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7790A - 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7790A
CN1727790A CN 200410020143 CN200410020143A CN1727790A CN 1727790 A CN1727790 A CN 1727790A CN 200410020143 CN200410020143 CN 200410020143 CN 200410020143 A CN200410020143 A CN 200410020143A CN 1727790 A CN1727790 A CN 1727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voc
old
stage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201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5931C (zh
Inventor
金廷勇
廉宽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201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55931C/zh
Publication of CN1727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7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59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593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几个阶段:读入VOC初期值(V0)和当前VOC浓度值(VNew)的阶段;利用VOC初期值(V0)和当前VOC浓度值(VNew),算出VOC浓度相对值(VNew-V0)和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的阶段;把VOC浓度相对值(VNew-V0)与已按数个级别设定的基准级别进行比较,判定VOC浓度级别的阶段;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已按数个级别设定的基准级别进行比较,判定VOC浓度变化量级别的阶段;根据判定的VOC浓度级别和VOC浓度变化量级别,对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驱动强度,进行控制的阶段。本发明根据VOC浓度相对值(VNew-V0)和VOC浓度变化量,判断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并据此控制通风系统的最佳风量,把空气净化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

Description

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通常是通过让内部的冷媒循环并发生相变化,利用冷媒和周围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过程,对室内进行制冷、制热的机械设备。空调器是一种制冷、制热装置,在夏天可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温度,而冬天被作为暖风机使用,提高室内温度。
具有上述功能的空调器通常与通风系统联动工作。通风系统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天花板的设置口中,把室内的空气吸入后向外排出,并把室外空气吸入后,供应给室内。
因为上述通风系统不占据室内的空间,因此其使用率与空调器一起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下面,参照附图,对现有的空调器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空调器装置通常由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组成。当空调器10进行制冷工作时,通风系统驱动供气扇把室外的空气吸入,并通过全热交换器20让室外空气降温,让它以接近于室内的温度通过供气部22流进室内。
当空调器10进行制热作业时,通过与制冷工作时的循环方向相反的循环通路,让室内空气流经排气部24和全热交换器20,排出到室外。
以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通风系统为中心,对上述空调器装置的结构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2所示,通风系统包括控制部31、阻尼位置检测传感器36、VOC传感器37、排气扇驱动电路39、空气净化滤芯(图略)、供气扇驱动电路38、阻尼件驱动电路40。控制部31控制整个系统,并检测VOC浓度,根据上述浓度控制供气扇的作业以及吸气扇的作业,净化室内空气。阻尼位置检测传感器36检测阻尼件的位置,阻尼件用于调节风量。VOC传感器37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排气扇驱动电路39为了排除室内的污染空气而驱动排气扇。空气净化滤芯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异物。供气扇驱动电路38驱动供气扇,把经空气净化滤芯净化后的空气供应给室内。阻尼件驱动电路40根据控制部31决定的风量,按阻尼位置检测传感器36的检测结果驱动阻尼件。
这里,图中标号34为遥控器控制部,用于按使用者的选择控制通风系统的工作,并用于输入相应命令。35为空调器室内机。
室内的污染空气或滞留空气包含着大量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种封闭空间的空气会引发呼吸道感染、敏感性皮肤病、头痛等病症,对身体非常有害。
因此,对于办公室或车辆等人员聚集的封闭空间来说,应该把污染的空气净化并供应新鲜干净的空气。
这时使用的功能是,如图1、2所示的利用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功能。
当使用者实行空气净化功能时,按上述控制部31的控制,首先驱动排气扇,把室内污染的空气通过排气部24吸入。
通过排气部24吸入的空气,会在全热交换器20内部流经空气净化滤芯(图略)。这时,空气中的灰尘或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被上述空气净化滤芯过滤。
接下来,在上述控制部31的控制下,驱动供气扇,把上述流经空气净化滤芯的干净空气,通过供气部22供应给室内。
下面,参照图3,对具有上述空气净化功能的通风系统风量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当使用者把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功能设定成自动控制模式时,首先会进行VOC传感器37的稳定化作业,对上述VOC传感器37的稳定化时间水否超过设定时间(通常3分),进行判断(S1)。
上述结果(S1),如果已过上述VOC传感器37的稳定化时间,则通过VCO传感器37读入已检测的VOC值(S2)。
这时,如果上述VOC检测值是3V以上①,则判断为高浓度,让进行空气净化作业的通风系统以大风量工作(S3,S4)。
如果上述述VOC检测值是2V以上3V以下②,则判断为中浓度,让进行空气净化作业的通风系统以中等风量工作(S5,S6)。如果上述VOC检测值是2V以下③,则判断为低浓度,让进行空气净化作业的通风系统以小风量工作(S7)。
如表1所示,现有的通风系统通过VOC传感器37检测VOC浓度,并按该浓度对扇的风量进行控制,向室内提供干净的空气。
【表1】
  VOC浓度   风量
  ①3V以上   大风量
  ②2V以上3V以下   中等风量
  ③2V以下   小风量
但是,现有的通风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通风系统,按VOC浓度的绝对值,把供气扇和吸气扇的风量用3个等级(大风量、中等风量、小风量)控制。因为只依靠VOC浓度的绝对值控制风量,不能有效地对应VOC浓度的相对检测值和VOC浓度的急剧变化。
即,因室内的吸烟或室内人员的急剧增加等的原因,使室内的VOC浓度急剧上升,室内空气被快速污染的情况下,只依靠VOC浓度的绝对值控制风量时,很难维持室内的空气清净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对应于空气净化时的VOC浓度的相对测定值和VOC浓度的急剧变化,控制风扇的风量,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几个阶段:读入VOC初期值(VO)和当前VOC浓度值(VNew)的阶段;利用VOC初期值(VO)和当前VOC浓度值(VNew),算出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的阶段;把所述VOC浓度相对值(VNew-VO)与已按数个级别设定的基准级别进行比较,判定VOC浓度级别的阶段;把所述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已按数个级别设定的基准级别进行比较,判定VOC浓度变化量级别的阶段;根据所述判定的VOC浓度级别和VOC浓度变化量级别,对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驱动强度,进行控制的阶段。
前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中把所述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分为A>B>C>D等基准级别,并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分为a>b>c>d>e等基准级别。
前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中它还包括被使用者选择空气净化作业时,为了控制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驱动强度,把所述VOC浓度相对值(VNew-VO)与基准级别A,B,C,D进行比较的阶段;所述比较结果,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比A大,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组成。
前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中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比B大、而比A小,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比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
前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中由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比C大、比B小,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比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组成。
前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中由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比D大、比C小,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比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的阶段为特征的通风系统控制方法。
前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中由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比D小,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比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的阶段;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的阶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由空调器和通风系统组成的普通空调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风系统与空调器装置其他各部件的关系示意图。
图3为现有通风系统净化空气时风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图5a到图5e为本发明的通风系统净化空气时风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中标号说明:
31:控制部               34:遥控器
35:室内机               36:阻尼位置检测传感器
37:VOC传感器            38:供气扇驱动电路
39:排气扇驱动电路       40:阻尼件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VOC传感器37采用可以检测VOC浓度的相对值的传感器。
本发明进行空气净化时,作为通风系统风量控制的基准参考数据,同时使用通过VOC传感器37检测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dV(VNew-VOld)。(注:VOld是VOC传感器采样好几个以后的值,最后采样的值是VO值,VOld值是VO值之前采样的前一个采样值。)
本发明利用如表2所示的数据,对应于滞留空气和室内人员急剧增加等各种原因引起的VOC浓度,调整风量。
表2的隶属函数表示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dV(VNew-VOld)与风量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按表2的模糊规则(fuzzy rule),判断室内污染度和污染度是否急剧上升,并根据上述判断,控制风量。
【表2】
  VOC浓度相对值(VNew-VO)
  -1.0以下   -1.0~-0.5   -0.5~0   0~+0.5   +0.5以上
  VOC浓度变化量(dV)(VNew-VOld)   +0.2以上   中   强   强   特强   特强
  +0.1~+0.2   中   中   强   强   特强
  0~+0.1   弱   中   中   强   强
  -0.1~0   弱   弱   中   中   强
  -0.2~-0.1   微弱   弱   弱   中   中
  -0.2以下   微弱   微弱   弱   弱   中
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根据检测的室内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对通风系统的风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如下。
如图4所示,使用者在通风系统中,选择空气净化功能的自动作业时,首先,对是否超过VOC传感器37的稳定化时间(通常是3分钟),进行判断(S10)。
上述判断结果(S11),如果已超过VOC传感器37的稳定化时间,则同时读入VOC传感器37的初始值VO(S11)。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读入当前室内的VOC浓度VNew(S12,S13),利用读入的VOC浓度初始值VO和当前VOC浓度VNew,算出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S14)。
通过上述方式得到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后,进行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阶段。
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比较,把上述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分为A>B>C>D等基准级别,并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分为a>b>c>d>e等基准级别。
比如把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分为+0.5,0,-0.5,-1.0等基准级别V,并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分为+0.2,+0.1,0,-0.1,-0.2等基准级别V。当然,也可以更加细分上述各基准级别的大小,并进行控制,以此进行准确迅速的通风。
首先,上述(S14)阶段中,把得出的当前VOC浓度相对值(VNew-VO)与基准级别+0.5V,0V,-0.5V,-1.0V,进行比较。
上述比较结果,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0.5V以上(S15),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0.2V,+0.1V,0V,-0.1V,-0.2V进行比较,并以此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
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0.5V以上时,如图5A所示,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S20,S21)。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S22,S23)。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S24,S25)。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S26,S27)。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28,S29)。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30)。
另外,上述比较结果,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0V以上、+0.5V以下(S31),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0.2V,+0.1V,0V,-0.1V,-0.2V进行比较,并以此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
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0V以上、+0.5V以下时,如图5B所示,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S40,S41)。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S42,S43)。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S44,S45)。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46,S47)。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48,S49)。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S50)。
另外,上述比较结果,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0.5V以上、0V以下(S51),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0.2V,+0.1V,0V,-0.1V,-0.2V进行比较,并以此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
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0.5V以上、0V以下时,如图5C所示,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S60,S61)。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S62,S63)。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64,S65)。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66,S67)。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S68,S69)。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S70)。
另外,上述比较结果,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1.0V以上、-0.5V以下(S71),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0.2V,+0.1V,0V,-0.1V,-0.2V进行比较,并以此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
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1.0V以上、-0.5V以下时,如图5D所示,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S80,S81)。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82,S83)。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84,S85)。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S86,S87)。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S88,S89)。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590)。
另外,上述比较结果,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1.0以下(S71),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0.2V,+0.1V,0V,-0.1V,-0.2V进行比较,并以此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
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1.0V以下时,如图5E所示,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91,S92)。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S93,S94)。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S95,S96)。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1V以上、0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S97,S98)。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上、-0.1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S99,S100)。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0.2V以下,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S101)。
从而,本发明把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作为控制风量的要素应用,可以有效地对应室内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的情况。
即,室内VOC浓度变化量急剧增加时,也能有效地维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发明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通风系统风量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效果:
第1,把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作为控制风量的要素应用,可以有效地应对室内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的情况。
第2,利用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等多个参考值,判断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按判断的污染程度,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可以用最佳的风量,把空气净化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
如果是本行的从业者,即可通过上述说明内容可以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有可能存在多种变更以及修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能被限制再实施例的记载内容,而是应根据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规定。

Claims (7)

1、一种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读入VOC初期值(VO)和当前VOC浓度值(VNew)的阶段;
利用VOC初期值(VO)和当前VOC浓度值(VNew),算出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和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的阶段;
把所述VOC浓度相对值(VNew-VO)与已按数个级别设定的基准级别进行比较,判定VOC浓度级别的阶段;
把所述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已按数个级别设定的基准级别进行比较,判定VOC浓度变化量级别的阶段;
根据所述判定的VOC浓度级别和VOC浓度变化量级别,对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驱动强度,进行控制的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VOC浓度相对值(VNew-VO)分为A>B>C>D等基准级别,并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分为a>b>c>d>e等基准级别为特征的通风系统控制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被使用者选择空气净化作业时,为了控制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驱动强度,把所述VOC浓度相对值(VNew-VO)与基准级别A,B,C,D进行比较的阶段;
所述比较结果,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比A大,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组成为特征的通风系统控制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比B大、而比A小,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特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比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比C大、比B小,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比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组成为特征的通风系统控制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比D大、比C小,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强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比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的阶段为特征的通风系统控制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当前的VOC浓度相对值(VNew-VO)是比D小,则把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与基准级别a,b,c,d,e进行比较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a大,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b大、比a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中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c大、比b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d大、比c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弱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大、比d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的阶段;
如果VOC浓度变化量(VNew-VOld)为基准级别比e小,则让供气扇和排气扇按“微弱风”驱动的阶段。
CNB2004100201435A 2004-07-26 2004-07-26 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593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201435A CN100455931C (zh) 2004-07-26 2004-07-26 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201435A CN100455931C (zh) 2004-07-26 2004-07-26 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7790A true CN1727790A (zh) 2006-02-01
CN100455931C CN100455931C (zh) 2009-01-28

Family

ID=35927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201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5931C (zh) 2004-07-26 2004-07-26 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55931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9856A (zh) * 2014-07-23 2016-02-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运用方法和粉尘检测方法
CN106149835A (zh) * 2015-03-31 2016-11-23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换气机以及用于换气机的去除异味的方法
CN109751734A (zh) * 2019-01-28 2019-05-14 重庆大学 基于室内VOCs散发预测的需求控制通风系统及方法
CN112998447A (zh) * 2021-03-10 2021-06-22 深圳市博盛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co实现的用于化学品存放柜的通风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18327B1 (en) * 1991-06-14 1998-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ir quality conditioning system
JP2594391B2 (ja) * 1991-10-18 1997-03-26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換気扇の自動運転装置
KR930010479A (ko) * 1991-11-12 1993-06-22 이헌조 자동환기 기능을 갖는 냉/난방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5791983A (en) * 1995-10-20 1998-08-11 Healthy Buildings International Demand ventilation system
US5976010A (en) * 1997-06-27 1999-11-02 York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nergy efficient air quality maintenance system and method
JP2001201141A (ja) * 2000-01-20 2001-07-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清浄機の制御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9856A (zh) * 2014-07-23 2016-02-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运用方法和粉尘检测方法
CN105299856B (zh) * 2014-07-23 2019-05-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运用方法和粉尘检测方法
CN106149835A (zh) * 2015-03-31 2016-11-23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换气机以及用于换气机的去除异味的方法
CN106149835B (zh) * 2015-03-31 2020-01-21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换气机以及用于换气机的去除异味的方法
CN109751734A (zh) * 2019-01-28 2019-05-14 重庆大学 基于室内VOCs散发预测的需求控制通风系统及方法
CN109751734B (zh) * 2019-01-28 2020-11-06 重庆大学 基于室内VOCs散发预测的需求控制通风系统及方法
CN112998447A (zh) * 2021-03-10 2021-06-22 深圳市博盛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co实现的用于化学品存放柜的通风控制系统
CN112998447B (zh) * 2021-03-10 2022-08-16 深圳市博盛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co实现的用于化学品存放柜的通风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55931C (zh) 2009-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2835A (zh) 通风系统
CN1645005A (zh) 控制空调系统的风量的方法
CN1727786A (zh) 通风系统
CN1576734A (zh) 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873335A (zh) 全热交换器以及使用全热交换器的通风系统
CN100338411C (zh) 发电及空调系统
CN1821669A (zh) 通风系统
CN1825018A (zh) 通风系统
CN1712826A (zh) 空气净化系统
CN1699861A (zh) 通风系统
CN100346111C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37450A (zh) 空调机
CN1831440A (zh) 空气供应系统
CN100338403C (zh) 通风系统
CN1699860A (zh) 通风设备
CN1727783A (zh) 利用通风系统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CN110118411B (zh) 用于智能窗的控制方法
CN1727790A (zh) 通风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CN1719137A (zh) 换气系统风量的控制方法
CN101059279A (zh) 空气式太阳能集热换气系统
CN1719122A (zh) 具有换气功能的壁挂式空气过滤器
CN1727784A (zh) 空气净化装置一体型通风系统
CN1693789A (zh) 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01057110A (zh) 空气调节器
CN1967078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