面:从构件角度划分的应用实例:
例5.1.1动态电极
现有冶金炉、电解枟、各种使用电力的物化反应装置,各种电工电器设备及其工艺过程(包括各种电焊),凡是使用电极(有电极存在)的各种工艺过程及其设备,其中的工作电极,往往都是相对静态的(工作时处于相对固定的、比较单一的简单机械运动状态。含相对静止状态),又往往都是易于消耗和损坏的,还往往都是实现现有工艺根本突破创新的薄弱环节,电极效应往往都伴随较大的电能损失,电极效应的可控范围小,不期望的电极效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若将这些电极改造为动态电极,选择适当的电极材料、结构形式和动态参数,就可解决现有静态电极的上述问题。
动态电极的结构形式、设计要点、参数选择已如前述(“三”),材料可以是铜等导电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或其它材料,冷却方式可外冷、内冷、内外冷兼用。
例5.1.2动态容器
(1)动态反应器:与反应物接触的构件,如冶金炉的炉顶、炉盖、炉壁、炉底、出水口等,往往由于工作条件苛刻(如高温、高蚀等),使用寿命较低,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往往是现有技术实现根本突破创新(如超高温,超高压,超高腐蚀、磨蚀、熔蚀等)的主要限制环节之一,若部分或全部改造为本发明的动态环节,就可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动态炉腔可以有效搅拌反应物。
(2)动态模具:如压铸模:黑色金属压铸和重大型零件的压铸之所以难于实现,压铸模是主要限制环节,采用本发明改造为局部或全部“动态压铸模”,就可解开这些难题,甚至实现趋零摩擦压铸。
(3)动态结晶器:如连铸结晶器。现有连铸的铸坯出型是靠满足一定条件的振动拉出,拉应力成型,铸坯质量差,铸速极低(<1m/s=,与轧制速度(>10m/s)不匹配,若采用本发明将结晶器改造为动态结晶器就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直至实现高速压射一步成型,这时的动态结晶器演变为动态成型通道。
例5.1.3其它动态器件
凡现有技术中的薄弱环节,均可考虑采用本发明动态技术给予解决,尤其是改变现有技术体系的运动状态,创新效果最突出,还可将动态器件的高速运动与动力系统,冷却系统,新增反应系统结合,“一石多鸟”。
5.2第二方面:从功能和行业、产业角度划分的应用实例:
例5.2.1动态工业炉
(1)动态电弧炉(包括各种矿热炉)
如图2,图3(D)、(E),图10。
图2为ST动态电弧炉之二(多功能通用型)。图中:
1、转轮动态电极;2、导电臂兼进出水管;2.1炉顶动态电极动力头3、动态电极转轴兼进出水管;4、出水通道;5、进水通道;6、上炉体;6.1炉顶;6.2左右炉壁(滑动炉壁);7、烟道(内设置推料装置。小炉可由炉门加料。)8、伸缩(活动)烟道;9、单向阀(连续熔炼或真空熔炼时使用);10、炉底动态电极动力头;11、下炉体;11.1、炉底;11.2前后滑动炉壁;12、转管动态电极,13、出钢口(无渣出钢口);14、烟道口(或活动炉门口);15、导向立柱;16、带倾动机构的底座。
设计工艺要点:
1、动态电极的选用:种类、形式(如常用的转轮式或转管式),可设计多种单一或组合方案,设计时首先根据产品性质和规模,决定炉温要求、真空度要求(压力要求),气氛要求,冷却要求,供电要求,控制要求,再决定搅拌要求、精炼要求,复合强化要求,再决定总纲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最后结合资金条件,技术力量,制造条件,管理条件等现厂情况,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动态电极可一个或多个,单相或多项,交流或直流)。
2、电极升降可由6和11单独或组合完成,也可划分(分解为)更小局部完成(6和11的更小局部。)多电极时可每个电极单独升降。
3、炉底电极要求高度尺寸小(紧凑)时最好选用成组动态转管电极,工作中要求将加料时的机械损伤降低至最小允许值。
4、小炉型出钢口可兼观察孔使用,必要时可在6-2上设置观察孔和炉门。
5、转轮动态电极要求:①重量<1/4同功率石墨电极;②工作时的允许电流密度超过石墨电极20倍以上。③造价<石墨电极的1/3;④密封性比石墨电极提高两个等级以上;⑤使用维护操作成本<石墨电极的1/3;⑥寿命比石墨电极提高10倍以上,满足上述要求,通常冷却水温<30℃,水压>0.3Mpa,⑦转轮动态电报可采用紫铜管组合结构制造。
6、正确充分应用凝壳炉技术(渣壳、合金壳)是技术关键之一,尤其是6-2、11-2、12等环节。
7、工艺完全稳定后,逐步过渡到连续熔炼,动态电极不升降,炉体不滑移。钢液采用“压力传输”。
图3(D)的另图类似图2(未画出)。其设计工艺要点的不同之处为:1、与全转轮或全转管电极比较决定电极形式;2、可动态电极固定,炉体11、6升降和倾转完成起动引弧和出钢。也可升降引弧。3、动态电极组合形式之一:转轮转管组合,即图2。
图3(E)是动态电弧炉的一种简易结构;ST三相有衬动态电弧炉。
图中:1、偏心出钢口;2、转管动态电极;3、炉盖;4、结晶器;5、烟气道;6、炉体;7、渣池;8、熔池;9、炉底电极(接地)。
图10为ST动态三相电弧炉之一(广谱多用型)。
图中:A.:A相动态转管(或转轮或其他转动体。下同)电极;B、C:B.C相电极;D、E:动态转管(或轮等)炉顶;F-动态转管(或轮等)炉壁;G-浇注型腔(N)顶结晶器;H-炉底结晶器(冷却C);I-炉壁结晶器(冷却A);J-炉顶结晶器(冷却D、E);K-炉壁结晶器(冷却B);L-炉壁结晶器(冷却F);M-冷凝室;N-铸型型腔;O-铸型型腔可动侧壁结晶器;P-烘烤室(或烧结室,作绕结室用时通过A、D间的前后通道(图中未画出)与V连通;Q-加料室;R-冷凝室顶结晶器;S-冷凝室侧壁结晶器;T-总底结晶器;U-渣池;V-炉瞠上部空间;W-产品(熔炼合金铸件);X-冷凝产物;Y-物料推送机;Z-加料斗;1-物料(炉料);2-熔炼合金池;3、绝缘层件(衬垫);4-渣壳;5-带单向闸门的物料入口;6-带单向闸门的炉气出口。
设计要点:
1、可简化为单相炉、有衬炉、电渣炉、亦可化改为真空炉;
2、根据需要使用凝壳炉技术。
3、根据熔炼条件(主要是炉温和产品性质)确定冷却、绝缘方式和抗阻力(减小传动消耗,严防卡死)方式。熔炼合金出水口,可改用“动态出水口”(含对滚式动态闸门)或与F对应的水冷动态转管(或轮等)炉壁。
(2)动态电渣炉
如图3,图8,图10
既包括采用动态永久性非自耗电极,也包括采用动态结晶器,还包括各种动态电渣熔铸或电渣熔铸成型专用设备。
图8为高效连续一步成型曲轴
采用ST动态电极,上面或侧面可直接浇注钢水,勿需自耗电极。图中:
1、2、3、4、5、6-各模层;7-主加热动态电极(可埋弧或明弧加热);8-辅助加热动态电极示意(必要时设置);
高效连续一步成型技术见本人发明的另项专利:《竖直局部模具循环上翻连续整体电渣熔铸曲轴及类似零件的工艺和设备》
(3)动态综合电炉(综合应用电阻热、电弧热,电渣热,感应(涡流)热和其它热源
(4)动态超高温炉:动态电极+动态炉腔+凝壳中间环节(动态梯度温度场)。如图9、图10结合,渣壳和合金壳演变为凝壳炉衬,包括超高温热离解,超高温电化学反应器,超高温电磁效应装置。
(5)动态电解槽:动态电解电极可以是旋转内外园柱面或旋转端面,动态传动带面等。
(6)动态裂化炉:包括各种管式炉,热源可以是电热、化学热、综合热。
例5.2.2动态高能束枪
图9为ST高能粒子束枪基本结构
图中:
1-等离子束或电子束(高能粒子束);2-转辊聚焦动态电极(第3级);
3-转辊聚焦动态电极(第2级);  4-枪体壳;
5-进气口(或抽气口);         6-转轮动态电极(第一级,发射极);
7-绝缘隔板;                 8-喷口;
设计要点:
1、可以2级、3级或多级;
2、级间电压、极性、根据需要确定;
3、ST等离子枪的压缩气体种类、压力、流量、按现有常规技术参数作初选值,调试稳定后,发挥本枪结构优势,加大输入功率至最佳值。
4、作电子束枪使用时,级间电压和真空度,操作规程编制,可从中压开始,也可以与等离子枪结合开始调试,参考现有常规参数初选基准值,工艺稳定后,加大电流和电压至最佳值。
上述高能束枪包括动态等离子枪、动态电子枪、动态激光枪、动态高能光束枪、动态高能微波束枪等。
例5.2.3动态连续包敷(CPC)
如图4,图5。
包括动态电极+动态结晶器+动态复合强化
图4为:ST·CPC一步熔敷轧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轧辊;2-ST动态电极三相电弧炉;3-渣池;
4、转轮动态电极;5-熔池;
6、结晶器;7、滚轮(滚压强化);
8、熔敷层;9、转管动态电极;
10、进水腔环;11、出水腔环;
设计要点:
1、密封和绝缘必要时都可采用“气压法”(利用气压层,气压力与阻力平衡),绝缘层与转动电极的阻力试验确定范围,建立自反馈随机平衡系统。
2、转动态电极传动力可以是马达(电磁力),也可是水力或液压或气动,与冷却结合。
3、最好使用调压调控输入功率,必要时也可使用移动动态电极方式(改变电极中心位置)。
4、钢液传输必要时可以使用“管道式”。
图5为ST动态电极轴向一步熔敷轧辊示意图(熔敷成形母线:轧辊园柱面轴向母线,部分或全长。)
图中:
1-轧辊;2-转管动态电极;3-侧封结晶器(有动态转轮);4-渣池;5-出水;6-强化滚轮;7-熔池;7.1熔敷层;8-动态转轮;9-侧封结晶器(无动态转轮);10-进水;1-10总成:ST动态电极熔敷头。
设计要点:1、熔敷头数(总成数)和位置,组件2转管动态电极长度,待工艺调试稳定后,根据敷层类型、性质、层数和产品批量确定,并在生产使用中调整完善。
2、熔敷端面与圆柱互交界棱,可适当增加工艺辅件,使熔敷棱突出适当增量,再加工去除或滚压去除。3、熔敷层合金的熔炼和加入按ST动态工业炉处理(如前述多种)或用现有多种常规方式进行。
例5.2.4动态热喷涂
包括动态电极+动态复合强化
包括动态电弧喷涂、动态高能束喷涂。
例5.2.5动态钛锭熔炼,动态电极+动态结晶器。
如图3。
图3为ST钛锭熔炼图。
(A)主视(正视)图;(B)侧视图;(C)俯视图;
图中:
1、活动(升降)结晶器;2、渣料斗;3、单向阀;4、进出气管(抽真空或吹氩);5、绝缘层;6、炉顶动态转管电板;7、炉顶动态电极动力头;8、导轨;9、渣池;10、渣壳;11、熔池;12、钛锭;13、陶瓷环或强化渣壳;14、炉底动态转管电极;15、机架;16、固定结晶器;17、引锭机构;18、引锭动力头(减速箱);19、振动器(必要时使用);
20、物料斗;21、炉底动态电极动力头;22、出水管接头;23、进水管接头;24、小车式升降横臂;25、立柱;
设计工艺要点:
1、采用组合式(“活字板”式)结晶器,可生产其它截面(方、长方等)钛锭。
2、动态电极可多个,采用交、直流、单、多相供电均可。
3、本设计的引锭方式稳定可靠,脱模简洁,易于提高引锭速度。必要时引锭极亦可不用态电极,引锭方式可用常规方式,动力传动可液压式和绞轮式,减少结晶器高度,结晶器出口可使用动态结晶器技术。
4、进出气口可多个,必要时增设烟气出口。
5、振动器必要时使用,可参考常规连铸轴锭结晶器设计。最好是多功能无级连续有载可调式。
6、高温区耐火壳层10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点,必需同时满足耐火、长寿、绝缘、密封、无污染、低阻力等多项综合要求,必要时可使用“气压法”。
7、本设计比较简单可靠,工艺稳定后,再向ST连冶连铸连轧发展。
8、通常选择V=1-10米/秒,Vω=3-30米/秒;(Vω-动态电极园周线速度。)
例5.2.6动态喷枪喷嘴
例5.2.7动态高能电池
例5.2.8动态强电光源、动态激光器
例5.2.9动态核反应堆、动态核反应器、动态聚变反应器
六、本发明应用的超常规甚至显著超常规效果实例:
例6.1动态电弧炉的主要优点
(其它动态电炉类同)
ST动态电弧炉的主要优点(以直流电弧炉比较)
(1)提高产品性能
①易于实现低碳,微碳、甚至零碳;
②利于真空熔炼,更利于保护气体熔炼,密封性大幅度提高;等效熔室体积大幅度减小。
③利于减少熔炼污染,直至零污染(凝壳炉、结晶器)
④利于调控温度和时间;精确控制成分;
⑤利于实现超高温,第一阶段可实现炉腔平均温度2000℃-3000℃,以后可实现3000-5000℃,甚至更高。
⑥利于发挥电化学反应功能;
⑦动态电极实现高效搅拌,利于精炼去除夹杂物。
⑧利于复合强化;
(2)降低成本
①取消石墨电极,成本降低3-5%
②设备费降低5-20倍;技改投资当年回收;
③生产率提高20-50%;超高温冶炼可成倍提高;
④可直接加入部分矿石;最后实现一步炼钢;
⑤彻底解决底电极问题,维修费用减小3-10倍,寿命提高3---10倍;
⑥节电10-20%(第一代);第二代节电20-40%;以后可达更高指标。
第一代综合①-⑥,吨钢成本降低20-30美元(普钢),甚至50美元;
特殊钢吨钢成本降低30-50美元,甚至100美元。
第二代以后进一步降低。
(3)彻底根治环境污染,尤其是粉尘、噪音和CO2;;
(4)易于上马,易于推广和掌握,容易实现自动化。
(5)可能大面积普及(半数使用高阻抗三相交流ST动态电弧炉,尤其是矿热炉),成为一种主流冶金手段。
(6)有利于创造多种超高温短流程一步法特种电冶和超高温电冶电解(含高温碳还原和超高温热离解、热裂解),直接从矿石一步获得各种金属或合金及其相应付产品,可节省资源1-3倍,甚至3-5倍以上,节省能源1-3倍,甚至3-5倍以上。工作原理示意图见“ST动态三相电弧炉(广谱多用型)”(图10)。
(7)特别有利于钛合金、难熔金属及其合金的生产。如锰合金、硅合金、铬合金、钛合金、铌和铌铁等。
例6.2动态铝电解
动态电解槽,可以解决电冶铝的惰性电极难题,彻底根治污染,大幅度降低电耗和成本,还易于发展至动态一步成型成材。
与其它动态电炉结合,可开发动态一步铝特冶,淘汰现有电解铝工艺。
例6.3动态超高温冶金
应用本发明可实现炉腔(反应腔)平均温度2000℃、3000℃、4000℃、5000℃,甚至更高。
超高温冶金能开辟冶金新天地,如实现超高温热离解、热裂解、热分解。从矿石一步分离多种有价物质,采用合理代价实现趋零排放、趋零废弃物、趋零污染。通过现有技术难于实现的超高温电化学反应、电动力学反应、电磁力学反应、直至核反应,为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拓展非常广阔领域和惊人效果。
例6.4动态高能束枪和动态约束技术的开拓将为核聚变提供条件。
例6.5动态结晶器将大幅度提高结晶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如前所述,可能实现一步炼钢——连铸连轧。
例6.6动态喷枪喷嘴可实现大幅度提高寿命,大幅度提高工作压力,引发炼钢等冶金工业的革命性变化。
同时能开拓高压切割新领域,使现有采矿、盾拓等技术升级换代。
例6.7动态电渣冶金、动态电渣熔铸
可使今日发达国家最新发明的快速电渣冶金进一步完善,使本人早期发明的电渣整体熔铸曲轴等异形件一步成型技术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减小能耗物耗、改善环境,扩大应用领域。
能使原有熔铸曲轴在设备投资降低一倍的前提下,实现连续成型,克服挤拐难点,上面倒钢水,快速一步成型。
例6.8动态熔敷。如图4,图5。
如动态连续包覆法(ST·CPC法),能使现有CPC技术的设备投资成倍降低,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尤其是渣池和熔池的有效搅拌和动态结晶器的出坯质量),易于实现多层复合,应用领域可大面积扩大。
例6.9动态热喷涂
能根本克服现有喷涂技术的两大致命弱点:结合强度低,孔隙率较高,因为本发明的动态热喷涂采用动态电极和动态复合强化,易于实现大面积、高能量密度、连续均匀、稳定调控喷涂参数。
6.10应用实例小结
应用本发明与各种行业各种产品结合,能产生技术经济效果异常突出的成百上千项技术方案——新发明——发明专利。
七、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设计实施要点和拓展应用领域及效果总结。
7.1将现有电极技术、容器技术、工业炉技术、高能束枪技术、连续包敷技术(CPC)、热喷涂技术、钛锭熔练技术、喷嘴喷枪技术、电池技术和高能电池技术、电光源技术和强电光源技术、激光技术、核反应技术等中的薄弱环节或难点环节的材质、结构、参数、相关工作过程和制造过程,应用本发明的动态技术的相应部分给予适当改造。
7.2对改造中的难点问题,如:高温、高压密封问题、趋零阻力的高可靠性问题等,第一步:先按现有对应技术,通过实测模拟动态环节,进行2-3轮跟踪调试设计,即可确定正式生产工艺流程和相关参数并设计或选定对应设备,一般即可圆满完成本发明任务:实现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成本、效益、收益、强化、超强化、轻量化、超轻量化、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消耗、高温、超高温、高压、超高压、高纯、超高纯、高能流密度、超高能流密度、趋零污染、趋零排放、趋零废弃、改善环境、提高生产水平、提高文明生产程度、自动化、智能化、开拓新兴市场等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的超常规甚至显著超常规改善。
7.3第二步:通过工业化生产逐步进一步优化定型;
7.4第三步:综合应用本发明的动态技术进一步更新升级换代;
7.5必要时本发明人另行提供更优技术方案;
7.6针对现有材料制取(或制备)技术,包括各种冶金技术(金属及其合金制取技术),还包括各种非金属材料,各种复合材料制取技术,都可按照本发明改造为对应的动态材料制取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本发明的动态工业炉和对现有制取工艺的难点环节或薄弱环节,综合应用本发明进行改造,实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的超常规甚至显著超常规改善。
7.7针对现有制造技术(赋形赋性技术),包括各种铸、锻、焊赋形技术,各种性能处理技术以及各种特殊赋形赋性技术(如各种镀层技术、喷涂技术、一步熔敷(CPC)技术等),都可按照本发明改造为对应的动态赋形赋性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本发明的动态工装并对其工艺难点综合应用本发明进行适当改造,实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的超常规甚至显著超常规改善。
7.8从本发明动态技术各个环节、各个可相对独立部分的选择组合,到选择综合,再到选择复合,再到选择结合,特别有利于为各行业的前沿课题提供具有原始根本性质的突破创新条件,尤其是对于各种尖端产业,包括新兴石化、新兴能源、新兴海洋、航空航天、核工业等,还包括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因为本发明对于先进制造和先进材料能发挥超常规甚至显著超常规改善作用。

Claims (10)

1、本发明涉及一种较广泛技术领域的拓展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改变现有技术环节的运动状态参数,或称为改变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通常首先是将静止改变为相对运动,达到突破现有技术的受限边界值,实现超常规的,甚至显著超常规的拓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效果,可简称为应用动态技术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措施,实现向提高工作温度的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
①增加冷却强度,如:增加内冷;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速和传热面积;增加冷却介质的导热系数——选取导热系数高的冷却介质;增加需强化冷却器件的导热系数——选取导热系数高的材料制作;
②提高与高温区接触器件的运动速度V,使其在高温区中的相对停留时间减少到许用范围,如本发明的动态电极,V选用3-30米/秒,必要时选用50-200米/秒,甚至更高;
③转移高温区,使高温区连续或断续运动,避免集中“威胁”加热某些工作点;
④对于冶金炉和其它高温反应器,当温度超过容器本身的熔点时,在容器和高温反应物之间增加“过度环节”,利用“过渡环节”的传热惯性约束高温反应物在适度空间范围,如冶金炉中的“凝壳炉”和核反应中的惯性约束环节;
⑤改变动态器件的结构、材质及相关参数,使之更有利于实现上述改进措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措施,实现向提高工作精度的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
①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使制约传感环节大幅度提高工作精度的结构和选材得到突破;
②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改变传输环节的传输机理、传输结构及其选材,大幅度提高传输精度;
③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加大频谱宽度,实施多元多路“谐振——共振激发”,大幅度提高分析处理环节精度;
④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增加随机自动自适应修正误差系统,提高精度;
⑤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增加态成型环节;减小每一环节的成型修正量或切削量或压下量——将“拉削”原理应用于轧压,提高成型工作精度;
⑥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移植超精加工环节代替常规精加工,提高精度;
⑦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使动态成型元件产生“聚焦”功能并多级“聚焦”,形成精度足够高的“高能束刀具”,取代普通成型刀具,由于高能束切削切削力极小,极易于大幅度提高成型精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措施,实现向提高工作压力的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
①应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将压力空间的有效容积减至最小,如将冶金炉中的自由空间减至最小;
②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大幅度减小工作系统的尺度到易于实现全密封;
③利用本发明动态技术,制造耐压性能大幅度提高的无焊缝高压容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措施,实现向扩大功能的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
①增多功能:如将冷却功能动态环节——循环水冷系统的水流,同时增加为动力传输功能的传输动力环节;在动态电极的传电功能中增加搅拌功能和破碎阻挡物功能,如动态转轮电极的转轮园周上开斜枟;
②突破临界点:改变动态环节的相关参数,如转速、尺度、电压、电流等,及动态环节件数、工位数或改变结构和选材或同时选择组合,突破原有功能临界点;
③创造新功能:将静态环节改为动态环节,尤其是带电环节,产生新的电磁埸的动态过程,将产生原有静态环节没有的若干新效应,新功能可供选择利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措施,实现向综合化、复合化、大型化、微型化、重型化、轻量化、强化、超强化、更优自动化,更优智能化等更深远广大领域拓展应用:
将本发明的相关技术与现有相关技术:
①选择组合,实现照搬、转移的相互移植;
②选择综合,实现增加特殊接口的相互嫁接;
③选择复合,实现增加特殊界面处理的相互渗透;
④选择结合,相互反应——实现增加创新效应的相互作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现有技术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其将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动态器件的形式和结构主要有:
①转管式,动态器件为作旋转运动和往复轴向运动的管件;
②转轮式,含光轮、齿轮、带轮、转环式、转盘式等径向尺寸较大的旋转体,一般只作旋转运动和径向运动;
③条状动态端头式:包括转轮动态端头式,履带动态端头式,条状可作成圆柱状,如:勿需改造现有炉型即可直接取代现有技术的石墨电极;
④子弹式、叠弹式、组合弹式,如适用于动态脉冲电极的动态器件;
⑤飞标式、叠标式、组合标式、连续重叠压接射杆式;
⑥跳针组合式:群针组合式:缝纫机针组合式——类似于缝纫机针群,组合形式可密排,也可较疏分布;
⑦轮休式:多动态元件组合,轮流换休;
⑧传动带式,含传动丝式,传动线式;
⑨综合式:上述多种形式的组合或综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其特征在于通常的设计要点是解决好动态器件的下述问题:
①密封问题:主要是新增冷却系统或原有密封系统因动态改造产生的动态密封问题,通常需增设多重密封和高温密封环节,必要时增设利用反向压力堵死渗漏通道或利用反向压力使渗漏流体反行的液压或气压密封环节和利用密封剂液固相自适应变化等动态平衡关系建立的动态密封环节;
②绝缘问题,尤其是使用高压电时,通常需按高温、高压、大电流、较高电压工况提高一个绝缘等级设计;
③运行安全问题,尤其是涉及高温、爆炸、喷溅、高腐蚀和有毒等可能危及安全的环节,通常需按全密封设计,可分步实施;
④阻力问题:减少动态能耗,防止动态失效,通常按常规同类技术将冷却和润滑结合考虑,实测摸拟动态器件的排阻力效应后,进行若干轮跟踪调试设计即可圆满解决,包括开斜枟、利用气流排除粉碎阻挡物等简易有效手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现有技术的动态环节结构、材质、参数,拓展应用领域和效果,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规定选择相关参数:
①选择原则:尽可能满足“高速度、高电压、大电流、小尺度、强冷却、全密闭、超高温、超强化、轻量化、低能耗、低资源消耗、低成本、高效益、零污染、零废弃、零排放、改善环境、倍增新兴市场”;
②选择步骤:A、按现有技术对应规范选用,预留调试优化环节;
B、运行中按本发明优化调整;
C、必要时本发明人另行提供更优方案。
③选择范围:A、动态器件运动速度:通常园周运动:V=3-30米/秒;特殊:V=1-300米/秒;直线运动:V=1-10米/秒;特殊:0.3-100米/秒;
B、工作电压:现有技术工作电压的0.15-10倍;
C、工作电流:现有技术工作电流的0.10-25倍;
D、最小尺度:比现有技术小2-9倍,甚至小一个数量级;
E、最大尺度:比现有技术大2-9倍,甚至大一个数量级;
F、冷却强度:现有技术冷却强度的0.15-10倍;
G、全密闭程度:现有技术密闭程度的2-1000倍,甚至更高。
H、超高温:根据工作需要比现有技术提高100-3000℃,甚至更高;
I、废弃物:比现有技术减少2-1000倍,甚至更少;
J、排放污染程度:比现有技术减少2-1000倍,甚至更少。
10、如权利要求1-9选择组合拓展应用的典型基础实例为动态电极,其特征在于:
应用前述权利要求1-9中的一项或多项,将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由静态改变为动态,或将现有技术中的动态电极的结构、材质、冷却方式、相关参数按本发明给予适当改造,从而获得超常规的拓展应用领域及效果。
CNA2005100886437A 2005-08-01 2005-08-01 动态技术的拓展应用 Pending CN1743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886437A CN1743778A (zh) 2005-08-01 2005-08-01 动态技术的拓展应用
KR1020087005230A KR20080036215A (ko) 2005-08-01 2006-07-28 동적기술의 확대응용 방법
US11/997,445 US20080206698A1 (en) 2005-08-01 2006-07-28 Dynamic Expand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CT/CN2006/001883 WO2007014519A1 (fr) 2005-08-01 2006-07-28 Technique appliquee avec expansion dynamique
BRPI0615953-2A BRPI0615953A2 (pt) 2005-08-01 2006-07-28 processo para aperfeiçoamento de tecnologia dinámica
SM200800016T SMP200800016B (it) 2005-08-01 2006-07-28 Tecnologia applicativa di espansione dinamica
AU2006275236A AU2006275236A1 (en) 2005-08-01 2006-07-28 A dynamic expand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JP2008524343A JP2009503425A (ja) 2005-08-01 2006-07-28 動的応用拡大技術
MX2008001469A MX2008001469A (es) 2005-08-01 2006-07-28 Una tecnología de aplicación dinámica extendida.
CA002617407A CA2617407A1 (en) 2005-08-01 2006-07-28 A dynamic expand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P06775233A EP1916494A4 (en) 2005-08-01 2006-07-28 DYNAMICALLY EXPANDAB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A200800492A EA200800492A1 (ru) 2005-08-01 2006-07-28 Технология 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расширения
TNP2008000047A TNSN08047A1 (en) 2005-08-01 2008-01-30 A dynamic expand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L189232A IL189232A0 (en) 2005-08-01 2008-02-03 A dynamic expand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ZA200801961A ZA200801961B (en) 2005-08-01 2008-02-29 A dynamixc expand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NO20081069A NO20081069L (no) 2005-08-01 2008-02-29 Dynamisk, anvendelsesutvidende teknologi
MA30695A MA29703B1 (fr) 2005-08-01 2008-02-29 Technique appliquee avec expansion dynamique
EC2008008235A ECSP088235A (es) 2005-08-01 2008-03-03 Dispositivo expandible dinámico para aplicación tecnológica
CR9789A CR9789A (es) 2005-08-01 2008-03-03 UNA TECNOLOGiA DE APLICACION DINAMICA EXTENDIDA
US12/381,148 US20090206616A1 (en) 2005-08-01 2009-03-06 Auto vent sto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886437A CN1743778A (zh) 2005-08-01 2005-08-01 动态技术的拓展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3778A true CN1743778A (zh) 2006-03-08

Family

ID=3613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886437A Pending CN1743778A (zh) 2005-08-01 2005-08-01 动态技术的拓展应用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06698A1 (zh)
EP (1) EP1916494A4 (zh)
JP (1) JP2009503425A (zh)
KR (1) KR20080036215A (zh)
CN (1) CN1743778A (zh)
AU (1) AU2006275236A1 (zh)
BR (1) BRPI0615953A2 (zh)
CA (1) CA2617407A1 (zh)
CR (1) CR9789A (zh)
EA (1) EA200800492A1 (zh)
EC (1) ECSP088235A (zh)
IL (1) IL189232A0 (zh)
MA (1) MA29703B1 (zh)
MX (1) MX2008001469A (zh)
NO (1) NO20081069L (zh)
SM (1) SMP200800016B (zh)
TN (1) TNSN08047A1 (zh)
WO (1) WO2007014519A1 (zh)
ZA (1) ZA200801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9026B2 (ja) * 2007-08-06 2010-01-13 株式会社テオス シリコン加熱炉
US9267702B2 (en) * 2013-09-24 2016-02-23 Claudio Santini Adjustable transition for accessing box coi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9943A (en) * 1968-06-25 1970-12-2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Rotating electrode and gas arc heater employing the same
US4193757A (en) * 1978-07-24 1980-03-18 Electro Minerals, Inc. Furnace construction and methods of loading and sealing a combustion chamber therein
CN2165934Y (zh) * 1993-08-25 1994-05-25 何图琴 金属管道内外壁静电喷涂机
JP3492320B2 (ja) * 2001-01-15 2004-02-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灰溶融炉の溶融メタル出湯方法
JP4446429B2 (ja) * 2003-02-25 2010-04-07 財団法人電力中央研究所 廃棄物処理用プラズマ溶融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A29703B1 (fr) 2008-08-01
BRPI0615953A2 (pt) 2011-05-31
AU2006275236A1 (en) 2007-02-08
CA2617407A1 (en) 2007-02-08
TNSN08047A1 (en) 2009-07-14
EP1916494A1 (en) 2008-04-30
ECSP088235A (es) 2008-06-30
ZA200801961B (en) 2008-11-26
WO2007014519A1 (fr) 2007-02-08
EA200800492A1 (ru) 2008-06-30
NO20081069L (no) 2008-04-29
SMP200800016B (it) 2009-05-11
MX2008001469A (es) 2008-09-04
KR20080036215A (ko) 2008-04-25
EP1916494A4 (en) 2010-04-07
CR9789A (es) 2008-09-10
US20080206698A1 (en) 2008-08-28
SMAP200800016A (it) 2008-03-05
JP2009503425A (ja) 2009-01-29
IL189232A0 (en) 200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36C (zh) 耐热影响区软化性能优良的马氏体耐热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39670C (zh) 铁素体系耐热钢
CN1505549A (zh) 用各向同性石墨模具浇铸合金的方法
CN102618733A (zh) 一种纯钛块状废料的熔炼回收方法
CN1037782C (zh) 炼钢用转炉和方法
CN106755724B (zh) 一种适用于3吨中频炉生产球化剂的熔炼工艺
CN1046554C (zh) 按多段熔炼法生产铁水的设备和方法
CN114729417A (zh) 直流电弧炉
CN106884110A (zh) 一种高真空电弧炉制备镍基高温合金的方法
CN108220612A (zh) 一种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回收锆合金加工方法
CN1743778A (zh) 动态技术的拓展应用
CN113106315B (zh) 一种耐热1200度换热设备用镍铬铝合金及制造方法
CN102230176B (zh) 一种金属水轮机转轮表面等离子熔覆方法
Kero et al. Some carbon-free technologies for manganese ferroalloy production
CN1576768A (zh) 冷却装置和薄带连铸装置以及铸造薄带的冷却方法
CN1276862A (zh) 冶金炉的构造及该冶金炉的操作方法
CN204944169U (zh) 铸造熔炼用中频炉的增高件
CN204944168U (zh) 铸造熔炼用中频炉
CN201600012U (zh) 一种新型氧枪系统
CN204848928U (zh) 电弧炉
CN111811268B (zh) 一种分层组合电极矿热熔炼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16656976A (zh) 一种返回屑料制备高纯高温合金gh4169的方法
Baake et 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Induction Melting Processes
CN111187967A (zh) 一种球磨机衬板生产工艺
CN104120370A (zh) 一种分选机叶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