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0648A -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0648A
CN1710648A CN200510056286.6A CN200510056286A CN1710648A CN 1710648 A CN1710648 A CN 1710648A CN 200510056286 A CN200510056286 A CN 200510056286A CN 1710648 A CN1710648 A CN 1710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aforementioned
base plate
objective lens
len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562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3395C (zh
Inventor
木村胜彦
小笠原浩
斋藤英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10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0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33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339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3Details of stationary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物镜驱动装置的磁通密度分布接近于对称,从而提高磁回路的效率。物镜驱动装置(50)具有物镜(1)、沿跟踪方向驱动物镜的跟踪线圈(4)、沿聚焦方向驱动物镜的聚焦线圈(3)、和与跟踪线圈相对地配置且安装有永磁铁(8)的轭(20)。所述轭具有第一轭(11)和第二轭(12),第一轭具有底板部(11b)和从底板部的外缘部大致与底板部成直角地弯曲的外轭(11a),并在中央部形成开口(15),第二轭具有底板部(12b)和从底板部的内缘部大致与底板部成直角地弯曲的内轭(12c),并在中央部形成开口。

Description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出记录在光盘的记录面上的信息或将信息记录在光盘的记录面上的光盘装置,以及用在其上的光拾波器和物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盘装置中,为了使信息的记录及再生速度高速化,采用使光盘的旋转速度高速化的方法。为了伴着光盘的高速旋转、使物镜驱动装置追随高速旋转的光盘,有必要使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产生的驱动力增大。
这里,为了使物镜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增大,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盘装置中,使从磁轭分支的两个分支轭延伸并竖直设置在聚焦线圈之间。由此,提高了产生有效驱动力的线圈部分相对于线圈全长的比例,从而使磁回路的效率提高。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68230号公报(第9页,图9)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光盘装置中,分支轭配置在磁轭的底板部的内侧,所以在从磁轭的底板部切开立起制作分支轭的情况下,不能增高分支轭的高度。即,在切开立起部的制作中,考虑到磁回路的均匀性,以使分支轭的高度均等的方式进行制作,所以不得不使分支轭的高度为切开立起部高度的1/2以下。为了消除这种不良情况,拉延成为分支轭的底板部而使其厚度变薄,从而增高分支轭的高度。
但是,在这些方法中,当分支轭的高度变低时,磁通密度的分布沿高度方向变得不均匀,驱动物镜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的误差变大。而且,当分支轭变薄时,磁回路的截面面积变小,磁回路的效率降低,另外还必需复杂的加工工序。结果,在上述任一方法中,都不能增大物镜驱动装置的驱动力。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从磁轭的底板部的外缘切开立起分支轭,则能将分支轭的高度及厚度设定到规定值。但是,在物镜驱动装置中,有必要将激光引导到物镜,在磁轭的底板部至少有必要设有大于等于被导入物镜的光的光束的开口。由于从开口到分支轭的底板部的宽度受到限制,所以磁回路的截面面积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良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使物镜驱动装置的磁通密度分布接近于对称,提高磁回路的效率。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光拾波器或光盘装置可以使用磁通密度的对称性好且磁回路效率高的物镜驱动装置,高速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物镜、沿跟踪方向驱动所述物镜的跟踪线圈、沿聚焦方向驱动所述物镜的聚焦线圈,和与跟踪线圈相对地配置且安装有永磁铁的轭;所述轭包括第一轭和第二轭,前述第一轭和第二轭均具有平行地形成的一对轭部。
而且,对于前述特征,优选地,第一轭具有底板部并在中央部形成开口,第一轭的轭部为外轭,该外轭具有从底板部的外缘部以和底板部大致成直角的方式弯曲的形状;第二轭具有底板部并在中央部形成开口,第二轭的轭部为内轭,该内轭具有从底板部的内缘部以和底板部大致成直角的方式弯曲的形状;以外轭和内轭成直角的方式组装第一轭和第二轭。
而且,可以使前述内轭与形成在第一轭上的开口配合,以组装第一轭和第二轭。可以在第一轭上形成内轭,以第一轭和第二轭夹住物镜的方式配置第一轭和第二轭,并使第一轭的内轭和第二轭的内轭相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于:在沿光盘的跟踪方向和聚焦方向驱动物镜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可以包括第一轭和第二轭,所述第一轭具有底板部和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平行的平板部,并且形成开口,所述第二轭具有底板部和垂直于跟踪方向的平板部,并且形成开口;所述第二轭的平板部形成从前述第二轭的底板部的外缘弯折的形状,第二轭的平板部配合到与前述第一轭的开口部邻接的切口部上。而且,对于该特征,可以使第一轭的底板部和第二轭的底板部重叠地配置,可以使第二轭的底板部接触或邻接第一轭的开口内侧地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于:在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驱动物镜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包括第一轭和第二轭,所述第一轭具有底板部、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平行的外轭、和平行于聚焦方向且垂直于跟踪方向的第一内轭,并且形成开口,所述第二轭具有底板部和垂直于跟踪方向的第二内轭,并且形成开口;使前述第一内轭和第二内轭相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于:在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驱动物镜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具有两个轭,各轭只有一面具有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平行的平板部和垂直于跟踪方向的平板部;所述两个轭相对前述物镜的光轴对称地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在于:在使光盘的信息再生或向光盘记录信息的光盘装置或光拾波器中,包括具有上述特征的物镜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用于物镜驱动装置的轭的底部设有配合第二轭的孔部,在第二轭上形成分支轭,因而,能使分支轭的厚度和高度达到规定值,从而能使磁通密度分布的对称性好,同时使磁回路的效率提高。而且,由于光拾波器或光盘装置具有使磁通密度分布的对称性和磁回路效率提高的物镜驱动装置,所以能高速地记录或再生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用在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中的轭部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轭部的另外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轭部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另外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的轭部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轭部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及用在其上的物镜驱动装置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光盘装置100包括使光盘101旋转的主轴马达120,和从光盘101读出信息或将信息写入光盘的光拾波器110。光拾波器具有后面详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和激光发光元件等光学部件。光拾波器110和主轴马达120由控制器130控制。
在控制器130上连接有盘旋转控制电路131。接收来自控制器130的指令,盘旋转控制电路131旋转驱动搭载了光盘101的主轴马达120。在控制器130上还连接有进给控制电路132。进给控制电路132接收来自控制器130的指令,使光拾波器110沿光盘101的半径方向移动。
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33连接到搭载于光拾波器110上的激光发光元件。当从控制器130向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33输出驱动信号时,激光发光元件发出激光。光拾波器110检测出的检测信号134被输送给伺服信号检测电路135和再生信号检测电路。由输送到伺服信号检测电路135的检测信号134生成伺服信号,并传输给致动器驱动电路136。
致动器驱动电路136将物镜的驱动信号输入光拾波器110,对物镜进行定位控制。另一方面,由输入再生信号检测电路137的检测信号134生成再生信号,使光盘101的信息再生、将信息记录在光盘101中。
使用图1及图2说明图3所示的光拾波器110所具有的物镜驱动装置50的详细结构。在下面的图中,使物镜1接近或远离光盘面的方向(聚焦方向)为z方向,其中物镜1将光会聚到光盘上的记录面上;光盘的半径方向(跟踪方向)为y方向,与y方向和z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为x方向。
图1为物镜驱动装置50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50所具有的轭20组装后的立体图。在图1中,x轴的方向为图中未示出的光盘的切线方向,y轴的方向为光盘的半径方向、即跟踪方向,z轴的方向为物镜1的光轴方向、即聚焦方向。
物镜驱动装置50具有大致四棱柱形的透镜保持件2,和通过支承部件6与所述透镜保持件2连接的板状固定部7。物镜1安装在透镜保持件2的内侧中央部。在所述物镜1的y方向左右两侧设置聚焦线圈3,并将其安装到透镜保持件2上。在沿透镜保持件2的x方向相对的2个外侧面上分别沿y轴方向并列安装两个跟踪线圈4。因此,跟踪线圈4被分成4个线圈部。
支承部件6左右各设两个,为具有导电性的线状部件。支承部件6的一端固定在固定部7上,另一端固定在透镜保持件2上。四个支承部件6将电流供给聚焦线圈3和跟踪线圈4。物镜1、透镜保持件2、聚焦线圈3和跟踪线圈4形成可动部。
在透镜保持件2的内部及底部、周围部设置具有永磁铁的轭20。另外,在透镜保持件2的上部可以设置与轭20结合的上轭。当设有上轭时,磁回路的效率提高。轭20具有作为磁性体的第一轭和与该第一轭配合的第二轭12。在第一轭11的底板部11b中形成开口15,该开口15形成有配合用的切口16。从形成底板部11b的相对两边的外周侧弯折形成外轭11a。在外轭11a的内面侧,相向地安装永磁铁8。该永磁铁8的磁化方向为x方向。
与第一轭11配合的第二轭12在底板部12b中形成将激光导入物镜1的开口15b,从相对两边的外周侧弯折形成内轭12c。内轭12c为垂直于跟踪方向的平板。第一轭11和跟踪线圈4相对地设置,第二轭12贯通插入聚焦线圈3形成的空孔17中。
第一轭11和第二轭12重叠各自的底板部11b、12b地配置。由于第二轭12通过内轭部12c配合在第一轭11上,所以来自永磁铁8的磁通从第二轭12的内轭12c依次导向底板部12b、第一轭11的底板部11b、外轭11a,从而形成磁回路。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可以从第二轭12的底板部12b的外缘弯折形成第二轭12的内轭12c,所以对于底板部12b和内轭12c成为一体的轭材料,没有尺寸上的限制。因此,能将内轭12c的高度和厚度设定为规定值。
由于内轭12c的高度和永磁铁8的高度可以大致相同,所以来自永磁铁8的磁通能朝向内轭12c均匀地扩散,作用在聚焦线圈3和跟踪线圈4上的高度方向(z方向)的磁通密度的分布的对称性提高。而且,即使物镜1沿聚焦方向(z方向)移动,也能抑制由聚焦线圈3和跟踪线圈4产生的驱动力的大小发生变化。
由于在第一轭11和第二轭12的底板部11b、12b上形成向物镜1引导激光的开口15、15b,所以内轭12c只能设置在从开口15的边缘到第一轭的外缘之间。但是,第一轭11的底板部11b在跟踪方向(y方向)上没有限制,所以能自由地展宽。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第一轭11和第二轭12重叠,所以能增大连接到内轭12c上的磁回路的截面面积,提高磁回路的效率。
第一轭11和第二轭12双方在一个板材的中央部通过利用压力机等冲压形成激光用开口15、15b。之后,可以弯折形成于相对两边的弯折部而形成内轭12c或外轭11a,从而加工容易。而且,由于各底板部11b、12b平面地连接,所以组装精度好。由于在第一轭11的底板部11b的开口15处形成第二轭12的内轭12c配合的切口部16,所以第二轭12的x方向和y方向的定位容易。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从第一轭11的下侧使第二轭12配合,但是也可以从第一轭11的上侧嵌入第二轭12。由于第一轭11和第二轭12只要磁性地连接就可以,所以没有全面接触的必要,邻接就可以。但是,如果全面接触,则理所当然,磁回路的可靠性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操作性,将第二轭12的板厚和第一轭11的板厚设为相同。但是,如果第二轭的板厚比第一轭11的板厚薄,则内轭12c的板厚变薄,透镜保持件2的跟踪方向的尺寸变小。这种情况中,能使物镜驱动装置小型化。如果使用本实施例的物镜驱动装置,则增大了由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产生的驱动力,所以能容易地追随高速旋转的光盘。因此,光盘装置能高速的进行信息记录及再生。
[实施例2]
使用图4、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轭20的其它实施例。图4为轭20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其组装后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和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具有外轭21a的第一轭的开口25的面积大,使第二轭22的底面部22b与所述开口25配合。与此相伴,为了防止第二轭22从第一轭21的开口25脱落,使形成在第一轭21的开口25处的切口26的x方向宽度比内轭22c的x方向宽度窄。
即,在内轭22c的下部形成角状地突出的部分,该突出的部分与第一轭21的底板部21b配合,定位第一轭21和第二轭22的高度。对于第二轭22,使第二轭22的底板部22b接触或邻接第一轭21的底板部21b的开口内侧,由此能相对x方向和y方向容易地定位。
根据本实施例,在形成于第一轭21的底板部21b中的开口25的内侧配置第二轭22的底板部22b,并使第一轭21的底板部21b和第二轭22的底板部22b的高度一致,因而,连接到内轭22c的磁回路能确保驱动物镜1所必需的截面面积。因此,能使物镜驱动装置薄型化。
[实施例3]
使用图6至图8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轭的其它实施例。图6为物镜驱动装置50的分解立体图,图7和图8为轭的分解立体图。在这些图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是轭由两个轭部件构成,但是组合轭的方向与上述各实施例不同。
轭50具有下轭31和上轭32。下轭31基本和实施例1记载的第一轭11相同,但是第一内轭31c也形成在该下轭31上。由于所述第一内轭31c在底板部31b上形成开口35时形成,所以能与外轭31a相同方向地弯折底板部31b的一部分而形成所述内轭31c。
对于上轭32,底板部32b与下轭31形状大致相同,但是不形成位于下轭31上的外轭。不过,当在底板部32b上形成开口35b时,如图中所示,第二内轭32c由底板部32b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内轭31c和第二内轭32c形成在大致对应的位置,它们相互协作,以用作内轭。上轭32的底板部32b配置在透镜保持件2的上侧。
第一内轭31c和第二内轭32c由底板部31b、32b弯折形成,所以对于各内轭31c、32c的高度有限制。这里,下轭31和上轭32上下配置,并使各内轭31c、32c接触,以确保内轭所要求的长度。这样,磁通密度分布形成接近于上下对称的磁回路,从而能抑制驱动力的大小发生变化。
第一内轭31c和第二内轭32c的接触位置为下轭31的底板部31b和上轭32的底板部32b的大致中央处。这样,来自永磁铁8的磁通沿第一、第二内轭31c、32c基本均匀地流动,磁通密度分布更加近于上下对称。由于第一、第二内轭31c、32c从跟踪方向的内侧弯折,所以下轭31的底板部31b和上轭32的上板部32b的宽度易于沿跟踪方向的外侧扩展,从而能确保磁回路所要求的宽度,提高磁回路的效率。
为了使第一、第二内轭31c、32c更可靠地接触,例如,如图7所示,接触部为凹窝状。在第一内轭31c中形成阶梯部31d,在第二内轭32c中形成与该阶梯部31d对应的反向阶梯部32e。通过第一内轭31c的阶梯部31d和第二内轭32c的阶梯部32e所形成的平面使下轭31和上轭32接触。因此,下轭31和上轭32的定位变得容易,组装性提高。
图8中以分解立体图示出轭的其它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轭42由相同形状的左右两个轭41形成。通过使轭41相互不同地装配,可以形成外轭41a和内轭41c,其中所述外轭41a形成一对相对平面,所述内轭41c形成一对相对平面。外轭41a为平行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平板。内轭41c为垂直于跟踪方向的平板。在轭41的底板部41b上形成相互配合的凸部41d和凹部41e。使各轭41的凸部41d和凹部41e配合,使各轭41相对于物镜的光轴旋转对称地配置,从而构成磁回路。
根据本实施例,不存在为了形成开口45而对底板部41b的相对两边的宽度进行的限制、以及对从所述开口45切出的内轭的限制。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轭41,内轭41c仅由一面形成,所以即使使内轭41c从底板部41b的内侧竖起,其高度和厚度也不会受到限制。结果,内轭41c的高度能延长到和外轭41a相同程度的高度,从而能使高度方向(z方向)的磁通密度分布对称。这样,能抑制物镜驱动装置中驱动力大小的变化。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内轭41c从底板部41b的内侧竖起,所以底板部41b的宽度容易向跟踪方向的外侧扩展,从而能确保磁回路的宽度,提高磁回路的效率。而且,仅通过组合各轭41的凸部41d和凹部41e,就能容易地使两个轭41定位,从而组装性提高。由于两个轭41旋转对称地配置,所以使用同样的轭41能形成轭42,从而不会使部件的种类增加。

Claims (11)

1.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物镜、沿跟踪方向驱动前述物镜的跟踪线圈、沿聚焦方向驱动前述物镜的聚焦线圈,和与跟踪线圈相对地配置且安装有永磁铁的轭;所述轭包括第一轭和第二轭,前述第一轭和第二轭均具有平行地形成的一对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轭具有底板部并在中央部形成开口,前述第一轭的轭部为外轭,该外轭具有从底板部的外缘部以和底板部大致成直角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前述第二轭具有底板部并在中央部形成开口,前述第二轭的轭部为内轭,该内轭具有从底板部的内缘部以和底板部大致成直角的方式弯曲的形状;以外轭和内轭成直角的方式组装前述第一轭和前述第二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前述内轭与形成在第一轭上的开口配合,以组装前述第一轭和第二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轭上形成内轭,以前述第一轭和第二轭夹住物镜的方式配置前述第一轭和第二轭,并且使前述第一轭的内轭和第二轭的内轭相接。
5.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沿光盘的跟踪方向和聚焦方向驱动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轭和第二轭,所述第一轭具有底板部和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平行的平板部,并且形成开口,所述第二轭具有底板部和垂直于跟踪方向的平板部,并且形成开口;所述第二轭的平板部形成从前述第二轭的底板部的外缘弯折的形状,前述第二轭的平板部配合到与前述第一轭的开口部邻接的切口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重叠地配置前述第一轭的底板部和前述第二轭的底板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前述第二轭的底板部接触或邻接前述第一轭的开口内侧地配置。
8.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驱动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轭和第二轭,所述第一轭具有底板部、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平行的外轭、和平行于聚焦方向且垂直于跟踪方向的第一内轭,并且形成开口,所述第二轭具有底板部和垂直于跟踪方向的第二内轭,并且形成开口;使前述第一内轭和第二内轭相接。
9.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其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驱动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驱动装置具有两个轭,各轭只有一面具有沿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平行的平板部和垂直于跟踪方向的平板部;所述两个轭相对前述物镜的光轴对称地配置。
10.一种光盘装置,其使光盘的信息再生或向光盘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
11.一种光拾波器,其使光盘的信息再生或向光盘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
CNB2005100562866A 2004-06-16 2005-04-05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33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7718A JP2006004484A (ja) 2004-06-16 2004-06-16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4177718 2004-06-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0648A true CN1710648A (zh) 2005-12-21
CN1333395C CN1333395C (zh) 2007-08-22

Family

ID=3548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628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3395C (zh) 2004-06-16 2005-04-05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97732B2 (zh)
JP (1) JP2006004484A (zh)
CN (1) CN133339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6689B2 (ja) * 2006-04-21 2011-07-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8217887A (ja) * 2007-03-02 2008-09-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2113780A (ja) * 2010-11-24 2012-06-14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10456A (en) * 1981-06-22 1982-12-24 Sony Corp Objective lens device
US5136565A (en) * 1988-12-20 1992-08-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device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data on a recording medium
JPH06119670A (ja) * 1992-10-07 1994-04-28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0090456A (ja) * 1998-09-08 2000-03-31 Hitachi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636103B1 (ko) * 1999-10-21 2006-10-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조립체
JP2001184683A (ja) * 1999-12-28 2001-07-06 Hitachi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ク装置
JP2001266379A (ja) * 2000-03-21 2001-09-28 Sony Corp 2軸アクチュエーター
JP3843904B2 (ja) * 2001-07-18 2006-11-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085796A (ja) * 2001-09-12 2003-03-20 Sony Corp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3123288A (ja) * 2001-10-12 2003-04-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対物レンズ支持装置
JP4070498B2 (ja) * 2002-04-18 2008-04-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TW200405314A (en) * 2002-08-24 2004-04-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bjective lens driv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picku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3395C (zh) 2007-08-22
US7397732B2 (en) 2008-07-08
JP2006004484A (ja) 2006-01-05
US20050281143A1 (en) 2005-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5253B2 (en) Actuat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objective lenses installed in a lens holder used with an optical pickup
CN1450536A (zh) 光学头致动器中的三轴驱动装置
CN1677518A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光头装置
CN1139264A (zh) 光拾取装置
CN1710647A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CN1710648A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CN1193162A (zh) 光学拾取头驱动机构
EP1339051A2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668049B2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122040A (zh) 用于光盘播放机的光学拾取驱动器
US8199613B2 (en) Objective lens actuator and a thin-sized optical pickup with magnetic circuit having different lengthed magnets
TWI321319B (zh)
KR20060083889A (ko) 대물 렌즈 구동 장치, 광픽업 및 광디스크 장치
CN1302472C (zh) 磁路及采用该磁路的光学记录和/或复制装置
CN101079280A (zh) 光学拾取器
CN1763852A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拾波器
JP2004110971A (ja)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088777B2 (ja) 対物レンズホルダ及び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533322B2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
EP1587086A2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CN1301012A (zh) 驱动物镜的装置
CN1295692C (zh) 光拾取装置
CN1581315A (zh) 物镜驱动装置和光盘装置
EP1426935A2 (en)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JP4200415B2 (ja)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ITACHI AUDIO-VISUAL MEDI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ITACHI MEDIUM ELECTRONIC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wate County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udio-visual Media Co., Ltd.

Address before: Iwate County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edium Electronic C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