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7371B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色调剂及处理卡盒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色调剂及处理卡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7371B
CN1707371B CN 200510076407 CN200510076407A CN1707371B CN 1707371 B CN1707371 B CN 1707371B CN 200510076407 CN200510076407 CN 200510076407 CN 200510076407 A CN200510076407 A CN 200510076407A CN 1707371 B CN1707371 B CN 1707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processing system
mentioned
image processing
rev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764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7371A (zh
Inventor
冨田正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2098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7139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7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07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定影部包括环形定影带,其表面设有弹性体层,在该环形带内侧配置多个回转体,所述回转体中至少一个为加热辊R3,加压回转体R2位于环形带外侧,上述多个回转体中,对置回转体R1通过环形带与上述加压回转体对向配置,加压回转体R2和对置回转体R1夹持加压该环形带,该环形带和上述加压回转体形成夹持部。定影部对平滑度40S以下的转印材料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加热定影,夹持时间为35-70ms,所述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的至少一方具有橡胶硬度为20-40Hs的弹性层,所述色调剂的重量平均粒径为2-5μm。不仅对于具有优异平滑性的转印材料,且对于平滑度在40S以下、表面凹凸较大的转印材料,也可形成高画质、定影性优异的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色调剂及处理卡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印机、打印机等,可由电子照相、静电记录、静电印刷等得到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色调剂(色粉)及处理卡盒。
背景技术
复印机或打印机等使用的定影方法多采用所谓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的热辊定影方式。然而,上述以往较多使用的热辊定影方法有这样的问题:(1)热辊达到所定温度需要等待时间;(2)为防止在记录材料通过,或因其他原因使加热辊的温度变动所导致的定影不良或热粘附(offset)现象发生,有必要将加热辊维持在最佳温度,由此,必须增大加热辊或加热体的热容量等。
又,在通常的粘性较低的彩色色调剂中,还存在以下问题:(3)由于辊的曲率,存在热粘附,当排纸时,纸张卷附于辊上的问题,为此必须涂布脱模油和装备油罐。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有人提出了带式定影方式,也有人提出了采用不涂布脱模油的带式定影方式(无油方式)或涂布微量油的方式。近年来,如专利文献1(特开平2-16025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2-161462号公报)所公开,采用带式定影和可用于带式定影的色调剂的组合方式已为人们所考虑,并正在形成商品化。
复印机或打印机等正在从黑白型急剧发展为彩色型,彩色型市场的扩展特别大。彩色色调剂是藉由重叠二色以上的色调剂形成的混色而显色,但为获得色彩再现性良好的鲜明的彩色图像,必须使色调剂相互之间作充分的熔融、混色,通过使其具有光泽可获得更加鲜明的彩色图像。光泽受定影表面平滑性的影响,从定影面上方进行加压是获得平滑性的一种手段。在辊定影方式中,使用彩色色调剂时,多使用由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体构成的辊,其上多施加较高的压力。比较之下,带式定影方式中,所施加的压力小,作为获得平滑性的手段的加压效果小。在此状况下,为获得高的光泽,必须使用熔融粘度较低的色调剂。然而,熔融粘度较低的色调剂的使用容易导致热粘附。又,带表面的状态对定影图像的平滑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此,有人提出,规定体积平均粒径和细粉、粗粉的含量,消除色调剂层表面凹凸(特开平2-160250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3”),但在转印材料的表面凹凸不平较大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定影性优异的图像。另外,有人提出了规定OHP薄膜上的图像的表面粗糙度(特开平11-125948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4”),但因OHP薄膜和纸张在表面性能上的差异,即使规定OHP薄膜上的图像的表面粗糙度,但由于纸张表面性能不同,也不能说其耐热粘附性及光泽性良好。
又,为获得彩色图像,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多采用使用中间转印体的方式,例如,特开平07-209952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5”),特开2000-075551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6”)等。然而,在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场合,显影时在潜像载置体上发生基底污染时,具有防止所述基底污染直接转移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去的效果,但是,使用中间转印体的方式存在这样的问题:所述方式必须经过从静电潜像保持体至中间转印体的转印工序,以及从中间转印体向获得最终图像的转印材料上去的转印工序,由于经过上述两转印工序,因此,其转印效率低下,特别在使用粒径5μm以下的小粒径色调剂时,其图像粗糙。
对此,出于提高转印性的目的,出现了在中间转印体表面涂布用于降低表面能的物质的技术,例如,特开平10-232571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7”),特开2002-268400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8”)中所公开的技术。然而,已明白的是,采用该技术即使能提高转印效率,使之达到不成为问题的水平,但在使用表面粗糙的转印材料时,存在冷粘附(cold offset)或沾污性等定影性不充分的课题。
为解决上述定影性问题,可以例如大大提高定影装置的夹持压,但是这将导致新的问题,例如因提高耐压性而引起定影装置大型化,因高压引起定影部件的磨损劣化,转印纸的输纸性低下等问题,因此,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为带式定影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不用说具有优异平滑性的转印材料,即使是平滑度在40S以下的、表面凹凸较大的转印材料,也可形成高画质、定影性优异的图像。
本发明可获得无色热粘附的高分辨率的高画质图像,通过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使表面粗糙的纸张,也能获得充分的定影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定影部,所述定影部包括环形带,在其表面具有弹性体层,在该环形带内侧配置多个回转体,所述回转体中至少一个回转体为加热辊,加压回转体位于上述环形带外侧,上述多个回转体中,对置回转体通过上述环形带与上述加压回转体对向配置,上述加压回转体和对置回转体夹持该环形带对其加压,该环形带和上述加压回转体形成夹持部,对平滑度40S以下的转印材料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加热定影,其特征在于:
夹持时间为35-70ms,所述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的至少一方具有橡胶硬度为20-40Hs的弹性层,且所述色调剂的重量平均粒径为2-5μm。
(2)如上述(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回转体的表面被覆有氟树脂系及/或硅树脂系材料。
(3)如上述(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回转体具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橡胶硬度小于加压回转体的弹性层的橡胶硬度。
(4)如上述(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为110-150。
(5)如上述(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由磁性金属构成,由电磁感应发生装置的电磁感应进行加热。
(6)如上述(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发生装置通过环形带安装于加热辊外部,对置回转体和加热回转体不同。
(7)如上述(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回转体具有加热源。
(8)如上述(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中间转印体,形成彩色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体进行二次转印时的夹持压为2-10N/cm2,所述定影部件的夹持压为10-50N/cm2
(9)如上述(1)-(8)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表面附着有平均粒径为0.04-0.30μm的微粒。
(10)如上述(1)-(9)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含有脱模剂,该脱模剂含量为相对该色调剂重量的3-10重量%。
(11)如上述(1)-(10)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系在水系介质中制作。
(12)如上述(8)-(11)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采用串列方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处理。
(13)如上述(8)-(12)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由单层树脂层构成。
(14)如上述(1)-(13)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显影部,所述显影部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通过色调剂使得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为无定形硅感光体。
(15)如上述(1)-(14)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显影部,所述显影部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通过色调剂使得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在对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时,施加交变电场。
(16)如上述(1)-(15)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以及使该静电潜像载置体带电的充电部,该充电部使得充电部件与静电潜像载置体接触,通过对该充电部件施加电压,进行充电。
(1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上述(1)-(16)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18)一种色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用于如上述(1)-(16)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19)一种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卡盒用于如上述(1)-(16)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处理卡盒包括感光体,以及选自使感光体带电的充电手段、显影手段、清洁手段中的至少一种手段,作一体支承,所述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不仅对于具有优异平滑性的转印材料,且对于其平滑度在40S以下的、表面凹凸较大的转印材料,也可形成高画质、具有优异的定影性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所示为用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的一个举例图。
图3所示为用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的一个举例图。
图4所示为在定影装置中使用的带的层结构举例图。
图5所示为用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带的层结构的举例图。
图6所示为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无定形硅感光体的层结构的举例图。
图7所示为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显影器的举例示意图。
图8所示为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接触式充电装置(辊式)的举例示意图。
图9所示为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接触式充电装置(刷式)的举例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处理卡盒示意图。
图中,1为加热辊,2为定影辊(对置回转体),2a为芯轴,2b为弹性部件,3为耐热性带(色调剂加热介质),4为加压辊(加压回转体),4a为芯轴,4b为弹性部件,5为温度检测部件,6为感应加热手段(装置),7为励磁线圈,8为线圈导板,9为励磁线圈铁芯,10为励磁线圈铁芯支承部件,11为记录材料,100为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20Bk,C,M,Y为图像写入部,130Bk,C,M,Y为图像形成部,140为供纸部,150为定影装置,160为定位辊对,200Bk,C,M,Y为显影装置,210Bk,C,M,Y为感光体,215Bk,C,M,Y为充电装置,220为中间转印带,230Bk,C,M,Y为一次转印装置,241导电性辊,242为导电性辊,243为导电性辊,250Bk,C,M,Y为色调剂输送管,260为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261为导电性毛刷,262为导电性毛刷,300Bk,C,M,Y为清洁装置,400为转印带,500为二次转印辊,200Bk为显影装置(黑),200C为显影装置(青),200M为显影装置(品红),200Y为显影装置(黄),210Bk为感光体(黑),220为中间转印带,N1为磁极,N2为磁极,S1为磁极,S2为磁极,S3为磁极,R1为定影辊(对置回转体),R2为加压辊(加压回转体),R3为加热辊,R4为涂油辊,B为定影带(环形带),T为未定影色调剂图像,P为印刷薄材(转印纸),S为温度传感器,G为导板,H为加热源,N为定影夹持部,W1为接触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可以毫无问题地使用于平滑度较高的转印材料,即使使用于平滑度40S以下、表面粗糙的转印材料的场合,也可得到充分的定影性。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可大致分为不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等场合,和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等场合这二种实施形态,在这二种实施形态中,均使用带式定影装置。
以下,首先就使用带式定影装置、不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等的第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又,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变更和修改,作成其他的实施形态也是容易的。这些变更、修改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以下所作的说明仅仅是本发明中的最佳的实施形态举例,而并不是对该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又,出于方便,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和第二实施形态进行分别说明,这样的说明同样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
转印材料的表面性可由平滑度表示。转印材料的平滑度在通常称为普通纸材料的场合,大于40S,至150S的程度。在该范围中,用通常的带式定影装置也可获得充分的定影性。然而,在使用平滑度小于40S的表面粗糙的转印材料的场合,定影性成为不充分。
作为平滑度在40S以下的转印材料,包括一部分再生纸、棉纤维纸等,但并不限于此。
又,平滑度的测定方法可根据JIS P8119(由纸及纸板—贝克平滑度试验仪进行的平滑度试验方法)进行。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具有用于检测纸张平滑度的检测手段或用于输入平滑度的手段。也可基于从上述手段输入的信息,适当变更定影条件。例如,在使用具有更低平滑度的转印材料时,可以进一步延长夹持时间。
通常,减小色调剂粒径可进行忠实于静电潜像的显影,由此,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但在使用凹凸特别大的转印材料的场合,定影时小粒径的色调剂上难以施加充分的能量,容易导致定影性不充分。
为解决该问题,有必要在定影时施加高的压力。然而,若在定影时施加高压力,则会导致定影组件寿命缩短,因而不理想。显然,为解决该问题,作为适当的定影组件的条件,有必要采用夹持时间在35-70ms,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具有橡胶硬度在20-40Hs的弹性层。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较好的是,色调剂的重量平均粒径在2-5μm。在所述粒径小于2μm时,在使用凹凸特别大的转印材料的场合,有时定影性不充分。反之,在所述粒径大于5μm时,则色调剂的再现性不充分,半色调部分的粒状性也恶化,无法得到高精细的图像,在使用凹凸大的转印材料时,有时定影性恶化。
另外,可以明白,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中,对置回转体和加压回转体对环形带进行挟持加压,该环形带和加压回转体形成夹持部,通过夹持部的时间称为夹持时间,该夹持时间为35-70ms,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具有橡胶硬度为20-40Hs的弹性层。这样,即使使用凹凸大的转印材料的场合,也能得到充分的定影性。
在此,所谓夹持时间是指转印材料上的色调剂像通过定影辊和加压辊相接的夹持部的时间,该夹持时间为35-70ms,即使在表面粗糙的转印材料上对小粒径的色调剂进行定影时,也能得到充分的定影性和耐粘附性。
夹持时间短于35ms的场合,则有时定影性不充分,反之,夹持时间大于70ms的场合,有时发生热粘附。特别是,夹持时间为40-60ms时,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定影性和耐热粘附性。
夹持时间根据带的回转速度和夹持宽度算出。较好的是,沿着纸张输送方向,夹持宽度为5-15mm。
又,理想的是,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的至少一方具有橡胶硬度为20-40Hs的弹性层,如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的至少一方回转体所具有的弹性层的橡胶硬度不到20Hs,则难以在两回转体之间施加压力,有时色调剂无法充分定影至转印材料。而且,弹性低,机械强度减弱,也使回转体自身寿命减短。反之,如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的至少一方回转体所具有的弹性层的橡胶硬度大于40Hs,则带表面易受损伤,带的寿命减短。
上述橡胶硬度使用弹簧式硬度计杜罗硬度测试仪(A型),根据JIS K-6253标准进行测定。
另外,为获得充分的定影性,有必要使另一方的回转体维持处于对具有弹性的回转体赋予适当加压的状态。因此,较好的是,该另一方的回转体具有硬态的或是具有更高橡胶硬度的弹性体。例如,较好的是,该另一方的回转体具有40Hs以上的橡胶硬度,更好的是,具有50Hs以上的橡胶硬度的弹性体。
又,加压回转体的表面以被覆氟系及/或硅系材料为宜。由此,在带子上粘附超微量的色调剂时,具有防止该色调剂附着到加压回转体上的效果。如果在加压回转体上附着色调剂,则发生转印材料的复印图像的背面为色调剂所污染的问题。
又,特别是,较好的是,对置回转体具有弹性层,其橡胶硬度小于加压回转体的弹性层的橡胶硬度。由此,即使在使用具有凹凸的转印材料时,也可得到充分的定影性。还由于对置回转体弹性层的橡胶硬度小于加压回转体的弹性层的橡胶硬度,在夹持接触部分,对置回转体侧呈凹状,从夹持部分排出的转印材料倾向于向着加压回转体侧。因此,转印材料朝着离开带的方向,可以防止转印材料卷附到带上。
又,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为110-150、近于球形的形状时,具有优异的定影性。这可以认为是色调剂近于球形时,定影时的热可均一地作用于色调剂的缘故。
色调剂形状系数SF-1显示了色调剂形状的圆度比例,用下述式(1)表示:
SF-1={(MXLNG)2/A}×(100π/4)        ……(1)
式中,“MXLNG”表示将色调剂投影于二维平面上所得形状的最大长度,“A”表示上述投影所得形状的面积。
SF-1的值为100时,色调剂形状为真球形,SF-1值越大,离球形越远。
形状系数的测定具体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800,日立制作所制)摄取色调剂照片,将该照片导入图像分析装置(LUSEX3,NIRECO公司制),进行解析计算。
例如,随机取样100个,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FE-SEM(S-800),放大1000倍的粒径2.00μm以上色调剂图像,将图像信息通过接口导入图像分析装置进行解析计算。
又,加热辊由磁性金属构成,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施加电磁感应时,能高速加热定影带,热效率高。
电磁感应发生手段及加热辊通过环形带设置于加压回转体和对置回转体的外部,这样对带子进行加热的热效率比加热源设于加压回转体及对置回转体的内部时更高,能实现均一定影。
即,加热源设于上述回转体内部时,因为需对回转体相互之间进行加压,有必要在加热源的周围设置一定厚度以上的橡胶层等,发生较多热量为该橡胶层所夺取的现象。相比之下,当设于外部时,加热辊不必具有如同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那样的强的耐压性,无必要在加热源周围设置降低热效率的厚层。
又,基于下述理由,电磁感应发生手段设置于外部是理想的。即,电磁感应发生手段设置于加热辊内部时,需将加热辊的直径做得极大,与此相应地,出于对内部的保护,必须提高耐压性,增厚周围的层。由于该周围厚层,导致热效率低下。又,电磁感应发生手段设置于外部时,其温度控制性能,配置的应用性等的便利性得到提高。
另外,在加压回转体上具有加热源,即使对表面凹凸大的转印材料,也可从转印材料背面进行加热,能均匀赋予充分的热量,赋予充分的定影性。
本发明定影方式使用的定影装置一例示于图2。这里,R1为定影辊,其是在金属制(例如铝、铁等)的芯轴上被覆弹性体(例如硅橡胶等),R3为加热辊,其由金属性(例如铝、铁、铜、不锈钢等构成的管)芯轴构成,内部设有加热源H。S为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与加热辊R3部分相接的定影带B的表面温度。定影辊R1和加热辊R3之间张设有定影带B。定影带B的构成使其热容量较小,基体(例如镍或聚酰胺等的30-150μm厚)上,设置有脱模层(例如硅橡胶50-300μm厚,或氟系树脂10-50μm厚等)。另外,在电磁感应加热的场合,在加热辊内部还设置有由磁性金属构成的组件,在带内部,设有银箔等层,对带表面进行加热。
又,R2为加压辊,其是在金属制芯轴上被覆弹性体等。通过定影带B,从下方挤压定影辊R1,在定影带B和加压辊R2之间形成夹持部。根据需要,设置油剂涂布辊R4,其含浸油剂,用于在定影带上涂布油剂(例如硅油等)。G为导板,支持载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T的印刷薄材P(例如纸张等)。各部件尺寸依据所需的各条件而设定。这些只是其中一例。例如,定影辊R1或加压辊R2的内部也可设置加热源。因此,本发明也适用于以该例以外的结构,使用定影带的定影装置。
在这样的定影装置中,特别是在无油或涂布微量油剂型的定影装置中,理想的是,色调剂中含有脱模剂,且所述脱模剂微分散于色调剂中。通过微分散脱模剂的色调剂,定影时脱模剂容易渗出。在无油型定影装置中,或在涂布微量油剂型的定影装置中,即使在油剂涂布效果少的场合,也可抑制色调剂向定影带侧转移。为使脱模剂以分散于色调剂中的状态存在,较好的是,脱模剂与粘接树脂互不相溶。又,为使脱模剂微分散于色调剂中,有例如利用色调剂制造时的混练剪切力的方法。
脱模剂的分散状态可用TEM观察色调剂的薄膜切片进行判断。脱模剂的分散直径越小越好,但如果过小,则有时定影时的渗出不充分。因此,如果用倍率为1万倍的电子显微镜能确认脱模剂,则可判断脱模剂处于分散状态。如果无法用倍率为1万倍的电子显微镜确认脱模剂,则即使微分散,有时定影时的渗出也不充分。
本发明所使用的色调剂的材料可以是所有公知的色调剂。作为粘接树脂,可以使用如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乙烯基甲苯等的苯乙烯及其取代体的聚合物;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系共聚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环氧树脂、环氧多元醇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酯、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等,上述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所有公知的染料及颜料。例如,可以使用碳黑、尼格洛辛系染料、铁黑、纳夫妥黄S、汉撒黄(10G,5G,G)、镉黄、黄色氧化铁、黄土、黄铅、钛黄、聚偶氮黄、油黄、汉撒黄(GR,A,RN,R)、油漆黄L、联苯氨黄(G,GR)、永久黄(NCG)、乌尔康坚牢黄(5G,R)、塔特拉津黄色淀、喹啉黄色淀、蒽烯黄BGL、异吲哚满-1-酮黄、氧化铁红、铅丹、铅朱、镉红、镉汞红、锑朱、永久红4R、帕拉红、火红、对氯邻硝基苯胺红、立索尔坚牢猩红G、艳坚牢猩红、艳胭脂红BS、永久红(F2R、F4R、FRL、FRLL、F4RH)、坚牢猩红VD、乌尔康坚牢玉红、艳猩红G,立索尔玉红GX、永久红F5R、艳胭脂红6B、颜料猩红3B、枣红5B、甲苯胺褐红、永久枣红F2K、赫里奥枣红BL、枣红10B、邦褐红、邦褐红媒介、曙红色淀、若丹明B色淀、若丹明Y色淀、茜素色淀、蒂奥英迪戈红B、蒂奥英迪戈何红、油红、喹吖酮红、吡唑啉酮红、偶氮红、铬朱砂、联苯氨橙、perynone橙、油橙、钴蓝、天蓝蓝、碱性蓝色淀、孔雀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坚牢天蓝蓝、阴丹士林蓝(RS、BC)、靛蓝、群青、绀青、蒽醌蓝、坚牢紫、甲基紫色淀、钴紫、锰紫、二恶烷紫、蒽醌紫、铬绿、锌绿、氧化铬、微利迪安染料、祖母绿、颜料绿B、纳夫妥绿B、纯金、酸性绿色淀、孔雀绿色淀、酞菁绿、蒽醌绿、氧化钛、锌白、锌钡白及其混合物。其使用量通常对100重量份粘接剂树脂为0.1-50重量份。
本发明中的色调剂含有脱模剂时,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如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赖斯蜡等的天然蜡;如褐煤蜡、烯烃蜡、Sasol蜡、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低分子量的聚丙烯、烷基磷酸酯等。
本发明的色调剂根据需要可含有电荷控制剂。作为电荷控制剂可以使用公知的控制剂,具体地,可以使用单偶氮染料的金属络合物、硝基腐殖酸及其盐、季铵盐类、咪唑金属络合物及盐类等、水杨酸、萘甲酸、二羧酸的Co、Cr、Fe、Zn、Zr、Al等的金属络合物及金属盐、氨基化合物、有机硼酸盐类、calyxarene系化合物、有机染料等。其中,在彩色色调剂的场合,从不损伤色调剂的色调的透明色考虑,理想的是添加白色物质,使色调剂的正极性或负极性稳定。
在本发明中,电荷控制剂的使用量取决于粘接剂树脂的种类、有否视需要使用添加剂、以及分散方法,并不是由单因素决定的。但较好的是,上述电荷控制剂的使用量对于100重量份的粘接剂树脂在0.1-10重量份的范围,更好的是,在2-5重量份的范围。如其使用量不到0.1重量份,则色调剂带电不足,不实用。如其使用量超过10重量份,则色调剂的带电性过大,与载体的静电吸引力增大,由此导致显影剂的流动性降低,图象浓度低下。
又,色调剂粒子中磁性材料的导入,可使用如铁氧体、磁铁矿、磁赤铁矿等的氧化铁类;如铁、钴、镍等的金属;或单独或混合使用这些和其他金属的合金等的磁性成分。此时,在彩色色调剂场合,从不损伤色调的透明色考虑,较好的是选择白色物质。
作为用于改善色调剂流动性及环境依赖性的添加剂,也可使用通常公知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钛、氧化硅、钛酸锶、钛酸钡、钛酸钙、锆酸锶、锆酸钙、钛酸镧、碳酸钙、碳酸镁、云母、白云石等的无机粉末及它们的疏水化合物。
作为其他的添加剂,也可将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等的氟树脂微粒作为色调剂表面改性剂使用。这些添加剂的添加量可根据添加材料种类而定,可对于色调剂母粒100重量份添加约0.1-10重量份左右,需要的话,经适当的混合机混合,附着、凝聚于色调剂粒子表面,或者将其调节至游离于色调剂粒子间隙的状态使用。
作为色调剂粒子的制造方法,可以将如上所述的原材料以双辊磨机、二轴挤出混练机、单轴挤出混练机等公知的方法进行混练,并进行机械式或气流式等公知的粉碎、分级,制得色调剂母粒。又,可以由聚合方法制得色调剂粒子。但造粒法并不限于上述这些已知的方法。
其次,就色调剂粒子的重量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作一说明。
作为由库尔特粒度计数法测得的色调剂粒子的粒度分布的测定装置,可以举出库尔特粒度计数器TA-II型及库尔特multisize计数器-II型(都是库尔特公司制造)。
以下,叙述测定方法。
首先,在电解水溶液100-150ml中,加入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较好的是烷基苯磺酸盐)0.1-5ml。此处,所谓电解液为使用一级氯化钠配制约为1%的NaCl水溶液,例如,可使用ISOTON-II(库尔特公司制)。然后,再加入测定试样2-20mg。将悬浮有试样的电解液在超声波分散器中进行分散处理约1-3分钟,由上述测定装置,使用100μm孔径(aperture),算出色调剂粒子或色调剂的体积、测得个数,算出体积分布及个数分布。从所得的分布求得色调剂的重量平均粒径(D4)。
作为色调剂的重量平均粒径的测试槽,可以使用以下13种测试槽:2.00-2.52μm不到,2.52-3.17μm不到,3.17-4.00μm不到,4.00-5.04μm不到,5.04-6.35μm不到,6.35-8.00μm不到,8.00-10.08μm不到,10.08-12.70μm不到,12.70-16.00μm不到,16.00-20.20μm不到,20.20-25.40μm不到,25.40-32.00μm不到,32.00-40.30μm不到。以粒径2.00μm以上、40.30μm不到的粒子为对象。
在本发明中,可以色调剂单独作为显影剂,由单组分显影法进行显影,也可将色调剂和载体混合作为显影剂,以双组分显影法进行显影。此时,双组分显影法所使用的载体可以如同以往,使用铁粉、铁氧体粉、玻璃珠等。此时,载体也可以覆以树脂。此时使用的树脂可以举出聚氟烃、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苯酚树脂、聚乙烯醇缩醛、硅树脂等。不管上述哪种场合,色调剂和载体的混合比例通常是,相对100重量份的载体,色调剂约0.5-6.0重量份为宜。
以下,就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的第二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可以明白,在使用彩色色调剂的设有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过程中,如使用重量平均粒径在2-5μm的小粒径的色调剂,则即使使用表面平滑度在40S以下的粗糙转印纸,通过采用从中间转印体二次转印时的夹持压为2-10N/cm2,定影部件的夹持压为10-50N/cm2的组合,也能得到充分的定影性。而且,可以明白,将上述采用的“从中间转印体二二次转印时的夹持压为2-10N/cm2,定影部件的夹持压为10-50N/cm2”的处理,以及上述“在表面具有弹性体层的环形带内侧配置多个回转体,所述回转体的至少一个回转体为加热辊,加压回转体位于上述环形带的外侧,在上述多个回转体之中,有对置回转体,其通过上述环形带与上述加压回转体对向配置,通过上述加压回转体和对置回转体,对上述环形带夹持加压,由该环形带和上述加压回转体形成夹持部,夹持时间为35-70ms,所述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的至少一方具有橡胶硬度为20-40Hs的弹性层”的定影处理组合,在这样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使用表面平滑度在40S以下的粗糙转印材料,也可获得更加优异的定影性。
以下,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作一说明。
在本发明中,即使是表面粗糙的纸张也可获得充分定影性,可以认为,在同样的转印效率,微观转印状态也相同的场合,仍可在微观水平上提高色调剂层的均匀性,因此,使得在定影时,色调剂不会因定影部件而发生散乱现象,可在一定的定影条件下进行充分的定影。
使二次转印时的夹持压保持在2-10N/cm2,即使使用小粒径的色调剂和凹凸大的转印纸的场合,也可提高转印纸上色调剂层的均匀性,获得良好的定影性。
如二次转印时的夹持压不到2N/cm2,则有时不能获得充分的定影性,反之,在二次转印时的夹持压大于10N/cm2的场合,则会发生热粘附或转印纸的输纸性恶化。
又,使定影部件的夹持压保持10-50N/cm2,则在使用上述色调剂均匀转印的转印纸的条件下,可获得充分的定影性。
如定影部件的夹持压不到10N/cm2,则有时不能获得充分的定影性,反之,如定影部件的夹持压大于50N/cm2的场合,则会发生热粘附或转印纸的输纸性恶化。
又,在上述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场合,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为110-150、近于球形的形状。籍此,可为定影性带来更为显著的效果。这可以认为是,当色调剂近于球形时,不仅定影时的热能可均一地作用于色调剂,且对转印纸进行转印的状态也均一的缘故。如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小于110,则在显影及转印时,可能色调剂散乱,图像紊乱,或者色调剂未经转印而残留于感光体上,导致色调剂的清洁性恶化。反之,如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大于150,则可能使得在显影时的图像均匀性恶化,或者色调剂由潜像载置体向中间转印体或转印纸、或由中间转印体向转印纸的转印效率低下,无法获得充分的定影性。
为了得到充分的二次转印特性,在显影装置内进行搅拌,外添加剂埋入色调剂表面而发生带电量及色调剂显影性的变化的问题。通过使得平均粒径为0.04-0.30μm的微粒附着到彩色色调剂表面,可以改善上述带电量及色调剂显影性变化问题。
如彩色色调剂表面附着的微粒平均粒径小于0.04μm的场合,则该微粒容易埋入色调剂表面,初期虽然无问题发生,但经长期的显影装置的搅拌,发生微粒埋入色调剂表面的现象,这种场合,可能导致转印性和定影性恶化。如彩色色调剂表面附着的微粒平均粒径大于0.30μm的场合,则可能阻碍色调剂的充分的定影性。
较好的是,本发明的彩色色调剂含有对于色调剂重量为3-10重量%的脱模剂,在此范围内,可以赋予色调剂以充分的无油定影性。
如上述脱模剂对于色调剂的重量含量不到3重量%,则无法获得充分的无油定影性,反之,如上述脱模剂对于色调剂的重量含量大于10重量%,则色调剂转印性不充分,定影性可能恶化。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脱模剂,除上述之外,较好的可以举出含有羰基的蜡。
作为含有羰基的蜡,可以举出:聚烷烃酸酯(巴西棕榈蜡、棉蜡、三羟甲基丙烷三山萮酸酯、四山萮酸季戊四醇酯、四山萮酸季戊四醇双乙酸酯、甘油三山萮酸酯、1,18-辛烷二醇二硬脂酸酯等);聚烷醇酯(偏笨三酸三硬脂酸酯、二硬脂酸马来酸酯等);聚烷烃酸酰胺(乙二胺二山萮酰胺等);聚烷基酰胺(偏笨三酸三硬脂酰胺等);及二烷基酮(二硬脂酰酮(distearyl keton)等)。
本发明的脱模剂的熔点较好的是在50-120℃,更好的是在60-90℃。熔点不到40℃的脱模剂对耐热保存性起坏影响,而熔点超过160℃的脱模剂在低温下定影时,容易发生涂布热粘附。又,脱模剂的熔融粘度,作为在高于熔点20℃的温度下的测定值,较好的是5-1000cps,更好的是10-100cps。超过1000cps的脱模剂,难以提高耐热粘附性及低温稳定性。又,其粘度在5cps以下,则存在耐热保存性恶化的倾向。
用于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色调剂的着色剂也可用作将上述着色剂与树脂复合化的母料,用于母料的制作或与母料同时混练的树脂,可以使用选自上述粘接树脂的树脂。
对母料用树脂和着色剂施以高剪切力进行混合,混练,可以得到所述母料。此时,为了提高着色剂和树脂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用有机溶剂。又,采用所谓的冲洗方法(flushing),即,将着色剂含水的水性浆料和树脂、有机溶剂一起混合混练,使着色剂转移至树脂一侧,除去水分和有机溶剂成分的方法,因其也可直接使用着色剂湿饼,所以无须干燥,优选使用。在进行上述混合、混练时,较好的是,使用三辊磨机等的高剪切分散装置。
另外,较好的是,本发明的彩色色调剂在水系介质中作成得到。特别是,所述色调剂对于形成本发明的色调剂的小粒径及所需形状很有效。
作为制造方法,可以举出如悬浮聚合方法、乳化缔合法、溶解悬浮方法等,但并不限于这些方法。
较好的是,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使用串列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处理。
作为电子照相方式中使用的彩色记录方式,在所谓串列式方法中,配置多个感光体,在各个感光体回转时,各显影一种色彩,潜像形成工序和显影/转印工序系按各色进行,形成各色的色调剂图像,因此,单色图像形成速度和彩色图像形成速度之差很小。有利于与高速打印相对应。但是,各色的色调剂像分别形成于各个潜像载置体上,通过各色色调剂层叠合(重色),形成彩色图像。因此,若在各色色调剂粒子间,带电性等特性有偏差,则各色色调剂粒子的显影色调剂量产生差异,因重色形成的二次色的色相变化增大,换言之,色再现性降低。
将形成于多个潜像载置体上的色调剂像转印至图像形成支持体上进行定影,形成彩色定影图像,因此,若各色色调剂粒子之间对图像形成支持体的附着性各异,则定影时的图像稳定化困难,存在色再现性低下的问题。
对由粉碎法配制的以往公知的色调剂来说,因分散于色调剂中的材料不均匀地存在于其截面上,由此,使得色调剂粒子之间的表面性难以趋于一定,难以在各色色调剂粒子之间获得显影色调剂量稳定化或对图像形成支持体的附着性的均一化。其结果,显影性及转印性容易发生偏差,存在彩色图像的图像品质低下问题。特别是,由于各色的转印性各异,容易发生色再现性恶化,或发生局部转印脱落的现象。
在串列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中所使用的色调剂中,必须使得用于控制各色平衡的显影色调剂量稳定化(在各色色调剂粒子间无偏差),使得各色色调剂粒子间对潜像载置体及图像形成支持体的附着性均匀。
针对上述串列式图像形成方式的课题,本发明的处理即使在使用表面粗糙的转印纸场合,也可发挥上述作用效果,得到均一的转印性及定影性。
中间转印体为单层的树脂层,转印时的转印电场作用均匀,在使用表面粗糙的转印纸场合,也可得到充分且均一的转印性。
作为可使用于本发明的静电潜像载置体,较好的是,使用无定形硅感光体。以下,就无定形硅感光体作一说明。
无定形硅感光体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是将导电性支持体加热至50℃-400℃,在该支持体上藉由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电镀法、热CVD法、光CVD法、等离子体CVD法等成膜方法,形成由a-Si构成的光导电层,具有上述光导电层的无定形硅感光体以下简记为“a-Si系感光体”。其中,较好的是,使用等离子体CVD法,即,将原料气体由直流或高频或微波电晕放电分解,在支持体上形成a-Si堆积膜的方法。
关于层结构
无定形硅感光体的层结构可以列举如下所述的结构。图6所示为用于说明层结构的模式结构图。其中,图6A所示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600是在支持体601上设有由a-Si:H,X构成、具有光导电性的光导电层602。图6B所示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600是在支持体601上设有由a-Si:H,X构成、具有光导电性的光导电层602,以及无定形硅系表面层603构成。图6C所示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600是在支持体601上设有由a-Si:H,X构成、具有光导电性的光导电层602,无定形硅系表面层603,以及无定形硅系电荷注入阻止层604构成。图6D所示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600是在支持体601上设有光导电层。该光导电层由电荷发生层605及电荷输送层606构成,所述电荷发生层605由a-Si:H,X构成。在光导电层上设有无定形硅系表面层603。
关于支持体
作为感光体的支持体既可以是导电性的,也可以是电绝缘性的。作为导电性支持体,可以举出Al、Cr、Mo、Au、In、Nb、Te、V、Ti、Pt、Pd、Fe等金属及这些金属的合金,例如不锈钢等。又,可以使用在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等的合成树脂的薄膜或片材、玻璃、陶瓷等的电绝缘性支持体的至少形成感光层的一侧的表面进行导电处理的支持体。
支持体的形状可以是平滑表面或凹凸表面,可以呈圆筒状,板状,或环形带状,其厚度可作适当决定,以形成所希望的图像形成装置感光体。在要求图像形成装置用感光体具有挠曲性时,只要能充分发挥作为支持体的功能的范围内,可以做得尽可能的薄。然而,为便于制造和处理,从机械强度等考虑,支持体厚度通常为10μm以上。
关于注入阻止层
在能用于本发明的无定形硅感光体上,根据需要,在导电性支持体和光导电层之间设置电荷注入阻止层更为有效(参照图6C),该电荷注入阻止层具有阻止电荷由导电性支持体侧注入的作用。即,感光层在其自由表面受到一定极性的充电处理时,电荷注入阻止层具有阻止电荷从支持体侧注入光导电层侧的功能,在受到逆极性的充电处理时,使之不能发挥所述功能,即具有所谓极性依赖性。为赋予这样的功能,使电荷注入阻止层含有较光导电层更多的控制传导性的原子。从获得所希望的电子照相特性及经济效果等方面考虑,较好的是,电荷注入阻止层的层厚在0.1-5μm,更好的是,所述层厚在0.3-4μm,最佳的是0.5-3μm。
关于光导电层
光导电层根据需要可形成于底涂层之上,光导电层602的层厚可根据获得所希望的电子照相特性及经济效果等方面考虑,根据需要合适地决定,较好的是,其层厚在1-100μm,更好的是,所述层厚在20-50μm,最佳的是23-45μm。
关于电荷输送层
电荷输送层主要具有功能分离光导电层场合用于输送电荷的功能。该电荷输送层至少含有硅原子,碳原子,氟原子为其构成要素,必要时,由含有氢原子、氧原子的a-SiC(H,F,O)构成。电荷输送层具有所希望的光导电特性,特别是,具有电荷保持特性、电荷发生特性及电荷输送特性。在本发明中,特别好的是,所述电荷输送层含有氧原子。
电荷输送层的层厚可根据获得所希望的电子照相特性及经济效果等方面考虑,根据需要合适地决定,较好的是,其层厚在5-50μm,更好的是,所述层厚在10-40μm,最佳的是20-30μm。
关于电荷发生层
电荷发生层主要具有功能分离光导电层场合用于发生电荷的功能。该电荷发生层至少含有硅原子为其构成要素,实质上不含有碳原子,必要的话由含有氢原子的a-Si:H构成,电荷发生层具有所希望的光导电特性,特别是,电荷发生层具有电荷发生特性、电荷输送特性。
电荷发生层的层厚可根据获得所希望的电子照相特性及经济效果等方面考虑,根据需要合适地决定,较好的是,其层厚在0.5-15μm,更好的是,所述层厚在1-10μm,最佳的是1-5μm。
关于表面层
在可用于本发明的无定形硅感光体上,根据需要,如上所述,可在形成于支持体上的光导电层上,再设有表面层,较好的是,形成无定形硅系的表面层。主要在耐湿性、连续操作使用特性、电气耐压性、使用环境特性、耐久性方面,为达到本发明目的而设置该表面层。
作为本发明的表面层的层厚通常在0.01-3μm,更好的是,所述层厚在0.05-2μm,最佳的是0.1-1μm。如表面层的层厚薄于0.01μm,则在感光体使用中,因磨损等原因失去表面层;如表面层的层厚大于3μm,则因残留电位增加等,电子照相特性低下。
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的显影
在本发明中,对静电潜像载置体的潜像进行显影时,优选施加交变电场。
在如图7所示的显影器21中,显影时,在显影套22上,由电源23施加振动偏压作为显影偏压,该振动偏压是将交流电压重叠于直流电压上形成的。背景部电位和图像部电位位于上述振动偏压电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由此,在显影部24形成方向交互变化的交变电场。在该交变电场中,显影剂的色调剂和载体激烈振动,色调剂甩脱对于显影套22及载体的静电束缚力飞跃至感光体25,与感光体的潜像相对应地附着。
振动偏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峰间电压)较好的是0.5-5KV,频率较好的是1-10KHz。振动偏压的波形可以使用矩形波、正弦波、三角形波等。如上所述,振动偏压的直流电压成分为背景部电位和图像部电位之间的值,其中,较好的是,偏离图像部电位、接近背景部电位的值,可防止色调剂附着到背景部电位区域。
振动偏压波形为矩形波的场合,较好的是,使其占空比为50%以下。这里所谓占空比是指振动偏压在一个周期中色调剂朝向感光体的时间的比例。由此,能使色调剂朝向感光体的峰值和偏压的时间平均值之差增大,因此,色调剂的运动更加活跃,色调剂可靠地附着于潜像面的电位分布,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力。载体具有与色调剂相反极性的电荷,因为可以减小载体朝向感光体的峰值和偏压的时间平均值之差,因此,可以使载体的运动平稳,能大幅度降低载体附着于潜像背景部的概率。
充电方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所使用的充电装置可以使用图8及图9所示的充电装置。
辊充电场合
图8所示为使用接触式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结构示意图。被充电体、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25按箭头所示C方向以所定的速度(处理速度)被驱动回转。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31与该感光体25接触,该充电辊31包括芯轴32,以及位于该芯轴32外周、同心一体形成于该辊上的导电橡胶层33,作为该充电辊的基本结构,通过轴承部件等(没有图示)支承芯轴二端使其回转自由,同时,由图中未示的加压手段,以所定加压力推压于感光体上,在本实施例场合,该充电辊随着感光体的回转而从动回转。充电辊系在直径9mm的芯轴上被覆100,000Ω·cm程度的中阻抗橡胶层,形成直径16mm。
充电辊的芯轴和图示电源34电气连接,由电源对充电辊施加所定的偏压。由此,对感光体周面施以充电处理,使其电位均一,带有所定的极性。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充电部件的形状,除了辊之外,也可采用如磁刷、毛刷等形态,不管什么形态都行,可根据电子照相装置的规格、形态选用。使用磁刷时,磁刷可将如Zn-Cu铁氧体等各种铁氧体粒子用做充电部件材料,由支承该充电部件材料的非磁性导电套,以及内设于该套内的磁心辊构成。使用毛刷时,作为毛刷材料,可使用例如碳、硫化铜、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经导电处理的刷毛,将其卷绕或粘接在金属或其他经导电处理的芯轴上,作成充电器。
毛刷充电场合
图9所示为使用接触式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结构示意图。被充电体、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25按箭头C所示方向、以所定的速度(处理速度)被驱动回转。对于该感光体,由毛刷构成的刷辊41反抗刷部42的弹性,以所定的推压力,所定的夹持宽度接触。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接触充电部件的毛刷辊41,系在兼作电极的直径6mm的金属制芯轴32上螺旋卷绕YUNICHIKA公司制的导电性人造丝纤维绒带,作成外径14mm、长度方向尺寸为250mm的辊刷。刷部42的刷毛为300丹尼尔/50单纤,相当于每平方毫米155根纤维的密度。该辊刷在内径12mm的管内作单向回转的同时插入,使毛刷、刷管作同心状设定,放置于高温多湿环境中重整,倾斜竖绒。
毛刷辊的电阻值在施加电压100V时,为1×105Ω。该阻值由在金属制的直径30mm的鼓筒上将刷毛辊以夹持宽度3mm抵接,施加电压为100V时的流经电流算出。
在作为被充电体的感光体上发生如针孔等的低耐压缺陷部时,为防止该部分流入过大的漏电流,使充电夹持部发生导致图像缺陷的充电不良,毛刷带电器的电阻值须在104Ω以上,为使电荷充分注入感光体表面,上述电阻值须在107Ω以下。
作为刷的材料,除了YUNICHIKA公司制的REC-B以外,可以考虑使用REC-C、REC-M1、REC-M10、及TORAY公司制的SA-7、日本蚕毛公司制的THUNDERON、钟纺公司制的BELLTRON、KURARAY公司制的KURACARBO、人造丝中分散了碳的材料等。较好的是,电刷每根单纤维为3-10丹尼尔,10-100单纤丝/束,80-600根/mm的密度,纤维脚长度为1-10mm。
毛刷辊沿着与感光体回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向),以所定的周面速度(表面速度)被驱动回转,相对感光体面带有速度差地接触。由电源对该毛刷辊施加所定的充电电压,对回转感光体面以所定极性、电位均一地实行接触充电处理。在本例中,在该毛刷辊进行的对感光体的接触充电中,直接注入充电处于支配地位,回转感光体表面所带电位与对毛刷辊的施加充电电压大致相等。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充电部件的形状,除了毛刷辊之外,也可采用充电辊、磁刷等,不管什么形态都行,可根据电子照相装置的规格、形态选用。使用充电辊时,通常使用芯轴上被覆有100,000Ω·cm程度的中阻抗橡胶层。使用磁刷时,磁刷可将如Zn-Cu铁氧体等各种铁氧体粒子用做充电部件材料,由支承该充电部件材料的非磁性导电套,以及内设于该套内的磁心辊构成。
磁刷充电场合
图9所示为使用接触式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结构示意图。被充电体、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25按箭头所示方向、以所定的速度(处理速度)被驱动回转。对于该感光体,由磁刷构成的刷辊41反抗刷部42的弹性,以所定的推压力,所定的夹持宽度接触。
作为本例中使用的接触充电部件的磁刷,使用将平均粒径25μm的Zn-Cu铁氧体粒子和平均粒径10μm的Zn-Cu铁氧体粒子,按重量比1∶0.05的比例混合,在其各自平均粒径的位置上具有峰值的平均粒径25μm的铁氧体粒子用中等阻抗的树脂层涂布而形成的磁性粒子。接触充电部件由上述作成的被覆磁性粒子、及支承该充电部件材料的非磁性导电套、内设于该套内的磁心辊构成。将上述被覆磁性粒子涂布在套上形成1mm厚度,与感光体之间形成宽度约5mm的充电夹持部。该保持磁性粒子的套和感光体之间的间隙约为500μm。使得磁辊回转,使得套表面以相对于感光体表面速度2倍的速度作反向滑擦,感光体和磁刷接触均一。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充电部件的形状,除了磁刷之外,也可采用充电辊、毛刷等,不管什么形态都行,可根据电子照相装置的规格、形态选用。使用充电辊时,通常使用芯轴上被覆有100,000Ω·cm程度的中阻抗橡胶层。使用毛刷时,作为毛刷材料,使用例如碳、硫化铜、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经导电处理的刷毛,将其卷绕或粘接到金属或其他经导电处理的芯轴上,作成带电器。
处理卡盒
本发明的显影剂可用于例如具有如图10所示那样的处理卡盒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本发明中,上述感光体、充电手段、显影手段及清洁手段等构成要素中,将若干要素作为处理卡盒一体结合构成,所述处理卡盒相对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可装卸。
图10所示的处理卡盒51包括感光体25,充电手段31,41,显影手段21及清洁手段52。其工作说明如下。感光体25以所定圆周速度被驱动回转。感光体25在回转过程中,由充电手段使其周面均一地带正或负的所定电位;其次,接收来自缝隙曝光或激光束扫描曝光等的像曝光手段的图像曝光光线,这样,在感光体周面顺次形成静电潜像;所形成的静电潜像再由显影手段21进行色调剂显影。从供纸部供给转印材料,输送至感光体和转印手段之间,所述显影的色调剂像通过转印手段顺序转印在所述同步输送来的转印材料上。已进行像转印的转印材料从感光体表面分离,被导入像定影手段,进行像定影,作为复印物(拷贝)被打印输出到装置外。像转印后的感光体表面由清洁手段除去转印残余色调剂,进行清洁,再经消电后,用于反复形成图像。
实施形态1
以下,就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所适用的一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形态。图1所示为使用本发明的色调剂及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本体100主要由图像写入部120 Bk,C,M,Y,图像形成部130Bk,C,M,Y,供纸部140构成,用于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彩色图像。以图像信号为基础,在图像处理部(未图示)进行图像处理,变换为图像形成用的黑(Bk)、青(C)、品红(M)、黄(Y)的各色信号,发送至图像写入部120Bk,C,M,Y。图像写入部120Bk,C,M,Y,是由例如激光光源、回转多面镜等的偏转器、扫描成像光学系统及反光镜组(皆未图示)构成的激光扫描光学系统,具有对应于上述各色信号的4个写入光路,对设在图像形成部130Bk,C,M,Y的作为各色像载置体的感光体210 Bk,C,M,Y,写入与各色信号相对应的图像信号。
图像形成部130Bk,C,M,Y具有黑、青、品红、黄色用的各感光体210Bk,C,M,Y,使用通常的OPC感光体作为该各色用感光体210Bk,C,M,Y。在各感光体210Bk,C,M,Y的周围设有充电装置215Bk,C,M,Y,来自上述图像写入部120Bk,C,M,Y的激光曝光部,各色用显影装置200Bk,C,M,Y,一次转印装置230Bk,C,M,Y,清洁装置300Bk,C,M,Y,消电装置(未图示)等。上述显影装置200Bk,C,M,Y使用双组分磁刷显影方式。中间转印带220介于各感光体210Bk,C,M,Y和一次转印装置230Bk,C,M,Y之间,从各感光体将各色色调剂像顺次叠合转印在该中间转印带220上。
一次转印装置230Bk,C,M,Y间设有导电性辊241、242、243。转印纸由供纸部140供纸后,通过一对定位辊160载置在转印带400上,在中间转印带220和转印带400接触处,通过二次转印辊500将中间转印带22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至转印纸上,形成彩色图像。
然后,图像转印后的转印纸由转印带400传送至定影装置150,图像被定影,得到彩色图像。未转印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20上的色调剂由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260除去。
由于转印至转印纸之前的中间转印带220上的色调剂极性与显影时极性相同,为负极性,因此,对二次转印辊500施加正的转印偏压,色调剂被转印至转印纸上。该部分的夹持压对转印性产生影响,大大影响定影性。未转印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20上的色调剂在转印纸和中间转印带220分离瞬间,被放电至正极性侧,带电0~+侧。
感光体层厚度设为30μm,光学系统的光束点径设为50×60μm,,光量设为0.47mW。感光体(黑)210Bk的带电(曝光前)电位VO为-700V,感光后电位VL为-120V,显影偏压为-470V,即,显影电势为350V,进行显影工序。形成于感光体(黑)210Bk上的色调剂得到显影,其后经过转印(中间转印带及转印纸)、定影工序,图像完成。关于转印,最初,对一次转印装置230Bk,C,M,Y施加偏压,从各色感光体210Bk,C,M,Y向中间转印带220进行全色转印后,再通过对二次转印辊500施加偏压,从中间转印带220转印至转印纸上。
以下,详细说明感光体清洁装置。在图1中,各显影装置200Bk,C,M,Y和各清洁装置300Bk,C,M,Y分别由各色调剂输送管250Bk,C,M,Y连接(图1中的虚线)。在各色调剂输送管250Bk,C,M,Y的内部,设有螺旋(未图示),由各清洁装置300Bk,C,M,Y回收的色调剂被移送至各显影装置200Bk,C,M,Y。
在以往的由4个感光体和带式传送组合形成的直接转印方式中,感光体和转印纸相接,粘附有纸粉,若回收色调剂,会含有纸粉,因此,使得图像形成时导致色调剂脱落等图像劣化现象发生,无法使用。再有,在以往的1个感光体及中间转印体组合的系统中,因采用中间转印体,在纸转印时,不会发生纸粉粘附到感光体上,但在欲循环使用残留于感光体上的色调剂的场合,分离混色的色调剂实际上不可能。有人提出将混色色调剂用作黑色色调剂的方案,但即使全色混合,也难以形成黑色,根据打印模式的不同,色发生变化,以1个感光体的结构,无法进行色调剂的循环使用。
对此,在本实施形态的打印机中,使用中间转印带220,纸粉混入少,且纸转印时能防止纸粉粘附到中间转印带220上。各感光体210Bk,C,M,Y使用独立色的色调剂,没有必要使得各感光体清洁装置300Bk,C,M,Y接离,能可靠地仅对色调剂进行回收。
残留于上述中间转印带220上带正电的色调剂由被施加负电压的导电性毛刷262清除。对导电性毛刷262的电压施加方法,除了仅在极性上不同外,其他与对导电性毛刷261的施加方法完全相同。未转印残留的色调剂由2个导电性毛刷261、262几乎被完全清除。使得被施加逆电压的辊267,268分别与导电性毛刷261,262接触,转移附着在导电性毛刷上的物质,再分别与刮板相接,进行剥取。这里,未被导电性毛刷262清除而残留的色调剂,纸粉、焦油等由于导电性毛刷262的负电压而带负电。此后的黑色一次转印为施加正电压的转印,带负电的色调剂等被吸引至中间转印带220侧,由此,可以防止其被转移至感光体(黑)210Bk侧。
下面,就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中间转印带220进行说明。如前所说,中间转印带较好的是单层的树脂层,需要时,也可设有弹性层和表层。图5所示为用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中间转印带的层结构的举例图,其中220a表示树脂层,220b表示弹性层,220c表示表层。
作为构成上述树脂层220a的树脂材料,可以使用如聚碳酸酯;氟系树脂(ETFE、PVDF);如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及苯乙烯-丙烯酸苯共聚物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共聚物等),苯乙烯-α-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系树脂(含有苯乙烯或苯乙烯取代物的单聚合物或共聚物);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甲基丙烯酸丁酯树脂、丙烯酸乙酯树脂、丙烯酸丁酯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氨酯树脂等);氯乙烯树脂、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苯酚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偏氯乙烯、离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酮树脂、乙烯-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二甲苯树脂及聚乙烯缩丁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改性聚苯醚树脂等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但是,当然,所述树脂材料不限定于上述材料。
作为构成上述弹性层220b的弹性材料(弹性材料橡胶、弹性体)可以使用选自丁基橡胶、氟系橡胶、丙烯酸橡胶、EPDM、NB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天然橡胶、异丁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聚氨酯橡胶、间规1,2-聚丁二烯、表氯醇系橡胶、硅橡胶、氟系橡胶、多硫化橡胶、聚降冰烯橡胶、氢化睛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例如,聚苯乙烯系、聚烯烃系、聚氯乙烯系、聚氨酯系、聚酰胺系、聚脲(polyurea)系、聚酯系、氟树脂系)弹性体等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但是,当然,所述弹性体材料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
上述表层220c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但要求减少色调剂对中间转印带220表面的附着力,提高二次转印性。例如,所述材料可使用聚氨酯、聚酯、环氧树脂等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可减小表面能、提高润滑性的材料,例如,可使用选自氟系树脂、氟化合物、氟烃、二氧化钛、碳硅化合物等的粉体、粒子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或使用粒径分散的材料。另外,也可使用如氟系橡胶类材料那样的、藉由热处理可在表面形成富氟层、减小表面能的材料。
上述树脂层220a及弹性层220b也可添加用于调节电阻值的导电剂。该调节电阻值的导电剂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如碳黑、石墨、铝、钛酸钾及镍的金属粉末,如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锡复合氧化物(ITO)等的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也可被覆硫酸钡、硅酸镁、碳酸钙等的绝缘性微粒。但是,当然,调节电阻值的导电剂并不限定于这些。
上述本实施形态的所述中间转印带220的体积电阻率在1012Ω·cm以上、1014Ω·cm以下。如中间转印带220的体积电阻率小于1012Ω·cm,则从一次转印位置至二次转印位置范围的转印带表面上保持色调剂的力不足,发生色调剂粉尘。另一方面,如中间转印带220的体积电阻率大于1014Ω·cm,则接地支承辊的消电不充分,从二次转印位置至一次转印位置范围的转印带表面上发生二次转印的电荷聚积。其结果,产生一次转印不匀,这成为导致图像不匀的原因。为防止该图像不匀现象,有必要设置专用的消电器,这样又导致成本上升。因此,所述中间转印带220的体积电阻率在1012Ω·cm以上、1014Ω·cm以下,籍此可以防止发生色调剂粉尘和因设置专用消电器所导致的成本上升。
作为上述中间转印带220的制造方法,有例如使材料流入旋转的圆筒形模具内,形成带状的离心成形法、形成表层薄膜的喷镀涂布法、将圆筒形模具浸渍于材料溶液中提拉的浸渍法、分别注入内模和外模之间的注模法、将复合物卷入圆筒形模具内进行硫化研磨的方法。但是,当然,中间转印带220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组合上述多种方法制造中间转印带。
以下,就上述采用注模法的中间转印带220的制造方法一例进行说明。
对于PVDF100重量份,均匀分散碳黑18重量份、分散剂3重量份、甲苯400重量份,所得分散液中浸渍圆筒形模具,以10mm/秒的速率静静提拉,在室温下干燥,形成75μm的PVDF的均匀膜。另外,在上述条件下,反复将形成75μm的PVDF均匀膜的圆筒形模具浸渍于所得分散液中,以10mm/秒的速率静静提拉,室温下干燥,形成150μm的PVDF的树脂层220a。
对此,均匀分散聚氨酯预聚物100重量份,固化剂(异氰酸酯)3重量份、碳黑20重量份、分散剂3重量份、MEK500重量份,形成均匀分散液。所得分散液中浸渍上述形成150μm的PVDF的树脂层220a的圆筒形模具,以30mm/秒的速率提拉,自然干燥。干燥后反复进行,在树脂层220a的表面形成希望的150μm的氨酯聚合物层的弹性层220b。
为形成表层220c,均匀分散聚氨酯预聚物100重量份,固化剂(异氰酸酯)3重量份、PTFE细粉料50重量份、分散剂4重量份、MEK500重量份,形成均匀分散液。所得分散液中浸渍上述形成PVDF的树脂层220a和氨酯预聚合物层的弹性层220b的圆筒形模具,以30mm/秒的速率提拉,自然干燥。干燥后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形成均匀分散有5μm的PTFE的氨酯聚合物的表层220c。室温下干燥后,在130℃下进行交联,得到树脂层220a厚度为150μm、弹性层220b厚度为150μm、表层220c厚度为5μm的三层结构的中间转印带。
作为防止中间转印带220伸长的方法,如上制造方法所述,有在伸长率较低的芯体树脂层220a中形成橡胶弹性层220b的方法,及在芯体层中加入防止伸长的材料的方法等,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作为上述防止芯体层伸长的材料,可以使用选自如棉、丝等的天然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丙烯酸纤维、聚烯烃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偏氯乙烯纤维、聚氨酯纤维、聚缩醛纤维、聚氟乙烯纤维、苯酚纤维等的合成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等的无机纤维;如铁纤维、铜纤维等的金属纤维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织布状或丝状材料。当然,作为上述防止芯体层伸长的材料并不限于上述材料。
上述丝也可以是对1根或多根单纤维丝加以捻合而成的材料,可以是单捻丝、多捻丝、双捻纱等的加拈丝。又,例如,也可以是将选自上述材料的纤维进行混纺而制得的材料。当然,也可以对丝线进行适当导电处理使用。另一方面,织布也可以是使用如针织等的织布方法制得的织布,当然,也可以是使用交织方法制得的织布,当然,也可进行导电处理。
设置芯体层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举出,例如,将织成筒状的织布被覆于模具上,再在其上设置被覆层的方法,将织成筒状的织布浸渍于液状橡胶等,在芯体层的一面或二面设置被覆层的方法,将丝线以任意间距螺旋状卷绕于模具,其上设置被覆层的方法等。
上述弹性层220b的厚度,有赖于弹性层220b的硬度,但其如果过厚,则表面的伸缩增大,表层容易发生龟裂。因伸缩量增大,图像伸缩也增大,因此上述弹性层的厚度不宜过厚。为此,理想的是,上述弹性层的厚度大致薄于1mm。
上述中间转印带220的硬度(HS)的适当范围为10°≤HS≤60°(JIS K7215(A型))。上述中间转印带220的最佳硬度根据其层厚而异,但在本实施形态中,如硬度在上述范围内,则转印率提高,再循环的色调剂量可以减少,可以回避图像劣化,维持图像质量。如果其硬度小于10°(JIS K72 15(A型)),则很难进行尺寸精度优良的成形。这是因为,成形时容易受到收缩、膨胀。在过分柔软的场合,通常是使基体材料含有油的成分,但其缺点是,在加压状态下连续工作,油的成分容易渗出。
可以明白,渗出的油成分附着于接触中间转印带220的各个感光体210Bk,C,M,Y上,则容易使感光体劣化、发生横带状不匀。通常,为提高脱模性设置表层220c,但是,为获得完全防止渗出的效果,对于表层220c的耐久性等要求高,材料选定,特性确保等很困难。对此,当硬度大于60°(JIS K7215(A型))时,虽可进行与硬度提高对应的尺寸精度优良的成形,但与转印纸的压接力强,转印性恶化。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就中间转印带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中间转印带结构,也可对鼓状的中间转印体进行清洁,也可适用于对感光体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
首先,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带式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的第一实施形态。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有关的实施例中,使用以下的定影装置及色调剂。
定影装置
定影装置A
图2所示的定影装置设定为下述条件。定影带的标准定影设定温度为130℃,但该定影温度可变。
定影带速度……222mm/秒
定影夹持宽度……10mm
定影夹持时间……45ms
定影辊(对置回转体)……辊外径:Φ40mm
内层(中心部):不锈钢芯轴Φ24mm
表面层:硅橡胶发泡体的弹性层30Hs(弹簧式硬度),厚8mm
加压辊……辊外径:Φ40mm
内层(中心部):空洞(空洞部直径Φ37mm),向外侧为厚1mm的铁制芯轴,再外侧为Si橡胶层,厚0.5mm(橡胶硬度:75Hs),再外侧为表层(PFA管状层,厚30μm)。
加热辊……辊外径:Φ30mm,中心部为卤素加热器,外层为铝制厚2mm的层结构。
定影带……定影带直径:Φ60mm
从内层(基体)向表层为下述二层:
基体:约40μm厚的镍层
表层:约150μm厚的硅橡胶,表面粗糙度Rz:3.3μm
带宽:310mm
油剂涂布辊:……油剂涂布量:2mg/A4尺寸
定影装置B
对定影装置A作下述二处变动:
(1)油剂涂布量:0.5mg/A4尺寸
(2)定影带的脱模层变更为约50μm厚的氟系树脂,表面粗糙度为6.0μm。
定影装置C
图3所示为本发明有关的带式感应加热的定影装置举例。
图3所示的定影装置由以下各部分构成:以感应加热手段6的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加热辊1;与加热辊1平行配置的定影辊2(对置回转体);耐热性带(色调剂加热介质)3,张设于加热辊1和定影辊2上,通过加热辊1加热的同时,至少因这些辊之任一个辊的回转而沿箭头方向A回转,呈环形带状;加压辊4(加压回转体),通过带3与定影辊2压接,相对带3作顺时钟方向回转。
配置温度检测装置5,使其接触带的内侧,检测带的温度,实行反馈控制,使得带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
加热辊1由例如铁、钴、镍或其金属合金等的中空圆筒状的磁性金属部件构成,外径取例如20-40mm,其壁厚取例如0.3-1.0mm。该结构的热容量低,升温快。
定影辊2(对置回转体)由例如不锈钢等的金属制芯轴2a和将具有耐热性的硅橡胶作成固态状或发泡状、被覆芯轴的弹性部件2b构成。而且,通过来自加压辊4的推压力,在加压辊4和定影辊2之间形成具有所定幅宽的接触部,取其外径约20-40mm,大于加热辊1。弹性部件2b的壁厚作成4-6mm左右。由此结构,因加热辊1的热容量小于定影辊2的热容量,加热辊1被急速加热,可缩短热启动时间。
感应加热手段6加热上述加热辊1,张设于加热辊1和定影辊2上的带3,在与上述加热辊1的接触部位W1被加热。且由于辊1、2的回转使带3的内侧面被连续加热,结果,使带整体得到加热。
图4所示为在定影装置中使用的带的层结构举例图。
带3的结构如下所述:
由内层向表层成为下述4层:
基体(树脂层:聚酰亚胺(PI)树脂等)
发热层3a(作为导电材料,使用例如Ni、Ag、SUS等)
中间层3b(为弹性层,作用在于获得均匀定影)
表层(脱模层)3c(氟树脂材料,作用在于脱模效果和无油剂)。
作为脱模层3b的厚度,较好的是在10μm-300μm程度,特别理想的是在200μm程度。若作成如此的厚度,则带3表层部能充分包纳形成于记录材料11上的色调剂像T,能均匀加热熔融色调剂像T。
为确保经时耐磨损性能,脱模层3b的厚度,即表面脱模层有必要设定最低10μm的厚度。
脱模层3b的厚度大于300μm时,带3的热容量增大,启动加热时间延长。再有,在色调剂定影工序中,带表面温度难以降低,得不到定影部出口处的溶解色调剂的凝聚效果,带脱模性低下,色调剂附着于带上,发生所谓热粘附现象。
作为带3的基材,也可取代上述由金属构成的发热层3a,使用氟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EEK树脂、PES树脂、PPS树脂等具有耐热性的树脂层。
加压辊4由芯轴4a和弹性部件4b构成,所述芯轴4a由例如铜或铝等热传导性高的金属制圆筒部件构成,所述弹性部件4b设在该芯轴4a的表面,由耐热性及色调剂脱模性高的材料构成。所述芯轴4a也可以使用上述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SUS构成。
加压辊4通过带3推压定影辊2,形成定影夹持部N。在本实施形态中,将加压辊4的硬度设为比定影辊2的硬度大,成为加压辊4挤(嵌)入定影辊2(及带3)中的形态,通过所述挤入,记录材料11沿着加压辊4表面的圆周形状,具有记录材料11容易脱离带3表面的效果。该加压辊4的外径如同定影辊2,为20-40mm程度,其壁厚为0.5-2.0mm左右,薄于定影辊2。
以电磁感应加热加热辊1的感应加热装置6如图3所示,包括作为磁场发生手段的励磁线圈7,和卷绕有该励磁线圈7的线圈导板8。线圈导板8配置为接近加热辊1的外周面,呈半圆筒形状,励磁线圈7将一根长的励磁线圈线材沿该线圈导板8交互卷绕于加热辊1的轴向。励磁线圈7的振荡回路与频率可变的驱动电源(图中未示)连接。
由铁氧体等强磁性体构成的半圆筒形状的励磁线圈铁芯9,固定于励磁线圈铁芯支承部件10上,邻近励磁线圈7设置于励磁线圈7的外侧。
在上述结构中,具体举例设定以下条件:
定影辊:外径Φ38mm
内层(中心部):不锈钢芯轴,Φ28mm。
外层:硅橡胶发泡体的弹性层,厚5mm,橡胶硬度:25Hs。
加压辊:外径Φ40mm
内层(中心部):铝质芯轴Φ37mm,向外侧为厚1mm的铁制芯轴,再外侧为Si橡胶层,厚0.5mm(橡胶硬度:75Hs),再外侧为表层(PFA管状层,厚30μm)。
加热辊:外径Φ30mm,内部为空洞,周围为厚0.8mm的磁性氧化铁层。
定影条件:
定影带速度:289mm/秒
夹持宽度:13mm
夹持时间:45ms
定影带:由内层向表层为下述四层结构:
(内层侧)PI(50μm)+Ni(40μm)+Si橡胶(150μm)+氟树脂(20μm)(表层侧)
色调剂
色调剂a构成材料
粘接树脂……多元醇树脂(1/2流出开始温度116℃)      100重量份
着色剂:黄色色调剂用……苯并咪唑酮系黄色颜料
        (C.I.Pigment Yellow 180)                  5重量份
        品红色色调剂用……喹吖酮系品红色颜料
        (C.I.Pigment Red 122)                     4重量份
        青色色调剂用……铜钛箐蓝色颜料
        (C.I.Pigment Blue 15)                     2重量份
        黑色色调剂用……碳黑                      6重量份
带电控制剂……水杨酸衍生物锌盐                    2重量份
色调剂b的构成材料
粘接树脂……聚酯树脂(1/2流出开始温度120℃)        97重量份
脱模剂……巴西棕榈蜡                              3重量份
着色剂、带电控制剂…如同色调剂a
色调剂c的构成材料
粘接树脂……聚酯树脂(1/2流出开始温度104℃)        100重量份
着色剂、带电控制剂…如同色调剂a
将上述a-c的色调剂构成材料各色分别在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在加热至100-110℃的双轴挤出机熔融混练。混练物放置冷却后,用切削磨机粗粉碎,在使用喷流气体的微粉碎机粉碎后,用风力分离机获得各色色调剂的着色母粒。得到的粒子重量平均粒径示于表1。
色调剂d的构成材料
如同色调剂a。将色调剂a在Surfusion系统装置(一种混练造粒系统装置,细川Micron工业公司制,气流设定温度270℃,喂入量1kg/Hr),得到大致球形的色母粒。色母粒的形状系数SF-1为114。
其次,对于a-d的色母粒100重量份,在亨谢尔混合机中混合疏水性二氧化硅1.5重量份、氧化钛1.0重量份,得到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各色色调剂。
色调剂e的制成
色调剂粘接剂树脂的合成
在装备有冷却管、搅拌机及氮导入管的反应槽中,装入双酚A乙二醇2摩尔附加物724份、异邻苯二甲酸276份及二丁基氧化锡2份,在常压下230℃反应8小时,再在10-15mmHg的减压下反应5小时之后,冷却至160℃。对此加入邻苯二甲酸酐32份,反应2小时。然后,冷却至80℃,在醋酸乙烯中,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88份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异氰酸酯的预聚物(1)。其次,将预聚物(1)267份和异佛尔酮异硼二胺14份在50℃反应2小时,得到重均分子量64,000的脲改性的聚酯树脂(1)。
如同上述,装入双酚A乙二醇2摩尔附加物724份、邻对苯二甲酸276份,在常压下230℃缩聚反应8小时,再在10-15mmHg的减压下反应5小时之后,得到峰值分子量5,000的未改性聚酯树脂(a)。
将脲改性的聚酯树脂(1)200份及未改性聚酯树脂(a)800份溶解、混合于醋酸乙烯/MEK(1/1)的混合溶剂2000份中,得到色调剂粘接剂树脂(1)的醋酸乙烯/MEK(1/1)的溶液。一部分减压干燥,分离色调剂粘接剂树脂(1)。Tg为62℃,酸值为10。
色调剂的制成
烧杯内加入上述色调剂粘接剂树脂(1)的醋酸乙烯/MEK的溶液240份、四山萮酸季戊四醇酯(熔点81℃,熔融粘度25cps)20份、铜钛箐蓝颜料4份,在60℃,用TK式均匀搅拌器以12000rpm搅拌,作均一溶解、分散。烧杯内加入离子交换水706份、羟基磷灰石10%悬浮液(日本化学工业公司制surpertite10)29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份,均一溶解。接着,升温至60℃,以12000rpm在TK式均匀搅拌器中搅拌,投入上述色调剂材料溶液,搅拌10分钟。然后,将该混合液移至带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容器中,升温至98℃,除去部分溶剂,返回至室温,以12000rpm在上述TK式均匀搅拌器中搅拌,完全除去溶剂。然后,过滤、洗净,干燥之后,风力分级,得到色调剂母粒。其重量平均粒径3.3μm。
对于色调剂母粒100重量份,用亨谢尔混合机混合疏水性二氧化硅1.5重量份和氧化钛1.0重量份,得到色调剂e。
定影性评价
在平均粒径50μm的铁氧体粒子表面涂布硅树脂形成载体,对此载体100重量份,以5重量份的色调剂比例,在倍增混合器混合,作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双组分显影剂。这些显影剂装于理光公司制的复印机Ipsio8200的显影部中,使用Gilbert Lancaster Bond纸(棉纸,平滑度18S)或再生纸(理光再生纸、资源A型,平滑度34S)作为转印材料,得到彩色图像。所使用的转印材料记载于表1。
得到的图像为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单色实心图像及半色调图像,以及作为中间色的绿、蓝、红的实心图像。调整复印机,使单色实心部以1.0±0.1mg/cm2的色调剂显影,使单色的半色调部以0.4±0.1mg/cm2的色调剂显影。并且,改造成可拆卸本来的定影装置,安装其他的定影装置。关于定影性的评价,使用定影下限温度。该定影下限温度是这样设定的:擦拭所得定影图像后,图像浓度的残存率在70%以上的定影带温度设为定影下限温度。
实施例1
定影装置A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a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10℃,以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成为鲜明的图像。其后,分解定影部,检查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垫,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定影装置B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b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15℃,此后,使得定影设定温度回复到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与实施例1同样,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定影装置C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b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10℃,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定影装置C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定影辊的弹性层橡胶的硬度由25变更为35(Hs),结果,夹持时间变更为36ms,得到色调剂c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定影装置A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d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定影装置A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e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定影装置A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定影辊的弹性层橡胶的硬度由30变更为25(Hs),加压辊的弹性层橡胶的硬度由75变更为55(Hs),结果,夹持时间从45ms变更为36ms。除此之外,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定影装置C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定影辊的弹性层橡胶的硬度由25变更为60(Hs),加压辊的弹性层橡胶的硬度由60变更为25(Hs),结果,夹持时间45ms无变化。除此之外,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定影装置A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通过变更定影辊和加压辊的加压条件,夹持时间从45ms变更至30ms,其他如同实施例1,得到色调剂a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上升至160℃。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定影装置A的定影设定温度为标准定影温度(130℃),通过变更定影辊和加压辊的加压条件,夹持时间从45ms变更至75ms,其他如同实施例1,得到色调剂a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确认定影图像时,在图像画面上,对应于实心图像处,因热粘附导致污染,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将实施例1使用的色调剂a的重量平均粒径变更为6.5μm,其它如同实施例1,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
将定影装置A的定影辊的弹性层变更为硅橡胶(硬度50Hs)、加压辊的弹性层变更为硅橡胶(硬度50Hs),其他如同实施例1,将定影设定温度设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a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确认定影图像时,半色调部和实心部皆发生热粘附。
在表1中,记载的色调剂为青色色调剂例。所使用的转印纸如下:
1-Gilbert Lancaster Bond纸,平滑度18S。
2-再生纸(理光再生纸,资源A型),平滑度34S。
                                                    表1
Figure G05176407320050624D000381
以下,对本发明的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的第二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有关的实施例使用下述定影装置及色调剂。
定影装置的说明
定影装置D
使用从定影装置A作如下变更的定影装置:
定影带速度……150mm/秒
定影夹持压……两侧加压,压力可变(实施例的值载于表2)。
定影夹持宽度……8mm
定影夹持时间……53.3ms
定影装置E
使用从定影装置D作如下二处变更的定影装置:
(1)油剂涂布量:0.5mg/A4尺寸
(2)定影带的脱模层变更为约50μm的氟树脂,表面粗糙度变更为6.0μm。
定影装置F
使用从定影装置C作如下变更的定影装置:
夹持压……两侧加压,压力可变(实施例的值载于表2)。
色调剂
使用如同上述色调剂a-e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色调剂。
形状系数SF-1如下所述,重量平均粒径(μm)载于表2。
色调剂a:160
色调剂b:165
色调剂c:163
色调剂d:112
色调剂e:110
定影性的评价
在平均粒径50μm的铁氧体粒子表面涂布硅树脂,形成载体,对此载体100重量份,以5重量份的色调剂比例,在倍增混合器混合,作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双组分显影剂。这些显影剂装于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部中,转印材料使用Gilbert Lancaster Bond纸(棉纸,平滑度18S)或再生纸(理光再生纸、资源A型,平滑度34S),得到彩色图像。
得到的图像为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单色实心图像及半色调图像,以及作为中间色的绿、蓝、红的实心图像。调整复印机,使单色实心部以1.0±0.1mg/cm2的色调剂显影,使单色的半色调部以0.4±0.1mg/cm2的色调剂显影。并且,改造成可拆卸本来的定影装置,安装其他的定影装置。关于定影性的评价,使用定影下限温度。该定影下限温度是这样设定的:擦拭所得定影图像后,图像浓度的残存率在70%以上的定影带温度设为定影下限温度。
实施例9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的夹持压设为5.5N/cm2),使用定影装置D作为定影装置,定影设定温度取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a的定影图像。结果,定影下限温度为110℃,以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为鲜明的图像。其后,分解定影部,检查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垫,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的夹持压设为4.5N/cm2),使用定影装置E作为定影装置,定影设定温度取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b的定影图像。另外,定影下限温度为115℃,此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1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的夹持压设为7.0N/cm2),使用定影装置F作为定影装置,定影设定温度取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b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10℃,得到鲜明图像。此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2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的夹持压设为9.5N/cm2),使用定影装置F作为定影装置,定影设定温度取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c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3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的夹持压设为2.5N/cm2),使用定影装置D作为定影装置,定影设定温度取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d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4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的夹持压设为5.5N/cm2),使用定影装置D作为定影装置,定影设定温度取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e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5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的夹持压设为5.5N/cm2),使用定影装置D作为定影装置,定影设定温度取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a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15℃,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6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的夹持压设为5.5N/cm2),使用定影装置F作为定影装置,定影设定温度取为标准定影温度(130℃),得到色调剂c的定影图像。定影下限温度为105℃,得到鲜明的图像。其后,定影设定温度返回至标准定影温度。打印1万张。如同实施例1,打印1万张时的定影图像,也不发生热粘附。定影带表面及油剂涂布辊未观察到被色调剂污染的状态。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5
通过变更粉碎分级条件,将使用于实施例9的色调剂a的重量平均粒径变更为5.8μm,作成色调剂f,其他条件如同实施例9。色调剂f的形状系数SF-1为168。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6
通过变更粉碎分级条件,将使用于实施例9的色调剂a的重量平均粒径变更为1.8μm,作成色调剂g,其他条件如同实施例9。色调剂g的形状系数SF-1为150。评价结果示于表2。
在表2中,记载的色调剂为青色色调剂例。所使用的转印纸如下:
1-Gilbert Lancaster Bond纸,平滑度18S。
2-再生纸(理光再生纸,资源A型),平滑度34S。
                         表2
Figure G05176407320050624D000421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定影部,所述定影部包括环形带,在其表面具有弹性体层,在该环形带内侧配置多个回转体,所述回转体中至少一个回转体为加热辊,加压回转体位于上述环形带外侧,上述多个回转体中,对置回转体通过上述环形带与上述加压回转体对向配置,上述加压回转体和对置回转体夹持该环形带对其加压,该环形带和上述加压回转体形成夹持部,对平滑度40S以下的转印材料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加热定影,其特征在于:
夹持时间为35-70ms,所述加压回转体或对置回转体的至少一方具有橡胶硬度为20-40Hs的弹性层,且所述色调剂的重量平均粒径为2-5μm。
2.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回转体的表面被覆有氟树脂系及/或硅树脂系材料。
3.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置回转体具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橡胶硬度小于加压回转体的弹性层的橡胶硬度。
4.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为110-150。
5.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由磁性金属构成,由电磁感应发生装置的电磁感应进行加热。
6.如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发生装置通过环形带安装于加热辊外部,对置回转体和加热回转体不同。
7.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回转体具有加热源。
8.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中间转印体,形成彩色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体进行二次转印时的夹持压为2-10N/cm2,所述定影部件的夹持压为10-50N/cm2
9.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表面附着有平均粒径为0.04-0.30μm的微粒。
10.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含有脱模剂,该脱模剂含量为相对该色调剂重量的3-10重量%。
11.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系在水系介质中制作。
12.如上述权利要求8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采用串列方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处理。
13.如上述权利要求8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由单层树脂层构成。
14.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显影部,所述显影部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通过色调剂使得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为无定形硅感光体。
15.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显影部,所述显影部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通过色调剂使得形成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在对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时,施加交变电场。
16.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以及使该静电潜像载置体带电的充电部,该充电部使得充电部件与静电潜像载置体接触,通过对该充电部件施加电压,进行充电。
1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18.一种色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调剂用于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19.一种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卡盒用于如上述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处理卡盒包括感光体,以及选自使感光体带电的充电手段、显影手段、清洁手段中的至少一种手段,作一体支承,所述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
CN 200510076407 2004-06-10 2005-06-07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色调剂及处理卡盒 Active CN1707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2364A JP2005352118A (ja) 2004-06-10 2004-06-10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172364/04 2004-06-10
JP209838/04 2004-07-16
JP2004209838A JP4671392B2 (ja) 2004-07-16 2004-07-16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フルカラート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371A CN1707371A (zh) 2005-12-14
CN1707371B true CN1707371B (zh) 2012-07-04

Family

ID=35581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76407 Active CN1707371B (zh) 2004-06-10 2005-06-07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色调剂及处理卡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352118A (zh)
CN (1) CN17073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0803B2 (ja) * 2005-12-28 2009-04-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非磁性トナー、2成分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206265A (ja) * 2006-01-31 2007-08-16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01904B2 (ja) * 2006-07-06 2010-07-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の制御方法
JP5223697B2 (ja) * 2009-01-27 2013-06-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駆動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0178A (ja) * 2009-10-23 2011-05-0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転写装置
CN101872431B (zh) * 2010-02-10 2014-04-0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可适用多角度应用场景的人流量统计的方法及系统
JP2018155912A (ja) * 2017-03-17 2018-10-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881060B2 (ja) * 2017-06-15 2021-06-0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7175592B2 (ja) * 2017-07-28 2022-11-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23A (zh) * 1994-09-02 1996-12-04 佳能株式会社 磁性色粉与成像方法
US6243559B1 (en) * 1996-10-04 2001-06-05 Ricoh Company, Ltd. Belt fixing device
CN1298128A (zh) * 1999-12-02 2001-06-06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341235A (zh) * 1999-10-26 2002-03-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像加热装置及图象形成装置
JP2003131517A (ja) * 2001-10-26 2003-05-09 Konica Corp 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定着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484102A (zh) * 2002-08-02 2004-03-24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的制造方法、电摄影感光体及电摄影装置
CN1489009A (zh) * 2002-08-29 2004-04-14 ���ǵ�����ʽ���� 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定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23A (zh) * 1994-09-02 1996-12-04 佳能株式会社 磁性色粉与成像方法
US6243559B1 (en) * 1996-10-04 2001-06-05 Ricoh Company, Ltd. Belt fixing device
CN1341235A (zh) * 1999-10-26 2002-03-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像加热装置及图象形成装置
CN1501198A (zh) * 1999-10-26 2004-06-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像加热装置及图象形成装置
CN1298128A (zh) * 1999-12-02 2001-06-06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3131517A (ja) * 2001-10-26 2003-05-09 Konica Corp 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定着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484102A (zh) * 2002-08-02 2004-03-24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的制造方法、电摄影感光体及电摄影装置
CN1489009A (zh) * 2002-08-29 2004-04-14 ���ǵ�����ʽ���� 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定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371A (zh) 2005-12-14
JP2005352118A (ja) 2005-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737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色调剂及处理卡盒
KR100734343B1 (ko) 토너 및 현상제, 상기 현상제를 이용한 화상 형성 방법 및상기 현상제를 포함한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0474134C (zh) 电照相用调色剂,用其的显影剂、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EP1441259B1 (en) Toner and developer for 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07782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そ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を具備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110330B2 (en) Toner, developer, ton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5027704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ton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20060040194A1 (en) Toner,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JP20140667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1192041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6593051B1 (en) Ton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method
JP2006071906A (ja)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0495232C (zh) 充电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JP4671392B2 (ja)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フルカラートナー
JP4036779B2 (ja) 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14822A (ja) トナー
JP4036771B2 (ja) 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47585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280251A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50486B2 (ja) 現像方法
JP4816636B2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像担持体の帯電方法
JPH081373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24040B2 (ja) 現像方法
JP4816635B2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像担持体の帯電方法
JP58316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