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7668A - 地址通知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址通知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7668A
CN1717668A CNA2004800015872A CN200480001587A CN1717668A CN 1717668 A CN1717668 A CN 1717668A CN A2004800015872 A CNA2004800015872 A CN A2004800015872A CN 200480001587 A CN200480001587 A CN 200480001587A CN 1717668 A CN1717668 A CN 1717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ink
address
link information
mo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015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8693C (zh
Inventor
鹤冈行雄
小野谕
久田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17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86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869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地址通知装置,包括: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存储由链路信息构成的链路信息表,链路信息表包含了表示本方的地址、对方的地址和表示根据这些地址而对通信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信息;变更信息注册部(132),对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的要变更的链路信息中表示变更内容的变更信息进行注册;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以被注册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中包含的对方地址所指示的对方作为接收方,发送用于表示链路信息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以及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变更信息,按照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来回复的响应信息而对注册的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进行变更。

Description

地址通知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址通知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特别涉及通信服务中在用户终端间通知各自地址的地址通知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话、电子邮件、及IP电话等的网络上的通信服务中,需要向通信对方通知电话号码、邮件地址、SIP URI(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UniformResource Identifiers)或IP地址等的本方的地址。以下,将这些各式各样的种类的地址简称为地址。
以往,在通信服务中有在用户终端间通知各自地址的地址通知装置。
例如,在发送端(例如具有邮件功能的携带电话机),将邮件地址附加在邮件文件中来发送,在接收端,在接收到邮件文件时,如果被附加在接收的邮件文件中的地址未注册,则进行注册,如果内容与被注册的地址有所不同,则根据被附加于接收邮件文件中的地址来变更(更新)被注册的地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这样构成,可以不依赖密钥输入来注册邮件地址,可以提高操作性。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设定了根据附加的地址可否对接收的通信信息进行接收和分类、以及表示在通信信息中实施的加密等的对发送接收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信息的情况下,存在随着邮件地址(地址)的变更,必须变更处理信息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63204公报(日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址通知装置,即使在设定了表示对被发送接收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地址进行变更而不需要变更处理信息。
本发明的地址通知装置包括:
链路信息表存储部,存储由链路信息构成的链路信息表,所述链路信息表包含了表示本方的地址、对方的地址和根据这些地址而对通信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信息;
链路信息选择部,选择要变更的链路信息;
变更信息注册部,对所述链路信息选择部选择出的链路信息中表示变更内容的变更信息进行注册;
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以被注册所述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中包含的对方地址所指示的对方作为接收方,发送用于表示所述链路信息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以及
链路信息变更部,根据所述变更信息,按照所述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所回复的响应信息而对注册所述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进行变更。
所述地址通知装置的地址通知方法包括:
(a)以被注册所述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中包含的对方地址所指示的对方作为接收方,发送用于表示所述链路信息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的步骤;以及
(b)根据所述变更信息,按照所述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来回复的响应信息而对注册所述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进行变更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相对于包含了本方的地址、对方的地址和表示对根据这些地址进行通信的通信信息实施处理的处理信息的链路信息来变更本方的地址或对方的地址,所以即使在链路信息中设定了处理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本方的地址或对方的地址而不需要变更处理信息。
如以上说明,根据地址通知装置100,相对于包含了本方的地址、对方的地址和表示对根据这些地址进行通信的通信信息实施处理的处理信息的链路信息来变更本方的地址或对方的地址,所以即使在链路信息中设定了处理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变更本方的地址或对方的地址而不需要变更处理信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地址通知装置,不使用地址来识别用户,而将作为通信信息的接收方的地址和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符分离构成。因此,可将多个本方地址以对方类别、目的地类别分开使用。地址是不想被第三者知道的保密信息,有时用泄漏地址的表接收不想要的通信信息,而根据本发明,不改变与对方的通信设定,可以高频度并且容易地变更地址,所以具有抑制上述那样的打扰通信的效果。此外,由于可对每个对方设定地址,所以可只对特定的对方变更地址,同时可进行可否分类通信信息等的访问控制。这样的访问控制,也可以根据由一对发送接收地址定义的链路信息而在网络上实现。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地址和用户识别符相关联,可以保证多个地址是同一用户的地址。例如,在更新地址时,可以保证旧地址和新地址是同一用户的地址。此外,在多个地址是同一用户的地址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这种关联。
而且,通过将用户识别符和密钥信息相关联,可进行认证,除了可基于本人确认来进行安全的地址更新以外,可以防止链路变更信息的窜改。用户识别符和密钥信息的相关联也可以通过公开密钥证明书等其他途径来保证。
根据本发明的地址通知装置,将本方的地址与对方的地址相关联并作为链路进行管理,所以对于同一对方可确立多个链路,可以分开使用各个链路。例如以目的类别、从A到B或从B到A的方向类别、有线、无线的通信媒体类别来分类不同的地址,作为不同的链路进行管理,从而可进行加密和分类等的设定的分开使用。
可是,在说明书的实施例中,通过作为控制对象的链路来进行链路变更信息和响应信息等的控制信息的发送,但接收链路变更信息和响应信息时的处理,不依赖通过哪个链路来传送这些控制信息。即链路变更信息和响应信息,只要是接受的对方是同一个,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链路来发送。例如,对于同一个对方具有采用可始终通信的低速通信媒体的链路和可间歇通信的高速通信媒体的链路,在频繁地改变高速链路的地址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低速链路来发送用于高速链路的链路变更信息。即,能够有效地利用可间歇通信的通信媒体上的链路。
此外,由于独立管理地址和显示名,所以即使在变更了地址的情况下,也不改变利用了显示名的用户接口。即,用户可通过显示名来进行操作而不必意识到地址,所以能够不意识到自动的地址变更,并且可安全地进行。
再有,作为实施例记述了电子邮件系统,但地址不限于电子邮件地址,也可以是IP地址、电话号码、SIP URL等。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A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本方信息表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图3B表示简档信息(profile information)表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4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对方信息表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5A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链路信息表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图5B表示脚本表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链路变更信息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图6A表示本方地址变更,图6B表示链路信息删除,图6C表示链路信息注册,图6D表示本方地址变更的响应(许可),图6E表示链路信息注册的响应(许可),图6F表示链路信息注册的响应(拒绝),图6G表示附加信息。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地址变更的地址通知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新的链路信息注册的地址通知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于链路删除的地址通知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图。
图10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两用户对于用户间的链路分别同时变更地址的情况下的数据发送接收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于链路信息的合并的地址通知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行拒绝合并而进行地址变更的情况下的地址通知装置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图。
图13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本方地址变更动作的流程图。
图14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链路信息删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15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链路信息注册动作的流程图。
图16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链路变更信息接收动作的流程图。
图17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变更响应动作的流程图。
图18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注册响应动作的流程图。
图19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响应删除动作的流程图。
图20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响应信息接收动作的流程图。
图2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装置的附加信息接收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通知系统10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地址通知系统1000包括:通过网络10连接的多个地址通知装置100-1、100-2、……;以及对地址通知装置发行地址的一个以上的地址发行服务器200-1、200-2。
再有,在图1中,为了说明而图示了6个地址通知装置100-1~100-6和2个地址发送服务器200-1、200-2,但没有限定地址通知装置100或地址发送服务器200的数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地址通知装置100-1~100-6的其中任何一个表示为地址通知装置100,将地址发送服务器200-1、200-2的其中任何一个表示为地址服务器200。
地址通知装置100与其他地址通知装置100进行电子邮件等的通信信息的发送接收。此外,地址通知装置100与其他地址通知装置100进行发送接收通信信息时被参照的地址的发送接收。
地址发行服务器200按照来自地址通知装置100的请求而生成地址,将生成的地址发送到地址通知装置100。
图2是详细地表示地址通知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地址通知装置100通过网络10来进行通信信息的发送接收,由具有中央处理装置(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为‘CPU’)构成的控制部131、键盘和指向器等的输入装置133、以及监视器135的计算机装置构成。
此外,地址通知装置100包括: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存储由包含了本方的地址的本方信息构成的本方信息表;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存储由包含了对方的地址的对方信息构成的对方信息表;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存储由链路信息构成的链路信息表,链路信息包括本方的地址和对方的地址及表示对根据这些地址来通信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信息;通信部180,根据链路信息表来进行通信信息的发送接收;以及网络接口190,与连接到网络10的各装置进行通信。
将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以及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构成在硬盘装置和闪存等非易失性的存储媒体108内。
在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中,存储由包含了本方地址的本方信息构成的本方信息表,以及包含了由用于安全的密钥信息的用户固有的简档信息构成的简档信息表。
这里,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中存储的本方信息表和简档信息表。
图3A、图3B是表示本方信息表310和简档信息表320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
构成本方信息表310的各行上的本方信息中,分别包含有用户用于大致识别本方信息的显示名312、本方地址314、以及与本方地址相关联的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316。显示名是用户能够简单地指定本方地址而简单附带的名称。用户可以按对方类别、目的类别而分开使用本方地址。例如,以工作方式使用地址的情况,以个人目的方式使用的情况,以匿名方式使用的情况,在特定的组中使用的情况等,按照使用目的来分别取得专用的地址314,决定能够识别这些使用目的的显示名312。用户识别信息唯一地识别虚拟的用户。即,用户识别信息唯一地对应附加给实际的用户,但实际的用户也可以分开使用多个用户信息。
在构成简档信息表320的各行的简档信息中,包含有用于大致识别用户的显示名322、用于唯一地识别(虚拟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324、以及与进行通信信息的发送接收时的加密和消息认证有关的密钥信息326、328。这里,对于密钥信息,举例说明公开密钥加密方式,包含公开密钥326和秘密密钥328。
本方信息和简档信息通过用户识别信息316和用户识别信息324而相关联。
返回到图2,在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中,存储由包含了对方地址的对方信息构成的对方信息表。这里,参照附图来说明在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中存储的对方信息表。
图4是表示对方信息表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在构成对方信息表410的各行的对方信息中,包含有用于用户大致识别对方的显示名412、对方地址414、用于唯一地识别对方的用户识别信息416、以及对方的公开密钥418。这里,对方的显示名412与用图3A说明的对方侧的(本方)显示名312对应,同样地,对方地址414与对方侧的本方地址314对应,对方的用户识别信息416与对方侧的用户识别信息324和316对应,对方的公开密钥418与对方侧的公开密钥326对应。即,在与显示名为‘汤姆’的对方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作为本方的显示名312使用‘鲍勃’,地址314使用bob1@a.com,用户识别信息316使用“10000000”,同样地对于通信对方为‘查莉’、‘艾丽思’,预先确定分别使用的本方的显示名312、地址314、用户识别信息316。
在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存储图5A所示的链路信息表510,该链路信息表包含有本方地址、对方地址、以及表示对根据这些地址而通信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信息。此外,在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存储图5B所示的脚本表520,该脚本表由记述了对通信信息的处理的脚本信息构成,处理信息表示了指示脚本信息的存储地址等的脚本信息的信息。
这里,参照图5A、5B来说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存储的链路信息表510和脚本表520。
图5A、图5B是表示链路信息表510和脚本表520的数据形式的例子的说明图。
如图5A所示,在构成链路信息表510的各行的链路信息中,存储着用户用于大致识别链路信息的显示名511、对方地址512、本方地址514、表示本方地址的变更内容的变更信息516、以及处理信息518。链路信息表示与各通信对方的通信中所使用的对方地址和本方地址的稳定的或暂定的关系(链路的状态),因此,作为显示名,例如如果使用与对方信息表410的显示名412相同的显示名则容易识别,但不必一定相同。在图5A的例子中附带了用户对各链路的每个状态自身容易识别的显示名511。
在地址的变更过程中,在变更信息516的栏中,如变更后的地址被注册那样,图5A中的第3项目表示了将本方的地址从‘bob2@b.com’变更为‘bob1@b.com’的过程。
在链路信息的注册过程中,在变更信息516的栏中,如本方地址被注册那样,图5A中的第5项目表示将具有对方的地址‘charlie@b.com’和本方的地址‘bob1@b.com’的链路信息进行注册的过程。
此外,在处理信息518中,存储着指示用于构成图5B所示的脚本表520的脚本信息的信息。
再有,与构成链路信息表510的链路信息对应的链路信息,也被存储在构成对方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的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例如,与图5A中的第1项目的链路信息对应,在对方(汤姆)侧的地址通知装置中的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内的链路信息表510中,存储着对方地址512为‘bob1@b.com’、本方地址514为‘tom@a.com’的链路信息。
此外,对方地址512也可以是参照图4说明的对方信息表410中的对方地址414的参照信息,本方地址514也可以是参照图3A说明的本方信息表310中的本方地址314的参照信息。
返回到图2,通信部180根据链路信息进行经由网络接口190的通信信息的发送接收。例如,以电子邮件为例说明时,通信部180通过执行电子邮件软件的CPU来实现,从链路信息表510中根据显示名511(图5A)来选择一个链路信息,以被选择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514作为发送元,以对方地址512作为接收方来发送邮件消息、即通信信息。
地址通知装置100还包括将新的本方信息注册到本方信息表中的本方信息表注册部120,以便注册本方地址。
本方信息表注册部120经由网络接口190从地址发行服务器200取得新的地址,并生成包含了取得的地址314(图3A)的本方信息。
此外,本方信息表注册部120在生成本方信息时,由用户根据构成地址通知装置100的输入装置133来输入显示名312(图3A),从简档信息表中存储的用户识别信息324中选择用户识别信息,并作为用户识别信息316来设定。再有,假设简档信息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324是从地址发行服务器200等的外部装置中预先取得的信息,并假设是由地址发行服务器等以可唯一地识别用户而分类的信息。
这里,本方信息表注册部120也可以通过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媒体108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媒体中的用户帐户名等的用户信息来取得显示名,取代由用户输入显示名。
此外,用户识别信息324、416也可以是分别对应的公开密钥信息326、418的指纹(散列值)等,由公开密钥信息唯一地对应的信息。
此外,用户识别信息324也可以选择作为公开密钥的一部分的公开密钥326。
此外,对于一块用户识别信息,一个用户唯一地对应,但也可以按一个用户具有多块用户识别信息来分类用户识别信息。
本方信息表注册部120将生成的本方信息注册在被存储于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中的本方信息表中。
地址通知装置100还包括:链路信息选择部130,由用户选择变更了本方地址的链路信息或删除的链路信息,以便变更链路信息;变更信息注册部132,将表示变更内容的变更信息注册在链路信息中;链路信息注册部134,将新的链路信息注册在链路信息表中;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以被注册于注册了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例如图5A的第3项目)中的对方地址“alice@b.com”作为接收方,发送用于表示链路信息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以及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变更信息来变更链路信息(第3项目),该链路信息按照对于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从对方侧地址通知装置回复的响应信息来注册变更信息。
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对本方地址514进行变更或删除的链路信息。具体地说,链路信息选择部130使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存储的链路信息表510显示在监视器135上,由用户使用输入装置133来选择链路信息。此外,链路信息选择部130在对构成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514进行变更的情况下,使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中存储的本方信息表310显示在监视器135上,由用户使用输入装置133来选择一个本方信息。
变更信息注册部132将变更信息注册在由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出的链路信息中。变更信息注册部132在对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出的构成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514进行变更的情况下,将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出的构成本方信息310(图3A)的本方地址314注册在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出的链路信息510中的变更信息516(图5A)的栏中。
再有,变更信息注册部132在要注册的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中已经注册了变更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图5A的第3项目),由于链路信息处于变更过程,所以在链路信息中不注册变更信息,在监视器135上显示不能变更链路信息。此外,变更信息注册部132在从链路信息表510中删除由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出的链路信息的情况下,删除被存储在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从链路信息表510中选择出的链路信息。
链路信息注册部134生成已注册了变更信息的新的链路信息(例如图5A的第5项目),将生成的链路信息注册在链路信息表中。具体地说,链路信息注册部134在通过输入装置133的操作而输入了生成新的链路信息的指示后,由用户分别从被存储在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中的本方信息表310中选择一个本方信息,从存储于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中的对方信息表410中选择一个对方信息,以及从被存储在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脚本表520中选择一个脚本信息,同时由用户输入新的链路信息的显示名511。
如图5A第5项目所示,链路信息注册部134生成将输入的显示名作为链路信息的显示名511、空格作为本方地址514、构成被选择的本方信息的本方地址作为变更信息516、构成被选择的对方信息的对方地址作为对方地址512、指示被选择的脚本信息的信息作为处理信息518的链路信息,并将生成的链路信息注册在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510中。
再有,链路信息注册部134也可以从包含在被选择的对方信息中的显示名412(图4)中取得链路信息的显示名511。此外,链路信息注册部134在注册新的链路信息的情况下,在新的链路信息和已经注册在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中的链路信息构成等价的链路的情况下,在监视器135上显示不能注册新的链路信息。这里,假设等价的链路是对于两个以上的链路信息的各个链路信息,在根据被注册的变更信息516进行变更的情况下为相同的链路。相同的链路是对方地址512和本方地址514的对应的链路分别一致。
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根据由变更信息注册部132或链路信息注册部134注册了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来生成用于表示链路信息的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并发送到对方地址的地址通知装置。
这里,参照附图来说明由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生成的链路变更信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避免混乱,将用户B作为本方侧,用户A作为对方侧,但无论在哪个地址通知装置中,数据格式是相同的。
图6A、图6B、图6C表示用于向对方通知本方地址的变更、链路信息的删除、新链路信息的注册等的链路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的数据形式的例子,图6D、图6E、图6F表示与本方地址变更通知对应的响应(许可)、与链路信息注册通知对应的响应(许可)和与链路信息注册通知对应的响应(拒绝)的数据形式,图6G表示附加信息的数据形式。
图6A表示用户B变更本方地址的链路变更信息。在图6A中,‘alice@b.com’表示对方用户A的地址,‘bob2@a.com’表示变更前的用户B的地址,‘bob1@a.com’表示变更后的用户B的地址,并表示用户B将本方地址从‘bob2@a.com’变更为‘bob1@a.com’。
图6B表示用户B删除了链路信息的链路变更信息。在图6B中,‘alice@b.com’表示对方用户A的地址,‘bob2@a.com’表示用户B的地址,‘*’表示链路信息被删除,并表示删除了表示‘alice@b.com’和‘bob2@a.com’的链路的链路信息。链路信息的删除与向对方通知链路变更信息一起执行。即,是不需要来自对方的许可响应的单方处理。
图6C表示用户B重新注册链路信息的链路变更信息。图6C对应于图5A第5项目所示的新链路信息的生成,‘charlie@b.com’表示对方用户A的地址,‘bob1@a.com’表示用户B的地址,并表示将表示‘charlie@b.com’和‘bob1@a.com’的链路重新注册。用户B接收到与链路变更信息(图6C)的发送对应的来自对方用户A的许可的响应信息后,根据被注册于链路信息中的变更信息来变更链路信息。再有,各数据形式的开头记号m、a、d、i分别是表示变更信息、响应信息(许可)、响应信息(拒绝)、附加信息的消息类别。此外,图6A的数据形式以m(alice@b.com、bob2@b.com、bob1@a.com)来略记。在图6B、图6C、图6D、图6E、图6F、图6G中也是同样。
返回到图2,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将构成要变更的链路信息的对方地址作为接收方,将生成的链路变更信息经由网络接口190来发送。再有,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在发送链路变更信息时,也可以将证明了包含有链路变更信息的通信信息没有被窜改的署名信息附加在通信信息中。这里,在署名信息中,包含了与用地址通知装置100的用户的秘密密钥(例如,图3B中的秘密密钥328)计算的通信信息对应的数字署名、与用和对方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的共有秘密密钥计算的通信信息中对应的认证符。
链路信息变更部138通过网络接口190接收与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发送的变更信息对应的从对方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回复的响应信息,根据对应于接收的响应信息而注册在链路信息中的变更信息来变更链路信息。在响应信息中,链路信息的变更内容按与链路变更信息同样的形式来注册。
图7的例子表示对于用户B(鲍勃)的地址bob2@b.com和用户A(艾丽思)的地址alice@b.com相关联的链路,用户B用于将本方的地址从bob2@b.com变更为另一地址bob1@a.com的用户A和用户B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在这个例子中,图5A的第3项目表示用户B的链路信息的地址变更中的状态,以后,为了简化说明,将alice@b.com、bob2@b.com、bob1@a.com分别略记为A1,B1,B2。此外,假设将对方地址512为A1、本方地址514为B1、变更信息516为B2的链路信息以‘A1、B1、B2’来表记。再有,假设将空格简单地用‘-’来表示。例如,图5A的第1链路信息被表示为[tom@a.com,bob1@a.com,-]。
在图7的例子中,作为用户B为了将地址的变更传送给用户A而发送的链路变更信息的格式,使用图6A所示的格式,将其略记为m(A1,B1,B2)(对应于图5A的第3项目)。同样地,表示与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对应的许可的响应信息(图6D)如a(A1,B1,B2)等那样来表示。
在图7的例子中,作为初始状态,假设相互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B1,A1,-]被分别存储在用户B、用户A的链路信息表中。
步骤S1:用户B将链路信息[A1,B1,-]变更为[A1,B1,B2](在变更信息516中注册地址B2),将表示用户B的地址被变更为B2的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图6A)发送到用户A的地址A1。
步骤S2:用户A在从用户B接收了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并了解基于该链路变更信息的链路的变更的情况下,将对应的链路信息[B1,A1,-]变更为[B2,A1,-](在对方地址512中设定B2),将响应信息a(A1,B1,B2)(图6D)回复给用户B的地址B2。
步骤S3:用户B的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从用户A接收的响应信息a(A1,B1,B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B2]变更为[A1,B2,-](在本方地址514中设定B2,在变更信息516中设定空格),结束地址的变更。
通过以上的步骤,用户B、用户A分别获得用户B的地址从B1被更新为B2的链路信息[A1,B2,-],[B2,A1,-]。
图8表示用于新的链路信息的注册的用户B和用户A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例子。假设用户B的地址为bob1@a.com(略记为B1),用户A的地址为charlie@b.com(略记为A1)。
步骤S1:用户B生成对方地址512为A1、本方地址514为空格(-)、变更信息516为B1的链路信息[A1,-,B1](图5A的第5项目),并将表示地址B1和A1对应关联的链路的注册的链路变更信息m(Al,-,B1)(图6C)发送到用户A的地址A1。
步骤S2:用户A在从用户B接收了链路变更信息m(A1,-,B1),并许可基于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将对应的链路信息[B1,A1,-]注册在用户A自身的链路信息表510中,并将表示许可链路信息注册的响应信息a(A1,-,B1)(图6E)回复给用户B的地址B1。
步骤S3:用户B的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从用户A接收的响应信息a(A1,-,B1),将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变更为[A1,B1,-](在本方地址514中设定B1,在变更信息516中设定空格),并结束链路信息的注册。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B、用户A分别获得表示用户B的地址是B1、用户A的地址是A1的链路信息[A1,B1,-],[B1,A1,-]。
再有,在图8中用户A拒绝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如以下的步骤。
步骤S2:用户A在从用户B接收链路变更信息m(A1,-,B1),并拒绝基于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将表示拒绝链路信息的注册的响应信息d(A1,-,B1)(图6F)回复给用户B的地址B1。
步骤S3:用户B的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从用户A接收的响应信息d(A1,-,B1),删除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并使链路信息的注册失败。
图9表示用于从图5A的链路信息表删除链路信息的用户B和用户A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例子。在用户B的地址为bob2@b.com(略记为B1),用户A的地址为alice@b.com(略记为A1)时,作为初始状态,假设相互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B1,A1,-]分别被存储在用户B、用户A的链路信息表中。此外,假设用户B执行链路的删除。
步骤S1:用户B将表示要删除的与用户A的链路信息[A1,B1,-]从自身的链路信息表中删除,并将表示链路的删除的链路变更信息m(A1,B1,*)(图6B)发送到用户A的地址A1。
步骤S2:用户A从用户B接收链路变更信息m(A1,B1,*),根据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将对应的链路信息[B1,A1,-]从自身的链路信息表中删除。
通过以上的步骤,用户B、用户A将表示用户B的地址为B1、用户A的地址为A1的链路信息[A1,B1,-],[B1,A1,-]分别删除。
再有,用户B的链路信息的删除是单方的处理,对方(用户A)因不能使用对应的链路信息而同样删除,但不将响应信息回复给用户B。
在图7的例子中,用户B将用于地址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发送到用户A,但在用户A接收该链路变更信息前,也有产生用户A将用于地址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发送到用户B的情况的可能性。即,有用户B和用户A同时进行本方地址的变更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因通信的延迟和缓冲等而产生,例如在电子邮件的情况下,因消息的到达时间差、邮件服务器的处理时间之差或从用户对邮件服务器的访问时间的延迟而产生。
在图10中,表示对于用户B和用户A间的链路,同时变更各自的地址的情况下的用户B和用户A间的数据发送接收的例子。假设用户B的地址为B1、用户A的地址为A1,作为初始状态,相互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B1,A1,-]被分别存储在用户B、用户A的链路信息表中。
步骤S1:用户B将链路信息[A1,B1,-]变更为[A1,B1,B2],并将表示用户B的地址变更为B2的链路变更信息m(A1,B 1,B2)发送到用户A的地址A1。
步骤S2:与步骤S1同样,用户A将链路信息[B1,A1,-]变更为[B 1,A1,A2],并将表示用户A的地址变更为A2的链路变更信息m(B1,A1,A2)发送到用户B的地址B1。
步骤S3:用户B从用户A接收链路变更信息m(B1,A1,A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B2]变更为[A2,B1,B2],并将响应信息a(B2,A1,A2)回复给用户A的地址A2。
步骤S4:与步骤S3同样,用户A从用户B接收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B1,A1,A2]变更为[B2,A1,A2],并将响应信息a(A2,B1,B2)回复给用户B的地址B2。
步骤S5:用户B的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从用户A接收的响应信息a(A2,B1,B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A2,B1,B2]变更为[A2,B2,-]。
步骤S6:与步骤S5同样,用户A的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从用户B接收的响应信息a(B2,A1,A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B2,A1,A2]变更为[A2,B2,-]。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B、用户A分别获得用户B的地址从B1更新为B2、用户A的地址从A1更新为A2的链路信息[A2,B2,-],[B2,A2,-]。
再有,在本方地址正在变更的情况下,对于接收的消息,将变更前的地址看作本方地址,对于发送的消息,将变更后的地址看作本方地址。例如,在步骤S3中,用户B处于将本方地址从B1向B2的变更中,但对于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m(B1,A1,A2),由于将变更前的B 1看作本方地址,所以链路信息[A1,B 1,B2]进行对应。另一方面,对于发送的响应信息,由于将变更后的B2看作本方地址,所以响应信息不是a(B1,A1,A2)而成为a(B2,A1,A2)。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的步骤,即使在用户B和用户A两者间同时变更了地址的情况下,也仍然维持链路,可以相互正确地通知地址的变更。
根据本发明,如图5A的例子所示,能够以对方类别、目的类别来利用地址,但在从旧地址向新地址的转移时、对目的类别地址的利用目的进行整理等的状况中,产生将两个以上的本方地址集中为一个的情况。此时,在通过不同的地址(即不同的链路)与同一对方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随着地址的整理而发生链路的合并。例如图5A的第1项目和第6项目的本方地址有所不同,但由于对方地址是相同的,所以可以进行将它们两个合并在一个链路信息中的处理。在图5A中将第1项目和第6项目的链路信息合并为一个,例如将第6项目的本方地址514中注册的bob2@b.com如变更信息516所示变更为与第1项目的本方地址相同的bob1@b.com,从而将链路信息合并。
在图11中,表示用于进行链路的合并的用户B和用户A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的例子。假设对用户B分类两个地址B1和B2,对用户A分类一个地址A1,在用户B和用户A间,注册了两条将B1和A1相关联的链路和将B2和A1相关联的链路。作为初始状态,与上述两个链路对应,假设用户B的链路信息[A1,B1-]和[A1,B2,-]被存储在其链路信息表中,而用户A的链路信息[B1,A1,-]和[B2,A1,-]被存储在其链路信息表中(在图5A的第1和第6项目的例子中,bob2@b.com对应于B1,bob1@a.com对应于B2,tom@a.com对应于A1)。
步骤S1:用户B将链路信息[A1,B1,-]变更为[A1,B1,B2],将表示地址B1被变更为B2的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图6A)发送到用户A的地址A1(与图7的例子相同的处理)。
步骤S2:用户A在从用户B接收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并了解基于该链路变更信息的链路的变更的情况下,将对应的链路信息[B1,A1,-]变更为[B2,A1,-],但由于已经存在有构成同一链路的链路信息[B2,A1,-],作为结果,在将链路信息[B1,A1,-]合并到已经存在的链路信息[B2,A1,-]中后,将链路信息[B1,A1,-]删除。然后,与图7的例子同样,将响应信息a(A1,B1,B2)(图6D)回复给用户B的地址B2。再有,有关链路信息的合并,在步骤S3的处理中论述。
步骤S3:用户B的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从用户A接收的响应信息a(A1,B1,B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B2]变更为[A1,B2,-],但由于已经存在了构成同一链路的链路信息[A1,B2,-],所以在将链路信息[A1,B1,B2]合并到已经存在的链路[A1,B2,-]中后,将链路信息[A1,B1,B2]删除。例如在将图5A的第6项目的链路信息[A1,B1,B2]合并到第1项目的链路信息[A1,B1,-]中的情况下,对方地址512是相同的A1(tom@a.com),本方地址514为B2(bob1@a.com)。显示名511可使用两者中的其中一个,或附加新的显示名也可以。处理信息518可以使用两者中的其中一个,或根据使用目的任意地再决定也可以。用户B使用输入装置133在监视器135的画面上进行这些变更。步骤S2的用户A的合并也是同样的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B和用户A分别获得与合并的一个链路对应的链路信息[A1,B2,-],[B2,A1,-]。
返回到图2,地址通知装置100还包括为了接收并响应链路变更信息,在根据链路变更信息而变更了链路信息时,将响应信息通过网络接口190发送到对方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的响应信息发送部140。
由对方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发送的链路变更信息经由网络接口190被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在包含有链路变更信息的通信信息中附加了署名信息的情况下,对署名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为署名信息是不合法的署名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接收的通信信息废弃。
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在对方地址的变更、链路信息的注册、以及链路信息的删除中,根据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表示哪一个来变更链路信息。
用户A在从用户B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表示用户B的地址变更的情况下,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将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35上,并由用户使用输入装置133,决定是否将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这在对方(用户B)通知地址变更的情况下,向用户A提供用于判断是否将作为对象的链路删除,从而断绝与用户B的关联的机会。特别是在这种地址变更引起对自己(用户A)不利的链路合并的情况下,向用户A提供用于将作为对象的链路删除而阻止链路的合并的机会。
其结果,在用户A不根据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而输入将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的情况下,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将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作为链路信息表510的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同时将表示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删除的链路变更信息通过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发送。
此外,在通过用户A输入了不删除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情况下,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将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35上,使用输入装置133,决定是否事先变更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即,在有来自对方的地址变更通知的情况下,自己在这种机会中判断是继续局限于当前使用的地址,还是使用与其不同的地址。特别是在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引起对自己(用户A)不利的链路合并的情况下,向用户A提供用于变更作为对象的链路的本方地址而阻止链路的合并的机会。
在通过用户输入了事先变更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的情况下,链路信息变更部138还选择新的本方地址,将选择的本方地址注册在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变更信息516中,同时将表示用于变更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的链路变更信息通过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发送。
此外,在通过用户输入了不删除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而且输入了不事先变更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的情况下,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将响应信息通过响应信息发送部140发送。
在图7的例子中,表示了如果用户A从用户B接收了用于地址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则同意这种地址变更,从而变更对应的链路信息,并将响应信息回复给用户B的处理,而在以下的图12的例子中,表示了这种地址变更在引起对用户A不利的链路合并的情况下,为了不发生合并,用户A也变更对应的本方地址(拒绝合并)情况的处理。
在图12的例子中,假设初始状态与图11的例子相同。即,对用户B分类两个地址B1和B2,对用户A分类一个地址A1,假设在用户B和用户A间,注册了两个将B1和A1相关联的链路和将B2和A1相关联的链路。与上述两个链路对应,假设在用户B,链路信息[A1,B1,-]和[A1,B2,-]被存储在链路信息表中,在用户A,链路信息[B1,A1,-]和[B2,A1,-]被存储在链路信息表中。
步骤S1:用户B将链路信息[A1,B1,-]变更为[A1,B1,B2],将表示地址B1变更为B2的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图6A)发送到用户A的地址A1(与图10和图11的例子的步骤S 1相同的处理)。
步骤S2:用户A首先从用户B接收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如果许可这种链路变更,则产生链路的合并,所以执行以下的处理(拒绝合并)。首先,对与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对应的链路信息[B1,A1,-],将表示本方地址A1的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m(B1,A1,A2)发送到用户B的地址B1。然后将链路信息[B1,A1,-]变更为[B2,A1,A2](相当于从[B1,A1,-]经由[B1,A1,A2]变更到[B2,A1,A2])。进而,将与从用户B接受的链路变更信息m(A1,B1,B2)对应的响应信息a(A2,B1,B2)回复给用户B的地址B2。
步骤S3:用户B从用户A接收链路变更信息m(B1,A1,A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A1,B1,B2]变更为[A2,B1,B2],并将响应信息a(B2,A1,A2)回复给用户A的地址A2(与图10的例子的步骤S3相同的处理)。
步骤S4:用户B的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从用户A接收的响应信息a(A2,B1,B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A2,B1,B2]变更为[A2,B2,-](与图10的例子的步骤S4相同的处理)。
步骤S5:用户A的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从用户B接收的响应信息a(B2,A1,A2),将对应的链路信息[B2,A1,A2]变更为[B2,A2,-](与图10的例子的步骤S6相同的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B和用户A获得两个链路——地址B2和地址A1相关联的链路和地址B2和地址A2相关联的链路。即,用户A拒绝来自用户B的意图进行链路合并的链路变更,可以用两个独立的链路继续与用户B通信。
可是,对于图12的例子,用户B执行的步骤S1、S3、S4分别与图10的例子中用户B执行的步骤S1、S3、S5相同。即,对于用户B来说,表示不区别是用户A拒绝链路的合并,还是用户A偶然同时进行本方地址的变更。在图12的例子中,用户A通过如事先进行本方地址的变更的动作来避免链路的合并。
在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表示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将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显示在监视器135上,由用户使用输入装置133来决定是否将接收的链路信息注册。这种决定在被通知的链路信息的注册强迫使用对自身不合适的地址的情况下,意味着可拒绝注册。在由用户输入了不将接收的链路信息注册的情况下,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将表示拒绝注册的响应信息(图6F)发送到响应信息发送部140。
再有,在新注册的链路信息和构成相同链路的链路信息已经存在的情况下,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执行合并处理。
用户B侧的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根据需要而生成附加信息,该附加信息用于更新被存储在构成对方侧(用户A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的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中的对方信息中的有关用户B的信息,将生成的附加信息通过网络接口190发送到用户A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
如图6G所示,附加信息包含有显示名(与图3A的显示名312对应)、用户识别信息(与图3A的用户识别信息324和316对应)、以及公开密钥(与图3B的公开密钥326对应)。
具体地说,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根据构成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来参照被存储于本方信息表102中的本方信息表和简档信息表,取得本方的显示名、用户识别信息、以及公开密钥,并根据取得的这些信息来生成附加信息。
再有,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也可以在发送链路变更信息时根据需要而将附加信息附加在链路变更信息中来发送。
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在通过网络接口190接收了附加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接收的附加信息而生成对方信息,将生成的对方信息注册在存储于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中的对方信息表中。
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在包含有与生成的对方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416(图4)的对方信息已经注册在对方信息表中的情况下,根据生成的对方信息来更新已经被注册在对方信息表中的对方信息。这里,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在更新对方信息时,也可以由用户使用监视器135和输入装置133进行确认。
以下,说明地址通知装置100的动作。
图13是表示地址通知装置100的本方地址变更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链路信息选择部130使用户使用输入装置133来选择作为处理对象的链路信息(S110)。
接着,由变更信息注册部132来判断在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的链路信息中是否注册了变更信息(S120),在判断为在选择的链路信息中注册了变更信息的情况下,在监视器135上显示不能变更链路信息(S130)。即,被注册变更信息意味着还没有结束其变更,所以不许可链路信息的新的变更。
另一方面,在由变更信息注册部132判断为在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的链路信息中未注册变更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输入装置133的用户的选择指定的输入,由链路信息选择部130从存储于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中的本方信息表中选择一个本方信息(S140)。
接着,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的构成本方信息的本方地址通过变更信息注册部132作为变更信息被注册在链路信息选择部130选择的链路信息中(S150),由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生成用于表示本方地址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将构成链路信息的对方地址作为接收方,将其通过网络接口190来发送(S160)。
图14是表示地址通知装置100的链路信息删除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通过链路信息选择部130,由用户通过输入装置133来选择作为处理对象的链路信息(S210)。
接着,由变更信息注册部132删除从被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中选择出的链路信息(S220),由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生成用于表示将链路信息删除的链路变更信息,将构成被删除的链路信息的对方地址作为接收方,将其通过网络接口190来发送(S230)。
图15是表示地址通知装置100的链路信息注册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通过链路信息注册部134,使用户通过输入装置133从本方信息表存储部102中存储的本方信息表中选择一个本方信息、从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中存储的对方信息表中选择一个对方信息、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存储的脚本表520中选择一个脚本信息,同时输入新生成的链路信息的显示名(S310)。
接着,生成将通过链路信息注册部134输入的显示名作为链路信息的显示名511(图5A)、将构成被选择的对方信息的对方地址414(图4)作为对方地址512(图5A)、将空格作为本方地址514(图5A)、将指示被选择出的脚本信息的信息作为处理信息518(图5A)的链路信息(S320)。
接着,判断与链路信息注册部134生成的链路信息等价的链路信息是否在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存储的链路信息表中(S330)。
在判断为与链路信息注册部134生成的链路信息等价的链路信息在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存储的链路信息表中的情况下,在监视器135上显示不能注册由链路信息注册部134生成的链路信息(S340)。
另一方面,在判断链路信息表中没有构成与链路信息注册部134生成的链路信息等价链路的链路信息的情况下,将包含有链路信息注册部134生成的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注册在被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中(S350)。
接着,由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生成用于表示链路信息被注册的链路变更信息,将构成被注册的链路信息的对方地址作为接收方,将其通过网络接口190发送(S360)。
图16是表示地址通知装置100的链路变更信息接收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由对方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的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发送的链路变更信息,通过网络接口190被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S410)。
接着,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判断被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是否表示对方地址的变更(S420),在判断为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表示对方地址的变更的情况下,处理转移到后述的变更响应动作(S430)。
此外,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判断被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是否表示链路信息的注册(S440),在判断为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表示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处理转移到后述的注册响应动作(S450)。
而在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判断为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没有表示对方地址的变更、也没有表示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处理转移到后述的响应删除动作(S460)。
图17是表示相对于表示对方地址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的图16的步骤S430的变更响应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通过输入装置133,由用户决定是否删除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S510)。
在决定了将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的情况下,通过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将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的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S520)。
接着,将表示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的链路变更信息通过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发送到经由网络接口190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元(S525)。
另一方面,在决定不将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的情况下,通过输入装置133,由用户决定是否事先变更作为变更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S530)。
在决定了事先变更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的情况下,由用户选择新的本方地址,将选择的地址注册在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变更信息中(S535),将表示变更了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的链路变更信息通过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发送到经由网络接口190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元(S540)。
接着,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对方地址根据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来变更(S542),对于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将对方地址变更为由用户选择的新地址的响应信息通过响应信息发送部140经由网络接口190回复给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元(S545)。
另一方面,在决定了不变更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本方地址的情况下,根据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来变更链路信息(S550)。
接着,与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相同内容的响应信息通过响应信息发送部140经由网络接口190回复给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元。但是,在此时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变更信息不是空格的情况下(即,在本方地址正在变更的情况下),对于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将对方地址被变更为所述变更信息的响应信息取代所述响应信息被送出(S555)。
接着,对构成与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变更的链路信息相同的链路的链路信息是否在被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510中进行判断,如果有构成相同的链路的链路信息,则结束处理(S560)。
在判断为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变更的链路信息的变更信息为空格,变更的链路信息和构成相同链路的链路信息在链路信息表510中的情况下,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执行合并处理(S565)。
图18是表示相对于图16中的表示链路信息的注册的链路变更信息的步骤S450的注册响应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通过输入装置133,由用户决定是否容许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注册(S610)。
在决定了不容许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将表示拒绝注册的响应信息通过响应信息发送部140经由网络接口190发送到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元(S620)。
在决定了容许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根据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来生成链路信息,将生成的链路信息注册在被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510中(S630)。
接着,对构成与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注册的链路信息相同链路的链路信息是否已经在被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中(S640)进行判断。
在判断为构成与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注册的链路信息相同链路的链路信息已经位于链路信息表中的情况下,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执行合并处理(S650)。
在容许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的注册,链路变更信息被注册后,与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同样内容的响应信息通过响应信息发送部140经由网络接口190发送到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元(S660)。
图19是表示图16中的步骤S460的响应删除动作的流程图。
根据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的链路变更信息,从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中将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S710)。
图20是表示地址通知装置100的响应信息接收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由对方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的响应信息发送部140发送的响应信息经由网络接口190被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S810)。
接着,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判断被接收的响应信息是否表示拒绝链路信息的注册(S820),在判断为接收的响应信息表示拒绝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从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中将作为对象的链路信息删除(S830)。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接收的响应信息不表示拒绝链路信息的注册的情况下,根据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的响应信息来变更链路信息(S840)。
接着,对构成与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变更的链路信息相同链路的链路信息是否在被存储于链路信息表存储部106中的链路信息表中进行判断(S850)。
在判断为构成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变更的链路信息相同链路的链路信息在链路信息表中的情况下,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执行合并处理(S860)。
图21是表示地址通知装置100的附加信息接收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由对方侧的地址通知装置100的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发送的附加信息通过网络接口190被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接收(S910)。
根据链路变更信息和附加信息而生成对方信息(S920),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对包含与被生成的对方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416(图4)的对方信息是否已经注册在对方信息表中进行判断(S930)。
在判断为包含与生成的对方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的对方信息已经注册在对方信息表中的情况下,由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根据生成的对方信息来更新已经注册在对方信息表中的对方信息(S940)。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包含与生成的对方信息相同的用户识别信息的对方信息没有被注册在对方信息表中的情况下,将生成的对方信息通过链路信息变更部138注册在被存储于对方信息表存储部104中的对方信息表中(S950)。
以上说明的构成地址通知装置100的各构成部件,也可以使构成地址通知装置100的CPU来执行记述了上述说明的各动作的程序而构成。
即,本方信息表注册部120、对方信息选择部130、链路信息注册部134、变更信息注册部132、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136、链路信息变更部138、响应信息发送部140、以及通信部180,也可以由执行上述程序的CPU来构成。
此外,地址通知装置100也可以通过通信部180来进行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接收、以及响应信息的发送接收。
此外,地址通知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对规定的链路信息自动并且定期地执行上述本方地址变更动作而对特定的对方定期地变更本方地址。
此外,地址通知装置100也可以通过使链路信息表510(图5A)中包含的链路信息的对方地址512(图5A)和对方信息表410(图4)中包含的对方信息的对方地址414(图4)对应,配有用于根据对方信息的显示名412(图4)和用户识别信息416(图4)的同一性来对链路信息进行分类、显示和编辑的用户接口。
此外,地址通知装置100在发送链路变更信息时,也可以使用被存储于简档信息表320中的本方的秘密密钥信息、存储于对方信息表410中的对方公开密钥信息,对包含有链路变更信息的通信信息,分别进行数字署名和加密等的处理。与此对应,地址通知装置100也可以在接收链路变更信息时使用被存储于对方信息表中的对方的公开密钥信息、存储于简档信息表320中的本方的秘密密钥信息,分别进行署名验证和解密处理。

Claims (14)

1.一种地址通知装置,包括:
链路信息表存储部,存储由链路信息构成的链路信息表,所述链路信息表包含了表示本方的地址、对方的地址和根据这些地址而对通信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信息;
链路信息选择部,选择要变更的链路信息;
变更信息注册部,对所述链路信息选择部选择出的链路信息中表示变更内容的变更信息进行注册;
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以被注册所述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中包含的对方地址所指示的对方作为接收方,发送用于表示所述链路信息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以及
链路信息变更部,根据所述变更信息,按照所述链路变更信息的发送所回复的响应信息而对注册所述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进行变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址通知装置,其中,
所述链路信息变更部根据从对方的地址通知装置接收的对方的链路变更信息来变更所述链路信息,
而且,设有响应信息发送部,在通过所述链路信息变更部将所述链路信息根据所述对方的链路变更信息进行变更时,所述响应信息发送部将对应于所述对方的链路变更信息的响应信息回复给所述对方的地址通知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址通知装置,其中,
设有链路信息注册部,生成注册了所述变更信息的新的所述链路信息,并将生成的链路信息注册在所述链路信息表中。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地址通知装置,其中,由所述链路信息选择部选择的链路信息包含从所述链路信息表中删除的信息,
所述变更信息注册部在通过链路信息选择部选择了从所述链路信息表中被删除的链路信息的情况下,使被注册的变更信息表示所述链路信息从所述链路信息表中被删除,
所述链路信息变更部从所述链路信息表中删除由所述链路信息选择部选择出的链路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地址通知装置,其中,
所述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在发送所述链路变更信息时,将证明了包含有所述链路变更信息的通信信息没有被改变的署名信息附加在所述通信信息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址通知装置,其中,
所述链路变更信息发送部在发送所述链路变更信息时,将证明了包含有所述链路变更信息的通信信息没有被改变的署名信息附加在所述通信信息中。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地址通知装置,其中,设有本方信息表存储部,存储本方信息和简档信息表,所述本方信息包含与所述链路信息表的本方地址关联产生的用户识别信息,而所述简档信息表由根据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而对所述地址通知装置的通信提供安全的密钥信息构成。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址通知装置的地址通知方法,包括:
(a)以被注册所述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中包含的对方地址所指示的对方作为接收方,发送用于表示所述链路信息变更的链路变更信息的步骤;以及
(b)根据所述变更信息,按照从对方的地址通知装置接收的响应信息而对被注册所述变更信息的链路信息进行变更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址通知方法,其中包括:
根据从对方的地址通知装置接收的对方的链路变更信息来变更所述链路信息的步骤;以及
在根据所述对方的链路变更信息来变更所述链路信息时,将对应于所述对方的链路变更信息的响应信息回复给所述对方的地址通知装置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址通知方法,其中,还包括如果根据链路变更信息变更的链路信息与所述链路信息表的其他链路信息之一相同,则将这两个链路信息合并而作为一个链路信息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址通知方法,还包括生成注册了所述变更信息的新的链路信息,并将所述新的链路信息注册在所述链路信息表中的步骤。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何一项所述的地址通知方法,其中,选择了所述变更的链路信息包含从所述链路信息表中删除的信息,在选择了从所述链路信息表中被删除的链路信息的情况下,被注册的变更信息表示所述链路信息从所述链路信息表中被删除,
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链路信息表中删除选择了变更的链路信息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何一项所述的地址通知方法,其中还包括在发送所述链路变更信息时,将证明了包含有所述链路变更信息的通信信息没有被改变的署名信息附加在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址通知方法,其中还包括在发送所述链路变更信息时,将证明了包含有所述链路变更信息的通信信息没有被改变的署名信息附加在所述通信信息中的步骤。
CNB2004800015872A 2003-08-29 2004-08-30 地址通知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86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07582 2003-08-29
JP307582/2003 2003-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668A true CN1717668A (zh) 2006-01-04
CN100378693C CN100378693C (zh) 2008-04-02

Family

ID=34269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158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8693C (zh) 2003-08-29 2004-08-30 地址通知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61517B2 (zh)
EP (1) EP1659498B1 (zh)
JP (1) JP4264085B2 (zh)
CN (1) CN100378693C (zh)
DE (1) DE602004023524D1 (zh)
WO (1) WO20050223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665B (zh) * 2006-03-27 2011-04-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地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设备、处理设备及地址簿更新方法
CN102638631A (zh) * 2011-02-09 2012-08-15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77541A (zh) * 2018-12-04 2020-06-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电话注册服务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01403D0 (en) * 2006-01-24 2006-03-08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Varying device identities
US8008034B2 (en) * 2006-10-13 2011-08-30 Theranos, Inc. Reducing optical interference in a fluidic device
CN102780649A (zh) * 2012-07-21 2012-11-14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即时通信消息中加注即时图像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3338148B (zh) * 2013-06-28 2018-11-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录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US20160283514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130995B2 (ja) * 2018-03-12 2022-09-0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8628A (ja) * 1993-06-07 1994-12-22 Nec Corp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H11163924A (ja) * 1997-11-28 1999-06-18 Nec Corp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及び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のアドレス管理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6373940B2 (en) * 1998-05-04 2002-04-16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ddress changes
JP2000020370A (ja) 1998-06-29 2000-01-21 Sharp Corp データ同期処理装置
DE19939057C2 (de) * 1999-08-18 2002-07-0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Aktualisierung von teilnehmerbezogenen Daten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netzes
JP2002163204A (ja) 2000-11-24 2002-06-07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携帯電話機
JP2002208960A (ja) * 2001-01-11 2002-07-26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メール装置
JP2002351786A (ja) * 2001-05-23 2002-12-06 Casio Comput Co Ltd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03076641A (ja) * 2001-08-16 2003-03-14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配信先リストの更新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JP2003078639A (ja) * 2001-09-03 2003-03-14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電話機
US7162514B2 (en) * 2001-10-02 2007-01-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03044673A1 (fr) 2001-11-22 2003-05-30 Kazuhiro Yamamoto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e message electronique au moyen d'une adresse de messagerie mandataire
JP2008500750A (ja) * 2004-05-12 2008-01-10 フュージョンワ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度な連絡先識別システ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665B (zh) * 2006-03-27 2011-04-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地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设备、处理设备及地址簿更新方法
CN102638631A (zh) * 2011-02-09 2012-08-15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357086B2 (en) 2011-02-09 2016-05-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277541A (zh) * 2018-12-04 2020-06-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电话注册服务方法和装置
CN111277541B (zh) * 2018-12-04 2023-06-0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电话注册服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4023524D1 (de) 2009-11-19
US20060064507A1 (en) 2006-03-23
EP1659498B1 (en) 2009-10-07
CN100378693C (zh) 2008-04-02
WO2005022394A1 (ja) 2005-03-10
JPWO2005022394A1 (ja) 2006-10-26
JP4264085B2 (ja) 2009-05-13
EP1659498A4 (en) 2007-07-25
EP1659498A1 (en) 2006-05-24
US7761517B2 (en) 2010-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9222C (zh) 存在管理的实现
CN1264327C (zh) 实现高安全级别的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携带终端
CN1306785C (zh) 电话查号服务方法和电话查号服务系统
CN1859332A (zh) 一种采用数据同步处理电子邮件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767435A (zh) 数据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858759A (zh) 对网络游戏用户进行时间限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864377A (zh) 邮件投递系统、邮件投递方法和邮件投递程序
CN1723452A (zh) 传输和下载流数据的方法
CN1801727A (zh) 一种网络服务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928861A (zh) 用于进行项目共享的即时通信客户机和方法
CN1496628A (zh) 内容分配系统
CN100343835C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852107A (zh) 关系信息的公开、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922600A (zh) 用户认证系统以及使用该用户认证系统的数据提供系统
CN1402176A (zh) 数据分配方法以及数据分配系统
CN1910564A (zh) 服务器、终端装置、设备注册系统、注册方法、注册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01075890A (zh) 实现群组会话体验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422035A (zh) 密钥交换设备、方法、程序和记录这种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735061A (zh) 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提供装置和方法
CN1838642A (zh) 利用即时消息系统实现问答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716874A (zh) 远程管理系统
CN1930834A (zh)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隧道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隧道管理方法及程序
CN1823492A (zh) 对等环境中的用户交互作用系统和方法
CN1717668A (zh) 地址通知装置和地址通知方法
CN1208931C (zh) 电子邮件发送/接收方法、电子邮件系统及其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