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3729B -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3729B
CN1703729B CN200380100993XA CN200380100993A CN1703729B CN 1703729 B CN1703729 B CN 1703729B CN 200380100993X A CN200380100993X A CN 200380100993XA CN 200380100993 A CN200380100993 A CN 200380100993A CN 1703729 B CN1703729 B CN 1703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reproduction
reflection
recursiv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3801009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3729A (zh
Inventor
三村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 Inc filed Critical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70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3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03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3729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16Signs formed of or incorporating reflecting elements or surfaces, e.g. warning signs having triangular or other geometrical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5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lluminating registrations or the like, e.g. for licenc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10Registration, licensing, or like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36Reflex reflectors plural reflecting elements forming part of a unitary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10Registration, licensing, or like devices
    • B60R13/105Licence- or registration plates, provided with mounting means, e.g. frames, holders, retainers, brack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Abstract

在至少由表面保护层、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及背面保护层构成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中,在这些层或任何一个层与层之间设置内置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并设置与所述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连接的通信用天线。在复现反射层的背面配置照明装置,复现反射层对于来自显示装置前面的光呈现复现反射性,对于来自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呈现光透射性。

Description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设有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设有电波识别装置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及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以下也称作EL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它能够通过通信用天线,与电波识别装置进行信息交换,同时特别在夜间通过照射光,根据复现反射原理,从远处明确识别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所在位置、所有者或观察者的接近以及显示装置上描写的文字及图案等信息。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它能够通过通信用天线,与电波识别装置进行信息交换,同时特别在夜间通过照明装置,在复现反射层的背面从远处明确识别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所在位置、所有者或观察者的接近以及显示装置上描写的文字及图案等信息,另外,通过从外部照射光,在因内部照明装置停电等故障而不发光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复现反射原理从远方明确识别。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EL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它能够通过通信用天线,与电波识别装置进行信息交换,同时特别在夜间通过基于EL原理的照明装置,在复现反射层的背面从远方明确识别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所在位置、所有者或观察者的接近及显示装置上描写的文字及图案等信息,另外,通过从外部照射光,在因EL内照明式装置停电等故障而不发光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复现反射原理从远方明确识别。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通信用天线在复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上 形成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上。
本发明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能够用于各种商业招牌以及作为各种交通用途的标识用于交通标识、工程标识、指引标识或车辆号码牌。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IC卡中由内置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承载层及保护承载层的上部及下部面的上部保护层以及下部保护层组成,其中承载层由搭载识别装置的核心层和/或内层组成,该层叠物通过例如设置在上部保护层的外部接触端子以及设置在承载层上的通信用天线等,进行集成电路与外部的信息交换。
在设有传统的外部接触端子的接触型IC卡中,例如通过设置在上部保护层的外部接触端子,与外部的读取兼写入机(以下称作读写器)进行电子信号信息的交换及电力供给。
另外,在设有通信用天线(以下也简称天线)的非接触型IC卡中,通过设置在承载层上的天线等,在集成电路例如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模块与外部的读写器之间供给电力并与电子信号信息进行交换。
按照非接触型IC卡中集成电路封入层叠物与读写器的距离,再分类为密接型(2mm以内)、邻近型(10cm以内)、附近型(70cm以内)及远距型(70cm以上),通常在电波传播距离短的密接型和邻近型中采用短波,在附近型中采用长波,在远距型中采用微波。
关于设置上述天线的非接触型IC卡的形成方法,传统技术中提出了各种方法。众所周知,作为形成天线的方法有:将预先设置的金属层用腐蚀等方法部分地除去而形成天线的方法、部分地设置金属层而形成天线的方法、使用导电性油墨而形成天线的方法以及将金属制的细线缠绕成圈状而形成天线的方法。
作为公开这些天线形成方法的传统技术,可以举出堀尾提出的 特开平11-134461及对应于该公报的美国专利USP6160526、生藤等人提出的特开平10-320519及对应于该公报的欧洲公开公报EP1014301A1、折原等人提出的特开平8-287208及对应于该公报的美国专利USP5705852、冈村等人提出的特开2002-074301及对应于该公报的美国公开公报US2002/24475、林等人提出的特开2000-251047及对应于该公报的欧洲公开公报EP1033778A2,还有特开2000-105810及对应于该公报的欧洲公开公报EP1039411A1,下面按照这些专利的记载,进行说明。
设置许多复现反射元件而成的复现反射片及复现反射成形物品(以下统称作复现反射片)作为交通标识、安全器具、反射式商标、商业招牌及光传感器反射体,特别可以作为使光朝向光源反射的安全、显示器具在夜间使用。
上述复现反射片在薄片内部设置大量微玻璃珠型及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设计成使从光源入射在复现反射元件上的光再次朝向光源反射。
例如,McGrath提出的美国专利第4025159号记载有关于采用微小玻璃型复现反射元件的复现反射片,另外,Hoopman提出的美国专利第4588258号记载有关于采用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的复现反射片。另外,三村提出的美国专利第6083607号记载有关于采用改善复现反射的角度特性的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的复现反射片。
另外,作为设有复现反射片和存储介质的制品,在塚根等人提出的特开昭59-58630中公开了具有由玻璃珠构成的复现反射层和磁记录层的制品。
在巴恩特里(バントリ)提出的特表平9-508983中公开了一体型复现反射式电子显示装置。根据该专利的记载,公开了一种视觉及电磁信息通信用的复现反射式装置,它设有复现反射片、用于电磁通信的天线部件和可结合到上述天线部件上的结合部件,复现反 射片设计成用于复现反射入射光的、具有视觉信息的复现反射片,它含有在一面埋入单层的复现反射式微球体群的基片和隔着该基片或者在该微球体群的下方透明材料而分离配置的光的正向反射部件。
另外,在巴恩特里提出的特表平11-505050中公开了具有安全识别装置的电子汽车牌照。根据此专利的记载,它公开了一种电子汽车牌照装置,该装置是用于多个远距离交通管理站与电子汽车牌照通信的电子车辆通信装置上的电子汽车牌照装置,包括汽车牌照、信息部件、通信部件、天线部件和安装部件,其中:汽车牌照包含用于保存视觉识别信息和限定信息的识别部件,限定信息包含至少1个类型的车辆识别信息,且无法由上述远距离站或车辆进行变更;信息部件用于保存非限定信息,该信息能够通过至少1个远距离站或车辆进行变更;通信部件在动作上与上述识别部件及上述信息部件连接、用于处理与上述远距离站进行的通信内容;天线部件用于发射和接收与上述通信站通信的内容;安装部件固定在车辆上,用于将上述汽车牌照部分可自由更换地安装在车辆上,使得不必交换信息部件就能进行上述汽车牌照部分的更换。
在马丁(マ-チン)提出的特开平4-229244号中公开了一种逆向反射微棱镜片的形成方法,即在形成于逆向反射微棱镜面上的金属附着层上部分地形成粘结层,通过剥下未受粘结层保护的金属层,部分地不设置金属层。另外,记载有:要求部分设置的粘结剂层(保护涂层材料)是在后工序的溶剂处理阶段不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压敏粘结剂。另外,作为设置的方法记载有印刷法。
另外,在马丁提出的特开平1-231004号中公开了形成逆向反射微棱镜片的方法,即(1)通过在逆向反射微棱镜面上形成的金属附着层上部分地形成粘结层,剥下未由粘结层保护的金属层,从而形成部分未设置金属层的逆向反射微棱镜片;(2)在逆向反射微棱镜面上部分设置涂覆材料,然后,施以金属蒸镀,再除去部分涂覆的材料, 从而形成部分未设置金属层的逆向反射微棱镜片。
另外,通常也采用通过激光除去蒸镀层的方法。
在伽喇诺斯(Galanos)提出的美国专利第4200875号中公开了在露出透镜型复现反射片上以预先规定的图案采用激光法成像的方法。
另外,关于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也一直是众所周知的。
例如,在布喇杜修(ブラツドショウ)等人提出的特开平1-298395号中公开了一种由内部照明的标识,它由在至少称作前面的一侧面上对光具有透射性的封闭膜片和使入射标识前面的光反射而配置的立方隅角逆向反射片构成,并且立方隅角逆向反射片:
1)包含具有大量逆向反射性立方隅角材料的涂覆层和与涂覆层结合的透明材料的基层,而且
2)基层具有与涂覆层结合的区域,该区域
a)对于具有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0度、小于90度的内部光是透明的,
b)配置在由立方隅角材料占有的区域内,为了能够通过内面照明、逆向反射光或其两者见到标识,该透明区域与整个薄片区域的比例及它们的相互有关的配置被固定。
另外,在由卞松(ベンソン)等人提出的特开平2-285301号中公开了一种内部照射标识,即在通过交叉的3组并行的槽形成、且包含底部、底边缘部上具有与上述底部交叉的横面的棱镜元件和上述底部上的分离面的部分透明的逆向反射制品中,
(a)各组的槽相对于该组具有一定的槽的侧面角,而且
(b)上述分离面是透明的,在上述棱镜元件的上述横面的底边缘部画出的上述槽中的至少1个槽上位于上述棱镜元件之间,
在采用逆向反射制品,作为正面侧而指出的至少一侧上包含使光透过的罩、使入射到标识的正面的光线反射的罩和位于可使入射在标识的正面的光线反射的位置的逆向反射片,逆向反射制品的特征是对于沿着该分离面所在的任何槽的任何点上而言,该槽的断面是弯曲的。
另外,本发明的多位发明人在特愿2002-198371中公开的是一种复现反射性的内照明标识,其特征在于:由信息显示部、照明装置及长方体组成内照明式标识,其中,信息显示部至少具有一个平面或曲面,并具有对于来自标识前面的光呈现复现反射性、对于来自标识内部的光呈现光透射性的面,照明装置配置在信息显示部的背面,长方体封闭支撑信息显示部和照明装置;用于上述复现反射性的信息显示部的复现反射性元件是基于内部全反射原理的棱镜型复现反射性元件,由多个此元件紧连的集合体组成的复现反射元件集合面形成连续的复现反射面,至少在信息显示部的复现反射部分中棱镜背面不具有与其它层的结合部分,基本上不具有密闭封入结构。
但是,在上述任何一个专利中都未公开一种以至少由内置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和光的复现反射层组成为特征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具体而言,该装置是一种电波识别装置内置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且设有与该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连接的通信用天线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通信用天线在复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上形成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国际申请PCT/JP02/06070中进行了以至少由内置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模块、光的复现反射元件和承载层构成为特征的复现反射性集成电路封入制品的发明,对上述记载的发明作了改良。
另外,该发明中也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模块内置了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的、设有与该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连接的通信用天线的复现反射性集成电路封入制品。
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在接触型IC卡中不将卡插入读写器内,则在上述IC卡中存储在IC卡上的信息内容无法通信。另外的问题是:在非接触型IC卡中电波也必须接近到识别可能的距离,在未到达识 别距离之前无法事前识别。
另外,问题是:在采用收费道路上使用非接触型IC卡的双向无线通信的费用结算系统(以下称作中途不停自动费用系统)中,由于IC卡和读写器(路侧通信用天线)的距离大,因此通常必须在车内装载车载器,与IC卡辅助通信。
因此,在达到IC卡和读写器(路侧通信用天线)可通信的距离之前,难以判别是装载IC卡的车辆,还是通常现金支付的车辆,特别地,在中途不停自动费用系统和现金支付混合的收费站,特别在夜间存在费用征收者无法以目视事前识别的问题,因此必须区别自动支付口和现金支付口。
本发明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可用于各种商业招牌以及作为用于各种交通用途的标识的交通标识、工程标识、指引标识或车辆号码牌,在夜间也可识别这些标识类上显示的信息,同时通过电波识别装置读写设置在这些标识内的集成电路中存储的电子信息,可进一步进行高密度的信息交换。
特别地,通过在车辆号码牌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能够综合管理车体的型式、颜色、制造年月日等车体制造信息以及所有者信息、登录信息、纳税信息、事故保险信息、检查维修信息等车辆固有信息。
因此,通过导入本发明的技术,使近几年不断增加的社会问题化的偷盗车辆及号码牌、未缴纳税款、未加入事故保险、未实施法定检查维修等问题的促进、解决或者管理成为可能。
另外,在交通标识上的应用除了通过车辆上装载的读取机对驾驶员由驾驶员目视进行识别以外,还包括使道路规则信息、工程信息、道路指引信息等的提供成为可能这一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部件,在由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与读写装置进行相互通信之前,作为使确认者能够事前识别IC卡存在的部件,在设有封入了集成电路模块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上设置许多复现反射元件,能够使来自外部的光朝向光源进行反射。
更具体地说,在以至少由表面保护层、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背面保护层及内置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组成为特征的复现反射性集成电路封入制品中,在上述复现反射层上设置许多复现反射元件,能够使来自外部的光朝向光源反射。
另外,在因复现反射产生的光的反射,对于在入射角度大的位置上的观测者,目视确认性显著降低,但在本发明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上,在复现反射层的背面配置照明装置,复现反射层对于来自标识前面的光呈现复现反射性,对于来自标识内部的光呈现光透射性,因此对位于具有大观测角的观测者而言,也提供优良的视认性。
用于本发明的复现反射单元由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以下也称作CC元件)或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理想方式的复现反射元件即CC元件,可以采用选自三角锥型立方隅角元件、全立方体型立方隅角元件、凹坑型立方隅角元件及正交棱镜元件的群中的至少1种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等。其中三角锥型CC元件易于形成微小的复现反射元件,由于易形成薄的制品,因此是理想的。
CC元件可采用同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一样设置金属薄膜层、在棱镜反射面上反射光的镜面反射型CC元件,或者采用通过形成在棱镜背面设置空气等折射率小的层的元件、根据内部全反射原理、使光在棱镜反射面上反射的内部全反射型CC元件。这种内部全反射型CC元件由于没有必要同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一样设置金属薄膜层,因此来自设置于内部的照明装置的光容易通过,并且不会由于金属薄膜层的颜色而导致复现反射性集成电路封入制品的外 观变暗,因此在事前识别性方面是理想的。
另外,由于在非接触型复现反射性集成电路封入制品中,内部全反射型CC元件没有金属薄膜层,不会引起通信中的电波障碍,因此比上述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及镜面反射型CC元件理想。如果不设置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的金属薄膜层,虽然对于防止电波障碍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但存在因复现反射面积减少而降低事前识别性的缺点。
如果在这种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上设置金属薄膜层,则采用由立方隅角棱镜和在其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组成的镜面反射型立方隅角棱镜来构成复现反射层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该装置容易使来自设于内部的照明装置的光通过,所以不容易发生电波障碍,因此是理想的。
以上述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可以通过采用腐蚀等手段,例如以网眼状除去金属薄膜层而使棱镜露出来形成。
如果面积率大于80%,则复现反射层的外观变暗,内部照明的光透过率降低,因此是不理想的。
另外,构成复现反射层的复现反射单元也可以由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来构成。
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最好采用封入透镜型,它能够根据需要,在直径30~500μm、折射率1.4~2.5的微玻璃珠上设置调整焦点距离的树脂薄膜层,然后为了提高复现反射效率,例如通过蒸镀及化学镀铝及银等金属等手段,在微玻璃珠的40~70%的表面面积上设置金属薄膜层而制成。
作为采用封入透镜型的复现反射元件的复现反射片的例子,由构成复现反射部分的复现反射元件的直径为30~500μm的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构成的复现反射片是理想的,表面由平滑、透明的表面保护层覆盖。直径小于30μm的反射元件,因衍射效果产生的光的发散过大,复现反射性能降低,因此不理想;直径大于500μm 的反射元件,因薄片的厚度过厚,也不理想。
另外,作为另一种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单元,可以采用膜片透镜型复现反射元件。由构成复现反射部分的复现反射元件的直径为30~500μm的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组成的复现反射片是理想的,构成表面保护层的塑料薄膜的表面是平滑、透明的。与封入透镜型复现反射片一样,对于直径小于30μm的反射元件,因衍射效果产生的光发散过大,复现反射性能降低,是不理想的,对于直径大于500μm的反射元件,薄片厚度过厚,另外,所形成的图像的鲜明度降低,因此也是不理想的。
另外,上述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单元由微玻璃珠型元件和在其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构成,容易使来自设于内部的照明装置的光通过,难以发生电波障碍,因此是理想的。
如果该面积率大于80%,则在复现反射层的外观变暗,内部照明的光透过率降低,因此是不理想的。
构成本发明制品的复现反射层,最好采用国际申请PCT/JP02/06070中公开的、以至少由内置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模块、光的复现反射元件以及它们的承载层组成为特征的复现反射性集成电路封入制品。
在使用这种制品的情况下,电波识别装置内置在复现反射层中,但该电波识别装置能够在表面保护层、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及背面保护层中的任一层与层之间至少设置1个。
或者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内置载波频率特性不同的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及形状不同的天线,该电子识别装置通过电路连接,使电波识别装置上存储的电子信息被共有。
通过组合不同的相互通信距离与相互通信速度,将2个以上的载波频率特性不同的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组合使用,能够例如使远距型和邻近型读写器进行组合。
在ISO标准SC31一18000中正制订、审议的载波频率有135kHz (18000-2)、13.56kHz(18000-3)、2.45GkHz(18000-4)、5.85GHz(18000-5)、860~930kHz(18000-6)及433.92kHz(18000-7),可以将2个以上具有上述载波频率的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组合使用,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频带。
另外,通过组合不同的调制方式,例如,振幅调制(AM)、移幅键控(ASK),ON/OFF键控(OOK),二相移相键控(BPSK),移相键控(PSK)及移频键控(FSK)等的相互通信方法,能改善相互通信的精度并实现信息传送的信息保密等。
另外,该电波识别装置通过电路连接,能够使电波识别装置上存储的电子信息共有,从而使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处理成为可能。
可用于本发明的通信用天线的形状和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线圈状及环状天线。
特别地,在车辆号码牌中复现反射整个牌照是理想的,例如在英国标准BS AU 145d:1998 Specification for Retroreflectingnumber plates(后向反射号码牌1998规格)中详细制订了关于复现反射标准的规定,在该标准的附图1上表示了应复现反射的最小限定区域。
在英国标准的附图1中,号码牌的外周6mm未规定复现反射,由于在此区域设置环状的天线,能够设置与上述英国标准的一致和最大尺寸的天线,因此特别理想。
另外,使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能够与外部通信的通信用天线,可以在承载层(核心层和内层)上用金属细线、箔及蒸镀金属以丝网状、线状及环状地设置。
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和通信用天线均可以设置在构成本发明的各层之间及层的内部,不需要用于供给来自外部的电力的供电端子和传输电子信号用的通过介质的电磁耦合结构等。因此,本发明中天线和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可以直接或通过跨接线而结合。作为结合的方法,可以采用导电性粘结剂,各向异性粘接片, 焊锡法,钎焊法及焊接法。
作为形成用于本发明的通信用天线的方法,可以采用部分地设置金属薄膜层的部分设置法、部分地除去金属薄膜层的部分除去法及机械加工法。
作为部分设置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即通过印刷法,掩模法及平版印刷法,在设置天线的薄片层上设置掩模,然后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电镀法或者化学镀法等手段,按照要求的天线形状设置金属薄膜层。
通过部分设置法,在复现反射片上设置天线时,可以在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片上埋入微玻璃珠,根据需要在设有在微玻璃珠型元件和其上隔着树脂薄膜层而设置的微玻璃珠的金属薄膜层的一侧设置掩模,然后,通过真空蒸镀铝的方法,在同一层上同时设置天线和金属薄膜层。这样形成的天线具有复现反射性能。另外,对于棱镜型复现反射片也同样能够在棱镜的反射侧面上在同一层上同时设置天线和金属薄膜层。
作为部分除去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即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电镀法或者化学镀法等手段在设置天线的薄片上预先设置金属薄膜层,然后,通过化学腐蚀法,干蚀法、激光法及喷砂等机械除去法,按照要求的天线形状部分地除去金属薄膜层。
通过部分除去法在复现反射片上设置天线时,在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片和棱镜型复现反射片上采用众所周知的传统方法,通过真空蒸镀法,以铝等作为金属薄膜层全面地设置,然后例如通过印刷法,部分地涂覆腐蚀液,使天线的形状留下,通过化学腐蚀法,形成天线,最后,中和腐蚀液,进行水洗,这种方法是理想的。
作为可用于化学腐蚀液的化学试剂,可以使用各种酸及碱类。作为可用的酸类例子可以采用盐酸、硝酸,硫酸及磷酸的水溶液,作为碱类的例子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化学腐蚀液的浓度必须根据酸及碱的种类、金属薄膜层的厚度及腐蚀处理的 速度,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为5~40%(重量)。
通过印刷法进行化学腐蚀处理时,以改善印刷性为目的,最好作为粘度调节剂加入各种高分子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藻朊酸钠、聚丙烯酸盐、聚乙烯醇及羟乙基纤维素、羧化甲基纤维素及甲基纤维素等各种纤维素衍生物等,根据印刷方法及速度,可以适当选择可用的粘度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没有特别限制。
另外,以改善与金属薄层的湿润性及浸透性为目的,最好在化学腐蚀液中加入各种表面活性剂。可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没有特别限制,胺类型、铵盐类型、吡啶衍生物等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另外,硫氧化油、脂肪酸盐、硫氧化酯油、烷基硫酸酯盐等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还有多价醇的部分脂肪酸酯、脂肪酸乙烯氧化物加成物等非离子系活性剂,这些均是理想的选择。
印刷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最好采用凹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及喷墨法。另外,作为其它的除去法,也可以采用干蚀法、激光法及喷砂法等机械除去法。
作为机械加工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即通过冲孔法及激光加工法将金属薄片加工成天线形状的方法以及通过将细线状的金属线以环状加工的方法加工天线、然后设置在承载层上的方法。
在任何一种方法中,作为金属薄膜层和能用作天线材质的金属可以分别单独设置铝、铝-镁合金、铝-锰合金、银、铜、镍、铜-镍合金、黄铜及磷青铜或者将它们复合、叠层而设置,其中铝和铜因其电波接收性能优良而较为理想。
通信用天线部分的金属薄膜层的厚度最好为0.2~500μm。若金属薄膜层的厚度小于0.2μm,则电波接收性能降低,用作复现反射片的反射层时易产生镜面反射特性降低等问题,因此不理想。另外,若金属薄膜层的厚度大于500μm,则薄片厚度过大、薄片柔软性降低、易造成弯曲性降低以及在形成天线时图像分辨率降低、难以获得清晰的图案等问题,是不理想的。
另外,铝用作复现反射片的金属薄膜层时,呈现优良的光学特性,因此特别理想。铝金属薄膜层的连续蒸镀处理装置由真空容器、开卷装置、卷绕装置和加热装置组成,真空容器可以保持7~9×10-4 mmHg左右的真空度,开卷装置输送设置在真空容器中的、由基片及其在光入射侧表面上叠层的表面保护层构成的复现反射薄片,卷绕装置卷绕蒸镀处理后的复现反射薄片,加热装置处于它们之间,能够通过电热丝使置于石墨坩埚中的铝熔融。在石墨坩埚中放入纯度99.99%(重量)以上的纯铝颗粒,例如,在交流电压350~360V、电流115~120A、处理速度30~70m/分的条件下,通过熔融、蒸汽化的铝原子,能够在复现反射元件的表面上例如以0.2~2μm厚度蒸镀形成金属薄膜层。
这样,在棱镜反射面上设置的通信用天线中,未设置通信用天线的CC元件部分自不待言,即使在设有通信用天线的CC元件部分的任何区域中,也能够使光朝向光源复现反射,这对于夜间的事前识别性特别优良。另外,传统技术中的通信用天线的设置限定在平坦部分,而本发明中的CC元件的棱镜反射面及微玻璃珠上设置的通信用天线由于具凹凸形状,能够获得增大的天线面积,因此通信性优良。
另外,在设置了金属薄膜层的复现反射层中,以防止来自外部的电波由于金属薄膜层而发生电波障碍为目的,在立方隅角棱镜或微玻璃珠型元件上设置的金属薄膜层可以不形成连续的层,而划分出电气上绝缘的区域。
未设置形成分区的金属薄膜层的分区区域的宽度可以在电气上绝缘,也可以是视觉上无法识别的狭窄的宽度。这样的绝缘分区的宽度以1μm以上为理想。作为分区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上述例示的腐蚀法等。这种狭窄宽度的分区区域能在夜间均匀看到复现反射,且不会使外观降低。
另外,微玻璃珠型元件中,在设于微玻璃珠上的金属薄膜层最好在微玻璃珠型元件之间不形成连续的层,作为电气上绝缘的微玻璃珠型元件而独立存在。用于获得这种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层的方法,在贝里(ベイリイ)等人在特开昭62一121043号提出的方法是适用的。
另外,将至少在位于设置通信用天线的区域的上述立方隅角棱镜或微玻璃珠型元件上设置的金属薄膜层除去,对于防止电波障碍是理想的。
本发明使用的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Memory)及EEPROM(Electron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等存储电路构成,设计成使能够执行处理机能、存储机能及输入输出控制机能。
另外,内置有所谓一般称为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IC)的非接触型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
另外,作为经由通信用天线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部件,设有将因来自外部的电波而发生的感应电动势分配为接收信号和卡用电动势的检波解调器、二值化电路,另外,还设有将发送数据发射的调制器、RF放大器、滤波耦合电路等。
可用于本发明的表面保护层的材料,只要光学上且对电波是透明的,对于来自外部的紫外线及水分是稳定的,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的国际申请PCT/JP02/06070中公开的物质。
另外,可以适当采用背面保护层的耐久性优良、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及紫外线等浸入的材料。
在构成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表面保护层、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背面保护层及以上各层之间设置的电波识别装置通过各种方法粘结、连接或一体化,从而形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作为这些方法,可以分别单独采用各种粘接剂、粘结性薄片、粘结剂、粘附性薄片的方法及通过加热压接的热封接方法或机械固定的方法等,或者将它们适当进行组合。另外,可以通过各种热敏粘结剂、压敏粘结剂、热固化、紫外线固化及电子射线固化型的交联型粘结剂或者热熔接等手段进行结合。
特别地,在粘结表面保护层、信息显示层及复现反射层中使用的各种粘接剂、粘结性薄片、粘结剂、粘附性薄片,采用光学上透明、耐久性优良的材料是理想的,且为了改善耐久性,最好添加各种紫外线吸收剂及光稳定剂等。
特别地,在光透射性基材上进行粘贴时,根据光透射性和耐热性的观点,最好采用聚(甲基)丙烯树脂型压敏粘结剂。另外,为了改善耐侯性及耐热性,最好分别以0.05~5%(重量)比例添加与上述表面保护层中所用的相同的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及氧化防止剂等。
用于本发明的信息显示层是指设有各种文字信息、标志、图样、图案、相片、条码等的层,作为设置方法,可以适当采用凹版印刷、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喷墨等印刷法,将热转印色带转印的方法以及设置剪贴字符等的方法等。
设置的信息显示层在光学上既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另外,也可以作为复现反射性的层而设置。
可用于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可以采用背面投光式照明装置或侧面投光式照明装置的任何一种装置。作为可用于各自类型的照明装置的照明光源,可以采用荧光灯、冷阴极灯、卤素灯、氙灯、钠灯、LED。另外,最好各种光源能通过将背面反射板及导光板组合而能够获得均匀的亮度。用于本发明的背面反射板具有焦点在光源中心位置上的抛物线截面形状,最好配置成能够使由光源发出的光相对于构成信息显示部的面的法线以0~30度的入射角从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的背面入射。
作为可用的光源,最好能够特别采用LED,其中白色LED可作为功耗低、发热量小、高照度的光源。
照明光源和导光板的组合对于制作薄型的内照明标识是一种优良的照明装置。可以适当选择可用的导光板,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光反射性的白色薄片及乳白色的半透明板,另外,还有在表面上形成线状槽的棱镜片、在表面上形成三角锥及四角锥棱镜的棱镜片等。
通过采用上述导光板及面状发光材料,容易实现使由本发明的复现反射性的内照明标识所使用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相对于构成信息显示部的面的法线,以0~30度的入射角从棱镜型复现反射性元件的背面入射,这样可有效提高从背面至标识前面通过的光强度,因此是理想的。如果入射的光的角度大于30度,则有效光透过变得困难,因此是不理想的。
上述信息显示部和照明装置可通过封闭并保持它们的长方体而一体化。长方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选择长方体及圆柱状等。可用的材质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将各种金属及塑料、木材、石料等分别单独或组合使用。为了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及灰尘浸入,长方体最好采取密封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使内部产生的蒸汽、热及浸入的水等排放到外部的结构。
另外,在长方体的内部或外部可以配置电源装置等附属装置。作为电源装置包括普通的外部交流电源、直流蓄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等。由太阳能电池和低能量EL光源组合的照明装置,从其无需维修、长寿、低能量成本的角度考虑尤为理想。
本发明采用电致发光材料的面状发光材料作为光源,因此适合于形成薄型内照明标识。另外,基于EL原理的面状发光式照明装置可以获得具有亮度分布非常均匀的内照明标识,因此特别理想。
采用基于上述EL原理的面状发光材料,容易使由本发明的复现反射性的内照明标识上使用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于构成信息显示部的面的法线,以0~30度的入射角从棱镜型复现反射性元件的背 面入射,能有效提高从背面向标识的前面透过的光强度,因此是理想的。如果入射的光角度大于30度,则透过的有效光降低,因此是不理想的。
另外,可以适当采用背面保护层的耐久性优良、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及紫外线等浸入的材料。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在与读写器相互通信之前,作为在夜间不采用特别的识别手段,确认者也能事前识别本发明的制品存在的装置,可以在设有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上采用设有许多复现反射元件的复现反射层,使来自外部的光朝向光源反射。另外,通过在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背面设置照明装置,能够在大范围的观察位置被识别。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对于通过视觉的事前识别性的改善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作为采用本发明制品的其它方式,例如,可以用作交通标识及车辆号码牌。本发明的制品上设置的复现反射层,例如,可以为驾驶员提供视觉的事前识别信息,同时将由反射型传感器的光源发出的光复现反射到光源附近的受光器,告知显示装置的接近。
在设有用于本发明的金属薄膜层的复现反射层立方隅角棱镜或微玻璃珠型元件上设置的金属薄膜层不形成连续的层,而划分出电气上绝缘的区域,因此能够防止对来自外部的电波的电波障碍的发生。
另外,在设置2个以上内置设有通信用天线的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式显示装置上,这些电子识别装置通过电路连接,能够共有这些电波识别装置中存储的电子信息,因此能够进行高密度、大量的信息处理。
另外,在设置2个以上内置设有通信用天线的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式显示装置上,这些电波识别装置的传播频率不同,因此能够同时使用远距识别和附近识别,能够进行高密度的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
与用于本发明中的电致发光光源组合的照明装置,可以制造薄而轻的EL内照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结构图。
图3是在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中采用的天线装置的外观图。
图4是在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中采用的天线装置的外观图。
图5是在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中采用的天线装置的外观图。
图6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结构图。
图7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剖面图。
图8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剖面图。
图9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剖面图。
图10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剖面图。
图11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结构图。
图12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结构图。
图13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结构图
图14是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EL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的结构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首先参照图1~10,说明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
图1作为设有本发明的1个或2个以上的电波识别装置及1个或2个以上通信用天线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1例,表示电波识别型的复现反射性车辆号码牌的适用方式。
表面保护层1是厚度5mm的聚甲基丙烯酸酯薄片,在复现反射层3的表面上印刷有车辆编号及各种标识等信息显示层。电波识别装置7由天线图形宽度为1mm、环状的通信用天线和载波频率为13.56MHz的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通过导电性粘结剂电气连接在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薄片上而设置。背面保护层5和上述各层通过丙烯系粘结剂层2及4一体化。另外,为了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及污物浸入,采用聚氯乙烯制的罩6进行保护。
复现反射层采用日本カ一バイド工业株式会社制的ニツカライトTMMLG级封入型复现反射片,设有环状天线的外边缘部在宽度6mm的范围,将微玻璃珠上设置的金属薄膜层通过采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腐蚀法除去。
图2是另一例设有本发明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表示电波识别型的复现反射性车辆号码牌的另一适用方式。
在图2的方式中,电波识别装置7通过导电性粘结剂将天线图形宽度为1mm、线圈状的通信用天线和载波频率为13.56MHz的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在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薄片上电气连接而进行设置。
设有信息显示层的复现反射层3采用的是日本カ一バイド工业株式会社制的ニツカライトクリスタルTM级内全反射式棱镜型复现反射片#92801。由于该复现反射层未在复现反射元件上设置金属薄膜层,所以不会因金属薄膜层而产生电波障碍,因此是理想的。
图3~5表示可用于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上的通信用天线的适用方式。这些图中所示的斜线部分表示天线,涂黑的部分表示电波识别型集成电路,它们通过跨接线等由导电性粘结剂等在电气上连接。
图3表示可用于本发明的环状的天线。图3表示在英国标准的BSAU 145d:1998 Specification for Retroreflecting number plates(后向反射号码牌1998规格)中,表示复现反射标准的图1所示的应复现反射的最小限度的区域。可以不复现反射的区域是图3中天线区域(宽度6mm以内)及由虚线包围的2个区域。此非反射区域上,除去了复现反射元件的金属薄膜层,能够防止电波障碍。
另外,在上述规定的大部分反射区域中,以1μm左右的不可视见的细小区域,将金属薄膜层以预先在电气上绝缘的分离区域的方式分开来防止电波障碍,这种方式是理想的。对分离区域的大小及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分开成0.5cm~10cm见方的区域。在图3中作为六角形网眼表示,但分离区域设置得充分狭窄,使在外观上难以识别。
图4表示可用于本发明的线圈形状的天线。在这种形状的天线上预先将对应于有天线的部分的复现反射层的金属薄膜层除去或者如上所述预先将金属薄膜层分开成电气上绝缘的分离区域,都是理想的。
另外,可以采用内全反射式棱镜型复现反射层。由于复现反射层在复现反射元件上未设置金属薄膜层,所以不会因金属薄膜层产生电波障碍,因此是理想的。
图5是表示可用于本发明的超小型环状的天线。在这样小的天 线中除去金属薄膜层的区域被限于最小限度,因此是理想的。
图6作为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1例,表示电波识别型的交通标识的适用方式。
通过粘结剂层2及4,将厚度7.5mm、直径90cm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制的表面保护层1、作为信息显示层而在表面上印刷交通规则信息的内部全反射类型的棱镜型复现反射层3、在厚度7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上设有圆形通信用环状天线和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7以及背面保护层5一体化。
作为可用于上述背面保护层5的材质,可以采用交通标识上通常使用的塑料材料、木材、铁板或铝板,其中塑料材料和木材是理想的。
上述交通标识通过安装配件8安装在设置支柱9上。
图7~10表示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适用方式的剖面结构图。
图7表示以封入透镜型复现反射片用作复现反射层的方式。图7中10表示表面保护层,12表示粘结剂层,11表示通过印刷在复现反射层上设置的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由表面层13、印刷层14、可以兼作信息显示层的复现反射元件的保持层16、微玻璃珠17、焦点调节层18、反射光的金属薄膜层19构成。电波识别装置由通信用天线22和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23构成,通过粘结剂层20粘接在背面保护层21与复现反射层之间。
图8表示采用膜片透镜型复现反射片作为复现反射层的方式。在图8中10表示表面保护层,12表示粘结剂层,14表示通过印刷而在复现反射层上设置的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由表面层13、复现反射元件的结合剂层16、微玻璃珠17、反射光的金属薄膜层19构成,表面层13和结合剂层16通过结合部分29形成密闭封入结构,形成空气层27。电波识别装置由设置在承载层24上的通信用天线22和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23构成,通过粘结剂层20,粘结在背面保 护层21与复现反射层之间。
图9表示采用内全反射式棱镜型复现反射片作为复现反射层的方式。在图9中10表示表面保护层,12表示粘结剂层,11表示通过印刷而在复现反射层上设置的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由表面层25、复现反射元件的结合剂层28、微棱镜层26构成,微棱镜层26和结合剂层28形成密闭封入结构,形成空气层27。电波识别装置由通信用天线22和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23构成,通过粘结剂层20,粘结在背面保护层21与复现反射层之间。
图10表示用内全反射式棱镜型复现反射片作为复现反射层的另一方式。与图9的方式相比,表面保护层10作为薄而柔软的层形成,在其内面上通过印刷法设置信息显示层11,通过粘结剂层12,结合在复现反射层上。图10中的微棱镜作为非柔软的、有厚度的层,例如通过压缩成型法及射出成型法成型。另外,设置用于形成进行内部全反射的空气层27的结合部位29,通过将承载层24上设置的电波识别装置22、23和背面保护层21通过粘结剂层20结合,形成密闭封入结构。
下面,参照图11及12,说明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
图11作为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1例,表示设有背面投光式照明装置的复现反射性交通标识的适用方式。
图11中32表示背面反射板31设于表面的表面保护层,33表示复现反射层,34表示用于使来自内部的光均匀分散的光扩散层,39表示设有电波识别集成电路和通信用天线的电波识别装置,35表示构成照明装置的光源装置,36表示用于使光源装置发出的光反射到前面的背面反射板,37表示封闭支持内照明式复现反射装置的长方体。
图12作为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 示装置的另一例,表示设有侧面投光式照明装置的复现反射性交通标识的适用方式。
图12中,32表示信息显示层31被设于表面的表面保护层,33表示复现反射层,34表示用于使来自内部的光均匀分散的光扩散层,39表示设有电波识别集成电路和通信用天线的电波识别装置,35表示构成照明装置的光源装置,38表示用于使光源装置发出的光反射到前面的导光板,37表示封闭支持内照明式复现反射装置的长方体。
下面,参照图13及14,说明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EL内照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最佳方式。
图13作为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EL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1例,表示电波识别型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的号码牌的适用方式。
在图13中,41是表面保护层,43是在表面上设有信息显示层的复现反射层,44是设有电波识别装置的层,45是基于电致发光的光源装置,通过通电线47与外部连接,46是封闭支撑上述各层的长方体形状的背面保护层,这些层通过粘结剂层42叠层而成。
图14是作为设有本发明的电波识别装置的EL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另一例,表示电波识别型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交通标识的适用方式。
图14中,41是表面保护层,43是在表面上设有信息显示层的复现反射层,44是设有电波识别装置的层,45是基于电致发光的光源装置,通过通电线47与外部连接,48是背面保护层。
上述交通标识作为路侧型交通标识,通过安装配件49和支柱50设置在道路路侧,但标识形状不限于这种路侧型,可以任意选择路侧矩形型、顶置标识型等。

Claims (23)

1.一种设有电波识别装置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由表面保护层、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及背面保护层构成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任何一层或这些层之间设有1个或2个以上内置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所述电波识别装置内置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设有1个或2个以上与所述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连接的通信用天线,在具有这种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中,在复现反射层的背面配置照明装置,复现反射层上设有多个复现反射元件,用于复现反射来自显示装置前面的光,透射来自标识内部的光,且具有将所述表面保护层、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背面保护层、电波识别装置和照明装置封闭保持的长方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用天线在复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的背面上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用天线在复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上形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复现反射层的复现反射元件由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由内部全反射型立方隅角棱镜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通过由立方隅角棱镜和在该立方隅角棱镜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构成的镜面 反射型立方隅角棱镜构成。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是选自三角锥型立方隅角元件、全立方体型立方隅角元件、帐篷型立方隅角元件及正交棱镜元件构成的群的至少1种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复现反射层的复现反射元件由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由微玻璃珠型元件和在该微玻璃珠型元件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构成。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立方隅角棱镜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不形成连续的层,而划分出电气上绝缘的区域。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微玻璃珠型元件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不形成连续的层,而划分出电气上绝缘的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上述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是背面投光式照明装置或侧面投光式照明装置中的任何一种装置。
13.一种设有电波识别装置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由表面保护层、信息显示层、复现反射层及背面保护层构成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的任何一层或这些层与层之间设有1个或2个以上内置集成电路的电波识别装置,所述电波识别装置内置电波方 式识别型集成电路,设有1个或2个以上与所述电波方式识别型集成电路连接的通信用天线,在具有这种电波识别装置的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中,在复现反射层的背面配置基于电致发光原理的照明装置,复现反射层上设有多个复现反射元件,用于复现反射来自显示装置前面的光,透射来自标识内部的光。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用天线在复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的背面上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用天线在复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上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复现反射层的复现反射元件由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由内部全反射型立方隅角棱镜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通过由立方隅角棱镜和在该立方隅角棱镜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构成的镜面反射型立方隅角棱镜构成。
19.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是选自由三角锥型立方隅角元件、全立方体型立方隅角元件、帐篷型立方隅角元件及正交棱镜元件构成的群的至少1种立方隅角棱镜型复现反射元件。
20.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复现反射层的复现反射元件由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构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玻璃珠型复现反射元件由微玻璃珠型元件和在该微玻璃珠型元件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构成。
22.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立方隅角棱镜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不形成连续的层,而划分出电气上绝缘的区域。
23.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电致发光内照明式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微玻璃珠型元件上以面积率小于80%而部分设置的金属薄膜层不形成连续的层,而划分出电气上绝缘的区域。 
CN200380100993XA 2002-10-08 2003-10-08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03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95329 2002-10-08
JP295329/2002 2002-10-08
JP298352/2002 2002-10-11
JP2002298869 2002-10-11
JP2002298352 2002-10-11
JP298869/2002 2002-10-11
PCT/JP2003/012873 WO2004034357A1 (ja) 2002-10-08 2003-10-08 再帰反射性表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05020A Division CN101840658B (zh) 2002-10-08 2003-10-08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3729A CN1703729A (zh) 2005-11-30
CN1703729B true CN1703729B (zh) 2011-07-27

Family

ID=320967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050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0658B (zh) 2002-10-08 2003-10-08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CN20038010099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03729B (zh) 2002-10-08 2003-10-08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050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0658B (zh) 2002-10-08 2003-10-08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7248169B2 (zh)
EP (3) EP2450871A2 (zh)
JP (1) JP4658605B2 (zh)
KR (1) KR100920394B1 (zh)
CN (2) CN101840658B (zh)
AU (1) AU2003272940B2 (zh)
BR (1) BR0315121A (zh)
CA (1) CA2501785C (zh)
MX (1) MXPA05003670A (zh)
PL (3) PL376175A1 (zh)
WO (1) WO2004034357A1 (zh)
ZA (1) ZA2005033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76175A1 (en) * 2002-10-08 2005-12-27 Nippon Carbide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ursive-reflection display device
JP5166875B2 (ja) * 2004-11-10 2013-03-2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家電機器の遠隔モニタ装置
US20060200980A1 (en) * 2005-03-09 2006-09-14 Gagne Norman P System for producing flexible circuits
JP2007030617A (ja) * 2005-07-25 2007-02-08 Denso Corp 電波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及びナンバープレート
JP2007093629A (ja) * 2005-09-02 2007-04-12 Nippon Carbide Ind Co Inc 電波透過型再帰反射シート
NZ543963A (en) * 2005-12-02 2008-12-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Retroreflective device
BRPI0706514A2 (pt) * 2006-01-12 2011-03-29 Ppg Ind Ohio Inc dispositivos expositores e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e painel expositor
DE102006044584A1 (de) * 2006-09-19 2008-03-27 J.H. Tönnjes E.A.S.T.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kennzeichen
US20080197993A1 (en) * 2007-02-15 2008-08-21 Trade Winds Inc. Vehicle Meter Display Altering Apparatus
CN101367362B (zh) * 2007-08-17 2011-12-21 数伦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防伪电子车牌
KR101385747B1 (ko) * 2007-09-21 2014-04-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종이 표시 유니트 및 이를 갖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KR20090071880A (ko) * 2007-12-28 2009-07-02 주식회사 지케이파워 금속카드 및 금속카드 제조방법
EP2231930B1 (en) * 2008-01-04 2014-02-26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Reflector pole
KR20090102275A (ko) * 2008-03-25 2009-09-30 (주)넥손 교통안전 표지물
US8044861B2 (en) * 2008-06-30 2011-10-25 Harri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dge surface antenna ele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2124384B (zh) 2008-07-10 2016-10-12 3M创新有限公司 粘弹性光导
EP2310885B1 (en) 2008-07-10 2017-03-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and devices having viscoelastic lightguide
JP5681104B2 (ja) 2008-07-10 2015-03-0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粘弾性導光体を有する再帰反射物品及びデバイス
CN107037526A (zh) 2008-08-08 2017-08-11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粘弹性层的用于控制光的光导
DE102009005970A1 (de) 2009-01-23 2010-07-29 J.H. Tönnjes E.A.S.T. GmbH & Co. KG Kennzeichen, vorzugsweise Kraftfahrzeugkennzeiche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TWM359479U (en) * 2009-03-03 2009-06-21 Acxing Ind Co Ltd Bicycle display lamp
US9044055B2 (en) 2009-03-12 2015-06-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Garment with a retroreflective and electroluminescent article
EP2407010B1 (en) * 2009-03-12 2018-01-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aminate reflective and electroluminescent article and method
US8727550B2 (en) * 2009-03-12 2014-05-20 Oryon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electroluminescent assembly
US9547109B2 (en) * 2009-08-25 2017-01-17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ITMO20100124A1 (it) * 2010-04-21 2011-10-22 Giorgio Corradi Pannello di segnalazione ad alta visibilita'.
FR2966098B1 (fr) * 2010-10-13 2014-06-27 Francis Whitmarsh Plaque mineralogique d'immatriculation auto-luminescente a caracteres adheshives et raisons sociales optionellement animees, et l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P2741940B1 (en) * 2011-08-08 2017-07-05 Shenzhen BYD Auto R&D Company Limited License plate device for vehicle
FR2988349B1 (fr) * 2012-03-26 2014-05-09 Novatec Plaque mineralogique unique et non duplicabl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telle plaque et procede d'authentification d'une plaque mineralogique
RU2514025C1 (ru) * 2012-11-16 2014-04-27 Игорь Юрьевич Мацур Индук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индукционный регистрационный номерной знак и индукционный считыватель
US9888729B2 (en) * 2014-04-23 2018-02-13 Light Flex Technology, S.L. Light-emitting textile element with a free connection system
JP2014240981A (ja) * 2014-09-02 2014-12-25 株式会社エス・ケー・ジー 標識灯
DE102015100473B4 (de) * 2015-01-14 2023-11-0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pplikations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15228030A (ja) * 2015-07-03 2015-12-17 株式会社エス・ケー・ジー 標識灯
FR3047949B1 (fr) * 2016-02-22 2019-04-19 Systeme Plaque Mineralogique - S.P.M. Proced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e plaque signaletique ou d'immatriculation et plaque ainsi obtenue
US9688189B1 (en) * 2016-03-09 2017-06-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lluminated license plate
CN109640638B (zh) * 2016-03-31 2022-03-01 思恩培绍特信托有限公司 用于取样的设备和方法
US9896029B1 (en) * 2016-07-26 2018-02-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components utilizing detectable layers
US10094970B1 (en) * 2017-06-09 2018-10-09 Opto Tech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US10438105B2 (en) * 2017-06-27 2019-10-08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label
KR102033433B1 (ko) * 2019-04-08 2019-10-17 세일검사기술 주식회사 재귀반사를 이용하여 시인성을 향상시킨 방사성동위원소 운반차량 전용 방사성동위원소 경고표지 수납케이스
JP7070597B2 (ja) * 2020-04-07 2022-05-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樹脂成形品
CN114063338A (zh) * 2021-11-08 2022-02-18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
KR102474887B1 (ko) * 2021-12-21 2022-12-06 이정표 무선 인식이 가능한 재귀 반사 차량 번호판
CN114484377A (zh) * 2022-03-04 2022-05-13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回复反射器出光的照明结构、车灯和一种车辆
KR102577702B1 (ko) * 2022-11-30 2023-09-15 (주)제이피스타 무선 인식이 가능한 재귀 반사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1571A (en) * 1994-02-14 1997-04-1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tegrated retroreflective electronic display
CN1238044A (zh) * 1996-11-19 1999-12-08 美国3M公司 逆向反射片
CN2383175Y (zh) * 1999-07-27 2000-06-14 深圳市艾柯电子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电子防伪识别标签
US6441551B1 (en) * 1997-07-14 2002-08-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15906A (en) * 1935-03-23 1938-05-03 Chrysler Corp Reflector
US2161842A (en) * 1936-12-11 1939-06-13 William F Allison Combination lens and reflector
US2798147A (en) * 1952-05-24 1957-07-02 J G Moser Light-reflecting lens
BE758627A (fr) * 1969-11-07 1971-04-16 Oetiker Jakob Element structurel optique
US4025159A (en) 1976-02-17 1977-05-2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ellula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4200875A (en) 1978-07-31 1980-04-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and viewing laser-made images on high gain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JPS5958630A (ja) 1982-09-28 1984-04-04 Daicel Chem Ind Ltd 磁気カ−ド
US4588258A (en) 1983-09-12 1986-05-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ube-corner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having wide angularity in multiple viewing planes
JPS61153694A (ja) * 1985-10-03 1986-07-12 尾池工業株式会社 再帰反射装飾体
US4897136A (en) 1985-11-18 1990-01-3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encapsulated-lens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CA1284141C (en) 1985-11-18 1991-05-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ncapsulated-lens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US4801193A (en) 1988-03-04 1989-01-31 Reflexite Corporation Retroreflective sheet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952023A (en) 1988-03-18 1990-08-2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ternally illuminated retroreflective sign
JPH0432708Y2 (zh) 1988-06-10 1992-08-06
US5008142A (en) * 1988-09-02 1991-04-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mbedded lens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with flexible, dimensionally stable coating
US5122902A (en) 1989-03-31 1992-06-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having light-transmissive surfaces
US5264063A (en) 1990-05-16 1993-11-23 Reflexi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flexible retroreflective sheet material
US5381137A (en) * 1992-10-26 1995-01-10 Motorola, Inc. RF tagging system and RF tags and method
US5604485A (en) * 1993-04-21 1997-02-18 Motorola Inc. RF identification tag configurations and assemblies
US5552679A (en) * 1993-07-15 1996-09-03 International En-R-Tech Incorporated Electroluminescent and light reflective panel
JP3278299B2 (ja) * 1994-07-27 2002-04-30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再帰反射シート
JP2814477B2 (ja) 1995-04-13 1998-10-22 ソニー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非接触式ic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504456A (ja) 1995-05-01 1999-04-20 ミネソタ マイニング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自動化標識目録管理システム
US5608391A (en) 1995-05-11 1997-03-0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onic license plate architecture
CN1147742C (zh) * 1995-11-02 2004-04-28 美国3M公司 具有背衬的立方角逆向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EP0887665B1 (en) 1996-10-18 2004-12-22 Nippon Carbide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riangular pyramidal cube corner type retroreflective sheet
US6304169B1 (en) * 1997-01-02 2001-10-16 C. W. Over Solutions, Inc. Inductor-capacitor resonant circuits and improved methods of using same
JPH10320519A (ja) 1997-05-19 1998-12-04 Rohm Co Ltd Icカード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応答器
US6160526A (en) 1997-06-23 2000-12-12 Rohm Co., Ltd. IC module and IC card
JPH11134461A (ja) 1997-10-29 1999-05-21 Rohm Co Ltd Icカード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内蔵したicカード
JPH1138918A (ja) * 1997-07-14 1999-02-12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
JP3293554B2 (ja) * 1997-09-12 2002-06-17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盗難防止用タグ
JP3484356B2 (ja) 1998-09-28 2004-01-06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cカード及びicカード用アンテナ並びにicカード用アンテナフレーム
JP3335938B2 (ja) 1999-03-01 2002-10-21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cカード用アンテナフレーム及びic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WO2000060410A1 (en) * 1999-04-06 2000-10-12 E Ink Corporation Microcell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JP3824471B2 (ja) * 1999-04-21 2006-09-20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キューブコーナー型再帰反射シート及びキューブコーナー金型
JP2001151313A (ja) 1999-11-25 2001-06-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非接触式タグ付金属製物品及び金属製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6809892B2 (en) * 2000-07-26 2004-10-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ollow surface illuminator
JP2002074301A (ja) 2000-08-31 2002-03-15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接触型icカード用アンテナ、非接触型icカード用アンテナフレーム、及び非接触型icカード
US6975834B1 (en) * 2000-10-03 2005-12-13 Mineral Lassen Llc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2002198371A (ja) 2000-12-25 2002-07-12 Ebara Corp 配線形成方法
EP1225554A1 (en) * 2001-01-19 2002-07-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amper indicating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EP1411465B1 (en) * 2001-06-19 2008-08-06 Nippon Carbide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troreflective product in which integrated circuit is sealed
CN100370493C (zh) 2002-07-08 2008-02-20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内部照明标记
PL376175A1 (en) * 2002-10-08 2005-12-27 Nippon Carbide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ursive-reflection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1571A (en) * 1994-02-14 1997-04-1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tegrated retroreflective electronic display
CN1238044A (zh) * 1996-11-19 1999-12-08 美国3M公司 逆向反射片
US6441551B1 (en) * 1997-07-14 2002-08-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pparatus
CN2383175Y (zh) * 1999-07-27 2000-06-14 深圳市艾柯电子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电子防伪识别标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34357A1 (ja) 2004-04-22
JPWO2004034357A1 (ja) 2006-07-20
PL376175A1 (en) 2005-12-27
CN101840658B (zh) 2013-06-26
EP2450870A2 (en) 2012-05-09
EP1550991A1 (en) 2005-07-06
ZA200503305B (en) 2006-01-25
JP4658605B2 (ja) 2011-03-23
EP2450871A2 (en) 2012-05-09
US20060044651A1 (en) 2006-03-02
AU2003272940A1 (en) 2004-05-04
US7248169B2 (en) 2007-07-24
KR100920394B1 (ko) 2009-10-07
BR0315121A (pt) 2005-08-16
PL396521A1 (pl) 2011-12-19
PL396522A1 (pl) 2011-12-19
KR20050053678A (ko) 2005-06-08
EP1550991A4 (en) 2008-11-19
CA2501785A1 (en) 2004-04-22
AU2003272940B2 (en) 2008-08-07
US7532124B2 (en) 2009-05-12
CN101840658A (zh) 2010-09-22
CA2501785C (en) 2011-05-17
CN1703729A (zh) 2005-11-30
MXPA05003670A (es) 2005-06-08
US20070152834A1 (en) 2007-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3729B (zh) 复现反射性显示装置
US7598874B2 (en) Integrated-circuit enclosed retroreflective product
RU233271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ладающее свойствами световозвращения и излучения ответного радиосигнала
WO2013115216A1 (ja) 標示板
RU2349968C2 (ru) Отражательные устройства отображения
KR102474887B1 (ko) 무선 인식이 가능한 재귀 반사 차량 번호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410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