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4834A - 移动终端中的用于自动调焦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中的用于自动调焦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4834A
CN1704834A CNA2005100733446A CN200510073344A CN1704834A CN 1704834 A CN1704834 A CN 1704834A CN A2005100733446 A CNA2005100733446 A CN A2005100733446A CN 200510073344 A CN200510073344 A CN 200510073344A CN 1704834 A CN1704834 A CN 1704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focal length
length value
threshold
inc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33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8337C (zh
Inventor
权成根
韩缵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4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4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83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833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Senso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照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中的用于自动调焦的设备和方法,该照相机模块当照相机功能被使用时能够自动地以最佳焦距拍摄图像。该设备和方法包括:通过在照相机模式下执行预览模式来检测物体;在通过基于检测的物体的焦距特性在各阶段中增加/减小电流来移动镜头的同时,检测并存储焦距值,基于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和先前存储的焦距值来确定斜率是否已经改变,并且从斜率在其改变的焦距值检测最佳焦距值;和在预定区中执行跟踪模式以跟踪焦点,该预定区包括在其中心的检测到的焦距值。因此,根据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控制施加到具有镜头的照相机模块的电流的值,从而可防止由镜头的移动导致的不需要的声音的发生。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中的用于自动调焦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中的自动调焦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照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中的用于自动调焦的方法,该照相机模块当照相机功能被使用时能够以最佳焦距自动地拍摄图像。
                        背景技术
作为代表性的摄影装置的摄像机用作拍摄物体的照相机,也用作视频记录器。
诸如摄像机的摄影装置有必要执行适当的曝光和调焦操作,以充分再现物体的图像并令人满意地拍摄运动图像。现在将描述诸如照相机或摄像机的传统摄影装置的调焦操作。
根据用于测量照相机和物体之间的距离的系统,已经广泛使用了各种调焦方法。这些系统被分为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另外,有源系统还被分为超声波调焦系统和红外调焦系统,无源系统还被分为对比度识别调焦系统和眼控自动调焦系统。
现在将首先描述有源系统。
超声波调焦系统测量从超声波发送时间到其回声接收时间的时间延迟,以计算照相机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并且基于计算出的距离自动调节镜头,以执行调焦操作。红外调焦系统移动镜头,以使得红外光束能够以扫描模式从物体被反射,并且使用三角测量方案执行调焦操作。
现在将描述无源系统。
根据对比度识别调焦系统,与镜头协作的反射镜以及固定镜头将相等的图像投射在双像对称式光电调焦(visitronic)模块上,图像被添加以将图像聚焦在镜头上,并且快门关闭。根据眼控自动调焦系统,五个调焦点被水平地布置在取景器(finder)中,从而摄影者能够观看并选择在其上期望的目标物体被聚焦的聚焦点中的一个。
当拍摄运动图像时,摄影者使用上述自动调焦功能来调焦,并且能够调节放大键和缩小键以拍摄当前运动中的主物体的图像同时不断地保持其尺寸,从而摄影者能够拍摄主物体同时保持其尺寸。因此,诸如照相机或摄像机的摄影装置能够当拍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时使用自动调焦系统以最佳焦距拍摄照片。
这样的摄影装置包含具有自动调焦功能的系统,以在通过传声器记录音频信号的同时通过照相机模块拍摄图像。
近来,已经开发了具有拍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的照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另外,具有照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能够在拍摄图像的同时使用其传声器来记录声音。在这样的移动终端中,构建高性能的传声器以接收甚至非常低的音频信号。
但是,传统的移动终端仅支持拍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的正常摄影功能,不支持自动调焦功能。因此,存在在移动终端中具有自动调焦功能的需要。
但是,在将传声器和具有自动调焦功能的照相机模块安装在传统移动终端上的机械装配中,在自动调焦功能的操作期间由镜头的移动导致的噪声可通过传声器被输入。
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具有自动调焦功能的照相机模块必须尽量远离传声器而放置,从而可防止输入噪声。另外,这样的机械结构的限制导致构造其内部电路的另一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已经做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发生在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照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中的自动调焦设备和方法,通过其移动终端在照相机功能被使用时能够以最佳焦距自动地拍摄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中的自动调焦设备和方法,自动调焦功能模块和接收声音的传声器可被放置在该移动终端中,而没有任何机械限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中的自动调焦设备和方法,通过其,当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在拍摄物体期间被输入时,可防止由用于自动调焦的镜头的移动导致的不需要的声音通过传声器输入。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调节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来聚焦物体的移动终端中的自动调焦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和方法包括:通过在照相机模式下执行预览模式来检测物体;在通过基于检测的物体的焦距特性在各阶段中增加/减小电流来移动镜头的同时,检测并存储焦距值,基于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和先前存储的焦距值来确定斜率是否已经改变,并且从斜率在其改变的焦距值检测最佳焦距值;和在预定区中执行跟踪模式以跟踪焦点,该预定区包括在其中心的检测到的焦距值。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从下面详细的描述中,本发明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照相机模块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3A和图3B是用于解释照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关的相机模块和相机模块的螺线管的操作的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自动调焦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显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焦距特性的图形;和
图6A和图6B是示出参照图5所述的跟踪模式中的自动调焦方法的流程图。
在整个附图中,同一部件由相同的标号或字符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仅描述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操作和处理所需的部分,为简明起见,将省略剩余的部分。
在下面的描述中,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中的自动调焦方法相关的许多具体描述,但是它们作为例子被提供。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的例子来实现本发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到第八阶段是指用于根据自动调焦过程中的各阶段来控制电流以移动镜头的阶段。根据自动调焦特性,电流取决于检测到的焦距值而增大/减小,并且物体和照相机之间的距离将用作用于移动镜头的标准。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到第六阈值中的每个是指将与当前检测到的焦距值和先前检测到的焦距值之间的差值进行比较的值,并且已经被实验上预先确定为负或正值,从而最佳焦距能够被检测。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长距离模式区是指当镜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最长时的间隔。正常模式区是用于自动调焦过程的初始模式区,并且是指当镜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与长距离模式比较而相对较短时的间隔。短距离模式区是指当镜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最短时的间隔。另外,跟踪模式是指用于通过使用预定的电流变化来快速地跟踪以最佳焦距值为中心微小地移动的焦点的位置的模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
射频(RF)单元21执行用于移动终端的发送和接收功能。RF单元21包括RF发射机(未示出)和RF接收机(未示出)。RF发射机上变换将被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并且放大该信号。RF接收机低噪声地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且下变换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
调制解调器23把将被发送的信号调制为模拟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即,调制解调器23编码并调制将被发送的信号,并且将接收到信号解调并解码。这里,调制解调器23包括CODEC(编码/解码器),CODEC包括用于处理包数据的数据CODEC和用于处理如语音的音频信号的音频CODEC。
音频处理单元25再现从调制解调器23输出的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并且将通过传声器(MIC)接收的发送音频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将发送音频信号传递给调制解调器23。另外,音频处理单元25从控制单元10接收由控制单元10已经从调制解调器23接收的数据中的语音数据,将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转换为能听到的声音并通过扬声器(SPK)将其输出。音频处理单元25将通过传声器输入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数据,并且将转换的数据输出到调制解调器23。另外,在照相机模式下,音频处理单元25在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通过传声器接收音频信号。这里,传声器可被放置在照相机模块50中。
小键盘单元27包括用于输入数字和字符信息的键以及用于设置各种功能的功能键。另外,小键盘单元27可包括照相机模式键、菜单键、确认键等。
存储器29可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存储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正常操作的程序。另外,程序存储器存储用于在照相机模式下检测物体并自动地对检测到的物体调焦的全部程序。数据存储器临时存储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另外,数据存储器存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检测的焦距值。
控制单元10控制移动终端的整个操作。控制单元10可包括调制解调器23。另外,当通过小键盘单元27或通过用作照相机模式键的菜单键和确认键选择照相机模式时,控制单元10控制照相机模块50。即,控制单元10在基于自动调焦特性通过第一到第八阶段,根据长距离模式区、正常模式区、和短距离模式区,一次通过各种步骤增大/减小电流的同时,控制镜头的整个操作以按照最佳焦距拍摄物体。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照相机模块50在预览模式下以最佳焦距拍摄了物体之后,控制单元10根据跟踪模式来控制照相机模块50的整个操作,从而照相机模块50即使当存在移动终端的微小移动时也能够以最佳焦距再次拍摄物体。
照相机模块50通过拍摄图像来获得图像数据,并且包括用于将通过拍摄而获得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照相机传感器。这里,假设照相机传感器是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另外,照相机模块50包括功能块,该功能块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0的控制信号来执行自动调焦和跟踪模式。因此,照相机模块50能够输出以最佳焦距拍摄的物体的图像信号。随后将详细地描述照相机模块50的内部结构。
信号处理单元60从照相机模块50接收以最佳焦距拍摄的物体的图像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信号处理单元60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图像处理单元70用于产生用于显示从信号处理单元60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屏幕数据。图像处理单元70根据显示单元80的尺寸来发送在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或通过摄影从照相机模块50获得的图像数据,并且也压缩或解压缩图像数据。
显示单元80在控制单元10的控制下显示在程序的执行期间产生的消息。显示单元80也显示与图像信号相应的屏幕数据,该图像信号已经在照相机模式下通过以最佳焦距拍摄物体被获得并且从图像处理单元70被输出。这里,显示单元80可利用液晶显示器(LCD)。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单元80可包括LCD控制器、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LCD显示部件等。在使用应用了触摸屏方案的LCD的情况下,小键盘单元27可以是LCD的输入部分。
现在将参照图1来描述移动终端的操作。在去话模式(outgoing mode)的情况下,当用户在使用小键盘27执行拨打操作之后选择去话模式时,控制单元10将其识别,处理通过调制解调器23接收的拨打信息,通过RF单元21将拨打信息转换为RF信号,然后输出转换的RF信号。其后,当响应信号从被呼叫的用户产生时,移动站通过RF单元21和调制解调器23识别该响应信号。然后,语音通信信道由音频处理单元25形成,从而用户可与被呼叫的用户通信。另外,在来话模式(incoming mode)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通过调制解调器23识别出移动终端处于来话模式下,并且通过音频处理单元25产生铃声信号。其后,当用户选择对铃声信号的响应时,控制单元10将其识别,并且通过音频处理单元25形成语音通信信道,从而用户可与呼叫用户通信。尽管语音通信已经被描述为去话模式和来话模式下的例子,但是应该理解,除了语音通信之外,该操作可被应用到用于包数据和图像数据的通信的数据通信。另外,在等待模式或字符通信模式期间,控制单元10将由调制解调器23处理的字符数据显示在显示单元80上。
另外,该移动终端可拍摄人物或周围环境,并且显示或发送通过以最佳焦距拍摄而获得的图像。
现在将描述移动终端中的自动调焦的操作。这里,控制单元10是包括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内置式照相机的模块,并且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也可以是外置式照相机。控制单元10根据自动调焦功能将控制信号施加给照相机模块50,从而将通过照相机模块50被拍摄的图像能够以最佳焦距被拍摄。然后,照相机模块50根据施加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取决于长距离模式、正常模式和短距离模式而具有不同的值)移动镜头,而不导致任何噪声,并且通过移动的或移位的镜头以最佳焦距拍摄物体。其后,控制单元10以跟踪模式控制照相机模块50,从而根据移动终端甚至微小的移动而改变的物体图像的焦距从从自动调焦功能最初获得的检测的最佳焦距值被调节。然后,信号处理单元60将从照相机模块50输出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并且将数字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70。接着,显示单元80通过从图像处理单元70输出的数字图像数据来显示已经由照相机模块50拍摄的图像。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照相机模块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照相机模块50包括数字/模拟转换器50a、电压/电流转换器50b和镜头移动单元50c。数字/模拟转换器50a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电压/电流转换器50b将从数字/模拟转换器50a接收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且输出该电流信号。从电压/电流转换器50b输出的电流被施加给镜头移动单元50c,由此产生磁场。镜头移动单元50c通过该产生的磁场和由相邻磁体形成的另一磁场移动镜头。这里,镜头移动单元50c包括照相机镜头。具体地讲,根据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A中所示的镜头移动单元50c,电流沿着缠绕圆柱形状100预定圈数的导线L流动,从而磁场根据通过右手定则的感应电流沿着一个方向而产生。其结果是,位于圆柱形状100之上的镜头120通过在导线L周围产生的磁场和磁体110的固有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镜头120沿着与图3B中所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镜头120的移动距离由通过螺线管形成的磁场的强度控制。由于磁场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并且与施加的电流成正比,所以尽管距离是固定的,但是可通过控制施加的电流来移动镜头120。因为通过传统螺线管技术来实现由镜头移动单元50c移动镜头,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自动调焦方法的流程图。
控制单元10在步骤411中处于等待模式,然后进行到步骤413,在步骤413中,控制单元10确定控制单元10是否处于照相机模式。这里,照相机模式可由照相机模式键选择,或者由执行与照相机模式键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菜单和确认键选择。
根据确定的结果,当控制单元10处于照相机模式时,控制单元10在步骤415中执行预览模式,在步骤417中检测物体,然后进行到步骤419。这里,同时执行步骤415和417。为了执行预览模式,控制单元10控制照相机模块50的镜头120,从而照相机模块50能够拍摄物体。
在步骤419中,控制单元10在自动调焦的第一阶段执行正常模式,以调节以最佳焦距通过照相机模块50拍摄的物体的图像。
图5显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焦距特性的图形。这里,横轴表示提供给照相机模块50的电流,纵轴表示焦距值。另外,根据电流的量(照相机模块50最终提供其以通过从控制单元1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来移动镜头120)以及镜头120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该图形被分为长距离模式区A、正常模式区B、短距离模式区C、和死区。在图5中,波形
Figure A20051007334400131
至表示根据镜头120和通过照相机模块50拍摄的物体之间的距离的焦距特性。即,波形
Figure A20051007334400132
表示波形在正常模式区B中具有最佳焦距的情况,波形 表示波形在短距离模式区C中具有最佳焦距的情况,波形表示波形在长距离模式区A中具有最佳焦距的情况。这里,波形 在短距离模式区C中具有焦距特性,并且表示焦距值通过具有照相机模块50的移动终端或物体的移动而进入短距离模式区C的情况。波形在长距离模式区A中具有焦距特性,并且表示焦距值通过具有照相机模块50的移动终端或物体的移动而进入长距离模式区A的情况。随后将详细描述以上提到的区。
通过步骤419已经执行了正常模式的第一阶段的控制单元10在步骤421中将控制信号施加给照相机模块50,从而电流能够增加预定电流增量而,预定电流增量分为两步,控制单元10然后进行到步骤423。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0将电流值增加较大宽度的预定电流增量,该预定电流增量分为两步。因此,可以检测焦距值在其快速变化的点。
控制单元10在步骤423中检测并存储当前焦距值,并且执行步骤425以读出先前存储的焦距值。在第一焦距值在步骤423中被检测到并被存储的状态下,当第二焦距值被新检测到并被存储时,第一焦距值变成第二焦距值(当前焦距值)的先前存储的焦距值(先前焦距值)。
其后,在步骤427中,控制单元10将通过从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中减去先前焦距值而获得的值与第一阈值(th1)比较。这里,第一阈值(th1)已经被预先确定以确定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与斜率在其变化的拐点是否对应。另外,第一阈值(th1)具有预定的负值。
根据比较的结果,当通过相减获得的值大于第一阈值(th1)时,控制单元10返回步骤421以重复上述步骤,或者进入短距离模式区以寻找最佳焦距值。随后将详细描述短距离模式区。
相反,根据比较的结果,当通过相减获得的值小于第一阈值(th1)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29以执行第二阶段。
例如,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点①是图5中的最佳焦距点。
在这种情况下,当通过从(通过第一阶段以两步增加电流值而检测到的)当前焦距值中减去先前焦距值而获得的值大于第一阈值(th1)时,控制单元10识别出当前焦距值位于具有不变斜率的点①的左区,并且再次执行第一阶段以连续增加电流。相反,当通过从当前焦距值中减去先前焦距值而获得的值小于第一阈值(th1)时,控制单元10识别出当前焦距值位于点①的右区并且其斜率改变。
其结果是,当第二阶段被执行时,控制单元10在步骤431中将控制信号施加给照相机模块50,从而电流减小预定电流减量,该预定电流减量分为两步,控制单元10然后进行到步骤433。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0将电流值减小预定电流减量,该预定电流减量具有比第一阶段的电流增量的宽度小的宽度并且被分为两步。因此,控制单元10在以向后的方向精细地减小电流值的同时,在第二阶段中搜索还没有在第一阶段中被找到的最佳焦距值。
其后,控制单元10在步骤433中检测并存储当前焦距值,并且执行步骤435以读出先前存储的焦距值。在在步骤433中被检测到的第一焦距值已经被存储的状态下,当第二焦距值被新检测到并被存储时,第一焦距值变成第二焦距值(当前焦距值)的先前存储的焦距值(先前焦距值)。
其后,在步骤437中,控制单元10将通过从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中减去先前焦距值而获得的值与第二阈值(th2)比较。这里,第二阈值(th2)已经被预先确定以确定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与斜率在其变化的拐点是否对应。另外,第二阈值(th2)具有比第一阈值(th1)大的负值。
根据比较的结果,当通过相减获得的值大于第二阈值(th2)时,控制单元10返回步骤431以重复上述步骤,或者在步骤457中进入长距离模式区以寻找最佳焦距值。随后将详细描述长距离模式区。
相反,根据比较的结果,当通过相减获得的值小于第二阈值(th2)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39以执行第三阶段。
即,在第二阶段中,控制单元10在将电流值减小较小宽度的分为两步的电流减量以将电流值从作为图5中的最佳焦距点的点①的右焦距值向后移动到左焦距值的同时,以比第一阶段中的更精确的方式来搜索最佳焦距值。当通过从使用减小了预定电流值的电流值检测的当前焦距值中减去先前焦距值而获得的值大于第二阈值(th2)时,控制单元10识别出当前焦距值位于具有不变斜率的点①的右区,并且再次执行第二阶段以连续减小电流。相反,当通过从当前焦距值中减去先前焦距值而获得的值小于第二阈值(th2)时,控制单元10识别出当前焦距值位于点①的左区并且其斜率改变。
其结果是,控制单元10在步骤441中将控制信号施加给照相机模块50,以将电流增加预定的电流增量,该预定电流增量分为两步,控制单元10然后进行到步骤443。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0将电流值增加预定电流增量,预定电流增量具有比第二阶段的电流减量的宽度小的宽度并且被分为两步。因此,控制单元10在以向前的方向精细地增加电流值的同时,在第三阶段中搜索还没有在第二阶段中被找到的最佳焦距值。
其后,控制单元10在步骤443中检测并存储当前焦距值,并且执行步骤445以读出先前存储的焦距值。在在步骤443中被检测到的第一焦距值已经被存储的状态下,当第二焦距值被新检测到并被存储时,第一焦距值变成第二焦距值(当前焦距值)的先前存储的焦距值(先前焦距值)。
其后,在步骤447中,控制单元10将通过从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中减去先前焦距值而获得的值与第三阈值(th3)比较。这里,第三阈值(th3)已经被预先确定以确定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与斜率在其变化的拐点是否对应。另外,第三阈值(th3)具有比第二阈值(th2)大的负值。
根据比较的结果,当通过相减获得的值大于第三阈值(th3)时,控制单元10返回步骤441以重复上述步骤。
相反,根据比较的结果,当通过相减获得的值小于第三阈值(th3)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49以检测最佳焦距值。即,从与通过相减而获得的值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相应的电流值来获得最佳焦距值。因此,可以检测最佳焦距位置,例如,图5中示出的点①。
其后,控制单元10在步骤451中进入跟踪模式。
虽然对于最佳焦距位于正常模式区B的情况来描述用于寻找最佳焦距的方法,但是很明显,根据由步骤427和437的比较而产生的值,最佳焦距可位于长距离模式区A或短距离模式区C中。
即,根据步骤427的比较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大于第一阈值(th1)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53,在步骤453中,控制单元10确定当前检测的焦距值是否位于短距离模式区C中。
根据确定的结果,当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不位于短距离模式区C中时,控制单元10返回步骤421以重复第一阶段。即,重复第一阶段表示当前检测的焦距值连续地画出上升曲线。
相反,根据确定的结果,当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位于短距离模式区C中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55以执行第八阶段。在第八阶段中,控制单元10将控制信号施加给照相机单元50,从而电流一次一步地增加预定的电流增量,并且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49以寻找最佳焦距值。在找到最佳焦距值之后,控制单元10在步骤451中执行跟踪模式。为了在短距离模式区C中防止由镜头120的移动导致的噪声的发生,需要一步以电流变化来改变电流值。因此,可以检测如图5中的波形 中的点②所表示的最佳焦距值。
同时,根据步骤437的比较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大于第二阈值(th2)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57,在步骤457中,控制单元10确定当前检测的焦距值是否位于长距离模式区A中。
根据确定的结果,当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不位于长距离模式区A中时,控制单元10返回步骤431以重复第二阶段。即,重复第二阶段表示当前检测的焦距值连续向后并画出上升曲线。
相反,根据确定的结果,当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位于长距离模式区A中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59以执行第七阶段。在第七阶段中,控制单元10将控制信号施加给照相机模块50,从而电流一次一步减少预定的电流减量,并且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449以寻找最佳焦距值。在检测到最佳焦距值之后,控制单元10在步骤451中执行跟踪模式。为了在长距离模式区A中防止由镜头120的移动导致的噪声的发生,需要一步以电流变化来改变电流值。因此,可以检测如图5中的波形中的点③所表示的最佳焦距值。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步骤451的跟踪模式(第四阶段)。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参照图5所述的跟踪模式中的自动调焦方法的流程图。
控制单元10在步骤611中将用于在预定电流宽度内增加/减小电流的控制信号施加给照相机模块50,然后进行到步骤613。这里,与最佳焦距值相应的电流值位于预定电流宽度的中心。
控制单元10在步骤613中检测并存储当前焦距值,然后进行到步骤615以读出先前存储的焦距值。在在步骤613中检测出的第一焦距值已经被存储的状态下,当第二焦距值被新检测到并被存储时,第一焦距值变成第二焦距值(当前焦距值)的先前存储的焦距值(先前焦距值)。
其后,在步骤617中,控制单元10从当前焦距值减去先前焦距值,并且确定从相减产生的值是否是负值。这里,根据步骤617的确定的结果,用于寻找最佳焦距值的前进方向(即,施加给照相机模块50的电流的值和方向)被确定。根据确定的前进方向,第二和第三阶段或第五和第六阶段被执行。
根据步骤617的确定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是负值时,控制单元10在步骤619中将从相减产生的值和第一阈值(th1)比较。
根据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小于第一阈值(th1)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621以执行第二阶段,从而将具有第二阶段的电流值的电流提供给照相机模块50。控制单元10在步骤623中检测并存储当前焦距值,进行到步骤625以读出先前存储的焦距值,然后进行到步骤627。
相反,根据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大于第一阈值(th1)时,控制单元10不进行到步骤621至625,而是进行到步骤627。在步骤627中,控制单元10将从相减产生的值和第二阈值(th2)比较。
根据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小于第二阈值(th2)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629以执行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中,控制单元10将具有第三阶段的电流值的电流提供给照相机模块50。控制单元10在步骤631中检测并存储当前焦距值,进行到步骤633以读出先前存储的焦距值,然后进行到步骤635。
相反,根据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大于第二阈值(th2)时,控制单元10不进行到步骤629至633,而是进行到步骤635。在步骤635中,控制单元10将从相减产生的值和第三阈值(th3)比较。
根据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小于第三阈值(th3)时,在步骤637中,控制单元10完整地保持在跟踪模式被执行之前已经被检测到的焦距值,作为最佳焦距值。
相反,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大于第三阈值(th3)时,控制单元10在步骤639中从第一阶段执行自动调焦。重复自动调焦被执行以寻找最佳焦距值。当移动终端或在预览模式下被拍摄的物体移动较大时,这种情况发生。
例如,这种情况和在点①被找到作为最佳焦距点之后焦点在朝向短距离模式区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形对应。
同时,根据步骤617的确定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是正值时,控制单元10在步骤641中将从相减产生的值和第四阈值(th4)比较。
根据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小于第四阈值(th4)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643以执行第五阶段,从而将具有第五阶段的电流值的电流提供给照相机模块50。在第五阶段中,控制单元10以与第二阶段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用于调焦的步骤,并且以一次两步控制电流,以按照比第一阶段中更精确的方式来寻找最佳焦距。控制单元10在步骤645中检测并存储当前焦距值,然后进行到步骤647以读出先前存储的焦距值,然后进行到步骤649。
相反,根据步骤641的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大于第四阈值(th4)时,控制单元10不进行到步骤643至647,而是进行到步骤649。在步骤649中,控制单元10将从相减产生的值和第五阈值(th5)比较。
根据步骤649的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大于第五阈值(th5)时,控制单元10进行到步骤651以执行第六阶段。在第六阶段中,控制单元10将具有第六阶段的电流值的电流提供给照相机模块50。在第六阶段中,控制单元10以与第三阶段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用于寻找焦点的步骤,并且一次通过两步控制电流,以按照比第五阶段中更精确的方式来寻找最佳焦距。控制单元10在步骤653中检测并存储当前焦距值,然后进行到步骤655以读出先前存储的焦距值,然后进行到步骤657。
相反,根据步骤649的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小于第五阈值(th5)时,控制单元10不进行到步骤651至655,而是进行到步骤657。在步骤657中,控制单元10将从相减产生的值和第六阈值(th6)比较。
根据比较的结果,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大于第六阈值(th6)时,在步骤659中,控制单元10完整地保持在跟踪模式被执行之前已经被检测到的焦距值,作为最佳焦距值。
相反,当从相减产生的值小于第六阈值(th6)时,控制单元10从第一阶段执行自动调焦功能。重复自动调焦被执行以寻找最佳焦距值。当移动终端移动显著或者在预览模式下被拍摄的物体移动较大时,这种情况发生。
例如,这种情况和在点①被找到作为最佳焦点之后焦点在朝向长距离模式区A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形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自动调焦方法,具有取决于每个模式区并取决于由实验预先确定的阈值的固有值的电流被提供以移动镜头,来以最佳焦距拍摄图像,从而可以防止由镜头的移动导致的噪声的发生。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控制施加到具有镜头的照相机模块的电流的值,从而可防止由镜头的移动导致的不需要的声音的发生,该镜头移动以执行用于以最佳焦距拍摄图像的自动调焦。因此,用户在带有音频摄影时能够获得图像,而没有由镜头的移动导致的不需要的声音。另外,由于由镜头的移动导致的噪声的发生被防止,所以可克服接收声音的传声器和镜头必须彼此隔开以防止由镜头的移动导致的噪声输出的机械限制。另外,由于该机械限制被克服,所以可以大量生产具有照相机模块的各种移动终端。
虽然本发明是参照其特定实施例被具体显示和描述的,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以上实施例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制。

Claims (20)

1、一种通过调节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来聚焦物体的移动终端中的自动调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在照相机模式下执行预览模式来检测物体;
在通过基于检测的物体的焦距特性在各阶段中增加/减小电流来移动镜头的同时,检测并存储焦距值,基于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和先前存储的焦距值来确定斜率是否已经改变,并且从斜率在其改变的焦距值检测最佳焦距值;和
在预定区中执行跟踪模式以跟踪焦点,该预定区包括在其中心的检测到的焦距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最佳焦距值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通过从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一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一所得值与第一阈值比较,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通过从正常模式区以第一预定数量的步骤增加电流被检测,正常模式区最初开始于当自动调焦被执行时执行的第一阶段;
当第一所得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正常模式区中执行第二阶段,通过以第一预定数量的步骤减小电流来检测第二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并且将通过从第二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二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二所得值与第二阈值比较;
当第二所得值小于第二阈值时,执行第三阶段,通过以第一预定数量的步骤精细地增加电流来检测第三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并且将通过从第三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三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三所得值与第三阈值比较;和
当第三所得值小于第三阈值时,检测最佳焦距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通过从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一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一所得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是否位于短距离模式区中;
当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位于短距离模式区中时,以第二预定数量的步骤增加电流,以通过执行第八阶段来检测最佳焦距值;和
当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位于短距离模式区之外时,执行第一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短距离模式与镜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最短的状态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通过从第二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二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二所得值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二当前检测的焦距值是否位于长距离模式区中;
当第二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位于长距离模式区中时,以第二预定数量的步骤增加电流,以通过执行第七阶段来检测最佳焦距值;和
当第二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位于长距离模式区之外时,执行第二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增加电流的第二预定数量的步骤是一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长距离模式与镜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最长的状态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到第三阈值分别通过实验被确定为最佳值。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到第三阈值是负值,其中,第一阈值是最小值,第三阈值是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增加电流的第一预定数量的步骤是两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跟踪模式中通过从第四当前焦距值减去第四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四所得值是负值时,将第四所得值与第一阈值比较;
当第四所得值小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执行第二阶段将通过从第五当前焦距值减去第五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五所得值与第二阈值比较;
当第五所得值小于第二阈值时,通过执行第三阶段将通过从第六当前焦距值减去第六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六所得值与第三阈值比较;和
选择性地当第六所得值小于第三阈值时持最佳焦距值,当第六所得值大于第三阈值时从正常模式的第一阶段执行自动聚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跟踪模式中通过从第七当前焦距值减去第七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七所得值是正值时,将第七所得值与第四阈值比较;
当第七所得值小于第四阈值时,通过执行第五阶段将通过从第八当前焦距值减去第八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八所得值与第五阈值比较;
当第八所得值小于第五阈值时,通过执行第六阶段将通过从第九当前焦距值减去第九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九所得值与第六阈值比较;和
选择性地当第九所得值小于第六阈值时保持最佳焦距值,当第九所得值大于第六阈值时从正常模式的第一阶段再次执行自动聚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四到第六阈值分别通过实验被确定为最佳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四到第六阈值是正值,其中,第四阈值是最小值,第六阈值是最大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正常模式是指在其中开始执行自动调焦的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跟踪模式是指用于通过使用预定电流变化来快速地跟踪以最佳焦距值为中心微小移动的焦点的位置的模式。
17、一种移动终端中的用于执行自动调焦的设备,包括:
镜头,用于对照相机调焦;
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改变移动终端的模式的命令;
存储器,用于存储焦距值;和
控制器,用于当移动终端处于照相机模式时通过执行预览模式来检测物体,在通过基于检测的物体的焦距特性在各阶段中增加/减小电流来移动镜头的同时,检测并存储焦距值,基于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和先前存储的焦距值来确定斜率是否已经改变,从斜率在其改变的焦距值检测最佳焦距值,并且在预定区中执行跟踪模式以跟踪焦点,该预定区包括在其中心的检测到的焦距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还将通过从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一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一所得值与第一阈值比较,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通过从正常模式区以第一预定数量的步骤增加电流被检测,正常模式区最初开始于当自动调焦被执行时执行的第一阶段,该控制器当第一所得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正常模式区中执行第二阶段,通过以第一预定数量的步骤减小电流来检测第二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将通过从第二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二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二所得值与第二阈值比较,当第二所得值小于第二阈值时执行第三阶段,通过以第一预定数量的步骤精细地增加电流来检测第三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将通过从第三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三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三所得值与第三阈值比较,并且当第三所得值小于第三阈值时检测最佳焦距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当通过从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减去第一先前焦距值获得的第一所得值大于第一阈值时,还确定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是否位于短距离模式区中,当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位于短距离模式区中时,通过执行第八阶段来以第二预定数量的步骤增加电流以检测最佳焦距值,并且当第一当前检测的焦距值位于短距离模式区之外时,执行第一阶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短距离模式与镜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最短的状态对应。
CN200510073344A 2004-06-02 2005-06-02 移动终端中的用于自动调焦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3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40141A KR100689420B1 (ko) 2004-06-02 2004-06-02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오토포커싱 방법
KR1020040040141 2004-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4834A true CN1704834A (zh) 2005-12-07
CN100578337C CN100578337C (zh) 2010-01-06

Family

ID=3544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73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337C (zh) 2004-06-02 2005-06-02 移动终端中的用于自动调焦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99095B2 (zh)
KR (1) KR100689420B1 (zh)
CN (1) CN10057833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3795A (zh) * 2021-03-30 2021-07-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水面无人飞船的半自动无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4884B2 (ja) * 2005-04-28 2010-10-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KR100651521B1 (ko) * 2005-12-14 2006-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속력측정방법
JP2009522591A (ja) * 2005-12-30 2009-06-11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関心領域を追跡することによってビデオカメラの自動焦点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0743089B1 (ko) * 2006-01-05 2007-07-27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화면 보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JP4874669B2 (ja) * 2006-02-22 2012-02-15 Hoya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ユニット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573789B2 (ja) * 2006-03-16 2010-11-04 Hoya株式会社 被写体追尾システム
JP4769616B2 (ja) * 2006-03-27 2011-09-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駆動制御装置
KR100691245B1 (ko) * 2006-05-11 2007-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의 렌즈 위치오차 보정방법
EP2341380A3 (en) 2009-12-15 2011-08-03 Dialog Imaging Systems GmbH Twin-actuator configuration for a camera module
JP5589548B2 (ja) * 2010-05-14 2014-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KR101842453B1 (ko) * 2012-03-23 2018-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서 자동 초점 기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85766B1 (ko) 2013-05-30 2020-04-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촬영 장치의 자동 초점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JP6302679B2 (ja) * 2014-01-20 2018-03-28 株式会社 日立産業制御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
CN105472253B (zh) * 2015-12-29 2019-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焦与变焦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6319340B2 (ja) * 2016-02-16 2018-05-09 Smk株式会社 動画撮像装置
KR102214094B1 (ko) 2017-03-21 2021-02-09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줌 트래킹 방법 및 줌 카메라
WO2021085773A1 (ko) * 2019-10-30 2021-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1380B1 (en) * 1990-02-08 1996-09-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device
US6222588B1 (en) * 1993-05-28 2001-04-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focus adjusting device with driving direction control
KR20000024811A (ko) * 1998-10-02 2000-05-06 전주범 카메라의 오토포커싱 장치 및 방법
CN1368658A (zh) 2001-02-09 2002-09-11 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机构及方法
CN1304901C (zh) 2001-10-31 2007-03-14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自动对焦方法
JP2004157417A (ja) * 2002-11-08 2004-06-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af制御時の露出設定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3795A (zh) * 2021-03-30 2021-07-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水面无人飞船的半自动无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115000A (ko) 2005-12-07
CN100578337C (zh) 2010-01-06
US7499095B2 (en) 2009-03-03
US20050270408A1 (en) 2005-12-08
KR100689420B1 (ko) 200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4834A (zh) 移动终端中的用于自动调焦的设备和方法
US10877353B2 (en) Continuous autofocus mechanisms for image capturing devices
JP4042710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724981B2 (en) Imaging apparatus, focus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2246504A (zh) 自动曝光控制辅助式自动聚焦系统和方法
US10015398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CN1488982A (zh) 自动焦点对准方法和设备
EP2193662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coding using variable compression and object motion tracking
CN1713063A (zh) 自动调焦装置和包含该自动调焦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
CN102483508A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CN101729777A (zh) 数字图像采集的方法和设备
US201603234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WO2018003124A1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JP2012137511A (ja) カメラ装置、携帯端末、フレームレート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フレームレート制御方法
JP2001298659A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撮像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8654204B2 (en) Dig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1556247B (zh) Dcc的获取方法、对焦方法及系统、摄像模组及终端
JP4982707B2 (ja) 写真を生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071277B (zh) 一种光绘拍摄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658057A (zh) 数字照相装置的对焦方法
CN104469173A (zh) 一种图像信息获取方法及终端
CN101669358B (zh) 数字摄像机和操作方法
CN114143471B (zh) 图像处理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6293383A (ja) 自動合焦装置、デジタルカメラ、携帯情報入力装置、合焦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6029750A (ja) 撮像装置、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