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4492B -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4492B
CN101534492B CN2009101351470A CN200910135147A CN101534492B CN 101534492 B CN101534492 B CN 101534492B CN 2009101351470 A CN2009101351470 A CN 2009101351470A CN 200910135147 A CN200910135147 A CN 200910135147A CN 101534492 B CN101534492 B CN 101534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user
network
virtual private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51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4492A (zh
Inventor
蔡康
胡乐明
马涛
郭英
曾荣
尹梅
江洪
陈洵
邓煜熙
龙显军
钟远晖
宫云平
陈宇华
刘平
田竑
李屹寰
白冰
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51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4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4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4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VPN业务系统及实现VPN业务的方法。其中,综合VPN业务系统包括:ISSP,用于接收携带被叫用户短号码的呼叫并基于预先获取的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将呼叫触发到综合VPN业务平台,基于从综合VPN业务平台接收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接续被叫用户;综合VPN业务平台,用于接收由ISSP触发的呼叫,并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呼叫中携带的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将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传递给ISSP;其中,ISSP采用多种智能网协议通过信令网或直接地连接至综合VPN业务平台。

Description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通信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电信业的重组,使重组后的3家电信运营商都变成了全业务经营的运营商。一旦实现了全业务经营,无论是移动运营商发展传统的固定网用户,还是固定网运营商从高端渗透传统的移动网用户,集团客户必定是竞争的焦点。利用移动网与固定网相融合的方式,为集团客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新业务、新功能,帮助集团客户提高通信效率、控制通信成本,将成为获得集团客户青睐的主要手段。
虚拟专用网业务就是利用公用电话网络的资源向集团用户提供一个逻辑上的专用网,集团用户之间通过拨打短号码进行通信,能够进行快速内部交流,并提供一定的话费优惠。目前已经在公用固定电话网上实现了虚拟专用网业务,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普及和发展,固定电话网上的虚拟专用网业务已不能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能够使各类宽窄带通信终端在同一集团的虚拟专用网内进行统一的编号,从而在集团内部实现电话短号码的通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包括:综合业务交换点,用于接收携带被叫用户短号码的呼叫并基于预先获取的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将呼叫触发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基于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接收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接续被叫用户;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用于接收由综合业务交换点触发的呼叫,并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呼叫中携带的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将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传递给综合业务交换点;其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为包括SIP软硬终端的各类宽窄带通信终端;综合业务交换点采用多种智能网协议通过信令网或直接地连接至综合虚拟专用业务网平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包括综合业务控制点,综合业务控制点包括:第一查找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并将查找到的集团号传送给第二查找模块;第二查找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和第一查找模块查找到的集团号查找与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
根据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还包括:综合业务数据点,用于支持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提供用户和网络数据;综合业务管理点,用于支持多种智能网协议并配置和管理智能业务、支撑正在运营的业务以及接受远端客户发来的业务控制指令;综合业务管理接入点,用于支持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提供至综合业务管理点的接入;综合业务生成环境点,用于支持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其中,综合业务管理点和综合业务数据点分别与综合业务控制点相连;综合业务管理点分别与综合业务管理接入点和综合业务生成环境点相连。
根据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还包括:智能外设,用于协助固定网、GSM移动网以及CDMA移动网完成智能业务放音;媒体资源服务器,用于协助软交换网完成智能业务放音;用户属性寄存器,用于存储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并提供业务查询;其中,智能外设和媒体资源服务器分别与综合业务控制点相连;用户属性寄存器包括通过ISUP+协议或MAP+协议分别与固定网和软交换网相连的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以及通过MAP协议分别与GSM移动网和CDMA移动网相连的归属位置寄存器。
根据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再一实施例,综合业务交换点包括固定网的智能网应用部分业务触发点、GSM移动网的CAMEL应用部分业务触发点、CDMA移动网的无线智能网络业务触发点以及软交换网的会话起始协议或智能网应用部分触发点。
根据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再一实施例,多种智能网协议包括固定网的智能网应用部分协议、GSM移动网的CAMEL应用部分协议、CDMA移动网的无线智能网络-移动应用部分协议以及软交换网的会话起始协议。
本发明提供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能够只用一套业务平台为固定网、移动网(例如,GSM移动网和CDMA移动网)和软交换网提供业务逻辑,为这些网络的各类用户终端(例如,固定电话、小灵通、GSM手机、CDMA手机和SIP软硬终端等)提供跨多个网络的短号呼叫业务。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能够使各类宽窄带通信终端加入同一集团的虚拟专用网,并进行统一编号,从而在集团内部实现电话短号码的通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包括:主叫用户呼叫被叫用户的短号码;综合业务交换点基于预先获取的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将呼叫触发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和查找到的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查找与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并返回给综合业务交换点;综合业务交换点在收到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后,基于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接续被叫用户,其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为包括SIP软硬终端的各类宽窄带通信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触发信息包括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接入码或用户签约的触发器。
根据本发明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通过如下步骤查找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和查找到的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查找与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
根据本发明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在主叫用户是固定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时,综合业务交换点通过如下步骤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根据主叫用户的Centrex(集中式用户交换机)群属性,由端局直接加插与主叫用户的业务属性对应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接入码。
根据本发明实现虚拟专用业务的方法的再一实施例,在主叫用户是固定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时,综合业务交换点通过如下步骤获取主叫用户的触发信息:综合业务交换点通过向SHLR(Smart Home LocationRegister,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查询获取主叫用户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接入码。
根据本发明实现虚拟专用业务的方法的再一实施例,在主叫用户是GSM移动网用户或CDMA移动网用户时,综合业务交换点通过如下步骤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在主叫用户注册时通过查询归属位置寄存器将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下载到移动交换中心的VLR(VisitorLocation Register,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中。
根据本发明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的再一实施例,综合业务交换点包括固定网业务交换点、软交换和移动交换中心。
根据本发明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的再一实施例,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包括固定网用户、GSM移动网用户、CDMA移动网用户和软交换网用户。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将各类用户均加入到同一个集团的虚拟专用网内,进行统一的编号,从而可以实现内部电话短号码的通信,为集团客户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基于本发明方法由固定网用户拨打短号码的呼叫流程示意图。
图8是基于本发明方法由CDMA移动网用户拨打短号码的呼叫流程示意图。
图9是基于本发明方法由软交换网用户拨打短号码的呼叫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综合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包括:ISSP(Integrated Service Switch Point,综合业务交换点)12,用于接收携带被叫用户短号码的呼叫并基于预先获取的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将呼叫触发到综合VPN业务平台11,基于从综合VPN业务平台11接收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接续被叫用户;综合VPN业务平台11,用于接收由ISSP 12触发的呼叫,并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呼叫中携带的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将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传递给ISSP 12;
其中,ISSP 12采用多种智能网协议通过信令网或直接地连接至综合VPN业务平台11。
图2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综合VPN业务平台21包括具有SCF(Service Control Function,业务控制功能)的ISCP(Integrated ServiceControl Point,综合业务控制点)211,它作为综合智能网的核心设备可以直接地或通过信令网连接到ISSP 12,控制ISSP 12进行呼叫接续。ISCP 211包括:第一查找模块2111,用于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并将查找到的集团号传送给第二查找模块2112;第二查找模块2112,用于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和第一查找模块2111查找到的集团号查找与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
图3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综合VPN业务平台31兼容现有的智能网系统,其体系与传统的用于固定网和移动网的智能网体系结构基本相同。综合VPN业务平台31是以ISCP 211为核心的综合智能网,在ISCP 211的控制下完成一次完整的智能业务呼叫。除ISCP 211外,综合VPN业务平台31还包括:ISDP(Integrated Service Data Point,综合业务数据点)311,用于支持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提供用户和网络数据;ISMP(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Point,综合业务管理点)312,用于支持多种智能网协议并配置和管理智能业务、支撑正在运营的业务以及接受远端客户发来的业务控制指令;ISMAP(Integrated ServiceManagement Access Point,综合业务管理接入点)313,用于支持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提供至综合业务管理点的接入;ISCEP(Integrated ServiceCreation Environment Point,综合业务生成环境点)314,用于支持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其中,ISMP 312和ISDP 311分别与ISCP 211相连;ISMP 312分别与ISMAP 313和ISCEP
314相连。该平台为固定网用户、移动网用户和软交换网用户提供服务,通过各种智能网协议与目前的PSTN网、GSM移动网、CDMA移动网和软交换网等通信网进行连接。集团用户可以在该专用网内开放业务,在企业、集团用户群内通过拨打短号码进行相互通信。
上述多种智能网协议包括固定网的智能网应用部分协议、GSM移动网的CAMEL应用部分协议、CDMA移动网的无线智能网络-移动应用部分协议以及软交换网的会话起始协议。
综合VPN业务平台31中的各个实体的功能如下:
ISDP 311是综合智能网的数据库,用于提供用户和网络数据;
ISMP 312用于配置和管理智能网业务,并支撑正在运营的业务,包括对ISCP 211中业务逻辑的管理和对业务用户数据的增删、修改等,将在ISCE(Integrated 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综合业务生成环境)中创建的新业务逻辑由业务提供者输入到ISMP 312中,系统再将其转入到ISCP 211,就可以在综合智能网中提供这项新业务了,另外,完备的ISMP 312还可以接受远端客户发来的业务控制指令、修改业务数据,从而改变业务逻辑的执行过程;
ISCEP 314用于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所以ISCEP 314具有输出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模型的能力;
ISMAP 313用于为业务管理操作员提供至ISMP 312的接入,并通过ISMP 312来修改、增删业务用户的数据及业务性能,并提供至ISMP
312的接口,包括审核访问功能的权限。
图4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与第三实施例相比,综合VPN业务系统还包括:IP(Intelligent Peripheral,智能外设)41,用于协助固定网、GSM移动网以及CDMA移动网完成智能业务的放音功能;MRS(Media ResourceServer,媒体资源服务器)42,用于协助软交换网完成智能业务的放音功能;用户属性寄存器43,用于存储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并提供业务查询;其中,IP 41和MRS 42分别与ISCP 211相连;用户属性寄存器43包括通过ISUP+协议或MAP+协议分别与固定网和软交换网相连的SHLR431以及通过MAP协议分别与GSM移动网和CDMA移动网相连的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432。
具体地,IP 41是用于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通常具有各种语音功能(例如,语音合成、播放录音通知、接受DTMF拨号、进行语音识别以及提供多媒体资源和语音文本转换等),IP 41可以以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备存在,也可以作为ISSP 12的一部分,接受ISCP 211的控制;
MRS 42用于协助软交换网络提供特殊资源服务(例如,信号音的产生与发送、录音通知的播放、DTMF信号的收集、会议桥资源的占用、释放等),VPN业务平台31能够通过SIP、MGCP或H.248等协议对MRS 42进行控制,并把这些资源关联到相应的业务实例中。
图5是本发明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与第四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中的ISSP 51包括固定网的INAP(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智能网应用部分)业务触发点511、GSM移动网的CAP(CAMEL Application Part,CAMEL应用部分)业务触发点512、CDMA移动网的WIN(Wireless IntelligentNetwork,无线智能网络)业务触发点513以及软交换网的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起始协议)或INAP业务触发点514。
ISSP 51是连接现有通信网与综合智能网的连接点,提供接入综合智能网的功能集。ISSP 51可检验出综合/传统智能业务的请求并与综合VPN业务平台31中的ISCP 211进行通信,对ISCP 211的请求做出响应,允许ISCP 211的业务逻辑影响呼叫处理。另外,可选地在不采用独立IP 41的情况下,ISSP 51还可以包括部分的SRF(Special ResourceFunction,专用资源功能),用于协助完成智能业务。
在上述实施例中,综合VPN业务系统需要采用不同的智能网协议分别与各类通信网相连:
(1)与PSTN网、GSM移动网和CDMA移动网的连接
该系统充分利用原有智能网的SSP提供智能网业务,例如,PSTN网的本地端局、汇接局以及长途局的SSP通过No.7信令网的INAP信令与综合智能网的ISCP连接,触发综合智能网的业务,并与综合智能网的IP通过No.7信令网建立信令连接和承载连接。
与PSTN网一样,原来设于GSM移动网和CDMA移动网中的智能网的SSP也可以根据综合智能网业务的需要通过No.7信令网与综合智能网的ISCP相连,触发综合智能网的业务。
综合VPN业务平台的ISCP也可以通过INAP或WIN-MAP协议与各个业务网络的SCP相连,ISCP与ISCP之间是否相连,取决于开放的业务和路由组织方式。
(2)与软交换网的连接
综合VPN业务系统直接和具有SSF(Soft Switch Function,软交换功能)的软交换设备相连,利用软交换支持多种网络用户接入的能力,为软交换网用户或PSTN网用户提供综合VPN业务。软交换以及它所控制的接入点构成一个虚拟的SSP,通过INAP(可采取INAP/TCAP/SCCPover M3UA方式)或者SIP协议经由信令网关,与综合智能网中ISCP互通,共同提供智能网业务。对于智能网业务所需要的IVR(InteractiveVoice Response,交互式语音应答)等功能,可以由软交换控制的MRS和媒体网关实现。
综合VPN业务是在综合智能网平台上开放的VPN业务。在上述实施例中,VPN集团的成员可以包括固定网用户、GSM移动网用户、CDMA移动网用户和软交换网宽带用户,或者只包括其中一个或两个网络的用户。通过综合VPN业务,可以将一个集团内的PSTN、GSM、CDMA和软交换网的用户综合到一个VPN群内,实现统一的群内编号。该业务可以给集团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通信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运营商的竞争力。
图6是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包括:
S602,主叫用户呼叫被叫用户的短号码;
S604,ISSP基于预先获取的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将呼叫触发到综合VPN业务平台;
S606,综合VPN业务平台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并将该真实号码返回给ISSP;
S608,ISSP在收到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后,基于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接续被叫用户。
其中,触发信息可以包括综合VPN业务接入码或用户签约的触发器。
另外,综合VPN业务平台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查找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和查找到的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查找与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
在主叫用户是固定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时,ISSP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根据主叫用户的Centrex群属性,由端局直接加插与主叫用户的业务属性对应的综合VPN业务接入码。
可选地,在主叫用户是固定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时,ISSP还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ISSP通过向SHLR查询获取主叫用户的综合VPN业务接入码。
在主叫用户是GSM移动网用户或CDMA移动网用户时,ISSP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获取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在主叫用户注册时通过查询HLR将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器下载到MSC(Mobile Switch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的VLR中。
图7是基于本发明方法由固定网用户拨打短号码的呼叫流程示意图。
当主叫用户为固定网用户时,主叫用户可以直接拨打短号码呼叫群内的固定网用户、移动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端局可以根据主叫用户的业务属性加插综合VPN业务接入码,或者通过查询SHLR获取主叫用户的VPN业务接入码,汇接局根据VPN业务接入码将话务路由到固定网SSP,采用INAP将业务触发到综合VPN业务平台,综合VPN业务平台再将短号码转换成长号码(即,用户的真实号码),由SSP基于转换后的被叫用户的长号码将呼叫接续到对应的固定网、移动网或软交换网的用户终端。
如图7所示,该呼叫流程具体如下所示:
S702,固定网用户直接拨打被叫用户终端的短号码,其中被叫用户终端可以为固定网用户、移动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
S704,主叫LS在收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后,考虑到用户的体验,通常端局根据主叫用户的业务属性,直接加插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并根据加插的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将呼叫通过IAM消息的形式路由到主叫SSP,此时就不再需要通过S706和S708来获取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可选地,综合VPN业务接入码还可以通过向SHLR查询来获得,此时由主叫LS发给主叫SSP的IAM消息中不携带综合VPN业务接入码,而是通过如下的S706和S708来获得;
S706,在通过向SHLR查询获得综合VPN业务接入码的情况下,由主叫SSP与SHLR进行消息交互来获取VPN业务接入码,当采用MAP+协议时,该消息为SRI(Send Routing Information),当采用ISUP+协议时,该消息为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SHLR根据SRI或IAM中携带的被叫号码来分析判断是查询主叫还是被叫的签约属性;
S708,根据SHLR存储的相关信息,向主叫SSP返回用户签约业务对应的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当采用MAP+协议时,该消息为SRIack,当采用ISUP+协议时,该消息为ACM(Address Complete Message),主叫SSP在获取了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后,将VPN业务接入码加插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前,对被叫号码进行重新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触发数据;
S710,在主叫SSP分析到有触发数据(即,综合VPN业务接入码)时做相应的触发处理,将加插了综合VPN业务接入码的被叫短号码通过IDP消息的形式触发到综合VPN业务平台,该业务平台对主叫用户进行鉴权,根据主叫用户所属的集团号和被叫短号码查找被叫短号码对应的真实号码,其中,在该业务平台上有集团内所有用户的信息,包括该用户属于哪个集团(目前,一个用户只属于一个集团并由该用户的真实号码确定该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以及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和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S712,在综合VPN业务平台收到IDP消息后,向主叫SSP发送RRBE(Request Report BCSM Event,请求报告基本呼叫状态模型事件)消息来监视主叫的挂机时间;
S714,在综合VPN业务平台收到IDP消息后,向主叫SSP发送AC(Apply Charging,申请计费)消息;
S716,在综合VPN业务平台收到IDP消息后,向主叫SSP发送RRBE消息来监视被叫的摘挂机时间;
S718,在综合VPN业务平台查询到被叫用户对应的真实号码后,向主叫SSP发送携带被叫用户真实号码的CONNECT消息;
S720,主叫SSP在收到综合VPN业务平台下发的被叫用户真实号码后,向被叫SSP/被叫MSC/被叫软交换发送携带被叫真实号码的IAM消息,接续被叫用户;
S722,被叫SSP/被叫MSC/被叫软交换向主叫SSP发送ACM消息,通过此消息交换机接通话路,主叫用户可以听到回铃音;
S724,主叫SSP向主叫LS转发ACM;
S726,被叫SSP/被叫MSC/被叫软交换向主叫SSP发送ANM消息,通知被叫用户已摘机,进入主被叫通话状态;
S728,在被叫用户主动挂机时,向主叫SSP发送REL消息,释放呼叫;
S730,在主叫SSP收到REL消息后,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ACR消息,提供计费报告;
S732,主叫SSP还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ERB消息,携带用户的挂机状态;
S734,综合VPN业务平台向主叫SSP发送RC消息,释放呼叫;
S736,主叫SSP向主叫LS转发REL消息,释放呼叫。
图8是基于本发明方法由CDMA移动网用户拨打短号码的呼叫流程示意图。
当主叫用户为例如CDMA用户的移动网用户时,CDMA手机直接拨打群内固定网、移动网或软交换网用户的短号码,MSC根据用户签约的触发器,采用WIN-MAP协议将话务触发到综合VPN业务平台,综合VPN业务平台再将短号码转换成真实号码,并返回给MSC用于接续到对应的固定网、移动网或软交换网的用户终端。
如图8所示,该呼叫流程具体如下所示:
S802,CDMA用户用手机直接拨打被叫用户的短号码;
S804,MSC/SSP在收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后,根据在主叫用户注册时通过查询HLR已经下载到MSC的VLR中的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器(例如,初始鉴权),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携带被叫用户短号码的ORREQ消息;
S806,综合VPN业务平台在收到ORREQ消息后,根据主叫用户所属的集团号和被叫短号码查找被叫短号码对应的真实号码,并向MSC/SSP发送orreq消息,携带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
S808,MSC/SSP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ANLYZD消息,指示路由可用;
S810,综合VPN业务平台向MSC/SSP发送anlyzd,指示MSC/SSP可以接续;
S812,MSC/SSP向被叫SSP/被叫MSC/被叫软交换发送携带被叫用户真实号码的IAM消息;
S814,被叫SSP/被叫MSC/被叫软交换向MSC/SSP发送ACM消息,表明已经找到被叫用户,正在向被叫用户振铃,此时可以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
S816,被叫SSP/被叫MSC/被叫软交换向MSC/SSP发送ANM消息,通知被叫用户已摘机,进入主被叫通话状态;
S818,MSC/SSP在收到ANM消息后向综合VPN业务平台触发OANSWER消息;
S820,在主叫用户主动挂机时,向MSC/SSP发送REL消息,释放呼叫;
S822,MSC/SSP在收到REL消息后,向综合VPN业务平台触发ODISCONNECT消息;
S824,综合VPN业务平台向MSC/SSP发送odisconnect消息。
需要指出的是,当主叫用户为GSM移动网用户时,其流程与图8的流程类似。
图9是基于本发明方法由软交换网用户拨打短号码的呼叫流程示意图。
当主叫用户为软交换网用户时,主叫用户可以直接拨打短号码呼叫群内的固定网用户、移动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主叫SS(Soft Switch,软交换)可以直接加插或通过查询SHLR获取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将加插了综合VPN业务接入码的被叫短号码触发到综合VPN业务平台,综合VPN业务平台再将被叫用户的短号码转换为真实号码,基于该真实号码将主叫用户接续到对应的固定网、移动网或软交换网的用户终端。
如图9所示,该呼叫流程具体如下所示:
S902,SIP宽带用户拨打被叫用户的短号码;
S904,主叫SS在收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后,可以由主叫SS与SHLR进行消息交互来获取VPN业务接入码,当采用MAP+协议时,该消息为SRI,当采用ISUP+协议时,该消息为IAM,SHLR根据SRI或IAM中携带的被叫号码来分析判断是查询主叫还是被叫的签约属性;
S906,根据SHLR存储的相关信息,向主叫SS返回用户签约业务对应的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当采用MAP+协议时,该消息为SRIack,当采用ISUP+协议时,该消息为ACM,主叫SS在获取了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后,将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加插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前,对被叫号码进行重新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触发数据;
S908,可选地,主叫SS还可以不采用S904和S906的方法通过查询SHLR来获取综合VPN业务接入码,而是在收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后,直接根据主叫用户的业务属性获取对应的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并将该综合VPN业务接入码加插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前,将呼叫通过SIP协议的INVITE消息发送至综合VPN业务平台;
S910,在综合VPN业务平台收到INVITE消息后,向主叫SS发送100消息,表明已收到INVITE消息,正在处理;
S912,综合VPN业务平台在收到INVITE消息后,对主叫用户进行鉴权,根据主叫用户所属的集团号和被叫用户的短号码查找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真实号码,并向主叫SS返回新的INVITE消息,携带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其中,在该业务平台上有集团内所有用户的信息,包括该用户属于哪个集团(目前,一个用户只属于一个集团,由该用户的真实号码确定该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以及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和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S914,主叫SS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10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INVITE消息,正在处理;
S916,主叫SS向被叫SS发送携带被叫用户真实号码的INVITE消息;
S918,被叫SS向主叫SS发送10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INVITE消息,正在处理;
S920,被叫SS向被叫用户终端发送IAM消息,携带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
S922,被叫用户终端向被叫SS发送ACM消息,通过此消息软交换接通话路;
S924,被叫SS向主叫SS发送180消息,表明已经向被叫振铃;
S926,主叫SS向被叫SS发送PRACK消息,表明已经收到180消息;
S928,被叫SS向主叫SS发送20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PRACK消息;
S930,主叫SS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18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S912的INVITE消息;
S932,综合VPN业务平台向主叫SS发送PRACK消息,表明已经收到180消息;
S934,主叫SS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20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PRACK消息;
S936,综合VPN业务平台向主叫SS发送18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S908的INVITE消息;
S938,主叫SS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PRACK消息,表明已经收到180消息;
S940,综合VPN业务平台向主叫SS发送20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PRACK消息;
S942,被叫SS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200消息,表明被叫摘机;
S944,综合VPN业务平台向被叫SS发送ACK消息,表明已经收到200消息;
S946,综合VPN业务平台向主叫SS转发200消息;
S948,主叫SS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ACK消息,表明已经收到200消息,此时主被叫进行通话;
S950,在被叫用户终端主动挂机时,由被叫用户终端向被叫SS发送REL消息;
S952,被叫SS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BYE消息;
S954,综合VPN业务平台向被叫SS发送20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BYE消息,并进行相应的释放处理;
S956,综合VPN业务平台向主叫SS转发BYE消息;
S958,主叫SS向综合VPN业务平台发送200消息,表明已经收到BYE消息,并释放呼叫。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ISSP可以包括固定网业务交换点、软交换和MSC。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可以包括固定网用户、GSM移动网用户、CDMA移动网用户和软交换网用户。
可见,综合VPN业务可以为群内固定网、移动网或软交换网用户的呼叫进行长短号转换,群内用户在网内呼叫时只需拨打例如四位的短号码。综合VPN业务还可以提供网内呼叫、网外呼叫、网内/网外呼叫限制、呼叫转移、呼叫话务员、语音查询、设置系统禁拨号,并提供各类呼叫优惠,方便用户的使用。对于企业用户而言,使用综合VPN业务可以在有效地利用固定和移动电话的基础上合理地控制话费。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提供移动VPN业务可以有效地吸引集团用户,迅速增加放号量和业务量。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使综合VPN业务平台能够同时连接到固定网的SSP、软交换和移动网的MSC,同时为固定网、移动网或软交换用户提供长短号转换功能,使得各类宽窄带通信终端(诸如普通PSTN电话、小灵通、手机以及SIP软硬终端等)用户可以组成一个虚拟专用网,进行统一编号,实现内部电话短号的通信,从而给集团用户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包括:
综合业务交换点,用于接收携带被叫用户短号码的呼叫并基于预先获取的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基于从所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接收的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接续所述被叫用户;
所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用于接收由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触发的所述呼叫,并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呼叫中携带的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所述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将所述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传递给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
其中,
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为包括SIP软硬终端的各类宽窄带通信终端;
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采用多种智能网协议通过信令网或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
所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包括综合业务控制点,所述综合业务控制点包括: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并将查找到的集团号传送给第二查找模块;
所述第二查找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和所述第一查找模块查找到的集团号查找与所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所述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还包括:
综合业务数据点,用于支持所述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提供用户和网络数据;
综合业务管理点,用于支持所述多种智能网协议并配置和管理智能业务、支撑正在运营的业务以及接受远端客户发来的业务控制指令;
综合业务管理接入点,用于支持所述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提供至所述综合业务管理点的接入;
综合业务生成环境点,用于支持所述多种智能网协议并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
其中,
所述综合业务管理点和所述综合业务数据点分别与所述综合业务控制点相连;
所述综合业务管理点分别与所述综合业务管理接入点和所述综合业务生成环境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还包括:
智能外设,用于协助固定网、GSM移动网以及CDMA移动网完成智能业务放音;
媒体资源服务器,用于协助软交换网完成智能业务放音;
用户属性寄存器,用于存储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并提供业务查询;
其中,
所述智能外设和所述媒体资源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综合业务控制点相连;
所述用户属性寄存器包括通过ISUP+协议或MAP+协议分别与所述固定网和所述软交换网相连的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以及通过MAP协议分别与所述GSM移动网和所述CDMA移动网相连的归属位置寄存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包括固定网的智能网应用部分业务触发点、GSM移动网的CAMEL应用部分业务触发点、CDMA移动网的无线智能网络业务触发点以及软交换网的会话起始协议或智能网应用部分触发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智能网协议包括所述固定网的智能网应用部分协议、所述GSM移动网的CAMEL应用部分协议、所述CDMA移动网的无线智能网络-移动应用部分协议以及所述软交换网的会话起始协议。
6.一种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主叫用户呼叫被叫用户的短号码;
综合业务交换点基于预先获取的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
所述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所述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
基于用户的真实号码、用户的短号码与用户所属的集团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和查找到的与所述主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对应的集团号查找与所述被叫用户的短号码对应的所述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并返回给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
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在收到所述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后,基于所述被叫用户的真实号码接续所述被叫用户;
其中,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为包括SIP软硬终端的各类宽窄带通信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息包括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接入码或用户签约的触发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叫用户是固定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时,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通过如下步骤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
根据所述主叫用户的集中式用户交换机群属性,由端局直接加插与所述主叫用户的业务属性对应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接入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叫用户是固定网用户或软交换网用户时,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通过如下步骤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
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通过向智能归属位置寄存器查询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的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接入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叫用户是GSM移动网用户或CDMA移动网用户时,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通过如下步骤获取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
在所述主叫用户注册时通过查询归属位置寄存器将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信息下载到移动交换中心的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业务交换点包括固定网业务交换点、软交换和移动交换中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包括固定网用户、GSM移动网用户、CDMA移动网用户和软交换网用户。
CN2009101351470A 2009-04-22 2009-04-22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Active CN101534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51470A CN101534492B (zh) 2009-04-22 2009-04-22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51470A CN101534492B (zh) 2009-04-22 2009-04-22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4492A CN101534492A (zh) 2009-09-16
CN101534492B true CN101534492B (zh) 2011-08-31

Family

ID=4110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51470A Active CN101534492B (zh) 2009-04-22 2009-04-22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44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301B (zh) * 2009-10-20 2011-08-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评估crm系统物理服务器虚拟化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56229B (zh) * 2010-05-19 2014-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dma主叫短号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04696B (zh) * 2010-09-14 2014-04-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主叫识别回铃音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02148911A (zh) * 2011-01-25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管理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11144113A2 (zh) * 2011-05-27 2011-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号短信的处理方法、系统及业务编排服务器
CN105530618B (zh) * 2014-09-29 2019-01-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虚拟号码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95202B (zh) * 2016-04-11 2020-0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综合虚拟专用网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79105B (zh) * 2016-04-22 2019-02-12 李琪 一种通信网络融合方法和系统
CN109768986B (zh) * 2019-02-20 2021-09-0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响应视联网业务请求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985A (zh) * 2000-08-29 2002-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网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780338A (zh) * 2004-11-26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同时加入多个移动虚拟专用网集团的业务实现方法
CN1882007A (zh) * 2005-06-17 2006-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集团间短号互拨业务的方法
CN1968450A (zh) * 2006-09-22 2007-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归属地短号码业务的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1247571A (zh) * 2008-03-11 2008-08-20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vpn短号发送短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985A (zh) * 2000-08-29 2002-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移动网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780338A (zh) * 2004-11-26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同时加入多个移动虚拟专用网集团的业务实现方法
CN1882007A (zh) * 2005-06-17 2006-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集团间短号互拨业务的方法
CN1968450A (zh) * 2006-09-22 2007-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归属地短号码业务的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1247571A (zh) * 2008-03-11 2008-08-20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vpn短号发送短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龙林德.基于IPv6的综合智能网体系结构的研究.《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第4卷(第4期),第25-29页. *
龙林德.综合智能网业务的设计与实现.《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第9-22页,第33-38页,第44-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4492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4492B (zh) 综合虚拟专用网业务系统及实现虚拟专用网业务的方法
JP5611037B2 (ja) 異なるネットワーク間における相互接続を通じた接続の設定
US78134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lling telephone calls
CN102025841A (zh) 一种电话号码更换提示的方法和装置
US792967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illing capability for a service node in an 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0556205C (zh) 用于确定涉及转移的号薄号码的实时呼叫的资费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91460B (zh) 一种移动智能网业务转固定智能网业务的触发方法
CN101729930B (zh) 一种通过智能网网关来实现多智能业务融合的方法
US7502455B2 (en) Billing for toll free calls terminating with a secondary telecommunications carrier
CN1980278A (zh) 一种抑制个性化回铃音业务的方法
CN101102366A (zh) 一种实现一号通业务主叫号码显示的方法
CN100461962C (zh) 对网络间漫游的呼叫业务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01272425B (zh) 防止业务重复触发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0461963C (zh) 呼叫控制方法
CN100496072C (zh) 一种总机实现方法
US6256380B1 (en)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perator service system calls
CN101094273B (zh) 一种商务群用户实现智能业务的方法
CN103906002A (zh) 一种一号通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0562044C (zh) 基于公共电话交换网的业务嵌套方法
KR101090611B1 (ko) 지능망 시스템 및 지능망 서비스 과금 방법
KR100619314B1 (ko) VoIP 환경에서 지능망 카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1677434B (zh) 智能网架构下电信网络开放业务的实现方法及业务控制点
EP0989723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terprise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