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0491A - 平衡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的被动设备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平衡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的被动设备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0491A
CN1720491A CNA2003801046708A CN200380104670A CN1720491A CN 1720491 A CN1720491 A CN 1720491A CN A2003801046708 A CNA2003801046708 A CN A2003801046708A CN 200380104670 A CN200380104670 A CN 200380104670A CN 1720491 A CN1720491 A CN 1720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amber
piston
pressure
separate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46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1378C (zh
Inventor
M·勒孔特
B·菲谢
E·布勒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eva NP SAS
Original Assignee
Framatome ANP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matome ANP SAS filed Critical Framatome ANP SAS
Publication of CN1720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0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13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13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0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16/0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 G05D16/061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bellow
    • G05D16/0619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bellow acting directly on the obtu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2496Self-proportioning or correlating systems
    • Y10T137/2514Self-proportioning flow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2496Self-proportioning or correlating systems
    • Y10T137/2514Self-proportioning flow systems
    • Y10T137/2521Flow comparison or differential respons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衡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的被动设备及其应用,该设备包括第一阀门(35a)和第二阀门(35b),每个阀门包括一个腔室(13a、13b)、至少一个阀门部件(20a、20b)、一个连接到阀门部件(20a、20b)上的活塞(22a、24a、22b、24b)以及使阀门部件(20a、20b)复位到关闭位置的弹性复位部件(32a、32b)。该腔室通过一个接受孔(19a、19b)与含有第一或第二流体的一个回路或一个容器连通,以及通过一个排出孔(18a、18b)与第一或第二流体的排出设备相连通。阀门部件(20a、20b)被安装成在阀门腔(13a、13b)内在关闭排出孔(18a、18b)的位置和打开排出孔的位置之间移动。第一和第二活塞(22a、24a、22b、24b)中的每一个具有一个第一面和一个相对的第二面,第一面暴露在第一和第二流体中的一个中,第二面受到分别由第二流体和第一流体施加的力。

Description

平衡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的被动设备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第二回路或容器中的第二流体压力来平衡第一回路或容器中的第一流体的压力的被动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设备来平衡两种热交换流体的压力。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领域用到数种流体例如气体,将该流体装在容器中或者使之循环以便在一个装置中使用,在该装置中要求这几种流体压力相同或至少彼此压力相差不大。
例如,在利用高温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来发电的设备中,用到热交换器例如板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被设计来接受一种气体例如氦气,作为第一热交换流体用来冷却核反应堆堆芯,以及接受一种含氮气体例如空气,作为第二热交换流体用于驱动气体透平和使水沸腾产生蒸汽透平用的蒸汽。
FRAMATOME ANP在2002年4月12日申请的法国专利申请No.02/04638中,描述了一种这样的发电的设备和相应的方法。
在这样的一种装置中使用热交换器例如板式热交换器时,在该装置的所有的运行阶段,希望确保有着两种热交换流体的热交换器以几乎相同的压力运行。
在上述以FRAMATOME ANP为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所描述的装置中,其中一次侧氦气和二次侧热交换气体的压力接近60bar,在该装置的正常运行期间,必须确保分隔一次侧氦气和二次侧热交换气体的热交换壁的两侧压力永远不超过5bar。此外,不能接受时间压力梯度超过每60秒5bar。
在与一个事件或事故相关联的状态下(例如正在进行热交换的其中一个回路中如果发生管道破裂事故),必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承受大约60bar的压差。
在稳态运行时,两种热交换气体的压力通常保持在一些界限内,以使穿过热交换器壁的临界压差永远不会达到。在瞬态下同样也不会出现,甚至运行在包括事件或事故的状态下也不会出现。
为了能够使用一些运行时在两种热交换流体之间要求小压差的热交换器,例如板式热交换器,假如这种热交换器与其它理由相比具有更大的好处,尽管不是必须,也可能需要在一次和二次气体回路之间提供压力平衡设备。
这种压力平衡设备必须运行在全自动方式下,为了避免平衡设备失效带来的任何危险,在要平衡压力的回路上一定不需要外部的能源,因为这将损伤热交换器。
专利US-4543977,FR-1027361和US4770094公开了一些能够调节在各自回路或者容器中的两种流体的相对压力的阀门。这些设备可能通过固定到活塞上的阀门部件,利用活塞在阀腔中移动,用来打开或者关闭流体通道。通过使活塞或者固定到活塞上的阀门部件压靠在阀门的密封座上,来保证流体通道的密封关闭。通过装在活塞上的移动垫片,使流体保持隔开。
对于使用存储在存储容器中的流体或者在实用回路中循环流体的装置来说,在长期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要在确保使流体一直和完全保持分开的同时,可能必须要平衡在该装置中所用的第一和第二流体之间的压力。特别是当流体处在高温下的时候,可能必须或者希望避免使用移动垫片来使流体保持分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平衡分别包含在第一和第二回路或者容器中的第一和第二流体中的压力的设备,该设备操作安全并且自动操作,无需外部的能源例如电动力源,同时能够维持流体之间的完全分隔。
为此,本发明的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阀门,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阀体,第一和第二阀体分别限定第一和第二腔室,第一和第二腔室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接受孔与分别含有第一和第二流体的第一和第二回路或容器连通,以及通过各自的排出孔与第一和第二流体各自的排出设备相连通;至少一个第一阀门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阀门部件,被安装成分别在第一和第二腔室中沿着一个轴向驱动方向,在分别关闭第一和第二腔的排出孔的关闭位置和一个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一个第一活塞和一个第二活塞,分别由一个刚性板以及一个膜盒的柔性金属壁构成,刚性板分别固定到第一阀门部件或第二阀门部件上,膜盒以无漏方式分别固定在各自活塞的刚性板上以及固定在第一和第二阀体的零件上,以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该腔室具有一个在驱动方向上可以变形的壁;以及第一和第二弹性复位部件,用于将第一和第二阀门部件分别复位到关闭位置;以及
第一阀门的第一活塞的第一封闭腔室与第二阀门的腔室连通,第二阀门的第二活塞的第二封闭腔室与第一阀门的腔室连通。
根据更多的可以独立实施或组合实施的特性:
第一阀门的阀体和第二阀门的阀体彼此连接起来,并沿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共同的驱动方向轴向对齐,以构成平衡装置的本体。第一阀门的腔室和第二阀门的腔室由一道相对平衡装置本体的驱动方向呈横向延伸的壁隔开。该壁将第一活塞的膜盒的金属壁固定在第一阀门的腔室内的一个第一侧上,将第二活塞的膜盒的金属壁固定在第二阀门的腔室内的沿着驱动方向的一个第二侧上。该平衡装置本体的分隔壁使第一通道穿过,以使第一活塞的第一封闭腔与第二阀门的腔室相连通,以及使第二通道穿过,以使第二活塞的封闭腔与第一阀门的腔室相连通,
第一阀门的阀体和第二阀门的阀体由两个组装在一起的部分堆叠(build up)而成,这两个部分分别限定提供有接收孔和排出孔的阀门的腔室的第一部分,和一个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活塞的第二部分。第一和第二阀门的腔室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由各自阀体的壁分隔。该各自阀体的壁具有在轴向驱动方向上形成的穿过其中的孔,以及设置有对应阀门部件的各自的导向轴承。其中每一个阀门部件包括一个杆,该杆安装在轴向驱动方向上,其一个轴向端固定在相应的活塞上,相对的一端在阀门的腔室的第一部分内,携带一个关闭件;
第一阀门的第一阀门部件和第二阀门的第二阀门部件包括各自的关闭排出孔的关闭组件。每一个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到阀门部件的杆的一端的导阀关闭件和一个主关闭件。该主关闭件具有一个抵靠在排出孔座上的表面以及一个中心空腔。导阀的关闭件接合在该空腔中,沿阀门驱动轴的方向自由移动。通过导阀关闭件能够关闭的一个通道,导阀关闭件和主阀外侧相连通;
第一和第二阀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弹性复位部件是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设置在各自的第一和第二阀门部件的推力面和对应的平衡装置的阀体的推力面之间;以及
螺旋弹簧其至少一端推靠一个沿着平衡装置的阀门驱动方向可调节位置的推力板。
本发明的装置可以用来将两种流体的压力调节到一些值,在热交换器的第一和第二热交换部分各自的输送回路中这些值基本上相等。
特别是,在用高温核反应堆发电的装置中,第一热交换回路可以接受含氮的第二热交换气体,第二热交换回路是由一种例如氦气的气体冷却的高温核反应堆的一次侧回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更加易懂,参照本发明的压力平衡设备的附图给出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唯一的附图是本发明的压力平衡设备以及其间压力将被平衡的两个热交换回路的轴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平衡设备整体用标记1表示,包括一个本体12,其整个形状是一个空心圆柱体,限定了内部腔室13a和13b,它们分别是调节第一流体压力的第一阀35a的腔室和调节第二流体压力的第二阀35b的腔室。
例如,第一流体可以是含氮气体,第二流体是冷却高温核反应堆的氦气。第一流体例如是空气,在第一回路36a中流动,该回路36a连接到接受第一流体的第一孔上。第二流体例如是冷却高温核反应堆的氦气,在第二回路36b中流动,该回路36b连接到平衡设备1的第二接受孔上。
空气和氦气回路36a和36b被连接到一个热交换器37上,用从核反应堆堆芯接受热的氦气来加热该空气。
平衡设备1的本体12由12a、12b、12c、12d和12e几个部分组成。在其间例如设置密封垫片16a、16b、16c和16d。用法兰、螺栓或者螺杆、以及螺母,沿着平衡设备的驱动轴15,将它们首尾相连组装在一起。
通过用适合于组装的零件来组装平衡设备的本体12,可以简化制造并且简化阀门内部零件的安装。
两个阀门35a和35b各自的腔室13a和13b本身分别包括两个部分13’a、13”a或者13’b、13”b。两个阀门35a和35b构成平衡设备并分别由本体12的部分12a、12c和12b、12d限定。如下所述,部分13’a、13”a或13b′、13”b用各自的引导相应阀门部件的衬套14a(或14b)将其彼此分隔开。
每个腔室13a和13b的两个部分通过一个相应的通道17a(或17b)相互连接,该通道17a(或17b)用于使每个腔室的两个部分处在同样的压力下。
制造在该设备本体的部分12a(或12b)内侧的每个腔室13a(或13b)的第一部分13’a(或13’b)具有各自的一个接受孔19a(或19b)和各自的一个排出孔18a(或18b),排出孔装有一个阀座,相应的阀门关闭件顶压在该阀座上。
第一腔室13a的接受孔19a连接到一个管道上,该管道连接到第一流体在其中循环的回路36a上,第一腔室的排出孔18a与排出第一流体(例如空气)的一个管道相连接。
第二腔室13b的接受孔19b通过一个连接管与第二流体(例如冷却高温核反应堆的氦气)的回路36b相连接,第二腔室的排出孔18b与一个将氦气排出到一个贮存箱39的管道相连。
各自调节第一和第二热交换气体压力的两个阀门以相同的方式制造,所以下面只详细描述位于腔室13a中的第一阀门,同时也指出在加压这些阀门的连接方面,相对于第二阀门存在的不同。
位于腔室13a中的用来调节由含氮气体构成的第一流体压力的阀门具有一个阀门部件20a,该阀门部件20a包括一个杆,该杆在驱动轴方向15上滑动安装在阀门衬套14a中,在第一端连接到一个关闭组件21a上,在第二端连接到一个设置在腔室13a的部分13”a内侧的活塞22a、24a上。
活塞22a、24a包括一个刚性板22a,刚性板22a被固定到一个金属膜盒24a的柔性壁上,该金属膜盒24a具有至少一个环状折叠,该环状折叠定中在平衡设备的驱动轴15上。
膜盒24a的柔性壁还通过焊接被固定到一个固定板25a上。固定板25a被固定到平衡设备的本体12的中间部分12e上,该中间部分将第一阀门的腔室13a和第二阀门的腔室13b分隔开。
为了使该设备容易组装,可以使用一个膜盒24a,该膜盒24a通过焊接组装到板25a上,在阀门本身的组装时,再通过机械方法或者通过焊接固定到本体12的中间部分12e上。
膜盒24a的可变形金属壁,最好将其轴向远离板25a的一端固定到一个固定环26a上,在组装时通过焊接将一个板22’a固定在该固定环26a中,该板呈盘状被固定到阀杆20a上,该阀杆20a由第一衬套14a引导,因此构成活塞22a、24a的刚性板22a。
这样,活塞22a、24a提供一个内腔,该内腔的周边由金属膜盒24a、其中一个轴端由板25a以及第二轴端由活塞的板22a完全封闭。承受阀腔内压力的活塞的外表面构成其外表面,封闭腔室的内表面构成其内表面。
穿过平衡设备本体的中间部分12e的一个通道27a经过固定板25a,并使活塞22a、24a的内腔与第二阀门的腔室13b的第二部分13”b相连通。
同样,一个通道27b穿过平衡设备本体的中间部分12e和第二阀门的膜盒24b的固定板25b,使第二阀门35b的活塞22b、24b的内腔与第一阀门的腔室13a的第二部分13”a相连通。
连接到阀杆20a端部的关闭组件21a包括一个小直径的导阀关闭件21’a和一个大直径的主阀关闭件21”a。当阀35a处在关闭位置时,主阀关闭件21”a,通过一个覆盖有耐磨材料的截头圆锥体的表面,顶靠在排出孔18a的阀座上。导阀关闭件21’a,在轴向15上以一定数量的间隙,卡合在主阀关闭件21”a内侧的一个开孔内。该开孔与一个小直径的排出通道31a相连通,该排出通道的开口进入到排出孔18a中,当阀门在关闭位置时,导阀关闭件21’a被顶压在排出孔18a上。
主阀关闭件21”a还包括侧向的贯穿通道,该贯穿通道使含有导阀关闭件21’a的中心开孔与阀门的腔室13a的第一部分13’a相连通。
一个螺旋形的复位弹簧32a被设置在衬套14a的一个推力部分和一个与阀杆相接合的推力板33a之间,衬套14a被固定到本体12上并引导阀杆20a,以将零件21’a和21”a推入到它们各自的关闭位置,顶靠在阀座18a和通道31a上。
第二阀门的结构与第一阀门的结构相类似,不再详细描述。第二阀门包括与描述第一阀门的零件相类似的零件,并给出相同的标号,只是缀上标记b。
螺旋形的复位弹簧32a和32b顶压各自的板33a(或33b),每个板33a(或33b)具有一个通过相应阀杆20a(或20b)的开孔,在阀杆的外表面上具有螺纹。
一个调节螺母34a(或34b)啮合到阀杆的螺纹段上,并承靠在相应的推力板33a(或33b)上,以调节相应的弹簧32a(或32b)的整定。因此,可以调节被复位弹簧32a(或32b)推靠在其阀座上的导阀的触发压力。
同样在第一实施例中,设置在活塞和阀门关闭件20a(或20b)之间的弹簧可以与整定设备关联起来,该整定设备至少由一块板构成,弹簧的端部对该板施加推力,并且例如通过一个螺母或其它机械、气动或液力位移设备,使该板适合于沿驱动轴5移动。
总之,在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中,可以使弹簧的至少一端推靠一个可调节的推力板以调节弹簧的整定。
下面描述图示平衡设备的运行。
在该装置运行时,两个阀门的腔室13a和13b的第一部分13’和13’b分别接受第一和第二流体。第一和第二流体来自分别为36a和36b的该设备的第一和第二回路。
当两个回路中的压力相等或近乎相等时,两个阀门处于图2所表示的位置,阀门部件21’a、21’b、21”a、21”b保持在关闭位置,顶靠在相应的排出孔和主阀零件通道的座上。由这些金属膜盒和分别固定到两个阀门35a和35b零件上的刚性板限定的这些活塞腔,具有分别承受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的外表面和分别承受第二和第一流体压力的内表面。假设这些压力相等或者几乎相等;活塞和第一阀门的可变形腔室受到来自外面的第一流体的压力的外作用,该第一流体经通道17a从腔室13a的第一部分13’a传递到第二部分13”a。通过通道27a,将第二流体送到该活塞内侧的腔室中,第二流体来自第二腔室13b的第二部分13”b,假设其压力基本上等于与该活塞和可变形的金属膜盒外表面相接触的第一流体的压力。在其内外表面之间没有受到压差时,活塞不移动。由于弹簧32a以及通过导阀关闭件21’a压靠在通道31a的进口座上,阀门部件被维持在关闭排出孔18a的位置。
同样,如果由第二膜盒24b限定的第二活塞腔室的内外压力相等,第二阀门部件20b不移动,弹簧32b使关闭件保持在关闭位置。
如果在第一和第二流体之间出现压差,由膜盒24a和24b的可变形的壁和由活塞外内表面限定的活塞腔受到相互不同的内外压力的作用。
例如,如果假设第一流体的压力在该设备运行的某个时候变成比第二流体的压力大,由第一膜盒24a限定的第一活塞腔处在一个内压下,该内压是由通道27a传递的第二流体的压力,该压力小于其外壁受到的压力,该外壁在接受第一流体的腔室13a的第二部分13”a内。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活塞22a、24a的板22a趋于沿着平衡设备的驱动方向15向下移动(图2中)。
只有当施加的力大于使弹簧32a受到压缩的力,活塞22a、24a和阀门部件20a的实际移动才可以观察到,该弹簧本身被设置在一个如果出现压差小于某一给定限值(例如5bar)用于避免任何移动的额定压力。
当两个流体之间的压差超过与调节死区带的宽度相符的确定值时,阀门部件20a向下移动。这样,导阀的关闭件21’a打开通道31a,第一流体可以溢出到排出管。
构成主阀的关闭件21”a保持在关闭位置,抵靠在打开出口18a的座上。
如果两个流体之间的压差持续升高,那么阀门部件20a的持续向下移动可以使主阀的关闭件21”a打开,这样第一流体经过排出孔18a以一个比经通道31a溢出的流量大得多的流量溢出。
当导阀打开时,第一回路压力适度下降,而当主阀打开时该压力下降就非常快。
只要第一流体的压力大于第二流体的压力,由第二膜盒24b限定的第二活塞封闭腔中的压力大于在该阀门的腔室的第二部分13”b中的压力。只要在第一和第二流体之间的压差增加,在第二活塞封闭腔内的多余压力靠增加的力来关闭第二阀门20b。通过第二复位弹簧32b,使该弹簧受压缩,将第二阀门关闭。
经排出孔38a排放第一流体,使第一回路中的压力下降,直到在两个回路中的压力达到几乎相等。然后第一阀门关闭,系统回到在图中所显示的位置,使得两个回路以相等的压力在稳态条件下运行。
如果第二回路中的压力变得比第一回路中的压力大,由于由第二膜盒24b限定的第二活塞腔外侧的压力变成比该腔内的压力大,一旦压差偏离由整定第二弹簧32b而获得的调节死区带,那么第二阀门部件移动。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保持在关闭位置。这样,通过将第二流体排到贮存箱,两个回路回到平衡压力。
因此,本发明的平衡设备使得第一和第二回路维持基本压力平衡成为可能,也就避免了对热交换器有害的在热交换表面上的压差。
在压力波动小于死区带的宽度(例如5bar)时,导阀保持抵靠在其阀座的位置上,设备在几乎不损伤的状态下连续运行。
一旦在两个流体之间的压差超过死区带的宽度,为使两个回路回到相同的压力,一个导阀打开。
如果发生运行事件或事故,在两个回路之间的压差变得很大,那么两个导阀中的一个移动很快,以使主阀打开,并使流体中的一个以很高流量排出。
这样,本发明的平衡设备用作使两个回路之间的运行压差最小化。
该设备完全自动化运行,并且其运行方式完全不依赖任何用本设备来平衡压力的装置本身之外的能量源(例如电能或者液力能)。
此外,第一和第二流体彼此完全分隔开,因为由平衡设备的膜盒和活塞板所限定的腔室是完全封闭和完全不泄漏的。
由活塞构成的组件和可变形的膜盒腔能传递很高的力来克服阀门的复位弹簧打开阀门。因此,在稳态正常运行时,该装置能处在这样一种方式,即确保在关闭时阀门完全无漏。
本发明的平衡设备适于运行高温流体,例如在高温核反应堆装置中的热交换流体。
还使平衡设备的活塞腔的膜盒处在这样的一种方式下,以便能够承受与进行平衡压力的回路压力相对应的压力,例如在上面示出的应用中的60巴(bar)。
本发明并不是严格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上。
这样,为了调节运行中的调节死区带宽度,整定弹簧的装置,可以通过任何机械方法例如一个螺钉或螺母,或者一个齿轮和一个蜗杆来实现,或者用气动或液压装置来实现。
第一和第二阀门的弹簧可以被设置成不同的值,例如更精确地跟踪两个回路中的一个的压力。
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平衡设备来平衡两个以上的回路、装置或容器之间的压力。例如,存在分别含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流体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回路,那么第一平衡设备可以被用来平衡第一和第二回路之间的压力,第二平衡设备可以被用来平衡第二和第三回路之间的压力。这样,实现在所有三个回路之间的压力平衡,例如可以用两个相同的平衡设备来将三个回路维持在相等的压力。
本发明并不限制在上述特定的用途上,即在用高温核反应堆产生的热来发电的装置中,平衡热交换器的两个回路之间的压力。
本发明的平衡设备例如可以用来平衡蒸汽透平的低压物体中的压力。
本发明的平衡设备也可以用来平衡两个含有不容许混合的流体容器中的压力。
当平衡设备具有例如参照附图2所述的其腔室被膜盒封闭的阀门时,膜盒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波节(corrugation(波纹)),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如上所述的环状波节。
这样,阀门部件的位移幅度可以增加,而不使膜盒的壁产生过量变形。
膜盒可以用任何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具有的特性可以被限定为所需要的弹性以及对与膜盒接触的流体的阻力的函数,所述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函数。
在第一和第二示例中,可以使用一个例如组件21a的关闭组件,它包括一个的导阀关闭件和一个主阀关闭件。
在上述平衡设备的两个实施例中,两个阀门包括一个构成平衡设备主体的共同主体,该主体由多个部分堆叠而成,以使阀门部件就位。
然而,至少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可以使两个阀体独立并将阀体任意相对配置,例如配置在彼此远离的区域,并将每一个放置在靠近要进行压力平衡的相应回路或容器的地方。然而,甚至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提供一个管道,以使第二流体的压力被传送到调节第一流体压力的阀上,以及使第一流体的压力被传送到调节第二流体压力的阀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设备可以很好地平衡气体的压力,同样可以平衡液体之间的压力,或者实现平衡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压力。

Claims (9)

1.一种平衡分别包含在第一和第二回路或者容器(36a、36b)中的第一和第二流体的压力的设备,该设备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和第二阀门(35a、35b),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阀体(12a、12c、12b、12d),第一和第二阀体分别限定第一和第二腔室(13a、13b),第一和第二腔室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接受孔(19a、19b)与分别含有第一和第二流体的第一和第二回路或容器连通,以及通过各自的排出孔(18a、18b)与用于第一和第二流体的各自的排出设备(38a、38b)相连通;至少一个第一阀门部件(20a)和至少一个第二阀门部件(20b),被安装成分别在第一和第二腔室(13a、13b)中沿着一个轴向驱动方向(15),在分别关闭第一和第二腔室(13a、13b)的排出孔的关闭位置和一个打开第一和第二腔室(13a、13b)的排出孔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一个第一活塞(22a、24a)和一个第二活塞(22b、24b),分别由一个刚性板(22a、22b)以及一个膜盒(24a、24b)的柔性金属壁构成,刚性板分别固定到第一阀门部件或第二阀门部件(20a、20b)上,膜盒以无漏方式分别固定在各自活塞的刚性板(22a、22b)上以及固定在第一和第二阀体(12a、12c、12b、12d)的一个零件(25a、25b)上,以构成一个封闭的腔室,该腔室具有一个在所述驱动方向(15)上可以变形的壁;以及第一和第二弹性复位部件(32a、32b),用于使第一和第二阀门部件(20a、20b)分别复位到关闭位置;以及
第一阀门(35a)的第一活塞(22a、24c)的第一封闭腔室与第二阀门(35b)的腔室(13b)连通,第二阀门(35b)的第二活塞(22b、24b)的第二封闭腔室与第一阀门(35a)的腔室(13a)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的阀体(12a、12c)和第二阀门的阀体(12b、12d)彼此连接起来,并沿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共同的驱动方向(15)轴向对齐,以构成平衡装置的一个本体(12),第一阀门的腔室(13a)和第二阀门的腔室(13b)由一道相对平衡设备的本体(12)的驱动方向(15)呈横向延伸的壁(12e)隔开,该壁在第一阀门的腔室(13a)内的一个第一侧上将第一活塞(22a、24a)的膜盒的金属壁(24a)固定在该壁上,在第二阀门的腔室(13b)内的沿着驱动方向(15)的一个第二侧上将第二活塞(22b、24b)的膜盒的金属壁(24b)固定在该壁上,该平衡设备的本体(12)的分隔壁(12e)使第一通道(27a)从其中穿过,以使第一活塞(22a、24a)的第一封闭腔室与第二阀门的腔室(13b)相连通,以及该分隔壁(12e)使第二通道(27b)从其中穿过,以使第二活塞(22b、24b)的封闭腔室与第一阀门的腔室(13a)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平衡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的阀体(12a、12c)和第二阀门的阀体(12b、12d)由两个组装在一起的部分堆叠而成,这两个部分分别限定其内设有接收孔(19a、19b)和排出孔(18a、18b)的阀门腔室的第一部分(13’a、13’b),和一个其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活塞(22a、24a、22b、24b)的第二部分(13”a、13”b),第一和第二阀门的腔室(13a、13b)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由阀体(12a、12c、12b、12d)的各自的壁分隔,该阀体的各自的壁具有在轴向驱动方向(15)上形成的穿过其中的孔,以及其内设置有对应阀门部件(20a、20b)的各自的导向轴承(14a、14b),其中每一个阀门部件包括一个杆,该杆安装在轴向驱动方向(15)上,其一个轴向端固定在相应的活塞(22a、24a、22b、24b)上,相对的一端在阀门的腔室的第一部分(13’a、13’b)内,并携带一个关闭件(21a、21b)。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平衡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的第一阀门部件(20a)和第二阀门的第二阀门部件(20b)包括各自的用于关闭排出孔(18a、18b)的关闭组件(21a、21b),每一个所述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到阀门部件(20a、20b)的杆的一端的导阀关闭件(21’a、21’b)和一个主关闭件(21”a、21”b),该主关闭件具有一个抵靠在排出孔(18a、18b)座上的一个表面以及一个中心空腔,导阀的关闭件(21’a、21’b)接合在该空腔中,具有沿阀门驱动轴的方向(15)移动的自由度,通过一个导阀关闭件(21’a、21’b)能够关闭的通道(31a、31b),导阀关闭件与主阀(21”a)外侧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平衡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阀门部件(20a、20b)的第一和第二弹性复位部件(32a、32b)是由螺旋弹簧构成,所述螺旋弹簧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阀门部件(20a、20b)的各自的推力面和对应于平衡设备的阀体(12)的推力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螺旋弹簧(32a、32b)的至少一端推靠一个沿着平衡设备的阀门的驱动方向(15)可调节位置的推力板(33a、33b)。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平衡设备的使用,用于将两种流体的压力调节到一些值,在用于热交换器(37)的第一和第二热交换部分各自的输送回路(36a、36b)中,这些值基本上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使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37)是一种板式热交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的使用,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高温核反应堆进行发电的装置中,第一热交换回路(36a)用于接受含氮的二次侧的热交换气体,第二热交换回路是由一种例如氦气的气体冷却的高温核反应堆的一次侧回路(36b)。
CNB2003801046708A 2002-10-30 2003-10-28 平衡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的被动设备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3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213620 2002-10-30
FR0213620A FR2846757B1 (fr) 2002-10-30 2002-10-30 Dispositif passif d'equilibrage de la pression d'un premier et d'un second fluides et utilis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0491A true CN1720491A (zh) 2006-01-11
CN100541378C CN100541378C (zh) 2009-09-16

Family

ID=32104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467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1378C (zh) 2002-10-30 2003-10-28 平衡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的被动设备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377288B2 (zh)
EP (1) EP1570327A1 (zh)
JP (1) JP2006505073A (zh)
CN (1) CN100541378C (zh)
AU (1) AU2003288336A1 (zh)
FR (1) FR2846757B1 (zh)
WO (1) WO2004044668A1 (zh)
ZA (1) ZA2005032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9488A (zh) * 2011-06-13 2012-12-19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装有分流器组件的燃烧器燃料控制系统
CN110226063A (zh) * 2016-04-12 2019-09-10 移动Iv系统公司 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调节装置的系统和相关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8404B1 (fr) * 2006-03-13 2008-09-05 Areva Np Sas Ensemble d'echange de chaleur entre un premier et un second fluides.
CN110056680A (zh) * 2018-01-19 2019-07-2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气阀及使用该双向气阀的车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704A (en) * 1886-12-07 Method of commingling flowing fluids in definite proportions
US2581855A (en) * 1947-02-18 1952-01-08 Raymond C Griffith Valve
FR1027361A (fr) * 1950-03-30 1953-05-11 Cie Reunies Glaces Et Verres Dispositif pour le réglage du rapport des pressions de deux fludies en vue de leur utilisation commune
US3968897A (en) * 1974-07-03 1976-07-13 Stant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Pressure-vacuum relief valve assembly
DK140079B (da) * 1977-08-30 1979-06-11 Innoventa Aps Trykregulator til regulering af trykket i mindst en gas i afhængighed af trykket i en anden gas.
US4272962A (en) * 1978-12-13 1981-06-1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Pressure controller for dual purpose steam turbine power plant
ZA837941B (en) * 1982-10-30 1984-06-27 Beloit Walmsley Ltd Valves
US4620588A (en) * 1984-11-29 1986-11-04 United Aircraft Products, Inc. Three fluid heat exchanger with pressure responsive control
DE3521579A1 (de) * 1985-06-15 1986-12-18 J.M. Voith Gmbh, 7920 Heidenheim Steuerventil
FR2584228B1 (fr) * 1985-07-01 1987-12-24 Framatome Sa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secours a surete intrinseque d'un reacteur nucleaire a eau sous pression.
FR2586308B1 (fr) * 1985-08-14 1988-08-26 Air Liquide Dispositif limiteur de debit pour robinets de bouteilles a gaz comprime ou liquefie sous pression
US5002089A (en) * 1990-04-02 1991-03-26 Carrier Corporation Variable area refrigerant expansion device for heating mode of a heat pump
CN2112738U (zh) * 1991-10-15 1992-08-12 周牴 自力式温度调节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9488A (zh) * 2011-06-13 2012-12-19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装有分流器组件的燃烧器燃料控制系统
CN102829488B (zh) * 2011-06-13 2016-02-24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分流器组件
CN110226063A (zh) * 2016-04-12 2019-09-10 移动Iv系统公司 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调节装置的系统和相关方法
CN110226063B (zh) * 2016-04-12 2021-06-25 移动Iv系统公司 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力调节装置的系统和相关方法
US11467609B2 (en) 2016-04-12 2022-10-11 Mobile I.V. Systems, LLC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systems including the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860646B2 (en) 2016-04-12 2024-01-02 Mobile I.V. Systems, LLC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systems including the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846757A1 (fr) 2004-05-07
WO2004044668A1 (fr) 2004-05-27
FR2846757B1 (fr) 2006-07-14
AU2003288336A1 (en) 2004-06-03
JP2006505073A (ja) 2006-02-09
AU2003288336A8 (en) 2004-06-03
US7377288B2 (en) 2008-05-27
ZA200503280B (en) 2009-02-25
EP1570327A1 (fr) 2005-09-07
WO2004044668A8 (fr) 2005-06-23
CN100541378C (zh) 2009-09-16
US20060016476A1 (en) 2006-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5574B2 (ja) スターリングエンジンのためのロッドシールアセンブリ
EP2252797B1 (en) Compressor unit
CN101681173B (zh) 高压调节器
CN1752498A (zh) 一种减压阀及减压方法
CN1720491A (zh) 平衡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的被动设备及其应用
CN107507652B (zh) 一种一体化反应堆的堆芯结构及核反应堆
CN115929941A (zh) 零死水的超纯管路t型隔膜阀
CN210509749U (zh) 一种用于小堆主泵的空气隔热屏
CN109863294B (zh) 具有动态可控的液力出口的热力发动机
CN102797695A (zh) 一种机械密封循环保护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6257117B (zh) 一种复合式单向导通隔离阀
TWI702355B (zh) 波紋管式調壓閥
CN106870356B (zh) 电潜螺杆泵
CN218094255U (zh) 一种海水淡化用先导式溢流阀
CN213988957U (zh) 一种燃料电池多堆集成流体分配机构
RU43330U1 (ru) Шаровой кран
CN111927726B (zh) 一种紧凑型高压浮力调节海水泵
CN116677496B (zh) 通过压力调节的自动化放引气机构及压气机
CN214466234U (zh) 一种笼罩式减压阀
CN203009365U (zh) 一种带流体阻塞装置的核主泵
CN105065363A (zh) 一种高精度抗侧力自锁风电液压缸
CN114135497A (zh) 一种电厂用循环系统
CN114877003A (zh) 一种供油孔中带有自适应止回阀的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
CN112610461A (zh) 一种具有自保护功能的电动隔膜泵
CN115288971A (zh) 一种径向转动气缸液体活塞式往复压缩机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