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7067A -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7067A
CN1717067A CN 200510035347 CN200510035347A CN1717067A CN 1717067 A CN1717067 A CN 1717067A CN 200510035347 CN200510035347 CN 200510035347 CN 200510035347 A CN200510035347 A CN 200510035347A CN 1717067 A CN1717067 A CN 1717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intelligent
access code
calle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53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晓庄
段建详
吴鹏飞
梁鸿生
王福荣
王鼎
吴伟
叶华
李鹏宇
邓煜熙
毛安平
陆浩
黄晓明
蔡莉
罗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353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17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717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在公众电信网中增加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发端局将呼叫发送到该寄存器,该寄存器先根据主被叫号码查询第一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并返回,发端局将其接续到SSP,完成第一个智能业务的处理;SSP在被叫号码前加插第N-1个智能业务接入码,送到所述寄存器进行智能业务查询,该寄存器返回第N个智能业务接入码,SSP根据第N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完成第N个智能业务处理;完成主被叫智能业务触发后,业务交换节点最后向所述寄存器请求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接续呼叫。本发明统一管理多个网络的用户,屏蔽了网络中端局处理能力的差异性,便于智能业务在全网开展。便于开展多网络融合类业务。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众电话交换网的程控交换技术,具体地说,涉及公众电话交换网用户的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SSP(SSP:SERVICE SWITCH POINT业务交换节点)基本已经下移到每个本地网,即每个本地网均有SSP,但还没有下移到端局,端局基本不支持SSP。导致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对于无接入码的智能业务,仍然存在业务难以触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被叫侧智能业务的触发问题:被叫侧业务触发如同振,彩铃业务,该类业务由于目前中间局无法感知到被叫的用户属性并触发智能业务,需要落地端局检测到用户有权限时,加插接入码,将该呼叫转接到SSP,由SSP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然后将呼叫再接续到被叫端局。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存在大量的路由迂回,要求被叫端局能支持相应的用户属性及加插相应接入码,将呼叫接续到SSP。另一方面,SSP在完成业务处理后需要将该呼叫再接续到落地端局,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防止呼叫再次触发到SSP。上述两个问题在现网端局均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导致现网被叫侧智能业务开放困难。
主叫侧智能业务的触发问题:主叫侧触发如固定预付费业务,该业务希望发话用户在摘机时,交换机自动在被叫号码前加插接入码,将该用户的呼叫汇接到SSP,由SSP触发相应的智能业务。但目前网上端局交换机种类很多,部分机型不能自动在被叫号码前加插接入码,因此难以在全网实现上述的业务触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的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公众电信网中增加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该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与电信网中各网元之间以信令链路连接,在该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中存放用户号码与其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及智能业务签约属性,业务触发包括以下步骤:
发端局将呼叫发送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进行业务查询,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先根据主被叫号码查询第一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并返回第一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发端局将其接续到SSP,完成第一个智能业务的处理;
SSP在被叫号码前加插第一个智能业务接入码,送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进行智能业务查询,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返回第二个智能业务接入码,SSP根据第二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完成第二个智能业务处理;
SSP在被叫号码前加插第N-1个智能业务接入码,送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进行智能业务查询,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返回第N个智能业务接入码,SSP根据第N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完成第N个智能业务处理;
完成主被叫智能业务触发后,业务交换节点最后向所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请求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接续呼叫。
在上述方案中:
在所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中集中存储多种业务网络用户的用户号码和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及智能业务签约属性。
当运营商改变用户的用户号码和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或者智能业务签约数据时,通过营帐系统向所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发出修改通知,并提供相应用户参数。
用户所在的端局发送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初始地址消息)给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在该IAM消息中填充的主叫号码信息为该用户的物理号码,被叫号码为被叫的逻辑号码;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查询数据库,得到主叫用户物理号码对应的逻辑号码、主叫智能业务接入码、被叫智能业务接入码、被叫物理号码,并将主叫逻辑号码通过ACM(ADDRESS COMPLETE MESSAGE,地址全消息)消息回送到端局,将主叫用户智能业务接入码或者被叫用户智能业务接入码或者被叫的物理号码填充到REL(RELEASE MESSAGE,释放消息)消息中回送给端局。
对于无法支持智能业务呼叫的交换局,将智能业务触发呼叫汇接到有能力触发的交换局,由后者完成智能业务的触发。
当发端局或SSP收到智能业务接入码后,拆除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连接的中继电路。
SSP通过ISUP(ISDN USER PART,ISDN用户部分)接口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进行信息交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集中存储用户智能业务签约属性,统一管理多个网络的用户。屏蔽了网络中端局处理能力的差异性,便于智能业务在全网开展。将多个网络用户数据统一管理,便于开展多网络融合类业务。采用业务和数据分离的设计思想,有利于向下一代网络平滑过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的组网图;
图2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进行说明。
图1描述了实施本发明的实现公众电信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系统组网图。图中,实线表示中继电路,虚线表示信令链路。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在公众电信网中增加了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端局LS、汇接局MS、长途局TS、关口局GW等网元的连接关系保持不变,但需要增加和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间的信令链路。
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是本发明实现全网智能业务触发的核心,用于对管辖范围内多种网络用户的智能业务签约信息和位置信息进行的集中管理。对于固定网,位置信息指用户号码与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端局LS可以直接访问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完成智能业务的触发。对于不具备该能力的端局,则将呼叫汇接到具备该能力的汇接局,由后者完成智能业务的触发。
本实施例要求为交换机用户配置两个号码:一个是用户号码或称逻辑号码。呼出时,用于对外主叫号码显示以及计费号码;呼入时,作为其它用户所拨打号码。该号码和用户属性、智能用户属性密切联系,是区别用户的唯一标识。另一个是物理号码,和交换机的物理端口一一对应,和路由及位置有关。本发明中,交换机用户线端口类似移动网的无线信道,只是用户接入交换机的通道,可以公用。用户号码才是用户真正有效的个人资源。用户号码采用的是用户目前使用的电话号码,由用户号码或区号+用户号码组成,物理号码采用PSTN(PUBLICSWITCH TELEPHONE NETWORK,公共电话交换网)网的内部编码方式。
图2描述了综合智能用户数据寄存器的结构框图,主要包括了信令消息接入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另外还包括维护及管理模块。信令消息接入处理模块,完成对消息的编解码等操作;业务处理模块,完成智能业务简单的逻辑判断;数据存储模块,集中存储管辖范围内所有用户的属性数据和用户号码与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并接受数据修改等操作。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签约智能业务信令流程图(以扩展ISUP协议为例)。其中SSP可以是发话端局完成,也可以是网络中的其它网元完成。
信令流程说明如下:
a)端局LS1向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发送IAM消息;
b)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进行主叫号码分析,如果需要进行主叫号码变换,则向端局LS1回送ACM,ACM中为主叫逻辑号码。(主叫号码不需变换的情况:主叫的逻辑号码与物理号码一致,即主叫没有进行过跨局或跨网的号码携带。在系统初始状态下,所有用户的物理号码和逻辑号码一致,实际的数据存储过程是在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中主叫的物理号码字段为空。当用户进行过跨局或跨网的号码携带后,在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中主叫的物理号码字段为新设备的物理端口号。当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中主叫的物理号码字段为空时,不回送ACM。)
c)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进行主被叫号码的分析,发现主叫用户都签约了智能业务,根据业务组合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智能业务接入码1,通过REL消息向前端回送智能业务接入码1,此时不查询被叫业务签约信息;
d)端局LS1前向发送RLC(RELEASE COMPLETE,释放完成),拆除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连接的中继电路;
e)端局LS1向SSP发送IAM消息,IAM中主叫号码为逻辑号码,被叫号码为智能业务接入码1+被叫逻辑号码;SSP根据前缀进行主叫用户智能业务触发;SCP指示继续呼叫后分析被叫;
f)SSP以ISUP接口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交互,向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发送IAM,主叫号码或“改发的号码”为逻辑号码,被叫号码为“智能业务接入码1+逻辑号码”;
g)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根据主被叫号码查询智能业务接入码,由于被叫号码前加插了智能业务接入码1,判别主叫号码已经为逻辑号码,只查询智能业务属性,不再变换,并且查找的是第二个智能业务接入码;查询成功后,返回智能业务接入码2;
h)SSP返回RLC拆除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之间的电路;SSP根据智能业务接入码2触发智能业务,当SCP指示继续呼叫后分析被叫;
i)SSP以ISUP接口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交互,向其发送IAM,主叫号码或“改发的号码”为逻辑号码,被叫号码为“智能业务接入码2+逻辑号码”;
j)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SHLR根据主被叫号码查询智能业务接入码,由于被叫号码前加插了智能业务接入码2,判别主叫号码已经为逻辑号码,只查询智能业务属性,不再变换,并且查找的是第三个智能业务接入码;查询成功后,返回智能业务接入码3;
k)SSP返回RLC拆除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电路;SSP根据智能业务接入码2触发智能业务,当SCP指示继续呼叫后分析被叫;
1)按上述方式完成第n次智能业务的触发。完成所有智能业务的触发后,SSP向SHLR查询被叫物理号码,接续被叫到被叫端局LS2。

Claims (7)

1、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在公众电信网中增加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该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与电信网中各网元之间以信令链路连接,在该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中存放用户号码与其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及智能业务签约属性,业务触发包括以下步骤:
发端局将呼叫发送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进行业务查询,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先根据主被叫号码查询第一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并返回第一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发端局将其接续到业务交换节点,完成第一个智能业务的处理;
业务交换节点在被叫号码前加插第一个智能业务接入码,送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进行智能业务查询,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返回第二个智能业务接入码,业务交换节点根据第二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完成第二个智能业务处理;
业务交换节点在被叫号码前加插第N-1个智能业务接入码,送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进行智能业务查询,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返回第N个智能业务接入码,业务交换节点根据第N个智能业务接入码完成第N个智能业务处理;
完成主被叫智能业务触发后,业务交换节点最后向所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请求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接续呼叫。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中集中存储多种业务网络用户的用户号码与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以及智能业务签约属性。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运营商改变用户的用户号码和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或者智能业务签约数据时,通过营帐系统向所述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发出修改通知,并提供相应用户参数。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所在的端局发送初始地址消息给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在该初始地址消息中填充的主叫号码信息为该用户的物理号码,被叫号码为被叫的逻辑号码;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查询数据库,得到主叫用户物理号码对应的逻辑号码、主叫智能业务接入码、被叫智能业务接入码、被叫物理号码,并将主叫逻辑号码通过地址全消息回送到端局,将主叫用户智能业务接入码或者被叫用户智能业务接入码或者被叫的物理号码填充到释放消息中回送给端局。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无法支持智能业务呼叫的交换局,将智能业务触发呼叫汇接到有能力触发的交换局,由后者完成智能业务的触发。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端局或业务交换节点收到智能业务接入码后,拆除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连接的中继电路。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交换节点通过ISDN用户部分接口与综合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进行信息交互。
CN 200510035347 2005-06-15 2005-06-15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Pending CN1717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5347 CN1717067A (zh) 2005-06-15 2005-06-15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5347 CN1717067A (zh) 2005-06-15 2005-06-15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067A true CN1717067A (zh) 2006-01-04

Family

ID=3582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35347 Pending CN1717067A (zh) 2005-06-15 2005-06-15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170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331B (zh) * 2006-04-11 2010-09-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固定电话网中实现集中停复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93157B (zh) * 2006-11-20 2012-01-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接续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331B (zh) * 2006-04-11 2010-09-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固定电话网中实现集中停复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93157B (zh) * 2006-11-20 2012-01-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接续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02757A (en) Number portability using enhanced routing table
CN1268141C (zh) 呼叫处理数字转换和表征
AU754387B2 (en) Interexchange carrier escape list for local number portability
CN1175686C (zh) 在无线局网络中使用移动电话机的方法和设备
CN100518216C (zh) 一种实现不同网络间号码携带的方法
CN1091880A (zh) 电话呼叫应答后的改址或迂回
CN1913550A (zh) 利用软交换实现固网查询用户集中数据库的系统和方法
CA2304089A1 (e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call redirection
CN101534492B (zh)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US792967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illing capability for a service node in an 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1291460B (zh) 一种移动智能网业务转固定智能网业务的触发方法
CN1656788A (zh) 用于确定涉及转移的号薄号码的实时呼叫的资费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29930B (zh) 一种通过智能网网关来实现多智能业务融合的方法
CN101076132A (zh) 一种使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群内用户支持智能业务的方法
CN1717067A (zh) 一种实现公众电话网用户智能业务触发的方法
CN1842171A (zh) 一种呼叫接续方法
CN1822682A (zh) 一种对移动智能网的呼叫信令流程进行优化的方法
CN1571446A (zh) 一号双机双振铃的实现方法
CN1564573A (zh) 实现个人便携电话系统智能业务的方法
CN1968512A (zh) 对网络间漫游的呼叫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
US200301081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N SSP and SCP to support differentiate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ing a multi-function service node
CN1309238C (zh) 利用虚拟总机设备为集团提供虚拟总机号码业务的方法
CN1812446A (zh) 一种总机实现方法
CN1968498A (zh) 移动通信中呼叫伴侣实现方法
CN1968513A (zh) 呼叫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TELECOMMUNICATION STOCK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AN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4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11

Address after: Number 31, Finance Street,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100032

Applicant after: China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Postal code 7, East Street, Fujian, Fuzhou: 350001

Applicant before: Fujian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