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0871A -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0871A
CN1710871A CN 200410059413 CN200410059413A CN1710871A CN 1710871 A CN1710871 A CN 1710871A CN 200410059413 CN200410059413 CN 200410059413 CN 200410059413 A CN200410059413 A CN 200410059413A CN 1710871 A CN1710871 A CN 1710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gateway device
module
session control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594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8301C (zh
Inventor
黄澄
吴东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594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8301C/zh
Publication of CN1710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0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83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830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测试系统,用于下一代网络中测试承载网络质量,所述主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网关设备,指定为所述下一代网络中用于处理实际业务的网关设备,在所述测试模块控制下所述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并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互发测试业务流进行承载网络质量测试;会话控制设备,指定为所述下一代网络中用于实际业务会话控制的会话控制设备,用于按照预定控制协议配合所述测试模块控制参加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所述的测试业务通道以便测试网关设备进行相应承载网络质量测试。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应用于所述主动测试系统中的主动测试方法。本发明由于通过实际的网关设备和会话控制进行业务测试,可模拟实际承载网络质量。

Description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网络技术,特别指一种下一代网络中用于测试承载网络质量的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分组网络为核心承载网络的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正在改变传统电信网络的概念和体系。
在NGN的网络架构中,核心承载网络采用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Protocol)分组网络,而IP分组网络是以尽量而为(BE,Best Effort)的业务方式分发分组数据包的,不可能像传统电路域承载网络一样可以保证业务的实时性和完整性;在业务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如丢包、网络时延和网络抖动等异常情况,从而对业务造成影响,降低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目前承载网络中的设备,如路由器,已经提供了一些提高QOS的技术,如业务分类、队列、拥塞管理等,但业务媒体流在承载网络的媒体网关设备(MG,Media Gateway)之间以及分组终端设备中流通,承载网络质量的好坏对QOS影响很大,要提高QOS,进一步还需电信网络运营商根据当前的承载网络质量对网络进行相应调整,例如根据承载网络质量对NGN设备(媒体网关和分组终端设备)之间的会话的影响,以及特定会话的质量问题是否和承载网络的质量有关等进而对网络进行相应调整,这些都需要对承载网络的整体质量进行测试。
通常对承载网络质量进行测试主要分为两种:主动测试方法(或侵入式测试方法)和被动测试方法(或非侵入式测试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被动测试方法是指不侵入网络上的实际业务,只是对实际业务进行监测,通过对实际业务流的分析获得测试数据;而主动测试方法是一种侵入网络的测试,需要将测试业务流注入网络,并通过对测试业务流的分析来获得测试数据。
现有的一种主动测试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主动测试开始时,由测试管理中心下发测试命令,两个测试端点在测试管理中心的控制下相互发送测试业务流,通过对经过承载网络传输的测试业务流的分析可以得到两个测试端点之间承载网络的质量特征数据,最终结果将整理上报给测试管理中心。上述测试方案中为了让测试业务流尽量模拟实际业务流,远端的测试端点必须尽量靠近被测试的网关设备。如图中所示,被测试的媒体网关的分组出口和测试端点设备的分组出口连接在同一个分组交换机上。
上述现有主动测试的技术方案可以近似得到承载网络的一些质量参数,但是存在如下缺陷:
1)该测试方案成立的基础是假设测试业务流和实际业务流在承载网络中走相同的路由,而目前很多网关设备在业务流出口提供业务等级分类功能,因此对于支持差分业务处理的承载网络来说,没有经过分类的测试业务流和经过分类的测试业务流实际上走不同的路由,而在这种现有技术中,测试业务流的产生与网关设备没有关系,即开始测试时,两个测试端点直接通过承载网络中的业务交换点互相向对方发送测试的业务数据报文,由承载网络的路由器完成数据报文的转发,整个过程网关设备并未参与,也即测试业务流不能反映出实际业务流的工作情况,不能反映真实的承载网络质量。
2)在通常所说的NGN应用中,业务流数据报文的发送过程为:发送方(例如发送网关)把接受方(例如接受网关)的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放在需发送的数据报文的头部,直接送到承载网络中,整个传输过程由承载网络根据目的IP地址进行路由,因此就有多种可行的路由同时存在,整体的QOS质量无法控制。
但在IP电信网技术愈发成熟的时代,业务呼叫连接过程中业务流经过的路由受会话控制设备的影响,正常的会话过程是在会话控制设备的控制下,从一侧的媒体网关或会话终端到另一侧的媒体网关或会话终端建立连接,然后相互发送或接受各种业务流。会话控制器将直接和承载网络的路由器管理设备通讯,控制沿途的路由器,预先挑选一条质量好的路径用来传输业务,这时的业务QOS质量在理论上将能得到保证。
而上面提到的现有测试技术中测试业务流和会话控制设备无关,整个测试不需要会话控制设备参与。建立连接的业务流程和实际业务流程完全不同,测试业务流和实际业务流会经过不同的路径,因此对测试业务流的分析仅仅能反映出测试业务流经过的承载网路径的质量状况,不能反映出实际业务流经过的承载网路径的质量状况。
3)该技术需要外置测试端点、测试管理中心等设备,成本昂贵,而且测试端点必须尽量靠近被测试的网关设备,安装也不方便,而且由于新添置了设备,给施工维护也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证测试业务流和实际业务流在承载网络中的路由一致的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承载网络质量测试的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动测试系统,主要包括:
测试网关设备,指定为所述下一代网络中用于处理实际业务的网关设备,且所述网关设备内置有测试模块,在所述测试模块控制下所述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并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互发测试业务流进行承载网络质量测试;
会话控制设备,指定为所述下一代网络中用于实际业务会话控制的会话控制设备,用于按照预定控制协议配合所述测试模块控制参加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所述的测试业务通道以便测试网关设备进行相应承载网络质量测试。
其中,所述测试模块包括:
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用于与所述会话控制设备配合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产生业务流模块,用于控制测试网关设备产生测试业务流;
发送模块,用于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向远端发送测试业务流;
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测试业务流进行分析,以得到反映承载网络质量的质量参数。
其中,所述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会话控制设备的测试业务请求,配合会话控制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响应会话控制设备的测试业务请求,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指示所述响应模块工作,否则不作任何操作。
其中,所述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指示会话控制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并在测试业务通道建立后指示产生业务流模块工作;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启动测试,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指示所述启动模块工作,否则不作任何操作。
其中,还包括:
测试管理中心,用于制订所述测试网关设备执行的测试计划、指定参与测试的网关设备、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启动所述测试网关设备执行测试、收集所述测试网关设备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上报的测试数据并分析所述测试数据。
其中,所述测试管理中心设置在网管系统中,或者设置在服务器、工作站、个人计算机上。
其中,所述会话控制设备为软交换或网守。
其中,所述测试网关设备为综合接入设备、媒体网关或分组会话终端。
其中,所述预定控制协议为H.248协议、H.323协议、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或会话初始协议。
相应地,本发明的主动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A、会话控制设备按照预定控制协议控制参加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B、参加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互发测试业务流进行相应承载网络质量测试。
另外,还包括:
A0、在测试管理中心指定参与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
A1、测试时,测试管理中心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启动相应测试网关设备发起测试;
步骤A还包括以下可选的判断步骤:
A2、测试网关设备判断是否启动测试,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通知会话控制设备,由会话控制设备按照预定控制协议控制参与测试的相应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否则不作任何操作;或
A3、会话控制设备判断是否启动测试,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按照预定控制协议控制参与测试的相应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否则不作任何操作。
其中,步骤B测试网关设备进行承载网络质量测试包括:
产生测试业务流;
将所述测试业务流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发送给远端的相应测试网关设备;
对接收到的测试业务流进行分析,以得到反映承载网络质量的质量参数。
另外,还包括步骤C:
测试网关设备将分析得到的承载网络质量参数的数据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上报给测试管理中心,由测试管理中心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会话控制设备为软交换或网守。
其中,所述测试网关设备为综合接入设备、媒体网关或分组会话终端。
其中,所述预定控制协议为H.248协议、H.323协议、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或会话初始协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通过在测试网关设备中内置测试模块控制网关设备之间互发测试业务流进行测试,对于支持差分业务处理的承载网络来说,测试业务流通过网关同样需要经过分类,因此测试业务流与实际业务流走的是相同的路由,可以反映出实际业务流的工作情况。
其次,本发明中测试业务流的建立流程和实际业务流的建立流程一致,均需要会话控制设备的控制参与,测试业务流在承载网络中的路由和实际业务流完全一致,对测试业务流的分析能够准确反映出实际业务流经过的承载网路径的质量状况。
再次,本发明中由于测试模块内置在测试网关设备中,不需另外外置测试系统和相关设备,因此因提供测试功能而增加的成本很小,而且测试部署方便,维护简便,尤其适合对部署在网络边缘的小容量综合接入设备和分组终端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主动测试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测试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的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的另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主动测试方法应用的一种测试环境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主动测试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为本发明主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主动测试系统架构如图所示,按照业务管理、会话控制、核心交换以及媒体接入的NGN网络层次划分,本发明的主动测试系统主要包含三个部分:测试管理中心、会话控制设备和测试网关设备,分别说明如下:
测试管理中心
对测试进行管理的测试管理中心位于业务管理层面,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管理中心内置于网管系统中,其主要功能包括制订测试网关设备执行的测试计划、指定参与测试的网关设备、在测试时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启动测试网关设备执行测试、收集所述测试网关设备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上报的测试数据并分析所述测试数据。
设置测试管理中心在网管系统中是为了测试的方便,因为网管系统可随时观察承载网络配备的设备资源状况,通过扩展网管系统与会话控制设备以及测试网关设备的相应控制命令及其携带参数作为测试命令,由测试网关设备与网管系统的接口或者会话控制设备与网管系统的接口可以方便的收集测试数据,维护管理人员可在网管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且通过设置在网管系统的测试管理中心,维护人员可以定制测试计划,例如,对于有3个网关设备A、B、C参加的测试,可通过网管系统制定如下的测试计划:每周一、三、五、日的晚上12:00~1:00,运行一组例行测试,包含网关A到网关B建立5个测试业务通道、网关B到网关C建立10个测试业务通道、网关C到网关A建立15个测试业务通道,进行为时1小时的测试,每30秒向网管系统上报一次测试结果,并用折线图的方式显示测试结果。这样,维护管理人员就可以在网管系统很方便的看到测试结果,从而对网络进行合理调整进而提高承载网络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测试管理中心也可以不内置在网管系统中,而是放在服务器、工作站、PC等外置设备中,这些设备可以和会话控制设备如软交换或网守通讯,将测试命令相关信息下发到会话控制设备上,会话控制设备即可按照实际业务的业务流程建立测试通道。
例如,测试管理中心可以放在软交换设备的客户终端中,客户终端用于对软交换设备进行设备配置、数据设定等操作,因此,如果测试管理中心放在软交换的客户端也可以控制软交换设备,从而把测试命令下发到软交换和测试网关设备以实现测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测试管理中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测试方便,也可以不设测试管理中心,而将测试管理中心的功能由人工完成。例如,通过人工在一个测试网关设备启动测试模块,并开始收集测试数据,收集的测试数据经汇聚分析后即可测得承载网络质量。
会话控制设备
本发明中会话控制设备可以是软交换,也可以是网守设备及其他用于会话控制的设备,与实际控制业务流程相同,所述会话控制设备主要起到会话控制作用,位于会话控制层面。
本发明中可不对会话控制设备进行任何改动,区分正常业务还是测试业务的工作由测试网关设备部分实现,即会话控制设备按照正常的业务建立流程建立测试业务通道,而并不区分请求建立的是正常业务还是测试业务,测试时由测试管理中心直接通知测试网关设备发起。
所述会话控制设备通过预定控制协议对参加测试的网关设备进行控制,例如H.248、MGCP、SIP、H.323等控制协议控制测试网关设备,使测试网关设备之间能建立测试通道,并在测试完成后拆除所述通道。
测试网关设备
在实际业务中,测试网关设备主要用于业务的接入,本发明中参与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为与媒体业务相关的IP网络接入设备,可为各种网关、综合接入设备和会话终端设备,在本文的以后部分,我们将把参与主动测试的综合接入设备、媒体网关和分组会话终端统称为测试网关设备。其位于媒体接入层面,其作用与实际网关设备相同,也即这些网关设备在没有参与测试时为实际业务接入等处理业务的IP网络接入设备,在测试时为参与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在所述会话控制设备控制下建立测试业务通道,然后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互发测试业务流进行测试,为了便于正确区分实际的业务和测试业务,本发明中在下一代网络中处理实际业务的网关设备内部内置了用于测试业务的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在本发明中为一软件模块,用于控制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产生测试业务流、在测试过程中向远端发送测试业务流、并对接收到的测试业务流进行分析,以得到反映承载网络质量的质量参数。本发明中所述测试模块可控制网关设备中的一些语言资源(例如回铃音,各种提示音等),在测试开始时启动测试进程,向远端参与测试的网关设备发送这些语音以作为模拟实际会话业务的测试业务流,在主动测试过程中向远端发送测试业务流,并对接收到的测试业务流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能够反映承载网络质量的QOS参数,这些参数最终上传到位于业务管理层的测试管理中心,进行后期分析和性能参数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启动测试网关设备进行测试,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测试管理中心直接向测试网关设备下发测试命令启动测试,其中测试命令可扩展现有协议实现,例如,若测试管理中心设置在网管系统中,则扩展网管系统与网关设备之间的协议消息,例如简单网管协议(SNMP,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等;另一种是测试管理中心通过会话控制设备启动测试,即测试管理中心向会话控制设备下发测试命令,会话控制设备向参加测试的相应网关设备下发测试命令,可通过扩展所述会话控制设备与网管系统的相应控制命令及其参数作为测试命令,以及会话控制设备与测试网关设备的相应控制命令及其参数作为测试命令。
所述测试模块更清楚的说明参看图3-图5,其中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测试模块的功能组成示意图,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31,主要用于与所述会话控制设备配合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产生业务流模块32,主要用于控制测试网关设备产生测试业务流;
发送模块33,主要用于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向远端发送测试业务流;
分析模块34,主要用于对接收到的测试业务流进行分析,以得到反映承载网络质量的质量参数。
参考图4,为图3所示的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31的一种实施例组成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31包括:
响应模块311,主要用于响应会话控制设备的测试业务请求,配合会话控制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第一判断模块312,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响应会话控制设备的测试业务请求,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指示所述响应模块工作,否则并不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参考图5,为图3所示的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31的另一种实施例组成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31包括:
启动模块313,主要用于指示会话控制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并在测试业务通道建立后指示产生业务流模块工作;
第二判断模块314,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启动测试,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指示所述启动模块工作,否则并不启动测试。
参考图6,为本发明主动测试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在所示的测试环境中,测试管理中心设置在网管系统中,测试网关设备为实际业务流所应用的网关设备,也即实际的业务流和测试的业务流均在两侧的测试网关设备之间由IP核心分组域网络进行传输。为了实现测试,所述的测试网关设备中内置有测试模块,可识别实际的业务建立和测试业务建立。
参考图7,下面说明本发明主动测试方法的主要工作流程:
步骤10,在网管系统中的测试管理中心预先制订测试计划,指定参与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在测试时下发测试命令,通过网管和会话控制设备之间的协议,例如MML、XML、SNMP协议消息等,通知会议控制设备。具体实现时,测试相关信息可由测试命令的相关参数携带,例如所述测试命令可包括如下参数:参与测试的网关设备名,需要建立的测试业务通道数,定时上报数据时间,测试时长,编解码方式,打包时长等。这样,即可将测试相关信息下发下去,例如通过所述测试命令的上述参数可携带如下信息:要对测试网关A和测试网关B之间的承载网络质量进行测试,在两个测试网关中搭建n个测试通道,每隔m秒上报一次测试结果,在测试了x分钟后,则停止测试。
步骤20,会话控制设备通过各种控制协议控制参加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按照和实际业务一样的业务建立流程在测试网关设备之间搭建测试业务通道。即由其中一方作为主叫发起呼叫,另一方作为被叫,对呼叫进行响应,模拟平常情况下的会话建立过程。例如以会话控制设备控制通过H.248协议控制测试网关设备A和B为例,建立测试业务通道主要包括以下流程:会话控制设备向网关A发送ADD命令,指出网关A中测试用的端点ID号;网关A回复自己的IP端点和媒体流地址;会话控制器得知后,向网关B发送ADD命令,指出网关B中测试用的端点ID号,并告知它网关A的媒体流地址;网关B回复自己的IP端点和媒体流地址;会话控制器再通过MODIFY命令把网关B的媒体流地址告知网关A。这样网关A、B就都获得了对方的IP端口信息,可以发送测试业务流了。由于会话控制设备按照控制协议建立业务通道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本发明中将不再做详细描述。
步骤30,测试网关设备通过内置的测试模块互相收发测试业务流。
步骤40,测试网关设备从接收到的测试业务流中分析出和承载网络质量相关的QOS参数,如时延、丢包、抖动等等,并将这些参数上报给测试管理中心模块。在本方案中测试结果先上报给会话控制设备,再由会话控制设备汇总后报给网管系统中的测试管理中心。所述测试结果可以包含:累计接收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包总数、累计发送RTP包总数、累计接收RTP字节总数、累计发送RTP字节总数、累计接收RTP包丢失总数、本端统计定时周期内最大丢包率,本端统计定时周期内时延抖动最大值,本端统计定时周期内最大环路时延等。
步骤50,会话控制设备将网关设备上报的测试结果整理报给网管系统中的测试管理中心。
步骤60,测试结束后,会话控制设备控制测试网关设备拆除测试业务通道,拆除过程和实际业务流的拆除释放业务流程一样,即由其中一方模拟挂机动作,结束会话。
步骤70,网管中的测试管理中心将收集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并将测试结果显示出来。
上述以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实际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面做一些变化,简单例举如下:
1)测试命令可以直接下发到测试网关设备
在上面阐述的方案中,测试命令由网管系统中的测试管理中心下发给会话控制设备由会话控制设备发起测试。需要说明的是,测试命令也可由网管系统中的测试管理中心通过设备管理通道直接下发给测试网关设备,测试网关设备收到命令后启动内置的测试模块,模拟发起呼叫,然后在会话控制设备的控制下,建立起测试会话通道,进行主动测试。
2)测试结果可以由测试网关设备直接上报测试管理中心
在上述描述的方案中测试结果先由测试网关设备上报给会话控制设备,再经会话控制设备整理后,上报测试管理中心,事实上也可以测试网关设备将测试结果直接通过其他通道,例如和测试管理中心建立的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通道直接上报测试中心。
3)方案中的测试过程可能会有多种差异
在上述的实施例的架构基础上,实际的测试步骤中可以有差异。例如测试结果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定时上报测试管理中心,测试管理中心在测试未结束时已经开始处理数据并显示结果;又或者只在测试结束后,测试网关设备才会上报测试结果等。
由于可真实地测试承载网络质量,本发明可以给运营商和维护人员带来很多便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业务启动前的全网测试
在新的NGN设备已经完成网络部署,并成功上电后,可以运行一组测试,模拟真实呼叫,并观察测试结果,评估承载网络状况。
2)业务开通前的大话务量测试
可以在业务未正式开通前运行,进行主动测试,模拟实际运行中的大话务情况,通过反馈回的测试结果来评估设备和承载网络的处理能力和质量状况。
3)业务开通中的例行测试
可以在业务开通后,定制一套测试计划,进行例行测试,用来随时监视承载网络健康状况。
4)业务运行中辅助定位问题
在业务开通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此时可以运行该主动测试来协助定位问题,以判断该质量问题是否和承载网络有关系。
综上,本发明是在测试网关设备中内置测试模块,在会话控制设备的参与之下进行承载网络质量的主动测试,完全仿真真正的会话建立过程,测试业务流和实际业务流在承载网中的路由路径完全相同,测试业务流真实地反映了实际业务流流经的网络状况,通过对测试业务流的分析,可以测试出实际运行时承载网络的质量效果。

Claims (16)

1、一种主动测试系统,用于在下一代网络中测试承载网络质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网关设备,指定为所述下一代网络中用于处理实际业务的网关设备,且所述网关设备内置有测试模块,在所述测试模块控制下所述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并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互发测试业务流进行承载网络质量测试;
会话控制设备,指定为所述下一代网络中用于实际业务会话控制的会话控制设备,用于按照预定控制协议配合所述测试模块控制参加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所述的测试业务通道以便测试网关设备进行相应承载网络质量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模块包括:
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用于与所述会话控制设备配合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产生业务流模块,用于控制测试网关设备产生测试业务流;
发送模块,用于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向远端发送测试业务流;
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测试业务流进行分析,以得到反映承载网络质量的质量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会话控制设备的测试业务请求,配合会话控制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响应会话控制设备的测试业务请求,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指示所述响应模块工作,否则不作任何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测试业务通道模块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指示会话控制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并在测试业务通道建立后指示产生业务流模块工作;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启动测试,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指示所述启动模块工作,否则不作任何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试管理中心,用于制订所述测试网关设备执行的测试计划、指定参与测试的网关设备、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启动所述测试网关设备执行测试、收集所述测试网关设备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上报的测试数据并分析所述测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理中心设置在网管系统中,或者设置在服务器、工作站、个人计算机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控制设备为软交换或网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网关设备为综合接入设备、媒体网关或分组会话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主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控制协议为H.248协议、H.323协议、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或会话初始协议。
10、一种主动测试方法,用于前述主动测试系统中测试承载网络质量,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会话控制设备按照预定控制协议控制参加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
B、参加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互发测试业务流进行相应承载网络质量测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0、在测试管理中心指定参与测试的测试网关设备;
A1、测试时,测试管理中心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启动相应测试网关设备发起测试;
步骤A还包括以下可选的判断步骤:
A2、测试网关设备判断是否启动测试,若判断结果为是,则通知会话控制设备,由会话控制设备按照预定控制协议控制参与测试的相应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否则不作任何操作;或
A3、会话控制设备判断是否启动测试,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按照预定控制协议控制参与测试的相应测试网关设备建立测试业务通道;否则不作任何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测试网关设备进行承载网络质量测试包括:
产生测试业务流;
将所述测试业务流通过所述测试业务通道发送给远端的相应测试网关设备;
对接收到的测试业务流进行分析,以得到反映承载网络质量的质量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C:
测试网关设备将分析得到的承载网络质量参数的数据直接或通过会话控制设备上报给测试管理中心,由测试管理中心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控制设备为软交换或网守。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网关设备为综合接入设备、媒体网关或分组会话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主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控制协议为H.248协议、H.323协议、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或会话初始协议。
CNB2004100594133A 2004-06-18 2004-06-18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830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94133A CN100358301C (zh) 2004-06-18 2004-06-18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94133A CN100358301C (zh) 2004-06-18 2004-06-18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0871A true CN1710871A (zh) 2005-12-21
CN100358301C CN100358301C (zh) 2007-12-26

Family

ID=35707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941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8301C (zh) 2004-06-18 2004-06-18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8301C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9630A1 (fr) * 2006-01-11 2007-07-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permettant de tester la qualité de services (qos) dans un réseau de la prochaine génération (ngn)
WO2008000183A1 (fr) * 2006-06-23 2008-0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appareil et système de surveillance de la qualité de service de réseaux à commutateur logiciel
CN100593922C (zh) * 2007-07-20 2010-03-10 华中科技大学 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
CN101277225B (zh) * 2008-05-09 2012-07-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分析的方法及网络质量分析发起端设备
CN102026221B (zh) * 2009-09-17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089732A1 (zh) * 2013-12-17 2015-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测试方法、设备和系统、网络节点及质量处理节点
CN102394775B (zh) * 2011-11-01 201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网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18139A (zh) * 2018-10-23 2019-01-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网关测试系统
CN109889374A (zh) * 2019-01-22 2019-06-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承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471855A (zh) * 2019-08-21 2019-11-19 小胡杨信息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应用软件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866439A (zh) * 2022-05-12 2022-08-05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组网性能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5396336A (zh) * 2022-08-01 2022-11-25 南京网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件仿真的mpls vpn集客专线主动测试方法
CN115459863A (zh) * 2022-08-23 2022-12-0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3056B1 (en) * 1998-07-15 2002-03-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w overhead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network performance
US7496046B2 (en) * 2001-08-22 2009-02-24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Packet communication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ystem
ES2291483T3 (es) * 2002-07-25 2008-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st de extremo a extremo entre pasarelas en una red ip.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2320C (zh) * 2006-01-11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业务质量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07079630A1 (fr) * 2006-01-11 2007-07-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ystème permettant de tester la qualité de services (qos) dans un réseau de la prochaine génération (ngn)
WO2008000183A1 (fr) * 2006-06-23 2008-0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appareil et système de surveillance de la qualité de service de réseaux à commutateur logiciel
CN100593922C (zh) * 2007-07-20 2010-03-10 华中科技大学 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
CN101277225B (zh) * 2008-05-09 2012-07-0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分析的方法及网络质量分析发起端设备
CN102026221B (zh) * 2009-09-17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94775B (zh) * 2011-11-01 201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网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089732A1 (zh) * 2013-12-17 2015-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测试方法、设备和系统、网络节点及质量处理节点
CN109218139A (zh) * 2018-10-23 2019-01-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网关测试系统
CN109889374A (zh) * 2019-01-22 2019-06-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承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889374B (zh) * 2019-01-22 2022-04-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承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471855A (zh) * 2019-08-21 2019-11-19 小胡杨信息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应用软件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866439A (zh) * 2022-05-12 2022-08-05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组网性能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15396336A (zh) * 2022-08-01 2022-11-25 南京网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件仿真的mpls vpn集客专线主动测试方法
CN115459863A (zh) * 2022-08-23 2022-12-0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58301C (zh) 200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0871A (zh) 主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US852631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service assurance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4823916B2 (ja) 通信セッション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902621A (zh) 分析分组交换网络中的媒体路径
US2006018784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a network
US20060198310A1 (en) User semantic overlay for troubleshooting convergent network problems
CN1798100A (zh) 根据服务等级来信号通知VolP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CN1835455A (zh)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
CN1870514A (zh) 会话服务质量分析的实现方法
CN1889470A (zh) 一种链路时延的检测方法
CN101053204A (zh) 基于分组的网络中的服务质量监控
WO2008000132A1 (fr) Système est procédé pour la collecte d'informations de signalisation sur la totalité d'un réseau et système de repérage de la signalisation sur la totalité du réseau
CN1445967A (zh) 收听呼叫的方法
CN1859237A (zh) 服务质量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计费和故障测试系统
DE112004001523T5 (de) Ein System und eine Methode zur Unterstützung von paketbasierten Anrufen zwischen verwalteten Netzwerken
CN1859234A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业务质量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588895A (zh) 互联网的服务质量监测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798139A (zh) 为不同网络终端提供多媒体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US76338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the incoming media path for an internet protocol media session
CN1922812A (zh) 优化分组交换网中的资源使用
US201402937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end-to-end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in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CN1992752A (zh) 一种实现网络设备运行维护的系统、方法及网络设备
US752595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source of user-perceived voice quality degradation in a network telephony environment
EP2514143B1 (en) Connection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625128A (zh) 测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