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5455A -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 - Google Patents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5455A
CN1835455A CNA2006100024514A CN200610002451A CN1835455A CN 1835455 A CN1835455 A CN 1835455A CN A2006100024514 A CNA2006100024514 A CN A2006100024514A CN 200610002451 A CN200610002451 A CN 200610002451A CN 1835455 A CN1835455 A CN 1835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time
time communication
timing
messag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24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东條臣行
堀渕高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5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26Media gateways at the e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36Signalling gateways at the e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装置,较高地维持实时通信的通信品质,经由外部网络接口部中继至少经由2个内部网络接口的通信,具备:执行呼叫控制的呼叫控制部;以该呼叫控制的进行状况为基础,检测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及结束之后的定时的定时检测部;管理通信频带的频带分配管理部;频带分配控制部,如果成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非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剩余规定的最低限度通信频带地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相反,如果成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分配给非实时通信频带。

Description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例如,最适用于经由ADSL线路等实现IP电话功能的宽带路由器等。
背景技术
现在,作为为了实时通信和非实时通信而分配同一频带资源(固定频带传输路径的传输频带)的技术,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在用于实时通信的数据量为阈值以下时,对实时通信和非实时通信以一定比率分配所述传输频带,在阈值以上时,增加分配给实时通信的传输频带的比率,由此来减轻实时通信的溢出。另外,通过将所述阈值设定得低,能够在有可能产生溢出的阶段产生溢出警报信号,增加分配给实时通信的传输频带的比率。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08124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实际上由于在用于实时通信的数据量成为阈值以上后使分配的传输频带的比率变化,所以既便可减轻溢出,在实时通信开始之后产生溢出的可能性也高。在实时通信已经开始后用于实时通信的数据量在何种程度的速度下增减,通常依赖于实时通信的内容等而动态地确定,所以既便使用所述溢出警报信号,也难以确实地防止溢出的产生。
另外,由于监视的对象仅为用于实时通信的数据量,所以在用于实时通信的数据量比阈值少,而用于非实时通信的数据量极多的情况,或用于非实时通信的数据量因突然(burst)的通信量而急增的情况等时,由非实时通信的数据占有所述传输频带的大半,存在不能进行实时通信的可能性。
结果,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难以较高地维持实时通信的通信品质。
另外,在低价格化要求水平高的宽带路由器的情况下,例如,由于多数为只安装1个比较低速的CPU(中央处理装置)的结构,所以实时通信和非实时通信之间的资源分配问题不只是频带资源(对应于所述传输频带),本身还涉及CPU等的运算资源。即,若为了非实时通信而消耗CPU的处理能力,则在等待CPU分配的期间中实时通信的处理慢,所以由此,实时通信中产生延迟的可能性高,难以较高地维持通信品质。
例如,在图2中示出包含宽带路由器的VoIP通信系统10的网络结构。
在图2中,在宽带路由器12的控制下进行非实时通信的个人电脑13~15、和进行实时通信的普通电话机16利用宽带路由器12的WAN端口PT1侧的传输频带和宽带路由器12的CPU(未图示),与因特网11侧的通信终端(未图示)通信。
个人电脑13~15中的个人电脑13和14通过有线传输路径(有线LAN)与宽带路由器12连接,个人电脑15通过无线传输路径(无线LAN)与宽带路由器12连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该课题,第1本发明是一种中继装置,具有经外部网络接口部而中继至少经由2个内部网络接口的通信的中继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1)呼叫控制部,在所述内部网络接口部中的至少1个是用于非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至少另一个是用于伴随呼叫控制过程的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的情况下,执行该呼叫控制;(2)定时(timing)检测部,以该呼叫控制的进行情况为基础,检测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及结束之后的定时;(3)频带分配管理部,管理所述外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频带中为非实时通信而分配的非实时通信频带、和为实时通信而分配的实时通信频带;和(4)频带分配控制部,若成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非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剩下规定的最低限度通信频带地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相反,若成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分配给非实时通信频带。
另外,第2本发明是一种中继方法,使用经外部网络接口部中继至少经由2个内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的功能,其特征在于:(1)在所述内部网络接口部中的至少1个是用于非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至少另一个是用于伴随呼叫控制过程的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的情况下,呼叫控制部执行该呼叫控制;(2)定时检测部以该呼叫控制的进行状况为基础,检测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及结束之后的定时;(3)频带分配管理部管理所述外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频带中为非实时通信分配的非实时通信频带、和为实时通信分配的实时通信频带;和(4)若成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频带分配控制部将此前分配给所述非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剩下规定的最低限度通信频带地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相反,若成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分配给非实时通信频带。
另外,第3本发明是一种中继程序,具有经外部网络接口部中继至少经由2个内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的中继功能,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1)呼叫控制功能,在所述内部网络接口部中的至少1个是用于非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至少另一个是用于伴随呼叫控制过程的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的情况下,执行该呼叫控制;(2)定时检测功能,以该呼叫控制的进行状况为基础,检测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及结束之后的定时;(3)频带分配管理功能,管理所述外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频带中为非实时通信分配的非实时通信频带、和为实时通信分配的实时通信频带;和(4)频带分配控制功能,若成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非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剩下规定的最低限度通信频带地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相反,若成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分配给非实时通信频带。
根据本发明,可较高地维持实时通信的通信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及2中使用的宽带路由器的内部结构例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现有的VoIP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概要图。
图3是说明宽带路由器的一般功能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VoIP通信系统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VoIP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VoIP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VoIP通信系统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符号说明
10、20、40:VoIP通信系统,11、21:因特网,12、22、23:宽带路由器,13-15、24、26:个人电脑,28:Web服务器,30:WAN通信部,31:无线LAN通信部,32:普通电话通信部,33:控制部,34:存储部,35:呼叫控制部,36:资源分配管理部,37:切换定时判定部,38:VoIP处理部,41:PBX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例
下面,以将本发明的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适用于VoIP通信系统的情况为例,说明实施例。
(A-1)实施例1的结构
在图5中示出本实施例的VoIP通信系统20的整体结构例。另外,在该VoIP通信系统20中,当然也可以存在未图示的服务器类(例如,SIP服务器、DNS服务器等)。
在图5中,该VoIP通信系统20具备因特网21、宽带路由器22、23、个人电脑24、26、普通电话机25、27和Web浏览器28。
因特网21可以替换成在OSI参照模型的网络层中使用IP协议的其他网络(例如,特定的通信事业者管理的IP网等),但这里,假定因特网。
宽带路由器22具备WAN端口WP22、无线LAN端口WL22、普通电话用端口(模拟容纳线路)NV22。WAN端口WP22是经规定的接入线路连接于因特网21的端口。例如,在包含ADSL的xDSL的情况下,由于利用用于PSTN(加入电话网)的铜线电缆作为接入线路,所以将该WAN端口WP22连接于铜线电缆。
将个人电脑24经无线传输路径连接于无线LAN端口WL22,将不对应于VoIP的普通电话机25连接于普通电话用端口NV22。普通电话机25中有各种种类,普通电话用端口NV22的结构或功能对应于普通电话机25的种类而变化。例如,在普通电话机中可以包含未IP化的PHS终端等,但这里主要假定可以用铜线电缆连接于PSTN网的普通电话机。这时,普通电话用端口NV22与普通电话机25通过该铜线电缆连接。该铜线电缆也可以具有与连接于所述WAN端口WP22的铜线电缆相同的结构。
在图5的例子中,宽带路由器22不具备有线LAN用端口,但当然也可如图2及图3所示,具备有线LAN用端口。
无论有线LAN用端口还是无线LAN端口,在为非实时通信而使用这一点上都相同,但若以安装水平看,则对应于传输路径的品质及考虑到该品质的通信协议的不同等,经无线LAN端口的通信与经有线LAN用端口的通信相比,CPU处理能力的消耗量变大的倾向强。例如,从用户(例如U1)看,在发送接收相同量的数据时,无线LAN用端口与有线LAN用端口相比,多消耗CPU处理能力的可能性高。
经无线传输路径连接于无线LAN端口WL22的所述个人电脑24也可是安装了无线LAN卡的通常的个人电脑。该个人电脑24本身可以具有使用对应于实时通信的IP电话用软件等作为通信应用程序的结构,但这里,假设使用对应于非实时通信的通信应用程序。在对应于非实时通信的通信应用程序中,例如可以具有FTP、邮件等各种程序,但这里假定Web。这时,利用个人电脑24的用户U1利用安装在个人电脑24中的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28,在个人电脑24中画面显示Web页。
经有线传输路径(所述铜线电缆)连接于普通电话用端口NV22的普通电话机25被用户U2利用于VoIP通信。在本实施例中关注的是同时并列发生基于所述个人电脑24的Web访问和基于普通电话机25的VoIP通信的情况。
在VoIP通信时,能够经由因特网21与该宽带路由器22通信的宽带路由器23方不必一定具有与宽带路由器22相同的功能,但在本实施例中假定为具有相同的功能。
这时,由于宽带路由器23的WAN端口WP23对应于所述WAN端口WP22,无线LAN端口WL23对应于所述无线LAN端口WL22,普通电话用端口NV23对应于所述普通电话用端口NV22,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由于宽带路由器23控制下的个人电脑26对应于所述个人电脑24,普通电话机27对应于所述普通电话机25,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用户U3利用普通电话机27,用户U4利用个人电脑26。
这里,假定普通电话机27的用户U3和普通电话机25的用户U2进行经由因特网21的VoIP通信的情况。另外,为了进行VoIP通信,通常必需进行呼叫控制消息的中继等的呼叫控制服务器,但图5中省略。
所述宽带路由器22的内部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1所示。所述宽带路由器23的内部结构与其相同。
(A-1-1)宽带路由器的内部结构例
在图1中,该宽带路由器22具备:WAN通信部30、无线LAN通信部31、普通电话通信部32、控制部33、存储部34、呼叫控制部35、资源分配管理部36、切换定时判定部37和VoIP处理部38。
其中,WAN通信部30是具有所述WAN端口WP22的部分,处理与因特网21侧的通信。该WAN通信部30具有从因特网21侧接收全球IP地址的分配,处理IP协议的功能。
无线LAN通信部31是具有所述无线LAN端口WL22的部分,处理无线LAN的通信协议。在无线LAN的通信协议中,可以包含使用红外线等的各种协议,但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假定使用电波的IEEE802.11a。IEEE802.11a使用CSMA/CA作为传输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对应于最大传输频带54Mbps。
普通电话通信部32是具有所述普通电话用端口NV22的部分,为了普通电话机而处理例如与在PSTN网上使用的协议相同的通信协议。由于普通电话机25本身不能处理IP协议,也不具有声音编码的功能等,所以在使用普通电话机25进行VoIP通信时,必须在宽带路由器22中利用提供这些功能的VoIP处理部38。
呼叫控制部35是执行用于VoIP通信的呼叫控制的部分。在用于VoIP通信的呼叫控制协议中可以具有ITU-T推荐H.323等各种协议,但这里假定SIP协议。
控制部33是硬件上相当于该宽带路由器22的CPU(中央处理装置),软件上相当于OS(操作系统)等各种程序的部分。
存储部34是硬件上由易失性存储部件(RAM等)或非易失性存储部件(ROM或硬盘等)构成的存储资源,软件上可以将各种文件包含在该部分中。由于所述OS等程序文件可以作为这样的文件之一来实现,所以其物理的实体位于该存储部34中。暂时存储用于实时通信的数据包的缓冲器例如可以作为在该存储部34上确保的一定大小的存储区域来实现。
另外,也包含上述呼叫控制部35或VoIP处理部38地,构成要素35~38的功能在实际的宽带路由器产品中可以主要通过软件实现,但这时,为了发挥构成要素35~38的功能,必须有作为CPU的控制部33的处理能力。
所述资源分配管理部36是在实时通信和非实时通信之间管理资源(WAN端口WP22的传输频带及CPU等的处理能力)分配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在通常状态中,为了非实时通信而事先分配资源的大部分,若成为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为了实时通信而分配资源的大部分,若成为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恢复为为了非实时通信而分配资源的大部分的通常状态。
具体地说,若成为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使无线LAN的最大传输频带从此前的54Mbps变化成6Mbps,若成为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从该6Mbps回到原来的54Mbps。即,与该最大传输频带的变化一致地,进行CPU处理能力的分配。
另外,即便在从实时通信开始之前至结束之后的期间(大致对应于实时通信执行中的期间)中,由于为了无线LAN而分配6Mbps,所以虽然通信速度变慢,但确保了维持Web访问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资源,所述个人电脑24的用户U1可继续进行Web访问。
所述切换定时判定部37是检测、判定对应于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及结束之后的定时的各定时的到来的部分。通过所述呼叫控制部35经由所述SIP服务器监视与对方的通信装置(这里是宽带路由器23)的呼叫控制部交换的呼叫控制消息来执行该检测。
具体地说,对于任意的呼叫控制消息的检测中的所述开始之前的定时或结束之后的定时而言,可以有各种变形,但这里使用如下方法。
即,在自宽带路由器22是发送作为请求呼叫设定的SIP消息的INVITE消息的呼叫侧时,将自宽带路由器22发送了该INVITE消息的定时作为所述开始之前的定时,相反,在是回呼侧时,将从其它宽带路由器23接收到INVITE消息的定时作为所述开始之前的定时。
另外,在从自宽带路由器22侧发送作为结束呼叫的SIP消息的BYE消息时,将自宽带路由器22发送了BYE消息的定时、或接收到该BYE消息的其它宽带路由器23回送2000K消息而自宽带路由器22接收到该2000K消息的定时作为所述结束之后的定时,相反,在其它宽带路由器23发送BYE消息时,将自宽带路由器22接收到该BYE消息的定时、或发送了作为对该BYE消息的响应消息的2000K消息的定时作为所述结束之后的定时。这里,根据需要将宽带路由器22称为自宽带路由器,将宽带路由器23称为其它宽带路由器。
下面,参照图4的动作时序,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动作。
图4的动作时序具备S10~S25各步骤。
另外,关于所述BYE消息,图4对应于以下情况。
即,发送BYE消息侧的自宽带路由器22将从其它宽带路由器23接收到对该BYE消息的2000K消息的定时作为所述结束之后的定时,接收BYE消息侧的其它宽带路由器23将接收到该BYE消息的定时作为所述结束之后的定时。
(A-2)实施例1的动作
在上述通常状态中,为了非实时通信而分配自宽带路由器22中的所述资源的大部分。在通常状态中有可能将为实时通信分配的资源严密地设为0。在通常状态中,在需要与实时通信关联地确保的资源仅与呼叫控制有关,为了无线LAN而分配所述最大传输频带54Mbps。这点在其它宽带路由器23中也相同。
基于VoIP的声音通信本身一定是实时通信,但基于SIP的呼叫控制用的通信根据产品的规格等,有时可能为实时通信,有时可能为非实时通信。在OSI参照模型的传输层中使用不具有再发送控制功能的UDP等通信协议时,基于SIP的通信可视为实时通信,但在使用具有再发送控制功能的TCP等通信协议时,基于SIP的通信可视为非实时通信。
在所述通常状态中,若用户U2摘机普通电话机25并拔号到信端的电话号码(到信端电话号码)(S10、S11),则从自宽带路由器22的呼叫控制部35发送包含该到信电话号码的INVITE消息(S12)。这里,设该到信端电话号码为普通电话机27的电话号码。
若执行该步骤S12,则执行资源分配变更处理(S13),为了很有可能从此开始的实时通信,而确保在此前的通常状态中为非实时通信分配的资源的大部分(S13)。在该时刻,非实时通信中剩余的最大传输频带是6Mbps。另外,当然也可以在步骤12之前处理步骤S13。
所述INVITE消息在收容在IP数据包中的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路由器在因特网21上传输,送达所述SIP服务器,接受SIP服务器中的地址解决等处理。在地址解决中,确定对应于所述到信端电话号码的IP地址。经过该处理,将所述INVITE消息收容在将对应于所述到信端电话号码的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的IP数据包中,再次发送到因特网21。由于对应于该到信端电话号码的IP地址是分配给其它宽带路由器23的WAN端口WP23的IP地址,所以该IP数据包通过因特网21上的路由器到达其它宽带路由器23。
如果接收到该INVITE消息,则既便在其它宽带路由器23中,为了很有可能从此开始的实时通信,而确保在此前的通常状态中为非实时通信分配的资源的大部分(S14),向自宽带路由器22侧回送表示正在试行的100Trying消息(S15),向普通电话机27发送Ring消息(呼出信号)(S16),同时为了传达鸣响了呼叫音(铃声)的情况,而向自宽带路由器22侧发送180Ringing消息。由于如果接收到所述Ring消息,则普通电话机27鸣响呼叫音,所以在用户U3在普通电话机27附近时,用手摘取普通电话机27的受话器来对应呼叫(S18)。
如果其它宽带路由器23检测到该摘机,则向自宽带路由器22侧发送2000K消息(S19)。2000K消息是用于向发送了请求的一方传输请求成功的响应消息。在该情况下,相当于该请求的是请求呼叫设定的步骤S12的INVITE消息。
接收到该2000K消息的自宽带路由器22使连接普通电话机25和普通电话通信部32的铜线电缆的极性反转(S20),同时为了传达接收到该2000K消息的情况,而向其它宽带路由器23发送ACK消息(S21)。
之后,变为通话状态,利用普通电话机25的用户U2和利用普通电话机27的用户U3进行基于VoIP通信的通话。由于通话的内容动态地变化,实时性对其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通过不进行再送控制的实时通信来实现。由于在该时刻已经通过所述步骤S13及S14在宽带路由器22、23内为了实时通信而确保大部分的资源,所以例如即使存在同时并列地进行Web访问等的非实时通信的用户U2、U4,也可以较高地维持实时通信的品质。这是因为由于向非实时通信分配很多资源,所以引起用于实时通信的资源不足,因所述缓冲器溢出而丢失实时通信的数据包。
通话状态通过用户U2或U3之一先挂机而结束,但在图4的例子中,由于利用普通电话机25的用户U2方先挂机,所以在步骤S22中,从自宽带路由器22发送请求呼叫结束的BYE消息。如果接收到该BYE消息,则其它宽带路由器23将资源的分配状况恢复成所述通常状态(S23),并回送2000K消息(S24)。
自宽带路由器22如果接收到该2000K消息,则将资源的分配状况恢复成所述通常状态(S25)。
在通常状态中,如上所述,为了非实时通信而分配宽带路由器22、23内的资源的大部分,例如,在无线LAN中,可再次进行最大传输频带54Mbps的通信。
另外,自宽带路由器22执行的所述步骤S25也可以在步骤S22之前或之后执行。同样地,其它宽带路由器23执行的步骤S23也可以在步骤S24之后执行。
另外,可以大大地变更执行所述步骤S13、S14的定时。
即,所述步骤S13在图4中也可以在步骤S19和S20之间的定时SP1执行。步骤S14也可在步骤S19和S21之间的定时SP2执行。
在图4的例子中,其它宽带路由器23侧的普通电话机27的用户U3可以对应呼叫而摘机,但实际上,由于在呼叫时用户U3不在普通电话机27的附近等原因,也有可能未摘机。如果未摘机,则不进行呼叫设定,也不开始实时通信,但与其无关地,将分配给非实时通信的资源限制在所述最低限度都意味着资源的实质性利用效率降低。
如果在定时SP1执行所述步骤S13,在定时SP2执行步骤S14,则仅在真正执行实时通信时,确保用于实时通信的资源,因此可以较高地维持资源的实质性利用效率。
另外,定时SP1也可以变更为在步骤S20和S21之间等,定时SP2也可以变更为在步骤S18和S19之间等。
(A-3)实施例1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开始实时通信之前确保用于实时通信的资源,在实时通信结束之后释放该资源分配给非实时通信,所以可以不依赖于实时通信的内容(例如,数据量的增加速度等),较高地维持实时通信的通信品质。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进行实时通信的时刻已经将为非实时通信分配的资源限制在所述最低限度(例如,对应于所述最大传输频带6Mbps),所以既便根据非实时通信的内容,无线电脉冲的通信量急增,该通信量也被限制在该最低限度的范围内,对实时通信没有影响。这点还起到较高地维持实时通信的通信品质的作用。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仅在真正执行实时通信时,确保用于实时通信的资源(例如,采用所述定时SP1、SP2的情况),可以较高地维持资源的实质性利用效率。
(B)实施例2
下面,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B-1)实施例2的结构及动作
图6中示出本实施例的VoIP通信系统40的整体结构例子。
在图6中,赋予与图5相同符号的构成要素21~28的功能基本上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自宽带路由器22的普通电话端口NV22和普通电话机25之间配置PBX(境内交换机)41。
通过在该位置上配置PBX41,在宽带路由器22、23之间交换的呼叫控制消息变化,对应于实施例1的图4的动作时序变为如图7那样。另外,图7与图4不同,其它宽带路由器23变为发送INVITE消息的发送侧,自宽带路由器22变为接收INVITE消息的接收侧。
图7的动作时序由S30~S53的各步骤构成。
其中,由于步骤S30对应于所述步骤S10,步骤S31对应于所述步骤S11,步骤S32对应于所述步骤S12,步骤S34对应于所述步骤S15,步骤S36对应于所述步骤S16,步骤S38对应于所述步骤S14,步骤S39对应于所述步骤S13,步骤S41对应于所述步骤S18,步骤S43对应于所述步骤S19,步骤S44对应于所述步骤S20,步骤S45对应于所述步骤S21,步骤S48对应于所述步骤S22,步骤S49对应于所述步骤S25,步骤S52对应于所述步骤S24,步骤S53对应于所述步骤S25,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自宽带路由器22和PBX41之间执行的步骤S33、S35、S42、S47、S50表示No.7共通线信号方式的ISDN用户部分(ISUP)中的呼叫控制消息的传递。
其中,步骤S33的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表示用于传递到信端电话号码的地址消息(地址信号),步骤S35的ACM(AddressComplete Message)表示用于通知已经接收到到信端选择所必需的全部信息的地址结束消息(地址结束信号),步骤S42的ANM(ANswerMessage)表示传达已经对呼叫响应了的情况的响应消息(响应信号),步骤S47的REL(Release Message)表示请求呼叫释放的呼叫释放消息(呼叫释放信号),步骤S50的RLC(Release Complete Message)表示传达呼叫释放结束的释放结束消息(释放结束信号)。
另外,图7的步骤S46和S51表示在图4中省略图示的各普通电话机25、27的挂机。
另外,作为SIP消息之一的步骤S37的183SessionProgress消息是传达关于呼叫进展状况的信息的消息。
与图4相比,图7的特征在于:在收发该步骤S37的183SessionProgress消息之后,宽带路由器22、23执行向实时通信分配资源的步骤S38、S39,使用该步骤S38、S39中确保的资源,通过实时通信传输PBX41在步骤S40中发送的RBT(回铃音(ring backtone):呼叫音)。由此,可较高地维持RBT的通信品质。
在该步骤S40的执行时刻,由于还未挂机到信端的普通电话机25,所以在比图4示出的定时SP1或SP2早的定时执行该步骤S40。还在比图4示出的步骤S13、S14晚的定时执行该步骤S42。由此,可以一边较高地维持宽带路由器22、23中资源实质性的利用效率,一边以高的通信品质使呼叫侧的普通电话机27的用户U3听取在变为通话状态之前PBX41发送的RBT。
(B-2)实施例2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即便在将PBX(41)配置在宽带路由器的控制下的网络结构中,也可以取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一边较高地维持资源实质性的利用效率,且一边以高的通信品质使呼叫侧的用户(例如U3)听取PBX发送的RBT。
(C)其他实施例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及2中,作为非实时通信的例子列举了无线LAN,但本发明当然还可适用于使用除无线LAN以外的非实时通信的情况。
另外,由于无线LAN主要是关于OSI参照模型的数据连接层以下的阶层的功能的概念,实时通信或非实时通信主要是关于OSI参照模型的传输层以上的阶层的功能的概念,所以两者不是排他性关系。因此,例如在原理上当然也可以使用无线LAN进行实时通信。
不管上述实施例1如何,执行所述步骤S13、S14、S25、S23的定时都可以有各种变更。
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15之后或步骤S17之后执行步骤S13。这点对于上述实施例2中的步骤S38、S49、S53等也一样。
另外,宽带路由器22、23的规格不必一定相同。例如,也可以使自宽带路由器22对应于上述实施例1,其它宽带路由器23为现有的宽带路由器。这时,在其它宽带路由器23中,有可能不能确保用于实时通信的足够的资源,但至少在自宽带路由器22中,能够确保足够的资源,所以例如在其它宽带路由器23侧不使用无线LAN的情况、或只使用比54Mbps小得多的传输频带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高品质的实时通信。
并且,对于在宽带路由器22、23中执行所述步骤S13或S14等的定时,也可以不规定特别严格的对应关系。例如,步骤S13在所述定时SP1执行,步骤S14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步骤S12和S15之间执行。这时,在其它宽带路由器S23侧产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的可能性,但并不损害可较高地维持实时通信的通信品质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当然可以适用于除ADSL以外的xDSL。
另外,连接于所述宽带路由器22、23的WAN端口的传输路径不必一定是铜线电缆。因此,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使用除xDSL以外的访问线路的情况。
并且,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除宽带路由器以外的中继装置。因此,该中继装置安装的CPU(中央处理器)的数量不必一定是1个,该中继装置不必一定是中继最终终端(例如普通电话机25或个人电脑24)和WAN(例如因特网21)的装置。例如,也能够在中继装置和中继中继装置的中继装置中适用本发明。
另外,本发明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1及2以外的通信协议。
例如,作为网络层的通信协议,可以使用IPX协议等替代IP协议。并且,作为呼叫控制协议,可以使用SIP或IUT-T推荐H.323等以外的通信协议。
在上述说明中,通过硬件实现的功能的大部分可以通过软件实现,通过软件实现的功能的几乎全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Claims (5)

1、一种中继装置,具有经由外部网络接口部中继经由至少2个内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的中继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
呼叫控制部,在所述内部网络接口部中的至少1个是用于非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至少另一个是用于伴随呼叫控制过程的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的情况下,执行该呼叫控制;
定时检测部,以该呼叫控制的进行状况为基础,检测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及结束之后的定时;
频带分配管理部,管理所述外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频带中的为非实时通信分配的非实时通信频带和为实时通信分配的实时通信频带;以及
频带分配控制部,如果成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非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剩余规定的最低限度通信频带地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相反,如果成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分配给非实时通信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成为发送侧时,将如下定时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即:
发送在所述呼叫控制过程中交换的呼叫控制消息中的请求呼叫设定的呼叫设定消息的定时;
发送所述呼叫设定消息,并从对方的通信装置返回来表示允许该呼叫设定的响应消息的定时;或
在所述通信装置是具有与自中继装置相同的中继功能的其它中继装置,且将境内交换机连接于该其它中继装置的内部接口部的情况下,在表示该境内交换机对应于所述呼叫设定消息所对应的地址消息而回送的地址结束的地址结束消息到达其它中继装置,而该其它中继装置与地址结束消息对应地向自中继装置发送传送呼叫进展状况的呼叫进展状况消息时,在利用该呼叫进展状况消息而传送来回铃音的情况下,接收到该呼叫进展状况消息的定时,
同时,将收发了请求呼叫的结束或释放的呼叫结束消息的定时、或发送所述呼叫结束消息并从所述通信装置回送来表示允许该呼叫结束的响应消息的定时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成为到信侧时,将如下定时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即:
从对方的通信装置接收到在所述呼叫控制过程中交换的呼叫控制消息中的请求呼叫设定的呼叫设定消息的定时;
接收所述呼叫设定消息并发送了表示允许该呼叫设定消息的响应消息的定时;或
在将境内交换机连接于自中继装置的内部接口部的情况下,在表示该境内交换机对应于所述呼叫设定消息所对应的地址消息回送的地址结束的地址结束消息到达自中继装置,而自中继装置对应于地址结束消息向所述通信装置发送传达呼叫进展状况的呼叫进展状况消息时,在利用该呼叫进展状况消息传达回铃音的情况下,发送了该呼叫进展状况消息的定时,
同时,将收发了请求呼叫的结束或释放的呼叫结束消息的定时、或接收所述呼叫结束消息并发送了表示允许该呼叫结束的响应消息的定时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
4、一种中继方法,使用经由外部网络接口部中继经由至少2个内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的中断功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部网络接口部中的至少1个是用于非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至少另一个是用于伴随呼叫控制过程的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的情况下,呼叫控制部执行该呼叫控制;
定时检测部以该呼叫控制的进行状况为基础,检测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及结束之后的定时;
频带分配管理部管理所述外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频带中的为非实时通信分配的非实时通信频带和为实时通信分配的实时通信频带;
如果成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频带分配控制部将此前分配给所述非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剩余规定的最低限度通信频带地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相反,若变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分配给非实时通信频带。
5、一种中继程序,具有经由外部网络接口部中继经由至少2个内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的中继功能,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
呼叫控制功能,在所述内部网络接口部中的至少1个是用于非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至少另一个是用于伴随呼叫控制过程的实时通信的网络接口的情况下,执行该呼叫控制;
定时检测功能,以该呼叫控制的进行状况为基础,检测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及结束之后的定时;
频带分配管理功能,管理所述外部网络接口部的通信频带中的为非实时通信分配的非实时通信频带和为实时通信分配的实时通信频带;和
频带分配控制功能,如果成为所述实时通信开始之前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非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剩余规定的最低限度通信频带地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相反,如果成为所述实时通信结束之后的定时,则将此前分配给所述实时通信频带的通信频带分配给非实时通信频带。
CNA2006100024514A 2005-03-17 2006-01-26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 Pending CN18354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77185A JP2006262118A (ja) 2005-03-17 2005-03-17 中継装置、中継方法、および中継プログラム
JP2005077185 2005-03-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455A true CN1835455A (zh) 2006-09-20

Family

ID=37003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024514A Pending CN1835455A (zh) 2005-03-17 2006-01-26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48352B2 (zh)
JP (1) JP2006262118A (zh)
CN (1) CN18354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8565B (zh) * 2006-11-22 2012-03-28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站设备和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6170770A (zh) * 2023-04-25 2023-05-26 杭州镭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实现传感器的自动感应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5277A (zh) * 2006-11-01 2012-09-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US8804696B1 (en) * 2006-11-07 2014-08-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Integrated gateway
US20080130531A1 (en) * 2006-12-05 2008-06-05 Joey Chou Transporting packetized voice over WIMAX networks
JP4867780B2 (ja) * 2007-05-10 2012-02-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ッチメディア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における品質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品質制御方法
JP2011077804A (ja) * 2009-09-30 2011-04-14 Oki Networks Co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4934715B2 (ja) * 2009-12-17 2012-05-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帯域管理方法、帯域管理システム、セッション制御サーバ装置、エッジルータ、およびホームゲートウェイ
US9258172B2 (en) * 2012-10-24 2016-02-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alling an unready terminal
US9954845B2 (en) * 2013-01-09 2018-04-24 Ventus Networks Llc Multi-user multi-router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KR102104353B1 (ko) 2015-05-08 2020-04-24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무선 장치 내의 서비스 애플리케이션의 네트워크 추천된 버퍼 관리
US10581680B2 (en) 2015-11-25 2020-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features
US9923839B2 (en) * 2015-11-25 2018-03-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resources to exploit elastic network capability
JP7323782B2 (ja) * 2019-07-16 2023-08-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解析プログラム、パケット解析方法およびパケット解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2950B1 (en) * 1998-09-30 2001-06-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edictive bursty real-time traffic control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ing systems
US7245607B1 (en) * 1998-11-09 2007-07-17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lephony feature access and gatekeeper policy interaction on combined ToL/PBX systems
DE10122422A1 (de) * 2001-05-09 2002-11-21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der Bandbreite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mindestens zwei Kommunikationsendpunkten in einem Datennetz
SE524599C2 (sv) * 2002-01-18 2004-08-3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system och datorprogramprodukt för att anordna tjänstekvalitet QoS
US7802008B2 (en) 2002-08-12 2010-09-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network gateways
JP2004108124A (ja) 2002-09-17 2004-04-08 Okuda Seisakusho:Kk 引き戸の補助ロック装置
JP3746038B2 (ja) * 2002-12-26 2006-02-15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伝送帯域制御装置
KR100608904B1 (ko) * 2003-12-18 2006-08-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서비스 품질 보장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8565B (zh) * 2006-11-22 2012-03-28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站设备和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6170770A (zh) * 2023-04-25 2023-05-26 杭州镭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实现传感器的自动感应方法及装置
CN116170770B (zh) * 2023-04-25 2024-04-12 杭州镭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实现传感器的自动感应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48352B2 (en) 2010-12-07
US20060209856A1 (en) 2006-09-21
JP2006262118A (ja) 200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5455A (zh) 中继装置、中继方法及中继程序
CN1421104A (zh) 用于使用端到端资源预留协议信令提供具有服务质量的ip电话的方法
CN1744703A (zh) 在视频通信网络中呼叫处理的设备和方法
CN1992736A (zh) Ip地址分配方法及其应用
CN101068340A (zh) 节目网络录制方法和媒体处理服务器及网络录制系统
CN1870514A (zh) 会话服务质量分析的实现方法
CN1845527A (zh) 在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中提供组播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79807A (zh) 一种控制媒体传输路径的网状中继方法及ip通信系统
CN1445967A (zh) 收听呼叫的方法
CN101035360A (zh) 一种在多媒体通信呼叫控制中实现呼叫的方法
CN101030931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所应用的分组终端
CN101030973A (zh) 一种网页呼叫系统及其方法
US8489713B2 (en) Cable modem and multimedia terminal adapter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file configuring method
CN101076151A (zh) 多媒体彩像系统和在通话过程中传送多媒体彩像的方法
CN1909686A (zh) 一种实现多媒体彩铃音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798139A (zh) 为不同网络终端提供多媒体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CN1925524A (zh) 一种在软交换通信网络中实现呼叫转接的方法
CN1885838A (zh) 一种VoIP网关及其应用方法
CN1691730A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278538C (zh)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接入ip视频会议系统的方法
CN101039268A (zh) 限制用户设备接入的方法及mgc和cscf
CN1700702A (zh) 支持多种通信工作模式的终端
CN1976376A (zh) 一种呼叫会话的方法、ip电话系统及ip电话终端
CN101052048A (zh) 会话发起协议呼叫方法、中间件及会话发起协议用户代理
CN101031001A (zh) 一种宽窄带网络彩铃共享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