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0502B - 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 Google Patents
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40502B CN1740502B CN 200510099440 CN200510099440A CN1740502B CN 1740502 B CN1740502 B CN 1740502B CN 200510099440 CN200510099440 CN 200510099440 CN 200510099440 A CN200510099440 A CN 200510099440A CN 1740502 B CN1740502 B CN 17405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sh
- frame
- butt joint
- window
- in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窗框(1)的下框(11)呈其上表面具有纵向面(11c)的台阶形状,对接窗扇(2)的下边框(21)的下表面呈钩形状,该下边框(21)的下表面和下框(11)的纵向面(11c)形成向下的凹陷部(25),该凹陷部(25)连续至对接窗扇(2)的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上述下框(11)上安装窗扇挡块(6),该窗扇挡块(6)位于凹陷部(25)内。由此,对接窗扇(2)一旦移动至对接位置,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与窗扇挡块(6)相接来阻挡。该窗扇挡块(6)位于凹陷部(25)内,因而不会从室内一侧、室外一侧观察到。从而形成为不会从室内一侧、室外一侧观察到在对接位置阻挡对接窗扇的窗扇挡块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两扇对接窗扇和两扇窗挡窗扇以在面内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窗框上的四扇型双槽推拉。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两扇对接窗扇和两扇窗挡窗扇以在面内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窗框上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框。
该四扇型双槽推拉窗,通常使两扇对接窗扇对接,并且使两扇窗挡窗扇与窗框的左右纵框抵接形成关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月牙锁等对对接窗扇与窗挡窗扇进行上锁。
因此,一旦其中之一对接窗扇越过对接位置移动至另一对接窗扇一侧,该其中之一对接窗扇与其中之一窗挡窗扇便在面内方向上分离,往往不能用月牙锁进行上锁。
而且,即使用月牙锁对其中之一对接窗扇与其中之一窗挡窗扇进行上锁,但在未对另一对接窗扇与另一窗挡窗扇上锁的场合,该上锁的其中之一对接窗扇与其中之一窗挡窗扇会形成为一体向另一对接窗扇一侧移动。
为了防止这些情况,需要设法避免对接窗扇越过对接位置移动到与该对接窗扇相对的另一对接窗扇一侧(下面称为相反侧)。
上述专利文献1、2中所披露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框中,将两扇对接窗扇拉近至室内一侧用的拉近件安装于窗框的上框、下框上,因而利用该拉近件可避免两扇对接窗扇从对接位置移动到相反侧。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6-3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3-64588号公报
上述现有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中的拉近件,安装于窗框的上框的下表面、下框的上表面,两扇对接窗扇的对接边框与该拉近件相接,因而该拉近件不用说在拉窗打开状态下、即使在拉窗关闭状态下也可观察到,故属于外观差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对接窗扇从对接位置移动到相反侧的、外观良好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第一发明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在窗框上安装两扇对接窗扇和两扇窗挡窗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框的下框上表面,呈其室内侧部上表面比室外侧部上表面高、其室内侧部上表面和室外侧部上表面以纵向面连续的台阶形状,
所述对接窗扇的下边框和所述纵向面构成向下开口、并连续至所述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的内侧面的凹陷部,
所述窗框的所述下框的所述纵向面安装有窗扇挡块,该窗扇挡块位于所述凹陷部内,而且与所述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的内侧面相对。
第二发明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在窗框上安装两扇对接窗扇和两扇窗挡窗扇,其特征在于,
该四扇型双槽推拉窗具有,在所述对接窗扇的下框内与窗户滑轮相接的室外侧下导轨以及在所述窗挡窗扇的下框内与窗户滑轮相接的室内侧下导轨,该室外侧下导轨和该室内侧下导轨设置于所述窗框的下框,
所述对接窗扇的下边框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的下端位于所述室外侧下导轨和所述室内侧下导轨的上端的下方,该凹陷部在该下端向下开口,连续至所述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的内侧面,
所述窗框的所述下框安装有窗扇挡块,该窗扇挡块位于所述凹陷部内,并与所述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的内侧面相对。
第一和第二发明中,最好是,其窗扇挡块为当其与对合边框内侧面碰撞时发生弹性压缩变形的部件。
这样的话便可吸收缓和碰撞时的冲击。
采用本发明的第1和第2技术方案,可通过使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内侧面与窗扇挡块相接,避免该对接窗扇越过对接位置向相反侧移动。
而且,窗扇挡块位于凹陷部内,因而无论在拉窗打开状态还是拉窗关闭状态下都不会观察到,故外观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框的室内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框的室外外观图。
图3是对碰拉窗的阻挡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从室内侧观察对接窗扇和窗扇挡块的主视图。
图6是四扇型双槽推拉窗框的具体纵向剖视图。
图7是四扇型双槽推拉窗框的具体横向剖视图。
图8是仅窗框的具体横向剖视图。
图9是下框部分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10是对接窗扇部分的放大横向剖视图。
图11是对接窗扇和窗扇挡块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对合边框与窗扇挡块的抵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其中之一对接窗扇的对接边框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其中另一对接窗扇的对接边框部分的立体图。
图15是2个对接边框的对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下框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两扇对接窗扇2和两扇窗挡窗扇3以在面内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窗框1上。
上述对接窗扇2安装于窗框1的面外方向其中一侧部(室外侧部),窗挡窗扇3安装于窗框1的面外方向其中另一侧部(室内侧部)。
上述窗框1将上框10、下框11、左右纵框12连接成为矩形。
上述对接窗扇2,将上边框20、下边框21、对接边框22、对合边框23连接成为矩形,其内部装上玻璃24。
上述窗挡窗扇3,将上边框30、下边框31、窗挡边框32、对合边框33连接成为矩形,其内部装上玻璃34。
使上述两扇对接窗扇2的对接边框22相互对接,使两扇窗挡窗扇3的窗挡边框32与纵框12抵接来形成为拉窗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对接窗扇2的对合边框23与窗挡窗扇3的对合边框33用月牙锁4上锁。
上述各对接窗扇2的上边框20、下边框21其面外方向其中一侧面(室内侧面)中靠对接边框22附近,分别安装有月牙锁挡块5。
将上述对接窗扇2向纵框12移动打开时,该月牙锁挡块5与窗挡窗扇3的对合边框33抵接来避免对接窗扇2的对接边框22与月牙锁4碰撞。
该月牙锁挡块5也可以安装于上框10、下框11上,也可以都不安装。
上述下框11上分别安装有2个窗扇挡块6。
如图1、图2所示,一旦将上述对接窗扇2移动至对接边框22彼此相接的对接位置,该对接窗扇2的对合边框23便与窗扇挡块6抵接而定位,而且阻挡该对接窗扇2向对接位置的相反侧移动。
根据图3、图4、图5说明上述窗扇挡块6阻挡对接窗扇2的部分的形状。另外,图3、图4、图5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玻璃安装部、窗户滑轮等进行概略图示,与后面述及的具体形状在形状、尺寸等方面有所不同。
下框11,室内侧部上表面11a比室外侧部上表面11b高,其室内侧部上表面11a与室外侧部上表面11b以纵向面11c连续,该下框11的上表面是台阶形状。
对接窗扇2的下边框21具有横向部21a和室外侧下垂部21b,其下表面21c呈大体钩形。
该下边框21的长度方向一端面21d,与对接边框22的内侧面22a抵接来连接,下边框2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面21e与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抵接来连接。
两扇对接窗扇2沿下框11的室外侧部上表面11b在面内方向上移动。
上述下边框21的室外侧下垂部21b与下框11的纵向面11c相对,用该纵向面11c和下边框21的下表面21c两者大致向下的凹陷部25。该凹陷部25连续至对接边框22的内侧面22a、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
上述窗扇挡块6,在下框11上安装以位于上述向下的凹陷部25内。例如,用与该纵向面11c螺合的小螺钉7安装为与下框11的纵向面11c相接,该窗扇挡块6与对接边框22的内侧面22a、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相对。如图4所示,窗扇挡块6未相对于下边框21的室外侧下垂部21b向下突出。
于是,当对接窗扇2在跨打开位置和对接位置两者的范围移动时,下边框21相对于窗扇挡块6移动从而始终位于下边框21的长度方向内。
由于这样,一旦使对接窗扇2在箭头方向上移动而移动至对接位置,如图5所示,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便与窗扇挡块6碰撞以阻挡为避免移动到相反侧.
而且,窗扇挡块6处于下框11的室内侧部上表面11a的下方位置,因而从室内一侧观察不到窗扇挡块6。
而窗扇挡块6相对于下边框21的室外侧下垂部21b位于室内一侧,因而从室外一侧观察不到窗扇挡块6。也就是说,位于凹陷部25以内,因而从室内、室外一侧均观察不到。
上述窗扇挡块6,最好是与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碰撞时,可发生弹性压缩变形来吸收缓和冲击力。
例如形成为硬质的主体8的端部设置软质的抵接件9,使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与该抵接件9碰撞而弹性压缩变形。
该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主体8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抵接件9,可兼用作其中之一对接窗扇2的窗扇挡块6和其中另一对接窗扇2的窗扇挡块6。
接着说明具体形状。
如图6所示,上述上框10具有室内侧上导轨40和室外侧上导轨41。
上述下框11如图6所示,与先前所述的下框11相同,具有由室内侧部上表面11a、室外侧部上表面11b及纵向面11c所形成的台阶形状的上表面,该室内侧部上表面11a设有室内侧立起片42、室外侧下导轨43,而室外侧部上表面11b则设有室外侧下导轨44。
上述纵框12如图7所示,具有室内侧内向片45和室内侧附近窗挡片46,窗挡窗扇3的窗挡边框32(拉近片)与该室内侧附近窗挡片46抵接。
上述上框10、下框11、纵框12,是用绝热件c将铝等金属制的室内侧部件a与室外侧部件b连接的绝热型材。
形成为跨上述上框10的室内侧部件a和室外侧部件b的内侧面来安装上框罩部件47,用该上框罩部件47将绝热件c覆盖来避免从下方观察到。
形成为跨上述下框11的室内侧部件a和室外侧部件b的内侧面来安装下框罩部件48,用该下框罩部件48将绝热件c覆盖来避免从上方观察到。如图8所示,该下框罩部件48分别安装于下框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和长度方向两侧部,下框罩部件48分为3部分。
如图6所示,上述各上边框20、30具有向上凹部50、51,室外侧上导轨41进入该对接窗扇2的上边框20的向上凹部50中,而室内侧上导轨40则进入窗挡窗扇3的上边框30的向上凹部51中。
上述各下边框21、31分别安装有窗户滑轮52、53,该对接窗扇2的窗户滑轮52与室外侧下导轨44相接,窗挡窗扇3的窗户滑轮53与室内侧下导轨43相接。
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上边框20、30;下边框21、31;对接边框22;窗挡边框32;窗挡窗扇3的对合边框33,均为用绝热件f将铝等金属制的室内侧部件d与室外侧部件e连接的绝热型材。对接窗扇2的对合边框23是铝等金属制的。
这样,窗框1是室内侧部和室外侧部两者间难以传热的绝热窗框,对接窗扇2和窗挡窗扇3分别以在面内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该室外侧部和室内侧部。
而且,窗挡窗扇3是室内侧部和室外侧部两者间难以传热的绝热拉窗,对接窗扇2属于上部、下部、以及对接部的室内侧部和室外侧部两者间难以传热的绝热拉窗,如图7所示,在将各拉窗关闭的状态下,为室内和室外两者间难以传热的绝热四扇型双槽推拉窗框。
接着说明在对接位置阻挡对接窗扇2的部分的形状。
如图9所示,上述对接窗扇2的下边框21,其室内侧板60的下部附近,在横向部60a和纵向部60b折弯成钩形,使纵向部60b位于相对于上部附近部60c靠近室外一侧,用该纵向部60b和室外侧纵板61的下端部分61a构成上述室外侧下垂部21b。用上述室内侧板60、室外侧板61中相对于横向板62更突出至上方的突出部60d、61b和上述横向板62形成玻璃安装用的向上的凹部63。
该室内侧下垂部21b处安装有窗户滑轮52。
上述室内侧纵板60的纵向部60b与下框11的纵向面11c(室外侧部件b的立起片)相对,并用该纵向部60b、横向部60a(下边框21的下表面)及纵向面11c形成上述向下的凹陷部25。
上述下框11的纵向面11c安装有窗扇挡块6。
该窗扇挡块6相对于下边框21的下端面(室外侧纵板61的下端面)更突出至下方,但其突出尺寸极小,因而无问题。尤其是,该实施方式处于室外侧下导轨44靠室内一侧,因而从该室外侧下导轨44的室外侧无法观察到。
如图10所示,上述对接窗扇2的对接边框22和对合边框23具有朝向面外方向的内侧板64、相对于该内侧板64更突出至面内方向的内侧的室内侧板65和室外侧板66,在该内侧板64和室内侧板65、室外侧板66的突出部65a、66a处形成向内的玻璃安装用凹部67。
如图11和图12所示,分别在上述下边框21的室外侧板61的突出部分61b中与对合边框23相对的部分和在上述对接窗扇2的对合边框23的室内侧板65的突出部65a中与下边框21相对的部分开设缺口,分别将下边框21的端面21d与对接边框22的横向板64抵接用小螺钉连接、将下边框21的另一端面21e与对合边框23的横向板64抵接用小螺钉连接。
也就是说,该实施方式中,横向板64是上述对接边框22、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2a、23a。
另外,上边框20也与下边框21同样,与对接边框22、对合边框23的横向板62、64抵接用小螺钉连接。
接着说明窗框1和窗挡窗扇3两者之间实现气密的结构。
如图6和图7所示,下框11的室内侧内向片42、纵框12的室内侧内向片45上分别朝向室外一侧安装有室内侧下横气密件70、室内侧纵气密件71。
上述下边框31的室内侧下部与上述室内侧下横气密件70压接,而窗挡边框32的室内侧部与室内侧纵气密件71压接。
上述上边框30的向上凹部51的室内外侧开口缘安装有室内外侧上横气密件72、73,该气密件72、73与室内侧上导轨40的室内外侧面压接。
上述下边框31的室外侧下部朝向室内一侧安装有室外侧下横气密件74,该气密件74与室内侧下导轨43的室外侧面压接。
由此,可使窗框1和窗挡窗扇3两者之间实现气密。
接着说明窗框1和对接窗扇2两者之间实现气密的结构。
如图6所示,上边框20的向上凹部50的室内外侧开口缘安装有室内外侧上横气密件75、76,该气密件75、76与室外侧上横导轨41的室内外侧面压接。
下边框21的室外侧下部朝向室内一侧安装有室外侧下横气密件77,该气密件77与室外侧下导轨44的室外侧面压接。
如图6、图7、图8所示,
设于上述下框1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下框罩部件48朝向室外一侧安装有室内侧下横气密件78,该气密件78与下边框21的室内侧下部压接。
如图8所示,上述窗挡窗扇3的室内侧下横气密件70分别安装于下框11的左右两端附近部,该室内侧下横气密件70与室内侧纵气密件71连续。上述对接窗扇2的室内侧下部横气密件78安装于下框11的左右中央部。
以上述下框11的上表面中靠近左右的室内侧下导轨43为边界的室内侧部,分别安装有室内侧下框气密件(挡风板)80、室外侧下框气密件(挡风板)81,并在将2个窗挡窗扇3关闭的状态下相接有各对合边框33的下部。
如图10所示,上述其中之一对接窗扇2的对接边框22的室内附近对接面(室内侧部件d的面内方向外面)安装有室内侧对接气密件82,该气密件82的下部与上述室内侧下横气密件78相接。上述对接边框22的室外附近对接面具有一对突片83。
上述其中另一对接窗扇2的对接边框22的室内附近对接面与上述室内侧对接气密件82压接的气密面84处,该对接边框22的室外附近对接面下凹而形成可嵌合上述一对突片83的凹陷部85,该凹陷部85分别安装有一对突片83所压接的一对室外侧对接气密件86。
由此使对接边框22彼此的对接部实现气密。
如图13~图15所示,上述各对接窗扇2的对接边框22、对合边框23的上部、下部分别安装有上部滑动片90、下部滑动片91。
上述各上部滑动片90分别与室内外侧上横气密件75、76相接,其中之一对接边框22上安装的上部滑动片90如图13所示,分别与室内侧对接气密件82的上部和一对突片83的上部相接,下部滑动片91与一对突片83的下部附近相接。
由此,其中之一对接窗扇2的室内外侧上横气密件75、76与对接边框22的一对突片83与下部滑动片91连续。
上述另一对接边框22上安装的上部滑动片90如图14所示,与一对室外侧对接气密件86的上部相接,该室外侧对接气密件86的下部与下部滑动片91相接。
由此,其中另一对接窗扇2的室内外侧上横气密件75、76与室外侧对接气密件86连续。
由于这样形成,窗框1的上框10和两扇对接窗扇2的上边框20两者之间的气密部、对接边框22的对接部的气密部、以及窗框1的下框11和两扇对接窗扇2的下边框21两者之间的气密部连续,属于气密性优异的部分。
上述实施方式,其下框11的上表面为台阶形状的情况下,该下框11的上表面为平整面的场合,只要对接窗扇2的下边框21的下表面形成向下开口的凹陷部,窗扇挡块6安装为与该凹陷部内部面对,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与窗扇挡块6相接即可。
例如,如图16所示,对接窗扇2的下边框21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开口的凹陷部25,下框11的上表面安装窗扇挡块6。
该窗扇挡块6,位于凹陷部25内部,一旦使对接窗扇2移动到对接位置,窗扇挡块6便相接有与对合边框23的内侧面23a.
[标号说明]
1-窗框;2-对接窗扇;3-窗挡窗扇;6-窗扇挡块;8-主体;9-抵接件;10-上框;11-下框;11c-纵向面;12-纵框;20-上边框;21-下边框;22-对接边框;22a-内侧面;23-对合边框;23a-内侧面;25-凹陷部;30-上边框;31-下边框;32-窗挡边框;33-对合边框
Claims (3)
1.一种四扇型双槽推拉窗,在窗框上装有两扇对接窗扇和两扇窗挡窗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框的下框上表面,呈其室内侧部上表面比室外侧部上表面高、其室内侧部上表面和室外侧部上表面以纵向面连续的台阶形状,
由所述对接窗扇的下边框和所述纵向面构成向下开口、并连续至所述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的内侧面的凹陷部,
所述窗框的所述下框的所述纵向面安装有窗扇挡块,该窗扇挡块位于所述凹陷部内,而且与所述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的内侧面相对。
2.一种四扇型双槽推拉窗,在窗框上装有两扇对接窗扇和两扇窗挡窗扇,其特征在于,
该四扇型双槽推拉窗具有,在所述对接窗扇的下框内与窗户滑轮相接的室外侧下导轨以及在所述窗挡窗扇的下框内与窗户滑轮相接的室内侧下导轨,该室外侧下导轨和该室内侧下导轨设置于所述窗框的下框,
所述对接窗扇的下边框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的下端位于所述室外侧下导轨和所述室内侧下导轨的上端的下方,该凹陷部在该下端向下开口,连续至所述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的内侧面,
所述窗框的所述下框安装有窗扇挡块,该窗扇挡块位于所述凹陷部内,并与所述对接窗扇的对合边框的内侧面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扇型双槽推拉窗,其特征在于,窗扇挡块为与对合边框内侧面碰撞时发生弹性压缩变形的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48117A JP4093421B2 (ja) | 2004-08-27 | 2004-08-27 | 四枚建て引違いサッシ |
JP2004248117 | 2004-08-27 | ||
JP2004-248117 | 2004-08-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0502A CN1740502A (zh) | 2006-03-01 |
CN1740502B true CN1740502B (zh) | 2010-05-05 |
Family
ID=3609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9944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40502B (zh) | 2004-08-27 | 2005-08-26 | 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093421B2 (zh) |
CN (1) | CN17405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5944B (zh) * | 2009-01-09 | 2012-01-18 | Ykkap株式会社 | 隔热框架材料以及门窗框 |
CN102337826B (zh) * | 2011-10-08 | 2013-04-24 | 无锡金城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单轨推拉门玻璃压线固定玻璃扇结构 |
JP7308319B2 (ja) * | 2018-02-20 | 2023-07-13 | 株式会社Lixil | 建具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47222Y (zh) * | 1995-12-26 | 1997-02-12 | 徐明南 | 铝合金推拉窗 |
EP1246991B1 (fr) * | 2000-01-14 | 2003-09-24 | Abrisec S.A. | Systeme d'etancheite anti-inondation reglable |
JP2004169472A (ja) * | 2002-11-21 | 2004-06-17 | Tostem Corp | 開口部装置 |
-
2004
- 2004-08-27 JP JP2004248117A patent/JP409342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8-26 CN CN 200510099440 patent/CN17405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47222Y (zh) * | 1995-12-26 | 1997-02-12 | 徐明南 | 铝合金推拉窗 |
EP1246991B1 (fr) * | 2000-01-14 | 2003-09-24 | Abrisec S.A. | Systeme d'etancheite anti-inondation reglable |
JP2004169472A (ja) * | 2002-11-21 | 2004-06-17 | Tostem Corp | 開口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093421B2 (ja) | 2008-06-04 |
JP2006063664A (ja) | 2006-03-09 |
CN1740502A (zh) | 2006-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25752B (zh) | 具有密封装置和密封元件的滑动元件 | |
CA2714359C (en) | Weather seal system | |
CN101218162B (zh) | 操作盘、使用该操作盘的电梯 | |
CN201495003U (zh) | 电梯防火层门 | |
CA2344002A1 (en) | Seal for sectional door | |
CN201155268Y (zh) | 一种自带隐形纱窗的高密封性推拉窗 | |
CN1740502B (zh) | 四扇型双槽推拉窗 | |
CN210977212U (zh) | 一种铝合金推拉窗 | |
JP2009221809A (ja) | 外部開口用サッシの水密構造 | |
CN205936198U (zh) | 一种滑动窗 | |
CN102941796B (zh) | 一种客车外平内藏推拉窗 | |
JP2007100435A (ja) | 金属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による外壁コーナー部の構造 | |
CN113879078A (zh) | 一种车门玻璃总成及车门 | |
US20230151680A1 (en) | Window or door having an actively pressing seal and method for closing said window or door | |
JP7496795B2 (ja) | 建具 | |
JP7046665B2 (ja) | 建具 | |
CN209959079U (zh) | 一种推拉门窗边封型材 | |
JPH0128228Y2 (zh) | ||
CN212832298U (zh) | 一种平开门密封结构、平开门 | |
CN221420373U (zh) | 一种电梯门防撞结构 | |
CN213391746U (zh) | 平地逃生门 | |
JP2024114992A (ja) |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 | |
CN218971028U (zh) | 转角无立柱窗 | |
KR102012030B1 (ko) | 미닫이문의 고정틀과 가동틀의 단열구조 | |
AU769032B2 (en) | Tracking assembli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