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9300A - 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9300A
CN1699300A CNA2005100773496A CN200510077349A CN1699300A CN 1699300 A CN1699300 A CN 1699300A CN A2005100773496 A CNA2005100773496 A CN A2005100773496A CN 200510077349 A CN200510077349 A CN 200510077349A CN 1699300 A CN1699300 A CN 1699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temperature
acting
organism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73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0185C (zh
Inventor
姚晓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Original Assignee
姚晓诗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姚晓诗 filed Critical 姚晓诗
Priority to CNB2005100773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0185C/zh
Publication of CN1699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9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01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018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它是由紫苏籽或白苏籽20~40%、蓖麻籽5~10%、线麻籽5~10%、有机物40~50%、风化煤8-10%重量百分比组成的原料制成的,其中植物籽经复合炭化与发酵后的有机物及风化煤分别破碎后混合造粒制成;有机物的发酵处理使用神农复合菌CGMCCNO.0219;本发明肥料杜绝了现有化肥生产中造成的高能耗、高污染及施用中产生的低利用、高残留,具有高效、速效、长效、无毒并举,施用广泛并可取代化肥的一种有机肥料。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各种农作物使用的肥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现有农业生产中多施用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前者存在着利用率低、残留物多、污染严重及肥效递减等问题,长期施用,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造成土地荒漠化,最终沙化。而后者的有机肥施用时,存在着养分低、速效性差、低效,以致农作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各阶段均出现脱肥的情况。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紫苏籽或白苏籽  20~40%
蓖麻籽          5%~10%
线麻籽          5%~10%
有机物          40%~50%
风化煤          8%~10%
其中,所述的紫苏籽或白苏籽,蓖麻籽和线麻籽按比例混合经高温复合碳化;所述的有机物经过发酵处理;将所述经处理后的原料及风化煤分别破碎后的微细颗粒混合制成。
所述的高温复合碳化是将按比例混合的紫苏籽或白苏籽、蓖麻籽、线麻籽,在150℃~180℃温度下滚动加热15~20分钟完成。
所述的有机物选用秸杆、食药用菌下脚料、人畜粪便、酒糟、醋糟、淀粉渣、糖醛渣、木糖醇渣、有机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发酵处理是将有机物中加入其重量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4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时: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为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
所述的破碎细度为80%以上的颗粒粒度为60目。
本发明的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它是由如下的步骤制成的:
(1)植物籽复合碳化
将紫苏籽或白苏籽、蓖麻籽、线麻籽按比例混合,在150℃~180℃温度下滚动加热15~20分钟,制得;
(2)有机物菌化发酵:
按配比选取有机物:秸杆、食药用菌下脚料、人畜粪便、酒糟、醋糟、淀粉渣、糖醛渣、木糖醇渣、有机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有机物总重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4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
(3)混合造粒:
将步骤1,2所得到的复合碳化原料和发酵的有机物和按比例取得的风化煤分别破碎,取80%以上粒度为60目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造粒、烘干、筛分制得。
本发明肥料有机物菌化发酵处理时使用的神农复合菌于1994年9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提供的请求保藏并注明下以鉴定参据的微生物(珠);AS group神农复合菌005。
本发明肥料中的原料紫苏籽、蓖麻籽、线麻籽复合碳化后,成为了土壤守恒活化剂,也是加入的神农复合菌的特殊食料,使神农复合菌能够迅速平衡发展,在作物的生长环境和过程中,复合菌的生命活动与作物的成长形成了一个三角守恒的良性循环链,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代谢分泌物是该复合菌的良性食料,而复合菌的生命活动中的代谢产物又是作物生长的优质而全面的养分,复合菌的代谢过程不仅提供了作物生长的养分,而且促进了各种维生素,酶及其他有利于作物生长物质的合成,刺激作物生长,协助作物吸收营养,该复合菌分解、合成能力强大,除能迅速分解有机物质,还能固氮、解磷、解钾,其供养达到生物自控、速缓相济,保障了作物各期的养分供给。复合菌的施入及其迅速繁殖,很快成为土壤环境中的优势菌,从而杀灭、抑制或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减少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大量的有机物质的施入,不仅是复合菌的良好载体和食料,同时也为作物提供了充足而全面的养分基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形成良好土壤环境的物质基础。有机物质在复合菌的作用下,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被作物吸收利用,一部分经过生物化学的作用,又重新组合成复杂,稳定的大分子高聚有机化合物,使土壤成为团聚体,改善了土壤透气性,耕性变好。该肥料密度较土壤小,比热容大,导热性好,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保水、通气的功能,水、肥、气、热综合指标的提高,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强了作物抗逆性能。
由于复合菌的生物作用,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改善了作物的品质,生物菌的分泌物能够和重金属元素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降解了重金属的毒性,从而净化了土壤环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杜绝了现有化肥生产中造成的高能耗、高污染及施用中产生的低利用、高残留;
2.具有高效、速效性和长效性、无毒并举,施用广泛,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如茶、桑、果蔬、花卉、药材等。
3.经多处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大田及保护地施用,在与化肥等价投放、同等管理的情况下,其肥效持平或高于化肥,且作物病虫害减少,抗逆性增强,还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同时解决了作物重茬的难题。
4、本发明的施肥方法简单,一次性施肥降低劳动成本。本发明的施肥方法为基施,即一次性作底肥,与种子同时下地,条施或穴施;用量:高产田为60~70kg/亩,中产田为70~80kg/亩,低产田为80~100kg/亩。
以下通过试验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一.本发明肥料无化学肥料的检测:
1.检验项目:全氮、无机氮、全镉、全铬、全铝、全汞、全砷;
2.检测单位:北京市肥料质量监督检测站;
3.检测日期:2002年03月20日;
4.检验报告检测结果汇总表样品分析结果表:
      样品编号:02029-1     样品名称:神农牌有机肥          检验日期:2002.03.25-2002.04.02
      检验项目   标准值   实测值       单项评介
全氮(N)含量,  %     /    1.56            /
无机氮(N)含量  %     /    0.64            /
全镉,        mg/kg     /    0.54            /
全铬,        mg/kg     /    51.1            /
全铅,        mg/kg     /    64.2            /
全汞,        mg/kg     /    0.0176            /
全砷,        mg/kg     /    4.29            /
5.结论:该肥料组成无化学肥料成分。
二.本发明肥料无毒无重金属的检测:
1.检测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检测日期:2001年05月:
3.样品分析结果表:
          样品分析表
                         单位:ug/g
    元素     含量
    Cu    66.489
    Zn    89.527
    Mn    135.80
    Fe    9128.5
    Mg    3720.0
    Ca    16247
    Na    6003.8
    K    8862.0
    P    133.78
    B    8.6015
    Pb     痕迹
    Cr    18.064
    As    0.2871
    Hg    0.0142
    全N    0.408%
  有机C    33.04%
4.结论:各项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三.本发明肥料毒性试验:
1.检测项目:加性经口毒性试验;
2.检测日期:2002年01月;
3.检测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所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检测受试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作用及强度。
(二).材料和方法:
1.样品来源:姚晓诗
2.受试物:名称:神农牌有机肥料(本发明肥料)
          性状:黑色颗粒
3.样品前处理:受试样品用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4.试验动物:壹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第01-3023号
5.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5%RH,群笼饲养,10只/笼。
饲料来源: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料合格证号:京动许字(2000)第031号。
实验动物房合格证号:医动字第01-2071号
6.试验方法:(一次最大限量法)
实验动物检疫3天后,选健康成年小鼠20只,体重18-22克,雌、雄各半,剂量设计雌性为10000mg/kgBW,雄性为10000mg/kgBW,按0.2ml/10gBW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灌胃前动物禁食过夜,自由饮水。灌胃后给予正常饮食,观察二周,记录中毒体征及死亡情况。
(三)、试验结果:
1.实验期间动物死亡情况:
    剂量(mg/kgBW)   性别   动物数(只)  死亡动物数(只)  死亡率(%)
   10000    雌       10         0       0
   10000    雄       10         0       0
2.在14天的观察期内,实验动物未见异常体征。尸检无异常。
雌性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0mg/kgBW
雄性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0mg/kgBW
3.结论:
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15193.3-94中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神农牌有机肥料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为实际无毒级。
四、本发明肥料长效、高效、适应广泛、改良土壤、提高产品质量试验。
(一)、试验内容:
从总体上研究“神农牌”(本发明肥料)有机肥在应县对各种农作物的适应性,用化肥作对照,试验其对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的影响。
研究“神农牌”有机肥对玉米、马铃薯、谷子、黍子、果树、西瓜等作物的产量、品质的影响,用化肥对照比较其结果。
通过试验确定在我县的应用推广前景。
(二)、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用化肥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小区试验和大田布点(不同土壤类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测定的主要技术指标:
1、产量    2、品质
(三)试验规模地点及预期达到的指标:
            玉米          1亩(大临河乡小临河村)
            马铃薯        2亩(南河种镇接马峪村)
            黍子          5亩(农业局良种场)
            谷子          2亩(下社镇姜庄村)
            西瓜          2亩(南泉乡西窑村)
            番茄          0.5亩(赵厚基)
            茄子          0.5亩(曹学慧)
            芹菜          0.5亩(姜志崇)
            李子          1亩(大临河乡北丰町村)
梨枣、草霉、苔韭、油桃    1亩(城关镇八里坡村)
(四)、试验起始时间
                   2000年3月-10月
(五)、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产量结果统计表
种类      亩  产  量(斤)     比对照增减(斤) 增产量每亩折款(元) 投资比较(元)     盈亏情况每亩(元)
    ck   有机肥(本发明)
  玉  米    1350    1408     +58     +20    +20     0
  马铃薯    3500    3480     -20     -7    +20     -27
  黍  子    530    530     0     0    +20     -20
  谷  子    765    780     +15     +7    0     +7
  西  瓜    6400    6000     -400     -40    -20     -20
  番  茄    6780    6900     +120     +24    +20     +4
  青  椒    6300    6500     +200     +40    +20     +20
  茄  子    8700    9000     +300     +30    +20     +10
  芹  菜    9600    9300     -300     -90    -10     -80
  苔  韭    2100    2300     +200     +100    +40     +60
结果分析
从试验结果表明“神农牌”有机肥,具有和化肥同样的增产效果,产量差异不大,但有机肥长效缓释,改良土壤,维持土壤酸碱平衡,提高了产品质量,是化肥不能取代的,同时还保护了环境,避免了土壤污染,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新型肥料。
五、本发明肥料高效、长效、速效试验。
(一)试验方法:
1、试验地点:
        城关镇青顺堡村刘德全的滩地
2、肥料与用量
        (1)底肥:碳铵50公斤/亩
        磷肥25公斤/亩  农家肥50担/亩
        追肥:硝铵25公斤/亩(对照肥)
        (2)底肥:本发明有机肥料65公斤/亩
3、试验设计
玉米均采用株行距为1尺×1.6尺,地力均等,环境条件相同的两个种植区,种植区面积为1000平方米。
4、施肥方式、时间
(1)对照田:基施农家肥、磷肥、种植为穴施碳铵,大喇叭口时随第一水追施硝铵。
(2)试验田:种植时穴施本发明有机肥料
5、调查内容
亩株数、有效株数、缺苗率、空株率、穗长度、穗行粒数、干粒重、穗粒重、穗粒数等见下表
 调查内容种植区  亩株数  亩有效株数  亩缺苗率 苗空杆率
    试验田  3750株    3350株     5%     6%
    对照田  3800株    3260株     6%     8%
(二)、试验结果:
试验田中玉米抗逆性、成熟度、生长态势,均好于对照田,其它数据见下表
 调查内容种植区  穗长度  穗、行粒数  穗粒数  穗、粒重  千粒重
    试验田   16cm     33粒  462粒    157克   340克
    对照田   18cm     38粒  532粒    150克   283克
从表上调查结果分析计算可以得出:对照田亩产为978斤,试验田亩产为1051斤,试验田比对照田增产7.5%。
(三)、试验小结
1、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的田块、玉米抗逆性强;生长态势好,成熟度高,有效株数百分率高,缺苗率与空杆率小于对照田块,穗粒重与千粒重均高于对照田块,效果比较显著。
六、本发明肥料提高产品品质、长效、高效试验。
(一)、追施材料
采用中国农科院物特产所1979年栽培试验园的六年生“左山一”单臂篱架双层水平正形,株行1.5×2.5米,管理水平中上等。
(二)、追施方法
6月10日在跟离植株1米远挖25厘米宽,25厘米深的施肥沟,每株施2斤本发明有机肥,施后伏土灌透水。
(三)、追施结果
   处理          产量    增产%     总糖%     增糖
 总产(斤)   单产
  生化肥    98.1   9.81     5.5     8.179    20.7
 CK(对照)    93   9.3     --     6.774     --
从表上看出施生化肥有增产效应,总糖上升。
                         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科研处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七日
棉花施用“神农”有机肥料试验总结
(一)、试验地点:永城县太丘乡胡小厂村胡楼组
(二)、试验承担单位:永城县人民政府棉花办公室
(三)、供试肥种:神农牌有机肥(本发明肥料)
(四)、试验处理:I.亩施本发明肥料45公斤;
                II.亩施美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5公斤(CK)
(五)、供试品种:湖北47(春播棉)
(六)、试验结果与分析:(月/日)
7/2调查:株高,I.53.8cm,II.37.4 cm,
         分茎叶片:I.16.4片,II.13.0片;
         茎粗:I.1.2 cm,II.0.7 cm;
         叶面积系数:I.0.58,II0.25;
         单株现蕾:I.13,II.6:
9/9调查,单株果枝:I.15.2个,II13.0个;
         单档果节:I72个,II60个
         单株成铃:I.31.15个,II22.95个;
         亩成铃:I.83731.2个,II.58775个;
最后考种:实收籽棉,I.310公斤,II.217.35公斤:
         霜前花比例:I.75%;II.40%;
         亩收入:I.639.47元,II.434.27元;
统计分析:
试验表明:在同等裁培条件下,亩施45公斤神农牌有机肥,比亩施20公斤美国二铵+5公斤尿素苗期早发(株增16.4cm,茎粗增3.4cm,叶面积系数增0.32)稳长,现蕾早(7/7单株现蕾数高出1倍以上),而且落花落蕾少(单株成铃多8.2个,高出435.73%),亩成铃增加24956.2个,增42.5%;早熟(霜前花多出35%),结果为施神农肥的高产(亩增籽棉92.35公斤,增产42.49%),高效(亩收高出205.2元,高57.61%)。
                           试验观测报告人:刘坤霞(技术员)
                                  河南省永城县棉花油料办
      水稻施用“神农”牌有机肥料试验总结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证明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中的肥效。
(二)、试验内容及方法
1.试验地选择在海林镇,江头村村农张振才家的地里,地势平坦,土质是黑河土,肥力状况中等,前茬水稻,试验品种:“127”于95年5月27日抛秧。
2、本试验采用亩对比法,设两个试验处理,处理1ck为常规施对照(二铵12.5KG,尿素22.5KG),处理2亩施神农有机肥60KG(其中40KG作底肥),20KG作迫肥)
(三)、试验结果
1、生育期调查
本试验于5月25日深耕施底肥平地5月27日抛秧,7天后试苗,苗期长势旺盛比对照颜色深,根系发达,叶长宽,分蘖多2-3个(由于该地在分蘖期断水11天故分蘖不好);株均比对照高7cm。7月29日初花比对照早3天,成熟期基本相同。
2、田间测产及属内考种结果:
见附表:
水稻考种表
试验项目:海林镇,乡(镇)江头村
户主:张振才    单位:亩·公斤·克·厘米
  处理       品种  出苗期    开花期    成熟期    收获期   点次   平方米株数            10株平均    百粒重   测产产量            折亩产
   株高  英数   粒数  百粒重   产量   亩增产     增产%
  对照
  处理 “127” 7.29 9.15 10.2 1 41 86.2 110 2.71
  2  42   78.3  108   2.80
  3  39   79.4  107   2.73
  4  38   85.1  98   2.75
  平均 40 82.3 106 2.74 783 64 8.9%
 对照   “127”   7.31   9.15   10.2
  处理 1 39 76.5 89 2.43
  2   40   80.3   92   2.57
  3   37   82.5   97   2.70
4 38 79.4 87 2.45
  平均   38.5   76.7   92   2.53   719
通过附表结果看,水稻施用“神农”牌有机肥株高比对照高5-6厘米、株粒数比对照多14粒,百粒重地对照重0.21克,比对照亩增产64公斤,产量比对照增加8.9%。
(四)、试验结果分析
“神农”牌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全期的肥料供应充足,没有出现脱肥现象,因此水稻增产比较明显、苗期长势旺盛并有一定的抗病和抗病虫害能力。
七、本发明肥料重茬、抗虫害试验。
(1)、安次区杨税务乡太平庄村王东勇两个温室,棚长64米,宽7米,种植面积为6分地,土质为沙壤,种植1500株伊丽莎白瓜,重茬已有4年了。一个温室棚底施神农肥(本发明有机肥)200市斤,另一个棚底施磷酸二铵150市斤做对照,2000年12月20日育苗,2001年1月30日定植随后浇水,瓜膨大期随水施尿素30市斤,在瓜膨大后期浇水并叶面喷肥一次,直至成熟。
廊坊市永清县韩村镇楼台村马玉良,温室长80米,宽6.5米,实种面积有7分地,土质为沙壤,种植伊丽莎白瓜1860株,连重茬3年,1月7日育苗,2月3日定植,其中1600株施用神农肥200市斤,做底肥,另260株则用磷酸二铵50市斤为对照,定植后浇水一次,瓜膨大期随水施尿素40市斤,瓜膨大后期叶面喷肥2次,收获前我们对两试验调查结果是:
1)、物候期提前,且产量增高。施用“神农牌”肥料比施用磷酸二铵做对照的伊丽莎白瓜,开花早,座果整齐,成熟期能提前5-7天,增产32.5%,调查情况如表(一)
伊丽莎白瓜生育期、产量调查表
                                               (表一)
瓜农姓名 底肥    面  积(长×宽)米 定植株数 定植时间 座瓜期 膨果期 收获期 单株果树  平均单瓜重(市斤) 产  量(市斤)
王东勇  “神农牌”肥200市斤 64×7 1500株 1月30日 3月2日   3月5日至4月5日 4月15日 2 1.10 3300
   磷酸二铵150市斤 64×7 1500株 1月30日 3月4日   3月6日至4月9日 4月20日 2 0.80 2240
马玉良  “神农牌”肥200市斤 68×6.5 1600株 2月3日 3月4日   3月6日至4月8日 4月16日 2 1.20 3840
   磷酸二铵50市斤 12×6.5 260株 2月3日 3月5日   3月8日至4月12日 4月21日 2 0.78 400
2)、使用“神农牌”肥比使用磷酸二铵长势好,病害发生轻,且没有出现根结线虫,枯萎病、蔓枯病、调查结果如(表二)
伊丽莎白瓜长势、病害调查表
                                           (表二)
   瓜农姓名     底肥     根系  根茎平均粗度(cm)  叶片颜色                         发病情况
根结线虫 蔓枯病    立枯枯萎病 其它病
王东勇   神龙肥    发达    2.00  叶片深绿     0     0       0     13
 磷酸二铵   不发达    1.50  叶片淡绿     23     27       50     210
    马玉良   神龙肥    发达    2.10  叶片浓绿     0     0       0     0
 磷酸二铵   不发达    1.45  叶色黄绿     12     22       16     32
注:其它病是指霜霉病,细菌性病等。
2、廊坊市永清县刘其营乡董家务村王勇,温室长60米,宽7米,重茬1年,种植1000株状元,施用“神农牌”肥250市斤,鸡粪3方做底肥,1月30日育苗,2月21日定植,定植时浇水一次,3月20日座瓜,瓜膨大期浇水并施40市斤尿素,瓜膨大后期喷杀菌药和叶面微肥一次,直至成熟。
廊坊市永清县刘其营乡贾家务村韩玉来。新种温室长98米,宽7米,种植2000株状元。施用磷酸二铵120市斤,复合肥100市斤,鸡粪13方做底肥。1月16日育苗,2月21日定植,定植时施140市斤油酱并浇水一次,3月20日座瓜,瓜膨大期施60市斤科蕊牌化肥浇水一次,瓜棚大后期瓜秧开始染病,连续打药,花去药费500元左右,拔除病秧900多株,剩1100株壮秧。收获前我们对两试验调查结果如下:
1)、使用“神农牌”肥比施用磷酸二铵的植株整齐,长势好。座果率高,成熟期提前5-7天,调查结果如(表三)
状元瓜生育期情况调查表                  (表三)
  瓜农姓名 施用底肥 育苗时间 定植时间 座果时间 膨大期 成熟时间 收获时间
王  勇    神农牌肥、鸡粪 1月30日 2月21日 3月20日   3月21日至5月4日 5月10日 5月14日
韩玉来   磷酸二铵、复合肥、鸡粪 1月16日 2月21日 3月22日   3月23日至5月7日 5月12日 5月18日
2)施用“神农牌”肥缓苗快,长势旺盛,茎粗叶大,根系发达,抗病性、抗逆性好,病害发生轻,调查结果如(表四)
瓜农姓名 施用底肥 种植面积(长×宽)米 实栽株数 种植年限 根系    根茎平均粗度(cm) 叶片颜色                 发病情况  病株占总数(%)
  蔓枯病   立枯枯萎病 疫病   其它病
王勇   “神农牌”肥、鸡粪 60×7   1000株 2 发达 2.10 浓录 0 0 0 18 2
韩玉来   磷酸二铵、复合肥、鸡粪 98×7 2000株 1 不发达 1.80 淡绿 254 203 292 150 45
注:其它病是提霜霉病、细菌性病等。
3)施用“神农牌”肥比施用磷酸二铵对比投资少,产量高,品质好,调查结果如(表五)
投入、产量、质量调查表    (表五)
 瓜农姓名                      投入     产量  含糖量(度)
施肥量 合款(元)  平均单瓜重(kg)  折合亩产量(kg)
王勇   “神农牌”肥250市斤、鸡粪3方 427.50 2.48 4960 14
韩玉来    磷酸二铵120市斤、复合肥100市斤、鸡粪13方 1374.80 2.20 4400 11
注:施用“神农牌”肥比施用磷酸二铵的状元瓜增产13%。
2、通过试验、示范调查结果分析:“神农牌”肥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人们已久的重茬问题,它能缓解土壤板结,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吸收与转换,改善作物的品质。凡是施用过神农肥的瓜菜、生长旺盛,抗病性强,座果整齐,果实膨大快,能提早上市5-7天,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而且“神农牌”肥是不含化学肥料的有机肥,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保护生态环境,是21世纪的理想绿色肥料。
                               廊坊市安农籽种服务部
                                      经理:李德刚
                                      农艺师:施强
                                      2001年5月20日
八、本发明肥料重茬、抗虫害试验
神农肥(本发明肥)改造老参地重茬连作技术试验
栽种过人参的土壤俗称“老参地“,具体表现为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微生态平衡失调,再栽种人参便出现严重烧须,根部腐烂。人参根须大量减少便影响对养份的吸收及地上部分光合作用,严重影响着人参的产量和质量。
该项技术研究主要以老参地的土壤的理化性状、微生态平衡、土壤肥力及土壤中抑制剂的变化为理论基础,改造老参地,进行人参重茬连作的技术研究。筛选最适宜与人参轮作的植物改造老参地。
实验方法:在老参地土上混种线麻和蓖麻,8月份太青埋入土内,多次翻倒使其充分腐熟,栽参时将神农肥(本发明肥)用作底肥。
实验处理代码:
A:种植线麻、蓖麻后压绿肥,用神农肥量0.25kg/m2
B:种植线麻、蓖麻后压绿肥,用神农肥量1kg/m2
C:种植线麻、蓖麻后压绿肥不使用神农肥kg/m2
D:种植线麻、蓖麻后压绿肥,用神农肥量0.8kg/m2
E: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用老参地土再栽参
实验小区面积为20m2,设三次重复,区组内随机排列,载参时选择大小基本相同的优质参苗;每小区内栽植85行,每行定植18株。
根据97年观测96年实验菌情结果见表(一)
97年选择了每平方米施本发明肥0.8kg进行中试,面积1600m2
中试方法:春季在床面按线麻和蓖麻比例为3∶2种植,至8月份压青,使其充分腐熟,栽参时施底肥(本发明肥)。
2、实验观测内容
2.1出菌率、保苗率、3年作货时存根率
2.2测试优秀小区的果实及种籽情况
2.3调查作货时根部病害及病情分析:
2.4小区产量分析、单产比较
3、试验结果分析
3.1 1996年-1999年度,实验结果
见附表(二)、(三)、(四),将表(二)各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进行
t测验得表(1)
表(三)、(四)可以看出使用神农肥改良老参地的最佳使用量为0.8kg/m2,这个剂量处理区的人参根部发病率\病情指相对其他处理较低尤其比对照显著,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5.3%和44.7%,而栽培3年人参的存根率又相对比其他小区高,比对照高出38%,从对表(二)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使用0.8kg/m2处理区的产量相对比A、C、E的产量差异极为显著,相对B也呈显著性,尤其比对照产量高出39.7kg。
3.2 1998年对实验区种子调查分析
由表(五)可以看出施肥区人参的单株果数、果重、百粒果容、鲜果容重,均比不施肥地块显示提高,尤其干籽千粒重比不施肥地块提高了1.77g。另外从1998年所拍的图片可以看出,施肥区人参结果率比不施肥地区高出很多,直观比较明显
3.3 1997-2000年度中试实验区结果分析
由表(六)可以看出进入中试阶段,实验区平均单产要比对照高出1.98kg,平均存根率比对照高出58%,而发病率则比对照降低了37%。4结论
4.1 通过几年的实验研究确定,利用神农肥,改造老参地土壤是解决人参重茬连作有效途径之一。
4.2 使用该肥处理老参地,再栽种人参,提高人参的抗病能力,存苗率明显提高,均能达到预期的指标。
4.3 使用该肥,改造了老参地再栽种人参,肥效时间长,足可以满足生长周期为三的人参生长提供充足的养份,使人参的产量数倍高于不做任何处理的老参地栽种人参的产量。
4.4 使用该肥改土栽种的人参,果实饱满,结果率大幅度提高,有助于种籽的高产。
老参地使用不同处理的各小区产量表(1)。
                                                                       (单位kg)
Figure A20051007734900191
总自由度=14,处理间自由度=4,区组间自由度=2,误差自由度=8,因此由表(1)得出该实验的变量分析表(2)
                       专用肥实验变量分析表(2)
变异因素  自由度   平方和   变异量     F值     F0.05
   区组间     2   22.533    11.27    0.30     4.46
   处理间     4   3094.27    77.57    2.08     3.84
    误差     8   298.127    37.27
    总数     14   3414.93
差数标准误=4.98kg/20m2        t0.05=2.31     t0.05=3.35
5%L.S.D=4.98×2.31=11.5kg    1%L.S.D=4.98×3.35=16.68kg
得出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比较表(3)
           专用肥不同处理实验差异显著性比较表(3)
                                                          (单位:kg)
  处理     平均值            差数(以平均值比较)
    E     19 5.319.7**   14.4**26.7**   21.4**    739.7**   34.4**    20**   13**
    C     24.3
    A     38.7
    B     45.7
    D     58.7
97年实验区出苗率调查表(一)
                                                             97年7月21日
Figure A20051007734900201
实验区人参产量调查表(二)
                                                        1999年9月10日
Figure A20051007734900211
实验区人参存根率调查表(三)
                                                         1999年9月10日
实验区人参根病调查表(四)
                                                   1999年9月10日
Figure A20051007734900231
施用神农肥改良老参地种子调查表(五)
                                                   1998年8月
1997-2000年度实验田间调查(六)
                                                        2000年9月21日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实用性。
本发明肥料有机物菌化发酵处理时使用的神农复合菌于1994年9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提供的请求保藏并注明下以鉴定参据的微生物(珠);AS group神农复合菌005。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高效、长效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紫苏籽20%,蓖麻籽10%,线麻籽10%,有机物选人畜粪便、秸杆共50%,风化煤10%;其中人畜粪便、秸杆之间配比任意;
其制备方法如下:
1、植物籽复合炭化
将紫苏籽、蓖麻籽、线麻籽按上述比例混合,在180℃温度下滚动加热20分钟,制得;每小时处理量把根据回转炉的规格、型号而定;
2、有机物菌化发酵
按上述配比选取有机物:秸杆、人畜粪便,然后加入有机物总重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4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时控制: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
3、混合造粒:
将步骤1,2所得到的复合碳化原料和发酵的有机物和按比例取得的风化煤分别破碎,取80%以上粒度为60目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造粒、烘干、筛分制得。
造粒烘干时,入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30℃,粒度:1-2mm,或3-4mm,压力为>4N。本实施例适用的土壤的种类为高产田。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高效、长效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白苏籽30%,蓖麻籽5%,线麻籽5%,有机物选人畜粪便、酒糟共50%,风化煤10%;其中人畜粪便、酒糟之间配比任意;
其制备方法如下:
1、植物籽复合炭化
将紫苏籽、蓖麻籽、线麻籽按上述比例混合,在180℃温度下滚动加热20分钟,制得;每小时处理量把根据回转炉的规格、型号而定;
2、有机物菌化发酵
按上述配比选取有机物:酒糟、人畜粪便然后加入有机物总重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4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时控制: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
3、混合造粒:
将步骤1,2所得到的复合碳化原料和发酵的有机物和按比例取得的风化煤分别破碎,取80%以上粒度为60目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造粒、烘干、筛分制得。
造粒烘干时,入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30℃,粒度:1-2mm,或3-4mm,压力为>4N。本实施例适用的土壤的种类为中产田。
实施例3
本发明的高效、长效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紫苏籽40%,蓖麻籽5%,线麻籽5%,有机物选淀粉渣、有机垃圾、秸杆共40%,风化煤10%;其中淀粉渣、有机垃圾、秸杆之间配比任意;
其制备方法如下:
1、植物籽复合炭化
将紫苏籽、蓖麻籽、线麻籽按上述比例混合,在180℃温度下滚动加热20分钟,制得;每小时处理量把根据回转炉的规格、型号而定;
2、有机物菌化发酵
按上述配比选取有机物:秸杆、淀粉渣、有机垃圾,然后加入有机物总重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4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时控制: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
3、混合造粒:
将步骤1,2所得到的复合碳化原料和发酵的有机物和按比例取得的风化煤分别破碎,取80%以上粒度为60目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造粒、烘干、筛分制得。
造粒烘干时,入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30℃,粒度:1-2mm,或3-4mm,压力为>4N。本实施例适用的土壤的种类为低产田。
实施例4
本发明的高效、长效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紫苏籽25%,蓖麻籽8%,线麻籽8%,有机物选人畜粪便、食药用菌下脚料、秸杆共49%,风化煤10%;其中人畜粪便、食药用菌下脚料、秸杆之间配比任意;
其制备方法如下:
植物籽复合炭化
1、将紫苏籽、蓖麻籽、线麻籽按上述比例混合,在180℃温度下滚动
加热20分钟,制得;每小时处理量把根据回转炉的规格、型号而定;有机物菌化发酵
2、按上述配比选取有机物:秸杆、食药用菌下脚料、人畜粪便然后加入有机物总重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时控制: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0.0219;
3、混合造粒:
将步骤1,2所得到的复合碳化原料和发酵的有机物和按比例取得的风化煤分别破碎,取80%以上粒度为60目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造粒、烘干、筛分制得。
造粒烘干时,入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30℃,粒度:1-2mm,或3-4mm,压力为>4N。本实施例适用的土壤的种类为高产田。
实施例5
本发明的高效、长效有机肥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紫苏籽22%,蓖麻籽10%,线麻籽10%,有机物选人畜粪便、秸杆共50%,风化煤8%;其中人畜粪便、秸杆之间配比任意;
其制备方法如下:
1、植物籽复合炭化
将紫苏籽、蓖麻籽、线麻籽按上述比例混合,在180℃温度下滚动加热20分钟,制得;每小时处理量把根据回转炉的规格、型号而定;
2、有机物菌化发酵
按上述配比选取有机物:秸杆、人畜粪便然后加入有机物总重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4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时控制: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
3、混合造粒:
将步骤1,2所得到的复合碳化原料和发酵的有机物和按比例取得的风化煤分别破碎,取80%以上粒度为60目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造粒、烘干、筛分制得。
造粒烘干时,入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30℃,粒度:1-2mm,或3-4mm,压力为>4N。本实施例适用的土壤的种类为高产田。

Claims (6)

1.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紫苏籽或白苏籽      20~40%
蓖麻籽              5%~10%
线麻籽              5%~10%
有机物              40%~50%
风化煤              8%~10%
其中,所述的紫苏籽或白苏籽,蓖麻籽和线麻籽按比例混合经高温复合碳化;所述的有机物经过发酵处理;将所述经处理后的原料及风化煤分别破碎后的微细颗粒混合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复合碳化是将按比例混合的紫苏籽或白苏籽、蓖麻籽、线麻籽,在150℃~180℃温度下滚动加热15~20分钟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选用秸杆、食药用菌下脚料、人畜粪便、酒糟、醋糟、淀粉渣、糖醛渣、木糖醇渣、有机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处理是将有机物中加入其重量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4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时: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为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细度为80%以上的颗粒粒度为60目。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速效、长效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的步骤制成的:
(1)植物籽复合碳化
将紫苏籽或白苏籽、蓖麻籽、线麻籽按比例混合,在150℃~180℃温度下滚动加热15~20分钟,制得;
(2)有机物菌化发酵:
按配比选取有机物:秸杆、食药用菌下脚料、人畜粪便、酒糟、醋糟、淀粉渣、糖醛渣、木糖醇渣、有机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有机物总重6%的神农复合菌,发酵环境温度0℃以上,堆放发酵时间春、夏、秋季为3~7天,冬季为7~10天;原料堆放厚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1.5米,长度大于3米;翻堆次数:在原料温度上升至30℃~35℃时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0℃~45℃时再翻一次,在翻料后温度再次升到45℃~55℃时再翻第3次;在温度自然回降到常温时发酵完成;发酵:C/N为25~30∶1,pH值为6~8,水分60%;所述的神农复合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0219;
(3)混合造粒:
将步骤1,2所得到的复合碳化原料和发酵的有机物和按比例取得的风化煤分别破碎,取80%以上粒度为60目的原料按比例混合造粒、烘干、筛分制得。
CNB2005100773496A 2005-06-22 2005-06-22 一种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18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73496A CN1260185C (zh) 2005-06-22 2005-06-22 一种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73496A CN1260185C (zh) 2005-06-22 2005-06-22 一种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9300A true CN1699300A (zh) 2005-11-23
CN1260185C CN1260185C (zh) 2006-06-21

Family

ID=3547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734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185C (zh) 2005-06-22 2005-06-22 一种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018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532A (zh) * 2013-04-17 2013-08-21 池州市天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补硒菊花的种植方法
CN103342590A (zh) * 2013-07-27 2013-10-09 中山市巴斯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8467320A (zh) * 2018-04-28 2018-08-31 陈成华 有机肥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638B (zh) * 2013-04-17 2016-08-31 池州市天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菊花组织培养栽培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532A (zh) * 2013-04-17 2013-08-21 池州市天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补硒菊花的种植方法
CN103342590A (zh) * 2013-07-27 2013-10-09 中山市巴斯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3342590B (zh) * 2013-07-27 2014-08-27 中山市巴斯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8467320A (zh) * 2018-04-28 2018-08-31 陈成华 有机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0185C (zh) 200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inogradov et al. Use of biological fertilizers in white mustard crops in the non-Chernozem zone of Russia
CN102876576B (zh) 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362C (zh) 一种微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制造方法
Surendran et al. Improved sugarcane productivity with tillage and trash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semi arid tropical agro ecosystem in India
Stolarski et al. Camelina and crambe production–Energy efficiency indices depending on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N102701808B (zh) 一种纯天然多元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4568A (zh) 烟草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2409008B (zh) 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CN1088563A (zh) 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Talgre et al. The effects of green manures on yields and yield quality of spring wheat
CN103254022A (zh) 人参连作土壤生物活化剂
CN102301898A (zh) 一种双低油菜花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6212095A (zh) 一种利用秸秆沼渣及木霉菌剂制备的甜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1579A (zh) 一种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733896A (zh)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及产量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04035A (zh) 一种联合固氮解磷解钾的微生物复合肥
CN1260185C (zh) 一种取代化肥的有机肥料
CN1212765C (zh) 一种水稻抗倒伏制剂
Księżak et al. Evaluation of productivity of maize and sorghum to be used for energy purposes as influenced by nitrogen fertilization.
CN100539827C (zh) 应用稻秸粉混合物的水稻栽培方法及其稻秸粉混合物和制备方法
Kwiatkowski et al.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Virginia fanpetals biomass production for solid biofuel
CN108218507B (zh) 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CN1110708A (zh) 农业用细菌制剂
CN111676161A (zh) 一种快速精准制备甘薯专用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及制得的微生物菌肥
CN112753569A (zh) 一种耐高温热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XIAOSHI BIO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O XIAOSHI

Effective date: 200910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030

Address after: Beijing City, Daxing District Lixian town Zhao homes East 1000 meters

Patentee after: Beijing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ddress before: Beijing City, Daxing District Lixian town

Patentee before: Yao Xiaoshi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Revoke the 25 volume of the 49 phase of the change, restore the original patent holder: Yao Xiaoshi

Number: 49

Page: 1776

Volume: 25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AFTER CHANGE: BEIJING XIAOSHI BIO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 - TO: REVOCATION CHANGE OF ISSUE 49 VOLUME 25, RESTORATION ORIGINAL PATENTEE: YAO XIAOSHI -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2